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釋戲論字。言雙非者。非止非觀。斯則第四
戲論謗也。再遣者又亡雙非。謂非非止觀
等。由跡不忘如楔出楔。故並戲論。今由
皆息戲論自亡。上但遮過。從得佛下顯其
徳。故疏云。雖止觀雙運而無心寂照等。
雙運即爲雙照。無心即爲雙遮。遮照同時互
融平等。即是如如平等之境。第二自在主寄
饒益行者。三聚淨戒能益自他。故云饒益。
持戒現世果故者。戒經云。明人能護戒
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故。
疏福河常流注者。不持戒者可犯之境皆有
犯分。由持戒故於無盡境皆發勝福故。疏
有智能護戒者。文殊主智故。此言亦是戒經
云。當觀如是處有智勤護戒。戒淨有智
慧便得第一道。釋曰。上二句以智爲因。下
二句是智之果。疏四重十重者。四重通二乘
別解脱戒。十重已下大乘四重通。亦唯大故。
彌勒受戒羯摩但受四不可過。謂十重之中
最後四戒。謂慳瞋讃毀及謗三寶故。疏成五
明者。五明在下業中。上之諸名體但是聲明
中義並如五地。今當略釋。疏二業用中三初
總明者。此之總文亦即聲明書。即聲明中法
施設建立名句文身等故。其數算印即聲明
中數施設建立。通治取與中生疑障其界
處等。法即是因明故。新經云。種種論是論
體。即言論諍論等。疏雜辨諸明者。即餘三
明。一即醫方明於中風癇消痩是病相鬼魅
所著亦是病相。亦是病因因鬼等病故。其能
療治即是除斷。能字亦是斷已不生。二亦能
造立下。即工巧明。瑜伽十五有十二工巧。今
略有五明。一營造工業。二以善調練種種
仙藥者。即和合工業。三善營理田農。即營農
工業。四商賈。即商賈工業。其一切諸業。即
該諸文所不説者。更有七不説。謂音樂書
算成熟方所事王變化呪術。五又善別知衆
生身相。即占相工業。三作善作惡下即是内
明。然瑜伽有四施設建立。一事二理三攝聖
教四聖所應知。今文唯明於理。於中有二。
一知六趣因果。二此人下知三乘因果。從
如是等下。總結兼於餘三。謂令其習學決定
究竟即攝聖教。聖教所知應辨事。理事即
三藏故。下知算亦聲明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三具足優婆夷寄無違逆行。忍順物
理名無違逆。疏又表忍必自卑下。上直約
善友依報釋。此下約表位釋。忍必謙卑卑
而不可逾。故小而大容。上通三忍法忍同
如。即諦察法忍。内空外假者埏埴以爲器。
當其無有器之用即假能用。即空能大無
有不成於空故。故因外假而内有所用。
故老子云。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無
空不成於假。故空能多容。此二無二中道器
也。疏二乘雖然不立忍名義如玄中。疏約
事如受乳糜者。即世尊初成道。受二牧牛女
所有乳糜。亦如前引。約法飡上品寂滅忍
者。上品屬佛故如十忍品。疏淨名香積與
此大同者。謂受食已得聖果等故。然淨名
有二處文。一香積品中取飯來竟。維摩詰
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
露味飯。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
消也。生公釋云。以其向念故教食也。亦欲
因以明食之爲理。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
此食者必以得之故。飯中有甘露味焉。大
悲所熏者。使人得悟爲外熏義。豈曰食能
大悲力焉。然則飯之爲氣大悲熏也。無以限
意者。飯出大悲即無限矣。而限言少者則
不消也。釋曰。此乃以悲熏食得涅槃果。以
果詺因爲甘露味。未言食即表於涅槃。若
即食爲涅槃之理。義則善成。二菩薩行品。
因淨名文殊禮覲世尊。阿難怪問。今所聞
香昔所未有是爲何香。佛言。是彼菩薩毛
孔之香。身子亦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問
其從來。云食是香飯。阿難問淨名云。是香
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
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于七日然後乃
消。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
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得心解
脱。若未發大乘之意至發意乃消。已發
意得無生忍。已得無生忍至一生補處。
有食此飯者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
上味。其有服者諸毒滅已然後乃消。此飯
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彼疏
廣釋相竟。問云。香飯是色法。云何斷惑。遠
公釋云。由大悲香飯不思議力所以能斷。
如輪王有一寶床聖王居上。即能離欲逮
得四禪玉女。雖見如觀佛像不生欲心。
況佛菩薩所受境界。如華手經説。菩薩有一
照法性冠。著此冠時一切諸法悉現在心。
諸事亦爾。楷公云。雖有此釋道理不然。
豈有色法性能斷惑。但以香飯資發觀智
能斷煩惱。非是食體即能斷惑。釋曰。此
諸古徳意並未愜當。且約勝縁以解香飯。
不知香飯以表法門。是以生公稍近於理。
故云七日消者不過七日。一生補處即七
日之内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
有二階進也。今止一生補處者。顯佛無因
得也。無生菩薩及正位之人。豈得假外方
得進哉。而今云爾者。以明此飯爲宣理之
極。備有其義焉。釋曰。此以有表理意也。然
淨名中食意通理智大悲。甘露味飯即三徳
涅槃。涅槃經中亦以涅槃將喩甘露。其飯香
氣即表大悲。從體起用熏衆生故。今此寄
位故表於忍。忍通五忍無法不攝。能忍是
智所忍是理。廣説利他大悲熏也。然淨名
云。得忍則消。亦該五忍之意。不爲此釋殊
爲淺近。疏第四明智居士寄無掘撓行者。
懃無怠退故。疏同四住中生者。四住生聖
教家。以三賢十聖大類相似。故前同四住
後同四地。疏食有五果者。即涅槃第二如來
告純陀云。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安無礙辯。
由施於食益命益色益力益安益辯才
故近得此五。由是無常終得常五。並如
迴向品中已釋。今此具配。疏第五法寶髻寄
於無癡亂行者。以慧資定靜無遺照。動不
離寂名無癡亂。疏尋教得解即教四門等
者。但約詮旨以爲二種四門。亦約教爲信
行。約理爲法行。若準新經言面各二門故
有八門。則亦可即就四門存泯不同以爲
八耳。如一有門見心妙有。而入法界則是
有門。若取於有即拂有相名非有門。此有
中有二矣。二空者知法空寂即是空門。以
空爲空門。便權説非空門。三若謂妄惑本
空眞智不空。即亦有亦空門。謂有二體斯
門亦權。故説妄因眞立妄無妄源。眞對妄
宣眞非眞矣。則雙存兩亡。則爲亦有亦非有
亦無亦非無門。四若謂欲言其有無相無
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爲非有非無門。若
滯雙非未逃戲論。故復拂之此雙非門。爲
但是遮爲有所表。但遮同無。有表同有還
成有無故。此雙非言思亦絶。名非非有非
非無門故有八門。得意爲門失意此八亦非
門矣。疏第六普眼長者。寄善現行者。慧能
顯發三諦之理般若現前故。疏無量有二下。
疏中先釋無量。後知見下釋知見。於中亦
二。先別依法華論。後通即般若論。論云。如
來悉知是諸衆生便足。何故復説如來悉見
是諸衆生。若不説如來悉見是諸衆生。或謂
如來以比智知。恐生如是心故。若爾但
言如來悉見是諸衆生便足。何故復説如來
悉知是諸衆生。若不説如來悉知是諸衆生。
或謂如來以肉眼等見。爲防是故説知見
二語。功徳施論上卷云。何故知見倶説耶。爲
開顯一切智故。此復云何。貴於諸境界耶。
然現覺非如比智見煙知有火。不能照
故諸相差別。亦非如肉眼見麁近細種。
遠處即不能知。但隨他説或如彼。故智論
二十九。明十八不共法解脱無減中。問曰。
解脱知見者。但應言知。何以復言見。答曰。
言知言見事得牢固言。如繩二合即爲
堅。復次若但説知即不攝一切慧。如阿毘
曇所説。慧有三種。有知非見。有見非知。
有亦知亦見。有知非見者。盡知無生智五
識相應知。有見非知者。八忍世間正見五邪
見。有亦知亦見者。餘師諸慧若説知謂不
攝見。若説見則不攝知。是故説知見則
具足。復次如從人讀誦分別籌量是名知。
自身得證是名見。譬如耳聞事尚有疑是名
知。親自目覩了了無疑是名見。解脱中知
見亦如是差別。瑜伽八十六云。問知見有何
差別。答照過去及以未來非現見境此慧名
知。照現在境此慧名見。又所取爲縁此
慧名知。能取爲縁此慧名見。又聞思所成
此慧名知。修所成者此慧名見。又能斷煩
惱此慧名知。斷煩惱已能證解脱此慧名
見。又縁自相境此慧名知。縁共相境此慧
名見。又尋求諸法此慧名知。既尋求已伺
察諸法此慧名見。又縁無分別影像此慧
名知。縁有分別影像爲境此慧名見。又有
色爾焔影像爲縁此慧名見。無色爾焔影像
爲縁此慧名知。釋曰。爾焔爲所縁也。成實
論第十九見知品云。問曰。正見正知有何差
別。答曰。即是一體無有差別。正見二種世
間出世間。世間者。謂有罪福等。出世間者。
謂能遍平等平等。諸諦正智亦爾。乃至問曰。
經中説知者見者。則同漏盡有何差別。答
曰。若智初破惑名知。入諸位已名爲見。始
觀名知。達了名見。有如是深淺等別。倶舍
二十六。通明忍智見別。論云前品初。説依
法忍法智於後復説正見正知。爲有忍非
智耶。爲有智非見耶。頌曰聖慧忍非智。盡
無生非見。餘二有漏慧皆智六見性。釋曰初
句及第三句餘二字明無漏慧。有漏已下明
有漏慧也。聖慧忍非智者。聖慧忍謂見道中
八忍也。忍非智性決斷名智。忍起之時與
非得倶。未成決斷故不名智。盡無生非
見者。盡無生智不名爲見。推度名見此之
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見。餘二
者餘無漏慧皆通知見二性。已斷疑故推度
性故。有漏慧皆智六見性者。諸有漏慧皆智
性攝。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身見等五及世
間正見。如上聖慧及有漏慧皆擇法故並通
性攝。大婆沙九十五論云。應具分別見智慧
三自性差別。云何爲見。答眼根五見世俗正
見學無學見。問何故眼根説名爲見。答由
四事故。一賢聖説故。二世俗説故。三契經説
故。四世現見故云云問何故此五説名爲
見。答以四事故。一觀視故。謂能觀視所
應取境。二決定故。謂能決定所應取境。三
堅執故。謂於自境堅固僻執。非聖道觀不
能令捨。四深入故。謂於所縁鋭利深入如
墮泥。云世俗正見者。謂善意識相應慧。
是見性故説名爲見。學見者謂學有漏慧。
無學見者謂無學正見。此二倶是見性故名
爲見。五見爲境如陰夜見色。世俗正見於
境如晴夜見色。有學見於境如陰晝見色。
無學見於境如晴晝見色。云何爲智。答五
識相應慧除無漏慧。餘意識相應慧。五識相
應慧有三種。一善二染汚三無覆無記。餘論
説諸見是智斷。應作四句。有見非智。謂眼
根及無漏慧。忍有智非見。謂五識身相應慧
盡無生智。餘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
有漏慧。有見亦智。謂五見世俗正見。除無
漏忍及盡無生智。餘有漏慧即學八智及無學
正見。此無漏慧及前五見。世俗正見皆具見
智二種相故。第三句攝有非見非智謂除
前相。相謂所有所有若名若法。是前三句所
表皆名爲相。除此餘法爲第四句義次廣前
來一經頻有。無厭繁文。疏眷屬般若者。然
般若有五。一實相般若即所證理。二觀照般
若即能證智。三文字般若即能詮教。古唯有
三新説有五。加四境界般若。實相唯悟
眞境兼後智體。今境界通事六塵之境皆爲
境界。五眷屬般若即與慧同時諸心心所。今
此具五城爲實相。長者爲觀照。釋無量中
已有境界。今有眷屬文字通四。疏別明十
度之因感十身果。疏中但案文直釋。此十
亦即菩提願等如來十身。一施度即相好莊
嚴身。二戒獲意生身以遍至故。三忍獲威
勢身。四進策萬行故成菩提。五禪獲福徳
無等。六顯法身。七成化身。八亦成願身。九
還成力持。十亦成智身。後一總淨十身。疏
第七無厭足王寄無著行者。方便渉有不
迷於空。事理無滯不捨不受故名無著。疏
先念教成益有十七心。初歡喜爲總餘十
六別。一淨信者信樂聞法。二下化上求。三法
樂怡神。四勇求進趣。五欣慶所得。六悲智
雙流。七不取不生。八以徳嚴飾。九不著萬
境。十不礙起修。十一物我齊均。十二不被
心使。十三無住而住。十四稱理普周。十五
見佛相嚴。十六不捨佛智。疏後行深玄中。
疏文有五。一總標令信。二然善財下徴其
疑心。三逆行下出其疑意。四貪益下通其伏
難。五言深玄下。示其深玄先標後證可知。
第八大光王寄難得行者。無障礙願力乃
能得故。疏二十八相因未滿者。未見經論
應闕無見頂及眉間白毫梵音廣長舌。以
善生等經校量最勝故。謂三十相不及毫相。
三十一不及烏瑟尼沙。總合不及如來胸
中所出梵音義。合將二十九相以校白毫。
三十中一是梵音故。長舌無文義爲勝爾驗
之。疏第九不動優婆夷寄善法行説法授
人動成物軌。思擇修習一切法故。疏五中
初二所持内徳等者。然此五法即下因中所
念五事。謂思惟如來福徳智慧。皆悉清淨總
持三昧。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辯才無礙。謂思
念何因得斯五徳。彼佛便教發十種心。一
謂應發不可壞心滅諸煩惱。二應發無
能勝心破諸取著。三應發無退怯心入深
法門。四應發能堪耐心。救惡衆生。五應發
無迷惑心。普入於一切諸趣受生。六應發
無厭足心。求見諸佛無有休息。七應發
無知足心。悉受一切如來法雨。八應發正
思惟心。普生一切佛法光明。九應發大住持
心。普轉一切諸佛法輪。十應發廣流通心。
隨衆生欲施其法寶。釋曰。十中初二成其
所念福智故。今得第一難摧伏智慧藏解
脱門。疏已取下佛教以釋其相。下四亦爾。
次以第三無退怯心。酬其所念總持故。今
得第三一切法平等總持門。三以第四救惡
衆生。及第五諸趣受生示神通因。今得
二菩薩堅固受持行門。遍生五趣救惡衆
生。是大神通是菩薩行。四以第六求佛無厭。
第七受法無足心酬其三昧。今得第五求一
切法心無疲厭三昧門。五以後三示其辯才
無礙因。今得第四照明一切法辯才門。在文
可知故。疏取下十句示因。釋今所得五法
之果。而念福徳含在智慧之中。其下釋十
法中。方云上來已取十句釋五法門。但與
下念五法不次顯無優劣故。疏正明發心
堅固者。即前五果之因。一求佛智慧即求
法三昧。二求佛十力即求智慧。三求佛辯
才。四求佛光明。即是總持。總持以慧爲體
故云光明。餘皆堅固受持行願。發是心已下
總結堅固。疏第十遍行外道寄眞實行。智度
已圓稱於二諦。言行不虚故名眞實。大文
第四。疏今初青蓮華長者寄救護等者。大悲
増上救護衆生。大智無著離衆生相。悲智無
住以立此名。疏迴向實際義通廣大者。佛
境方窮横周法界衆生界故。疏上四各有事
思之者。如一知香體異約事可知。約
理者如燒香。謂以智火發揮萬行普周遍
故。塗香者以性淨水和之飾法身故。末香
者以金剛智碎令無實故。即以智及性淨
等爲生處也。如第二約類辯異。言約理
者香即習氣行。天之因是天習氣熏灼成果
故。亦是道習從天而來好光淨等餘類例。
然三知力用者。上二約文但約世香而含
約理。此則文自具二。如厭有爲等約事。治
諸病者白檀治熱。熏陸治冷約理即諸對
治行。所謂慈悲不淨觀等斷諸惡者。如安息
香能辟惡邪。正見智慧無惡不斷。又十善
行等。生歡喜香。如沈檀等即稱根器行施
悦自他等。増煩惱香如蘭麝等。謂愛染行
如有漏定増愛味等。滅煩惱香如牛頭旃
檀。先陀婆等。即諸智忍等。令於有爲生愛
著等唯約理説。此即人天勝因厭離有爲。
即無常等捨憍逸香。無我忍辱。不放逸等。發
心念佛香。讃佛功徳説淨土行等。證解法
門深觀行等。聖所受用即觀眞如。無分別等。
一切菩薩差別者。三賢十地所修勝劣等。一
切菩薩地位香者。所證如智有淺深等。疏
二人間有下疏文有二。初釋象藏。後釋餘
九。前中有二。先就事釋可知。後若就菩提
心下二約法。似如來藏即是形相。似如來藏
本覺眞心。性徳圓備稱理發心故似也。二
因善惡相攻而生。即同因龍鬥生故。六波羅
蜜經云。善惡互相熏猶如二象鬥。弱者去無
迴。妄盡無來去。起信云。眞如熏無明故能
發心厭求。三若一發下。出現四霔法雨。是成
就五心所及下清淨。六得法喜樂即安隱。七
離惑業苦即方便。八展轉興慈即境界。九志
願純淨即威徳。亦業用通前七。疏餘之九
下。二釋餘九言次五如次五分法身者。戒
定可知。三王及四兵皆騰空者。慧證空故。
四心念於佛脱五欲故。五集聽法是知見
故餘可思之。疏第二婆施羅船師至寄不
壞迴向者。得不壞信十種善根而迴向故。名
爲不壞。疏佛道爲高下。新譯此有十事五
對。今經但有四對闕第四安危。疏但略示
其相而未言等者。等於餘義具説觀相乃
有多意。一不壞相則五是可依五不可依。二
不壞性則不見高卑。無夷險等一無高卑。
是故經云。不見一法是佛法者。不見一法
非佛法者。故金剛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三不見
業惑以爲所斷。不見智慧以爲能斷。非有
煩惱非離煩惱。四不見生死爲雜亂。不
見涅槃爲寂靜。生死涅槃二際無差故無
安危。五無大小三乘及一乘。非乘我所説
故三性及相雙倶不壞。則雖無高下不壞
高卑。無高無卑爲眞高等。一一契中上三
即三觀意。四者以無所得而爲方便。一時
具觀一具一切方眞觀矣。疏若佛法海者。
準下推勝乃有多海。略擧其二餘例可知。
疏色無色等依識心定。劫數淺深者。沈空滯
寂即漩澓義。無色初二萬後後二二増。非想
八萬劫爲深。二萬即爲淺。色無晝夜殊。劫
數等身量則初禪最淺上上漸深。未有無
相皆識心定故爲心識相也。疏有方便爲
堅等七地已説。疏又謂修行有住無住者。上
約外境世之八風。此約正修無住爲順出
離。有住爲逆。又有住則順生死流。無住反
此。疏若開第三第五各三者。三中三者。一漩
澓淺深。二波濤遠近。三水色好惡。五中三者。
一知其船鐵木堅脆機關澁滑。二水之大小。
三風之逆順。此二各三爲六并其餘三爲
九。如是已下總結爲十。可行則行可止則
止。雖是總結義當一故。疏第三無上勝長
者寄等一切佛迴向者。謂等同三世一切如
來能迴向道所迴向善故。以得勝通下釋名。
此約得法釋等。於下約寄位釋。*疏由等
諸佛不見美惡者。彼經云。如是修學迴向
道時見一切色乃至觸法。若美若惡不生
愛憎。心得自在無諸過失。廣大清淨歡喜
悦樂。離諸憂惱身心柔軟。諸根清涼是也。
疏第四至一切處善友者。謂以大願力令
其善根。所成供等遍一切故。疏一無漏
林樹等者。多是淨名佛道品偈云。總持之園
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脱智慧果。八
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
垢人等。疏此云水天者。總持教中有此天
也。疏初地證發心者。疏中隨難但釋二句。
今當略釋二地三聚圓滿故。三地修八禪
四地無行無生行慧光故。五地如疏。六
地般若現前遍照普得故。七地有中殊勝行。
修習一切菩提分故名普莊嚴。八地得無
生忍。於三世間皆悉自在。得忍如空念念
入法流故。九地以無所得而爲方便力度
偏増。具足辯才演一切法爲莊嚴故。十地
十障已摧十度已滿三祇已圓故。疏智論第
八一切三昧皆入中者。論有喩云。譬如大
海。謂若百川歸大海故。又云有人言。王三
昧者。在第四禪故。有人云。佛三昧誰能
知相。一切佛法一相無相無量無數不可知
唯佛能知。佛神足持戒尚不可知。況復一
切三昧。釋曰。此但歎勝耳。疏第五無盡功
徳藏由迴向力能成無盡功徳藏故。疏
六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善友者。事理無違
皆入等理故。疏楞伽云。無有涅槃佛等者。
即是經初。大慧讃於如來具知三性以成
三身。初有四偈。明了遍計依他。謂世間離
生滅等。十忍品已引。今此即歎具於圓成。
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倶離。牟尼
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爲不取今世後世
淨。有二偈半。大雲解云。初一偈令了一
如。謂此約無願觀以顯圓成。無涅槃佛故
無願矣。初句謂色心等一切法中無得涅槃。
以一切法本性如故。若得涅槃。是斷常見。
滅法是斷。證得是常。次二句既無涅槃云何
有佛。故下經云。見斷煩惱而得成佛。此
則名爲壞佛法者。煩惱與佛性寂滅故。三
四句中所覺如故無有涅槃。能覺如故無
有得佛。離覺所覺混同一如。釋曰。然上所
解。理則盡矣。而消文未妙。今謂初句遣所
證涅槃。次句遣能證之佛。第三句無能所契
合。第四句總結所由。由離能所故皆無矣。
無即空義。同一如矣。次若有下兩句明不生
二見。正顯圓成遠離見過。前偈破執此顯
不著。初句人法是有無我是無。二障是有無
相是無。涅槃及佛此則是有。離覺所覺此則
是無。皆成見過義須離之。故云是二悉倶
離。後一偈明牟尼正觀。此歎世尊寂靜功
徳。了一切法本來寂靜。無有一法而是生
者。生見既亡不生。豈有無生無滅。故無可
取亦無可捨。非染非淨故二世淨。今初但
引二句足證不般涅槃耳。疏佛種從縁起
佛縁理生者。上句是法華經。下句是生公釋。
古有二釋。並如前引。今引生公。正順經中
佛種無盡之言。其即是常身法身亦涅槃文。
涅槃二十三云。又善男子。斷煩惱者不名
涅槃。不生煩惱乃名涅槃。諸佛如來煩惱
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於法無礙是爲
如來。非是凡夫聲聞縁覺菩薩是名佛性
如來身心智慧。遍滿無量無邊阿僧祇土。無
所障礙是名虚空。如如常住無有變易名
曰實相。以是義故如來實不畢竟涅槃。釋
曰。此皆明無永滅之涅槃與是常住眞實
涅槃矣。疏第七等隨順一切衆生善根者。
謂以善根等心順益諸衆生故。疏文有四。
一略釋名。二在補怛下略釋處。三又觀自
在下廣釋友名。四文中下釋文。今初。三業
歸向。如下別中六通赴縁者。謂天眼遙觀。
天耳遙聞。他心遙知。神足速赴。宿命知其
可度。漏盡令其解脱。攝謂攝受。利謂利樂。
並如下經。由此下釋寄位名。疏又觀自在
下。三廣釋中三。初雙標二名二。梵云下雙
釋二名。三隨字別釋。二中有五。一以梵言
輕重分成二名。二而法華下成觀音義。即
彼經最初。答無盡意。佛告無盡意菩薩。若
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
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
其音聲。皆得解脱。釋曰。上即總意亦兼心
語。三若具三業下成自在義。亦彼經文初標
故。彼經下出三業相。初一語業。稱名除七災
者。經云。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
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其一
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其二
有百千萬億衆生。爲求金銀琉璃硨磲碼瑙
珊瑚琥珀眞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黒風吹
其船舫。漂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
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
脱羅刹之難。以是因縁名觀世音其三若復
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
執刀杖。尋段段壞其四下取意引上。一火不
能燒。二水不能漂。三惡風不吹。四刀杖段
壞。五惡鬼莫視。六枷鎖離身。七怨賊解脱。
二身業。禮拜滿二願者。謂設欲求男。便生
福徳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
之女。三意業。存念淨三毒者。若有衆生多
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若多嗔恚多癡准例上貪。斯即三業歸向
也。彼經略擧。若準下經及彼偈文。危苦衆生
多應時權救斯爲自在。四而今多下。結成
觀音也。今取下結成自在。上通相釋。疏然
觀即下。第三隨字別釋。言觀即能觀者顯
屬菩薩。通一切觀者。即智者意。然彼繁博。
今取意釋。謂三業歸依觀通心眼了見諸
相而無所著。徹見體性空無障礙。一切種
智圓頓觀察。故經云。眞觀清淨觀。廣大智慧
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
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皆是
觀義。言世是所觀。通一切世者。世略有三。
謂三世間。若山若水懸崖邃谷畏難之處器
世間也。無量衆生即衆生世間。亦觀佛會所
有衆生。常在一切諸如來所。即是觀察智正
覺世間。從若云自在下。案文就義自在則
寛直。就名言自在却局闕所觀故。然有能
觀必有所觀。不爾於何而得自在。能所無
二不壞能所。一觀一切觀。無觀無不觀。爲
眞觀矣。疏又令歸向本所事者。本事即阿
彌陀故。念誦者令先稱本師之名。頂上化
佛即是彌陀故。疏又門即普門普門示現曲
濟無遺故者。以普門字釋經行門普門之
名。即法華經觀音品目曲濟無遺。是生公釋
具云。曲濟無遺謂之普。從悟通神謂之門。
天台智者説有十普。一慈悲普。二弘誓普。
三修行普。四離惑普。五入法門普。六神通普。
七方便普。八説法普。九成就衆生普。十供養
諸佛普。此十一一稱實普周。今經下文業用
之中略列十一門即十一普也。疏然大聖久
成正覺者。即千手千眼陀羅尼經。依無量壽
經繼無量壽得作佛。號普光功徳
山王佛。亦跡門爾。疏方法華經三十五應者。
即無盡意問云。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
世界。云何而爲衆生説法。方便之力其事云
何。佛告無盡意。若有國土衆生。應以佛身
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爲説法。二辟支佛。三
聲聞身。四梵王。五帝釋。六自在天王。七大
自在天王。八天大將軍。九毘沙門。十小王。
十一長者。十二居士。十三宰官。十四婆羅門。
十五比丘。十六比丘尼。十七優婆塞。十八優
婆夷。十九長者婦女。二十居士婦女。二十一
宰官婦女。二十二婆羅門婦女。二十三童男。
二十四童女。二十五天。二十六龍。二十七夜
叉。二十八乾闥婆。二十九阿修羅。三十迦樓
羅。三十一緊那羅。三十二摩睺羅迦。三十三
人。三十四非人。三十五執金剛神。皆如初句
次第義加。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共一即
現婦女身而爲説法故人謂之三十二應。
理實四類。各各不同故。妙音中云或現長者
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
婦女身。明知四類有四婦女。況妙音中有轉
輪王及菩薩身。又加地獄餓鬼畜生及諸難
處。皆能救濟豈無彼身。則三十五亦未爲
盡。若開四婦女各成二人以妻女別故。
則此已有三十九矣。明知觀音諸大菩薩。各
能萬類之化皆略擧耳。*疏但是此中或現色
身及説法耳者。以三十五應皆云即現其身
而爲説法。具如初一。明知通是此二義耳。
疏皆五怖畏中事者。準十地論五畏攝諸
畏故。若是新經下文有頌一一具頌此十八
怖。法華觀音偈中亦不離此怖。恐繁不
引。今略明五攝然五多約果略由二因。一
邪智妄取我見愛著故即不活惡名死畏之
因。二善根微少即大衆威徳及惡道畏因。今
此十八有通因者然險道有二。若世險道
即不活及死畏攝。若惡道因爲險即是邪智。
熱惱有三。一失財熱惱。不活畏攝。二處衆
熱惱。即大衆惡名畏攝。三毒熱惱。即是畏
因。迷惑有二。若迷惑方隅等。即衆熱惱不
活畏攝。若心迷惑。大衆畏因繋縛。亦是不活
畏攝。殺害死攝。黒暗遷移乃有二意。現暗遷
移皆不活攝。惡趣黒暗三塗遷移即惡道畏
攝。愛別離怖正唯死畏兼及不活怨憎會怖。
正唯惡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
迫心怖大衆威徳及惡名攝。其憂悲怖死
不活二畏之相。亦通餘三。疏即能離因者。謂
三業歸依我之三業。能令解脱令住正念。
即無我我所及邪智故。第八正趣菩薩寄
眞如相善友者。謂善根合如成迴向故。
第九無縛無著者。謂不爲相縛不爲見
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脱。第十入法界無量
者。等以法界善根迴向法界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大文第五。有十善友寄十地。第一婆珊婆
演底夜神。寄初歡喜地者。初獲聖性具證
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歡喜故。以於春時主
當等者。盛徳如春和暢發生故。表分別見日
皆已亡者。初地斷見惑即分別煩惱故。疏宗
説兼通者。前已引竟即楞伽意。故彼第三經
云。佛告大慧。三世如來有二種法通。謂説
通及自宗通。説通者。謂隨衆生心之所應爲
説種種契經是名説通。自宗通者。謂修行
者離自心現種種妄想。謂不墮一異倶不倶
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識。自覺聖境離因成
見相故。一切外道聲聞縁覺墮二邊者所
不能知。我説是名自宗法通。釋曰謂初了
唯心謂不墮下。境界則滅。超度一切下。能取
亦無。自覺聖下。正悟自心不由他悟。離三
量成故離因成。一切外道下。對他顯勝。經
結勸云是名自宗通及説通相。汝及餘菩薩
摩訶薩應當修學。偈云謂我二種通宗通及
言説説者授童蒙宗爲修行者。釋曰而前引
竟今復重説者。前約證者能説故先明宗
通。今約從教修證故先明説通。亦前從根
本起後得。今從加行入根本耳。文小異。
故第一疏中已引前文今復引後。古人云。
説通宗不通如日被雲蒙。宗通説亦通如日
處虚空。疏法門星象下。此中法喩雙辯。一身
以表如體。星象以表法門。星象不離一身
猶法門不離如體。下對亦然。教化表於大
用。毛孔以況眞性。其二愚二無我等並如地
品。第二普徳淨光主夜神寄離垢地者。謂具
淨尸羅離於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疏別
中三是智法光明者。疏但隨難解三。今當
重釋略有二意。一作總別釋。初一總餘九
別。別中一觀外相。二念内徳。三知所證。四
放光。五常光。六變化。七圓音。八名號。九調
生。二約十身釋。一菩提身。二相好身。三智
身。四法身。五願身。如賢首品毛孔放光皆
宿願故。六福徳身。七化身。八力持身。圓音持
法盡未來故。九意生身。隨意立名故。十威
勢身。結云威力故。十身並彰内外皆具。若
專念此何行不成。疏初明攀縁如實禪同如
來清淨禪等者。楞迦第二説有四禪。經云。
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爲四。謂愚夫所行禪。
觀察義禪。攀縁如實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
行禪。謂有聲聞縁覺外道修行者。人無我自
性共相。骨瑣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爲首。如是
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
禪。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性共相。外道
自他倶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増
進。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縁如實禪。謂妄想
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縁如
實禪。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
智相三種樂住。成辦衆生不思議事。是名如
來禪。故偈云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