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者。第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上句大能入小。下句小
能容大。雖有即入意取廣狹。無間謂小。小
之則無内。以無内故無有中間。無外謂大。
大之則無外。無外即是廣大之身刹。即入
無内之塵毛。故名廣狹無礙。若即若入。皆
得廣狹無礙。經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
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是
初發心。至大有小相。即廣狹無礙也。又云。能
以小世界作大世界。大世界作小世界等
疏。炳然齊現猶彼芥瓶者。即第三微細相容
安立門。一能含多即曰相容。一多不雜故
云安立。炳者明也。微細有三。一所含微細。
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齊現。不相妨礙
非前非後。此即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説。然
有兩本。一本云白芥子。一本即但云芥子。
今依此本。謂一法稱性。含容皆盡故。一切
法隨所含理。現在一中亦是縁起。實徳無
礙自在。致使相容。非天人所作。乃得安立。
如八相中一一相内即具八相。名爲微細。
二約能含微細。三約難知微細。疏。具足同
時方之海滴者。第四同時具足相應門。如大
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種之徳。故隨一
法攝無盡法。及下九門以此一門爲其總
故。同時明無先後。具足所攝無遺。言十徳
者。十地經云。一次第漸深。二不宿死屍。三
餘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具無
量珍寶。六深難得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
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涅槃經云。
如人入大海。浴則爲己用諸河之水。稱此
而修。一行之内徳不可盡。疏。一多無礙等
虚室之千燈者。第五一多相容不同門。由一
與多互爲縁起。力用交徹故。得互相渉入。
是曰相容。不壞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内
千燈並照。燈隨盞異。一一不同。燈隨光遍。
光光渉入。常別常入。經云。一中解無量。無
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此之
燈喩亦可喩於相即。直就光看。不見別相
唯一光故。疏。隱顯倶成似秋空之片月者。
第六祕密隱顯倶成門。如八九夜月半隱半
顯。正顯即隱。正隱即顯。不同晦月隱時無
顯。不同望*月顯時無隱。以一攝多。則一
顯多隱。以多攝一。則多顯一隱。一毛攝法
界。則餘毛法界皆隱。餘一一毛互相攝入。隱
顯亦然。然其半月。非但明與暗倶。而亦明
下有*暗。*暗下有明。如東方入正定。爲一
半明。西方從定起。爲一半暗。而東方入處。
即於東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處即於西
入。如暗下有明。故稱祕密隱顯倶成門。疏。
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者。第七因陀羅網。
境界門。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明珠内萬像。
倶現諸珠盡。然又互相現。影影復現。影重
重無盡故。千光萬色雖重重交映。而歴歴區
分。亦如兩鏡互照。重重渉入。傳曜相寫。遞
出無窮。疏。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者。第八
十世隔法異成門。即離世間品。菩薩有十種
説三世。謂過去説過去。過去説現在。過去
説未來。現在説過去現在説平等。現在説
未來。未來説過去。未來説現在。未來説無
盡。三世説一念。前九爲別。一念爲總。故名
十世。以三世相因互相攝故。一念具十。以
顯無盡故。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
普賢行品云。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
亦無念。如是見世間。如一夕之夢經於數
世。攝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
雖無量。攝在一刹那。離世間品云。如人睡
夢中。造作種種事。雖經億千歳。一夜未終
盡。故莊生夢蝴蝶假寐百年。事類廣矣。疏。
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者。第九託事顯法生
解門。言重疊者。意顯一多不相礙故。隨
一一事有多法門。以隨一事即是無盡法
界。法界無盡故事亦無盡。迴向品云。此華即
從無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因生
一果。一果即具一切因故。非是託此別有
所表也。疏。萬行紛披比華開錦上者。第十
諸藏純雜具徳門。至相十玄中。有此名也。
然有二意。故賢首改爲廣狹自在無礙門。一
者若以契理爲純。萬行爲雜即是事理無
礙。非事事無礙。設如菩薩大悲爲純。盡未
來際唯見行悲。餘行如虚空。若約雜門即
萬行倶修者此二門異。亦不成事事無礙。
二者。如一施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
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之行。故名爲雜。
如是純之與雜不相障礙故名具徳。則事
事無礙義成。而復一中具諸度。諸度存即名
相入門。若諸度泯。復似相即門。故不存之。
改爲廣狹。今以至相但約行爲小異。此段
略無主伴故。復出之以成十義耳。言比華
開錦上者。意取五綵之線。華色雖異一一
之線。皆悉通過。通喩於純。異喩於雜。故
常通常異。名爲無礙。不同繍畫但異。不
通上之十玄略陳大格。廣如向下義分齊
中。疏。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
於龍門下。第七成益頓超。文有十義。初
有二義。總顯高深。明權小莫測。後八正明
成益頓圓。又前二高深。反顯成益。明權小
不測。由昔無因反勸衆生令信仰故。後八
順顯成益。謂能頓能圓令必受故。今初即
第一明高遠。若泰華倚天岷峨拂漢。難仰
其頂故。論語云。仰之彌高。鑚之彌堅。積行
菩薩者。出現品云。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
億那由他劫。修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
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徳法門。或
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爲眞
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得聞此
如來無量不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
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等。如魚
登龍門。若得登者即化爲龍。如入華嚴之
機也。若登不過者。曝鰓鱗於龍門之下。如
假名菩薩。即權教次第修者。疏。深不可窺則
上徳聲聞杜視聽於嘉會者。第二彰深妙也
即法界品。初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彼歎徳云。
悉覺眞諦皆證實際。深入法性永出有海。
依佛功徳離結使縛。住無礙處。其心寂靜
猶如虚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
深信趣入。釋曰即上徳也。在逝多林如來嘉
會而不見聞。名杜視聽。杜猶塞也。在目曰
視。在耳曰聽。雖在會下如聾如盲。故云
杜視聽也。故經云。爾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
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離波多。須菩提。阿
&T072933;樓駄。難陀。劫賓那。迦旃延。富樓那等。諸
大聲聞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
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
尊勝。如來妙行。如來威徳。如來住持。如來淨
刹。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大會。
菩薩普入。菩薩普至。菩薩普詣。菩薩神變。菩
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菩薩莊嚴師子
之座。菩薩宮殿。菩薩住處。菩薩所入三昧自
在。菩薩觀察。菩薩頻申。菩薩勇猛。菩薩供
養。菩薩受記。菩薩成熟。菩薩勇健。菩薩法身
清淨。菩薩智身圓滿。菩薩願身示現。菩薩色
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清淨。菩薩常光衆色
莊嚴。菩薩放大光明寶網。菩薩起變化雲。菩
薩身遍十方。菩薩諸行圓滿。如是等事悉皆
不見。何以故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
自在諸善根故。本不讃説十方世界一切佛
刹清淨功徳故。本不稱歎諸佛世尊種種神
變故。本不於生死流轉之中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
本不能令如來種性不斷絶故等。上來先
列人。即是上徳聲聞。次明不見等。即杜視
聽也。何以故下。釋不見因劣者。不見猶未
爲深。上徳不知方爲玄妙。疏。見聞爲種八
難超十地之階下。文有八段。正顯成益圓
遍之相。此第一段明見聞益。亦名爲種益。
即隨好品。地獄天子三重頓圓及初地云。雖
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其有
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不信不聞
翻顯信。聞則成利益。海水是龍。畜生趣攝。
劫火是天。火災及初禪生在二禪光音等
天。長壽天難。於此得聞。兼上地獄天子。已
有三難。佛會神鬼亦聞三塗足矣。火災之時
兼佛前佛後。人天道異已兼辦聰。亦不揀
北州聾者目視。盲者耳聞故。八難具矣。皆容
聞經爲種之義。超十地之階。正在地獄天
子。擧重攝輕。阿鼻地獄尚得頓圓。忝在人
倫豈不留聽。故隨好光明功徳品。佛告
寶手菩薩言。佛子。菩薩足下有千輻輪相。
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隨好。名圓滿王。常放
四十種光明。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徳。能照
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隨諸衆生種種
業行欲樂皆令成熟。阿鼻地獄極苦衆生遇
斯光者。皆悉命終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
鼓發聲。廣爲説法。乃至云。爾時諸天子聞
説普賢廣大迴向得十地故。獲諸力莊嚴
三昧故。以衆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
重障故。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七
寶蓮華。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放
大光明等。乃至以華散菩薩上。又云。其諸
香雲普雨無量佛刹微塵數世界。若有衆生
身蒙香者。其身安樂乃至云滅八萬四千諸
煩惱。結云。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
清淨善根。釋曰。此即一重得十地。次云。若
有衆生見其蓋者。種清淨金輞轉輪王一
恒河沙善根。釋曰。此即第二重得十地也。
後文云。是菩薩摩訶薩住清淨金輞轉輪王
位。放摩尼髻清淨光明。若有衆生遇斯光
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無量智慧光
明。得十種清淨眼乃至十種清淨意。具足無
量甚深三昧。釋曰。此即第三重得十地也
疏。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者。第二解行
益。七十八經。慈氏讃善財云。餘諸菩薩於
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
行。乃能親近諸佛菩薩。此長者子。於一生
内則能淨佛刹。則能化衆生。則能以智慧
深入法界。則能成就諸波羅蜜。則能増廣
一切諸行。則能圓滿一切大願。則能超出一
切魔業。則能承事一切善友。則能清淨諸菩
薩道。則能具足普賢諸行。及大威光太子。
亦是一生圓多劫之果。上二皆明證速。又此
經宗。明三生圓滿。一見聞生。二解行生。即
上二句。三證入生。即下二句。疏。師子奮迅衆
海頓證於林中者。第三頓證益也。第六十經
初云。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大悲爲
身。大悲爲門。大悲爲首。以大悲法而爲
方便。充遍虚空。入師子頻申三昧。舊經云
奮迅。奮迅之義。就師子説。其義便故。至第
六十一經。初普賢開發後。如來眉間放光照
故。時逝多林菩薩大衆。悉見一切盡法界虚
空界一切佛刹。一一微塵中各有一切佛刹
微塵數諸佛國土。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清淨。
種種住處。種種形相。如是一切諸國土中。皆
有大菩薩。坐於道場師子座上成等正覺。
菩薩大衆前後圍繞。諸世間主而爲供養等。
乃至云。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不可思議甚深
三昧。盡法界虚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
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圓滿諸
波羅蜜。或入莊嚴清淨行輪。或入菩薩諸地。
或入成正覺力。或入佛所住三昧無差別大
神變。或入如來力無畏智。或入佛無礙辯才
海。即頓證林中。廣説以十能入入此所入
疏。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即第四超權
益。即六十一經。末會之初。六千比丘會。身子
令六千比丘觀文殊十徳。六千請往欲見
文殊。身子令見。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無量自
在菩薩圍繞。并其大衆。如象王迴觀諸比
丘。故云象王迴旋。言六千道成於言下者。
比丘興願。文殊令發十種無疲厭心。時諸
比丘聞此法已。則得三昧。名無礙眼見一
切佛境界。得此三昧故。悉見十方無量無
邊一切世界諸佛如來及其所有道場衆會。
皆悉見彼十方世界一切諸趣所有衆生。亦
悉見彼十方世界種種差別。亦悉見彼一切
世界所有微塵。亦悉見彼諸世界中一切衆
生。所住宮殿以種種寶而爲莊嚴。及亦聞
彼諸佛如來種種言音演説諸法。文詞訓釋
悉皆解了。亦能觀察彼世界中一切衆生諸
根心欲。亦能憶念彼世界中一切衆生前後
十生。亦能憶念彼世界中過去未來各十劫
事。亦悉見彼諸佛如來十本生事。十成正覺。
十轉法輪。十種神通。十種説法。十種教誡。十
種辯才。又即成就十千菩提心。十千三昧。十
千波羅蜜。悉皆清淨。得大智慧圓滿光明。
得菩薩十種神通柔軟微妙。住菩提心堅
固不動。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住
普賢行。住普賢行已入大願海。入大願海。
已成就大願海。以成就大願海。故心清淨。
心清淨故身清淨。身清淨故身輕利。身輕利
故得大神通無有退轉。得此神通故不離
文殊足下。普於十方一切佛所悉現其身。
具足成就一切佛法。釋曰。此即道成也。一
三昧中有十通用。皆圓益也。疏。啓明東廟智
滿不異於初心者。第五成智益。啓明東廟者。
即第六十二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
比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漸次南
行經歴人間至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
中。往昔諸佛教化衆生大塔廟處。釋曰。此
即東廟。時福城人聞文殊師利童子在莊嚴
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無量大衆從其城出
來詣其所。下別列中。有五百優婆塞。五百
優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善財是一。下文
殊師利獨觀善財。既觀察已安慰開喩。而爲
演説一切佛法。乃至云説此法已。殷勤勸
喩増長勢力。令其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又令憶念過去善根。作是事已。復
於其處爲諸衆生隨宜説法。然後而去。爾
時善財童子。從文殊師利所聞佛如是種
種功徳。一心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
文殊師利而説偈言等。即啓明東廟也。言
智滿不異於初心者。即第八十經初。智照無
二相。經云。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過一
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作如是言。善哉善
哉。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
退失精勤。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徳
便已爲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爲善知
識之所攝護。不爲如來之所憶念。不能
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
所行。如是境界。若周遍知。若種種知。若盡源
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説。若分別。若證知。
若獲得。皆悉不能。釋曰。了知法性下。即是
智滿。若離信心則不能得。反顯前義由
信心故。則得不離初發之心。則信智無二。
若約不動智爲初。即前後二智無二也。疏。
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者。第六成位益。
謂其善財初見文殊。寄十信位。徳雲至瞿
波寄三賢十聖位。摩耶已下並寄等覺。後
見普賢便得因圓不踰毛孔。文云。時善財
童子。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内。十方一切諸
世界中教化衆生。又云。是善財童子。從初
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
切諸佛刹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
諸佛刹海。過前不可説不可説佛刹微塵數
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又云。善
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刹中。或於一刹
經於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經不可説不
可説佛刹微塵數劫。如是而行。亦不於此
刹歿於彼刹現。念念周遍無邊刹海。教化
衆生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是之
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
刹等。行等。正覺等。神通等。法輪等。言辭等。
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
思議解脱自在悉皆同等。釋曰。此即毛孔中
因圓也。疏。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者。第
七顯因成果益。即出現品大經潜塵喩。經偈
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内。
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破
塵出經卷。普饒益衆生。佛智亦如是。遍在
衆生心。妄想之所纒。不覺亦不知。諸佛大
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現。饒益諸菩
薩。又經云。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念
念相應則念念成矣。疏。盡衆生之願門則塵
塵行滿者。第八成就行願益。謂菩薩發心
化盡生界。生界若盡大願方終。生界無窮大
願無盡。故十地品云。若衆生界盡我願乃盡。
而衆生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
窮盡。今衆生界雖無有盡。而等有經卷故。
賢開之。要令盡無盡之衆生爲大願
矣。言塵塵行滿者。菩薩大悲不可盡故心
量難思。爲一衆生於一塵中經無量劫。修
行萬行心不疲倦。塵塵皆爾。生生盡然。方
顯願行無窮盡也。文殊菩薩讃善財云。汝
遍一切刹微塵等諸劫。修行普賢行成就菩
提道。疏。第八眞可謂常恒之妙説下。結歎宏
遠。於中分二。先當相顯勝。後對他顯勝。
今初四句。初句。佛説明常恒之説。前後際而
無涯故。二通方之洪規者。明其普遍。無有
一國不説此法故。明是通方不同隨宜之
教有説不説。三稱性之極談者。顯其深也。
一一稱理故。一文一句不可盡故。普賢大
士語善財云。我法海中未有一文一句非
是捨施無量轉輪王位而求得者。四一乘之
要軌者。明其要妙。謂於一乘之中是別教
一乘。不共之旨。圓因之門。成佛之妙故。疏。
尋斯玄旨却覽餘經下。二對他顯勝。先法後
喩。初法可知。後喩之中文有二喩。初其猶
之日麗天奪衆景之曜者。即智明映奪喩。初
昇謂日。謂之杲日。麗者著也。此經猶如杲
日。杲日既昇。衆景奪曜。景猶明也。即大明
流空。繁星奪曜。斯經大闡。衆典無輝。後須
彌横海落群峯之高者。即高勝難齊喩。須彌
即是此經。群峯即是餘經。設七金鐵圍。方餘
高廣比妙高之出海。並落其高。以俯望群
峯如培塿故。疏。第九是以菩薩搜祕於龍
宮下。感慶逢遇。於中二。一明弘闡源由。二
正明感遇。今初。謂龍樹菩薩五百年外。方
入龍宮搜求得斯玄奧之典。事如別傳及
纂靈記。言大賢闡揚於東夏者。正取覺賢
兼餘大徳。謂智嚴。法業。日照。實叉等。闡揚
斯典。言於東夏者。謂葱嶺之東。地方數千
里。謂之神州大夏。而上云是以者。由上深
妙故。搜以闡之。故龍樹入於龍宮廣見。無
數偏誦此經者。以玄妙故。故智論詺。爲大
不思議經。而諸大徳皆見此經。一文一句竭
海墨而莫書。一偈一光破地獄之劇苦。是
以諸師盡命弘傳耳。疏。顧唯正法之代尚匿
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等者。二正明
感遇。於中亦二。先對昔自慶。後對今自慶。
今即初也。謂五百年前即當正法。斯經清輝。
隱匿龍宮之内。時人不聞。何幸像法垂末之
年。遇斯玄微之化。生居像末應合悲傷。反
顧前不聞經。未慚正法之代。故自慶也。此
依不滅正法一千年故。今爲像末。以今去
大師涅槃一千八百六十年故。又按。大集月
藏分。第一五百年解脱牢固。第二五百年禪
定牢固。第三五百年多聞牢固。第四五百年
塔寺牢固。第五五百年鬥諍牢固。今居塔寺
之末。將隣鬥諍之時。翻聞難思之經。碎身
莫酬其慶。疏。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
豈無慶躍者。第二對今自慶。此慶有三。一
慶時。二慶處。三慶所修。初即況逢聖主。謂
明時難遇。今値聖明天子。敷陳五教高闡
一乘。列刹相望鍾梵交響。故得閑居學肆
探賾玄門。斯一幸也。二得在靈山者。慶處
也。清涼靈山三千之最。文殊大聖諸佛祖師。
金色雖在東方。住處即爲金色。大聖雖周
法界。攝機長在此山。感應普周。若百川影
落。清涼長在。猶素月澄空。萬聖幽賛於五
峯。百祇傳慶於千古。況大孚靈鷲標乎聖寺
之名。一介微僧得在居人之數。此之慶幸
爰媿多生。斯再幸也。三竭思幽宗者。慶所
修也。大方廣佛華嚴經。即毘盧遮那之淵府。
普賢菩薩之心髓。一切諸佛之所證。一切菩
薩之所持。包性相之無遺。圓理智而特出。
不入餘人之手。何幸捧而持之。積行菩薩
猶迷。何幸探乎幽邃。亡躯得其死。所竭思
有其所歸。幸之三也。豈無慶躍結上三也。
其猶溺巨海而遇芳舟。墜長空而乘靈
鶴。慶躍之至手舞何階。是故感之慶之。唯
聖賢之知我也。疏。第十題稱大方廣佛華嚴
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下略釋名題。以
下第九門中廣釋。故此云略。於中有三。先
雙標經品二目。二雙釋二目。後雙結上二。
今初。先標經目。謂若從略至廣。展演無窮。
難思教海不離七字。故云無盡修多羅之總
名。標經題也。後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衆
篇義類之別目者。標品目也。衆篇即三十九
品。品者。義類不同。今當其一故云別目。疏。
大以曠兼下。二雙釋二目。先釋總題。後釋
品目。今初。下有十門。釋其七字。字各十義。
今但略擧。當字釋之。然此七字略有六對一
經字是教。上六字是義。即教義一對。二嚴字
是總。上五是別。即總別一對。三華爲能嚴。
上四皆所嚴。即能所一對。四佛是所嚴所成
之人。上三皆所嚴之法。即人法一對。五廣者
是用。上二皆體。即體用一對。六方者是相。大
者是性。即性相一對。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
者體大。方者相大。廣者用大。佛者果大。華者
因大。嚴者智大。經者教大。則七字皆大。七字
皆相等。今各以二義釋之。大以曠兼無際
者。曠兼明其包含。約廣遍釋大故。涅槃云。
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虚空。故下經云
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衆生及國土。三世悉
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也。二無際者。
約其竪論則常故名大。涅槃云。所言大者。
名之爲常。故下經云法性無作無變易。猶
如虚空本清淨。諸佛境界亦如是。體性非性
離有無。然淵府不可以擬其深妙故。寄大
以目之。實則言思斯絶。故下經云。法性不
在於言論。無説離説恒寂滅。諸佛境界不
可量。爲悟衆生今略説。疏。方以正法自持
亦二義者。一方者正也。二方者法也。並持自
性。通上二義。謂恒沙性徳即是相大。並無
偏僞。故稱爲正。皆可軌持。目之爲法。故下
經云。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
住。悟此見自身。疏。廣則稱體而周者。此即
用大。用如體故無不周遍。然亦二義。由體
有二義故。一者能包。二者能遍。猶如虚空
包含萬象遍至一切處今用稱體之包。則
一塵受世界之無邊。二稱體之遍。則刹那彌
法界而無盡。上之三字。即體相用無有障
礙。爲所證之法界也。疏。佛謂覺斯玄妙者。
亦有二義。一者能覺。佛陀梵言。此云覺者
故。二者所覺。即上大方廣。斯爲玄妙之境
故。云覺斯玄妙。斯即此也。即此上大方廣耳。
若別説者。覺上用者。覺世諦也。覺上體
者。覺眞諦也。覺上相者。覺中道也。三諦
相融三覺無礙。爲妙覺也。疏。華喩功徳萬
行者。此亦二義。一感果華。喩萬行。因成佛
果故。或與果倶。或不與倶。倶如蓮華表
因果交徹故。不倶如姚李。不壞先因後果
故。二嚴身華喩諸位功徳。必與位位果倶故。
故下經云。若見華開。當願衆生神通等法
如華開敷。若見樹華。當願衆生衆相如華
具三十二。疏。嚴謂飾法成人者。嚴亦二義。
一以萬行飾其本體。即嚴上大方廣。如瑩
明鏡。鏡雖本淨非瑩不明。二以萬行功徳。
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器。又飾本體。似
鑄金成像。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疏。經
乃注無竭之湧泉下。唯經擧四義。然亦唯二。
謂貫與攝。湧泉即是所攝義味。常乃通於上
三。一注無竭之湧泉者。此言猶通諸教。二貫
玄凝之妙義。以總就別。別貫華嚴玄妙義
故。凝謂凝湛。嚴整之貎也。三攝無邊之海會
者。即是攝義。無邊海會局此經衆。揀餘衆
故。四作終古之常規者。即是常義。餘處釋云。
常乃道軌百王。今亦以通就別。別屬此經。
法眼常全無缺減故。常恒之説非隨宜故。
終古無忒可得稱常。釋題竟。疏。佛及諸王
並稱世主下。釋品名。此釋世主。世謂世間。
即三世間。一謂衆生世間。二器世間。三智正
覺世間。主謂君主。即佛及諸王。地神水神林
神山神。即器世間主。天王龍王夜叉王等。即
衆生世間主。如來即智正覺世間主。亦總化
上二。遍統前三。故云並稱世主。疏。法門依
正倶曰妙嚴者。此嚴亦説三種世間法門爲
能嚴。唯局於主。依正所嚴通三世間。衆生
及佛倶通正故。謂諸世間主。各得法門自
嚴己衆。即衆生世間嚴並用。嚴佛亦智正覺
嚴。佛成正覺是自法門。是故能令其身充
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菩薩衆中。
威光赫奕等。即智正覺世間嚴。其地堅固金
剛所成。上妙寶輪及衆妙華。清淨摩尼以爲
嚴飾等。即器世間嚴。器世間嚴通二法門。
一佛力令嚴。是佛自嚴。二能感者觀見。即是
衆海法門嚴。是故總云法門依正倶曰妙嚴。
三世間嚴並勝餘教。故標妙嚴以爲品目。
後斯經下。雙結二目。上文明不釋。已上用
當同諸經之序分。餘如下説
自下第二。歸敬三寶。請威加護。有十六句。
大分爲三。初有八句。正歸敬三寶。次有六
句。請威加護。後有二句。迴施衆生。初中
二。初句總明。餘皆別顯。今初。歸命二字。顯
能歸相。三業普周。歸向依託無盡三寶。但云
命者。以人所寶重莫過身命。今將仰投。
十方已下所歸分齊。十方横遍。三際竪窮。極
通横竪。就別顯中三寶即爲三別。初三句
歸佛。次二句歸法。後二句歸僧。初中又二。
前之二句總歸諸佛。後之一句別歸本師。
初中塵刹有其二義。一所依處。謂一一塵中
諸刹土故。佛所嚴刹等塵數故。又塵約微
細。刹通麁細。二即塵數如來。圓謂圓寂。明謂
智明。即菩提涅槃。亦無徳不圓。無法不照
故。上二字自利。調御師者。通利自他。十
號之一。巧攝有情號。法界亦二義。一成上
依處。上云塵刹。似當約事。今云法界義
兼事理。佛身充滿於法界故。又充滿法界
無窮盡故。二者該後稱。法界之功徳大悲雲
故。功徳者。亦圓明中別義。即十力無畏
八不共。百四十種無盡之徳。大悲普覆。無
心含潤。故喩於雲。毘盧一句別歸本師。
恩重故。四字標名。三字讃徳。上云功徳。總
該無盡。今云大智。別語最勝。順於光明遍
照義故。大智深廣故喩於海。又諸佛擧悲。
本師語智。影略以明。悲智深廣故。悲亦稱
海。大悲深廣故。智亦如雲。含潤法雨故。又
前云功徳。此云大智。成二嚴故。無盡功
徳不出二故。所住下二句歸法。言所住者。
躡前起後。所以躡者。顯同體故。但歸別
相不會理故。然三寶有三相。一同相。二別
相。三住持相。今通依之。同相者。此有
三義。一約以事就義門。則別相之上。各有
三寶。一佛體之上。有覺照義。名爲佛寶。軌
則義邊。名爲法寶。違諍過盡。是名僧寶。即
以無漏法界功徳爲體。二法上有三者。
法有覺性即是佛寶。軌持即是法寶。法體
無違即是僧寶。三僧上三者。觀智爲覺爲
佛寶。軌*則爲法寶。在衆無違。無違衆生
故名爲僧。今擧佛所住以明法者。即約
佛上論同體也。理是佛所住。教從佛所流。
兩重相依。二約會事從理門。三寶皆依眞
故。今擧佛法皆歸眞性。略不言僧。三約
以理融現門。心性本覺。即是佛寶。恒沙性
徳。皆可軌持。即是法寶。此恒沙性徳。性相
不二。和合名僧寶。由此一門故。令如來
住眞法性。若無此者何所住也。三門雖異
並稱同體。故淨名云。佛即是法。法即是衆。
名三寶。皆無爲相與虚空等。是故若就
覺義並稱佛寶。軌*則而言無非法寶。冥符
和合莫不皆僧。義説有三。不可爲一。然
無別體。豈爲異耶。故云同相。別相者。
即如前科。佛則横該一切竪徹十身。法則
通四。略擧理教。上句是理。下句是教。僧
雖該攝偏語大乘。是故但擧文殊普賢。三
住持三寶者。十身之中有力持身即住持
佛。其修多羅即住持法。住持之僧含菩薩中。
然三三寶。通於諸乘有*其勝劣。以義料
揀。歸勝非劣。一理統之。三三無異。故並
皆歸敬。顯敬無遺。三一一。下二句歸僧。
初句明處。一一微塵中。有一切諸佛。菩薩衆
圍繞故。況一一佛所難思。普賢住普賢位。莫
不皆爾。下句擧人。偏擧二者。以是海會
之上首故。表理智故。諸言不一則無所不
該。第二我今下。請威加護。六句分三。初二
句請歸之意。意欲釋經故。然通顯歸意。乃
有衆多總相而言者。三寶吉祥。一切衆生最
勝良縁。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善根。
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故。又一切經。初有
六成就。令物信故。佛滅度後。凡諸弟子所
有著述。皆歸三寶示學有宗。不自專己。
離過失故。請威加護令契合故。上句自
謙智劣。等彼一毛。下句讃法廣深。同眞法
界。一毛度空。乍可知量。凡智測法何能窮
也。次願承下。二句願加護相。上句明加。
下句明益。今初。未能深入三昧。外感佛
加。但請同體之慈。希霑勝益。下句益中句
句冥符。願始末無違。而言冥者。亦謙
也。末得顯加。且希冥契。使凡心凡筆暗合
聖心。三俾令下。二句著述所爲。使令法眼
圓滿化盡含生故。賢首品云。彼諸大士威神
力。法眼常全。無缺減也。第九迴向不願成
佛。唯願等於普賢者。良以普賢該因徹果。
佛前佛後皆悉有故。普賢即是諸佛根本故。
法界體故。故金剛頂經。十方諸佛禮普賢
者。亦斯義矣。然著述所爲。但願大法弘通衆
生利樂。即悲智大意。曲論別爲。乃有多縁。
以斯經乃諸佛所證。根本法輪。諸教標準。此
方西域無不仰遵。而聖后所翻文詞富博。賢
首將解。大願不終。方至第十九經。奄然歸
寂。苑公言續於前疏。亦刊削之。筆格文詞
不繼先古。致令後學輕夫大經。使遮那心
源道流莫挹。普賢行海後進望涯。將欲弘
揚。遂發慨然之歎。若有過不説。是非
和。豈唯掩傳者之明。實乃擁學人之路。若
指其瑕類出彼乖差。豈唯益是非之情。
乃黷心智之境。余故撫心五頂。仰託三尊。
不獲已而爲之也。以斯別意略有十焉。
一聖旨深遠。各申見解故。二顯乎心觀。
不俟參禪故。三扶昔大義。不欲掩人
故。四剪截浮詞。直論至理故。五善自他
宗。不妄破斥故。六辨析今古。新舊義殊
故。七明示法相。顯經包含故。八廣演玄
言。令悟心要故。九泯絶是非。*不妄破
斥故。十均融始末。首尾可觀故。初一爲
意。後九爲別意。指昔瑕疵。疏中欲掩
是非。傳者須知得失。諸徒誠請。難以違之。
長時弘宣。不繁數述。恐迷宗滯跡。競作是
非耳。第一聖旨深遠*各申見解者。此爲總
意。謂佛法沖深。隨人智慧有深淺故。斯亦
爲遮外難。恐有難言。世路以多岐亡羊。學
者以多途喪志。純源莫二。枝派轉多。舊
疏新章。益汨眞性。何以屋上枷屋。床上安
床。昔已有之何要改作。故下十意皆通此
疑。今之初意正答斯難。特由聖旨深遠隨
見不同。各呈其能以光法施。昔可尚也。安
更有詞。故五百比丘各説身因。佛許無非
正説。三十二菩薩共談不二。異見同歸。
下經云。無邊海會。各入解脱之門。境界萬
差。同趣如來智海。故海慧菩薩云。如來境界
無有邊。各隨解脱能觀見。是以西域東。夏
釋論解經。經有多家論文。論有諸師解
釋。如析金杖。金體不殊總收百川。溟渤彌
大。故或登地菩薩。或加行賢人。或當代時英。
或如來懸記。皆思拔群伍。智出衆情。而所
見不同。並傳於世。各申其美。共讃大猷。依
之修行無不獲益。今亦仰攀勝徳。以盡
專精。握管窺天。滴流足海。復何怪焉。第二
顯示心觀*不俟參禪者。以經雖通詮三學。
正詮於定。皆是如來定心所演。故經云。汝所
説者。文語非義。我所説者。義語非文。況華
嚴性海不離覺場。説佛所證海印三昧親
所發揮。諸大菩薩定心所受。昔人不詳至
理。不參善友。但尚尋文。不貴宗通。唯攻
言説。不能以聖教爲明鏡。照見自心。不
能以自心爲智燈。照經幽旨。玄言理説。
並謂雷同。虚己求宗。詺爲臆斷。不知萬
行令了自心。一生驅驅。但數他寶。或年事
衰邁。方欲廢教求禪。豈唯抑乎佛心。
乃翻誤後學。今皆反此。故製茲疏。使造解
成觀即事即行。口談其言。心詣其理。用
以心傳心之旨。開示諸佛所證之門。會南
北二宗之禪門。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
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無違教理之
規。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謂別
有忘機之門。使彰乎大理之言。疏文懸解。
更無所隱。難可具陳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三扶昔大義不欲掩人者。謂晋譯微言。
幽旨包博。玄義全盛。賢首方周。故講得五雲
凝空六種震地。而刊定記主師承在茲。雖
入先生之門。不曉亡羊之路。徒過善友
之舍。猶迷衣内之珠。故大義屡乖。微言將
隱。破五教而立四教。雜以邪宗。使權實
不分。漸頓安辨。析十玄之妙旨。分成兩重。
徒益繁多。別無異轍。使徳相而無相即相
入即用之體。不成徳相不通染門交徹
之旨寧就。出玄門之所以。但就如明。却令
相用二門無由成異。以縁起相由之玄旨。
同理性融通之一門。遂令法界大縁起之法
門一多交徹而微隱。如斯等類其途實繁。非
是重古輕今。不欲欺誣亡歿。今申上古
之義。新疏翻多。有同刊定之文。皆是古義
今同用耳。第四剪截浮詞直論至理者。且文
華尚猶翳理。繁言豈不亂心。科文過碎已
雜塵飛。重疊經句但盈紙墨。等閑會於梵
語。無益經文。次第數於經文。更無理觀。
如煙欝火雲翳長空。今並剪而削之。若
長風卷霧。然經多十句。若過半已上。難者
則具而釋之。難則曲盡而非繁。易則略陳
而不闕。若五六句已下難者。則摘句而釋
之。易則不釋。若文義全易者。大科而已。若
文易意難者。總相收束。文難意易者。但細消
文。若文義倶難者。先出意而後釋。使質而
不野。簡而必詣。是本心也。第五善自他宗
不妄破斥者。謂昔人所引經論及破他義。
無問性相多不窮於始末。輒引輒破。或
多用法相。而復盡呼爲權。引權釋實。又不
分通局。疑誤後學。或以昔正爲非。或復以
權爲實。今亦反此。若破若引。先示彼義。
使性相無虧。盡其意態。後申此理。對決分
明。使學者不滯跡迷宗。不謬非古義。亦
無勞周覽。更復傍求。第六辨析今古新舊
義殊者。謂探玄本記但釋晋經。大旨雖同在
言有異。但引彼疏須觀所釋。如發心品
晋經云。以是發心即得佛故。唐經云。以是
發心當得佛故。即當既別。豈得將昔之
即。釋今之當。其類皆爾。然昔人十行已前。
多依賢首新修略疏。迴向已下並用探玄。三
地已下多唯古録。二經小異舛互相參。文亦
非一。第七明示法相顯經包含者。然性之
與相。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東夏西方。分
宗開教。學兼兩轍。方曰通人。是以釋經。
事須明示。然此經法相。名義兼廣。或有名
無義。或有義無名。昔人苟見一名。廣引論
釋。隨名解義。義乃無窮。如釋淨行品百四
十一願。以諸門料揀。釋梵行品四果。廣引
婆沙。問明品。貪瞋全抄唯識。十行品三倒
廣據諸宗。雖則皆是法門。而甚深觀行翳
於名相。今皆略陳而已。古人若有義無名。
則莫知所以。今則引諸經論。以名管之。
使經中法相昭彰於衆論。至如兜率品二
十一種功徳。則有義無名。離世間品初則有
名無義。今於兜率品。廣引經論而釋之。
至離世間品略陳而已。又如離世間品具
舍諸位。一一位内攝義無遺。或名異義同。
或前後廣略。然於四十二位次第無差。今並
具引六會經文。對前釋之昭然可見。使
七卷之經句句有據。翻驗昔解臆説尤多。
然性相二宗。法相有同有異。如五眼十眼
六通十通等。並各示之使無餘惑。如初卷
歎徳。釋以十身。則法性宗之法相也。釋智
入三世廣引四智。即法相宗之法相也。以
衆海解脱之門。釋衆海之名目。法性宗之
法相也。以九門之六度釋經十度。即法相
宗之法相也。如十通十忍會六通五忍。十
身十智融三身三智。十門涅槃。以會通四
種涅槃。十種佛智。而一智融於四智。即性相
二宗無違之法相也。觸類非一。又諸經疏所
明法相。多是傍來。如法華經。但云如來知
見力無所畏禪定解脱三昧深入無際。斯乃
通讃佛智深遠。逢力一字立十力章。無所
畏字立四無畏章。禪立四禪。定立八定。解
脱三昧並立章門。若此之流千章萬章。釋
一卷經亦不得盡。若爲成種智之境。應
須更學多門。取法華玄宗。但示衆生等
有知見。先所出内是子所知。非是十章五
章能盡斯妙。若華嚴經有異於此。如十
度十力。一經數十處明故。須總撮一章頓
玄旨。如十地品内以法相爲觀門不
了三聚。豈知離垢之名。不曉八禪寧知
發光之行。四地道品。成無生之慧光。五地諸
諦。窮眞俗以化物。六地般若要觀縁生。星
羅十門月滿三觀。研窮性相般若現前。
七地窮一切菩提分法。權實雙行。八地七
勸該羅。方見無功之道。九地居法師之位。
藥病須知。不得四十辯才。何以廣能化物。
得第十地方盡種智之深玄。四十二位之昭
彰並稱觀行。九會五周之因果。佛道方圓故。
若相。若性。若因。若果。無不成觀。無不契
眞。依經修行並是聖意。若不了法相。豈唯
不知聖旨。亦非弘闡之人。尋文自知。第
八廣演玄言令悟心要者。謂經多有玄言妙
旨。昔不廣明。或指在別章。或略陳不具。
今應具者畢在疏文。文易意深。廣申體勢。
如始成正覺。以諸宗始成而會之。智入三
世。以二智三智四智而釋之。如幻喩中引
兔章以盡之。如影之喩。分三影以別之。第
七迴向刹平等出諸句以揀之。第八迴向歴
境起願。以横竪位次而彰之。三天偈讃
離相迴向。以般若等深經中百等論玄妙而
通之。九會五周皆以性相而廣之。普賢三
昧。窮妙中之妙。出現一品盡玄中之玄。至
如法界華藏之深觀旨歸關脈之妙章。盡關
鍵之幽微。窮義理之分齊。如關中繋表三玄
格言。有美斯經必盡其奧。亦有指別章
者。皆非正要。知與不知無乖弘讃耳。第
九泯絶是非*不妄破斥者。昔人勝負氣高是
非情厚。上古妙義用而不言。先賢小瑕廣申
破斥。如娑婆形如虚空。便云良由譯人不
閑經論。謬預譯場。誤累聖教。一朝至此。
先師在其譯内。斧鑿太深。纖芥在於珠中。
何須撃破。又如十行品内釋不住中流。廣
申異釋。晋經失旨致古釋枝辭今文分明
何須敍昔。若斯之類。其事頗多。終日是非。
豈合大道。凡破義者。其猶毒蛇螫手不得
不斬。毒樹生庭不得不伐。若邪解亂
轍。事須決之。若易知其非。略而不述。若
似正不正。則並決分明。如欲識眞金須
明鋀石。蓋不獲已情忘是非。設有破斥
須存禮樂。不得自尊己徳。下視先賢。須
知草剏者難。因循者易。縱有擧非顯是。
不是自衒自媒。故今疏文是非全少。第十均
融始末首尾可觀者。然造疏大體。皆初重
後輕。若更廣開門庭。消文疏略。至於弘闡。
聖旨多沈。今以大經九會始末深玄。逢義即
明不揀初後。但初已釋。後不重明。故義科
章門落落星布。使初中後善始末可觀也。略
述製疏有斯十意。故忘躯靈境。仰述玄猷。
本意皆爲衆生得同普賢諸佛耳。第三二
句迴向衆生者。前之二句作疏所爲。爲於
衆生。此段通迴歸依之益。及所成徳。製疏
之功。儻一句冥合聖心。盡爲衆生得大覺
圓明涅槃常樂也。將釋下。第三開章釋文。
十門之内。前八義門。後二正釋以經題目即
是文故亦可。九門皆義。題目通於一部
文故。十門生起。如是次第者。夫聖人
教。言不虚發。動必有由。非大因縁莫宣
斯典。故受之以教起因縁。二者。因縁既興
有所起教。佛教雖廣不出三藏十二分教。
未委此經三藏教中何藏教攝。故擧藏教
之總名。含攝華嚴之別教。故受之以藏教
所攝。三已知此經修多羅攝。具十二分。然其
藏教皆通權實。揀權取實唯圓教收。未知
圓義淺深寛狹。故受之以義理分齊。四
既知圓教包博沖深。未審此經被何根
器。故受之以教所被機。五知甚深義
正被圓機。未知其詮何爲體性。故受之以
教體淺深。六能所文義已知該羅。未審所宗
尊崇何義。故受之以宗趣通局。七既知旨
趣*沖深。未委能詮文言廣狹。故受之以部
類品會。八既知部類廣則無盡略乃百千。未
知傳譯何年有何感應。使宗承有緒。知勝
益可歸。故受之以傳譯感通。九大旨既陳
隨文解釋。先明總目包盡難思。故受之以
總釋名題。十總意雖知在文難曉。使沈隱
之義彰乎翰墨。宗通之理見乎百千。故受
之以別解文義。疏。因縁者下。疏文有二。一
生起大意。二先因後縁下。開章別釋。前
中有三。一正釋。二引證。三解妨。今初。先
法。次若須彌下喩。後今搖如來下合。如來
合山。智慧合海。此文意出智論。今轉勢
用之。智論中問曰。佛以何因縁説般若波
羅蜜經。諸佛不以無事及小事因縁而自
發言。譬如須彌山王。不以無事及小事*因
縁故動。今以何等大因縁故。説般若波羅
蜜經。此中論意。即以説般若爲動須彌。今
開須彌。約能説人。智海通能所説。動能説
之佛智。説如來之智海。並即不共般若。又
於經中廣説佛身及與佛智。故佛身及智
並通所説。疏故下經下。二引證也。*疏。出
現本爲下。三解妨也。有伏難云。非一縁等。
乃明出現之縁。今將證説。豈爲愜當。故
今通云。出現本爲一大事因縁。一大事因縁。
即華嚴佛智。明知出現之縁。即華嚴縁也。疏。
先因後縁各開十義者。此下第二開章別
釋。於中二。初雙標。二雙釋。雙標可知。疏。
因十義下雙釋先因中亦三。初列。次釋後
因。上十義下。結屬會釋。疏。言法爾者下釋
也。即爲十段。今初。法爾。疏文分四。一正釋。
二引證。三結釋。四解妨。初文可知。疏。故不
思下。引證。此即第四十七經。第五大那羅
延幢勇健法云。佛子一切諸佛能於一身
等。乃至已下中間。應云法界衆生靡不皆
聞一一音聲演爾所修多羅藏。一一修多羅
演爾所法。一一法有爾所文字句義。如是演
説盡爾所劫。盡是劫已復更演説盡爾所
劫。如是次第乃至盡於一切世界微塵數
劫。盡一切衆生心念數量。未來際劫猶可
窮盡。如來化身所轉法輪無有窮盡。所謂智
慧演説法輪。斷諸疑惑法輪。照一切法法
輪。開無礙藏法輪。令無量衆生歡喜調伏
法輪。開示一切諸菩薩行法輪。高昇圓滿大
智慧日法輪。普然照世智慧明燈法輪。辯
才無畏種種莊嚴法輪。如一佛身以神通力
轉如是等差別法輪。一切世法無能爲喩。
如是盡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處。有不可
説不可説佛刹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中念念
現不可説不可説佛刹微塵數化身。一一化
身皆亦如是。所説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
一切法界。其中衆生皆得解了。而佛言音無
變無改無有窮盡。是爲第五大那羅延
幢勇健法。今疏略引耳。上鈔中爾所字。經中
皆是不可説不可説佛刹微塵數字。疏。斯則
處以毛端下。三結釋也。結釋經文。成初正
説。於中初二句正結。後處則下。覆釋。法界
齊起爲頓。如月入百川。非從東向西等。
故長時不斷曰常。無間斷故。既常既遍故
不待別因。疏。但隨見聞下。四妨。有伏
難云。既横竪該羅。説窮時處。何有初成之
始九會之終。故爲此通。於中二。先正解妨
可知。後令尋於此下。重通再難。難云。略
本至少。安窮無盡之理。故爲此通。以見理
圓融故。少見能窮無盡。有法喩合。以一處
下。釋成上義。時處既一多相即法。豈一不
含多。疏。二酬宿因等者。疏文分五。一標擧
章門二何以下。躡前起後。三夫根深下。摽
因深廣。四深大云何下。釋成深廣。五宿因雖
多下。開章別釋。於中先標章。後別釋可知
疏。三順機感者。文中分六。一標章。二躡前
起後。三其猶下。約喩顯相。四故兜率下。引
經證成。五廣顯下。指略在廣。六然此下。揀
定於機。言今之聞者是未來機者。望説經
時是未來故。故發菩提心品中。十方法慧
同白佛言。我等悉當護持此法。令未來世
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亦是未來機
也。疏。四爲教本者。文三。初標章。次總彰大
意。然後亦有二下。開章別釋。大意中。初
二句立理。故出現品云。譬如大海潜流四
天下地。有穿鑿者無不得水。彼喩佛智普
一切衆生身中。今借用之。斯即喩也。
非本無以垂末者。法説。如無海本不能流
末。無其本月。則無月影入於百川。無有
法身。豈能垂於應化。故無有根本之法。何
有隨宜之談。後將欲下。兩句正釋。爲本之
義。故天台指爲乳教。乳是酪等諸味本故
疏。出現品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者。彼文
云。譬如日出先照須彌山等諸大山王。次
照黒山次照高原。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
不作念我先照此後照於彼。但以山地有
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
是。成就無邊法界智輪。常放無礙大智光
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縁覺
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衆生。隨其心器
示廣大智。然後普照一切衆生。乃至邪定
亦皆普及。爲作未來利益因縁。令成熟故。
而彼如來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
菩薩大行。乃至後照邪定衆生。但放光明
平等普照。無礙無障。無所分別。釋曰。始成
便説華嚴。是照菩薩山王。此明是先大
後小。疏。二爲攝末之本者。於中二。初標名
也。爲華嚴未有未之可攝。以法華攝末歸
本歸華嚴故。故爲本也。*疏。如日沒時還
照高山故者。二義取出現經意以證。而無
此文。即是法華所明。先小後大及三時五
時之教。後後勝於前前。法華涅槃唯聞一
極。爲照菩薩。疏。無不從此法界流下。二雙
證上二。先引攝論。後引法華。初引攝論。
無不從法界流。即證開漸之本。無不還歸
此法界故。即證攝末之本。此乃義證教。謂
論所明。報化身等。皆從法身生。還歸於法
身。法身等即義。今以法身類於華嚴故。云
以義證教也。疏。法華亦云下引法華證。故
下。吉藏引此立三種法輪。第一名根本法
輪。第二名枝末法輪。第三名攝末歸本法
輪。文中便引便釋。三節具也。*疏。斯則法華
亦指此經以爲本矣者。結成本義。若自立
爲本。恐義未明。法華指此爲本。本義方顯。
始見我身入於佛慧。即華嚴。亦令得聞
法華入於佛慧。豈非指初爲本。又法華第
一云。於一佛乘分別説三。亦是從本流末。
即指華嚴爲一乘。分別説昔之三。三即鹿
野四諦等。若也。不指華嚴爲本。鹿野之
前。以何爲一乘耶。疏。五顯果徳者。疏文
分二。初總明大意。有法喩合可知。後然果
徳有二下。開章別釋。於中亦二。先正釋可
知。後然依正無礙下。融通於中三。初約用
互在。以明六句。次約體相即。以明四句。後
隨擧一門下。雙結體用。疏。然依正無礙。通
有六句。至其文非一者。初二指事令曉。
餘但列名。然相即相入相在之義。義分齊
即當廣明。而相入各有分圓。若約圓説。
應言刹中有刹。今欲顯勝。擧塵毛之分。
以攝刹身之總也。言其文非一者。謂第六
經。法界普明慧菩薩偈云。佛刹微塵數。如是
刹土。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第一
句也。成就品云。一一塵中難思刹。隨衆
生心普現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
無差別。亦第一句也。現相品云。如來一一毛
孔中。一切刹塵諸佛坐。菩薩衆會共圍繞。演
説普賢之勝行。迴向品云。一毛孔中悉明。
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
禮一切世間燈。僧祇品云。於一微細毛端
處。有不可説諸普賢。如一毛端。一切爾。如
是乃至遍法界。皆第二句也。又云。於一微
細毛孔中。不可説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
刹。諸刹不能遍毛孔。現相品云。如來安
坐菩提座。一毛示現多刹海。一一毛現悉亦
然。如是普周於法界。亦第三句也。普賢
偈云。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復然。
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現相
品云。一切刹土微塵數。常現身雲悉充滿。
普爲衆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稱其心。亦第
四句也。又云。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
嚴刹。一念歿生普令見。獲無礙意莊嚴者。
即第五依内現依正也。僧祇品云。一微塵
悉能有不可言説蓮華界。一一蓮華世界
中。賢首如來不可説。亦第五句也。世界成就
品云。一毛孔内難思刹。等微塵數種種住。
一一皆有遍照尊。在衆會中宣妙法。即第
六正中現正依。現相品云。一切諸佛土。一
一諸菩薩。普入於佛身。無邊亦無量。成就
品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汝
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皆第六
句也。疏。又有四句等者。第二約體相。相即
明四句也。相即互亡。故無有二。一佛即
刹者。佛體即是法性土故。廢己從他。佛體
虚故土外無佛。法性無二故。二刹即佛
身者。刹體即是法性身故。廢他從己。刹
體虚故佛外無*刹。法性無二故。由性無二
故。以性融相故。身刹相即三倶者。謂有身
有土不壞相故。若無身無土無可相即




故。四泯者。謂佛即刹故非佛。刹即佛故非
刹。以互奪故。疏。隨擧一門即攝一切者。三
雙結體用。以即入二門無二體故。體外無
用。唯相即故。用外無體。唯相入故。無有
鏡外之明明外之鏡故。言並如下説者。即
指義分齊中。疏。六章地位者。疏文二。初
總彰大意。後開章別釋。前中二。先順明來
意。後夫聖人下。立理反成。聖人之大寶曰位
者。即周易下繋辭云。夫天地之大徳因生。
聖人之大寶曰位。注曰。夫無用則無所
寶。有用則有所寶也。無用而常足者莫
妙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
*曰聖人之大寶曰位也。*疏。若無此位行
無成者。即反成須位也。疏。此亦二種下。二
開章別釋也。於中三。一正釋。二會融。三引
證。初中先釋行布。言行布者。行位分布。
階降淺深。如第二會明信。三明住。四明行。
五明向。六明地。七明等妙。前非是後。後
非是前。故言行布。後釋圓融。言圓融者。
圓滿融通。疏釋有二。初正釋。二引證。前中
自有二義。一者疏云。一位即攝一切位故者。
此總辯相攝。謂四十二位之中。隨擧一位。
即攝一切。如初發心住即攝餘九住及
行向地等。二者疏云。一一位滿即至佛故者。
此別明五位互攝。如初住攝於初行初迴
向初地。第二住攝第二行第二迴向第二地
等*故。第十住滿。則十行滿十向滿十地
滿故。十住滿稱灌頂位。第十地滿時。亦
稱灌頂。而成佛*故。十行智度圓。十地
智度滿。海幢比丘頂出諸佛説法。灌頂住
後。即明佛者。即其事也。前唯約理行圓融。
此兼明行證相似。疏。初地云下。二引證也。
即爲三。一云。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
功徳者。此約當地之中。自互相攝。一地
攝十地。以一例諸位位皆然。上正引文。二
云。信該果海者。此明五位互攝。賢首品中。
乃至則得灌頂而昇位等。此即義引爲證。
三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正明以初攝後。
通於二義。若住滿成佛。即是當位。以初攝
後。若究竟成佛。即異位相望。以初攝後。如
四十二字門。初阿字門具後荼字也。上來
總有三義。一擧一位。總攝五十二位。二擧
一位攝五位。三擧初攝後。復應有後攝
初。初後攝中。中攝初後。一攝一切。一切攝
一。一攝一。一切攝一切。如理思之。上云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是正引經文。梵行品
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
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
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
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今略引耳。疏。
然此二無礙下。會融也。於中二。初辯定其
相。二正明會融。前中有二對。行布圓融。以
教對理。以相對性。下正圓融。但融相性。
初對。謂約能詮教道。則行布不同。約所詮
之理。則圓融無礙。第二對。就所詮中。約相
則深淺不同。約性則融通無二。言徳用者。
即徳相業用也。疏。相是性之相故下。正明
融會。文有三番。第一番。直明無礙。第二
番。則互相成。謂無量本是約相行布。圓融本
是一理平等。今圓融既不礙行布。故成無
量之徳。下句反此可知。第三番。從無量爲
一故。融通隱隱下。明相成而不失本相。無
量爲一故。融通而不失本相故。隱隱然似
二。一爲無量故能重重。不失一相
故能渉入。疏。故世親。以六相圓融下。第三
引證。此引論證。即總別同異成壞。由此
故得擧一全收。至下廣明。次云上下之文
非一者。雙引經疏。若望經則唯是下文。若
望疏文。通指一經上下耳。疏。七説勝行
者。疏文亦二。先明大意。後開章解釋。前中
初二句依教正釋。後二句引外事證。即
語第二。彼下二句云。不患莫己知求爲
可知也。包氏注曰。求善道而學行之則人
知己。今引證此。求爲可知。及所能立。皆是
行也。上兩句行成得位。下兩句行成得名。
今爲證位故。但引前耳。疏。行亦二種下。開
章釋也。先釋後融。前中明頓成中。先正明。
後引證。言一斷一切斷等者。等取一障一
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故。普賢行品。
初説十句。若成此十。則頓成五十二種
勝行。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故偈中云。
不可説諸劫。即是須臾頃。莫見修與短。究
竟刹那法。皆以圓融也。故妙嚴品云。一法
門中無量門。無量千劫如是説。所演法門廣
大義。普運光天之所了。疏。二遍成諸行
下。釋行布從始迄終。故云乃至。則五位所
行。皆此攝也。菩提心爲始。體即三心。謂一
直心。正念眞如法故。即是大智無所執著。
二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即是大願。謂
四弘等。三大悲心。救護一切苦衆生故。七
八云。菩提心燈。大悲爲油。大願爲炷。光
照法界。光即直心。炷即深心。油即大悲
心。多以三心爲體。上求下化。照理起行。不
出此故。言相者。即無相爲相。同法界相。
無分量相。無齊限相也。言功徳者。無徳
不收故。發心品十種大喩。百門較量。亦不
及少分。七十八卷。廣以喩歎。亦不能盡。
賢首品云。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
菩提。彼諸功徳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
等。發心品云。發心功徳不可量。衆智共説
無能盡。又云。菩薩發心功徳量。億劫稱揚不
可盡。以出一切諸如來。獨覺聲聞安樂故
等。皆發心功徳也。又云。欲見十方一切佛。
欲施無量功徳藏。欲滅衆生諸苦惱。宜應
速發菩提心。此上三事。皆是發菩提心。爲
萬行之本。故首明之。即此發心。便名爲行
疏。此二無礙下。第二融通可知。疏。八示眞
故下。文亦有二。先總明。後別釋。文含多
義。不異分齊中教因總該故。此略擧義深
理要。故別爲一門。疏。九開因性者。文亦先
總後別。總中先躡前起後。良以下。總相解
釋。於中有三。初明因義。本有恒沙性徳。本
覺佛智無二體故。以此爲因。二但相變下。
覆彼因義。是以須開。所以相變體殊者。
迷眞如以成名相故。情生智隔者。失正智
而成妄想故。上對約境。下對約心。五法具
矣。三今令下。正明開義。知心空寂。則名
相泯而眞體合。達本無住。則妄想亡而正
智生。眞本不可以功成。要亡功而本就。深
源不可以行得。必行盡而源成。若寂照雙
流。則因性開矣。性即知見。知見性相並皆顯
現。故談已下結成開義。疏。亦有二下。別釋。
以言顯示令其知有者。唯明示義。如示貧女
宅中寶藏。未見未得。二使其修行者。
義通開示。不知令知。名之爲悟。未證能
證。稱之爲入。顯現之言。對於開義。如下破
塵下。引經證成。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
三千界。在於一塵内。一切塵亦然。有一聰
慧人。淨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衆
生。佛智亦如是。遍在衆生心。妄想之所纒。
不覺亦不知。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
是乃出現。饒益諸菩薩等。即其義也。*疏。
唯以一大事因縁故者。即引他經。大乘法師。
但云事物體事事義。道理隨應皆得。今略釋
之。無二無三故名爲一。佛因佛果故稱爲
大。因果幹能。令物解脱。並稱爲事。言因
縁者。如來因此縁此。故出現耳。又因縁者。
屬於大事。正因佛性爲因。縁因佛性爲縁。
了因所了爲因。生因所生爲縁。斯則大事。
通因通果。因縁但語於因。因即種性之義
故。彼經云。佛種從縁起。萬行爲縁起。斯佛
種成菩提故。*疏。所謂開示下。義引彼經。
具云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
因縁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衆生開
無上
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

衆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
衆生悟不知
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衆
生入
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廣釋如
別。略釋如下。*疏。衆生等有故言唯一者。隨
而解。唯解一字耳。疏。十利今後者。文
中亦二。先躡前總辯。後此亦下。開章別明。
又分爲三。初約時分二。可知。次此益復二
下。約行分二。後又此利益下。對前成異。
二中。疏云。終竟不銷等者。等取餘句。餘
*句云。要穿其身出在於外。何以故。金剛
不與肉身雜穢而同住故。於如來所。種
少善根。亦復如是。要穿一切有爲諸行煩惱
身。過到於無爲究竟智處。何以故。此少善
根。不與有爲諸行煩惱而共住故。疏。二令
起行成證入故下文二初證釋後。良以有作
下。釋成。今初。疏云。乃至深入如來等者。中
間經云。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具足一切諸菩
薩法。安住一切種智境界。遠離一切諸世間
法。出生一切如來所行。通達一切菩薩法
性。於佛自在心無疑惑。住無師法。深入如
來無量境界。故云乃至。疏。又此利益下。
先對前辯異。所以辯異者。亦爲揀濫
故。利今後義似順機感。機感亦有二世
機故。故上文明約行分二。已是異。前但
約時故。又順機多約於所。利益多約於能。
又順機但是別義。利益通於十義。即總別之
異故。對前九別。成斯十益也。於中二。先別
對前。後亦可已下。通申本義。今初。文中。
此十種益出於指歸。但次第不同耳。彼次
第云。一見聞益。二發心益。三起行益。四攝位
益。五速證益。六滅障益。七轉利益。八造修
益。九頓得益。十稱性益。此依從淺至深。
自利利他等。而爲其次。今疏順前九門。展
轉相生。後能成前。以爲次第耳。然見聞
等。實通十因。欲顯別義。隨便逐勝。以別
配耳。一以法爾常説遍説。便能觸目對境。
一切時中常如法見。所引經文如前總中。
又出現品云。佛子。譬如雪山有藥王樹名
曰善見。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若有聞者耳
得清淨等。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藥王亦
復如是。能作一切饒益衆生。若有得見如
來色身。眼得清淨。若有得聞如來音聲。耳
得清淨等。又云佛子。我今告汝。設有衆生。
見聞於佛。業障纒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
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上雖明
見佛。佛是華嚴佛。故舌根嘗法味。故賢首
品云。此法希有。甚奇特。若人聞已能忍可。能
信能受能讃説。如是所作甚爲難等。兜率偈
讃品云。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眞
實法。不名爲供養。若聞如是法。諸佛從此
生。雖經無量苦。不捨菩提行。一聞大智慧
諸佛所入法。普於法界中。成三世導師。明
知。見聞其益深矣。*疏。發心益者。若不聞此。
不能發心。設有發心不得尊勝。以初發
心時便成正覺等故。義如前引。*疏。造修
益者。謂聞此普法。便能造修一行一切行
故。如前引出現品云。多劫修行。不聞此法
非眞修故。疏。頓得益者。如下六千比丘。言
下獲於十眼。善財童子一生便能頓圓諸
位。法界品初。菩薩頓證等。並如教跡中引。
*疏。滅障益者。即一斷一切斷。如隨好品天
鼓教云。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以等法界三業悔過。結云。若如是知。
是眞實懺悔。一切罪惡悉得清淨。説此法
時。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中。兜率
天諸天子。得無生法忍。又諸天子以香
華等供佛而成大益。又云。其諸香雲。普雨
無量佛刹微塵數世界。若有衆生。身蒙香
者。其身安樂。譬如比丘入第四禪。一切業
障皆得銷滅。若有聞者。彼諸衆生於色聲
香味觸。其内具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
百煩惱。貪行多者二萬一千。瞋癡等分亦
然。了知如是悉是虚妄。如是知已。成就香
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等。皆滅障益也。
*疏。攝位益者。如前位中具明。*疏。起行益
者。如普賢行品云。菩薩摩訶薩。得聞此法
少作方便。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
一行一切行故。如前行中具引。*疏。稱性益
者。謂依此普法。一切衆生無不皆悉稱其
本性。佛果海中舊來益竟。故出現品云。如來
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衆生成正
覺。乃至普見一切衆生入涅*槃。皆同一性。
所謂無性。若不稱性。豈得然也。*疏。轉利
益者。如第一重地獄天子得益竟。展轉成
三重之益。後二即轉利益也。如上滅障即第
二重。亦是轉利益。所望處別。故爲滅障。第三
重云。若有衆生見其蓋者。種清淨金輞轉
輪王位一恒河沙善根。佛子菩薩住此轉輪
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中
教化衆生。乃至云。若有暫得遇斯光明。必
獲菩薩第十地位。以先修行善根力故。皆
轉利益。*疏。速證益者。如前教跡中辯。一
生圓曠劫之果中説。*疏。故前九因皆爲
今益者。結也。疏。亦可一一門皆成十益者。
此第二意却是正意。上但隨宜耳。疏。因上十
義故。此教興下。第三結屬。會釋也。此上結
屬。下會釋經文。彼經具云其説法者。同名
法慧。悉以佛神力故。世尊本願力故。爲欲
顯示佛法故。爲以智光普照故。爲欲開
奧義故。爲令證得法性故。爲令衆會
悉歡喜故。爲欲開示佛法因故。爲得一
切佛平等故。爲了法界無有二故。説如
是法。十因擧二。故有等言。*疏。因縁相參
者。神力是縁。餘皆是因。故。云相參。今略擧
二。即有因縁。以疏對彼。因縁易知。故云
可以意得。疏。第二明説經縁等者。疏文分
二。先引例總明。後今有十縁下。開章別釋。
前中謂六成就中。信聞二種屬於阿難。在佛
滅後結集時安。不爲經縁。餘四成就。爲經
縁起。説必依時。要有方處。人通説聽。即佛
及衆四義足矣。問智論云。説時方人令生
信故。何以今言爲縁起耶。答六中初二。
唯屬證信。後四義有兩兼。阿難引之爲生
物信。當時無此教不得興。故爲縁起。今十
縁中具有此四。疏。今有十縁下。開章解釋
中。先列後釋。疏。今初。依時依文分四。一
大意。二開釋。三融會。四廣如旨歸。一句出
法源。今初二。先拂跡顯實。後就徳顯圓。
前中*疏。夫心冥至道。則渾一古今者。此約
人顯實。心與理冥契。則無今古之相。故
肇公云。古今通始終。同窮本極末。浩然大
均。生公法華疏云。古亦今也。今亦古矣。疏。
法界無生等者。就法顯實也。有生則屬三
世。便即有時。無生則無三世刹那。安有時
分。故出現品云。眞如離妄恒寂靜。無生無
滅。普周遍等。疏。下經偈云。下引經證。略擧
人證耳。即兜率寶幢偈也。彼具云。衆生如
是説。某日佛成道。如來得菩提。實不
於日。法界品云。菩薩智慧妙法輪。遠離一
切分別網。超越一切障礙山。不可以生死
長短。染淨劫數顯示等。其文非一。疏。況無
涯之説等者。二就徳顯圓。無涯之説。竪約
長時。故旨歸云。常恒之説。前後際而無涯。
念劫圓融者。約一念即不可盡。一念即無
量劫。無量劫即一念等。故云爾也。念即多
劫。何定時之長短哉。疏。今以無時之時。略
顯十重時別者。此下第二開章解釋也。就中
三。初上二句標。次初唯下釋。後於下結。二釋
中初唯一念者。謂於一刹那頃。遍無盡之
處説無邊法。二盡七日者。謂初成道一七日
中。自受大法樂。大法樂者。所謂智慧寂靜
樂。第二七日。頓説此經。何以初成便説此
經。此經勝故。若以初成表勝。初七最初何
故不説。論云。思惟行因縁行故。因者能説之
智。縁者所化之機。將欲説所得妙法以逗
物機。故云思惟行行。*疏。三遍三際者。謂盡
前後際各無邊劫。常恒周遍。演説此經。初
無暫息上三易故。疏。但列名而已。*疏。四
攝同類劫下。以義稍隱故並加字。旨歸但
云。四攝同類。五收異類劫。六以念攝
劫。七劫念重收。八異*類界時。九彼此相
入。十以本收末。今加一字。義則易見。故並
不釋。唯釋第十耳。言攝同類者。於前無
邊劫各攝同類。如長劫唯攝長劫。短劫唯
攝短劫等。*疏。五收異類劫者。謂長劫攝短
劫等。*疏。六以念攝劫者。於一念中即攝
無邊同異類劫。念念皆爾。*疏。七劫念重收
者。此上念所攝劫中。各以念成劫。一一念
亦各攝諸劫。是則念念既其不盡。劫劫亦復
不窮。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也。疏。八異
類界時者。上之七重。且約一類世界。如今
娑婆一類。今辯樹形江河形等。無邊異類之
刹。刹既同處。而有不同時亦同時。而各別
分齊。盡彼時分常説此經。*疏。九彼此相入
者。即彼異類界。所有時劫。亦各別相收。或同
異類界時。互相攝入。若念。若劫。重重無盡。
同前四五六七。於彼諸時。常説此經。*疏。
謂以非劫爲劫者。第十難見故。以此句釋
之。以非劫爲本。劫即爲末。言非劫者。離
分限故。如華藏世界。以非劫爲劫。劫即非
劫。念等亦爾。以時無長短離分限故。以
離時分説彼劫故。以時無別體依法上
立。法既融通時亦隨爾故。離世間品云。菩薩
摩訶薩知一切劫即是非劫。而眞實説一切
劫數。是爲第六無礙住。故云非劫爲劫。於
前無量時劫。常説華嚴。疏。又此十種隨一
圓收者。此下。第三融會也。於中三。初此上
二句。正融會。二依此説時則無始終下。通妨
難。此上牒疑情。既無始終。何有初成之始
九會之終。亦隨見聞下。會釋也。故疏指前
通。又此一部。即是無邊法海。以下皆結通
無分齊故。一部即是一切説故。疏。若依此時
下。三顯勝能。於中又三。初揀他顯勝。次而
餘教下。會他顯勝故。或説下。再通妨難。難
云。彼有三七六七等殊。云何不出於此。故
今通云。皆是此經之時。隨見聞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説經處文有四。第一總彰大意。第二
敍昔順違。第三句數圓融。第四別明處異。
初中有三。初拂跡顯實。二融通顯圓。三依
義建立。今初。至而非國土。即拂跡顯實
中。謂既亡能所。何有能依之佛所依之處。
普賢三昧品云。普賢身相如虚空。依眞而
住。非國土。猶是假説。以眞無能所無可
依故。疏。況刹塵即入下。第二融通顯圓。無
能所依。尚通實頓二教。實教頓教尚離處
所。況於圓教耶。刹塵即入即下。通局交徹。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