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他受稱餘皆當位受名。此十圓融地地皆
具。若約行布。則前前之名應該後後。後。後
之稱不該前前。如歡喜之名義該十地。法
雲之稱不預前九。今爲顯別相。各從初得
受名。下文重顯。四結名顯勝可知。第三
彰地要勝者。爲欲令物生渇仰故。文中
二。初明不見不説。反顯十方報化皆説。二
徴釋所由。徴云。佛國不同化儀亦異。如何
十地要皆説耶。釋意云。此最勝故。謂萬法皆
如體如成聖。離斯證智皆是隨宜。故爲要
勝。文有四句。初二句總標顯勝。初句證行。
謂諸佛證此爲因成菩提故。餘皆助道故。
此最上最勝。次句阿含法門者。名爲法體。光
明者顯照一切餘法門故。後二句別顯其
相。初句釋前阿含。云分別説即明前法光
明。是教體用。此句是教所照法門故。論云。分
別十地事者。顯示世間智所知法故。後句顯
上證道非地前世智所知。名不可思議故。
論云。顯示出世間智故。説證將默。故呼佛
子已説本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第六爾時金剛藏菩薩説。此下請分中三。初
説已默住。二是時下三家五請。三爾時金剛
藏觀察下。許説分齊。所以默者。將欲演之
必固默之。欲令大衆渇仰請説故。所以
俟請者。略有二意。一増諸菩薩尊敬法故。
二前本分中。擧地歎勝。爲増樂。欲令此
請中生正解故。云何生解。謂由請故得説
默之由。顯地體甚深離於言念。令衆先解。後
聞説分不隨聲取。離謬解故。即復由此
故。有第三示説分齊。初默可知。第二請中
三家請殊。即分三段。謂初解脱月請。二大衆
請。三如來請。所以要三家者顯法深妙。令
聞解故。衆首顯揚當機渇仰。化主加勸事方
周故。道大兼亡法應請故。爲順請主。此衆
堪聞言不虚故。爲成請者。如來護念而生
信受言有徴故。此約因請生請亦是次第。
又佛請者即名爲加。謂衆雖已請要假主
佛威光。方堪説故亦名爲教。如來教説顯
剛藏説。傳佛教故。又前二家請。顯此地法
因人修故。後一家請。顯此地法佛所證故。
前之二請餘經容有。後之一請餘經所無。法
華三請但是一家。良以地法甚深寄位難説
故。又三請次第者。初解脱月者彼衆上首故。
餘問則亂。何縁大衆不亂問耶。衆調伏故。
由前二止三請抑揚時衆故。次衆請以表虔
誠。然非爭起。依前請儀同聲齊請。故亦不
亂後。聽説理窮故如來勸説。今初衆首請
中。總有三請。所以三者順世儀式。少不殷
重多則繁亂。正得中故。以止有三。抑揚
當時調伏機故。二家助成各唯一請。然依
三請應分三段。若兼三止應分爲六。以
前默住之止。通爲五請之本。不可唯屬於
初故。止請相乘。且爲五段。一怪默騰疑請。
二法深難受止。三歎衆堪聞請。四不堪有
損止。謂雖有堪者亦有不堪故。五雙歎
人法請。謂不堪聞者以法深故。亦得佛
護固應爲説。於是剛藏理窮更無違請。就
初請中分二。初明大衆覩默生疑。二解脱
月下騰疑爲請。今初言何因何縁者。疑怪
之辭。爲因説者不能説耶。爲縁聽者不
堪聞耶。金剛藏下出所疑事。二騰疑爲請
中二。初敍請因。謂領衆疑故。二以頌正請。
文有五偈顯説聽無過。是以應説。即分爲
二。初偈説者無過。亦遣大衆何因之疑。後
四聽者無過。亦遣大衆何縁之疑。雖似初
二徴默所由。爲拂衆疑。後三請説爲遂衆
欲。文彰略耳。非不互通故依前判。今初歎
説者淨覺無過。偈初二字偈末三字。合爲徴
問之詞。謂有中間淨覺無過。何故不解釋
耶。聖徳雖多偏歎淨覺者。是説因故。覺即
覺觀。由此得爲口加行故。具能所治無
思發言故云淨覺。淨覺之人名淨覺人。三字
爲總。餘皆是別。別歎淨覺有二勝能。一攝
對治。謂念智具。念謂四念智謂如智。二離諸
過謂餘十字。具字兩用。初中由有能治。所
治不生。所治有二。一者雜覺。謂凡夫尋伺
與四倒相應。即迷事倒。以四念爲治。二雜
覺因憶想分別。謂隨名相轉即迷理倒。以
眞如智爲治。前唯凡夫。後通凡小。言離過
者離三種過。一由無瞋等功徳具故。離慳
嫉過。謂無瞋治嫉等取無貪。無貪治慳不
等無癡。無癡即前念智攝故。二由前已説
上妙地故。無説法懈怠過。三由有樂説辯
力無不樂説過。然念智正爲治雜覺等。故
受治名。而無瞋等本意不爲治於嫉等。有
此任運自無彼故但名離過。第二歎聽者
無過中四。偈分三。初二歎同生衆。論云。
同法決定故。有樂聞故。次一偈歎異生衆。
論云。復示餘者心淨故。後一偈雙歎。論
云。又顯此衆皆堪聞法故。今初二偈前
偈歎根。故云決定。後偈歎欲故云欲聞。
若有欲無根雖聞不解。有根無欲設聞
不受。故須雙歎。今初同法即是同生。揀後
異生。決定即是根器。揀後樂欲。初句爲總。
論云。決定者黠慧明了故。黠慧即根黠能知
教。慧能入證故。次二句別。論云。決定有三。
一上決定願大菩提。故云勇猛。二名聞決
定。他善敬重故云無怯弱。由内無怯弱外
著大名。三攝受決定。謂彼説者善知故。即
經説地名由堪攝受方爲説耳。下句徴默
可知。後偈歎欲中。初句所欲之法。次二句
正明有欲。後句結請。論云。是中若但有阿
含決定。無證決定。但有非現前決定。無現
前決定。如是決定法器不滿足故。不能聽
受者。現前是欲現見起故。非現前是根。但冥
具故。此中意明。但有根而無欲不堪聞法。
今前偈於教決解於理決證。具二決定。爲
非現前之根。復有今偈現前之欲教證決定。
則具足決定故堪受也。其心無怯弱者。論經
云。佛子智無畏。無畏即無怯弱。契理之心。
即名爲智然智有二種一證法。故此屬前
根。二現受故此屬今欲。欲亦須智。故於樂
聞心無怯弱。總前二偈根欲。雙具諸地妙
義。願爲説之。第二一偈歎異生衆。但云衆
會故雙歎根欲。初句爲總心無濁故。名爲
清淨。三句爲別。別離六濁。一不欲濁。謂無
心餐採故。離懈怠治之。二威儀濁。不恭肅
故。嚴整治之。三五蓋濁。貪名等故。潔淨
治之。四異想濁。謂貢高雜染輕慢雜染等。皆
名異想。今説行堅固不動治之。五不足功
徳濁。善根微少故。於彼説中心不樂住。具
功徳治之。六愚癡濁。謂愚闇不了故。智慧治
之。第三一偈雙歎二衆。云一切故。相視爲
總。論云。迭相共瞻者示無雜染故。餘皆
是別。咸恭敬等無輕慢雜染。下半喩顯敬
法轉深。何有雜染。論經云。如蜂欲熟蜜。古
釋云。齊心趣證如蜂熟蜜專意。求教如
渇思甘露。今即但。云念蜜則二句皆通教
證。然蜂之念蜜渇之思漿。喩希法喜解脱
之味更言好蜜復思甘露。顯法之妙思渇
情深。第二爾時大智下法深難受止。文中二。
先敍意。後偈酬前中令衆歡喜。是總酬答相。
謂説偈本爲除前疑惱得心喜故。酬答有
二。一堪酬答。自有大智故。二不怯弱酬答。
不畏大衆之不堪故。論云。此二示現自他
無過故。故後偈意明法難説。非己無智而
不能説。但言難聞。非斥大衆全不堪聞。
偈中五偈分四。初二頌明法難説。遣上何
因之疑。成上有智。次頌顯法難聞。遣上何
縁之疑。成前無畏。三一偈喩難説聞。後一
偈擧難結默。初中分二。前偈顯難説之法。
後偈彰難説所以。今初偈末難字。即是總相。
謂難得故。難得所以後偈明之。此難有二
種。一最難。體出名相故。經云第一。二未曾
有難在相所無故。經云希有。上二明難相。
何者是難法體。即偈初二句。菩薩行者是出
世間智。謂即是證道。證心渉境故名爲行
地。事者謂十地事行即是教道。相差別故。最
上者。通説上二勝故。諸佛本者。釋上證智
得菩薩行名所以行。是因義。覺於佛智所
以名佛。今此證智亦覺佛智。故爲彼本。本
即因也。此之教證於何處成難。謂顯示分別
説。證道亡心故難顯示。教道依證亦難分
別。第二釋難所以者。彼前菩薩行事所以
難者。由住微妙深義故。故論云。彼菩薩行
事義住不可如是説。偈中初二句對劣彰
深。次句就勝顯妙。末句擧聞迷惑顯成
難説。於中難者是總相。云何難。難得難證
故。難得有四。一微細難得。顯非聞慧境故。
二難見難得。亦非思慧心眼見故。三離念難
得。亦非世間修慧境故。以地智是於眞修
故。非地前心數分別縁修之境。四超心地難
得。非唯非地前之境。亦非登地已上報生
善得修道智境。謂變易所起異熟心識名爲
報生。生便能知無常等。故名善得修道智。
以非照實之智故。亦不測地智。知無常
等未忘心境名爲心地。以七地已還皆容
出觀故。又此善得修道智即加行。後得智
非根本故。所以揀之。故瑜伽五十五修道
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既通於世
故非其境。既非四心之境是誰境耶。即佛
智境。何者是智見實義故。出生有二義。一
生彼佛智故。二出離於生是無漏故。末句
云。所以難説者。聞者隨聞取著悉迷惑故。
第二一偈顯難聞者論云。已辯難説復顯
難聞。然偈中擧具徳能聞。反顯難聞。兼欲
使人學能聞故。於中三句擧徳。末句結成
能聞。初中初句爲總。謂持聽法心堅如金
剛。則能得聞。下二句別。堅有二種。一決定
信堅。即第二句。若無此堅於他分法不能
入故。二證得堅。即第三句。若無證堅於自
分法不能入故。深信之相云何。謂於佛智
設心智不及。仰推佛智非我境界。是深信
相。即勝鬘三種正智中仰推智也。所信是何。
謂佛勝智慧。以此地智上同佛智故。佛智
有二。一菩提智。是自行證法稱性無邊。二
化生權智是利他教法。隨機隱顯種種差別。
即是法華諸佛智慧及智慧門。於此二深皆
能信故。云何證堅。此亦有二。一知是能證。
二心地是所證。言無我者。通能所證。心地
即二空眞理。所依之事謂唯識相。論云。隨心
所受三界中報。此即異熟識。又隨心所行
一切境界。亦名心地。此即前七轉識。及通
八識相分内外諸境。於此二類。如實了知
我法二空。成無我智。下句結成。既知難聞
之義。如是具上二堅。方聞上來微細勝智。
第三一偈喩難説聞中。上半喩下半法合。此
中喩意不單取虚空以無畫處空不爲喩
故。亦不單取畫。以壁上畫不將喩故。正
取空中之畫。風喩亦然。於中能依風畫以
喩阿含。所依之空以喩證智。然空中風畫不
可言無。謂若依樹壁則可見故。亦不可言
有依空不住故。非有非無故不可説。文
意正爾。論有三段。初釋喩相次釋合相。後
揀喩不同。初中有三。初離釋二喩以明非
有。次合釋二喩以明非無。三雙結二喩成
不可説。前中畫喩有二。一正顯喩相云。此
偈示現如空中畫色如壁者。謂此空中畫色
不異壁上畫色。故云如壁。若爾。何以不見
二顯其非有。論云。是中不住故不可見。謂
壁上之畫有壁可住。故可得見。空中之畫
無可依住故不可見。下風喩亦有二段。一
云如空中風如樹葉。此正顯喩相。二云。是
中不住故不可得見。此顯非有。謂樹葉上
風有葉可依故可得見。空中之風無可依
住故不可見。二合釋二喩以辯非無。云
此動作者。非不空中有是二事。此論意。明
但無可依故不得見。非風動畫作其體全
無。三結成不可説義云。是虚空處事不可
得説。處者虚空處。是風畫所依之空。虚空
事是空中風畫之相。由前義故不可説有。
由後義故不可説無。故此空處及畫事風
事。皆不可説其處所。第二釋合喩中。次
第合上三段。而但雙合。初論云是畫風如説
者。此合上喩相。次論云。以非自性不可得見
是不住故以其客故者。合上非有。即以非
自性合上不住。以其客故者。出名無性不
住所以。謂名是實之賓。故無所住無自性也。
二合前非無。云非不於中有此言説。三合
前結成不可説。云如是佛智言説顯示地校
量勝分別難見者。佛智即所分別。合上空處。
言説顯示下。是能分別。合上空中事。以詮
從旨故亦難見。合上不可説處。然論佛智即
今經牟尼智。牟尼此云寂默。以智相即智
性故。此即地智而名佛智者。無二體故。亦
是譯人見牟尼之言。謂是釋迦故耳。第三
揀喩不同者。擧二喩者喩旨別故。論云。
畫者喩名字句依相説故。謂畫有相状如
名句之屈曲。能顯地相。風者以喩音聲。聲
無屈曲如風之相。假實既殊故雙擧之。又
假實相依闕一不可。故云。又説者以此二
事説。聽者以此二事聞。故擧二喩雙喩説
聞。若將二喩喩所詮者。仍有兩重。一風畫
喩地相所以不可見者。以同地智故。如
風畫合空。二將風畫復喩地智。地智所以
不可説者。以即同果分。離言説相故。如
風畫合空。若以果從因則亦可説。以智從
相地有差殊。以旨從詮可聞可説。是則無
聞説之聞説也。第四一偈擧難結默者。若
準上義。以二事説以二事聞。則可説可聞。
但是難見如何不説。故有此偈。意云。説聞
本在證見。難見説之何益。況復加以難信
故我默然。初句所證見法。次句難證。難中之
難故云最勝。次句難信。非地前證信故曰
世間。上三句擧難後一句結默。第三解脱
月歎衆堪聞。請前已歎竟。此復歎者。由聞
上言證信難得。示現此衆有信有證有堪
能故。先長行後偈頌。前中分二。先敍請。後
佛子下。發言正請。於中三。初陳衆集。二善
淨下。歎衆具徳。三善哉下。結請。二中十句
初總餘別。總謂善淨深心離教證過。故名善
淨。深心有二。一具修一切諸善行故。即下
教淨。二與理相應故。即下證淨。下九別中。
前五阿含淨。後四證淨。謂順教修行名阿含
淨。證理起行名爲證淨。教通地前證唯地
上。今初五中。一善潔思念即欲淨。隨所念
阿含得方便念覺淨。謂得方便。即不取念
相名爲善潔。二善修諸行者求。淨三業敬
順起求法行故三。善集助道即生得淨。願
得益衆生處上上勝生。生而便得悲智勝念。
以助正道故。四善能等即受持淨。親近多
佛意在多聞憶持故。五成就善根即行淨。
爲求地上眞證法故。習少欲頭陀等離著
善根。後證淨四中。一捨離癡惑者得淨現智。
善決定故。謂眞見道中得無分別智。非比
知故名爲現智。相見道中以後得智審觀
理智故決定無惑。亦可倶通相見道中。亦
名現觀。眞見道中決理無惑。皆破無明故
云捨離癡惑。二無有垢染即不行淨。修道中
一切煩惱不行故。相見道後至金剛無間道
中。皆是修道。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故名修
道。滅二麁重皆使不行。對見道中初斷所
知。故云垢染。成唯識第十云。煩惱障中修
所斷種。金剛喩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
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伏盡。令永不
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七地之中雖暫現
起而不爲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等。煩
惱即是垢染。不行即是無有。然見道中。非
不斷惑見理義増。修道位中審慮重觀除障
義勝。故此偏説。三深心信解即無厭足淨。不
樂小乘。但於上勝佛徳深心希欲。信解決
定故。四於佛法下不隨他教淨。趣菩薩地盡
道中自正行故。上歎徳竟。第三結請可知。
二偈頌中。初偈直擧法請不頌前文。上半
擧法請説。下半彰説有益。後偈頌前請可
知。第四爾時下。不堪有損止中二。先長行
中亦二。先領前所歎對下有損。所以言雖。
後然有下。擧損違請。於中二。先擧損劣解
之人。通凡小等。皆是迷法之器故。多生疑
者。正行相違猶豫義故。惑者心迷於理能破
壞善法遠離善法故。此明現損。於長夜下。
明其當損。後我愍下。結默違請。偈中亦二。
初偈頌前段。淨明有信餘皆有證。如山如
海雙喩教證。後偈頌後段以取相故。但
依於識不能依智。第五雙歎人法請中。
復重請者。示彼疑惑應須斷之。豈可避之。
避之不説有多過咎。何等過咎不得成就
一切佛法。文中先長行。後偈頌。長行中三。
初標請。次何以故下。釋請。後是故佛子下。
結請。釋中二。先直徴釋。後轉徴釋。前中先
徴意云。何以當得佛護而能信耶。釋云。法
應得護由得護故必能信受。二轉徴釋中。
先徴後釋徴。意云。何以説十地時法應得
佛護耶。下釋意云。如來説法不離教證。最
所要故。文中三。謂法喩合。法中最初所行者。
依阿含行故。成就一切諸佛法者。是證智故。
此即九種教證中。第四修成相對。二喩中以
字母喩於地智。爲諸法本。論云。書者是字
相。如嘶字師子形相等者。以書記字非正
字體。言師子形者。謂&MT03246;字如蹲踞形。有云。
如呼師子爲&MT03245;
多故。&MT03245;字像形似師子
頭尾者。全不似也。字者論云噁阿等者。即
十四音正是字體。字即文也。等餘十二。然
有十四音。二音不入字母。謂里梨二字。數
者名句。此二是數義者。謂有二字多字名。
必以多字成句故皆數也。説者是語言。皆以
字母爲本者。明末依本喩果依因。字母究
竟者。明本能攝末。喩因無不攝。上二順
明。無有少分離字母者。反成上二。言字母
者。即迦佉等三十四字。以前十二音入此
三十四字。則一一字中成十二字。復有二
合三合乃至六合。展轉相從出一切字。故名
爲母。論經名爲初章者。以梵章之中悉談
字母最在初故。然五天口呼。則輕重有異。
書之貝葉字體不殊。梵天之書千古無易。
不同此土篆隷隨時。故此爲母。亦常楷定。
三合中初合末依於本。後十地究竟合因
無不攝。所以須此二者。若但言爲本容
非是末。如以百錢爲本成多財貨等。今明
如水爲海本。無海非水故。云究竟無有離
者。又爲本者非但因爲果本。亦乃後爲前
本地前。望證修阿含故。初心即以智觀如
故。第三結請可知。問若依上義。諸佛有力
能令信者。何故今後衆生於彼法中亦有
謗意。答有二種定。則不可加。一感報定。以
先世今世造定業故。二作業定。宿惡熏心
猛利纒起難曉喩故。上如釋種下如琉璃。
頌中初偈頌標請。後偈頌釋請。略不頌結。
頌釋中長行法中無究竟之言。而喩中有。今
此反前欲顯具有。又法中明本能生末。合
中明末依於本。皆影略耳。第二大衆同請
者。上來衆首請説。顯衆堪聞樂聞。今大衆
展誠自陳有根有欲。文中先敍請。後正偈
請。於中二。前四偈半歎人堪能請。後一偈
歎法成益請。今初亦二。前二頌歎説者。餘
歎聽者。前中初五句歎説者。自成教證。後
三句歎能令他入。今初。初四句歎證。後一
句歎教。自分所成一切行位。通名爲證。上
受佛教説爲阿含。即九種教證中第八門
也。今初上者是總。然總有二義。一雙爲教
證之總。二唯顯證力辯才。對教名上。此中
歎證辯才有三。一眞實智爲辯所依。即經
初句無漏故無垢。過小故云妙。二辯體性
即第二句。謂堪能分別無邊法義故。三者
辯果即下二句。依前起詞樂説故名爲果。
一詮表深旨字義成就。即下一句二滑利勝
上字義成就。即宣暢句。二有一句歎阿含。
謂念持於教得淨慧無疑名清淨行。三句
歎能令他入者。初句令入證。謂已入地者
令得佛十力。未入地者。令得入地。故云
集功徳。集功徳即論經淨心。淨心即初地。由
集徳成故。後二句令入阿含辯才分別説
者。意令受持十地法故。説主既内具二力。
外令他入。何故不説。二有二頌半歎聽者
中二。初偈歎衆有根。後一偈半歎衆有欲。
今初由有根故堪受教證。初句有治。次二
句離所治。下句結請。結請惟願是總。惟願
有二。一求阿含。二求正證。有二妄想不
堪聞教。一我二慢。以我慢故於法法師不
生恭敬。以定戒爲治。謂若有定則心調
伏。故内無我慢。戒則善住威儀外相不彰。
有二妄想不堪得證。一邪見顛倒見故。二
疑念於不思議處不生信故。有二對治則
能得證。一證見善思義故。即經集正。謂積
集深思故。二者正心。信心歡喜故。二歎有
欲者。顯示大衆求法轉深。於中一偈喩明
半偈法合。前有四喩。喩四種義門。示現正
受。彼所説義。一受持謂求聞慧。初聞即受隨
聞受持。如水不嚼隨得而飮。二助力。謂求
思慧嚼所聞法助成智力。如食咀嚼以資
身力。三遠離。謂求修慧依聞思行能去惑
習。如服良藥藥行除病。上三三慧。四安樂
行。謂求證智即三慧果聖所依處現法受樂
行故。如蜜衆蜂所依故云貪也。後法合中
能求一向是法。所求猶通法喩。以一甘露
總合四喩。甘露有四能故。一除渇。二去
饑。三愈病。四安樂故。二有一偈歎法利
益請。直觀經文似當結請。今依論判故
云歎法善哉是總。所説法中善具足故。善哉
有三。一所依即廣大智。説地必依此慧故。
二體性即第二句。正説入諸地則地地轉勝
故。三者地果即後二句。謂具十力無障礙佛
菩提故。行亦果行如出現品説。自下第三
如來加請前雖二家四請。爲顯法勝復待
佛加。前來爲分主伴主佛。唯明意加。今欲
具於身口故復重加。又前默與威神令有
加請。今加爲説不與前同。若爾諸佛前已
具於三業何得復加。前但是加未是請故。
今以加爲請並異於前。上力被下説以爲
加。因加勸説目之爲請。加即是請故云加
請。長行則以加爲請。偈頌則以請爲加。
不以常口求請。而以雲臺發言。不以常
身展敬而以光業代者。爲不輕尊位故。
要復請者爲重法故。前加分中不加大衆。
今此加者。前若即加説主。無由三止。此若
不加請主。前言得佛護念便爲無驗。文
中通有八業二身。且分爲二。先長行有二
身七業。後偈頌但明請業。前中二。先此佛光
照十方。後十方佛放光照。此二光互照必
互相見。二段皆有二身七業。今初分二。先
明光體業用。後作是事已下。正明所作。今
初。先明光本。上加於下多用眉間之光。亦
表將説中正之道。出清淨下。正明體用。
於中文有六業。一覺業。即光名體。謂是光
照菩薩身。已自覺如來力加故。覺照光用
故曰焔明。二百千下。因業。能生眷屬義
故。三普照下。卷舒業。舒則普照十方。卷則
還入常光。今文略無卷業。若兼取下文。如
日身中於空中住。義則通有。四三惡下止
業。五降伏業。論經云。一切魔宮隱蔽不現。
今經闕此。六又照一切下。敬業。顯現佛會
令物敬故。七又照十方下。示現業。正爲令
衆見説聽者。皆得佛加堪説聽故。長行受
身加之名偏從此立。二正顯所作即二身
之一。言二身者。一流星身。往他方世界故。
論不指經。古徳共指卷舒敬示三業當之。
以是往來光體如星流故。二如日身。謂如
日處空即此所作。於上空中爲臺是也。故
以身業相對。應成四句。一業而非身。謂
八中除三。二身而非業。即如日身。三亦身
亦業即流星身。四非身非業。此經所無。即
論經彼此相見。以身約有體業約有用。三
則雙具。四則非正所爲故。二十方佛放光
照此者。正爲照此。然其作業亦周十方。七
業二身不殊此佛而加。又亦照此娑婆。經
文以主佛普照此。不待言伴佛普照。正意
爲此加被相故。第二偈頌明請業中二。初
偈所依望前猶屬於身。後正偈請。五偈分
二。前四加請所説。後一教説分齊。前中亦
二。初二偈擧法請。後二偈擧益請。前中亦
二。初偈正顯作加。後偈顯加所爲。今初。加
於彼三字是總。此偈正爲加故。其世中上亦
總亦別望加於彼是別。以二種加中是具
果加故。望四勝義是總。以上即勝義具四
種勝。爲世中上故。言四勝者。亦如世王。
一自在勝。所作無礙故。即經初句言佛無等
者。由離二障解脱自在不染如空。十地已
還皆無等故。重言等者唯與佛等。欲顯佛
佛等正覺故。二力勝。即經十力能伏邪智
之怨敵故。三眷屬勝。即無量勝功徳及人間
最勝。論經即當無量諸衆首。謂具功徳堪
爲衆首。故云人間最勝。論云諸衆首者。佛
於世間最上勝故。四種姓勝。謂家姓勝故。
即釋師子法。於中又二。一釋師子是生家
勝。謂應生釋姓輪王貴胄故。諸佛同加。偏
語釋者以現見故。是主佛故。二法之一字
是法家勝。謂非但生家勝。諸佛皆同眞如法
中住故。由上四義故。稱法王名世中上。上
云二種加者。一具身加依法身故。謂釋師子
是有法所依之身故。二具果加證佛果故。
即是世中上。及別明四勝。異未成佛之色
身故。今此具徳之人加金剛藏。第二偈加所
爲者。欲令開現法藏義故。文中初句及下
句。以佛威神是説所依。餘文正辯所爲。開勝
藏一句是總。下十字是別。別歎勝藏。有其
二種。一義藏成就。二字藏成就。義藏即勝妙
行。行者。諸菩薩行。所謂助道法故。妙者。眞
實智故。即是證道。勝者。神力勝故。是不住
道。染淨無礙故云神力。如是顯示深妙勝
上之義。二字藏者。即諸地廣智及分別説。謂
説十地差別相故。上擧法請竟。第二擧益
請者。顯所説法利他有三時益故。二偈分
三。初半偈聞時益。若得上加。則法寶入心
成聞持故。次半頌修時益。上句修時因圓。
下句所修果滿。後一偈轉生時益。即具堅種
人。上半順明。明有信之益。下半反顯擧無
信之損。論經但有順明。偈云。雖在於大海
及劫盡火中。決定信無礙必得聞此經。今
經堪受即決定信義。此中大意云。若有信有
機爲堪受者。無問惡道善道。難處生皆
得聞經。以難不障聞故言雖也。海水劫
火即是轉生難處。大海即是惡道畜生趣故。
故論云。龍世界長壽。亦得聞此經。偈言雖
在於大海故。而言長壽者。如有經説。右
脇著地未動之間。已經賢劫千佛出世。更
一轉亦爾。但暫臥息尚爾。況其一生。劫火中
者。即是善趣。論云。雖在色界光音天等。亦
得聞此經。偈言及劫盡火中故。此即指二
禪已上爲長壽天難。然論無長壽之言。而
前龍趣却有長壽。且三惡爲難不必長壽。
恐是譯人誤。將此中長壽入於前文。然二
經中文皆巧略。若具應言劫盡火起時在光
音天中故。論爲此釋。以火起時初禪無人。
二禪不爲其壞於中得聞故。等言等取三
禪四禪。免水風災長壽天難。乃至無色亦皆
得聞。今擧初攝後。及對水成文故云劫
火。案智論等通上二界。除五淨居皆長壽
難。今不取初禪者。以彼有梵王多好説
法。有覺有觀聞法障輕。又正已燒故不説
之。上順論釋。八難之中善惡二趣各擧其
一。理實八難皆容得聞。又劫火之言兼佛前
後。劫壞之時無佛出故。脩羅地獄容在海
中則兼數難矣。今經但云劫火。則正在火
中亦容得聞。以衆生見燒燒處有不燒
故。問若依前義。云何堪受法人復生難處。
答此約乘戒緩急應成四句。一乘緩戒急。
生長壽北洲不聞法要。二者乘急戒緩。生
三塗中不礙聞法故。佛會中多列龍鬼等
類。三者乘戒倶急。則人天聞法。四乘戒倶
緩。則處三塗諸根不具又不聞法。今海水
劫火是二三兩句。餘二無乘故。經論不明。
即後半意勉旃學徒。願留心法要故。涅槃
云。於戒緩者不名爲緩。於乘緩者乃名
爲緩。第二一偈教説分齊中。應説諸地者。總
勸説也。説地何義。謂應説前字藏之中諸
地廣智三漸次相故。次修習言即爲總相。
言漸次者。漸明非頓。次辯不亂。云何爲三。
一觀漸次。二證漸次。三修行漸次。此即十
地之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爲地地中初中
後相也。勝智道者。即觀漸次。道者因也。以
加行智爲正證勝智之漸次。故名勝智道。
謂説此十地若加行觀。若加行所依止理。能
生諸地實智故。次入住展轉者。是證漸次。
入者入地心。住即住地心。未轉向餘地故。
展轉即出地心。地地轉所住處故。即此三心
證智自爲漸次。第三句即修行漸次。以後
得智要由證眞修行。方能了俗故。名修行
漸次。言法智者。正辯後得智體縁法別。
故名爲法智。此智從二境生。一由證眞故。
云從行生故。論云。行者入住展轉成就故。
二外能了俗故。云從境界生故。論云境界
者。此行種種異境界故。謂以正證之行。行
於俗境是後得也。利益衆生一句。結説之
益。亦是後得智境。問地地正證者。如初地中
正智親證眞如。則後九地中不應更證以
如無二無異故。古徳釋云。如雖一味。約智
明昧有十親證。此亦順理故。唯識論云。雖
眞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徳假立十種。此
約所證徳異故。有十地親證。又云。雖初地
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猶未圓滿。爲令圓
滿。後後建立此。則亦約能證明昧意也。若
唯取所證徳異。則初地未全證如。亦未能
全通如無異難。如人觀空小時不遠大則
漸増。空雖無差眼有明昧。自下第三許説
分齊。謂所説不過義説二大。是地分齊。於
中二。先敍説儀意。後正顯偈辭。今初。觀
察十方是敍説儀。論云。示無我慢無偏心
故。觀十方佛將欲承力。故無我慢。觀十
方機擬將普被故。無偏心故。上下文皆云
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也。亦可普觀物機不
慢旁人。普觀諸佛不偏一佛。欲令大衆増
淨信者。是敍説意。謂衆先有信深渇所聞。
今更示説正地二大増益聞者。堪受正義。
不如言取名増淨信。若準論經更有増
喜。彼經云。欲令大衆重増踊悦生正信
故。以踊悦即是淨信故。今略無故。論云踊
悦者。心清不濁故。由信以心淨爲性。則
稱理而悦。以前説主違請中已令衆喜故。
今云増如何得此踊悦。論云踊悦有二種。
一義大踊悦。爲得義故。二説大踊悦。因此
説大能得義故。義名所以深廣稱大。即是
當法受名。説名詮表。因於此説得彼義
故。依所得義故名爲大。大之説故依他受
稱。聞於二大皆踊悦者。因詮得旨湛淨
無疑。法喜内充故増踊悦。大意如此。然二
大體相古説不同。遠公云。此地經中宗要有
四。一是言教。二是所説教道之行。三是所
顯證道之行。四是證道所表地法。就此四中
初二爲説大。以行依言成。言依行發故合
爲説。後二合爲義大。以證依法成法由證
顯。故合爲義。賢首釋云。此經宗要有六。一
所依果海如太虚空。二地智所證十重法界。
如空中所畫之處。三根本智能證法界。如能
依畫相。四諸地後得隨事起行悲智不住。
五諸地加行所起行解。爲趣地方便。六寄
法顯成諸地差別。如第二地中十善爲正。
三地禪支等。於此六中前三合爲義大。後
三合爲説大。然其後解不取能詮者。意云。
如偈中七偈亦明義大。豈無能詮。正應用
所以甚深故。名之爲義。可寄言説故稱爲
説。且依後解。古徳因此復辯可説不可説
義。然下論自明因果二分説不説義。非無
眉目故今敍之於中先就義大。次約説大。
後辯雙融義中有三。一約果海可以總標
擧。令人知有。名爲可説。不可指斥示
人名不可説。二約證處。既此所證離相離
名。還云此法不可説聞。以此遣言之言當
彼法。故名爲可説。有言斯遣名不可説。三
約本智。謂以遮詮易解故名可説。直詮不
逮故不可説。攝論云。無分別智離五相故。
謂睡眠昏醉等。以直詮不到故。約遮詮以
示彼法二就説大中亦三。一約後得智。隨
事行相可以言辭分別。是則可説。是出世
間故不可説。二約加行智。謂是意言觀故是
則可説。觀中行相言不至。故名不可説。又
諸法自相皆不可説。諸法共相皆是可説。此
通一切法。三約所寄法。可以寄此表示令
人解十地故名爲可説。不可以此即爲十
地。名不可説。三約雙融中。此上六中各説
即是無説。無説即説。無二倶融準思可知。又
果海離縁故不可説。所證就縁是則可説。二
所證非修故不可説。能證修起是則可説。三
正證離相故不可説。後得帶相是則可説。四
後得無分別故不可説。加行有意言。是則可
説。五加行觀無分別故。不可説。寄法表地
是則可説。此上不可説。皆各不異於可説。
以眞理普遍故。可説不異不可説以縁修
無性故。是故下文雖説一分。義亦不少。故
論。云如實滿足攝取故。意在於此。涅槃亦
生生等皆不可説。有因縁故亦可得説
故。説不説不可局執。餘至下明。上來敍意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第二正顯偈詞。有十二偈。大分爲二。前七
顯義大。後五明説大。今初分四。初四偈總
顯地智微妙。二有一偈類地行微。三有一
頌寄對。彰微。四有一頌喩顯地微。今初
分二。初二總顯地獄。後二別顯微相。今初。
正顯地智微妙之相。故論云。此偈依何義
説依智地故。依者據也。云何知依智地。上
來本分請分皆依智地。後説分中亦説智地。
即今此中第六偈。云智起佛境界亦依智
地。明知此顯地智微妙。非別明佛果。於中
論經但有六句。初二句即此初偈。彼云微難
知聖道非分別離念言微妙者。二偈總
相。即前地智超言念故。餘皆是別。別中初
句是微體。餘皆是微所以。於中難可知。總
顯所以。下六句別顯所以。論云。云何微。偈
言難知聖道故。此即雙指。謂聖道是體難知
故微也。故淨名云。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云何難知。此有二義。一説時難知。口欲辯而
辭喪故。二證時難知。心將縁而慮息故。上
大仙道是所證説。大仙是佛故。言微妙道
者。是因修行證智之因。得大仙果故。六句
別顯微所以中。初句即説時難知。言非念
者。非有念慮分別心者之境界故。何以非
是念慮境耶。以此地智自體無念故。故云
離諸念也。由上二義。如是聖道名爲甚微。
下之五句明證時甚微。於中復有總別。初
句爲總。求欲證見難證得故。以無見無得
方能證故。下四句別有四甚微。第一觀行。
第二依止。第三清淨。第四功徳。初句即功徳
甚微。不生者。契理出世故。不滅者。非一往
滅。不捨利益衆生事故。即無住涅槃。寂用
無礙功徳。次句即清淨甚微。性離煩惱非
先有染。後時離故名爲性淨。如此則無不
離時故恒寂然。即性淨涅槃。言離垢者。即
觀行甚微。謂觀智中離無明垢故。不同世
間八禪。爲無明雜故。聰慧人下。即依止甚
微。聰慧人者。登地已上有智之者。彼人之智
能行地智。何智能行。若就總就實。唯一實智
見一實諦故。若就別兼權則通三智。一加
行智増上善勝解故。二根本智増上善寂滅
故。謂滅諸惑證寂理故。三後得智。隨聞明
了故。云何行處。此之地智是彼證智。自證知
故。依彼地智説證智生。故説爲行。非正證
時有能所行也。上四微中功徳異小觀行
異凡。依止清淨揀異外道。自尊之者。以智
斷異故。前清淨微是斷徳。不同彼有見惑
及滅心想。爲清淨故。依止即是智徳。不同
彼以六行而伏惑故。上依増勝。若通説者
並異凡小。第二兩頌別顯微相。故論云。此
甚微智復有何相。此徴體相也。是智有二
相。初二句明同相。智體空寂故。後六句不同
相。智位差別故。今初同中。上句總下句別。
總中此是誰相彼智相故。故言自體。此智自
體以何爲相。謂本空寂。何以言同。此即性
淨涅槃。上同諸佛下。同衆生一切衆生皆
有此故。横同諸法諸法如故。此如即是自
體空故。一切皆以空爲自性。智性色性本
無差故。一切皆有安樂性故。下句別者。論
經加一有字。云有不二不盡。釋云。此智空
寂其相云何。謂離三種空攝是眞空相。三
種空者。即地前空亂意菩薩。一疑空滅色
取斷滅空。此失空如來藏。則損減也。二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