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顯名受持。顯名受持後文自頌。此頌應在
揀法異喩之前。以前長行鉤鎖顯名。亦是
見聞益故。若迴此偈於現瑞後。與後偈相
續。文理甚順。四偈分二。初一頌法説。後三
如次頌前三喩。大文第六現瑞證成。於中
二。先現瑞後證成。今初先此界。後類通。動
刹等數皆廣多者。法難思故。二是時十方下
證成中二。先果人證。後因人證。所以具二
者法玄妙故。因果交徹之法故。因圓果滿之
法故。前來諸會唯菩薩者。唯因行故。發心
品中唯果證者。果之本故初心成佛難信受
故。隨義各別。所以互無唯斯具二。今初
分四。一現身。二而作下讃説。三佛子我等下
引説證成。兼明結通所説。一説一切説故。
今此會下擧益證成。於中四一得因位果滿
益。一生得菩提故。神通三昧即十通十定
故。二佛刹微塵下得發心益。與遠記者
不期速成故。又前明一生即多之一。此辨
多劫即一之多。既一多圓融何定劫數。妄
生多劫智日不遷。苟執短長未期成佛。
同號佛殊勝境者。縁佛出現境故。三我等
下護持久遠益。四如此下結益廣遍。第二
爾時十方下因人證。於中四。一明集因。前
果人證承前現瑞之因。故略不敍。今此顯
因果別故。廣出集因文顯可知。二十方各
過下明現身。雖來自十方而周遍法界。
則來即無來矣。三示現菩薩下辨其徳用。
十句文顯。四以佛神力下發言誠證皆同普
者普法同故。界佛名異者。不失主伴故。
普光明者。常寂光土無不遍故。佛名普幢
自在者。本智高出無所不摧。事理無礙故。
亦結通所説。大文第七爾時普賢下。以
偈總攝。文中二。先敍意後正頌。前中二。先
説儀。後欲重下辨意。欲重顯前十門出現
故。文有十句。句各一門。而約利生爲次不
等。一成正覺。二即法輪。三是見聞生善。此
三正顯益故。四即出現之法。是前總門。五
即是心約智顯故。六即圓音。七即境界。境界
無量生光亦多。八即涅槃動寂自在。大般涅
槃爲佛莊嚴故。九即是身約本説一故。十
即是行果中説因故。後正頌中四頌。初一頌
説分中結酬。以此總包十段意故。後三頌
顯名受持。初句顯名。餘皆勸持。且分爲三。
初偈歎深難聞。次一偈明文由多善。後偈
擧勝勸持。然此一品文旨宏奧。能頓能圓。
究衆生之本源。罄諸佛之淵海。根本法輪
之内更處其心生在金輪種中。復爲嫡子。
妙中之妙玄中之玄。並居凡類之心。少功而
能速證。安得自欺不受。長淪生死之中。今
聞解能欣尤須自慶昔善。出現品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已上入第
五十三經
初明來意。來意有三一分來。前明修因契
果生解分。則於法起解。今明託法進修成
行分。則依解起行義次第故。二會來者。前
會因圓果滿生解之終。此會正行處世無染。
通於始終故次來也。三品來者。前品出現之
果殊勝。今明依彼起行圓融。故次來也雖
一分一會一品是同。所對既殊。來意亦別。第
二釋名。亦有三別。一分名者。沒彼位名但
彰行法。欲顯行位無礙。前後圓融。故以名
也。二會名者。約法不異分名。約處名三會
普光明殿之會。第七重會會終歸始故。雖
越四天同爲生解之會。今復重會通對彼
分始終。依解成行故會普光。而前分生解
差別故。寄歴處以顯淺深。今分起行圓
融故。一會並收因果。亦表成行。不離普
光明智故。此中不隔餘處。何有重會之
義若約次第。前時後時即是重義。若約圓
融。就義名重故。不動前二而升四天。二
七相望亦何所隔。明知。約義亦猶燈光渉
入無礙。亦似燈炷重發重明。約人名普慧
普賢問答之會。三品名有二。一得名。二釋
名今初又二。一異名。下文十義至彼當辨。
有別行本名度世經。度即離義。又有別行。
名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此就能離人法
受稱。二正辨本稱。總由超絶世染。故受
其名。別有三義。一約法。二約行。三約位。約
法之中先世後離世。有三類。一約事相有
二世間謂器及有情。此約依正分之。二約
麁細亦二。一有爲世間。二無爲世間。此約
分段變易分之。以變易非三有攝。名之無
爲。故勝鬘云。有爲生死無爲生死。然麁細雖
殊體不出二。三約染淨有三。於初二中。
加智正覺示同世間。不同世故。如地論
辨。二明離者。離有二義。一性離。世間性空
即是出世間故。二明事離行成無染故。力
林頌云。三世五蘊法説名爲世間。彼滅非世
間。如是但假名。滅通二義。於事離中。有似
離眞離分離全離。次下當辨。二約行者略
爲四句。一隨二離三倶四泯。言隨者。凡夫
沈溺世蘊非離非隨。二乘無悲不能隨
世。雖離非眞。菩薩能隨方爲眞離。故以
隨釋離。二離者。有大智故了世性離。處而
不染亦異凡小。三倶者。悲故常行世間智
故不染世法。既以世與性離無二。爲其
境故。以悲智無二爲其行。境行融通有其
三句。一悲無不智則世無不離。是以常在
世間。未曾不出。二智無不悲故。離無不
世。是以恒越世表無不遊世。三雙融故動
靜無二。唯是一念所謂無念。無念等故世與
出世無有障礙。四倶泯者。謂境既世與性
離形奪兩亡。故令悲智倶融二念雙絶。
又由境行相由形奪齊離。則絶待離言。融
前四句皆無障礙。方爲眞離世間也。三約
位者。凡夫染而非離。二乘分離非眞。謂果
離分段因唯事離。非今所明。菩薩具上眞
行可得名離。而非究竟。唯佛爲離故。經
云。佛常在世間而不染世法。然今文中。備
六位之行即是行離。行所依位即是位離。故
若事若理若因若果。皆名離也。二釋名者。
約法事離無他受稱。離非世間即相違釋。
若約性離。通持業釋。約行四句。前三句倶
通持業相違二。事理離故。泯句並非六釋。
亦可持業泯即離故。第三宗趣。頓彰六位
理事二離爲宗。令體性離頓成眞離究竟爲
趣。第四釋文。長科十分。一序分。二三昧分。
三發起分。四起分。五請分。六説分。七結勸
分。八現瑞分。九證成分。十重頌分。今初有
三。一器世間圓滿義如前釋。二妙悟下智正
覺世間圓滿。與三不可説下衆生世間圓
滿。二中明佛二十一種殊勝功徳。廣引諸
論已見升兜率品。今但略明。初句爲總具
下二十一種功徳。故云妙悟皆滿。後二行
下別。於中前四自利餘皆利他。前中一智
徳。二斷徳。三恩徳。四作用平等徳。今初二
行永絶即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徳。佛地
經名不二現行。不字此宜言無。即永絶義。
謂佛智徳離所知障。非如聲聞極遠時處
等有不知。故有知不知即是二行。今無不
知故云永絶。二達無相法。則於有無無二
相。眞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徳。彼經名趣無相
法。趣謂趣入即此達義。然無相法體即眞
如。無彼有無二相故名無相。諸法中最淨
無客塵。令自他入勝於二乘。名最勝清淨。
三住於佛住者。即無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徳。
世親釋云。謂住佛所住無所住處。此即釋
經於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此即解
論。四得佛平等即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事
無差別功徳。謂諸佛有三事無差。一所依
智同。二益生意樂同。三報化作業同。故云
平等。五到無障處。則修一切障對治功徳。
世親釋云。謂一切時常修覺慧對治一切
障。故此明覺慧爲能治。一切障即二障爲
所治。六不可轉法。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徳。
謂教證二道他不能動故。七所行無礙。即
生在世間不爲世法所礙功徳。謂利衰
等。八法不能拘故。八立不思議。即安立正
法功徳。謂安立十二分教。餘不能思故。九
普見三世即授記功徳。謂記別過未皆如
現在故。十身恒充滿一切國土。即一切世界
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徳。謂二種身遍二種
國。故十一智恒明達一切諸法。即斷疑功徳。
謂自於一切境善決定。故能決他疑。十二
了一切行。即令入種種行功徳。二釋攝論
易故不解。意云遍了一切有情性行。隨根
令入故。十三盡一切疑。即當來法生妙智功
徳。謂聲聞言其全無善根。如來知其久遠
微善。後當生故。十四無能測身。即如其勝
解示現功徳。謂隨諸有情種種勝解。現金
色等身。雖現此身而無分別。如末尼等故
無能測。十五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即無量
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徳。謂由無量菩薩
所依爲欲調伏諸有情故。發起加行。佛増
上力聞法爲先獲得妙智。異類菩薩攝受付
囑。展轉傳來相續無間而轉。由此證得一
切菩薩等所求智。意云。佛智爲一切菩薩等
所求故。十六到佛無二究竟彼岸。即平等法
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徳。平等即無二義。無二
法身爲波羅蜜多所依。十七具足如來平等
解脱。即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徳。此
中解脱即是勝解。隨物勝解所宜。如來勝
解能現金銀等土。佛佛皆然故云平等。十八
證無中邊佛平等地。即三種佛身方處無分
限功徳。世親云。謂佛法身不可分限爾所
方處受用變化。亦不可説爾所世界。十九
盡於法界即窮生死際。常現利樂一切有情
功徳。二十等虚空界即無盡功徳。謂佛實
智如空無盡故。今經缺最後窮未來際。總
別合有二十一句義如前説。然佛地攝論
約受用身。此約十身。所以知者。處摩竭提
國是變化土。而歎受用功徳。明知二身二
國本相融故。不要地前地上。則五位通見
故。第三衆生世間圓滿中二。先擧數歎徳。
後其名下列名歎徳。前則多人具徳。後則
勝人具徳。前中二先擧數揀定。二悉具菩薩
下歎具勝徳分三。初總標。二所謂下別顯。
後成就下總結。別中十九句皆不出方便
智慧。分二。前十歎自分徳。後於一念下九
句勝進徳。今初前八皆有智慧方便。依
體起用故。前五以善能爲句首。六知空不
壞業果。七知根器別明識病。八持法化
之後二明有方便慧。皆即事歸實。後勝進
中。初句總明速成果智。餘皆果智之用。及
後總結文並可知。第二列名歎徳中二。初列
名結數。二皆悉下歎徳。文有十句。初總餘
別。別中一契理願圓普眼滿故。二攝法上
首爲普化故。三受持正法有普慧故。四
不斷佛種普見有性故。五知佛化儀光普
徹故。六示現成佛觀見無故。七淨染機照
其源故。八摧他障有智幢故。九證法界
覺法性故。上之九句別明。則初句爲願餘
八爲行。通説則皆普賢願。宿誓今滿故。如
十大願。並普賢行現縁所作故。故總句云
成就行願。又此十句十人通具。文云皆悉
成故。亦句顯一人之徳當釋名故。故總句
爲普賢。餘九如次前已配釋。大文第二爾時
普賢。下三昧分。普賢入者是會主故。説普
行故。佛華嚴者。萬行披敷嚴法身故。即以
法界行門心海爲體。持無限故。説法成行發
起爲用。依此能故。大文第三入此三昧時
下明發起分。先明地動警群機故。後顯出
聲令聞法故。前皆有加而無發起。此有發
起而無加分者。前表解可從他故。有他
加此表行由已立故。自力發起。又表行依
解起無別法故不加。攝解成行亦須入
定。聖旨多端不可一準。大文第四然後從
下。起分三義如前。大文第五爾時普慧下請
分分三。初總標問意。二佛子下正顯問端。
三善哉佛子下結請願説。今初當機衆集説
法時至此爲問意。何以前來諸會先問後定。
今乃翻此此有二意。一説儀無定。前表重
法感而後應。此明悲深觀機欲説。衆既已
集故先入定令知説主。二約所表則前明
從相入實。以成正解。此中依體起用以成
正行。故不同也。普慧問者。稱法界慧能發
行故。一人問者行獨已成非如解故。第二
正顯問端中有二百句。其別行。度世經別
作六番問答。番番之中皆先問次答。後動地
現瑞。顯益證成。古來諸徳皆依彼文用科
此經以爲六段。初二十句問十信行。二從
發普賢心下二十句。問十住行。三從力持
下三十句問十行之行。四從如寶住下二十
九句。問十迴向行。五從身業下五十句。問
十地行。六從觀察下五十一句。問因圓果
滿行。其第四段中。句雖三十以無礙用一
句是總標虚句故。此有五十一句。此經總三
遍説六位。此當第二約行説也。以普賢行
該六位故。故度世經初請云。唯願解説諸
菩薩行。從始至終令無疑故。彼經雖不配
於信等。既云從始至終。末後復明成佛。則
知決是六位之行。此經所以不問答相間
者。意取位中之行不取位故。如下圓融。
若剋定約位。何殊差別因果。此經上下及
本業經等。判於六位。皆以信未入位十住
爲首。謂三賢十聖等妙覺故。今何以不開
等覺而取信耶。此有深意。彼及此前意在
於位。取位成説。今此意明於行。故十信之
行正居行始。等覺之位有其三義。或攝屬
前十地勝進。或攝屬後即名佛故。或別
開位無垢地故。今爲説行攝屬因圓之中
故。五十一句唯後四句屬妙覺位。餘皆等覺。
若爾此中依言依菩提心等。豈非發心住
耶。此難尤非。第二段初發普賢心豈非發
心住耶。十信之初豈無發心耶。故賢首云。
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縁。等正
是發心所依。不究斯旨空張援據。大文第
六爾時普賢菩薩告下。説分中二。先總告。
二佛子下正答。答前門二百問。問一答十以
顯無盡。成其二千。普賢勝行故。英公云。雲
興二百問瓶瀉二千酬。釋此二千略爲五
門。一約因果。二分行位。三顯普別。四明統
收。五辨行相。前問例此。今初有四。一約大
位前五爲因。後一爲果。或後四門爲果餘
皆是因。二約細辨。一一皆徹佛果故諸文
末皆結得佛。是則二千並通因果。三或總
屬因普賢位行示成佛故。四或皆屬果。下
文多云雖得成佛不斷菩薩行故。二分
行位者亦有四義。一束行成位分。成六分
故。二總屬位收。以行並是位中行故。三總
屬行。普賢行體不依位故。四一行遍六位。
位位通修故。如此無礙方爲普賢行。然文正
顯後二以攬行成位位虚行實故。故問答
併擧。不分六番意在此也。三普別者。謂一
行相必遍一切。然恒不雜。不雜故別義殊
分。必遍故普義該攝。猶如錦文衆色成文。
常普常別縷縷交徹非如繍。成行法亦爾。
即普是別即別成普皆無障礙。若爾此則普
別具足。何以獨名普賢行耶。非謂守普
而不能別。亦非作別而失於普。實謂能
別而不壞普。故名普賢行也。又普必有別
但語一別。未必有普。如一縷非錦非是錦
中縷故。四統收攝者。復有四重。一以位收
位。六位各各收一切位故。一位即具二千。
爲萬二千行也。上云一地之中具足一切
諸地功徳。二以門收門即二百門。一一各
收一切門。即成二百。二百爲四萬行。三以
行收行一行具一切行。則有二千箇。二千
行成四兆行。四以略攝廣。此二千行下頌
結云。如大地一塵。以此一塵之略説不離
十方之廣地。是故攝廣亦無不盡。此乃等
無極之法界。越無際之虚空。下頌云。虚
空可度量菩薩徳無盡。斯之謂矣。五辨行
相。即隨文釋。釋寄相別即分六段。今初二
百句。答前信行二十句問。文分三別。初九門
明自分行滿。二入諸菩薩下八門勝進行圓。
三差別智下三門。明二行究竟。今初一門一
類即爲九段。首明依者。起行所依故。謂依
託菩提心等成萬行故。賢首品云。菩薩發
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縁等。然二百門
多分五別。一總標二徴數。三列釋四結數。
五顯修勝益。或缺後二。或缺第五至文當
知。今此依中文具有五。初二可知。就列釋
中十句各先標名。後釋義。一依菩提心者。
十皆名依。已爲衆行之首。而菩提心復是十
中之初。以是萬行之本故。貫二千之首。釋
云不忘失者。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則是
魔業故。依斯不忘能成萬行。此句爲總。二
上雖内有勝心。若外不依善友。行亦無
成故。大聖謂善財言。求善知識是無上菩
提最初因縁。釋云如一者。若不心行符契
豈爲我友。三若不増修善根遇友何益。四
隨所修善須到彼岸。五非獨十度觸境皆
通。上四自利。六願七行並通自他。上皆依
法後三依人。八勝侶智同。九十唯佛究竟
爲所依處故。淨心供養以成福徳。長禀慈
訓以成智嚴。又前五自分後五勝進。六廣
菩提心。七廣二四五。後三廣第二四結可
知。五顯修勝益者。由依上十成佛大智。
爲一切所依斯爲勝益。豈得不修故亦名
勸修。第二奇特想者。前依因縁以成諸行。
今依勝想以攝善根。翻妄想源次所依
故。並出常想受奇特名。即上文中常欲利
樂諸衆生等利益之想也。十中一以他善同
己者。隨喜於他情無彼此故。互爲主伴
相資益故。同體性故。即我所行故。自他相
即故。四六願行亦然。二一毫微善皆是佛因
故。法華中擧手低頭皆已成佛。三下至闡
提皆有佛性故。五思益云。知離名爲法故。
七諸性相法佛所證故。文殊云。我不見一
法非佛法者。皆不可得故。諸軌儀法皆佛所
流。涅槃云。外道之法。亦如來正法之餘故。八
因言契理。而理非言故名言道。九佛以覺
他圓滿故爲慈父。十如來即諸法如義故無
有二。益中無想之想名善巧想。第三十
種行。依勝想之解造修大行。想唯在心行
通三業。空想不行亦無成辦。即上文中
修學處也。釋中唯九者。準晋本此脱第三
善學一切戒。具十爲五對。一下化上求。二
止惡進善。三妙止深觀。四修因嚴刹。五敬友
事師。第四善知識者。行起必依善友故。次
明之。未知善令知。未識惡令識故。凡所順
益皆我善友故。十皆益也。上云。即得親近
善知識。是第五精進者。行友既具必須策勤。
於此十事離身心相。而進修不雜故。上云
勤修佛功徳。第六心得安隱。進成二利故
獲心安。自利故智心安。利他故悲心安。即
上文増上最勝心。十中初一行本。次二離過。
一無諍三昧離一切諍。二越凡小。凡謂凡夫
愚即愚法小乘。次二進善次三證入。一入位
二入法。三入益。謂謗有二義。一麁言。此非
佛説等其過彌大。二細謂説不契實其過則
微。若無細謗證實方能。後二因圓果滿。得
益中究竟安隱。謂菩提涅槃。第七成就衆生
者。上通明二利心安。今別明利物成就故。
上云則能慈愍度衆生。然有二義。一以此
十通用成就一切衆生。二各成一類衆生。
謂一成就慳貪貧窮衆生。二成恃形色憍
慢衆生。三疑法。四佷戻。五貪愛。六樂二乘。
七不樂嚴刹。八不欣佛果。九邪歸依。十邪
智狡猾。以經中十法如次成就。第八戒者。
欲成就衆生須自止惡行善。十中若忘菩
提心。乃至諸根犯境皆名破菩薩戒。故上
云堅固大悲心則不破也。此十三聚如應
思之。第九受記法者。既離過徳成。自驗已
行必招當果故。自知受記故。上云若得無
生深法忍。則爲諸佛所授記。即此中一義。
一見理深悲即發心。殊勝得果無疑。若因
他厭苦則非殊勝。未定得記。二無厭修。三
長時修。四無餘修。五契理修。餘五可知。於
此十中隨有其一。即自知得記此辨得記
之行。非顯受記相殊。如瑜伽等。又此約十
信横具。餘約竪位不同。上來自分行竟。第
二八門明勝進行中。既自分行成故。勝進入
諸所入之處等。即爲八段。今初入菩薩。入
有二義。一證得義。二觀達義。入因則通證。
通達入果唯達未證。此下五門皆是智入。
四五二入亦通身入。今此即是入因。所以
入者。即彼所修是我所修。互相資益爲同
行故。故度世經名不相求短。即上文中神通
深密用等十句可知。第二入諸如來是入
果。所以入者必當證入故。上云則以佛徳
自莊嚴。第三入衆生行。前二入能化。此明
入所化心行等。上云悉能調伏諸衆生等。
問中脱於行字。行有多種如文可知。十
時非時。謂熟未熟等。不知時者非大法師。
第四入世界。對佛是依報。對生是化處。上
云普隨諸趣而現身。結云普入者。不離此
十故一時頓入。非前後故。第五入劫者。即
是化時。此下三門皆是成上一念悉知無有
餘也。十中前五直入。後五約相即入。此
相即入有二意。一彼劫相即智入彼故。二
由彼劫相攝相入故。但入能攝即入彼所
攝等。餘如前發心品。第六説三世者。前劫
此世長短有異通皆時分。並是十世隔法異
成。十中前九別。後一總。別中三世各三故成
九世。未來是續起法故。未來未來名爲無盡。
過去已起故。過去過去不名無盡。現在現
在即事可見。例過未之現在故云平等。過
未之現在非可見故。但對前後立現在名。
然此三世何以成九。古人釋云。義説爲九寶
唯有五。意云。如五日相望。前三爲過去三
世。從後取三爲未來三世。處中取三爲現
在三世。若依此釋。進無九世之體。退過三
世之數。云何一念得具九耶。今謂若不令
九縁起相由但以三世縁起相由。即九世成
矣。謂過去因現未。則過去之中有現未。現
未各因二世亦然。是以三世各三故。中觀
云。若法所因出是法不異因。中論破執則
一中有三爲過。此明離過之用。則一中有
三爲徳。以病成藥。豈不良哉。總云一念
者。前之九世相望以立。今攝末歸本不離
一念。即此一念現在。是過去未來。是未
來過去。自具三世。三世相由九十具矣。故以
一融九雖九而常一。以九融一雖一而
常九。九一無礙。沒果絶言假十圓融爲入
門矣。況積念成世念外無世耶。又無念等
故。又法性同故。此有四義。後三通於餘宗。
第七知三世者。前之二段明法上之時。此
辨時中之法。即化生之法。隨彼安立而化
故。是上所知之法故。晋經名三世間。度
世經名入於三處。皆意取其中事也。十中
初七知安立諦。次一通二。成上安立事
無有盡。生下非安立性無可盡。後二知
非安立。第八無疲厭心。既所化無邊。求法化
之而無厭怠。由上即知煩惱無所起故。十
中初四上求。次四下化。後二通二謂遊刹近
佛化生故。思惟二利行法故。上八門勝進
行竟。第三有三門。明前二行究竟。今初一
門明所持差別智究竟。上云則以智慧辯才
力。隨衆生心而化誘也。第二陀羅尼即能持
究竟。上云修行諸度勝解脱等。十中初一聞
持。次四義持。次四廣聞持之用。後一收上
義持。又初四如次持教行理果。次二重顯
持行。即定慧故。次一持理不思議故。次二
重顯教。後一重顯果。第三説十種佛。上能
持所持皆是佛法。今知法主究竟。上云則
得灌頂而升位等。十信滿心便得佛故。然
此十佛與下十種見佛名義全同。與前十
身名有同異。而義亦無殊。一示成正覺
故。即前菩提身。二願生兜率故。與前全同。
三萬行因感故。即前相好莊嚴身。四自身舍
利住持故。即力持身。五涅槃佛化必示滅故。
即前化身。六法界佛眞無漏界故。即前法身。
七依唯心故。即威勢身。雖光明亦能攝伏。
心伏最勝如慈心降魔等。八常在定故即福
徳身。定爲福之最故。九了本性故即前智
身。大圓鏡智平等性智皆本有故。故下云
明了見十隨所欲樂無不現故。即意生
身故。晋經云如意佛然佛就内覺身多就
相故。立名不同餘廣如別章。略如八地。大
文第二發普賢心下有二十門。答前二十句
問。明十住行法。古徳同分爲四。初六門別
明發心住義。二十種波羅蜜下六門。明餘
九住中所成内徳行。三從十種説法下三門。
明諸住中外化行。四從十種自在下有五門。
明無礙殊勝行非不有理。今取順十住。
經文二十門如次明十住行。但與前行互
有廣略影顯。解中之行。廣無盡故。若依圓
融行行遍通。若不壞相不妨次第。初四門
明初住行。二三各有二門。四五各一。後五
皆二門。今初四門明發心住。初一總明。後三
別顯。今初總發名普賢心。前十住中自分
之内。即縁佛十力發心。但廣發心之境。今
發普賢心則廣發心之相。影略明故。普賢
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就果以明普賢心。
約相用説。横周法界竪窮未來故。十中初
三悲護衆生心。次六約起願心。於中一求
果智。即前縁佛十力。二求因行。三竪。四廣。
四皆上求願。忍施下化願。後一智心即三心
菩提也。又前七護小乘。於中初三護陜
心。後四護小心。餘三護煩惱心故。異凡小
是菩提心。又初三衆生無邊誓願度。度生
無吝故一切施也。次一佛道無上誓願成。
次三法門無盡誓願學。後三煩惱無邊誓願
斷。即四弘誓願觀理發心。二有十種普賢
行法下。別明菩提心。此門即大願心。亦即
是前勝進行。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等。
文相多同恐繁不會。三有十種大悲。即別
明悲心。初一總謂外無善友可依。内無自
徳可怙故。餘九別。初五欲求衆生。但縱目
前之情故。次一有求衆生故。沒生死海。
後三邪梵行求衆生。無明邪見之所病故。
但欲邪法故。四有十種菩提心。因縁別顯
智心觀境。推理發心別故。此與前自分行
中發心因縁。亦互影略。十中前五以薩埵
爲縁初句總餘四別。別中一令滅妄苦。二
得眞滅。三斷癡集。四證眞道。即推無作四
諦理發菩提心。後五以菩提心爲縁。初二
福智因。後三希福智果。然上二段文含二
意。一成上發心住中行。二成下治地住中
行。謂十種大悲。即廣彼自分中十心之一。
菩提因縁前五。即彼自分中初之五心。一利
益二大悲。三安樂四憐愍五安住。後五即彼
此互缺。第二近善知識下二門。正明治地
住中行。此門明勝進中。近善知識文中標
内兼是顯意。列中前六事友。後四同修無
異。求者不求名聞利養及過失故。二十種
淨即勝進近友之果。故云起如是心即
得。此十即是前文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
離愚迷安住不動。梵云波利戍提。此有二
義。一遍清淨即此十種。二極清淨即下第六
十四段。列中初六三業淨。前三體淨後三用
淨。次二主伴果報淨。後二願行淨。第三波
羅蜜下有二門。明修行住中行。此門即自分
行。彼開一慧爲十觀察。今總顯修具修
十度。十度皆總相而釋。一一多含故。施云
一切皆捨等。智即方便。進趣佛力權智立
以智名。神通即力度。晋名神力法即是智。
從所知名法。二十種智隨覺。由前行成無
倒了達隨事隨理善覺知故。即前勝進
十法觀察衆生界等。亦有影略恐繁不會。
第四證知一門。明生貴住中行。即彼自分
行由前了達故。能證知證故。於聖教中生。
十中初三總知一切法。次五廣前知衆生。九
菩薩行願即前業行中攝。後一即知涅槃
對生死故。其勝進但了佛法。無別行相故。
略不明。第五十種力。即具足方便住中行。
準梵本此名積集。即方便具足之義。下第
九十五即是十力。前十住中但云所修諸行
皆爲衆生。不知修何。今顯所修之行。又入
即了達。兼其勝進解衆生等。於中前六解法
力。餘四上求力。第六十種平等下二門。明
正心住。此門即自分行。由了平等故聞讃
毀心定不動。然平等之言通有三義。一事
等。謂十類各各相望。如説衆生等有佛性。
乃至諸佛同一法身。一心一智等。二者理等。
謂此十類等一眞故。三心等。由了前二即
之於心故。於十境不生高下。十中一於衆
生等謂無怨親故。二於善惡不生分別
故。三見染見淨無高下故。四同一眞道而
出離故。五無一善根不爲佛故。六於諸同
行如自己故。七一一大願徹來際故。八不
謂般若勝檀等故。九隨一一行徹事理
故。十不謂此佛此最勝故。二十種佛法實
義句者。即彼勝進中行。與前雖少前却而
義多同。於中初一約遍計都無實故。次四
約依他。後五約圓成。一無名相中假名説
故。餘四各一義可知。第七説十種法下有
二門。明不退住中行。於中初一自分。後一
勝進。前中由能説深廣法故聞説心不退
轉。十中説業性等。成如來力。隨義演説
令菩薩不退。涅槃二十八中廣明退不退
相。餘文可知。二十種持。持謂受持奉行。非
但宣之於口。十句可知。第八十種辯才下
二門。明童眞住中行。此門即自分行。由三
業無失故。有無著辯。由知衆生欲解故辯
令他喜。後門即彼勝進。現變化自在身等。
皆自在義。第九十種無著下二門明王子住
中行。此門由無著故。能善知十法。後門由
平等故。勝進學法王處法。第十十種出生智
下二門。明灌頂位中行。此門明成就十智
學佛十智。後十種變化故。能動刹等。然此
變化即實。如化非要化作。上來數段文相
並顯。雖有深旨類前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二
已下入五
十三經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大文第三十種力持下有三十門。答前十行
三十句問。古徳分三。初六門明大志曠遠
行。二從十種不思議下九門。明定慧業用
行。三從十種園林。下十五門。明徳備成滿
行。然約圓融此意非無。今不壞次。亦次
第顯十行中行。第一行有三門二三行各
一。第四行二門。第五行六門。次四行各二
門。第十行有九門。至文當知。所以用門多
少者。檀在初故具三。戒忍通世間故唯一。
定慧尊勝故有多門。智中既多故。般若中略
餘次勝故但用二門。又此十行雖約十度。
義多含故。文中或就十度明義。或就行
名以釋。今初三門明歡喜行中之行。三中初
明力持。此含總別。總者以是十行之首。依
此十事加持建立。能起諸行故。度世經名
十建立。別即歡喜行中凡所布施。皆爲修
習諸佛本所修行等故。是建立行意。十中初
三三寶。即境界持。衆生即僧寶。菩薩之僧即
衆生世間故。餘七行持悲所作業故。正起
行故。願持行故。有悲智境行方成故。時即
起行之時。後二福智。然第十地大盡分中有
十一持。第四加煩惱持故。論判行持中。初
二逆行彼約應化不斷所以加之。今但約
爲行本故無煩惱。彼有供養持及劫持。無
境界持及善力持。此以時中攝劫。彼以行
攝善力依境起供。故並無異。餘名並同具
如彼釋。既數名不同案名以釋。此無僧寶
有教化衆生。亦未爽通理。上辨陀羅尼即
總持文義。次云受持即領納受行。今云力
持即加持任持。故不相濫已下入第
五十四經
第二大欣
慰。正辨歡喜行義。彼但見乞者來倍復歡
喜。今則知由施故見佛供佛等。心大歡
喜。初行多同歡喜地故。十中略爲五對。一
事佛供佛對。二聞法親善對。三二利行成
對。四嚴土化生對。五難見能見難成能成
對。文相甚顯。三十種深入者。上明預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