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力。後半偈顯得分齊。七有五偈。頌已莊嚴
三世諸佛不共佛法。三世間圓融不共權小
故。八五偈。頌悉得諸佛説法智慧力。九一
偈。結徳無盡並屬初心。該前諸段大文第
二十方國土下。三十四頌。頌前約喩校量。於
中分二。先十四頌。正頌前喩可知。後二十
偈。通釋諸喩不及所由。前雖略釋今此廣
辨。又長行中多隨喩別明。今此總辨。亦總相
頌前歎深難説。若將別配。則令難證等互
有所局。於中分三。初半偈結前生後。次十
七偈半正釋所由。後二偈結徳無盡。就正
釋中分三。初一偈標章。次十二偈半別釋。
三四偈顯徳圓滿。今初也。謂標出生無盡體
相無限。二章二別釋中。初四偈釋無齊限。
或一句是一義。後一偈半頌六度義。可以意
得。後八偈半釋出生無盡。於中分三。初二
偈半結前生後。以體無限故出生無盡也。次
菩提心是下四偈。正顯出生爲本。出生乃一
義耳。後二偈略釋爲本所由。由修六度爲
菩薩乘本。由勸正行爲人天乘本。由闡
妙業通爲三乘涅槃之本。三四偈顯徳圓
滿。中初偈總顯。次二偈別顯願滿。後一偈別
明智圓。第三二偈結徳無盡可知。大文第
三欲知下結勸發心於中三。初半偈正勸。
次三偈半釋勸所由。總擧具足一切徳故。
後一偈結勸速發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明法品第十八入第十
八卷經
初來意者。前明當位所成之徳。今辨趣後勝
進之行。故次來也。又前明發心之勝徳。今辨
所具之行相。故次來也。二釋名者。準梵
具翻應云法光明品。統有四義。一法慧智
慧。於能所詮進趣行法。分明照了故。即明所
知法。二明是能詮。以能顯行故。法是所詮
可軌則故。此則詮旨合目。明有法故法之
明故。通二釋也。三明是智用法是理行及果。
境智合説倶是所詮。法之明明之法依主名
也。四所修行法體離無明。亦唯所詮有明之
法。法即是明。通有財持業也。三宗趣者。明
法不同略有四種。謂教理行果。尋教悟理
觀理起行行成得果。皆初宗後趣。又此四
皆宗。爲成後位及成勝徳爲趣。第四釋
文文有三分。一請説分。二正説分。三結説
分。今初分二。先長行後祇夜。前中亦二。初
敍問答之人。勝進趣後非勤不能故精進
慧問。二佛子下正申所問。亦分爲二。初領
前自分勝徳。後請説勝進之行。前中先總。後
具大莊嚴下。別別有七句。一領徳即領前
莊嚴一切諸佛不共之法。二領乘即上已住
究竟一乘道。三領位位不退故。即上已住如
來平等性。三世諸佛家中生。此下晋云離生
道者。即是領道。圓教初住離生因故。今四
五二句成此一句。以捨世間得出世法。
入住正位。即上於諸世間不分別等。六去
來現在諸佛攝受。領得勝縁。即上佛護佛讃
等也。七決定至於菩提。領其當果。即上云當
得三世諸佛無上菩提。徳雖無量不出於
此。故略擧耳。此約當住位釋。若約攝於上
位理無不通。而於求勝進義非愜當。二
彼諸菩薩下。請後勝進中亦二。先問所成
行體。後問行成徳用。以破癡等爲徳用
故。前中先正問後結請。前中十句爲三。初
五自利兼他。一問云何修習順佛令喜。其
修習言亦總亦別。總遍諸句。別謂策勤。即下
答中明不放逸。二問順法入位。三順行四
順願。五順徳積徳成藏故。次四利他兼自。
束爲二對。初常説法而不捨自行。後下念
四生上弘三寶。末後一句。總結二利不虚。
二佛子下結請可知。第二復次下問行成徳
用。文亦分二。初正問後結請。前中分二。初
問行所成因徳。二問結因成果徳。今初有
十二事。初十一字貫下諸句。一能滅無明。
未審修何行法。而能滅耶。諸句皆爾。意在徴
因。無明有體黒闇爲用。非明無之處即名
無明。故別有惑體。由無明故事理皆昧。名
爲黒闇。二問降魔。三問制外。四問究竟斷
道。心垢即是所知。亦名習氣。五善根以何
而成。六三惡八難云何可出。七智境何由淨
治。八地等七種淨徳云何成就。九依正三業
功徳。云何莊嚴滿足。十以何觀力知佛功
徳。十一一切智境復云何知。十二何法能成
就衆生。乃至作大佛事。第二及餘下結因成
果。於中二。先正結等。謂結所不説及等
如來。第二於諸如來下。顯等佛之用。護持
正法便等佛故。故偏明之。文有十句。初
總餘別。總謂開示演説教理行果。皆有護
義。諸魔下別。一異敵不侵。二攝持修行。三
十王外助。四擧世同欽。五諸佛灌頂。準梵
本云。一切如來共所守護同灌其頂。故應
迴文。六菩薩愛敬。七得衆善根。八能演深
法。九攝徳自嚴。若得此九方名護法二。一
切下結請可知。第二爾時下偈文分二。初一
讃説者。餘十頌上文。於中亦二。初一頌領
前。餘頌請後。於中亦二。前四頌所修行體。
後五頌行所成徳。於中亦二。前三頌行所成
因徳。後二頌結因成果徳。大文第二正説分
中分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亦二。先讃問
許説。後正答所問。前中三。初讃所問利益。
二佛子下讃能問具徳。三諦聽下誡聽許
説。第二正答中二。先答所成行體。後答行
成徳用。前中答前十問。即爲十段今初段
中有五十句。前二十句答前修習。後三十句
答令佛歡喜。前修習言亦總亦別。今不放逸
亦通總別。總則遍下十段。皆由不放逸成。
別則屬於修習。在文分二。先牒前標後。勤
智守心不犯塵境。名不放逸。是修習相。不
守根門則名放逸。涅槃云。不放逸根深固
難拔。因不放逸。一切善根皆得増長。故首
明之。即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非爲性。
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爲業。
別辨中有二十句。前十始修。後十終成。
今初有四。一總標。二徴數。三別列。四總結。
他皆倣此。列中一對治破戒放逸。三聚非
一故名爲衆。即三徳三身之因。故首明也。
寧捨身命不犯小罪。故名護持。二離癡智
顯故菩提心淨。三四可知。五恐負自心故
思本發。六遠離惡縁。七修善無住。八離小
行大。寧起疥癩野干之心。不起二乘之心。
難反復故。九積善無替。十亦愛亦策。不
令過分使不相續。若不續者當令相續。
故須觀察。二終成十中。一行清淨由不放逸。
得無違教失故名清淨。二念智清淨。念則
明記智則決斷。念有智故念即無念。智有念
故常得現前。此二相資故名成就。三等持清
淨不沈不掉。故名爲等。然此沈掉乃含多
意。如始學者。不昏沈不惡作。亦名爲等。
未是深定今稱性寂然。故能不掉。智照不
昧。所以不沈。如此深定非深非淺。四勤聞
清淨。五思修清淨。六等引清淨。七妙慧清淨
稱理平等故。八攝受清淨。等利益故。如大地
者。勝鬘云。譬如大地負四重檐。一者大海。
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衆生。菩薩大地。
荷負四種重任者。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衆
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及三乘人隨機
遍攝。名等作利益。九同行清淨。謂如彌伽
讃敬善財。十承事清淨離雜心故。次答令
佛喜。有三十句。初十結前生後。次十正成
行相。後十純熟究竟。今初。此即牒前十種清
淨。如次配屬。前八可知。九攝二句。以菩提
心佛法無邊誓願知故。既敬此心及事於
師。故能順了。上九結前第十生後。故令佛
喜。次十正成行相者。前明即前修習故令佛
喜。今更別明。於中一勤而不退。成上精進。
二内不惜身正念方成。三外絶異求故唯
有勝進。四加行觀空方能不息。五正證入
理故無所依。六窮得法印方順深法。法印
多種。或五或四或三或一。但廣略之異耳。言
五印者。即五非常觀。謂無常苦空無我寂靜。
言四印者。合空入於無我。空即我所故。或
名優陀那。菩薩藏經第二中。名法鄔陀南。
鄔陀南者此名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爲法標。
相印即決定義。如説有爲決定無常等。善戒
第七地持第八。瑜伽四十六。廣有分別。言
三印者。四中合苦入於無常。或除涅槃寂
靜。有爲印故。今以諸印印於一切。亦無能
印故云不著。則入唯一實相印矣。後四依
理起行。七願護小心故増廣大。八智護凡
見方順佛法。九自無法愛十無作而修故。
入無諍門矣。後十純熟究竟中。行修成熟故
云安住。初二入理行。一加行離逸。二正證
捨相。次二救生行。次二隨縁行。十度別修諸
行總攝。後四願智行。即十度後四也。亦可。前
十如次成此十種。但生熟之異耳思之。第
二答入菩薩所住處問。文分爲三。初有十
法起入地行。次住地觀修。後明地要勝。今
初列中初三自分行。一具資糧。二成加行。
一度具十名大莊嚴。三智契實相故不隨
他。後七起勝進行。謂四外近良縁。五内須
自策。六能安果用。七不厭修因。八雙遊定
慧深心契寂。利智貫達。以斯二法嚴於法
身。故法華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
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也。九不住法門。住
有二失。一不契地智。二不能進趣。不住反
此。十善窮地體。謂依一佛智。方便多門更
無異體。二復次下住地觀修。有十一句。初
一是總。一切法門是成地之法。次九爲別。二
諸地證智。三修加行因。四攝報等果。五所知
分齊及所化境。六進徳修業斷障力用。七
示百身等。八分別諸願。十善等法。九所證
法界。皆言隨其者諸地非一故。十悉善下
辨成觀相。皆自心者。智與心相應故。因由
心學果是心成。境由心現力用。是心分位。
神通是心現起。分別是心決擇。所得是心造
詣。並心外無得何所著耶。十一如是下結
觀成益。三佛子下顯地要勝。標徴釋結文並
可知。第三答大行清淨問。有二十句。初十
是因後十是果。今初行成出障故云清淨。
雖數名小異大同十行。亦通十度。十行所
行即是十度。欲勝進彼故此前修。又下文。
由爲物説法自増諸度故。復廣明。所望處
別互有影略。前七可知。八於惡衆生修菩
薩行。心不傾動。是難得中義。本願誓化故。
九善法行中。與衆生爲清涼法池。大悲堅
固普攝衆生爲舍爲歸是廣度衆生。如橋
梁義。有力能故。十眞實行中文云。此菩薩
入三世諸佛體性。與三世諸佛善根同等。
智決體同故。第二菩薩既得下。由行淨因
得勝法果一他力勝。二自善勝。三深定勝。
四同行勝。五助道勝。六眞智勝。七意樂勝。八
觀慧勝。九修行勝。十増進勝。第四答大願
問。有二十句。初十起勝淨願。後十勵志令
滿。今初全同初地十願。一成熟衆生願。二
淨佛國土願。三供養。四護法。五承事。六同善
根。七攝法上首。法通至佛名如來門。八三
業不空。九具修諸行。十現成正覺。但彼文
廣。依彼次者。五七一二六八三九四十。爲
今之次。二佛子菩薩下。令願成滿者。由斯十
句。能滿前十及餘多願。於中五深心則可
久。六悉成則可大。可久則菩薩之徳。可大
則菩薩之業。餘並可知。第五佛子已下。答
護菩薩藏問文亦有四。初是結前生後。謂以
前行願蘊積成藏故。唯十句更無成熟等
異。文有五對。並顯可知。第六菩薩得是下。
答隨所應化常爲説法問。文分爲三。初結前
生後。謂蘊積福智用以攝生。二佛子下徴
以標起。三所謂下正解其義。於中分二。前
知器授法。二具徳成益。初中先知器有四
一識習氣所作。如金師之子。應教數息等。
二知種性因縁。聞法發心爲因。隨因成性。
遇師聞法爲縁隨縁成種。三知心行之病。
謂多貪等。四知希望差別二貪欲下授法
文有十句。初二可知。三癡有二種。一迷於
事理教觀法相。二惡邪推求不信業因。令
其觀察十二因縁。能離邪執自性等計。上
三唯對治。四等分者。等謂相似三觀不可並
施。若等重者教觀勝義。謂婬欲即道等。若
等輕者。可以生善爲人化之。釋此四分具
如雜集十三。五求人天樂爲樂生死説三
苦者。乃至非想行苦所隨故。次四可知。十
樂事寂者令成理寂。若沈空寂令成事
用。菩薩已下總結隨宜。二爲説法時下明具
徳成益。有十句十對。一文連義正。二法智無
差。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三審定
無違即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立法
義故能遍斷疑。五了物根故入於佛教。六
寂契眞際照法性源。七斷眞法愛除人法
執。八念佛了音。九亡言巧説。雖無説無示
善順宗因。十令悟隨宜終歸平等。即説之
益。第七菩薩如是下。答恒不捨離諸波羅
蜜問。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則正説法時便
具十度。設自修此亦爲利他。一向大悲了
平等故。通至佛果故皆名道。二是時下。正
示不捨度相。十度即爲十段。皆先辨相。後
是則下結名。前四辨相中先辨施等相。後無
著等辨波羅蜜相。檀戒可知。三忍中諸惡
通於内外。其心下契理平等成波羅蜜。四
進中普發衆業。是無餘修。亦利樂勤常修靡
懈。是長時修。恒不退轉是無間修。上即加行
勤也。勇猛莫制是勇捍修。亦被甲勤。於諸已
下是顯度相。五禪定中文有十一句。一訶
五欲。所以訶者。夫禪定虚凝湛猶渟海。高
攀聖境尚曰妄情。馳想五塵豈當爲道。
云何訶之。色如熱金丸執之則燒。聲如毒
塗鼓聞之必死。香如弊龍氣。嗅之則病。味
沸熱蜜。舐之則爛傷。觸如臥師子近
之則嚙。此五欲者。得之無厭如火益薪。亡
國敗家世世爲害。過於怨賊。故不應著。況
菩薩體此即如。復何所著。二入次第定。謂
四禪四空及滅受想。爲九次第定。下。十地離
世間品具明。即一切門禪。三安住理定寂
愛味住。智契不出名正思惟。以見心性故。
亦善士相。上二定體即定自性。餘六定用。四
消滅煩惱通愛見慢等。故云一切即清淨
相。五出生諸定。如起信云。得此眞如三昧。
能生無量諸三昧門。上文云。一三昧生塵等
定是也。即難行相。六引發神通。謂精義入
神以致用也。亦遂求相。七逆順自在亦難行
相。從滅定出入非非想乃至初禪。是名爲
逆。從初禪出入第二禪乃至滅定。是名爲
順。此中逆順應各有超間。謂超一超二乃
至全超。文無者略。此亦名爲師子遊歩三昧。
八一多自在攝一切定。應有四句。謂在一
入一。在一入一切。在一切入一。在一切
入一切。得其源故。九悉知定境。定境有
三。一諸定所縁。二諸定分齊。三諸定境用。皆
能知之。十者總結體用無違。言三昧者。此
云等持。唯扃有心而通散心。三摩鉢底此
云等至。通於有心及與無心。唯諸位定體。
此二功徳名爲等引。上二句定體通於此三。
六句定用即是所引。言智印者即一實相故。
智論釋百八三昧中。第二名寶印三昧。謂
與實相般若相應故。上二是定此一是智。合
即雙運。今菩薩隨在一定。即與一切三昧。
此三無違。十一速入智地。亦即定果。以菩
薩之定。事窮無邊理極無際。故能速至一
切智地。亦難行相。亦二世樂相。又上二三四。
即現法樂住禪。次五引生功徳禪。五亦饒益
有情禪。後二通三。又通十種清淨。一由世
間淨離諸愛味故。即第三句。二出世間淨
亦此句攝。三加行淨即是初句。四得根本淨
即第二句。五根本勝進淨即第五句。六入住
出自在清淨。七捨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清
淨。上二即第七句。八神通變現自在清淨。即
第六句。九離一切見趣清淨。十一切煩惱所
知障清淨。此二共是第四句攝。餘如瑜伽四
十三九大禪説。十行之中當顯其相。六般若
中句亦有十。前之三句。聞法近友即聞所
成慧。初句正明。二近友不倦。是聞慧縁。三樂
聞無厭是聞慧因。暫聞則己慧不生故。四即
思慧學而後思故。云隨所聽也。内正作意故
云如理。五亦思擇慧。又於無煩惱中善決
擇故。捨煩惱故。六善觀下皆是修慧。此句
悟入於如。七宿習思量故了無功用道。八周
備悟入。一中一切等名爲普門。九入二智
門。十總結已圓故云休息。後三連環。此中
亦有九門之相。恐繁不配。其中雖定慧互
有。互相嚴故而爲門不同。若全雙運故。起
信論合於六度。以爲五門。後之方便義亦準
此。渉有不迷於空則名方便。不厭有而
觀空。便稱般若。豈令般若不能知有耶。
方便若不觀空何名方便。非唯此三萬行
皆爾。況般若能行萬行。何法而不用之。寂
照盡於理極。不得一行無此君耳。所以開
則萬行淼然。泯則一不爲一。得意則無所
不通耳。七方便中亦有十種。一巧智現世
爲方便。二悲非愛見故化而無厭。即悲智
相導爲方便。三依體起用。四非捨非受故
一切無染。五凡聖雙行由雙非故。六行無
住道。七觀察進趣。八現相不著。九遍入諸
趣即無生現生。十度脱衆生是無化現化。
初九拔濟餘皆迴向。依瓔珞因果品。後之四
度亦各有三。方便三者。一進趣方便。即第七
句。二巧會有無除第四句。皆此所攝。三不捨
不受即第四句。八願中亦有十願。前五後三
盡字爲初。六身恒住盡劫海。七智盡心海。
八窮盡有支。九盡現國土。十窮佛果智。此
求菩提前九利樂。若依三願。二三四五爲
自行願。六七爲神通。初及八九爲外化。十
通二利。皆云盡者窮彼源故。九力中十句
各二。謂標名釋義。一契理。深心是思擇力。
染則無力。翻此故有也。餘可準知。皆修習
力。瓔珞有三。皆名通力。一報通力。二修通
力。三變化通力。觀彼似當九十二句耳。十
智度中。識病知根順理授法。名爲智度。亦
有十句。初四知病輕重。次三知根欲樂。一
位二行三心。後三知法樂。一知理法。二知
果法。三普覺法界。前七成就有情。後三現法
樂住。瓔珞三智。一無相智即知法眞實。三變
化智即如來力。餘皆第二一切種智。餘義如
初會説。第八佛子下。答前所念衆生咸令得
度問。於中分三。初結前起後。二正明化度。
三結如本誓。前中初結前。清淨約離障。圓
滿具事理。不捨謂常相應。住大莊嚴者。總
結十度爲嚴。是大乘體。後隨其所念下生
後。由且前故。二墮惡道下正明化度。文
有十句約爲四類。初二令離惡果。三塗除
無間皆容發心。如慈童女。二令勤修則脱
八難。値佛聞法。次三令離惡因。貪有二
種。上偏語色貪教修不淨。今通語貪財名
等故。但云示無貪法。無貪法者。謂不淨觀
空少欲知足。二瞋亦二種。上偏語能爲違
害。故令修慈。今通瞋情非情故觀同體。不
應自瞋。三癡亦二種已如上明。此約邪癡
令觀縁起。次三令離流轉三界循環。皆可
厭故。初欲恚害等義見三地。二色界雖定
慧似均。然是定地。恐其滯寂故爲説觀。又
無生正觀令得無漏。三無色定多故爲説妙
慧。又示諦觀方得永出。後二示以三乘隨
機爲説。又引權歸實令知本寂。三如其往
昔下結如本誓。故能眞度。師子吼者決定度
故。第九佛子下。答前紹三寶種使不斷絶問。
文分爲二。初仍前總標。二所以下徴釋所
以。由化衆生入三寶海故。能紹前令不
斷也。文有四番爲成十句。前九別明後一
總結。就初三番釋通總別。然皆後後轉深
前前。通者通在諸位。別者初在十信。次居
三賢後約登地。三番佛種差別云何。初教
發心令具因性。未發唯有本住性故。次讃
大願令成因行。令所發心不退轉故。言
大願者。謂求菩提願利樂有情願。又防惡
願如戒經説。有進善願如常所明。三下佛
種子令成佛智。謂證眞如成無漏故。上
約別顯。通者發菩提心總有三心。謂即大悲
大願大智。初番爲總已含大悲。次番是願。後
番是智。謂示妙理令暫見心性。成金剛種。
三番法種差別相者。初開法藏令教不斷。
次説因縁令義不斷。後具四種護。令教理
行證皆悉不斷。復次初雖領教未發眞解。
次具解行未能證故。三番僧種有何差別。
初受法無乖始墮僧數。次修六和敬僧行
已成。後統理大衆令僧清淨。復次初雖奉
教解行未具。未是眞和。次雖具解行未
離衆怖。不能控御。言六和者。三業爲三
及戒見利。謂身和同集口和無諍。意和無
違。見和同解。戒和同奉。利和同均。又約菩
薩。三業同慈六皆同體。眞實和也。一切恭敬
令僧久住。後總句者。弘法奉戒三學兼修。
則不斷三寶化化不絶。第十菩薩如是下。
答前善根方便皆悉不空問。先略後廣。略中
分三。初結前生後。謂由能紹三寶故所行
無失。二隨有下由不空故。三業無瑕。謂所
作迴向是不空業。三無瑕玷故下。由無瑕故
不空。所作反覆相成。玉之内病曰瑕。瑕謂
體破。外病曰玷玷謂色汚。以顯三業内外無
失故。白珪之玷尚可磨也。三業之玷不可
爲也。初句牒前。次所作下示無瑕相。後皆
與下顯不空相。方便有慧方便不空。慧有
方便慧亦不空。此辨所行不空。迴向智智
辨趣果不空。第二菩薩如是下廣明有二。初
明自業不空。後辨利他不空。初中雖明不
空。義兼無失。以一切清淨離煩惱故。又此
無失即自業不空。順止寂故。文有標徴釋
結。釋中皆先標後釋。初四依正莊嚴。次六攝
化莊嚴。言涅槃地者。以涅槃嚴地也。謂隨
有成道入涅槃處。當知其地即是金剛。今
於一切處成。則無非金剛也。標云涅槃
釋云成道。文影略耳。四菩薩成就下結文可
知。二若有衆生下利他不空。於中有法喩
合。文則可知。佛與菩薩倶益不空。今不見
者不宜見故。見不益者無行力故。亦遠益
故。上來並答所成之行問竟。第二佛子菩薩
摩訶薩住此下。答行所成徳問。前文有二。
今亦二段。第一答以行成因徳。二答以因成
果徳。今初具答十二問。各有二句。上句答
下句。上云修何滅癈。今答以智他皆倣此。
二用慈降魔。夫欲害人反招自害。苟欲安
人則物我倶安。故柔勝剛弱勝強。以慈安
一切惡魔。無以施害。慈善根力其功叵量。
三福則怖之以威。智則屈之以辯。次四後
四文並可知。八以方便智慧出生是答。一切
菩薩已下即是所問。準上文中此有七事。
今波羅蜜下欠總持句。然方便有二。若加行
方便出生地度。若善巧方便。亦生諸度及餘
五法。智亦有二。若根本智即成内證。若後
得智即成業用。是故此二出生此七。言清
淨者治彼障故。二佛子下答以因成果問。
於中亦二。先結因成果。謂但勤修上來諸
行。則能次第從因得果。二於無邊世界下。
正答所成之徳。謂護持正法。但當勤修上
來以行成因之徳。自當成後護持法等諸
徳。故乘前結因成徳明之。答上十句文分
九段。第一答初總句。如來法藏守護開演。二
佛所護念故。即答衆魔外道無能沮壞。以佛
護故。三守護受持下。答攝持正法無有窮盡。
四於無邊下。答於一切世界中。演説法時十
王敬護。謂身勝音巧令聞者入智故。五知
諸衆生下。答擧世同欽稱機令喜故。六其
身端正下。答菩薩愛敬端正有徳故。其佛灌
頂。在前第二佛護之中。七善知衆心下。答
得善根力増長白法。於中先總明三業。後得
心下別顯十種自在。皆是善根。其十自在之
能。並是増長白法。八菩薩如是下。答開演如
來甚深法藏。九佛子菩薩得如是下。答攝持
正法以自莊嚴。於中初明自嚴。次徴後釋。
以攝正法故。有十句徳。亦即是前所成之
徳。可思準之。第二重頌分。十頌分二。初六
偈頌前十種所成行體。後四偈頌行所成徳。
前中初二偈頌佛喜。於中初半頌不放逸。
餘頌佛喜。二有一頌。頌入地及大行大願。
三一頌。頌菩薩藏。及所應化而爲説法。四一
頌頌不捨自行諸度及所念衆生。皆令得度。
五半頌頌不斷三寶。六半頌頌善根方便皆
悉不空。二菩薩所修下頌行所成徳。初一頌
初行所成因徳。後有三偈。頌以因成果徳。
於中初二頌。通頌前之八段。後一頌。別頌
第九答攝持正法以自莊嚴。以喩而顯。一身
儀安諦頌前現身。次辨徳威猛。頌前以無畏
辯。三心定不動頌安其怯弱。四智深如海。
頌以深智慧。五法雨滅障。頌前而爲説法。
第三時法慧下明結説分。謂契理合機故佛
喜衆奉也。第三會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第十
九經
自下第三中賢十行會。初來意者。酬前
十行問故。匪知之艱行之爲艱。前解此
行。若膏明相頼目足更資。故次來也。次品
來者。此會四品分三。初二品當會由致。次一
品當會正宗。後一品勝進趣後。於由致中。後
品明讃徳顯體。此品先明感應道交。前會已
終將陳後説。故次來也。二釋名者。會名有
三。一約處名夜摩天宮會。夜摩此云時分。
即空居之首表十行。渉有化物宜適其時。
時而後言聞者悦伏。時而後動見者敬從。渉
有依空即事入玄。託此而説。約人名功
徳林。約法名十行會。並如後釋。三皆依主。
次品名者。大同於會。然梵本中。上無升字
下有神變。譯者以升爲神變。升爲神變略
有四義。一不離前三而升此故。二升一處
即升一切處故。三升已廣其處故。四前後
同時無障礙故。謂佛以圓遍之身。不起而
升時分天宮。升屬如來夜摩。約處相違釋
也。前升須彌後升兜率。準此可知。三宗趣
者。會品之宗並如名説。意趣可知。四釋文
者。一品長分爲十。第一本會圓遍。謂前會不
散而説後會故。初句遍因。十方下遍相。亦
有主伴等並如上説。但處加須彌。則而演
説法通上三會。第二爾時世尊下。不離而
升。第三時夜摩下。天王見佛並如前會。第
四即以下。各嚴殿座。初一句總依空起行。
故云化作。無著導行故曰蓮華。一行含多
所以稱藏。餘如上説。百萬已下別顯嚴相。
於中四。初明座體備徳嚴。皆云百萬位漸
増故。次百萬夜摩下。明座旁圍繞嚴。三從百
萬下法門行徳嚴。文有八句。攝爲四對。一
因縁。二福智深心契理故。三願行四體用。無
生法體之所起故。四末後一句法教流通嚴。
第五時彼下請佛居殿。第六時佛下如來
受請。第七爾時下各念昔因。然晋經亦有
樂音止息。今略無者譯人之意。謂不如十解
會事歸理。不云樂音止息。不及迴向事理
無礙。不云熾然。退可同前進可齊後。故
並略之。第八偈讃十佛。此十佛是前會十佛
之前。如次十佛明位漸高念昔亦遠。理實
三世諸佛皆同此説。餘如前會。文亦有二。
先明此界後辨結通。前中十偈亦各有四。
初句標名讃別徳。次句通顯具吉祥。三憶
曾入此殿。四結處成勝極。亦初一句諸頌
不同。初二字別名次二字通號。下三字別徳。
亦皆以下別徳釋上別名。一以聞十方釋
成名稱。二以世間燈釋寶王義。珠有夜光
可代燈者。爲寶中王。佛有智光照無明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