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No. 1735_ 澄觀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土分權實唯有第九屬於此經。若據融攝
及攝同教。總前九義爲一總句。是謂如來
無礙身土。普賢亦爾。義隨隱顯。不可累安。
達者尋文無生局見。上言土有五重者。一
唯法性屬前三身。二者雙泯屬於第四。三
具性相五六七八所依。四融三世間屬於
第九。五總前諸義即第十依。二普賢安住
下。一偈半大願故遍。兼顯遍於正中之依
也。重重皆遍。今不見者機不應故。不見即
是虚空身故。亦遍不見處故。三有一偈半。
明所現超勝。四有一偈。果徳已滿不捨因
門。第三一偈。結讃所由者。自在難思現無
不普。標入一定實則普游。非佛光雲安
能讃述。第六大衆讃請分。前衆問。佛佛示法
主衆覩定起故。讃請普賢。前但舊衆。此通
新舊故云一切。所問同前故。但略擧。十頌
分三。初八歎主請。彰其能説。次一擧法請。
正陳所疑。後一歎衆請。明有堪聞之器。
前中二。初五頌歎普賢因果深廣徳。明有
説因。後三歎能遍塵刹雨法徳。明有説
果。今初偈各一義。初一讃己淨法身。三句明
因一句明果。因有三義。一因修法生義通
縁了。二由大願起即是縁因。三依如來藏
證眞平等。此爲正因。眞如即是不空。虚空
即是空藏。平等與藏通上二義。二讃遍住
佛刹。第三句遍因餘皆遍相。因中具智莊嚴
故。能等照具功徳嚴令無不覩。三讃近
佛。四讃常定。實境中者。不隨想轉故。曹
者輩也。五讃度生曲盡。微塵者。細處有多
衆生故。二有三頌。説法果中。初一讃常演
大法。如空之言下喩廣大。前喩無盡無差。
次一讃説無等法。無等有二。一能説力勝
具二嚴故二。所説無等。説佛所行故。後一
頌擧因結果。顯徳有由曠劫因圓故。故能
雲雨説法。二一頌擧法請中。前品所問雖
有多門。統其要歸。莫過三種世間故。今
三句各顯其一。又前問總該諸會。此令當
會答故。末後一頌歎衆請。亦名自述此有
二義。一恭敬一心内堪受法。二諸佛隨喜。
外有勝縁故應説也。説則上順佛心。下隨
物欲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世界成就品第四
初來意者。前説縁既具。此下正陳所説。總
明果相別答法界安立海問。故此品來。二
釋名者。世謂三世。墮去來今故。界謂方分
有彼此故。又世謂隱覆界亦分齊。謂諸有爲
可破壞。世即隱覆無爲不可壞。法從眞
性起同無爲法即隱覆有爲可破壞。世各
不相雜。是其分齊。是故感娑婆者。對華藏
而見娑婆。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成
就者。即能成之縁。謂十縁等。能所合目。若
以世界之成就。即依主釋也。準梵本中。云
世界海成就。下文辯海譯人略也。意云。佛果
依正聞修方起。衆生業報本自有之。故但
標世界耳。三宗趣者。標列無邊勝徳。廣釋
所知世界海爲宗。然其意趣乃有多種。一
令諸菩薩發大信解悟入爲趣。謂令知佛
及菩薩大悲行海廣覆無邊盡衆生界。倣而
行故。世界無邊悉嚴淨故。衆生無邊悉化
度故。刹由心異。當淨自心及他心故。世界
重重無盡無盡。以大行願悉充滿故。佛界
生界非一非異。能正了知成大智故。未能
了者。熏成種故。皆意趣也。亦爲顯此深
意故此品來。故下頌云。離諸諂誑心清淨。
常樂慈悲性歡喜。志欲廣大深信人。彼聞
此法生欣悦。若不聞此無邊無盡無二之
境。滯於權小。普賢行願何由可成。故普賢
自説爲令衆生等文。皆是此品之意趣也。
四釋文者。三品正陳法海。於中分二。初
二品明果。後一品辯因。然有二意。一約兼
明則前二品。通答前三十句果問。後一品答
前十句因問。説因爲欲成果。從多而説
明擧果。二將前二品。望前品末三問。
通答依正。若望下廣文。正明於依傍顯
於正。留其正報後分廣故。於中初品通辯
諸佛及諸衆生所有刹海。後品別明本師
之所嚴淨。又此品明成刹之縁。後品別辯
果相故。此品答安立之問。其中雖明形
等亦是縁故。今初分二。先總標綱要。即爲
本分。後正陳本義。即是説分。前中亦二。
先承力遍觀。後牒問許説。今初。上入三
昧内契其源。今云遍觀外審其相。十海之
義已如問釋。但小不次耳。但觀於十已含
餘三十佛海之中具身等故。大願之中含因
等故。第二如是觀察已下。牒問許説。於
中分四。一牒問略歎。二許説分齊。三説所
成益。四讃勝誡聽。今初分二。先結前生後。
後佛子下正牒稱歎。即從後向前。牒上果
問三十句也。初十句。牒上世界海等十問。
觀乃觀海歎乃歎智者。智之與海反覆相
成。謂前自智觀海微細難知。知唯佛智方能
究盡。海難思故佛智難思。佛智難思故海爲
深廣。若爾何不説智。而但説海。智離海境
安知其相。又表唯所證知故但説海。十智
望海與問開合小異。名或小差。謂一中前問
及觀。但云世界海。今加成壞望前與智中
亦有成壞之言。此乃廣略之異耳。言清淨
智者。離所知障決斷分明故。初句貫下置
清淨言。餘皆略也。然皆以多故。廣故深故細
故。重疊難知。迥超言念皆云不思議也。二
知衆生業海者。衆生即報類差別。業即善
惡等殊。從此別義觀中開爲二句。而因果
雖殊。同是所化衆生故。此及問并與智中。
並合爲一。三即世界都稱。或化衆生法。謂
安立施設方便軌則等也。四能化諸佛數量
無邊。五即所化根欲差別難知。而問中合在
後之五海。五海皆須知根欲故。六即所應
之時。前就所觀但云三世。今就佛智故云
一念能知其問及與智。皆云佛解脱海者。
以一念普知三世。是佛不思議解脱故。七
稱性大願爲現身説法。遍化之因故。前問是
名號海及壽量海。與智之中名普入法界。一
切世界海智。皆由願力故也。八應機作用神
變無方。九轉稱性大法輪海。若據問中。攝
法輪海在演説中。若約向觀。攝演説海在
法輪中。今此開二演説。第十謂隨方施設
言音差別。及法輪隨機故。與智中亦開名佛
音聲智。二清淨下十句。牒上六根三業十
問。向十約智明不思議。此下直就法體爲
不思議。又望前問開合影略。顯無盡故。
以總收別。但廣身光等。一應機之身修短難
測。二現金銀等色類無邊。三十蓮華藏刹
塵數相好過於此。四圓光大小隨機無盡。五
隨縁放光色類非一。六常光如焔具衆寶
色。七圓音無盡深廣難測。八三輪攝化。謂神
足等。九調令成益得果不空然。其調伏曲
有三種。一者始終軟語應將攝者而將攝
故。二者始終麁語。應折伏者而折伏故。三
者有時軟語。有時麁語。應成熟者而成熟
故。由具此三故無空過。三安住佛地下。
十句牒上最初徳用圓備十問。前問中。略無
變化及自在二句。以攝在無能攝取句中。義
如前會亦以前文十海有故。神變屬身自
在屬智。餘並可知。第二如是等下。許説分
齊。謂具足説故。承佛力者當會佛也。若言具
者。何以下文唯説安立及世界海耶。經來不
盡故。又雖説二世界海。亦已通具三十句
問。謂界必有生而依住故。有佛現故。安立
異故。行業感故。餘可意求。第三爲令下。説
所成益。十句攝爲五對。一證智成福對。二嚴
刹紹種對。亦即時處對。三顯義演教對。四生
善滅惡對。五淨業普願對。文並可知。此亦通
爲一經教起之所因也。此十亦對前十海十
智。恐繁不會。第四是時普賢下。讃勝勸聽
中文二。初長行辯意。後偈頌正顯。今初十一
句。初一總標。謂令聞法必生喜故。餘十別
顯喜義。亦爲五對。初二樂法生信對。二證
性立願對。三了眞入俗對。四持法示佛對。五
開法増智對。如文並顯。二正頌中。十頌分
二。初八讃後二勸。前中亦二。初二明佛出
現意。後六辯定法器。於中初一揀非器。次
四示法器。後一結歸佛力。及後二勸文並
可知。然通此十偈。亦是牒問以讃。前長行
總顯難思。此下略示難思之相。而三十句間
列不次。含義並足。欲委配釋。恐厭繁文。第
二廣陳本義分中分二。初結集生起。二諸佛
子下。普賢顯説。於三十句果問中。廣釋世
界安立海問。餘並攝之。文分爲二。初標擧
章門。後依章別釋。今初分三。一立數顯同。
二徴數列異。三結略顯廣。今初。先告佛子
者。使時情注其耳目也。世界廣深目之爲
海。謂積刹成種積種成海。海無別體世
界都名。然事類。廣多略擧其十。以表無盡。
三世同説彰其要勝。又顯説決定無改易
也。二微列中。一明攬縁成立。二成已依住。
三外状區分。四内體差別。五寶等莊校。六
垢穢不生。七佛出差殊。八劫住修短。九隨
業改變。十包容必均。此十亦攝十八圓滿。
後品當會。三諸佛子下。結略顯廣。言世界
海塵者。智猶難測。言豈具陳。非證法雲安
受茲説然上十事。於一一刹多少不定。具
縁一種。或一或二或三或多。或成四句。謂一
成一。一成一切等。清淨一種或一或多。或
亦無之。以有純穢刹故。其次七事各各唯
一。謂依空住者。非依光等故。餘準思之。
其無差別一切皆具。以約體性平等。佛力
融攝故説無差。所以染淨皆具也。有云。一
切世界相望。互同名無差者。則違下經文。經
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無差別故。
若依相望互同。則無有差別之事。若將此
十望刹種者。具縁一種多少不定。不得云
一。以其種中含有多類刹故。清淨一事不
得定言有無。以其種中必含淨穢故。其無
差別多少亦均。佛出劫住隨業轉變。不得云
一。依形體嚴不得云多。以其刹種別有
體等故。若以此十。獨望刹海形體依住莊
嚴等四。許其唯一。餘必兼多故。經云。一一
世界海有種種形故。今言。有世界海塵數
者。約融攝無盡之説也。有云。約一一刹海
中所有諸刹。各各一因等故。有刹海塵數
者。孟浪之甚。何者。且如刹海中刹雖多。豈
如刹海盡末爲塵之多。若欲相同。即一塵
一縁方得相似。何得以一刹一縁。充一刹
多塵之數。況積具縁等十。有刹海之塵。其一
具縁。自有刹海塵數。是則通有刹海微塵數
箇刹海微塵數矣。一刹一縁一依一體。安得
充耶。亦不得言通一切世界海説。以下
依住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所依
住故。第二依章。別釋者。十事不同則爲十
段。一一皆有長行與偈。長行中各三。謂標釋
結。今初。起具因縁。標中略擧十種通成三
世一切佛刹。二何者下釋。然佛土之義。雖有
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二變
化土。若開受用有自有他則成四土。統爲
二種。謂淨及穢。或性及相。融而爲一。有異
餘宗。又此淨土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
成。一理齊平。有質不成。搜源則冥。無質不
成。縁起萬形故。形奪圓融無有障礙。土既
不等因縁亦殊。今文十中。初三通顯。次四別
明。後三則融攝轉變。言初三者。一如來神
力者。謂一切淨穢等土。皆是如來通慧力成。
爲物而取。擬將普應。佛應統之。皆稱佛
土故。蓮華藏海佛所嚴淨。而内含淨穢。然
就佛言之。故無國而不淨也。既即穢而淨
故不思議。二法如是者。梵云達磨多。此云
法爾。或曰法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識如來
藏身。爲所依持。恒頓變起外諸器界。若云
法爾者。謂有問言。何以諸佛衆生起於刹
土。答云。法應如是不可致詰。若會此二。
謂法應如是藏識變起。三衆生業力者。業
有善惡國有淨穢。故淨名以萬行爲因。又
云。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謂法性雖一隨
業成異。佛隨異類取土攝生。涅槃微善。
觀經三心等其類非一。上三。初因二縁三因。
次四別明者。有因有縁。初一自受用土因。
大圓鏡智之所成故。二變化土因。謂衆生
菩薩共構一縁。各隨行業來生其國。凡聖
同居。三四二種他受用土因。然初即初地
以上。如十大願中修淨土願是也。後即八
地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故。八地中有
淨土分。後三融攝者。通於因縁。初一即
八地已上。攪大海爲酥酪。變大地爲黄
金。以染爲淨以淨爲染。自在攝生故。十自
在中有刹自在。窮其因者。清淨勝解。勝解
印持隨心變故。次一謂成正覺時。其身充
滿十方世界微塵刹土。念劫圓融一時成立。
由二種因。一善根所流語因中也。二成道
勢力。明果用也。此一受用變化相融也。
即如經初。即摩竭陀地堅固等。後一無問。
成與不成常能融攝。又前是妙覺。此是等
覺。其法性土。通爲諸土之體。窮其因者。有
正有助。謂法爾爲其正因。以一切智。及總
以諸因而爲縁因故。其後三亦融前土。非
有別體。又此十事展轉生起。謂諸佛土總
由佛力。何以由之。法如是故法爾云何而
有異耶。業不同故。衆生由業。佛復由何成。
一切智之所變故。生佛有異。何以凡聖同
居同構一縁故。何以復有純菩薩國。菩薩
願行力故。既由行業何可轉變。勝解自在
故。云何復得融攝重重。佛及普賢自在力故。
結略顯廣如前已釋。第二偈頌。多以果顯
因。文有九偈束爲八段。第一偈頌佛神力。
據此無邊刹海。皆遮那嚴淨。則下嚴華藏
猶是分明。理實而言願周法界。次一超。頌
衆生菩薩同集善根。三一頌。頌第四成一
切智自受用土因。前半因後半果。成唯識云。
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
淨佛土因縁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
續變爲純淨佛土。周圓無際衆寶莊嚴。配經
可見。四一頌。頌第六嚴淨願力。及第七不
退行願。修諸行海無有邊者。論云。謂平等
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
佛土因縁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爲
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變。上經。
雖云願力非無有行。爲分功用有無。長
行成其二句。皆他受用故。偈爲一。初句頌
第六。次句頌第七。以八地已上念念入法
流。心心趣佛境故。後之半偈。通其二文。五
一偈。却頌第三衆生行業。加造業因煩惱
所擾。造於穢刹。欲樂非一感土有殊。前
與菩薩同修。必多善業故。此明於煩惱。
六一頌頌菩薩勝解。七一頌。超頌普賢願
力。以普賢有三。一位前普賢。但發普賢心。
即是非今所用。二位中普賢。即等覺位故。此
居佛前。三位後普賢。謂得果不捨因行故。
長行居後。八有二偈。却頌如來自在。前偈
頌果用。後偈頌善流。略不頌法爾。法爾即
是法性通故略之。又第七偈依中有依。第八
偈正中有依。第九偈融於三世故。三共顯
融攝無礙。然其無礙通有十種。諸教説土。
或謂但是無常。或云心變。理事懸隔。多一不
融故。今經宗要辯無礙。一理事無礙。謂全
同眞性而刹相宛然。經云。華藏世界海。法
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故。二成壞無礙。謂成
即壞壞即成等。三廣陜無礙。不壞相而普
周故。經云。體相如本無差別。無量國土
悉周遍等。四相入無礙。下文云。以一刹種
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及此文云。身包
一切等。其文非一亦是一多無礙。五相即無
礙文云。無量世界即一界故。六微細無礙經
云。清淨珠玉布若雲。炳然顯現諸佛影等。
七隱顯無礙。謂染淨異類隱顯等殊見不同
故。八重現無礙。謂於塵中見一切刹。刹内
塵中見刹亦然。重重無盡如帝網故。九主
伴無礙。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爲眷屬。下
經云。毘盧遮那。昔所行種種刹海。皆清淨。
種種刹即眷屬也。十時處無礙。謂或於一刹
現三世劫。或於一念現無量刹。如今第九
偈文。又下文云。三世所有諸莊嚴。摩尼果中
皆顯現。此十無礙同時具足。自在難知散在
諸文。可以六相融之。第二段。所依住通染
淨也。長行釋中。十事文並可知。然依異者。
由於心樂有差別故。謂一依莊嚴住者。樂
飾好故。二樂無礙故。三樂即質光故。四
怖衆苦故。五愛離質光故。光作寶色非
寶發光。六奉聖教故。七求神護故。八求
天護故。九菩薩願力所任持故。十普安
衆生故。如何廣大世界。依有情等小類而
住。此有二義。一外由内感故説依身。此復
有二。一宿因力。頌云。業力之所持故。二現
在轉變力。即世主菩薩神力。任持攝屬己
故。二由無漏體事。大小無礙得相依住
故二頌有二十二文分兩別。初一總顯一
切世界。依佛神力而住故。梵本云。一切依
佛神通現。長行不列者。若列則餘九非佛
神通故。偈以此文該於前十皆佛神力。後
二十一偈。別頌前文。分之爲九。初一頌依
莊嚴住。擧能顯所。莊嚴之具皆寶成故。二
半偈頌依空。三半偈頌依寶光明。四一偈。
頌佛光。禀佛教光成世界故。五一偈。頌
寶色光明住。以嚴及覆影顯依住。六二偈。
頌佛音聲。謂妙善所感。音聲有威神故。七
一偈。頌七八二住。兼顯説法。八有六偈。頌
依菩薩身住。若樹若水皆菩薩身菩薩現故。
長行但云菩薩。此中兼依佛身。此中雖有
願力。是上宿善所持。非普賢願。九餘八頌。
皆頌普賢願所生住。於中三。初二偈明廣
大國土。周法界故。前偈明淨識所生。心外
無體故如影像。後偈難思業起起不離空。
次四偈。明微細國土調生自在。然佛力現。此
亦普賢願收故。二段文皆兼佛力。末後二偈。
彰刹體性結歸有在。初偈明刹依性有。有
即非有。次半成壞更起。猶若尋環。後半結
歸普願。兼顯廣業。第三形相亦通染淨。長
行釋中。非圓方者。三維八隅皆非圓方。故
云無量差別。山焔形者。如山似焔皆取上
尖。對上方圓等故。餘並可知。三結頌中。
十偈分二。初一總讃勸觀。餘皆正頌前義。
兼擧因顯果。於中初二頌前十段。後七頌
前無量差別。今初。摩尼輪者。即水旋之類。淨
焔莊嚴。頌上山焔門闥競開義兼宮殿。後
七中分二。前三彰刹由因異。後四明自在
由佛。一毛孔内難思刹者。更有一理。謂修
行者。居自報土各各不同。佛攝衆生所現
國土。以彼報故。重重而現不離一毛。第
四刹體。唯約淨刹。長行略辯二十種體。然
其刹體諸教不同。或以八微爲體。或以唯
心爲體。或法性爲體。或一切法爲體。今皆
具之。謂衆寶等即是八微。加之佛音聲。即
九微也。一念心現是唯識頓變。佛變化者或
通果色。或一切法。令三世間亙相作故。又
融上諸説爲無礙刹體。言日摩尼輪即日
輪也。香通質氣。佛言爲體者。無礙體事故。
又依如來説力起故。頌中十偈。初偈頌三
謂初二及第六不可壞金剛。次一偈。頌第三
第四。三有一偈。頌第五一切莊嚴光明。四
有一偈。頌二種體。願力生者。頌佛力持。如
影像現。頌妙寶相。若兼二事頌佛變化。五
有一偈。頌二種體。上半頌日輪。下半頌微
細寶。第六偈頌寶焔殊妙之言亦兼香也。
第七偈頌寶冠。寶冠亦佛變化。非正頌佛
化也。第八偈。頌一念普現境界。第九偈。頌
一切寶莊嚴示現。及頌後三體。摩尼光者。
頌菩薩形寶及寶華蕊。佛光明者。頌佛音
聲。聲光成刹故。第十偈結歸普賢。第五段
刹莊嚴中。唯明淨刹。其中或寶爲嚴。或人
或法。或説法修行示現融攝。皆爲嚴刹。以
人法爲寶故。又由説法因等得莊嚴果。以
果名因爲莊嚴也。十頌分二。初一總顯刹
嚴。後九別頌上文。於中初一偈。頌初妙雲。
次一偈頌第二菩薩功徳。及第四菩薩願海。
次一偈。却頌説衆生業報。後六偈。如次頌
後六事。第六段明刹清淨方便者。唯約淨
也。若約隨宜攝物。佛應。統之則淨穢皆稱
佛土。若就行致唯淨非穢。然淨有二種。一
世間淨離欲穢故。以六行爲方便。上二
界爲淨土。二出世間淨。此復二種。一者出
世。所謂二乘以縁諦爲方便。權教説之無
別淨土。約實言者。出三界外別有淨土。二
乘所居。智論有文。二出世間上上淨。此謂
菩薩即以萬行而爲方便。以實報七珍無
量莊嚴。而爲其土。今此正明菩薩。兼顯二
乘。然出世上上淨中。復有二種。一者眞極佛
自受用。相累兼亡而爲方便。二者未極。等覺
已還。故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
居淨土。未極之中復有二種。一八地已上
一向清淨。以永絶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
所故。其淨土色相難名。二七地已還。未出
三界。無漏觀智有間斷故。非一向淨。若依
瑜伽入初地去。方爲淨土。三賢所居皆穢
非淨。此分受用變化別故。約此經宗。十信
菩薩即有淨土故。今此文始自近友終成
佛力。皆淨方便。故通萬行。然淨方便即是淨
因。長行亦可爲等流果。如云久近善友。得
生有善友之刹中故。即十事皆淨相也。然
望莊嚴有同約門別故。望具因縁當知
亦爾。又起具因縁通於染淨。此則唯淨。莊嚴
多約其果。清淨多約其因。又前多修善此
多治惡。故於世界。此如洗滌彼如粉繪。別
釋中。一近善友。同善根者。如善財夜
處廣説。二智導慈雲大彌法界。三法門勝
解。皆已淨治。約位地前也。四即初地證遍
行如故。云觀察一切境界。生如來家。故云
安住。五修治等者。見道之後修道位故。餘雖
未滿一切皆修。若約圓融亦得稱滿。六初
地勝進遍學十地行法。後後但是依法行
故。上三皆初地。七初地發願順行。至第八
地。一切皆成故名出生一切願海。而言淨
者。純無漏故。八即九地。二乘出要唯止與觀。
菩薩出要唯無礙辯。令衆出故。九一切莊嚴
者。十地二嚴皆成滿故。十淨方便力。即是普
賢佛功徳也。十中前三變化淨因。後七受用
淨因。上欲總收諸土故。依次竪配。若約横
修。初心即可圓具其十。頌中。九偈分二。初
一總明能所淨。前半方便。後半清淨。皆上句
果下句因。後八別頌前文。於中初四。如次
頌上四淨。初地慈悲爲首。故云爲生修行。
遍滿眞如故云廣大。第五偈。頌修治淨。
及超頌第七願淨。以願通初地八地。此據
初地故超頌也。第六偈。頌前第八出要。第
七偈。頌第九。及却頌觀菩薩地。地義通前
後故。第八偈頌方便力。上來且配長行。其
間亦兼餘義。第七段。佛出差別者十事五對。
於海及種有此差別。五中初二隨彼類故。
次一縁廣陜故。次一隨機宜故。五熟未熟
故。十頌分三。初一頌總標。次五偈別釋。
如次頌前五對。後四頌總結。既隨心總遍
故。刹海塵數未足爲多。第八段劫住不同。
謂刹住經停時分也。隨能感因有長短故。
長行略列有十大數更有多少不同。如標
結中及頌所顯。並通諸刹不謂淨長。如大
地獄其壽更長。人趣却促故。極惡極善受時
即多。更約異門亦不可定也。十中唯九者
欠不可説不可説也。並如阿僧祇品。偈中
十頌。然劫但時分無別義理。故此偈文轉勢
頌之。略分爲三。初二總標許説。頌上標也。
次有一偈。通頌上列。兼顯修短之因。以願
力故。餘七頌總結。偈各一義。一明修短通
於染淨。結以心想。二淨劫住久釋以因深。
三列諸劫名。染淨相攝。四佛興願異故。入
劫不同。五一多互融齊攝雙現。六時法相攝
普入無邊。七結由想心示以方便。一方便
者。即了唯心也。一念與劫並由想心。心想
不生長短安在。非長非短是謂清淨。不
壞於相則劫海無邊。第九段劫轉變故差
別者。此有二種。一者但約感成住壞。劫皆
名轉變。二唯約住劫之中居人善惡。令染淨
轉變。釋中具二初一即是前義。故云無量成
壤劫轉變。言法爾者。法爾隨業轉也。若爾
何異起具因縁。因縁意在於因。轉變意彰
於果。又因縁通有唯成不壞。如自受用因
是也。餘九釋後義。一遇惡縁故淨變爲染。
下文云。泉池皆枯涸等。二修人天大福。令
世界多染少淨。故先云染。如下文云。粳米
自然生等。三即地前。以未斷障故非純淨。
以淨多故。故先云淨。經多云染淨與前何
別。或譯人之失。或傳寫之誤。四即證發心
居受用土故。但云純淨。五各各遊者。即二
地至十地諸菩薩。遊戲神通以多莊嚴而
嚴一刹。或以一嚴而嚴多刹。所至染刹則
能莊嚴也。六大莊嚴者。即普賢位。嚴於微塵
内刹。如上口光召衆等。是七莊嚴滅者。此
明失善縁而惡現。謂如來示滅。能事隨滅。
佛滅百年乳不及水。況今之世。況於減極。
稗爲上味鐵爲上嚴。八如彌勒來也。九以
佛神通于何不淨。淨名足指案地。法華三
變淨土即其類也。上之十事初總餘別。不
出業故。又初二屬凡。次四菩薩後三屬佛。
又約佛菩薩。即染令淨。約於凡夫即淨成
染。十頌如次頌前可知。第十無差別者。
謂前九辯諸世界。約相不同隨業染淨。由
於衆生有差別故。今云無差性無二故。故
偈云業性起也。又約權設則種種差別。今
約實説則一切無差。如教法中或説三乘。
即是差別。説華嚴時一切無差。又皆是諸佛
之所用故。一一融攝等無異故。故前九差別。
是此無差之差。今此無差。即是前九差之無
差也。故法華云。衆生見燒淨土不毀。二皆
相即。由依此義説淨土中十八圓滿一一
稱眞皆周遍故二釋中十事。一海中包數同。
則盡海之塵。一塵一刹。已是含攝之義。二佛
示威力同。三道場同同眞性故。四衆會同常
隨衆故。五光明。六名號。七音聲。八法輪方
便。上七皆約不動一而普遍無差。九塵含
刹海。十塵容佛境。此二約不壞相而廣容
差。頌中十頌如次。頌上十義。但第六約
身與前名體異耳。而前但約平漫無差。今
顯塵内重疊融攝無差之義。若云約共同
事者。何以不言染同業苦同。豈世界海中
都無此耶
  華藏世界品第五已下入
第八經
初來意者。前品通明諸佛刹海。今此別明本
師所嚴依果。答世界海問。故次來也。二釋名
者。準梵本。具云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
遍清淨功徳海光明品。譯者嫌繁。乃成太
略。處中應云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品。謂蓮
華含子之處。目之曰藏。今刹種及刹。爲大
蓮華之所含藏。故云華藏。其中一一境界。
皆有刹海塵數清淨功徳。故曰莊嚴。世界深
廣故名爲海。有云。世界依海故。立海名者
恐非文意。以下云華藏莊嚴世界海住在
華中故。其梵云嚴具即是能嚴。其遍清淨
功徳海光明。即顯嚴之相用。依體有用故
致之言。今文擧體攝用。但云華藏。約事可
爾何因刹海相状如斯。略擧二因。一約衆
生如來藏識即是香海亦法性海。依無住本
是謂風輪。亦妄想風。於此海中。有因果相
恒沙性徳。即是正因之華世出世間未來果
法。皆悉含攝故。名爲藏。若以法性爲海。心
即是華。含藏亦爾。然此藏識相分之中。半爲
外器不執受故。半爲内身執爲自性。生
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縁如此。法如是故。行
業引故。二約諸佛。謂以大願風持大悲海生
無邊行華含藏二利。染淨果法。重疊無礙故
所感刹相状如之。是以出現品中。多將世
界以喩佛徳。細尋文意。乃由佛徳世界
如之。三宗趣者。別顯本師依報。具三世間。
融攝無盡爲宗。令諸菩薩發生信解。成就
行願爲趣。餘如前品。但總別異耳。融攝之
相亦見前文。賢首立華藏觀。復有十徳大
同小異。如彼文説。第四釋文。一品分三。初
明華藏因果自體。二明藏海安布莊嚴。三明
所持刹網差別。三段如次。釋華藏莊嚴世界
之名。今初分二。先長行後偈頌。長行亦二。初
擧果屬人顯因深廣。二彰果體相辯其寛
容。今初也。謂指此刹海是我本師修因所
淨。然因深廣有三勝相。一長時修刹海塵劫
故。不唯三祇。二於多劫。一一遇多勝縁。不
唯勝觀釋迦等佛。三於多勝縁。一一淨多大
願。願淨國等不唯淨一無生等。由上三重。
故云深廣。然瑜伽起信等。約三乘教。一方
化宜一類世界。定説三祇。今約一乘該通
十方及樹形等界。故云刹海塵數。是以寶雲
經言。我爲淺識衆生。説三僧祇劫修行。然
我實經無量阿僧祇劫修行。又時無別體。
依法上立。法既無盡。時亦無窮。況念劫圓
融不應剋執。第二諸佛子下。彰果體相者。
植因既深果必繁奧。然所依刹量諸教不同
小乘但一娑婆。三乘有大小之化。或色究竟
爲實。或他方別有淨邦。今一乘十佛之境。
大小無礙。淨穢相融。且依一相説有邊表。
實則一重横尋無邊。況復重重塵含法界。然
準下別顯。應有十事。一所依風輪。二風持
香海。三海出蓮華。四華持刹海。五繞臺輪
山。六臺面寶地。七地有香海。八海間香河。
九河間樹等。十總結多嚴。今文之中唯闕一
河。文且分四。第一能持風輪。第二所持香
海。第三海出蓮華。第四華持刹海。然其刹
因有其總別。已見上文。爲顯別義。且明一
因成於一果。今初風輪之因。即大願等亦如
前釋。於中文三。初總標數。二略列名。三別
擧最上。列中名平等住者。一遍持諸位故。
二稱實性故。餘文可知。風並在下寶在
臺面。以力遙持。三擧最上者。勝力能持香
海。故立其名。第二能持下。所持香海。以摩
尼發光。普照一切嚴海底岸。及寶色香水
故立此名。又藏識名海。具徳深廣故。流注
名水刹那性故。又佛性名水。遠熏名香聞
未證故。涅槃亦云。有人聞香。第三此香水
下。所出蓮華蕊放異光。又發勝香高出降
伏故。立此名。又所發萬行。一一覺性故曰
光明。皆能普熏即香義也。第四華藏下。所持
刹海四方均平。總顯形相。清淨堅固彰其體
性。金剛圍等別明所有。即下別顯此爲其
本。一山二地。三海四樹。各別區分即總顯多
嚴。但闕一河。以下有別顯故。此略明下亦
略頌。第二偈中。然長行偈頌。有十例五對。
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爲八九。或超間十。或
頌已重頌。故釋頌文不可一例。上下準之。
此文略有四例。一宿因現縁。經離頌合。二所
成果相。經略頌廣。三現縁風輪。經廣頌略。四
山地海樹。經有頌無。十偈分二。初二頌上
因相。即辯因招果。餘頌果相。於中分四。
初一偈半頌風輪。皆上句所持。下句能持。初
半偈以果持果。後偈兼明能成之因。前半
離障願令清淨故。後半無礙。願依空住故。
二有一偈。頌香海尋此了名。三有三頌
半。頌蓮華。初一偈半。釋種種光明蕊。則顯
此華以寶爲體。次一偈釋香義。就法以明
寶中出佛。佛出世主如從質發香遠熏之義。
後一釋幢義。演佛是高出義。調生是摧伏義。
四有二頌明刹自在。總頌上所持刹海。初
偈自在。一一稱性故。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也。
心塵準思。寶光現佛者。依正互融故。後偈結
歸普因。故能含攝。第二別顯安布莊嚴。文分
爲六。第一四周輪山。二寶地。三香海。四香
河。五樹林。六總結。各別有偈。今初。輪山則
清淨戒徳。内攝外防之所成也。長行中三。初
總擧所依。二栴檀下別顯體相。三如是下
結徳無盡。今初山所依處即地面四周。日珠
王者。所依處地故。舊經云依蓮華日寶王
地住。亦有言大華之上別有此蓮。爲山所
依義。似不順。所以地受此名者。前華名種
種光明蕊。偈中云光焔成輪。又云。一切寶中
放淨光明。知此華以寶爲體。是則如日輪
之珠王爲蓮華也。斯即總華之稱。二別顯
中。前取堅利且云金剛今明具徳略有十
相。前四自體圓滿。後六外相莊嚴。一身爲總
形。摩尼圓明栴檀芬郁。皆戒之徳也。二山峰。
謂秀出孤絶威伏諸惡。三山輪。古有二義。
一山彎曲之處。二山腹跳出如師子座。半月
爲輪。準下偈文輪居山下。爲山所依四成
山之縁。上擧三事各別有體。今顯金剛内
含光焔遍成其體。如世土石雜而成山。金
剛遍故得金輪名。餘六文顯並在山間。應
頌有十文分爲二。前六明山體相莊嚴。頌
前別顯。後四辯山妙用自在。亦顯依正無
礙。即頌前結文。前中五。初一總頌圍山。初
句所圍。次二句能圍。後句出因。言無邊者
有其二義。一但總相顯多故云無邊。實有
邊表。二説有圍山外者。是無邊之邊。不礙
理而即事故。今云無邊者。是邊之無邊。不
壞相而即理故。二有一頌頌前山輪。三一
頌山體四。一頌成山之縁。五六二偈頌前
水等諸嚴及加衣等。後四妙用自在。並顯可
知。第二臺面。寶地即體心性定之所成也。
長行文三。初標所在。二一切下。別顯體相
莊嚴。三總結。二中十句。初一地體標以金
剛。釋以堅固不壞。遍華藏地盡是金剛。故
上菩提場地徹華藏也。二地相平淨。餘八
皆莊嚴。謂三飾以寶輪。四畜以寶藏。五間
以異寶。六散以寶末。七布以蓮華。八分置
香摩尼。九充以莊嚴具。但云諸嚴嚴有多
少。三世佛國之嚴。而爲嚴者。顯無盡之嚴
具也。十覆以寶網隱映莊嚴。網有何用普
現佛影。此網何相。如天帝網而布列也。又
此帝網重現無盡。成上普現如來境界。及上
一一境界皆無盡也。偈有十頌分二。前七
頌前別顯。後三頌總結。前中三。初四頌前
八段。而小不次者。顯前無優劣故。或重或
廣者顯義無方也。恐繁不配。可以意得。次
二頌嚴具如雲。後一偈頌如天帝網。謂一
寶既收一切。則彼刹諸塵復攝一切即重重
也。後三偈頌總結者。結其所屬。初偈結屬
道場。次屬佛力。後結能知之人。第三地面
香海者。上之大海既是藏識。今明心華之内
攝諸種子。一一種子不離藏識海故。有多
香海。然一一具於性徳故。皆有莊嚴。長行
分二。初總擧數。準下刹種及梵本中。皆有
十不可説。今闕十字。或是譯人之漏。或是傳
寫之失。下標種處亦然。二一切下。別顯莊
嚴。準後總結。應云一一香海各有若干莊
嚴。今文略無。若案文取義。一切之言即一
切海。總以妙寶而爲其底等。文有二十句。
前十明海體状。一底二岸。三網四水。五華六
垽。七聲八光。九人衞現通。十結廣無盡。後
十寶下。十句攝異莊嚴。唯白蓮華當於水
中。餘皆在岸。言十寶者。有云。金銀瑠璃硨
磲碼瑙珊瑚琥珀眞珠玫瑰瑟瑟爲十。十中
前七即是七寶。芬陀利者即白蓮華。亦是正
敷榮時。尸羅幢者應云試羅。此云美玉。若
言尸羅此云清淨二義倶通。餘並可知。以
法門合之。可以意得。頌中菩薩持蓋。經有
頌無。日焔光輪經無頌有。且分爲二。初三
頌初十句。一頌底。二頌岸及網。纓即網類。
三頌餘七細尋可見。餘七偈。頌後十句而
小不次。謂一頌階陛欄楯。二頌樹林。三頌
華敷。四頌幢相。五頌城珠。六頌牆閣。繚者
纒也。七頌結嚴屬佛。一昔因二現力。第
四海間香河。即隨一一心。同時相應功徳流
注也。長行亦三。初擧數。二一切下辯嚴。三
若廣下結廣。嚴中嚴事並無差別。故云一
切皆以。謂並用寶體寶嚴聖靈游集。光雲相
映萬象浮輝。十句可知。三結廣中。既繞小
海之小河。已有刹海塵數之嚴。彌顯諸標。
結文非唯約事皆是一多無礙耳。偈中初半
偈頌岸體金剛。次一偈半。頌摩尼嚴岸。三
一頌光雲言音。次三皆頌漩澓出影。七頌
網鐸垂覆。及總現諸嚴。前現事嚴。此説道
行。八頌現佛依正。九頌浪出妙音。十頌水
出光雲。更有影略可以意得。第五河間華
林。長行有三。初總標。次一一下別顯。後其香
水下總結。別顯二事。謂華及樹。水陸各一實
有多事。然此一段文勢少異。不列十事以
顯無盡。而但擧二展轉明多。謂初一。白蓮
後一寶樹。於此一樹出五業用。一出莊嚴
雲。二寶王照耀。三華香盈滿。四出音演法。
五雨寶遍地。於中文有總別及結。別有八
事通三世間。初六現器。次一現正覺。後一
現衆生世間。初劍葉林等。現惡業報。天意
樹等即善業報。男女林中朝生暮落。皆業報
海。如是等下。且結樹之雨寶已有刹海塵
數。例上出雲等四。一一皆然。一樹之中已
有多刹海之嚴矣。次例芬陀利華。亦同於
樹。其華與樹各有四天下塵。一一皆爾。如
華樹等類。復應有刹海塵數之物。故爲無
盡之嚴也。後應頌不次。文分爲三。初六頌
寶樹。次一頌白蓮華。後三結嚴所因。謂由
佛等力。明體用無礙現而常如。然此三偈
有多意趣。一者初一偈則器世間。次一智正
覺。後一衆生。欲明一一事中皆現三世間
嚴。影略其文耳。又初明一果能現。次例一
切莊嚴。後明塵塵皆爾。從略至廣從麁至
細。又初明佛力。次彰願力後隨樂力。又初
果後因願通因果。又初自後他願通自他。又
初明即性無性體本不生。次明即相無相
現無來去。後明不壞於相各見不同。方顯
華藏之嚴。皆言亡慮絶非可情求也。第六
辯總結莊嚴。上來諸段。雖説莊嚴猶未能
盡。故今總顯一一之境。若説不説。皆具刹
海塵數功徳莊嚴。是以文云一切境界。長行
文二。先標莊嚴難測。二何以下。徴釋所由。
清淨功徳文含二義。一謂衆多果嚴。即是清
淨功徳。二謂一一果嚴。從多清淨功徳因
生。以因望果應成四句。謂多因一果。一因
多果等故。隨一一事即曰難思。是以頌云。
但由如來昔所行神通願力而出生。斯即因
也。若語果嚴略有五相。一者令多周給一
切。二者令常永無乏絶。三者令妙悦可衆
心。四者稱性無生無相。五者自在鎔融無礙。
偈文具之總斯五義。故曰難思。況因果相
即。偈文有十大分爲二。前六果嚴用勝。後
四對因辯果。前中分三。初四別明嚴用。次
一結屬現縁。後一總結多類。後四對因辯
果中。一由行願神通爲因故。獲變化如鏡
像果。二以普行勝智爲因。故得一塵淨衆
刹果。三由長時近友爲因。故得刹那頓現
之果。四彰淨國之意使倣而行之。前半智
境嚴即無嚴。謂自受用土周遍無等。法性之
土體性無生。二皆無相。後半悲應無嚴之嚴。
嚴遍法界。無住之住常住刹中。上釋莊嚴
竟。第三明所持刹網。釋品目世界之言。又
前明本刹今辯末界。故兼染淨。文分三別。
第一告衆許説。二諸佛子此不可説下。雙標
二章。三諸佛子彼諸世界種下。廣釋二章。
標二章者。謂種及刹。然刹種依刹海。諸刹
依刹種。則寛陜可知。名從何得。欲明世界
無邊方便顯多。故立此名。謂積多世界共
在一處。攝諸流類故名爲種。如是種類復
有衆多。深廣無邊故名爲海。如積多魚以
成一種魚龍龜鼈山泉島嶼。乃有多種並
悉攝在一大海中。而言世界無邊者海外有
海海海無窮也。若爾種無別體攬界以成。
何以下文説有形體。雖依種類以立種名。
何妨此種別有其體。如多蠭孔共成一窠。
豈妨此窠別有其體。上擧魚龍蓋分喩耳。
即依後義。亦得名爲種性。依於此種能生
世界。如依一禾有多穀粒。舊經云。性多取
此義。恐濫體性故。改爲種。言有不可説
者。若準下文香海及種。皆有十不可説。梵
本亦有今脱十字。多是傳寫之漏耳。三廣
釋二章中。文分爲二。初通明刹種不同。釋
刹種章。二別明刹種香海。雙釋二章二段
各有長行與偈。今初長行文二。初列十門。
後隨門廣釋。今初也。然此十門刹種之異。並
悉不離所依華藏。故云於世界海中。所列
十事。與成就品都望全異。彼通一切海。此
明一海中種故。若別別相望。互有互無。起
具因縁。清淨佛出劫住轉變。彼有此無。方所
分齊行列趣入力持等五。彼無此有。依住形
體莊嚴無別。彼此名同。前後互出都有十
五。皆顯十者倶表無盡。而或異者彰義多
端。復有同者恐濫全別。何以起具前有此
無。前段總明成立因果。此中正辯何等世界
住故。餘可思準。然與前同已如前釋不同。
五事今當説之。各各方所者。若圓滿方所
周滿法界。無處不有。不即三界不離三
界。若隨宜方所隨十方中。向背各別各各趣
入者。依門趣入。約法門者謂三解脱。又互
相現入而無來去等。各各分齊者。約事隨
宜廣陜異。故約佛分齊則十方無際。各各
行列即是道。路約事可知。約法。謂大念慧
行以爲遊路。各各力加持者。即約食能令
住。約法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又此互出顯
佛淨土十八圓滿十五攝故。言十八者。顯
色形色分量方所因果。及主輔翼眷屬任持
事業攝益無畏住處路乘門及依持。云何攝
耶。此具因縁即因圓滿。依住即是依持。形状
即當形色。體攝二種。一攝顯色。七寶光明
爲體性故。二攝果滿。隨類之果可知。約佛
大圓鏡智相應淨識之所變故。故上偈云。或
一念心普示現。爲體莊嚴攝三。謂一攝住
處如來莊嚴爲住處故。二攝輔翼菩薩嚴
故。三攝眷屬有餘衆故。清淨攝三。一攝
事業。謂作有情之義利故。二攝攝益。謂現
證解脱滅彼煩惱及災横故。三攝無畏。謂
内無災横外無怖畏故。此中佛住攝二圓
滿。一攝主二攝乘。或説一乘等故方所分
齊二名全同。行列即路趣入即門。力持爲任
持。劫住轉變十八中無。義同於果及事業。攝
亦可成二十圓滿。於理無違。謂劫住。窮未
來故。轉變即如來神通變化。世界海普清淨
轉變即圓滿義。其無差別彼文雖無。即由此
故方顯圓滿。餘皆隨宜故云各各。無差既
同。云何各各所無差事有多種故。若將此
十對成就品。十亦得相攝。恐厭繁文。又上
諸文。一一段中具多圓滿。一一融攝故異餘
宗。二隨門廣釋。但釋其三。謂依住形體。餘
七雖略義上已説。今初依住中。初列後結文
並可知。二形状中。初列二十種後結塵數
不同。今初迴轉形者。襵褻往來之形也。壇墠
形者。築土爲壇除地爲墠。佉勒迦者。梵音
此云竹篅也。三明體中先別後結列中亦
二十種。前十色相。後十是聲。會釋如前。應
頌有十分爲六段。初一頌依住。次一形状
及布列安住。次三體性。次三頌於五事謂
偈初二句。頌所入門。次句方所。第四句
莊嚴。餘二偈中。廣大刹之本相。即是分齊廣
陜。此彼相入亦頌趣入。初偈以多入一。後
偈一多互入。皆入而無入。入則壞縁起。不入
壞性用。又要由不入方能入耳。又約體本
空故。無來無入約相不壞故。如本無差以
性融相。故得互入。次一頌無差。謂塵容佛
海等無差故。後一頌力持。主伴皆是神力任
持。普化之言兼於法味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第二別明種刹香海。雙釋二章者。謂香海
依刹海。刹種依香海。諸刹依刹種。亦有長
行偈頌。長行分三。初總擧諸海所依。二次
第別顯海種及刹。第三總略結釋。今初也。上
來雖復但標刹種及刹二章。而釋依住中。
皆云依海故列海數。此多香海。並在刹海
地面故云所依。言如帝網者。大都分布則
似車輪。其有別者。謂帝釋殿網貫天珠成。
以一大珠當心。次以其次大珠貫穿匝繞。
如是展轉遞繞經百千匝。若上下四面四角。
望之皆行伍相當。今此香海。雖在地面分
布相似。又有渉入重重之義。故云如也。第
二諸佛子此最中下。次第別顯諸海種刹。文
分爲三。初辯中間一海。次辯右旋十海。後
明十海所管之海。然十海各管不可説佛刹
塵數之海。總顯則有十不可説佛刹塵數。次
第説者。但有一百一十一海。餘皆略指。今初
中央一海。文分爲二。先明香海出華以持
刹種。後有不可説下。明所持世界。前中有
三。初香海名。以多華發光故。亦由菩薩行
華而爲因故。二華名。謂以香摩尼嚴此華
故。又從摩尼底而出生故。約法即萬行圓
明之所成故。海能有華故受華名。華依於
海。取海底稱。三種名約事寶光遠照故約
法。其世界種。正是所含種子。一一皆有大
智光明遍照法界義故。性徳互嚴故。第二
所持世界中三初總擧大數。次其最下方下。
別辯二十層大刹。後諸佛子下類結所餘。初
文可知。第二別辯中。準標及結。皆有不可
説刹塵。其別辯中。但列十九佛刹塵數。爲
二十重。其能繞刹。但有二百一十佛刹塵數。
下當會釋。二十層即分二十段。最下層中文
有七事。一擧名。二辯際。謂世界所據之際。
如金剛際。三依住。若準此名大同刹種所
依蓮華。而舊釋云。於前無邊香海所出華上。
更有此華。持此一界者。以例上諸層別
有依住故。爲此釋何妨最下依於總華思
之。四形如摩尼者。爲摩尼状有於八楞。
似方不方似圓不圓。故異下八隅。五上覆。
六眷屬。七本界。佛名離二障垢。智眼清淨照
世如燈。然佛徳無邊。各隨一義。二層已去
或有八事。謂加去此遠近故。或有九事。
加純淨言故。準此若無此言即通染淨。此
上眷屬漸加刹數中間。諸事可以準知。五中
云普方者。都望即方。而一面之中。亦有多
角隅。隅即是角文體容爾。其第十三主
刹即此娑婆。言形如虚空者。靜法云。大小
乘經。並説虚空體無形質。不可見相。今
云有形者。迴文者誤。梵本云。三曼多
縛皤嚩曩
伽伽那
阿楞迦羅莊嚴
蓋覆
僧塞恒

迴文應以形状置周圓之前。虚空安
天宮之上。然後合綴飾云其形周圓以空居
天宮莊嚴之具而覆其上。靜法此正深有理
致今依經通之。亦有理在。謂空雖無形
隨俗説故。以俗典指空爲天。謂天爲圓
穹其形如𨫼。故説天勢圍平野。亦如法華
云。梵王爲衆生之父。亦隨俗説耳。第十五
云形如卍字者。靜法云。室離靺瑳本非是
字。乃是徳者之相。正云吉祥海雲。衆徳深廣
如海。益物如雲。古來三藏。誤譯洛刹。曩
爲惡刹攞遂以相爲字故爲謬耳。今義通
此相以爲吉祥萬徳之所集成。因目爲萬。
意在語略而義含。合云萬相耳。餘並易了。
第三類結所餘。此中非唯結數。兼總顯上
文所依住等。文分爲四。一總結都數。二各
各所依下結形類。三此一一下結眷屬。四如
是所説下。彰其所在。今初即擧本刹種結
有若干。此所結刹定是主刹。以下文指此
不可説佛刹。更有兩重繞故。其直上中間。但
有十九佛刹。而結有不可説者。以傍論
故。不爾。豈一刹種最下唯一主刹。故知如向
所説。主刹横竪共論。有不可説故。下結其
所在。云及在香水河中思之。二結形類中
初三列十門。既言周匝圍遶。則知旁去。二
所謂下。廣説十門形状有十八事。望前刹
種形中。闕須彌山形及嚴具形。餘皆全同。但
此約刹爲異耳。三如是等下。結歸都數。三
結眷屬中。然有兩重主伴。此一一者。指上
不可説塵數也。若望前文主刹。直上繞數漸
増。今總相説故云一一。各有十刹塵也。又
是欲顯無盡義故。一一復有如上所説微塵
數者。如上之言文含二義。一即總指前能繞
所繞之數。繞一世界。不欲繁文。故云如上。
二者如上亦用十佛刹爲能繞也。依此則
似譯人文繁理隱。何不言一一復有十佛
刹塵數耶。若依前義。則譯者之妙。四彰所
在。即最中香海既言及在香河明知傍去。
已下入
第九經
第二明右旋十海。即繞處中之海。有
其十也。各有種刹十海即爲十段。今初
第一離垢焔藏海。文二。先牒中海以定方。
即是所繞從東爲首。二次有下。明能繞之
海。於中二。先明海華刹種。後此中最下方
下。明種所持刹。有二十重。下九海例然。今
第一海二十重中。各有七事。一相去遠近。二
刹名。三形状。四所依。五上覆。六眷屬。七佛
號。或有説體。或説清淨。即或八或九。其第
一重無去遠近。但有最下方言。然文並可
知。有難即釋。其第十四重中云。形如四洲
者。水中可居曰洲。準倶舍東洲如半月。南
洲如車。西洲如滿月。北洲畟方。四洲形異。
而云如者則全似此界也。此中文無標結
大數準例可知耳。第二從諸佛子此離垢焔
藏海南下。第二無盡光明輪海。此下九海文
皆有二。先牒前海爲所依。後有香水海下
明能依之海。皆不牒中海爲所繞。故云南
也。第三海去但言右旋。又不云南者。十海
如環。繞於中海故不正南也。如以十
繞於一盤方所可見。又第二已去。或無蓮
華者。前總釋種中云。或有依蓮華住。或有
依海故或無也。後能依之海。文亦有二。先
明海華刹種。後此中最下方下。所持之刹。
二十重中。初一世界文即有七。後一文八加
純淨故。中間唯三。謂相去數量刹名佛號。餘
八海例然。已辯二海。第三金剛寶焔光明海。
第四帝青寶莊嚴海。第五金剛輪莊嚴底海。
第六蓮華因陀羅網海。第七積集寶香藏海。
第八寶莊嚴海。第九金剛寶聚海。第十天城
寶堞海。文並可知。有欲解釋刹中佛名。足可
留思。已下入
第十經
第三大段。從第十經去。明十海
所管之海。一海各管不可説佛刹塵數。現文
但各説十。即爲百海。亦有刹種及所持刹。
十海即爲十段。但記次前十海之名。此文居
然易了。十段中一一有二。謂先標能管之
海以定方。後次有下。列所管之海次第。於
所管中各有三節。初從能管海邊。隣次列
九。唯第一段。九中闕一。二如是等下。總結
一海所管之大數。三其最近下廣説最近輪
圍一海。於中文皆有二。初擧海種名體。第
二此中最下方下所持之刹。亦皆二十重。於
中超間文有四節。一擧下層。二超至第十
等。金剛幢者。即中央香海。刹種中第十重刹。
三更超至第十三者。以等此中央娑婆
故。四更至第二十重者。以最上故。言最
上者。刹種最上。若云二十重最上。何以得
此最上之名。設不欲繁文。何以不加乃至
最上耶。然超間者。意存略故。云齊等者恐
失次故。又上下横竪皆相當故。又此隨所
管海有不可説。皆望本能管之海。方面
一道布列故。下但云此海之外不言右旋
等。第五金剛輪莊嚴底香海所管。但列九海
而結文。及最近輪圍之海九行許經。諸梵
本中皆同此闕。準前後例。此必定有第十
海所管。近輪圍海。所持二十重刹内。最初文
云。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羅華藏者。
從香字至藏字並長。由前已説香水海
故。前諸海中無此例故。縱依海無過在文
不便。前第一海所管中。九海闕一。今此長
者多是梵本脱漏。後人注之。誤書相似貝
葉耳。餘並可知。十海次第。但觀次前疏文
不俟重擧。第三總略結釋。文分爲五。一總
結都數。謂一海各管一不可説。十海即有
十不可説一海一種。是以數同。二皆依下結
海種所依。謂即是前能持刹海。本大蓮華彼
名種種光明蕊香幢。今此乃云現菩薩形等
者。是此一華隨義異名。有此用故。與前最
中海底名同以中間海底即此大華之體中
受總稱故。取大華體。名或是譯者之誤。三
各各下。結種異門。此與前釋刹種章。及世
界成就中十相參大同。四此一一下。結種中
之刹。言成世界網者。一一世界猶如網孔
遞相接連。如以網持横竪交絡。皆悉相當。
如天珠網五於華藏下結歸華藏即建立之
處。上來雙釋二章長行竟。第二重頌。總有
一百一偈。分二。初一明華藏自體。初句標
名。次句不壞分量。即同眞性。次句具徳莊
嚴末句無礙安住。餘一百偈頌所持刹網。於
中二。初九頌能持刹種。餘頌所持諸刹。初
中初一頌參而不雜。次一安布行列。次一刹
種體嚴。次二辨形。次一依住。次二方所趣
入。後一佛力加持。第二頌種所持刹。九十一
偈多頌結文。但一二不同。謂體及形餘皆同
也。大分十段。第一有二十八頌。明刹異由
因縁。即結中各各衆生遍充滿。下云種種衆
生居故。及各各佛力所加持。至文當見。第
二有二頌顯刹微細。即結中各各普趣入。
第三十頌明世界體性。結文即無。義見前
經。第四五頌。明世界各各莊嚴具。第五五頌
明各各莊嚴際無間斷。此二如結名。第六
有十頌。明世界形状。義見上文。第七二頌。
明各各劫差別。第八有八偈。明各各佛出
現。此二亦如結名。第九有十。頌光明有無
即各各放寶光明。及各各光明雲覆。第十有
十一頌明音聲善惡。即各各演法海。今初爲
二。初半偈標章。種種多端故曰難思。餘偈
廣釋難思之相。於中分二。前九偈半喩顯。
後十八偈法説。前中分三。初三偈半明由
染因刹有成壞。初一偈半明種。則長時刹
有成壞。次一偈刹種雖一居刹有殊。後偈
結歸業種。次有三偈明由淨因。一淨心因。
二佛願通因縁。後一明淨業因。後三通結
染淨因。一隨心染淨因。二分別起業因。即以
正喩依。亦是以因喩縁。心即是因招異熟
果。果之麁妙蓋由業縁。三一偈雙明心業。
行即業故。亦喩衆生同處異見。後十八偈法
説中分三。初六明染淨。次四明成壞。後八
明苦樂。今初分二。前二顯淨相不同。後四
對因以辯。於中初一唯染由煩惱故。次二
通染淨心。業通善惡故。屬於菩薩及衆生
故。後一唯淨。以屬佛故。二有四偈顯成壞
中。初一麁壞細存。壞由惡業存由二因一
約佛二善業者。故法華云。我淨土不毀天人
常充滿。然滅雖不倶而起必同處。雖曰同
處而恒相無故難思也。次偈業存處立。次偈
世相不同。性無生滅。後偈結歸因縁。内由
心變則染淨萬差。外假佛縁于何不淨。三
八偈明苦樂中三。初三總相。約刹論苦樂。
次三約一刹中有三惡趣。後二明人天樂。
第二一一毛下。二偈顯刹微細。初偈擧果。
後偈對因以辯。第三十偈明體性中。亦兼
餘義隨釋可知。第四五頌。明莊嚴。第五有
五偈。明莊嚴際中攝三世嚴故。無間斷
結歸佛故。一塵普見。第六或有衆多刹下。
十偈明刹形差別。第七二偈。明刹住時分。
第八有八偈。明佛出多少。文並可知。第九
十偈光明有無。初一無後九有。第十有十一
頌刹中音聲善惡。初二惡道唯惡。次三人天
通善惡。後六佛菩薩善而非惡。正顯各各
演説法海也
  毘盧遮那品第六已下入第
十一經
初來意者。前明此因之果。今辯前果之因。
答前因問故次來也。因是果因故標果稱。
又不以人取法知是誰因。前品初言。毘
盧遮那曠劫修因之所嚴淨。今方顯其事。二
釋名者。略云光明遍照。廣如前釋。三宗趣
者。明因廣大爲宗。證成前果爲趣。四釋
文一品分三。初總明本事之時。二有世界
下。別顯本事之處。三彼勝音世界。最初劫中
下。別顯時中本事。今初即二佛刹塵數劫也。
二辨處中亦三。第一總明刹海。第二此世界
海下。別明一刹。略無刹種。刹名勝音者。
多佛出世説法音故。次彰其相。後説劫名
可知。第三諸佛子彼勝音下的指一方。如今
娑婆中。別説一四天下也。於中亦三。初總
明感應之處。第二諸佛子此林東下。別明能
感居人。第三諸佛子彼大林中下。別顯道場
嚴事。今初有三。初明香海者。非持種之海。
即如今四洲之海耳。二其海下。海出華山。三
於其山下。明山頂之林。先標擧後顯嚴。説
此林者佛於中現也。説城居人者總擧所
化也。第二別明能感居人中亦三。初標主
伴二城。二釋主城。三釋伴城。今初雖有天
城以佛出故人城爲主。二清淨下廣釋主
城。於中先顯處嚴。城上守禦曰櫓。繞城別
築土臺曰却敵。優鉢羅等。即青赤黄白四
色蓮華。從此大城下彰其人勝。三其城次
下。略釋伴城。於中先辨城名居類。後此
一一下。顯圍繞莊嚴。世界不同安立少異。
不可例此也。第三明道場中。先辨場嚴。
二其道場前下。明蓮華香海爲佛現故。大
文第三別顯時中本事。文分爲二。先總擧
劫中多佛。後其第一下。一一別顯。正彰本
事。經來不盡故無總結。今初將欲説別。先
擧其總。言最初劫者。即種種莊嚴劫也。既
云最初。即此後更有大劫。於理無違。第二
正顯本事中歴事四佛。即爲四別。第一逢
一切功徳山須彌勝雲佛。第二波羅蜜善眼
莊嚴佛。第三最勝功徳海佛。第四名稱普聞
蓮華眼幢佛。各有諸佛子言。就初佛中文
分爲六。第一總標佛號。第二先瑞熟機。第三
正顯佛興。第四毫光警召。第五當機雲集。第
六廣演法門。今初也。一切功徳山者。福徳
崇峻不可仰也。復言須彌者。定慧高妙難
傾動也。言勝雲者。慈覆智潤廣無邊也。第
二諸佛子下。先瑞熟機分二。初現瑞熟機。
二其世界中下。覩瑞機熟。前中三。初標現
時。謂百年前。次此摩尼下。正顯瑞相有其
十種。於中説前世所行者。示其種子將成
熟故。説佛名號令憶念故。説大行願。使修
發故説轉法輪。使當聽習生法眼故。後現
如是下結瑞意也。二機熟可知。第三爾時
下。正顯佛興。於中分二。初一處道成。二如
於下結通廣遍。初中先總。後其身下別。別
顯勝徳略有十相。一示身相。法無不在。
本自普周。智與理冥故。等彼眞界。能令色
相隨彼。融通法界塵毛重重全遍。二悲相。不
捨因行無所不生。三成相。理行時處爲一
切道場。身智倶遊名爲普詣。四色相湛然
常住稱爲妙色。色色無邊故云具足。並無
質累是謂清淨。五勝相色容蔽於大衆。威
徳攝於群魔。力無畏圓。何能映奪。六貴相。
無邊寶相圓明可貴。超過聖帝故曰分明。
七應相不往普現如鏡中像。八無礙相。有
感斯見無隔山河。九者化相。化從眞流源
無有異。十吉祥相。身智光照普稱世間。此
上大同經初。二結通中且結同類一界。餘皆
略也。第四爾時下毫光警召。文分爲五。一
放光處顯中道故。二王光名。發動宿種
生起新善故。善根有三。一者生福及不動
業。以施忍智三而爲善根。二厭苦求滅以
信等爲根。三求無上慧。以四等不放逸五
法。爲根。通説善根。以依聖教發心爲性。
故云音也。三眷屬數無盡法故。四照分齊。充
滿十方通方教故。五若有下明光勝益。文
有十句。一無明重者自覺智開。二煩惱深者
息現行惑。三勤修難出裂五蓋網。四三障
重者摧諸障山。五未解脱者淨心垢種。六
未信大者發起入住。七闕資糧者生其勝
善。八未入地者除五怖畏。九色累功用滅
身心苦。十滯無生者見佛趣果。此約差別
對治以釋。若約横配。生善見理。可以準
思第五當機雲集中文二。先通顯諸王雲集
致敬。後諸佛子下。別彰諸王雲集儀式。於
中分二。先廣明喜見。後略列諸王。今初即
正出本事之縁。文分爲六。第一標名辨統。
二總辨眷屬。三威光得益。四偈讃如來。五
父王宣誥。六倶行詣佛。初文可知。第二夫
人下總顯眷屬者。有徳曰夫人。有色曰采
女。王子別本云。二萬五千者。別梵本也。案
瓔珞本業經上卷。云十住銅輪寶瓔珞。百福
子爲眷屬。生一佛土受佛學行。教化二天
下。銀輪寶瓔珞五百子。金輪一千子。初地四
天王一萬子。二地忉利天王二萬子。三地已
上乃至淨居天王。但云眷屬亦如是。故知
無過二萬子者。若三界王即當等覺。又以
一切菩薩爲眷屬。案喜見所統但以城言。
又見佛興至第三佛。方云去世。五百銀輪
斯爲正也。或約教異理亦可通。上首云大
威光者。有大威徳聖道光明故。第三爾時
下。威光得益文分爲二。先擧因總標。後何
謂下列益明體。皆從勝用標名。一佛徳圓
滿摧障稱輪。定中能知故受斯稱。二此總
持能持諸佛普法。三即空渉有名爲方便。
斯則權實雙行。爲不共般若。稱體用之廣
大。四以二嚴調伏眞實慈也。五法雲震音
能拔苦本。六稱理法喜故徳無邊。自他倶慶
心爲最勝。七知離名法法亦應捨。如實捨
也。八善巧起用平等無思。通從此生。故名
爲藏。九盡衆生界荷負無疲。要令信解
爲大願也。十所有辯才皆入佛智。自他倶
照是曰光明。此上十法。初三功徳法。次四熏
修法。後三起化法。多言大者。境界無邊稱性
廣大。智契貫達並受證名。第四偈讃如來。
文分爲二。先説偈之由。後正陳偈頌。十偈
分三。初二示佛出現既滅闇。難遇不可
失時。次五令觀佛徳。有徳有慈眞可歸
也。後三引例勸歸。無遠不歸固宜往見。第
五父王宣誥文分爲二。初宣誥所因。以聞
讃故。太子道深親承佛益。王機猶淺轉假
他聞。二正以偈誥。偈有十一分之爲
三。初三集衆勸觀。次七勅令辦供。鄭注
禮云。巾猶衣也。謂以繒綵衣帶於車。廣雅
云。馭駕也。餘並可知。後一偈勸齎供佛。
第六倶行詣佛。初導從持供。後至而設敬。
第二復有妙華下。略列諸王文易可知。第
六時彼如來下廣演法門文分爲五。一佛
轉法輪。二威光獲益。三以偈讃述。四傳化
衆生。五佛加讃勵。今初也。佛解脱用主教。宣
示刹塵眷屬。隨機益殊。第二是時大威下。得
益中初總後別。總中上説三世佛法。即佛昔
所集也。既見佛得益。轉受菩薩之名。所謂
下別。智即是體光明語用。所照境殊故分十
一也。一深定智明。一切法聚。略有三義。一
正定等三。二善惡等三。三總收一切。不出
有爲無爲二種法聚。二位相收一味性現。故
云平等。定中證此名彼三昧。二大心智明。
謂後後因果。皆入初心。略有三義。一後因
初得故。言一切悉入。若修塗至在初歩。
學者祿在其中。二菩提直心正念眞如。眞如
門内攝一切法。三者三徳開發初後圓融。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三大智智明法界者。
所照之體大也。普光明者。即相大也。智慧光
明遍照法界義故。蘊恒沙性徳故名爲藏。
妄惑本空。故云清淨明見。稱眼見性肉眼
即同佛眼。四大願智明。知諸佛法願爲本
故。五大行智明。無邊果徳此行入故。六速疾
智明。謂趣入無生功用不退。無功大力一
行含多。受斯稱也。七神通智明。三輪幹事
出離不能。八大福智明照福嚴故。九大解
智明。謂佛勝解力成莊嚴海。十佛用智明。普
周法界。十一佛徳智明。降魔制外。後三佛
境故。但了知餘可證知。故云得入。第三以
偈讃述文分二別。先因後偈。偈中分三。初
一標益體用。次八顯用所見。於中前七見
因後一見果。三一偈發願思齊。即前品初
修治大願也。第四傳化衆生文分爲三。初
明自悟。二爲一切下。明轉悟他顯示十法。
與前自得十一有同有異。文並可知。三今
如須彌山下。利他之益。第五如來讃勵中。偈
有十一。初三讃發心得法大果當成。次四
對劣顯勝進者圓徳。次二外加。内智決證
無疑。後二擧一例餘。行者即得。第二遇
第二佛文分爲二。先結前生後。二正顯佛
興。今初。謂將説後佛。故總論劫壽明多小
劫者。欲顯多佛現故。説人壽佛壽者。由
佛壽促而人壽長。故得威光一生歴事三佛。
二彼佛滅下。正顯佛興。文分爲五。一明滅
後佛興。二覩相獲益。三讃徳勸詣。四眷屬
同歸。五聞經悟入。今初也。此中佛名。謂智
導萬行皆到彼岸。見性了了故名善眼。果
由因飾是曰莊嚴。二爾時下。威光覩相獲
益中二。先覩相即獲益之由也。二即得下
正獲益也。先列後結。列有十種。一念佛三
昧者。菩薩之父故首明之。乃至十地不離
念佛。無邊海藏門者。蘊積名藏深廣稱海。
然略有三義。一由此定中見多佛故。下文
云。以佛爲境界專念而不捨。是人得見佛
其量與心等。由念能見所以稱門。二一一
佛徳。是無邊海藏。由念能知所以稱門。云
何無邊海。劫海所修有行願海。成就色身
有相好海。成就智身有辯才海。建立念
處有名號海。修諸助道有功徳海。安
衆生有淨刹海。如是諸海一一無邊。各各
出生蘊積名藏。三無邊勝徳由念佛生故。
此一門深廣蘊積。何者念法性身則契如
理。念功徳身成無邊徳。念相好身證無邊
相。障無不滅徳無不生。一言蔽諸總由念
佛。從此通悟所以稱門。即此一門説不可
盡。二總持大智能達深法。三無縁普應。四
等除熱惱。五佛深徳海蘊積力用。菩薩縁
此喜遍身心。六悲則心慼喜便浮動。深契
法性則曠若虚空。悲喜兩亡。爲平等清淨。
七般若者。覺法實性離分別也。有可離
者非眞離也。知自性離不復離也。無離
之離即眞法界。眞法界者。本來清淨。法界清
淨即般若清淨。般若清淨則萬法本淨。萬法
淨者。無淨無不淨爲眞淨也。實相般若爲
萬法之體。觀照冥此衆徳攸依。故云身也。
八通用智倶故無礙隨現。九入法之深離
説之垢。十智照佛法淨所知障。含藏衆徳。
二如是下。結中明歴事増進。故云十千。通
達之言釋前即得。第三爾時下。讃徳勸詣
文分爲二。初説偈後偈益。偈中分三。初一
偈歎希慶遇。二有七偈歎佛勝徳。於中三。
初三身業。次三語業。後一意業。三有二偈
勸衆同歸。後諸佛子下偈益可知。第四時大
威光下。眷屬同歸。第五其佛下。聞經悟入文
分爲三。初佛爲説經。二當機獲益。三如來
讃述。今初主經。法界體性大方廣也。清淨佛
也。莊嚴即華嚴也。有多眷屬者。顯此教圓。
二彼諸下當機獲益。亦有十益。既云大衆。
或一人得一。或二三四或具十者。威光先證
故略不標。大衆之言亦已含矣。故下佛讃。然
此十事略爲二釋。一者如次配於十地十
度。或取地義或取度義者。達一切法本來
清淨名清淨智。不取淨相是名方便。即初
地入證之智也。二則二地離破戒垢。是所除
障。照諸善品即戒光明。三即忍度。忍爲上
嚴一切愛樂。四無刹不入無法不照。無見
不淨。是爲精進増廣衆行。約地義釋。以
諸道品。燒無盡惑成無邊光。五趣向諸行
能入俗也。禪度増故性能離垢。渉俗化物
成福徳雲。不迷實理爲光明幢。六般若現
前名隨入證。照深縁起名法海光。七功用
已遠將入無功。爲深發趣。權實無礙爲大
莊嚴。八見法實性。無功而修爲極妙見。由
此智慧復得灌頂故。仁王經云。後之三地
同遣無明。同無功用故。非灌頂地是灌頂
智。九顯了藥病。是功徳海相辯才遍應。若
月影流光。十智圓離障。方於佛願而生信
解。故曰出生。二者此上十門。隨一一事以
立其名。未必全將配於地位。或通配諸位。
或復不次。以人無量隨證不同。普賢巧説
故。文含多義。第三時彼下。如來述讃十頌分
二。前六讃其已具勝徳當成極果。皆前半
已獲。後半當證。獨第四偈三句是因。後四偈
行齊佛因當如佛證。皆三句擧佛行。後一
句齊佛徳。然此中述讃望前遇光得益及
向大衆所得。多有相同義。必述上可以意
消息之。遇第三佛文分爲六。一如來出時。
前佛滅後等時也。二彼摩尼下。正明現世。
立斯號者。功徳海滿無加過也。三時大威
光下。威光往供。四時彼如來下。佛爲説經。
見普法故名爲普眼。以慧爲性故曰光明。
況一眼即十眼。融無障礙。眼外無法方眞普
眼。以諸縁發見即縁各爲根。因沒果中縁
皆號眼。故全色爲眼。恒見色而無縁。全
眼爲色恒稱見而非我矣。五爾時下威光
得益。五度皆福定爲最。大寂無不照名普
光明。得此已下彰其定用。福非福言略有二
意。一福即是善非福是罪。二福即是相非福
即性。雙了性相故。經云。福徳即非福徳性。
此即深也了一切者廣也。故有海言。遇於初
佛但得十者。自力未勝故。次佛十千者道
轉深故。今唯一者道已滿故。第六時彼佛下。
如來記別。十一偈分四。初四顯具菩提心。
謂初有願。次偈有悲。四有智光。三兼精進。
通策三心故。菩提心圓當成妙智。次四
入佛境。三有一偈示其果相得同諸佛。
四有二偈。讃其現能利他住普賢行。遇第
四佛文分爲四。一佛出入中。二天王就供。
三如來説法。四得益還歸。今初。約相目類
青蓮。約徳心無所染。相徳高顯名稱外彰。
摧邪衆歸故曰幢也。二是時下。天王就供中
二。先明菩薩行進。報處天宮。此城即是品
初所列之一。後知佛可歸持華往供。三時
彼下説經。方便之言略有三種。一無實權施
曲巧方便也。二理本無言假言而言。大方便
也。三權實無滯。亦大方便。事理皆彰方曰
普門。四時天王下。得益還歸中。聞上普門
正受安住。法喜無盡故名曰藏。由此證達
諸實相海。此劫之中。十須彌塵數如來。今但
云四。又無結會古今現證得益等者。經來
未盡故也。若結會者。應云爾時威光菩薩
者毘盧遮那是等。所信因果會竟
  如來名號品第七此下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
第二會初從此第十二經
盡第十三經
菩薩問明品
將釋此品。五門分別。初來意者先明分來。
前既擧果令生信樂。今明能生因果信解
故。次來也。二會來者。生解之中信爲其首
故。又前擧所信之境。今明能信之行。故次
來也。三品來者。前品擧因顯果。成所信之
境。今擧果辨因。彰能信之行。果中三業身
爲其總。故先來也。又遠答前名號海問故。
二釋名亦三。初分名修因契果生解分。謂
修五位之圓因。成十身之滿果。令諸菩薩
解此相故。即生修因契果之解。依主釋也。
二會名。約處名普光明殿會。然有三釋。一
以殿是寶成光普照故。二佛於其中放普
光故。三佛於殿中。説普法門慧光照世。故
立其名。依前一義即依主釋。後二有財。約
法則名信行之會。三品名。如來現相品已
釋。召體曰名表徳爲號。名別號通。一切諸
佛通具十號。名釋迦等則不同故。如來即
十之一。品中正説隨機就徳以立別名。既
表徳之名。則亦名亦號。如來之名號依主釋
也。三宗趣亦三。初分宗。謂以修生修顯因
果爲宗。令諸菩薩修行契入爲趣。二會宗
者。若就總望。信解行徳攝位爲宗。通成佛
果爲趣。信能必到如來地故。近望唯信爲
宗成位爲趣。若依長科十分之宗。此下三
品以爲一分。即果用應機周遍法界。以爲
其宗。依此起信爲趣故。此亦名正報因
果。亦是所信。信何法門信佛身名等於衆
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法門隨宜
而立。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門信佛意業光
明遍照。則知自心無不知覺故。先古諸徳。
亦將上三品擧果分收。三品宗者。顯佛名
號周遍爲宗。隨機調化利益爲趣。或上二
皆宗生信爲趣。第四問答。問五周因果差別
平等不同。何以分名合之爲一。答通生差
別平等解故。離於修生説何修顯故。問前
會擧果本爲生信。今何重擧名號等三。答
凡約境生信有其二義。一標擧境法明有
所在。二攝以就心令成信行。前會約初義。
此會約後義。又前會果廣因略。故名擧果。
此會因廣果略故總攝爲因。先依後正文影
略耳。若約鉤鎖者。自屬正報果故不同第
七會説所成果。此中自辯信所依故。問何
不入定。以未入位性不定故。若爾十定豈
散善耶。然説法之儀通有四句。一定後説如
諸會。二説後定如無量義經等。三定中説如
第九會。無出言故。四不入説如此信中及
第七會。諸文非一。第九表證唯證能説。一
得永常不礙起用故。第七爲表常在定
故。又入爲受加。彼不須加故不須入説。
後入者説在行故。將起後故。是知動寂唯
物聖無常規。故下文中辯十信之用。一方
入正定餘方起出説。自在無礙也。餘會摩頂
後説。此會説後摩頂。是知此經體勢縱横不
可定準。第五釋文。若隨義約品科十分之
中。此下三品。當果用應機普周分。若約隨
法就會科十分之中。此一會當第二能信成
徳會。今就四番問答科。從此終第七會。即
當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若順諸會應直
分問答。今爲順文一會分三。第一序分。第
二請分。第三説分。今先序分具如經初。但
加普光以爲小異。略分爲三。初標主時處。
二始成下別顯三事。三與十佛下。輔翼圓滿。
二中分三。初別顯説時。二於普光下別顯
説處。處在菩提場東南可三里許熙連河曲。
彼河之龍爲佛造此今擧總攝別。前標國
名以本收末。上擧場稱故。下不動覺樹
而遍十方。三妙悟下別顯主徳。亦即示成
正覺之相也。準第八會初及深密經等。皆
説佛有二十一種功徳。升兜率品當廣明
之。今文有初十句。亦略釋耳。十句之中初
總餘別。總中妙悟皆滿者。妙悟晋經名善覺。
論經名正覺。良以。梵音云蘇含於妙善及正
等故。譯者隨取悟即覺也。雙照眞俗故稱
妙悟。備下諸句異於因人。故復稱滿。別中
一二行永絶者。煩惱所知生死涅槃。皆名二
行。倶不現前名爲永絶。二達無相法者。清
淨眞如名無相法。達者了也。三如來常住大
悲。任運利樂。又常安止聖天梵住。故云住
於佛住。四所證。能證。及以化用皆等諸佛。
五具能治道解脱障故。六所説教法外道
不能轉故。七行諸世間違順魔怨不能
礙故。八安立教法超言念故。九於三世境
若事若理。了達記別無錯謬故。具此九別
成初總句。同異成壞準思可知。第三輔翼圓
滿。文分二別。一標數揀定。二歎其勝徳前
中菩薩揀非凡小。補處明非下位。他方而
來非舊衆也。言一生者。釋有二義。一約
化相。謂如彌勒。此復有三。一人中一生。二
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中二。約實
報一生。謂於四種變易生死中。唯有末後一
種。名無有生死一位所繋。此文多約化相
耳。二普善下歎徳。徳雖無量略歎一。普
善觀察者能觀智也。普有二義。一普衆同有
此徳。二普觀十境善有三義。一善知相。二
善知無相。三善知此二無礙。衆生界下。明
其所觀。皆具上三義。十中初是總句所化衆
生。次此生何來。由迷法界起於世界。我當
令彼住涅槃界淨諸業果故。須識心行
之病文義之藥。令厭世間欣出世間。不盡
有爲不住無爲。上辨横觀十法。今竪達三
世觀涅槃。知已現當證觀諸業已現當造
果報。已現當受心行已現當發餘可類知。
亦以六相融之。第二時諸菩薩下。請分中
二。先擧人標念。後若世尊下。正顯問端。然
句雖五十問但四十。以第二十句是説意
故。此四十問。望第一會有同有異。後二十
句全同。前二十句大同小異。又復前後不同。
初十句即前第三十海。前會即總説所觀深
廣。此則別説如來依正。以前會中爲總故。
此會別顯信所依故。故前會皆致海言。此
中但云刹等。第二十句前名菩薩十海。此
列住等行位。前通諸會總顯圓融行布因
故。此約當分。欲顯差別因之相故。後二十
句雖則全同前總此別。又前即所信。今辨
所成。欲顯所信所成體無異故。文句全同。
若唯約義亦可分三。謂初十句。問佛徳應
機無方大用。辨因所依果。次十句。問菩薩
行位即果所成因。後二十句。佛果勝徳。顯
因所成果。是則以佛爲縁而起於因。還以
此因而成於果。是此分之大意也。故論云。
多聞熏習。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
此法身。即其義也。今取文義倶便。大分爲
二。初十句直爾疑問。後三十句引例請問。
義不異前然。所依所成文應互有。但是影
略不欲繁辭故。初會直爾興問。即此中引
例。此中引例即彼直問又前但明一重所信
故。合三十句果。今爲分二段。故間之以
因。今初十句先總顯請意。後開示下別列所
疑。十句依正間問者。正報應機必依刹故。
亦表依正無障礙故。五句依者。一刹類。二
莊嚴。三清淨。四體性。五成就。上五即前二
海。廣如四五二品。其佛住等五句即正報大
用。一佛身遍住諸刹。佛心常住大悲。二所
具功徳。及所證法性。三隨機説法。四作用威
光。五修行得證現成菩提。然此五即前會七
海。一即佛海。二即解脱海。三即演説海。四即
變化海。五即名號。及壽量海。波羅蜜海。其衆
生海但是所化故略不擧。含諸海中。此之
十句下。有言説及現相答。至下當知。第二
如十方下。引例請問。文分爲三。初十句標
彼説意。明其有悲。後三十句。擧彼所説顯
其有智。末後一句結以正請。彼佛既爾。此
亦宜然。初中初句總。謂令諸菩薩行願成就
故。餘九爲別。一上繼佛種。二云何繼。以救
衆生故。三云何救。令離惑故。四如何救。知
彼根行故。五以何救説法藥故。六成何
益。一除集諦染。二決道諦疑。三拔苦希望。
四證滅愛處故。又成菩薩行具悲智也。
具此悲智何所爲耶。令佛種不斷。佛種不
斷有何相耶。謂成三徳。救護衆生成就
恩徳。永斷煩惱成於斷徳。了知諸行成於
智徳。諸行有三。一者心行。二所行行。三所
了行。謂一切行無常無相。即所了也。云何救
護演説諸法。云何永斷淨諸雜染。永斷煩
惱種現雙亡。除諸雜染謂唯現惑。云何成
智。謂永斷疑網。智成何益斷諸希望。惑除
何益滅諸愛著。一切著者。著有著空著行
著果。不著諸法正智現前悲救衆生佛種
不斷。是菩薩之要也。諸佛之本意也。所陳
諸問。一一皆有斯益。又釋。一切菩薩是所成
就。云何成就。不斷佛種即自成就。救護衆
生成就於他。云何救護。謂離二障永斷煩
惱。無煩惱障。了知一切無所知障。以何方
便能斷二障。謂説諸法此煩惱障。其相云
何。謂愛與見。除諸雜染絶愛煩惱。永斷疑
網絶見煩惱。此所知障。其相云何。謂於境
不了有所希望。法執未忘一切生著。今相
無不了何所希望。達法性空當何所著。二
障既寂二智現前。成菩提涅槃。謂不斷佛
種則菩薩成就矣。第二説諸菩薩下。擧彼所
説。文分爲二。初十句問因。後二十句問果。
今初文有九句。昔云。欠第九十忍一句。又
以十信自不成位是住方便攝在住中。故
不別問。故仁王經教化品云伏忍聖胎三十
人。十信十止十堅心故。信住不分也。有義
云。有四義故信不入位。一進退不定故。二
雜修十心。無定階降故。三未隨法界修
廣大行故。四未得法身。顯佛種性故。由
斯不開十信。則成此會及第三會倶答十
住問也。十行第四會答。十迴向第五會答。十
藏第四會中答。以藏有二義。一收攝義。謂
收攝諸行以用迴向。故答在迴向之前二
出生義。以出生地上證智故。問居迴向之
後。十地第六會答。十願初地中答。十定十通
第七會答。各有自品。十頂一種答文不顯。
古有多釋。一云。準梵網經。説十忍後有心
地法門。即此十頂。理亦可通。但彼經説處乃
有十一。初無菩提場會。但云方坐千光王
座及妙光堂説十世界海。其二三四。與此三
四五會處法全同。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而化
樂天説十禪定。初禪説十金剛心。二禪説
十願。三禪説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説我
本源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説心地法門。
不云重會普光及祇園重閣次第。又別難可
會通。又此中問因。後更有果問。故彼佛心
地。即後如來地等。非十頂也。有云。僧祇品
答以準瓔珞等覺。別有頂位以因位窮終。
今僧祇中説十大數。數中之極故云十頂。彼
問雖十答有多數。對上定通。亦非其類故
不可也。有云。壽量品答。彼中十重佛土。皆上
爲下頂極。至賢首佛刹名爲十頂。又佛名
第二。名此十一世界爲上首故。但擧此初
後十一。即顯過百萬阿僧祇世界壽量之數。
此爲標首。首即頂故。然復彼無別問。似有
少理。但標此十界將爲問端。對十地等甚
不相例。今謂。新舊梵本倶無忍問。答中即
有故。知彼忍即此頂也。言十頂者。因位終
極。十定十通皆等覺位。十忍居後。又得頂
名。問中約位終極。故名爲頂。答據法門忍
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終極。不具十
忍非有十忍。不極因位。二文更顯。故十忍
品末云。通達此忍門成就無礙智。超過一
切衆轉於無上輪等。既言超過即是頂義。
亦猶四善根中忍頂法門。義相類故。不爾忍
無別問。空答何爲。設欲成十應脱十信。十
信雖未成位。亦隨法界修廣大行。徳用殊
勝別一會答應有問故。若將十忍已下四
品。共答頂問於理無失。倶是等覺之終極
故。第二二十句。問所成果。全同初會。於中
亦初十句。明内徳成滿。後十句體相顯著。初
中如來神力。前會名佛加持。即神力加持故。
神通約外用無壅。神力約内有幹能。離世
間品各有十事。其相自別。言無礙者。謂如
來所作無能障礙也。上文名無能攝取等。
義皆同也。後十中辯才是語業。智慧是意業。
最勝是身業。準前會中。唯欠佛光明之一
句。餘如前釋。其所答文亦如前引出現不
思議相海品説。但前總會故引此文。所引之
文正答今問。説者宜重引之。三願佛下結
請。請同彼説故致亦言。請分竟。第三説分。
於中通下六會。答此所問。準問長科亦爲
三分。此初三品答所依果問。二問明已下。
答所修因問。三從不思議品下。答所成果
問。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
用。故屬果收。初中分二。先如來現相答。由
其念請故。又如來證窮故。後文殊言説答。伴
助主故。假言顯故。今初分二。一佛現神通。
二衆海雲集。今初。知其心念者。領念請
也。現神通者。示相答也。言隨類者。有其
三義。一隨疑者所宜異故。謂或示色令見。
以聲令聞冥資令曉。皆是現通。以法界身
圓明頓現也。二隨疑者流類別故。三隨疑
者所疑異故。謂若疑十信。即見如來足輪
放光周乎法界等。若疑十住。則見如來足
指放光百刹塵外菩薩集等。如放光一事既
爾。餘相皆然。故知初會現相遍於九會。此
會現通通於一分。結集隨義編之作次耳。
故下三會。皆有不起覺樹之言。第二現神通
下。衆海雲集即現相。答初十句之問。光現
佛刹答佛刹問。刹有金色等是刹莊嚴。既
以金成亦答刹體。彼刹菩薩亦刹莊嚴。菩薩
大寶以爲嚴故。亦刹清淨純淨。佛刹唯菩薩
故。淨修梵行是刹成就淨土行故。亦刹清淨
所修淨故。此已上答五句依問。兼答五句
正報土。各有佛及見如來坐蓮華藏。是答
佛住。現通放光是答威徳。名不動智等是
答法性。見佛轉法輪是答説法。佛成正覺是
答菩提。文雖在下義皆此具。光明覺現即
現此故。十方衆集即爲十段。一一方内文各
有八。一遠近。二土名。三佛號。四上首。五眷
屬。六詣佛。七到已致敬。八化座安坐。去此
遠近皆十刹塵數者。前會爲説所信因果深
廣。故須遠集華藏之外十方刹海。今爲説
於生解因果漸漸増修。故但集娑婆隣次之
刹。信行最劣故。復云十。後後漸増至法界
品。還集刹海。初不云一直云十者。表無
盡故。要刹塵者。比餘勝故。爲有所表故。
分階級非初信等。不是通方故。結及證成
十方齊説。又隨迷名外悟處名來。而實佛
土本無遠近。土皆名色者。表信麁現故。亦
表顯然可生信故。佛號同智者。有信無智
増無明故。信中之智。本覺起故。主同名首
者。梵云室利。一名四實一首二勝。三吉祥四
徳。是以譯者前後不同。今通用之以信爲
首。攝諸位故。次第行中信最勝故。甚難得
故。於生死中創發信心。爲吉祥故。信能
増長智功徳等。一切徳故。此十菩薩同表
信門故。皆名室利。各隨一門達一切法。故
復有差。次文當釋。亦有傳云。梵云室利。此
云吉祥。室利云首。亦是一理。眷屬皆十刹
塵者。表一一行攝無盡徳故。皆詣佛者。有
歸向故。餘如前會。又下菩薩名等。皆是表
法。菩薩表所行之行。本刹表所證之理。佛
名表所得之智。今初東方言金色者。心性
無染與縁成器。爲自體故。本智如空離覺
所覺。湛然不動動即是妄。非曰智故。又縱
成佛果不異凡故。即本覺智住心眞如。菩
薩妙徳者。慧達佛境。處處文殊由慧揀擇。
契於本智故分因果。二覺首者。覺心性也。
無性不礙隨縁。隨縁不礙無性無礙智也。
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倶難了知爲妙色也。
三財首者。法財教化即滅闇智。了衆生空
如蓮不著。四寶首者。眞俗無違可珍貴故。
善知業果不犯威儀。性相無違。唯一乘旨。
是爲唯嗅瞻蔔華矣。五徳首。了達如來應
現説法之功徳故。即是明於法相。又了佛
徳心明白也。若有此智。如青蓮華最爲第
一。六目首。福田照導如目將身。平等福田。
爲究竟智。是最可重故云金色。佛爲福田
以佛爲境故。同上文殊依金色界。七精進
首。正教甚深必在精進。能策萬行爲最勝
智。圓明可貴故。復云寶。八法首。法門雖多
必在正行。於法能行方得自在。得般若之
堅利。爲金剛色。九智首。佛之助道雖無量
門。智爲上首能淨萬行。故云梵智。智淨體
淨猶若玻璃明徹無染。十賢首。前佛後佛一
道清淨。由自性善故稱曰賢。能知此賢是
觀察力。觀察本性常平等故。又十佛相望不
動是體。餘皆是用。十菩薩相望。文殊爲總。
餘皆是別。以總導別故。九菩薩不離妙徳。
以前後流例略爲此釋。惟虚己而求之。不
信此理。甚深法門於我何預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第二爾時文殊下。辨言説答。就文分四。一
歎衆希奇。二諸佛子下。牒問總歎。三何以
故下。徴歎總釋。四諸佛子如來下。廣顯難
思。今初也。前衆疑問。佛令文殊答者。以文
殊示居此土生有十徴來自他方。體含萬
徳降魔制外通辨難思。化滿塵方用周三
際。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
曰摩尼寶積。實爲三世佛母。豈獨釋過之師
影響而來。一切咸見故。其説也。何不待請
敬同佛故。何不待告承佛神力。佛意許故。
衆既念請佛方現相。非夫尊極大士。安
理契潜通。故上以光示普賢。此乃冥加妙
徳。若爾普賢云何定後更請。表説所信甚深
細故。何不入定以果從因同於信故。餘
如上説。何故無加。以無定故。又承佛神
力是冥加故。歎衆希有者。略有五義。感應
懸隔難一遇故。徳行内充總稱歎故。以名
表法甚希有故。創起信行未曾有故。此一
衆會即是等空法界會故。二牒問中脱於
刹體。佛出現者。即前威徳也。阿云無也。耨
多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又三遍也。菩
提覺也。謂道不可加曰無上也。無邪委知
爲正遍也。三徴釋中。徴上難思言也。下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