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經探玄記 (No. 1733_ 法藏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利他。一具果法。二入普巧。三巧成嚴器。
四正益機。五益分齊。後五爲成自利。一
成加行。二入正證。三廣後智。四順涅槃。
五順菩提。又初一總餘九別略釋可知。二
普勸中初説偈後偈聲分齊。偈中初四歎佛
徳難遇。次三明遇成勝益。後一結勸興供。
三王喜偈告中二。初王聞歡喜。後偈勅告令
於中三。初一擧告宣告。次七令嚴辨勝供。
後一令興念詣佛。四倶共詣佛。初王及
内眷屬。後八部外眷屬。第二聞經得益中三。
初明説經名者謂行能現果。擧果取因故
云現等。若從此義唯據因也。又此佛集會
即爲顯現。此則唯果。此中三世是三現在
故即具九世十世也。不爾過未既無。如何
説現。是一乘圓教故攝眷屬耳。二童子獲益
中二。初得定自利益。二説偈化他益。初中四
定。一普該境法。二攝入歸心。三契法無畏。
四慧眼圓明。二利他中二。初説偈後得益。偈
中三。初一總。謂上半頌前法眼定。下半總擧
眼所見。次七偈別辨佛本生。由佛而得見。
後二別見諸佛而爲物修因。獲益可知。三
如來讃述九偈中分五。初一總歎童子。次二
別記正報。次二別記依果。次二歎其苦行。
後二總記依正
第四大段成勝進行中二。初擧佛爲行所
依縁。於中先佛滅後佛興者。爲行異縁別故
也。童子報命猶存者。爲行相續故也。二依縁
行益。於中二。初見佛得四定爲勝進
之始。一念佛者。地論云如佛所得我亦當得
爲念佛也。二入於普門窮茲海藏。三智持
爲能轉。智法輪正成所轉。四深法悦神故
也。二聞經得定爲勝進之終。經名者謂法
界自性清淨故云離垢。具恒沙功徳故曰莊
嚴。前經就果相。此中約果體者爲自分勝
進漸深故也。二定中初約自利後約利他。
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
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
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
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
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
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進。見後佛
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勝進。以
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
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衆
生並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
徳本滿故。此後應有結會。謂彼童子者今
某甲字等。亦應有動地雨華他方來證及
結通十方并偈重頌等。但經來不盡故未有
也。問此會既了。何不衆中有人得益。答略
由四意故無別益。一於前三義中由初二
義故。説童子益相。由後一義故。衆中無別
獲益。二光統釋云。此經佛初成道説。但顯
一乘圓教法輪體爲諸教之本。諸教益相爲
此益故不辨也。三但教有二種。一説逐機
教。攝法隨機。機有増進隨分辨益。二逐
法教。攝機同法。法無増損故無別益。四此
經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既無中下之機故
無隨分之益。下文諸會並准此知。釋第一
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四此從第二會
初盡此會竟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名號品第三
亦作四門分別 初釋名 二來意 三宗
趣 四釋文。初中三。先分名者自下明
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謂從此至第六
會來。辨説所修五位之圓因成十身之滿
果。令諸菩薩解此義相故以爲名。二會
名者名普光法堂會。然釋有五義。一約
事。謂佛於堂内放光普照故。名此堂爲
普光。於中説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釋。二
約法。謂眞俗遐周曰普。妙智照達云光。境
智玄軌爲法。此普光即法。又詮普光之法。
堂内説此。依主爲名。法通二釋。堂唯依主。
三約境。謂普體光用。法通教義。四唯約智。
亦如境説。五約實。謂無礙法界一塵一行。
皆遍因陀羅網重重顯現。故稱爲普。即普圓
明煥曜。故復云光。無不正軌。故亦云法。則
法應縁成陰爲堂。皆持業釋。如以三空爲
門等。例准可知。又信該六位稱普。滅惑顯
理爲光。陰機爲堂。三品名者如來之名號
依主釋。或如來則名號。以十號中如來爲一
故。於中名謂釋迦等別名。號謂十號諸佛通
名。又召體爲名。標徳爲號。又亦名號無別。
如文内説。二來意亦三。先明分來者前
既擧果勸生信樂。今明彼果能得之因令
生正解故次來也。二會來者修因之中信最
初故故次來也。又謂前會明所信之境。今辨
能信之行。義次第故也。問名號等三豈屬能
信。答爲成信故同會辨之。問前豈不成信。
答凡約境生信。境有二義。一標擧境法
明有所在。二攝以就心令成信行。前會據
初義。此中約後義。又前會果廣而因略。相從
倶屬果。此會因廣而果略。相從倶屬因。問
等是果法。何故前會明依。此中説正。答依
報麁現易見故先辨。正報細隱難知故後説。
又若約佛先須淨土棲託。後辨正報。又亦
互在隨擧皆得。問明修因之中。何故此
會與第六皆有果法。同會中間諸會無此
例耶。答此會是修因之始而與果同會。
果在會初。十地等是成因之終。亦與果同
會而果在會後。此等爲顯依果海以起圓
因。因滿還融歸圓果。此乃文中宏致始終之
幖幟者也。三品來者有二釋。一云前品明
依果。此明正報。正報之中不過三業。此品
明身業遍應。謂名號依身而立故。四諦品
明佛口業普周。光明覺品明佛意業遍覺。三
輪攝伏。倶是正報。然身業最麁。故先辨耳。二
釋云。准下問答又此品明國土海義。前品
既辨世界海。即明體隨縁顯其果相。今即
約縁反顯明其果體。辨相所依之實故次
來也。各通三世間思之可見。又前會約華
藏。此約忍土。有意云云。三明宗趣者亦
三。先明分宗通至第六會來同是一番問
答故。須同辨。謂是二周因果。初相後體。前
是因果縁起。後是理實。二約會亦二。謂人
法。人亦二。謂所信能信。所信中化主内證土
海爲體。七日思惟爲相。又即如其像爲相。
加説爲用。又現通及光照爲用。助化中文
殊以信中妙慧爲體。吉祥勝徳爲相。又遍
一切處爲相。所説益物爲用。謂説偈等。二
能信中亦二。先約因證淨爲體。具徳爲相。
殊勝功業爲用。並如賢首品説。檢出云云
二約果信中所顯無盡法界爲體。十身勝徳
爲相。應機化益爲用。亦如賢首説。法亦二。
先約境謂信中平等土海爲體。約機説十。
及勝徳爲相。與行教相應爲用。二約行謂
信行内證爲體。融攝諸位爲相。成佛益生
爲用。問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説
信法即信中佛。餘位亦爾思之。三約品亦
二。一約相以如來身名普應廣益群生爲
宗。二約實以十佛國土海爲宗。四釋文
者。於此修因契果生解分一*番問答之内
長分有三 初序分 二請分 三説分。此
中序亦通第六會已來。請説亦爾
初中有三。先擧佛所在明器世間。二善覺
知下歎佛功徳明智正覺世間。三與十佛
土下歎菩薩功徳辨衆生世間初中相傳。
普光堂在菩提樹東南可三里許熙連河曲
内。佛初成道諸龍見佛樹下露坐。遂爲佛
造此法堂。良以諸龍多爲陰覆供養故耳。
又以堂近樹故與場同擧。又依此經以菩
提樹爲本。餘處皆不離此也。又此中初
始得者約信法辨之。蓮華藏者信行開敷離
染攝徳。約法准之。又大集經中菩薩得蓮
華陀羅尼故。凡説法處皆有蓮華座。餘義並
同前釋。二善覺智下釋智正覺世間殊勝。
於中十句。文同攝論受用身二十一種殊勝
功徳中初十句。如下第七會初二十一句總
具。今依攝論及佛地論釋此十句。初一總
餘九別。總中善覺智者彼名正覺。謂具後九
徳名善覺。以順理離邪名正名善。開明
照察名覺名智。別中初無二念者是一向無
障功徳。謂離二障故。異凡小故。又於遠時
方等境無知不知二現行故。是故由無二
念名善覺智。二了達法性者論名趣無相
法。此是能入無二功徳。亦名調化方便功
徳。謂自能入離有無相清淨眞如。亦令他
入故。三住佛所住者是觀所調化功徳。謂
住大悲常觀世間故。又是任運無功利樂
有情不休息功徳故。又安住聖天及梵住
故。四等如來者謂得諸佛相似事業功徳。
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別。即理智益
生三法無別。五至無礙趣者是永斷所治功
徳。謂修二障對治道成就現前。已到解脱一
切障處所依趣故。六具不退法者是伏外道
功徳。謂證教法彼不能轉。伏彼顯已正道
法故。七無壞境界者是伏魔怨功徳。謂違
順中境不能礙心。雖在世間八法不汚。
以世境嬈心障善稱魔。此降彼故。八住不
思議者是安立教法功徳。謂所説勝教超過
一切尋思境故。九等達三世者是&T040879;
世功徳。謂記&T040879;去來皆如現在。分明無
別故名等達。具此九別成初總句。同異成
壞准思可見。三釋衆生世間中有二。先
簡定其人。後歎其實徳。初中有四。一簡多
異少。謂十佛國土微塵數故。二簡大異小。
謂大菩薩故。三簡終異始。謂一生補處故。四
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然此四位以前
望後。展轉奇特皆可准知。三中一生有三
義。一約人中。二約天上。三約下生之身。此
就化相。若約實報四種變易報中。唯有末
後無有生死一位猶存。故云一生。此經意約
前義辨也。二歎徳之中。文有八句。義有七
對。初二句藥病一對。謂初句了彼機器種性。
後句深證所授法界。二常善思等明染淨一
對。謂如攝論中依他起上遍計染分名生死。
圓成淨分名涅槃。二分不異名一依他。若
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經説。如來不見
生死不見涅槃。又中論云。世界與涅槃
無毫釐差別。此名染淨無礙。四句融攝。或
以本從末唯世間。或反此唯涅槃。或相融而
雙現。或形奪而兩亡。巧觀此理名曰善思。
恒觀不息名曰常思。三因果一對。謂諸衆生
報果業因種種差別。明了此等皆依衆生諸
識心行而得成立。四教義一對。謂義是所詮
諸法之義。味是能詮諸法之教。則名句味身。
五縛解一對。謂觀彼世間相即空故名離
世法。不待壞世。六理事一對。謂縁所起法
名曰有爲。無性眞理名曰無爲。會縁即眞
而不壞縁起。是名究竟分別無爲。泯理唯
事而不失理。名曰究竟分別有爲。下文云。
於有爲界出無爲界而亦不壞有爲界。無
爲亦爾可思准之。七三世一對。謂知三現
在各攝過未。及相即入。是爲十世。靡猶無
也。貫謂通也。於此三世無不通達。上來序
分竟。第二請分此中通請下五會文。於中
有三。初念請。二念問。三念現。問中裕梵等
法師離爲一百二十四問。謂初十問法身自
體之行。中間一百問報身起修之行。後十四
問方便身平等之行。又若合中間九十問
爲九問。即總四十三問。光統師合隨喜心
等爲一問。即爲三十四問。初十問先際佛
法。次十問中際佛法。後十四問後際佛法。
至下第六會來答之。今依此釋總分爲三。
初十問因所依果。次十問果所起因。後十四
問因所得果。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
無不還證此法身。欲明因依果成還能剋
於果。果能垂於因還爲因成果。因果相
成縁起無性無自性故。即眞法界無性即體
不礙縁起故。眞法界不壞因果。因果縁起
理實之義案此而立。又初十問此會初三品
内通答之。若別分四諦答説法一問。光覺
答勢力正覺二問。此品答餘問。通答順文。
明難下三品別自有問。以信不成位故。無
懸問十信之言。不同十住等。此初十問二
釋。一約依正二果爲問。謂初一通問淨土
依報。二通問法身正報。三問土嚴具。四問
法身所證。五問土離染。六問證後説法。七
問前土體。八問正報光輪。九問應縁起
土。十問現正等覺八相等事。二唯約土海
爲問。以准下文及瓔珞經此會明國土海
義故也。十中前五明土衆徳具足。後五明
土體用圓備。又初一是總餘九是別。別中土
有九義。一別住義謂紅蓮華等如攝論説。二
具徳義謂理行事等各有校飾。三軌持義謂
土法比證所得不同。四離染義謂自性與相
及用等淨。五成教義謂約言顯土如説世
界等。六自體義謂理智識事皆有體故。七妙
用義謂威光攝伏等。八縁起義謂隨衆生機
佛刹起故。又令隨刹而起因行。又隨刹佛
出故亦云起。此順兜沙經。又隨因縁具而
刹得起。如起具因縁世界等。九現覺義謂諸
刹海現成正道以依正無礙故。餘義准下
答中知之。次因中十問從昇須彌下至菩
薩住處來答之。初九問約位自行。後隨喜
下問隨縁化物行。初中十藏何故。問在迴向
後。下答在迴向前者。以藏有二義。一是出
生義故在迴向後。出生地上證智故。二是
收攝義故在迴向前。收攝諸行令成迴向
故。由此二義二處互顯故不相違。十願初
地内答。十定十忍品答。以觀心納理爲忍。
止心不散爲定。止觀無礙唯是一心故。二
處各顯一義。以諸菩薩縁眞俗境皆有二
義。一不顛倒。二不散亂。具如梁論説耳。十
自在十明品答。以作用明委故立二名。以
別翻菩薩本業經彼問中亦名十明故。兜沙
中名十飛法。又十頂不見別答。古人有將
梵網經於此計會云此脱錯。恐難依用。今
尋彼經十一處説法。六處同此。彼云化樂
天説十禪定。初禪説十金剛心。二禪説十
願。三禪説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説心地法
門。不云重會普光及祇洹重閣。又此問與
彼有同不同故難用耳。有云不思議品有
答。但不思品等既答後果問。不可屬此。又
僧祇品明十大數。因位窮終數中之極。故亦
得云十頂。但此品初自別有問。故亦難屬。
壽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窮終。賢首佛刹最
極際故稱爲頂。然有十重故云十頂。亦得
無傷。以彼品初既無別問故得爲答也。
此中約望下尊高爲問。下文就當處相續
而答。又但此經下文別有問者即於此無
問。下若無問而有説者即是答此問也。故
須知之。隨喜心下明問菩薩隨縁起行。即
菩薩住處品答之。以彼文中明菩薩隨機
普應諸處起勝行故。此約能依之行爲問。
下就行所住處爲答。依此而判中際佛法
中。問答相屬亦極明耳。下明隨縁化他中。初
見他少善而心隨喜。二化衆生令紹佛種。
謂下佛種子於衆生田等。此二是化他心。下
明化他行。謂云何不斷。以救度故。何處救。
煩惱妄想中故。如何救。知根行故。以何救。
解法藥故。云何救度成。謂令離集垢超苦
難決道疑證愛滅。如次四句應知。後際中
十四問。不思議品至普賢品通答之。於中
勝法者是菩提勝法。同上文。不動轉者是無
功用故。餘義多同前會釋
第三説分中通下五會答前所問。於中分
三。初此會中答前初十問前際佛法。二從第
三會下答中際佛法。三從不思議品下答
後際佛法。就初中二。先集衆顯圓。後對縁
正説。前中二。先明能集。後明所集。初中有
二意。一望前爲答問。二望後爲集衆。前
意中知心念者領所問也。又擧受法心器
量也。即如其像現神力者現像答也。滿其
器也。謂如其所念如上一百二十四問。及
下至第六會來所説法門答此問者。皆於
如來法界身中無不圓明頓現其像。是故
展後五會而不延。一身頓現而亦不促。又
六位歴然而不殊。圓融即入而不壞者良
由此也。令衆覩此以沃虚襟則爲答耳。
以彼念云願爲我現故今現之也。下經云
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故也。又像者縁集
所成無礙之義。以機心器量印於佛身而
成此像。又以佛身應機而現此像各有空
有二義及有力無力義。四句融攝無分別義
思之。又以應機現像動攝功能爲神通
力也。二爲集衆者世尊擧集衆人。知心
念者辨集衆所由。如其像者明稱法合
機。現神通力者正明召衆令集。又如所説
像而現神力。使他方菩薩見此通光。知説
某法而來集此。亦使此衆見佛此像。知定
説我所問之法歡喜而住。何以知者以如來
身光有其二種。一密故難知。二顯故令知。
令知之中隨其所應。將説何法。而佛身光
先現彼像令衆見已知説某法。如説般
若時勘智
。如説法華時云云。故云如其像現
神通也。二所集中十方内一一方各有三世
間可知。又各有八義。一遠近。二出土名。三
標佛號。四主菩薩。五攝眷屬。六來此致敬。
七化作座。八依本方坐。世界同名色者表
信位法相麁顯著故。佛同名智者表信中最
初始覺從本覺起故。菩薩同名首者表信
是因初故。其文殊名義略敍五義。一者名
文殊師利或云尸利。或云漫殊室利。或翻
爲敬首。或云溥首。又云濡首。又云妙徳。
又云妙吉祥。此中十菩薩依梵本同名室
利。兜沙經中亦同名師利。又梵語喚頭爲
室利。吉祥徳等亦爲室利故致翻譯不同
也。二出處者若依文殊般涅槃經是此土婆
羅門家生。佛滅後四百年。於香山頂已入
涅槃。若依此經是東方菩薩現在清涼山。
寂調音經亦云。是東方去此萬佛世界。國名
寶住佛名寶相。彼土菩薩也。三明師資者。
依放缽經昔爲釋迦師。此經云是三世諸佛
之母一切菩薩之師。四明位者若約因是十
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若約果依
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
五明徳用者依如幻三昧經降魔場等是調
生力也。依現寶藏經迦葉擯等是勝通力。
從空決定論難叵當慧力也。此約三乘。
如下光覺品一切處等是一乘也。諸方菩薩
皆頭面禮佛者。禮佛義略作三門。一禮數。
二敬儀。三明得果。初中三業禮有二意。一
以有三處禮故。二顯佛有天眼天耳他心
故。二敬儀有七。如孔目云云。三得果者有
二。一近得五果云云。二遠得佛果如賢首
品説云云。依方坐者依智論第十二。外道他
法輕佛故坐。白衣如客故坐。一切五衆身心
屬佛。是故立。若大阿羅漢事已辨者許坐。
餘三果不聽坐。大事未辨故。如王有重臣
坐餘皆立。今此並是大菩薩故是以坐耳。第
二對縁正説中分二。初三品正通答前問。
後三品因論生論。別問別答。又釋前三是能
發行縁。後三是所發行相。又釋前是所縁果
境。後是能縁因行。以此信行是住之方便自
無別位故。初無問也。就前三品中有五。
初歎衆希有。二牒問總標。三徴標顯體。四
徴體辨相。五徴相明用。初中何故問佛
文殊答者。以即同佛慧故。吉祥妙慧達土
海故。増諸菩薩踴悦心故。何不入定者
以信無位故。前會豈有位耶。以是果徳深
細故。此中豈無果法耶。以爲成因故。通
具廣因故。歎希有者略由二義。一以此一
即是一切虚空法界等處會故。二以此
即是法門故並如光覺品説。二牒問内佛
出是牒前七八二問。阿耨菩提牒前示成正
覺。或佛出牒示成正覺。七八二問略不牒。
阿耨菩提是通結。餘句同前可知。總標初句
不思議者貫通諸句。故結云皆不思議。不思
議者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爲二。一能
隨之土海。二所隨之機縁。此二無二通融無
礙。若以縁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
説不及也。若以體從縁即復印成差別縁
起。約此殊形縁起反顯土體妙極難思。是
其意也。由此義故不思之義有於三種。一
寄縁之詮反顯土體絶縁之義。此即言在
縁中意居縁外故云不思議也。二既約縁
顯土。以縁起塵算故。令土體從縁印成
差別。此即明土無別之別別而不別故不思
議也。三縁無別縁以體即縁。是故差別縁
起即是甚深土海。此謂理至近而難識故不
思議也思之。第三徴標顯體中。先徴標云
何以得知不思議者。後顯體云以諸佛法
隨彼所化等法界故。二門雙融故無限際
故。此約體略釋也。第四徴體辨相中。先
徴體云何以得知差別無邊等法界故。後
辨相云未論十方盡空世界。且約此一娑婆
界説略辨十種。以顯無盡。餘無邊界應准
知之。此種種身等有諸徳。釋爲佛身等。是
故下辨名號不同。則釋種種名也。今細尋
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衆生非是能
化之佛。以此句長是西國語法。應云教化
一切種種身等乃至不同之衆生爲一句。所
見亦異別爲一句。義即可解。但爲佛土平
等無別可別故。寄於所化衆生差別以辨
土海差別之相。於十句中。初一總擧五蘊身
差別。二依身立名不同。三身在一切處。四
隨種種處有種種形。色謂白黒等。五隨有
身命有脩短。六識能取得諸境。或修行證
得分齊。七境體入根。或智能入法。或悟入
門異。八略唯六根。廣二十二根。或信等五根。
或利鈍生熟等。如下第九迴向諸根海處説。
九諸趣差別。或四生五趣如生行稠林等。十
業異報殊如業行稠林等。依梵本及兜沙經
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存略故爾。是故結云
種種不同衆生也。所見亦異者非直業報依
正差別無邊。心中懷見悕望各異。兜沙中名
各各有聞佛聲。又亦前九句辨報差別。第十
明業差別。此顯見差別。又説此衆生差別
分齊爲土海相者有三義釋。如上標中不
思議處辨。可於此思之用耳。第五徴相
辨用中。先徴相云所隨根器差別可爾能
隨差別云何可見。釋用云異機印現佛法多
門難可具説。就異論三。初身名普應用。二
言教遍周用。三光輪窮照用。並與下爲則。又
可分二。一佛二法。佛中亦二。一身二名。法
亦二。一實二權。於中佛身及實教差別難
明。光覺品同説。佛名權教易辨差別。此二
品別論。又釋此初二品文殊擧義答酬前所
問。後一品如來擧事答釋成前義故。就前
二品中辨名教二法。既此差別如上所問。
佛刹等義差別難思。與法界等意存於此。
即爲通答也。就初釋名別中二。先顯名
別。後是皆下釋別所由。前中二。初徴後釋。
釋中三。初辨此界。二十方界。三盡窮法界。問
此中名號爲唯是舍那佛名。爲通餘佛。答
若約三乘。唯此界内百億萬是釋迦名。餘十
方界是別佛名。若約一乘。盡法界總是舍那
名。問若爾何故上文云十方諸佛説法知彼
心行等。答皆此佛所化處。故無別佛也。又
是釋迦海印中現故無別佛。又釋如一佛名
既遍十方。餘十方佛皆各如是遍於十方
也。又若三乘機。於諸四天下中隨各聞彼
當處佛號未必知於餘處佛名。若一乘機。
一時頓納一切名號以應一切機之名。一
機能受者是普賢機故。一機即是一切機故。
又此名號若依小乘是實名。三乘初教即假
即空之名。終教此名即平等同眞如。經云名
字性離。是名解脱也。頓教一切皆絶名。無
名倶離。圓教亦倶離不礙名故。今一名即
一切名。一切名入一名而不壞不礙。攝一
切法界盡。因陀羅網名也。問此大千界依
餘經論大圍山内平滿有百億四天下。上方
下方不得更有四天下。若上下皆有則一一
四天下皆有上下。故應有三百億。云何仍
説唯百億耶。答若小乘實處理無改動。若
三乘雖即空眞如等。而不礙事故不壞本
事。若此一乘事即無礙融改自在。是故此中
明處隨教而圓融。應十數顯無盡。此娑婆
一界有二種融。一以説法之處即爲當中。
爲成主伴融彼百億令有上下。使得圓故
無三百也。二縱於最東近圍山邊一四天
下爲説法主。即是當中融彼餘四天下還
有十方眷屬具足。以諸四天下皆望他爲伴
望自爲主故。是則圍山亦隨融移改也。餘十
方界等融義准之。此約一乘教。若約三乘
不得如此。如餘經論説之。娑婆此云堪忍。
悲華經云。是中衆生貪瞋癡等過梵王忍之
故爲名也。放缽經云云。須菩提此云善實。訶
尼此或云捨義或云生滅。以本語難定也。
婆伽婆有六義云云。伊那婆那此云王林。謂
佛爲太子時在此林中生故立此名也。第
二釋別所由中三。初牒機。二施化。三化意。
初中二意。一云此等名號遍法界者。猶自且
依於佛有縁可化衆生有此差別。非謂
一切。二云此機何得於佛有縁。謂佛往昔
多劫修時。見聞隨喜等故有縁也更有逆順
云云如別

。二施化中五句。初句總説三輪攝化善
巧。二語業方便。三身業方便。四意業方便。五
施化稱根。又釋初句身現威儀以攝生故
云種種方便。二語業梵音等。三所説法謂爲
人天説業報等。爲二乘等説於權道即
四諦是。三化意者謂隨説人天二乘等法意。
欲令其知如來法
  四諦品第四
四門同前。一釋名者。四是數。諦是義。謂理
實故能生無倒解。故倶名諦。即帶數釋。此
品非是解四諦義。但明四諦名字不同故
名四諦品。二來意中五。一爲釋成前品
末權道之義。二依前身業次辨語業故也。
三前明能説之人名字不同。此明所説之法
名字不同故來也。四答前問中佛説法問
故。五爲釋成前機所印成差別法中權教
異相故次來也。三宗趣者。以無邊甚深諦
海爲宗。及同上土海。四諦義略作五門。一
釋名。二辨相。三體性。四業用。五種類別時
四釋文中三。初明此土諦名。二辨娑婆
外十世界中諦名。三顯十界外盡空世界諦
名。初中四諦内一一各三。先列名。二結數。
三辨意。謂爲應機令調伏故立此名。調者
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
伏除滅諸惡行故。何故文殊説者。明妙慧
善達實諦義故。又何故唯顯四諦差別。謂
是權教差別易知故。又爲寄顯法故。何
者謂此小乘局處之法尚有如此遍空世界
差別不同。則知一乘通方之法差別無邊。理
不疑故也。又爲破計引機。何者謂演彼小
乘局法令遍故。使失本執。便顯一乘無邊
法界。令其趣入故。又此約一乘共教爲則
故。通收下位故。生苦之集故云苦集。苦
盡之滅名苦滅。至苦滅之道故云苦滅道。
不得單言苦道。以道非生苦不同集。又
非滅苦不同滅。但能證滅應云滅之道。
以滅是苦滅故云苦滅道。餘文可知
  如來光明覺品第五
四門同上。初釋名者。謂如來之光明光明
之開覺。謂依體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釋
可知。二來意者有七。一前明身語今明
意業故來也。二爲別答前功徳勢力等問
故。三前二品別明人法遍。此爲雙顯二遍
故。四爲前但論佛名普遍。此顯佛身實徳
亦遍。前説四諦權教普遍此辨十偈實教亦
遍。謂長行及頌二處是也。五爲斷疑故謂前
品文殊説佛名法名差別普遍。恐衆疑故。
佛以身光照現彼事令衆目覩疑網自消
故來。六非直如前但佛名諦名遍虚空法界
等世界。而今如來即此説華嚴時亦如是
遍一切盡空世界。一一皆時同處同衆同説
同。即自驗見爲下軌則故來也。七前佛名
諦名則多名別別遍。以是權故。今明一法
一會即圓融遍。以是約實故。又前是差別
遍。此是無差別遍故須來也。三宗趣者。先
宗後趣。宗有二。一開二合。開中三。一能照
之光。二光所照境。三照所成覺。此三各二。一
身光照事境令衆覺見。事無限礙即長行
所辨二智光照理境令衆覺見。理無差別
即頌中所明。二合者良以理事倶融唯一境
故。故得一事即遍無邊而不壞本相。由境
無二故。身光即智光。唯一無礙光。如涅槃
經云。是光無相非青見青也。又亦則事覺
即理覺。平等唯一覺。又以此光不異覺境
三法圓融唯一法界。雖平等絶相而具一
切恒不雜亂。以無障礙故。二明意趣者
顯此無礙理事有多意趣。略謂五種。一
近與信中菩薩爲所信境故。二遠與下文
一部爲則。以下諸會等中皆結通云一切
世界亦如是説者指此文也。三爲顯如來
出世以一乘圓教於須彌樓山等一類世界
施化分齊故。四爲顯一會則一切會故。第
一卷云其身遍坐一切道場者是也。五顯
理事倶無障礙。令衆生捨執依法故也。四
釋文者此光所照隨處無限。大約總數有
二十五重。前九別説。後十六同辨。則爲十
段。此中非是二十五度放光。亦非一放
次第漸照二十五處。但一放光則並頓照。同
時顯現。以引機入法令漸覩見。自近及
遠故有次第。於初段中二。先佛以身光
照事。令衆得見。後文殊智光説法。令衆
得聞。前中二。初明能照之光。二明所照之
境。前中初放光人。次光出處。後顯光數。足下
相輪放光者有三意。一初義表信爲萬行
首故。二卑義表信行最微故。三本義表信
爲萬行之本故。智論第九云。足下放光者身
得住處皆由於足。此之謂也。百億光明者
以所照世界雖復無邊皆是須彌樓山世界
故各有百億四天等爲所照故。是故光明
亦唯百億。二所照現中二。先明照現本世
界中染淨等事。二如此見佛下明照現自法
會普遍之相。前中四。一現人界。此海邊有
大樹名閻浮提。因樹立此洲名也。弗婆提
此云勝身。以生彼者身皆殊勝故。狗伽尼
此云牛貨。以彼以牛爲貨易故。鬱單越此
云勝生。以定壽千歳衣食自然故。二現佛
興。於八相中初三未是出現相故此不論。
問佛初成道第二七日。放此光明如何却現
菩薩生等。又佛始出世。何因乃現有般涅
槃。答下文云。於一念中顯現三世一切佛
事。此明現在攝過未也。問若爾何不現彼
無量劫事。答此中文意但爲論此世界中佛
興之事故。不説餘耳。三現諸天可知。四
此世界等一句總結悉現。二現自法會中
二。先現本會。二以佛神力下現新衆來集。
於中佛神力者是前則如其像現神力是也。
所集中有三世間等可知。又如此處光照
無邊界一一衆會皆悉顯現。彼一一會皆亦
如是。光照無邊以法無二與此不別也。
又諸光交往不相突礙。以各見當處光照他
不見他處光照自故。何以故主主及伴伴皆
不並故。主伴伴主皆不違故。問此諸會云何
相顯。答有二相。一以此光照彼令彼現此
攝成一會彼處亦爾。此同法華分身諸佛。
二即此一會佛及文殊等融遍法界。是一切
會。以圓教中未有一法不則一切者。是故
一文殊從東來則是一切處文殊一時來。縱
今西方過無邊世界説華嚴處。亦見文殊
從東十刹外來。東方亦爾。未有見彼過
向西者。乃至賢首亦然。以是一乘縁起門
不雜故思之。二智光覺中二。先此處後結
通。此中頌意只融會前光所照諸事。於中二
義。一約境有三種初一頌明法離情謂。二
有八頌會事同理。三末後一頌顯事無礙。
皆依前起後。二約心者一恐衆見前光所
照事隨相執取。是故初偈約佛遣之。令
衆捨相離乖理之失。又涅槃經云。如來非
無流。何以故。如來常行有流中故。又佛地
論明。佛非流非無流故也。二恐衆生疑。
何因此事而得普遍。故次八偈會事同理。
令衆見眞顯順法之得。三疑云事既同理
則平等無二。何因得有事事普遍。故後一
偈明則理之事故。而得一事則無量事也。
八頌中初一前既知佛是無流法便爲過失。
未知若爲是無失邪。今云觀佛無所有是
無失也。以佛功徳法從縁無性自散滅故。
又釋觀佛及法悉離性故。此即會前放光之
佛明離見也。二會前光所照處。又明前依
正倶絶住著。三明依正不二也。又明佛身
及無流法倶無所有故不二也。心隨者是方
便觀也。入者是正證觀。四通會三世間。我是
衆生我執也。佛是智正覺。此二主伴平等。彼
二所住是器世間。無所住故離諸有也。又
我謂妄執。佛則眞智。此二平等是標也。下二
句釋眞智。於理住無所住。妄我當體遠離
於有。五通會五蘊。數是縁起俗數之相。謂五
蘊若有可在俗數。以蘊空故無有數。又
會前所放百億光等及所照世界諸數量等。
皆依五蘊色心上立。求此五蘊實無彼數。
故云無數。六絶能所觀。非直所見世界等
空。能見之智亦無所有。又見者是人。此亦空
也。七即用常寂觀。謂此佛出世即無起故。
又如此空理現前名爲佛出。則空佛名無
起。八二空觀上句人空次句法空。轉如是相
者一約執轉却二執之相。二轉現二空理相。
皆下一句明觀益。並可知。一中解無量
等者。爲明此一會等中而有無量會等無
量會等中而是一會。是前光所照處也。於中
初二句標次一句釋後一句益。標中通論此
有同體異體。各有相容相即。准上釋應知。
此文且明相容故云一中無量等。然通同
異體也。二釋中略擧二因以釋。一由展轉
生故。二由非實故。初門者總攬如此盡窮
法界差別之縁成一縁起。是故一一諸縁相
望各有二義。一約體。具空有義故有相即。
謂若無一即一切縁全失自體。何以故。以
無一時多無所成無所成故不是縁也。是
故有一即有一切却一即却一切。此即一
切是空義故。泯自即他。以一是有義故
攝他即自返上。即一是空義故亦泯自即
他。多是有義故攝他即自。由二空二有各
不倶故無不相即時。一空一有不相礙故
恒時有相即。又由一一縁中空有不二故
不壞自而即他。妙義思之。二約用。有有
力無力義故有相入。謂諸縁起非各少力而
共生故。即一一縁各有全作義全不作義。何
以故。若無一縁餘全不作。則一有力餘皆無
力。餘縁亦爾。是即一有力故能容多。多無力
故潜入一。多有力等亦爾。亦由二有力二
無力不倶故。無不相入時。一有力一無力
無礙故常恒相入耳。又於一一縁中各由有
力無力不二故。不壞在外而恒相入思之。
由縁起門中有此相作等義成一多故云
展轉生也。此即一多更互展轉相生故得一
中無量無量中一也。二非實故者亦二門。一
相即義。謂一非實一故能攝多。多非實多
故能即一。又多非實多故能攝一。一非實
一故能即多。又即多之一非一。即一之多
非多。何以故以不實故。又即多之一方名
一。即一之多乃名多。何以故是不實一故。
多亦爾。又是亦一亦不一。亦多亦不多。何
以故。不實故具二義。又非一非不一。非多
非不多。何以故。不實故絶二相也思之。二
相容門者。謂一事是不實以無性故。無性眞
理既無分限。是故於一事上觀無性時。無
不圓盡法界眞如。若觀一少事無自性時。
不得圓盡法界眞者即眞如有分。便同
有爲。是故一事無性即攝眞盡。攝眞盡時餘
一切法既不礙存。而即眞故同理倶在一
事中現。多中亦爾准之。又由倶不壞本事
故不是相即門也。由不實之事攝眞理故
得相入也。又可前展轉生約異體即入。此
門約同體即入思之。又但此經中相即相入
義釋皆有二門。一約縁起相由門。二約法性
融通門。故是此二文也。由展轉生故不實。
即二門不別。又由相即容二門各攝法盡
故亦不別也。然義恒不雜思之。此下文與
此同者應准此知。此文且約相容義説。故
云一中無量等知之。觀益者達此正理於
縁不懼故云無所畏也。以境法無礙故令
智無畏也。二結通中唯結此一娑婆界中百
億閻浮處。非是後文盡空界等。次第二重云
一切處文殊者。但是十方十佛國土各百億
處。非是第三重處。乃至末後方爲盡法界。
文意如此應知。第二重照十方各十世界。
長行同前。偈中分二。初六歎佛。後四歎菩
薩。初中一顯佛求道之因。二轉正法輪。初
句標。次句釋不常。下二句釋不斷。三大誓
爲本。四慈力伏魔。五内智斷證。六外智化
益。歎菩薩中。一遊刹。二念佛。三救苦。四
護法。皆下句結因果。第三重照十方各
百世界。偈中作二釋。一初一偈歎報身徳。
餘九歎化身徳。前中初二句明大智徳。次一
句大定徳。下一句大悲徳。又釋以理智照眞
故。覺諸法如空得心淨無礙也。以量智了
俗故。覺諸法如幻得調群生也。二釋初一
是總餘九別。總中由應機現起故。如幻故。
令見差別。由則不起故。如空故。平等一味。
由起不起無二故。調伏衆生。則常心淨故。
云無障礙。下九偈中各具此無二義故用常
寂也。又前三句明淨縁起體。下一句明縁。
下九偈以體從縁正明縁起相。於中或見
者有三義。一就一人異時見。謂如初時見
初生乃至後時見涅槃。次第而見。二多人同
時見。謂有人見正説法時則於彼上有見
涅槃等。皆無障礙互不相見。三一人同時
見。謂見初生時於中則見涅槃等。如下文
八相微細等。良由淨心無礙故得圓融普
應。於中一初生。二行七歩時。三顧眄十方
時。四師子吼説天上天下我獨尊時。五出家。
六成道。七轉法輪。八現神力。九入涅槃
第四重照千世界。偈中分三。初二明法身。
次四辨解脱。後四明般若。法身中初一明
理應縁起。謂初句標深。下釋無所取相亦
無有能取智。然不住此故應機現也。後一
明現即不現故離諸塵也。二明解脱中三。
初一何者解脱。謂初句明脱體。下三句明脱
用。謂機感相應名和合起。次二偈半辨何處
解脱。謂初一離苦縛離分段故不在世間。
離變易故號人師子。次一離業縛。謂根境
本空虚妄業盡故倶脱也。次一句離煩惱縛。
次一句通結永盡故長流不轉也。下半偈明
由何解脱。謂由二利圓滿故。如文。三明般
若中三。初一照眞。次二了俗。後一雙結眞
俗融無礙也。第五重照萬世界。偈中勸諸
菩薩修十種業。一慈悲業。二信心念佛業。
三善慧業。四無間業。五長時業。六觀身實
相業。七觀心實境業。八神通業。九分別佛
土業。十了知多佛業。於此十中。初一縁衆
生行。次四縁佛行。一信。二慧。三觀。四求。次
二入觀行。一自二他。又一身二心。後三起用
行。初一通用。下二智用。一知土二知佛
第六重照十萬世界。偈中依梵本各四句
爲一頌。總有十一偈。於中二。初七言六偈
明佛體性寂滅。後五言五偈明妙用自在。前
中初一明執色乖眞。二妙相超情。三顯超
情所以。謂以非相爲相故。四相即非相故
無合散。五明佛無五蘊。若約小乘佛有有
流五蘊。如婆沙等説。若約始教。佛有無流
五蘊。如成唯識等説。若終教及頓圓等佛無
無流五蘊。如佛地論云。如實義者如來身土
甚深微妙乃至非蘊界等法門所攝。但隨所
宜種種異説。六明佛外身内心不異。以倶
脱故。無二故。絶色心也。二妙用中三。初一
智光照。次二身赴感無礙。初一一多無礙。
後一理事無礙。後二擧妄顯眞。初一擧妄。
後一顯眞。如是眞實者是前妄想也。由迷人
謂妄爲實不見妄實。悟人見妄無實即見
妄實。以稱妄法故。又迷人有妄不識妄故
無妄實。悟人無妄故識妄識妄故得妄實
思之。第七重照百萬世界。頌十偈。初一獨
拔超世。二妙絶心境。無依者無境也。三性
治離染。上句性離。次句治離。下二釋成。四
離妄解眞。五轉不轉法輪。六離有無想名
正意思。七約眞諦法絶一多。八約俗諦。於
中初二句一多無雜。後二句顯了知之益。問
上云一中解無量等。與此相違。如何會釋。
答此中縁起有四句。一一中有多以一無
性故。二一中無多以一不壞故。三一中亦
多亦不多。以不壞一而無性無性而不礙
一故具二義也。四一中非多非不多。以
二義全奪融雙泯故。又由初故有二。以若
非無性即壞一故。由二故有初。以若壞
一無無性故。是故二義唯一事也。此約不
壞。前約無性故不相違。是即由一中無多
故一中有多也。返上亦爾。第三句與第四
句倶不倶相順亦爾。並無礙成立。思准之。
九觀三法相盡名念菩提。一諸法。二衆生。
三國土。十觀三法如性名了佛法義。第
八重照一億世界。西國數法有三種億。一百
萬。二千萬。三萬萬。下文百千百千名一倶
胝。倶胝者此云億。是千萬爲億。此中據千
爲一億。對法論云云二十偈歎佛善
巧力。二頌爲一義。皆先擧所作。末後一句
結由巧力。於中有十。一智斷圓滿力。二大
智樂境力。三無功成事力。於中三法。一衆生。
二化處。三内禪。並離著故云巧力也。四理
智入實力。五示果攝生力。六智入深密力。七
境智雙亡力。八記時了處力。九了達群機力。
十善達三際力。於中初一約俗後一約眞
第九重照十億世界。二十偈。歎佛利他行。
亦二頌爲一事。於中初二總標化意。次十六
別辨化事。後二結用同體。初中師子吼者決
定度故。別中八對。皆初一擧所救。後一辨
能救。初對中前一救癡愛衆生。如人墮海
由四義難脱。一水深。二波峻。三被網繋。
四黒闇故難脱也。衆生亦爾。此中愛有二
義。一已得多故如海。二求不足如流。癡亦
二義。一不見過故如冥。二見有樂故結網。
後一是能精進行爲能救。即是佛悲境故
云是佛境也。二救五欲衆生。謂色等五境
昏心爲醉。實無謂有故云興妄等。三度
著我衆生。慧者是佛。本際是我。我是生死本
故佛能滅也。下三句是所救。初句前無際。下
句後無窮。無我法爲寂滅也。四救惡趣衆
生。初偈是深苦。後二句是重苦。五救外道邪
見衆生。六救著三有衆生。七救無明衆生。
八救長囚衆生。下結中二偈。初六句因圓。
初句有縁。二行本。三行處。四行廣。五二句行
深。下二句果滿。同一切三世間身故也。第
十有十六重。以別説難盡故總論之。亦二
十偈。初六擧果歎徳。後十四明因趣入。前
中初二内智契眞。於中初二句一念觀多
劫。次二句一念泯三際。次二句知縁起即
眞。次二句功畢具果。次有二偈明勝徳外
彰。於中初二句名遍。次二句離染。次二句身
遍。次二句説遍。下二偈明依正因果。於中
初福因得依果。後智因得正果。後十四中通
論教修七種行。初二偈修二利行。先自利。
初句福。二忍。三定。四慧。後利他。二二偈成
見佛行。初見應後見眞。一切有無法了達。
非有無者有三門。一約三性。二約三無性。
三約雙融。初中復二。初別後總。別中三性各
有二義。所執中一是情有二是理無。依他中
一是幻有二是性空。圓成中一離相二是體
實。此上三一一各融不二爲一性故。總者所
執是無。圓成是有。依他是倶。以眞妄該攝
二相盡故無二也。二約三無性者初無相
觀境中。所執有無皆虚故。又無有有無故倶
離也。依他無生性中。無幻有有性空不二故
倶離也。圓成無性中。無二性有眞理亦不
二故倶絶也。三約雙融者。三有三無。圓融
無礙二相絶故倶離也。三二偈教説法行。於
中初二句是所化境。樂是信樂。信樂非一故
滿十方也。次一句化處。次一句正説。次二
句化益。先離染後成徳。下二句功成。四二
偈受法行即是見正説法身。以七覺爲法
輪故也。五二偈明捨相見眞行。六二偈佛
等生界行。七二偈生滅無本行喩。上來通
答前初十問竟
  明難品第六
五門分別。初來意有二。先分來者前明所
依果法。今辯依果所成因行故也。二品來者
所成行中。位前方便信行最初。信中解行及
徳。明難辨解。居初故來。二釋名者。菩薩
是人。明難是法。簡異果法故依主釋。明難
有四義。一約心境。難謂眞俗幽邃。明謂妙
智朗照。二約教義。難謂十義甚深。明謂往復
顯暢。三約論道。謂難問。明答。以通問答故
名明難。何者但擧法直諮曰問。非理詰責
爲難。隨問直陳曰答。委釋顯煥爲明。四分
賓主。約賓則長行中明設於難。約主則偈
中明釋於難。故曰明難。三料簡者。就此
因中或分二。初比位。謂此品下至迴向二
證位。謂十地品下證位。或分三。初三品是
位前方便。昇天品下十三品明三賢正位。十
地下六品明十聖眞位。或分四。初從此盡
第三會爲十解。以信是住之方便無正位
故。攝屬十住中。二第四會十行。三第五會十
迴向。四第六會十地等。或分五。開信異住
故。又光云義分或三。初三品明始起於先
際。二從昇天下明善修於中際三不思法
品等明終顯於後際。或分四。初未信者令
信。二第三會下已信者令入。謂解行也。三
十地品下已入者令純熟。四不思品下已純
熟者令解脱。四宗趣有二。初通後別。通
論此三品明十信行法。於中作八門辨。一
釋名。二出體。三發心。四定位。五行相。六除
障。七進退。八徳用。三發心者謂始從具縛
不識三寶名字等。創起一念信等。此約始
教。如本業經云云。終教如起信論修行信心
云云。圓教如賢首品初云云。以小乘非此
故不約説。頓教無位故亦不説云云。亦可
小乘亦有初信義。如小論云云。頓中亦有信
云云
四定位者此十信法於始教中自是位。如
梁攝論云。如須陀桓道前四位。謂燸等。菩薩
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
又彼論及佛性論等皆云。地前修四行。謂十
信修信樂大乘行。十解般若行。十行三昧行。
十迴向大悲行。又爲除四黒障正使故。謂
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
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障。又信成淨
徳因種。解成我徳因種。行成樂徳因種。迴
向成常徳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報。謂鐵
銅銀金。以此教義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
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
位故。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
謂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
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心。九戒心。十
願心。増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
住中。心心有十増成百法明門名入習種
性中。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又准六種性
六忍六慧等文故亦是成證。又仁王但言三
賢十聖不言四也。又此經中後四位皆有
入定。出已列十名辨十義等。唯信中無此。
故得知也。又本業經但有四十二賢聖不
説五十二故知。問若爾何故仁王經十信爲
種性位仍只立三賢位耶。答此有相攝故
是。何者義准有四句。一以本位攝方
便故唯有三賢。則沒信名唯論住位。引文
可知二以方便攝本位故即十住名十信。
沒十住名也。故仁王經云。十信十止十堅
心。則不論十住但名十信也。三開方便
異本位故。則如住前有此十心爲方便
等。四於方便處假説正位。如前始教。若約
圓教有二義。若依普賢自法一切皆無位。
若約寄法則同終教。然信滿入位之際。通
攝一切後諸位皆在此中。無不具足。此則
約行攝位故也。問信既實無正位。何故始
教説爲位耶。答爲始教機麁智淺行位不
分。影似小乘教故説四位。終教機細智深
剋實分異故也。五行相者若始教行信等
十心行云云。若依終教如起信論中四種信
心五門修行云云。若圓教如此三品所
云云。六除障者始教如前除闡提不信
障。終教如論深伏煩惱等云云。若圓教如文
總滅百障等云云。並是滿心時滅。七進退
者修信未滿一萬劫以還一切皆退。以是
不定聚故。依本業經如輕毛隨風等云云
設第六有不退心者但是作此不退之心。以
非是位故。未得不退也。亦有人解將此
爲信不退者義恐不可。以經中説如輕毛
故。無位故。論説修信未經萬劫皆有退
故。若至萬劫信便已滿。非第六故。若就始
教以隨麁相説信爲位。是故今後三賢亦
相麁説。是故至十迴向以上方得不
退。如佛性論第一卷説。問彼論中是敍薩婆
多師説。豈是大乘耶。答雖是薩婆多説然
非彼宗。以説有十迴向名位故。小乘無此
位也。若終教中信滿入住則爲不退。如起
信論信成就發心不退故。及此下文深心淨
信不可壞等云云。以圓同終故。入位已後方
説爲不退信也。以因從果稱故如信忍等
 八成徳者始教中成淨徳因。及得鐵輪王
報亦能進入十解等。終教能成十住位已
則能少分見法身佛。現八相成道等事云云
圓中通成後諸位。若約因得普賢三業遍
周法界。約果遍塵世界成等正覺。如賢首
説。二明品宗者以十甚深義爲宗。信中
成解行爲趣
五釋文者。此中三品則爲三。初品明信中
解。次品依解起行。後品解行具故成徳耳。
又釋初行次願後徳位。就初中二。初正辨
十義。後結通普見。前中依遷禪師釋爲十
甚深義。於中分二。初文殊問衆人答。明妙
慧導衆行。後衆人問文殊答。明以衆行成
妙慧。又衍法師云。初一人問多人明。一中解
無量。二多人問一人明。無量中解一。又文殊
爲法主故。多人同問佛境深法也。初一是
縁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業果甚深。四佛説
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甚
深。八助道甚深。九一乘甚深。十佛境界甚深。
初縁起者。諸法依阿頼耶識自性縁生方
得集起故也。何故最初辨此義者。攝論云。
菩薩初學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縁以成正信
解故。此之謂也。於中先問後答。亦是先明
設於難。後明解於難。前中二。初總告。何故
最初問覺首者。謂創發厭求非初覺不
起。如善財初發於覺城故。又縁起甚深亦
非覺不達故。二正難中此難何因生者。凡諸
菩薩起信解行等皆依如此唯心道理。得
異凡小而成正行故。起信論云。有法能起
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説。所言法者衆生心。
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是故於此
而起難問。問意云。心性是一果報種種。云何
一心而生多報。又心性既一。果亦應一。果
報既多。心亦應多。設爾何失。謂心若隨報
成多則失於唯識。報若如心爲一則乖於
業果。設若救言。若立唯一性心無有能熏
可如所難。今明心性雖一隨善惡業等能
熏轉故生果報異。此有何失。後遮此救。重
更難云。業不知心心不知業等既不相知。
何成熏習。熏習不成何得種種。難意如此。
文中二。初擧法設難。後五句遮救重難。前
中三。初一句擧法案定。次一句正顯相違。
後五句釋成違相。初云心性一者謂心之性
故。是如來藏平等一味故云一也。又心即性
故。是第八識無二類故云一也。云何能生
種種果報者顯相違也。此是本末相違難。三
或至善趣等者釋成違相。於中五對。初一
約依報。善趣是人天。惡趣三塗。二對約正
報。於善趣中眼等諸根有具不具。惡趣中
亦爾。三對重就依報。於根具中屠獵等爲
惡處戒施等爲善處。根不具中亦爾四對重
約正報就善處中有端正醜陋惡處中亦
爾。五對就端正中有苦樂。醜中亦爾。如是
種種差別故云不同。報既如此不同。其一
心之義何在。自下五句古人釋云。約不相
知爲難。謂心以覺知爲性。能生於業。心
之與業並得相知。云何經言業不知心心
不知業等。此釋恐不順文。何者此不相知
等與上諸句爲同成一難。爲更成別難。若
同成一難。前心性是一果報種種。正是相違。
故已成難。此不相知於彼何用。若成別難。
復因何義而生此難。故知文意少別。是故
今釋不同古也。謂此即是遮救重難。然救
在文外。設若救言心性雖一。然有善惡業
等熏習種子功能生果有別。所依心性一而
無二故無失也。今重難中有五對。初一約
能依所依不相知故不成熏。此中業是能依
心是所依。離所無能能不知所故業不知
心。離能無所所不知能故心不知業。既
不相知何成熏習。熏習無故豈得因業心
生多報。此等相知約性力説。但無性無力。
故不相知。非約情知。上約本識因相説。
第二約果相。謂因果不相知。果謂異熟。果
報具有二義。一能受報心。是本識種子識。二
所受報相。是果報識。以種是果因不自因
故。受不知報。以報是因果不自果故。報
不知受。既不相知因果斯泯。心生種種。其
義安在。第三約新熏不相知。謂於此報上受
謂採納則諸轉識。以爲能熏不同受報。心
謂集起則第八識。以爲所熏。互無自性。各
不相知。熏習既亡。一心云何能生種種。故瑜
伽云。不見藏住不見熏習。是名菩薩
薩。第四約親疏不相知。謂種子爲因。所依本
識爲縁。以相待無性謂不自不他不共等
故。親疏相盡。故不相知。因縁既離。心生何
在。第五約境智不相知。智謂能知即諸識見
分。法謂所知即諸識相分。倶依一心各無自
體。自體無矣。誰共相知。心境既亡。能所斯
寂。心生種種其義安在。又釋境法是心變故
不知心。心託境生故不知法。無有境外
心能取心外境。是故倶不相知。相無不盡
也。第二答中二。初一頌讃問勸聽。上半歎
問會機。下半勸聽許説。後有十偈。擧義正
答。於中初五偈答後遮救難。以救義若成
本難方遣故。須先答後五偈答前本法難。
此中答意。明藏識縁起有其二義。一是不
起義以無自性故。二是有起義有此無性
縁起故。此二不二。是一無礙甚深縁起。此中
由不起故成起。是故只由諸縁不相知故
而成熏習。有種種法生答後難也。二由起
故不起。是故只由諸法種種生故。各無自
性唯一心性答前難也。又前即不礙一心
即是種種。後即不礙種種即是一心。縁起
正理無礙鎔融是其意也。前五偈中。初一法
説。後四喩況。或可長爲五分。一宗二因三
喩四合五結。諸法不自在者立宗也。謂諸法
是有法。不自在是法。法與有法和合名宗。
於中有二義。一藏性縁起能所熏起攝多
法。故云諸法。以互爲因縁更相繋屬。各各
不得自有所在。二從諸縁起無自性故
無自可在。二出因者何以得知不自在耶。
因云求實不得故。以本識諸法互依縁起
更相形奪各無自性故云求實不得。此有
二義。一約本識明不自在。以依彼諸縁
無自性故云求實不可得。二約能熏等法
明不自在。以依本識無自體故云求實
不可得。或通論有四義。一諸法依識故於
諸法求實有不得。二本識爲依故於本識
求實無不得。三諸法起識故於諸法求實
無不得。四識隨縁起故於本識求實有
不得。或開爲八句。謂各有有無倶不倶四
句。故准思可見。又釋此有四句。一以不起
不異起故求不起實不得。是故不起不自
在。二以起不異不起故求起實不得。是故
起亦不自在。三以無二故求二實不得。是
故無倶自在。四不礙二義故求倶非實不
得。是故無倶非自在。何以如此不自在者
以縁起自在故。何故不實者以縁起理實
故。三是故一切法下結也。以結隨法故在
宗因後。明合隨喩故在喩後説。二倶不相
知者如上能所熏中各有有無二義。以二有
二無各不倶故不得相知。以一有一無一
無一有各無二。故無可相知。正由如是不
知等故得有一切法。故云一切不相知也。
此顯非直平等一味不壞諸法。亦乃只由
平等有諸法也。四喩中有四喩。此藏識四
義。一相續因果依他義。二互爲因果生識義。
三受熏義。四相依持義。初云如駛流者唯
識論中明阿頼耶識恒轉如瀑流。是此義也。
此中無絶是彼恒義。流流是彼轉義。故彼論
云。恒言遮斷。轉表非常。若細別分凡水流
時要有四義。一有能流之水。曲有三。一水
體清淨喩本識。是如來藏本性清淨心。二
土雜成濁喩如來藏自性清淨爲無明所
染有其染心。三遇冷成水喩如來藏還與
妄識倶成本識縁起。故楞伽云。如來藏名
阿梨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倶等。二相由故流。
以喩本識自相義。謂後水推故前得流。或
前水引故後得流。各有有力無力等。互不相
知而得流注。此即不流之流。如云江河競
注而不流此之謂也。經中名流注生滅。唯識
論第三云。如暴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
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
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乃至謂此
識性無始時來刹那刹那果生因滅。果生故
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縁起理。乃
至應信大乘縁起正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
因果等言皆假施設。觀現在法有引後用
假立當果對説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
假立曾因對説現果。假謂現識似彼相現。
如是因果理數顯然遠離二邊契會中道。諸
有智者應順修。學又依楞伽云。刹那息煩
亂寂靜離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説刹那義
初生即有滅。不爲愚者説。無間相續性妄
想之所熏。解云前論中生滅隔念。經中生滅
同念。是故則不生不滅之生滅更思
。經約終
教。是不生滅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識等
故。論約始教唯生滅是識。細剋亦不成生
滅。以生時無滅應非有爲。以相不具故。
若有滅應不得生。以相違故。是故終教中
同念。以各虚假故不相礙也。又依眞心故
得同。隨相故有異更思
。過去滅能成生。當來
滅能壞生。生法能壞過滅能成當滅。又一
滅相望前生能壞。望後生能成。一生相望
前滅能壞。望後滅能成是故相續無絶更思
又生由滅起故。是故生中具有滅。具有滅
故。令生不住還復成滅。滅由生有故。是
故滅中含於生。含於生故。令滅不住還復
成生。是故生滅交渉。前後同時。不相障礙。
流注不斷。又一生相中有四種滅義。同時具
足。一性不成就名滅。二由滅故起是故具
滅。三能成滅故具滅。四由生滅倶是夢妄
計妄中看有前後。理實照時皆無前後。是
故生時還有滅也。更思
前念滅流流至於
生。後念生流流至於滅。生滅二流故云流
流。未得治道已前無暫停止故云無絶
已。二流各無等不相知也。三依風故有二
義。一依風得流。喩藏識因相義。謂依惑業
風熏習種子而漂流故。此約因相辨。二依
風起浪。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唯識第三云。又如
瀑流雖風等撃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
亦爾。雖遇衆縁起眼等識而恒相續。此中
一風吹故流。二由水故流。故云流流。互依
無性各不相知。或種子流及所依識流等。雖
不相知而有流。上文業不知心准之。四
依地高下故流。喩本識果相義。依種種受
生地報故流。人天處爲高。惡道處爲下。此
約果相。此中心與報爲二。無性故不相知。
上報不知受等准之。或帶物而流。故唯
識云。又如瀑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
不捨。此識亦爾。與内習氣外觸等法恒相
隨轉也。第二燈焔喩成依者有三義一生
識義。二互爲因果義。三執受義。初生識者如
依前焔燒炷故後焔得生。明照前境但一
念故不暫停。六識亦爾。名言等依本種子
識故能生後識照於境界。前滅後生間無
暫停。此中以本識如爐油識中諸種子如
燈炷。所生現行六識如炎無體速滅故不相
知。二倶不相知者古人云。炎爐爲二。炷油爲
二。四法和合而生各不相知。此恐無理。文
意似取前焔後焔爲二。由速滅不住無體
可以相知。六識依本無體亦爾。心不知受
等准之。二同時互爲因果義。如攝論第二
云。論曰。譬如燈光與燈炷生及燒燃一時
更互爲因。釋曰。由炷體依止能生光炎
故。炷是光炎生因。光炎則此生刹那中
能燒燃炷。光炎則爲炷燒燃因乃至
云云
。論曰。應
知本識與能熏習更互爲因。其義亦爾。如
識爲染汚法因。染汚法爲識因。釋曰。此阿
梨耶識爲種子生因。若無此識三業生滅
無可依處。如體謝滅功能亦爾。故由此識
諸法體生。功能亦立。是故本識爲彼生因。彼
法亦爾。若彼法無此識。起在現在無有道
理轉後異前此變異是彼法果。解云。此中前
念炎炷同一刹那更互生燒。各有因果亦同
時謝滅。後炎亦爾故云炎炎。未至治際此
法恒起。故不暫停。以二因二果不倶故不
相知。一因一果無二故無可知。又亦能燒
炷之炎及炷所生之炎故云炎炎。以生理
不停故則是燒。燒理亦爾故云不暫停。不
相知如上。此中互爲因果義略作二重。各
有三門。一護過。二顯徳。三示過。如問答
云云。三執受義者。此中明燈有二功能。一
内燒炷燋。二外發光照。喩此本識有内外
執持。瑜伽云。此識執受有二。一内執受種
及五根身。二外執受器世間。猶如燈炎内
執膏炷外發光明。此之謂也。此内外二故
云炎炎。恒執無間故云不停。内外爲二。以
無性故不相知也。第三風喩熏習義者。此
中風有二義。一有力能動他。喩轉識能熏
成種子等。二無體義。謂此風不能自現動
相。要吹物令動方知風相。此動乃是物動故
知風無自體。諸能熏法不能自成種子。要
熏本識成種子已方顯能熏。此種乃是識
種。故知能熏無性。二倶不相知者風物爲二。
依物之動則風無性。隨風之物物無自性。
亦二無二有不倶。一無一有無能所。故各不
知也。識中亦爾准之。故云諸法亦如是。第
四地喩相依持義。如地輪依水輪水輪依
風輪風輪依虚空虚空無所依。心義亦爾。
境界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淨心淨
心無所依。又釋現行依種子種子依本識
本識依眞如眞如無所依。不知者空與風
爲依。自無體故不知風。風與水爲依自依
空故無力能知水。水望地亦爾。識中亦准
之。上來答後遮救難竟。第二答前本難中
五偈分二。初二正答前難。後三便顯觀門。
前中難云。心性既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今
答以隨諸轉識熏習故生。非是一心自作
種種故云眼耳乃至因此轉衆苦。前或至善
趣等五對皆約報辨。故通云衆苦也。此中
眼等五識可知。心是本識有集起義故。意
是末那有思量義故。情是識則第六是了別
義故。此八各有根。五根可知。意爲第六根。
七八互爲根。皆有生識義。是故云情根。因
此能所熏和合轉衆苦。疑云既隨熏轉衆
苦即是成多心。云何仍説唯一心耶。答云
此能熏諸法若是實可使隨熏失一心。衆
苦既虚假故得一心實不轉疑云若實不轉
云何前言隨熏轉衆苦。答云但示現轉非
是實轉。疑云於法性若有此示現亦得相
違。答云但隨他有示現。於彼法中無此示
也。何以無者以示現無所有故。此偈中上
半明不染而染。下半明染而不染。下三偈便
明三無性觀。初一遍計無相觀。謂上八識等。
約執但是虚妄都無所有故云也。次一明
依他無生觀初句觀。方便尋思等。次句觀境
有者是前眼耳等。無所有者以衆縁無性故
空也。次句正觀以見無所有理故云不倒
也。下句釋云。以得見法之眼不雜無明故
云淨也。後一明眞實無性性觀。於中虚妄
是所執性。非妄是無相性。實是無生性。不實
是依他性。二觀若成是出世間。二觀若無是
世間。約觀智説。此等有無相待不實。故云
但有假言説。有無倶亡方入無性性觀也。
此應廣説三性二性等觀約解約行分之
 第二教化甚深何故來者。前明攝心入
理。此辨後智救生。財是法財故也。於中先
問後答。此中問答似少不同准答取問。問
中應云。如來既十隨教化。云何復説衆生則
非衆生。答中明身命等皆空故。是十隨教
化則非教化。以衆生非衆生教化亦非教
化。此有何失。又准問取答。難意云。如覺首
所説。衆生既空。云何教化。教化之時若如聖
智稱理見空。則不成化。若同凡執横計
爲有。即不能化。此是有無相違難。答意衆
生是空空是衆生。大品云。非以空色故名
色空但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解云。以
即色之空方是眞空非斷空故此非凡智
境也。則爲如此衆生以如此十隨説如
此法門。方爲眞教化。難問中二。初一句擧
正義。二云何下顯相違。於中古人將隨身
是總。今初一是總餘十是別。初一是發心時
得道時等。論云。難處生者待時故。二隨其
報命。或長時或短時應受化故。則於彼時
而教化之。三隨其所受身時。如待得人身
方教化等。四隨所作行業時。如待作惡行
方得法忍。如淨諸業障經説善行等准之。
五隨當起何欲樂而受化時。六隨起何誓
願而受化時。七隨起何意念何事時。八
隨起何方便而欲造修時。九隨起何思
惟照察時。十隨起何籌量計度時。十一隨
起何等見應受化故。如來爾時則便化
之。既如此隨機屈曲教化。而説衆生則非
衆生。其理安在。第二答中二。初一偈讃徳勸
聽。上半歎文殊徳以智中不雜無明故
云明智。能照唯心之理故云境界。何故恒
照此境者以常樂寂滅行故。後九偈中二。
初七正答前問。後二遮難重答。前中隨時一
問無答。以總不離別故。初三偈答隨身一
問。次二答隨命一問。次一答隨行一問。後
一通答餘七問。初中先二明人空。初一昔來
謂我在身中故。今明身無我亦無。則以界
分別觀觀是身不可得故。則達所執身中
我有即是無也。次一昔來謂身依止於我。
今明我無身亦無。則尋能依身分觀所依
之我不可得故則於身不著也。次一以内
類外明法無我。於中初二句標次一句釋
下句益。如此隨身則非隨故。不異衆生
則非衆生。是故無失也。就答隨命二偈中。
初一觀境後一觀智。前中身謂名色則果報
身。命謂正受生識則是本識。本識與身從始
至終更互因果和合無二。喩説可知。此互爲
因果非二乘愚夫亂識境。故言不可知。此義
誰能知。以智者能觀察故則佛菩薩法如智
也。所以得知身命更互爲因縁者。以分別
依他無常法更互爲因故有身命。以常住法
不成因故既云無常。即有非有各無自性
故云空無我。及離増益損減等一切相。就
答隨行一偈中。由本識與意識諸熏習法
更互爲因故。業功能生非有人法等故云
無我猶如夢。非唯業行獨絶二我。業所得
報我性亦寂故。其因果似前後異。無我義
同曾無異也。次一偈答後七問。以隨欲樂等
七皆是心數。依心王不自在故。故擧心王
總收通答。故云唯以心爲主故。又釋。一切
世間法唯是自心變異所作心爲其本故云
主也。然愚夫不了唯心義故。妄隨分別
起此欲樂等七種心念。以皆取相故悉是顛
倒。是顛倒故則空無所有。是故隨之則非
隨也。下釋遮難。恐有難言。若衆生如此則
空自是法門。隨亦爾者何須更化。釋云。以
不能解諸法則是無二故。是故化之。又更
難云。則此不解眞實之衆生豈不則是空
耶。釋云。以從縁起故非無。速滅不住故非
有。此二不二是衆生故云無異相。是故得
教化。前偈明須化。後偈明成化。 第三業
果甚深内先難後明。難中二。先擧法正難。後
然法性下遮救重難。此中難意。若四大中無
我者誰作善惡。誰能受報。此中執有作用
應有作者。是以用徴體難。設小乘救言。雖
無我人作者然有善惡因果法故得如此
也。猶是法執。故重難云。然於法性無善無
惡。此顯法空。既於法性空無善惡。若無
作者更因何法而有業果。故知有我。我既
實有無我之理安在。難意如此。前中二。先
一句擧正義。下顯相違。於中五對十句。初
一約受報計有受者。二約作業計有作者。
三約報中差別。内約行外約身。若無作業
者何因有此別。四約多少報。如經中説。能
作多業受報亦多。少亦爾。故知有我。上
約生報。五約現後報。下遮救難可知。亦是
覆却重徴。第二答中。何故寶首答者。謂事中
理得可貴多寶。於中有二。初一偈法
説。下九喩況。前中二義。一擧義正答。二引
佛證説。非已能知。初中上二句明業
不壞。下一句明無作者。謂隨其所作諸差
別業熏於本識。本識依他變似其業所起果
報。故有多報等種種不同。但是諸識縁起
互相集成無自性故得有業果。實非四大
中別有人我能作業受果故云造者無有
也。此則由無性理故法性無善惡。由無性
故成因果故有業果差別。此但有無性之
因果。何關有我人。故云四大中非我等也。
如此正法理數決定。三世諸佛之所同説
故云諸佛説也。楞伽第一云。我常説空法。
遠離於斷常。生死猶如夢。而彼業不失。此
之謂也。下九喩中皆有二義。謂業果歴然而
無所有故成喩也。一明依他離性喩。謂本
識如鏡。隨熏所現業果如像。此是依他義。
内外無所有者明離自性義。此有三重四
句。一約像。謂無質不現故。内無所有非
鏡無現故外無所有。由是一像故倶無所
有。由是像故倶非無所有。以凡是像義必
由内外方得現故。二約質。謂面南像北故
質内無所有。由如面而現故質外無所有。
倶不倶可知。三約鏡。謂鏡鐵堅密間無空
處。不受物故像非内也。凡欲觀像者皆臨
鏡觀之。所以非外。倶不倶等准之。如此無
所有而影像歴然。業如像性如鏡故云亦如
是也。起信論云。二者因熏習鏡。謂一切世間
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
一心。以一切法則眞實性故。此之謂也。第
二明無知成因喩。謂本識如田。業等如種
子。多類種子同一本識故各無自體可得相
知。然識功能不失壞故而能爲因。如純淨
土得雨生草。此多草種於彼土中求各各
性皆不可得而能爲因。縱深掘地所得之土
得雨生草。草種同土雖多年不失。此亦
爾經云。業雖經百劫而終無失壞。遇衆縁
合時要當酬彼果。故云業性亦如是也。又
水土爲疏縁。種子爲親因。各全奪有無故。
是故不相知。識中准此知之。第三因能現
果喩。謂業性如幻師現果如幻色。雖似有
而非有故也。第四果法無念喩。謂由咽喉等
因縁和合出聲。實無我能。但從名言熏習
生似於言説。如木人出聲無自念云我能
出聲及非我出聲之二念也。又木如藏
性。匠如妄想業等。木人如衆生報相。故無
我非我也。第五因體無雜喩。謂鳥在&T021400;
未辨音相。出&T021400;隨類方有異音。口業種子
在本識中同無記性。無若干相。至受生處
報熟之時能出衆聲。又功能生果不同如鳥
&T021400;。業體性空無別如鳥在&T021400;。此乃喩是
前後。約法同時。第六現果無來喩。謂如父
母爲縁受生識有煩惱業等種子爲因。此
識與赤白和合時名因縁會則此名受生。
無別來者雖無來去而報漸長不妨諸
根各別。業亦爾。思動身等造業。無別來處。
後若熟時感報差別。第七苦報無本喩。謂以
惡業熏自心故令心變作種種苦具。還自
惱害。然彼苦具雖外無來處。然惱害事不
壞。業亦如是。雖無自性然感報不滅故
云業性亦如是也。第八勝果無根喩。謂善業
熏心心幻現果亦無根本。小乘説輪王滅
後七寶貯在鐵圍山中。後聖王出七寶還復
現於王前。今此不爾。但由業熏自心變現。
無別寶體使之來去。業性亦爾。論云。善惡
熏於心。何故異心説。第九有無同性喩。謂
有*流業未得果。及治道前爲本識攝持功
能不滅。名爲成。至其得果及得治道時。
業功能盡。名爲敗。尋其成時無所從來。
求其敗時亦無所趣。此並不壞世間説第
一義也。第四佛説法甚深。初難中二。先擧
法正難。後遮救重難。前中二。初擧正義。二
正設難。謂十種相違。一法是一味眞如也。難
意云。所覺既一設教種種。義若非一可使
隨言並實。即乖一味應失所證。義若一味
而不隨言即諸教種種皆應虚妄。此是教義
相違難。彼若救言。我此所證一味理中具多
徳故。是故諸教各顯一徳故不相違。爲遮
此救故重難云。而於法性中分別推求
此多種實不可得。不可得故教便乖義。又
釋此是體用相違難。謂覺一法是體。應機
現多是用。若以體從用應乖失一法。若用
同體種種便虚。若言一法之内有種種故
不相違者。而法性中求種種不可得故不
成救也。十句中。初一總餘九別。一教聲普
遍。二教力攝生。三聲聲差別已上
口業
四身業。五
意業。六身用。七依報。八嚴土。九分齊。若具
説應一一句初皆云唯覺一法云何無量也。
答中徳首答者顯法理徳深故。於中二。初一
偈歎問略答。答意云以一味法界是無分別
義非是一數之一。是故隨縁成多而不異
一味。一味湛然而不礙種種。此二無二。是故
諸教並實而一味理存。如此無礙。是故名爲
甚深微妙義也。又釋。此不異多之一。是如
來所覺。不異一之多。是如來所説。是故一爲
甚深。以不異多故。多亦爾。反上可知。故
云甚深妙義。求功徳者以知一起多堪攝
生故。求此一得。又知多歸一堪證理故。
求此多得故名智者也。下半偈徳首自顯
約法爲名也。此中九喩並顯不改一無分
別而成事差別。一明法能荷載萬機喩。二
縁滅衆惑喩。三入器無變喩。謂如法界勝
流義等。四拂動諸根開覺喩。謂熏成種子
動令厭求也。五應欲隨潤喩。龍如佛身雷
如梵音雨如正教無分別故不異一也。六
縁生衆徳喩。謂依淨法界成修生諸行等。
七無垢照機喩。八應機無往喩。九隨縁不變
喩。此上諸門皆不異一。無分別而現多種
利益事。如梵應大千喩如説無量也。身
無異喩一味常存也。餘門並准。第五福田
甚深難中。初正難後遮救重難。難意上既云
佛徳無異。則應設施得果不殊。如何今見
得報差別。此是縁果相違難。恐彼救言。佛田
雖一若人於佛興上妙供。佛於此人生親
愛念。故得勝報。弊惡返之。爲遮此救故後
云如來平等無有怨親。此是三念處法也。
正難中初擧正義後顯相違。於中初句總
十句別釋上總中不同之言。一色相好醜。二
人中四姓及五種姓等。三如貴而非富富
非貴等四句是家。四眼等根具闕好惡及根
機利鈍等。五生財金粟等。六等一布施有
得奇特財物。如樹提伽白疊以釘入地七
寸不穿等。七眷屬善惡等。八既各卑己行
施。應同得自在。今乃有。或於一人得自
在餘處不得等。各有分齊。階降不同。九福
徳多少。十智慧淺深遮救可知。答中目首者
見此法明白故。答意凡施佛由二因。一由
施者用心不等故。遂令得報千差。如温室
經説。皆由用心不等故。二由佛大悲不思
議故。究竟皆悉令得解脱故。大悲經第二
云。下至畜生能念佛者。悉得最上涅槃盡
煩惱際。況于人等。又如下性起見聞之益
等。是故偈中衆生故有異。是初義也。能燒
一切有是後義也。此二無二。同一報故不相
違也。引十喩示。一縁能現果喩。二應機隨
解喩。三善巧隨順喩。四應感令喜喩。五物
感現形喩。六善除惑障喩。七殄滅智障喩。
八悲情普被喩。九動令生厭喩。謂不令堅
樂也。十焚燒盡滅喩。謂令得涅槃也。第
六正教甚深難中三。初擧教力。二爲知下擧
行力。於中十法分三。初總知五蘊。二知三
界染淨報別。三知癡愛是報縁。三若知下
以行難教顯教無力。難意爲因教法斷
惑。爲因勤觀諸法斷惑。若因教能斷則
不須精進。若因勤行能斷則教無増損。謂
此教法於徳不増於惑不損。又釋得教不
増失教不損。以無用故。此是教力相違難。
答意以教是精進之縁勤觀扶教方能斷
惑。是故速出。教有勝力懈怠乖教則無教
力。是故難脱也。難者以行力奪教力。答者
顯行由教力故也。以應教離懈怠故。進
首答之。偈中三。初一勸聽總説開二章門。
次一偈辨精進順教釋速出門。三有八偈
明懈怠違教釋難脱門。一多聞懈怠喩。是
人先已小聞尚不能領悟。如小火也。今更
強求廣多聞誦。如濕薪也。以新舊倶失都
無成益故爲懈怠。又此人欲以少時頓學
多法。學既不成遂成懈怠。二無力懈怠喩。
是人薄福少心力。復數廢習。無所成故爲
懈怠也。又此人雖亦多時然數間斷。故業
不成名懈怠也。三偏修懈怠喩。是人背善
知識偏於經卷求習聞慧。無所得故懈
怠也。又此人雖無間斷。然闕縁故業亦不
成。四倒修懈怠喩。是人聞説書持經卷便
證解脱以不知別時意故。久而不得便生
懈怠。又此人雖有外縁並是錯學之人。妄
取倒求。故顛墮也。五過求懈怠喩。是人不自
知無聞慧。徑望總達一切佛法。既不
達便生懈怠。又此人雖外有良縁内因有
闕。謂無信心手無持戒足。不攣定弓不
茹智箭。云何能射煩惱大地。六少力懈怠
喩。是人以刹那意識則望究盡佛法深海。
既不得入。便生懈怠。又聞一念稱佛滅多
重罪。但稱一句則休云我罪已滅等。七小
治懈怠喩。是人聞佛教能滅煩惱火。則以小
聞望盡滅之。久而不盡則謂佛教無用。
併皆棄捨。故是懈怠。八無求出意喩。亦名執
我慢高喩。是人聞説衆生則眞如。以不解
迷悟故。則云我既是眞如則是已證得法
界更何所修。則生懈怠故也。第七正行
甚深難中三。初引佛語擧正義。二云何下
設難顯違。於中初句總。次隨十種垢法是
別。恒上心現行故不離心也。三心無所
等是結難反徴。謂雖聞正法無心依行而
欲斷惑。故知佛説聞法能斷其義何在。又
釋此是遮救重難。謂若救言。若依教行即能
斷惑。故聞法能斷義還存者。今重難云。此
依教行既是心有所行何能斷惑。若依道
理。要須心無所行方能斷結故。是故聞法
終不能斷。答意則此心無所行名如説行。
故能斷結。若但唯聞實無斷義。可有聞而
不行。無有行而不聞。故曰一切佛法以聞
法爲本故也。此與前正教甚深何別者。前
以行徴教難。教力攝行答。謂若無教勤行
不成故。此中以教徴行難。行能行教答。謂
若不行多聞無用故。執教成行故。法首答
也。十偈初一勸聽總答。非但積多聞者明
多聞不是過患。但是唯也。以闕行爲失故
也。後九擧喩顯失。一不如説行喩。二隨
説廢思喩。三計文迷行喩。四自謂非分
喩。亦名耽文失行喩。五惡業障礙喩。六不
解自説喩。七不見自義喩。謂前約教此約
義。八廢正成助喩。謂如牛王目比丘誦八
萬法聚永度多億衆得道。自身不免墮
地獄等。九隱非現是喩。謂如調達善説
法内懷朽爛等。又倚恃此説非分自高。返
爲所害等。問何故此中訶毀多聞。十住品
中乃讃多聞。答爲信中行劣恐滯文故。又
是聞熏之初令成一心無倒聽聞故。十住已
去行勝故。不滯著故。能廣利生故。第八
助道甚深難中三。初擧正義。二何故下設難
顯違。於中六度四等爲十。此約行辨。若約
位論則加方便等四爲十。此中般若應是
世間慧攝。不爾非難故。三此一一法下結
難反徴。難意云智慧爲衆行之主。何不唯
讃此而歎餘行。餘行離慧皆不得菩提。何
須讃之。此即以助徴正難。答意者以正助
相資答。以能會助同正故。智首答之。十偈
中分三。初一嘆問勸聽。次二偈開二章門。
謂初偈明果非一行成正要待助資。後偈
明衆生樂欲別。隨根故別讃。三釋二章。初
三偈釋隨根別讃。又涅槃中於慳等人前
不得讃施等者據根未熟。爲將護故。此
文約根熟故。餘亦爾。後四偈約法喩。釋初
相須章門。施爲攝他。戒爲自攝。此二通爲
衆行之本。已修善根忍防不失。未生之善進
故令生。又忍護外煩。進防内慢。故云防
護。禪定伏除。智慧求斷。故云安穩。又禪攝
外散。慧證眞理。故云安穩。四等益生稱悦
自意。故云安樂也。第九一乘甚深難中三。
初擧正義。二設難顯違。三結難反徴。難意
一切諸佛同修一乘。因行既同。得果應一。云
何今見諸佛世界種種不同。乃至法住如是
十種各各不同。無有不具如是一切差別
佛法。而言唯以一乘。其義安在。此是以因
徴果難。因同果亦同。亦是以果徴因難。
謂果異因亦異。答意理實因同果無差別。但
隨衆生感見差別。非是諸佛自有優劣。以
明達一乘順相故。賢首答之。十偈分二。初
二偈就實以明因果倶一。明上唯一乘得
出也。於中先因一後果一。因中初半明所依
法性一。下半能依行修一。果中初半所證法
身一。下半修生勝徳一。於中心是大定齊。次
是大智齊。此二是内同。力無畏等是外化用
齊。通論有三。初體同。次徳齊。後用等。二有
八偈。明以體從縁現有種種。明上世界等
不同。是隨機見異。非佛有別。則展轉釋
疑。於中初一明佛隨機現差別。二疑云何
故現異。釋以衆生業異見差別故。三疑何以
得知衆生倶依自業見異。釋以衆生既不
見諸佛法身衆等故。明知是但見自心所
現差別。非是佛體有若干也。此明報佛身
土地前二乘倶不能見也。四疑眞佛平等衆
生不見。誰能見耶。釋本行廣淨等者得見故。
此明地上菩薩見實報身土。五疑地前衆生
既不得見。何由得入眞。釋以佛力自在各
令分見後還令入。六疑佛力既自在。何不
則令衆生一種見耶。釋佛無憎愛。彼依自
心故見差別。七疑云我今現見佛自差別。豈
開我心。是故差別過在於佛。釋云若不唯
汝心可如所責。既實是汝自心變現故非
佛咎。八疑云若佛不自有差別現。何故有
常見有不見等。釋云淨心器者自心感見。
以佛是心法如是故也。第十佛境界甚深。上
來文殊問多人。今多人問文殊。首伴互彰
故。上論餘法餘菩薩説。今辨佛境界。同請
文殊者久已成佛顯智深故。又文殊問皆以
理反徴相違結難。今但諮請不敢難者爲
顯尊故長故衆首故。又此佛境界通二種。
一所證境謂眞俗等。二分齊境。謂依小乘三
十四心以去是佛境也。若三乘十地滿後是佛
界也。若一乘十信滿後是佛境也。則如
此辨在信中者是也。又三乘等不通因位。
一乘因果同故。亦是普賢境界。餘義如性起
説。文中二。先問後答。問中四。一總告。二結
已説。三歎文殊。四正陳請十一句。初二問
自利徳體。次五問利他徳用。次三問所益衆
生。後一結其廣大。又初一是總果體也。二以
因成果。問體證境因。三入處謂因圓果滿
乘化普入世間等。四所度謂入世間辨所
度生也。五辨知度生法之智。謂知法界法
門之智。六所設法藥。七應機差別説。八明
機入法。謂非染識所識也。九既非染識境。
云何令得知。十既得知已照除何法。又釋
此三問令所化如次得三慧益應知。十一
總結佛境廣遍何處。答中十偈内第八一偈
答八九二句。餘偈次第答餘九問。初偈答
境界。上半擧所入法。此通二義。一齊者等
也。謂齊等虚空即是眞如爲所縁境也。二
齊者分齊也。謂齊法性眞空已去是佛境。又
上句深下句廣也。下半明衆生證入。言無所
入者。以衆生則是法身故無更入。如常在
虚空。豈得更言入虚空也。二答因者一他
分因唯佛能分別。二自分因説不盡。以多劫
修故。又多故説不盡。等佛故唯佛能分別。
唯佛能分別顯深也。説不盡廣也。自餘者除
佛以外餘人説不能盡也。三答入者。上半
明隨縁。下半明不變。謂寂而常用故普入
也。用而常寂故寂然也。和而不同故云不同
所見。正由能入故不同也。四答度者。謂
入在世間作何等事。謂度衆生。上半擧度
生。下半明度數。五答知度生法。之智。謂上
半是能知。下半所知。六答法藥。謂初句明
法體。次句法用。下半明用不異體故唯佛
知也。具分別有二。一以無異法界隨機
多説多故難知。若具分別唯佛知。二此多
説則無異。無異則多説。此各不壞二門不
礙即一。此難分折。若欲具分唯佛能知。七
答知音説法智。上半所知。下半能知。謂雖
了知衆生言音而以説法。然常無作故無
分別。八答識中二句。初句不可議故言語
道斷。非耳識等所識。下句不可思故心行
處滅。非心思量也。又非染識亦非染心。
如楞伽云取相名識不取相名智故。四
依中不令依識也。九答決定知中二句。
初句擧法。謂自性清淨如來藏法。下句示
令決定知也。十答照中。上半照除煩惱障
證寂滅涅槃。下半照除所知障得菩提平
等行世間。又無明者無能照也。無所行者
無所照也。平等行世間者絶能所而照
故云平等行。行猶照也。十一答廣中。上
半所知廣。下半能知廣。第二結通普見。
明此則是一切處文殊共一切處覺首等
説法。前品光照令見衆會。此中佛力令
衆見所説法事。謂因果也。文有三。初辨此
界。二顯東方。三類九方。初中三。先明佛加
衆。二明所見十事。三如是下結。十中前五
因。一行所軌法。二依法成行。三行非出世。
四依身等起行。五隨根欲所樂而作行業。
後五果中。一總。二依。三正報中持毀。四正中
説法。五總結。又釋。初一是智首所説六度行
法。二是寶首所説業性義。三是進首所説懈
怠難脱義。亦是法首多聞過等。四是財首所
説隨身隨行教化義。五是徳首所説佛法一味
隨根分多。亦是目首因一隨縁多等。六七
八是覺首所説心性隨縁果報不同等。九十
是賢首一乘文殊佛境可知。類餘方中。是
前光覺品所辨者是也
  淨行品第七
釋此品四門同上。一釋名者。依梵本名
圓淨行品。無性攝論中名清淨所行經。謂三
業無過云清淨。心起願稱行。行順普法名
圓。此持業釋。又淨是理。行是智。理智無礙
爲圓。依主釋也。又願是能淨。行是所淨。令
行光潔。稱性名圓。以是普賢願行故也。
又願無垢名淨。即願是行故云淨行。二
來意者。前解次行。又前行次願。義次第故來
 三宗者以願海爲宗。但願有四種。一誓
願謂行前要期等。二行願此有二種。一與行
倶起。二但對事發願。則此是行以防心不
散故。三行後願謂以行迴向願得菩提等。
四自體無礙願謂大願究竟同法性海。任運
成辨一切諸事。此中唯論行願。餘者義通可
知。四釋文中二。先問後答。以對縁巧願
非智不熟故。智首問也。顯事近而趣遠微
妙難知故。文殊答也。問中相從爲十一分
二。初七明自分因行。後四明他分果行。前
中二。初三明三業成福智。後四明福智之
果。前中九種三業分三。初三離過是創修
故。謂離三毒。次三成三行是次修故。謂一
自得不失。二他不能動。三能攝得他故令
讃也。後三顯三徳是修終故。謂一福徳。二
斷徳。三智徳。皆以後釋前可知。二果中二。
初明福果中十句。一依果勝。涅槃説。常生
中國有佛法處。二種姓勝。地持論説。生於
上族。三富而貴。是家勝。亦是如來家生。四身
有善色。亦是諸根完具。五身有福相。亦是
相好具足。六念定亦是勝。念亦是總持不忘。
七慧觀亦是報生智。於法能解。八意趣謂向
理等。九威徳勝。亦是自在勝。謂情無怯懼。
依智論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
於法記持不懼忘失。二知根無畏。知根授
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
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屈滯。
十常自開覺。亦是覺他。謂覺知生死。心生
厭離。二明智果中九句。初二勝凡夫。次二
勝二乘。五深故不可量。六功能廣故不可數。
七離分別故情不能思。八體實故不可稱。
九離言故不可説。第二因力成行中二。初一
能成之力。二善知下所成諸行。前中八力。一
因力者。如梁攝論云。多聞熏習與阿梨耶
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爲因。則是性
習二種姓備故云具足。二現行勇意。是攝論
中正思惟力也。謂思量是意義故。三巧便入
法。亦是依思動身口而起行故云方便。四
善友助成。是攝論善知識力也。五所觀現前
引起觀智故。六機根已熟。堪爲入法之器。
又具信進等根。又是資糧善根當攝論福智
二力也。七防心照理止觀倶行。八止觀熟
已得深禪定。此上八種皆能成行滅惑得
果之勝用。故同名力也。於初菩薩云何而
得令彼具足。故爲問也。第二成行者。謂依
前諸力得成解行有三。初善解法相行
有十法。一蘊。二界。三入。四縁起及三界三
世。各善知差別而不可得等。二攝念入理。
行亦十法。謂七覺三空照眞理故。三廣修
十度行可知。第二問勝進果行中四。一内
謂具十勝徳故。二外謂十王敬護故。三悲徳
普覆故。四智徳獨超故。初中十力略作三門。
一釋名。二出體。三建立
。三悲徳中九
句。一作善友覆蔭。二救其現苦。三令其離
怖。四爲得樂之處。五炬除惑闇。六與大智
明。七燈照現理。八引至方便道。九引至究
竟處。又釋九句相從爲四。初二句化生除
障。謂覆蔭衆生令外惡不干名舍。在苦
能拔爲救。次二句化物生善。謂始爲物歸
終爲趣向。次三句教生智慧。謂令解教法
爲炬。見理法爲明。令知行法爲燈。後二
句導以起福。謂生福之始爲導。成福之終
爲無上導。更別解如下第一迴向經中自釋。
尋之具辨。四問智徳獨出中七句。初第一
者位過世間。二大者徳體無待。三勝者行用
勝。四上者下不能及。五無上者上無能
過。六無等者餘無能等。七無等等者無等大
聖自相等故云無等等也。又釋第一有二
義。一大二勝故云第一。謂化徳過人名大。
自徳過人名勝。大有二義。一上二無上故
云大。勝有二義。一無等二無等等故云
 第二答中二。先歎問二通答。前中多
益是授因行。多安隱是令得果。此二標也。
慧利釋初也。安樂釋後也。又釋初益成出
世因果。後哀愍下令益人天因果。又佛地論
第七云。令修善因名利益。令得樂果名
安樂。又令離惡名利益。令其攝善名安
樂。又拔其苦名利益。施與樂名安樂。此
世他世世出世等應知亦爾。二通答中三。初
標意答。二偈頌答。三結益相。初中二。先擧
意總標。謂成熟身口意是以願淨三業也。
能得下明所得益相。二於佛下釋成三業得
妙功徳。於中二。初明自分因行。於中三。初
明意業勝徳。二去來下明語業勝徳。於中
初總辨。二不捨衆生者明法輪應機。三明達
實相者法輪應理。四斷惡者法輪離過。五具
善者法輪具徳滿。三色像下明身業勝徳。第
二勝進果行中初具種智。二於法無礙。三
辨定徳。佛爲第一。簡異佛故云第二也
 第二擧頌正答中二。初標起後正答。答中有
一百四十願通答前諸問。何以爾者以一一
願中皆有六義故。能隨事轉本所習防淨
三業巧成菩薩二利行。體契普賢法具上
諸益。是故通答彼諸問也。一轉捨事。二轉
成法。三轉他令離過。四轉他令入法。五
顯自過。六轉成自行。且約初一願作
之。餘一一皆准知。謂初願轉所居事家。是
轉捨事也。二願成所證空法。是轉成法也。
如淨名經云畢竟空寂舍。斯之謂也。三願
衆生離家難。是轉他令離過也。四入空法
中。是轉他令入法也。五自雖居家由此發
願。轉自見家之心不作世間家解故。令過
患不入自心。是自轉離也。六既不見世家
則見爲法。悲念衆生令入此空法。是自轉
成悲智行也。此六中前四當成以是要期誓
願故。後二現就以是則行願故。所以有
此六義者以凡一願上必有三義。一所依
事。二所爲衆生。三自智縁彼。此三皆有捨
世事成法門之二故有六也。如此隨事防
心不隨世法。常遊法理不失正觀。是其
意也。又此下諸願中隨事逆順差別相從略
辨十勢。一轉事入理勢。如初偈轉事家
入空理等。二轉染成淨勢。如若得五欲是
染功徳具足是淨等。三相似類轉勢。如布施
轉令悉捨一切心無著等。四轉因成果勢。
如頂禮佛塔是行因得道無見頂是果等。
五轉世同出世勢。如在房室等爲世。
賢聖地爲出世。六轉依同正勢。如見城郭
是依報也金剛身等是正報也。七轉僞歸眞
勢。如見仙人等。以仙非眞脱故。轉向正
眞究竟解脱。八轉人同法勢。如見疾病人
等。身空是法以知人病身則是眞空法故何
苦不脱。九轉境成行勢。如受著袈裟等。
是境離三毒心歡喜是智斷二行也。十轉虚
同實勢。如若在伎樂爲虚法樂爲實。餘偈
皆各類知之耳。就此文中長分爲十。初明
菩薩在家時願。二從以信捨家下明創出家
時願。三從受持淨戒下明既出家已受禁
戒時願。四從若敷床座下明既具戒已修
定慧行時願。以出家人三學是其正所修
故。五從下床安足下明既出定已於住處
進止威儀時願。六從手執錫杖下明爲乞
食利生故疾速進路時願。七從見趣高路
下明在路見聞諸事時願。此中二。初見依
報事。二從見嚴飾人下明見人物事。八從
入里乞食下明行至聚落乞食時願。九從
若入水時下明食訖禮誦時願。十從昏夜
下明晝夜寢覺時願。如是始終隨事發願
無空過也。智論第十二云。智慧人有二。在
家名婆羅門。謂七世清淨。生滿六歳皆受
戒出家名沙門。此云息惡。問何故瓔珞明
入理願此經多明對事願耶。答此經順一
乘。在事益大。彼約三乘。在事不勝故入
理辨也
  賢首菩薩品第八
釋此品作四門 一釋名者。依梵本名
跋陀羅。此云賢。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徳或
云首或云勝。是故非是初首之首亦非上
首之首。此等梵語皆有別名故。此但爲顯
吉祥勝徳超絶爲首。當體至順調柔曰賢。
賢約體性首約徳用。是持業釋。於此信滿
入普賢位。具有二義。若約果則下文賢首
佛刹等。此中約因故云菩薩也。或唯約人
賢首則是菩薩故。又以此人是説法者從人
爲名故。或唯是法菩薩則是賢首故。所説亦
是賢首菩薩法門故。或人法合目則依主釋
也。二來意者。收前行願以成普賢廣大
徳用故來也。三宗者明普賢行位體及相
用廣大無邊始終倶括。應在信門該攝諸
位成佛妙果。是此所明也。四釋文者。此
中二。先問後答。問中亦二。先經家序列。何
故文殊問賢首答者。以信收萬行非妙徳
無以發起。信該六位非賢徳無以宣揚。又
達深顯慧淨徳彰福。二以頌正問中二。一
結前二問後。此中亦二。先問甚深行。後問
廣大徳。何故此中問答皆以偈頌者。釋有
二義。一以始徳深廣該徹窮終散説難周
故以偈頌總攝。二顯圓徳勝妙故以美辭
讃述。地論云。偈頌者以少字攝多義故。諸
讃歎者多以偈頌故。是上二義也。就賢首
答中總有三百六十三頌。前十三五言。後
三百五十七言。於中總長分有八分 一歎
深難説分 二略示行相分 三略辨勝能分
 四攝諸行位分 五無方大用分 六喩
玄旨分 七校量勸發分 八顯實證成分
就初中有七頌。於中分三。初二明徳廣説
略可知。次四釋略説所由。後一結已略相。
就第二釋中。初一辨徳廣所依。二明依心
徳勝。前中有四種難故雖是初心令此功
徳廣大無邊。一處難謂於生死苦惱之處而
能發心。此爲難故生徳廣也。二時難謂久
已發心一向不動未足爲難。今則反此。故
生徳多也。三境難謂能求此無限菩提。以
心從境故廣大也。四心難謂若發心進退不
定生徳不廣。今則反此故廣大也。一頌四
句如次應知。此是起信論三種發心中當最
初信成就發心。故云初也。同下文十住初發
心住及發心功徳品。此約信終彼就住初
故無二也。既以信滿入住方爲信。何不住
滿入行爲住耶。釋云信不成位故不例也。
二所起勝位中。初一擧小猶無盡。後二顯
多則亡言。何得説之。而不略耳。三結説
中少分者有三重。一多劫所修此難辨。故
且論一念功徳。二則此一念之中功徳自如
來窮劫説不盡。是故且論一時中所説功徳
三則此一時所説功徳。猶自深廣唯佛能説。
菩薩不知。是故復於佛所説中分取小
菩薩所知而今説之。又此少分與彼廣大
通融有四句。一以此少分不異多故。攝少
同多則此所説亦是不説説也。如鳥所履之
空不異未行之處廣大空也。是故性起品
云。如鳥飛虚空經遊百千年行處未行處皆
悉不可量。若人百千劫演説如來行已説及
未説皆悉不可量。二或攝多同少義亦圓
備。如地論云。如實滿足攝取故。三或二倶攝
故亦説亦不説。四或二倶不攝故非説非不
説。並准思之。問何故此中信位菩薩得有
如此廣大功徳。答此是普賢法界行徳。但就
信門。於中顯現故説不盡。若分別論總
四句。一或唯約信門當相階降以辨。則此信
但是善趣位如輕毛等。如瓔珞本業及仁王
等經説。此約三乘。二或唯約普賢當體徳
辨。如普賢行品説。三或倶。謂約彼信門顯
此普賢徳。如此品所説。此約一乘因分説。
四或倶非。總不可説。此約果分離言之處。是
故圓教中所明信位與彼三乘中十信義別
不同也。第二從非是無所因下六頌明略
示行相分。於中二。先一總標因縁釋成發
心廣大所以。此中因者謂如來種姓。縁者謂
習所成性。又地持瑜伽因有四種。一種性
具足。二佛菩薩善友攝。三起大悲心。四
不怖大苦。縁亦四。一見佛神變等。二雖不
見佛然得聞法。三雖不聞法見法欲
滅。四見無佛法處衆生造惡。又有四力。一
自力。二他力。三因力。謂宿習大乘聞熏等。四
方便力。謂聞法方能修善等。又四因四縁及
自力因力發心決定。他力方便力發者不定。
又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縁發心。謂三堅四
退如彼應知。此上約三乘。若依此經有十
種發菩提心因縁。如下文説。此約一乘。又
以如來藏内熏爲因所餘爲縁。二釋所發
心相。此中通論有十義。倶是心心廣大功徳
因縁之義故云非是無所因等也。十義心者。
初二句明正直趣理心。論云直心者正
念眞如法故。二次一頌明深信三寶心。三
有一頌遠離四過心。四句各一可知。四一
頌大願度生心。五二句明大慈大悲心。謂拔
苦與樂故也。六一句嚴淨佛刹心。七一句廣
供諸佛心。八一句建立正法心。九一句正
求勝果心。十淨修果因心。此上十心並所
縁境無限量故令心攝亦無限也。故下文
云。菩薩不爲供一佛故發心。不爲供百
千世界塵數諸佛故發心。悉欲供養一切
佛故是故無限也。如供佛信三寶離過
失度生嚴土。悉皆無限故廣大也。略示行
相分竟。第三深心淨信不可壞下有九頌。
明略示勝能分。於中初二明信能成發心。
以是行本故。後七明信能成餘徳。以行所
成故。前中初一約三寶境。成不壞信方能
發心。二約三佛性境。初句約信自性住佛
性。次句引出佛性。次句至得果佛性。又釋初
句信佛及教法。次句信僧及行法。次句正向
果。下因此深信成就方能發心。又此中
信不可壞者信滿心得不退故云不壞。依
此信發心。故知此心已入住。然約能入方
便故屬信終。下明成徳中非直成前入十
住初發心之位。亦更通成已後位中所有行
位。是故此中略辨所成二十功徳。一能生
福智。謂覺道之元福徳之母。二能斷疑示
道。三能離垢心堅。謂除慢釋離垢敬本釋
心堅。上三各二句如次應知。四信體具徳
故如寶藏。五納法成行故如淨手。六能捨
染離著。七能解深玄。上四各一句應知。八
轉進成果。兩句可知。九能令善根明利。十
力用無壞。十一能滅惡業。十二能得大果。
十三入法無礙。十四離八難報障。十五能越
魔境。十六巧示脱因。十七爲大果堅因。謂
佛地一切諸功徳法莫不皆以不壞之信
爲彼因種。十八生覺樹果。十九長種智門。
二十示妙覺果。上初八自分行。後十二爲勝
進徳。此等功徳並是已後諸位乃至佛地所
成之徳。倶在信中之所成就也。下一頌結
歎顯勝。是故者是前信能成彼二十勝功徳
故。所説次第所修行中。是故信樂最勝難得
也。後半喩*況。一信體希有喩。二能出衆徳
喩 第四若信恭敬下有五十頌。明能廣攝
行位分中二。先攝行。後若生無上菩提心下
明攝位。前中先明信敬三寶行。後明信順
三寶行。前中初有三頌明信佛成二行。初
二成持戒行。後一成供養行。二有一頌信
法成二行。謂聞教無厭行。欣證難思行。三
有一頌信僧成二行。謂信體無壞及信力
無動。下明信順三寶行中。初二頌順僧成
二行。謂利根捨惡友及近善友修勝行。次
一順法成二行。謂解因果行法。成解脱
果法。後一頌順佛亦二行。謂順果佛護。起
因發心。上來攝行爲入十住之方便竟
第二攝位中攝後四位則爲四段。初有二
頌半明攝十住位。謂菩提心則是入初住
位。勤修佛徳是治地修行二住行也。生佛家
是生貴住。謂生在佛家種姓尊貴故也。無著
是五六二住行也。深心妙淨是七八二住行
也。殊勝無上心是九十二住行也。皆准釋可
知。二若得無上下三頌明攝十行位。於中
波羅蜜總擧十行。摩訶衍是異小乘行法。供
是順理行謂是初四行也。念佛定是離癡亂
行。見佛常住是後五行。以後五倶是般若攝
故。三若知如來下二頌半明攝十迴向位。
於中行成稱理故法永存。謂是如相及法界
等。辨説度生。是救衆生離衆生相等。前七迴
向亦是諸門迴向衆生義也。大悲者是此位
中所成大悲行。對治獨覺捨大悲障故也。四
若得大悲下有三十三頌明攝十地位。於
中初半頌攝初地。謂喜樂深法是初極喜地。
所證遍滿眞如名深法也。二半頌離有爲
過是離垢地。以離犯戒有爲之過失故。三
有一頌明第三地。以得禪離慢故不味
著故能兼利衆生也。四有一頌明第四地。
以得道品智故處生死而無憂也。十度
行中此當進行故云精進無上也。五有一
頌明第五地。以此地成禪度依禪起通
也又能善解世間五明處等故云解衆生
行。六有一頌明第六地。以此地得悲智不
住般若大智現前故也。此中成就衆生是
悲成生智是智也。七有二頌明第七地。
初一是有中殊勝行故四攝攝生。後一是空
中方便智相導故令住無上道也。八有三
頌明第八地。初一超四魔。謂捨分段故無
陰魔。無捨命故離死魔。惑永不現行故無
煩惱魔。是故天魔亦不得便也。此第八地成
就超四魔之因云道也。次一得位及忍。彼
釋名分及淨忍分。後一授記位如善慧仙人
於第八地得授記等。現佛前在彼四種一
向佛土中故。九有一頌半明第九地。謂彼
菩薩作大法師故解佛密教順教説法
令佛護念。佛徳自嚴爲他説法。十有二十
一頌半明第十地。於中有三。初十三頌半
明殊勝三業。於中先有五頌半明身業勝。
此中三頌正報勝。二頌半依報勝。次有四頌
明語業勝。此中初二解深巧辯。次二明智身
法。後四頌明意業勝。一他心智。二斷惑
智。三證實智。四十地十自在等結位也。命自
在等十種成就此位故。二若十地種下有四
頌明十地終心受位分。此甘露水灌頂等明
此信滿中受職。三若身下四頌明結歎顯勝。
初一明入理深廣天人莫知。謂此法身滿空
十方不動。是故於此無等界諸天世人莫
能知也。次一行成果滿見聞廣益。於本所
行無不果者。所求畢故無不果遂也。又
如下明法品云。見聞供養者皆住不退地故
云不空也。次一頌半威力護法常益不斷。
如維摩經云此經住世皆彌勒威神力也。
又初體。次徳。後用。下半頌結。上句結慧。下
句結福。倶無盡如海。又此信門中展轉鉤鎖
該攝如此。十地等者以信爲道元功徳母
諸位行相皆信而成。故上總云信能轉勝成
衆行究竟畢至如來處。斯之謂也。又云在
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徳。是此一乘圓教
法也。三乘中則不得如此。第五從或有
刹土下有二百頌半明無方大用分。以信
滿成此賢首位故。同普賢等廣大三業該
因及果遍一切處盡一切時常作無邊法
界大用。此爲恒式。當相而論不依諸位。今
約信門之中顯現則屬信攝。然大用無涯
難以具述。依例辨十以顯無盡。則是十三
昧門之業用也。一圓明海印三昧門。二華嚴
妙行三昧門。三因陀羅網三昧門。四手出廣
供三昧門。五現諸法門三昧門。六四攝攝
生三昧門。七窮同世間三昧門。八毛光覺
照三昧門。九主伴嚴麗三昧門。十寂用無涯
三昧門。以業用差別所主各異。功能純雜依
門不同故以三昧門而辨差別。如水一切
處定等。又以創辨大用之本故。初顯海印
後明用不異體。故末後辨寂用無礙。就
初文中有五頌半分二。初明業用後顯所
依。前中五。初一偈明現佛説法。次二一偈
顯無功成事。謂不作功用故云斷希望
也。又釋以因位滿故更無希求故云斷。
次三一偈明現八相。次四一偈明現三乘。
次五一偈現雜類。後二句結用所依。海印者
從喩爲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
内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
異如彼兵像故。大集經第十四云。喩如閻
浮提一切衆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
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
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衆生
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慧明。是爲菩薩得
海印三昧見一切衆生心行所趣。解云。此中
見字亦現字。謂由見故現也。通二應知。問
此中既是十信菩薩現成佛者爲是暫時化
現。爲實成耶。答若三乘初教中總無化現
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終教十信滿心勝
進分上入十住初。則得不退故能暫時化
現成佛。如起信論説。若一乘圓教中實則不
依位。寄終教位相以辨之。於信滿不退之
際則明得彼普賢法界行徳具攝因果圓
融無礙。若以因門取則常是菩薩。若果門取
則恒是佛。由此鎔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
薩。或唯是佛。或倶不倶等思準之。問此中果
門成佛與終教化現何別。答彼但於一位
依一世界化現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攝一
切位也。十方世界者一切處也。念念中者一切
時也。問此中既言示現只應暫現同上終
教。答如文無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頃遊十
方。若斯之徳自非因位窮滿孰能具此。故
知定是實行滿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
一切諸佛於諸世界爲物成道皆是示現。
以廢機約自無成不成等故也。又大集經
第十四云。得灌頂正位於一切諸菩薩行
次佛神力。若菩薩成就如是等法者能
於無佛世界示現八相成佛。乃至廣説。第
二華嚴三昧於中二頌半分二。初辨業用。
於中有七行。一嚴土行。二供佛行。三光明
行。四教化行。五智慧行。六説法行。七十度
行。後二句結行所依三昧。以行門無礙稱
一切自在。華嚴是行法故結屬之。如第七會
入華嚴三昧説二千行法等。第三因陀
羅網三昧於中有四頌分三。初二句標定
門。謂將現因陀羅網土故 先入因陀羅
定也。二明其業用。於中二。先明一塵内現。
後類一切塵。三後二句結所依定。雖法界
縁起理數常爾然由菩薩不亂智力而得顯
現故云自在力也。亦名解脱者是不思議解
以離諸礙故。如下文不思議品末説有
十種。謂一塵中現三世佛事等。又可上句
是定力解脱是智力。以不亂是定作用無礙
是解脱故也。第四手出廣供三昧。於中
有十七頌分三。初三句標定門。二辨業
用中二。初手内出供。二無量清淨下明手
光嚴供。以是法界手故求差別性了不可
得。然出供具不可窮盡。三後一偈結所依
定。涅槃中名佛爲大仙也。第五現諸法
門三昧。於中八頌分四。初一標門及意。二
明業用有二十二門。攝衆生通入故云門
也。三有二句結無盡。四一偈結所依定
 第六四攝攝生三昧。於中十六頌一句分
三。初一頌標定門及意。二明業用。三末後
一句結無盡。就業用中四。初二頌明布
施攝。二以諸相好下四頌辨愛語攝。於中
初示愛色令脱。二柔軟下妙音説法。此八種
梵音義略作三門。初種類。二名體。三業用。
初中檢諸聖教有四種類。一約教義辨。如
十住經説。如來有八種音聲。一謂見苦。二謂
向苦。三謂見習。四謂向習。五謂見盡。六謂向
盡。七謂見道。八謂向道。此八以音從所説
辨。以約佛音用故也。二約佛音體。亦如十
住經謂。梵音有八種。一不男音。二不女音。
三不強音。四不軟音。五不清音。六不濁音。
七不雄音。八不雌音。三約佛音徳亦八種。
如梵摩喩經説。一最好聲其聲清雅如迦陵
等。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大小得中。
四柔軟聲言無麁獷等。五不誤聲言無錯失。
六不女聲其聲雄朗。七尊慧聲言無憚怯如
尊重人如勝慧人言無所畏。八深遠聲齊
輪發聲猶如雷震。此上三類是佛圓音體徳
用分三耳。四約通融有六十四種梵音聲。
此有二釋。一別數六十四種如密迹力士經
中具顯。二諸徳於前三類之中。以初八入
後八内。一一具八。是故八八成六十四也。
二名體。先名者具足五義方名梵音。如
尼沙經説。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
何等爲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
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遍遠聞。
具此五義乃名梵音。又梵者圓潔之謂又
如梵天普應等故名也。聲者是執受聲。音者
明彼有詮表之韻是故名也。二體者小乘唯
是色蘊攝。是不可見有對色。十二處中聲處
攝。十八界中聲界收。初教聲處等則空爲性。
又是十一識中言説識爲體。終教此聲用佛
淨識爲性。然此淨識復不異眞如故則以
眞如爲彼自性。頓教梵音稱同本性則不
可説也。圓教以彼無盡法界無礙爲性。是
故通攝一切。圓融自在如下性起品如來音
聲處説。三明業用者有二。初約益生。小乘
唯益當會等衆。三乘乃益顯密等衆。一乘
益於無盡顯密。謂重重無盡也。二約分量。
小乘唯同人類言音。三乘佛音遍一切界。
如目連尋不知等。一乘遍因陀羅網法界
處重重無盡無盡也。三衆生苦樂下明同事
攝。於中初同其事。二若有不識下明示法。
十行是十度也。四或有衆生下四頌顯利行
攝。於中初示生死過令捨。二如來十力下
顯佛徳令求。三如是方便無有量一句結
無盡也。第七窮同世間三昧。於中有十
七頌一句分二。初三句標意。二博綜下正
辨大用。於中二。先明身業用。二若見世間
無正見下明語業用。初中有五。一作王臣
等益。二或於曠野下作非情益。三若見世
界下作悲匠益。四咒術下作仙人益。五作
外道益生皆令解脱。二語業用中三。初一
偈總擧。二別顯。三知一切下二句結所依定。
一心説法名三昧也 第八毛光覺照三昧。
於中有八十九頌分四。初一標門及意。二
所放光下正辨業用。三是名下結所依本。
四所修行業下重釋成分齊。第二業用中有
二。初明一毛光用。二如一毛下類顯多毛。
前一毛中復二。初略辨四十三門。二如是
等比下廣結恒沙。謂此菩薩身同法界窮
盡九世遍該塵道。常有如此光明大用無
休息時。是故此光常定恒有恒無。於淨眼者
無時不見故恒有。無淨眼者無時暫見故
恒無。法光常定。廢興在縁故也。前中四十
*三門内一一皆有三義。一出光名。二顯光
益。三出光因。初光中因内或以言説顯三
寶。或約事如開佛門現塔形等。第二中燈
明離染闇故得淨光。或燈照現淨境。三四
二因内各二。一事因。二法因。第五歡喜光因
内。一莊飾佛像令見者喜。二讃佛徳令聞
者喜故也。第六因中。一自樂三寶。二教他
樂。寂靜光因内離十種非法語者。以惡語
惱人令他心不安靜故是障也。依燃燈經
十種非法語。一妄語。二痛心語。三麁語。四苦
惡語。五不喜語。六不樂語。七不愛語。八不入
心語。九惱他語。十結怨語。又見佛光中依西
國法。有欲捨命者令面向西臥。於前安
一立佛像。像亦面向西。以一旛頭挂像手
指。令病人手捉旛脚。口稱佛名。作隨佛
往生淨土之意。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
若能作此安處非直亡者得生佛前。此人
亦當得見佛光也。又樂法光因中有七。
一聽。二説。三書。四愛。五護。六施。七行故也。
此中護法者通論有四義。一護理法不
見故。二護行法令増長故。三護教法説
不倦故。四護果法。謂敵對惡王等護住持
三寶故。於此四處皆不惜身命而存護
也。第二廣結中。業者是光往因也。果是現光
也。二倶同現者過去因行以依十世門故亦
在此現也。第三結所依中不亂*故明
故結定智二門也。第四重釋中。何須重釋
者以上云彼光覺悟一切衆生何故乃有
衆生而不見耶。釋中三。初二偈法説。於中
有七種衆生。得遇此光。以有縁故。一同
業。二隨喜。三聞修。四見行。五修多徳。六供
多佛。七求大果。二有三偈半喩説。於中初
二偈明機眼開閉喩。二有一偈半明機業
善惡喩。三有一偈明聞法勝益。第九主
伴嚴麗三昧。於中有六頌分二。初一偈標
名及意。二三千下正顯業用。於中五偈。初
偈化現身座則主也。次一攝眷屬。次一
釋眷屬勝。次一顯主勝。次一結通十方無
邊法界身也。第十寂用無涯三昧。於中有
三十五頌分三。初一偈標意。於中往返約
方出入約定。二或東方下正顯業用。三是名
下結無盡。第二業用中二。初約位總明自
在。二一切鬼神入正受下明微細差別自在。
前中三。初明器世間自在。二東方世界下於
智正覺世間自在。三於眼根中下於衆生世
間自在。凡論菩薩三世間自在有二義。一
菩薩身作三世間故得無礙。二菩薩於三
世間處示現自在。今此文中初二世間約後
義説。衆生世間約前義説。文中互擧。理實
遍通具此二義也。就初二世間自在中。何
以得成東入西出等者。通論文中有四重
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則西故。是故不
移東而常在西也。問文中不言不移而至。
何必不是東沒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
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二佛無
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故。常在東佛前則
是恒在西佛邊也。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
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
豈是不分身一身在東一身在西耶。答若多
身在多處何成奇特。何得名爲不思議用
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入出無礙。謂以
入定則是出故。是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
問何必不是先入後出耶。答既言常見入
亦常見出故知是則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
然此文意爲但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
非此所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故。問此刹
那入定何因則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兎此*兎
則生是死。何以故。以有則是無故。入出等
亦爾准思之。又此菩薩以法界爲身故。是
故縱於東方百千界外見。法界時以法
界非是分限法故隨顯現處無不全現。故
菩薩身常在入定中現恒在出定中現。無
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向出定門中
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出竟時也。餘義准
之。又若約境論理數法爾如此圓融。若約
智説由菩薩智了達此法迴動自在。今此
文中具通二也。就衆生世間自在中二。初
約自身。後約他身。自中約十二處辨。於中
縁起無礙定等圓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對無
礙之相。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
應從根出。爲顯此根則是境故從境出也。
以一心縁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則而根境兩
分。第二對二定無礙。謂理事二定也。爲分
別境事應入境定。反入根中爲觀根空
寂應入根定。反入境中以分別境事智
即是觀根無生智。是故二定無礙唯是一心。
第三對二境無礙。謂深廣也。此所分別廣事
即是無生無性深理故。是故眞俗雙融唯一
法界。但以不礙二義故。寄俗於境寄眞
於根。理實遍通。第四對入出無礙。謂以入定
則出故。是雖起定而念不亂也。第五對體
用無礙。謂自他也。謂雖現於境廣故。人不
能知。恒寂故。雖起於定深故。自心恒不
散。是故此上十義同爲一聚。法界縁起無礙
相則故也。又此中復有三重希有。謂根入境
出已爲一希有。復能境中更示無邊分別。
非天人所知。爲二希有。從境出已示此分
別已甚希有。復於彼時定心不散更復希
有。何以如此者欲顯三昧純熟故也。文處
可知。二童子身下於他身無礙。此有二義。
一菩薩化現彼身轉變速疾。二菩薩既具三
世間身。則以一切衆生實報之身作自身故。
是故現彼身入此身出也。而彼遍計衆生不
覺不知。除應度者。此明定用自在可知。
第二微細差別自在中。亦三世間皆分折顯
示。於中毛孔毛端是衆生世間之差別。佛光
明爲智正覺之差別。微塵等餘並器世間之
差別。悉是菩薩身現於彼等中出入定也。
非是觀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現故。現者
現身於彼中也。第三結者有二意。一近別
結此第十定。二遠通結前十門。是略。約實
則無盡。第六喩説玄旨分。亦名擧劣顯勝
分。以上來所明正顯一乘普賢行徳窮乎佛
境。然位次之言蓋是外凡十信之位。既越三
乘反於視聽。滯情對教取信無由。是故擧
斯近事以鏡玄趣令開悟耳。於中有七十
七頌分二。初一偈總標。於中衆生業等者。
下文諸天修羅等是正報。海風等爲依報。次
一句是下諸龍興雨等。下句是聲聞三昧及
梵天等。並於世間有少不測。故云難思。所
以爲喩況。二別辨中有十八大喩。一聲聞現
通喩。喩菩薩自在饒益衆生力。於中三。初
標意。謂理實聲聞之通比於菩薩。如牛迹
之與大海螢燭之與日光故云無可爲喩
也。但以今擧螢徳尚爾。矧乎羲陽。令聰
慧者翻對懸解彼云聰慧者能解是義也。次
得八下擧近喩。後現作下顯遠趣。二水現四
兵喩。喩菩薩海印三昧徳。三海天妙音喩。
喩菩薩總持巧説令衆喜徳。四女授辨才
喩。喩菩薩方便智授法令喜徳。五幻師化
術喩。喩菩薩不思議解脱力轉變悦機徳。六
修羅入絲喩。喩菩薩自在無礙通。七象王隨
變喩。喩菩薩定用隱顯自在徳。八修羅大身
喩。喩菩薩現法界等身徳。謂如上文三千
大千世界中化一蓮華滿世界等知之。九
帝釋破怨喩。喩菩薩降破衆魔徳。十空聲
説法喩。喩菩薩無功用心説法利生徳。十一
空聲安慰喩。喩菩薩慈音除惱徳。十二天王
普應喩。喩菩薩圓迴之身應機無礙徳。十三
魔王自在喩。喩菩薩十力攝生令同行徳。
十四梵身殊現喩。喩菩薩以解脱力遍坐
道場説一切法徳。十五摩醯數渧喩。喩菩薩
一念了知一切衆生心徳。十六風輪持散喩。
喩菩薩大願宿成無心無礙而辨説應機徳。
十七大海包含喩。喩菩薩蘊積衆徳印現
群機徳。十八龍王遍降喩。喩菩薩窮盡法
界普雨法雨徳。第七校量勸發分。於中
有十頌半分四。初一偈喩況難。二一偈明
説者難。三有三偈半顯信行者難。四若三
千下五偈擧易顯難。各是一事向後漸難可
知。第八顯實證成分中有三偈。一辨益
有三。一動地。二降魔。三滅苦。二諸佛摩頂。
三述讃隨喜。第二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四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五是第三會盡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佛昇須彌頂品第九
將釋此文。四門同上。一釋名有二。初會名
者。約法名十住會。約處名忉利天會。
釋可知。二品名者。佛是化主動靜無礙不
去而進故云昇。昇至何處。謂須彌頂須彌
此云妙高山。謂以四寶所成故云妙。謂東
面黄金西白銀南頗梨北馬瑙。餘山唯金故
非妙。獨出九山故云高。高八萬四千由旬。
縱廣正等。亦名安明山。頂者山巓也。謂此山
頂中央有帝釋宮。四面各有八埵如臺。去
釋三由旬中別有宮城。三十二天輔弼帝
釋。并釋有三十三也。今趣釋宮故云頂
也。約處表法明十住成位不退勝故居山
頂也。即從人用及處三義立名。問何不在
人間説耶。答爲顯行位漸昇進故。又表成
位離染故居天也。問何不至四天王天。答
有三意。一以彼是雜鬼神天顯法非勝故
超過也。二爲寄法以十信是外凡退位十住
是内凡不退。欲表進退懸殊故越四天王
處也。三若未至山頂容有進退。到山頂
上即安住不退。是故越彼山腹處天至此
頂處以表法也。二來意亦二。初會來者一
答前十住問故。二前已明信。今顯依信起
解故次來也。三前信但是位前方便。方便既
滿。正位顯彰故次來也。二品來者前品辨信
究竟。今將赴後位故來也。三宗趣亦二。
初會宗亦二。先約人謂化主及助化各有體
相用。約住準之。二約法謂十住教義義中
以平等法界爲體。十住行位爲相。應教所
詮爲用。教中以六決定爲體。十住不同爲
相。益機爲用。相即無礙準上思之。二品宗
者以嚴處請佛如來赴感爲宗。四釋文
者就此會中有六品分二 初二明方便
發起即序分 餘四品是當會正宗。前中二
初品是如來應感序明果徳備。後品明集衆
光讃序明因徳圓。即顯十住位中具因果
宗圓備故也。前中三。初辨化縁。二爾時帝
釋下嚴根欲。三爾時世尊下明根縁契合。初
中二。先體融遍周法界。後明用融。謂不動
而進。前中初一句明體融所由謂佛力也。下
明融遍之相。於中十方各一一閻浮等者。是
上光明覺品所辨。十方各乃至不可説不可
説虚空法界等世界中皆有菩提樹下盧舍
那佛。各與海會菩薩衆并與文殊師利乃至
賢首等悉各説法。以諸會衆各不雜故云
自謂在也。今並同時集衆各昇本界天上
而不離本處也。若約小乘三乘等中説經
施化。但論在某處等。無此一説一切説等。
今欲明一乘法。即主伴圓明故法如此也。
於中一三世間融。二依正二融。三於正報中
有三寶相融謂説種種爲法寶。菩薩爲僧。
對如來故。四於諸菩薩有三業融。謂顯現
是身。説法爲語。自謂爲意。問何須集此者。
欲明具主伴。凡一法起必具一切故。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