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經探玄記 (No. 1733_ 法藏述 ) in Vol. 35

[First] [Prev+100] [Prev]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33 [cf. No. 278]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歸依大智海 十身盧舍那
    充滿諸法界 無上大慈尊
    方廣離垢法 圓滿解脱輪
    普賢文殊等 海會大菩薩
    我在具縛地 悕心大法門
    唯願見加哀 令増念智力
    開此祕奧藏 廣益於自他
    願令法久住 傳燈報佛恩
夫以法性虚。空廓無涯而超視聽。智慧大海
深。無極而抗思議眇眇玄猷。名言罕尋其
際。茫茫素範。相見靡究其源。但以機感萬
差。奮形言而充法界。心境一味。泯能所而
歸寂寥。體用無方。圓融叵測。於是無像現
像。猶陽谷之昇太陽。無言示言。若滄波
之傾巨壑。是故創於蓮華藏界。演無盡之
玄綱。牢籠上達之流。控引令階佛境。然後化
霑忍土。漸布慈雲。灑微澤以潤三根。滋
牙而歸一揆。是知機縁感異。聖應所以
殊分。聖應雖殊不思議一也。華嚴經者。斯乃
集海會之盛談。照山王之極説。理智宏遠。
盡法界而亘眞源。浩汗微言。等虚空而
被塵國。於是無虧大小。潜巨刹以入毫
端。未易鴻纖。融極微以周法界。故以因
陀羅網參互影而重重。錠光玻黎照塵方
而隱隱一即多而無礙。多即一而圓通。攝
九世以入刹那。舒一念而該永劫。三生究
竟堅固種。而爲因。十信道圓普徳顯。而成
果。果無異因之果。派五位以分鑣。因無
異果之因。總十身以齊致。是故覺母就機
於東城。六千疏其十眼。童子詢友於南國。
百十圓成以一生。遂使不越樹王六天斯
屆。詎移華藏。十刹虚融。示寶偈於塵中。齊
輝八會。啓王珠於性徳。七處圓彰。浩浩鏗
鋐。隔思議而迥出。巍巍煥爛。超視聽於聾
盲。是故舍那創陶甄於海印。二七日旦爰興。
龍樹終俯察於虬宮。六百年後方顯。然即大
以包含爲義。方以軌範爲功。廣即體極用
周。佛乃果圓覺滿。華譬開敷萬行。嚴喩飾
茲本體。經即貫穿縫綴。能詮之教著焉。從法
就人寄喩爲目。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
間淨眼品者。器等三種顯曜於時。光潔照
明況於淨眼。法喩合擧故云世間淨眼。語言
理一。格類相從。故稱爲品。此經有三十四
品。此品建初故稱第一。故言大方廣佛華
嚴經世間淨眼品第一。餘義如下説
將釋此經略開十門 一明教起所由 
二約藏部明所攝 三顯立教差別 四
簡教所被機 五辨能詮教體 六明所
詮宗趣 七具釋經題目 八明部類傳譯
 九辨文義分齊 十隨文解釋
初教起所由者。先總辨。後別顯。總者。夫大
教之興因縁無量。故智論之初。廣辨般若教
起因縁。如須彌山不以無事及小因縁而
能令動佛。亦如是。大因縁故而有所説。所
謂般若波羅蜜。流行世間廣益群品故也。
法華亦云。如來爲一大事因縁故出現于世。
所謂開示悟入佛知見等。此經下云。如來
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
非少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以十種無
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
世。何等爲十。一者發無量菩提之心不捨
一切衆生。如是等乃至廣説應知。次別顯
者。略提十義以明無盡。何者爲十。謂由法
爾故 願力故 機感故 爲本故 顯徳
故 顯位故 開發故 見聞故 成行故
 得果故。 初法爾故者。一切諸佛法爾皆
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此無盡法輪如大王
路法爾常規。無停無息盡窮未來際。是故
下文不思議品云。一切法界虚空等世界。悉
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於念念中。
化不可説不可説佛刹微塵等身。乃至盡
未來際劫。一一化佛身有不可説不可説佛
刹微塵等頭。一一頭有不可説不可説佛刹
微塵等舌。一一舌出不可説不可説佛刹微
塵等音聲。一一音聲説不可説不可説佛刹
微塵等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説不可説不可
説佛刹微塵等法。一一法中説不可説不可
説佛刹微塵等句身味身。復不可説不可説
佛刹微塵等劫説異句身味身。音聲充滿法
界一切衆生無不聞者。盡一切未來際劫
常轉法輪。如來音聲無異無斷不可窮盡。
解云。准此經文。於一毛端處於一念中
出於如上業用。餘念念中皆亦如是。如一毛
端處如是念念業用無盡。餘一一毛端次第
周遍虚空法界等一切世界。各皆如是無盡
無盡。此即處以毛端該於法界。時以刹那
盡於劫海。謂於此處明頓起業用。謂於此
時明常起業用。此亦不待因縁。諸佛法爾。
此經下文所説皆爾。問若爾何故。處唯八會
時局二七耶。答遮那品云。一一微塵中佛
國海安住。佛雲遍護念彌綸覆一切。又云。一
毛孔中無量佛刹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彼一
切處盧遮那佛於衆海中演説正法。解云。
況八會處而不該攝十方法界。又發心品云。
知無量劫即一念一念即是無量劫。解云。況
二七日時不攝無量劫海。不思議品云。一切
諸佛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佛刹。於
一微塵中普現三世諸佛自在神力。於一微
塵中普現三世一切衆生。於一微塵中普
現三世一切諸佛佛事。解云。此中塵内三
世通括一切前後際劫。是謂諸佛法爾常説
故也。二願力故者。謂是如來本願力故。令
此教法稱機顯現。是故盧遮那品云。十方國
土中一切世界海。佛願力自在普現轉法輪。
又云。盧遮那佛神力故一切刹中轉法輪。普
賢菩薩願音聲。遍滿一切世界海。解云。即是
此經該於十方。虚空法界等一切世界及諸
塵内諸刹土中。同時説此經者。皆是本師願
力所致。是故下諸會初皆云盧遮那佛本願
力故。又雲集品頌云。無量無數劫此法甚難
値。若有得聞者當知本願力。解云。此即由
佛願力令衆得聞。又云。如來不出世亦無
有涅槃。以本大願力顯現自在法。三機
感故者。如來平等無有改易。隨應衆生現
身説法。此有三義。一以佛果色聲清淨功
徳爲増上縁。應彼機感以成攝化。雲集偈
云。有眼有日光能見微細色。最勝神力故
淨心見諸佛此現
身也
。又法界品云。佛於過去
行得一微妙音。無心於彼此而能應一切。
此説
法也
二佛果無有色聲麁相。但以平等理智
増上願力。機感相應有形言現。雲集偈云。
三世一切佛法身悉清淨。隨其所應化普現
妙色身。又云。一切諸如來無有説佛法。隨
其所應化而爲演説法。三通上二義有無
無礙。以稱法界無障礙故舍那品云。佛身
充滿諸法界。普現一切衆生前。應受化器
悉充滿佛。故處此菩提樹。一切佛刹微塵等
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衆。各爲
具説普賢行。解云。正是此經所説分齊。四
爲本故者。謂將欲逐機漸施末教故。宜最
初先示本法。明後依此方起末故。是故最
初説此經法。然後方於鹿園等處漸説枝
末小乘等法。又下性起品云。猶如日出先
照高山等。如下立教中引説。五顯徳故
者。謂顯佛果殊勝之徳。令諸菩薩信向證
得。此有二種。一依果謂蓮華藏莊嚴世界海。
二正果謂如來十身通三世間等。並如下文
説。此二無礙有四句。一依内現依。如塵内
現刹海。二正内現正。如毛孔現佛等。三正
内現依。如毛孔現刹等。四依内現正。如塵
内現佛等。是故隨擧一門即攝一切。無不
皆盡。並如下説。爲顯此果徳故説是經
六顯位故者。爲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
至果具五位故。此亦二種。一次第行布門。
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滿後。方至佛
地。從微至著階位漸次。二圓融相攝門。謂
一位中即攝一切前後諸位。是故一一位滿
皆至佛地。此二無礙廣如下文諸會所説
七開發故者。爲欲開發衆生心中如來之藏
性起功徳。令諸菩薩依此修學破無明&T021400;
顯性徳故。此亦有二種。一以言説顯示。
令知有故。二教其修行得顯現故。如下文
破微塵出經卷等。具如彼説。八見聞故
者。示此無盡自在法門。唯是極位大菩薩境。
而令下位諸衆生等於此見聞。而得成彼
金剛種子不毀不盡。要當令其至究竟位
故也。亦如性起品説。九成行故者。謂爲
示此普法令諸菩薩成普賢行。一行即一
切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
他悟。又云。菩薩受持此法。少作方便。疾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此亦二種。一頓
成多行。二遍成普行。並如下説。十得果
故者。令得佛地智斷果故。亦有二種。一斷
果謂除障故。即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
品明一斷一切斷。廣如下説二智果謂成徳
故。具足十身盡三世間。逆順自在依正無
礙。如不思議品等説。此上略由顯示如是
十義令此經教興起故也
第二藏部明攝者。略顯十義以明收攝
 一明三藏 二顯所攝 三辨二藏 四
釋相違 五開種類 六定所攝 七一
部收 八三部攝 九或九部 十具十二 
初明三藏者。一名修多羅。或云修妒路。或
云素呾&MT01169;。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故。
合機故。經亦二義。謂貫穿法相故。攝持所
化故。貫穿者。世親釋云。謂能貫穿。依故相故
法故義故名素呾&MT01169;。謂於是處。由此爲此
而有所説。名之爲依。眞俗諦相名之爲相。
十善巧法等名之爲法。隨密意等以説諸
法名之爲義。又無性釋爲貫穿縫綴。解云。
貫穿是契入義。縫綴是契合義。謂以聖言貫
穿義理。令不散失令不隱沒。縫綴連合。令
成詮表令得久住。佛地論云。能貫能攝故
名爲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説義及所
化生名爲契經。契理之經依主釋也。契經即
藏持業釋也。又雜心五義。一涌泉。二出主。三
顯示。四繩墨。五結鬘。正翻名線。何故稱經。
謂線能貫華經能持緯。義用相似。但以此
方重於經名不貴線稱。是故翻譯逐其所
重廢線存經。從譬立名。 二毘柰耶。此云
調伏。調者和御。伏者制滅。調和控御身語
等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此是所詮行。謂
調伏之藏也。或翻名滅。滅有三義。一滅業
非。二滅煩惱。三得滅果。或云尸羅。此名清
涼。三業過非猶如火燃戒能息滅故云清
涼。十誦律中名爲性善。或云守信。如昔所
受實能持故。或云波羅提木叉。此云隨順解
脱。由持戒故順至解脱。亦名別解脱
三名阿毘達摩藏達摩名法。阿毘有七義。
一名對法。此有二義。一對向。謂因智趣向
涅槃果故。二對觀。謂果智觀證涅槃滅故。
雖因智亦有對觀。然以仰進修故但名對
向。世親攝論云。此法對向無住涅槃能説
諸諦菩提分等諸妙門故。此約因智説。此
唯所詮。二名數法。梁攝論釋云。諸法中隨一
法或以名相或以別相或以通相等。數數
顯此一法故名數法三名伏法者。彼論云。
此法能伏諸説。立破二能。由正説依止等
方便故。故名伏。四名通法。此能通釋契經
義故。契經稱法。此法能通彼。即法之通。梁
攝論名解法。由阿毘達摩修多羅義易解
故也。五名無比法。六名大法。七名擇法。
此三唯約所詮。又順正理云。或契經名爲達
摩論能決了名爲對法。此即以教對教。同
上通法。或云摩得勒伽。此云本母。以教與
義。爲本爲母。亦名分別解脱。或云優波提
舍。此云論義。雜集中名解釋也。此契經等
上三種。皆含攝所詮出生義理。倶名爲藏。
莊嚴論第四云。彼三及此二云何名藏。答由
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也。初藏通持業
依主。後二藏唯依主。以從所詮爲名故。餘
出體性及諸門分別。廣如別説。第二顯
所攝者。此經何藏攝者。或唯契經攝。以非
餘二故。或二攝。以有決擇義理對法收故。
或三攝。下文亦顯諸戒行故。此約同教辨。
或是下文十藏所攝。以主伴具足顯無盡
故。此約別教。問三藏據教。十藏約義。如何
以義而云攝教。答若小乘教義倶不融。三乘
義融教不融。一乘教義倶融。是故得攝。如
意言無分別觀入教攝等。三乘中已有況一乘
耶。但標召表示即屬教攝。思之可見。第三
約辯二藏者。謂聲聞藏菩薩藏。初者約聲
聞小根。立三藏教詮示聲聞理行果等爲
聲聞藏。二約菩薩大根。立三藏教詮示菩
薩所行等法爲菩薩藏。莊嚴論第四云。此三
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説爲聲聞藏及菩薩
藏。 第四釋相違者。問經中亦云。爲求縁
覺者説十二因縁。何故不名縁覺藏耶。
答以諸縁覺亦唯斷我執唯證生空果成
羅漢入滅不殊。望於菩薩倶是下乘故不
別説。問等倶是下。何故獨名聲聞藏。答以
縁覺亦有出無佛世無教者故。聲聞不爾
故偏得名。問小乘教中亦有詮示菩薩乘法。
何不亦名菩薩藏耶。答以彼宗菩薩所斷
所證所入涅槃亦與二乘無差別故。又以
菩薩唯一不多故亦不説。問若爾何故。普超
三昧經三藏品及入大乘論。説彼三乘即爲
三藏。一聲聞藏。二縁覺藏。三菩薩藏。答彼經
論中。皆云大乘之中有此三藏故。非謂小
也。問即據此文縁覺有藏。與莊嚴論如何
會釋。答前據理果不異故合也。此約教行小
別故分也。是故二説不相違也。 第五開
種類者。就聲聞藏中。准諸經論曲開三
種。一諍論聲聞藏。謂契經四阿含。調伏五部。
對法二十。互相違諍。所説不同。不妨聖果。
是故總名爲諍論藏。二稱實聲聞藏。謂如瑜
伽聲聞地及聲聞決擇詮示聲聞行位果等。
皆悉稱實與理相應。不同婆娑及諸異論。
以補處所説非諸異論所能諍故。是故總
名稱實聲聞藏。問此中所説既與小乘諸部
不同。豈聲聞人有兩種耶。答此約教中説
聲聞法盡理不盡故。開爲二。非謂聲聞亦
有差別。三假立聲聞藏。如大乘經中。爲引
聲聞令迴心故。所立法門亦同聲聞名數
而説。如無作四諦及道品等。如諸大乘經中
説。不能繁引。既非菩薩所學。是故名爲假
立聲聞藏。問此中名雖同小乘義實是大。
何得總説爲聲聞藏。答只爲此義名爲假
立。問諸聲聞人根熟迴心所學即是菩薩藏
收。此假立藏於彼何用。答但聲聞迴心有二
種。一勝二劣。勝者一往入大不藉此藏。劣
猶怖大。是故方便同彼名數。令易信受故
立此門。第二菩薩藏中。准諸聖教亦有
三類。一小乘中菩薩藏。謂詮示菩薩依三十
四心等次第成佛。亦不論於十地行位。仍
復不同聲聞等者是也。如婆娑倶舍説。二
大乘共教中菩薩藏。謂詮示菩薩次第行位。
雖説有迴心直進不同。倶依十地行布漸
次修至佛果。如瑜伽菩薩地及諸大乘經論
中説。三不共教中菩薩藏。詮示菩薩依普賢
行位五位圓融。謂一位即一切位。一行即一
切行。圓極法界無礙自在。始終皆齊。一一位
滿即成十佛主伴具足等。故智論云。般若波
羅蜜有二。一者共。謂此大品經及餘方等經
與諸聲聞共説故。二者不共。謂不思議經不
與聲聞共説故。解云。此中共大之小非愚
法。共小之大非別教。是故有三菩薩藏也。
問菩薩聲聞二藏別故。即彼二人各別得果。
菩薩藏中既分三位。應三種菩薩各別成佛。
答成佛唯一。但機有淺深。教説三類。匪謂
成佛體實有三。今就教開不約佛體。問若
三説倶稱理。佛體亦成三。若成佛理是一。
二説即爲虚。答於一成佛通有三義。一以
本從末門。如小乘説。以同聲聞故。二開本
異末門。如共教説。以與聲聞相對辨異故。
三末盡唯本門。如不共教説。二乘聾盲無對
異故。佛體圓融具斯三義。是故三説各異佛
無若干。是故今菩薩藏中有此三類。第六
定所攝者。此經何藏攝者。倶非前三聲聞藏
攝。於後三種菩薩藏中正唯後攝。以智論
中別指此經爲不共故。或三類中唯除初
一後二倶攝。以此經中具普別故。或亦通
彼假立聲聞藏收。以經中亦辨四諦等故。
或亦總通二藏所收。以聲聞藏法並依一乘
法界所流味無別故。第七一部攝者。於十
二部中或唯約方廣一部所攝。對法論説一
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説廣大甚深
法故。名爲方廣。又瑜伽説聲聞藏中無方
廣故。或此經題目已顯現故。第八三部攝
者。謂記別。自説。方廣。以法華中説餘九部
爲小乘故。此經非彼故唯三攝。第九或九
部攝者。謂除因縁。譬喩。論義。以涅槃第三
説護大乘者受持九部。除前三故。第十
具十二者。一是契經攝。以涅槃經説始從
如是終至奉行是契經故。二應頌。如下文。
具有重頌故。三記別。如下文。具有記成佛
故。四諷頌。如下文有直説頌等故。五
自説。如下文從定起即説本分等六縁起。
如下文因請説故。七譬喩。如下文廣説喩
故。八本事。如下説盧舍那等及普賢本所經
本事故。九本生。如下説舍那等本生相故。
十方廣一門可知。十一希法。如下文毛孔
説法及座出衆寶柱現佛等。十二論義。如
瑜伽八十一説。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怛理
迦。一切了義經皆名摩怛理迦。謂於是處
世尊自廣分別法相等。如下文明難品等
説。是故此經具有十二部攝也。餘義如下
十二部經處説。藏部攝竟
第三明立教差別者。略提十類 一敍古
説 二辯是非 三述西域 四會相違
 五明現傳 六定權實 七顯開合 
八教前後 九就義分教 十以理開宗
初中。古來諸徳立教多端。難以具顯。略敍
十家。以成龜鏡。一後魏菩提留支立一音
教。謂一切聖教唯是如來一圓音教。但隨根
異故分種種。如經一雨所潤等。又經云。佛
以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等。二
陳朝眞諦三藏等立漸頓二教。謂約漸悟機。
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之教。故名爲漸。
即涅槃等經。若約直往頓機。大不由小。所
設唯是菩薩乘教。故名爲頓。即華嚴等經。後
大遠法師等亦同此説。三後魏光統律師
承習佛陀三藏立三種教。謂漸頓圓。光師
釋意一爲根未熟。先説無常後乃説常。先
空後不空等。如是漸次名爲漸教。二爲根
熟之輩。於一法門具足演説一切佛法。謂
常與無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説。更無由漸
故名爲頓。三爲於上達分階佛境之者。説
於如來無礙解脱究竟果徳圓極祕密自在法
門故名爲圓。即以此經是圓頓所攝。後光
統門下遵統師等亦皆宗承同於此説。四
齊朝大衍法師等立四宗教。一因縁宗。謂即
小乘薩婆多等部。二假名宗。謂成實論及經
部等説。三不眞宗。謂諸部般若。説即空理
明一切法不眞實等。四眞宗。謂華嚴涅槃。
明法界眞理佛性等故。五護身法師等立
五宗教。謂此於前第四宗内。開眞佛性以
爲眞宗。即涅槃等經。第五名法界宗。即華
嚴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六陳朝南嶽思
禪師智者禪師等立四教。一三藏教。亦名小
乘教。如法華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智
論中説小乘爲三藏大乘名摩訶衍藏。二
名通教。亦名漸教。謂大乘經中通説三乘
通被三根等。又如大品中乾惠等十地通
三乘者是也。三名別教。亦名頓教。謂諸大
乘經中所説法門道理不通小乘等者是也。
四名圓教。亦名祕密教。謂法界自在具足圓
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礙法門。亦華嚴等
是也。七唐朝海東新羅國元曉法師造此經
疏。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謂如四諦教縁
起經等。二三乘通教。謂如般若經深密經
等。三一乘分教。如瓔珞經及梵網等。四一
乘滿教。謂華嚴經普賢教。釋此四別如彼
疏中。八唐吉藏法師立三種教。爲三法輪。
一根本法輪。即華嚴經最初所説。二枝末
法輪。即小乘等於後所説。三攝末歸本法
輪。即法華經四十年後説迴三入一之教。具
釋如彼。九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乘教。
謂如法華中。臨門三車即爲三乘。四衢道中
所授大白牛車即爲第四乘。以臨門牛車亦
同羊鹿倶不得故。若不爾者長者宅内引
諸子時。云此三車只在門外。諸子出宅即
應得車。如何出已至本所指車所住處。而
不得故後更索耶。故知是權同羊鹿也。以
是大乘中權教方便説故。具釋如彼法華疏
中。十唐江南印法師敏法師等立二教。一釋
迦經。名屈曲教。以逐機性隨計破著故。
如涅槃等。二盧舍那經。名平道教。以逐法
性自在説故。如華嚴等。彼師釋此二教略
有四別。一主異。謂彼釋迦化身所説。此是舍
那十身所説。二處異。謂彼説在娑婆世界木
樹草座。此説在於蓮華藏世界寶樹金座。三
衆異。彼與聲聞及菩薩説。此唯菩薩極位同
説。四説異。謂彼但是一方所説。此要該於十
方同説。廣釋如彼華嚴疏中。第二辨是非
者。此上十家立教諸徳。並是當時法將英悟
絶倫。如思禪師智者禪師等。神異感通迹
參登位。靈山聽法憶在於今。雲法師依此
開宗講法華感天雨華等。並如僧傳等所
顯。又此諸徳豈夫好異。故分聖教。但以解
該群典異軫呈根。言不得已。開宗別釋。
務令聖説各契其宜。問此上十説誰是誰非。
答依成實論。佛説内外中間之言遂即入
定時。有五百羅漢各釋此言。佛出定後同
問世尊。誰當佛意。佛言並非我意。諸人問
佛。既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雖非我
意各順正理。堪爲聖教。有福無罪。況此
諸説各有少多聖教爲證。是故不可全非
棄耳。第三述西域説者。眞諦三輪。笈多
四教。波頗五説。並如別説。又法藏於文明
元年中。幸遇中天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
言日照。於京西太原寺翻譯經論。余親
時乃問。西域諸徳於一代聖教頗有分判
權實以不。三藏説云。近代天竺那爛陀寺同
時有二大徳論師。一名戒賢。二稱智光。並
神解超倫。聲高五印。群邪稽顙。異部歸誠。
大乘學人仰之如日月。獨歩天竺各一人
而已。以所承宗別。立教不同。謂戒賢即遠
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
瑜伽等論立三種教。謂佛初鹿園説小乘
法。雖説生空然猶未説法空眞理。故非了
義。即四阿含等經。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
自性説諸法空。然猶未説依他圓成唯識
道理。故亦非了義。即諸部般若等教。第三時
中方就大乘正理具説三性三無性等唯識
二諦。方爲了義。即解深密等經。又此三位各
以三義釋。一攝機。二説教。三顯理。且初
唯攝聲聞。唯説小乘。唯顯生空。二唯攝菩
薩。唯説大乘。唯顯二空。三普攝諸機。通説
諸乘。具顯空有。是故前二攝機教理各互有
闕故。非了義。後一機無不攝教無不具理
無不圓故。爲了義
第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禀提婆清
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謂佛
初鹿園爲諸小根説小乘法。明心境倶有。
第二時中爲彼中根説法相大乘。明境空
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
眞空故作是説。於第三時爲上根説無相
大乘。辯心境倶空平等一味。爲眞了義。又此
三位亦三義釋。先攝機者。初時唯攝二乘人
機。第二通攝大小二機。以此宗計一分二
乘不向佛果。三唯攝菩薩。通於漸頓。以諸
二乘悉向佛果無異路故。二約教者。初唯
説小乘。次通三乘。後唯一乘。三約顯理者。
初破外道自性等故。説縁生法定是實有。
次即漸破二乘縁生實有之執。説此縁生以
爲似有。以彼怖畏此眞空故。猶存假有而
接引之。後時方就究竟大乘説此縁生即
是性空平等一味不礙二諦。是故法相大乘
有所得等屬第二教。非眞了義。此三教次第
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具引蘇若那摩
訶衍經説。此云大乘妙智經。此昔所未聞
也。第四會相違者。問此二説既各聖教互
爲矛楯。未知爲可和會爲不可會耶。答
無會無不會。初無會者。既並聖教。隨縁益
物何俟須會。即是智論四種悉檀中各各爲
人悉檀。亦是攝論四意趣中衆生樂欲意趣。
於一法中或讃或毀。是故二説不須強會。
二無不會者。有二門。一約教應機。二約
機領教。前中但佛教門了與不了有其四
位。一約攝機寛狹。二約言教具闕。三約益
物大小。四約顯理淺深。初者若唯攝二乘
不兼菩薩。或唯菩薩不兼二乘。各攝機狹
故非了義。若寛攝三機周盡方了義。二者
若唯説小不兼説大。或唯説大乘不兼小
乘教。言各有闕故非了義。若言包大小具
足三乘方爲了義。深密經等據上二門。戒
賢所判亦有道理。三約益物大小者。若令
一切衆生得小乘益。或令一切有情得大乘
益。有得小益不能全令得究竟益。倶非
了義。若能令彼一切衆生及入寂二乘。悉皆
當得大菩提益。方爲了義。四顯理淺深者。
若於縁起隨説實有。或雖破實猶存假有。
既會相未盡顯理未極故。非了義。若説縁
生即是性空不礙縁起融通無二。會縁既
盡理性圓現。方爲了義。彼妙智經據上二
門。智光所判甚有道理。是故二説各據別
門互不相至。豈有相違。二約機領教者。問
二説三教各初説小。華嚴初説如何會釋。答
諸徳三釋。一云此三法輪約漸悟機説。華嚴
最初約頓悟機説。若爾密迹力士經初時具
説三乘法。此爲屬漸爲屬頓耶。若是漸教
應唯説小。若是頓教應唯説大。彼既具三
極成違害。是故此釋亦難用也。一云若依
顯了門。則有如前三法次第。若約祕密門
即諸説同時。若爾者即初時小顯而大密。何
不以大顯而小密耶。又判此顯密出何聖
教。理既不齊。復無聖教。故難依用。此上二
釋此三法輪攝法不盡。初即漸而非頓。後
即顯而非密。一云但是如來圓音一演。異類
等解。就小結集唯説小乘。就大結集唯説
大乘。就通結集具説三乘。若爾隨一結集倶
無前後。何有如此三教次第。今解此難便
會二説。汎論如來圓音説法大例有二。一
爲此世根定者説。二爲此世根不定説。初
中三節。一或有衆生此世小乘根性定者。
見佛始終唯説小乘。如小乘諸部。結集三
藏總無大乘。二或有衆生此世三乘根性
熟者。見佛始終但説三乘。如密迹力士經。
佛初鹿園説法之時。無量衆生得阿羅漢果。
無量衆生成辟支佛道。無量衆生發菩提心。
住初地等。乃至廣説。大品大般若亦同此
説。以此義準後時所説。皆通具此三乘。如
諸大乘經中所説。三或有衆生此世一乘根
性熟者。即初見佛於樹王下華藏界中依
海印定。唯爲菩薩演説無盡圓滿自在無礙
法門具足主伴。乃至終極亦同此説。以此
法中通括九世攝前後故也。二爲不定根
者。有二位。一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進
入三乘位者。即初聞唯小以爲不了。次聞
唯大亦非是了。後聞具三方爲了義。解深
密經就此根辯。二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
進入一乘位者。即初唯説小爲不了教。次
通大小亦非了教。後會三歸一唯説一乘
方爲了教。妙智經當此意也。由根不定有
此二門。是故二師各述一門故不相違。由
有如是此世根定及不定故。是故令彼教
門或有前後。或無前後。準釋可知。第五
明現傳者。當今諸徳於大乘中自有二説。
一立三乘大乘。以此宗許入寂二乘定不
成佛。是故約彼五性差別具説三乘。二立
一乘大乘。以此宗許入寂二乘亦並成佛。是
故約此佛性遍有唯説一乘。前師引教成
立云。如大般若經第五百九十云。若有情類
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
自無漏地。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
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性決定者。
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
雖未證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
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又解深密經
第二云。乃至更説法要。謂相無自性性。勝
義無自性性。乃至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
此道此行迹故正得無上安穩涅槃。一切聲
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
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説言唯
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
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
差別。解云。此約三乘同一所觀無性道故。
密意説此名爲一乘。理實三乘各證涅槃
非是一也。又瑜伽論第三十七云。補特伽羅
成就者。略説四種。有聲聞種性。以聲聞乘
而成就之。有獨覺種性。以獨覺乘而成就
之。有佛種性。以無上乘而成就之。無種性
者。即以善趣而成就之。善戒地持皆同此
説。又解深密經云。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
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
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深密解脱亦同此説。十輪經第九卷
亦説三乘各定差別。如是等文並非小乘。
是大乘中許三差別。是故各爲三乘大乘教
也。二後師引彼一乘大乘教者。涅槃經三十
三云。一切衆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
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
淨是名一味。又法華第一云。十方佛土中唯
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又云。
初以三乘引導衆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
脱之。又第三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
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徳
生滅度想入於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
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
彼土求佛智慧。大智度論第九十五亦同此
説。又法華論中四聲聞内退菩提心及應化。
此二聲聞佛與授記。決定及増上慢此二根
未熟故。菩薩與授記。方便令發心。解云。既
但云未熟不言無根。故知定當得佛菩提。
又復云方便令發心。即是發菩提心也。又
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説二乘無實涅
槃但是三昧力住。後必當得無上菩提。法
華論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
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般
涅槃城。此同楞伽住三昧樂。離分段故假
説涅槃。而實有彼變易身。故於淨土中行
菩薩道。勝鬘經云。言諸二乘得涅槃者。是
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又此經及無
上依經寶性論佛性論皆説入滅二乘於三
界外受變易身。又密嚴經中二乘必無灰斷
永滅。如是等文亦是大乘。不許三乘決定
差別。是故名爲一乘教。第六定權實者。
或有説者。一乘是權三乘是實。以深密經第
一時教唯爲發趣聲聞乘者。説即總無成
佛。第二時教唯爲發趣修大乘者。説即總
無不成佛。此二若過若不及。故倶非了義。
莫若第三時教。有種性者成。無種性者不
成。方爲了義。法華既當第二時教。即是密
意權説。是故勝鬘經以一乘爲方便説。是
故理實但約不定種性説爲一乘。攝論莊嚴
論顯揚論等皆同此釋。又法華第三生滅度
想入涅槃等。依瑜伽八十一並是變化聲
聞示現入滅。楞伽密嚴皆同此會釋。無上依
經寶性等論並是不定二乘向菩提者増壽
變易。非謂入滅更起受身。瑜伽説本轉二
識成就不成就四句中第四倶不成就者。爲
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界時。又八十云。無
餘依涅槃界中唯有清淨眞如法界。依此等
文。入涅槃已。身智倶滅。根識永無。豈有變
易修行成佛。是故唯有一乘非極了義。深
密經中第三時普爲發趣一切乘者説名
爲了義。故知三乘是盡理實教。又深密第二
第四皆云一乘是密意説故知是權也。或有
説者。一乘是實三乘是權。謂法華經唯一佛
乘是深密經三乘後説定性二乘滅亦不存
故。方便説三。實唯一故。若言法華是第二
時教。爲引不定二乘故説一切悉皆成佛。
而猶未説定性不成故非了者。若爾法華
之時猶未説有定性二乘。何因彼論立四
聲聞彼定性言從何處得。若有定性豈得
總成。若許總成何名定性。故知定性之言
牒前深密所説。後至法華明悉全成佛。是
故彼論順此經文。會前權説歸後實教。故
知法華定在深密後説。妙智三教一乘在三
乘後。梁論成立正法三中亦一乘在後。並
同此説。法華中生滅度想入涅槃等。釋爲
變化示現滅者。極違教理。違教者。若是變
化聲聞即實是諸佛菩薩。豈可迷自所示涅
槃乃生滅度之想。若作此釋元未讀經。違
理者。若入涅槃是永斷滅。諸佛菩薩於所
化前示現涅槃。若彼所化不定種性是勇猛
者。不怖生死能修勝行。若有一類性怯弱
者。怖畏生死學佛菩薩。先入涅槃擬欲
於後行菩薩道。汝宗入滅既無有起。豈不
誤彼一類衆生。此乃誤衆生何成引導。況
復此文無不相干。又亦未見勝鬘經意。乃
輒斷一乘以爲方便。彼經云。若如來隨彼
所欲而方便説謂二
即是一乘無有二乘。
二乘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又彼經
中廣破二乘云無涅槃。又云。此經斷一切
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豈説一乘以爲方
便。解深密經一乘是密意者。是未説法華
之前故作是説。及後説法華時會前三乘
皆是方便。瑜伽轉本倶滅。顯揚六義説一乘。
攝論十義説一乘。皆同深密會釋。以此等
論隨彼經造故。法華論説決定二乘亦受
記等。是隨此本經造故。若不信一乘守
權乖實甚爲可愍故。百喩經第二卷云。昔
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
王勅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
悉欲移遠此村去。時彼村主語諸人言。汝
等莫去。我當爲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
旬使汝得近去來不疲。則往白王。王爲改
之作三由旬。衆人聞已便大歡喜。有人語
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言
信王語故終不肯捨。世間之人亦復如是。
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心生疲倦。
便欲捨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
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説三。小乘之人
聞之歡喜以爲易行。修善進徳求度生死。
後聞人説無三乘故是一乘。以信佛語終
不肯捨。如彼村人亦復如是。解云。此經即
是金口良斷。權實顯然。可息諸説耳。第七
顯開合者。然此三乘一乘各有二種。三乘
二者。一異時三乘。如深密經初時唯小乘第
二唯大乘。二同時三乘。如第三時普爲發
趣一切乘等。於此教中一乘相隱三乘相
顯。是故就顯總名三乘。一乘二者。一破異
明一。如法華經。破二實滅。及涅槃經破無
佛性。倶是對權會破方説一乘。二直體顯
一。如華嚴經不對二乘無所破故。爲大
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是故初説華嚴
無權可會。終説涅槃會前諸權。是即非盡
權無。以顯實是倶名一乘。又復更開各有
三種。初三乘三者。一始別終同三。謂始約因
修四諦縁生六度等別。終就得果三乘之人
身智同滅。如倶舍等説。比約初時小乘教
説。二始同終別三。謂同聞般若同觀無性。
三乘之人各得自果。如前所引説。若據聖
諦縁生六度行異亦得名爲始終各別。此是
第二第三時教説也。三近異遠同三。謂法華
等初以三乘方便誘引。後同以大乘令得
度等。一乘三者。一存三之一。如深密等説。
二遮三之一。如法華等。三表體之一。如華
嚴等。是故通説有其四句。一或唯三無一。
如倶舍等。二或唯一無三。如華嚴等。三或
亦一亦三。此有二位。初三實一權。如深密
等。後一實三權。如法華等。四或非一非三。
約理絶言故。大般若中舍利子問善現云。
如來授諸天子記於三乘中何乘得記。善
現答言。於法相中無一無三。云何問言
於何乘得記。是故一乘三乘有存有泯。諸
説不同。或聞唯破二乘即謂唯約不定種
性。或聞無二亦無三即謂大乘實教亦破。
或聞不破大乘即謂大乘權教亦存。今釋
有二位。一約事破二乘實滅。二約教亦會
大乘權教。大乘權教許入寂二乘不成佛故。
但深破二乘即是破三。是故破二破三皆
不相違。第八教前後者。今辯如來一代所
説。約時顯教。大例有四。一本末差別門。二
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
初中本末同時始終一類各無異説。然有三
位。一若小乘中即最初度彼憍陳那等。最後
度於須跋陀羅。中間亦復唯説小乘唯益
小機。如四阿含經及五部律遺教等説。二若
約三乘即從始至終皆説三乘通益三機。
如前所引力士經大般若等諸大乘經。於中
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三若約一乘即
從初至極爲大菩薩唯説一乘。如最初時
説華嚴等。其中不通二乘。復攝九世該於
前後。是故至極更無異説。然此三類既依
此世根定者説。此即諸教相望各通始終。竟
無前後。二依本起末門者。有四類。一謂初
時爲大菩薩説大乘。次説中乘。次説小乘。
後説人天。如此經下性起品云譬如日出
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
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如來應供等
正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
輪常放無量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薩摩訶
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縁覺。次照聲聞。次照
決定善根衆生隨應受化。然後悉照一切衆
生乃至邪定。爲作未來饒益因縁。又此品中
如三千界初始成時。先成色界諸天宮殿。次
成欲界諸天宮殿。次成人處及餘衆生諸所
住處。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先起菩薩
諸行智慧。次起縁覺聲聞及餘衆生一切善
根。依此等文明佛初時説大後漸説小。約
法以明依本起末。非約根器。以無先學
大後學小故。問法豈不別耶。答小乘之法
定從大乘所流出故。文殊問經云。十八及
本二皆從大乘出。普超三昧及入大乘論意
並同此。三攝末歸本門者。依無量義經。初
時説小乘。次説中乘。後時説大乘。依解深
密經。初時唯小乘。第二時唯大乘。第三時具
三乘。依妙智經。初時唯小乘。次具三乘。後
唯一乘。此即無量義經合大開小。深密等合
小開大。謂於大乘開於權實。然深密妙智
既各聖教。不可取一捨一。是故合此二經
總有四門。一初時小乘。二經同説。第二時唯
大乘。唯深密説。第三時具三乘。此是深密第
三妙智第二。第四時唯一乘。唯妙智第三時
説。是故當知妙智經在深密後説。若謂妙
智經此土未翻而不信者。彼深密經既當第
三時教。然許定性二乘及無性有情並不成
佛。具足三乘名一切乘者。是即法華涅槃
既在深密後説。然定性二乘及無性闡提悉
皆成佛。當知即是第四時名一乘教。是故
與妙智經懸會無疑。又初小乘教。依法華
等佛成道後三七日等説。依眞諦三藏記
云。佛成道七年後説諸部般若。是第二時教。
又云。三十八年後説解節經。當第三時教。
今依法華經及無量義經。並云四十年後説
法華等。故知是深密後説。眞諦此説必有聖
教。若無聖教豈可自作年數。若不信此
者。即涅槃經最居末後是即無疑。然此四
時皆前權後實以後會前。法華涅槃會深密
之三乘歸究竟一乘其義決定。是故此四從
淺至深明攝末歸本之漸次也。四本末無
礙門者。謂初擧照山王之本教。明非本無
以起末。後顯歸大海之異流。明非盡末
無以歸本。是即本末交映。與奪相資。方爲
攝生之善巧也。是故通論總有五位。一根本
一乘教。此如華嚴説。二密意小乘教。三密意
大乘教。四顯了三乘教。上三如深密經説。五
破異一乘教。如法華涅槃等説。此上四門既
圓通無礙。是即前後即無前後。無前後即前
後。皆無障礙思准之耳
第九以義分教。教類有五。此就義分。非
約時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
頓教。五圓教。初小乘可知。二始教者。以深
密經中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倶不
成佛故。今合之總爲一教。此既未盡大乘
法理。是故立爲大乘始教。三終教者。定性二
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
説。立爲終教。然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
成。倶名漸教。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爲
佛。不依位地漸次而説。故立爲頓。如思
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
楞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等。又
下地品中十地猶如空中鳥迹。豈有差別可
得。具如諸法無行經等説。五圓教者。明一
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
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依普賢法界帝網重
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如此經等説。若約
所説法相等者。初小乘法相有七十五法。識
唯有六。所説不盡法原。多起異諍。如小乘
諸部經論説。二始教中廣説法相小説眞
性。所立百法決擇分明故無違諍。所説八識
唯是生滅法相名數多同小乘。固非究竟玄
妙之説。如瑜伽雜集等説。三終教中少説法
相廣説眞性。以會事從理故。所立八識通
如來藏隨縁成立具生滅不生滅。亦不論
百法名數不廣。又不同小亦無多門。如楞
伽等經寶性等論説。四頓教中總不説法相
唯辯眞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
是妄想。一切法實唯是絶言。呵教勸離毀
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
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
其意也。五圓教中所説唯是無盡法界。性海
圓融縁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
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十十法門各稱法
界。具如下説。然此五教有開有合亦有五
重。一或總爲一。謂唯是如來一大善巧攝生
方便也。二或開爲二。謂一乘三乘教前諸教
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
故名三乘教。後一直顯本法不通二乘故
唯是一。即智論中名共教不共教。此亦同上
印師等所立二教也。三或分爲三。謂小乘三
乘一乘教。智論既將此經爲不與二乘共
故名爲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爲通三乘
同觀得益故名爲共。即是三乘。義准四阿
含經既不共菩薩亦名不共。即是小乘。依
此三位梁攝論第八云如來成立正法有
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有本作
三乘字
三立一
乘。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此亦同上妙智經
説。又眞諦三藏部異執疏第二卷中亦同此
説。四或分爲四。此有二義。一於上共教中
約存三泯二開兩教故爲四。一別教小乘。
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
華等。四別教一乘。如華嚴等。二約歴位無
位開漸頓二教故爲四。一小乘教。二漸教。
三頓教。四圓教。五或散分爲五。於上漸教
復分始終二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經。但多分
而論。如上所指通諸經論。並可知第十以
理開宗。宗乃有十。一法我倶有宗。謂人天
位及小乘中犢子部等。彼立三聚法。一有爲
法。二無爲法。三非二聚。即初二是法。後一是
我。又立五法藏。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四
無爲。五不可説。此即是我以不可説是有
爲無爲故。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説
諸法二種所攝。一名。二色。或四所攝。謂三世
及無爲。或立五法。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
相應。五無爲。此即但有此法無別有我。三
法無去來宗。謂大衆部等説。有現在及無爲。
以過未法體用倶無故也。四現通假實宗。謂
説假部等。彼説無有去來二世。於現在法
中在蘊可實在界處爲假。隨應諸法假實
不定。成實論及經部別師亦同此類。五俗妄
眞實宗。謂説出世部等。彼説世俗法假以虚
妄故。出世法實以非虚妄故。六諸法但名
宗。謂一説部等。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
實體。此又通於初教之始。七一切皆空宗。謂
大乘初教。説一切法悉皆性空超於情表
無分別故。如般若等皆辯。八眞徳不空宗。
謂終教諸經所説。一切法唯是眞如如來藏
中實徳攝故。眞體不空具性徳故。九相想
倶絶宗。謂頓教中絶言所顯離言之理。理事
倶泯平等離念。十圓明具徳宗。謂如別教一
乘。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所顯法門。上來分教
開宗粗陳挭概廣引教理。具明義相如
別記説
第四教所被機者。通有十位。於中前五簡
其非器。後五正顯所爲前中五者。一違眞
非器。謂不發菩提心不求出離。依傍此
經求名求利莊飾我人。經非彼縁故非其
器。下云。爲名利説法是爲魔業。又如不淨
説法墮惡道等。二背正非器。謂詐現大心
僞修邪善。近感人天終成佛。恐墮阿鼻地
獄多劫受苦。如提婆達多爲闡提頂。又如
八大善人當成不善。前據初時即可知。此
就終時方顯。下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
是爲魔業。經非此縁故亦非器。三乖實非
器。謂雖不巧僞。然隨自執見以取經文。遂
令超情至教迴不入心故成非器。地論云。
聞作聞解不得不聞。又如隨聲取義五種
過失等。此上三位倶是凡愚衆生境界。下云。
此經不入一切衆生之手。唯除菩薩。良以
此經非是衆生流轉之縁。故不入手。四狹
劣非器。謂一切二乘無廣大心亦非此器。下
文云。一切聲聞縁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
又舍利弗等五百聲聞皆如聾盲不聞不
見。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
自宗中修行未滿初阿僧祇亦非此器故。
下文云。菩薩摩訶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行
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
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爲假名菩薩。問瓔珞
經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滿。何故此中無量億
等不信此經。答以彼但於行布位中修行
信等。於此圓融普賢十信一攝一切猶未
聞信。由此故知二宗差別。若不爾者修行既
經爾許時劫不信此經。何名菩薩摩訶薩
也。簡非器竟第二顯所爲中五者。一正爲
者。謂是一乘不共教中普機菩薩。正是此經
所爲之器。下文云。如是經典。但爲乘不思
議乘菩薩摩訶薩説不爲餘人。解云。乘者
運轉爲義。若依別門初運至十信。次轉至
十住乃至佛果。次第相乘以階彼岸。名可思
議。若依普門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運即一
切運。名不思議乘。乘此乘者十信滿心即
得六位。如賢首品等説。又十住等位皆亦如
是。如下文諸會處説。又如善財一生具五
位等。皆是普法相收故也。又舍那品云。非
餘境界之所知。普賢方便皆得入。又普賢誡
衆云。普眼境界清淨身我今演説。仁諦聽如
是可知。問何故此法非餘境界。答以盧舍
那周遍塵方普應法界一切群機。若彼別機
稱自根器。但各見己所見聞自所聞。皆不
見他所見不聞他所聞。此普賢機乃見一
切所見聞一切所聞。皆盡盧舍那能化分
齊故云普眼境也。是故當知。普別二機感
普別二法各不同也。二兼爲者。謂遺法中見
聞信向此無盡法。成金剛種當必得此圓
融普法。如下文呑服金剛喩又小火廣燒喩
等。又如兜率天子從地獄出得十地無生
忍。展轉利益不窮盡等。皆由宿聞此法爲
本因故。又下文云。雖在於大海及劫盡火
中。決定信無疑必得聞此經。三引爲者。謂
彼如前共教菩薩。於彼教中多時長養深
解窮徹行布教源。即當得此普賢法界。既
云無量億那由他劫不信此經。即知過此
劫數必當信受。以離此普法更無餘路得
成佛故。經不説彼過此劫數猶不信故。問
若彼地前過彼劫數必信受者。即知地上二
宗不別。豈彼所信無十地耶。答於彼教中
具有行布十地漸次乃至佛果。長養彼根
器務令成熟。極遲之者至此劫數定當
信入。如其疾者是即不定可准知耳。四轉
爲者。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
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
賢法。故説此經唯爲菩薩不攝二乘。若
不爾者餘大乘經有聲聞衆爲所被機亦引
二乘令其入大。唯獨此經衆無聲聞之機
文無迴小之説。何成了義深廣之典。設第八
會有聲聞者。爲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
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
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
依究竟説無有二乘而不迴入共教菩薩。
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是故展轉無
不皆是此法之器。五遠爲者。謂諸凡愚外道
闡提悉有佛性。以障重故久遠亦當得入
此法。如佛性論及寶性論皆説。以一闡提
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説無佛性。非謂究
竟無清淨性。又如此經性起大樹於二乘闡
提二處不生牙亦不捨生性等。又如日
照生盲喩等。是故當知。一切衆生究竟無
不皆入此法。以此普法衆生具有故。下文
云。菩薩知一切衆生身中有如來菩提等。
問若爾何故瑜伽等論。定性二乘及無性有
情定不成佛。答此由教門有了不了故有
諸説。若依小乘一切衆生總皆無有大菩
提性。如小論説。若大乘初教即五性差別。一
分有性一分無性。如瑜伽等。若依終教一
切衆生悉有佛性。如涅槃等經佛性等論。
若依頓教衆生佛性一味一相。不可言有
不可説無。離言絶慮。如諸法無行經等説。
若依圓教衆生佛性。具因具果。有性有
相。圓明備徳。如性起品如來菩提處説
第五能詮教體者。通論教體。從淺至深。略
有十門。一言詮辯體門。二通攝所詮門。三遍
該諸法門。四縁起唯心門。五會縁入實門。六
理事無礙門。七事融相攝門。八帝網重重門。
九海印炳現門。十主伴圓備門。初中有二。
先辨小乘。後顯大乘。前中依薩婆多宗諸
徳三説。一云但名句文身以爲教體。故發智
論云。十二部經以何爲性。答名身句身文身
次第住等。一云以聲善故是佛教體名等無
記是教作用。婆娑論第一百二十六云。佛教
云何。答謂佛語言詞唱評論語音語路語表
是佛教。乃至説者語業爲體。佛語何法。答謂
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
合。此即總顯佛教作用。解云。評家正義音聲
爲體。經部宗亦以音聲爲性。故順正理論
第十四破經部云。汝不應立名句文身即
聲爲體。又無性攝論破彼云。諸契經句語
爲自性不應理故。初是法處後是聲處。亦
又因前二説諸徳合取以爲教體。餘如彼
説。就大乘宗有四句。初攝假從實。唯聲爲
體以名等依聲屈曲假立無別體故。無性
攝論云。依弘誓願立菩薩聲。雜集論云。成
所引聲謂諸聖説。二分假異實。以名等爲
性故。唯識論第二云。若名句等不異聲者。
法詞無礙境應無別。三假實合辯。亦聲亦名
等。維摩經云。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
事。十地論中説者以二事説。聽者以二事
聞。謂音聲名字。問依此宗聲表善惡聲是
無記。又名句文是自性無記。何得無記爲聖
教體。答若有漏心變可是無記。若佛菩薩後
得智説倶是善攝。十地論云。依止何事者謂
音聲及善字。四假實雙泯。非聲非名。以即
空故。言即無言故。維摩云。文字性離是即解
脱。十地論中風喩音聲。畫喩名字。若動樹
葉風及壁上畫是即可取。若空中風及空中
畫皆不可取。大乘聲名當知亦爾。皆不可
取以相盡故。此上四句爲一教體。是故空
有無礙名大乘法。謂空不異有有是幻有。
幻有宛然擧體是空。有不異空空是眞空。眞
空湛然擧體是有。是故空有無毫分別。故佛
藏經云。諸法如毫氂許不空者即諸佛不
出世。又下云。諸法畢竟空無有毫末相。如
是非一也。第二通攝所詮門者。非但如
前取能詮教。亦漸通取所詮之義。以並是
所知所解法故。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
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
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解云。以義依
文而得顯故。第三遍該諸法門者。謂一
切諸法悉爲教體。此亦二種。一有爲法。二無
爲法。以無不能令生開覺故。如下文華
鬘寶地香樹雲閣法界法門無非佛事。如勝
音菩薩及所坐蓮華即通人法教義行位因
果理事總能發生勝解行。故並爲教體。准
思可知。第四縁起唯心門者。此上一切差別
教法無不皆是唯心所現。是故倶以唯識
爲體。然有二義。一本影相對。二説聽全攝。
初中通辨諸教總有四句。一唯本無影。如
小乘教。以無唯識變現等故達摩多羅等諸
論師多立此義。二亦本亦影。如大乘始教。
衆生心外佛有微妙色聲等法。由聞者善根
増上縁力撃佛利他等子爲因。於佛智上
文義相生爲本性相教。由佛此教増上縁力
撃聞法者有漏無漏善根種子聞者識上文義
相生爲影像相教也。二十唯識論云。展轉
増上力二識成決定。護法論師等悉立此義。
三唯影無本。如大乘終教。離衆生心佛果
無有色身言聲事相功徳。唯有如如及如如
智。大悲大願爲増上縁令彼所化根熟衆生
心中現佛色聲説法。是故聖教唯是衆生心
影像。故下文云。一切諸如來無有説佛法。
隨其所應化而爲演説法。又云。如來法身
不思議無色無相。無倫匹示現色像。爲衆
生十方受化靡不見。如是非一。龍軍堅
慧諸論師等並立此義。四非本非影。如頓教
中。非直心外無佛色等。衆生心内所現之佛
亦當相空。以唯是識無別影故。色等性離
無所有故。一切無言無言亦無故。是故聖
教即是無教之教。如經云如來不出世亦
無有涅槃。又密嚴經明佛常在法界無不
出世等。龍樹等宗多立此義。此前四説總
爲一教。圓融無礙皆不相妨。以各聖教從
淺至深攝衆生故。思之可見。第二説聽全
收者。亦四句。一離佛心外無所化衆生。況
所説教。是故唯是佛心所現。此義云何。謂諸
衆生無別自體攬如來藏以成衆生。然此
如來藏即是佛智證爲自體。是故衆生擧體
總在佛智心中。下文云。諸佛悉了知一切從
心轉。又云。如來菩提身中悉見一切衆生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等正覺。乃至見一
切衆生寂滅涅槃亦復如是。皆悉一性以無
性故。又云。三世一切劫佛刹及諸法諸根
心心法一切虚妄法。於一佛身中此法皆悉
現。又佛性論第二如來藏品云。一切衆生悉
在如來智内故名爲藏。以如如智稱如如
境故。一切衆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
爲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衆生爲如來
藏。是故離佛心智無一法可得。二總在衆
生心中。以離衆生心無別佛徳故。此義云
何。佛證衆生心中眞如成佛。亦以始覺同
本覺故。是故總在衆生心中。從體起用。應
化身時即是衆生心中眞如用大更無別佛。
起信論中盛明此義。又下文云。若人欲求
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
三隨一聖教全唯二心。以前二説不相離
故。謂衆生心内佛爲佛心中衆生説法。佛心
中衆生聽衆生心佛説法。如是全收説聽無
礙。是謂甚深唯識道理四或彼聖教倶非二
心。以兩倶形奪不並現故。雙融二位無不
泯故。謂佛心衆生無聽者故。衆生心佛無
説者故。兩倶雙泯二相盡故。經云。夫説法
者無説無示。亦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又此
下文云。衆生所生非是生。亦無流轉生死
中。又經云。如來不説法亦不度衆生如是
等。是故此四於一聖教圓融無礙方爲究
竟。第五會縁入實門者亦有二義。一以
本收末。二會相顯性。初中以諸聖教皆從
眞流是故與眞性常不異。如海起潮不
失鹹味。論中名爲眞如所流十二分教。又
云。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教法等。是故以本
收末唯是眞如也。二會相顯性者。謂彼一
切差別教法皆悉從縁起。從縁起故必無自
性。無自性故即是眞如。是故空相本盡眞性
本現唯是眞如故。經云。一切法即如也。又下
文云。彼生滅法如如相也。第六理事無礙
門者。亦有二義。一謂一切教法擧體眞如不
礙事相歴然差別。二眞如擧體爲一切法。
不礙一味湛然平等。前即如波即水不礙
動相。後即如水即波不失濕體。當知此
中道理亦爾。是故理事混融無礙唯一無住
不二法門。維摩經中盛顯斯義。又此經云。
知非有是有・有是非有・非相是相・相是非
相。良由本以非有爲有。是故此有即是非
有。聖教准此理事無礙思之可見。第七
事融相攝門者。亦有二義。一相在。二相是。
初中先一在一切中。謂如一教法不礙
事全是眞理。眞理遍餘一切事中同理。教
事亦如理遍。是故一切法中常有此一。依
是義故無一微細塵毛等處無佛説教。故此
經云。一切佛刹微塵中盧舍那現自在力。弘
誓願海振音聲調伏一切衆生類。二一切
在一中。謂無分齊理既不改性而全是事。
是故一事攝理無不皆盡。餘事如理在一
事中。以理無際限不可分故。隨一事處
皆全攝也。是故一中常有一切依是義。故
此經云。於此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之内一一
微塵中見一切法界。又云。於一法中解衆多
法衆多法中解了一法。若具通説有其四
句。初一在一中。謂別説一切差別事中一
一各有彼一法故。二一在一切中。謂通説
一切悉有一故。三一切在一中。謂別説一
中攝一切故。四一切在一切中。謂通説一
切悉有一切故。又此常含一切之一即復
恒在彼一切中。同時自在無障無礙。不動
一方遍十方等。皆是此義思之可見。既一
切法悉爲教體。皆互相收圓融無礙方是此
經教之體性。二相是者。先一即是一切。謂如
一教事既全是眞理。眞理即爲一切事故。是
故此一即是一切。一切即一反上應知。此
經云。若一即多多即一義味寂滅悉平等。通
亦四句準前思之。良以全理之事與全事
之理非一非異。由非一門故得相在也。由
非異門故得相是也。深思可見。依是義
故一句即是一切句而無窮盡。一切亦爾。下
文云。欲具演説一句法阿僧祇劫無窮盡。
如是自在是此教體。第八帝網重重門者亦
二義。先辨一門後類顯一切。前中如一句
内即具一切。此一中一切復一即一切。如是
重具即不可窮盡。總是一句。二類顯
者。如此一句餘一切句一一皆爾。是即無盡
盡具唯普眼所知非是心識思量境界。下
文云。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説。
於彼一一諸法中又説諸法不可説。又云。
若於一小微塵中有諸佛刹不可説。於彼
一一佛刹中復有佛刹不可説。解云。如是
重重如因陀羅網。是謂此經圓宗教體
第九海印炳現門者。亦有二義。一約果位。
如前差別無盡教法皆是如來海印定中同
時炳然圓明顯現。設所化機亦同縁起在此
中現。是故唯以此三昧海爲斯教體如下
文云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二
約因位。要普賢等諸大菩薩方得此定同
前業用亦無差別。是故十信滿處普賢位中
亦得此定。如賢首品説。第十主伴圓備門
者。謂此普法教不孤起必主伴隨生。如下文
普莊嚴童子聞佛説一切法界無垢莊嚴經。
有世界微塵數修多羅以爲眷屬。如是等文
處處皆有。此眷屬經有其二義。一同類。二異
類。初同類者。如説十住十方各有十刹塵
數菩薩來證。同名法慧。我等佛所亦説十
住。大衆眷屬名味句身等無有異。是故當知
一十住經十方各有十刹塵數修多羅等以
爲眷屬。如一十住餘一切處所説十住皆攝
爾許塵數眷屬。十住既爾餘十行等一一品
會皆有證法。數量准釋可知。二異類者。
謂隨一方一界爲一類機説一會法。既無
結通十方等説。故非主經。然亦與主爲勝
方便故爲眷屬。是故主經必十方塵道同時
同説。伴經不爾隨方各別。是故一一主經各
有塵數眷屬。是謂本末相資主伴圓備。教體
門竟。第六宗趣者。語之所表曰宗宗之
所歸曰趣。然此大經宗趣難辨。略敍十説
以顯一宗。 一江南印師敏師等多以因果
爲宗。謂此經中廣明菩薩行位之因及顯
所成佛果勝徳。下文所説不離此二故以
爲宗。 二大遠法師以華嚴三昧爲宗。謂
因行之華能嚴佛果。此上二説但得所成行
徳遺其所依法界。 三依衍法師以無礙
法界爲宗。 四依裕法師。以甚深法界心
境爲宗謂法界門中義分爲境。諸佛證之
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諸佛證之以成
法身。是故初品之内。初天王偈讃無盡平等
妙法界悉皆充滿如來身。末後復明入法界
品。故知唯以法界爲宗。此上二説但得所
依法界遺所成行徳。 五依光統師以因
果理實爲宗。即因果是所成行徳。理實是所
依法界。此雖義具然猶未顯。 六今總尋名
案義以因果縁起理實法界以爲其宗。即
大方廣爲理實法界。佛華嚴爲因果縁起。因
果縁起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理實法界。法
界理實必無定性。無定性故即成因果縁
起。是故此二無二。唯一無礙自在法門故以
爲宗。 七別開攝法界以成因果。謂普賢法
界爲因。舍那法界爲果。是故唯以法界因
果而爲宗趣。於中分別有十事五對。一所
信因果。如初會中舍那品内先明蓮華藏世
界果後顯普莊嚴因。二差別因果。如第二
會至小相品説。於中初二十五品説五位
差別因。後三品説三徳差別果。三平等因果。
如普賢品説平等圓因性起品説平等滿
果。上二門是生解因果。四成行因果。如離世
間品中二千行法内先明因行後顯果行。五
證入因果。如入法界品先祇洹林中現自在
果後善財童子辨證入因。因果五周一部斯
畢。是故唯辨因果不失所依。但以因果爲
宗理亦無咎。 八會因果以同法界。法界
法門略顯十事五對。一教義相對。擧此所説
教法爲宗。意顯所詮義理爲趣。或反此。
以辨義深教勝故。二理事相對。擧事法
爲宗。意取理性爲趣。或反此。以依理性
方成事故。三境智相對。擧所觀境。意欲令
成觀智行故。或反此。以令修起智證同
眞境故。四行位相對。擧所依之五位。意令
依之修成勝行。或反此。以積行成位故。五
因果相對。勸彼修因。意在證果。或反此。以
擧果勸樂令修因故。此上五對通於一部
處處皆有故不別屬。是故唯辨法界不失
所成。但以法界爲宗理亦無違。 九法界因
果分相顯示中。亦有十義五門。一無等境即
理實法界。此有二位。一是出纒最淨法界。二
是在纒性淨法界。此二爲所信所證故。二無
等心。此亦二義。一大菩提心爲普賢行所依
本故二信悲智等隨行起故。三無等行。此亦
二義。一差別行各別修故。二普賢行一即一切
故。四無等位。此亦二義。一行布差別位比證
不同故。二圓融相攝位一位即具一切位故
五無等果。此亦二義。一修生果二修顯果。此
五門十義通收此經一部略盡。是故具以爲
宗。義亦備矣。 十法界因果雙融倶離。謂性
相混融無礙自在亦有十義。一由離相故。
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二由
離性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
也。三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以非
法界爲法界也。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
即法界。以非因果爲因果也。五由離相
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倶融。迴超言
慮也。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倶
存現前。爛然可見也。七由上存泯復不異
故。超視聽之法恒通見聞。絶思議之義不
礙言念也。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
法界之果統攝法界無不皆盡。因隨所依
亦在果中。是故佛中有菩薩也。九即法界
之因攝義亦爾。故普賢中有佛也。十因果二
位各隨差別。一一法一一行一一徳一一位
皆各總攝無盡無盡諸法門海者。良由無
不該攝法界圓融故也。是謂華嚴無盡宗
趣。餘義如指歸等説
第七釋經題目者。略釋十名。一數名。二法
名。三喩名。四義名。五徳名。六事名。七開名。
八具名。九合名。十品名。初數名者。依梁攝
論第十勝相云百千經者。是華嚴經有十萬
頌名百千經。此即從本數以立其名。二
法名者。依智度論屬累品云名不思議解脱
經有十萬偈。又彼中自指是華嚴故良爲
此經所説之法皆一攝一切無不悉是不思
議解脱故以爲名。三喩名者。依涅槃經及
觀佛三昧經名此經爲雜華經。以萬行交
飾縁起集成從喩標名。猶雜華耳。四義
名者。如下離世間品出生菩薩深妙義華等
十義立名。至彼當辯。五徳名者如性起品
末就十勝徳以立其名。亦至彼當釋。 六
事名者華嚴之稱梵語名爲健拏驃訶。健拏
名雜華。驃訶名嚴飾。日照三藏説云。西國
別有一供養具。名爲驃訶。其状六重下闊上
狹飾以華寶。一一重内皆安佛像。良以此
經六位重疊位位成佛正類彼事故立此
名。人天八會亦似彼應知。七開名者此一
名開爲十事五對。一通別一對。謂大方廣等
一部通名。世間淨眼是當品別目。二就通中
教義一對。謂大等是所詮義。經之一字是能
詮之教。三就義中法喩一對。謂大等是法。
華嚴爲喩。四就法中境智一對。謂大等是
所證所覺。佛是能證能覺。亦是人法一對。
五就境中簡持一對。謂大字是能簡。方廣
爲所簡。即簡大異小簡實異權簡果異因
故也。八具名者。大有十義。一境大。謂十蓮
華藏及十佛三業無邊依正爲所信境。如初
會等説。二心大。謂依前大境起大心故。如
賢首品及發心品説。三行大。謂依大心起
大行故。如離世間品等説。四位大。謂積大
行成大位故。即五位圓通等。如第二會至
第六會來説。五因大。謂行位普圓生了究竟。
如普賢品等説。六果大謂隨縁自體果徳圓
明。如不思議品等説。七體大。謂大用平等皆
同眞性。如性起品等説。八用大。謂念念益
生頓成行位。如小相品等説。九教大謂一
一名句皆遍一切。如下結通等説。十義大。
謂所詮皆盡無邊法界。如一塵含十方一
念包九世八會等説。此上十義一一統收一
切法盡莫不稱大。又有七義。如瑜伽等七
種大性相應等。以釋大義。又依涅槃經更
有三義釋大。經云。所言大者名之爲常。
又言。大者其性廣博。又云。能建大義名大
涅槃。又起信論亦以三義釋大。謂體相用
等。次釋方廣亦有十義。一周遍義。謂言教
廣遍諸塵方故。二普説義謂普宣説一切法
故。三深説義。謂説甚深法界海故。四備攝
義。謂普攝無盡衆生界故。五廣益義。謂要
令衆生得佛菩提大利樂故。六蕩除義。謂
遍除二障及習氣故。七具徳義。謂具攝無
邊諸勝徳故。八超勝義。謂獨絶超餘無比
類故。九含攝義。謂通攝衆多異類法故。十
廣出義。謂能出生佛大果故。然此十義如
二論説。入大乘論。一爲衆生説對治法故。
二有衆多乘故。三多莊嚴具故。四能出生
無量大果故。五除斷一切諸邪見故。名毘
佛略。又雜集論釋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
説名爲方廣。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
宣説廣大甚深法故。亦名廣破。以能廣破
一切障故。亦名無比法。無有諸法能比類
故。次釋佛義亦有十種。如無著佛等。尋文
具辯。次釋華嚴。問華有幾義。復何所表以
華爲嚴。答華有十義。所表亦爾。一微妙義
是華義。表佛行徳離於麁相故説華爲嚴。
下並准此。二開敷義。表行敷榮性開覺故。
三端正義。表行圓滿徳相具故。四芬馥義表
徳香普熏益自他故五適悦義。表勝徳樂
歡喜無厭故。六巧成義。表所修徳相善巧
成故。七光淨義。表斷障永盡極清淨故。八
莊飾義。表爲了因嚴本性故。九引果義。
表爲生因起佛果故。十不染義。表處世
不染如蓮華故。次釋經字亦有十義。如
寶雲經説。餘義同上。九合名者。大即當體
爲目包含爲義。方即就用爲名。軌範爲義
是方法故。性離邪僻是方正故。能治重障
是醫方故。遍虚空界盡方隅故。廣即體用
合明。周遍爲義。謂一切處一切時一切法一
切人無不周遍。皆重重如帝網。此中且就
一攝一切名大一遍一切稱廣。前廣後大。
理亦不違。方即是廣大即方廣皆持業釋。此
是所得之法佛是能得之人。覺照爲名果滿
爲義。此中人法境智有相依相即。相依者。
智依境故方廣之佛簡下乘佛。境依智故佛
之方廣。簡因位法。此二相依各有有力無力
縁起四句。思之可見。皆依主釋。相即者。謂
佛即方廣方廣即佛。人法無礙全體相即。空
有四句亦准思之。此唯持業釋。既佛非下
乘法超因位。果徳難彰寄喩方顯。謂萬徳
究竟瑰麗猶華。互相交飭顯性稱嚴。此有
二門。一諸徳互嚴。亦有相依相即。各有四
句存亡倶泯。皆持業釋思之可見。二理行
互嚴。亦有相依相即。初相依四句者。一理由
修顯故即行華嚴性也。二行從理起故即理
華嚴行也。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
不還證此法身。三理行倶融不二而二。非
眞流之行無以契眞。非飭眞之行不從
眞起。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眞而果滿。
是故標爲佛華嚴也。四理行倶泯二而不二。
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即能
所兩亡。超情離相。非嚴非不嚴是謂華
嚴。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見。是知法
喩交映昭然有在。餘如前釋。十品名者。
世間是法。淨眼爲喩。世者是時。間者是中。
時中顯現故云世間。世間不同有其三種。一
器世間。爲所依處。二智正覺世間。爲能化
主。三衆生世間。爲所化機。此品之内不越
此三。故立斯名。器有二種。一場地別處。二
華藏通處智正覺亦二。謂三身十身。衆生亦
二。謂同生異生。淨眼三義。一洞徹義。況器
世間。内徹理故。下文云。法界不可壞蓮華世
界海。二現像義。況智正覺。下文云。清淨法
身無像而不現。三照矚義。況衆生世間。下
文云。猶如淨眼觀明珠。又若通論此三世間
各有淨眼三義。思准可知。又釋佛未出世
無善導故如盲。如來創出世間淨眼現名
世間淨眼。是故佛涅槃時言世間眼滅。品者
類也別也餘義可知
第八部類傳譯者。亦有十義。一恒本。二大
本。三上本。四中本。五下本。六略本。七論釋。
八翻譯。九支流。十感應。 初恒本者。下不思
議品云。一切法界虚空界等世界悉以一毛
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於念念中不可説微
塵等身盡未來際劫常轉法輪。解云。此通
樹形等異類世界各毛端處念念常説。無有
休息。此非可結集。不可限其品頌多少。亦
非下位所能受持。 二大本者。如下海雲
比丘所受持普眼經。以須彌山聚筆四大海
水墨書一品修多羅不可窮盡。如是等品
復過塵數。此是諸大菩薩陀羅尼力之所受
持。亦非貝葉所能書記。 三上本者。此是
結集文中之上本也。故西域相傳。龍樹菩薩
往龍宮見大不思議解脱經有三本。上本
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頌四天下微塵
數品。 四中本者。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
一千二百品。此上二本並祕在龍宮。非閻浮
提人力所受持故此不傳。 五下本者。有十
萬頌三十八品。龍樹將此本出現傳天竺。
即攝論百千爲十萬也。西域記説。在于闐國
南遮倶槃國山中具有此本。 六略本者。即
此土所傳六十卷本。是彼十萬頌中前分三
萬六千頌要略所出也。近於大慈恩寺塔上
見梵本華嚴有三部。略勘並與此漢本大
同。頌數亦相似。 七論釋者。龍樹既將下本
出因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頌以釋此經。今
時十住毘婆沙論是彼一分。秦朝耶舍三藏
頌出譯之。十六卷文纔至第二地。餘皆不
足。又世親菩薩造十地論。偏釋十地一品。
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留支於洛陽各翻一
本。光統律師自解梵文令二三藏對御和
會合成一本。見傳者是。金剛軍菩薩及堅慧
菩薩各造十地釋。並未傳此土。又魏朝此
土高僧靈辯法師。於五臺山頂戴華嚴膝
歩慇懃足破血流遂經三載冥加解悟。於
懸瓮山中造此經論一百餘卷現傳於世。
後勅請法師入内於式乾殿講此大經 
八翻譯者。有東晋沙門支法領。從于闐國
得此三萬六千偈經。并請得北天竺大乘三
果菩薩禪師名佛駄跋陀羅此云覺賢。俗姓
釋迦氏。即甘露飯王之苗裔。曾往兜率天就
彌勒。問疑。以晋義熙十四年歳次鶉火三
月十日。於揚州謝司空寺別造護淨法堂
於中譯出此經。時堂前有一蓮華池。毎日
有二青衣童子。自池之出堂灑掃供養。暮
還歸池。相傳釋云。以此經久在龍宮龍王
慶此傳通躬自給侍。後因改此寺名爲興
嚴寺。沙門法業及慧嚴慧觀等親從筆受。時
有呉郡内史孟顗右衞將軍禇叔度等爲檀
越主。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訖。至大宋永
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梵本再校勘畢於
法界品内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
所闕八九紙經文。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内
有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唐言日照。有此一
品梵本。法藏親共校勘至此闕文。奉勅與沙
門道成復禮等譯出補之。 九支流者。謂此
大經隨力受持分成多部。兜沙經一卷是第
二會初。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一品。小十
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經四卷。漸備一
切智徳經四卷。並是十地品。如來性起微密
藏經兩卷是性起品。顯無邊佛土經一卷是
壽命品。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羅摩伽經
三卷是入法界品。近於神都共于闐三藏
翻華嚴修慈分一卷不思議境界分一卷金
剛鬘分十卷。此分翻未成三藏亡歿。今現於
神都更得于闐國所進華嚴五萬頌本并三
藏至神都現翻譯。其慈恩寺梵本與舊漢
本並同無異。新來梵本品會及文句有少不
同。明此大經數本故也。此並大經支流隨器
分流
第十感應者。宋主請西來三藏令講此經。
其人恨以方音未通恐説不盡旨。乃入道
場祈請纔盈七日。遂夢以漢首易己梵頭。
因即洞解宋言講授無滯。又九隴山尼敬
重此經。專精轉讀二十餘載。遂感目覩毛端
刹海。又五臺山尼常誦此經。從曛至曉一
部斯畢。口中光煇遍燿山谷。又北齊炬法師
崇重此經闕於師受。專讀祈解。十五餘年
遂夢善財授聰明藥。因即開悟造疏十卷。講
五十餘遍。又定州中山修徳禪師翹誠護淨
鈔寫此經。後開函放光照一百二十里。又
閹人劉謙之因於五臺山專讀此經。遂復
丈夫形。諸如此例事極繁廣具如五卷華嚴
傳中説
第九顯義理分齊者。然義海宏深微言浩
汗。略擧十門撮其綱要。一同時具足相應
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隱密顯了倶成門。六
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法界門。八託
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
圓明具徳門。然此十門同一縁起無礙圓融。
隨有一門即具一切。應可思之。就初門
中有十義具足。一教義具足。二理事。三境
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
九逆順。十應感具足。謂衆生機感如來應赴。
下云。一切衆生所樂示現雲。然此十對同時
相應爲一縁起。隨一各具餘一切義。如初
門既爾餘廣狹等九門皆各具前十對。但隨
門異耳。是故一一門中各有十百千等。思
之可見。今且於一事法之上辨此十對。餘
可准知。如下文中 一蓮華葉表令生
解爲教。即是所詮爲義。如下勝音菩薩蓮
華處説。二華相爲事。華體是理。下云。法界
不可壞蓮華世界海。三華是所觀亦即能觀。
以此經中可以内行爲外事故。四行事之
華結成位故。五因事之華攬成果故。六華
臺所依亦入正故。如國土身等。七華體同
眞用應機故。八全攬爲人恒是法故。九逆
同五熱順十度故。十應赴群機亦能感故。
如一華事既爾餘一切事皆准知之。事法
既爾餘教義等一切皆然。准思可見。如具
自十對既爾彼一華葉具前十門亦然。何
者此蓮華葉具前十義同時相應具足圓滿
故。是初門也 二即彼華葉普周法界而不
壞本位。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廣狹自在
無障無礙。下云。此大蓮華其葉遍覆一切法
界。是故或唯廣無際。或分限歴然。或即廣即
狹。或廣狹倶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
或絶前五。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 三即
此華葉舒己遍入一切法界中。即攝一切
令入己内。舒攝同時既無障礙。是故鎔融。
或有四句六句。准前思之。下云。以一佛
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 四此一華葉
廢己同他擧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攝他
同己全彼一切即是己體。一多相即混無
障礙。解行境別六句同前。下云。知一即多
多即一等 五華能攝彼即一顯多隱。一切
攝華即一隱多顯。顯顯不倶隱隱不並。隱
顯顯隱同時無礙。全攝倶泯存亡倶成。句數
同前。下云。東方見入正受西方見三昧起
等 六此華葉中微細刹等一切諸法炳然齊
現。下云於一塵中微細國土曠然安住 七
華葉一一微塵之中各皆並現無邊刹海。刹
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内復有刹海。如
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所及。如
帝釋網天珠明徹互相影現影復現影而無
窮盡。下文如因陀羅網世界等 八見此華
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
表。下云。此華蓋等從無生法忍所起等 
九即此一華既具遍一切處。亦復該一切
時。謂三世各三。攝爲一念。故爲十世也。以
時無別體依華以立。華既無礙時亦如之。
是故下云。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
切劫迴置過去世。又云。無量劫即一念一念
即無量劫等 十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眷
屬隨生。下云。此華有世界海塵數蓮華以
爲眷屬。又如一方爲主十方爲伴餘方亦
爾。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圓明
具徳。如一事華帶自十義具此十門即爲
一百門。餘教義等亦各准之故成千門。如
教義等望自類十義及同時等十門有此千
門。彼同時等亦望自類十門及教義等亦成
千門。準思可見。問有何因縁令此諸法得
有如是混融無礙。答因縁無量難可具陳。
略提十類釋此無礙。一縁起相由故。二法
性融通故。三各唯心現故。四如幻不實故。五
大小無定故。六無限因生故。七果徳圓極
故。八勝通自在故。九三昧大用故。十難思解
脱故 初縁起相由故者。謂大法界中縁起
法海。義門無量。約就圓宗略擧十門以釋
前義。謂諸縁起法要具此十義方縁起故。闕
即不成。一諸縁各異義。謂大縁起中諸縁相
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和雜方成縁起。若
不爾者諸縁雜亂失本縁法縁起不成。此
即諸縁各各守自一也 二互遍相資義。謂
此諸縁要互相遍應方成縁起。且如一縁遍
應多縁各與彼多全爲一故。此一即具多
箇一也。若此一縁不具多一即資應不遍
不成縁起。此即一一各具一切一也 三
倶存無礙義。謂凡是一縁要具前二方成縁
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應遍應多縁方是
一故。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由此鎔融
有六句。或擧體全住是唯一也。或擧體遍應
是多一。或倶存。或雙泯。或總合。或全離。皆
思之可見。此上三門總明縁起本法竟 
四異門相入義。謂諸縁力用互相依持互形
奪故。各有全力無全力義縁起方成。如論
云。因不生縁生故。縁不生自因生故。若各
唯有力無無力即有多果過。一一各生故。
若各唯無力無有力即有無果過。以同非
縁倶不生故。是故縁起要互相依具力無
力。如闕一縁一切不成餘亦如是。是故一
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攝多。多依於一多是無
力潜入一。由一有力必不得與多有力倶。
是故無有一而不攝多也。由多無力必不
得與一無力倶。是故無有多而不入一
也。如一持多依既爾多持一依亦然。反上
思之。是即亦無多不攝一一無不入多者
也。如一望多有依有持。全力無力常全多
在己中。潜已在多中。同時無礙。多望
於一當知亦爾。倶存雙泯二句無礙思准
之 五異體相即義。謂諸縁相望。全體形
奪有有體無體義。縁起方成。以若闕一縁
餘不成起。起不成故縁義即壞。得此一縁
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縁義方立。是故一縁
是能起。多縁及果倶是所起。是即多爲一成
多是無體。一能作多一是有體。由一有體
必不得與多有體倶。多無體必不得與一
無體倶。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
之多。一多既爾多一亦然。反上思之。如一
望多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己廢己
同他同時無礙。多望於一當知亦爾。准前
思之。倶存雙泯二句無礙亦思之可見 六
體用雙融義。謂諸縁起法要力用交渉全體
融合方成縁起。是故圓通亦有六句。一以體
無不用故擧體全用。即唯有相入無相即
義。二以用無不體故。即唯有相即無相入
也。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
是即無礙雙存。亦入亦即自在倶現。四全用
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
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縁起無礙倶存。六
泯前五句絶待離言冥同性海。此上三門
於初異體門顯義理竟 七同體相入義。
謂前一縁所具多一與彼一縁體無別故名
爲同體。又由此一縁應多縁故有此多一。
所應多縁既相即相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
也。先明相入。謂一縁有力能持多一。多一
無力依彼一縁。是故一能攝多多便入一。
一入多攝反上應知。餘義餘句准前思之 
八同體相即義。謂前一縁所具多一。亦
有有體無體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
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作多令
一攝多。如一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然。
餘義餘句並准前思之 九倶融無礙義。
謂亦同前體用雙融即入自在亦有六句。
准前應知。此上三門於前第二同體門
中辨義理竟。十同異圓備義。謂以前九
門總合爲一大縁起故。致令多種義門同
時具足也。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也。
由就體就用故有相即相入也。由一攝多
時爲顯。令一入多爲隱。多攝一入亦爾。
又就用相入爲顯。令就體相即爲隱。顯入
隱亦然。又異門即入爲顯。令同體爲隱。同
顯異隱亦爾。又由以異門攝同體中相入
義故現微細門也。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
入故有重重無盡帝網門也。由此大縁起法
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由
此融通自在。今依此法上所辨時法亦隨
此無礙自在故有十世門也。由此法門同
一縁起相帶起故。隨一門必具一切故有
主伴門也。此之一門於前第三門中以辨
義理。上來十義總是縁起相由門竟。餘門如
指歸中説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二盡世間
淨眼品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第十隨文解釋者。今此三萬六千偈經有七
處八會。謂人中三處天上四處爲七。重會普
光爲八會。於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
分。盧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無以四義
釋。一以衆生心微塵下二頌爲流通。以結
歎勸信故。二爲經來不盡。闕無流通。三爲
此經是稱法界法門説故總無流通。問若爾
何得便有序分。答以有見聞通趣入故有
始爲序。以所入無極故無終流通。如修生
佛果有始無終。若不爾者何故八會一一會
末皆無流通。大般若經十六會中彼會會後
皆別有流通。大集經中諸會末皆亦有。
此經不爾。故知別意有所表也。四以餘三
乘等法逐機差別利益衆生爲流通益相。
又大遠法師分此經爲四分。初品名縁起
淨機分。二舍那品名標宗策志分。三名號品
下至第八會來名顯道策修分。四末後普賢
所説偈名屬累流通分。今更尋下文總長分
爲五。初品是教起因縁分。二舍那品中一周
問答名擧果勸樂生信分。三從第二會至第
六會來一周問答名修因契果生解分。四第
七會中一周問答名託法進修成行分。五第
八會中一周問答名依人入證成徳分。流通
有無以如上辯。此五分皆依前起後文次相
生義理周足。是故不増減也。就初序分之
中分爲二。初明此土中序分。二明十方無
盡世界中序分。初中有三。初有四字唯
是證信。二一時下通二序。三動地下唯是
發起。若通後説得有四句。或唯證信是初。
或唯發起是後。或倶是中間。或倶非是下正
宗。又初四字義通而文局。以文在初首義
通八會故。一時下文通而義局。以下諸會
皆有爾時等故文通也。今此局初故義局
也。又依佛地論分爲五。一總顯已聞。二教
起時。三顯教主。四教起處。五教所被機。
依法華論等有六成就。一信。二聞。三時。四
主。五處。六衆
今釋此義略作四門。一明此六義安立所
由。二辨聞之親傳。三定傳法之人。四釋文
初中立此六句。所由有六。一佛教安立。依
智論佛臨涅槃告阿難。十二部經汝當流
通。復告優婆離。一切戒律汝當受持。告阿
那律。汝得天眼常守護舍利勸人供養。告
大衆。我若住一劫若減一劫會亦當滅。語已
雙林北首而臥欲入涅槃。阿難親屬之愛未
除。心沒憂海。阿泥盧豆語阿難。世尊今日
雖在明日即無。汝宜問彼未來要事何因
同彼愚人如是悶絶。阿難即起問言。我今
不知請問何事。盧豆教云。要事有四。一問
如來在世親自説法人皆信受。如來滅後一
切經首當置何言。二問如來在世諸比丘等
以佛爲師。如來滅後以何爲師。三問佛
在世時諸比丘依佛而住。如來滅後依誰而
住。四問如來在世惡性車匿佛自治之。佛滅
度後云何共住。阿難如教請問。世尊答云。
經首當置如是等六句。二云比丘皆以波
羅提木叉爲師。三云皆依四念處住。四惡
性比丘以梵檀治之。此云默擯。若心耎
伏爲説迦旃延經。此云離有無經。破我慢
心也。又如大悲經中阿難請佛。云何結集
法眼。佛告阿難。我滅度後大徳比丘應如
是問。世尊何處説大阿波陀那等經。汝應
如是答。如是我聞一時在摩伽陀國菩提樹
下初成正覺説法。乃至云娑羅雙樹間説
法。如是等二十餘處所説之經。佛自重教阿
難結集。是故此六句佛教立也。二爲斷疑
故安此六句。如眞諦三藏云。依微細律阿
難當昇高座結集法藏之時。其身如佛具
相好。若下座時還復本形。衆見此瑞還生
三疑。一疑佛大師慈悲從涅槃起更爲衆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