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規 (No. 1732_ 智儼造 ) in Vol. 00

[First] [Prev]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732[cf.No.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
方軌卷第一之上

 終南山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此經本外國凡有十萬偈。昔晋道人支法領。
從于闐國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晋義熙十
四年歳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楊州謝司空
寺。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胡
音爲晋。沙門釋法業親從筆授。時呉郡内史
孟顗。右衞將軍褚叔度爲檀越。至元熙二年
六月十日出訖胡本。至太宋永初二年辛酉
之歳十二月二十八日校畢
今分判文義以五門分別。一歎聖臨機徳
量由致。二明藏攝分齊。三辨教下所詮宗趣
及能詮教體。四釋經題目。五分文解釋
初歎聖臨機徳量由致者。夫如來大聖。自
創悟玄蹤發軫於無住。融神妙寂志崇於
菩提。故能殖道種於先際。積善業於無我。
暈正智於金剛。朗如如於爾焔是以妄想弗
剪而霄翔累表。靈鑑弗瑩而圓明等覺。澄
深我淨至寂所不隱。凝迹常樂無所而
不施。生死涅槃夷齊同觀。徳備圓通大智無
障礙。解脱方便妙極然矣
第二明藏攝分齊者。斯之玄寂豈容言哉。
但以大悲垂訓道無私隱故。致隨縁之説
法門非一。教別塵沙。寧容限目。如約以辨。
一化始終教門有三。一曰漸教。二曰頓教。三
曰圓教。初門漸内所詮三故。教則爲三。約
所爲二故。教則爲二。言其三者。一曰修多
羅。此云線亦名經。以線能貫華經能持緯
義用相似。但以此方重於經名不貴線稱。
是以翻譯逐其所重。故廢線名存於經目。
譬聖言教能貫穿法相使不差失令法久
住。經與線相似。此從譬立名。即詮定教也。
二毘那耶此云滅。以身口意惡焚燒行者
義同火然戒能滅之故稱滅。此從功能彰
目。教從所詮亦名爲滅。即詮戒教也。三者
阿毘達摩。此云無比法。亦名對法。能破煩
惱及分別法相。無分別慧最爲殊勝。更無
有法能比此者。故曰無比法。此從無他得
名。教從所詮亦名無比法。此即詮慧教也。
名對法者。即阿毘是能對智。達摩是所對境
法。即境用立名。此後二藏並從所詮得名
也。問若然者。何故攝論云。爲説三種修學
別立修多羅。爲成依戒依心學故立毘那
耶。以此文驗。即經詮三行。戒詮二行。慧
詮一行。答有二義。一剋性門。二兼正門。剋
性如前説。兼正門有二義。一本末義經爲
本教。餘二次第末也。二者兼正門。經中定爲
正。戒慧兼也。律論亦爾。准可知耳。此經即
修多羅藏攝也。所爲二故。教即爲二者。根
有利鈍。法有淺深。故約聲聞鈍根就分別
性立於三藏。成聲聞行法故也。爲菩薩利
根。約無分別等三無性。義立三藏。爲成菩
薩行法故也。問經云爲諸縁覺説因縁觀
法。即縁覺亦有教。何故不立藏。答依普曜
經。三乘教即立三藏。今依攝論及地持等。
但假教即入聲聞藏。故不立也。此以二義
明之。一聲聞聲聞。是人本來求聲聞道樂
觀四諦。今遇佛説四諦法得道。先有種性。
今復聞聲故曰聲聞聲聞。如經中説。求聲
聞者如來爲説四眞諦法。據此爲言。二縁
覺聲聞者。先求縁覺道。今遇佛説因縁教
法。如經中説。求縁覺者如來爲説十二縁
法。就此爲論。初義總相知法。後義別相知
法。利鈍雖殊。同期小果。總爲一藏也。若
上利根出無佛世。自悟因縁。而得道果。有
行無教。據斯廢也。依普曜經。望理教別
也。就聲聞中有其二種。謂初執性教及順
破性等諸部執教。破性教者。分知法空。同
依四諦趣於小果故同入聲聞藏也。二菩
薩藏内有二。一者先習大法。後退入小。今
還進大故。經説言。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
今亦令入是法中名漸入也。二者久習大
乘今始見佛。則能入頓。故經説言。或有衆
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始見我身聞我所
説。即皆信受入如來慧也。此經即入大乘
教攝也。第二頓教攝者。故下經云。若衆生下
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衆苦。
復有衆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縁法爲説
辟支佛。若人根明利。饒益於衆生有大慈
悲心。爲説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
事。爲示於佛身説無量佛法。以此文證知
有一乘及頓教三乘差別。又依眞諦攝論。
一者一乘。二者三乘。三者小乘也。問頓悟與
一乘何別。答此亦不定。或不別。或約智與
教別。又一淺一深也。一乘藏即下十藏也。相
攝准之。第三言圓教者。爲於上達分階佛
境者。説於解脱究竟法門。滿足佛事故名
圓也。此經即頓及圓二教攝。所以知有圓
教者如下文云。如因大海有十寶山等准
之。問此經何故上來通三乘分別及攝者。答
爲此經宗通有同別二教三乘境見聞及修
等故也。如法華經三界之中三車引諸子
出宅。露地別授大牛之車。仍此二教同在
三界爲見聞境。又聲聞等爲窮子。是其所
引。故知小乘之外別有三乘。互得相引主
伴成宗也。藏攝分齊訖
三釋教下所詮宗趣者有其二種。一總。二
別。總謂因果縁起理實爲宗趣。別有四門。
一教義相對以辨宗趣。二境行。三理事。四因
果。教爲宗義爲趣。境爲宗行爲趣。事爲宗
理爲趣。因爲宗果爲趣。次能詮教體者有
其五種。第一義者實音聲名味句。第二義者
可似音聲名味句。第三義者不可似音聲名
味句。第四義者唯識音聲名味句。第五義者
眞如音聲名味句。故經云一切法皆如也
四釋經題目者。大方廣佛華嚴經世間淨眼
品者。大謂體相用莫過故也。謂平等不増
減體。具足性功徳相。生世出世善因果用
故。方者理正非耶。廣者法門理數具徳盡其
邊也。佛者覺也。此通十佛及三身佛。華有
二種。一集果華不與果倶。如生死爲道具
等乃至因位善根等也。二莊果華與果同時。
如七淨華等及滿果位諸徳。修生本有互嚴
可知。嚴者莊飾也。又言大者標以勝極之
都目。故論云。大勝高廣一體。而異名乘旨道
富。參羅無外。謂之大本。非局然矣。言方
者圓通之致。處無不善。觸縁斯順。不擇物
而施。故曰方。言廣者。沖而幽微而遠淵而
且博。謂之廣也。言佛者中國正音云佛陀。
此方稱覺者。以其朗達窮源。塵習永亡。懷
明獨曜。暉光大夜。啓導群惑。自覺覺人故
曰佛陀。言華嚴者。此況法身行徳之美故。
體非眞無以彰其妙。功非極無以顯其勝。
互相瑩發義並超殊。可謂自體圓通勝妙之
極然矣。其猶衆綵奇珍纖飾金顏。特甚瑰麗
世之無比。故就斯喩標名。故曰華嚴。經者
眞淨之教。訓議常則。文詮理緯。顯用行心。
故曰經也。世間淨眼者。謂時中器等三世間
也。及能況之相。又體用差別。故現世。無礙
無染況淨眼。亦可如來未出世。無善導故
如盲。佛今出世。現自他淨喩明眼耳。言世
間淨眼者。此應名序。但今之時會並是勝
流入佛衆海數。徳居淨域塵所不染。出自
天眞。信非有爲。故託以顯至極圓道縁起之
妙。不捨生死而無沾汚。是以就事爲目
故曰世間淨眼。難測。非喩莫曉。故設以擬
状。若於眼内外倶淨中表清徹。色像參羅並
屬於一運。無小無大無遠無近不相妨礙。
故可准況標之如眼。故下偈歎。世間清淨
猶如眼。義顯聖説然矣。品者語言理均。挌類
相從。稱之爲品。此經有三十四品。此品貫
之在首。故稱第一。經之都目宗要之況旨
明於此。故言道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隨文解釋者。初總料簡教之分齊。次別
釋文分齊。有二。一對耶顯正明其分齊。二
約所詮義明其分齊。初對耶者有其四門。
一約縁辨耶。如八時不應語等。二約業辨
耶。如求其名利。自是非他。樂世有等。三
約惑明耶。聞作聞解不得不聞。乃至依
法不依人等。四約始終辨耶。如經云八
大善人等當成不善故。二約就所詮明分
齊者略有十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於中
有十。一教義具足。二理事具足。三解行具
足。四因果具足。五人法具足。六分齊境位具
足。七師弟法智具足。八主伴依正具足。九逆
順體用自在具足。十隨生根欲示現具足。此
等十門相應無有前後也。二因陀羅網境界
門。此中具前十門。但義從喩異耳。餘可准
上。三祕密隱顯倶成門。此亦具前十門。但
義從縁異耳。餘可准上。四微細相容安立
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相異耳。餘可准
之。五十世隔法異成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
從世異耳。餘可准之。六諸藏純雜具徳門。
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世異耳。餘可准之。
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
理異耳。餘可准之。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
亦具前十門。但義從用異耳。餘可准之。亦
可依性。九唯心迴轉善成門。此亦具前十
門。但義從心異耳。餘可准之。十託事顯法
生解門。此亦具前十門。但義從智異耳。餘
可准之。上之十門玄並皆別異。若教義分齊
與此相應者。即是一乘圓教及頓教法門。若
諸教義分與此相應而不具足者。即是三乘
漸教所攝。餘義依下天王等法門。准之可
解也。隨文解釋者。初略擧八種教明互相
成。及約三教相明其次第。次隨文釋。其八
教者。一一乘三乘分齊。二眞應。三迴三入一。
四空有。五凡聖相由。六常無常。七三乘同行。
八辨法邪正。此之八義上下皆通。廣説略説
相從成就本末二相。宜可准思。約三教相
成者。謂始於道樹。爲諸大行。一往直陳宗
本之致。方廣法輪其趣淵玄。更無由藉以
之爲頓。所言漸者。爲於始習施設方便。
開發三乘引接之化。初微後著。從淺至深。
次第相乘以階彼岸故。稱爲漸。所言圓教
者。爲於上達分階佛境者。説於如來解脱
法門。究竟窮宗至極果行。滿足佛事。故曰
爲圓。如窮之以實。趣齊莫二。等同一味究
竟無餘。何殊之有。但以對治功用不等故。
隨根器別其淺深。言分有三。其次第者就
於一乘了義實説。約對治方便行門差殊。要
約有三以明次第。一者據方便修相對治縁
起自類因行以明三教。漸即在初。頓中圓
後。三義從漸説也。初漸以生信。次頓以成
行。次圓以成體用耳。若約實際縁起自體
因行以明時。頓初漸次圓後。初示頓以令
修。次示漸彰爲物。後示圓果徳備故也。若
約窮實法界不増不減無障礙縁起自體甚
深祕密果道時。即初圓次頓後漸也。所以爾
者。正以沖宗不遺於玄想。圓道不揀於始
門。是以事雖近而至遠。相雖著而至密。淺
至極深方窮故。初示圓令見聞。次彰頓令
隨喜。後辨漸階位。顯徳起信行也。此即
約圓以明三耳。然教乃可爾。論其旨也。正
明如來法身無上菩提至極圓道。契窮實相
徳盈海奧。義興眞本顯明後際。語果彰之
於無得。論因顯之於無發。故無相之相。其
趣幽微凝同太虚。旨絶名相。可謂至道無
言而玄籍彌布。眞容無像而妙相備嚴。入於
佛慧具佛所行。徳顯殊美踰越於世。故經
首貫以佛華嚴之稱者。當以旨南之説。宗
要在茲。隨文釋者。此一部教大分有三。謂
序正流通。若竪料簡。隨其八會有十義別。
餘准可識。此經一部凡有七處八會。人中
三。天上四名七處也。重會普光名八會
也。此爲階法故有七八耳。此七八文相有
無不同。略以十門分別。就八會内所以初
明佛者。佛是化主。今攝物必以化主爲先
故。初明也。二大聖説法有所栖託。次辨處
也。三攝化有所。次明菩薩。四器雖具足。請
若不滿。則不爲説故。次生疑。五法潤無
崖。次辨集新衆。六微法不審不可即説。
次辨入定。七欲辨法勝故明佛加。八顯法
始終分齊。次明出不出異。九勝法既宣。次
明法益。故辨動地雨華等也。十然功用既
彰。化不偏屈。十方齊轉契合不虚故。次辨
結會平等顯證述成。此十若離雨華等乃
有十五。散華燒香放光作樂雨寶。攝五爲
一也。今並攝在十耳。二對會釋有無者。
七處佛三身中是何。此解有二。一局一通。局
者八會倶非小見。故是報身。問既報非化。
何以處與下同。答此爲先化流於末世。故
寄世處以辨也。又問若寄世者何故經云
阿迦尼吒天成。答此有二義。一寄化顯報。
即八會是。二寄報顯化。即色究竟是。爲彰
欲界是化故約相是化。今論教意耳。通者
三身具有。一一互成。又普賢文云。在我身
内無障礙。又辨華藏世界海又寄道樹等。
故知也。此約三乘辨。若約一乘即下十佛
並皆通有也。分文三者序正流通也。序者方
便相。正者説體相。流通津用相。此淨眼品是
序。盧舍那下辨正宗。經不來盡故無流通。
所以知。大論云。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此唯
有三萬六千偈。故知也。亦可有流通。衆生
心微塵已下文是。但爲龍樹菩薩會事等處
十萬。準省之故不足耳。若從文義以分。至
文別辨耳。序文分二。初明證信。二天王設
供等已下明其發起序。證信序文有二義。初
二句四字局此證信。二一時下義有通。此
約一義耳。又亦可二句義通一部而文局。
初一時已下文通而義局也。約此義即有
六句。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佛。五住處。
六同聞衆。初釋如是者。衆聖理教文義相應
故也。亦可我傳文義如佛所説也。是聖教義
也。又信順辭耳。我聞可知。一時者根授相
應時也。時有三義。一平等時謂無沈浮顛
倒。二和合時謂令聞能聞正聞。三轉法輪時
謂正説正受。佛者可知。處者謂摩竭提寂滅
道場。此是大聖所託。以一在釋一切在。國
通場局。此云無害國。寂滅表離障圓果淨寂
徳也。始成者有二義。一得道始。初七日時。
二現世始。説法第二七日時也。由令他知
成道始故。此文有二。初二句總開依正立
宗。二別辨。別内分二。初釋依報。二如來處
此下辨正報也。初即器世間也。文有三。初
辨道場地二其菩提樹下辨其道樹。三不
可思議下明師子座。此立意者。地爲住行之
本。樹爲衆徳建立。座爲攝益之用。初場中
有三子句。一辨道場體莊嚴具足。二佛神力
下明果徳資成。三無量善根下出其因行。初
體文復有三。一總辨體。二衆雜寶華下六句
辨自利徳。三雨無盡寶下二利自他徳也。自
利六句中。初一句微妙圓淨。次一具徳淨。次
一色相淨。次一高顯淨。次一眷屬淨。次一隱
映淨。利他二句内。初明津用淨。次一覆潤
淨。此二句通自他。次佛神力下第二子句中
有三句。初明變淨土令地廣博。二光明普
照下徳用也。三一切奇特妙寶積等者體攝
衆徳。就道樹文二子句。一有九句辨樹體
莊嚴。二佛神力下辨果徳資成。初文分三。
初明樹體高勝能陰覆也。二清淨琉璃下五
句正辨莊嚴。三樹光普照下三句明利他用。
此中有三業。初意次身次口。坐文分五。初
明座體出過情量。二衆妙寶華下正辨莊
嚴。三流光如雲下辨利他用。亦有三業。初
身次意後口。四如來光明踰等下。上果下加。
有五句。一陰覆勝。二感化勝。三無礙勝。四
疾遍勝。五具徳勝。五無量衆寶下總結成也。
第二辨正報文有二。初如來處等總釋。二
了三世下別辨。第二別釋文有三。初明法
身。二其身遍坐一切道場下明報身。三悉能
普現一切衆會下明其化身。此約三乘判
文。若依一乘此中即具十佛體徳用。准以
思攝。初法身文有三句。初辨身業徳有二
句。二妙音遍至下二句明口業徳。三平等法
相下三句辨意業徳。二報身文分三。初身用
有四句。一座分齊。二知根行。三除惑染。四
生徳也。二普放三世智海光明下三句辨口
業。三力無畏下一句明其意業。三辨化身
文。初身業有三句。二了達一切下二句意業。
三一切光明下二句口業。就口業文分二。
初辨放光能普現諸義。次諸佛世界下辨
益分齊。第六同聞衆。即衆生世間文明大衆
圓集。此作二門辨。一明諸會有無不同。二
依文釋。有無分二。一大小。二雜類。大小者
七會皆大。第八通小。所以者前爲顯頓教
大乘體。第八爲入法界。普攝小乘令入大。
顯人力故。二雜類者唯前一後一。列雜類
神王名。餘略不列。所以者。前爲表仰修信
如稱法界人信解萬行相。後爲表稱法界
攝法界人修入徳滿相也。問若爾何故涅槃
經攝衆類多。此少也。答彼望熟故遠説。此
約始近論也。所以可知。又亦可始約初位
爲分齊故不通小下。餘如下辨。第二釋文
分三。初別如來法身淨土攝三十四衆。二爾
時於佛師子座下復以法身淨土方便之力
攝起一衆。始末合有三十五衆。初略列衆
名。二列名歎徳。初文分二。一辨菩薩等
明無爲縁集衆。二諸神等明有爲縁集衆。下
列名歎徳準可知。初菩薩衆中分三。一擧
數。二列菩薩名。此有三。初辨。次結。三歎
徳。與倶者有二。一佛與倶與之倶説。二
傳法倶與之倶聞。普者徳滿法界曰普。至
順調柔曰賢。所以此中明菩薩名雜者有
二意。一爲顯下麁細等雜世界故。二爲此
衆通下八會序顯多類法故也。餘者可知。
三歎徳文有四。初總歎。二諸波羅蜜下別歎
自分徳。三無上智願下別辨能入他分徳。四
悉得諸佛下辨普賢行願自在攝化。總文分
二。一皆是善友者顯人勝。盧舍那者此云
廣博嚴淨。二辨自分文有三子句。一明自
利行。二辨才大海下利他行。三住於一地下
明以行成位。辨所攝分齊。云住於一地普
攝一切諸地等者。就行相次第終至窮實自
體以論。略要有四。一者以於始故能生於
後。終竟滿足。故名攝也。二者雖足初始。然
皆能行於諸地所行。諸法無殊。故言攝也。
而所成之行但在於自分之位。上下憂劣但
以明昧爲異也。三者但是初始即攝一切
諸地功徳。故名攝也。四者非謂以初後故
名攝。但是初始。即正是終故名攝也。就自
利分三。謂總正助也。利他文有三。初一辨
口業。次一身業。次三善知下意業。此中初知
根。二知理法。三知事法。他分文有四句。一
明自利五句。一得願。二得教。三得果法。
四得位徳。五得定也。二於衆生海下利他二
句。初立次釋也。三善入下二句善入法身。初
立次釋也。四遍遊下二句爲物出生淨土。初
世界海。次國土海也。第四普賢願行文有四。
一得諸佛三世方便。二辨供養。三得普賢
願。四攝生成智徳。亦可對物攝勝。就有爲
縁集文有三十三衆。從下向上列名所以
者。爲表進行増微故。問此諸衆住何土
中。答此衆一身住土四土之中三土化土中
之一分。此可思之。何故下讃佛文從上向
下列者。爲彰尊位次第也。初力士衆分三。
一擧數。二列名。三歎徳。歎徳文有三。初
總。次五句別。一具願門。二具徳門。三具定
門。四具神力門。五具解脱門。即自利徳也。三
處一切衆生下二句利他。餘衆列名歎徳可
知。迦樓羅者金翅鳥也。緊那羅此云疑神。
作樂也。摩睺羅伽此云莽神也。夜摩者此
云時天。亦名妙善。兜率者此云知足。大梵
者此由新離欲染也。摩醯首羅此云大自
在天。文有三。前二可知。就歎徳文有四子
段。一總歎。二於一切衆生下別歎利他。三無
量妙色下歎自利。第四覩佛姿顏乃至所以
者何下。因事辨成二用所以。第三自利文
分三。初明法身身業。次於十力中下明意
業。處一切衆下口業。此文有五句。展轉可
知。第四所以文有二初明所依。二辨所以。
所以中初問次答。答文有三。初辨所依縁。
二於諸如來下明依縁成行。三各隨下結
別所成。推功在佛。第二文中有六子句。一
在信位爲佛攝生善根。二爲佛引入解位。
三爲佛攝入證位已上。四從逮得無量功
徳下明得八地已上無功用勢力。五皆悉成
就下辨十地已上普賢願行。六菩薩所行下
結別所成。第三結功在佛文中分四。一結。
二正推如來智光普照。三得成因乘解脱
力入佛果海。親辨所由。四於法門得自在
成述已行滿。亦可四句展轉辨成。次就歎
佛文十八衆内。此但略上隱顯。故明十
八。大分爲二。一善海等各於一法門得自
在。二第十八普賢菩薩於一切法門得自
在。此中約縁起樓觀顯同生異生徳門分
齊。宜可思之。亦可前十七異生。後第十八
普賢菩薩是其同生。就異生文有十七。初
善海内有二。一擧法門自在即意業行供
養。王身現在即身業供養。二説偈下辨口業
供養。偈讃文總爲歎如來三業滿法界用。就
中初六偈總歎佛三業在世勝。二有一切
世間衆生下六三業在世起殊勝徳用。次如
來妙色身下二偈別歎身業。次如來音聲無
礙下二別歎口業。次一切十方無邊佛下二
辨佛意業。次二偈擧因釋成。二樂業光天偈
歎佛寂用雙行徳。文分三。初一總歎。次十
六偈別擧。三無數無量劫下二擧因結成。三
禪有七天。淨智有二十二偈。總歎如來身
業功能。初六歎法身。次六歎報身。次六歎
化身。次四總歎如來慈悲徳。二禪十天。二十
偈總歎佛大方便行及所證法。初六偈總歎
佛方便行。次六歎以法門攝化。次六歎八
相成道化。次二擧因結成。初禪有十天。頌
内十六歎佛寂用無礙自在徳。初四歎佛身
業。次四歎佛口業無礙。次四歎佛意業。次
四總歎三業無邊。他化十天誦文有二十偈。
歎佛後得智用。初四法身普益生善滅惡。
次四佛口業用。次二意業用。次六總歎佛能
滅惡生善。次四歎佛應機自在而無高心。
化樂天有二十偈。中歎佛三身徳。初六歎
法身徳用自在。次十四歎報身。十四中有四。
初二辨佛口業。次六身業。次四歎佛本因。
次二歎佛攝生自在。兜率有八天。頌中十六
偈總歎佛周遍法界説法自在。初六總歎佛
用無礙。次六歎佛除生三障徳。次二歎佛
能成衆生行益不空。次二歎衆圓集顯聖
攝力耳。夜摩十天。頌十六總歎佛三業功
徳。初八意業。次二口業。次六身業。忉利有
十天。頌有二十偈。總歎三世佛權實菩提智
門。初四辨念佛者得遇聖縁。次八辨佛方
便被物。次六歎佛成勝智身令修入者成
勝利益。次二結勸念佛滅三障也。即惑業
報耳。日天有十。頌中二十二總歎佛智日
功。初十二歎佛衆徳莊嚴。次八歎佛勝智善
巧。次二歎法深廣。月天有十。頌中十六總
歎佛於癡闇中放智教光成其觀行也。初
十辨佛智光益生成證心不傾動。次六明
放光智轉相教示成其正觀。次下乾闥婆等
四衆即四天王是也。從所領爲名故作此
説。若從主名者。大論云。東方天名提頭頼
吒。此云治國。領二部鬼神。一名乾闥婆。二
名毘舍闍。南方天名毘樓勒叉。此云増長。
領二部鬼神。一名鳩槃荼。二名辟茘多。西
方天名毘樓博叉。此云雜語。領二部鬼神。
一諸龍。二富多那。北方天名毘沙門。此云
多聞。領二部鬼神。一夜叉。二羅刹。此所領
即是經中八部鬼神。此即二十八天中一天。
東方天有十。謂持國等。頌中有二十。總辨
慈悲方便示法事淨土成利他益也。初六
歎佛攝生令見法身。次有八偈歎佛在
淨土化生得果。次有六偈歎佛隨處益
物。南方天有十。頌有二十偈。歎佛慈悲法
門。初六歎佛大悲忍苦調伏衆生。次十四
明佛悲徳周遍十方用無相也。於中有二。
初十二辨慈悲相。次二辨用離相。西方天有
十。頌中有二十。歎佛悲益故令生得法喜。
初六偈辨佛悲力救生。次四歎佛在生死
者令入法海。次四令在苦者得其淨土。次
六偈歎佛在淨土中説妙法海成法供養。
如須彌藏經説。龍報有五種形。一善住龍
爲象形。二難陀龍爲蛇形。三阿那婆達龍
爲馬形。四婆樓那龍爲魚形。五摩那蘇婆帝
龍亦名摩那斯。爲蝦蟆形。變形如律説。各
領所形龍。北方天夜叉者輕捷。頌中有十
六。歎佛爲拔苦故在世間。初八偈歎佛平
等慈徳。次六辨佛智身法身攝生趣正道。
次二擧因結成。上三十三衆中名此爲鬼
王者。八部中唯緊那羅龍毘舍闍是畜生。但
夜叉羅刹力大故與鬼名。此中五皆鬼也。金
剛力士有十。頌中有二十。辨佛法身三業
難壞。初六歎佛身業自在。次六辨佛口業。
次八歎佛意業。此上諸類並像現劣而體是
勝故。大集云。諸佛諸菩薩言。汝欲往釋迦
佛所者當現作梵王等。故知也。又此華藏
界豈有此實類也。意如攝論。次解第十八
菩薩衆説偈歎佛。此唯列普賢不列餘名
者。此形居道位。徳標普門。彰一即一切一
切即一故也。此文有二。初列名歎徳。次偈
頌表三業供養可知。上下二衆長行歎徳。
是經家列非當時文就長行有二。初總。次
所謂下別總文分二。初自分徳。二能入如來
下入他分徳。別文分二。前八法門廣前自
分。後二法門廣前他分。又此五對十句。二二
自他利頌中二十偈。義分有六。初二歎佛住
處及眷屬淨。次二歎佛土主淨。次二半歎利
益圓淨。次有七偈半化用圓淨。次二歎佛
果位勝出圓淨。後四體用淨。就七偈内初三
半佛身業淨。次二偈口業淨。次一切三世下
二偈辨佛意業淨。後四偈文分二。初一辨
法身體淨。次三用淨即三業用也。即爲三耳。
此中釋普賢分齊以八門明因陀羅。可以
知之。一理。二土。三身。四教。五法。六行。七
時。八事。事即塵等也。凡論大意。約文有二。
一但有使習煩惱染業及報並入凡境。自外
入聖境聖中有二。謂理量二法。此二各有
二法。因陀羅網境界即理中量也。及量中之
一分耳。此可思準之。次下大段第二不動而
集衆。此上諸衆未必有動。但欲顯同體攝。
故有此耳。又顯果位具因法故也。就中有
八子段。一明出處。謂師子坐樓觀側。二擧
數。三列十名。所以列雜名者。欲顯説増
微多類法故。四設諸供養下列供具。五皆大
歡下正供佛。六隨方而坐。七彼菩薩等下歎
徳。八説偈歎佛。前地總。此樓觀別住也。供
具有五。散華燒香放光作樂雨寶。就歎徳
有十句。一自分因行門。二勝進證時。他分無
礙。三眞佛境中無盡辨才。四得佛意業成不
思之用。五得普門境佛身業普現。六總説
悉能入三世智地。七總歎常無常二涅槃因
力具足。八方便淨涅槃。九自淨常果因。十總
結成法供養行。頌讃有十九偈分爲四。歎
佛三業及坐道樹自在徳。初三偈歎佛意業
用。次十偈辨身在樹王自在。次二偈口業
自在。次四歎座莊嚴大用自在。次下第三諸
王興供養行亦可。第二發起序。就中分三。
初佛神力動地等。所言動者一方動。遍動者
四方同時動。等遍動者八方動。此解十八動
出大論。吼覺震是聲。餘者色也。下文有六
種動。即東涌西沒等是也。諸經有異動。不
出此二。準以思攝。二明興供養。三此世界
中佛坐道場下結所得業。第二文分四。一
總。二別。三結。四等餘方。諸王徳業文有二。
一正歎此王。二等餘世界。就正歎文有六
句。前三自利。次一利他。次二自他行成滿入
勝分。初一總説各隨樂所入法及能入方便
法門。二依證出觀心生歡喜法門。三別説
方便對治法。四通達諸方勇猛利他法門。五
如來位境勝分已入。六諸佛所證無量法海
皆已得度。結文二意可知。釋淨眼品已。總
有四種生解法。以起下文。除立破四答善
巧翻依等。一次第門。相形取解故。二總別
門。如六相等。從相入實故。三攝取門。如依
言攝義故也。四例聲門。七種例聲例文取
義故
  盧舍那佛品第二
自此已下正明正宗。文有四門分別。一辨
名。二來意。三明宗趣。四釋文。一釋名者。
盧舍那此云廣博嚴淨。問此品辨依報。何故
從主名者。此土與主爲所依。正報強故擧
人顯土。二來意者。何故此品來。既衆集已。
次明所顯法故也。三辨宗趣者有二。一人。
二法。人有二。謂能加及所加。各有體相用。
下諸會並一約處會分異耳。能加體者以
内證法智爲體。七日思惟慶喜以顯徳相。
加説爲用。所加助化人體者入定爲體。蒙
加爲相。起説爲用。餘會昇沈優劣準之可
解耳。法者四種淨土爲此會宗。又亦可法界
及世界海爲宗也。其法用眞如爲體。別徳
爲相。益物爲用。第四分文釋者有二。一對
會。二隨品。此盧舍那品果廣而因略。故屬
果徳。二名號下因廣而果略。故判因行。更
有別判。如第二會初釋。二就品分者有三。
初至光覺等來擧果勸樂生信分。二明難下
明修因契果生解分。三離世間下辨依縁修
行成徳分。所以須爾者。爲衆生薄少善根
信心難發故。此品内佛加普賢説淨土依
果。第二會内文殊承力説佛三業明其正
報。以此勝依正以起信心。既起信心已。次
須爲説法令其起解故。明難品下廣辨行
相勸依。已見法明白。次須勸依起行歸
有所得故。離世間下明依縁成徳分。亦可
依會分文定耳。餘義可知。又依瓔珞經云。
第一會明世界及法界海。第二會明淨土。此
依經判。大妙。文有此意。甚須思簡。至文
當知。次第二引證者。如維摩經佛國品在
先。如是非一可知。此品大分二。一總通釋。
二別約文辨。初總有三。一能詮教。二所詮
法。其法義不定。廣如四十無礙辨才等中
釋。二別約文辨有二。初大衆生念陳疑。二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下明其答相。因初請
問料簡八會。諸問不同。即十門中第四也。
此略有三。一辨有無。二明法門廣略前後。
三辨問人多少不等。初有無者。初二會後三
會初有問也。所以者初爲通問因果二法
故。第二所以者復問行法初故。後三所以
問修行中同異故。餘對文辨。次依文釋疑
問中分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三。初擧
能問人興念。二何等下正請。三唯願下結請。
請中有二十三句問。又佛作頭成十四句
分二。初二十一句問得果法。次一切菩薩
下問因法就果文。準下五海十智答文有
五子段。初十二句明三身果體差別。又若依
一乘即體徳用也。餘準之。次世界海一句
辨淨土依果。三衆生海一句辨所化生。四法
界方便一句辨化生法藥。五佛海下六句辨
果徳攝化作用之義。初十二文分三。初四辨
法身徳。二佛力下五句辨報佛徳。三佛眼下
三句明化身徳。此約三乘定文耳。佛地者
果位出生衆徳故。佛境界者分局也。佛持者
法身持衆徳也。佛行者行業也。化身文眼耳
等辨身業。佛光明等辨口業。佛智海辨意
業。就佛海下六句化用文中。初三辨報佛化
用。後三辨化佛作用。就因問分二。初一切
菩薩所修行海者總也。次別。別文分二。初大
乘心等辨地前信樂等種爲因也。二出生諸
度下辨地上行。即攝十度。波羅蜜即六波羅
蜜。願即願方便。智即力智也。頌文有二。初
長行。次偈頌。偈有十八。偈準地論此名口
業也。就中分三。初六偈總讃請。次十一偈
半頌上請文。次半頌上結。請前六文内分
三。初一自利徳圓。次三利他滿。後二根器樂
聞。就十一句巧略故不可周盡。初八頌三
身十二句。次一頌世界海下三句。次二頌上
佛海等六句及因行等二句。次第二明答相。
文分七。初辨放光集衆明其序分。二爾時
普賢即入淨藏定下三昧分。三普賢入定已
下辨加分。四大衆同聲下請分。五爾時普賢
菩薩承佛神力已下明本分。六爾時普賢從
定下辨起分。七爾時普賢菩薩欲令衆歡喜
下明其説分。文分二。初廣集説儀。二如
此四天下已下結通平等。初文有四。初放
光。二集衆。三示衆令知説法者。四於彼有
蓮華生下顯説儀則。次放光有二意一。現
相表實。二起其信心。此文二意通下會耳。
因此放初光即明。諸會放光集衆偈頌三義
不同。此即十中第五番也。集衆説偈對文
辨。諸會序内顯解行法及徳位淺深不同。但
第六七八三會無放光集衆。所以第六不放
者。凡放光表往來衆集等。地前世間故有往
還。地上證體無漏盡其性。處無可攝聚在
異處也。但可共加顯深方説也。七八不放
者起光本顯爲集衆彰法。後二法已先顯。
今依修行。故不假也。然彼第八會正説中放
光者。爲明果徳攝益分齊不爲集衆也。
又第七會證行境界法唯相應。辨信非言事
能證成。故無光及衆集耳。又初會光爲集
衆證經。二光覺品顯所依法淺深。通下爲
則。三第三會已去三會光爲顯當位得理分
齊。又問第六會放光集衆倶無者。欲顯無漏
徳位不可以事彰故也。放光文分二。初面
門是身業。二光中起聲説偈是口業。蓮華藏
海因人非及故。須光加方可見也。所以面
門放者表正向教道曠被説故。言面門者
面之正容非別口也。所以一一齒者表能
對資成功立也。就放光文中有五。初辨所
依。次總列十門。三如是等下出光眷屬行。
四後一一光下辨用。五顯光攝益。光十門分
三。初六法身正報相。次二明淨土依相。次
二明攝化相頌文十九偈有三。初十歎佛
徳行善能開覺。次七勸詣導師興其供養。
往佛所也。次二重歎佛徳用内證諦海生
物勝欲。就第二集新衆文中。先明諸會有
無。二次分文有無四。一有無。二來處遠近。
三本處佛號及菩薩名不等。四供養多少有
無者。唯他化天説十地。及重會此二無新
衆。有四意衆集。一爲表所攝機。二爲證
法。三爲興供養。四明衆圓集如是等所以
可知。其第八會定後集者。表知識方便善巧
令自他入於法界。不爲顯法。亦可爲顯攝
他用非證自義。仍是衆集爲證法耳。二辨
來衆遠近者十百千等如文。餘義對文釋。
集衆有四相。一處名彰法相。二佛名顯解。
三菩薩名明位始終。四座名辨攝法利用。
此但局新衆。餘即通也。就十方新衆文有
五。一圓衆來此。二如是等下總結。三菩薩
次第坐下各顯已所得法門顯有化徳。四
念念中於一一世界下明縁起力用自在化
物。五明説偈。初文十中各有七分。一處海。
二佛刹。三佛名。四彼菩薩名爲某佛開覺。五
與侍倶來。六興供具供佛。七各據本方坐。
第二結文十億佛刹等有十億菩薩來者。此
是國土海體同不別。此衆生土名字不同者。
爲表果徳普通攝益現法差別不同故也。第
三有六。一坐已。二毛孔出光。三光中出菩
薩。四菩薩方便周遍諸塵。五一一塵中有
佛刹。六一一刹中有佛現。此是實事非化
權也。次第四文有三。初辨所化生。二以夢
自在法門下辨能化之法。初辨次結。三於一
念頃下辨化成益。就成益文有六句。一益
人天。二益内凡。三益成十果向。四益令成
十迴向已還。五益令得七地已還。六益成
八地已上。五頌文有二。初十偈頌前十方菩
薩久修勝行赴此。後十偈頌前次第坐下
及益生文。前十中分三。初二偈辨菩薩自
徳。次有五偈辨能拔生離苦。次有三偈
由徳成故。能遍遊十方佛所顯其殊能。後
十偈通頌上坐已下所得法門化徳等文也。
餘相可知。第三佛示普賢使知説法者令
衆敬請文有四。一辨放光益意。次正放光
此有五句可知。三光所照處正示。四從足
下入攝用歸本。顯因果二融。第四出蓮華
及菩薩。顯説儀中有三。初於場處華出。亦
可相輪。此有七句。此顯攝化分齊。二從佛
眉間出一大菩薩。約人顯教。三説偈讃歎
明教分齊。就第二出菩薩中有七。初辨
處。二明所出人。三列名。四眷屬。五出已敬
繞坐。六退坐有二。七成就下歎所出人徳。
此有四句。第三偈有二。初勝音説六偈。歎
佛化身應器自在。及顯法分齊。即顯教聲
徳。二師子焔光奮迅説十七偈。總歎盧舍那
及普賢能同諸佛。及辨轉法輪相也。即顯
教威耳。初頌分三。初二明化身充滿法界
現生前意。次二現用説法亦教分齊。次二威
徳難思。第二奮迅音菩薩偈内。初三辨盧舍
那自在轉法輪。次十四偈明三業轉。即縁具
也。此明約縁顯三種法輪。初文有四。初半
總顯。二半辨輪體。三一行明所應方處隨
轉。四一行明義相耳。法輪有四種。一教。二
行。三理。四事也。問此轉法輪與三乘三轉十
二行輪何別。答此但一轉成其十行。所謂一
轉無盡轉。廣如下説。又佛本行經云。佛於
箕宿月初十五日内十二日昃過半人影難
勝時。北面坐。於鬼宿及房宿時。轉梵法輪
也。就第二中。初六偈明意業化。次四偈辨
身業化。次四偈辨口業化。又釋有七。初二
總辨因果起化分量。二有二辨身業。三有
二明其口業。四有二明意業。次二重辨身
分齊。次二重口。次二重意。二明三昧分法
體。即敬承佛力。受加以發起。於内有二。一
約諸會料簡。二釋文。料簡分四。即第六番
也。一有無者入定爲表法深。唯第二會所對
機淺。法不可深故。又是住方便無自位體。
故不入定。法對機位故也。二重入不重入
者。初會義重。餘會無也。亦可不重爲此本分
定中説故。所以下別釋耳。三因果體別者第
一第七及八明。是佛定。三四五六并菩薩定。
何爲者。初爲無垢如藏是淨體故入淨藏
定。第七會自利果行成熟故入佛華嚴定。此
語望化主。若就行者修因華嚴果故。爲修
從始故重普光。第八法界解脱利他果滿。故
佛自入師子奮迅定。此亦約化主。若就修
行表因人操境建志立身故。又此三會所
顯法並通因果。故入果定耳。中間四會入
因定。對文方釋。四能入人異者。七處入定中
前六會明菩薩入。爲彰分契理故。亦明踊
悦因人。第八佛自入定者明法界解脱究竟
果體唯佛能窮故。亦可擧佛顯法際故。又
對佛顯諸人所知分齊故。餘意在下辨。次
依文釋分三。初辨普賢入淨藏定二照諸
佛無礙。此中智斷分二也。三於此已下辨等
諸佛所得定也。亦可結通也。第三入是三昧
下明佛加分文二。一因是料簡諸會加被
差別。即第七番也。二釋文。料簡有二。一辨
有無二辨諸佛遠近及多少名字有異。有無
者二七八會不明諸佛加何爲。凡加被爲
果攝益令下位下智得力堪説上法及勝
進起行。第二辨機初不定防其進退故不
入定。以表法決深故。又人不入定審見
法故不加也。第七會有二。一即此會行所
依法與前不異故。二明行者起修麁細不
定故也。第八會辨佛自入三昧。法界解
脱之果大周圓極。故不假加。次佛名不同
者顯徳差別也。次依文釋分三。初口加與
辨及加所爲。二爾時一切諸佛與下明意加
與智。三爾時十方下明身加摩頂與其無
畏。又此文分二。初辨入定故加。二所謂下
辨加所爲。即是加相。初文有三。一爲加故
諸佛現身。二彼諸如來下讃入深定有力
能説。三是皆下明加讃所由也。口加文中
分三。一總。次二句辨自他行體。次七句明
利他行用。意加分三。初一總。次別辨十智。
三何以故下釋成。初十智文。前三自利。後七
利他。此與下十智多同。何故既説果徳。佛
不自説者此爲表勝果下因堪剋故。又普
賢得定故。長子故。衆首故。盡盧舍那佛願
底故。本願故也。又自善根力故。准下於此
應有摩頂已即出。今略無出。下始明出。及
益意可知耳。因此明諸會出定説法不同。
即第八番也。先辨起定不同。諸會説法對文
方辨。第八有入無出。表入法界無返故。
第二會出入倶無。初會文不定也。亦可眞俗
雙觀。或文家交錯。餘會具出入耳。第四段
菩薩同聲重請普賢。即請分。文分二。初少
長行怪不説意生後請文。普賢爲先唯自
衆請未新舊共請請不滿故不説耳。頌請
二十偈分二。初歎徳請。二下二偈結請。前
文有五。初二辨普賢久諸佛所修諸願行
應依大願爲衆即説。次四辨普賢常見諸
佛在塵道中應同示説故今應説。次六辨
普賢久成定力遍知器海能廣爲説應同
於彼願爲衆説。次四辨普賢三業。能雲雨
利他。何故不説。次二正擧性報二土是十力
修得。勸應機爲説。下二結請。所以唯十地
内具加請者爲成因證行法。餘即不爾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一
之上二十四
 乙巳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
方軌卷第一之下

 終南山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第五正本宗答文。大分爲二。初觀五海等
明其本分。二明十智。即五海之智。初文有
二。一明承佛神力顯不自力能入。二正
觀五海審察其法。今此通説興教所爲有
十義。一成佛本願故名諸佛本願經。以此
準之。二成菩薩本願可知。三利益時機可
知。四末代見聞益可知。五欲顯本有理及
明修成因果二行。六辨因果二位増微不
同。如因中果果中因者是。及明初麁次細
等。七明行位相對辨通局。此望同時可
知。八因果行位前後通局不同。九辨修徳
相成之相。十欲顯阿含教輪圓淨。及約時
事顯眞應二行相。此可思之。依尋下文八
會通有十義。至下會文可亦準之。若横取
文相顯可知。世界海者答上世界海。爲淨
土行成衆生住處。衆生海者所化生也。答上
衆生海。法界業海者業用也。成下法身耳
欲樂諸根海者通答上因行二句。三世諸佛
海者辨佛化用廣周。答上三身十二句及化
用中六句。亦可此六句屬上諸根海。但心境
界異以相顯根耳。亦可相即入業用海。二
十智者分五。一告。二列名。三結難思。四許
説。五明説意耳。即上佛所與十智。今歎能
顯深法故也。亦少有不同者對根別擬。故
異耳。佛子者有五義如論。十智者。一世界
成敗清淨智。答上果問中佛世界一問。二衆
生界起智。答上果問中所化衆生海一句。三
法界智。答上能化法藥一句。四如來自在下
答上三身徳十二句。此一句即答上法身中
佛地佛持等三句。次淨轉法輪智答上佛行
一句。次力無畏不共法智答上報佛中佛力
佛勝法示現菩提等三句。次光明讃歎音聲
智答上佛光明一句。次三種教化智答上佛
眼耳佛智海等三輪化佛徳。次三昧法門不
壞智答上報佛三昧。以果徳體故別答之。
次如來自在智答上化用徳中佛海等六句。
下廣文隨相準釋上五海。初世界海十智中
世界成壞智。亦可通説下廣答也。此之十
智即三世間智。一器世間。二衆生世間。第三
第四智正覺。次願轉法輪智説前三世間行。
六力無畏不共智依法成治。行力治魔。無
畏治外道。不共治二乘。七光明音聲智以
佛事善成讃揚三寶。第八三種教化智興隆
三寶使不斷絶。第九三昧法門不壞智明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