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玄賛 (No. 1723_ 窺基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六分義。古來配在第十地中。今亦未定。只
言八恒河沙。何必即是第十地也。眞諦釋言。
初劫遇五恒。第二劫逢六恒。第三劫逢七
恒河沙佛。所以今言得入八地。仍言當見
無數諸佛
經 供養諸佛已轉次而授記 賛曰。此第三
能進入因。後得作佛故
經 最後天中天度脱無量衆 賛曰。此第四。
後有六頌憶念因。分二。初一頌憶八子。後
五頌憶八百弟子。此初也
經 是妙光法師號之爲求名 賛曰。下五頌
憶八百弟子。分二。初二頌半憶染因。後二
頌半憶淨因。此初也。寶族姓以爲貴・愛利
譽以爲先。所習多廢故號求名。具六失
故。如文可知。懈音古隘反。懶也倦也。怠音
徒亥反。亦懈也疲也。或作駘亦疲也。慢也墮
也。第二貪著已得利名。第三更求未得名
利。族云類也。周禮四閭爲族。鄭玄百家

經 亦行衆善業其數無有量 賛曰。頌淨
因。有二。初五句憶淨五因。後五句憶淨二

經 彼佛滅度後今則我身是 賛曰。上四十
頌頌指陳別事。下三頌頌古今相即。有三。
初一頌即人。次一頌即法。後一頌結成。此
初也
經 我見燈明佛欲説法華經 賛曰。此即

經 今相如本瑞助發實相義 賛曰。此結
成也。放光警覺有縁皆集。衆見此已深生
渇仰。起此神變表法非虚。顯證深密。故
名放光助實相義
經 諸人今當知充足求佛道 賛曰。上四
十三頌頌長行。下之二頌大文第三語衆勸
知陳佛今説。有二。初一頌明佛説法雨道
芽生令進善也。後一頌明佛説法令求道
者疑惑皆除斷滅衆惡。此初也
經 諸求三乘人令盡無有餘 賛曰。此斷疑
也。此後二頌雨大法雨。説大法也
妙法蓮華經玄賛卷第二
  保安三年四月四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月廿二日移點了興福寺圓如房本
法隆寺僧覺印爲令法久住爲之以左點可
爲指南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賛卷第三
 沙門基撰 
  方便品
略開三門一來意。二釋名。三出體。來意有
三。一者依八品爲正宗中。蓮華有出水開
敷之二徳。妙法具果秀行竦之兩能。又經下
言今此經中唯説一乘故以破二。會二歸
於一乘爲法華之正主。故三周説逗彼三
根。此品初説一乘爲利鶖子。鶖子上根最
初於譬喩品中領解 佛爲述成授記。乃至
天子説偈竟。是第一周。譬喩品中舍利弗
請。我今無復疑悔下。佛説譬喩利彼中根。
中根四人。信解佛説藥草喩品爲重述成。
便爲授記。是第二周。化城喩品説往結縁
化城不實。利彼下根。滿慈子領・佛印述訖・
便授五百及學無學記是第三周。自下更無
説一乘處故。但一乘是法華體。今既衆集
縁和警之已畢。機器符會正可陳宗。且法
説一乘利上根性。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二
者依十九品爲正宗中。方便品下初十二品
明一乘境。安樂・涌出明一乘行。如來壽量
至常不輕合此五品明一乘果。説境令
知乘之權實。勸應捨權而取於實。聲聞悟
此遂便得記。於中分三。初之八品正明權
實。三根得記。次之三品歎人美法勸募持
行。後持一品禀命捨權持行實法。科初八
品與前無別。故序品後方便品來。三者論
云自此已下示現所説因果相。此意從前序
品之後。明經宗旨所説因果體相相状。此有
三釋。一云所説諸佛智慧爲果。能詮智慧
教門名因。如門爲入室之所由。故教爲顯
理之處。蓮華但説二義因・果。故即智・詮。
二云三請已後明一大事。開・示・悟・入。前三
爲果後一爲因。正是一乘之宗旨。初揚智・
門之意。欲發鶖子等疑令其固請説一
乘故。蓮華二義雖解無量義經。果秀因開。
此亦未爽通理。由此即以開示悟入爲
果及因。三云初智及門。門因智果。開示悟
入三果・入因。教・理・行・果倶法華故。令識
昔者教・行方便説三。今談乘體理果唯一。
聽三乘之教解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證
一乘之果 法華意也。如前已釋。此品具明
經所説宗因之與果。故序品後方便品來
釋名者。便方連反。今爲去音。佛智有二。一
眞實智・二方便智眞實智有二。一者實法二
者實智。實法亦二。一體實謂有爲無爲。二眞
實謂眞如妙理。實智亦爾。一如體實智即觀
體實無漏眞智。對凡妄智不知名實智。根
本後得二智倶是。二證眞實智唯正體智。
此有五對。一對知妄名實智。二對知事
名實智。三對知相名實智。四對知詮名
實智。此之四種實智皆是唯觀第四眞智。餘
四所對如次皆是四世俗智。五對知權智
名實智。謂一乘理・智。對知二權智。此依
證智以第四眞智對後三俗智。若依趣入
智以第三眞智對第三俗智 方便智有
三或四。一進趣方便。謂見道前七方便智。
進趣向果名爲方便。所學有則曰方。隨位
修順宜曰便。二施爲方便。謂方便善巧波羅
蜜多。後智妙用能行二利故名方便。此曲
有三。一教行方便。言音可則曰方。禀教
獲安名便。二證行方便。空理正直曰方。智
順正理名便。三不住方便。莅眞入俗曰方。
自他倶利名便。上三皆是第二施爲三集成
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故名方便。且眞
如中具恒沙佛法。以智爲門以識爲門皆
攝一切故。菩薩地云此法善巧成。是故名
方便。十地云。總・同・成・別・異・壞・以總對別
之方便也。苞總有則曰方。以少含多名便。
四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應物權現故言方
便。謂以三業方便化也。此對實智名爲
方便。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名便。此
體即於施爲中出。更無別義。故體唯三。今
此有三。一接下方便 唯引於下。二顯上方
便唯顯深妙。三通彰方便遍於上下。一接下
方便者此經下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又云正直捨
方便。但説無上道。於前四中權巧方便也。
此乃有三。一身方便執持糞器而著垢衣。
伽耶成道等是。二語方便。下云我此九部法
入大乘爲本。又趣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等
是。三意方便。下云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亦應説三乘等。是上同古佛
下順有情。佛地經云。成所作智起三業化。
正與此同。依此解云。施爲可則曰方。善逗
機宜曰便。往生論云正直曰方。外已爲便。
方是方術。便謂穩便。便之方名方便。二顯
上名方便者。無垢稱云有方便故解。無
方便故縛。此經下云。我設是方便令得入
佛慧。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脱諸衆
生。入佛無漏智初設方便。顯後佛智故。即
四方便中施爲方便。理妙可則曰方巧用能
顯曰便。其義深遠其語巧妙。便通教理。方
之便名方便。三通彰方便。下經大衆疑云。何
故世尊慇懃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
甚深難解。有所言説意趣難知。方便是總。
下二句別。佛所得法是顯上。明今一實有
所言説是接下。彰昔三權。又云佛悉知是已
以諸縁譬喩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接
下顯上二皆通故。即十二種方便喜巧波羅
蜜多。隨應配攝。方者統情機之法軌 便
者濟物理之要宜。方謂方軌方法。便謂要
便宜便。情謂有情。機謂機要。統攝機情機
要之軌法名方。貫人貫法故。物謂人物。理
謂道理。濟益人物道理之要宜名便。濟人
益法故。此言意顯濟人益法之軌則故言
方便。亦方亦便故名方便。由此義推乃通
三釋。三種合是十二種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隨應配攝。瑜伽四十五説十二種中。初六
依内脩證。後六依外成熟。内六種者。悲心
顧戀。了知諸行。欣佛妙智。不捨生死。輪迴
不染。熾然精進。外六種者。令以少施等善
感無量果。令以少戒等力引大善根。憎
聖教者除其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已
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此
中接下即外成熟。此中顯上即内成熟。此
中通彰合是内外一十二種。十二種中爲成
後四復脩六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通。將
爲説法。先現軟美可愛身語令生愛敬。
於法起樂。漸次爲説。彼不解空密意言教。
一切諸法無性無事無生無滅如幻夢等。
如理和會。彼經不説一切法體都無所有。
但無所執可説自性。據第一義非其自性
既彼性事都無所有有何生滅。又如幻夢
非如顯現。又非彼事都無所有故説如
幻令彼了知。二共立要契。見有來求。先
共立契令知恩徳供養恭敬持淨戒等。然後
與之。三異分意樂。共立契已彼不速行。以
利益意先許不與。先爲親友隨順化導。彼
不依學現憤恚相。所作乖違詐不隨益。此
等權時外現棄捨非内意樂不爲救拔。四
逼迫所作。有自在力於親屬等能正教誡。
不知恩徳毀戒等者。或斷所求驅擯訶
捶。令正脩習。五施恩報恩。於曾彼所有大
恩徳彼期酬報勸令脩善名大報恩。六究
竟清淨。果道滿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
等正覺。令生欣樂。往生隨下。請轉法輪廣
爲饒益。此中方便即是。六中隨順會通。會
昔三權通今一實。決擇・唯識又説有二種。
一拔濟方便善巧。即外六種。二迴向方便。善
巧。即内六種。如其所應皆此所攝 出體
性者。方便乃智以慧爲性。無分別智内&MT02148;
眞境。後得智中利他説法。能起方便之妙
用故。以後得智爲性。唯識等説後五波羅
蜜多皆後得智爲性故。其能所詮性又各別。
因智爲顯。今從根本故智爲性 下釋本
文。第一周中有四。初世尊曉喩。次鶖子領
解。次如來述成。後佛爲記別。同中下根文各
四故。此四之中初一即方便品。後三皆在
譬喩品中。佛曉喩中論判爲五。初歎法勝
妙分。吾從成佛下第二歎法師功徳分。爾時
衆中漏盡阿羅漢下。第三大衆定疑分。佛告
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説。若説是事一切世間
皆當驚疑下。第四定記分。舍利弗諸佛出
於五濁惡世下。第五斷疑分法爲佛師人由
法以成徳。人爲能顯。法假人以弘宣故。
初歎法妙後歎人勝。諸聲聞等於自所證
已爲決定。聞歎所説遂有疑生故有定疑
分。佛心所爲先已定訖。唱止邀其固請。亦
令惡人退席。既爾分明解釋其義故有定
記分。衆人之内聞前所説又有疑者。佛爲
重解。故有斷疑分。遂成五分 或分爲二。
初歎法及師妙。衆遂疑生。後佛更爲定記解
釋。衆復疑生重釋此疑。故分二也。一品之
中今科爲四。初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
次四衆驚疑發揚鶖子之情。三開斯實相
啓彼權門。四勸發喜心令欣作佛。品末三
行頌是
經 爾時世尊所不能知 賛曰。二深先唱
警察群生之心。文中有二。初長行後偈頌。
長行有二。初歎所證所説法妙。吾從成佛下
歎如來身能證能説法師勝妙。初中有二初
總標勝妙。後所以者何下釋斯勝妙。初中復
二。初顯自在從定而起。後告鶖子正陳所
説。安者徐也詳者審也。論云以如實智觀
從三昧安詳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者。示現
如來得自在力故。如來入定無能驚寤故。
觀無量義處定名如實智觀。佛定殊勝。入
已餘人不能驚佛令從定起。非佛自出
餘不能令出。故自從定起。又顯於定中
入出縱任得自在故。即由二義故從定起。
雖是無量義處三昧多是第四禪。功徳勝故。
不告餘人獨告舍利弗者。隨深智慧與如
來相應故。謂舍利弗聲聞之中最爲上品。
智慧利根一聞即解最先悟入。佛凡説法必
應機根。由彼智慧最爲第一。根法相符故
名相應。相應者隨順義。非是智慧相似名
爲相應。根合佛法名相應。故不告菩薩。
論有五義。一爲諸聲聞所作事故。妙法蓮
華爲聲聞説。聲聞所作捨於權乘非菩薩
故。二爲諸聲聞迴向大菩提故。令其發心
趣大果故。三護諸聲聞恐怯弱故。若告菩
薩即諸聲聞謂此一乘非爲已分。心生怯
弱不能進脩。今告聲聞令除此意。是汝
等分除怯弱心。四爲令餘人善思念故。令
餘聲聞善思念之。其舍利弗已蒙佛告。我
是彼流亦應被告。深生信仰起脩學心。
五爲諸聲聞不起所作已辦心故。昔諸聲
聞謂所得滅果滿證圓所作已辦。今歎法
妙告彼不知。令捨小心。菩薩於五事全
不相應。故雖利根佛不正告。傍告無爽。
告三乘人有疑悔者令皆斷故。正告不
定性兼任持所餘故。所歎之法略有二種。
一者智慧・二智慧門・故論云有二甚深。一
證甚深謂智慧。二阿含甚深謂智慧門。智慧
門者即能詮教。智慧甚深即所詮理 梵云
阿笈摩此名爲教。或翻爲傳。上古諸佛傳
至今故。此甚深義通教及理。然理正得甚
深之名。門深乃稱難見覺等。二乘不知亦
通此二。自餘別屬理教二法。論意如此。論
説智慧者謂一切種・一切智智義故。一切
智人之智名一切智智。體通性・相名一切
種。即佛果位涅槃・菩提。或一切智者無分
別智。重言智者是後得智。義者境也。即一切
智智之境。故名一切智智義。何謂彼境。謂
一切種。一切種者謂若空若有・有爲無爲・有
漏無漏若教若理名一切種。種謂種類。法體
種類衆多非一。攝一切盡名一切種。謂此
一切種是一切智智之境。即此一切種境名
爲所詮之智慧也。今以理窮。智慧有五。攝
一切法盡方名一切種。一智慧性。謂眞如。
故下經云唯佛究竟盡諸法實相。論自釋云
如來藏性爲體。攬法成人。人之所成即是
智慧。故引下爲證。二智慧相。即無漏能觀
正體後得二智爲體。下云方便知見皆已具
足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等是。三智慧
伴。塵沙萬徳有爲功徳是。下云如來知見
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皆具足等是。
四智慧因。謂能詮教及萬行是。下云其智慧
門難解難入。論云阿含甚深。又論引經云
如來能説一切法種種言詞。又云盡行諸佛
無量道法等是。五智慧境謂若空若有・有爲
無爲・眞俗諦境。下云如是相如是性等是。
今智慧門既是方便。能詮教深故所詮理深。
即餘四慧。義雖可爾然依諸教。五甚深中
多唯慧性眞如爲體。以阿含甚深即昔三教
故。證甚深即一乘體。無上甚深是大菩提。
故勝鬘經中説一乘體唯眞如故。即化城品
之寶所也。今此經中依實勝慧唯取智性
智相爲體。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智及智
處皆名般若。攝一切故。火宅牛車即智相
故。牛車言作各與一故。寶所舊有。即智性
故。衆共取故。示悟知見即是二故。由此有
故餘三自成。下云一大事因縁即唯此二。
若因若果。謂此智慧是一乘眞理。其智慧門
是三乘權教。總標實權理教二別。欲令二
乘捨權取實行因證果。故勝鬘由此説二
乘等四智究竟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欲令
捨二權而取一實故。其證甚深論有二義。
一體妙二難了。體妙者論云證甚深有五種。
難了者。論云又甚深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
不能知故。其五甚深古來唯依眞如解。一
者義深差別義也。二者體深自體性也。三内
證深正智内證餘智不得故。四依止深法界
法性諸佛本故。五無上深體最勝故。謂大菩
提即是所證無上正等正覺果也。若兼觀照
智性・智相合名五證義。甚深者其義甚深。
謂正智如之用故。體甚深者謂眞如。法本
性故。内證甚深者重顯正智。内冥如故所以
名深。依止深者重顯眞如。一切徳本所以
名深。無上深者謂大菩提。大菩提者如來所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著金剛般若論
云。無上菩提是法身理。三藐三菩提是報
身智。故即通顯此之二種。體過一切所以
名深。此爲本意 若通義解。或隨所應所
詮四慧皆有義・體・證・依・四深。或智慧相・
性・伴・境四法。如次配初四種甚深。唯無上
深在大菩提。諸徳主故。又非喩所喩思議
所思議故名甚深。上來解深唯在智慧不
通慧門准論解經慧門亦有五。論名總
句阿含深故即五難是。無量者智性・智相・智
伴・智境如其次第。體遍用寛・徳備・法廣・如
空無限。徳數無窮。終必無盡・故名無量。
然今但説智性・智相二種智慧名爲無量。
體・徳・作用皆具無限無窮盡故。其門甚
深亦有二義。一體妙二難了。體妙者論引經
云。其智慧門難見・難覺・難知・難解・難入。
具彼五難。難了者。二乘不知故。一由智義
深故其門難見。二由智體深故其門難覺。
三由智内證深故其門難知。四由智依止
深故其門難解。五由智無上深故其門難
入。以教五難別配智慧五種甚深。又智有
二。一凡二聖。凡有二智一現二比。凡現智
不知名難見。比智不知名難覺。聖智有二。
一有漏二無漏。有漏世俗智不了名難知。
無漏智有二。一根本二後得。初無漏智不
知名難解。後無漏智不知名難入。入者證
解。今此經中唯有二。無漏智不知故言
難解難入。總顯證・教二難了云。一切聲聞。
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能知故。佛今所以
歎二深者。論自解云。爲諸大衆生尊重心。
畢竟欲聞如來説故。爲下將説一乘眞實
佛所得法甚深難解之由漸故。先歎智深。
彰下所歎有所言説意趣難知二乘爲權
之由漸故。先歎門深令其發心希所聞
也。不爾唯應歎智慧深。總攬萬徳以成佛

經 所以者何意趣難解 賛曰。此釋前標
阿含甚深。此中有二。初徴・後顯。所以者
何者。佛所得法所謂解脱。三乘同坐解脱
之床。二乘亦得。方便言教亦已依學。如何今
説此之二種二乘不知不見。又此徴意。
佛之智慧二乘未得可名甚深。其智慧門二
乘已得。何名甚深。云二乘不知。若依初解。
所以者何。所得解脱三乘雖同。般若・法身。
相・性智慧。彼所未得。汝定不知。且智慧門
彼亦未了故。此以下但解阿含八種甚深。欲
顯二乘尚不能知教之甚深。況佛智慧。依
第二解。所以者何。前徴教門深所以者。今
當具顯。故此已下但顯教深論牒經有八
句。今此文唯六句。准論應言。佛曾親近百
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
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難解法
者如來能知。隨宜所説。意趣難解。一切聲
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加今經中第六句難
解法者如來能知加第八句一切聲聞・辟支
佛所不能知故成八深。第一句佛曾親近百
千萬億無數諸佛者受持讀誦甚深。此顯世
尊經三大劫供養二十六恒河沙佛。於彼
諸佛所受持讀誦此法門故。所以甚深。非
如彼二乘略即能解。故名甚深。第二句盡
行諸佛無量道法者。脩行甚深。諸佛福智二
利道行皆盡行故。非如二乘略脩因故。名
爲甚深。下皆准知。第三句勇猛精進者。果行
甚深。果謂果決。精純勇捍堪耐勞倦。所作皆
成名爲果決。或由精進所作善成。今獲勝
果名果甚深。一句投火半偈捨身。六年苦
行七日翹足。非不專精懃勞得故。第四句
名稱普聞者。増長功徳心甚深。由名遠振凡
聖普聞。勗勵已身懃加脩斷。自功徳心倍
加増長。或名遠振他聞之故。皆悉増長功
徳之心。一切聞知故成甚深。第五句成就甚
深未曾有法者。快妙事心甚深。由所成法是
未曾有快妙勝事。能成之心亦爲快妙。快妙
心説故教難知。第六句難解法者。如來能知
者無上甚深。由極難解法如來能知。故此法
門得成無上。或難解法體即無上。唯佛能
知故是甚深。第七句隨宜所説意趣難解者。
入甚深。入甚深者名字章句意難得故。佛
自住持入解此意。不同外道。自不能解何
令他解。説因縁法極甚深故。入有二義。一
難入解佛自解故二隨宜所説令他入法
故。意趣難解名爲甚深。第八句一切聲聞辟
支佛所不能知者。不共聲聞・辟支佛所作住
持甚深。不同二乘所作外利所作・内利住
持故成甚深。上來總説由近諸佛受持・讀
誦・脩行・果決・増長功徳心。證快妙事。成
無上法。故隨宜説。難可得解。二乘不了
其智慧門名爲甚深難解入故。況佛智慧
非甚深哉
經 舍利弗種種譬喩 賛曰。上歎所證・所
説法勝妙。下歎如來能證・能説法師勝妙。
依論牒經次下應云。何以故。舍利弗。諸佛
如來自在説因成就故。舍利弗。如來成就
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種種言詞。此
上爲總。下釋上言。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
於彼彼處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衆生。
令離諸著等。展轉意言。由如來身於所證
理成就自在説因圓滿。是以今説所證智
慧・及智慧門。二皆甚深。何等名爲説因成
就。謂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種種言
詞。此中初三合名因縁。因縁道理也。言詞
名譬喩。言詞多説諸譬喩故。准論解經譬
喩以上名爲總句。廣演以下名爲別句。展轉
訓釋論有三解。初論自別釋初四句。次論
以經下諸句兩番配此四句。其後二番中。
初三義。一處明第四義一處明。初番別解云。
如來成就四種功徳故。能化度衆生。一往
成就。謂種種方便從兜率天退。乃至示現
入涅槃故。能往十方起難思化。八相成道
利益衆生權巧智用故名方便。八相者。大
般若經第五百六十八卷説一從兜率天沒
即入胎相。二嬰兒。三童子四苦行五成道。六
降魔。七轉法輪。八入般涅槃 何故示現八
相者。彼經云。爾時最勝天王復白佛言。云
何菩薩行深般若。爲度有情示現諸相。佛
告最勝。甚深般若相不可得。諸菩薩相亦不
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爲有情類示現
入胎乃至涅槃種種化相。諸天計常謂無墮
落。是故菩薩爲破彼執示現入胎。因令彼
天起無常念。世間最勝於欲不染。尚有墮
落。況餘天衆而得常耶。故勿放逸勤加精
進繋念脩道。如見日輪尚有墮沒。即知
螢火不得久住。復有諸天放逸著樂。不脩
正法。恣情遊戲雖與菩薩同處天宮。不
往禮拜不諮受法。各作是念。今旦受樂
明詣菩薩當受法寶。共相謂言。我與菩
薩常此同住。修行。何晩。是故菩薩如救頭
燃。破放逸行示現墮落。如是示現有二因
縁。一令諸天離放逸故。二令有情咸得見
故。乃至第八復有諸天人樂聞圓寂。菩薩
爲彼示現涅槃。攝大乘論第九卷中有少差
別。華嚴經中示現十相皆廣如彼。二教化
成就。謂種種知見示現染淨諸因故。由具
知見於化身中。能示現有一切染因集能
招苦。一切淨因道能證滅。或示現染淨諸
法道理。因者所以・道理義故。前能現身。此
於身中示有諸法染淨道理。論下解此與
第四別。此依證法彼依説法故。三功徳畢
竟成就。謂種種念觀。以説彼法成就因
縁如法相應故。此意説言。以説種種念觀
等法。彼念觀等佛皆成就。如所説法本末因
縁皆相應故。言相應者契會證義。四説成
就。謂種種言詞。以四無礙依何等。何等名
字章句。隨何等。何等衆生能受。而爲説故。
依何等者何等義也。即義無礙解。何等名字
章句者何等之名字章句。法無礙解也。隨何
等者隨何等方衆生言音而爲説故。即詞無
礙解何等衆生能受爲説者何等衆生根器能
受。佛便爲説。辨才無礙解也。此四之中第一
能起化身八相成道。第二能示現有染淨諸
法道理。第三如所説法皆畢竟得。第四
四無礙。由佛法師具此四種説因成就成
勝妙故。其所説法亦爲勝妙。論解四句已。
重解第二句第四句差別云。教化成就依證
法故。説成就者依説法故。依自所證苦集
滅道染淨道理次第爲他説。名第二教化成
就。依説法説。義法詞辨次第爲他説名第
四説成就。皆無亂故。或前四種第一句是化
身徳。第二句是報身徳。第三句是法身徳。
第四句四辨具足。由此三身四辨具足故能
起説。三身具故智慧甚深。四辨具故慧門甚
深。故此因縁即前三種方便知見。念觀三也
譬喩即是種種言詞
經 廣演言教令離諸著 賛曰。上依論文
一番別釋總四句已。論復第二以下經句
配此四句。此即第一種種方便。次下所以
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爲
第二種種知見。次舍利弗如來知見至解脱
三昧。爲第三句種種念觀。次深入無際乃至
本末究竟等。爲第四句種種言詞。論雖以
下經文別配上總四句。然初以兩番釋上
三句已。復以兩番釋後一句。彼論文長。乍
披難解。應依此讀。此中初番釋云。復有義
種種方便者示現外道邪法種種過失。諸佛
正法種種功徳故。如經舍利弗吾從成佛
已來。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衆生。於諸
著處令得解脱。文雖少異大意亦同。釋無
數方便更有四番。一方便者方便令入諸
善法故。二斷諸疑故。三令入増上勝智
故。四依四攝法攝取衆生令得解脱故。
此六釋中迴邪入正進善破惡。自入勝智
令他解脱。如次配之。以此方便引攝將
導一切衆生令離諸著。著者執本。愛染生
死之根本故。論云諸著者。彼彼處著。或著
界著地著分著乘。著界者著三界。著地
者著戒・取・三昧初禪定地・乃至・非想非非
想・滅盡定地。即以九次第定爲地。戒取・見
取執此三昧故名著地。著分者著在家分
已同類作種種業邪見等故。著出家分名
聞利養能起種種覺察煩惱等故。著乘著
聲聞乘樂持小戒求四果等故。著於大乘
著利養供養恭敬等故。由著分別觀種種
法相乃至分別佛地故
經 所以者何皆已具足 賛曰。此第二句。
論初番云。復種種知見者。自身成就不可思
議境界。與聲聞・菩薩故。如經舍利弗。如來
知見・方便到於彼岸故。到彼岸者勝餘一切
諸菩薩故。文少不同義意無別。知見者眞
俗二智體。根本智名知後得智名見。方便
者此智妙用方便善巧。由自成就不思議境
界故具知見。與聲聞等名爲方便。波羅蜜
者到彼岸義。明佛成就二勝智體故。能成
就不可思議境界。已到彼岸勝餘一切。由
具方便二智妙用。復能令他到於彼岸故。
能以此不可思議境界知見。亦與聲聞菩

經 舍利弗解脱三昧 賛曰。此第三句。論
初番云。復種種念觀者。如經舍利弗如來知
見。廣大深遠無障無礙。力無所畏不共法。
根力菩提分。禪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皆已
具足故。文意大同多少有別。今言知見。廣
者無邊。大者無上。深者難測遠者時長窮
未來故。此上乃是諸徳總句。二智爲性故
云知見。又此諸徳亦是二智眷屬所攝故云
知見。無量已下諸徳別句。依此經文。無量者
四無量。即論牒經無障也。無礙者四無礙解。
力謂十力。無所畏者四無所畏。論本牒經中
不共法十八不共法也。根謂五根。力謂五力。
菩提分謂三十七。此上四種經本所無。禪
謂色界四靜慮。定謂四無色定。解脱謂八解
脱。三昧者謂三三昧。三摩跋提謂九等至。
此之一種經本亦無。論牒經中有十三門。今
此經中合有八門功徳名爲念觀。體即明記
之慧解故不可廣解。義門各應略爲分別。
四無量以五門分別。一列名・二釋名・三辨
行相。四出體性。五辨差別。列名者謂慈無
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釋名者一縁無
量境縁一切有情起此四故。二起無量行
行解亦復極廣大故。三感無量果得大梵
福成如來故。名爲無量。四者是數帶數釋
也 辨行相者 法界有情總爲三類。一無苦
無樂者無倒與樂名慈。無瞋爲體。二有苦
者拔苦名悲。不害爲體。三有樂者助喜名
喜。不嫉善根爲體。復於無苦無樂者起離
癡想。於有苦者起離瞋想。於有樂者起
離貪想。平等欲令離諸惡故名捨。令捨
惡故善捨爲體。出體性者。合以三法。謂無
瞋・不害・及捨。不嫉體即無瞋無別法故。辨
差別者。此各有三。一有情縁作有情想。二
者法縁不見有情唯作法想。三無縁復於
諸法離分別心。作眞如想故名無縁。或法
無量縁諸教法。此三之中初共外道。次共
二乘。後唯菩薩。初三安樂。後一利益。感果
可知。與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有差別者。
彼唯實觀唯佛所起。縁三界生。并無癡倶。
此通假實通凡聖起。縁界不定。非無癡倶
四無礙解以三門分別。一列名。二辨相。
三出體。列名者。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
三詞無礙解。四辨才無礙解。辨相者法謂能
詮名句文教。義謂所詮眞俗諦理。詞謂諸方
音聲。辨才謂七種辨才。縁此四智無所拘
礙。名無礙解。有多差別如決擇菩薩地及
十地論説。出體者此四即以無漏後得智
爲體。非證眞故。義無礙解亦通正智。初地
分得。九地任運離障圓成。佛果滿足 十力
略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行相。四
次第。五諸門。辨名有二。一列名二釋名。列
名者一處非處智力。二自業智力。大般若五
十三名業異熟智力。三靜慮解脱等持等至
智力。彼名靜慮解脱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
力。四根勝劣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
種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彼名遍行智力。
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
釋名者初總後別。總名力者能摧怨敵義。
不可屈伏義。瑜伽菩薩地第四十九・五十・
及決擇五十七・菩薩藏經・第五・顯揚第四・對
法第十四。大般若經皆釋此相。與一切種利
樂有情功能相應。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
力故説名爲力。故以威勢能摧難屈名力。
對法云善降衆魔善記問論。故名十力。十
者是數。力用不同有此十種。故名十力。
依六釋中帶數釋也。釋別名者。因果相當
名之爲處。若不相當名爲非處。故瑜伽
云。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是名爲
處。處者建立義依義起義能建立果爲依
能起於果法故。因立處名。不平等因與上
相違是名非處。於此二種一切智・無滯智
清淨智離増上慢名之爲智。力義如前。
各自所作三世三業。或順現受或順生受順
後受不定受名爲自業。於此正知名自業智
力。此於善惡業異熟果中而生智解。亦名
業異熟智力。靜慮者四靜慮。解脱者八解脱。
等持者一切有心定等至者一切有心無心定。
於此正知名靜慮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此等
諸定通有漏無漏。加名雜染清淨根者信等
五根。此耎中上名爲勝劣。於此正知名根勝
劣智力。若從他信以爲其先。或觀諸法以
爲其先。成耎中上。愛樂勝解名種種勝解。
於此正知名種種勝解智力。若廣建立種種
姓。或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貪瞋癡
等分行。等。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種種界。
界是姓故。於此正知名種種界智力。若即
如是諸趣門中隨順正行。如貪行者修不淨
觀等名遍趣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諸
外道沙門婆羅門。各各異見品類諸行。或此
世他世無罪趣行名遍趣行。於此正知名
遍趣行智力。能於遍行諸趣之行而了知
故 亦名遍行行。若於種種有情衆中。四方
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
自體八言説句。一如是名。二生類。三種姓。
四飮食。五受苦樂。六長壽。七久住。八壽量邊
際。於此八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
種宿住隨念。六略行者。一呼召假名。二刹帝
利等色類差別。三父母。四飮食方軌。五興衰。
六壽量。此等宿住是過去境。住宿世故。
於此宿住而起隨念念倶行智。名宿住隨
念智力。諸有情類臨欲終沒名爲死時。住
在中有名爲生時。於善惡趣死時生時皆
能正知名死生智力。一切諸法漏及隨眠無
餘永斷。名爲漏盡。於此正知名漏盡智
力。智者是體力是作用。然智即力更無別性。
此中宿住隨念相應智力。是隣近釋。自餘最
初處非處。乃至漏盡。是所觀境。智力是能
觀智。處非處乃至漏盡之智力。皆依主釋。
宿住是境。隨念相應智力是能觀。亦依主釋
二出體者。決擇分五十七云。佛具知根慧
根爲體。對法論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
諸心心所。菩薩地云。謂總五根爲其自性。
雖復三文不同。然體有五。一最勝體。故決
擇分佛具知根慧根爲性。二引生體。故對
法云若定若慧。三剋實體。菩薩地云五根
爲性。由慧勝故。且説十力慧爲自性所以
但言處非處等智力。不言信力精進等力。
依此即會決擇文訖。四相應體。對法又云。
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四蘊爲性。五眷屬體。
五蘊爲性。定共道共無漏色等助爲體故。
此雖無文理必應爾。遮犯戒垢助摧怨
故。餘之三門如無垢稱疏第二卷説 四無
所畏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行相・
四次第・五諸門。亦如菩薩藏經第五・大般若
五十三・顯揚第四・瑜伽五十・對法十四。辨
名有二。一列名二釋名。列名者。一正等覺
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出苦道無
畏。釋名有二一總二別。總者四是數名。無所
畏者於此四處能自了知坦然無畏。心無
怯劣無所疑慮。都無驚懼故名無畏。別名
者。正覺諸法等覺諸法名正等覺。諸煩惱
漏種現倶斷故名漏盡。説障礙法。染必爲
障故言障法。説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
苦。名出苦道。於此四中得無所畏。皆依
主釋 出體性者。五十七云。以信・進・念・
定・慧・及具知根爲性。對法云。若定若慧及
彼相應諸心心所。又言若起作用後得智爲
性。若住自性正智爲體。此體有五據勝二
智爲體。發起定・慧爲體・談實五根爲體。相
應四蘊爲性。眷屬五蘊爲體。行相者如經
言。世尊自稱我是正等覺者。復有沙門或非
沙門從他方來。佛慰勞言。安樂住不。乞食
得不。遂於此中有立難云。言正等覺無所
未知。今問於他一何相返。我於此難正見
無由。得安穩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
仙尊位。所以者何。攝受來者令發勝心。
聞佛慰問發道心故。欲令諸人審諦於
事。佛知尚問。況餘不知。亦爲後人作其軌
範。見來發心應爲引攝。非佛不知。仍言
等覺。又如經言。我諸漏盡後時。天授行諸
惡行。佛常罵之。執日調順佛常耎語。遂有難
言。言諸漏盡煩惱並亡。呵叱天授愛語執
日。貪・瞋未滅漏寧盡耶。一何乖返。我於
此難正見無由。得安穩住無怖無畏。自
稱我處大仙尊位。天授譬之惡馬楚毒方
調。若不叱呵返言怖我。執日喩之慧象
隨逐人心。故以耎言即能調順。非有貪
瞋漏不盡也。又如經言。佛爲弟子説障礙
法。染必爲障。復不遮彼預流一來有妻子
等。遂有難言。染必爲障聖畜妻子一何乖
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穩無怖處大仙
位。邪行障諸聖道。畜妻障離欲道。初二果
人既未離欲。性戒久成故除邪行。不斷妻
子斯有何失。故諸染法非不障也。又如經
言。我爲弟子説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
離。決定通達。復有無學迦留陀夷埋足糞
壤。鴦掘魔羅獄火焚身。遂有難言聖道久脩
望離衆苦。無學既還受苦何用修道之爲。
一何乖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穩無怖
處大仙位。實得無學苦果定亡。爲現 因
必有苦報。由此聖者有現受苦起後教
故。或苦異熟無學不受惡業盡故。有必障果
不成無學。彼言無學受彼苦者。現居有
學猶未離欲。定成無學故與其名。縱得
神通非不還等。世五通故。或無學苦非是
業招。諸異熟苦必已出故。如涅槃經第二
十九解三時業。至無學位排諸惡業一切
不受。説未入聖名爲定業。其入聖已不
名定業。廣如彼説。故阿羅漢定無苦果。
後之二門亦如無垢稱第二卷疏。禪謂色界
四靜慮。謂初有尋有伺靜慮。第二離尋伺
喜。第三離喜樂。第四已離喜樂捨念清淨
靜慮。定是四無色。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解脱。謂八解脱。以三門
分別。一列名字。二顯行相。三出體性。列名
字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攝事分
第四。并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二。及第二
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説。一有色觀諸色解脱。
二内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脱。三淨解脱身作
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脱。五識無邊處解
脱。六無所有處解脱。七非想非非想處解
脱。八想受滅解脱身作證具足住顯行相
者。倶舍第二十九説。内有色想觀外諸色
名初解脱。内未伏除見者色想。觀外諸色
以爲不淨名觀外色。今則不然。准對法文
初修業者。身在欲界已離欲界欲。未依無
色定伏除見者色想未離色界欲故。若久
習業已離色界欲見者色想安立現前。而觀
欲界一切所有内外諸色作光明想。由前三
解脱引發勝處遍處等故。即觀勝處所攝
少多等色作光明想。由除變化障故作光
明想。不除貪欲故不作不淨想。瑜伽唯云
未得無色定。未離色界染觀外諸色。是初
解脱者。唯依初業説。故第二解脱倶舍論
説。内已伏除見者色想。唯觀外境而爲不
淨。名内無色想觀外諸色。大乘不然。准對
法云久習業者。已依無色定伏除見者色
想。初習業者見者無色想安立現前。而觀外
色作少多等想。不同於初觀内外色皆作
光明。未自在故。今此唯觀已離欲色作少多
等名觀外色。已離染故立以外名。觀心漸
勝故稍略觀故。瑜伽云。又不思惟彼想明
相。但於外色而作勝解。即觀少多等不
作光明等。若於是處已得離欲説彼爲
外。故唯觀彼已離染色名之爲外。又由初
解脱觀色不言外。其内有色亦不言内通
縁内外根塵等色作光明想。故今此第二内
有色有根等色故。其觀外色唯觀外塵
作少多等。不縁根等作少多等故。瑜伽又
云。無色界定不現在前者。此説觀外色
不依無色定。無色定不能縁外色故。或已
離色界欲不依無色定。伏除色想但依色
界定。見者無色想而現在前故作是説。上二
解脱初作光明想。後作少多想初寛後狹
兩觀有殊。顯揚二十説此二解脱除變化障。
爲於變化得自在故變化既通四靜慮有
故。初二解脱通依四靜慮。初作多依初二定。
有但在根本非近分地。彼欣趣脩都無通
果。此容預脩有通果故。不同倶舍初二靜
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作不淨觀。
第三解脱。倶舍論説。清淨相轉作淨光明鮮
行相轉故。唯第四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
故。餘地雖有相似解脱。而不建立非増上
故。今者大乘謂如有一已得捨念圓滿清白。
以此爲依修習清淨聖行圓滿。於内淨不
淨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想展轉
一味想。是第三解脱行相。謂待諸淨色於
餘色中謂爲不淨。非不相待。若唯見一類
淨與不淨二覺無故。是名初想。又於淨中
不淨性所隨入。於不淨中淨性所隨入。由
於被障薄皮所覆。共謂爲淨之中。現有三
十六種不淨物故。是第二想如是展轉總一
切色合爲一味清淨想解。是第三想。乃名成
就。唯第四靜慮地。有捨・念淨故。論説超過
諸苦樂故。一切動亂已寂靜故。善磨瑩故。
餘地不然故唯第四。此亦内無色想而觀
外色。由前已説故略不論。而立異稱。次
四無色解脱。倶舍論説以四無色定善爲
性。非無記染。已解脱故。亦非散善性微劣
故。近分解脱道亦得解脱名。無間不然。
所縁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脱。故多説
根本者近分非全故。今者大乘皆已離自地
欲。依自根本地重觀自地境。思惟勝解。令
障更遠。引生勝徳。謂如有一於彼空處已
得離欲。即於空處思惟勝解。是名空處解
脱行相。於彼識處已得離欲。即於是識思
惟勝解。是名識處解脱行相。於無所有處
已得離欲。於識無邊處思惟勝解。是名無
所有處解脱行相。空識二名自地所縁行相爲
稱。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爲自地名。故於識
處思惟勝解。於有頂地已得離染更不於
餘而作勝解。乃至遍於想可生處即於是
處而作勝解。無所有處名想可生處。今縁
此無所有心心所名非想非非想處。故遍於
此思惟勝解。至下當知。上説離染依無
學説。故瑜伽云。前七解脱於已解脱而生
勝解。身證者得。若依唯識有二師説。一
云伏初定已上染得滅定。二云伏第四定
已上染得滅定。無所有處已下染可有伏
義。令障轉遠引生勝徳。有頂一地定未能
伏。故瑜伽第十二。空識二解脱。有説離自
地染言。上之二地無説離自地染字。有學
無學影略説故。唯在根本亦非近分。滅盡
解脱大小倶説。即滅盡定而無行相棄想・
受故。然將入時有二行相。謂依非想非非
想處及無相界想。初脩・久熟二入明故 出
體性者。倶舍論説。前三無貪性。眷屬五蘊
性。次四無色定善爲性。第八滅定性。大
乘之中七十三卷・解五法中云。世間出世間
正智爲體。有漏者以分別中世間正智爲
體。無漏者即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唯慧爲性。
縁色非色及眞如境離諸定障引生勝徳
非餘能故。若相應體初七以四蘊爲性。眷
屬五蘊性。故對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
心心所。無色界中計有定道無表色故。第
八解脱以二十二法種子上厭心功能爲體。
即不相應行蘊所攝。三昧梵語此云等持。
即三等持。謂空・無相・無願。三等持至下當
釋。般若五十三。三境倶同倶縁空故。然依
論引經更有五徳。恐繁不述。論重釋上三
句中。復第二番釋次上三句云。又第一成
就可化衆生依止善知識故。謂能引導有
菩提性可化衆生未發心者。令依善友
離諸著故。名爲方便引導衆生。第二成就
根熟衆生。令得解脱故。謂令久脩已發心
者得解脱故。名方便知見波羅蜜。第三成
就。力・家・自在淨降伏故。謂佛内成種種功
徳。是故外能屈伏煩惱・蘊・死・天魔。名之
爲力。其禪定等皆是世尊所栖止處・名之
爲家。由力自在故能降伏。由家自在故淨
諸障。又由栖止禪定等爲家故。得自在神
通業等。由成無量・無礙・力等故。能淨諸
障。降伏外道等名如來知見廣大深遠。依
論本重兩番釋經上三句已。次以經下七
句釋上第四標句種種言詞。亦兩番解。初配
經 後重釋
經 深入無際未曾有法 賛曰。以七句釋
第四言詞。此經唯有初之五句。第六句
闕。第七句少。至文當悉。論云第四説成
就有七種。此即初句種種成就。理事・空有・
世出世間・未曾有法皆深入故。洞曉無涯
故。能起彼種種言詞。際涯畔也
經 舍利弗悦可衆心 賛曰。此第二句。論
名語言成就。佛得五種美妙音聲説諸法
故。大智度論説。五種音聲從佛口出。一
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悦樂。三入心
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能辨有漏
無漏等義。甚深如雷名種種分別諸法。諦
了易解名巧説諸法。諸法之言通上分別。
慈悲愍念聽者無厭。名言詞柔軟。清徹遠
聞・聞者悦樂。入心敬愛名悦可衆心。初三各
一。後一攝二
經 舍利弗不須復説 賛曰。此第三句。論
名相成就。然論牒經無取要言之以下佛悉
成就以上文。唯有止以下文。論云有法器衆
生心已滿足故名相成就。法器有二。一眞
二假。眞即舍利弗等。假謂増上慢者。爲眞
法器衆生。聖心已滿者。心樂妙法唱止現
相。令其邀請。佛今所唱止不須説何等法
耶。爲假法器衆生。自謂聖心已滿足者。心
不樂法。在座未去。唱止現相令其起去。
諸法解脱我已得訖。更有何法止不説耶。
故名爲相。如世間人共會一處。亦有樂
聞・不樂聞・語時。能語言止不須説説之
何益。令樂者請話。不樂者起去。今爲前眞
者令問取一乘。故名爲相
經 所以者何難解之法 賛曰。此第四句。
論名堪成就。本無徴詞。一切可化衆生知
如來成就希有功徳堪能説法故。謂舍利
弗等善根熟者。名可化衆生。知佛成就第
一希有難解功徳堪説法故
經 唯佛與佛諸法實相 賛曰。此第五句。
論名無量種成就説不可盡。實相者謂如來
藏法身之體。性不變故。佛智具知此實相
體。窮源底故名爲究盡。不但成就有爲萬
徳。無爲萬徳佛亦究盡。故言無量種成就
説不可盡。此經脱第六覺體成就。如來能知
一切法。佛自證得故。亦少第七隨順衆生
意爲説脩行法成就。如來能説一切法故。
此經所言所謂諸法如是相等是。此第七所
説諸法佛所現見無所不見。上來初番論
解經中言詞七句已。論第二番復以七句
解種種言詞。配此七句云。第一種種法門
攝取衆生入於佛法故。深入無際。第二
令不散亂住故。以教貫衆生。令不散
亂專心住境希欲聞故。遂能種種分別諸
法。第三令取故。令根熟者問取一乘故。唱
止不須説。第四令得解脱故。令根熟者皆
得解脱故。佛成就難解之法。第五令彼脩
行成就得對治法故。令脩行者得於眞際
性對治法故。能究盡諸法實相。第六能令
脩行進趣成就故。令脩行者進趣成就。得
淨妙智。由此如來能知諸法。第七令得脩
行不退失故。令彼脩行得滿足者。復爲他
説不失利益故。佛能説一切法要。由佛自
成此七種故。能令衆生漸隨所作。以論配
上經文七句。鉤瑣相起如理應知。初四住
權。次二住實。後一外化。何故配經方便知
見念觀三句作第三番釋也。論云又與教
化成就者。依證法故如是次第。謂方便者
令根未熟可化衆生令依善友。其知見者
根熟衆生令得解脱。其念觀者解脱衆生令
成力・家諸功徳故。此依次第證法而説教
化衆生。何故配經言詞七句作第三番説
也。論云依説法説故。如是次第如次前説。
次第可知恐繁不述。是故論云又與教化
成就者依證法故。又説成就者依説法故。
此二種法如向前説。論云依此二種法有何
次第。依之而得脩行者。問證及説次第而
依修行。即彼前文句再説應知者。前論再
説方便・知見・念觀三種。依證次第再解言
詞七句次第。依説次第故如是次第。説既
如是。依之修學即證次第。結前義也。勸學
者知。或此料簡初番別解四句中。第二教
化成就。第四説成就二種差別
經 所謂諸法究竟等 賛曰。此顯第七句。
佛所説法依證而説。故論引經有五句。謂
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體法・論
有四釋。第一番依捨權就實乘解。初説三
乘名何等法。次於一一乘起種種事説。
名云何法。次依三乘門修行清淨。名何似
法。次明三乘唯一相故名何相法。後究竟
唯一佛乘無二乘體。故名何體法。第二番
依展轉訓釋法。何等法謂有爲無爲法。云
何法謂因縁非因縁等。以因縁生釋有爲。
非因縁生釋無爲。何似法謂常無常法等。
以常釋非因縁生。無常釋因縁生。何相法
謂生等三相法。不生等三相法。以有生等
法釋前無常。以不生等釋常。何體法謂五
蘊體非五蘊體法。五陰即生等。非陰非生
等。第三番但解後三句。唯依有爲解。其
初二句不異於前。所以不解。論云何似法
者。謂無常有爲因縁法。何相法者。謂可見
相等法。何體法者謂五陰能取所取。五陰
是苦集體故。亦是道諦故。如論可解。第
四番依説法法用説。何等法者謂以名句
字身説故。云何法者依如來所説之法而
説之故。何似法者能教化可教化衆生故。
何相法者依音聲取故。謂令聽者依於音
聲取所詮法故。何體法者假名體法相故。
雖令依聲取所詮法。法性離言故。所詮
者假名體法非稱法實。不令依文便生執
著。然今經文恐人不解。翻譯之家遂依第
二展轉訓釋法而釋。然少不次以義正之
不違聖教。若別義釋。便是人情非爲聖
教。如是相・如是性合是第一何等法。相是有
爲・性是無爲故。如是體者是第五何體法。
謂五蘊體非五蘊體故。合而爲文。如是力・
如是作者合是第三何似法。力謂常法。常法
有力能故。作謂無常法。有造作故。如是
因・如是縁・如是果・如是報合是第二云何法
因縁。果報之中有爲是因縁所生法。無爲非
因縁所生法。建立果義名因。成辦報義
名縁。親得果名因・疎得果名縁四果名
果。異熟名報。如是本末是第四何相法。
生等三相法是末。體是事故。不生等三相是
本・體是理故。究竟等者重解理本。法性究竟
也。本論牒經更有何等・云何・何似・何相・何
體。佛重以此顯前五義更無別理
法華經玄賛卷第三
  保安三年十月廿四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
圓如房本法隆寺覺印爲令法久住爲之以
左然可爲正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賛卷第三
 沙門基撰 
經爾時世尊無能測量者 賛曰。下二十
一頌分之爲二。初十七頌半頌前二妙。後三
頌半勸發信心。顯今説實。初中復二。初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