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頭即有金色故以爲名。海龍王經翻爲鳳凰。
大威徳迦樓羅王者。食龍之時有大威徳故
以爲名也。大身者。經云兩翅相去三百三十
六萬里也。閻浮提只容其一足。大滿者。餘
鳥食龍多不飽足。此鳥恒飽滿故云大滿。如
意者。此鳥頸下有如意珠。或言不可動也。
有人言。食三生龍者名大滿。具能食四生龍
勢力自在故稱如意也。韋提希子下第二明
顯舊衆。韋提希翻爲思惟亦云四維。阿闍世
者此云未生怨。以母標之者。爾時以害父竟
故不標父也。又言擲之於地遂折其指故名
折指。阿含經云。世王懺悔竟猶墮拍掬地獄。
後從地獄出成辟支佛。涅槃經云。阿闍世王
不値耆婆。來月七日當墮地獄。而懺悔竟不
復墮。又經云。懺悔竟得柔順忍。所以大小
乘經不同者。以小乘經力劣故重罪微薄猶
墮輕地獄。大乘經力勝重罪都滅所以不墮。
又闍王害父身瘡未發故來聽法華。至涅槃
時身瘡發者。涅槃經既唱當滅五逆之罪。闍
王是權行。欲顯正教能滅罪邪教不能滅罪。
爲衆生作滅罪良伴故至彼發也。此經不明
滅罪用。故身瘡不發而明功徳勝用。一毫之
善皆得成佛。世王雖作五逆不斷善根亦當
成佛。爲衆生作成佛良伴。爲此義故來聽法。
問涅槃經明闍王懺悔得無根信。餘經云得
柔順忍。柔順忍二處。一十迴向心二六地。云
何會通。答涅槃據其迹明是罪人故但得信
心。若言得柔順忍者。衆便謂實犯罪人則不
滅。他經據本故得順忍。又淺深隨縁也。各
禮佛足退坐一面者。智度論云。俗人是客來
至佛所。是故聽坐。聲聞菩薩位居弟子。是
故侍立。亦可大衆集竟。今總結衆集儀則故
云禮佛而坐也
法華義疏卷第一
  永仁癸已無射上旬投廣隆寺衆徒之淨財
彫義疏第一卷之印板竊以漢帝夢於金人
餘一千歳日域傳於上乘至七百年而終未
聞三論眞宗開板何況一乘法華義疏哉爰
素慶雖生扶桑之邊方幸遇曇華之妙典斯
疏若不流通弘經恐亦壅塞因茲贔屓欲終
一部大功勸化開闡法華宗旨庶幾霑妙道
於像末萬年之空捶法燈於龍華三會之曉
盪四生妄執覺八不正觀矣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二
 胡吉藏撰 
  序品之二
爾時世尊四衆圍遶下此第二明開發序亦
有六章。一衆集序。二説經序。三入定序。四
現瑞序。五疑問序。六答問序。及前證信序合
十二序也。由衆集故説經。説經故入定。由入
定故現瑞。由不了瑞故生疑。以有疑故須答。
由此六事開發正宗故名開發序。所以後文
云。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也。問此六云何
得開法華。答由大衆雲集即是教所爲縁故
得説教。故衆集爲序。將明收三歸一。先明從
一生三。故説無量義爲序。由佛入一道清淨
三昧。表説清淨一道。故入定爲序。將説究竟
之乘。先現究竟之相。故現瑞爲序。由現瑞發
動疑問。得請文殊答。故疑問是序。由文殊答
問。佛方得起定説經。故答問是序也。六事
爲三。初一是教所爲縁中。三是能化之教。後
二是菩薩發教也。中三即以三事爲法華相。
初一是口業明多從一生。表法華收多歸一。
次一是意業表佛入一道三昧後起定説一乘
道。次一是身業表佛説一乘相。又表衆生聞
經成佛。爾時世尊者標化主 四衆圍遶者法
華論云。從此訖尊重讃歎猶是結衆集。名爲
威儀如法住成就。明上大衆天龍雲集。威儀
者即前後圍遶乃至尊重讃歎也。今明若望
前通序即屬第六同聞衆攝。若望後即是開
發正經序攝。所以然者。由四衆雲集興三業
供養。即是渇仰欲聞。是故如來爲説法也。四
衆者有人言。天有二衆謂魔衆梵衆。擧欲色
天之大者也。人有二衆沙門婆羅門。智度論
云。智慧人開爲二分。在家曰婆羅門。出家
目爲沙門。佛既是天人師故擧此四衆也。顗
禪師云。一影嚮衆謂在座默然。二發教衆謂
發起佛教。如身子之與彌勒。三當機衆正禀
教領悟。四結縁衆聞即未解但結遠因縁。今
謂就此經文有二種四衆。一者聖有二種謂
聲聞菩薩。凡有二衆即客舊兩衆。以爲四也。
就後文列者。出家及在家各有二衆也。圍遶
者釋論云。大衆圍繞則使佛徳益尊。既尊其
人必受其道故明圍遶。其猶諸梵之圍繞梵
王忉利之圍遶帝釋。檀林師子義亦類然也。
天華香等名之爲供。資養於佛目之爲養。謙
遜畏難爲恭。推其智徳爲敬。一切衆生中無
如佛者曰尊。恃怙之心過於天地覆載名重。
美其實徳爲讃。讃猶未足又稱揚之曰歎。雖
有四句不出三業。初二爲身業。次一爲意業。
讃歎是口業。此皆是無量義經中事。彼經云
以天香等供養。大莊嚴王菩薩合手恭敬尊
重。如説七言偈歎佛謂讃歎也。集經者略採
彼經意。以開發此教也。爲諸菩薩説大乘經
下第二説經序。此章來有二義。一者望前謂
具三事。爾時世尊即是化主。四衆以下明禀
教之人。説無量義經謂教門也。教主如良醫。
禀教人喩病者。教門譬良藥具此三事則生
死有邊。不具此三則迴流無際。如四百觀論
中説。眞法及説者聽者難得故如是則生死
非有邊無邊。又上明三業供養則生物之福。
今説大乘經生其智慧。福慧具足而佛道可
成。二者望後即六序中第二名説經序也。由
説無量義經方得説於法華。是故説經名之
爲序。爲諸菩薩者此明教所爲人也。問上
云四衆圍繞。今云何偏爲菩薩。答今言爲諸
菩薩者。密欲顯唯有菩薩無有二乘爲法華
序也。説大乘經者明能被之教也。龍樹十二
門論以六義釋於大乘。一出二乘之上故名
爲大。二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爲大。三諸
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爲大。四滅衆生大苦
與大利樂故名爲大。五觀音彌勒等之所乘
故故名爲大。六能盡諸法邊底故故名爲大。
依地持論七義釋大。一者法大謂大乘經。
二發心大。因大乘經發菩提心。三解行大。即
道種性菩薩解行成就。四淨心大。即初地
菩薩也。五衆具大。有福徳智慧二種具足。六
者時大。謂三阿僧祇劫行行。七者果大。謂
大菩提果。故云大乘經也。名無量義者。大
乘是其通名。無量義是其別稱。所以標大乘
者。密欲顯唯有於大乘無有小乘爲法華序
也。無量義者解釋不同。印法師云。此經辨無
量萬善也。以現在行無量萬善故來世成佛。
問若説萬善成佛與法華何異。彼答云此中
但覆相明萬善成佛。不言萬善之外無別三
乘義。此但是顯實未開權也。故與法華爲異。
稱之爲序也。基法師解云。無量義者所謂空
也。若是有法即有分限名爲有量。空義深廣
稱爲無量。問若爾與第二時大品教何異。彼
答云前教明空爲三乘行本。不得爲法華序。
此中明空爲大乘行本。故得爲法華序。是故
爲異也。名僧傳云。基公聽竺道生講善於法
華。雖有二判無以取決。次注無量義經云。其
無量義經雖法華首載。而中夏未覩其説。毎
臨講肆未嘗不廢談而欽見於斯文。忽有武
當山比丘慧表。生自羗曹。僞帝姚略從子。國
破之日爲晋軍河澹之所得。數歳聰黠。澹之
字曰螟蛉。養爲假子。俄放出家。便懃苦求
道。南北遊尋不擇夷嶮。以齊建元三年復訪
&MT06407;祕。遠至嶺南於廣州朝亭寺遇中天竺
沙門曇摩伽陀耶舍。手能&MT00771;書口解齊音言。
欲傳此經未知其所授。慧表便慇懃致請。心
形相倶到。淹歴旬月僅得一本。仍還嵩北高
入武當山。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頂載
出山。見授弘通奉覿眞文。欣敬兼誠詠歌不
足。手舞莫宣遂便注解云。正以空爲無量義。
基覽經本便謂解與經符。而印師執固不移。
云明空無量義經者別是餘時説耳。非法華
前辨無量義經也。法華前無量義經正明萬
善成佛。不來此土。乃至光宅法師猶存印師
之解也。今以五義證此無量義經是法華前
無量義經。一者處同。同在王舍城鷲山所説
故。二者衆數大同。謂萬二千聲聞八萬菩薩
故。三者時節同。法華云成道以來四十餘年
説之。無量義經亦云我成道以來四十餘年
未説實相法。四者義同。雖未彰言明開三顯
一。而旨趣密開一乘也。五者翻經之人中
天竺沙門自云是法華前説。宜應用之也。今
明無量義者凡有二種。一者實相之體不可
限量謂體無量。二者從實相一法出一切教
謂用無量。此之體用並有深所以故稱爲義。
問何以知無相一法廣生諸教。答如彼經説。
始從華嚴之會終竟法華之前集。若大若小
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教皆從無相一法所出生
也。非但無相一法生一切教。亦從無相一法
生一切身。故有凡聖有情無情一切諸身皆
從無相一法出生也。問云何無相一法生一
切教一切身耶。答無相一法即是法身。由法
身故示一切身説一切教也。教菩薩法者。即
説無相一法生一切法以教根熟菩薩也。菩
薩修於此法則行與佛相應。故爲佛所護念。
遮凡夫二乘外惡爲護。令生中道正觀爲
念。問今説法華何故前説無量義經。答法
華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義
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
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
前説出生爲收入之序也。問何故將明收入
前説出生耶。答由四十餘年封執三教。忽聞
歸一心即驚疑。是故先明一切諸教本從一
生。寧不歸一耶。問但一切教從一生是故歸
一。亦一切衆生從一生以歸一耶。答彼經明
一切衆生失一道清淨故成種種道。諸佛無
縁大悲欲令衆生歸於一道。是故從一道出
無量教耳。問若爾與法華何異。答彼經直明
衆生失一道成種種道。亦直明諸佛爲失一
道衆生故説從一道出一切教。正明縁之與
教並從一道生。而方言未明縁教並歸一也。
問縁教並歸一道。何者爲正意。答縁爲正也。
以一道本性清淨而衆生虚妄失於一道故成
六道。今還欲令悟一道故説從一法出一切
教耳。若不明衆生本失一道者。雖説一切教
從一法出。終不能令歸一道也。此義是法華
會三歸一之正意。又是令一切衆生作佛之
正意。若不先明此意。法華不得説一切衆生
皆作佛也。二者法華明於一乘。今將辨一乘
故先明乘本。乘本者即是實相。要由悟於實
相發生波若。由波若故行無不成累無不盡。
故能出三界至薩波若。乘義方成。故十二門
論云。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通達是義則通
達大乘。具足六波羅蜜無所障礙。若不悟於
實相。雖復廣修萬善。皆是有所得顛倒不動
不出。即乘義不成也。三者無量義經密顯於
一密破於三。法華顯明於一顯破於三。良以
三執難傾一乘難信。今示説法華由漸。故前
密後顯也。問云何名爲密顯義耶。答既從一
生多。既密顯一爲多本故即多必歸一。故即
是顯唯有一乘無有三乘。四者彼經説。如水
是一約井泉不同。法水是一約衆生得道爲
異。然法既一得道不應有異。今動彼疑情使
聞後於一説三會三歸一即便信解。五者大
明佛化凡有四門。一者一會一説。此例甚
多。二者多會多説。如華嚴七處八會。三
者多會一説。釋論云。波若非一時一會説。故
前得悟者已去。後來者更復爲説。以會有前
後故名多會。而波若無異故云一説也。四者
一會多説者。如説淨名前説普集經。又即如
此經將説法華前説無量義經也。此之四事
皆是適縁所宜。不應責其所由也。六者法華
既開會三一。似如相説。恐聞之起著故前説
無量義明於無相。大莊嚴王問佛。行何等法
速得菩提。佛答行無相一法疾得菩提。如涅
槃經有所得是二乘無所得爲菩薩。亦如今。
於一一句中不作字相。不作聞相。以無相故
得無上菩提。故將説法華而前説無量義。問
大品等是法華前説已明無相。何故説無量
義明無相耶。答無量義明無相復明一法。有
似法華故前説之。佛説是經已下第三入定
序有四句。初結前生後明入定時節也。結跏
趺坐者明入定之縁也。問坐法不同。何故結
跏趺坐耶。答作此坐者不同俗人。又異外道。
外道等常立或翹足。以身既不端心則不正。
結跏趺坐是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
而心正也。將欲靜心故先端身。又作此坐取
道則易。魔生怖心故跏趺坐也。入於無量義
處三昧第三句正明入定。問諸佛未曾出入。
何因縁故入三昧。答須識此中三種説法華
經。一者説無量義明直説一道清淨名説法
華。二者佛入一道清淨三昧説法華。三者現
瑞即相説法華。今入定正有二意。一入三昧
現瑞使時衆疑。待文殊決疑方得起定。二入
無量義定者。表佛語默常住一道清淨也。若
汎依諸經例者略明十義。一者根縁所宜。謂
出入適縁動靜應物。二者爲欲現瑞。是故入
定則顯定爲瑞本。若不入定則瑞無所由。又
不入定而現瑞者。或恐非佛現瑞。爲是義故
須入定也。三者夫欲赴縁説法。必須審法察
機。今將演一乘故入定也。四者欲令衆生尊
人重法故。以法相微妙佛欲説之尚須入定。
故知此法不可思議也。五者六師等謂一切
時常有智慧。佛破此執故明諸法因縁成。由
定發慧故靜極則鑒明也。六者示佛定圓慧
滿。入定故顯佛定圓。起定説法彰佛慧滿。若
不入定則定門不顯。若不説法則慧義不彰
也。七者爲末世模軌。佛欲説法尚入定靜心。
況復餘人散心欲説法耶。故須皆學佛慧也。
八者欲示聰明人相。能善思惟能善説法也。
九者入定現瑞生後三問答所由。便得略開
古佛已説法華使時衆聞不生疑怖。十者三
密利物。謂意密入定。身密放光。口密説法
也。又即寂而用爲出。即用而寂爲入。此是
寂用無礙故有出入之名也。論云。入三昧者。
明離一切障隨自在力。此力有二。一者隨順
衆生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此是無上菩提謂
良藥也。二者爲對治無量世來堅執煩惱。即
三乘執病也。即亦令知病識藥義也。三昧者
此云正心行處。又云調直定也。問何故不入
法華三昧乃入無量義定耶。答有人言。既是
法華序分。未是正經故不入也。有人言。若
入法華三昧者。彌勒等即能測知。今欲令不
能忖度。是故不入法華三昧也。今明此經大
宗凡有二門。一者於一佛乘分別説三。謂從
本起末。二會三歸一。則攝末歸本。上無量
義經明出生義。即顯法華從本起末。今還入
無量義處定者。即顯此經明攝末歸本。此二
既是經之始終故爲開發序也。又上説無量
義經。謂從一生多即是説一法。今入無量義
處定。還入一法。則出入皆是一道清淨。顯
法華亦爾故爲法華序。問何故語默皆住一
耶。答顯唯有一道更無有二。故若語若默皆
住一也。又佛勅弟子常行二事。一聖説法二
聖默然。聖説法者從實相觀出説實相法也。
聖默然者説實相竟還入實相觀也。故動靜
語默皆應實相。實相即一道清淨。上説無量
義經謂聖説法。今還入此定謂聖默然也。問
前云無量義經。今何故復名三昧。答照而常
寂名定。寂而常照名慧。慧發於外名經。靜極
於内稱定。身心不動者結上二義也。以身不
動結上身端。以心不動結上心靜。至人體實
相而有身心。雖身不身身不動也。雖心不心
心不動也。故身同枯木心若死灰。又身心不
動顯佛起定未期生後疑問。是時天雨曼陀
羅華下第四現瑞序。問即應説法何故須現
瑞。答此是相説法華。雨華動地表所化成佛
相。放光表能化説法華相也。又既説奇特之
法必感非常之瑞。蓋是理數之然也。又率爾
而説不生尊敬。須驚耳目方乃渇仰。又現瑞
發其信心。説法生其悟解。又現瑞令其種福。
説法使其植慧。又即是衣裓机案二種出子。
衣裓以譬神通。机案喩之説法也。佛初成道
既不得用。今將去世始得用之。問瑞有幾種。
答光宅云。前現六瑞於此土。次現六瑞於他
方。合十二瑞也。現六瑞於此土者。一説法。二
入定。三雨華。四動地。五衆歡喜。六放光。束
此六瑞以爲三雙。説經是趣機作教。入定是
靜鑒前理。此動靜一雙也。上即天雨四華。下
即地六種動。上下一雙也。時會内心歡喜。如
來外放光明。内外一雙也。今謂六句之中三
句非瑞。何以知然。釋論云。佛入王三昧現七
種瑞相不數入定。故知入定非瑞。時衆覩瑞
歡喜。如大品時衆覩動地瑞心生和悦。故知
衆喜亦非瑞也。説經乃是赴縁之教亦不名
瑞。若説經是瑞。彌勒何故不問説經意也。入
定等亦同此責。今明六種之中但三是瑞。謂
雨華動地及放光也。智度論云。佛入王三昧
現七種瑞。今入無量義三昧現三種瑞。問何
故但現三瑞耶。答今明盡理之法故有窮大
之瑞。言其大者不出三種。天爲其瑞地爲其
瑞。佛爲天地之主復示徴祥。其猶惡之大者
即天爲其災地示其禍神現其怪也。又表三
世諸佛同説一乘三根衆生咸歸不二。故現
三瑞也。問書云明主以孝慈訓世即赤烏翔
而老人現。仁徳育物即醴湶涌嘉禾生。一角
獸出即天下太平。治得人心連李生。故徳充
于内瑞發于外。今此三瑞各何所表耶。答欲
表聲聞四衆同歸一乘。故天雨四華。人天六
趣並皆成佛故地六種動。此二成佛必籍説
法華。故放光表之。又天雨四華表四乘衆生
並皆作佛。地六種動表六趣衆生同悟不二。
此二成佛皆由説法華。故光瑞表之。又天雨
四華表上天衆生應悟一乘。地六種動表下
地含識同階不二。上天下地同悉悟者。並由
佛説法華。故光瑞表之。又天雨華表説一乘
使天靈歡喜。下地振動表敷不二即地祇踊
躍。喜躍所由皆藉於佛。故放光表之也。就文
爲四。第一雨華動地瑞。第二明時衆覩瑞歡
喜。第三佛放光瑞。第四時衆覩光瑞。此即雨
感雨應爲二雙也。前明雨華次明地動。是時
者雨華時也。正是四衆聞經悟一乘時。天雨
者雨華處也。據事而言。既説非常之法致感
諸天供養。故文殊偈云。天雨曼陀華天鼓自
然鳴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約理而談者。
天者淨也。四衆封執之心既淨故得聞經成
佛。曼陀羅華者正明所雨四華名字。但雨四
華者正表四衆成佛。前二華表出家二衆成
佛。後二華表在家二衆成佛。又昔不明四乘
成佛。今並會歸佛乘。故但雨四華。亦前二
是白華。表聲聞縁覺無漏善成佛。後二赤華。
表人天有漏善亦成佛。四華之内皆前雨小
後雨大者。表修行從小以至大自淺以入深
也。曼陀羅華者。河西道朗云天華名也。中
國亦有之。其色似赤而黄。如青而紫。如緑而
紅。曼殊沙華者亦天華名也。其色鮮白。無
白能爲喩。注經云如意華。隨諸天意出生故
以爲名也。大曼陀羅華者大如意華。此出正
法華經也。道行翻云成意華也。曼殊沙華者
是圓華也。次是大圓華也。光宅云。初二赤
圓華大赤圓華。後二白圓華大白圓華。散佛
及大衆者。據事而言。供養於佛及衆也。約所
表者。明大衆行因必得成佛也。普佛世界六
種震動者第二明動地瑞。從天至地即爲次
第也。約所表義者。此經雖會四乘同歸一極。
而教宗所起正爲聲聞縁覺。傍及人天二乘。
故前雨四華表聲聞四衆入於佛乘。後及人
天六趣同歸不二。故譬喩品云爲諸聲聞説
大乘經名妙法蓮華。不正言爲人天説。即其
證也。普佛世界者釋迦所王之土皆動故云
普也。故下文云而此世界六種震動。亦可十
方佛土皆動名之爲普。故文殊偈云一切諸佛
土即時大震動。又大品云其土最在邊是釋
迦所度因縁邊。今明普義是可度因縁普也。
六種動者謂二種六也。一六時動。謂降胎・初
生・出家・成道・説法并入涅槃。今是六中之
一。謂轉大法輪故大動也。又六種動一動二
起三踊四震五覺六吼也。搖颺不安爲動。鱗
壟凹凸爲踊。自下昇高爲起。隱隱有聲爲震。
碎磕發嚮爲吼。令衆生覺悟爲覺。一一各三
爲十八相動。大品就踊中開爲六。即動等各
六。便六六三十六。今文略擧震與動也。爾時
會中下第二覩瑞歡喜也。文爲二。前明覩瑞
之人。初辨四衆者。上四華正表四衆悟入一
乘。故今明四衆覩瑞歡喜。及諸天龍者。上地
六種動表人天六趣普皆成佛。故今列六道之
衆歡喜也。不列菩薩覩瑞歡喜者。自昔以來
已説菩薩作佛故無瑞表之。所以不明菩薩
歡喜。昔未會四乘成佛故有瑞表之。所以言
四乘之人覩瑞歡喜也。人非人者。八部鬼神
本悉非人而變作人形來聽説法。故云人非
人也。是諸大衆下正明歡喜。合掌表形無異
用。一心明意無他縁。夫喜敬交集實合渇仰
之情。異瑞並興疑有非常之説也。爾時佛放
眉間光此下第三次現光瑞。問雨華動地放
光何故不合爲一類。而前明兩瑞後明覩瑞。
今復現光瑞後明覩瑞耶。答瑞雖有三義門
唯二。前之二瑞表於所化。故明所化覩於二
瑞。今辨放光即能化之瑞。故前明光瑞後辨
覩瑞。又前二是依果瑞後是正果瑞。又前是
意業現瑞後是身業現瑞。今欲分二瑞不同
兩見亦異故。不一處同辨也。依法華論生起
者。初入定現瑞。大衆覩瑞渇仰欲聞法故佛
放光。故有此章來也。爾時者放光時也。佛者
放光人也。眉間者放光處也。下不以足上不
以頂眉間放光者。表一乘是中道法也。白毫
者表理顯明稱白。教無纖隱爲毫。智度論
出小乘人解白毫相云。舒之即長五尺。卷之
即如旋螺。觀佛三昧經云。爲太子時長五尺。
樹下時長一丈四尺五寸。成道時一丈五尺。
舒之表裏有清徹*白淨光明。置之便失淨光。
而卷縮在兩眉之間。經或言右旋宛轉如日
正中。或言如天白寶。光明者正放光也。表
平等大慧智炬將暉故身光前曜。光有二義。
一能顯物。喩此經顯一乘之理。二能滅闇。
表此經能滅二乘之惑。照于東方下光所照
處也。唯照一方不照九方者。唯有一乘無
有餘乘也。於十方中但照東方者。東方爲諸
方之本。表一乘爲三乘之本故。昔從一説三。
今收三歸一也。萬八千世界者。表説一乘之
果已滿如萬。一乘之因未圓如八千。又表一
乘眞實故義即具足如萬。三乘是方便未具
足故如八千。又釋世界有定數者。此明感應
相同也。衆生之感既其不遍。諸佛之應亦不
普也。靡不周遍者。乘有十義十相表之一有
最上義。以頭表之。二有中道義。以眉間表
之。三有顯明義。以白表之。四有無纖翳義。以
毫表之。五有破闇義。以光表之。六有不二義。
以一方表之。七有根本義。以東方表之。八有
果乘具足義。以萬表之。九有因乘未具足
義。以八千表之。十説因果理盡義。以周遍
表之。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者。上
辨横照顯諸佛事。今明竪照顯衆生事。照地
獄明苦之可愍。照有頂顯樂亦無常。既是苦
無常。令厭衆生事悟入佛事也。於此世界悉
見彼土下。第四明時衆覩光瑞。凡有七句。一
見六趣。二見化主。三聞教門。四見四衆。五
見菩薩。六見涅槃。七見起塔。問佛何故令
衆見此七事。答七事是他方諸佛一化始終
究竟法門。今欲將彼顯此釋迦説於法華
亦辨一化始終究竟。由佛光照見他方一
化始終之事。即表由釋迦説法華經故得
顯一化始終究竟也。問云何七事攝一化始
終耶。答如大品經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
諸法。無所有者。一切諸法本性寂滅。如是有
者。諸法雖無所有於衆生顛倒成有故有六
趣生死。既無所有於衆生成有。今欲令其悟
有無所有。故第二次明有佛出世。既有化主
即説教門。既有所禀之教故便有禀教之人。
如禀三乘之教後皆成菩薩。既並成菩薩。即
一化事竟便般涅槃。爲利物故次明起塔。故
云七事明一化始終究竟也。一方之佛既具
此七事。十方三世佛義亦同然。故現彼土之
事爲此土説經之相也。然義雖有七不過二
事。初一是衆生事。後六是諸佛事。然諸佛
事既有六。衆生事亦有六。即六趣也。故離
成十二事也。所以法華論云煩惱差別清淨
差別。煩惱差別故有六趣。清淨差別故有
諸佛六事。今前見六趣衆生者。明衆生是七
事之本。故先見之。又逐文勢相接。上光明前
横照諸佛土。次竪照衆生事。今續此文故
前明見衆生也。又見彼土現在諸佛下第二
見化主也。及聞諸佛所説經法下第三聞教
門也。并見彼諸下第四見禀教人也。修行
得道者。雖有四衆不出因果。修三學之行爲
因。得四果之道爲果也。又見彼諸菩薩下。第
五見禀一乘教人成菩薩也。菩薩無邊略以
三門總攝一切。種種因縁者。過去習因爲因。
外値善友爲縁。而内因不同外縁非一。故
云種種。即因縁門攝菩薩也。種種信解者。始
名爲信終稱爲解。又鈍根名信利根名解。上
既明入道各有由藉。故今明入道有始終利
鈍。故以信解門攝菩薩也。種種相貎者。菩
薩修行必有相貎。表彰身口之行外彰爲相
意業之行顯明稱貎。故以相貎門攝菩薩也。
行菩薩道者。總上三事名行菩薩道。法華論
云以四攝法攝取衆生名行菩薩道。又見諸
佛般涅槃者。第六見般涅槃。般之云入。即
入涅槃也。又見諸佛般涅槃後。第七起塔
爾時彌勒菩薩下第五疑問序。所以疑問
者。既覩奇特之瑞知説非常之法。但未測所
由故生疑問也。問涅槃大品皆亦現瑞。何故
不辨瑞之因縁。答適化不同非一方也。又大
品皆是出定現瑞。佛既將説非久故衆所不
疑。若如仁王之與此經並是定内現瑞。佛既
三昧正受。恐起定未由。是以推瑞意也。問
此經佛何故入定現瑞不起定耶。答三執難
傾一乘難信。故入定現瑞發其疑端。然後
令彌勒發問文殊解釋。明古佛説之於前釋
迦敷之於後。開信解之漸塞疑謗之情。釋迦
方得起定説法也。就文爲二。一疑念二發問。
初明彌勒疑。次辨大衆疑。彌勒疑内凡有三
句。第一疑佛何故現瑞。就中初牒次疑。今者
世尊現神變相此句牒也。陰陽不測爲神。改
常之事爲變。有所表彰稱相。以何因縁者正
生疑也。今佛世尊入于三昧者。第二訪覓釋
疑之人。此疑從佛入三昧生。亦前牒後疑。今
佛世尊入于三昧者。佛既三昧正受。恐起定
未由。故不得諮佛也。是不可思議者。此現
瑞甚深非心能所思非口能所議。故自不能
解也。現希有事者。曠世所無故言希有。以其
希有必須知之。此三句牒欲問他之所由也。
今當問誰者。正訪覓質疑之人也。將扣智慧
之門。誰堪郢匠之選也。復作是念下第三得
釋疑之人也。以得釋疑之人故第二疑即斷
也。亦有二句。初序歎文殊有堪決疑之徳。我
當問下正明問。問何故問文殊。答既明佛果
一乘。唯佛能了。佛既入定不得問佛。文殊
是過去佛。能達佛事。是故問之。二者如觀音
等亦是古佛但問文殊者。以彌勒與文殊等
昔同在燈明佛所故得問之。三者問文殊得
開發二分經。文殊引燈明佛現瑞等事得開
發乘權乘實經。文殊爲燃燈之師得開身權
身實經。以下將開近顯遠。今先叙以近覆遠
也。又前辨燈明佛事略是開三顯一。後明文
殊略開近顯遠。文殊昔是師。今方便爲弟子。
即顯釋迦是燃燈弟子亦是方便爲師也。爾
時四部衆下第二時衆生疑也。彌勒道高知
有釋疑之人。餘衆徳劣但有疑佛瑞相。不知
釋疑之人也。爾時彌勒下第二正發問也。前
序問意次發言正問。正問爲二。前正問次請
答。正問爲二。前長行略問次偈頌廣問。長行
之中復開爲二。一者合問初二瑞。二者問後
光瑞。以前二瑞並是外瑞又是依果又是意
業所現故云神通之相。所以總爲一問也。放
光是内瑞又是正果又是身業故復爲一。就
光瑞中前明現瑞。悉見下明覩瑞也。於是彌
勒下第二明偈頌廣問也。問何故諸經有長
行與偈。答長行與偈略明十體五例。言十體
者。龍樹十地毘婆沙云。一者隨國法不同。如
震旦有序銘之文天竺有散華貫華之説也。
二者好樂爲異。彼論云。或有樂長行。或有
樂偈頌。或有樂雜説莊嚴章句者。所好各不
同。我隨而不捨。三者取悟非一。或有聞長
行不了聞偈便悟。或各聞倶迷。或合聞方解。
故雙明之。四者示根有利鈍。利根之人一聞
即悟。鈍根不了再説方解。五者欲表諸佛尊
重正法。慇懃之至一言之中而覆再説也。六
者使後人於經生信。尋長行不解或恐經謬。
見後偈同前方知自惑。七者欲易奪言辭轉
勢説法。其猶將息病人故迴變食味也。八者
示義味無量故。長行已明其一而偈頌復顯
其二。九者表至人内有無礙之智外有無方
之説故。能卷舒自在散束適縁也。十者明衆
集前後故有長行與偈。如涅槃所辨。問如
餘經偈與長行不必皆備。何故此經貫華散
華一一相主。答適化所宜。已如前説。但此
經正反二乘之初明一乘之始。難信難解故
慇懃再説。又餘大乘經化於菩薩。菩薩利根
但須一説。此經偏爲二乘。二乘根鈍故須重
明也。五例者。一者廣略四句。長行廣而偈
略。爲易持故。長行略而偈廣。爲解義故。長
行與偈倶廣倶略。爲鈍根人重説故。及爲後
來衆故。二者有無四句。長行有而偈無。長
行無而偈有。長行與偈倶有倶無也。問有無
即是廣略。云何復更辨耶。答有無異廣略也。
如長行略而偈中廣。自有長行全無而偈方
有也。三者離合四句。長行合而偈離。長行
離而偈合。長行與偈倶合倶離也。四者前後
四句。長行明義在前。偈明之在後。長行明
義在後。而偈辨之在前。長行與偈倶前倶後
也。五者質文四句。長行質而偈文。長行文而
偈質。倶文倶質。欲以文質相間使聽者心悦
也。後五例者乃是易奪言辭轉勢説法也。用
前十體及後五例貫通衆部。非直法華也偈
有二種。一首盧偈凡三十二字。蓋是外國數
經之法。數經之法者。莫問長行與偈但具三
十二字便名一首盧也。二結句偈要以四句
備足然後爲偈。莫問四言乃至七言必須四
句。故涅槃經云。四句爲偈是名句世。句世
者世間流布以四句爲偈也。句世有二種。一
伽陀。謂孤起偈亦名不等頌。二路伽。謂頌
長行偈。有人言外國稱祇夜或名偈夜。今略
彼夜字直稱爲偈。此間翻爲句也頌也。有人
言偈是此間語。以其明義竭盡故稱爲偈也。
就文凡有五十四偈。開爲二別。前有四偈合
頌長行三瑞并及覩瑞。次有五十偈頌光瑞
及以覩瑞。所以開爲二頌者。初三現瑞於此
土。次一現瑞於他方。故開爲二頌。問何故現
瑞於此土及現他方耶。答欲表釋迦爲此土
衆生説一乘法故現瑞於此土。三執難傾一
乘難信受。恐此土衆生不信。今欲將彼顯此
故現瑞於他方。初是正説瑞。次是證説瑞也。
就現瑞於此土爲二。第一頌現瑞。第二頌覩
瑞。頌現瑞爲三。一頌光瑞。二頌雨華。三頌
動地。問長行何故前明雨華動地後放光明。
今何故前頌放光後頌雨華動地。答偈與長行
各示一義。長行從所化以至能化。雨華動地
正表所化衆生成佛。故前明雨華動地。所化
成佛必由能化説經。故次辨放光。偈文從能
化以至所化。要由能化説經所化方得成佛。
故前頌放光後頌雨華動地。又與文勢相接。
彌勒問中最後問光。故逐近前頌光也。栴檀
香風者。雨華表生一乘之解。香風表滅二乘
之惑。天華淹其穢。香風滅其臭。故外地嚴
淨也。表一乘解生二乘惑滅内心嚴淨也。眉
間光明下第二頌現瑞於他方也。問前已問
光。今何故復問光耶。答長行直明一光通照
彼此。彌勒今欲開之故明二光。前明光照此
土。今頌光照他方。約照此彼故分成二光。故
下偈云佛放一光我及衆會見此國界種種殊
妙。即此土光也。又云放一淨光照無量國。謂
他土光也。問何故此土具有三瑞他方但有
光瑞。答釋迦一期出世衆生道縁應熟。故爲
説一乘。故有能化所化之瑞。他方國土衆生
非釋迦所化故無三瑞。但欲將彼顯此放光
照之。故唯有光瑞。就文亦有二。前頌光瑞
次頌覩瑞。皆如金色者。他方雖有七事同爲
明道無二。將彼之一色顯此説一乘也。又彼
此道同故得此光照彼將彼證此也。從阿鼻
獄上至有頂。前頌横照諸佛事。今頌竪照衆
生事。長行云阿迦尼吒今稱有頂者。樓炭經
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頂也。諸世界中下第
二頌覩瑞。長行有七事。今但頌五。頌教門
兼頌四衆。頌起塔兼頌涅槃。頌餘五事。彌
勒開爲三門。初頌衆生化主教門三事。第二
結前生後。第三頌菩薩起塔二事。所以頌前
三事者。六道是所化。諸佛爲化主。次頌於
教門。所化是病人。化主爲良醫。教門爲妙
藥。此三事必相成故須一類頌也。又六道即
是能感。化主教門即是形聲兩應。能感不出
六趣。能應莫離形聲也。又六趣爲聽者。諸
佛爲説者。教門爲眞法。得此三事故生死有
邊。故但頌三也。諸世界中者器世界也。六
道衆生者衆生世間也。此是依正一雙也。生
死所趣善惡業縁者因也。受報好醜者果也。
即是因果一雙也。於此悉見者。上明能照之
光及所照之事。悉是所見。大衆是能見。謂
能所一雙也。以見衆生事訖故。將悉見結之。
又覩諸佛聖主師子。第二頌化主。中論云聖
有三種。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羅漢。三法身菩
薩。佛於三聖中最大故稱聖主。既是三聖之
主。復爲六道之師。於凡聖自在無畏故稱師
子。演説經典下第三頌教門。就文爲二。初頌
一乘根本法輪。次頌三乘支末法輪。東方諸
佛既有此二教。將彼顯此。明釋迦説法華之
前亦有此二。故華嚴爲根本法輪。次説三乘
謂支末之教。頌根本法輪有三別。初明一方
佛説一乘。次辨處異法同例一切佛。三明説
教之意。即總明一切佛也。演説經典者能詮
一乘之教也。微妙第一者所詮一乘之理也。
其聲清淨出柔軟音者。歎能宣教之聲也。能
拂塵垢爲清淨。隨順根縁名柔軟。此是聲之
用也。又佛音不濁曰清。佛語不鬧爲淨。佛
語至和爲柔。離剛爲軟。教諸菩薩者教所
縁。根本法輪不雜三乘故但稱菩薩也。説於
一乘要具四事。即上能詮之文・所詮之理・能
宣之聲・所化菩薩也。梵音深妙者。第二處異
説同。前歎佛聲清軟。謂教稱於縁。今明衆
所樂聞。明機稱於教。各於世界者明其處彌
異也。講説正法者明其道彌同也。種種因縁
下第三明説教意也。上半序佛説教。説教有
二。一法二喩。下半明佛説教意。佛説教意
亦有二種。一者上弘二者下利。據佛而言者。
教能顯理如燈照明。理是所詮稱爲佛法。開
悟衆生者謂下利也。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以
無明爲扉邪疑爲關故不悟佛性。諸佛扸邪
疑關。開無明扉令見佛性故稱悟也。若人遭
苦下第二明三乘教。即支末法輪。東方諸佛
爲小根性不堪受一故於一説三。即顯釋迦
法華之前亦爾也。一乘法輪有三句。今三乘
法輪亦三句也。舊經師云。以前三句總明教。
後三句別明教。蓋是不識本末二輪失教旨
也。然雖是一章經實是大事。若法華中有華
嚴即成甚深經。若依四時釋者。即成淺近教
也。文殊師利下第二結前生後。三句結前。三
句生後。問何故不依長行七句次第問之而
結前生後耶。答彌勒欲顯他方佛法華之前
有其三事。一者有六道衆生。二者有諸佛出
世。三者説本末法輪。將彼顯此明釋迦法華
之前亦具三事。一有所化衆生。二有釋迦
出世。三説華嚴之本教三乘之末輪。以三句
結前。即顯上法華前事。三句生後。顯他方
佛從法華去已後事。法華之前有本末二輪。
法華以去乃至涅槃皆收末歸本一乘法輪
也。若不結前生後。即不得顯法華前後二時
教門。今當略説者。上是事廣而言略。事廣
者謂六道化主教門三事也。言略者偈頌少
也。今是事略而言廣。事略謂菩薩起塔二事
也。言廣者偈多也。蓋是對上以明廣略。次
直就後以明廣略者。所見菩薩及起塔事多。
今但略説。蓋是對見廣明説略故稱略也。故
前文云及千億事如是衆多。即是事多。今當
略説所謂言略也。我見彼土下第三次頌菩
薩及起塔二事。初事爲二。一總頌二別頌。總
頌如文。就別頌菩薩中略以三門攝之。東方
菩薩雖復無窮不出三種。一者六度次第行
菩薩。二者三業利益行菩薩。三者六度無方
行菩薩。初頌上種種因縁。次頌上種種相貎。
後門頌上種種信解。問何故唯頌菩薩耶。答
欲明東方諸佛説三乘之後唯説一乘。將彼
顯此釋迦説三乘之後亦説一乘。既説一乘
即是但教菩薩。故法華經名教菩薩法佛所護
念。至此以來凡頌三種菩薩。上云教諸菩薩
無數億萬。謂根本法輪菩薩。次若有佛子修
種種行。此是支末法輪三乘中菩薩。今謂攝
末歸本一乘菩薩。問三種菩薩云何廣狹。答
前二輪中但有直往菩薩。攝末歸本具直往
迴小入大二菩薩也。問已知。但頌菩薩何故
明於六度。答菩薩所行不出六度。六度即是
因乘之體。故智度論云六波羅蜜名爲乘體。
今欲令菩薩乘是寶車直至道場。是故明六
度行也。就檀度爲二。初明外施次明内施。外
易内難故從易至難。外施爲二。初明一切施。
次明妙物施。初一行三句正明施行。歡喜布
施此明施位。故地前十行初名歡喜行。初地
行檀名歡喜地。故知是明位也。問云何歡
喜施耶。答猶如慈父與子之物心生歡喜。菩
薩亦爾。又如世人知火必燒舍。逆出財物舍
雖被燒而物不失宅主歡喜。知身必滅以財
布施心喜亦然也。迴向佛道者。上明施行今
明轉行。轉行者。迴此施善向於佛道故名轉
行。問何故須迴向耶。答淨名經云迴向爲大
利。若向三有二乘。得利即少。今迴此善向
於佛道。其利即大故須迴向。又迴此善向一
切衆生亦名大利。善若向已其福即少。迴善
與他他既無邊其利亦大。又迴此善向於實
相亦名大利。所以然者。不向實相則成住著
不動不出。不名爲乘。其利則少。若知布施
即是實相。實相無邊施符實相之理。福亦無
邊。迴向雖多要須此三也。願得是乘者。上
明施行今辨發願。施行如車。願如御者。問
何故云願得是乘三界第一。答頌他土一乘
之願。作此方菩薩行一乘之相也。即是將彼
顯此密説一乘。或有菩薩下第二明妙物施。
問上明施車。今何故更明施車。答將彼顯此
明一乘之相也。亦名最後施。如須太挐太子。
施物已窮最後唯餘自所乘車。有人乞之菩
薩亦捨。軒飾者大夫車曰軒居言
又覆車爲軒
居晩
今既言軒飾。必知覆車物也。復見菩薩
下第二内施。亦開爲二。初明輕施次辨重施。
所以明内施者。前通別兩施外財已盡。唯有
自身及與妻子。故明身肉及妻子施。言身肉
者但以肉施如尸毘王。但以身施如長壽王。
昔有王。國破身隱窮林。有人來乞。以身施
之令送敵國。又見菩薩下次明重施。如光明
王千頭布施提婆菩薩以眼布施摩訶薩埵
以身布施。欣樂施與者。如人以瓦器換得寶
瓶心生欣樂。捨此肉身得於法身義亦如是。
問何故無内外施耶。答經中或但明内外施
攝一切施。或明三施。一内二外三亦内外。内
外者如菩薩吐其所食施與餓鬼。問金剛波
若明三種檀。今是何檀。答彼以檀行攝於六
度。初一爲資生檀。次兩名無畏檀。後三名
爲法檀。今既別有六度。但是資生檀也。問
以何爲施體。答毘曇無貪相應思及起身口
業用爲檀體。有人言。諸心數内別有捨數名
爲檀體。有人言。施心財物及以受者因縁和
合名爲施體。文殊師利下第二明戒。前是在
家菩薩。今是出家菩薩。前辨行善今明息惡。
昔有五王。相問各陳所好。一好園林華菓。一
好婦女美色。一好軍馬兵甲。一好田獵遊戲。
有一大王。次第爲説過患。華菓即有彫零枯
折。婦女即有恩愛別離。軍有鬪戰相殺。田獵
乖傷慈悲。不如厭老病死求常樂涅槃。四王
聞之皆詣佛所出家修道。明菩薩有三種戒。
一息一切惡謂攝律儀戒。二修一切善謂攝
善法戒。三度一切衆生謂度衆生戒。此文既
是菩薩出家。必具受三戒。而未行餘二。正
明是攝律儀也。問三戒以何爲體。答有人言。
初戒以止惡爲體。後二以行善爲體。今明不
爾。若後二以行善爲體。初受戒時未修行度
人。即應但受得一戒。菩薩之戒便不具足。
今明三戒並以止惡爲體。初戒止息威儀之
惡。次止不行善之惡。後止不度人之惡。故
初受戒時具得三戒。但後時修行善法及度
衆生耳。問何故但明三戒。答息一切惡戒後
得累無不盡果。行一切善戒後得法身徳無
不圓。度衆生戒亦令他得此二。故持於三戒
自他倶證法身。問戒以何爲體。答毘曇以色
爲體。成論非色非心爲體。譬喩僧祇明離思
無報因離受無報果。故以心爲戒體。今明大
乘適縁所宜無有定執。若有定執即成諍論
趣向闡提。或見菩薩下此明忍度。持戒即自
不造惡。忍行忍他打罵。忍有三種。一他不
饒益忍。二安受苦忍。三法思惟忍。今云獨
處閑靜。遠離五欲抑制六情。是安受苦忍及
法思惟忍也。又見菩薩下頌精進行。精進有
三。一弘誓精進。出生大願故。二集善精進。自
修諸善故。三利益衆生精進。度衆生故。今
是前二精進也。又見離欲下兩行頌於禪
行。禪有三種。一現法樂禪。内心寂靜故。二
出生功徳禪。生四等五通故。三利益衆生禪。
度衆生故。今文未明度於衆生。但是前二禪
也。初偈明修禪得果。次偈明動靜不二。小
乘但明修四禪方能發通。大乘明一切禪定
皆能發通。經或云菩薩得於五通或得六通。
凡有二義。言得五者。一始行菩薩但得五通。
二法身菩薩得於六通。又菩薩煩惱已盡。形
凡夫未已盡故言得六。餘有習氣。比佛未盡
故言得五通。次偈明動靜不二者。即靜能動
故。心安禪定運身合掌口讃法王。故淨名云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也。秦人有識梵書者
云。外國名安禪此翻爲合掌。故此彼雙擧。乃
屬慧行所收非禪門攝也。今謂不必爾。若此
彼雙説。即文成煩重。假令欲成偈者。正應
云恭敬合掌耳。不應一事兩陳也。復見菩薩
下第六頌於慧行。慧有三種。初第一義慧。次
知五明世諦慧。三度衆生慧。今文意乃應具
明於三而未辨度物。又見佛子下第二明三
業利益行。有人言。猶屬波若度攝。但前明上
問諸佛。今辨下利衆生。六度之中廣其初後
略其中間也。有人言。前明波若竟。今辨方便
波羅蜜。何以知之。如大品發趣品云。第七
地名等定慧地。第七地即屬方便。今文定慧
具足。即是定慧平等。故知屬方便也。今依
前説。謂三業利益行。即頌上種種相貎。以身
口外彰爲相。意業内亦顯爲貎。初有兩偈明
聖説法。即口業利益物。次有一偈明聖默然。
即是意業利益物。次有一偈處林放光。身業
拔濟。又此三業利三品人。初利菩薩謂上品。
次益天龍謂中品。後濟地獄謂下品。又初二
大慈與樂。後一大悲拔苦。又初二上利人天。
後一下濟惡趣。定慧具足者。寂照圓滿。即
内具説法之徳。以無量喩者。内既寂照圓滿。
外有無礙辨才。欣樂説法教諸菩薩者。欣已
所得樂益同行也。破魔兵衆而撃法鼓者。上
利益正人。今破於邪衆。魔謂四魔。兵衆即
是十軍也。菩薩説法令人得道。破煩惱魔得
法身故破於陰魔。得道及法身二事故破死
魔。得不動三昧故破天魔。十軍者。欲心是
初軍。乃至自高蔑人爲十。以教爲桴。以理
爲鼓。以言宣之爲撃。又見佛子未嘗睡眠下。
第三明六度無方行。頌上種種信解。言無方
者凡有二義。一者適縁所宜前後無定。二者
根性非一自行不同故也。明六度即六。初有
一行明精進行。精進是衆徳之本。菩薩聞此
之事故發始即行也。成實論云身心昏重曰
睡。攝心離覺名眠。毘曇云別有睡眠數。睡著
前境爲睡。身心昏昧略縁境界曰眠。大乘以
一切住著昏闇皆名睡眠。菩薩心無染著名
未嘗睡眠。不動而遊行故曰經行也。念念常
習無生正觀故名精進也。問上辨精進與今
何異。答上明懃策今辨離過。上明靜坐今説
經行。又見具戒下第二明戒行。精進遍策衆
行。戒爲萬徳之基。此中防凡夫二乘及有所
得惡故名爲戒。持於性重故言具戒。不犯譏
嫌稱威儀無闕。於戒有三。一清淨義如珠。二
圓正無闕故如珠。三戒可寶重故如珠。問上
明戒度與此何異。答上明難捨能捨故捨居
家。今明難持能持威儀無闕。又出家爲始持
戒爲終。又上別據國王。今遍通一切。又見
佛子住忍辱力下第三明忍度。此中明菩薩
忍辱者。以見有衆生爲可恥辱。知衆生畢竟
無生名爲無生忍。法忍亦爾。阿含經云有六
種力。小兒以啼爲力。欲有所索要必先啼。女
人以瞋爲力。欲有所索要必前瞋。國王以憍
豪爲力。羅漢以精進爲力。諸佛以大悲爲力。
比丘以忍辱爲力。増上慢人惡罵捶打者。
破小也。以保執小乘自謂究竟名増上慢。馬
鞭木名之爲捶。問上忍與今何異。答上明抑
制内情謂安苦忍。今明外縁不動謂他不饒
益忍。上別據比丘。今遍通道俗。上栖止林
泉。今通住山邑。又見菩薩下次明禪度。離
諸戲笑者離散亂縁也。及癡眷屬者衆生未
可度也。此二句明身離也。一心除亂者謂心
離也。億千萬歳下修禪定意。此中明禪者如
淨名云。不於三界現身意。是大士禪。以達
身心本來四絶故。不見身意。不爲身意所動
亂也。與上禪度異者。上明修禪得果。今但
辨習靜因行。上辨利智見理。今明鈍根憑師。
或見菩薩下第五明檀度。涅槃經云。若起二
乘心無布施。是破戒邪見。若以凡夫心見有
三事。亦破戒邪見。今了三事宛然而常寂滅
乃超凡聖。是持戒正見施也。開爲五別。一
明藥食施。二明衣服施。三明臥具施。四明園
林施。五一偈總結施意。言餚膳者。肉食爲
餚。細劈肉也。菜食總名餗
此經未制斷肉。
故明菩薩施肉。涅槃四相品去已斷肉。至
大衆問品純陀持諸餚饍來者。爲純陀從哀
歎品還家不聞四相品制故。爾大衆問品云
所食無異者。同化成菜食也。名衣上服價直
千萬者。迦葉袈裟直十萬兩金。以施佛。祇
域奉佛染摩羯簸衣亦堪十萬兩金。佛勅阿
難割截作袈裟耳。與上檀度異者。前明布施
四生。今明供養三寶。上具明内外二施。今
但辨財檀。或有菩薩説寂滅法下第六明般
若度。凡有三人。初明説寂滅法。即是此經
一乘妙法。故方便品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種種教詔者。如曇無竭菩薩以六百萬
億法門爲常啼説之。又如淨名三階辨於不
二。一者諸菩薩歴泯諸二明於不二。未辨不
二無言。二者文殊雖明不二無言。而猶言於
不二。三者淨名辨不二無言。而能無言於不
二。故云種種教詔。第二偈明觀法行。以一
切法本性無二。即是顯唯有一乘也。第三偈
明無著行。無著者。前明顯一今破著三。又
前明不二。今明亦不著不二。故華嚴云。不著
不二法。以無一二故。又合三人爲二。初明説
波若人。次兩行明行般若人。説中不出三階。
如入不二法門。行中不出二觀。一不二觀二
無著觀。上是聖説法今是聖默。然上明波若
直明問佛能持。今具此三種。問經云十度。
與六度云何同異。答經在二文。一者方便伴
前三度。次以三度伴後三度。以願伴精進。以
力伴禪。以智伴慧。通稱度者。一是時度謂三
阿僧祇劫滿。二果度謂得菩提果。三清淨度
謂窮實相。一一度有四句。一是施非度。初
二僧祇劫行施也。二是度非施。第三僧祇餘
行也。三亦施亦度。第三僧祇劫施行也。四
非施非度。初二僧祇劫餘行也。文殊師利下
第二頌起塔菩薩。問何故前後二段並言菩
薩。答欲顯從法華以去竟涅槃皆是攝末歸
本無五乘之異故皆是菩薩也。問何故前明
菩薩今辨涅槃。答有三義。一欲明菩薩行因
得涅槃果。二欲顯法華是究竟教説究竟教
既畢便入涅槃。三者説法華竟便入涅槃。令
時衆生戀慕聞後一乘即便信受。問何故有
二章菩薩。答初明佛在世時修行菩薩。今明
佛滅度後修行菩薩。略擧二門總攝一切行。
就七行偈開爲二別。初一行明供養舍利者。
如釋迦入涅槃後。從娑羅雙樹擧佛尸。於天
冠寺七日供養佛全身。待迦葉來七日後方
闍維之。供養碎身方乃起塔供養也。又供養
舍利有二種。一者直供養不起塔。以七寶
凾盛之如供養佛身。二起塔供養也。次有六
行明起塔廟。問凡夫俗人亦起塔。與今何異。
答大士知塔是因縁成即寂滅性。雖復運用
實無起作。即具四智也。六行之中開爲二別。
初有四行正明起塔。次有二行釋疑。初爲四。
第一一行正明起塔。次一行序塔形量。縱廣
者縱音居
松反
居朗
次有一偈明塔莊嚴。次有一
偈明供養塔。菩薩起塔凡有二義。一供養舍
利。二利益衆生也。上三行明供養舍利。今
一行明天龍供養。即利衆生也。次釋疑者。
上明莊嚴國界。若爾起塔乃是爲莊嚴國界
非供養法身。故今明正爲供養舍利尊重法
身。而國界自然殊特妙好也。如天樹王者譬
喩釋也。華開本爲結實。而樹自然莊嚴。起
塔本爲供養佛身。國土自然華麗也 又釋樹
開華無心令人愛樂。而人自然愛樂。起塔無
心莊嚴國土。而國土自然莊嚴也。又釋此譬
直釋上殊特妙好一句文耳。樹王開華即端
嚴可愛。國土有塔亦殊特妙好也。佛放一光
下第二大段請答。文爲二。第一覩瑞生疑故
請。二忖瑞未了故請。所以有此二者。一往
見聞不了是故致請。第二意地忖量復未能
解是故重請。以有斯二義故分兩請。初一見
聞不了該通大衆。二忖量未解專據彌勒。以
大衆未能忖量。彌勒以髣髴其相但事猶未
決是故請也。以有二人故分兩請也。又所以
開此二義者。初自下凡終于補處。覩瑞生疑
及忖量未了。方知瑞爲非常表所説必大。即
驚駭物情使生難遭之想。令後聞道之流望
岸即信也。就初文中復聞三意。初有三偈正
標所疑事致請。次一偈騰衆意請。第三一偈催
答請。初文兩偈半標所疑之事。半偈正請也。
上現三瑞今偏標光者。爲光中所見事多。又
光是瑞中之本故也。問何故牒二光耶。答欲
顯三瑞有其通別。雨華動地但現此土。放光
一瑞該通彼此。問雨華動地偏現此方有異
義不。答據文而言。雨華止及此會。故云而
散佛上及諸大衆。動地即云而此世界六種
震動。放光即通照彼此。若然華瑞最局。動
地次。放光偏廣。問何故有此三品耶。答今
説法華正令此會四衆悟道。故華止雨一會。
傍及釋迦所王娑婆人天六道。亦令悟道故
一世界六種震動。欲將彼顯此故光照他方。
問何故此文偏歎一光。答凡有二義。一欲歎
佛神通希有。即是歎於佛乘令四乘之人欣
慕。二者欲表説一乘故歎一光也。四衆欣仰
下第二騰衆意請。以衆意瞻仁及我故。我
今問願仁答之。下云何所饒益。責放光何
所下利。今疑何故放斯光明。問放光何所
上弘。佛子時答下第三作利益請。以疑是
解津釋便得益故請時答也。佛坐道場下第
二彌勒忖瑞請。若彌勒都不知者。即與凡
夫二乘及下位菩薩更無有異。今既是補處。
忖量應説大法。但未知説何物大法故請答
之。文亦開三。初明忖瑞所表應説大法。次
明忖能表之瑞非爲小縁。三明未敢決之重
請答也。佛坐道場所得妙法者謂一乘果也。
爲當授記明一乘因也。又佛坐道場明顯一
也。爲當授記爲破三也。問彌勒忖量與現瑞
相符以不。答正相符也。放光表説平等大慧
果。故今明佛坐道場所得妙法也。雨華動地
表所化成佛。故今明授記。三周中授三根人
記。法師品通授一切凡夫記也。然放光正表
説道場所得果法。光宅不應言初分經明因。
失光瑞意也。能表瑞中初現佛依果及見諸
佛。此明正果。能表之瑞明佛依正兩果。即
表正説佛果。非明因之義。故所表因果一雙。
能表依正兩種。第三結請中三句重騰衆意。
一句定於瑞宗。光宅云。文殊有四種伏難以
遮請。慈氏釋四難以申疑情。今謂此四伏難
意淺文迂。宜應廢也。彌勒道劣尚可鑒衆疑。
文殊徳高何容不達。彌勒自疑兼騰衆惑。正
是會理。何繁難通。若此文是釋難者。下身子
請云時爲如實説。亦應是釋難也。彼既不爾。
今何由然也。爾時文殊師利下第六答問序。
前明將彼顯此。今明文殊以古證今。將彼顯
此者。釋迦之放光彌勒之偈頌。將他方七事
以顯此土應説一乘。文殊將古以證今説者。
明古佛説之前釋迦順同於後。問何故將彼
顯此。以古證今。答將彼顯地。欲顯十方諸佛
道同。引古證今。明三世佛法無異。所以辨十
方佛道同三世法不異者。以小情難改大法難
信故也。問何故釋迦放光彌勒疑問文殊答耶
答云釋迦現瑞謂現在佛也。彌勒疑問謂當
來佛也。文殊答問謂過去佛也。三聖同會靈
山共開發一乘道也。三佛次第者。要現在佛
現瑞表説究竟果乘。彌勒是當來因位之人。
猶未達果乘事。故當來佛疑問。必須古佛方
達古事。故過去佛釋疑也。雖有三佛但有二
事。現在佛現瑞就神通輪門。彌勒之問文殊
之答就説法輪門。即是衣裓机案以出諸子
也。又初是佛方便。正明欲説教。後二是菩薩
方便。爲發起教也。又釋迦是和上。文殊爲阿
闍梨。彌勒爲教授師。此三是二世衆生菩薩
戒師。共弘一乘之道以利物也。又此三師過去
共就燈明佛學法華經。今欲報佛法恩故共開
一乘也。就文爲二。第一正答。第二兩偈開奬
物心明佛後自説。諸人今當知下是也。初又
二前長行後偈頌。長行爲四。一謙讓門答。二
引事略答。三廣引古證今。四分明結答。此
答並是從微至著次第相釋也。彌勒既高而
推文殊。文殊必須謙讓。雖言自惟忖而知未
有事證。故引過去事答。但總引過去事。未知
的是何佛。故別出燈明。將引古證今。今何必
同古。故第四分明結答也。所言謙讓門答者。
文殊迹居因位智猶未滿。今欲以下測高故
須謙讓。又彌勒懷疑文殊惟忖。即知所表事
大増衆敬心。又大人之法示不自高斥矜慢
之徒故雖解而讓。文殊師利者標能答之主
也。語彌勒者對質疑之人也。及諸大士者彌
勒以下八萬之流也。善男子等者聲聞四衆
天龍八部也。如我惟忖下正明謙讓也。惟謂
思惟忖名尋忖。如伏惟伏度之例也。今佛世
尊下出所惟忖之事也。舊云初後二句皆一
法説也。中間三句即爲譬。欲説大法者。初段
經開三顯一也。演大法義者。後段經開近顯
遠也。又欲説大法者。初段略開三顯一。後説
段略開近顯遠。演大法義者。初廣開三顯一。
後廣開近顯遠也。雨大法雨者三句譬説也。
亦有二義。吹螺以改號。譬説改三乘之號。撃
鼓誡兵使其齊一。譬明一實之理改三乘之
號。即開方便門。明一實之理即顯眞實之義。
後段改近之號顯遠之理也。雨大法雨者。潤
二乘枯槁即生長一乘之解。通上二段也。今
明謹依經文合此五句爲三。初句明大法體。
次三句明大法用。後一句明大法義。但明此
三者。凡説法要具三。一教體二教用三教所
表理。故但明三也。明大法體者。謂佛欲説
乘方便乘眞實身方便身眞實之大法也。雨
大法雨者明大法用也。三譬有四用。雨譬有
能生能滅二用。螺鼓有遠聞歡喜二用。所言
大雨者。小乘之法教即未圓理非究竟。其由
種植待於灌灑常苦不足。大乘之法教無不
圓理無不極。其由時雨普降無不沾洽普皆
如願。此皆對小以明大。故言雨大法雨。雨
有二義。一者能滅二者能生。言能生者。時
雨未降地雖有種而不得生也。已生之牙而
不増長。非但不長亦乃枯椊。法雨既降未發
大心即便發心。即迴小入大之人是也。已發
心者即得増長。直往之人是也。已増長者即
便成就。八生一生當得佛者也。又應退者而
不墮落即菩薩疑網皆已除也。言能滅者。譬
如大雨能滅四種。一淹塵土。二滅諸毒。三
除熱氣。四止惡風。法雨亦爾。一能滅凡夫二
乘有所得惡覺觀塵土。二能滅凡夫二乘有
所得愛見諸毒。三除凡夫二乘有所得邪師
等熱氣。四止凡夫二乘有所得邪教惡風。
大法螺撃大法鼓者。上歎大法有能生能滅
之用。今歎大法有遠聞稱機之能。外國以
螺鼓爲俗樂凡有二義。一者歡適。歡適有二
義。一暢十方佛心。如今我喜無畏。二稱悦根
性。如三根聲聞及彌勒十二種人得益歡喜。
二螺鼓遠聞之義。顯大法有廣被之能。如三
會説。初令靈山一會聞法。次淨土會聞。次十
方通達無礙十方得聞。乃至未來得聞。演大
法義者第三明大法義。問上明大法與今何
異。答上明教法今明理法。教法但稱爲法。教
所表理即稱爲義。問何以知然。答如法無礙
義無礙。即是明於教理。又如涅槃經釋七善。
知法者知十二部經。知義者知十二部經所
表之義。問云何名法云何名義。答大乘之教
能詮二權二實之文名之爲教。所詮二權二
實之理深有所以目之爲義。又二權二實並
皆是教。非權非實非一非二寂滅之道微妙
甚深。故名之爲義。蓋是一經之大宗也。故下
文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與大涅
槃更無有異。故知法華是究竟教也。諸善男
子下第二擧事略答。時衆疑云。何以知欲説
大法。故今釋云。於過去世曾見此事。故知
欲説大法。以懼其不信故指事答之。又猶是
釋謙讓義。文殊雖復明達。不言其現知但推
往事以答其問。即是釋謙讓也。又前用現智
知當説法。今用宿命智知當説法就文爲二。
一者引古證今。二者將今類古。是故當知下
引今類古。咸得聞知者。聞謂聞教。知謂知理。
難信之法者。若言低頭擧手皆成佛者。何難
信之有耶。假令羅漢作佛亦非難信。今明一
切世間心行有所得。聞無所得即乖反其心。
故多有恐難信。言無所得者。尚未曾一。云何
守三。以心不染三一故名難信也。又講法華。
人聞未曾有三一。便謂是眞諦非是一乘。亦
言一乘便云萬善。故起有無二見名有所得
也。若能離此諸見名無所得。即信解一乘。諸
善男子下第三廣引過去事釋答。釋答者。上
雖引過去事未知的是何佛。故今別出其事。
上即是總標爲章門。今廣引即釋章門。就文
亦二。第一明過去佛説法華前事。第二明説
法華已去事。所以分此二事者。上明東方現
在諸佛。彌勒開爲二事。今文殊引過去佛亦
有二事。欲顯釋迦亦有斯二事也。此二章中
各開兩別。初文二者。一明初佛二辨一切佛。
初文有三。一時節二化主三教門。地持論明
劫有二種。一日月歳數不可數名小阿僧祇劫。
菩薩能超之。二大劫不可數名大阿僧祇劫。
菩薩不能超之。問何故不引近事而乃明久
劫耶。答欲顯一乘是古舊法令物信解之也。
又此時中釋迦文殊彌勒共在其中。餘時不
必同處也。佛名日月燈明第二化主。就文爲
二。前明別號次辨通號。別號明諸佛迹異。通
號顯諸佛法身本同。又別號顯諸佛應迹優
劣。通號明諸佛衆徳齊等。名日月燈明者。注
經解云。聖人無名借義以立稱。仁者見謂之
仁。智者見謂之智。上根因之以得明如日。中
根因之以得明如月。下根因之以得明如燈。
三根資之以得明故言日月燈明。有人言。日
陽而動以喩方便慧。月陰而靜喩於實慧。以
二慧益物如世間燈明。又日月喩定慧。以定
慧爲燈明。有人言。此佛出世身光如日月。常
照世間爲世燈明。次明十號者經説不同。通
即稱號。號令天下顯化他之義。別即稱名。名
以定體。即是自行。又通別皆稱爲號並稱爲
名。故言號日月燈明。名爲如來應供也。問
號以何爲體。答號是名字。依成實論名號是
音聲性法入攝。毘曇別有非色非心名字句。
與聲和合故有名號。若此十種爲至人立號。
即以至人爲體 若依於極徳以立十號。以福
慧爲體。問云何爲十耶。答經論不同。瓔珞
經云。一如來乃至第十佛世尊。以佛世尊合
爲一號。智度論云。第十是佛也。世尊是十
數外總號也。成實論云。具上九號名爲世尊。
演説正法下第三辨教門。就文爲二。初明一
乘教。次辨三乘教。如上將彼顯此法華之前
有二種教。將古證今法華之前亦有二教。問
何故三世諸佛將説法華明二種教耶。答法
華既會三歸一。必須前明於一説三。如三世
諸佛欲説法華説無量義經。入無量義定欲
顯出生收入之義設教之始終也。演説正法
者。演一乘之法名爲正法。彌勒叙東方佛法
輪已廣明。今但略説法也。次明七善者。良
由具七善故名爲正法。故擧七善釋正法也。
七善通大小乘。今明大乘七善也。如涅槃名
字功徳品以七善歎涅槃經。今亦以七善歎
根本法輪也。數七善不同。有人言。合初開
後故名爲七。合初三總名爲時善。第二義善。
第三語善。第四純一無雜。第五具足。第六
清淨調柔。第七梵行之相。此是成論文意也。
有人言開初合後。開初三爲三時善。第四義。
第五語。第六純一無雜。第七具足。清白梵行
之相還屬純一無雜所攝。此是智度論及注
經所釋意也。三時善者。成論三善品云。少
年説法爲初善。中年説法爲中善。老年説法
爲後善。又言初捨罪。中捨福。後一切捨。智
度論云。讃歎檀度爲初善。次歎尸羅爲中善。
是二波羅蜜所得果報若生諸佛前及作人天
名爲後善。又説聲聞爲初善。縁覺爲中善。菩
薩爲後善。依寶篋經聲聞菩薩各有三善。聲
聞三者。初即從他聞法。中即如説修行。後
即得聖正見。又初即見苦斷集。中即修道。後
即證滅。菩薩三善。初即發菩提心。中即不
念二乘。後即迴向一切智。又初行施等六度。
中破慳等六弊。後迴向一切智。依文釋者。謂
根本法輪一部之内序正流通爲三善也。以
大乘一部具此三也。若望教始終者。初即根
本法輪。中即支末法輪。後即攝末歸本法輪。
其義深遠其語巧妙者。自有語雖巧妙而義
淺近。自有義雖深遠言即麁拙。自有倶無也
倶有。佛法竪不得其底。謂絶四句爲深。横
不見其邊。越百非稱遠。又心行滅故爲深。言
語斷故爲遠。正是根本法輪義如此也。注云
&T049417;不可究曰深。綿邈不可及曰遠。其語巧
妙者。言能稱機曰巧。語能顯理云妙。注云方
圓無所差曰巧。幽求不可覩曰妙。純一無雜
者根本法輪。純明一道清淨不雜説五乘之
法也。智度論云。離三毒垢故云純一。但説
正法不雜非法故名無雜。亦是清淨也。成論
云獨法。獨法者佛有此法。又獨行佛教得道
耳。具足者根本法輪教圓理滿也。又通明者
佛法無短缺也。智度論云。八聖道分六波羅
蜜備故名爲具足也。清白者。上明純一正法
不雜非法。即明教體也。今明根本法輪教能
令離凡夫二乘煩惱垢故名清淨。謂教用也。
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輪大涅槃
也。行即萬行。到大涅槃也。若依小乘名小
涅槃。行謂八正。修於八正能到涅槃。而此八
正爲涅槃家相。故云梵行之相。又梵名涅槃。
行涅槃行爲梵行。行義顯彰爲相。教是梵行
之縁。縁中説果故云梵行之相。又釋教能詮
梵行。即是梵行家相也。爲求聲聞者第二明
三乘教。古佛之縁亦有不堪受一。故於一説
三。依毘曇宗。三乘行行乃異。而同見四諦
以成三乘果。依成論宗。三乘同見一滅諦以
成三乘果。言縁覺觀因縁者。此是因時習觀
悟道遠縁耳。依大乘三乘同觀實相。故正觀
論云。得實相者有三種。但根有利鈍。見空
淺深故開三也。今文云説應四諦法者。機教
相稱故言應也。次復有佛下第二明餘一切
佛也。問何故具列二萬佛耶。答欲引過去多
佛爲證使聞一乘信受也。文有四句合爲兩
雙。初明道名俗姓同也。日月燈明道名也。姓
頗羅墮俗姓也。眞諦三藏云。翻爲利根仙人。
六姓波羅門中一姓也。又翻爲辨才。又翻爲
滿。滿正也。余親聞天竺僧云爾滿也。彌勒
當知下明十號之人七善之法。人法一雙同
也。又道名俗姓十號此三句明人同。七善是
法同也。所以明諸事同者。同體一極之道。引
古例今欲顯今佛欲説一極之道也。其最後
佛下第二正明法華已去事。就文亦二。第一
明法華事。第二明涅槃事。法華事有二。前
明序説。次明正説。序説爲六。一衆集序。二
説經序。三入定序。四現瑞序。五疑問序。六
答問序。問過去諸佛皆説法華。何故偏引最
後燈明佛耶。答凡有二義。一者釋迦文殊彌
勒三聖于時皆在燈明佛之坐。而三聖復共聞
經。今欲令彌勒自證驗之故引燈明佛。餘過
去佛三人不必在坐故不引之。二者八王子
中第八王子即燃燈佛。亦在燈明之坐。而釋
迦既從燃燈受記。此即是以近覆遠。今欲開
近顯遠。故須引燃燈事來也。若引餘佛第八
燃燈不必在坐故不引之。問何故初引八王
子耶。答八王子即是法華之縁。如大通智勝
佛十六王子請説法華也。就文有二。初列八
王子之數。是八王子下次歎其徳。前歎在俗
治化之徳。是諸王子下歎出家徳。亦隨出家
者前明身離也。發大乘意次明心離也。初明
菩提心也。常修梵行者行菩薩道也。已於千
萬佛所者。前歎現徳今美往因也。是時日月
燈明佛下第二説經序。佛説是經已下第三入
定序。是時天雨下第四現瑞序。現瑞序爲四。
一雨花動地瑞。二覩瑞。三放光瑞如今所見。
是諸佛土下第四覩光瑞。亦應具列七事。而
例上可知也。彌勒當知下第五疑問序。時有
菩薩名曰妙光下第六答問序。有人言。燈明
因妙光説法華。釋迦因藥王説法華。今謂不
爾。燈明因妙光説釋迦因文殊説。以文殊引
古證今釋時衆之疑。如來方得起定説法。故
知因文殊也。問今但云時有菩薩名曰妙光。
何以知是答問序耶。答上明如今所見是諸
佛土。古見與今見既同。當知昔答與今答無
異。故直標其人略答辭也。又古人今人更無
異人。即今答古答猶是一答。但標其人即答
可知矣。今發問既是彌勒。將今例古。昔問
應是徳藏菩薩也。問何故復云八百弟子。答
欲述彌勒本縁也。以往昔與文殊既爲師資
故。今世還須問答也。是時日月燈明下第二
正説法華也。上來至此凡有三同。從初至所
可説法初中後善。謂曾見與曾見同。從其最
後佛至八百弟子明曾見與現見同。從此文
去竟後明曾見與當見同。六十小劫不起于座
者。智度論云。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唯大
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説法華經謂如食
頃。問文殊何故引此語來耶。答有二。一者此
事不可思議。小教所無唯大乘中有。欲令大
衆聞佛説法華經起奇特想也。二者欲顯法華
義富文廣。故須長時説之。亦是歎法華以發
物敬信也。問實是六十小劫。云何能令如食
頃耶。答長若定長不可促長令短。短若定短
不可延短使長。以長短無有定性。因短故長
長名短長。由長故短短名長短。以長名短長
故長可爲短。以短名長短短可爲長。所以然
者。以道既無二即長短不二。不二即長短無
礙。可得促長爲短也。問雖有此言其相猶難
顯。云何示之。答如一夕之眠夢經百年之事。
而百年之長宛然一夕之短如故。即其事也。
注經云。維摩能申七日以爲一劫。促一劫以
爲七日。況玄匠開眞一之門。何爲不能長劫
爲短時耶。但或言借義以標名。未必是神通
之實事耳。世有重一言而賤千金惜寸影而
遺尺璧者。雖復俄頃之談。實過累劫之讌。若
依唯識者。長短以心爲體。故長短無定。如
世有稱意人共語者不覺夜長等也。故知身
心不動足知一日爲千載矣。日月燈明佛下
第二明法華後事。就文爲六。一唱滅。二授
記。三正滅。四妙光弘宣。五匠成八子。六述
彌勒本縁。所以唱滅者。欲明此經辨二實二
權理已究竟。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故唱滅也。
問燈明佛説此經竟即取滅度。釋迦何故更
説涅槃。答有人言。燈明佛説法華竟亦説涅
槃。但文隱一邊故言不説耳。今明不爾。注
經云。朝説經竟夜即入滅。故知不説涅槃。又
迦葉佛時雖有涅槃以人根利不須説之。燈
明亦爾。釋迦出於惡世。利根聞法華已悟故
涅槃指法華云。八千聲聞得授記別成大果
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故知法華明義已
圓利根早悟。但鈍根未解故更説涅槃也。時
有菩薩名曰徳藏第二明授記。大衆既聞涅
槃咸生戀慕。今欲止彼哀情故次明授記。前
佛雖謝後佛續興不須哀也。問華嚴經云。欲
令衆生生歡喜善故現王宮生。欲令衆生生
戀慕善示雙林滅。今云何止戀慕之情耶。答
唱滅生其戀慕之善。止哀息其亂道之惡。前
後義異無相違也。號曰淨身者。累無不盡爲
淨。徳無不圓稱身。廣説十號則擧此土之名。
略説三號即存彼國之稱。如來爲人。應供爲
斷。正遍知爲智。人具智斷在義略圓故但三
也。佛授記已下第三正滅。言無餘涅槃者凡
有三義。一約小乘明餘無餘。煩惱盡爲有餘。
望後猶有餘身智在。約後別前名前以爲有
餘涅槃。身智盡竟望後更無餘身智在故曰無
餘。二就大乘説餘無餘。五住因盡爲有餘。二
生死果盡爲無餘。若小乘前得有餘後得無
餘。大乘一時而得。但擧佛果望於二患。無
因患邊説爲有餘。無果患邊説爲無餘。又
依攝大乘七卷金光明意。前得法身究竟名
無餘。應化兩身非究竟爲有餘。三身品又
云。三身合論即是無住處涅槃。應化二身不
住涅槃。法身亦不般涅槃。不般涅槃者。法
身本來常寂滅故不入涅槃。即是法身不住
生死名無住處涅槃也。三者明大小乘合辨
餘無餘。以小乘爲有餘。大乘明無餘。如勝
鬘經説。生死有二。有爲無爲涅槃亦有二。有
餘無餘。凡夫生死名曰有爲。聖人生死名曰
無爲。除分段生死名有餘。以前望後餘有生
死在。餘有涅槃在故名有餘。無有生死之處
所得涅槃名曰無餘。望後無餘生死故。又亦
無其餘涅槃故名無餘也。所言入者凡有三
種。一就實論入。入由證也。以證於三徳涅
槃故名爲入。二就應辨入。迹身在爲有餘。滅
迹已歸無餘。即捨有入無名之爲入。三眞應
合名入。謂息應歸眞。三種入中今是第三入
也。佛滅度後下第四妙光弘經。以昔有弘經
之能。用顯今有釋疑之徳。前明授記謂未來
有佛。今辨妙光現在有師。以兩世有人可憑
有法可覺。哀情方止故辨妙光弘經。又上明
於佛有縁者聞燈明説法華。今於菩薩有縁
者聞妙光之説。又欲辨燃燈遠縁開後壽量
之義。故須明文殊弘法。日月燈明佛八子下
第五明匠成八子。初文列八子。爲説法華之
縁開釋迦初分經也。今明八子意在燃燈。以
開釋迦遠壽之義開後分經也。所以然者。燃
燈授釋迦記妙光化八子。即知文殊是釋迦
九世之祖師也。此即是以近覆遠。而文殊今
遂爲釋迦弟子。即欲顯釋迦爲文殊之師。故
知久已成佛。便是開近顯遠之義也。又後分
經既開近顯遠。今前牒以近覆遠也。八百弟
子中有一人者第六明彌勒本縁也。自上已
來答彌勒問明釋迦説法華經事竟。今此文
釋疑。疑云彌勒既是補處。云何問文殊。
是故今明過去本是師資所以今有問答。文
殊望彌勒是第十世師也。今見此瑞下第四
分明結詶其問。雖有四門不出標釋結。初標
欲説大法。次再引古證今。謂釋欲説大法。今
結欲説大法也。爾時文殊師利下第二偈頌。
彌勒説偈不言大衆者。欲顯文殊明見往事
巧釋衆疑益於大衆故言大衆。彌勒不爾故
不言大衆。又顯事分明是公灼之説故稱大
衆也。彌勒爲賓既有長行與偈。文殊爲主事
亦同然。四十三偈頌長行者。長行四門。一謙
讓門。二略引往事答門。此二猶未分明。今
略不頌也。但頌第三廣引過去事答門第四
分明答門。長行就初門爲二。一明法華前事。
二明法華已去事。今頌此二即二也。法華前
事又二。一明初佛。二辨餘一切佛。今合頌
之凡有四句。初半行明時節。半行明化主。
一句辨教門。三句序徒衆。化主良醫也。教
門良藥也。徒衆服藥病愈也。攝事既周。但
明三事也。佛未出家時下第二頌法華已去
事。長行有二。一明法華事。二明涅槃。今還
頌此二也。長行序有六。今但頌五。初一行
頌衆集序。次一行頌説經序。次一行頌入定
序。天雨曼陀華下頌現瑞序。長行爲四。一
雨華動地。二時衆覩瑞。三現光瑞。四覩光
瑞。蓋是兩感兩應。以相著也。今偈中轉勢
頌之。三瑞並是能化事故爲一類。二覩瑞是
所化事復爲一類。故以能所爲一類也。一行
頌雨華瑞。半行頌動地瑞。一行半頌放光瑞。
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者。長行直明雨華。
今釋雨華所由。謂諸天供養佛也。問既是諸
天供養。云何是佛現瑞。答以佛神力及説法
華之力。能感諸天供養也。又見諸佛土下此
頌覩光瑞也。長行前明覩雨華動地瑞。後明
覩光瑞。今偈文轉勢頌之。前逐近頌覩光瑞。
次頌見雨華動地瑞。頌覩光瑞爲六。一行偈
頌見國土。一行頌見人物。一行半頌見化主。
半行頌聞教門。二行頌見聲聞。三行頌見菩
薩。此六即次第。要前有國土故初明見國土。
有國土故有人物。有人物故有化主。有化主
故説教門。前禀小教故有聲聞。後禀大教故
成菩薩。頌化主中半行歎佛徳。一行美佛形。
爾時四部衆下一行頌覩雨華動地瑞。各各
自相問下半行頌第五疑問序。以昔答今。答
更無有異人故略無答問序也。天人所奉尊
下四行頌正説法華也。讃妙光菩薩者。以妙
光善決衆疑。逆杜謗情預開信解。即是世間
眼也。一切所歸信者。前歎決疑之能即開發
法華。今歎持法證法預明佛滅後弘經之徳
也。持謂解語。證謂解義。具斯二徳可以弘
經也。以妙光既於佛滅後弘經。令物信受故
歎斯兩事也。佛説是法華下。此第二頌涅槃
事。長行有六。一唱滅。二授記。三正滅。四弘
宣。五匠成八子。六述彌勒本縁。今還頌此
六也。長行略明唱滅。偈文廣釋之。即長行
爲章門偈解釋也。此中有四。初二行唱滅。次
一行誡勸。一行時衆悲哀。一行安慰。初二
行爲二。初一行半明唱滅意。次半行正唱滅。
初有二意。令衆歡喜已謂利物畢。半行諸法
實相義。明説教周。爲此二事故宜應取滅。次
半行正唱滅如文。是徳藏菩薩下一行半頌
授記。初三句明堪授記之徳。次三句正明
授記。亦是偈釋長行。佛此夜滅度下二行頌
第三正滅。二行爲三。半行明正滅。半行明
在家人起塔以生福。一行明出家人修道以
生慧。即辨滅度之利益。前明唱滅生戀慕之
善。今明正滅生福慧之益。如薪盡火滅者。依
小乘義。以身爲薪。智慧爲火。故智慧依於
身身盡智便滅。又以煩惱爲薪。以身爲火。佛
煩惱既盡身永不生故異凡夫滅也。就大乘
釋者。薪喩於感。火喩於應。衆生感盡諸佛
應息故。是妙光法師下一行頌第四弘經。是
諸八王子下三行頌匠成八子。是妙光法師
下六行頌彌勒本縁。開之爲三。兩行半頌彌
勒之失。兩行半頌彌勒之得。一行頌結會古
今。我見燈明佛下二行頌第四分明結答。半
行明將古類今。半行將今類古。半行釋古佛
現瑞意。半行釋今佛放光意也。諸人今當知
下兩行第二大段開奬物心。初行明好事應
來。即是一乘解生。次行明惡事應去。即三
乘惑滅。佛説一乘而有生解滅惡之兩益也。
又一乘解生遂致成佛。謂徳無不圓。三乘惑
斷即累無不盡。斯二事最大宜豫欣也。合掌
一心待者。令住二儀待佛後説。合掌住身正
威儀。謂身無別用。一心住心正威儀。謂意無
他縁。充足求道者。昔説小乘教猶未圓理猶
未滿。故生解不足。今與此相違名爲充足。
充足者證得法身果也。次偈上半牒三乘人
疑。下半明佛爲除斷也
法華義疏卷第



法華義疏卷第
 胡吉藏撰 
  方便品第二之
有四重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同異門。
四通別門。問此經玄音始唱歎佛智甚深。多
寶讃善稱大慧平等。故文雖七軸宗歸一乘。
今以何義初明方便。答將欲顯一乘爲眞實。
必須前明三乘爲方便。若不前明三乘爲方
便。即不得顯一乘爲眞實。故此經云。開方
便門示眞實相也。注經云。既唱擬一之端。宜
前辨分三之意。並其證也。釋名門者。外國
稱傴和拘舍羅。傴和稱爲方便。拘舍羅名爲
勝智。謂方便勝智也。但方便之名有離有合。
所言離者凡有三義。一者就理教釋之。理正
曰方。言巧稱便。即是其義深遠其語巧妙。文
義合擧故云方便。此釋通於大小。不專據三
乘。二者衆生所縁之域爲方。如來適化之法
稱便。蓋欲因病授藥。籍方施便。機教兩擧
故名方便。此亦通於大小。非專據於三乘。
三者履嶮得安稱方。禀教獲利稱便。五濁之
嶮非三乘則不安。故云履嶮得安。禀三乘教
則便獲利。故以教爲方以益爲便。教益雙擧
故云方便。此亦通於大小。非專據三乘。次
合釋者凡有三義。一者方便是善巧之名。善
巧者智用也。理實無三。以方便力是故説三。
故名善巧。問無三説三。云何名善巧。答由
無三説三衆生遂得實益。故名善巧。問既得
實益應名爲實。云何乃言方便。答就益而言
亦得稱實。今望理實無三假名説三。據理望
教故名方便。二者説於三乘爲令衆生悟入
一乘。故此三乘爲趣一乘之由漸。故名方便。
如下文云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云我此
九部法入大乘爲本。故説三乘爲一乘之方
便也。三者合前二義圓成一旨。所以無三説
三者。欲令因三悟不三。是以二言合成一意
也。問三乘方便有幾種。答凡有三種。一身
方便。如現作二乘及垢衣長者樹王之佛。二
口方便則無三説三。謂虚指門外明有三車。
三意方便則二思惟也。一思惟尋念過去佛。
二思惟我出濁惡世。此則上同古佛下順衆
生。二種因縁起方便智。謂意方便也。同異
門者。問舊亦明三乘爲方便一乘爲眞實。與
今何異。答今序經始終凡有四意。一以三乘
爲方便以一乘爲眞實。所以立此義者。昔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