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問地持論有十種供養。藥王品具幾耶。答十
種供養者一身供養。二支提。三現前。四不現
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財物。八勝心。九無染。
十至處道。初二約所供養差別。於佛身供養
名身供養。供養佛靈塔廟名支提供養。依僧
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此云淨
處也。次兩約時處分爲二。隨事分三。現前供
養者面。對佛身及支提供養也。不現前供養
者於不現前佛及支提廣設供養也。此約時
處分二。隨事分三者餘二如前。第三亦現前
不現前供養。現前供養佛及支提。及不現前
供養佛及支提。此三供養得三品功徳。現前
供養得大功徳。不現前供養得大大功徳。以
境界廣故。亦現前不現前供養得最大大功
徳也。次二能供養人分別爲二。隨事分三。一
自作供養。謂自身供養佛及支提。二他作供
養 有少財不敢懈怠教他施作供養。三自他
共供養。彼此同爲也。自作供養得大功徳。教
他作得大大功徳。自他共供養得最大大功
徳。次兩一對。心事分別。以己財事而爲供養。
名財供養有三。一資具。謂衣食等。二敬具供
養。謂華香等。三莊嚴具謂一切寶物等。次以
殊勝心供養名勝供養。勝心爲三。一專精解
心善解施設種種供養。二純淨心信佛徳重
而設供養。三迴向心求佛心中而設供養。後
二供養就行分別。行離過失名無染供養。無
染有二。一心無染離一切過。二財無染離非
法財也。供養之行順果名至處道供養。佛果
是其所至之處。供養之行能至彼處名至處
道。維摩經名法供養。地持論名行供養。於此
中有三。一財供養爲至處道。二隨喜供養爲
至處道。三修行供養爲至處道。於佛既十。法
僧略同也。精撿藥王具足十供養也。若復有
人下第二段次明歎教又開二別。初總歎一
部經。二別歎一品。總歎一經又四。一格量歎。
二就教歎。三滅惡歎。四生善歎。譬如下第二
歎教凡擧十譬。始自山海終至諸佛自下之
上。十譬不同亦得合爲五雙。初山海。二日月。
三天人。四凡聖。五佛菩薩。此經能救下第三
約人就滅惡門歎。若人得聞下第四生善歎
也。若有人聞下第二別歎一品又分爲四。初
總歎得無量功徳。若有女人下第二別約生
報歎。問聞此品不受女人者聞餘品亦應受
耶。答聞品品皆不受。但約事相似故寄此品
言之。以女人多愛著己身種種嚴飾。今明菩
薩捨身捨臂破彼著情故不生染著。故捨女
身也。若有人下第三明得現報。是故宿王華
下第四付囑。兼明聞經成佛即是後報歎。言
病則消滅不老不死者。有人言。聞法華經要
至老死無中夭而死也。今依智度論云。不斷
百八煩惱名之爲病。得聞經已斷此煩惱故
云消滅。不老者不起六十二見名爲不老。不
死者不失智慧命故云不死。又墮二乘地名
之爲死。不墮二乘故云不死。又聞此經知老
病死等本來寂滅。故云不老死也。説是藥王
下第三明説品利益。多寶如來下第四多寶
稱歎。前雖閉塔而猶稱歎。則不滅義彰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時永仁乙未仲夏下旬自南洛陽東大寺蒙
三論宗學□中之宏恩雕義疏第十一卷之
印本俯乞寺門基固五十六億之霞軒無頌
佛日光輝二千餘歳之風流不變而已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十二
 胡吉藏撰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苦行弘經有二品。今是第二。上明聞經得益
以身命財報恩供養。今明分形六道宣通一
乘。前則是功徳業。今明智慧業。前多是自行。
今多是明外化行。又上明過去本事弘道利
物。今説大士現徳通法益縁。又此下諸品多
是根縁次第。不必須依義生起也。言妙音者
此菩薩過去以十萬種伎樂供養於佛故得美
妙音聲。因以立名。舊經稱師子吼菩薩。今
可得兩音會之。即以妙音作師子吼。又衆生
樂聞稱爲妙音。音能顯理伏物名師子吼也。
此品六章。第一佛放光召彼妙音。第二妙音
奉命而至。第三正明妙音弘經模軌。第四説
品利益。第五妙音事畢還歸本土。第六重明
往來之利。就初又三。第一明佛放光遍照有
縁。第二遍照淨光國土。第三的照妙音之身。
放光爲二。前放肉髻光。次放眉間光也。所以
放二光者一乘妙理踰空有之頂故放肉髻光
明。極智不偏能發中道之照故又放眉間光
也。又頂光表一乘爲尊衆聖所重。眉間光明
一乘不偏中道圓正。欲以此法付囑其人故
放此二光以召之也。又上品云法華第一持
經之人亦復第一。今表其人行高故佛放頂
光。表其人解正故放眉間光。所以放二光表
其人者欲令大衆於此菩薩深起敬心受其道
法得益也。過是數已下第二別照淨光土也。
爾時一切下第三的照妙音身也。又開三別。
一列名。久已殖衆徳本下第二歎徳。良由有
此勝徳故爲佛光所召。嘆徳有二。前嘆往因。
二嘆現徳。各開二章。往因二者一殖衆徳本。
二供養諸佛。現徳二者一成就甚深智慧。二
得諸三昧。三昧中有二。一者別明。二者總結。
得妙幢相三昧者入是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爲
尊長。譬如軍將得憧表其大相也。法華三昧
者法華三昧經云。如樹華開敷令樹嚴麗。得
此三昧諸三昧中開諸功徳華以自莊嚴。依
此經意釋者於三一自在長短無礙噵法華三
昧也。淨徳三昧者令諸三昧清淨。如焚石練
金令金清淨。無縁三昧者即滅盡定。又得此
三昧於三受中不起三毒縁。宿王戲三昧者
於諸三昧觀達自在故名戲非愛結戲。智印
三昧者般若是智。相應三昧是印也。又如人
入安穩國有印得入無印不得入。菩薩得是
三昧能入實相。解一切語言三昧者得是三
昧解衆生語而爲説法。集一切功徳三昧者
得是三昧菩薩功徳皆悉具足也。清淨三昧
者如有如意寶珠能淨諸寶。是三昧能淨諸
三昧垢。煩惱垢易治三昧垢難斷。神通遊戲
三昧者入是三昧能八相成道。慧炬三昧者
如執炬夜行不墮險處。莊嚴王三昧者如恒
沙等國土皆以七寶莊嚴佛處其中。得是三
昧一時能莊嚴諸功徳。又觀此莊嚴空無所
有於空有二莊嚴得自在故名爲王。淨光明
王三昧者入是三昧能放光明令諸衆生心得
清淨。淨藏三昧者入是三昧能淨諸功徳藏。
不共三昧者二乘無分。日旋三昧者如日天
子乘日宮殿照諸衆生周而復始。舊經名日
輪三昧也。得如是下第二總結。釋迦牟尼下
第三的明光照其身。即白淨花宿王智下第
二明妙音奉命而來。又開二別。初明欲來之
意。第二正辨從彼國來。初有十句。第一明妙
音諮彼佛欲來之意。爾時淨花宿王下第二
彼佛誡許。又開三句初總誡。善男子下釋
誡。釋誡中前明娑婆之劣。而汝身下辨淨土
之勝也。是故汝往下第三總結。問前云初分
經在穢土中説。後分經居淨土中説。妙音來
時正遊淨土。何故誡之。答此經始末土有三
異。一者初分經在穢土中説。二者後分經在
淨土中説。三從藥王品來還在穢土中説。所
以知爾者爲集分身是故變淨土。分身已散
故土還復穢。妙音來時正遊五濁故佛誡之。
妙音菩薩白佛言下第三明妙音受旨。明妙
音既承佛力爲弘道利人故來豈生劣想也。
故受佛誡勅。於是妙音下第四將欲發來先
現瑞。於此土所以現瑞者令此土衆生起尊
敬心也。化作蓮華者一即欲以蓮華爲座。二
表妙音弘妙法蓮華。化作八萬四千者一欲
擬八萬四千菩薩座故。二表八萬四千法藏
皆入一乘妙法華故。白銀爲葉者即是顯此
經題是白蓮華。開二實二權則八萬四千法
藏義皆明白也。甄叔迦寶者此云鸚鵡此寶似
鸚鵡鳥嘴而赤色
時文殊下第五文殊問瑞所由也。爾時釋迦
下第六佛答現瑞意。文殊下第七文殊重問
妙音之徳。凡有三問。一請初問種何善本。二
問修何功徳。此二問過去往因。三問行何三
昧。此問現在所得之果。唯願世尊下第四請
佛欲見妙音。爾時釋迦下第八釋迦推於多
寶令見妙音。但詶其後請未答前三問。下華
徳菩薩重牒三問佛方解釋。所以推多寶者
蓋是隨俗之事。俗人之禮推賢讓長。多寶既
久已成佛。故釋迦讓之。二者欲顯多寶不滅
故能現妙音。故推之也。時多寶佛下第九多
寶命令來即詶文殊請。于時妙音下第十正
明妙音來。又開十章。一明於彼國沒。與八萬
四千下第二明與眷屬倶共發來。所逕諸國
下第三明現瑞相。是菩薩下第四讃歎妙音。
那羅延者眞諦云。那羅翻爲人。延云生本。梵王是衆
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羅什云。天力士名那
羅延。端正猛犍也。倶舍論云。持大千世
界風輪名那羅延。那羅延應云天力也。
入七寶臺下
第五叙妙音昇空而至。多羅樹似此土宗盧
樹。一多羅去地七刃也。到已下第六明見佛
儀則。而白佛言下第七奉宣聖旨。又開三別。
初問釋迦。衆生易度下第二問所度衆生。久
滅下第三問訊多寶。世尊下第八妙音請見
多寶。爾時釋迦下第九釋迦語於多寶。於時
多寶下第十多寶讃嘆妙音。從問訊多寶至
多寶稱嘆皆是顯多寶不滅斥凡夫二乘無常
之執。爾時華徳下第三論妙音弘經。前章則
是弘經之人竟也。即人法一雙。又上明妙音
之果。今出其往因。謂因果一雙也。即是顯妙
音二世之徳。又開二別。初一問答論妙音神
力。第二問答論妙音三昧。神力是智慧三昧。
是定。略論菩薩定慧也。又神力是果。三昧是
因。由三昧之因故能現神力。所以前論果後
論因者由妙音現神力而來故前問也。尋華
徳兩問皆是牒文殊上三問。以釋迦上未答
之故今重牒而問。初問又二。前問神力之因。
有是神力正問神力之果。善根與功徳異者
善根就始功徳爲終。故分爲二問。就答中又
開爲二別。第一答因問。第二答神力果問。答
因問爲二。初答種何善根問。又開六別。一明
種善根之佛。國名下種善根之處。劫名下種
善根之時。妙音下正種善根。以是因縁下明
善根得果結詶其問。華徳下結會古今。華徳
是妙音下第二答其修何功徳問。華徳汝但
見下第二廣答神力果問。又開二別。第一歎
妙音於此土弘經。第二歎妙音十方通法。二
文各三。初文三者一總標。二廣釋第三結嘆。
或現梵王身下第二廣釋開爲五類。一現天
身。二現人身。三現八部身四救濟八難。五於
後宮變爲女身。現天身中二對。梵王帝釋欲
色之初。自在大自在二界之後。此四名君。後
一雙爲臣。天大將軍是梵輔天。梵王之臣。毘
沙門帝釋之臣。現人身中亦開二對。初一雙
謂人君身。或現長者下明人臣身。又爲四類。
初四是豪傑身。次四受佛戒身。次四現婦女
身。後二現童眞身後八部身。如文。諸有地
獄下第四歎救八難。不言説法者一者苦重
二者障深故但明救濟。乃至於王下第五類。
是妙音下第三總結稱嘆。又開二別。初嘆所
化有益。是妙音下次嘆於能化無損。是菩薩
下第二嘆妙音於十方弘經。亦開三別。一總
嘆。二別嘆。三結嘆。三門各二。初門二者前
結一土益物。十方下次嘆十方弘經。若應
以聲聞形下第二別嘆。又開爲二別。初現存
身。次現亡身。文處易知。華徳下第三總結。神
通結現身。智慧結説法。上一土中廣現凡夫
身。十方化中略現聖身。此欲明凡聖廣略互
現也又前凡身中有五類。今聖身中亦有五
身。問前凡中五類何故云説法華。今但稱説
法。答説法語通。欲以通別互現故也。又上正
明弘通法華故明説一乘。若有衆生不信一
乘則説五乘之法。同上囑累品中佛令菩薩
知大小機也。此品從凡至聖故先示凡後示
聖。觀音前聖後凡從勝至劣。又妙音前一後
三。觀音前三後一。爾時華徳下第二問答論
妙音所得三昧。亦前問後答。説是妙音下品
中第四段明彼此蒙益。爾時妙音下品第五
章明所作已竟還歸本土。此爲穢國故彼佛
有問訊。彼爲淨土故此佛無暄涼也。説是妙
音下品第六明利益。問見菩薩來往何以得
無生忍也。答利根之人悟菩薩不來相來故
來無所來。不去相去故去無所去則入實相。
故得無生。問無生法忍普現色身法華三昧
有何異耶。答心無所依猶如虚空。不生心動
念故名無生法忍。雖空而有。縱任自在處處
現身。即是普現色身三昧。三一開會無所染
著即法華三昧也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上二品明苦行弘經有功徳智慧二業。故有
藥王妙音兩品。今第二次明護難弘經。初明
人護難弘經。次明法護難弘經亦有二品。又
根縁次第者。靈山之會八萬四千人應聞觀
音得發菩提心故説此品。二者十方國土及
來世有縁衆生應蒙利益故説此品。開此品
章段不同。今一往分爲四雙。一者雙標。二者
雙釋。三者雙嘆。四者雙益。言雙標者觀音爲
名普門爲徳。故雙標名徳。夫勝人爲理有名
有徳。是故雙標以名觀音普門品。言雙釋者
初一問答釋觀世音名次一問答釋觀音徳。
言雙嘆者持地菩薩嘆聞此名徳功徳無邊。
言雙益者八萬四千人聞此名徳並發道心
也。此四次第者爲解義故。初略後廣。故前略
標次則廣釋。標釋既竟名徳顯彰故菩薩稱
嘆。嘆釋既竟聽者欣仰。故減發道心。初雙標
中凡有十對。一者人法一雙。觀音爲人。普門
爲法。然人法是因縁之義。非人無以御法。非
法無以成人。故前明御法之人。後辨成人之
法。謂人法一雙也。二者眞應一雙。觀世音即
是法身。普門謂應身也。前以法身觀機然後
垂迹普應。謂眞應一雙。三者觀音謂菩薩意
業。普門即身口二業。前以意業觀察然後身
現神通。口業説法。謂内外一雙也。四者觀音
謂大悲拔苦。普門即大慈與樂。故後釋觀音
名明拔苦之義。釋於普門即顯與樂之功。所
化衆生但有苦無樂。能化菩薩有大慈大悲。
謂慈悲一雙。五者菩薩有二種身。一者藥樹
王身。二如意珠王身。藥樹王身者根莖枝葉
能愈衆病。菩薩亦爾。故三業皆能濟物。如意
珠王身者如摩尼寶能與一切樂。菩薩亦爾。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釋觀世音名嘆藥樹王
身。釋普門名明如意珠王身。故珠藥二王爲
一雙也。六者釋觀音名顯衆生感義。標於普
門明菩薩應義。初感非無應。後應非無感。但
初擧應以成感。後則標感以成應。謂感應一
雙也。七者標觀音名嘆菩薩能與衆生世間
之樂。標於普門顯菩薩能與衆生出世間之
樂。故前文明七難消除二求願滿。即知是世
間樂。後三十三身十九説法皆稱得度。故知
與出世樂。此皆大判爲言。非別相説。前與世
樂後與出世樂。此是次第法門。謂世出世一
雙也。八者標觀音明神通。以察物音聲即天
耳通題普門謂示現。六通之中三是神通非
示現。謂天耳天眼宿命也。三是神通亦是示
現。謂他心神足漏盡。漏盡説法。神足轉變。他
心知機。即以事令人信驗故名示現。謂神通
示現一雙也。九者標觀音名謂明密利益。標
普門明顯利益。後現身説法故稱爲顯。前不
顯身説法而能令物免難故稱密益。菩薩濟
物不出顯密二義。謂顯密一雙也。十者標觀
音明菩薩名。題普門顯大士徳。謂名徳一雙
也。然此品内義雖具十雙今以名徳爲正。如
大品亦以二門説於波若。一者就菩薩字義
門説波若。二者就菩薩所行門説波若。以菩
薩字義門説波若者解釋菩薩摩訶薩字。此
字有無量義。故即是説波若。次明菩薩所乘
嘆釋大乘。即是説波若也。今亦爾。嘆釋觀
音字義即是説法華。嘆釋觀音徳亦是説法
華。問此與波若何異。答波若釋通字義通所
行。菩薩摩訶薩是通字義故釋通名也。此經
釋觀音字義故是釋別名也。波若通釋諸菩
薩所乘。此經別釋觀音三密之徳。又波若通
釋自行化他。今但釋化他門。又波若具就二
慧門釋。今但就方便門釋也。所言觀音者外
國名阿梨耶婆樓吉氐税。此翻觀世音。菩薩
有多種名。今依此品佛答中略辨三名。一觀
世音。二觀世意。三觀世身。聖人無名爲物立
稱者欲生衆生三業善也。立觀世音名令物
稱名生口業善。立觀世意名令物存念生意
業善。立觀世身名令物禮拜恭敬生身業善。
以備生三業善故立此三名。問既具三名。何
但稱觀世音。答三名不可具題。趣標其一。二
者觀世意名但生意業善。觀世身名生身意
二業善。生善義局故不標之。若口稱名必備
三業。以生善多故立觀音名也。三者意業存
念身業禮拜但得自行不得化他故不立身意
二名。口稱觀音具得自行化他故立觀音名
也。四者娑婆國土以音聲爲佛事。義既顯彰
故立觀音之名。餘義不爾故不題餘稱。五者
觀音之名有行願。過去世時値空王觀世音
佛發願名觀世音故依願立名。又觀音昔在
此土行菩薩道以受觀音之稱。餘二名闕斯
二義故不題也。別有經云觀世自在菩薩。此
名備含三業。於名義最勝。復有經云光世音
菩薩。或可是翻之不正。華嚴經云。此菩薩住
大慈法門光明之行。從此立名云光世音也。
又此菩薩住普門光明三昧。從所住法門爲
名。下復云。施無畏者此名總含。從功用受稱。
所言觀世音者。觀是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
之境。境智合題名觀世音也。觀具三觀。境備
三境。境備三境者衆生發聲因咽喉舌齒和
合有聲。謂因縁聲。名爲世諦。因縁所生法即
是寂滅性稱爲眞諦。亦爲是假名。亦是中道
義。即是非俗非眞中道第一義諦。故此一音
聲具足三諦。菩薩觀此三諦。即三種觀也。二
者觀是菩薩之應。世音是衆生口業之感。感
應具題故立觀世音也。問云何名世音耶。答
三種世間中正是衆生世間也。外書云。以聲
成文謂之爲音。佛法不分音與聲異如雜心
云。聲有三種。一因受四大聲。謂衆生音聲。二
因不受四大聲。謂非衆生聲三因倶聲。如人
與外物合共出聲。謂打鐘等。三種聲中可通
餘二也。所言普門者普以周普爲義。門是開
通無滯之名。又門是法門。如華嚴云。觀音住
大慈法門。又能通道令物悟入故稱爲門。普
義有三。一他心普。謂不慮而知照窮法界。二
神通普。謂不動而應十方現前。三説法普。無
言可陳而聲教彌八極也。爾時無盡意下第
二明雙釋。初一問答釋觀音名。次一問答釋
觀音徳。又初問答爲二。初問有三。一能問之
人。二問之儀則。三正問。後答亦三。能問之人
即是意業。問之儀則所謂身業。正發問即是
口業。三章合有十句。爾時者問時節也。以
衆中八萬四千人應得發心。是故應時而問。
無盡意者第二能問之人。有二句。一別名二
通號。外國稱阿差末。此云無盡意。大集經云。
初發心時已不可盡。況復智慧神通慈悲説
法而可盡耶。正意而言衆生無盡故大悲無
窮也。故言無盡意菩薩者第二通號也。大集
經云。其人是東方不眴世界普賢如來一生
補處大士。若論其本乃是十方諸佛師。所化
之人皆已成佛。即從坐起第二問之儀則。凡
有三句。初明從座而起。孝經云。曾子避席禮
云。請益則起。次偏袒右肩者外書云。勞而無
袒。内教請道袒肩者風俗不同。其猶彼國露
頂爲禮。此土冠帽爲恭敬也。次合掌向佛者
袒肩用顯形恭合掌以表心一。如掌本在異
處今合而爲一。心本他縁今斂而不散。心既
冥漠難覩。故假外事以顯内心。而作是言下
第三正發問也。凡有四句。初經家叙其口業。
世尊下第二正發言問。問有三種句。初句仰
擧尊號。即表能答之徳。非是世尊不能釋補
處之疑。將欲申疑故顯質疑之主。觀世音
下第二出所疑之人。以何因縁第三正明疑
也。因謂因由。縁是縁藉。以何因縁受此名
耶。名有二種。一有因縁。二無因縁。如身子因
母目連因姓此有因縁。低羅婆夷實不食油
強名食油。此無因縁。今未知。爲有因立目無
因立名是故問也。有因立名略有四種。一從
趣立名。如生天趣故名爲天。二從相立名。如
身有異相因以立名。三從過立名。如盜賊等。
四從徳立稱如諸賢聖今未知以何因縁有此
名也。問無盡意何因縁故問觀世音菩薩名
耶。答菩薩三業皆爲利縁。以衆中八萬四千
人應聞名得益是故問也。二者欲爲未來苦
惱衆生聞名脱苦是故致問。三欲顯觀音徳。
即是説法華經。觀音即是能乘之人。三輪之
徳謂所乘之法。問於名徳具能乘所乘。是故
説一乘也。四爲憍慢之徒自擧陵他今欲顯
無盡意不自尊高。故問他徳行。又嫉妬衆生
隱他之徳揚他之過。菩薩之法隱他之過揚
他之徳。令一切衆生眆而學之是故問也。又
示有疑未了一切菩薩皆觀世間音聲。今以
何因縁獨受斯稱。又三世諸佛發言有二。一
者自開。如前從三昧起無問自説。二者因他。
要待無盡意問後方説也。佛答有四。一釋其
名。二勸持名。三格量持名功徳。四總結稱歎。
以問名故前須釋名。釋名廣有利益故勸持
名。一人名福等多菩薩名故格量之來成勸
持義。初又三別。一釋觀世音名。二釋觀世意
名。三釋觀世身名。一一中皆先釋後結嘆。即
三釋三嘆也。無盡意但問一名。佛答多者問
略答廣。如上釋之。又具釋三名者欲顯所觀
境周能照觀足。境不出三業故唯觀三業。故
立三名也。所觀之境具有三業。菩薩能觀唯
意業也。又立三名自有衆生稱名得度。自有
衆生口不能言但能心念。自有衆生口不能
言心又散動但身能禮拜。又衆生忌諱不同
故須立多名。就釋觀世音名中又開爲二。一
者略答。二者廣答。初略後廣爲解義故。又前
名總答。後名別答。前總答即名遍拔三界六
道衆生之苦。後別答中但拔欲界。於欲界中
多拔人中苦。於人中多拔閻浮苦。餘方不必
有王賊等難。前總後別欲顯感應義周。故開
爲二也。善男子者華嚴經稱爲佛子。餘經多
云善男子。有紹繼義故名爲子。綱幹之能故
稱爲男。所行有利他符理清昇感樂之義目
之爲善。若有無量下正答其問。凡有四句。束
爲兩雙。一者衆生受苦。此是感縁。即是稱名
之意。二者稱名正是感體。三菩薩觀機。四皆
得解脱。即辨應義。束爲兩雙者前兩爲感。後
二爲應。應感爲一雙也。又前兩爲感。即是世
音。後二爲應。釋於觀義。具此二雙名觀世音
以答無盡意問也。初有二句。若有無量百千
萬億衆生此明受苦衆生多也。所言億者此
土云萬萬爲一億。智度論云千萬爲一億。蓋
是風俗不同也。受諸苦惱第二句明受苦非
一。苦爲八苦。亦有無量苦。惱謂九惱。亦有無
量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下第二稱名。即是感
體。亦有二句。前明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謂
未受苦時曾聞菩薩名。或從經卷中聞。或從
人傳聞也。一心稱名下第二句今日受苦時
求救稱名也。言一心者爲釋疑故來。自有稱
名不得解脱。蓋是不一心故也。觀世音菩薩
即時觀其音聲下第三觀機。即爲應縁。自有
人執此文屬上而興皇法師更足一觀世音菩
薩字。今謂足亦無失。但此文屬下。何以知之。
上既云聞是觀世音名。又云一心稱名。已再
言名畢。是故屬下明觀音應也。皆得解脱者
二正明應。即是脱苦也。問稱名何故有
脱苦不脱者。答一意如上。有至心不至心故
有脱不脱。二者脱有利益是則救之。脱無利
益故不救也。三者與觀音結縁有厚薄。薄者
善少故不脱。厚者善多。是故得脱。四者衆生
業有定不定。不定可救定不可救。所言定者
一重心作已心無慚愧。二者覆藏。三者作已
更作。四起願扶之。故決定得報。不可救也。問
若不可救應稱名無利益耶。答今雖無益作
後世因。若有持是下第二別明救難以釋觀
音之名。凡有七難。一救火難。二救水難。三救
風難。四刑戮難。五羅刹難。六幽繋難。七怨賊
難。此並是諸難中至急。故略叙之。餘有疾病
虎狼雷電迷失道路。請觀世音經並具説之。
七難爲二。初三是無情難。後四是有情難。此
二略攝諸難。無情難不可請救故難免。所以
前説有情可得請救。是故後明。又無情難是
三大災。廣而且長。長即能至三禪。廣則大千
並壞。是故前説有情難不爾。鬼難云設滿大
千而不至於上界。有情難短又狹故在後説。
就此二難各開爲三。無情三者謂火水風。有
情三者謂命身財。無情三有二種次第。一從
急至緩。二依三災次第從小以至大也。有情
難從重以至輕故前命次身後財。二者從難
至易。以命難難免乃至財難易脱也。就無情
難又爲二。第一明救三難。第二結觀音名。然
一一難中例應有四。一遇難。二稱名。三觀機。
四免難。初二句釋世音以辨境。後二句釋觀
義以明智。又初二明感。後二辨應。但前後互
現不同。今文爲四。初持名。二遇難。三免難。
四結神力也。問上前遇難後稱名。今何故前
持名後遇難。答火事爲急。若身居火内方復
稱名則已受其弊。是故前辨持名後明遇難
也。應驗記非一。會稽高士謝敦字慶緒呉郡
長影玄陸璒等並撰觀音驗記。宋臨川王劉
義慶撰宣驗義記太原王琰撰冥詳記皆出火
事。昔有西域人。竺長舒居住茅屋忽値隣人
失火。又正在風下。便誦念觀音四隣蕩盡其
舍猶存。爾時有諸年少不信此事。仍於風下
數夜以炬火擲其屋上。三擲三滅。問稱名云
何免火。答以菩薩力令火自然滅。或迴轉風
勢令火不燒。或接此人置火外。或注雨令滅。
或火自然不燒。如耆婆入火。或以異物遮火。
或令得禪定空三昧門隨根所宜也。問何故
云入火火不能燒也。答若未入火而稱名得
脱者或謂不必是觀音力。今入火不燒必知
是菩薩力。問小火亦能燒人。何故言大火。答
或謂火少故不能燒。或謂禁呪力故令小火
不燒。今入大火不燒則知是菩薩力。次水難
文三意二。文三者一遇難。二稱名。三則得淺
處。前二明世音以辨感。後一釋觀以明應。大
水方能爲害。小則不能故火急在前水緩爲
次。問火難何以前持名後遇難。水難何以前
遇難後持名。答觸火則害人故前須持名。水
則不爾。二者自有人前持名而後遇難。自有
人前遇難後稱名所以兩存也。若有百千下
第三明風難。所以知是風難者一依三災次
第故明火水風。二由風故飄墮鬼國故火以
能燒爲難。水以能溺爲難。風以能飄爲難。就
文爲二。初明世音以辨感。二釋觀以明應。初
又二。一遇難。二稱名。遇難爲二。初明遇難
縁。次正遇難也。若有無量者遇難人不一也。
爲求七寶下明遇難縁也。七寶不同。涅槃經
以金象馬神珠玉女主藏臣主兵臣爲七寶。
此是輪王之七寶。不通餘人也。又恒水經明
世有七寶。謂金銀珊瑚白珠車渠明月摩尼。
佛法亦有七寶。謂四果菩薩辟支及佛。智度
論第十六卷云。金銀瑠璃車渠碼瑙珊瑚眞
珠爲七。此經所列第七是琥珀。眞珠非七寶
數故言等也。又寶塔品云。金銀瑠璃車渠碼
瑙眞珠玫瑰又經云。正寶有七。雜寶有百二
十種也。假使黒風下第二正明遇難。依華嚴
經有十種風。依仁王經有五種色風。青風。赤
風等。成論明風無色。論又云。風中或多觸無
香。或有香觸必無色味。即彼品又云。有舊師
云。風黒色。是事不然。此風與黒色爲因非黒
色也。今言黒風者一解云。此風起時前有黒
雲故云黒風。又云。此風欲起時海上有黒氣
仍以爲名。又云。吹海岸黒沙故名黒風。吹其
船舫者書云。自開已西稱船開已東謂之舫。
飄墮羅刹鬼國者由風力故令墮鬼國。非鬼
難也。其中若有下第二稱名。如人共船憂喜
義同。應倶稱名。而言一人者顯心同義也。又
一人稱名衆人免難。顯菩薩力大也。是諸人
等下第二釋觀明應義也。以是因縁下第二
釋無情難竟故總結之以詶其問也。若復有
人下第二明有情難。此望前即是地大難。所
以三災無地災而有地難者地以秉御成難
不御非難災任運起不須人御故無地災。又
四禪無有内災患故外無地災。今有人御故
有地難。望後即是有情難也。合四難爲三。如
上釋之。初二辨命難。以命最重故在前。火水
風並皆害命。接此文生故前明命難。命難之
中前人後鬼者人難顯現。鬼難幽隱故從顯
至隱。又接火水風次明於地故前人後鬼也。
設復有人下第二明身難。即繋閉於身故名
身難。三世往論皆悉有罪。而言無罪者就現
前不作故言無耳。經云。大横有九。亦就現在
不作故言横耳。若無罪而受苦者是無因有
果。是事不然。若三千下第三辨財難。既云齎
持重寶故知是財難。亦前釋世音辨感。次釋
觀辨應。初文又二。一遇難。二稱名。其中一人
下第二稱名爲二。初勸導。二受勸導。勸導爲
四。一誡。二勸。三釋誡。四釋勸。汝等下第二
勸。是菩薩下第三釋誡。汝等下第四釋勸。衆
商人聞下第二受勸稱名。稱其名故下第二
釋觀明應義。無盡意下大段第二前釋名竟
今歎名徳。若有衆生下第二釋觀世意。内心
常念觀察其意得離三毒故是釋觀世意。二
者上拔苦果今拔苦因。三者上拔身難今拔
心難。四者上拔肉身難今拔法身難。五者上
拔世間難今拔出世間難。六者上拔報障業
障今拔煩惱障。七者上拔一世難今拔三世
難。八者上拔人中難今拔三界難。九者上爲
淺行人今爲深行人。十者上暫拔難今永拔
難。就文亦二。初釋觀世意名。無盡意下第二
稱嘆名勸物常念。就救三毒即爲三別。一一
中前釋世意明感。便得離欲釋觀辨應。問念
觀音云何得離三毒。答以常念故三毒不起。
及常念觀音實相法身即生如實觀故三毒滅
也。又此即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能遍治一
切障故。又常念故觀音現身爲其説法令三
毒不起。又常念故觀音能轉前境。如淨居天
變覆諸採女以爲不淨。若有女人下第三釋
觀世身名。禮拜供養即是身業。觀察身業名
觀世身。又上拔其有難。有難有二。七難是身
難。三毒爲心難。今拔無難。拔無難亦二。一無
男。二無女。三者上來是大悲拔苦。今是大
悲與樂。四者上來與衆生行果。今能滿衆生
願果。行有二行。願亦有二願。問釋三名有何
次第。答七難苦重故在初。三毒惱心爲次。無
男無女奢緩故居後。問七難何故稱名。三毒
常念。無男無女供養禮拜。答七難時短急不
暇禮拜供養。亦不暇&MT01490;心靜攝但得稱名。三
毒時長難斷必須治道故常念。無男無女異
上二種故禮拜供養。又觀音名具行願故初
令稱名。餘二名有行無願故居後。二名之中
意爲本。身爲末。復有次第也。就文亦二。一釋
名。二嘆名。問無男無女云何得生。答觀音菩
薩託生爲子故下現童男女身。又母子之業
雖由宿縁而不決定。今修福力故令好人託
生。問何故男稱福徳智慧。女稱端正有相。答
男有百行智爲其端。女有七徳容居其首也。
此文前明世身辨感。便生下釋觀辨應也。是
故衆生下第二大段釋三名竟結勸受持也。
若有受持下第三大段次辨格量。又開爲四。
第一擧持多名問無盡意。第二奉詶。第三正
格量。第四結嘆持名。所以有格量來者時衆
疑云。但受持觀音名有此功徳受持餘名亦
有斯利。故格量優劣也。又受持觀音與六十
二億等則持多名爲難。持一名爲易欲釋成
上勸持故格量也。初問三意。一辨持多名。復
盡形下第二明時久。供養下明供養廣。次無
盡意答如文。佛言下第三正格量。又開二別。
前明觀音三事。一持名少。二時短。三供養狹。
是二人福下第二正格量。問格量有七。一凡
不及聖。如大品云。教一人得初果勝教閻浮
提人行十善。二少不及大。如二乘不及菩薩。
三淺不及深。如淺行不及高行。四因不及果。
如菩薩不及佛。五有所得不及無所得。如世
間六度不及出世間六度。六末不及本。如五
度雖是無所得終不及波若。波若是本故。七
無縁不及有縁。如佛化須拔不及阿難。今是
何格量。答有人言。六十二億是因位。觀音是
古佛。即是因不及果也。難曰。一切因不及果。
豈六十二億與果等耶。有人言。六十二億是
淺行。觀音是深行。難曰。經不言六十二億是
淺行觀音是深行。又淺行不及深行。云何六
十二億與觀音等耶。有人言。觀音是教主。六
十二億是聽衆。難曰。必以聽衆故不及者非
但六十二億不及。一切聽衆亦不及也。今所
明六十二億與觀音位行是齊。而不及者衆
經有二種門。一平等門。二不平等門。平等
門者如妙音得普現色身三昧八萬四千菩薩
亦得是門。則妙音與諸菩薩平等門。供養
持名平等無異。二者不平等門六十二億實
與觀音等。今欲令人尊重觀音故於等作不
等説之也。例如稱揚諸佛經説。禮寶光明
佛止滅二十一劫生死之罪。禮&T025632;留孫佛却
無量劫罪。此示不平等門故令衆生生高下
心。若實是平等而作平等説者則不得偏於
觀音起尊重心。法華論云。受持觀音名及
受持六十二億恒沙諸佛名。論云。佛者皆是
等覺地菩薩。既稱等覺。即是等覺佛也。論
云。彼福徳平等有二義。一者信力。二畢竟
知。信力有二。一求我身如觀音自在無異畢
竟信故。二謂於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徳我
亦如是畢竟得故。次言畢竟知者決定知法
界故法界名爲法性。彼法性入初地。菩薩
能證入。一切諸佛菩薩平等身故。平等身者
謂眞如法身。是故持六十二億恒河沙佛名
受持觀音名功徳無異。此論大意就平等不
二門辨無差別。初是信不二。後是悟不二也。
然與前釋亦不相違。無盡意受持下第四結
嘆。無盡意白佛下第二釋普門明觀音徳。又
上雖嘆觀音能拔苦與樂未知以何濟拔。故
今釋言。一一難或用身業神通拔。或口業
説法拔。或意業密拔。亦前問次答。問亦有三。
一標能問人。白佛言下第二正問。觀世音菩
薩下第三明所問人。亦有三別。云何遊此下
問身業。次問口業。方便之力問意業。佛告下
第二答。答中亦有三。一正答問辨三輪徳。二
勸供養。三總結稱嘆。初正詶三問故明三輪
徳。既有勝徳即是福田故須供養。明三輪徳
即是施主。次辨供養顯於福田。福田施主既
彰故總結稱嘆。初文又二。第一別明三十三
身十九説法。第二總結一切身教及方便也。
初文又三。一現聖方便。二示凡方便。三示非
凡非聖方便。初門明三乘聖。即爲三別。一一
中皆答三問。應以之言答意業問。即現佛身
答身業問。而爲説法答口業問。上從顯至隱
故云身口意。今從本至末故意身口。前意業
知機。次現身後説法。問此經會三歸一。何
更示三乘。答雖明會三歸一而不失開一爲
三。從經初以來明於正説。謂攝用歸體。故會
三歸一。今辨流通從體起用。故於一説三。問
妙音品有菩薩身。今何故無耶。答彼不明三
乘義故有菩薩身。今欲辨三乘之義菩薩身
攝入佛乘故不説也。問觀音爲是佛現佛身
爲非佛耶。答經出不同。觀音三昧經云。觀音
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爲苦行弟子。
又云。我與觀音倶時成正覺。又觀音授記經
云。觀音於金光遊戲佛所初發道心。彼國王
名威徳王。威徳王入禪定二童子忽左右兩
面生。王起定問其名字。二童子説偈答。初就
第一義門答無名。次就世諦門答有名。彌陀
佛滅後世界出法音不斷。彼佛於中夜入滅
觀音補處。世界轉名衆寶普集莊嚴。佛號普
光功徳山王。大勢至補觀音處。佛號善住功
徳寶王也。金光師子佛及彌陀佛皆有三乘。
後二佛唯菩薩乘。聞此二佛名者得轉女身
却四十劫生死之罪。問觀音云何於此土有
縁。答弘猛海慧經云。昔此閻浮提有王名善
首。有五百子。第一子名善光。値空王觀音佛
發十大願。初願得一切法。次願得波若船。三
願値智慧風。四願得善方便。五願度一切人。
六願使超苦海。七願得戒足。八願登涅槃
山。九願會無爲舍。十願同法性身。皆以大悲
觀音爲首也。觀世音發願。願我未來作佛字
觀世音。三稱我名不往救者不取妙色身。持
此願者清淨莊嚴一室。以於此土行菩薩道
故此土有縁。問而爲説法説何等法。答説法
不定。一者一身説一法門。二者一身説一切
法門。三者一切身説一法門。四者一切身説
一切法門。華嚴經中善知識但説一法門。今
觀世音現一切身説一切法門。梵王下第二
示凡方便。又開三別。一天。二人。三雜類。天
有三雙。第一雙欲色兩界初王。第二雙欲色
兩界後王。第三雙欲色兩界之臣。雖有三雙
不出君臣也。有人言。天大將軍是天力士。如
鉢建提之類。亦如那羅延之流。有人言。是鬼
神。如金光明散&MT01954;大將。散&MT01954;大將屬毘沙門。
出大集經。有人言。是韋陀天毘紐天也。毘沙
門是北方天王。此云多聞。恒護佛道場常聞
説法。故云多聞也。小王身下第二明人方便。
亦開爲二。初一示王身。次示臣身。臣身中有
四。初示豪傑身。二示四衆身。三示婦女身。四
示童眞身。居士有二種。一居舍之士故名居
士。二居財一億故名居士。即今文是也。婆羅
門者此云外意。亦名淨行。次示八部身。問何
故受龍身等不得道耶。答乘急戒緩四句。一
者乘緩戒急者生天人中不得道。二乘急戒
緩者生鬼龍趣而得道。三乘戒倶急者生天
人而得道。四倶緩者生餘趣不得道。金剛神
下第三示非凡非聖身。既爲鬼神屬四天處
住。是故非聖身。實是樓至佛故非凡。樓至此
云啼哭佛。獨住半賢劫度衆生。無盡意下第
二總結。是故汝等下第二勸供養。又開六別。
一勸供養。二受旨。三觀音不受。四重請。
五佛命。六受施迴奉二尊。問無盡意是出家
菩薩。云何有瓔珞。答雖是出家不拘小道。二
云是在家菩薩。涅槃云。入無供衆列者此是
他方在家菩薩。本非娑婆舊住故不持供來
也。而言法施者如法布施也。又爲法故施也。
又達財法不二也。觀音不肯受者一欲生施
主慇重心故。二欲讓二尊故。三示少欲知足
故。後明觀音受者一上順佛旨。二下愍群生。
分作二分者欲展轉生施主福故。擧二尊者
示生滅平等不二故。釋迦現生爲智。多寶涅
槃爲斷。示智斷爲福田故。無盡意下第三前
既明施主福田竟。今第三總結稱嘆也。爾時
持地下第三明雙嘆。就文爲三。初明能嘆人。
言持地者即地能持故名持地。以其人得此
三昧故以爲名。即從座起下第二明嘆之儀
則。前白佛言下第三正嘆。持地去佛座遠。今
起近佛前故云前白。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
業者即牒初名也。以三業自在故故稱自在
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牒普門三輪徳也。
當知是人下正稱嘆也。佛説是下第四雙益。
初列得益之人。皆發無等等下第二正明得
益。佛道無等。唯佛與佛等故名此道爲無等
等。所以名佛爲無等等。復云無等等者佛具
二義。一下有所異。二上有所齊。下有所異名
爲無等。上有所齊云無等等。以佛名無等等。
今發佛心故云發無等等心也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護難弘經二品。一以人護難如觀音品説。今
欲説神咒法護難故有此品來也。二者有多
一兩門。上來明諸菩薩各各弘道利物。名爲
一門。今品明衆人説神呪。謂多人共弘道利
物故有此品。三者説法華有種種門。或法或
人或顯或密。如上説因果即就法門説法華。
説諸菩薩徳行即是就人門説法華。此人法
二種即顯現門説法華。今明神呪謂祕密門
説法華。問何以知神呪是法華耶。答下云聞
神呪悟無生忍。豈非一乘耶。問但是一法華。
何故作種種名字説。答雖是一法華隨衆生
取悟不同。故作種種名字。如論云。波若是一
法佛説種種名。論又云。波若在聲聞心名道
品。在菩薩心名陀羅尼。在佛心名薩婆若故
知。陀羅尼即波若波若即一乘。問在聲聞心
何故名道品。菩薩心中名陀羅尼耶。答論云。
道品但爲趣涅槃。聲聞但厭生死樂於涅槃
故在聲聞心名道品。聲聞法中不説陀羅尼。
菩薩欲遍持一切行令經身不失歴劫逾明故
在菩薩心中名陀羅尼。陀羅尼有無量門。今
是呪陀羅尼。故擧通以取別。問呪是何物耶。
答諸佛菩薩説法有二。一顯現二祕密。呪即
是祕密法。如世人有二種法。一顯現。謂世俗
之常法。二祕密術。謂禁呪等。今隨世俗亦作
此二法。有人言。呪所論不出三義。一説極果
勝徳。或因中萬行。故聞者發心。二説三寶名
字。或諸佛菩薩之別名。或大力鬼神之名。召
呼此名使魔耶聞者驚退。三説諸法深理無
相使聞者悟道得無生忍。問諸經中何故不
翻呪耶。答呪語多含。此間無物以擬之。若欲
翻之於義不盡。又失其勢用。如此間禁呪之
法。要須依呪語法而誦之。則有神驗不得作
正語而説。問云何得陀羅尼令人不忘。答一
以過去修習所得。二因呪術得。三因服藥得。
如諸仙等。四因現在修習得。五因禪定得。六
深入實相故得也。問陀羅尼與三昧云何異。
答三昧多以定爲主。總持以念爲主。二者三
昧唯心相應。總持或心相應或心不相應。三
始修名三昧。久習名總持。如習欲不改説名
性。四本末異。三昧爲本。三昧與實相合出生
功徳名之爲總持。如坏瓶以火燒方堪持水。
五失不失異。三昧轉身或有退失。持則不失
也。問修習何因而得持耶。答有四種因得持。
一不習愛欲。二不嫉妬。三等施無悔。四樂法。
問呪云何能除患。答一切法中各有増上。如
水力増上能滅火。火得増上復能消水。今神
呪力能除諸惡亦爾。惡有二。一有情惡鬼等。
二無情謂惡風雨等。如是内難外難悉名爲
惡。地持論明有四持。一法持謂聞慧。二義持
謂思慧。三呪持因禪起呪謂修慧。四忍持是
入證行慧。四持位者地持云。聞義呪三初地
成就者必不退。爾前得者不定。忍持起自解
行地。成在初地。品開爲三。第一對藥王説經
福重。二衆人説呪擁護。三時衆得益。初文又
二。前問後答。所以説經福重者有二種義。一
欲令人欣福持經。二明持經福重故次説呪
護之。爾時藥王下第二明五人説呪。藥王勇
施二是菩薩。次兩是天。後一是鬼神也。藥王
説呪有五。一者請説。二者正説。三者叙説呪
之人。即是六十二億恒沙佛説。四明呪力用。
第五釋迦稱嘆也。案爾者呪不可翻。如前説。
但讀誦之人聞之茫然不解遂都不留心。今
依正法華經髣髴翻之。多是明實相祕密法。
安爾正法華云
此云奇異
曼爾此云
所思
摩禰此云
意念
摩摩禰此云
無意
&MT00771;此云
永久
遮梨弟此云所
行奉修
&T049271;此云
寂然
&T049271;履多瑋此云
澹泊
此云
志默
目帝此云
解脱
目多履此云
濟度
沙履此云
平等
阿瑋沙履
此云
無耶
桑履此云
安和
沙履此云
普平
叉裔此云
滅盡
阿叉裔此云
無盡
耆膩此云
莫脱
羶帝此云
玄默
&T049271;此云
澹然
陀羅尼此云
總持
阿盧伽
婆娑簸蔗毘叉膩此云
觀察
禰毘剃此云
光耀
阿便哆羅
禰履剃此云有所依
倚恃怙於内
阿亶哆波&MT00771;輸地此云究
竟清淨
&MT00771;此云無
有坑坎
牟究&MT00771;此云亦
無高下
阿羅&MT00771;此云無
有迴旋
波羅&MT00771;
此云所
周旋處
首伽差此云其
目清淨
阿三摩三履此云等
無所等
佛駄毘
吉利&MT05701;此云覺
已越度
達磨波利差帝此云而
察於法
僧伽涅
瞿沙尼
合衆
婆舍婆舍輸地此云
無音
曼哆羅此云所
説鮮明
曼哆羅叉夜多此云而
懷止足
郵樓多此云盡
除節限
郵樓多憍
舍略此云宣
暢音嚮
惡叉羅此云曉
了衆聲
惡叉冶多冶此云而
了文字
摩盧此云無
有窮盡
阿摩若此云永無
有力勢
那多夜此云無
所思念
次明
勇施説呪爲三。一説呪意。二正説呪。三辨説
呪之人。羅刹此云
可畏
吉遮此云起
尸鬼
鳩槃荼正法華云厭
鬼亦云冬苽
富單那此云熱
病鬼
&MT00771;此云
晃耀
摩訶座&MT00771;此云
大明
郁枳此云
炎光
目枳此云
演暉
&MT00771;此云
順來
阿羅婆第此云
富章
&MT00771;此云
悦喜
&MT05447;哆婆第此云
欣然
伊致抳此云
住止
韋致抳此云
立制
旨致
此云
永住
&MT05447;墀抳此云
無合
涅梨抳婆底此云
無集
次明毘
沙門説呪亦三。初明説呪意。二正説呪。三結
説呪意重發誓擁護。阿梨此云
富有
那梨此云
調戲
莵那
此云
無戲
阿那盧此云
無量
那履此云
無富
拘那履此云
何富
持國
説呪爲三。一説呪意。二正説呪。三明説呪之
人。阿伽禰伽禰此云
無數
瞿梨此云
有數
乾陀利此云
曜黒
栴陀
此云
持香
摩登耆此云
&MT02564;
常求梨此云
大體
浮樓莎抳此云千
器順述
頞底此云暴
言至有
羅刹女説呪爲四。一説呪意。二
正説呪。三結誓擁護。四佛歎述。藍婆此云
結縛
藍婆此云
離結
曲齒此云
施積
華齒此云
施華
黒齒此云
施黒
多髮此云
被髮
無厭足此云
無著
持瓔珞此云
持華
皐帝此云
何所
奪一切衆生
精氣衆生心中有七滴聒水。取一滴二滴令
人頭痛。三滴令人心悶。四滴五滴已下則死。
伊提履此云
於是
伊提泯此云
於斯
伊提履此云
乎爾
阿提履

伊提履此云
極甚
泥履此云
無我
泥履此云
無吾
泥履此云
無身
泥履
此云
無所
泥履此云
倶同
樓醯此云
已興
樓醯此云
已生
樓醯此云
已成
樓醯
此云
而住
多醯此云
而立
多醯此云
亦住
多醯此云
嗟嘆
兜醯此云
亦非
兜醯
此云消頭大疾
無得加害也
毘陀羅此云青
色鬼
建陀此云赤
色鬼
烏摩勒
此云食人精氣
鬼亦云大殺也
阿跋摩羅此云影形鬼亦云無
鎧注經云轉&T033783;
如阿梨樹枝者此樹枝墮地即破爲七分。正
法華云華&T067436;剖也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依論是第三過去勝功徳力。能迴父邪見使
發心得記。即是善知識力弘法華經。此品猶
述藥王弘經。但流通法華凡四處辨於藥王。
一法師品因藥王告八萬大士。明二時弟子二
世法師嘆人美法示弘經方法。第二藥王品
述藥王本縁。明因法華經得悟以身命財報
恩供養弘道利人。第三陀羅尼品明持經功
徳説呪擁護法師。第四此品嘆藥王是衆生
善知識能令父王迴邪入正受記成佛。第二
第四明藥王過去世事。第一第三辨藥王現
在世事。所以偏説其人兩世事者以於法華有
重因縁故爲宣通之主。亦是根縁所宜也。應
言藥王本事品。但立名相避從所化之人立
名故云妙莊嚴王本事品。所以共爲父子者
過去世時有四同學入山修道。一人往聚落
求供養給之。於路見國王富貴榮華心自念
言。未得道中間宜受此勝樂不亦快乎。三人
得道一人作國王。於是三人欲度脱之而自
念言。天下親愛莫過兒婦。一人作婦二人作
兒共化度之。以此本縁今世同爲眷屬。品開
爲二。初明縁由。二正述本事。初文有五。一過
去時節。二化主。三國土。四列劫名。五述父
子。文處易知。爾時彼佛下第二正述本事爲
二。初子化父令迴邪入正生信心。二子化父
令見佛聞法得正解。善知識力唯有此二。此
二因二輪生。初明子以神通輪化父令生信。
後佛以説法輪化王令得解又化父得信是菩
薩爲衆生善知識。化王得解明佛是衆生眞
善知識。二章各十句。初章十者一佛説經。二
者二子勸母往見佛。三母令化父。四子自悲
傷。五母令愍念父。六子正化父。七父受化。八
許到佛所。九子求出家。十母聽出家文處易
知。於是二子下第二化父令得正解。亦開爲
十。一勸父母往到佛所。於是妙莊嚴王下第
二父母受勸至佛所。爾時彼佛下第三明佛
爲説法。爾時妙莊嚴王下第四明聞法悟解。
時雲雷音下第五明佛受記。其王即時下第
六明王及眷屬出家得益稱嘆二子。爾時雲
雷音下第七佛述其所歎。妙莊嚴王下第八
辨王辭退。又開四句。一歎佛。爾時下次嘆法。
我從今日下第三發誓。説是語下第四辭退。
佛告大衆下第九結會古今。佛説下第十明
時衆得道。法眼淨有二。一者小乘是初果。二
者大乘是初地。此難知也。但衆經多明法
是小乘。而聞大乘悟小果者有人鈍根雖聞
大法無巧方便故證小果。但證小果凡有二
種。一者本是大乘人聞説大乘退證小果。如
大品六十菩薩。二者本學小乘聞説大乘證
於小果也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論云。此品是第四護法流通。故下文云。
我今以神通力守護是經於佛滅後廣宣流布
令不斷絶。即其證也。又時衆應聞説普賢事
得道故有此品來也。又行一乘者即是行普
賢行。故普賢來勸發也。又誦持此經者既是
行普賢行行與普賢相應。則感普賢必來教
其懺悔六根清淨見十方佛及滅五逆十惡等
罪。如普賢觀説。又華嚴經七處八會普賢
文殊善其始。入法界品流通之分此二菩薩
又令其終。所以此二人在彼經始終者世相
傳云。究竟普賢行滿足文殊願。故普賢顯其
行圓文殊明其願滿。故於諸菩薩中究竟具
足顯華嚴是圓滿法門。今説法華亦明文殊
開其始普賢通其終亦顯法華是究竟法。所
以二經皆明兩大士者欲顯華嚴即是法華。
爲直往菩薩説令入佛慧故名華嚴。爲迴小
入大菩薩説令入佛慧故名法華。約人有利
鈍不同就時初後爲異故兩教名字別耳。至
論平等大慧清淨一道更無有異。是故兩經
皆明二菩薩也。普賢者外國名三曼多跋陀
羅。三曼多者此云普也。跋陀羅此云賢也。此
土亦名遍吉。遍猶是普。吉亦是賢也。所以言
普賢者其人種種法門。如觀音總作慈悲法
門名。今作普遍法門。普有二義。一者法身普
遍一切處。故總攝三世佛法身皆是普賢法
身。如華嚴云。普賢身相猶若虚空。依於如如
不依佛國也。二應身普普應十方作一切方
便。故十方三世佛應身皆是普賢應身。皆是
普賢應用。故智度論云。普賢不可説其所住
處。若欲説者應在一切世界中住。即其證也。
注經解云。化無不周曰普。隣極。亞聖稱賢。勸
是奬勸。發是發起。以諸勝事奬勸發起持經
人心故云勸發。依下文普賢以七事勸發。一
爲問四法爲勸發。二現瑞相爲勸發。三説神
呪爲勸發。四以通經力爲勸發。五嘆持經爲
勸發。六説持經果報爲勸發。七護法爲勸發。
品開五段。第一明普賢來問佛。第二明佛答。
第三正明普賢發誓護人護法。第四明佛稱
嘆。第五時衆悟道。初章又五。一明來方。二現
神力。三眷屬現神力。四到已修敬。五諮問於
佛。問華嚴經云。普賢身相猶如虚空。依於如
如不依佛國。今云何言從東方來。答淨名經
歎佛身云。不在方不離方。以離三界故不在
方。無感不應故不離方。今東感之則見在東。
若西感之則見在西。所以有此去來。華嚴辨
其法身。此經明應迹故不相違也。普賢觀經
云。普賢身無量無邊。欲來此國入自在神通
促身令小故從東至西也。所經諸國下第二現
神通力。又與無數下第三與眷屬倶各現神
變也。到娑婆下第四明到已修敬。白佛言下
第五明諮問。初叙來意。唯願下正請問。云得
是法華經者此明解悟爲得也。佛告下第二
明佛答爲三。謂標釋結。釋中明四法者。一外
爲諸佛護念。護令惡不侵念令善根成就。二
者内殖徳本。明初發一念不二正觀爲衆善
之本。以得此觀行與佛應故爲佛護念。三
者入正定聚。聚有三種。一者邪定聚謂必入
地獄。二者正定聚必得解脱。三者二楹中間
名不定聚。約位明者舊云。内凡夫性種菩薩
得生空解名爲定聚。今謂十信第六心稱不
退信。亦得名爲入定聚。四者發救一切衆生
心。如金剛般若論四種心。一廣大心遍度衆
生故。二第一心與衆生大涅槃樂故。三常心
常不離是心故。四不顛倒心知衆生本來常
寂滅故。佛答四法次第者初一爲外縁。次一
爲内因。謂因縁一雙。次一明位。後一明行。
謂行位一雙。爾時普賢下第三發誓擁護。初
既出所護人徳。今正明擁護其人。就文爲二。
第一明普賢護人勸發。第二次明護法勸發。
護人中爲二。第一廣擧衆事勸發。二者結勸
持經。初又開四別。一護難勸發。二現身生善
勸發。三嘆自行勸發。四擧果報勸發。此四略
擧滅惡生善行因得果兩雙以勸發也。初護
難如文。是人若行若立下第二現身生善勸
發。此中凡有三感三應。第一明讀誦法華故
感普賢現來安慰人心及供養經法。第二思
惟此經感普賢來授其文句令得總持之益。
第三教其行法釋成上感見之義。初章以讀
法華經爲因故見普賢來。智度論云。有一比
丘讀法華有國王見一金色人乘白象來住其
人前立聽法華經也。所以乘六牙白象者又
二。一明菩薩儀則。二欲以靈獸伏諸魔毒。普
賢觀經云。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足。七
支跓地表七覺分。經云。閻浮提人三障重故
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跓地。於
七支下生七蓮華。象色鮮白頗梨雪山不得
爲比。象身長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於
六牙端有六浴池池中生四蓮華。華上有
一玉女。手中化五箜篌。有五百樂器。以爲眷
屬。象鼻有華。華中有化佛及化菩薩。放金色
光照象頂上。化成金臺。象頭有三化人。一捉
金輪。一持摩尼珠。一執金剛杵。擧杵擬象象
即浮空離地七尺。而印文現。於印文中千輻
轂輞皆悉具足。一一輞中生一蓮華。蓮華上
有一化象。如是擧足下足生七千象以爲眷
屬。隨大象行化佛放光。至象背上化成金鞍。
金鞍四面有七寶柱以成寶臺。臺中有七寶
華。百寶爲鬚。有大摩尼爲臺。普賢端坐其上
身白玉色有五十種光。光中有五十種色以
爲頂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有無
量化佛及化菩薩。雨大寶華至行者前象即
開口諸玉女鼓樂絃歌。其聲微妙讃嘆大乘
一實之道。行者見已歡喜頂禮。如普賢觀經
中廣説也。是人若坐下第二明思惟經時普
賢來也。旋陀羅尼者得此總持故知十方諸
佛菩薩所説皆能憶持也。以解一法門即解一
切故名爲旋。法音方便者解諸佛一切方便
門。如三乘之流也。世尊若後世下第三示其
行法。依普賢觀經行法五品。一三七日即見
普賢來。二七七日見。三一生得見。四二生得
見。五三生得見。今但明上品人得見故三七
日必見也。問修何法耶。答今依普賢觀經略
明六法。一在靜處莊嚴道場燒香散華等。二
洗浴内身著淨潔衣。三六時禮十方佛。法身
佛遍一切處。應身佛在淨土。化身佛處於穢
土。六時至心禮拜對十方佛及對普賢懺悔
六根罪也。無始已來至此生内於一一根生
六種煩惱。一見好色生貪。二見惡色起瞋。三
見不好不惡色起癡。四見色起斷常等成諸
見外道。五見有無墮二乘地。六見色作有所
得心成煩惱障。以起此六種煩惱故起結業
不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障菩提心障於
菩薩道及障佛果。一根既爾。五根亦然。深自
呵嘖起重慚愧於一一根三過對十方佛及普
賢説之。請諸佛菩薩慈悲受其懺悔。及請六
道衆生受其懺悔。四於靜處請釋迦爲和上。
文殊爲阿闍梨。彌勒爲教授。此三人即是三
世佛。釋迦爲現在佛。文殊爲過去佛。彌勒爲
當來佛。故請爲三師。次請十方佛爲證人。十
方菩薩爲善友。請普賢爲懺悔主。於此六師
前自受三歸。受三歸竟自受三戒。一從今身
盡未來劫誓息一切惡。二從今身盡未來劫
誓修一切善。三從今身盡未來劫誓度一切
衆生。此三攝一切法皆盡也。五晝夜讀誦大
乘經。六端坐思惟第一義甚深空法。達此六
根如幻如夢從因縁生。因縁生即是寂滅相。
寂滅相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身。作此觀時
念念見十方佛法身及普賢菩薩。於一彈指
頃能滅百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問前直
云後五百歳。今云後世後五百歳。何異。答正
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前明正法滅竟入初
像法五百年也。今是像法第二五百。即是兩
後故云後世後五百年也。説神呪勸阿檀地
此云
無我
檀陀婆地此云
除我
檀陀婆帝此云
方便
檀陀鳩&T049271;
此云賓
仁和除
檀陀修陀隷此云甚
柔軟
修陀隷此甚
柔弱
修陀羅
婆底此云
句見
佛駄波羶禰此云諸
佛迴
薩婆陀羅尼阿婆
多尼此云諸
總持
薩婆婆娑阿婆多尼此云行
衆説
修阿婆
多尼此云蓋
迴轉
僧伽婆彌只尼此云盡
集會
僧伽涅伽陀
此云除
衆趣
阿僧祇此云無
央數
僧伽婆伽地此云計
諸句
帝隷
阿惰僧伽兜略此云
阿羅帝波羅帝此云三
世數等
薩婆
僧伽三摩地伽蘭地此云越
有爲
薩婆達磨修波利
刹帝此云學
諸法
薩婆薩埵樓駄憍舍略阿兔伽地
曉衆
生音
辛阿毘吉利地帝此云師
子娯樂
若法華經下第三
擧自行勸發。若但書寫下第四擧果報勸發。
是故智者下第二結勸。世尊我今下第二護
法勸發。爾時釋迦下第四釋迦稱嘆。又開二
別。初嘆能護之人。第二嘆所護之者。初嘆能
護人中即嘆前二事。一嘆其護人。而能作是
神通之願下第二嘆其護法。普賢若有受持
下第二嘆所護之者。又開五別。第一爲佛護
念歎。如是之人下第二離諸惡嘆。普賢若如
來滅後下第三就後報得佛嘆。普賢若於後
世下第四就現報及得失門嘆。是故下第五
結嘆。佛説是普賢勸發品下第五明説品利
益又開爲二。初明得益。二歡喜辭退也
法華義疏卷第十二
  自去永仁元至同三年送首尾三箇年之星
霜開義疏十二卷之印板訖即就澄禪宗師
之講肆事討論因聚南都北嶺之舊疏加刊
定加以擇統略新選之相亂紏文字點畫之
紕繆儻有宋本豈加旃新雕木聯爾哉尚恐
庸愚揆文英賢察是風聞馬鳴龍樹負貝葉
於五天也八不正觀之月獨輝震嶺提婆羅
睺灑法雨於三國也絁待妙法之華盛薫金
陵從爾以降漢家本朝專弘此宗異郷邊方
雖翫斯教代屬末法鑚仰無人時覃季澆書
寫莫處嗚呼從推古天皇御宇至當代七百
餘年相承僅傳宗綱將亂三論章疏一無印
板爰素慶幸逢難逢大乘忝聞難聞宏宗宛
似雪山上士爲半偈兮投身相同香城薩埵
求般若兮灑血冀結縁緇素同志兄弟早駕
非三非一之妙乘速到非近非遠之寶所殊
當卷檀那清原氏女擬七又逆修顯如又妙
理七世恩所通自他三界群生豈差別然則
發破邪顯正之覺成革凡入聖之粧也
 都幹縁沙門 素慶虔跋
再入宋桑門 慧海謹書
雕刻諸人等 勝弘明眷
父信
伐祐快賢
嚴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