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種人聞法華經皆得悟道所以多也。復有八
世界微塵下第二明地前得發菩提心益也。
佛説是法下第二明瑞相。顯理既彰悟道非
一。是故感於嘉瑞。凡有八瑞。如文所列也。問
前開三顯一何故無瑞耶。答初明一權一實
義未究竟。及三根聲聞生信猶淺故未現瑞。
今具開二種權實悟道人多。故現瑞也。爾時
彌勒下第四明彌勒疑除領解説偈稱嘆。十
九行偈分爲四別。初一行頌所説教。次十行
頌得益之人。次六行頌瑞相。後兩行稱嘆佛。
第二段中又開三別。初一行總明得益。次八
偈別頌得益。後一偈總結稱嘆也。八偈又二。
初七行頌得聖益。後一行頌凡發心益。七偈
之中三行頌増道。三行頌損生。一行總結頌
斯二也。爾時佛告彌勒下第五格量稱嘆。就
文爲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有三。第一正述
功徳。第二正格量。第三結嘆也。若有善男子
下第二格量。但擧五度不擧波若者信解壽
長。此心即是般若。不可還以波若格量般若
也。又般若即是佛壽照境之義。名平等大慧。
用大慧爲命故名爲慧命。即此大慧用法爲
身。故名法身。故知波若即是佛壽。不可以壽
格量壽也。勝鬘經具擧六度格量者此是無
方便波若耳。若善男子下第三結嘆。偈文但
頌後二章。十四偈頌格量。五偈半頌結嘆功
徳。初又二。十二偈別頌五度。兩偈頌格量。初
又二。初一偈明時長行廣總明五度。次別頌
五度也。又阿逸多下大段第三次辨流通。凡
十一品半經。開爲二別。初四品半明讃嘆流
通。從囑累品竟經七品明付囑流通。要須歎
法美人福慧深重方得憑累使受化弘通。故
分此二也。就初文又二。一從此文至不輕品
三品半經正明歎法美人。第二神力一品佛
見二世衆生聞經得益心生歡喜現大神力。
初章又二。第一從此盡品略讃嘆流通。第二
三品廣讃嘆流通。初又二。第一歎佛在世時
人弘經功徳。第二嘆佛滅後時人弘經功徳。
就初有三。第一明聞慧功徳。何況廣聞下第
二明思慧功徳。阿逸多下第三明修慧功徳。
又復如來滅後下第二明佛滅後持經人功
徳。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明四品人。一下品謂
聞慧人。二中品思慧人。三上品修慧人。四上
上品修慧之中更開此一品也。何況讀誦下
第二人也。凡有二句。一歎持經人頂戴如來。
阿逸多下第二歎持經人攝諸功徳。文有四
句。第一總明歎持經之人攝起塔造寺功徳。
即爲以佛舍利下第二別明持經人得起塔功
徳。阿逸多下第三別明持經人攝得造寺功
徳。是故我説下第四總結持經人具得塔寺
二種功徳。況復有人下第三明上品修慧人。
若人讀誦下第四上上品人。偈文但頌三品
人不頌第一聞慧人。十一行半頌第二思慧
人。次三句頌修慧上品人。不瞋不惡口下頌
修慧上上品人也
法華義疏卷第十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胡吉藏撰 
  隨喜功徳品第十八
此下三品第二廣明持經功徳奬勸流通。三
品即爲三章。初隨喜品明弟子下品功徳。第
二法師品明五種法師即是中品功徳。第三
常不輕品明持法華得六根清淨乃至成佛謂
上品功徳。約位分者初隨喜人從發心至十
信位。第二六根清淨三十心位。故法華論云
得六根清淨者凡夫人以經力故得根勝用未
入初地。而經文云未得無漏。故知是地前人。
第三常不輕品寄迹而言從内凡以上乃至得
佛。此之三品則攝大乘五十二位。五十二位
賢聖皆從法華經生故嘆經勝用勸物宣持也。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前法師品明二
世弟子聞經隨喜上雖言即與授記未廣説其
功徳。今欲説之故有此品來也。二者若依品
次相生聞上分別功徳欣然相傳故有隨喜
品。三者上品末説如來滅後若聞此經不生
毀呰。起隨喜心當知是爲深信解相。今欲説
其功徳故有此品來也。四者欲擧劣顯勝歎
其功徳勸物宣持。但默念隨喜福已無邊。況
復書持讀誦等耶。五者上品明受持供養此
經功徳無量。復有人不能書持更謂不得功
徳。是故今明若不能書持但起隨喜心福亦
無邊。又流通此經命初辨隨喜品者。此經明
二權二實與昔説相違。執教之徒逆耳違心
不能信受。是故今明隨喜功徳無邊。即是勸
信解。問何人聞經不生隨喜。答見塔品中已
出六人。今明四種。一者學小乘人保執昔教
聞二權二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二者執此
經猶是無常因果猶未究竟。若聞一乘之因
辨有佛性一乘之果常住不滅。亦逆耳違心
不生信受故不生隨喜。三者執覆相常人聞
此經開方便門示眞實相究竟無餘了義之
説。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四者有所得人保
權執實若聞非權非實無依無得謂是斷見。
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故隨喜者難得所以
功徳多也。問云何名隨喜相耶。答二段經各
有體用。乘權乘實體用者不三不一言斷意
忘謂乘體。昔爲物説三今破三説一謂乘用
也。身權身實中體用者法身非常無常。命不
長不短。亦言斷意忘謂佛身體也。昔無常今
常。昔短今長謂身用也。隨順二權二實體用
而生歡喜故有隨喜相也。問隨喜有幾種。答
略有二種。一隨喜法。二隨喜人。隨喜法者若
順此經而生歡喜即是金剛般若。信心不逆
故名隨喜。二隨前人所作而生歡喜。如見受
持此經乃至解説而生歡喜故名隨喜人。問
能隨喜心與所隨喜事優劣云何。答有四句。
一者倶無優劣。所隨喜是無所得。能隨喜亦
無所得。二者能所倶劣。所隨喜是有所得。能
隨喜亦是有所得。三者所隨喜勝。能隨喜劣。
如凡夫隨喜聖人所作善根。四者能隨喜勝。
所隨喜劣。如聖人隨喜凡夫所作善根。問大
品經明有所得隨喜迴向是雜毒食。雜毒食
者初食雖美後則害身。有所得隨喜初感人
天之報後必受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今明何
等隨喜耶。答佛意明隨喜法華。法華是無所
得法。即是波若。故前格量中擧五度除於波
若。故知作無所得隨喜。又若作有所得隨喜
者。有所得還感世間果報。云何能勝後財法
二施耶。問有能隨喜心。有所隨喜事。云何成
無所得耶。答既稱能所。即是因縁。故能不自
能。能名所能。所不自所。所名能所。如此能所
無有自性。即是寂滅。故中論云。因縁所生法
即是寂滅性言。寂滅者蓋是能所宛然未嘗
能所。故稱寂滅。寂滅宛然而不失能所。能所
宛然而寂滅。即是方便實慧。寂滅宛然而能
所即是實慧方便。故大品云。菩薩隨喜欲不
墮想心見三顛倒者當用波若方便力也。問
四等中喜禪支中喜七覺中喜五受中喜與今
何異。答四等喜是慶他得樂。禪支中喜是自
慶有所除得。五受中喜此通垢淨自他。七覺
中喜但是無漏。與今並異也。問但作無得隨
喜亦作有得隨喜耶。答始行菩薩未堪習無
得觀。但作有得隨喜猶勝逆耳之人也。品爲
二。初問次答。問有長行與偈。彌勒發問者。隨
喜迴向是菩薩法門。是故大士爲物發問。所
以的言佛滅後者爲正不値佛世衆生望岸自
絶者也。佛答亦二。初長行次偈。長行又二。初
正明隨喜功徳。答彌勒問。第二汎明餘四種
人所得功徳。明隨喜人中有三。第一通明五
十人隨喜功徳。第二取最後第五十人擧財
法二施格量。第三擧後況初。明初者彌勝前。
又開三。一明隨喜人。聞是經隨喜已下第二
明聞法隨喜。從法會出下第三次明轉教。隨
喜即是自行。轉教謂化他也。是諸人等下明
第二人自行化他。餘人聞已下明第三人自
行化他。如是展轉至第五十人上略出三人。
今從四人已上至第五十。阿逸多下第二格
量第五十人。上則明隨喜。今此辨功徳。則是
品題二事。一隨喜。二功徳。又開四別。第一許
説誡聽。若四百萬億下第二正擧財法二施
以問彌勒。三彌勒奉答。四佛格量。初擧財施。
二擧法施擧財施中前明福田。次辨施主。擧
六趣明四生者雜心云。六趣但攝正生不攝
中陰攝生不盡。今欲攝生盡故説四生。天與
地獄一向化生。餓鬼有胎化生。人畜具四也。
所言六趣者開合不同。或合爲一。謂分段生
死。或分爲二。即善惡二趣。或分爲三。所謂三
界。又分爲五。依正法念經修羅有二。或鬼或
畜。故無別道。依伽陀經修羅有鬼畜天。三道
所攝。故無別道。依此經則爲六道。智度論云。
三種地獄。謂寒熱黒。三種畜。地水空。三種
鬼。餓鬼食不淨鬼神鬼。依餘經二地獄。一正
地獄在大海下。二邊地獄在餘山間。正地獄
有一百三十六所也。依正法念經畜生有三
十四億種類。具有四生四食。餓鬼有二。一在
人中。二在鬼界。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是餓鬼
國。種別有三十六。始從&T055114;身餓鬼終至燃身
餓鬼。有形無形者六趣之與四生所攝。謂一
門攝衆生。即是趣門及與生門。今以二門攝。
謂有形無形也。次三門攝。謂有想無想非有
想非無想。次四門攝。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皆
是増數法門以攝生也。有人求福下次明施
主。而作是念下次明法施。凡有三句。前明法
施意也。即集此衆生下第二正明法施。一時
皆得下第三次明得益。前二是法施。今明福
田也。彌勒白佛下第三彌勒奉答。佛告下第
四正明格量。二施時長行廣所以不及隨喜
者。財施是世間因。法施但得二乘。隨喜超凡
越聖必當作佛。故隨喜勝也。如十方螢火不
及一日。大千野干不及一師子。智度論云。三
千草樹不及一如意樹。又罪福從乖府理生
世間。二乘善根去理遠故福少。隨喜去理近
是故福多。善有三品。財施是世間因爲下品。
法施令得二乘是名中品。隨喜作佛名爲上
品。阿逸多如是下第三以後況初。有人言。初
人最勝後人劣者第一前聽佛説法。次五十
人聞法隨喜即是五十位。謂十地四十心。第
五十人是十信初心。最初人是十地終心。故
後不及初也。今明不爾。聞經勝劣前後不定。
今且就一方明之。初人親聞是故福勝。後
則傳聞其福則劣也。又阿逸多下第二汎明
餘四人。彌勒但略問隨喜。佛廣答者智度論
釋往生品云。身子略問而佛廣答者。如貧人
乞少物富者多惠施也。問品具明五人功徳。
何故偏題隨喜品。答隨喜是五人之初。故偏
説也。又今品以別標名。下法師品從通受稱
二名相避故互擧也。第一人取其往詣聽法。
故得乘天宮等報。若就聽法邊明得報者福
則無邊。此中三品人。若下品動足得乘象馬
報。中品得乘七珍輿。上品乘天宮也。第二人
但取分坐義邊故得三王之報。若就聽法邊
福則無窮。第三人正取勸人聽法華義得四
種報。一者勸人聽經則是其人善友。故後還
得値善友報。所以言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
處也。二者勸人聽法前人受教須臾聞法發
生智慧後還得智慧果報。是故經云利根智
慧。三者以口業勸人聽微妙法生他正信正
解。故得離口醜陋得端正果報。四者勸人聽
經是人善友世世常得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何況一心下第四人。其福最勝報不可説也。
偈十八行。頌前五人。即爲五別。但不次第。初
九行頌第一。次五行頌第四。所以超頌第四
者以第四人與初人皆是廣説功徳故一處頌
之。餘三既是略説故一處頌之。又隨喜是爲
他人説法人。第四勸他聽法人並是爲他。義
意相成故一處頌也。次兩行頌第二。次一行
頌第三。此既是行詣及分坐令坐。義類相續
故相次頌之。後一行頌第五。前第一釋長行
有三。今九行具頌。初一行半頌第一。最後人
下六行半頌第二擧二施格量。次一行頌第
三擧後況初也
  法師功徳品第十九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法師品生。法師
品略明二世弟子兩世法師。隨喜品已廣説
二世弟子功徳。今次廣説兩世法師功徳。二
者近從分別功徳品末明三品人。一者下品
謂隨喜人。隨喜品已廣明其功徳。今次廣説
餘二品人。故有此品來也。三者上隨喜品雜
明世出世二種功徳。如乘天宮及輪王坐處
謂世間功徳。隨喜轉教後得成佛出世功徳。
今品但明出世功徳。以六根清淨三界所無
故稱出世也。約位明者前是十信弟子位。今
是三賢師位。約人者前品明五人。今品亦明
五人。此品明弘法之師得六根清淨功徳以
奬勸持經也。品開爲二。第一總明五種法師
得六千功徳。第二別釋對常精進者一隨縁
所宜。二者此人持經已得根淨果報故還對
之。三者欲得淨根必須精進。因名表義故對
之也。六千功徳者菩薩行善不出三業。身三
口四意三。合爲十善。一善爲首餘九莊嚴。是
則十善互相莊嚴成百善也。自行百善。教他
行百善。人讃歎百善。法讃歎百善。合爲四百
善。約五種法師皆具四百成二千善也。此二
千善又有上中下品。故成六千也。有人言。菩
薩行十善。一善亦以九善莊嚴故成十善。十
善便成百善。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歎法爲
百歎人爲百合爲四百。此之四百有上中下
品。成千二百。三根持經用勝具得三品故有
千二百。餘三根持經用劣但得中下二品故
有八百。有人言。就百福爲論。此經云百福相
莊嚴。藥王品百福莊嚴臂。則知六根皆具百
福。一一福各十善莊嚴成一千功徳。一根一
千則爲六千。但三根於弘經事勝功徳則多
餘三既劣故少也。明五種法師爲因故得六
千功徳也。普賢觀經明懺悔六根罪故得六
根淨。但懺悔有二法。初對十方生身佛就事
中懺悔六根罪。故云從無始來六根所作三
障今悉懺悔。次對法身佛依實相懺悔。觀六
根是因縁生本來寂滅。具此二懺悔故六根
清淨。問作二懺悔故六根方淨。云何此經云
五種法師得六根清淨。答觀身實相懺悔即
是持於此經。故不相違也。是善男子下第二
別開六根清淨。一一中各有長行與偈父母
所生眼者法華論云。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
根用未入初地。若入初地則捨三界分段身
便不用父母所生眼也。龍樹判二忍亦爾。柔
順忍中名爲肉身。無生忍則是法身亦名法
性生身。今經所説肉眼者是柔順忍也。問眼
但應見色。云何言見業因縁果報。答小乘人
云肉眼但見色法也。天眼通因天眼爲方便
故發天眼智能知未來生死等事。法華論云。
六根淨者於一一根中具足六用。是故眼根
亦知業行及果報也。問六根云何得互用。答
悟六根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身故六根無
礙。所以得互用。問根具功徳既多少不同。云
何同見三千。答如燈雖大小同照一室也。問
何故但見三千不多見耶。答智度論云。三千
界外有風輪與眼相違故不能見。問既能見
三千。何故不名天眼。答非修禪所得淨色來
入眼中。又非生彼天報得。故不名天眼。問二
乘天眼見三千與今何異。答二乘但見三千
國土。今依實相懺悔。及持經力得此眼見諸
佛及踊出菩薩及寶塔。故與二乘異。問普賢
觀云懺悔六根罪。今云持經。有何異耶。答一
乘即實相故持經即懺悔。懺悔即持經也。彌
樓山者此云高山。又云光山。須彌山者此云
安明山。亦云好高山。次釋耳根長行爲三。初
總明五種法師爲因。得千二百耳功徳下第二
明果。以是清淨耳下第三別歎耳用。則是明
功徳也。有三句。初總明聞聲。象聲下別明聞
聲。以要言之下總結聞聲。言而不壞耳根者
欲聞即聞隨意自在。故不壞也。又持經人悟
法寂滅雖聞而無所聞。故稱又壞也。問耳云
何勝眼得千二百耶。答無眼之人不妨自行化
他。生聾之人闕此二義故耳勝眼劣。次釋鼻
根。長行亦二。初明五種法師爲因。次明功徳
果。果中亦三。謂總別結。別中爲二。初明聞三
界内香。及聲聞香下聞三界外人香。初有二。
初明聞欲界香。次聞色無色界香。欲界中有
二。初聞人中香。次聞天香。人中三。初聞非衆
生香。次聞衆生香。及草木下合聞二香。欲天
中亦有衆生非衆生二香。色無色界亦有二
香。尋文易知。上聲亂聞。今不亂者互顯故也。
言遙聞香者問小乘有三説。一者婆沙云。三
根合中知。謂鼻舌身。三根離中知。謂眼耳意。
雜心云。二根離中知。意不當離合也。成論云。
眼但離而不合。鼻舌身合而不離。耳根亦合
亦離。聞外聲爲離。聞耳鳴聲爲合。意根非離
非合。今何故言鼻遙聞耶。答舊釋云任根常
用則如上三釋。今依經力故鼻能遙聞。法華
論云。一根具六用。而言鼻遙聞香者此是知
境勝用。鼻根知故此意鼻根既具六用。豈不
能遙聞香耶。蓋是菩薩無六而六權智巧用。
若六而無六即未曾用也。無六而六名實方
便。六而無六爲方便實。持經人既悟此經具
足二慧故能爾也。普賢觀意亦爾。知六即實
相故知六常無六。悟實相即六根故無六而
常六。故六不六無礙。此是悟有無無礙。又就
有中六根自無礙能一根爲六用。六根爲一
用。華嚴云。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無
自性。説空寂滅無所有即其證也。問毘曇云
上界無香味。今云何言聞梵世香。答梵世有
細香。小乘人力劣不能知故言無香。大士利
根無塵不察故云聞梵香。問成論言金銀無
香金剛無味。何偈云地中衆伏藏聞香知所
在。答有人言。論云無者無有麁香。今言有者
有細香也。有人言。此是著體物故有香。金銀
之質則無香也。例如風本無色觀音品云假
使黒風。隨所吹處故得此名今亦爾也。今謂
同上破毘曇義小乘根鈍不知其天香。大士
則知也。須曼那華此云好意華。闍提華香此
云生亦云實。波羅羅華此云重佇龍
波利質
多羅波利此云護。質多羅云種種。&T025632;鞞陀羅
此云大遊戲地地破也。瞻蔔華香此云黄華
樹。亦云金色華。舌功徳中得二種果。一者得
上味果。謂諸苦澁物至其舌根皆變成上味。
此有二義。一如天惡食變成上味。如餓鬼好
食反成不淨。二者佛咽喉中有甘露泉和一
切食皆成甘露。今持經人隨分有之。問舌能
知味惡味未到舌皆變成上味者。耳能聞聲
聽諸惡聲。何不變成好聲耶。答皆互通也。耳
既遍聞好惡聲。舌亦精別一切味。但互歎耳。
又餘人不能遠聞聲。今歎持經力能遠聞。餘
人不得上味。歎持經人力能得上味。又聲不
益身故不須變。味正資質體故須變也。食中
具諸塵味。塵既變者堅觸亦變成軟。乃至赤
色變爲白飯。擧一例諸。又味正益身所以論
變。餘不正益故不論變也。是人所在方面諸
佛皆向其處説法者。此人既背惑向理故常
見佛面。故如轉面向之。若背理向惑則不見
佛如佛背之。釋身根中得淨身果。類上鼻既
遙聞香。身根亦遙覺觸。但今不取此義。明餘
人心不淨故身根不淨。持經人心淨故在身
則淨。如阿難形面如明鏡老少色像皆現其
中也。偈云唯獨自明了者持經人獨自明了。
餘人不持經故不見菩薩所見也。釋意根中
偏言如來滅後者擧一類諸也。明意清淨具
得四辨。聞一句一偈謂法辨。通達無量義謂
義辨。能演説一句一偈謂辭辨。而言一月四
月一歳者一月者是十二中之初。四月是四
時中之一。一歳是時終。略擧初中後三時也。
三千大千世界下第四知機。即是樂説辨也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所以有此品來者凡有七義。一者三品明三
種功徳。上二品明下中二功徳竟。今次明上
品功徳。二者此經始末明宣持之人得三世
功徳。分別功徳品初明十二種利益。聞經悟
道現世功徳。從分別功徳品至法師品歎經
能生未來衆生功徳。今此一品歎經能生過
去世衆生功徳。此皆約佛在時作此分三世。
經力雖多不出利益三世。三者近證法師品
故來。上雖言持經之人得六根淨未有其事。
今引釋迦本生親自證驗。證驗者正證佛滅
後持經人得六根淨。以奬勸未來衆生令持
經也。四者上明六根淨果。今叙六根淨因。欲
得根淨當如常不輕菩薩一心忍諸打罵爲物
弘經。必於現身得根淨也。五者欲説衆生悉
有佛性成一乘義故説此品。一切衆生但有
佛性無有餘性。故唯有一乘無有餘乘。舊云。
法華經但明善人有佛性。涅槃經始辨有心
皆得成佛。今明此品正辨惡人有佛性義。方
便品明一毫之善皆成佛道。則知一切有心
並有佛性皆成佛也。問此衆生是何等惡人。
答保執小乘拒逆大乘是謗方等人。又執小
人不信大乘。於大乘無信是一闡提人。即是
極惡人。有佛性義與涅槃經無異也。六者自
上以來明授記義猶自未盡。上但明佛授記
未明菩薩授記。則能授記人未盡。上但授善
人記未授惡人記。則所授人未盡。上但現在
授記未明佛滅後亦得授記。此則時節未盡。
今欲明三種盡義故説此品。七者上來二品
餘經已廣歎持經人之福勸物明修行。今次
廣叙謗法毀人之罪誡約未來勿造斯業。故
説此品也。常不輕者一切衆生常有佛性。故
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大士得此觀心
故常不輕物從人標名也。品開爲二。初長行
次偈。長行爲三。一者雙標信毀二人。二引過
去雙證二事。三雙嘆。即嘆法美人。第一雙標
爲二。初明毀人得罪。告得大勢者顯此菩薩
知法本來常寂滅相有正觀勢力。不爲結惑
摧令弘經人亦學之也。又即是顯常不輕
得大忍力不爲打罵所摧令持經人學其行
也。如前説者指譬喩品末也。其所得功徳下
第二明持經人得福也。得大勢下第二引過
去事雙證。就文爲二。第一明縁由。第二正出
常不輕事。縁由中又二。初明一佛出世。次明
多佛出世。初有七句。一明時節也。有佛名威
音王下第二化主。劫名離衰下第三出劫名。
國名大城下第四出國名。其威音下第五明
教門。因三菩提説六波羅蜜者。因者由也。由
令衆生得三菩提。是故如來説六度。得大勢
下第六明壽命。正法住世下第七明住持。正
法像法滅盡之後下第二明多佛出世。最初
威音王下第二正出常不輕事。又開二別。初
明二人行因。次明二人得果。行因之中凡五
雙。第一明行因時節。謂正法已滅於像法中
有信毀二人。所以偏據像法者欲勸像法衆
生持經亦得根淨。又誡像法之人勿毀人謗
法也。増上慢比丘下第二雙標二人。初標惡
人次標善人也。得大勢下第三雙明二人行
因。前明善人行因。此菩薩用三業破病弘經。
一者身業禮拜。二口業讃嘆。所以身敬者以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是當來佛。今欲敬於當
來佛故禮拜之。口嘆亦爾。以皆有佛性當得
成佛故歎當佛也。身口既有敬嘆必經意地
故具足三業弘法華經也。律云比丘不禮俗
人。今云禮四衆者大小乘法異。如涅槃云。有
知法者若老若少皆應恭敬。問于時何故行
敬歎事弘一乘耶。答不輕弘經凡有二種。一
者密説。二者顯説。行於敬嘆即是密説一乘。
後得根淨具智慧神通顯説一乘。所以前密
後顯者。末世之時増上慢人惡強善弱不可
頓説。故初但得髣髴説之。髣髴之中但明作
佛。謂顯實義。未得被斥二乘故不開方便門
也。深敬汝等者顯衆生有正因佛性也。而言
深敬者既有佛性。即是當佛爲敬之極。故云
深也。又衆生有佛性是甚深義。故言深敬。行
菩薩道者明縁因佛性也。雖有佛性要須修
行乃得見也。當得作佛者本有佛性。今復行
因具縁正二因義故得成佛。然經云一切衆
生本來是佛。於縁謂非佛。如長者見窮子是
己兒。而窮子自謂客作非長者兒。是故現佛
於縁成當也。又此中未堪説衆生本來是佛
但得説當成。後顯説中方得明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即是佛也。四衆之中下第二辨
惡人行因。須菩提不起他諍今生他瞋者亦
是大小乘異。宜適時而勸也。如此經歴多年
下第四雙重明二人行因。今前明善人行因
前但行善因。今次明忍惡也。説是語時下明
惡人行因也。避走遠住下第五雙重明行因。
上明忍於口罵。今次忍身打擲也。以其常作
是語故下結常不輕名。即顯惡人行因義。問
常不輕弘經與法師品三事何異。答常不輕具
足三事。有慈悲心方能行於敬嘆即是入如
來室。忍於打罵謂著如來衣。深敬汝等即是
了知諸法常寂滅相。謂坐如來座也。經歴多
年常行此事即是以不懈怠心爲四衆説法。
又即是四安樂行。以知有佛性佛性即是第
一義空謂空寂行。既行敬嘆即無憍慢。能忍
打罵寧有嫉心。經歴多年忍苦弘道。則具大
慈悲。故備四行也。是比丘臨欲終時下第二
明二人得果。前明善人得果。次明惡人得果。
善人得果有二。善明得果。次結會古今。得八
種果。一者聞法能持果。此中云二十千萬億
偈者即是首盧偈也。即得如上眼根清淨下
第二得根淨果。得是六根下第三明得延壽
果。是大士體法無生滅。寧有心於存亡。但欲
爲物弘經故示有長命耳。於時増上慢下第
四惡人信伏果。大神通力者謂身示現神通
力。樂説辨力者口業説法。大善寂力者意得
禪定。又教化下第五善人住道果。命終之後
下第六捨身値佛果。放諸佛法中下第七得
六根常淨無所畏果。今謂常不輕得八果。約
位有三。初得根淨謂内凡三賢之果。二得根
常淨即得初地已上。得無生忍了悟一切法
本來寂滅故根常淨。三得佛地果。未得根淨
之前則十信位。而弘經故此人具五十二位
賢聖也。得大勢下第八明當得作佛果也。八
果不出三報。初四是現報。次一是生報。後三
是後報。得大勢於汝意云何下第二結會古
今。得大勢彼時四衆下第二明惡人得果。亦
開爲二。初正明得果。二結會古今。得果中有
二。一得惡果。二得善果。前得惡果後得善果
者由打罵常不輕故得於惡果。後信伏隨從
故得善果。問經云。諸佛菩薩不爲衆生作煩
惱因縁。云何禮拜讃嘆生其惡因。後令其得
苦果耶。答有二種義。一者増上慢四衆惡已
成就必墮地獄。今禮拜讃嘆爲作出地獄因
得佛之縁。非是生彼惡也。所以知爾者常不
輕未禮之時已是増上慢。爾時已執小不信
大是謗方等人也。二者如世良醫治病有二。
一者與美藥即便病差。二與苦藥初雖不悦
後必安樂。諸佛亦爾。自有初説妙法。即便了
悟自有初爲説法増其謗心墮於地獄。後因
此善必得解脱。若不爲説無解脱期也。問譬
喩品云。謗法華人入阿鼻獄逕無數劫。今何
故但千劫耶。答四衆若直爾起謗即如彼説。
今聞不輕強爲其説。雖謗毀籍此力故受苦
則輕及後得信解。問不輕爲是實行爲是權
行。答既壽量之迹。則知是權行也。畢是罪已
下第二明得善果。得大勢於汝意云何下第
二結會古今。得大勢當知下第三大段嘆教
勸修又二。先歎次勸。前歎教者由法華力故
常不輕得二種益。一者畢其餘罪謂滅惡力。
二得六根淨乃至成佛。謂生善力。所化四衆
亦得二益。一者由經力受苦輕微。二得出地
獄乃至不退菩提也。是故諸菩薩下第二勸
修。偈文不頌長行雙標信毀。但頌雙證及歎
教勸修。即爲二別。初十五行半頌第一雙證。
餘四行頌第二嘆教勸修。上雙證有二。第一
縁由。第二正明常不輕事。今具頌之。初一行
半頌第一。是佛滅後頌第二。長行有二。一明
行因。次辨得果。今具頌之。前四行頌二人行
因。其罪畢已下十行頌得果。初五行頌善人
得果。時四部衆下五行頌惡人得果。開示教
人令住涅槃者恒令識諸法從本來常寂滅相。
名此爲法華教得涅槃也。億億萬劫下第二
頌歎教勸修。兩偈頌歎教。以衆生種中道不
二善根既少故。於其人爲難聞佛亦難説也。
二行頌勸修。以難聞得聞。難説已説。宜及時
修行。勿生疑也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讃歎流通門有二。一者三品餘經正明歎法
美人。二者明如來現神力。所以初歎法美人
後現神力者。上既歎法美人。諸佛道眼見現
在十方未來遐劫二世衆生咸欲宣持。由此
善根自致作佛。是故歡喜現大神力。二者上
雖嘆法美人以勸宣持義猶未盡。今更現神
力重嘆法美人奬勸弘經。故下文云。諸佛神
力無量無邊。以是神力於無量劫嘆經功徳
猶不能盡。是故行者應須受持。三者顯此神
力從此經生。若欲得斯果報宜受持此經也。
四接上品生者上品雖引過去證得六根清
淨。而時衆取信未明故廣現神力。五者此經
始終凡有三會。初在靈鷲山穢土一會説乘
權乘實。次三變八方同國土爲淨土。以明身
權身實。三從神力品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同
爲一土令十方衆生皆聞法華。此三會處從
狹至廣。徒衆亦從少至多也。品開爲二。第一
諸菩薩聞上嘆法美人發誓弘經。第二佛見
菩薩發誓弘經心生歡喜故現大神力。諸菩
薩踊出凡有二意。一爲開發壽量則善其始
也。二發誓流通令善其終也。眞淨大法者對
二乘之僞故稱爲眞。累無不盡所以稱淨。徳
無不備。目之爲大。爾時世尊下第二現神力。
初長行次偈。長行爲二初現神力。二歎法勸
修。現神力又二。第一明現神力。第二明時衆
覩見得益。初文又二。第一明於大衆前。第二
正明現大神力。所以於衆前者欲利益大衆
故。二欲嘆佛自在神力無所畏故。第二正明
現神力。中凡現五種神力。一現舌相表説二
權二實無有虚妄。法華論云。出廣長舌者令
憶念故。即是令憶念佛所説不虚。二放光者
顯此經能滅惑生解如光除暗顯物。又欲令
彼此相見。問前二處但放一光。今何故放一
切毛孔光遍照十方耶。答上二處爲表唯有
一乘及法身無二故但放一光。今欲流通此
經令二世衆生皆得信持故放一切光也。次
分身佛亦現二瑞者欲顯同一法身皆是應迹
故同現二瑞。又衆見多佛現於神力則信敬
益深。一佛或可所言不實十方諸佛何容欺
誑。故同現舌相也。滿百千歳者神力一時未
足希有。滿百千歳方是奇特。又是顯法久住
故神力時長。問何故攝於舌相而不收光。答
表説法事竟故攝舌相。欲令十方通徹彼此
相見故不收光。涅槃經表所作已辨故收光
也。一時謦咳倶共彈指者。舊云謦咳表説二
權二實暢悦佛心。法華論云。現謦咳聲説偈
令聞故。聞已如實修行不放逸故。彈指者表
覺悟衆生令修行者得覺悟故。動地者亦令
衆生覺悟知佛説法。又示無常相令速修此
法。又表現在十方衆生遙聞此會説法華經。
隨喜供養藉此善根後當成佛。是故地動依
法華論意。舌相謦咳屬口業瑞。放光彈指屬
身業瑞。動地謂意業瑞。而經文次第者初二
是色瑞。次兩是聲瑞。此四是謂正果瑞。動地
是依果瑞。五瑞次第者舌爲説教之主。故初
現之。説教必有滅惑生解之用。並令十方通
洞彼此相見。故次放光。既彼此相見故謦咳
令聞令聞爲令覺悟。是故彈指。此四是現正
果瑞竟。次動地現依果瑞也。其中衆生第二
十方衆生覩瑞。前二處瑞多利益此會。今現
五種神力多爲益十方故明十方覩見。又開
四別。初明覩見歡喜。即時諸天下第二諸天
唱告勸隨喜供養。彼諸衆生下第三明十方
順從。所散諸物下第四佛重現二種神力。一
成寶帳表成法身不二。即後分經。通達無礙
如一佛土者同顯所乘不別。謂初分經。爲表
十方同悟斯二。爾時佛告下第二歎法勸修。
初歎法次勸修。歎法之中略明四句。如來一
切所有之法者即初分經乘權乘實法也。如
來一切自在神力者第二後分經身權身實。
短長適化謂自在神力也。如來一切祕要之
藏者此二攝義無不周。故稱爲要。昔所未説
故名爲祕。如來一切甚深之事者授五乘人
成佛之記爲甚深事也。此四句即是次第。又
攝一部義周也。又初句明一乘因果之法。次
句一部所現神通。第三句因果神通昔所未
説故名祕要。第四句不異前釋。是故汝等下
第二奬勸也。偈文爲二。初頌現神通意。次頌
勸修。現神通力爲三。初偈明爲益現在十方
衆生故現神力。次兩偈正頌現神力。第三一
偈爲利未來衆生故現神力。囑累是經故下
第二頌奬勸。又開二別。第一稱歎。第二勸持。
初稱歎凡有七門。初兩偈頌功徳無邊歎。次
一偈半得見諸佛歎。次兩偈諸佛歡喜歎。次
一偈不久得佛歎。次一偈半得四無礙歎。次
一偈得經旨趣門嘆。次一偈半滅惑生解嘆。
持法華經人得此七種果。第二勸持如文
  囑累品第二十二
自上已來明稱歎流通。今次辨付屬流通。問
小乘辨佛永入無餘不復化物可須付囑。此
經明法身常存有感斯應。何故明付囑耶。答
有三因縁。一者時衆聞佛慇懃付囑則重法
情深各欲宣持。二付諸菩薩即令其自行化
他。三者衆生於菩薩有重縁故令其弘法化
物。亦開二別。一者此品正明付囑。第二藥王
已下奉命宣通。所言囑累者。囑謂付囑。累謂
憑累。但囑累有二。一以法付人。謂以大乘妙
法付諸菩薩。二以人付人。以二世衆生付囑
四依菩薩。如金剛波若論以根未熟菩薩付
囑根熟菩薩。今具此二也。智度論云。波若非
祕密法付囑聲聞。法華是祕密法付囑菩薩。
論自釋云。波若未明羅漢作佛。但明菩薩作
佛其言易解。故聲聞能通宜付囑聲聞。法華
明阿羅漢成佛於昔教爲甚深。聲聞未解故
付囑菩薩。品開爲三。初佛付囑。二菩薩受付。
三明説經事竟。三文各二。初文二者第一摩
頂付屬。而言現大神力者。有人言。即是前品
七種神力。今謂不爾。釋迦以數尺之手一時
遍摩千世界塵數菩薩頂。神力之大亦莫其
如斯也。而作是言者前現大神力謂意業付
囑。以手摩頂謂身業付囑。今明口業也。難得
菩提者歎菩提難得欲令物尊重法也。此經
明二權二實。今總言菩提者即一正觀。正觀
縱任自在。故名爲乘。即初分經。能長短適化
名爲壽量。謂後分經也。今總言菩提即攝二
分。所以者何下第二釋囑累意。即是示宣通
之方。宣通之方凡有三種。一者令上學諸佛。
二者令下知根性。三者具此二義法無不弘
人無不益。爲報佛恩。如來内有三徳。一有大
慈悲常欲拔苦與樂。二無諸慳悋不藏惜法
寶。此二即是佛功徳業也。亦無所畏者第三
句明智慧業。内具此三徳外與衆生三種智
慧。佛之智慧照有慧也。如來智慧照空慧也。
自然智慧空有二種任運能知。即無功用慧
也。此之三慧攝慧義盡。此經雖明二權二實
意在攝入佛慧。故偏説之。汝等亦應隨學者
上明内有三徳外與三慧。今勸菩薩學之。勿
生慳悋者慳有五種。一住處慳。二家慳。三施
慳。四稱歎慳。五法慳。法慳有七過。一世世常
盲。二生生愚癡。三常在怨家中生。四失聖胎。
五三世佛怨。六善人遠離。七無惡不造。有此
重過故偏誡之。於未來世下第二勸下知根
性。凡有二句。一者明有大心人宜授以實説。
二者若有衆生不信一乘當爲説三乘教。汝
等若能下第三若能上學佛二徳。下知兩機
則通法利人謂報佛恩也。問文云。若有衆生
不信受者即於如來餘深妙法中爲説。然小
乘三藏非是深妙。大法即是大乘。云何別有
餘深妙耶。答方等有二。一者大乘二者一乘。
餘法即是大乘。問何故信大乘不信一乘耶。
答有二種人信大乘不信一乘。一者是小乘
信大品等。以大品等雖是大乘未廢小乘故
小乘信大乘自是菩薩法。信小乘是聲聞法。
二者新學菩薩亦信大品云。大品明菩薩法
爲説大品等是我等所行。非二乘所行也。問
小乘人既不信一乘。何故信大品等大乘。答
大品等密令捨小密令信大。如前信解品中
密大乘有自他兩教也。亦爲新學菩薩説大
品令密信一密捨三也。時諸菩薩下第二菩
薩受付。亦開兩別。第一一稱受付。諸菩薩下
第二三過順旨。一一文中皆具三業受付。初
内心歡喜。二身業恭敬。三口業順從。爾時釋
迦下第三明説經事畢亦開二別。一釋迦令
諸佛各還所在。二大衆欣慶。問何故令分身
各還本土多寶獨稱還可如故耶。答一多之
疑易斷故令分身散席。常滅之惑難破故多
寶獨停。如故者直令閉塔未遣還土也。次大
衆歡喜如文。問何故歡喜。答從經初至囑累
品明佛所乘法能乘人究竟故大衆歡喜。下
藥王品乃明菩薩所乘法能乘之人故囑累品
在中間也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自下第二諸菩薩奉命宣通故有藥王品等來
也。一者上來説法華經。今説行法華經人所
得果報以勸宣持也。二者智度論云。波若有
二門。一者説法爲波若。二者明來生往生諸
菩薩等行波若人亦爲説於波若。法華亦爾。
上來説法爲法華。今明諸菩薩徳行亦是説
於法華。故法華有無量門令物悟入也。三者
十二門論釋大乘義。凡有二種。一者諸佛大
人之所乘故名爲大。二者彌勒文殊等諸大
士之所乘故名爲大。具此二門乘義乃備。此
經明一乘亦爾。一者諸佛所乘。二菩薩所乘。
自從經初至神力品明佛所乘之法及能乘之
人。此一章竟。是故付囑。從此已後明菩薩所
乘之法及能乘人。但上開所乘之法及能乘
人以爲二段。今合明所乘法能乘人。開合不
同者爲轉勢説法故也。四者衆生根性結縁
不同。上來化與釋迦結縁衆生。斯事已竟。今
化與諸菩薩結縁衆生。故品品之中皆有悟
道其證也。五者淨名經云。或以諸佛而作佛
事。或以菩薩而作佛事。上來明諸佛作佛事
竟。此次明菩薩作佛事。六者明善知識凡
有二種。一者諸佛是衆生眞善知識。是故普
集分身及過去多寶。今次明菩薩爲衆生善
知識故廣説菩薩也。如華嚴説經竟至流通
分法界品中。廣明諸菩薩是善財眞善知識。
法華即是華嚴。故説法華竟。流通分中亦明
無量菩薩宣通一乘是衆生眞善知識也。依
法華論合此六品以爲四章。初之二品明苦
行力弘經。謂藥王以身命財報恩供養。弘經
利人教化衆生。妙音菩薩分形六趣弘宣一
乘謂苦行力也。第二觀音陀羅尼二品明護
難力弘經。觀音以人護難。陀羅尼以法護難
名護難力弘經。第三妙莊嚴王品示現功徳
勝力。謂淨藏淨眼有勝功徳能令父王迴邪
入正。即是衆生眞善知識。謂勝功徳力。第四
普賢品亦名護法力。謂普賢以大神力宣通
此經令無留難。亦名護法力。四門次第者。苦
行力謂報恩供養宣通此經。即上弘大法也。
但受化之徒多諸留難。宜須救之。方可受道
即是下濟。故有第二門也。所以下濟者良由
有勝功徳。故擧勝功徳力釋成下濟。所以能
上弘者必須護法。故擧護法釋成上弘。宣通
之意唯此四門也。此品四章。一宿王華問。二
佛答。三時衆得益。四多寶稱歎。問中又三。一
總問。二偏問苦行。三請答。文處易知。佛答爲
二。一説藥王本因縁。二者歎教人。人謂行法
之人。法謂成人之法。即是歎人美法一雙。就
初又二。一明縁由。二正説藥王本事。縁由中
五事。一時節有佛號日月下明化主。其佛有
八十下辨徒衆。佛壽四萬下明壽命。彼國無
有下明國土。國土中前明無穢。地平如掌辨
有淨也。一箭道者二里也。爾時彼佛下第二
正明藥王本事又開四別。一明説經。是一切
衆生下第二明悟解。得此三昧下第三報恩
供養。佛告宿王華下第四結會古今。就第三
中又開二別。第一明現世報恩供養。第二明
轉身報恩供養。良以得恩深重故須累世報
之。初文又二。第一明外財供養。從三昧起下
第二辨内身供養。兜樓波畢力迦者。羅什云。
出龍神國此土所無故不翻也。有人翻畢力迦
爲觕池也
一切衆生喜見下第二明轉身供養。又開爲
二。初明佛在世時供養。二明佛滅後供養。初
文二。一明前爲父説於佛所得二種恩以化
父。二明欲往佛所報恩供養。得恩中又二。初
一偈半明聞法利益恩。説是偈已第二明供
養得利益恩。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者。
有人言。初是四言偈。次是五言偈。後是七言。
今明不爾。此文有二數。一者八百千萬億蓋
是此土之數。從百轉増至億。自那由他已上
皆是外國數名。即從億轉増故有那由他等。
不應如前釋也。而初八者總貫於百乃至阿
閦婆等也。如三僧祇之類。注經云。蓋是外國
數名。如此土姟兆之類也。甄迦羅正法華。
云何作
婆羅正法華。
云模式
阿閦婆正法華。
云不動
大王我今下第二
明供養又開二別。一明佛在世供養。即偈文
是也。至此文以來備三業供養。前明入三昧
雨華香等謂意業供養。次從定起燒身謂身
業供養也。今説偈明口業供養。又合此三業
以爲二雙。意業供養謂外財供養。燒身爲内
身供養。此二謂供養門也。今亦有二。一者恭
敬。二者讃歎。此四並是報恩之事也。爾時一
切下第二明佛滅後供養又開三別。第一喜
見發問開涅槃之端爾時日月第二如來滅
度。涅槃時到者謂安住三徳爲入涅槃也。滅
盡時至者捨應歸眞也。爾時一切衆生下第
三正明供養又開二別。初明外財供養。爾時
一切衆生復自念言明内身供養又開五別。
一者正明燒臂。令無數下第二時衆得益。爾
時諸菩薩下第三時衆悲感。于時一切下第
四明菩薩發誓身返平復。當爾之時第五感
諸瑞相。佛告宿王華下第四結會古今。兼勸
人燒指供養。問依毘尼結戒燒身得偸蘭遮。
燒臂得突吉羅。此菩薩將不犯罪耶。答此或
可在家菩薩。不預犯戒之例。設令出家適時
而化。如身子與須達共載一車而不犯罪也。
問地持論有十種供養。藥王品具幾耶。答十
種供養者一身供養。二支提。三現前。四不現
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財物。八勝心。九無染。
十至處道。初二約所供養差別。於佛身供養
名身供養。供養佛靈塔廟名支提供養。依僧
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此云淨
處也。次兩約時處分爲二。隨事分三。現前供
養者面。對佛身及支提供養也。不現前供養
者於不現前佛及支提廣設供養也。此約時
處分二。隨事分三者餘二如前。第三亦現前
不現前供養。現前供養佛及支提。及不現前
供養佛及支提。此三供養得三品功徳。現前
供養得大功徳。不現前供養得大大功徳。以
境界廣故。亦現前不現前供養得最大大功
徳也。次二能供養人分別爲二。隨事分三。一
自作供養。謂自身供養佛及支提。二他作供
養 有少財不敢懈怠教他施作供養。三自他
共供養。彼此同爲也。自作供養得大功徳。教
他作得大大功徳。自他共供養得最大大功
徳。次兩一對。心事分別。以己財事而爲供養。
名財供養有三。一資具。謂衣食等。二敬具供
養。謂華香等。三莊嚴具謂一切寶物等。次以
殊勝心供養名勝供養。勝心爲三。一專精解
心善解施設種種供養。二純淨心信佛徳重
而設供養。三迴向心求佛心中而設供養。後
二供養就行分別。行離過失名無染供養。無
染有二。一心無染離一切過。二財無染離非
法財也。供養之行順果名至處道供養。佛果
是其所至之處。供養之行能至彼處名至處
道。維摩經名法供養。地持論名行供養。於此
中有三。一財供養爲至處道。二隨喜供養爲
至處道。三修行供養爲至處道。於佛既十。法
僧略同也。精撿藥王具足十供養也。若復有
人下第二段次明歎教又開二別。初總歎一
部經。二別歎一品。總歎一經又四。一格量歎。
二就教歎。三滅惡歎。四生善歎。譬如下第二
歎教凡擧十譬。始自山海終至諸佛自下之
上。十譬不同亦得合爲五雙。初山海。二日月。
三天人。四凡聖。五佛菩薩。此經能救下第三
約人就滅惡門歎。若人得聞下第四生善歎
也。若有人聞下第二別歎一品又分爲四。初
總歎得無量功徳。若有女人下第二別約生
報歎。問聞此品不受女人者聞餘品亦應受
耶。答聞品品皆不受。但約事相似故寄此品
言之。以女人多愛著己身種種嚴飾。今明菩
薩捨身捨臂破彼著情故不生染著。故捨女
身也。若有人下第三明得現報。是故宿王華
下第四付囑。兼明聞經成佛即是後報歎。言
病則消滅不老不死者。有人言。聞法華經要
至老死無中夭而死也。今依智度論云。不斷
百八煩惱名之爲病。得聞經已斷此煩惱故
云消滅。不老者不起六十二見名爲不老。不
死者不失智慧命故云不死。又墮二乘地名
之爲死。不墮二乘故云不死。又聞此經知老
病死等本來寂滅。故云不老死也。説是藥王
下第三明説品利益。多寶如來下第四多寶
稱歎。前雖閉塔而猶稱歎。則不滅義彰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時永仁乙未仲夏下旬自南洛陽東大寺蒙
三論宗學□中之宏恩雕義疏第十一卷之
印本俯乞寺門基固五十六億之霞軒無頌
佛日光輝二千餘歳之風流不變而已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十二
 胡吉藏撰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苦行弘經有二品。今是第二。上明聞經得益
以身命財報恩供養。今明分形六道宣通一
乘。前則是功徳業。今明智慧業。前多是自行。
今多是明外化行。又上明過去本事弘道利
物。今説大士現徳通法益縁。又此下諸品多
是根縁次第。不必須依義生起也。言妙音者
此菩薩過去以十萬種伎樂供養於佛故得美
妙音聲。因以立名。舊經稱師子吼菩薩。今
可得兩音會之。即以妙音作師子吼。又衆生
樂聞稱爲妙音。音能顯理伏物名師子吼也。
此品六章。第一佛放光召彼妙音。第二妙音
奉命而至。第三正明妙音弘經模軌。第四説
品利益。第五妙音事畢還歸本土。第六重明
往來之利。就初又三。第一明佛放光遍照有
縁。第二遍照淨光國土。第三的照妙音之身。
放光爲二。前放肉髻光。次放眉間光也。所以
放二光者一乘妙理踰空有之頂故放肉髻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