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地通於淨穢二土弘經。初偏擧二人者。藥王
既流通所寄。樂説能發輝涌塔。故爲宣持之
首。藥王流通所寄者。流通乘權乘實也。樂説
發輝涌塔者。開發身權身實之端也。爾時衆
中下第二文也。迴小入大菩薩又分二別。初
比丘自誓弘經。次比丘尼自誓弘經。初又二。
前明無學人自誓弘經。次明學無學人自誓
弘經。復有學無學第三文。涅槃云八十。今云
八千。或可千字少點故誤成十耳。或可別有
八十也。然經既會三歸一皆成菩薩。而猶言
聲聞者凡有三義。一者仍本爲名。二者雖復
悟一不失於三。所以然者。本破三病是故説
一。三病既除一藥亦息。非三非一故能一能
三也。三者即詺菩薩以爲聲聞。如前云我等
今者眞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聲聞於
異土弘經者。一者迹示鈍根。如前釋之。二斥
此土難化。三者注經云。菩薩於此土聲聞於
他土者。欲明一乘既顯萬流可一國無彼此
悟無少大在誓雖異所暢彌同也。爾時佛夷
母下第四比丘尼弘經。就文爲二。前授記次
辨弘經。授兩尼記即爲二別。初前請記二授
記。此經始終授記有二。一不請而授。二請而
授。請而授中自有三種。一發言請。如目連等。
二心念請。如千二百等。三現相請。如大愛道
等。於時世尊下次授記。授比丘尼記最在後
者。一依上列衆次第。最在後故。二示女人罪
垢深重。三欲息世譏嫌故最後授之。憍曇彌
者。憍曇是姓翻爲埿土。彌者女也。次授耶輸
記亦兩。初請次授也。爾時摩訶下第二發
誓弘經亦開爲二。前領解歡喜次發誓弘經。
爾時世尊下第五重命菩薩弘經。就文爲二。
初明眼視二諸菩薩發誓弘經。初眼視者。顯
諸菩薩智慧利根懸得佛意及懸得經旨趣令
物信之。如庄周云目撃道存故也。是諸菩薩
下第二發誓弘經。就文爲二。前長行次偈頌。
佛今默然不見告勅者。佛雖歎菩薩懸得佛
意。而菩薩住謙讓門。故言佛不告勅。師弟歎
讓合論。各據一義也。時諸菩薩下明菩薩重
自思惟。佛雖無言我爲菩薩。法應上弘下利
滿願報恩也。遙見守護者。久知壽量常恒雙
林非永滅也。偈文爲三。初一行總標發誓弘
經。次十七行別明發誓弘經。後兩行結發誓
弘經。第二段中又開二別。第一明菩薩忍惡。
第二明忍惡故爲物弘經。忍惡中有二。第一
明大士忍惡。二釋起惡所以。初又二。第一一
偈忍三業惡。如害提婆外道是也。惡世中比
丘下第二忍口業惡。又開爲二。第一起惡之
人。第二正明起惡。各有二段。人中二者。是
増上慢人即出人。或有阿練若下第二明處。
出處攝一切人盡也。而作是言下第二明起
惡亦兩。第一明惡言謗。第二作善言謗。皆明
菩薩能忍。惡言謗者謂毀法謗人。毀法謂是
外道論。謗人謂是邪見之人。就文又三。初兩
行是私處毀法謗人。常在大衆中下第二兩
偈向公處毀法謗人。第三半行明菩薩能忍。
問初既云説外道論義。復何得云自作此經
典。答初云説外道。而外道十八大經復無此
説故是自作。但既非内教。理同外道也。爲斯
所輕言下第二作善言謗。故人中唯有出處
謗中不出善惡也。又二。初半行明起謗。次半
行明能忍。爲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者。小乘
人謂學大乘人明諸法本性寂滅無有二相。
便作是言。若衆生與佛無二相者。汝應是佛。
如世人云汝作此學便是佛也。此言重意輕
也。以輕心出此言故名輕言也。濁劫惡世中
下五行半第二釋毀謗意。惡人所以毀謗者
凡有二義。一者外魔來入身中令其毀謗。三
行文是也。二者内愚癡故不知小乘是方便
執以謗大。二行半文是也。諸城邑聚落下第
二一偈釋菩薩忍惡故處處爲物弘經。後兩
偈結誓如文也
法華義疏卷第九
  時永仁三年交鐘七日中原氏女等勠力同
志也雕一卷義疏祷工親得脱夫恩山疊疊
碧羅八萬之巓徳海洋洋蒼溟三千之底故
會稽曹&MT05501;投衣裳於江水呉郡女子曬屏風
於堂床以疇孝行知今志然則翫直至妙乘
於江北爲即往安樂之指南耳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十
 胡吉藏撰 
  安樂行品第十四
釋安樂行凡有六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
開合門。四體相門。五階位門。六同異門。來意
門者亦有二義。一者成前。二者開後。成前者
凡有三意。一者佛教聲聞凡有三事。一令迴
小入大發菩提心則上三周説是也。二令修
菩薩行則四安樂行是也。三令得佛果後壽
量文是也。爲此因縁故有今品來也。二者妙
法蓮華凡有二種。一者善巧用門。二者眞實
體門。上破三辨一謂對治之用。三病既廢一
藥亦除。欲顯不一不三無二正觀即妙法華
體。下偈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亦不行不分
別。則知三一兩捨縁觀並忘。今欲攝用歸體
故有此品來也。三者持品末云惡世弘經被
毀辱誹謗受諸苦惱。小行之流多生退沒不
能弘經。是故今明安住四行雖居惡世常受
快樂。今欲示末世弘經模軌故説此品。二生
後者將明遠壽之果。故今説遠壽之因即四
行是也。二釋名門者。釋四行名不同。今依竺
道生及注法華經辨四行者。一空寂行。二無
憍慢行。三離嫉妬行。四慈悲行。第一前明空
寂行者。空寂即是諸法實相波若正觀。既乖
實相理則便有苦無樂。與理相應則便有樂
無苦。今正明弘經安樂之義。是故初明空寂
行也。雖内修空觀但始行之人觀力未成處
衆説法多恃解陵物。是故次明離憍慢行。夫
爲師匠若恃解陵他則忌他勝己蓋是有識之
常情。爲弘經之巨患。是故次明離嫉妬行。通
法之人雖無憍慢嫉妬。但所化之流凡有二
種。一求大道。二執小乘。於此二人多生愛恚。
若起愛恚則癡使隨之。故須於學大乘者當
起慈心。於非菩薩宜生愍側。是故次辨菩薩
慈悲行。義不盡者文當具足。通稱安樂行者。
安住四法則便得樂故稱安樂。行者渉行之
義。謂心行此四法也。第三開合門者。開成四
行合但二門。初一是智慧後三爲功徳。心安
福慧弘道利人則便得樂。謂福慧一雙也。二
者雖有四行不出得離二門。得門之中有兩
種徳。空寂是智慧。慈悲爲功徳。中間二種稱
之爲離故離門亦兩。一離憍慢二離嫉妬。謂
得離一雙也。三者雖有四行不出空有二行。
初一是空行。餘三爲有行。謂空有一雙也。四
者雖有四行不出自行化他。初三爲自行慈
悲是化他。謂自行化他一雙也。第四體相門
者第一行以畢竟空觀爲體。第二行以無憍
慢心爲體。第三行以無嫉妬心爲體。第四行
以慈悲心爲體。然此四行唯一正觀。約用不
同故開四種。觀實相義名空寂行。即此正觀
離過之義謂無憍慢嫉妬。即此空觀拔苦與
樂故名慈悲。慈悲心不礙畢竟空。畢竟空不
妨慈悲。雖行慈悲常畢竟空。畢竟空不捨慈
悲。是故超凡越聖。稱菩薩行也亦是空悲二
道。大品云。菩薩住二法魔不能壞。一者知空
二不捨衆生。第五階位門者從初發心乃至
佛地五十二位皆具四行。其中自有成與未
成及功用無功用義。明昧淺深隨位差別。但
經正意爲接退沒之人。末世弘經多受苦惱。
故令安住四法則便得樂。高位已上自具四
行無俟説之。是故發心之人須依此品自行
化他坐禪誦經懺悔。第六同異門者法師品
末明於三事。一入慈悲室。二著忍辱衣。三諸
法空爲座。與今四行義不同者。上文前明有
行。次辨於空。所以然者上品正釋法師。夫爲
法師則爲物説法宜前運慈悲。但慈悲之心
久處生死多諸患難。宜應行忍雖有慈悲忍
辱。若不入空觀則慈悲忍不成。故次明空行。
故從有入空。此品正爲惡世弘經多受苦惱
心生退沒。故前明入畢竟空。則不見身心自
他倶靜便得快樂。故初明空行。以得空觀故
能不起憍慢嫉妬。以得空觀故導成慈悲。故
前明空行後辨有行。又兩品欲示空有不二。
故前後互説也。就品爲二。一問二答。問中爲
二。初歎前二問後。答中亦二。初總標四行名。
二別出四行體。安住四法者。心安住四法則
無復苦。故得安樂名安樂行。一者安住菩薩
行處及親近處下第二別出四行體。又開四
別。初正明行體。二歎教。三勸修。四總釋安樂
義。就出四行體即爲四別。就初行體又開爲
三。第一正明行體。末後四行半偈第二辨安
樂相初文即是釋行。後文釋安樂相。行謂因。
安樂即行所得果。偈後長行第三總結初安
樂行。就初文又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又
二。一標行近二章門。二雙釋二門。行處者修
行之人已入於理而履行之名爲行處。雖未
入理親而近之名爲近處。此二始終之名。故
合爲一。問行處既深。近處爲淺。何故前明行
處。後説近處耶。答前明行處擧深心標旨使
習而近之。問約位云何答有人言。七地已上
已入於理稱爲行處。自爾已還入無生理漸
近稱爲近處。今明依智度論無生既有二處
行近義亦爾。但經意正爲始學之人標此二
處。以得無生相應名爲行處。若未與般若相
應令發心之人漸漸習近。故名近處。若親近
無生則與顛倒疏遠便得安樂。若與顛倒親
近實相疏遠則受苦惱也。云何名下第二釋
行近二章門。則爲二別。釋行處章門爲三。謂
標釋結也。若菩薩下釋章門也。此文意多含。
今以七義釋之。一依智度論二忍解之。住忍
辱地者謂生忍也。後明觀空謂法忍也。論云
菩薩行生忍得無量功徳。行法忍得無量智
慧。生忍是違順等境。菩薩能安忍之於違不
瞋。於順下貪故是功徳。法忍不受一切諸法
知其空寂故得智慧。此據空有二門以分福
慧。又生空位淺與功徳之名。法空既深受智
慧之稱。此約二空淺深以分福慧。又倶就有
門以明二忍。忍違順衆生爲生忍。忍衆生違
順等法爲法忍。此二亦有淺深。衆生五情取
之不得。又是假名。是故易忍。違順等法是見
聞現事。是故難忍。以約忍有淺深以分福慧。
然自有福慧不二。無有淺深。今約觀門階級
故分淺深也。初文四句。一住忍辱地者。總明
三業也。忍辱名地有二種義。一者不爲外縁
所動故名爲地。二者能生如地。以能忍諸辱
得通大法。萬善便生故名忍心以之爲地。柔
和善順者。柔和其言不逆誤物謂口忍也。而
不卒暴者。雖刀杖加之而身不妄動。以不加
報故是身忍。又是威儀庠序名不卒暴。如大
品云。菩薩一心安祥也。心亦不驚者。又但非
身口不加報。亦不起一念嗔心謂意忍也。又
能安同異故心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者。上
辨生忍。今是法忍。二者上是觀方便。今是正
觀體。以調身口然後始得入實相觀也。三者
上明菩薩行。今明菩薩解。四者住忍辱地是
方便慧。觀空謂實慧也。五者住忍辱地是外
行處。觀空是内行處。六者住忍辱地然後觀
空者。要前明有中行諸功徳。以有資空然後
始得從空出有。不爾者墮二乘地。七者住忍
辱地然後觀空者。欲簡異耶見觀空。智度論
云。邪見空前作惡業然後撥之。今言眞空者。
前行施戒忍禪然後觀空也。又復於法無所
行者。以住忍辱地調柔身口故得入空。以入
空故不行一切生死涅槃等法也。而觀諸法如
實相者。上不行顛倒之法。今觀實相法也。亦
不行者。初明不行不實。次明行實。今實不實
一切不行故言亦不行也。不分別者。亦不分
別行與不行也。上忍辱等即世諦觀。觀諸法
實相乃至不行不分別。謂第一義諦觀。以諸
佛説法常依二諦。故菩薩依佛修學亦作二
諦觀也。次就生法二空釋者。從初不行至觀
實相謂法空。不行不分別謂生空觀出。正法
華下偈中亦有此意。初不行一切法即法空。
亦不分別男女謂衆生空。先明法空後辨生
空者。一是説門次第。二惑者謂有人能作法
空觀。故復除其觀主。智度論亦有此文。次就
三諦釋此文者。住忍辱地等謂世諦觀。於法
無所行而觀實相謂眞諦觀。亦不行不分別
謂非眞非俗中道觀。不行者不行眞諦也。不
分別者不分別世諦事也。故名非眞非俗中
道觀。此三諦是因縁義以不二言二。二名二
諦。二不二爲中道也。次就泯境智釋者。又復
於諸法無所行乃至觀諸法實相。明縁盡於
觀也。所言縁盡觀者。一切顛倒邪縁皆盡於
正觀内也。亦不行不分別者。觀盡於縁也。以
邪縁既盡。正觀亦息。故縁觀並忘境智倶寂。
後偈中亦有此意。初明生法二空謂盡縁。次
偈言不得諸法不知不見即盡觀也。故肇師
涅槃論云。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智。法
無有無之相。故無數於外。聖無有無之智故
無心於内。於外無數。於内無心。不知何以目
之強稱正觀也。是名菩薩下第三結行處也。
云何名下第二次釋近處。就文亦二。初明有
近處。次明空近處。亦前是形近處。次是心近
處。夫始行者擇閑居以靜身。然後心定以近
理。問行處中亦明空有。與今何異。答前明空
有爲深。今明空有爲淺。故始行者有空有二
觀可擬地前柔順忍也。深行者亦有空有二
觀。登地已上無生忍也。就文又二。一明不應
親近。二明所應親近。不應親近凡離十縁。一
不近國王謂離憍慢縁。二不近外道謂離邪
見縁。始行之人未能邪正等觀故不應近也。
注經云。未能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故不應近
於外道。路伽耶陀者舊云是惡解義。逆路伽
耶陀者是惡論義。注經云。路伽耶陀者如此
間禮儀名教儒墨之流也。逆路伽耶陀者如
老莊玄書絶仁棄聖之例。又言路伽耶陀翻
爲世間行。正法華云讃序歌音。逆路伽耶此
云逆世間行。正法華云。結偶習俗也。亦不親
近諸有凶戲。第三離散亂縁。那羅者此翻爲
力。注經云。文身幻術等是也。文身者以彩畫
身使班也。亦不親近旃陀羅下。第四離惡業
縁。旃陀者此云可畏。亦云惡。羅者下姓也。又
不親近求聲聞者。第五離小乘縁。始行菩薩
大照未圓恐容染小法。故令意形宜隔行止
勿共。或時來者隨宜説法無所希求者。若有
機感即爲説法。不爲名利無所希求也。又菩
薩下。第六離染愛縁。五歳已還名小女。許嫁
爲處女。又云立志不嫁爲處女。亦復不近五
種不男之人者。第七離無志縁。十誦律五法
第一卷云。一生不能男。二半月不能男。三妬
不能男。四精不能男。五病不能男。又云。天刑
都變半。天者天性不能。刑者被刑者。都者都
無根。變者女變爲男猶不能也。半者半月能
半月不能也。注云。一無根。二二根。三不定
根。四有限根。五妬不能男也。不獨入他家者。
第八離譏嫌縁也。若爲女人説法下。第九離
能生他愛縁。不樂畜年少弟子。第十離自生
染愛縁。問何故不親近此十縁耶。答始行之
人顛倒強觀行弱。忽親近非道之縁者。進無
濟彼之功退有愛累之失。如少湯投氷反助
成結。若得正觀現前。隨意親近。如通達非道
即是佛道。不見産業之事不入波若觀者。又
攝大乘論明菩薩有甚深戒。具作十惡五逆
等業。則進有濟彼之功。退無愛染之失。又菩
薩有二門。一世界門。二第一義門。世界悉檀
隨國土風俗譏嫌。雖是深行不得親近。二第
一義門。不見近與不近四句不行。雖有二門
而未曾二適時而動。常好坐禪下。第二明所
應親近。問攝心應在觀始。何故在終耶。答由
遠離諸縁方得攝心耳。所以在後明之。又遠
離十縁謂菩薩戒。常好坐禪謂菩薩定。後明
觀空即智慧也。復次下第二明空親近處。就
文爲二。初作第一義觀。次明世諦觀。初有十
七句。觀一切法空者不見有也。如實相者顯
空觀是眞實也。又觀一切法皆如皆是實相。
不顛倒者。不取空相也。不動者不生動念也。
不退者一得不失也。不轉者不爲異縁所動
也。如虚空者畢竟清淨。不如數論外道所計
虚空也。無所有性者本性爾也。一切語言道
斷者四句不能詮也。不生不出不起者智度
論云。縁邊畢竟不可得故名不生。因邊不可
得名不出。果邊不可得故名不起。又解不從
外來故名不生。不從内出故名不出。不從内
外合有故名不起。無名無相者外無名故無
名。内無相故無相。又離十相故名無相。實無
所有者。實録無所有。又實録無所無。乃至實
録無顛倒五句也。無量無邊無障無礙者。六
情不能量故名無量。又不墮三世名爲無量。
又言。無空有之量故稱無量。邊不可得故言
無邊。又無斷常諸邊故名無邊。即有是空。即
空是有。空有不二故云無礙。法性自爾。累不
能障故云無障。但以因縁有者。第二明因縁
世諦觀。前明眞諦後明世諦者。示實相爲本
諸法爲末。又上明常好坐禪修攝其心。則從
有入空今從空出有。瓔珞經云。從有入空名
第一義觀。從空出有名平等觀。因是二觀爲
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觀也。從顛倒生故説
常樂者。上明空有二諦。即是顯正義。此句叙
縁迷。以不識因縁有故從顛倒生計有常樂。
常樂屬上句也。有人言。諸法實無所有從顛
倒生。是故見有如眼病見空華也。光宅云。以
取相因生諸法故云從顛倒生也。有人言。顛
倒者即釋成上因縁義上云因縁者。如大品
明衆生顛倒因縁故有六道也常樂字向
下牽之也
偈文
爲二。第一雙標行近二處。第二釋行近二處。
初一行半謂雙標也。常離國王下第二釋二
門也。長行明行近二處。各有空有二門。今偈
轉勢説法。前合釋行近二處有門。次合釋行
近二處空門。欲以空有合爲一類也。釋有門
中前釋次結。就釋中但釋有近處。不釋有行
處者凡有二義。一者欲顯離十種惡縁通得
作行近二處前方便故也。離十種惡縁既得
爲行近方便。即顯前住忍辱地等亦通得與
行近爲方便也。二者爲欲存略故。但擧近處
之有行耳。問何故長行前明行處。今前明近
處。答長行中就説門次第前明行處之深次
辨近處之淺。今依修行次第前明近處之淺。
後明行處之深也。長行具明十縁。偈文不可
分別。但略無第十生自染愛縁。所言三藏者
凡有三種。一者小乘三藏。二者大乘自有三
藏。如攝大乘論説。三者大小合論三藏。謂聲
聞藏縁覺藏菩薩藏。有人言華嚴等爲大乘
慧藏。決定毘尼經爲大乘毘尼藏。地持論等
爲大乘阿毘曇藏。今謂大乘經中自有三藏。
不應引論也。今言小乘三藏者。欲簡餘二種
三藏也。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者。深著五欲謂
起愛人。求現滅度謂起見人。見有身心勞累
故求速滅。是則名爲行處。近處者第二總結。
有人言。應結近處。復言及行處者。此是行家
親近。所以言及行處。以此二處者。有人言。唯
應言以此一處。而言二處者。行處是第一。親
近處是第二。故言二處耳。今謂不爾。離上十
縁通得是行近二處方便。是故名爲二處也。
又復不行下第二合頌行近二門空義也。就
文亦有二。初二行半前頌空行處。次五行半
頌空親近處。初一行頌上不行之言。即辨法
空義。上中下法者。有人言。善惡無記三性爲
三品也。今謂即以三乘爲三品也。又人天爲
下。二乘爲中。大乘爲上也。有爲無爲者。爲無
爲兩捨也。實不實法者。上來泯昔教。此句泯
今教。以三乘爲權。一乘爲實。今皆不行也。亦
不分別是男是女者。半行頌上亦不分別上
偈辨法空故今明生空也。不得諸法不知不
見者。不得諸法泯境。不知不見泯觀。二空義
圓境智倶絶明理既周故。後半偈結爲行處。
一切諸法下第二頌空親近處。就文爲三。初
一行半明空親近處體。顛倒分別下二行明
空親近處前方便觀也。觀一切法下二偈明
從方便觀入於正觀。三門次第者。前示觀體。
次令修習。修習既成後明得觀也。又初辨得。
次明失。後重明得。若有比丘下第二四行半
頌安樂。即行果也。就文爲三。初一行半標安
樂。二行半釋安樂。半行結安樂。兩行半爲二。
初一行入定。謂聖默然。次一行半起定明聖
説法也。又文殊下第三結初安樂行。又文殊
下次明第二安樂行。有人言。第二行以説法
爲體。即名説法安樂行。然説法是音聲性。法
入所攝。今不論此正取動口言説之心。是第
二行體。有人言。第二行口無四過爲體。今明
以無憍慢爲體。良由内懷憍慢自擧陵他。是
故説人好惡長短等。欲弘大道宜應離之。又
憍慢是癡使。菩薩不應起也。又衆生皆有一
乘。同有佛性。並當作佛。不應慢之。如戒經
云。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亦如常不輕菩
薩不輕一切。作此不輕即是弘一乘也。就文
爲三。一勸住安樂行。二明行體。三辨行果。若
口宣説下明行體也。行體爲二。初長行次偈。
長行爲二。前明離過爲行體。次明集徳爲行
體。不樂説人及經典過者。若説人過人聞起
嗔不受大道。又説人過必是輕慢之心。則自
生煩惱。不説經典過者。如來説法淺深隨機
終歸一道。不得執大呵小執小呵大。如百喩
經説。有二弟子。互打師兩脚即其事也。亦不
輕慢諸餘法師者。弘小乘者名爲餘師。當起
愍惻不應輕之。又劣於己者名爲餘師。當恕
之不逮亦不應輕也。於聲聞人亦不説其過
惡。亦不稱名讃歎其美者。別稱名説過則生
其嗔心。若稱歎之則増其執見。但得用大通
呵於小耳。善修如是下第二明集徳行體。但
以大乘而爲解説者。設答小乘義者方便誘
引終令入大。故藥草品云。恒爲大乘而作因
縁。偈頌上二章。即爲二別。但轉勢説法。又遂
近頌之。前六行半頌於集徳。次有五行頌於
離過。初又三別。二行半明淨於内外爲説法
方便。次有兩行正示説法之方。次有二偈示
答難之能。弘法之人唯此三事。故具陳之也。
除嬾惰意者。第二頌上離過。五偈二雙。初一
行誡令勿懈怠。次一行半勸使懃精進都。不
肯説爲嬾惰。數數停息爲懈怠。又不懃於事
爲嬾惰。不堅於理爲懈怠也。次一偈誡説法
之人勿悕外財。次一偈半勸内心念法。我滅
度後下第三明安樂果。就文爲三。初一偈牒
前行體。次兩偈明離苦果。次兩偈明得樂果
也。又文殊下第三行。有人言。第三名離過
行。取決定息惡之心爲行體。有人言。以意除
三毒爲行體。今以離嫉妬爲行體也。初長行
次偈。長行爲二初明行體後辨行果。行體爲
二。初誡次勸。誡中又二。初誡令於人不應起
過。次誡令於法不應起過也。嫉其資財爲嫉。
妬其正報爲妬。覆藏自性典情順時宜名之
爲諂。爲欺彼故現承事相稱誑也。又亦不應
戲論諸法下第二誡令於法離過。無記心中
往復言論名爲戲論。中論云。戲論有二種。一
者愛論二者見論。今離此二也。有所諍競者
誡令不應偏有所執。求那跋摩遺文偈云。諸
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
違諍也。當於一切衆生下第二勸令集善也。
不多不少者多説則起輕厭。少説則文理未
足生彼迷心也。文殊下第二明行果。初明離
惡果。得好同學下次明得善果也。偈文爲二。
五行頌行體一行頌行果。五行之中初二行
頌上誡令離惡。三行頌上勸令集善。又文殊
下第四慈悲行。前長行次偈。長行爲二。初明
行體次辨行果。行體爲二。前明於學大乘人
中起慈心。令其速悟得佛樂。次明於學小乘
人起大悲心。欲拔其執小之迷令速離苦也。
應作是念下出可悲事。不聞不知不覺者執
小爲究竟。初不曾聞小是方便。非但不聞。意
亦不知小是權説。非但不知亦都不覺。又言
不聞。謂無大乘聞慧。不知明無思慧。不覺明
無修慧。不問不信不解者。非但執小不聞於
大。住増上慢亦不訪問學大乘人求其權實。
學大乘人設爲人説亦不信受。非但不受小
執既深在根又鈍。故不能解悟也。文殊下次
明行果。亦開爲二。次明離惡果常爲比丘下
次明得善果。對上慈悲兩行故有得離二果。
得果之中前明人愛。虚空諸天下次明天護。
問天上自有經卷。何故來人間聽法耶。答智
度論云。佛不説天上有經卷。設令有者。忉利
兜率二處有之。諸天來者。人有三事勝天。一
能斷欲。二強識。三精進。天有二事劣人。一欲
天著五欲。二色無色天著禪味故不及人所
以來人間聽法。又菩薩天欲弘法利人。故來
人間聽法。又欲逐諸惡鬼及増益法師身心
二力。是故來也。所以者何下第二大段次明
歎教。所以歎教者凡有三義。一者四行由經
而成故須歎經。二者上明弘經之行。今歎所
弘之經。但如來在世善識物機默説有時。弘
經之人亦須知時而動。不得聞經福重遇人
便説。三者近爲釋成上人愛天護文生。此經
既爲三世佛所守護愛念。人天護念何足稱
哉。就文爲三。一者雙標二説。二者雙擧兩譬。
三者雙結。雙標者初明三世佛所護。文殊下
歎教妙理深。無量國中名字不可得聞者。一
者小乘國中所不聞也。二無縁國中不得聞
也。三者不作聞相不作句相無聞者相。如此
之聞無量國中甚難得也。譬如強力下第二
雙譬。爲二別。初譬昔未得説法華。次譬明今
始得説。皆前譬後合。轉輪聖王譬佛。小王喩
四魔。起種種兵明隨機設教使物修行降伏
四魔。戰有功者明佛見衆生。修行滅惑稱爲
有功。稱根授法各也。隨功賞賜隨所修行斷
惑多少得諸功徳也。智斷爲田禪定爲宅。有
餘涅槃爲聚落。無餘涅槃爲城邑。慚愧爲衣
服。道品爲珍寶。象馬奴婢喩以神通。獨王頂
上有此一珠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一乘妙法
也。王眷屬者謂十方佛及大菩薩。驚怪釋迦
以一乘大海。澍二乘牛跡。以未有大機而授
大法理所不應。故稱驚怪。合譬如文。文殊師
利如轉輪王下第二爲今教作譬。大功者謂大
障將傾大機欲動則爲説一乘。法華論云。實
有功徳人聞説大乘而取非大乘。如是倒取
爲對治故説王頂解珠與之。十種無上中云。
欲示現説無上故明解髻中明珠譬。文殊下
第三雙結爲二。初結教妙理深。次文殊下結
諸佛守護。次偈爲二。初四行頌行體。次十行
半頌歎教。不頌行果攝入後大段頌之。頌歎
教中九行頌譬。一行半頌雙結。略不頌雙歎。
上雙譬雙合。今總爲一譬一合。三行頌初譬。
一行頌後譬。三行半頌合初譬。一行半頌合
後譬。此經爲尊下一行半頌上雙結。半行頌
結歎教妙理深。一行頌結諸佛守護。我滅度
後下第三大段。一行半勸修四行。而言親近
四法者若未能履行四法則應親而近之。讀
是經者下第四大段。廣釋安樂近接勸修文
生。就文爲三。第一明覺中得益。第二明夢中
得益。第三總結稱歎。問現見讀法華人憂惱
疾病。云何言讀是經者常無憂惱耶。答衆生
二種。一定報業。二不定報業。不定可轉
定不可轉二者轉重爲輕。故讀經之人横羅
殃咎。三者不如説行故病不除。如不依方服
藥。四者衆生有無量劫罪漸得微薄。問何故
云讀是經者常無憂惱。答此經開二權二實。
暢於佛心故能化之佛及三根領解並皆歡
喜。即是歡喜經。是故讀者常無憂惱。又無病
痛者前歎能除心病。此歎能除身病。藥王品
云。此經是閻浮提人病之良藥。所以然者此
經始末破三種病。一凡夫二小乘三菩薩。是
故讀者得無病痛。顏色鮮白者上歎離益。今
歎得益。不生貧窮者上歎得現報益。此歎得
生報益。以一乘備萬徳故讀者不生貧窮。以
一乘尊極故讀者不生卑賤。一乘理正故讀
者形無醜陋。衆生樂見者上明離果。今明得
果。刀杖不加者前離内惡今離外惡遊行無
畏上離内惡中有得有離。今外益中亦有得
離。前明離果今明得果。若於夢中第二明夢
中得益。望前則是後報益也。凡有五夢。初一
行半夢見佛爲衆説法。次一行半見己身爲
衆説法。次六行半夢聞法得授記。次一行半
夢見修菩薩道。次五行夢見成佛。前夢得
因中益以四言偈頌之。後夢成佛得果事大。
以五言偈頌之。此五夢從淺至深以爲次第。
初明行淺故但見佛説法。次解漸深見爲他
説法。次見得記。次見修行。次成佛果。智度論
有五夢。一熱氣多故夢。二冷氣多故。三風氣
多故。四見聞多故。五天神與夢。今是第五。僧
祇律明五夢。一實夢。二不實夢。三不明了夢。
四夢中夢五前想後夢。今是實夢也。最後一
偈第三總結如文也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所以此品來者從見塔至安樂行。四品證前
開後。此下三品正明開於後。謂辨身權身實。
此品與見塔品同從地涌出倶顯如來法身。
但見塔品以能化顯能化 涌出品以所化顯
能化。能化顯能化者明多寶實不滅方便示
滅。以顯釋迦法身無生滅應身有生滅普集
分身明淨土佛是應非眞。以顯釋迦是迹而
非本故名能化以顯能化。今擧所化顯能化
者涌出菩薩既多即顯釋迦成佛來久。故名
所化顯能化也。問何故顯成佛久耶。答眞應
二身要具二義。一者法身無生滅。應身有生
滅。二者法身唯一。應身即多。上品已顯此二
義。但未知釋迦爲近證法身爲當久證。猶未
明此一義。故擧涌出衆多顯釋迦證法身已
久。具此三門義乃圓足。二者世間衆生凡有
二種。一身二命。身則生滅。命有始終。凡夫既
爾。二乘亦爾。至人超四句之外出百非之表。
但無名相中爲衆生故假名相説亦辨身之與
命。上品明本一迹多眞常應無常謂辨法身。
今品以去明佛壽命。身則不生滅隨縁生滅。
壽則無始無終方便始終。辨此二門則果徳
究竟。故肇師涅槃論云。六趣無以攝其生。力
負無以化其體。此明身無生滅也。隨之不見
其蹤。迎之罔眺其首。謂壽無始終也。斥凡夫
身命既爾。破二乘執義亦然。又有此品來者
上品明多寶分身。各有三義故來如前所説。
今千世界塵數菩薩從地涌出爲欲流通此
經。何以知然。塔品明佛命持經。今下方菩薩
應命而出欲弘經。故彌勒偈明涌出菩薩云。
爲供養於佛及護持是經。乃至神力品初涌
出菩薩發誓弘經即其證也。又有此品來者
將説壽量。恐物不信受故前明大衆雲集。證
後説不虚。又時會見多菩薩從地涌出。生希
有心増長福慧。故有此品來也。又有此品來
者顯法華經有十不思議。即是十種妙義。上
已明化主國土不思議竟。今次明徒衆不思議
也。所言涌出品者凡有三義。一者從事立名。
千世界塵數菩薩從地涌出故目品。二者以
昔教爲地。謂昔説王宮實生雙林實滅。則以
始終教地覆佛無始終。今廢始終之教顯佛
壽無始終。如烈地涌出。三者如來遠壽昔爲
衆生煩惱心地之所覆。故不得説。今煩惱心
地將傾得説如來遠壽。因名表義。故以目品
也。問有人言。初開三顯一以明因此事已竟。
今明開近顯遠以辨果是事云何。答上已論
之今當略説。開三顯一者開二種三顯二種
一也。開二種三者明昔三因三果皆是方便
也。顯兩種一者顯今一因一果並爲眞實。若
爾者不得言開三顯一以明因也。又前正斥
二乘果非究竟。歎佛果爲究竟。則是正明果
義。不應謂辨因也。又夫欲釋經宜觀其題題
稱妙法則以果爲妙。因行未極則非妙也。故
應正辨於果。不得言明因也。問上既明佛果
爲妙。以何爲因耶。答顯佛乘究竟爲果。即顯
二乘非究竟故屬於因。二乘既其是因。人天
亦遠屬因攝。故五乘言之上辨佛乘爲果。攝
餘四乘皆悉是因。以此詳文理應然也。就此
三品亦開四章。一明序説。二略開身權身實
動執生疑。三執動疑生申疑致請。四廣開身
權身實斷疑生信也。初分經去大序近故無
小序。去大流通遠故有小流通。後分經去大
序遠故有小序。去大流通近故無小流通。就
序分中又開三別。一開發序。二疑問序。三誡
許序。開發序者因涌出菩薩數多。開發釋
迦成佛已久也。疑問序者未了菩薩涌出之
意。是故問佛也。壽量既大事。恐物生疑前須
誡聽許説也。就初又二。第一明遠縁由。二明
近縁由。遠縁由者因他方菩薩發誓弘經得
顯涌出菩薩。因涌出菩薩得開釋迦遠壽。故
以他方菩薩爲遠縁由。正明涌出爲近縁由。
初遠縁由中爲二。一他方菩薩請。二佛止請。
初明他方菩薩請欲通經者從上見塔品命持
經人。故諸菩薩應命欲持。而至此品方復發
言者欲明三聖共開壽量。一者因釋迦命持
經人。二者諸菩薩待至今品方奉命請持。三
者釋迦止請。故仍有涌出菩薩開顯壽量。故
初分經有釋迦現瑞。彌勒生疑。文殊答問。三
聖共開乘權乘實。今亦三聖共開發身權身
實也。爾時佛告下第二止請。上命持經。今言
不須持者兩言似反而實以符會。以佛命持
諸菩薩請持故得止請。便得顯涌出菩薩開
佛壽量。此乃是前後相成非相乖也。是以前
文命持故得弘經。後文止持故開遠壽。則是
弘經也。就佛止中凡有二句。一者止他方請。
二所以者何下擧此土自有菩薩以釋止。以
他方非釋迦所化故不得顯釋迦壽量。是故
止之。此土菩薩是釋迦所化得顯釋迦壽量
故擧以釋止也。前文標於他方菩薩意在於
此也。而言六萬者明所化菩薩自超六趣之
中。得顯釋迦成道久也。菩薩眷屬亦六萬者
明所化眷屬亦超六趣之中今皆成就。彌得
顯如來成佛久也。問菩薩涌出爲開壽量。云
何言護持讀誦廣説此經耶。答開顯壽量即
是廣説此經。又諸菩薩來有始終二事。一者
初開壽量。二終弘宣此經。故涌出標其初開。
神力序其終護也。佛説是時下第二明近縁
由。就文亦二。一者通明諸菩薩涌出。第二別
明四大士問訊。所以有此二章者初明涌出
開能化壽量。即是教門。四大士問訊明衆生
易度。謂所化信受。即久已成佛衆生久已信
受。此二是縁教感應。宜分二章也。初有十章
同顯成道已久。第一明涌出時節。即辨昔非
説壽量之時今正是其時也。娑婆世界者第
二明涌出處。昔以近教覆遠如地覆菩薩。今
廢近顯遠譬地烈而現。但娑婆地烈不辨餘
土烈者有二種義。一者欲明昔娑婆教門以
近覆遠。今廢昔娑婆教故從地涌出。二者欲
以釋迦所化得顯壽量。故還明釋迦之土也。
而於其中下第三明涌出之人。正以所化得
開顯能化故明涌出人也。問塔品何故能化
顯能化。今以所化顯能化。答塔品明過去佛
既方便示滅而實不滅。當知釋迦亦然。現在
分身佛非實佛。則知釋迦亦爾。故能化顯能
化也。今以菩薩數多及並已成就。則知釋迦
成佛已久也。是諸菩薩下第四歎菩薩徳。明
所化徳高。顯能化成佛必久也。先盡在此下
第五明菩薩來處。昔以生滅之教覆佛無生
滅虚空法身。故言在此世界之下虚空中住。
若不作此釋文諸大士等分形六趣弘道利
人。何由乃居世界之下虚空中住。故知必有
所表也。是諸菩薩下第六明菩薩來意。聞塔
品命持經之人是故發來。欲開顯壽量及流
通此經也。一一菩薩下第七列諸菩薩數。所
以列數多者良由所化數多顯成佛已久。如
見學士積徳數多。則知法師敷講義來久。此
中列數皆從少至多。但初導主少而眷屬多。
後明導主多眷屬少。譬如領六萬人來者唯
有一師。領五萬弟子來者則有二師。如是轉
倍也。是諸菩薩下第八明涌出儀則。至釋迦
多寶佛所者欲顯釋迦久證法身無生滅。應
身有生滅也。至分身佛所者欲顯釋迦久得
本一迹多也。塔品明諸佛來以顯法身。今辨
菩薩出欲顯壽量故至二佛所。是諸菩薩下
第九明問訊時節。所以明時節久者欲顯菩
薩數多。由菩薩數多故得顯佛成道已久也。
爾時四衆下第十明大衆覩見。任大衆力不
能盡見。今假佛威神故能見。明大衆得見表
假佛説身權實方得領悟也。是菩薩衆中下
第二段別明四菩薩問訊。開爲四別。一諸菩
薩問訊。二佛答。三隨喜。四稱歎。初又四別。
一列名。在空有之表故云上行。踰斷常之際
名無邊行。出垢累之外名淨行。道足故稱安。
智圓故云立。謂安立行也。是四菩薩下第二
句歎徳。涌出菩薩凡有三品。上品有四人。中
品有六萬。故初止請。中云師及弟子皆有六
萬。下品無量千萬億數。在大衆前下第三句
問訊儀則。而問訊言下第四句正問訊。初長
行次偈。長行二。初問訊能化。所應度者下問
訊所化。少病少惱者凡有三。一者無病無惱。
二者多病多惱。三少病少惱。三句之中但得
一句。所以不得無病無惱者衆生未得免疾。
佛何由得無病無惱耶。不得多病多惱者衆
生若都不從一乘之化可言病惱多耳。復有
受化故不得稱多。但得問少病少惱也。問少
病少惱有何差別。答智度論云。隨世俗法有
二種問訊。一問訊心爲少惱。二問訊身爲少
病。若就所化釋者衆生無結使之垢故如來
少病。衆生脱厄苦之患則如來安樂也。爾時
世尊下第二次答兩問。前答初能化問。是諸
衆生下答所化問。就文爲兩。初明直往菩薩
易可化度。始見我身聞我所説者即華嚴之
會諸菩薩等聞説華嚴即入佛慧。除前修習
學小乘者明迴小入大之人大機未熟從華嚴
之會竟靈山之前未得顯教大乘故簡除之
也。如是之人下第二明迴小入大菩薩大機
已熟今化得之故名易度。亦稱入於佛慧故
知法華即是華嚴。不應謂華嚴理深法華義
淺。然直往之人初見佛身即得領悟故佛無
疲勞。迴小之流經四十餘年方得入道應有
疲勞。但今取始終皆得悟入道總名易化無
勞疲也。又言始見我身則見釋迦過去久成
佛之始。則涌出菩薩是也。此擧過去之始明
迴小入大之人亦入佛慧。辨今世之終。始
終之縁並皆得悟故衆生易度耳。爾時諸大
士下第三明隨喜。以能化二權二實既顯所
化直往迴小二人皆悟。此則稱大士之懷故
隨而歡喜。於時世尊下第四稱歎。欲顯無嫉
妬人爲佛所歎。爾時彌勒下第二大段疑問
序。開爲兩別。一彌勒問釋迦。二分身侍者問
諸佛。初又二。一懷疑。二發問。懷疑如文。時
彌勒下第二發問。長行叙欲問意。偈文正問。
正問爲三。初一行標請。次十三行正問。後五
行半結請。正問中凡有五問。開爲二別。前兩
偈有二問。是從何所來者第二正問有二。一
問來處。二問師資。初有二。前問所從來處。以
何因縁集者第二問來意。巨身大神通者歎
菩薩徳。成上二問也。一一諸菩薩下有三問
問於師資。就文爲二。初九行序其數多。次二
行正問師資。前二行先問後歎其徳積。今三
問初叙其數多。若徳積而數少若徳少而數
多並不得顯成佛久。要具此二義方得開於
壽量。故彌勒問中具足序也。是諸大威徳下
第二問師資。一行問終成就之行。從誰初發
心第二問其始行。稱揚何佛法三句問中間
之行。此三問中具問師與資。欲開壽命意在
問師。故一一問初皆標誰。以正顯師壽故問
師也。如是諸菩薩下第三五行半結請。就文
爲二。三行半明彌勒未解故請。言乃不識一
人者菩薩涌出爲開法身之相。法身非十地
所了故言不識一人。次兩偈騰衆請。爾時釋
迦下第二諸佛侍者發問。開爲兩別。初問。次
答。如文。爾時釋迦牟尼下第三段誡許序。又
開二別。初歎問。次誡許。言大事者因此問得
顯壽量佛果大事。又因此問時衆得十二種
大益。又因此問廣説壽量利益未來無邊衆
生。故名大事。大品云。波若爲大事故起者謂
救濟一切衆生也。汝等當共下第二誡許。前
長行。次偈。長行前誡次許 被精進鎧者爲説
大法當精進求取之也。發堅固意者今聞説
大法勿退沒也。如來今欲下第二許説。文有
四句。一宣示諸佛智慧力者開身權身實。理
無不鑒謂智慧力也。故下文云或爲此衆故
説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爲説佛難値。我智
力如是慧光照無量故知明佛慧長短。即是
明佛智也。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者然諸佛法
身非長非短而能長短適化故名自在神通力
也。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者師子本伏今起名
爲奮迅。所以奮迅凡有三義。一欲袪塵。二欲
申舒。三顯無畏。今説法身無生滅始終破凡
夫二乘始終生滅之執喩同袪塵。昔以權教
覆實實則不顯。今開身權身實則眞應義顯。
如師子舒申義也。昔爲縁不堪故不説法身
眞實。故名有畏。今大機已熟堪聞説之。故喜
無畏。如師子不懼也。諸佛威猛大勢之力者
既顯法身常住雙樹無常。莫能摧伏故名威
猛大勢力。又今説法身必能滅惑生解。故稱
大勢力也。偈文重明誡勸。佛智叵思議者非
長非短能示長短。雖示長短未曾長短。故名
不思議。若昔短今長何名不思議也。甚深叵
分別者此明法身絶四句。超百非故下文云。
非實非虚非如非異。豈可以常無常等而分
別也。爾時世尊下第二大段略開身權身實
動執生疑。初長行。次偈。長行又開二別。第一
牒問。我於是下第二前答其師資之問。所以
前答師資問者將欲開佛壽量故也。此諸菩
薩下次答第一所從來處問也。阿逸多下此
非答問。但釋上在下方住意耳。所以下方空
中住者虚空即是實相法身。菩薩心常遊實
相而勳習之故常在下方住也。不作此釋則
文無可消。偈文爲三。初一行三句頌答第一
師資問。次兩行三句頌第二答來處問。志念
力堅固下四偈重答第一師資問。又開三別。
初一偈牒所化明弟子義。次兩偈正明能化
辨於師義。後一偈雙結能化所化師資之義。
問偈前文云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爾乃教
化之。後文云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衆。初文
明近。後文明遠。二語相違。云何會之。答今
以二義解釋。一者有不二二義。二者有二不
二義。不二二義者初言伽耶者蓋是昔伽耶
耳。以昔日亦在伽耶城成道化此等衆即是
久遠已來。故與後文不相違也。問昔云何亦
有伽耶。答壽量品云。自從是來常在娑婆説
法教化。故知昔有娑婆及伽耶。又下文云常
在靈鷲山。靈鷲即是淨土。遂不毀滅。伽耶還
同此義。前文直唱伽耶成道猶未明其過去
之與現在。後偈云我從久遠來則釋上是過
去伽耶也。次云二不二者即指伽耶之近以
之爲遠。亦指過去之遠爲伽耶之近。欲顯近
遠不二令衆生懸悟正道也。問何以知然。答
前明五十小劫即是半日。既是近遠無二。今
類此可知。竺道生云。言彼長者即伽耶是也。
伽耶是者即非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者何
獨是乎。然則長短斯忘長短存焉。蓋是古舊
之説。勿得疑之。爾時彌勒下第三大段執動
疑生申疑致請。彌勒所以疑者不知是昔日
伽耶故生疑也。初長行。次偈。長行有二。初疑
問次請答。就初又二。前懷疑。即白佛言下第
二正問。又開爲三。謂法譬合。法説又二。初明
佛成道近云何於此少時頓能化爾許。斯等
久遠第二明菩薩修行來久不應始就佛受
學。譬如下第二譬説。又兩父少譬佛成道近。
子老譬菩薩修行久。合譬爲三。初明成道近
合父少譬。如此大衆下合子老譬。今日世尊
下合父子老少互相指譬也。我等雖復下第
二請答。又開爲二。初明請意。唯然下正明請
説也。偈文爲二。第一十一行頌疑問。次三行
頌請説。就疑問又三。即頌前法譬合。頌法説
有三。初一行頌佛成道近。次二行半頌諸菩
薩修行久。次一行半明久近相違請佛爲説。
次二行頌譬説。亦三。半行頌父少喩上成道
近。一行頌子老譬上修行久。半行頌父子相
違喩上第三近遠相違。合譬中初半行合父
少。次三行半合子老。請説三偈中二行頌請
意。一行頌正請
  壽量品第十六
四門釋之。一來意門。二得失門。三釋名門。四
開合。所以有此品來者明身權身實有四章。
今是第四廣開身權身實斷疑生信也。然此
品大明覺理嚢括古今。文約義豐意深致遠。
雖是一章之經乃通會釋迦始終一化意也。
若能解其義趣生無盡之慧長無邊之福。亦
滅無量重罪。昔有數人共乘船遭風餘伴並
溺死。唯一人憑物濁濟。夜夢云。汝所以偏得
脱者昔曾聽法華壽量品故也。又下分別功
徳品云。説此壽量品時十二種利益八種瑞
相。餘經明得道未有如斯之盛。講者宣留意
尋其旨歸也。問何故頓有功用耶。答三世
佛正果及三世佛依果皆爲開壽量而興。如
多寶涌現即過去佛爲開壽量故興。分身佛
即現在十方佛爲開壽量而集。涌出菩薩即
皆是一生補處。謂當來佛爲開壽量而現。故
十方三世佛皆爲開壽量。即知壽量事大故
有如上功力。問三世佛云何爲開壽量。答如
前品釋之。過去佛爲開法身無生滅應身有
生滅故現出也。現在佛爲開法身不二應身
不一故普集。當來佛爲顯釋迦久證法身明
法身無始終方便示始終故現也。三世佛爲
三事故集也。又變淨土爲開壽量者由依果
既其異昔即知遠壽亦復不同。具如上釋也。
今言開權顯實者開短爲權顯長爲實也。然
如來之壽實無長短。所以然者既稱法身則
以正法爲身。正法豈是短之與長常無常乃
至五句可取耶。但隨所宜故有長短方便。昔
非短説短今非長説長。非短説短欲令識短
是長短。非長説長欲令悟長是短長。若聞
短不識長則不成於短。聞長不識短則亦不
成長。如此障礙行心失佛方便意也。又所
以昔説短今明長者欲令衆生因此長短悟不
長不短正法耳。以悟不長不短故有長短方
便用。若言昔短既非今長亦非。今長既是昔
短亦是。但非長非短今因機縁宜歎爲長明
今長爲是昔短則非。如涅槃經云。不可言佛
定是有爲定是無爲。若正見者應説如來定
是無爲。何以故能生衆生諸善根故也。此品
望涌出品六雙辨之。一者上爲序説。今是正
説。二者上以所化菩薩開能化佛壽。今能化
自開能化也。三者上以神通門開能化。如千
世界微塵數菩薩從地涌出顯釋迦成佛已久
謂神通門也。此品對彌勒釋佛壽量謂説法
輪開壽量也。此二則是衣裓机案二物出子
也。四者上密開成佛久。今顯開於壽量以執
近情難傾遠壽難信示悟物以漸故前密後
顯。五者上品略説動執生疑。今廣説破執除
疑。六者上明所化不思議。今明能化不思議。
故法華論有十種無上。第七示現教化衆生
無上故地中涌出無量菩薩。八者示現成大
菩提無上故有壽量品。即其證也。第二得失
門者釋此經壽量凡有三師。一用五時教者
云過去過塵沙未來倍上數。猶是無常。終歸
盡滅故前云終歸於空。故如來壽有限量也。
二執四時教者云此經覆相辨常則覆相明壽
無量也。第三半滿義者云一切大乘經皆明
佛常。謂顯了明佛壽無量也。今謂初謗經罪
重爲下根人也。次爲過小輕謂中根人也。後
得經之用未識經體三種之中謂上根人也。
今明須識經體用方見此品意。所言體者法
身超四句絶百非。不可言常與無常等。故非
量與無量。如華嚴經云。法界非有量亦復非
無量。牟尼悉超越有量及無量。法界則法身
也。又下文云非實非虚非如非異。中論觀如
來品云。寂滅相中無常無常等四句。所言用
者非常非無常昔爲衆生故説爲無常。故云
諸佛弟子衆尚捨無常身明佛壽有量。今爲
破凡夫二乘執佛王宮實生雙林實滅故非常
非無常歎美爲常顯佛壽無量。若不識斯體
用者則無十二種悟道人也。所以然者但作
常無常解便成二見。云何得悟道也。第三釋
名門者。所言如來壽量者。依法華論三種如
來。一者化身如來。二報身如來。三法身如來。
壽量亦有三種。化佛壽量有始有終。故爲二
乘人八相成道王宮現生雙林示滅也。二報
身佛壽量有始無終。故下文云。我本行菩薩
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以行因滿初證佛果
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然不滅。故無有盡終。
三法身佛壽本自在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今品具明三種如來三種壽量。明化身壽量
謂開方便門。辨法報二身壽量謂顯眞實義。
故云壽量品。今更四句釋之。一實而非權謂
法身壽也。二權而非實謂化身壽也。三亦權
亦實謂報身壽也。報身即是應身。應身有二。
一者内應謂與法身相應。是故經云。諸佛所
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二者外應
謂與大機性相應故爲大菩薩於淨土中成佛。
内應即實非權。外應謂權而非實。故云亦權
亦實。第四非權非實上之三門皆是無名相
中假名相説欲令衆生因此名相悟無名相。
故泯上三門歸乎寂滅。第四開合門者經論
之中説佛開合不定。大明四句。一本迹倶合。
二本迹倶開。三開本合迹。四開迹合本。本迹
倶合或合名一佛。謂三寶中一佛寶也。或開
爲二身。故云佛眞法身猶如虚空。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既但有一迹一本。亦是本迹倶合。
或開爲三而三義不定。一者如七卷金光明
辨三佛者一法。二應。三化。法身爲眞。餘二爲
應。此則合眞爲一開應爲二。二者法華論列
三佛。謂法報與化。即是開眞合應。開眞者開
法報爲二也。合應者以應身爲一。此意明本
有義爲法身。酬因義名報。應物義名應也。次
開四佛者此義亦有二種。一者楞伽經明四
佛。一應化佛。二功徳佛。三智慧佛。四如如
佛。彼經云。初一爲應後三爲眞。此亦合應開
眞也。三佛之中功徳智慧爲報佛。如如爲法
身。二者如七卷金光明辨於四句。一化而非
應。謂佛入涅槃已爲物示龍鬼等身故名之
爲化。不示佛身故名非應。二者應而非化。經
云。謂爲地前身。釋者云。地前菩薩所見佛身。
乃從三昧法門中現名之爲應。非六趣攝所
以非化。三者亦應亦化。經云。住有餘涅槃身。
釋者云。聲聞所見佛身彼見如來相好形修
之成佛故名爲應。見佛在人中受生同人類
故名爲化。四非應非化謂法身。四句之中前
三並應。後一爲眞。亦是開應合眞也。眞應倶
開者眞中分二。法之與報。應中分二。應之與
化。依華嚴經明十佛。一無著佛安住世間成
正覺故。二願佛依願出生故。三業報佛信成
就故諸行皆成但略説一信也。四住持佛隨
順世間不斷絶故。五涅槃佛取滅度故。六
法界佛於一切處無不現故。七心佛善安
住故。八三昧佛成就無量功徳無所著故。九
性佛善決定故。十如意佛以普覆故也。三佛
説不説義隨縁所見適時用之。義可知也。廣
明身權身實有一品半經。開爲五門。一勸信
門。二正説門。三得益門。四稱歎門。五格量
門。深法難受。前須勸信。勸信既竟次爲廣説
法。説法應機時衆得道疑除領解。是故稱歎。
信解者福徳智慧無邊。所以格量。初門又三。
一正勸信。二大衆受旨。三者誡聽。勸信解者
勸始行者令信。深悟者令解。又令始信而終
解。又今説法身唯佛證解。除佛已還皆是信
解也。如來誠諦之語者出所信解也。佛心實
爲誠。所明壽量事實爲諦。自有心實而事不
實四句。今是第三句二倶實也。所以三勸令
信者智度論第百卷云。爲尊重法故慇懃至
三。又受法者有三根。是故三説。又諸佛常法
不過三。若過三不受是罪逆人。金剛神以杵
擬之。次受旨誡聽如文也。如來祕密神通之
力者第二正説文。初長行。次偈長行爲二。一
明過去無始。二辨未來無終。但明此二者爲
破二乘人謂始自王宮終於雙樹故明王宮生
非始雙樹滅非終也。既明本身無始終即辨
應身有始終。本身無始終即顯眞實義。應身
有始終謂開方便門。故但明斯二也。所以前
明無始。後辨無終者爲破凡夫二乘前明有
始。後辨有終故也。又釋彌勒父少子老之疑
故前明過去久已成佛方化得爾許多人。則
是父老子少之義令大衆疑斷也。又明過去
久已成佛化得千世界塵數菩薩。未來無終
方度法界一切衆生。令受化之徒心生歡喜。
此二門各有三章。初門三者第一明過去久
成顯眞實義。第二釋疑開方便門義。第三總
結正答其問。故前明過去久成時衆以昔近
疑今遠。故須解釋。解釋既竟方結久成。又初
明久成顯眞實義。次釋疑謂開方便門。此二
既彰。故須重結。初門又二。第一明證法身久。
二明垂應亦久。證法身久明自徳滿。垂應久
明化他徳圓。又證法身久破近執。垂應久釋
衆疑。初證法身久爲三。初總標如來祕密神
通之力。二牒執情。三破近顯遠。今明佛壽故
標如來也。昔未曾説稱之爲祕。所祕之法甚
深故名爲密。實長示短因爲神通。令物反本
還源稱之爲力。一切世間下第二出執情。皆
謂之言正是執情。釋迦以下出所執也。然善
男子下第三破執顯遠。又開四別。一法説。二
擧譬問彌勒。三彌勒奉答。四佛合譬正明壽
遠。初法説中明成佛久者問爲破近顯遠。爲
開近明遠。答凡有五義。一開近顯遠。昔不明
近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明近是方便則方
便門開。既明近是方便則顯遠是眞實。二廢
近立遠。昔立近廢遠。今對昔故立遠廢近。三
覆近開遠。如來近遠二種教門猶如二鳥不
相捨離。但爲縁故今昔四句開覆。一者今昔
倶覆。昔覆遠今則覆近。二今昔倶開。昔開近
今開遠。三昔覆今開。昔覆遠今開遠。四今覆
昔開。今覆近昔開近也。四者指近爲遠。此明
近遠無二。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肇師
云。近捨丈六而遠求法身乎。五者破近明遠。
前之四種則是約教。後之一門就彼迷情。若
望迷情即是破近顯遠。若望佛教即是顯遠
開近。故法華論云。出釋氏宮伽耶成道此明
化佛。從此文去次明報佛也。譬如下第二明
譬説。所以借譬者佛常理甚深非譬不顯。故
假喩曉之。彌勒菩薩等倶白佛下第三彌勒
奉酬。文有三別。謂標釋結。初標無量。次三句
顯無量。初明凡夫不知。一切聲聞下明二乘
不知。我等下明菩薩不知。世尊下第三結。世
界無邊明唯佛能知也。爾時佛告下第四合
譬正顯成佛已久。長安舊羅什經本無一塵
一劫。梁世有僧造法華經。感於神夢令安此
説。夫論劫者所謂時也。明過去時長故將塵
數劫。言阿僧祇劫者顯不可數義也。成佛之
始尚不可知。一證湛然。寧有終滅。將欲明過
去顯當。故明過去不可數。問後文云。過去本
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此則有始。何故言不
可數耶。答有二義。一者明無始始義但始義
長遠故不可數。二者欲顯法身無始終義故
不可數也。然始無始有不二二義。二不二義。
不二二義者初證法身是故有始。於三身中
是應身。亦名報身。是故有始。而所證法身此
則無始故是不二二義。二不二義者所證法
身既無始終。言窮慮息能證亦無始終。以能
證證於所證所證既無始終能證亦無始終
也。自從是來下上辨證法身已久。今明垂應
久義。以證法身久謂自徳滿。垂應久謂化他
徳圓也。常在此娑婆世界説法教化者。常在
娑婆則應化兩身也。説法教化者二身所説
教也。明釋迦久證法身。從證法身已來宜以
應身得悟則示之以應身。宜以化身得悟則
示之以化身。雖示二身實無所應。雖説一切
教實無所説。正釋彌勒疑也。以垂應既久常
在娑婆説法教化。故有千世界塵數菩薩。即
是父老子少非父少子老義也。即是釋上涌
出品云我於娑婆世界初成正覺方教化之。
彌勒聞佛上説謂是今娑婆。是故生疑。今答
之乃明過去娑婆。故釋疑也。亦於無量百千
萬億導利衆生者又上釋其時長。今明其化
廣也。諸善男子下第二開方便門。上顯二種
眞實。一明證法身久辨法身眞實。二明垂應
久明應身眞實。今亦開二種方便。一開因方
便。二開果方便。因方便者過去値燃燈授記
此是因方便也。果方便者示現出家始得成
佛也。顯二實開兩權一切權實義盡也。前顯
二實一破執。二釋疑。顯證法身久破其近執
也。顯垂應久釋彌勒涌出品疑也。今開方便
又釋二疑。就一一門各開二別。初門二者一
略開方便略釋疑。二廣開方便廣釋疑。上明
證法身久垂應久。彌勒舊疑已斷。今時衆更
起新疑。疑云。若證法身久垂應復久者何故。
昔説燃燈佛授記賢劫成道。是故釋云。於是
中間我説燃燈佛蓋是方便之言。過去久成此
爲實説。上來即是顯眞實義。今釋衆疑謂開
方便門。而稱中間者過去得佛爲初。今靈山
之會爲後。中間説於燃燈也。燃燈者智度論
云。太子初生身光四邊似燈。故名燃燈。太子
後成佛時名燃燈佛。餘經云。錠光佛者猶是
燃燈耳有足者稱燈。無足者稱錠也。又復言。
其入涅槃者瑞應經云。菩薩承事錠光至千
泥洹。即是言其入涅槃也。燃燈擧其初涅槃
明其後。略説始終二事也。諸善男子下第二
明廣開方便廣釋疑。非但示燃燈一迹。於過
去世有無量方便。故是廣釋疑也。上略釋疑
略開方便門。今廣釋疑廣開方便門。又上直
稱教化之言未出化之儀則故今辨之。又開
三別。一感。二應。三得益。若有衆生來至我所
者機發扣佛故名爲至。即是感也。我以佛眼
下第二明應。應中明三輪益物。我以佛眼觀
其信等諸根謂他心輪也。隨所應度明神通
輪也。自説名字不同者如華嚴經名號品説。
或名舍那。或名釋迦等也。年紀大小者住世
短長不同也。亦復現言當入涅槃者上明神
通之始。今擧其終。如涅槃經云。我於閻浮提
數數示現入於涅槃也。又以種種方便第三
明説法輪。又上是身業益物。今口業益物。又
此三句即是次第。名字不同年紀大小謂初
方便。現入涅槃謂後方便。今明説法中間方
便。化宜雖多此三總攝也。能令衆生發歡喜
心第三明得益。以三輪稱縁故受者得益。故
稱歡喜也。諸善男子下第二擧現在事釋疑。
亦開爲二別。初略。後廣。疑者云。若久成佛何
故昔説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上既聞證法身
及垂應久。時衆具擧近因近果二事生疑。上
擧過去燃燈即近因生疑。今擧現在成道以
近果生疑。又開四別。一見機二説教。三顯
實。四開權。見機中云。徳薄垢重者不種大乘
無所得善根稱爲徳薄。具足煩惱名垢重。爲
是人説下第二明説教。爲樂小人不堪聞説
久證法身方便示現。故明佛實是凡夫從凡
成佛也。然我實成佛已來下第三明顯實。但
以方便下第四辨開權。諸善男子下第二廣
開方便廣釋疑。問上已釋二世疑竟。今復何
所釋耶。答上釋久近之疑。今釋虚實之疑。時
衆疑云。昔説近成今説遠成。倶是佛説。即倶
應是實。昔近既權今遠亦權。若昔近爲權今
遠爲實者安焉知昔近非實今遠非權。通疑
今昔二説。言既相違並應虚妄。爲釋此疑故
有今文來也。又有此文來者釋迦現在益物
凡有三時。一初成道二中間説法三終滅度。
上明初成道方便竟。今明中間益物。於文爲
二。初明一切方便。二辨皆實不虚。如來所演
經典皆爲度脱衆生者明佛説教大意也。諸
佛説教有二種意。一謂未度苦海衆生令度。
二謂未脱集諦衆生令脱也。或説己身或説
他身者前句總明説法益物。今別開二種方
便。即是二輪。自説釋迦之身名説己身。説阿
彌陀佛身名説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者
上是説法輪。今是神通輪。如現分身佛等名
示己身。示阿閦佛等名示他身。或示己事或
示他事者三反淨土名示己事。示香積土名
示他事。身既有自他。説土亦應然。但例上可
知諸所言説皆實不虚第二句正明不虚。又
開二別。初標不虚。所以者何下第二釋不虚
凡有二意。一明證理實故所説不虚。二明深
見機故所説不虚。證理實謂得法身。見機實
謂起應化身。是故現通説法皆是實也。如來
如實知見三界之相者總標知見相也。法華
論云。三界相者謂衆生界即涅槃界。不離衆
生界有如來藏故也。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
釋上如實知見於三界也。三界本是生死都
域故上明三界。今次辨無有生死。若退若出
者此死生彼謂生死也。此句正序具縛凡夫
之人也。背大乘退入三界爲退。譬喩品云。汝
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也。三乘諸子競
共馳走。爭出火宅爲出也。此句序三乘衆生
於三界中出入。故云退出也。今實相法身中
悉無如此事也。故無有從上墮下爲退。無有
自下昇上爲出。故法華論云。無有生死若退
若出者謂常恒清涼不反義也。亦無在世及
滅度者上三句明不見衆生生死。此二句明
不見諸佛起滅。不見王宮初生乃至八十年
住故云無在世者。亦不見雙林滅盡故云無
滅度者。如華嚴經云。欲令衆生生歡喜善故
現王宮生。欲令衆生生戀慕善故示雙林滅。
如來實不出世亦不般涅槃。何以故。法身常
住同法界故。法華論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
謂如來藏眞如之體不即衆生界不離衆生界
故。非實非虚非如非異者惑者聞上六事皆
無便謂法身是實作決定實解。是故今明非
實也。既聞非實便謂同幻夢之虚。故次辨非
虚。既聞非實非虚便謂冥眞如等法性。故説
非如。既聞非如便謂與如異體故説非異。法
華論云。非實非虚非如非異者離四種相。有
四種相者是無常法故。此意釋成法身常義
也。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凡夫見三界故不
見三不三。如來見三界又能見三不三。故法
華論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如來能見能
證眞如法身。凡夫不能見故是故經云。如來
明見無錯謬故。又凡夫非但不見三不三。亦
不見不三三。雖非三界而於衆生宛然三界。
故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是事
不知名爲無明。如來既知三不三故三界即
法身。亦知不三三法身於衆生即成三界也。
佛知三不三故名漚和波若。即知不三三故
有波若漚和。是以如來具足二慧。凡夫不知
三不三故無波若。不知不三三則無方便慧。
故凡夫無有二慧但有斷常。以諸衆生有種
種性下第二上明見法身理實故所言不虚。
今明見衆生機實故所言不虚。又上見三不
三義故三界是法身。今見不三三義法身於
衆生成三界。是故衆生有種種欲。如涅槃云。
是一味藥隨其流處有種種味。即其證也。内
因難改名種種性。所樂不同稱種種欲。過去
業行各異名種種行。追知往縁不同名種種
憶想。此從重至輕而説之。若從輕至重者衆
生憶想猶過去習行不同。習行不同由欲樂
各異。實以久習欲成性故也。欲令衆生種善
根者上明知機。今辨應機授藥。廣而言之應
八萬四千病授八萬四千藥。略授四悉檀。應
以世界門得道爲説世界。乃至應以第一義
門得道而説第一義悉檀。然一一悉檀中有
無量門。如世界悉檀有無量世界。如華嚴云
十佛國土乃至無量淨穢不同。各各爲人悉
檀亦有無量。如涅槃經三十餘諍論也。對治
中亦有無量對治。謂有對治門。増治門。轉治
門。總治門。第一義悉檀亦有無量。如淨名經
三十餘菩薩説入不二法門也。所作佛事未
曾暫廢者根性萬差教門無數。總而論之爲
令悟入佛道故云所作佛事。從初得佛之始
至今靈山之終及未來際常化物不斷。故云
未曾暫廢。此文亦得明三佛倶是常義。初明
一證報身湛然無滅謂報身常。上辨無有生
死乃至非實非虚十種不義謂法身常。今明
衆生不盡化益無廢謂化身常。如是我成佛
以來至常住不滅者上辨過去無前中開爲三
別。一者標證佛已久。二者釋疑顯成證佛已
久。此二門竟。今是第三結成佛久義。既稱常
住不滅。即是顯了明常不得復言覆相及以
無常釋此經也。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下
第二明未來無後。一證法身湛然無滅。故知
雙林非是其終。就文亦三。一明未來無終。二
釋疑。三辨不虚。初中擧行菩薩道者既明佛
果壽量遠必須辨因長。故前顯於長果今開
於長因。明長果長因謂顯眞實義。辨短因短
果即開方便門。如乘權乘實中亦明斯二。辨
三因三果此是方便。一因一果名爲眞實也。
行菩薩道者即長因也。所成壽命者成謂成
就即長壽成就也。故下偈云。壽命無量劫久
修業所得也。今猶未盡者法華論稱爲未滿。
以衆生界未盡故佛本願未滿。非謂菩提未
滿足也。今經文稱未盡者依論釋此文者蓋
是明所度衆生未盡。不論佛壽未盡。故與法
華論經義相成也。復倍上數者依法華論云。
所成壽命復倍上數上明本願未滿。故佛不
得入無餘永滅涅槃。故將本願未滿以釋常
義。斥小乘人謂佛無常永入無餘。則是違於
本願。今明復倍上數。擧壽命不可數以釋成
常義蓋是具擧因果兩義以釋於常。但經文
語迮。又講者不詳論意。故合釋之耳。所言復
倍上數者上明過去無前有三不可數。一世
界不可數。二抹世界爲塵不可數。三成佛復
過此數故不可數。凡夫二乘菩薩尚不知初
一數。況能知餘二耶。今言復倍者則是不可
數不可數也。欲顯如來壽出數量表。是故爲
常。如淨名經云。佛身無爲不墮諸數。如叡公
傳羅什法師解云。壽量定其非數。又普賢觀
云。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懺悔五逆十惡。
又如法華論云。復倍上數者示現如來常命。
方便顯多數。過上數量不可數知。故以衆事
推之則知。顯了明佛常矣。問未來無後何故
稱爲倍耶。答過去有二種。一者無始。二者有
始。約凡夫二乘及菩薩不見其初故言無始。
而非無初證法身。是故有始。今言無後者非
但凡夫二乘及菩薩不知其後。又一證法身
則畢竟無滅。具此二義故稱倍也。然今非實
滅度下第二釋疑。上既擧本願未滿及復倍
上數明未來無滅時衆疑云。若爾見塔品中
何故唱云如來不久當入涅槃。及答魔王自
期三月當取涅槃。爲釋此疑故有今文來也。
二者上明現世有三時益物。今即第三時也。
又分三別。初開不滅示滅章門。次釋。三結初
標二門者然今非實滅度標實不滅也。而便
唱言下標方便示滅也。所以者何下第二釋
章門。釋中前明不示滅則有損無益。次明示
滅則無損有益。薄徳之人不種善根者過去
不久種見佛因也。貧窮下賤者以不種善根
故貧窮下賤也。貪著五欲者前明無善。此明
有惡。惡義雖多不出愛見。貪惜五欲謂起愛
也。入於憶想妄見網中明起見也。若見如來
常在不滅者上叙衆生心行。今明佛不得不
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者若不唱滅便有損
也。聞佛常存心不尊重爲憍。恣情五欲爲恣。
復有衆生常見佛故厭患於佛。故稱厭也。不
懃修道稱爲怠也。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
之心者前辨有損。今明無益也。是故如來下
第二明唱滅無損有益。就文爲二。初明唱滅。
次辨衆生得益。前有三句。初標難値章門。所
以者何下釋章門。非佛不常現。但衆生障重
故不見耳。故佛於衆生爲難値也。以此事故
下第三結難値章門也。斯衆生等下第二聞
唱滅得益也。是故如來下第三結不滅現滅
章門。又善男子下第三明不虚。又開三別。謂
法譬合。所以明不虚者不滅唱滅似如虚妄。
故須明不虚。法皆如是者有二種義。一者如
涅槃答純陀云。有爲法爾。諸佛法亦然。有爲
之法有生必滅。諸佛由物感故生。感盡即應
滅。蓋是理數之常然。故云法爾。二者佛自釋
之雖實不滅爲度衆生方便示滅。於物實益。
故稱不虚也。譬如良醫下第二譬説。此譬大
意直明父實不死爲治狂子方便言死而無虚
妄。佛亦如是。其實不滅爲度罪重衆生方便
唱滅而無虚妄。不煩作三世益物譬也。此譬
始終有十三句。第一佛如良醫譬。第二衆生
如子譬。第三前佛去世譬。第四衆生起惑譬。
第五後佛出興譬。第六衆生感見譬。第七應
物説教譬。第八利根前悟譬。第九鈍根未了
譬。第十如來示滅譬。第十一鈍根得解譬。第
十二如來還歸譬。第十三佛無虚妄譬。此十
三句即是生起次第。合有十三句。開爲三章。
初七句明利鈍衆生過去同種善根。乃至現
在同禀佛教。次一句明利根衆生始從華嚴
初集乃至靈山法華之會聞佛説法即便領悟
不須唱滅。三者後五句鈍根衆生暦聞諸教
猶未悟解。要須唱滅方乃得悟。所以但開
此二種衆生者良醫有二種子。一不失心子
二失心子。不失心子與藥則服不須父示滅。
失心之子雖與其藥而不肯服。是故示滅。故
前章總明二子源由。後別明禀教難易。良醫
者略明三種。一外道五通。二聲聞縁覺。三者
諸佛菩薩。外道但能除衆生三空已還諸煩惱
病名爲下醫。二乘能治三界之病稱爲中醫。
諸佛菩薩能遍治三界内外諸病名爲上醫。
故云良醫也。又外道除病必當還發。故稱爲
下。二乘治病或發不發故稱爲中。諸佛治病
畢竟不發。故名爲上。又凡夫二乘治衆生病
凡有四句。一損不増。二増不損。三亦増亦
損。四不増不損。故不名良醫。諸佛治病唯有
一句。但損不増故名良醫也。阿含經云。良醫
有四徳。一善知病。謂冷熱等。二知病所起。三
病生已善知治方。四已差之病令更不生。佛
亦具此四種之徳。如良醫也。法華論云。爲不
集功徳人説良醫譬喩。此人不曾修第一乘
善根聞説第一乘心中不願以爲第一。爲對
治此故説良醫譬。論又云。此人根未熟爲令
熟故示涅槃。是故如來説此譬喩。論又云。欲
示涅槃無上故説醫師譬喩。智慧聰達此歎
徳釋良醫義。在心爲智慧。在耳爲聰。在目爲
明。智慧譬一切種智。聰譬六通。達譬五眼。明
練方藥善治衆病者方謂教。藥譬於理。識教
知理稱爲明練。善治衆病謂知病源應病授
藥也。其人多諸子息第二衆生如子譬。昔曾
受化故名爲子。受化之流更復轉化。受彼傳
化故稱爲息。然六道衆生皆有佛性並應是
子。但佛性有二。一者正因。二者了因。具有縁
正稱爲近子。餘未禀化未有了因名爲遠子。
或十二十乃至百數者上根難得爲十。中根
稍易得稱爲二十。下根轉多故稱爲百。此不
約三乘爲三根。通就禀教始終有悟不悟。正
就菩薩悟入佛慧以分三根也。若就此品始
終意者千世界塵數菩薩過去已悟道名爲上
根。於現在世始從華嚴終竟法華得悟道者
名爲中根。若因唱滅爲説涅槃而得悟者名
爲下根。若就現在辨於三根者法華之前直
往菩薩已得悟者名爲上根。至於法華迴小
入大名爲中根。故涌出品云。初見我身聞我
所説法即便信受入於佛慧。謂上根也。除前
修習學小乘者。今聞此經亦入佛慧。謂中根
也。自此已外猶未得道。聞於唱滅爲説涅槃
方得悟者謂下根也。三根多門今略示其三
也。以有事縁遠至餘國下第三前佛去世譬。
但受微化不得久住故往他方。如涅槃云。所
應度者皆已度竟。餘未度者爲作得度因縁
也。有事縁者此土感盡餘土縁興。佛化餘縁
於彼縁爲近。此土感息故稱爲遠。又息此應
彼故稱遠也。諸子於後下第四衆生起惑譬。
於後者佛去世後也。飮他毒藥者昔習觀既
弱還起顛倒。以正觀爲自。顛倒爲他。故涅槃
云。自境界者四念處也。他境界者謂五欲也。
心起顛倒目之爲飮。能害慧命稱爲毒藥。藥
發悶亂宛轉于地者起惑因熟名爲藥發。惑
有二力。一迷境障智。故言心悶亂。又將死爲
悶亂。二感生死流浪六道如宛轉于地。順教
得涅槃如登高山。背化受生死苦故名爲地。
又受心苦爲悶亂。受身苦爲宛轉于地也。是
時其父還來歸家下第五明後佛出興譬。前
明利鈍衆生背化起惑總明感義。今明後佛
出興總明應義。問衆生起惑流浪五趣如宛
轉于地。何因感佛。答苦極則反。如勝鬘經云。
法種衆苦樂求涅槃。又此中宜用三化。過去
益物名一往化。宛轉于地此中有隨逐化。今
還來歸家即畢竟化。昔縁盡故去。今感熟稱
來。應入生死化物則生死爲家。如上云譬如
長者有一大宅。諸子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
者。第六衆生感見譬。過去習觀若久雖起顛
倒不失本解名不失心。習觀未久顛倒強盛
失於本解名爲失心。又從華嚴至法華聞教
得悟者名不失心。聞教不悟待唱滅方解謂
失心也。此猶是起惑重輕。善有強弱故分爲
二也。遙見其父者正感釋迦出世。但見丈六
身成道未見法身去理尚遠。故稱爲遙。皆大
歡喜拜跪問訊善安穩歸者。利鈍雖異見佛
出世皆同。歡喜謂意業也。恭敬拜跪即身業
也。口業稱歎謂問訊也。歎佛謂如來者。智度
論云。佛從安穩道來故名如來。今稱安穩歸。
歸即來也。我等愚癡誤服毒藥者。上明利鈍
衆生同有感見佛形機。今明利鈍衆生同有
感教機。解機將發同述昔過。故云愚癡。起
顛倒煩惱非其本意名爲誤服。願見救療更
賜壽命者。請佛説教滅惑名見救療。教能生
解目之壽命。昔曾禀教已得生解。但中途背
化起惑失於本解。今重請説教令得本解故
稱更賜也。問從遙見其父至更賜壽命爲是
機縁中語。爲據事耶。答具有二義。機中爲論
此事。易明言據事者佛初出世人天之流皆
大歡喜。乃至釋梵請轉法輪如言願見救療
更賜壽命也。父見子等苦惱如是第七應縁
説教譬。前譬爲縁成道。此譬成道已後轉法
輪也。文有二句。父見子等譬佛見機也。依諸
經方第二明説教也。依過去佛教謂依諸經
方。求好藥草者教所表理。理能愈病譬同藥
草也。色香美味者戒譬於色。定喩於香。慧譬
於美味。三行圓備故稱具足。檮蓰和合者初
説小乘爲檮。説中乘爲蓰。説大乘爲合。又法
説爲檮。譬説爲蓰。合譬爲合。如來説法不出
此三。又總標爲檮。別釋爲蓰。總結爲合。説法
之儀不出標釋結也。又亦譬三轉法輪爲檮
蓰合。而作是言下歎教也。汝等可服者勸如
説行也。其諸子中不失心者第八利根前悟
譬。從華嚴至法華禀教得悟者即其人也。餘
失心者第九鈍根未了譬。即第三大段爲鈍
根人不滅唱滅無有虚妄譬。亦即是現在三
時中最後益物譬。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
者。明此下根衆生見佛出世亦起欣敬之心
也。求索治病者亦有感教之機聞説妙法也。
與藥不肯服者鈍根雖復尋教不能悟理。如
失心不肯服藥也。毒氣深入失本心者釋不
服藥邪行深入失本正解也。於此好藥而謂
不美者於佛正教不得其理味也。父作是念
下第十如來示滅譬。就文爲三。一念欲唱滅。
二正唱滅。三明正滅。初欲唱滅者衆生著常
不肯修道。念欲去世欲示無常使其改悟也。
即作是言下第二正唱滅也。如釋迦自期三
月。又如涅槃晨朝唱滅。又如經云吾年已八
十形如故車朽當般涅槃也。是好良藥今留
在此者佛雖去世留法不滅。故十二部經付
阿難迦葉也。作是教已第三正滅。遣使還告
者正入涅槃遺形舍利起塔等事即是使也。
是時諸子下第十一鈍根得解譬。見佛泥洹
心悟無常遂便得道如服藥病愈也。其父聞
子下第十二如來還歸譬。衆生聞佛泥洹既
得悟解即見法身。知佛不滅還於本化故稱
歸也。諸善男子第十三佛無虚妄譬。佛言我
亦如是下第三合譬。但有三意。初明不滅。爲
衆生下明方便示滅。亦無有能此辨不虚也。
第二偈頌二十五行半。頌長行二章。初有二
偈。頌過去無始。次有二十三行半頌未來無
終。所以頌此二者顯如來壽量無始無終。斥
二乘凡夫謂有始終之義。長行二門各開三。
初門三者一明過去無始。二釋疑。三總結。但
上文已廣。今轉勢説法略爲二意頌之。初偈
頌證法身久。次偈頌垂應説法久。則總攝長
行一切義盡也。爲度衆生故下頌第二未來
無終。上長行亦三。初正明未來無終。次明不
滅示滅以釋疑。三明不虚。今偈亦但開二。初
頌上第二不滅示滅以釋疑。次頌不虚。所以
頌此二者執教之流正謂佛無常雙林滅盡。
今欲顯佛常住故須明不滅方便示滅。但不
滅示滅似同虚妄。故次頌不虚。此二明未來
無終義顯故偈但頌此兩也。長行不滅示滅
既略。今轉勢則廣頌之。開爲三別。第一九偈
就佛本迹二身明滅不滅義。第二四行半就
淨穢二土明滅不滅義。第三四偈總結身土。
明感見不同。此三總攝一切諸義盡。長行不
盡偈廣序之。初文又三。第一兩偈標滅不滅。
第二六行半釋滅不滅意。第三半偈結滅不
滅。初兩偈又二。第一偈就説法門明滅不滅。
第二偈就神通門明滅不滅。説法現通攝義
既周故但明此二也。衆見我滅度下第二六
行半擧得益釋滅不滅意。就文爲二。第一偈
明見佛滅度生福得益。第二五行半見佛滅
度生智慧益。能化之中唯有説法神通。所化
得益不出功徳智慧。故但明此二義也。因上
神通門生功徳益。因上説法門生智慧益。上
前明説法。後辨神通。今應先明智慧後辨功
徳。但逐近勢故前明功徳。後辨智慧也。就後
智慧益中有二。初偈明衆生感。後四偈半辨
佛應。就應中即有三寶顯不滅義。初半偈明
佛僧二寶。倶出故二寶不滅也。我時語衆生
下第三辨説法。即是法寶明滅不滅。就説法
中初一偈偏就此土論滅不滅。次一行半合
就彼此論滅不滅。第三一偈半偏就他方論
滅不滅。明滅不滅雖復無窮此三攝盡。神通
力如是半行第三總結。明此滅不滅皆是神
通示現而如來法身非滅非不滅。常在靈鷲
山下第二四行半就淨穢二土論滅不滅。所
以有此章來者凡有二義。一者釋疑故來。時
衆疑云。現見火劫起時乾坤涸盡。如來之身
寧得常存。是故今明土有淨穢穢土被燒淨
土不滅。迹身現滅而法身常存。二者上論如
來眞應兩身辨正果已竟。今次論淨穢兩土
辨佛依果。正果之義應身示滅。法身不滅。依
果之義穢土自毀。淨土不燒。故身但本迹。土
唯淨穢。欲辨斯義故有此文來也。此品既有
淨土。今略論之。法華論釋此品明有三身。今
對三身亦有三土。一者法身栖實相之土。普
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
佛住處名常寂光。即法身土。故仁王經云。三
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瓔珞經
云。亦以中道第一義名法身土。然諸法寂滅
相不可以言宣。孰論身與不身。亦何土與非
土。但無名相中爲衆生故假名相説。故明身
與土。雖開身土二實未曾二。但約義不同故
分爲兩。能栖之義説之爲身。所栖之義目之
爲土也。如七卷金光明三身品具有如如智
及如如境。就義而望境即土也。二者報身報
土。但報身即是應身。應身有二種。一内二外。
内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此猶屬法身與法
身同土。法華論云。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
者。報佛如來眞實淨土第一義攝。故此即是
報身土也。若外應之義名爲報身化大菩薩
於淨土成佛。此以寶玉爲淨土。此土乃不爲
劫火所燒而終有盡滅。所以然者今開身有
常無常三句。一者法身但常非無常。二化身
但無常非常。三者應身亦常亦無常。内應身
義名之爲常。外應之義名爲無常。身既三種
土亦例然。法身之土但常非無常。化身之土
但無常非常。應身之土亦常亦無常。内應身
土此即是常。外應身土此即無常也。若分淨
穢二土者法報二土此是淨土。然化身之土
此即不定。或淨或穢。問菩薩亦有三身三土
不。答隨分有之。華嚴云。普賢身相猶如虚空。
依於如如不依佛國。如如即法身土。餘二可
知。問餘衆見燒盡而淨土不毀此爲是一質
異見。爲異質同處耶。答依什師意及法華論
是異質同處。所言異質者土淨穢兩質也。同
處者淨質在穢處。穢質在淨處麁妙既殊不
相障礙。故今文云常在靈鷲山。即知淨土在
穢處也。次明一質異見者。所言一質者此有
多門。若望正道爲論未曾淨穢。隨淨穢二縁
見淨穢二土。以對淨穢二見故言非淨非穢
名爲一質。故言一質二見。若就二縁自論一
質異見者。自有是一淨質薄福之人自見其
穢。自有是一穢質於福徳之人自見其淨。總
論質見各有四句。質四句者自有一質異處。
異質一處。一質一處。異質異處。一質異處者
一非淨穢質在淨穢異處也。異質一處者淨
穢異質在非淨穢一處也。所以有此二句者
諸法本性寂滅故名一質。此本性寂滅不離
淨穢故在淨穢二處。雖有淨穢二質常本性
寂滅。故是二質一處。一質二處者即是不動
眞際建立諸法。二質一處謂不壞假名而説
實相。一質一處者直就實相而論實相。異質
異處者土有淨穢在彼此不同也。見四句者。
一質一見一中道質菩薩之人因中道得正觀
故見中道土。異質異見者淨穢異質隨淨穢
二縁見。一質異見者一非淨穢質於淨穢縁
見有淨穢。異質一見者淨穢二質智者了達
知其無二。次約用論四句一質異處如一淨
質通在淨穢二處。如釋論云。曇無竭香城
之質即在香城處。而香城在閻浮提穢中也。
二者淨穢二質同在一處。以麁妙不相礙故。
三者二質二處淨穢二質在彼此二處。四者
一質一處如淨質自在淨處。穢質亦然。約見
論四句者自有一質一見。於一淨質還起淨
見。穢土亦爾。二者二質二見於淨穢二質各
起淨穢二見。三者一質二見但是淨質於二
縁所見不同。四者二質一見雖有淨穢二質
於福徳人但見其淨。無福者但覩其穢也。常
在靈鷲山下四偈半文開爲四句。初半偈標
常在靈鷲山。明佛之與土二倶不滅。第二半
偈騰衆伏疑疑云。現見劫火所燒人土倶無。
何得常在。第三兩偈半正明淨土不毀。第四
一行結淨土不毀衆生見燒也。是諸罪衆生
下第三四偈明感見不同雙結人土。初二偈
明於罪福二人感見淨穢不同結成土義。第
二兩偈明爲二縁説佛壽長短成上佛滅不滅
義也。此二偈有三意。初偈正明隨縁説短長。
次半偈嘆佛智。後半行偈擧遠因以釋長果。
汝等有智者下第三次頌長行不虚長行有
三。法譬合。今具頌之。初偈頌法説。次偈頌譬
説。四偈頌合譬。四偈爲四。初偈正合譬明不
滅示滅。第二偈釋不滅示滅意。第三偈通叙
佛隨縁説一切教。第四偈明教所表理宗歸
作佛
  分別功徳品第十七
此品是廣開身權身實中第三明禀教得益。
言分別功徳者有二種義。一聞説壽量得益。
佛對彌勒分別得悟之人功徳淺深有十二
位。從品初立名。二者此品末有大段流通。廣
分別持經人所得功徳。從後段受稱。合而言
之倶從二處立名。故以目品。然功徳之名有
通有別。所言別者對智慧以辨功徳。如五度
有行爲功徳。波若照空爲智慧。自有深悟爲
智慧。淺達爲功徳。如涅槃師子吼品説。地前
爲功徳。登地爲智慧。所言通者修功所得悉
名爲功徳。若爾功徳智慧並是修功所得悉
名功徳。今此品稱功徳者即是通名功徳也。
就文爲二。初明得益。次辨感瑞。得益爲二。第
一經家總叙得益。於時世尊下別叙得益。所
以別明得益者此諸功徳非佛無分別。即大
衆不知。故須分別。就文爲二。第一明登地以
上大乘聖得益。第二明地前發菩提心益。法
華論云。發菩提心益是十信位。得益雖多斯
二攝盡。就聖得益中有十一位。有人言。初六
位即是斷界内分段生死六地菩薩。第二五
位七地以上同斷界外反易生死。界内去佛
遠未論生數。界外去佛近故論生數。今明此
事難知。但依文爲二。初六位明増道益。次五
位辨損生益。雖有増道損生不同並是從劣
至勝以爲次第也。第一得無生法忍益。以聞
佛壽量初證無生。無生是聖位根本故前明
之。依法華論以初地爲無生法忍也。第二
得聞持益。此是得無生法忍更聞勝法持而
不失。無生即是方便實慧聞持謂實方便慧。
實方便慧既是巧用即勝於無生。故在第二。
第三得樂説無礙辨才。聞持是自解。樂説謂
化他。其義轉勝。故在第三。第四得無量旋陀
羅尼。於法門中圓滿具足出沒無礙勝前樂
説。故在第四。第五轉不退法輪。前雖得旋持
未得不退。今登不退故勝前。第六能轉清淨
法輪。前雖不退猶未清淨。今證清淨故勝前
也。問前一佛世界後言三千大千世界。此有
何異。答大智度論云。十方各如恒沙三千大
千世界名一佛世界。是故三千與一佛世界
異也。次明八生當得菩提者第二辨損生益。
有人言。從七地至金剛心成損生之義。無明
住地煩惱分爲九品。一品爲一生縁。謂隨斷
一品即損一生。今七地下忍聞經爲縁登七
地上忍。斷一品惑損於一生故言八生當得
菩提。七地上忍聞經爲縁。登八地下忍。斷一
品惑損一生。餘七生在八地下忍聞經爲縁
進登八地上忍。復斷一品惑損於一生。餘六
生在八地上忍聞經爲縁登九地下忍。進斷
一品復損一生。餘五生在九地下忍聞經爲
縁登九地上忍。復斷一品損於一生。餘四生
在而文中。從八生乃至四生者經文存略故
爾當知。四生即是九地上忍也。從九地上忍
聞經爲縁登十地下忍。斷一品復損一生。餘
三生在。從十地下忍聞經爲縁登十地上忍。
斷一品復損一生。餘二生在。從十地上忍聞
經爲縁登金剛心。斷一品復損一生。所餘一
生佛果斷之乃盡也。今謂此釋於義難明不
能具叙其得失。今明經論之中有二種生。一
者應生。二者實生。如智度論釋往生品。明一
生菩薩及三生菩薩並是應生何以知然者。
住十地菩薩不應受人天生。而今受人天生
者此是應生。今言八生乃至一生者。八過受
人天生故得菩提乃至受兜率天一生當得菩
提。故是應生也。然應生有多少者隨縁故爾。
亦得由悟理深淺斷惑輕重。是故應生有多
少也。次言實生者如仁王經嘆菩薩三十生
功徳。一地有三生。謂入分爲初生。住分爲中
生。滿分爲終生。攝大乘論地論悉有三位。若
依此義明八生者。本是七地終生之人聞經
力故登八地始生。故餘八生在。本是八地始
生之人聞經力故得入八地住分餘七生在。
本是八地住分人聞經得滿分猶六生在。本
是八地滿分聞經得入九地初分餘五生在。
本是九地初分聞經得入住分餘四生在。本
是住分聞經得入滿分餘三生在。本是九地
滿分聞經得入十地初分餘二生在。本是十
地初分聞經得入住分餘一生在。本是住分
聞經力故得入十地滿分便坐道場得成佛。
蓋是一方次第悟。作此論之。若超悟者其間
無定。權實二生。正就實生。以聞經得實益故。
依法華論云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此以
初地離三界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眞如佛性名
得菩提。非究竟無上菩提也。此意明本是地
前之人聞經力故隨分淺深。經八過受分段
生乃至一過受分段生便證初地菩提也。問
聞經説壽量云何得無生忍乃至發菩提心。
答若依舊明此經辨無常佛者不應得無生
忍。何以然者説無常云何令人悟實相耶。又
佛既無常終歸磨滅何足可樂而發心求之。
若言此經是覆相常者既是覆相便非了義。
云何得了義益耶。若言此經明佛決定常者
即是常見。云何令人得無生忍耶。今明此品
説佛法身絶四句超百非。故前云無有生死
若退若出乃至非實非虚非如非異。即知非
常非無常不長不短。而長短適縁常無常善
巧。時衆聞此故得無生及發菩提心也。問佛
壽無量而衆生壽自然有量。此乃衆生佛二
見。諸有二者無道無果。云何得益。答若作二
見即不得益。今既悟佛壽無始無終不生不
滅絶四句超百非。即了己身亦爾。此即悟衆
生佛不二。是故得益。問此經但明佛壽無生
滅始終。何處辨衆生壽亦無生滅始終。答作
此問者不讀法華壽量品。壽量品云。如來如
實知見。三界無有生滅。乃至非實非虚。故知
三界即是法身。亦令衆生作如此悟也。問餘
經悟道者少此教何故得益多耶。答此經結
會始終開二權二實。即教無不周。理無不備。
所應得道者盡在此經。是故悟道者多。二者
如來一化凡有三門。一攝邪歸正門。二攝異
歸同門。三攝因歸果門。法華之前唯有一門。
此經初分謂攝異歸同門。後分之經攝因歸
果門。又此經結會始終則具足三門。三門攝
理教既周聞之並皆悟道。三者釋迦所化凡
有二子。一者失心。二者不失心子。不失心子
始從華嚴終竟法華聞教皆悟。餘失心者待
佛唱滅至説涅槃方得解了。今辨不失心子
所應悟者並皆得悟。是故入道者多。不失心
子凡有二種一直往菩薩二迴少入大。此二
種人聞法華經皆得悟道所以多也。復有八
世界微塵下第二明地前得發菩提心益也。
佛説是法下第二明瑞相。顯理既彰悟道非
一。是故感於嘉瑞。凡有八瑞。如文所列也。問
前開三顯一何故無瑞耶。答初明一權一實
義未究竟。及三根聲聞生信猶淺故未現瑞。
今具開二種權實悟道人多。故現瑞也。爾時
彌勒下第四明彌勒疑除領解説偈稱嘆。十
九行偈分爲四別。初一行頌所説教。次十行
頌得益之人。次六行頌瑞相。後兩行稱嘆佛。
第二段中又開三別。初一行總明得益。次八
偈別頌得益。後一偈總結稱嘆也。八偈又二。
初七行頌得聖益。後一行頌凡發心益。七偈
之中三行頌増道。三行頌損生。一行總結頌
斯二也。爾時佛告彌勒下第五格量稱嘆。就
文爲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有三。第一正述
功徳。第二正格量。第三結嘆也。若有善男子
下第二格量。但擧五度不擧波若者信解壽
長。此心即是般若。不可還以波若格量般若
也。又般若即是佛壽照境之義。名平等大慧。
用大慧爲命故名爲慧命。即此大慧用法爲
身。故名法身。故知波若即是佛壽。不可以壽
格量壽也。勝鬘經具擧六度格量者此是無
方便波若耳。若善男子下第三結嘆。偈文但
頌後二章。十四偈頌格量。五偈半頌結嘆功
徳。初又二。十二偈別頌五度。兩偈頌格量。初
又二。初一偈明時長行廣總明五度。次別頌
五度也。又阿逸多下大段第三次辨流通。凡
十一品半經。開爲二別。初四品半明讃嘆流
通。從囑累品竟經七品明付囑流通。要須歎
法美人福慧深重方得憑累使受化弘通。故
分此二也。就初文又二。一從此文至不輕品
三品半經正明歎法美人。第二神力一品佛
見二世衆生聞經得益心生歡喜現大神力。
初章又二。第一從此盡品略讃嘆流通。第二
三品廣讃嘆流通。初又二。第一歎佛在世時
人弘經功徳。第二嘆佛滅後時人弘經功徳。
就初有三。第一明聞慧功徳。何況廣聞下第
二明思慧功徳。阿逸多下第三明修慧功徳。
又復如來滅後下第二明佛滅後持經人功
徳。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明四品人。一下品謂
聞慧人。二中品思慧人。三上品修慧人。四上
上品修慧之中更開此一品也。何況讀誦下
第二人也。凡有二句。一歎持經人頂戴如來。
阿逸多下第二歎持經人攝諸功徳。文有四
句。第一總明歎持經之人攝起塔造寺功徳。
即爲以佛舍利下第二別明持經人得起塔功
徳。阿逸多下第三別明持經人攝得造寺功
徳。是故我説下第四總結持經人具得塔寺
二種功徳。況復有人下第三明上品修慧人。
若人讀誦下第四上上品人。偈文但頌三品
人不頌第一聞慧人。十一行半頌第二思慧
人。次三句頌修慧上品人。不瞋不惡口下頌
修慧上上品人也
法華義疏卷第十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胡吉藏撰 
  隨喜功徳品第十八
此下三品第二廣明持經功徳奬勸流通。三
品即爲三章。初隨喜品明弟子下品功徳。第
二法師品明五種法師即是中品功徳。第三
常不輕品明持法華得六根清淨乃至成佛謂
上品功徳。約位分者初隨喜人從發心至十
信位。第二六根清淨三十心位。故法華論云
得六根清淨者凡夫人以經力故得根勝用未
入初地。而經文云未得無漏。故知是地前人。
第三常不輕品寄迹而言從内凡以上乃至得
佛。此之三品則攝大乘五十二位。五十二位
賢聖皆從法華經生故嘆經勝用勸物宣持也。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前法師品明二
世弟子聞經隨喜上雖言即與授記未廣説其
功徳。今欲説之故有此品來也。二者若依品
次相生聞上分別功徳欣然相傳故有隨喜
品。三者上品末説如來滅後若聞此經不生
毀呰。起隨喜心當知是爲深信解相。今欲説
其功徳故有此品來也。四者欲擧劣顯勝歎
其功徳勸物宣持。但默念隨喜福已無邊。況
復書持讀誦等耶。五者上品明受持供養此
經功徳無量。復有人不能書持更謂不得功
徳。是故今明若不能書持但起隨喜心福亦
無邊。又流通此經命初辨隨喜品者。此經明
二權二實與昔説相違。執教之徒逆耳違心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