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經也。以妙光既於佛滅後弘經。令物信受故
歎斯兩事也。佛説是法華下。此第二頌涅槃
事。長行有六。一唱滅。二授記。三正滅。四弘
宣。五匠成八子。六述彌勒本縁。今還頌此
六也。長行略明唱滅。偈文廣釋之。即長行
爲章門偈解釋也。此中有四。初二行唱滅。次
一行誡勸。一行時衆悲哀。一行安慰。初二
行爲二。初一行半明唱滅意。次半行正唱滅。
初有二意。令衆歡喜已謂利物畢。半行諸法
實相義。明説教周。爲此二事故宜應取滅。次
半行正唱滅如文。是徳藏菩薩下一行半頌
授記。初三句明堪授記之徳。次三句正明
授記。亦是偈釋長行。佛此夜滅度下二行頌
第三正滅。二行爲三。半行明正滅。半行明
在家人起塔以生福。一行明出家人修道以
生慧。即辨滅度之利益。前明唱滅生戀慕之
善。今明正滅生福慧之益。如薪盡火滅者。依
小乘義。以身爲薪。智慧爲火。故智慧依於
身身盡智便滅。又以煩惱爲薪。以身爲火。佛
煩惱既盡身永不生故異凡夫滅也。就大乘
釋者。薪喩於感。火喩於應。衆生感盡諸佛
應息故。是妙光法師下一行頌第四弘經。是
諸八王子下三行頌匠成八子。是妙光法師
下六行頌彌勒本縁。開之爲三。兩行半頌彌
勒之失。兩行半頌彌勒之得。一行頌結會古
今。我見燈明佛下二行頌第四分明結答。半
行明將古類今。半行將今類古。半行釋古佛
現瑞意。半行釋今佛放光意也。諸人今當知
下兩行第二大段開奬物心。初行明好事應
來。即是一乘解生。次行明惡事應去。即三
乘惑滅。佛説一乘而有生解滅惡之兩益也。
又一乘解生遂致成佛。謂徳無不圓。三乘惑
斷即累無不盡。斯二事最大宜豫欣也。合掌
一心待者。令住二儀待佛後説。合掌住身正
威儀。謂身無別用。一心住心正威儀。謂意無
他縁。充足求道者。昔説小乘教猶未圓理猶
未滿。故生解不足。今與此相違名爲充足。
充足者證得法身果也。次偈上半牒三乘人
疑。下半明佛爲除斷也
法華義疏卷第



法華義疏卷第
 胡吉藏撰 
  方便品第二之
有四重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同異門。
四通別門。問此經玄音始唱歎佛智甚深。多
寶讃善稱大慧平等。故文雖七軸宗歸一乘。
今以何義初明方便。答將欲顯一乘爲眞實。
必須前明三乘爲方便。若不前明三乘爲方
便。即不得顯一乘爲眞實。故此經云。開方
便門示眞實相也。注經云。既唱擬一之端。宜
前辨分三之意。並其證也。釋名門者。外國
稱傴和拘舍羅。傴和稱爲方便。拘舍羅名爲
勝智。謂方便勝智也。但方便之名有離有合。
所言離者凡有三義。一者就理教釋之。理正
曰方。言巧稱便。即是其義深遠其語巧妙。文
義合擧故云方便。此釋通於大小。不專據三
乘。二者衆生所縁之域爲方。如來適化之法
稱便。蓋欲因病授藥。籍方施便。機教兩擧
故名方便。此亦通於大小。非專據於三乘。
三者履嶮得安稱方。禀教獲利稱便。五濁之
嶮非三乘則不安。故云履嶮得安。禀三乘教
則便獲利。故以教爲方以益爲便。教益雙擧
故云方便。此亦通於大小。非專據三乘。次
合釋者凡有三義。一者方便是善巧之名。善
巧者智用也。理實無三。以方便力是故説三。
故名善巧。問無三説三。云何名善巧。答由
無三説三衆生遂得實益。故名善巧。問既得
實益應名爲實。云何乃言方便。答就益而言
亦得稱實。今望理實無三假名説三。據理望
教故名方便。二者説於三乘爲令衆生悟入
一乘。故此三乘爲趣一乘之由漸。故名方便。
如下文云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云我此
九部法入大乘爲本。故説三乘爲一乘之方
便也。三者合前二義圓成一旨。所以無三説
三者。欲令因三悟不三。是以二言合成一意
也。問三乘方便有幾種。答凡有三種。一身
方便。如現作二乘及垢衣長者樹王之佛。二
口方便則無三説三。謂虚指門外明有三車。
三意方便則二思惟也。一思惟尋念過去佛。
二思惟我出濁惡世。此則上同古佛下順衆
生。二種因縁起方便智。謂意方便也。同異
門者。問舊亦明三乘爲方便一乘爲眞實。與
今何異。答今序經始終凡有四意。一以三乘
爲方便以一乘爲眞實。所以立此義者。昔禀
教之人執三爲實。不知三是方便。爲欲行之
故明三是方便一爲眞實。令捨三以入一乘
也。二者禀教之徒雖復捨三遂封一實。麁惑
雖去細染尋生。爲對彼故明三之與一皆是方
便非三非一乃稱爲實。三者禀教之流乃識二
是方便。更封兩非爲理極。是故今明三一爲
二。非三非一名爲不二。二與不二皆是方便
非二非不二乃是爲眞實。四者二與不二乃
至非二非不二猶是四句未免名言。並稱方
便。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乃爲眞實也。乘
方便乘眞實既有四階。身方便身眞實亦有
四句也。一以短爲方便長爲眞實。二者以長
短並爲方便非長非短爲眞實。三者長短爲
二非長非短爲不二。二與不二並是方便非
二非不二乃名眞實。四者二與不二非二非
不二猶是四句未離名言。並名方便。如來法
身四句斯忘百非皆絶乃稱眞實。故壽量品
釋法身云。非實非虚非如非異。具足十不。
如彼文説之。通別門者。據別而言。正以三
乘爲方便。就通論之。方便是善巧爲義。善
巧通今昔也。今欲融會三一之所由。稱歎諸
佛之善巧。所以然者。昔辨三教今説一乘。前
後相違義成鉾楯。則物不生信故會釋云。所
以昔三今一者。蓋是深照物機善巧施教。故
不相違也。故方便是三一之總名。今昔之通
稱。是以命初題方便品。但此義難明。今以
四句顯之。一者昔開今覆謂昔開三今覆三。
二者昔覆今開謂昔覆一今開一。三者今昔
倶覆昔覆一今覆三。四者今昔倶開昔開三
今開一。所以有此四句者。皆是如來知機識
法善巧爲縁。無相違背。故悉名方便。所以
方便通今昔也。次擧無方便四句對顯之。一
者昔縁執三覆佛一。不知説三爲開一。二
者今縁執一覆佛三。不知雖一不失三。三
者執自性三覆佛因縁之一三。四者執自
性一覆佛因縁之三一。如此昔執皆是無方
便。故無方便亦通今昔也。問何文明方便
通今昔耶。答下三請文云諸佛第一方便。
夫三乘是方便不名第一。一乘是第一不名
方便。今言第一方便。則知是諸佛善巧智名
第一方便。有此巧智故能説一三也。問亦得
云一乘名方便故言方便品以不。答亦得爾
也。故勝鬘經云一乘大方便。即是諸佛大善
巧。勝鬘明一乘而題稱一乘大方便。法華開
宗之首亦宜用一乘爲方便也。問何故用一
乘爲方便耶。答如百論依空捨福。而論文云
用無相捨福。釋言以是方便則能捨福。若捨
有而滯空不名爲方便。捨有不著空故名爲
方便。智度論云。破常而著無常名無方便無
常。破常不著無常名有方便無常。又云破二
不著一是名爲法忍。今亦爾。爲破二乘故明
於一亦不令著一。故此一名方便。所以然者。
生死以取相爲源。入道用無著爲本。故下文
云。我以無數方便引導衆生令離諸著。問勝
鬘大品及此經皆明方便有何異耶。答凡有
四句。一合乘合慧。如勝鬘合五乘爲一乘。故
云合乘。若權若實總名大方便。故名合慧。二
開乘開慧。如法華云。照一爲權照一爲實。
三開乘合慧。亦如此經序昔二今一。故名開
乘。此之三一皆是如來知機識法善巧方便。
故名合慧。四合乘開慧。如大品總説一切乘
皆入大乘。如會宗品云。若佛法菩薩法二乘
法皆入摩訶衍。故名合乘也。就大乘中自開
空有二慧故名開慧。問大品已明一切法皆
入大乘。與法華何異。答大品已會於法但未
會人。會法者。欲明大乘無法不攝。故大品
云。若有實語攝一切善法者波若是也。未會
人者。但二乘人至大品時大機未熟故未會
人。法華則人法倶會。會人故同名菩薩。會法
名爲一乘。又攝大乘論云有二種會。一顯會
二密會。密會者如大品明。一切諸法皆入大
乘。顯會者如法華會人也。又有二會。一理
會二教會。理會者如大品明。一切諸法皆入
實相。實相既無二。豈有三乘異耶。七卷金
光明經云。法界無二故乘無有三。但未會三
教故不名教會。法華理教倶會。問三乘是方
便亦得名爲實不。答凡有四句。一者於昔爲
實於今爲權。謂對今一以望昔三是也。二者
今昔倶實。昔以三爲實今以一爲實。三者三
一倶權。望正道爲論。未曾三一。三一皆爲
開道名爲道門。故皆權也。四者今實昔權。今
以一爲實。於昔爲非實義名爲權。問人天乘
亦是方便以不。答若説三十三天常樂我淨。
指黄葉爲眞金亦是方便。若直説五戒十善
感人天身。不名方便。次開文句者。從此品去
至分別功徳品格量偈以來十五品半經名爲
正説。大開爲二凡有十種。一者從初品至法
師品凡有九品。明乘方便乘眞實。次從寶塔
品竟後有六品半經。明身方便身眞實。昔日
三乘謂乘方便也。今明一乘謂乘眞實也。昔
日生滅之身謂身方便也。今無生滅身謂身
眞實也。所以雙開此二者。釋迦一化凡有三
時。一者雙説。二者雙覆。三者雙開。言雙説
者。佛初成道華嚴之會爲諸大士説究竟法
明圓滿身。故長者居師子坐羅列寶物。即是
其事。故説雙説。但小器未堪故鹿苑之會隱
一明三覆本開迹。是以長者止於傍使更遣
餘人。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即是其事。謂雙
覆也。至法華之會倶開二權雙示兩實。謂
雙開也。初之雙説謂根本法輪。次之雙覆謂
支末之教。後之雙開謂收末歸本。此之三門
非但釋迦一化。總攝一切諸佛教門。法華結
會終始具足三門。但對昔雙覆故言雙開耳。
二者大明佛化凡有三門。法華之前攝一切
邪歸五乘之正。謂攝邪歸正門。此經初分
會五乘之異同歸一道。謂攝異歸同門。此經
後分明法身之果。謂引因趣果門。此之三門
無教不收無人不化。斯經對昔但有二門。若
結會終始具三門也。如玄義序之。三者大明
佛事凡有三輪。一知他心。二現神力。三説
教門。此之三輪無佛事而不收無群生而不
化。但初分經會五乘之教歸于一乘。謂説法
輪後分之經明延促自在脩短適化。則神通
輪。故前文云説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後
經云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則其證也。四者大
明佛徳凡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波若。三
者解脱。以正法爲身故曰法身。無境不照
名爲波若。無累不盡故稱解脱。所以佛徳
但明三者。法身波若無徳不圓。解脱一門
無累不盡。但徳無不圓復開爲二。一者法
身。二者智慧。如世間人有身有智。又法身
爲體。智慧爲用。又内智無不照爲波若。外
感無不應功由法身也。又爲對生死但有於
三。以對生死報障故説法身。對生死業障故
説解脱。對煩惱障明於波若。又總十二因縁
不出三道。謂苦道業道及煩惱道。如來登中
道第一義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故永免三道
具於三徳。又對二乘三徳未圓。明如來三徳
圓。又有法身明如來身業。有於波若辨如來
口業。辨於解脱顯如來意業。如四相品説。今
此經亦具明三徳所以稱妙。以凡夫二乘不
具三徳故名爲麁。但初分經明於波若。後分
之説辨於法身。斯二無累即是解脱。問後分
明法身其文可見。初分云何辨於波若。答
如前云。釋迦玄音始唱歎佛智甚深。多寶稱
善讃大慧平等。即是其事。問何處有明解脱
徳耶。答譬喩品云。二乘但離虚妄名爲解脱。
其實未得一切解脱。但離虚妄名爲解脱者。
但免三界分段及見思之惑。若具斷五住備
傾二死名一切解脱。正用此法簡異二乘。令
捨保三歸於一極。五者總談大小諸教不出
因果法門。但大乘因果凡有二門。一通因通
果。二別因別果。通因通果者。通明十方三
世諸佛同行不二之因同得一極之果。初分
經文正明斯法。謂通因通果。次明別因別果
者。別明釋迦久已成佛過去行長遠之因未
來證不滅常住之果。後段經意正明斯法。謂
別因別果也。六者總明諸佛。不出權實二智
眞應兩身。照三乘之智爲權。鑒一乘之智爲
實。初分之經正説斯二智。王宮現生伽耶
成道爲應身也。無始無終非生非滅爲眞身
也後段之經盛談斯義故辨於二身。七者此
經秤妙法者。即是一乘。故譬喩品云。是乘
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爲無有上。但乘有
二種。一所乘之法。二能乘之人具。能乘所
乘則乘義始圓。初分辨所乘之法。即是法妙。
次現塔以去明能乘之人。謂人妙也。何以知
然。如方便品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
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則所乘之法也。見塔
以去正釋如來常無常義。故辨能乘之人。如
此人法更無二體。則一正觀兩義説之。統御
之義爲人。可軌之義爲法。然正觀未曾人法。
爲衆生故強稱人法也。八者總論衆生迷倒
凡有二種。一者迷因。二者迷果。初分之經
破於迷因。後分之經斥於迷果。所言迷因者。
昔於一佛乘分別説三。則指大因爲小果。封
教之徒遂執小果以爲究竟。不知小果則是
大因。故是迷因。今明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還
指小果爲彼大因。破其自保究竟之執。故是
破迷因也。後分之經斥迷果者。如來之身實
無生滅。凡夫二乘謂是生滅無常。故破彼迷
情辨法身常住。所以斥迷果也。問昔説大因
爲小果今還指小果爲大因者。亦得昔説法
身爲生滅今還指生滅爲法身耶。答斯義不
類。昔覆相説如來身有爲生滅。今開方便門
顯眞實義。故辨生滅爲應迹。無生滅爲法身。
但封教之流執跡迷本故開眞應兩身。而小
果大因更無二法。與此非類也。九者總收惑
倒凡有二種。一者自倒。二者他倒。初分之
經斥於自倒。後分之經破於他倒 自倒者。二
乘之人實非究竟以顛倒故自謂究竟。故身
子云。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爲是究竟法
爲是所行道。則其事也。後分之經破於他倒
者。如來果徳於二乘爲他。自惑己身既入無
餘。謂如來身亦同灰斷。故是他倒。今二段
之經雙破兩倒。初段之經顯二乘非究竟除
其自倒。後段之經明法身常住破其他倒。既
自他倒除則一切惑盡。便改小志發於大心。
又初段經破其自倒。令二乘人知彼涅槃非
是常住。則破其常倒。後段經文破其他倒。顯
如來常身破其無常之倒。二倒既除則應期
悟道。問初分經破常倒。備破四倒不。答具
破也。二乘之人自謂彼涅槃爲常則有樂淨。
雖無人我而有法我亦有我倒。故知初經具
破常等四倒。後分經備破二乘人。謂佛是無
常苦空無我不淨。亦具破四倒。此經始終既
具破八倒。則是説涅槃竟。所應悟者並皆得
道。燈明佛不須説涅槃。意在於斯。但釋迦
爲鈍根之人未悟。更廣説法華後爲説涅槃
之教耳。問前文何處破常倒耶。答譬喩品云。
但盡生死其實未滅。既稱未滅。豈是常耶。後
破無常者。其文易顯。問二乘倶迷因果自他
兩倒。是何惑耶也。答其人四住已傾。但有
無明故生斯謬。十者大明説法凡有二門。一
者直説。二相成説。初分之經名爲直説。直
説者。明理無二極唯一道清淨。故稱爲妙。是
故文云。唯有一門而復挾小。所言一者。無
九十六種之別。亦無五乘之異。唯有一道清
淨故名爲一。至妙虚通秤之爲門。不容凡夫
愛見之心故名爲挾。亦不受二乘斷常之見。
秤之爲小。初分之經正明一道清淨。斥凡夫
愛見二乘斷常。故名直説。後分之經稱相成
説者。前雖言一道清淨。未知此一爲是無常
爲是常住。若是無常猶同九十六種。還同四
乘之異。乃是麁法不名爲妙。以一道清淨常
恒不變故超前兩異。故名爲妙。然所體之法
既其是常。能證之人亦是常住。故涅槃云。諸
佛所歸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仍以
後常成前獨一。妙義始彰故爲相成説也。此
之十義皆是大判爲言。其前章非無後意。後
章非無前意。但一往示其起盡從多爲論。故
作此分之。問開爲二段如上十門。如其不開
云何識教。答經名妙法蓮華者。始終皆辨中
道不二正觀故名爲妙。無得無依無所染著
故云蓮華。凡夫著有二乘滯空菩薩著中道。
如是一之與三常無常乃至一毫取著皆是
麁法。不名爲妙。並爲染累非是蓮華。今但
令得一正觀則具一切佛法。正觀微妙故名
妙法。至人用此爲身名爲法身。諸佛以此爲
性故名佛性。獨一自在名爲一乘。無境不照
稱爲波若。無累不寂名爲涅槃。故云波若是
一法。佛説種種名隨諸衆生類爲之立異字。
故學者但須觀心清淨。是以文云。大事因縁
出現於世。謂開佛知見。佛知見者則正觀也。
雖有十義今且依乘方便乘眞實身方便身眞
實以開二段文也。問初段明乘眞實者。爲正
明因爲正明果。答初段略説廣説及後證説
並歎佛慧。則正明果乘義也。所以然者凡有
二義。一者果乘徳無不圓累無不盡故稱爲妙。
可喩蓮華。蓮華者以其臺葉具足如徳無不
圓。清淨無染如累無不盡。故云是乘微妙清
淨第一。故以果乘爲正。因乘徳猶未圓累未
盡故不得稱妙。闕斯兩義故不得喩如蓮華
也。二者初分之經正明二乘果是方便。故明
一佛乘爲眞實。則令捨小果求大乘果。故明
果乘爲正也。既明一佛果乘。則以二乘之果
攝屬因乘。令彼修於佛因以求佛果也。就前
後二段各開四別。初文四者。第一略開三顯
一動執生疑。第二執動疑生申疑致請。第三
廣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辨流通。所以有
此四段者。今日時衆宜大機已動。應開一乘
之説。但執三來久未得廣明。且略開三顯一
以動執生疑也。禀教之流忽聞非常之説。故
執動疑生申疑致請。執動有可除之義。疑生
有可解之理。既其有請故受請廣説。破彼三
執斷其一疑生於信解。此一周説竟。欲遠被
未來。故次辨流通。示文處者。從此品初盡
長行與偈第一段也。從爾時大衆中竟身子
三請第二文也。從爾時世尊告舍利弗竟授
學無學人記品七品半第三文也。法師一品
第四文也。就初文爲二。第一因歎二智髣髴
開宗。第二分明略説。所以前髣髴開宗後分
明略説者。正言一實之理。不可直説。三執
不可頓排。今欲悟物以斷疑。故歎佛二智非
二乘所知。歎佛二智則髣髴顯實。明二乘不
知則髣髴開權。前章既以髣髴故後稍漸分
明。但未得廣陳所以略説。就初段又二。第
一長行第二偈頌。長行有二。初寄言歎二智。
二止言加歎二智。初又二。一歎諸佛二智。
二歎釋迦二智。初歎諸佛二智又二。前經家
序佛從定起及出對揚之人。次正歎二智。爾
時世尊者。佛入三昧所作事訖。今是説法時
至故從定起也。三業而言。入定意業利益。放
光是身業利益。今欲明口業利益故從定起
也。安祥者示大人之相。欲明大法故先示大
人相。又安祥者動寂無礙也。故論云。顯如
來定力自在無人驚動故稱安祥。告舍利弗
者出對揚之人也。問何故不告菩薩也。答聲
聞自保究竟。今欲斥之是故告也。菩薩無有
此患故不告菩薩。問何故不告縁覺。答法華
之會無縁覺果人。雖有縁覺因人。不及利根
聲聞故不告也。問此經開宗告身子。與大品
何異。答大品密告以密令小人而學大也。此
經顯告。顯令聲聞修菩薩道故顯告也。問若
爾何得智度論云。大品非祕密法華爲祕密。
答大品不明二乘作佛但明菩薩作佛。其義
易解。如用藥爲藥。故不名祕密。法華明二
乘作佛。望昔爲難解。如用毒作藥。故稱祕
密。問此經就誰爲難易。答大品望昔教阿難
易解。以菩薩是大人還明大人作佛。故阿難
解之。所以大品付囑阿難。法華明二乘作佛
異於昔教。於聲聞難解。故法華不付囑阿難。
所以告聲聞者。依法華論意凡有五義。一令
聲聞人修行大因。二令取大果。三令聲聞人
修行大因與於大果心不怯弱。四者爲欲令
餘人善思念故明。佛對小心尚令作佛。餘人
豈不求作佛耶。五者令聲聞人不起所作已
辦心。故前令取大果。今令棄小果。問何故
不告餘聲聞獨告身子。答身子根縁先熟最
初領悟。又是逐佛轉法輪大將。又今説平等
第一智慧。宜對智慧之人。又根縁所宜故也。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者。第二正歎諸佛二智
也。無有人請而佛自説者有二義。一者示
如來大悲純至機動則説不待他請。肇公云。
眞友不待請。如慈母之赴嬰兒。二者欲顯理
深玄無人能問。故自説也。如下偈云。道場
所得法無能發問者也。所言智慧者經説不
同。或但一果智謂如實智。以因中惑猶未盡
所照未眞實。果地惑無不淨故智無不實也。
或開二智照空爲一切智。鑒有爲一切種智。
此從所照二諦爲名。以法莫離於眞俗故智
唯開於二也。或開三智。如此經囑累品説。
佛智・如來智・自然智。佛智一切種智也。如來
智即一切智也。自然智則無功用智。上之二
智任運而知。不須作意故稱自然。又云四智。
如譬喩品説。前三同於上。第四稱無師智。無
師智者。上三智不從師得也。此四智是經之
正宗故稱諸佛智慧也。就文爲三。初雙標。次
雙釋。後雙結。諸佛智慧者標佛實智也。甚
深無量者歎佛實智。然凡夫二乘及以菩薩
不能測量佛智源底故名甚深。亦不能測量
佛智邊岸故稱無量。如無量壽經云。如來智
慧海。深廣無崖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法華論明甚深有五種。一義甚深。謂佛果徳
有無量義。二體甚深。謂平等法身無有差別。
三内證甚深。謂佛證於法身與法身相應名
内證也。四依止甚深。十方佛同依止法身故。
五無上甚深。無上菩提是佛所證。果徳要具
此五也。又甚深者四句莫得其底故曰甚深。
百非不測其邊故曰無量。問應但言深。何
故云甚深。答深中之甚故云甚深。然如來妙
觀未曾愚智。爲對二乘之愚強歎爲智。亦非
深淺量與無量。爲對二乘之流不能測量故
云無量。故華嚴云。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
牟尼悉超越有量及無量也。又偏歎佛二智
者。意欲明唯佛智究竟餘智未究竟。此是顯
究竟以密斥二乘非究竟也。論又云。爲諸大
衆生尊重心畢竟欲聞如來説故。所以歎佛
智也。又説法有二門。一歎藥門二授藥門。今
略説是歎藥門。後廣説是授藥門。問佛徳無
窮。何故偏歎智慧。答一乘以萬徳爲體。於萬
徳之内慧爲其主。故偏歎慧也。其智慧門。第
二標權智歎權智也。其智慧者則牒上智慧
也。門者權智。説一切教爲通佛智。故以一
切教爲佛智慧門。故正取一切教爲門。如藥
草喩品云。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説之。其
所説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則其證也。又教
能通生觀解。爲解爲門。然教能生實解。與
實解爲門。亦令識權與權解爲門。難解難入
者。始不能知爲難解。終不能悟爲難入。一切
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者。出不解之人也。上
歎佛智甚深。爲欲顯一也。其智慧門難
難入乃至二乘不能知。爲欲斥二乘也。二乘
所以不能知者。如來於一説三。爲令因三通
一。故三爲一門。二乘遂住於三。不能因三
以悟一。是故不能知三也二乘既不解三。又
不入一則住在門外。故下偈云在門外立。
上既明難解難入。何故但言不能知耶。答二
乘尚不能知説三以表一。何況能因三以入
一耶。所以者何下此第二雙釋諸佛二智也。
所以實智甚深無量權智難解難入者。以行
因既積故果深妙難解難入也。亦應對二乘。
所以不解者。殖因既近果智便鈍故不能解
也。此文二句。初句明値佛既多。次句明修
行久積。修行久積中二句次第。初句正明修
一切行。次句明雖復修行而精懃勇猛。前句
明所策之行。次句則是能策之勤。名稱普聞
者。徳樹於内故名流於外。又所以知備修衆
行及精懃勇猛者。以修行諸行時名稱普聞
故證知爾也。又依攝大乘論明四種修者。供
養無量百千諸佛者。値佛既多經時必久。謂
長時修也。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者。無一行而
不修。謂無餘修也。勇猛者。修行之時心不悠
悠至到勇猛。謂尊重修也。精進者。念念善
法相續不令餘念間之。謂無間修。前是頓方
便。今是常方便也。此之四修則是内徳。以
内徳既備故外名普聞。成就甚深下第三雙
結二智。前結實智。隨宜所説次結權智。所以
復須結者。以義有三門。謂標釋結方乃具足
故也。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下。依法華論。上
來明妙法功徳門。謂如來所證妙法甚深難
解難入。今歎如來法師功徳。以佛成就諸功
徳故能化衆生。二者上歎諸佛二智。今第二
歎釋迦二智也。所以前明諸佛後辨釋迦者。
示悟物以漸也。前辨諸佛開宗。後明釋迦隨
順則使執三之流不生疑謗。就文亦三。一歎
權智。二歎實智。三重歎權智。問今歎釋迦
二智與上何異。答凡有三義。一者上略歎二
智。今廣歎衆徳。初略後廣爲解義故。二智
是一乘之主。故初略歎二智。果乘無徳不備。
故後廣讃衆徳。二者歎諸佛明從實起權。歎
釋迦以權通實。三者歎諸佛擧因釋果。嘆釋
迦擧果釋果。吾從成佛已來者嘆權智也。前
嘆權智凡有二義。一如上釋諸佛從實起權
今從權起實。二者遂文勢相接。上略明權智
辨難解難入。故今廣釋權智明難解難入之
意也。吾從成佛已來者。此言成道凡有二義。
一者王宮現生伽耶成道。從此已來施方便。
二者依下經文。明久已成佛。從此已來施於
方便。此明用權智之時節也。種種因縁者第
二正明用權智也。因縁謂三乘人所度因縁
也。明其入道不同由籍各異故云種種也。種
種譬喩者凡有二義。一者爲三乘人各説譬
喩。如智度論云。佛於三藏中爲諸聲聞説種
種譬喩。但不説揵闥婆城喩。乃至爲諸菩薩
廣説十種喩等也。三藏中所以不説揵闥婆
城喩者。爲三藏不説一切法本性空。乾城喩
辨能成之因所成之果本無所有。故三藏中
不説也。而成實論亦有此喩者。引菩薩藏中
譬就小乘法中釋耳。二者三乘人合喩。如三
鳥出網三獸度河也。廣演言教者。上喩今法
也。無數方便者。上之法譬皆是善巧故名方
便。又上法譬皆是口業。今明身業現神通意
業密化。謂無數方便也。法華論云。方便者從
生覩率天乃至現大般涅槃故也。又云無數
方便示現外道邪法顯其過失。示現正法功
徳。又有四種方便。一令入諸善法。二令斷疑。
三令入増上勝智。四者依四攝法攝取衆生。
明八相是正方便。今是示邪方便也。引導衆
生令離諸著者。此明用權意也。所以用無數
方便者。爲令衆生離著故也。以衆生染著三
界。欲令離之故説三乘。不言實有三乘究竟。
汝還遂保執三乘究竟。故不解佛意。故上云
難解難入也。又我設方便本令離著。今遂保
執三乘。此則是著於無著。故不識佛意也。法
華論云著有四種。一著界則著三界。二者著
地謂從著初禪乃至非非想及滅盡定。三者
著分謂在家分出家分。在家分者謂著己同
類作種種業及邪見故。著出家分者著名聞
利養種種煩惱諸覺故也。四者著乘謂著小
乘及大乘也。所以者何下釋權智也。以内徳
既圓故外用善巧能利物也。舍利弗如來知
見下第二嘆實智也。上以方便標知見故是
權智。今直稱知見廣大深遠名爲實智。初
句標知見下以四義歎之。照無不遍稱廣。超
二乘之表爲大。豎不見其底曰深。横莫究其
邊稱遠。無量無礙。舊云四等爲無量。四辨
爲無礙。今依法華論説無障無礙。上標知見
次以二門嘆之。一廣大深遠歎智無不圓。二
無障無礙嘆累無不盡。力無所畏者。從品初
至此文雖有諸佛及以釋迦但是歎智慧義
也。從此文下具歎一切諸徳。非獨智慧甚深
一切諸徳亦甚深無量。所以具嘆一切徳者
有二種義。一者以衆徳爲乘。今欲讃歎一乘
故備歎一切諸徳。二者惑者聞歎佛智甚深
謂餘徳不爾。故稱歎餘徳皆是甚深非二乘
所知也。十力是佛内徳故初歎之。以知根識
藥故説十力。以内了十境故外説無懼。故次
顯無畏。力無畏者歎佛智慧。禪定解脱三昧
歎佛功徳。禪謂四禪。定謂四無色定。解脱則
八解脱。三昧則是空無相無願。此之四門則
是次第。初得四禪次得四空定。具足八禪次
得八解。以得八解之定故能證三空門也。然
此中諸科皆是一體隨義分之。功徳積聚故
名爲禪。斂攝不散稱之爲定。萬累都夷故名
解脱。其心正直故云三昧。深入無際者。上
別列八科諸徳。今總歎之。於一一徳佛皆窮
其邊底。餘人不知其際畔故云無際。成就一
切未曾有法者。上正嘆八科徳猶未盡。故今
總結歎也。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下第三
次重歎權智也。接上文生。上明成就一切未
曾有法。以内徳既圓故外巧説法。外巧説法
有二種。一者巧説法。二巧稱機。言辭柔軟。
上歎四無礙智。今讃五種音聲。與上嘆權智
異者。前明説權意。謂令離諸著令其不著小
則是捨小。今讃佛巧説之徳。令其欣大也。舍
利弗取要言之下。如來非但有巧説一能。取
要言之具一切希有勝用也。止舍利弗下第
二寄止言如歎二智也。上雖稱歎甚深無量。
猶渉名言未窮稱歎之美。至人之智心行已
斷言語又滅。歎所不能歎。乃窮歎美之極。故
寄止言歎名加歎二智也。又止言者則卷束上
文歸無名相也。上開諸佛二智釋迦權實。美
實智爲甚深。嘆權智爲難解。此皆是無名相
中假名相説耳。然諸法實相未曾有諸佛之
與釋迦深與不深權之與實。故波若云。諸法
非深非妙乃至非智非愚非權非實也。又止
言者欲令大衆於法起尊重心生後三請故。
又欲令五千之徒離法座故。又依法華論云。
示法器衆生心已滿足故。此意明大利根菩
薩聞上所説已得了悟不須更説故止言。依
此意略説一周正爲菩薩。以菩薩利根聞略
説則便領解。聲聞根鈍未能了悟。是故三請
聞廣説方解。故略説通爲大小二乘。而菩薩
前解廣説偏爲聲聞。古亦有此一釋。就文爲
兩。一標止言。二釋止言。初如文。所以者何
下第二釋止言爲二。初明法妙衆生不解故
不可言。次明唯佛能解故不須言。不言之意
唯此兩也。問由來云此經照三乘爲方便。照
一乘爲實智。體終是有法。何得名絶言耶。答
他云一乘之智絶三乘之言也。難曰雖絶三
乘之言猶有一乘之言。何名絶言。又若一乘
絶三乘之言名絶言者。三乘亦絶一乘之言。
應是絶言。若三一不得互絶。亦應牛馬不得
互無也。今所明者此中正歎佛智。故下文云。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云是法不可示。
言辭相寂滅。故如來之智非有非無不三不
一離人離法絶觀絶縁。一切名言所不能及
故名絶言。大品云。佛初成道常樂默然不樂
説法。所以不説者。肇師云言之者失其眞。知
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躯。
以是義故不可言也。唯佛與佛下第二明唯
佛解故不須言。釋論云。若兩佛相對則無所
言。則其事也。諸法實相者法華論云。謂如
來藏法身之體不變故此亦名實相亦名佛性
正法。正觀之異名也。所謂諸法如是相者。前
標實相謂一相門。此下十事標差別相門。所
以明此二門者。明諸法不出差別無差別二
境諸佛之智亦不出差別無差別二智。知無
差別名一切智。則如來智。照於差別名一切
種智。則是佛智。今既嘆佛智故擧境顯之。問
何以得知差別無差別二義耶。答後偈文具
顯兩義。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謂差別門
也。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此無差別門也。
今言差別無差別者。差別宛然而無差別。故
云不壞假名而説實相。雖無差別而宛然差
別。故云不動眞際建立諸法。如此了悟唯是
佛能故歎佛智也。問前句云唯佛與佛乃能
究盡諸法實相。今稱所謂相性。還是釋前實
相。云何言前是無差別後是差別耶。答前標
實相後明性相者。欲明差別無差別故擧差
別釋無差別也。問此文十句明何法耶。答
通而言之。即明一切法皆具十門。故智度論
顯一切法皆有九種。與此大同。法華論略明
五法。通一切法。今依後偈文。且就佛因果
明於十法。故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故知約佛因果。明性相義也。佛因果。通具萬
行萬徳。今且寄波若因果顯之。如是相如是
性者。波若以無著爲相。無著之相體不可改。
故稱爲性。波若以正觀爲體也。波若有斷惑
之功故名爲力。波若有照境之用故稱爲作。
從習無所得觀生故稱爲因。則四縁中因縁
也。由實相境發實相智名之爲縁。則四縁中
縁縁義也。如是果如是報者。有人言一體義
異耳。遂因力爲果。詶因義爲報。依毘曇義。
果通報別。有爲無爲皆稱爲果。報但有爲果。
通有漏無漏。報但有漏。果通三性。報但無
記。依涅槃經云。無漏之法但從因生更不作
因名之爲果。有漏之法更能生果稱之爲報。
攝大乘論云。生義名果。熟義名報。共用爲
果。獨用爲報。今且依佛因果義釋者。波若
爲因。薩婆若爲果。五度爲因。福徳莊嚴爲
報。又佛徳詶因爲果。更起應用義爲報。又
法身爲果。報身爲報。故涅槃云。涅槃無因
而體是果。則是法身本有修因所得故稱爲
報。如是本末者。波若爲因名本。薩婆若爲果
名末。亦得云由薩婆若故説波若故薩婆若
爲本波若爲末。故智度論云。波若爲佛生因。
佛爲波若説因。十地經云。如是十地義諸佛
之根本。則十地爲本。佛爲其末。又言如是
十地義從佛智慧出。則佛爲本。十地爲末也。
究竟等者。攝上因果歸於非因非果不二之
理。故藥草喩品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
於空。偈文爲二。初頌寄言歎二智。次頌止
言加歎二智。長行寄言歎二智爲二。初歎諸
佛次歎釋迦。今偈轉勢頌之開爲二別。初二
偈頌歎佛二智。次兩偈釋歎二智。初兩偈開
爲四雙釋之。一者初偈嘆諸佛二智。次偈歎
釋迦二智。二者初偈總歎佛徳。次偈別歎佛
徳。故偈云佛力無所畏。此明佛實智。及佛
諸餘法謂佛權智。以權智唯爲化他故名餘
法。三者初偈歎至人故云世雄不可量。次偈
歎極徳謂佛力無所畏也。四者初偈歡無差
別智。謂内外並冥縁觀倶寂。次偈歎差別智
明於境智。如十力照十境等。本從無數佛下
第二兩偈擧因釋果。二偈爲二。初偈擧諸佛
因以釋諸佛果。次偈擧釋迦因以釋釋迦果。
又初偈擧因釋果明果深妙衆生不解。次偈
擧因釋果明唯佛能解。又初偈正辨於佛所
行因故果義甚深。次偈明行因得果故果義
微妙。如是大果報下。第二頌上止言加歎二
智。長行前標止言次釋止言。今但頌釋止言。
長行釋止言爲二。前明衆生不解。次辨唯佛
解。今還頌此二有十三偈半。開爲四章。初
一行偈頌唯佛能解章門。次一偈半頌衆生
不解章門。三有九行半釋衆生不解章門。次
一行半釋唯佛能解章門。長行前明衆生不
解後明唯佛能解。今偈欲接前偈文故前明
唯佛能解。上半標所解之法。下半出能解之
人也。如是大果報者頌十事中果報二句也。
性相頌因中二句也。果中有法報二身。因中
有外相内性也。是法不可示下。第二明衆生
不解。上半出所不解之法。下半明不解之人。
而言是法不可示者。則上大果報之法言辭
相寂滅故不可示也。上明無名相中假名相
説。故開因果二。然開因果二爲欲令悟非因
非果不二。故云寂滅。下半明不解之人也。除
諸菩薩衆信力堅固者。此半行偈爲欲釋疑
及斥二乘也。言釋疑者。前偈明唯佛能解。次
偈云除佛已還一切衆生悉不能解衆生何由
悟佛智耶。是故釋云。除諸菩薩信力堅固能
信解耳。至佛之時乃名證解。此如涅槃經云
十地菩薩名聞見佛性。唯佛得名眼見佛性
佛性則是諸佛智慧。故涅槃云。佛性者名第
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也。言斥二乘者。
既言唯菩薩能信。則顯二乘不能信也。欲令
二乘改不信以得信也。諸佛弟子衆下第三
逐近前釋衆生不解章門。就文爲三。第一
明聲聞人不解。二明縁覺不解。三明菩薩不
解。三聖尚不解。何況六趣。故自忘言。又最
初偈以明六趣不解故。今但辨三乘不解。合
而言之。三乘六趣九道衆生並不能知佛智
也。所以然者。如來之智非聖非凡絶縁絶觀。
故聖凡衆生不能解也。就聲聞不解開爲三
章。初明鈍根聲聞不解。次明利根聲聞不解。
三明利鈍共思量亦不解也。初其力所不堪者
有二種義。一者對前菩薩能信解。今總序利
鈍一切聲聞不能信解。故云其力所不堪。二
者欲明鈍根聲聞不能解於佛智。故云不堪。
次兩段如文易知。辟支佛利智下第二明縁
覺不解。聲聞具擧利鈍。縁覺但擧利者。智
度論云。鈍根縁覺不及舍利弗等。故不須擧
之。新發意菩薩下第三明菩薩不解。就文爲
二。初明始行。菩薩不解如文。不退諸菩薩下
第二明不退已上菩薩不解。亦得開爲二人。
初明小乘人不解。小乘之内有聲聞縁覺。次
明大乘人不解。大乘之中有初心之與終行。
并上六道合十人也。問二乘及菩薩何故不
解也。答前已釋之。今當更説二乘所以不解
者。以斷常有所得心豈解諸佛不斷不常無
所得正觀也。問二乘亦有不斷不常。云何言
皆是斷常。答二乘乃無凡夫外道斷常。若望
諸佛菩薩裁起心則墮斷常。故中論云。若有
所受法則墮於斷常也。言菩薩不解者。直云
因人不知果其言易信。今明如涅槃云。十住
菩薩有所住故見不了了。諸佛如來無所住
故見則了了。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第四
釋唯佛能解章門。無漏不思議者。上明二乘
無漏者。猶是成實毘曇無漏。今總上二乘
及菩薩皆名有漏。以有所得心未淨故。今
無此諸漏故云無漏。不思議者。心行斷故不
可思。言語滅故不可議。以佛智慧不思議
故凡聖大小所不能解。則釋上義也。下半偈
明唯總別二佛所能解也。舍利弗當知下第
二大段分明略説。對前髣髴故云分明。形後
廣文稱爲略説。此文接上來者。上明九道衆
生不解佛智十方佛能解。恐二乘人自絶不
生信受。故今略明權實二智令其生信。故有
此文來也。就文爲二。初就諸佛以顯一。次
約釋迦以開三。二章各三。初章三者。第一
半行標諸佛説同。次半行勸信。後半行正顯
實。諸佛語無異者。以理既不二。教表於理
故教亦無異。又佛恐時衆疑昔三今一語有
差別。是故今明佛語無異。又昔説於三非是
眞實可有迴異。今一乘既是眞實則語無迴
異也。當生大信力者。昔信三乘名爲小信。今
信一乘名爲大信也。要當説眞實者。諸佛説
法適縁不同。或始終倶小或初後並大。或始
小終大或初大後小。究竟而言。在於後時必
定説大。以無有永住四乘必當成佛。是故在
後要説一乘。斯事則決定故言要當也。次約
釋迦以開三者。初一偈明所對之人。次半行
正開權。後半行釋開權意。言處處著者則三
界處。以衆生著三界處故假説三乘引之令
出。蓋是爲出三界故明三乘。不言道理有三
説於三也。又有此文來者。時衆疑云。道理
既無三。何故説三。則釋云爲衆生處處著引
之令得出故説三也。爾時大衆中下第二大
段執動疑生申疑致請。就文爲二。第一明生
疑。第二明請説。初文有二。前明疑衆如文。
各作是念下第二明衆疑。就衆疑爲三。一牒
今二騰昔三今昔互相疑。何故慇懃稱歎方
便者。上佛具嘆權實今偏疑方便者。正用方
便破二乘執三乘是實故也。又欲前明開方
便門後示眞實相。故前疑方便也。又*逐近生
疑。上偈文最後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今接此文故前疑方便也。而作是言者此牒
上内證實智也。有所言説者牒上智慧門難
解也。此二句牒上所不解之法。一切聲聞辟
支佛者牒上不解之人。佛説一解脱者第二
牒昔也。昔説三乘同斷煩惱得有餘一解脱
同滅身智得無餘一解脱也。而今不知是義
所趣者第三正明今生疑。疑有三。一疑教二
疑人三自疑。疑教者今昔互相疑也。昔説三
乘所得同。今説大小乘優劣異。昔説三乘所
得同大小倶眞實。今説大小優劣異大實小
是權。未知昔非而今是。爲今非而昔是。爲
今昔倶非。爲今昔並是。故云而今不知是義
所趣。二疑人者。所説之教既相違。能説之人
應是魔也。三自疑者疑所得法。如身子云。我
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爲是究竟法爲是所
行道也。問上具動三乘之執生三乘之疑。故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下文云菩薩聞是
法疑網皆已除。今何故唯二乘生疑不明菩
薩疑。答以此文責光宅。既明別有偏行六度
菩薩。足二乘爲三者。何故不明菩薩疑耶。若
言略故不説者。菩薩正爲偏執之大。何故略
大而存小耶。又下三周中皆明三根聲聞得
悟。不明菩薩受解。以此推之。知無偏行六
度之人也。今所明者。二乘人昔有自保究竟
之執。忽聞三非究竟是故生疑。所以此中列
之。菩薩之人無有此執。是故今文不列菩薩
疑也。問若爾何故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
除耶。答下明菩薩疑者。玄意中已釋此義。非
是自執究竟聞非究竟是故生疑。但疑如來
昔何故説三今何故説一。以菩薩疑與二乘
疑異。聞上略説疑心已除。故此中不列。又
上偈中唯告二人。一者聲聞二求縁覺衆。故
但二人生疑爾時舍利弗下第二身子騰疑致
請。問現瑞何故彌勒生疑。正説之中身子騰
請。答現瑞通表説一經因果之義唯佛能了。
故窮學未知。所以疑也。正説中偏對身子。是
執異之端故生疑致請也。問何故須請耶。答
法華論明有三種義。一者欲令大衆推覓甚深
佛境界故。二者欲大衆生尊重心畢竟欲聞
故。三者欲令増上慢人離席而去故也。然始
終爲論。有三止三請。言三止者。第一歎法深
妙通明九道衆生不解唯佛能解故止。九道
者六道及三乘人也。第二明凡夫人天驚疑
故止。第三明増上慢二乘人誹謗故止。此謂
人天乘及聲聞縁覺四種衆生聞説一乘不能
信受。所以然者。人天起愛二乘起見。愛見
障隔正觀故不信一乘。又人天著生死樂二
乘著涅槃樂。皆是保於小樂不堪受佛樂故
須止也。又人天滯有二乘著空。二見在心不
堪受中道法。是故止也。問上何故明九道衆
生不解故須止。今但明四乘不解故須止耶。
答上歎佛智甚深。除佛以下九道衆生悉不
能測量佛智。是故須止。今將説一乘。四乘
衆生不能信受。是故須止。言三請者。第一
有疑故請。第二明大衆過去世種善根聞即
不生疑故請説。第三明大衆現在有堪聞之
徳聞必信受是故致請。然既有三請三止則
應不説。但初止在於請前故唯有二止。詶第
三請則便説也。三請二止則爲五段。就初請
文凡有二別。初辨生疑。次明正請。生疑之中
前明衆疑次自疑如文。而白佛言下申疑致
請則爲二別。長行與偈。長行中前申疑次請
決。就申疑中前申自疑後申衆疑。申自疑中
前疑今次疑昔。問何故稱爲第一方便。答唯
佛獨有善巧。十地已下雖有化物之能未窮
善巧之極。餘人所無故稱第一。又佛乘爲第
一。昔説三乘爲令悟一。則與第一爲方便故
名第一也。問前明疑中何故初明衆疑後序
自疑。今申疑中前自疑後騰衆疑耶。答上
明欲示先人後己。今辨要先自解縛然後解
他人。今者四衆下第二騰衆疑也。唯願世尊
下第二請決爲二。初正請。世尊下騰所請事。
正以甚深是故請耳。若是淺近我亦知之。不
請説也。就偈文爲二。初八行頌生疑。次頌
請決。初文又二。前三行半牒所疑事。次四
行半正明生疑。慧日大聖尊者。請説之中皆
有三歎三請。初文明慧日大聖尊者。歎佛
有堪決疑之徳。日有二義。一能滅無明之闇。
二能顯一實之理也。此衆會中凡有三聖。一
五通諸仙謂下聖也。二諸羅漢等謂中聖也。
三法身菩薩謂大聖也。佛於三聖中最大故
言大聖尊。若非大聖無以能決三聖之疑也。
如象沒泥要須象拔之。久乃説是法者。上歎
決疑人。今嘆法爲希有也。自説得如是下正
牒所疑事也。初牒自説自歎二種章門。次
釋二章門。自説得如是等三句牒自説章門
也。不可思議法者牒自歎章門也。道場所得
法下釋二章門也。初有五句。釋自説章門。次
有三句。釋自歎章門。初半行偈明佛自説實
智。我意難可測下明佛自説權智。無問而自
説者。此句結成上義也。以初從定起時無人
能問佛權實二智故佛自説也。自歎三句中
初句明自歎因。下兩句明自歎果。佛初從定
起自説所得權實二智。自歎所行因果。身子
欲爲大衆釋佛自説自歎之意。明佛初從定
起時無人能問無人能歎是故如來自説自歎
也。無漏諸羅漢下第二次辨生疑。又開兩別。
初頌衆疑次頌自疑。頌衆疑内又開三別。初
一行頌聲聞衆疑。次半行頌縁覺衆疑
天龍鬼神下頌凡夫衆疑。此三衆則爲次第。
聲聞衆中有羅漢人故前頌之。縁覺但有出
家因人。是故第二。天龍既劣前二衆故後列
之。於諸聲聞衆下第二頌自疑。若望昔教則
是究竟法。望今則是所行道。佛口所生子下
第二頌請決。亦開爲二。初一行明聲聞縁覺
二衆別請。時爲如實説者。昔説既其不實請
今如實爲説。諸天龍鬼神下第二合明三衆
樂聞請説也。欲聞具足道者。昔説二乘既爲
半字名不具足。今請説一乘滿字教門稱爲
具足。爾時佛告舍利弗下此第一止也。問但
應一止。何故再稱止止。答智度論云。喜之
至也重稱善哉。今止之極也再言止止。又二
乘人不解故一止也。人天乘不解故一止。又
悟理者將理惑教故一止。未悟理者將教惑
理故一止。又依文判者。佛自釋云。以天之
與人皆當驚疑故重言止也。問驚疑有幾種。
答法華論云。總一經始終有五種。一者損
驚怖。謂小乘人執小乘涅槃究竟謗大乘涅
槃。以損於大名損驚怖。二多事驚怖。大乘
人聞佛道時長行廣起取小乘果心也。三顛
倒驚怖。則是外道計有我我所。聞此經人法
二無我生驚怖心。四者悔驚怖。如身子悔證
小乘果。則此悔心名爲驚怖。五者誑驚怖。謂
増上慢人作是念云。何佛誑惑我等耶。名誑
驚怖。此五攝大小凡聖内外事盡也。舍利弗
下第二請説。前長行次偈。長行前正請。所
以者何下釋請。重言唯願説者。還答上重言
止也。二乘能信故稱一唯願。人天堪受又稱
唯願。又已悟者因理識教稱一唯願。未悟者
藉教悟理又稱一唯願。人天例此可知。所以
者何下擧過去世久殖善根以釋請也。就偈
文爲二。初句正歎。下三句正請。言法王者。
於今昔權實自在無礙故稱爲王。唯説願勿
慮下正請也。初句標請。下兩句釋請。佛復
止舍利弗下第二止請也。前長行次偈。長行
前標止。但有一止者。意正主増上慢比丘不
能信受故但有一止也。若説是事下釋止。前
顯凡夫三善道驚疑故止。次辨増上慢四衆
將墜大坑故止。雖擧二人意在増上慢也。大
坑有三。第一謗法邪見坑。二謗法業坑。此
二爲因。三無間地獄坑。此一爲果。如來將
説。是故將墜。如其正説必當正墜。偈頌爲
二。初句標止。三句釋止。偈再言止止者。一止
止天人。一止止増上慢。又一止明法妙。一
止爲鈍根。三句釋止爲二。初明法妙二句明
鈍根。爾時舍利弗下第三請。前長行次偈。長
行前標請。次釋請。重言唯願者。佛爲天人
驚疑及増上慢起謗故重止者。今爲二人故
應説之。一者如我能解故應爲説。二者自我
之外諸餘大衆亦能信解故唯願説之。今此
會中下釋請。前明如我者。身子上根應前得
悟也。等比者。身子以外等取中下根人及凡
夫比。例亦能信也。世世已曾從佛受化者。釋
上如我等比能信解也。過去因淺尚受佛化。
況現在因深必堪信解也。又不信者少順教
者多。以多言之故應説也。又如來具有口密
及以神通。以口密言之則同坐不聞。以神通
辨之宜令避席。進退而言不得不説也。偈分
爲二。初句稱歎第二正請。無上兩足尊者。既
爲兩足之尊。必應爲天人説。如其不説何名
兩足尊耶。願説第一法者第二正請。就文爲
二。第一標請第二釋請。言願説第一法者標
請也。佛乘於三乘之内爲第一也。我爲佛長
子第二頌上釋請。就文開爲二。初二行頌上
身子與大衆堪能信解。第二一行半明身子
大衆渇仰欲聞。就初文又三。半行頌身子親
能信解。又半行以頌大衆亦能信解。一行擧
古況今釋身子大衆能信解義。長行擧世世
受化故請。偈擧世世化物釋請。我等千二百
下第二明身子與大衆渇仰欲聞。亦開三別。
初半行雙牒兩衆。次半行重請説。後半行明
樂聞法故生大歡喜。聞説一乘並皆成佛。故
三根聲聞及分別功徳諸大士皆明大喜。爾
時世尊告舍利弗下大段第三有此文來者。
今此以六雙序之。一者上明略説爲利根菩
薩。今廣説通爲三乘人。謂所爲人利鈍一雙
也。二者上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今廣開三
顯一斷疑生信。謂廣略一雙也。三者上總動
執生疑。今別説斷疑生信。謂總別一雙也。所
言總動執生疑者。總動三根人執並令生疑。
所言別斷疑生信者。別爲三根人三周説法
令三疑斷三解生。動執生疑則易故但有一
説。斷疑生信則難故有三周説也。四者上就
稱歎門説。今就授法門説。良醫治病要具二
門。一歎藥門二授藥門。諸佛説法亦有二門。
初讃歎一乘門。今正説一乘門。謂歎授一雙
也。五者上密顯一密開三。謂密説門。今明顯
開三顯明一。謂顯説門。則顯密一雙也。六者
總判諸佛説法儀式凡有三門。一但自説。如
大品經。現瑞衆集既竟無有人問而佛自説。
二者一向因他説。如涅槃等經。現瑞衆集已
竟要待他問然後乃説。三者亦自説亦因他
説。如十地等經。初自説十地名後因他請
廣説十地義。此經亦爾。初明自説今是因他
説。謂自他一雙也。問初何故自説後何故因
他説。答十地論云。初若不自説不知爲説
不説。故要須自説。後欲令大衆慇懃三請。故
因他説。又欲示法深妙無能問者。是故自説。
如身子云。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我意難
可測亦無能問者。故十二部中用無問自説
經以開宗也。後因他説者。欲令大衆尊人重
法故待請方説。就此大章開爲三段。第一法
説第二譬説第三亦法亦譬説。所以有此三
説者。法爲譬本故前明法説。未解法説故
擧喩顯之。故次明譬説。各聞法譬猶未得解。
具辨二門方乃取悟。故化城之前名爲法説。
化城之後稱爲譬説。又示諸佛内有無礙之
智外有無方之辨能於一義作種種説。所説
雖多不出法之與譬及亦法亦譬。又衆生悟
入不同故適化多種。或有樂從法説門入。或
有樂從譬説門入。或有樂具從二門入。又初
説生大乘聞慧。次説生於思慧。後説生於修
慧。又初説上根人得悟。次説中根人得悟。後
説下根人得悟。所以然者。上根人一聞則解。
中根人再説方悟。下根人三説始解也。問以
何惑障三根不解。答此非九十八使。何以知
之。羅漢之人四住惑傾而猶未解一實。故知
非九十八使也。五住之中正是無明住地。二
障之中爲智障惑。就此惑中開爲三品。輕品
之惑障於上根。次品之惑障於中根。重品之
惑障於下根。問此惑云何障三根耶。答由有
此惑迷於權實。故不識三乘是權一乘爲實。
亦迷一乘本有二乘本無。故名障三根也。三
説義中別自有科。如彼廣説。就法説中開爲
四段。第一從此文去竟方便品正明法説。第
二譬喩品初一長行一偈明上根人領解。第
三從爾時佛告舍利弗竟爲諸聲聞説大乘經
名妙法蓮華經佛所護念明如來述成。第四
從舍利弗汝於未來世竟盡迴向佛道明授上
根人記。就初又二。第一正爲上根人法説。第
二從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下勸弘經。初
正説令發菩提心。勸弘經令其修菩薩行。如
華嚴善財童子詣善知識所皆明二事。一云
發菩提心。二修菩薩行。此經稱教菩薩法亦
具二事。初法説令改小信大。謂發菩提心。後
明既得如實悟。還令如實説令修菩薩行。又
初説滅其小執生於大解。謂智慧門。後令弘
經則是修慈悲。謂福徳門。此經令二乘人具
修大乘福慧。故名教菩薩法。就初爲二。一
長行二偈頌。長行爲二。一縁起二正説。縁
起有三。初許説誡聽。二簡不淨衆。三歎淨
衆。初有三句。初句明不得不説。以請既會
理稱機。佛若不説則乖理失機。故云豈得不
説。汝今諦聽下第二誡聽也。諦聽令生聞慧。
善思令生思慧。念之令生修慧。又諦聽令離
散亂心如不覆器。善思令其悟解如不臭器。
念之令其憶持如不漏器。吾當爲汝下第三
許爲説也。説此語時下第二簡不淨衆也。就
文亦三。第一句正明罪人退席。所以者何。下
第二釋起去所由凡有二義。一者罪根深重。
二者有増上慢。又有二義。一者大乘中有失。
二者小乘中有失。所言罪者。定執小乘謂爲
究竟乖大乘理。故稱爲罪。故涅槃經云。求
二乘者名爲不善。所言根者凡有二義。一者
過去修習小乘故稱爲根。二者因此執小遂
生謗大故名爲根。所言深重者。爲釋疑故
來。若封執小乘遂障隔大者。三根聲聞亦
執小乘應隔於大。何故五千獨去而三根住
耶。是故釋云。五千罪根深重十方諸佛不能
拔濟。是故退席。三根之人雖習小乘罪根輕
淺故獨住也。及増上慢者。第二上明執小有
障大之失。此明於小乘内自復有失。實未得
小乘道果。謂得小乘道果故名爲失。又罪根
深重者。明過去世失。以於過去障他聽説
大乘。是故現在不聞正法。及増上慢謂現在
之失。於現在世値釋迦佛修習小乘。未得小
果謂得小果。復謂此果以爲究竟。不受大法
故名爲失。又以此失簡諸餘聲聞。諸餘聲聞
但有執小之失。無有未得小果謂得小果。是
故餘人在坐五千退席。未得道諦謂得道諦。
未證滅諦謂證滅諦。故言未得謂得未證謂
證。則釋上増上慢義。有如此失者。總結上
二失也。世尊默然而不制止者。第三句以住
即有二損故佛不制之。一者聞則起謗墮惡
道。二者未來當作障隔大乘因縁。爾時佛告
舍利弗下第三歎淨衆。文有四句。一歎淨衆。
二毀不淨衆。三誡聽。四者受旨。智度論云。
枝葉不堪爲用。如五千人無法器用雖能聞
一乘不能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紹佛業。是故
無用。貞實堪有柱梁之用。如淨衆是法器聞
經堪有紹佛業用。舍利弗如是下毀不淨衆。
上明住則有二損。今明去有兩益。一現在無
起謗法之罪。未來不招苦報。二者聞上略説
作未來信解因也。復誡聽者有二義。一者五
千起席大衆擾動故重令諦聽。二者既是淨
器堪聞法故令諦聽也。次受旨如文易知。問
五千之徒既不堪聞法華。何故不從定起則
以神力令其起去。答初從定起則以神力令
其起去。便不得聞於略説作未來得度因縁。
若聞於廣説則起誹謗現在無益。以佛明見
三世故有遣不遣也。又初歎佛二智身子未
請。無因縁故不得遣之。今待請後許説。宜
須簡衆方始得遣也。問若佛知住起謗故不
爲説者。釋論明喜根勝意二人。勝意執小喜
根悟大。遂爲勝意説大乘。而勝意便誹謗墮
大地獄。未來因此畢苦果而得解脱。今何不
爲説耶。答去住倶起誹謗者則應爲説。如喜
根知勝意聞説與不説終自起謗。故爲其説
法作未來得度因縁也。今去則有益。住則有
損。故遣令去也。以理言之可有三句。一聞
而起謗故不爲説。如五千之徒。二聞必起謗
而爲説。如常不輕也。三知其起謗亦説亦不
説。如五千是也。初爲生未來善故令其聞略
開三顯一。畏其現在謗故不爲廣説也。問聞
略説何故不起謗。答有三種人。一者上根菩
薩聞略説則解。二中根則聲聞人聞略説生
疑。疑是解津堪聞廣説。三下根謂五千之徒
聞略説冥然不解。聞廣説則起疑謗。又有三
品人。一倶不聞廣略謂下品人也。二聞略不
聞廣謂中品人也。三廣略倶聞謂上品人也。
問如華嚴五百聲聞。雖復在座不見不聞。今
何不爾耶。答適縁不同可得兩經互現。而今
明衆起去者。欲證佛語不虚。上既言皆當驚
疑及増上慢人將墜於大坑。故今明五千之
徒則其人也。二者欲増住衆敬心。明預聞之
徒殖因已久宜應欣慶。又罪重之人不堪聞
法。則是嘆法深妙。然此衆可具二義。一者
或是實行之人。二者是化衆。如涅槃現童子
及金剛神也。問何因縁故同禀小乘教有得
聞法華信解有不聞耶。答可具四句。一者始
習學大乘終亦聞大乘。此人懸信。二者始習
大乘中志斯意。故初爲其説小。小心稍
故終爲説大。此人聞法華亦信。三者本學大
乘而後聞説大乘便退取小。如大品六十菩
薩成羅漢。又至涅槃經雖聞有佛性而猶成
羅漢。以此例之。聞法華亦有成羅漢者。如
此之人聞大亦信也。四者有始學小乘而終
聞説大。此人多不生信。以其習小乘日久。
若聞大乘乖其本心故不生信也。佛告舍利
弗如是妙法下。前第一明縁起。則是淨器。今
第二正説明授妙法也。非淨器無以受妙法。
非妙法無以授淨器。故此二種必須相稱。就
正説文凡有四門。初辨一乘眞實門。二明二
乘方便門。三示得失門。四勸信受奉持門。所
以明此四門者。靈山之會大機已熟應聞大
法。故辨一乘眞實門。既示今一乘爲眞實。宜
開昔三爲方便。故辨三乘方便門。初門明今
一乘眞實。後門序昔三爲方便。蓋是明一化
始終理無不極。若能信一實三權則是得非
失。如其不信則是失非得。故有第三得失門
也。得失之理既彰。次勸捨失從得信受奉持。
故有第四勸信門也。又有此四門者。一乘眞
實門謂根本法輪。諸佛出世但爲明一大事
因縁。謂一道清淨則根本法輪也。但衆生薄
福鈍根不堪受一道。是故於一佛乘方便説
三。謂支末法輪。既從一起三還欲令籍三通
一。若能知三爲歸一則是得非失。如其保三
不受一是失而非得。故得失門明收末歸本
法輪。既序始終一化三輪事周。然後始得勸
物信受。故有第四勸信門也。就一乘眞實門
又開三別。一釋迦自説一乘眞實門亦云自
開宗門。二引諸佛證釋門。三明釋迦順同門。
所以有此三門者。釋迦當今教主故前自開
宗。恐物不信故引諸佛爲證。證明事竟然後
始得順同也。就初章之内又開三門。一讃歎
門二不虚門三顯教意門。所以有此三門者。
讃歎令生信解。不虚抑其誹謗開解杜惑。縁
由既竟故正明顯教意也。初文二句一法二譬。
如是妙法者。此顯一部之旨歸。則是先明一
乘眞實。題以示之也。妙有二種。一者體妙。
謂非一非三言忘慮絶。二者用妙。非三非
一。不知何以美之。爲對昔三強歎爲一。故注
法華經云。非三非一盡相爲妙。非大非小通
物爲法也。蓋是什肇舊宗。非今新釋也。時
乃説之者。歎法希逢増敬信之情也。遠而言
之。如後文説億億萬劫至不可議諸佛世尊
時説是經。近而言之。釋迦一化四十餘年之
所未説今始説之。故知希有。如優曇鉢華時
一現耳者。此譬上時乃説之言也。河西道朗
云。此言靈瑞華又云空起華。天竺有樹而無
其華。若輪王出世此華則現。明衆生若應聞
一乘教成法輪王者。諸佛世尊乃説是經。故
靈瑞華爲輪王之相。法華爲成佛之徴。舍利
弗汝等當信下第二明不虚門。將明昔三今
一則言似相違。恐物不信。是故今明佛語不
虚勸物信受。舍利弗諸佛隨宜下第三明顯
教意門。上之二句乃是縁由。今此一章始明
正説。就顯教意復開二別。一明衆生不解教
意門。二明唯佛能解教意門。隨宜所説意趣
難解者。此標二章門也。初標隨宜所説門。次
標意趣難解門。諸佛説法隨二種説。一隨現
實説。二隨機宜説。説一乘者謂隨理實説也。
説三乘者謂隨機宜説也。理實無三而説三
者。隨機宜説也。意趣難解者。上明隨宜所
説教。今明教所表理也。言三意若三斯不名
難解。良由言三意不三。言近而意遠。是故意
趣難解。又意若住不三亦不名難解。今言不
三者。明其非是三。非謂是非三。斯則心無所
寄乃契玄宗。故名難解。所以者何下釋上二
門也初。釋隨宜門。次釋意趣難解門也。我以
無數方便者。或邪或正或順或違悉是善巧
故名方便。又悉令悟入一道清淨示種種化。
爲一道作縁由階漸。故名方便。種種因縁者。
所以示邪正不同違順等化者。是良由衆生
根性非一入道各有由籍故也。故云種種因
縁也。譬喩言辭演説諸法者。上明無數方便
總明八相成道之正。及示九十六術之邪。或
作調達善星之違。或示阿難羅云之順。故總
明一切善巧。今別明説法一事。説法之内不
出二門。一者種種譬喩。二者種種言辭。從
無數方便至種種説法。總攝釋迦一切教
也。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者。此釋意趣
難解章門也。如來説一切教爲令衆生悟入
一道。故下文云。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説
之。其所説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禀三乘教
者思量分別於三。終不解三教意也。又五乘
以五心分別。終不解言五意不五。故言非思
量分別之所能解。又有所得心名思量分別。
故攝大乘論云。分別是菩薩煩惱也。唯有
佛乃能知之者。上來明衆生不解教意門。此
第二明唯佛能解門。亦初標唯佛能解。所以
者何下釋諸佛能解。釋意云。諸佛唯爲一大
事故出現世。是故説一切教皆爲顯一也。舍
利弗云何名諸佛下。前擧一大事以釋教意。
今次傳釋一大事。將欲釋之故提起爲章門
也。次明開示悟入四句釋章門也。釋此四門
不同。今略明三義。一者依舊解云。初開佛
知見謂明道理。次後三句悟前道理發生三
慧。故有示悟入也。二就法華論釋之。所言
開者明無上義。唯除如來一切智能更無餘
事。故言開佛知見。令衆生知得清淨故。如
來知見者。謂如來能證如實義故。如壽量品
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
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虚非如非
異。此則如來法界也。所言示者明同義。謂
聲聞辟支佛及佛法身平等。法身平等者。三
乘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所言悟者明不知
義。以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今欲令
知故言悟。所言入者。爲令證不退轉地示現
與無量智業。故詳論此意四門則爲次第。初
明開佛知見則歎佛知見爲無上。雖歎佛知
見爲無上。或謂獨佛有此知見二乘所無。是
故第二次明三乘人同有佛性法身。但佛悟
佛性故名法身。二乘猶隱故稱佛性。雖三乘
人同有佛性法身。但二乘人不知唯有一乘
無有二乘。今欲令知故次説悟佛知見。既知
唯一佛性無有二乘則證不退轉。故次説入
佛知見。論又兩番釋後三句。所言示者。爲
諸菩薩有疑心者令知如實修行故。又復入
者。未發菩提心者令發心故。已發心者令入
大法故。又復入者。令捨聲聞果入大菩提故。
又復悟者。令外道衆生生覺悟故。此釋意與
前異者。前四句並約化聲聞。今意明化菩薩
及外道。此經正化聲聞。次化菩薩并及外道。
化此三人則總收一切令同歸佛乘也。今次
依智度論及涅槃經言。雖有四句不出二門。
初之二句明能化門。後之二句明所化門。能
化門中有大開之與曲示。所化門中有始悟
之與終入。故此四門無義不攝。所言開者。衆
生佛性名佛知見。佛性亦名一乘。涅槃經言。
畢竟有二種。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
莊嚴畢竟者謂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
衆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爲佛性。以是義
故我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一切衆生悉有一
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爲衆生故説佛性
名之爲開。既爲衆生説則是爲衆生開。所以
開佛性者。令衆生除無明煩惱。使得清淨開
佛性。則是徳無不圓。使得清淨謂累無不盡。
所言示者。曲示五性差別之義。故名爲示。如
涅槃云。掘出金藏故普示衆生諸覺寶藏故
名示也。所言悟者。大開曲示二門既竟。今
次知有佛性名之爲悟。修行證之故稱爲入。
知有佛性謂十信以上也。證入佛性謂妙覺
地已還也。擧始及終位無不攝。次結章如文。
問已知開示悟入。云何名諸佛知見。答上已
略明。今次廣述。蓋是波若異名正觀別目。
今依此經則是四智。一者一切智。二一切種
智。三自然智。四無師智。言一切智者。知六
道衆生本來寂滅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也。言
一切種智者。雖知本來寂滅。於衆生常不寂
滅。故於道未始二於縁未始一。於道未始二
故六道常法身。於縁未始一故法身常六道。
六道常法身名爲一切智。法身常六道名爲
一切種智。任運知此二法名爲自然智。此三
不從師得稱無師智。此之四智爲三世諸佛
心。一切衆生宜應恒以此四爲觀行。則是初
心佛也。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者。上明唯
爲一道故出世。今明唯教一人也。問諸佛教
化五乘衆生。云何唯教菩薩一人耶。答雖説
五教爲顯一理。雖教五人亦爲成一人。是
爲言託於五意在於一。又所求之道既一求
道之人亦一。故言但教菩薩也。諸有所作常
爲一事者。上明説於一理爲教一人。據口業
也。今明諸有所作者。謂動靜四儀及以三
業一切所作皆爲顯一理。悉爲教一人也。如
來但以一佛乘故爲衆生説法無有餘乘若二
若三者。所以有此文來者。爲釋成上三句義
也。良由道理唯一道理無三。是故諸佛唯
爲一事故出世。唯爲教一人。乃至諸有所作
皆爲顯一事也。此文有二句。第一句明道理
唯有一故諸佛依於一理但説一乘。故云但
以一佛乘爲衆生説法也。無有餘乘若二若
三者。上明道理唯有一佛乘。今明道理無有
餘乘。餘乘者則縁覺聲聞乘也。縁覺乘爲第
二。聲聞乘爲第三。故言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問何故知然。答數之次第謂一二三。上既言
但以一佛乘。是故今明無有第二乘第三乘。
此是從上數以至下。故爲次第。所以前明佛
乘有者。爲欲釋成上唯有一事故。前明唯有
一也。文相歴然不應更有異釋。有人言。若
二者聲聞縁覺二乘也。若三者謂三乘之中
大乘也。有人言。若二者大小二乘也。有人
言。若二者人天乘也。若三者謂三乘也。此
悉非解不須破之。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者。所以有此文來者。上明唯有一乘無有餘
乘若二若三。時衆謂釋迦獨作此判則不信
受。是故今引十方諸佛爲證。非獨我明唯有
一乘無有餘乘。十方諸佛亦如是説也。過去
諸佛下第二引證門説。就文爲二。初別引三
世諸佛爲證。次總引三世諸佛爲證。一一門
皆具三句。一化主二教門三禀教人。此三則
是良醫妙藥及以病人。又化主則佛寶。教門
爲法寶。禀教人則是僧寶。就教中有二句。初
總序一切教也。法華論云。因縁者謂三乘法。
三乘法但有名字無有實義也。譬喩者。如從
牛出乳。乳喩小乘。從乳出醍醐。醍醐喩大
乘也。是法皆爲一佛乘故。第二句明教所表
理也。禀教人亦二句。始則聞五乘等教。終
則得於一切種智。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
薩。上別明三世諸佛教意。今總明三世諸佛
教意。所以有此文來者。上釋迦開宗門明但
爲教一人唯爲顯一理。三世佛教門未作此
説。故今明之也。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下。此
第三明順同門。以三世諸佛既作此説。釋迦
順而同之亦作此説。以理既無二故諸佛道
同。若不信釋迦之言則違三世佛教。罪之
也。若信釋迦之言則信三世佛説。則福之深
也。爲明勸信故辨順同也。就文爲兩。初明
顯一次明破二。顯一之中初明教門次辨教
所表理。知諸衆生有種種欲者。五乘欲樂不
同也。深心所著者。習五乘欲深。是故著於
五乘也。隨其本性者。習欲既深則便成性。性
不可*改隨而説之。以種種因縁者。上明知
機今明順機説教也。舍利弗如此皆爲得一
佛乘者。上明教門今謂教所表理也。十方世
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者。上明有一今明
無二也。二乘不知唯有一。是故明有一。不
知無有二。是故今破二。又欲發後方便説三。
是故先明道理無三也。但此經破二凡有三
門。一者用一破二。如前云唯有一佛乘無有
餘乘若二若三。後偈亦云唯有一事實餘二
則非眞。是爲以一破二。二者以二破三。則
如今文。尚無二乘何況有三。二乘者縁覺也。
三乘者聲聞也。縁覺爲勝於理尚無。聲聞爲
劣豈當得有。此意明至理尚不可有二何況
有三耶。又作此破者。法華之會乃通爲三乘
而正破聲聞。故譬喩品云。爲諸聲聞説大乘
經。是以今擧無縁覺之勝指斥聲聞之劣。此
名以二破三也。三者以三破二。明於一佛乘
方便説三三既是權二豈是實耶。前之二門
無斥有。後之一門以權破實。舍利弗諸
佛出於世下第二明三乘方便門。所以有此
文來者有近遠二義。所言遠者。上之三門既
明一乘是眞實。則宜辨昔三爲方便。蓋明今
昔始終權實兩教意也。次明近相生者。從
前以一破二及借二破三。時衆疑云。道理唯
一尚無有二何況有三者。如來是體理之人。
初出世則應宣説唯有一理無有三乘。何因
縁故道理有一而不説一。無有三乘而説三
耶。豈非無而言有有而言無欺誑我耶。是故
釋云。雖道理有一無三。但爲汝等五濁障
深不堪受一。是故諸佛方便説三。過在衆生
咎非諸佛也。令二乘人深自悔責歸仰如來。
二者爲釋成上道理唯一。以由五濁故方便
説三。故知道理唯一也。就文爲三。初總標
諸佛出五濁世。次別列五濁名。三者釋。劫
濁者謂惡時也。問何故先明劫濁。答法華論
云。正爲釋疑。疑云諸佛於何時中説三乘是
方便。爲斷彼疑諸佛出五濁惡世。謂劫濁等。
故初明劫濁也。又劫濁通。於劫濁中分五濁
耳。若以法辨時。應言濁劫。今以時目法故
云劫濁耳。次煩惱濁者。成前劫濁及衆生濁
也。次衆生濁後明見濁者。衆生必起煩惱不
必起見。欲明前是在家起愛衆生今是出家
起見外道。故明見濁。故下偈中皆先明愛後
辨見。具起愛見者去三小劫近。是短命衆生。
故後辨命濁。經列此五則次第也。煩惱與見
正是濁體。此二成衆生故名衆生濁。故經云
心垢故衆生垢也。問五濁與三障何異。答
三障障礙聖道及聖道方便。此義則重。故有
三障者不得入於聖道。五濁則通。故諸佛
爲五濁衆生説三乘教。問既有業障。云何
無業濁。答如毘尼母經云亦説業濁。沒於見
濁屬煩惱濁攝。今明則衆生濁是業濁也。所
以然者。既有愛見煩惱則起身口意三種惡
業。故名業濁。何以知然。若但意地有諸煩
惱不起身口業者。非惡衆生。不名衆生濁也。
故知衆生濁則是業濁。問五濁倶障一三。何
故説三不説一。答一深三淺。雖有五濁得説
三乘。然有四句。一者有五濁障一乘。則昔
聲聞人不堪聞一乘是也。二者五濁不障一
乘。謂凡夫人有五濁得聞一乘教是也。問同
有五濁。何故有得聞一乘不得聞一乘。答雖
同五濁。但有一乘機則聞。無則不聞。三者
無五濁得聞一乘。則法華會聲聞是也。四者
無五濁不聞一乘。謂不聞法華聲聞是也。問
同無五濁。何故有聞不聞。答雖同無五濁。但
有一乘機則聞。無則不聞。問有一乘機則聞
無則不聞。云何五濁障一乘不障一乘耶。答
五濁必障一乘。但一乘機強五濁障弱。是故
得聞。問三根聲聞大通智勝佛所已聞一乘
則有一乘機。得阿羅漢後何故不聞法華。答
雖有一乘機。但三執既強一乘機弱。要待聞
諸方等經陶練其心方堪聞法華也。問云何名
濁。答濁是不淨義。譬如濁水不能見物。衆生
心濁不能知見一乘理故名濁也薩遮尼健經有
十二濁。一示
現劫濁。二示現時濁。三示現衆生濁。四示現煩惱濁。
五示現命濁。六示現三乘差別濁。七示現不淨國土濁。八
示現難化衆生濁。九示現説種種煩惱濁。十示現外道亂
濁。十一示現魔濁。十二示現魔業濁
劫濁亂時者。釋五濁義。而起三乘教。五濁
之中偏言劫濁亂時者。以近三小劫時衆生
煩惱並皆増盛故言劫濁亂時。衆生垢重慳
貪嫉妬者。出垢重事也。貪是三毒中一毒。慳
嫉是十纒中二纒。所以別擧此三者凡有二
義。一者此三既重但在欲界故偏説重也。二者
慳貪是貧窮業。嫉妬是下賤因。貧窮業中惜
自物故慳。引取他物故爲貪。下賤業中忌他
外財爲嫉。忌他内正報爲妬。貧窮下賤之因
尚不得人天乘。何況佛乘。以佛乘是富貴乘
故也。於五乘中最上故爲貴。具足萬徳故爲
富。故下文云豪貴如是有大勢力。大富長者
即是如來。成就諸不善根者。上別明一使兩
纒。即是在家衆生。謂煩惱濁。即譬喩品云
毒蟲也。今總明二不善根及諸纒垢。即出
外道。謂見濁。譬喩品中惡鬼也。故諸佛
於一佛乘分別説三者。上明五濁増盛不堪
受一。故今明方便説三也。若我弟子自謂者。
第三示得失門。上來明道理唯一。次明五濁
方便有三。權實有無皎然可信。如其不信即
是惡人。故次明得失。然能被之教不出實之
與權。禀教之人亦唯有得之與失。斯事攝一
化事竟矣。就文爲二。前明失次明得。得失
各有二人合成四人也。失中二人者。第
是未得小乘謂已得小乘不信法華。第二已
得小乘果而小乘果非究竟自謂究竟。不追
求大。亦名爲失。初是凡失後是聖失。此二
總攝一切失事盡也。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
等者。上明一乘是眞實三乘是方便。今失此
二意。蓋明執小是實迷三是權也。此明未得
小乘究竟果謂得小乘究竟果。此叙小乘中
之失。即五千之徒是也。不聞不知諸佛如來
但教化菩薩者。此文辨不知同歸一乘即迷
於一乘眞實也。是叙大乘中之失也。不聞者
不聞教也。不知者不知理也。上五千人不聞
廣説一乘眞實。故云不聞不知也。此非佛弟
子下。前兩句牒謂情。今此文判得失也。五
千之徒未得小乘究竟謂得究竟。保執小乘
則小乘不攝。而不聞不知但教化菩薩。此人
迷大則大乘不攝。故非佛弟子。以非佛弟子
明非内凡夫。下明非七聖人也。又舍利弗下
第二明聖失也。亦有三句。初句明已得羅漢
自保究竟執三乘教不識權也。不進求下。第
二明不識一乘眞實也。當知此輩下。第三句
判得失也。羅漢望大乘。實非究竟自謂究竟。
自謂究竟故不進求佛道。當知亦是増上
慢人也。問今明増上慢與前増上慢有何異。
答上已釋竟。今更明異者。初人有二種増
上慢。一者未得小究竟謂得小究竟。是小乘
増上慢。二者保此妄情復不進求大乘。謂大
乘増上慢也。後人已得小果。但小果望大
乘。非究竟謂究竟。但有大中増上慢。無小
中慢也。問何以得知有兩人耶。答後文明人
異於前人。是故知二人異也。又前文判凡失。
非佛弟子非阿羅漢辟支佛。故知是凡夫失
也。後文判失直云是増上慢也。其既是羅漢。
不得非佛弟子及非羅漢。但自謂究竟不志
求佛。故與其増上慢名也。問此的是何物人
耶。答通説一切自謂究竟羅漢。而正主三根
聲聞是也。故舍利弗云。爾時心自謂得至
於滅度。乃至迦葉中根亦作此執。現信解品
及化城品也。問凡夫人未得羅漢自謂究竟。
聖人實得羅漢亦自謂究竟。兩人何異。答兩
人未聞法華。自謂略同。若聞法華則五千凡
夫不生信受。聖人則生信。故文云若實得羅
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也。所以者何下第
二擧得釋失即明得也。亦有二人。初明佛在
世羅漢爲得。次明佛滅度後羅漢爲得。初佛
在世羅漢得者凡有二義。一者斥凡。二者撃
聖。言斥凡者。明若實得羅漢聞一乘必信受。
則知第一人不信法華非羅漢也。故是擧得以
斥初失。言撃聖者。明實得羅漢必信此法如
其不信便非羅漢。即用此文撃第二實得羅
漢人。令捨小果進求大道也。除佛滅度後現
前無佛者。第二明佛滅度後羅漢得。前亦是
聞法華羅漢得。今是不聞法華羅漢得也。此
文爲釋疑故來。疑者云。叵有羅漢亦不聞不
知但教化菩薩事以不。又有阿羅漢不信權
實以不。因前二文生此二疑也。是故釋云。佛
在世羅漢聞法華必信。唯除滅度後現前無
佛。此之羅漢不信一乘。故法華論云。亦爲
釋疑。疑云從佛聞法起謗心。云何佛不成不
堪説法人。爲斷此疑。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
故起謗耳。所以者何。釋上羅漢不信一乘義
也。以佛滅度後法華經難聞難解。阿羅漢作
佛此人難得。智度論云。法華明羅漢作佛義
最甚深。羅漢作佛唯佛能解。論者正可論其
餘事。龍樹尚云不解。故知唯佛能解。所以
此人難得。以不値人法兩縁故。此羅漢不信
一乘。涅槃現病品云。如佛所説阿羅漢一切
皆當至涅槃。如此甚深。佛行處凡夫下愚不
能知。故羅漢作佛最爲難解。唯佛知之。故
稱難得也。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者。
此文亦爲釋疑故來。疑者云。此羅漢既不得
値法華及解義人。何時當信一乘耶。是故釋
云。此羅漢生三界外淨土中。更遇餘佛聞法
華經方得決了。決了者知三一有無及權實
也。問佛滅度後羅漢不値解義人直聞法華
經亦得信解不。答此事難明。設使遇經不値
解義人者亦不得了了分明解也。是故文云
若遇餘佛方乃決了。舍利弗下第四勸信奉
持門。所以有此文來者凡有三義。一者釋疑。
疑云初説三乘後説一乘則成妄語。云何可
信。爲釋此疑故勸信。二者上示一乘眞實三
乘方便及顯得失。今次明勸信。即令捨失從
得信受奉持。三者近接上生。若遇餘佛便得
決了文生。終無有畢竟永住羅漢。必須聞法
華經後當作佛。汝等大衆及今値佛復得聞
經。早須信受也。問上已明勸信。與今何異。
答上直明勸信。今明法之權實人之眞僞既
竟。勸物信解受持。故與上爲異
法華義疏卷第三
  永仁甲午姑洗盡日因中觀宗師之勸化彫
法華義疏之第三庶幾比丘尼正禪藤氏娘
幽儀乘此寶車直到淨刹乃至四恩三有利
潤無窮而已
 都幹縁沙門 素慶 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
 胡吉藏撰 
  方便品之二
比丘比丘尼有懷下。第二偈頌有一百一十
四行分爲二。初四行頌縁起。次一百一十行
頌正説。上縁起有三。今略不頌許説誡聽也。
頌第二毀不淨衆。頌第三歎於淨衆。但頌此
二凡有兩義。一者欲證佛及身子止及請説。
以頌不淨衆顯佛止請不虚。次頌淨衆明身
子請之不謬也。二者頌不淨衆。誡未來衆生
佛執小乘障於大法。次頌於淨衆。爲勸一
切衆生習行大乘也。初一行攝四衆爲三過。
出家二衆同有増上慢過。所以然者。出家二
衆專心道果。多獲禪定。故得四禪時謂得四
果名増上慢。有人言。慢中之増慢之上名増
上慢。今謂増上是増勝之法。未得増勝之法
謂得増勝之法。恃此自高名増上慢。問與邪
慢何異。答眞諦三藏云。都未得聖法而恃怙
邪法。以起慢名爲邪慢。若得小許法如得四
禪等謂是究竟名増上慢。問何故名爲有懷。
答注經云。若無心而進徳者然後會理耳。有
懷於増上之道。所以爲慢也。有懷者謂心有
所懷。則是有所得也。優婆塞我慢者。其人
亦是未得謂得。但既是丈夫守志不移故言
我慢。注經云。雖知無我而以無我爲我亦慢
也。此意謂我能解無我故名我慢也。優婆夷
不信者。然四衆通是不信大乘。就不信中更
開三。出家二衆則有増上慢故不信。優婆塞
既是丈夫。自謂雄幹決斷守志。我從來已信
道理羅漢究竟。今何容改志。故稱我慢。次
既是女人。更無餘義直稱不信。注經云。雖
信非有之言。而以非有爲信。是曰不信。肇
公云。言其非有者。明其非是有。非謂是非
有。但女子遂執非有故名不信。如是下明衆
數也。不自見其過者。夫有過而能知過。此
謂智人也。今有封言之過而不自知。謂愚人
也。於戒有缺漏者。上明無小乘究竟解而謂
有解。今一句明無小乘究竟行而謂有究竟
行。又上未得小乘究竟果而謂已得究竟果。
又不受大。以不能防此二惡故名於戒有缺
漏。以破此戒故名爲缺。而信心漏出故稱爲
漏。又戒是堤塘。防遮煩惱之水。戒既缺漏煩
惱便出也。護惜其瑕疵者。此爲釋疑故來。疑
云既無行解又不自見其過。佛大慈心何不
示之而令其離席。是故釋云。不自見過護惜
瑕疵不可化也。玉内之病爲瑕。喩意地無解
謂有解。玉外病爲疵。喩身口無行謂有行。又
過去罪根深重爲瑕。現在有増上慢如疵也。
又内心執小不捨爲瑕。外聞説大不受爲疵。
覆短爲護。悋非爲惜也。衆中之糟糠者。此
文釋疑故來。此五千人入佛法中何所得耶。
是故釋云。五千人失中道眞味但得斷常之
糟耳。三乘之名如米外之糠。一乘之理如糠
内之米。但得三乘之名不知三乘之義故云
糠也。又淨衆堪用譬同酒米。罪人不堪用喩
如糟糠也。佛威徳故去者。注經云。風起則
塵沙自飛。日出則黒白自別。此謂非遣而
爲遣也。斯人尠福徳者。上長行明有罪根。
今頌顯其無福也。前偈明其執小故去。今
辨其不堪受大乘。此衆無枝葉者第二頌
淨衆也。舍利弗善聽下第二頌上正説。上有
四門。初一乘眞實門。次三乘方便門。三得
失門。四勸信門。今偈頌轉勢説法亦有四門。
初頌一乘眞實門。二頌三乘方便門。三明讃
歎門。四明勸信門。所以有此四門者。初明
一乘眞實。次明三乘方便。此二明一化始終
故。第三讃歎。以讃歎竟勸物信受。初一乘
眞實門有三。一釋迦自説門。二引證門。三順
同門。今頌此三則爲三段也。上長行釋迦
自説門有三。一稱歎門二不虚門三顯教意
門。今偈轉勢頌之亦開三門。一顯教意門二
釋疑門三勸信門。初正明説教。大意明爲
歸一乘。二明時衆疑。若但爲歸一乘者。何
故不前説於一而前説三耶。爲釋此疑明前
三後一所以。故次辨釋疑門。教意既彰前後
又顯。故第三勸信。初門又二。一明説昔教
意。則頌上長行隨宜所説意趣難解。二明
今教意。頌上長行爲一大事因縁故出現於
世。就初門又二。第一明昔説小乘教意。二明
昔説大乘教意。初門有二。第一明昔説小乘
教。即頌上長行隨宜所説意趣難解。次頌昔
説教所表意。即頌上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初
門又二。第一敍昔説人天教。第二敍昔説
二乘教。初中有三門。第一偈頌歎佛權智
有巧説之功。第二偈頌歎佛智内照根性。
佛悉知是已下第三有四偈正明佛説教。所
以昔教但有此三門者。初歎佛權智謂良醫
也。次知根性謂識病也。後説教授藥也。初
偈云諸佛所得法謂實智也。無量方便力
權智也。次内具此二外能爲物説法也。第
二偈上三句知現在性欲。下一句明照過去
業因。以現欲由於往業故次頌之。次四偈爲
二。初一偈總明赴縁説教教稱於縁。次三偈
別明教門。前總後別。爲解義故。別明説教
中初一行半明九部經謂教法也。次一行半
明涅槃果法也。小乘法中説九部之教。令得
涅槃之果。*則是次第。又九部通於四乘。果
法但明二乘教也。昔説雖多不出斯二。又九
部謂人天教。次説涅槃謂二乘教。然經論不
同凡有四句。一大小倶廣。大乘具足十二。
小乘隨分十二。所以但明十二者。以十二是
一數之圓。又治衆生十二縁病故也。二大
小倶略。同明九部。所以但明九部者。亦是
一數之*圓。又爲九道衆生故説九部。小乘
約法淺故除三。以小乘法淺狹故無方廣。授
佛記非小乘之宗。又小乘人無補佛處義故
除授記。小乘法淺有人能問故除無問自説。
又大士能爲衆生作不請之友故有無問自
説。小乘不能濟物要待請方説故無無問自
説。大乘約人根利故除三。大乘人根利直説
則解。不須因縁及以譬喩。亦不假論義。故
略以此三部也。第三句小廣而大略。如地持
論説。菩薩藏名方廣經。聲聞藏謂十一部。此
意明大乘十二。爲明方廣之理。從所詮之理
爲名故十二部悉名方廣。小乘十二部不爲
明方廣之理。故存其十一部名。沒方廣之稱
也。第四句大廣小略。顯大乘是滿字故具足
十二部小乘是半字故唯有九部。則如今文
説。正是法華宗也。十二部通以言教爲體。故
涅槃經明知法知義。知法者知十二部經法。
故知是教也。次開爲二者。雖有十二部不出
長行與偈也。亦得開三。修多羅・祇夜・伽陀。
此三就教制名。則以教爲此三部體。餘之九
部從別事受名亦不離此三也。修多羅者。成
論及智度論明直説語言爲修多羅。謂別相
修多羅也。涅槃經從如是至奉行。謂通相修
多羅也。三藏中修多羅竪長横狹。竪長故攝
於十二。横狹故但一藏也。十二部中修多羅
横闊竪短。不攝十一故竪短。攝三藏故爲横
闊也。伽陀者第二部。謂不等偈也。問諸經
論列十二部第二云祇夜。今何故乃明伽陀。
答欲明佛説法無定故改於常規。以昔説九
部爲明小。今明九部乃爲通大。欲顯不定之
義故亂説也。又今合此九部爲五雙。初長行
與偈一雙。諸佛或爲衆生直説修多羅。或
命初則偈説故名伽陀。以經並標或字。則
知修多羅未必在前伽陀不必在後。本事本
生此第二自他一雙。本事説他過去世事。如
藥王本事品等。説自過去世事爲本生。未曾
有因縁。此明善惡事一雙。未曾有謂善事。如
青牛行鉢白狗聽經大地震動諸天身量。因
縁謂起罪本末事。而説名因縁經。譬喩祇
夜法喩一雙。具足應云路伽祇夜伽陀祇夜。
上存別略通。今存通略別。優婆提舍稱爲論
義。則是能論。上八部四雙名爲所論。謂能
論所論一雙也。問大小倶稱方廣有何異耶。
答大是具足方廣。小是隨分方廣。又大乘理
正曰方。義富稱廣。文詮方廣之理名爲方廣
經。小乘語正曰方。文多稱廣也。鈍根樂小
法下一行半明小乘果法。又前明九部謂人
天教。今明二乘教。人天雖異不出九部。二
乘雖異同求涅槃。故人天教中前舒人天機
次明九部教。今亦前叙二乘機次明叙二乘
教。問既云樂小法。何故復言貪著於生死。答
現在機縁樂於小法。過去久遠貪著生死。又
約機樂於小法。據情則貪著生死也。又樂小
法則是貪於生死。以小涅槃則是大乘生死
故。爲是説涅槃第二明小乘教也。我設是方
便下。上明昔二種教。今明二種教意。前
近明説小乘教意。明昔説涅槃法者意令得
入佛慧故也。決定説大乘者。昔日言説於小
意在於大。教不稱意不名決定。今言意倶顯
稱爲決定。又大品等經顯教菩薩密化二乘。
於菩薩是決定。於二乘未得決定。今顯教菩
薩顯教二乘故名決定。又大乘是決定法。如
涅槃經師子吼者名決定説。謂諸衆生悉有
佛性。今亦決定説於衆生悉有一乘也。以道
理無有餘性唯有佛性故。説佛性名決定説。
一乘亦爾。我此九部法下第二明説九部教
法意。上半明隨宜説教法。下半明説教意説
九部。爲令悟入大乘。與解大乘爲本意。故言
入大乘爲本。有佛子心淨下。上明昔説小乘
意。今第二明昔説大乘教意。若五乘論
之。上説四乘今辨第五大乘教也。若作三教
次第者。一人天爲下教。次二乘爲中教。今
大乘爲上教。文正作此意。一一文中皆先明
機次辨教。觀文現也。有人言。上明昔
説小乘是方便。今明昔日三乘中大乘亦是
方便。將欲會三乘歸一乘故。前明小乘今辨
大乘也。今謂不然。前明小乘。而文辨小乘
爲方便。若昔大乘是方便者。亦應前列大乘
次明大乘爲方便。而文不爾。直明昔日大乘。
不言是方便。故知昔小乘是方便。昔大非
方便也。又爲偏行六度菩薩説大乘。可是方
便耳。而文云佛子無量諸佛所行深妙道。
非則是假名偏行之人。則知是眞實大乘也。
又中論云。前爲聲聞説生滅十二因縁。次爲
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妙法者説十二因縁不
生不滅。若爾此大小應並是方便。而中論明
前説小是方便後説大是眞實。今文亦爾也。
問但應明昔小是方便。何故今文明昔大乘
耶。答此文雙序如來大小二藏。從華嚴已
至靈山已前大小二乘一切諸教。所以雙序
二教者。序小乘教意。明迴小入大菩薩鈍
根昔未得悟今方領解。序大乘教意。歎直往
菩薩從華嚴以來至靈山之前大機早就利
根早悟。此乃是數以歎菩薩之先達嗟聲聞
之後悟耳。非關昔大爲方便也。問何以知
然。答以二文爲證。一者涌出品云。是諸衆
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説即便得入如來之慧。
此明直往菩薩早悟佛慧也。次云除先修習
學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
於佛慧。此明迴小入大菩薩晩方悟也。二者
則此經文明聲聞晩習大乘晩聞大乘晩得授
記晩生歡喜。既是眞實教者。菩薩早習大乘
早聞大乘早得授記早生歡喜亦是眞實教
也。若今文明菩薩早聞大乘早得授記。是方
便者。華嚴等經悉是方便。則是謗法之甚也。
問若昔大乘明菩薩授記作佛。既是眞實教
者。聲聞藉波若等經調柔其心然後始得悟
入法華。則知波若爲法華方便。豈是眞實教。
答波若顯教菩薩密化二乘。二乘之人藉菩
薩眞實教調柔其心故得入於法華。斯乃是
假他先達而得後進。豈可言先達之教是方
便説耶。問此大乘亦得是方便不。答望道未
曾大小。赴大小縁故無名相中假名相説故
大小倶是方便。非但大小倶是方便。亦三一
倶是方便。但今大小相對。小*乘是未了故
是方便。大乘已了稱爲眞實也。就此文爲
二。第一歎菩薩福徳利根有七種早義。即顯
聲聞薄福鈍根有七種晩義。第二結昔説大
乘意。有佛子心淨。第一嘆菩薩現在早有堪
聞之徳。則顯聲聞晩有堪聞之義。離凡夫二
乘有所得心故稱淨也。柔軟者。有無所得信
心順從諸佛不違大乘。如濕牛皮易可屈折。
利根者。信爲其始慧爲其終。略擧五根之初
後。又是大乘法海信爲能入智爲能度故
擧此二*也。無量諸佛所下。第二歎菩薩早
習大因値佛既多修行亦積。則顯聲聞修大
*乘因晩也。爲是諸佛子下。第三歎早爲菩
薩説大乘。即顯晩爲聲聞説大乘也。而云説
是大乘經者。是大乘經即法華也。昔爲直往
菩薩早説法華竟。故湧出品云。是諸衆生始
見我身聞我所説即入佛慧。佛慧*則法華
平等大慧。但昔作華嚴波若之名耳。今爲迴
小入大之人作法華之説。故知大乘顯道義
同。故云波若是一法佛説種種名隨諸衆生
力爲之立異字。智度論又云。法華經者是波
若異名。則明證也。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
者。第四歎早與菩薩授記。即顯聲聞晩得記
也。以深心念佛。第五歎菩薩早修正解故早
得佛記。則顯二乘之晩修正解故晩得佛記。
以深心念佛者。了悟如來無生滅身也。如華
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
是解諸佛常現前。又大品云。云何名念佛。
謂無憶故是爲念佛。此*則内外並冥縁觀倶
寂爲眞念佛也。修持淨戒故者。第六嘆菩薩
早修正行故早得佛記。不持不犯離凡夫二
乘有所得戒故名淨戒。然行解更無二體。
*則一正觀義分。離惑爲解。離過爲行。此等
聞得佛下。第七嘆菩薩早生歡喜。用斥聲聞
後得記方喜。世間三禪之樂名遍身樂。猶是
小喜。今蒙佛記即得佛樂故名大喜。悟此身
心本性寂滅名爲遍身。佛知彼心行下。第二
結昔説大教意。佛初成道知菩薩福徳利根。
故早爲説大乘也。聲聞若菩薩下。第二顯今
教意。*則是頌上唯以一大事因縁故出現於
世。長行有三種意。一明爲大事故出世。二
但爲教菩薩。三明十方佛土唯有一無二。釋
成前之二事。今文轉勢頌之。亦開三別。初
明但爲教一人。次明道理有一無二。後辨佛
出世大意。所以前明唯教一人者。爲對昔二
教各赴二縁故。今明二縁同禀一教。昔聲聞
大機未熟故爲之説小。菩薩大機早*熟故
爲之説大。是以二教各赴二縁。今至靈山之
會聲聞菩薩大機並*熟。是故二縁同聞一教
並皆成佛。爲此因縁故前明但教一人也。無
疑者。昔説三乘即聲聞無進道菩薩有退路。
今明有一無三。則聲聞有進道菩薩無退路。
故云無疑也。十方佛土中。第二明道理有
一無二也。良由道理唯有一乘無有二乘。是
故聲聞菩薩聞法華一偈並皆成佛。即以今
文釋成上意也。除佛方便説者。疑者云。既
有一無二。昔何故説有二乘。是故釋云。上
據理故無二。唯除方便説有二耳。但以假名
字者。疑者既聞除方便説有二。或謂有二
乘微毫法體。是故釋云。畢竟無有二乘法
體。但假名字説耳。引導諸衆生者。疑者
云。既無法體。何用説此虚名。是故釋云。爲
欲導示衆生引出火宅。因此空名獲於實利
故名善巧。如經云。我初得成佛時空拳度
一切也。説佛智慧故下。第三明佛出世大意。
以道理有大無小。諸佛是體理之人。以道理
有大故唯爲大事故出世。道理無小故不爲
小故出世。是故接前道理後明出世大意也。
就文爲二。第一先明諸佛唯爲大事故出世
不爲小事。第二引證釋成。初文又二。前開兩
章門。次釋兩章門。前一偈標唯爲大事出世
章門。次半行明不爲小事出章門。前偈上半
標爲大事故出世。下半擧眞僞釋成。以唯一
事實餘二則非眞。是故諸佛但爲一事故出
世。問上言無二無三。今何故乃云二非眞耶。
答前明無二謂無縁覺。無三明無聲聞。*則是
今文二非眞實。但上明其倶無。今明方便説
有但非眞實有耳。終不以小乘下此半行標
不爲小事出世章門。亦得唯此一事實。釋上
爲大事故出世章門。餘二*則非眞。釋成不爲
小事出世章門。以餘二非眞故。終不以小
乘度物也。佛自住大乘下第二釋兩章門也。
初一行釋佛爲大事出世章門。以佛自住大
乘。還以佛所得法度物也。問定慧*則是大
乘。云何言莊嚴大乘。答一寂一照以別嚴總。
亦是以法嚴人。而云力者。以能度物故稱力。
又但明定慧者。累無不寂爲定。徳無不*圓
爲慧。又累無不寂爲定*則涅槃果果。境無
不照爲菩提果。此二總攝果乘故明之也。自
證無上道下。第二釋上不爲小事故出世章
門。若自住大乘平等之法以小度物便有二
過。一乖大乘平等。二*則墮慳貪之失。自貪
大不與物故名慳貪。一不可平等之理。二
不可諸佛之心。故云此事爲不可。若人信歸
佛下。第二證成上爲大不爲小。故出世凡有
三證。一引他證。二引自證。三引昔證。引他
證者。謂信心歸依佛之人知如來言不欺誑。
自住眞法以僞乘與物故名爲欺。用此誘他
稱之爲誑。佛自住眞乘還以與物故不欺誑。
亦無貪嫉意者。所以外言欺誑。良由内心貪
嫉。自貪眞乘嫉妬衆生故與僞法。所以欺誑。
佛無貪嫉故不欺誑也。斷諸法中惡者。非但
無有貪嫉。悉斷一切諸法中惡。以内有惡觸
處生畏。以佛無諸惡故於十方獨無所畏。我
以相嚴身下。第二引自爲證凡有四句。一以
我有此相好之身。則知内無貪嫉外無欺誑。
二我尚以身光照世間。*則知身益物故内
無貪嫉外不欺誑。三明爲無量衆所尊仰。故
非貪嫉欺誑之人。四明爲人説於實相印定
諸法。*則知自住大乘亦令他住大乘也。又
前偈明佛無惡。此偈辨佛有善。並釋成佛自
住大乘與物大*乘。舍利弗當知下。第三引
昔誓願證。初偈引佛昔願。第二偈明昔願滿。
明初發心時尚願令一切人悉皆成佛。況今
得佛而自住於大與物小耶。問如來初發心
時願一切成佛。今並未成佛。云何稱願已滿
耶。答靈山一會迴小入大菩薩同入一乘。自
爾已前令直往菩薩授記作佛。一期出世唯此
二人普令作佛。*則是一期願滿。如上引*涌
出品文證之。正意者。法華之前但得爲
薩一人説佛乘。*則佛願未滿。今並爲五乘六
道衆生並令成佛。故佛願滿。又爲人説一乘
即是暢佛意。亦名爲滿*也。若我遇衆生下
第二釋疑門。此文來意有近有遠。所言遠者。
上來一章皆明所説諸教爲表一乘並令衆生
普成佛。若爾如來何不爲一切人皆説一耶。
二者近從上本誓願生。昔既發願令一切成
佛。今滿本願。初出世時何故説三不即説一。
今方説一耶。爲釋此意故有此章來也。就文
有四。初明不得普爲一切説於一乘。二釋
不得説一所以。三明既不得説一故方便説
三。四明雖復説三終爲顯一。若我遇衆生盡
教以佛道者。此上半牒難情。假設遇衆生
便説於一也。下半明有損無益。凡有三過。一
者機小教大有錯亂之失。二者鈍根迷教惑
理之過。三者不信有誹謗之咎。我知此衆生
下第二釋不得説一所以。不得説一凡有二
義。一知衆生無有善本。二知衆生有諸惡根。
*則用二義釋無智錯亂等三失。無善本者。
未曾修行無所得善爲菩提本。故此衆生不
信解一。堅著於五欲下第二明衆生有於惡根。
就文爲二。初明有愛惡。次明有見惡。所以偏
明有愛見者。此二總攝一切諸煩惱故。又在
家人多起愛出家外道多起諸見。又衆魔樂
生死故起愛。外道著諸見故起見。又愛是舊
行煩惱。見是新起之惑。一切衆生雖並成就
三界愛見。而愛多現行。若値邪師方乃起見。
又愛煩惱名爲一失。諸外道等以有愛惑而
於其中更復起見。是爲失中更復起失。爲此
因縁明愛見也。就明愛内開爲二章。一辨愛
因二明愛果。堅著於五欲者。起愛之處。出
所愛事也。癡愛故生惱者。所以愛五欲者。由
癡故起愛也。如涅槃云誑故生貪。如淨名云
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惱者。明從愛因生於現
惱。所謂以愛因縁令身心惱。或自惱惱他故
也。故癡是愛因。惱爲愛果。以諸欲因縁下。
上明生惱謂現報也。從此以下明生後二報
也。就文爲二。初辨通報次明別報。初半行
明得生報。下半明後報也。既語輪迴。則三
報相續也。受胎之微形下。第二別明受報謂
人報也。所以偏明人報者。佛生人中多化人
故也。人報具於八苦。上半略明生苦。以生
苦爲八苦之初。下半總明衆苦也。世世常増
長者。細論胎内時分不同。爲世世増長。又
大期爲一世。生生常如此。即從今生生後世
是増長義也。問衆生託胎何故有男女不同。
答父精多母精少*則成男。母精多父精少*則
成女。父母等精者則成黄門二根也。入邪見
稠林下第二明起見。就文亦二。初明見因次
明見果。入邪見稠林者。此中有一見二見乃
至六十二見。言一見者。總名外道諸見爲一
邪見。邪見衆多譬如密林。故云稠林也。若有
若無等者此明二見也。智度論云。愛多者著
有故起有見。見多者著無故起無見。又云
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也。依止此諸
見具足六十二者。明六十二見。大品譬如
我見攝六十二見。*則我見爲六十二見本。大
品又云一異爲本。此經以有無爲本。此三不
相違也。由計有我故生諸見。*則我爲其本。
以有我故計我與陰一我與陰異。故以一異
爲本。我與陰一*則陰滅我滅。便起斷見。我
與陰異*則陰滅我存。故起於常見。斷常則是
有無。故以有無爲本。有無謂邊見。爲六十
二見本。我爲邊見之本也。六十二見者。大
品佛母品開十四難爲六十二。十四難者。神
及世間常無常等四。神及世間邊無邊等四。
死後如去不如去等四。合爲十二。及身與神
一。身與神異合爲十四。常無常内約五陰作
之。一陰具常無常四句。故成二十。邊無邊
亦約五陰。故成二十。如去不如去亦成二
十。合爲六十。一異爲本合爲六十二。又釋
即色是我。離色有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
一陰有四。五陰二十。約三世爲六十。斷常
爲本合六十二。十六爲即陰。四十六爲離陰。
又釋一陰上計有無二種。五陰便成十見。三
世爲三十。凡夫五陰有三十見。聖人五陰亦
三十。合有六十。涅槃非三世攝。但計涅槃有
無二合成六十二見也。問五見攝六十二見
不。答我見爲六十二見本。邪見撥無。而六
十二計有故不攝邪見。見取以六十二見爲
第一。戒取謂六十二見爲道。*則四見非六
十二攝。而六十二見屬邊見也。深著虚妄法
者。前明從愛起見。今從見更生於愛。虚妄
法者謂諸見也。深著此見故名愛也。又佛初
出世不能頓拔此見*則説一乘故名深著。
又既以此見爲好。*則爲是於見上更生見。
謂見取見也。我慢自矜高者。恃此諸見擧我
自高也。即顯諸外道佛初出世不受一乘之
道故也。諂曲心不實者。上來從正使生正使。
今從正使生於纒垢。諂即六垢之一也。雜心
云從見生諂垢。以起見必是利根人。方能諂
曲。鈍人不能也。上明我慢不受佛化。今明
諂曲化彼門徒。於千萬億劫第二明見所得
果。以愛爲受生之本故下招六趣。見乖於正
理故上隔三尊。是以二文明愛見果異也。如
是人難度者。總此愛見衆生難可以一乘法
度之。問此叙何處愛見衆生。答佛初出世有
此愛見衆生。故不得説一乘也。是故舍利弗
下第三明不得説一故方便説三也。説諸盡
苦道謂道諦*也。示之以涅槃即滅諦。略擧
出世因果。問上云起邪見衆生千萬劫不聞
佛名字亦不聞正法。今云何得爲説涅槃耶。
答住此邪見*則不得聞。但此邪見衆生過去
曾習小乘有小根性。中途起於邪見。以小機
將發邪見正傾故得爲説小教。我雖説涅槃
下。第四明雖復説三終爲顯一也。初句開
方便門故云非眞滅也。諸法從本來下。有
人言。涅槃有三種。初教以灰斷無爲爲寂滅。
般若教以四諦平等爲寂滅。此經明寶所俗
外涅槃爲寂滅也。今是辨因之時未得明言
説寶所之滅。且用大品經滅以斥彼事斷無
爲。有人言。萬善之法本來寂滅無三乘之相
故云寂滅。今明此二都非釋也。今文正簡大
小二涅槃也。小乘之滅非是眞滅。大涅槃滅
方是眞滅。所以然者。小乘前有因果二患。故
滅之以得無爲。*則是斷常二見。故大品云。
若法前有今無。諸佛菩薩*則有過罪。今對小
乘非眞滅故明因果兩患本來寂滅。*則是大
涅槃滅也。問今明一乘何故乃辨大小二涅
槃異耶。答良由今果異昔果故。得今因異昔
因耳。又昔小滅非眞滅今大滅是眞滅。方
得勸捨小滅以求大滅。蓋正是一乘之大宗
也。問大小二涅槃有幾種異。答此經始末凡
有三異。一小乘滅狹。但滅四住及分段生死。
大乘具滅五住及二死。此經現譬喩品末。故
彼云。但離虚妄名爲解脱。其實未得一切解
脱。二者小乘前有煩惱及以身智。然後滅之
故非本來寂滅。大乘明煩惱及以身智本性
寂滅不復更滅。故大品云。若法前有後無。諸
佛則有過罪。二乘前有今無。*則是過罪之
人。故涅槃云。若以聲聞言無布施。是*則名
爲破戒邪見。*則其證也。三者二乘但見於
空不見不空。即但見於滅不見不滅。大乘明
見空及與不空。*則是具見於滅及與不滅。
故譬喩品云。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則
是滅義。又云悉與諸佛禪定智慧。謂不滅義
也。故法華論云。正以大涅槃爲一乘也。問大
品等經已明本來寂滅。何故聲聞不得悟耶。
答大品雖明本來寂滅。未開小滅非眞滅。是
故聲聞不得悟也。今明小滅非直滅。*則開
方便門。本來寂滅相。謂顯眞實義。是故聲聞
方得悟也。我有方便力下第三勸信門。初偈
重牒所信之法。第二偈正明勸信也。初偈上
半寄釋迦以明權。下半就諸佛以顯一。第二
偈上半誡令除疑。下半勸信佛語。過去無數
劫下第二頌引證門。頌三世佛*則爲三段。上
長行一一佛皆有三門。一化主二教門三徒
衆。今還頌此三也。上半乃擧多劫多佛者。良
以一劫一佛未足爲證。故擧多劫多佛生衆
生信心。下半明諸佛化儀不同而同説一乘
之道也。如是諸世尊下第二頌上教門。上長
略但有一周明教門。今偈頌廣開爲二周。
第一就法説門明教意。第二就神通門明教
意。二門各三。初門三者。一行明説教。半行明
教意。半行明益縁。又諸大聖主下。第二一
行半就神通門明教意也。亦開三別。一行辨
知機。一句現通。一句明現通意。更以異方
便者。有人言。上明三乘方便。今明人天乘
異上三乘*故名異方便。有人言。上明小乘
方便。今明大乘異上之小故云異方便。今謂
不爾。前文明説法爲方便。今文不云説法。乃
是神通。神通異上説法名異方便。以説法現
通略攝過去諸佛教門事盡。直明若説法若
現通皆爲顯一乘也。問云何現通。答如昔滅
火伏龍令外道心醉。今放光現瑞使内侍發
請。*則其事也。故序品云。今相如本瑞是諸
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即此文之
意也。問前明説法方便與神通方便何異。答
今文現通開發正説之由漸故名方便。前明
説法門以無三説三故名方便。第一義者一實
之道。理極莫過爲第一。深有所以稱爲義也。
若有衆生類下第三頌長行禀教之衆。就文
爲三。第一明於過去世佛現在時修行得益。
第二明於過去佛滅後修行得益。第三雙明
二世修行得益也。教門不出説法現通二種。
修行不出三時不同。此意欲攝過去能化所
化事盡也。上長行初明聞法終得種智。今此
偈頌前明修行終皆成佛。初*則是六度行也。
以六度是成佛之本故初説之也。種種修福
徳者四乘之行也。諸佛滅度已下第二明佛
滅度後修行成佛。就文爲五。第一明見佛涅
槃起戀慕心故得成佛。二明供養舍利。三明
起塔。四明造像。五明三業供養故得成佛。
此五*則成次第。初見佛涅槃心生戀慕。涅
已後爲供養舍利。供養已後次明起塔。欲
表代尊像故須造像。造像竟次辨三業供養
也。言若人善軟心者謂戀慕心也。又*則是
信心。隨順諸佛不違教門故名善軟也。諸佛
滅度已下第二明供養舍利。起萬億種塔下
第三明起塔。外國名塔婆或名偸婆或名
斗婆。此云方墳亦名塚也。増一阿含云。有
四事得梵福。一無塔處立塔。二和合聖衆。
三修治破寺。四佛初成道請轉法輪。梵福者。
四天下衆生至六欲天不及一梵天福也。廟
者貎也。寺塔供養對之如神在有状貎也。木
樒者。形似白檀微有香氣。長安親見之。若
人爲佛故下第四明造像。優婆塞經不許用
膠。有釋云。不許用皮膠。得用木膠。有釋云。
開遮有異意也。若人於塔廟下第五明三業
供養。於諸過去佛下第三合明二世修行成
佛。聞是法者。*則是聞上來所説法皆得成佛
也。問低頭擧手善云何成佛。答昔竺道生著
善不受報論。明一*毫之善並皆成佛不受生
死之報。今見瓔珞經亦有此意成論師云。一
念善有習報兩因。報因*則感*於人天。習因
牽性相生作佛。今明此義並成難解。經云有
所得善不動不出。凡夫習因之善既有所得。
云何得成佛耶。*則以此言還責生法師也。今
明善因有受報不受報義。有所得善受有所
得報。無所得善受無所得報。謂受報義也。有
所得善不受無所得報。無所得善不受有所
得報。謂不受報義。故大品云。有所得善
不動不出。無所得善能動能出。即是證也。問
人天善根既是有所得。云何此經明皆成佛
耶。答人天善根蓋是得佛之遠縁。故云成佛
耳。大品明其近不取其遠。故無所得善能動
能出。有所得善不動不出。此經近遠通説故
並云成佛。問人天善根云何遠成佛耶。答人
天善根有二種。一者習因二者報因。報因*則
感人天身。以有習因値佛菩薩。聞説大乘
生一念無所得信。此無所得信是佛道種子。
藉前有所得生後無*所得。故智度論云。有
所得者是無所得初門。故云是遠縁。問此習
報二因與成論師解何異。答彼明一念善具
二因。今明有所得善前後相生義自是習因
感報之義是報因。此之習報並是不成佛。
故法華論釋。童子聚沙爲佛塔皆已成佛
者。要是發菩提心方得成佛。非謂凡夫善根
及決定聲聞善根得成佛也。中論云。雖復懃
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前非佛性終不得成佛
也。問既是有所得善根。云何能生無所得耶。
答有所得若決定性者不能生無所得。良由
諸法無決定性故。値佛菩薩悟此有所得本
無所有便生無*所得*也。問無所得亦有習
報二因不。答亦有二因。習無所得生無所得
亦是習因。行無所得因感無所得報稱爲報
因。故大品云。報得無生法忍報得六波羅
蜜。問何故云皆已成佛道耶。答佛照過去
衆生修行善根已得成佛也。問今明過去佛
教意。與前偈明釋迦自開宗辨。教意何異。答
上正明二乘衆生並皆成佛。今通明五乘衆
生並皆成佛。以破昔謂行五乘之因別得五
乘之果。是故今明因無異感果無別詶故並
皆成佛。所以前明二乘成佛後明五乘成佛
者凡有二義。一者此教之興正爲二乘。傍及
人天。故前明也。二者擧人天乘破二乘保執
義。佛言我以佛眼見過去。人天一念善根尚
並已成佛竟。故知無有灰身滅智同於大虚
畢竟永住二乘不成佛也。未來世諸佛下第
二頌上未來世諸佛。就文凡有二周。第一略
頌上三事。第二廣釋未來諸佛教意。二門各
三。初門三者。半行頌化主。一行半頌教意。
半行頌禀教得益也。諸佛本誓願下第二廣
頌未來教意。亦開三門。初一行辨本願。願
爲明一。次一行辨説法。爲明一。次兩行就
諸佛所證。爲明一。初二偈如文也。諸佛兩
足尊者第三擧所證明一。上過去佛門通説
有得無得一切諸善並皆趣成佛。今文但示
根本無所得善方乃成佛。*則釋成上義也。兩
足尊者。或以戒定爲二足。或以權實爲二足。
或以福慧爲二足。或以解行爲二足。此皆内
徳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爲二足。佛是天人
二足之尊也。知法常無性者。知一切法無自
性也。而言常者。非是破性故言無性。性本
常無故云常無性也。佛種從縁起者。種子有
三。一以一乘教爲種子。故譬喩品云斷佛種
故。*則是破教也。二以菩提心爲種子。故華
嚴云下佛種子於衆生田生正覺牙。三以如
來藏佛性爲種子。今初偈正以菩提心爲種
子。上明無性。今辨因縁。佛種者*則是無所
得菩提心爲佛種子也。此菩提心假縁而起。
起*則發也。是故説一乘者。以菩提心假縁而
起故。佛爲説一乘令發菩提心。一乘教*則是
發菩提心縁也。又明唯有一乘無有二乘。*則
菩提心唯有進無有退路也。是法住法
者。上明菩提心爲種子。今明本有佛性以爲
佛種。若無佛性。雖説一乘教及發菩提心。終
不得成佛。是故須明佛性也。凡有三句。初半
偈正叙佛性。謂法住法位。法住法位是佛性
異名。亦是一乘別稱也。世間相常住者。世間
衆生本有佛性故佛性常住。故壽量品云。如
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乃至非實
非虚。*則是如來藏法身常住也。於道場知已
者。第二句明知佛性。謂坐道場時始見佛性
也。導師方便説者。第三句明説佛性。然佛性
絶四句超百非實不可説。但無名相中爲衆
生故假名相説。故云方便。此異上三乘方便。
亦異神通方便。故此經有多種方便也。天人
所供養下第三頌現在佛門。凡有二周。一行
半略頌上三事。一行頌化主。一句頌所化。一
句頌教門。知第一寂滅下。第二三偈廣頌
上三事。初一行明三種法輪。知第一寂滅謂
根本法輪。以方便力故謂枝末法輪。*則從本
起末。其實爲佛乘謂攝末歸本法輪。知衆生
諸行者。第二兩偈廣明枝末法輪。今我亦如
是下。第三兩行偈明釋迦順同門。兩偈爲二。
初偈順同諸佛明攝末歸本法輪。第二偈順
同諸佛明從本起末法輪。*攝末歸本謂攝用
歸體。從本起末謂從體起用。此二雖略攝教
事周。安穩衆生*故者。凡夫滯有住在三界火
宅。二乘著空未免五百由旬惡道。悉非安穩。
故中論云。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等。是*則
不能見滅見安穩法。今説中道一乘令離凡
夫二乘有無二見。故名安穩。以種種法門。出
安穩之方令入於佛道置安穩之處也。第二
中上半知機。第三句説教。第四句得益。
舍利弗當知下。自上*已來頌一乘眞實門竟。
今是大段第二頌三乘方便門。上長行文略
總辨諸佛出五濁世方便説三。今文廣釋之。
明釋迦出五濁世。一期所化凡有四門。第一
居法身之地見五濁衆生有苦無樂故起大悲
心。第二悲心内充以本垂迹。初成道時欲説
一乘拔物極苦與其極樂。但聖雖能授物物
不能受。是故息一化。第三既不堪受一
故。於一佛乘方便説三調柔其心。第四明會
三歸一。此之四門皆起五濁。故是釋上五濁
章門。初見五濁故起大悲心。以有五濁不堪
受一化。由有五濁故方便説三。五濁障消故
後爲説一。是故四章皆起五濁也。問何因縁
故但明四章耶。答釋迦出五濁世。一期始終
唯有此四門。譬如父母見子病苦初深生愍
惻。二者*則欲以妙藥授之令子病頓差。但
子病重不堪服藥也。三者既不堪授妙藥權
以麁藥治子重病。四者重病既除還堪授妙
藥病便除差。父除子身病唯此四門不得増
減。佛治衆生心病亦唯此四不得増*減。是
故一期出世但明四門也。非但釋迦一期出
世備此四門。一切諸佛亦不出此四門。
此四門*則爲後火宅四譬爲本。初門爲生
後長者見火譬。第二門生後救子不得譬。第
三門生後三車救子得譬。第四門生後等賜
大車譬。然前後法譬其文相主。唯有此四不
應更復生於異釋。若言有十譬本六譬本。並
不與文相應。末世既不見佛意。唯依佛爲
師不應生穿鑿也。問後譬既有六。今云何但
有四耶。答前長行明五濁但有一章。今偈轉
勢説法遂有四門。此品法説有四。後品譬説
明六。亦是轉勢説法。若言後説還同前者。
三周之經是一周意。蓋是講師大失也。
至譬喩品當廣説之。問此之四門具幾種身。
答具三身也。初明居法身之地見物有苦無
樂起大悲心。次初成道時爲諸菩薩説華嚴
教。*則盧舍那身。第三門爲諸聲聞説三乘
教。謂釋迦身也。初謂佛所見身。次是菩薩所
見身。後是二乘所見身。又初是法身。次是應
身。後是化身。第四門聞一乘了悟始終教意。
具有三身。故法華論釋壽量品具明於三身。
問此之四門具幾種教。答此之四門具足三
教。如來居法身之地照五濁衆生一期始終
根性應具堪聞三種教門。次以本垂迹爲衆
生故説三種教。初成道時爲諸菩薩説根本
法輪。第二門不堪受根本法輪故從本起末
明枝末法輪。第三門會三歸一故明攝末歸
本法輪。問既有三種法輪。亦得明三身不。答
亦得爾也。初爲諸菩薩現盧舍那身*則根本
身。次明二乘不堪見此身故隱本垂迹起枝
末身。故信解品云脱珍御服著弊垢衣。第三
既立一廢三。亦息迹歸本。*則應云脱弊垢衣
還著珍御服也。故教既有三身亦如是。就此
四門各有三段合成十二章經也。初門三者。
第一明能見。二明所見。三起悲心。我以佛眼
觀者明能見也。五眼有二門。一就應身論五
眼。佛託父母身故有肉眼。次在道樹下得於
四眼。以有遠見故有天眼。照三乘根性故有
法眼。照於實相故有慧眼。照佛境界故有佛
眼。次就法身論五眼者。照五種境界故有五
眼。照障内境名爲肉眼。照障外境名爲天眼。
餘三如上。問若約五境論五眼者。今照六道
應是天眼。何故名爲佛眼耶。答五眼有二
門。一者因中名四眼。果地名佛眼。謂人有肉
眼。天有天眼。聲聞慧眼。菩薩法眼。佛有佛
眼。故四眼入佛眼中悉名佛眼。今是因果相
對故言佛眼見衆生不名天眼也。佛眼中約
境論其五用故。有五眼者見六道衆生*則屬
天眼也。又佛眼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亦見六
道衆生也。問五眼得名凡有幾種。答肉慧兩
眼就體得名。以肉爲眼故名肉眼。以慧爲眼
故名慧眼*也。法眼*則從境立名。以其見法
名爲法眼。天眼佛眼得名不定。所以然者。天
眼得名凡有三種。一從人立稱。又從義
目。諸佛菩薩名爲淨天。生在人中報得眼根
徹見大千世界。從彼淨天以立其名故名天
眼。二者就趣得名。始從四王上至非想通是
天趣。生彼天中報得眼根能遠照矚故名天
眼。三者從因受名。如地持説。一切禪定於
三住中名爲天住。依此天住修得淨眼。從因
得名故云天眼。佛眼得名凡有二種。一從人
得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
覺。*則此覺能照故名爲佛眼。問五眼以何
爲體。答若據法身以智爲體。智有五用故名
五眼。若就應身天肉既是報名。*則以色
爲體。餘三以智爲體。若言天眼通。依毘曇義
亦以智爲體。問五眼與華嚴十眼云何相攝
耶。答言十眼者。一是肉眼見一切色。二是天
眼見諸衆生死此生彼。三是慧眼見諸衆生
根性差別。四法眼見諸法眞實之相。謂見諸
法第一義相。五是佛眼見佛十力。六是智眼
分別了知一切種法。七是明眼謂見一切諸
佛光明。八出生死眼見涅槃法。九是無礙眼
見一切法無有障礙。十是普眼謂見法界平
等法門。初一是前肉眼亦兼天眼。見麁細遠
近是天眼故。第二天眼是前天眼。第三慧眼・
第五佛眼・第六智眼・第七明眼・第八出生死
眼・第九無礙眼。此之六種是前法眼。第四法
眼是前慧眼。見眞諦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
普見平等眞法界故也。見六道衆生者第二
明所見。就所見内爲二。初總明見六道。次別
明見有無也。問大品云五眼不見衆生。今云
何言見。答淨名經云。有佛世尊得眞天眼。悉
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不以二相者。見宛然而
無所見。雖無所見而無所不見。故見不見不
二。大品明見無所見。此經明不見而見。故不
相違。問既見六道。與六道見何異。答佛見不
六而六。知六無所六。六道作六六而見。故壽
量品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華嚴云。隨順衆
生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
也。又衆生有二。一顛倒性衆生。二因縁假名
衆生。大品明不見者。道理之中畢竟無性實
衆生故不見。此經明因縁衆生故佛眼見。故
前文具二義。人天兩足尊知法常無性即是
不見性義。佛種從縁起謂見因縁義也。又中
論云。諸法無決定性。佛有無量方便。或説一
切實不實等四句。亦應云法無決定性隨衆
生故或説見不見等四句。故論云。諸佛或説
我。或説於無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無我。亦
應云諸佛或説見或説於不見諸法實相中非
見非不見。貧窮無福慧下第二別明見有無。
初明見無謂無福無慧也。然雖行有所得福
慧。望道言之。終是無福慧耳。故大品云有所
得者無道無果。入生死嶮道下此明見有也。
上見無福無慧有二種無。今見苦果苦因二
種有也。初明見苦果。亦乘上文以無福慧資
糧故入生死嶮道致令衆生苦果相續*也。深
著於五欲者此明見苦因也。又前入生死嶮
道行苦因得苦果。今於苦果上更造苦因。苦
因有二。初愛次見。深著*於五欲者正是愛
也。三界煩惱通名爲欲。以染著性。故成論
云羅漢斷三界欲也。言深著者。以有所得見
五欲決定有實。然後著之。所以爲深也。如
犛牛愛尾者。*犛牛以癡故愛尾。衆生以癡
故起愛。又由愛尾故爲人所得而遂害之。故
愛尾是害身之具。衆生愛五欲故備受衆苦。
故龍樹傳云。欲爲禍本。衆惡之原。敗徳危身
皆由此起。吾若得脱誓當出家*也。以貪愛自
蔽者。上明由癡起愛。今明愛功用也。愛有二
力。一感生死苦。二迷境障智。前明入生死嶮
道。謂感生死苦。今明迷境障智。以愛覆心所
以障慧。盲瞑無所見。謂迷境也。不求大勢佛
者。深著五欲謂病人也。大勢佛者佛有大勢
力能斷衆生愛病。謂良醫也。斷苦法者謂平
等大慧*則良藥也。衆生以愛覆心盲無所見。
不知貪愛是病。又不識佛爲良醫法爲妙藥
也。深入諸邪見下第二明見因。以苦欲捨苦
者。如諸外道計三界苦爲涅槃。檀提婆羅門
指腹爲涅槃。*則計欲界苦爲涅槃。阿羅羅外
道計無想爲涅槃。即計色界苦以爲捨苦。欝
&T076850;弗計非想爲涅槃。*則以無色苦而欲捨
生死苦也。即是釋上邪見義也。此是通邪見。
於五見内非樂淨見樂淨。是獨頭見取也。問
計生死爲涅槃。爲迷生死爲迷涅槃耶。答正
迷生死爲涅槃。如迷机爲人。爲是衆生故
下第三明起悲也。遠悲者。愍其無福慧二善
有苦因果兩惡。近悲者。悲諸外道計非道爲
道道爲非道也。我始坐道場下。第二以衆生
有五濁故初成道時一乘化不得也。上既大
悲内充。今明方便外救。但聖人雖能救物不
能受。就文亦三。第一明不得説一乘。第二諸
天勸請。第三違請。初文又三。半行明思惟
處。次半行明思惟時。後一行半正明思惟事
也。我始坐道場者。摩竭提界寂滅道場初成
正覺也。觀樹亦經行者。有人言。因名以表意。
樹者欲樹立衆生於大乘善根也。行者欲表
如來必行樹立之事也。有人言。如來在此樹
下成道。念於樹恩故觀樹也。行者向爲取道
故坐。今得道竟是故經行。即欲行善利物報
樹恩也。解云此解出經。有人言。此是隨從
世法。即世界悉檀也。世人思惟凡有二種。
一觀物思惟。二經行思惟。今隨從世法亦作
此二。注經云。樹以靜爲體。行以動爲相。欲發
思惟之兆決語默之機也。於三七日中者第
二明思惟時也。彌沙塞律云三昧七日。此與
十地論同。彼論問云。本爲利物成道。何故
七日思惟不説。答云顯示自受大法樂故。顯
已法樂爲令衆生於如來所増長愛敬心故。
復捨如是妙樂悲愍衆生爲説法故。此*則初
日不説第二七日方始説法。此經明過三
七日方説。律中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
日方説。十二由經成道竟第二年方度五人。
*則一年不説。智度論云五十七日不説法。或
可*則是五十七日。或是五十箇七日。計
近一年。與十二由經相應。適縁見聞。不須會
也。薩婆多論云。何故六七四十二日不説。一
者梵天未來請故。又陳如等善根未熟故。又
前自安身然後始説故。又令衆生生尊重故。
今明如來久知應説不説。但爲示法深妙衆
生鈍根隨從世法故。示三思而後説耳。七是
一數之窮。三思是俗之常法。故有三七之言
*也。問七日云何是一數之窮。答内外之法七
日改異。胎内七日*則變。揣食之身七日不
食便死故也。思惟如是事下第三明思惟事。
有人言。初七日思惟佛智微妙。二七日思惟
衆生鈍根。三七日思惟不可以妙慧授鈍
根也。有人言。初七日欲法説一乘無機即止。
二七*日思惟欲譬説一乘無機即止。三七日
欲宿世因縁説一乘無機即止。以覓下中上
三機悟一乘不得故三七日也。又云初七日
以勸門説大乘不得。二七日誡門説大乘不
得。三七日誡勸合説不得也。今明如上辨。隨
從世法故有三七之言。我所得智慧者。今文
直出所思惟之三事。一佛慧微妙。二衆生鈍
根。三不可以妙慧授鈍根。佛慧微妙者。非
愚非智絶觀絶縁故稱微妙也。衆生諸根鈍
者明慧根鈍也。著樂癡所盲者。非直鈍根。復
有二失。一者著樂所謂愛也。二愚癡謂無明
也。毘婆沙云。譬如人縛其手足以物覆眼安
蕀林中不能得出。衆生爲愛所縛無明所覆
故不能出生死稠林。如斯之等類下第三不
可以妙慧授鈍根也。爾時諸梵王下第二諸
天請説。就文亦三。初一行半明能請之人。次
一句明請之儀則。後一句正明請。智度論云。
諸天儀法不同。淨居天勸令出家。四天王奉
鉢。梵王請轉法輪。問佛爲衆生故出世自應
説法。何事待請耶。答論云佛雖不須請而令
請者獲福。七卷金光明云。請佛轉法輪能滅
謗十二部經罪。又先請後説諸佛法爾。又不
請而説*則外道譏呵。又外道多事梵天。梵天
既請*則外道心伏。又若不請而説*則應答
十四難。以待請方説故不答也。問何故諸天
請不明人請耶。答天勝人故明天請。又人不
能請。天有智慧知佛成道故明天請。又佛山
林獨處成道。此中無人故人不請也。問大通
智勝佛何故十六王子先請後方梵王請。今
何故但明天請不明王子請耶。答注法華云。
前佛出好世紹父業濃。今釋迦佛出惡世子
紹義薄也。我即自思惟下第三明違請息化。
就文亦三。第一明假設欲説一乘。第二明無
益有損。三明息化。問上思惟與今思惟何異。
答上明不可以妙慧授鈍根。今思惟假設受
梵王請強説一乘者*則有損無益也。衆生
沒在苦下第二明無益有損。我寧不説法下
第三明違請息化。初以本垂迹説於一乘爲
利物。今説一乘*則無益有損。故捨應歸
眞名入涅槃。*則無所損也。尋念過去佛下大
段第三明初成道時衆生既不堪受一乘故於
一佛乘分別説三。問佛爲自説三乘。待請説
耶。答依智度論云。梵王初請説法。如來云佛
法甚深衆生鈍根違請不説。次梵王陳衆生
有上中下根重請説法。佛受其重請故説三
乘。就文亦三。第一明照衆生根性。二正説三
乘教。三禀教得益。*則生後三車化子得譬
也。初文有三。第一明順同過去諸佛故説三
乘。第二受現在十方諸佛勸故説三乘。第三
受勸即隨順五濁衆生故説三乘。前二上同
諸佛。後一下順衆生。即是三因縁故説三乘
也。若取詶梵王請則有四縁也。初偈爲二。
上半思惟古佛。下半明釋迦順同古佛道法
一乘化衆生不得故於一乘説三。釋迦信而
好古宜順同之。作是思惟時下第二十方諸
佛勸説三乘也。就文爲二。第一稱歎。第二奬
勸。初文爲三。半行明十方諸佛現身。所以現
身者。釋迦於一説三合理稱機。*則數感諸
佛應現身。次半行安慰讃歎。安慰者。隱其實
徳以貧所樂法度衆生。此是忍苦之事。今隨
從世法故須安慰。次稱歎者。設三乘方便合
理稱機。斯可歎也。次一行正出歎辭。事如
文也。我等亦皆得下第二明諸佛自叙。*則是
奬勸。就文爲三。第一明現在諸佛上同過去
佛方便説三。第二偈明現在諸佛下順根性
是故説三。第三半行明説三之意。舍利弗當
知下第三明釋迦歡喜受勸。就文爲二。初一
偈明歡喜詶上諸佛稱歎。次偈明受勸詶上
諸佛奬勸也。南無者歸命也救我也。歸命者
以命歸投十方諸佛也。諸佛奬勸説於三乘。
*則延衆生慧命。便是延釋迦命。是故釋迦以
命歸投諸佛。諸佛勸説三乘。既是救濟衆生。
即是救濟釋迦。故稱救我也。復作如是念
出濁惡世下第三順五濁衆生故説三也。我即
自思惟者。二章經始末有四思惟。不説一乘
有二思惟。如前釋之。説於三乘亦二思惟。所
以有二思惟者。隨順世法再思方決也。
初思惟同古佛行。次思惟順今佛。又初思惟
上同諸佛。後思惟下順根性。而言濁惡世者。
雖有十方佛勸。若出好世亦不説三。今自省
釋迦。出於惡世故宜受勸説三也。思惟是事
已下第二正説小乘。文有七句。前明欲説三
乘時。謂再思已決宜應説三。即趣波羅捺第
二明説三乘處。波羅捺此云鹿林。昔在王以
林施鹿故云鹿林。毘婆沙云仙人薗。昔有仙
人在此處住。因以爲名。又翻爲繞河城。
有水繞。今謂波羅捺是其通處。鹿林是其別
處。迦毘羅國正是天竺之中央。諸國皆在四
方也。波羅捺在迦毘羅之西相去九百六十
里。佛轉法輪處在波羅捺之北相去二十里。
樹名香淨。問何故住此處初説法耶。答衆生
待時待處以得悟故聖人化之耳。處無定也。
今明有二因縁故住彼處。一者毘婆沙云有
五處定。謂生處・出家處・成道處・説法處・滅
度處。三世諸佛常於此處説法故云處定。問
何以知處定。答佛未出世有轉輪王。將兵衆
欲從此道過。而兵衆即住不行。空中云此是
古佛説法處王須避之。故知處定。二者五人
退不還國。畏淨飯王誅之。進不給侍太子。謂
佛無道。故頓止鹿林。毘婆沙云三人計苦行
得道。二人計受樂得道。二人見佛苦行。便謂
佛無道故往鹿薗。三人二年供養佛。後見佛
食乳麋。復謂佛受樂故無道。亦捨佛往鹿薗。
佛受請竟*則自念云。甘露門開誰應先聞。自
念阿羅羅欝頭藍弗聰明利根應前得道。諸
天報云。一仙命終已七日。一仙昨夜命終。
佛復念云誰應得聞。*則知前五人應次受
道。故往彼化之*也。諸法寂滅相下第三句將
辨三乘之權故。前明方便之本。方便之本即
是佛所得法。故非觀非縁不三不一。名不可
以言宣也。以方便力故下第四句明從實起
權。非三非一權説三也。爲五比丘説者第五
句明所爲人也。言五人者。一陳如二十力迦
葉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男拘利。言比丘者。説
法竟方有比丘。五人據其初比丘語其後。問
何故前爲五人説法耶。答經出不同。一云迦
葉佛時有同學九人。四人利根前得道。五人
鈍根自誓釋迦出世要先得道。又經云釋迦
過去於饑饉世作大魚身自誓云。前食我肉
者當先度之。五人前來食之故前度也。又經
云過去世有六人。五人取稻華供養佛。一人
云待之稻*熟供養。故五人前悟須跋後悟也。
是名轉法輪下第六句結説教名字。若據自
他而言。佛初成道自轉法輪謂初自轉也。今
爲他説法*則他轉之初也。便有涅槃音下第
七句結教旨歸也。雖轉四諦宗歸一滅。故大
乘有四諦與一諦。小乘亦明四諦一諦。説三
乘法要具上來七章也。及以阿羅漢下第三
明禀教得益。就文爲二。初明得益。次釋疑。前
明轉四諦法輪。今辨三寶現世。阿羅漢者佛
寶也。律云佛爲五人説法。五人喚佛爲羅漢
也。問陳如初得道。餘四人住在何位。答婆沙
云。四人住燸等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問八
萬天得道是何天耶。答正法念經云是炎摩
天子。問智度論云八萬天子得無生法忍。餘
經云得法眼淨。此事云何。答小乘法眼淨即
是小乘無生法忍也。從始坐道場至此文。皆
是引轉法輪經事來也。從久遠劫來下第二
釋疑密開壽量。明釋迦久解於一説三非受
諸佛勸始能説涅槃。又明從久遠以來有此
方便利物非今新制。汝勿疑之。欲以勸信故
作是説。從上來明方便事竟。*故豫制物疑
也。舍利弗當知下第四明説一乘教。就文爲
三。初見大乘機發。二正爲説一乘。三聞一乘
得悟解。前説三乘亦唯此三意。此三即生下
等賜大車譬。第一機發生後索車譬。第二
爲説一乘生後等賜大車譬。第三聞教悟解
生後得車歡喜譬。初章又有四。第一兩偈明
見大機發。第二一偈念欲興教。第三一偈擧
無機之失顯有機之得。第四一句見有機發
故歡喜也。我見佛子等者。大機既發有紹繼
之能爲佛子義也。機發者非一故云千萬億
也。咸以恭敬心者。據事而論。既到佛所聽法。
必尊人而重法也。就根縁而言。必有捨小崇
大之理故云恭敬心。皆來至佛所者。即事而
言。靈山之會也。理中機發扣聖名來也。曾
從諸佛聞方便所説法者。序過去曾禀方便
之教也。昔不知是方便。今教起始名之爲方
便。所以辨昔方便者。良以昔聞三乘柔伏其
心爲入大乘之方便也。我*則作是念。第二既
照大乘機發念欲興教也。舍利弗當知下第
三明無機之失也。凡有四失。一者以不知因
三悟一故名鈍根。如守指忘月。二者樂二乘
法稱爲小智。*則但得人無我故也。三封執小
教名爲著相。四保小究竟不信一乘名爲憍
慢。如此之人已離法席。汝等住者内有實徳
不同彼人。今我喜無畏下第四見有機故歡
喜無畏。説一乘法暢於佛心故名爲喜。如涅
槃經云心喜説眞諦。故知衆生必能信受無
謗法之畏。於諸菩薩中下第二正明説一乘
也。指三乘人名爲菩薩。正直捨方便者廢權
教。顯露廢權名爲正直。昔在鹿薗之會正立
於權。未得明捨。亦是意捨言不捨。至付財之
時但是密捨。未得稱於正直。又昔執三是
實爲邪。今遂捨之爲正。三乘望佛道迂迴稱
曲。今廢三乘*則直至佛道故云直也。但説無
上道者明立實也。昔廢實立權。今廢權立實
也。菩薩聞是法下第三聞一乘悟解也。菩薩
稱疑除羅漢云作佛者。互現文。又昔不明羅
漢作佛。故今明羅漢作佛。昔已説菩薩作佛。
故今不明作佛。但菩薩昔謂有三。今聞無三
所以生疑。今知昔説三是方便今説一是眞
實故二説不相違。故疑除。又菩薩昔有舊疑。
未知爲進成佛道爲退作二乘。今知有一無
二。故但進不退故舊疑除也。如三世諸佛下
第三大段次明讃歎法。初段頌一乘眞實門。
次頌三乘方便門。於三乘方便門内廣序
釋迦一期出世始終之事既已顯然。顯實開權
皆法華經内之説。歎法令物信受故須稱歎。
凡有六歎。初一行作合諸佛儀式。歎諸佛皆
先三後一釋迦亦爾。又諸佛皆有根本枝末
收末歸本。釋迦亦爾。故名如諸佛儀式也。次
半行歎佛難値。俗聖易逢故云千年一聖。諸
佛難値故劫數遙永。所以然者。衆生福少罪
多故不見佛。設有餘功徳多無見佛善根。故
佛於其人爲難値也。下半明佛*則易値歎法
華難説。所以然者。有人値佛四十餘年而不
聞説一乘。*則知一乘難聞佛易値。所以然
者。衆生多有凡夫二乘善根。*少修中道正觀
種子。故不感佛説一乘也。次半行明汝等無
量劫來聞之*則難。如從大通智勝佛所至今
方能得聞。次半行明聞之*則易專心聽受生
信爲難譬如優曇華下明聽之*則易聞解歡
喜此*則爲難。聞解歡喜者。以聞法悟解内心
歡喜外發言稱歎。三世諸佛同行此道今歡
喜稱歎。稱合聖心。即是法供養三世佛。如此
之人過優曇華也。輪王出世有優曇華。而聞
法華作法輪王故云過也。長行擧此華歎法。
今擧此華歎人也。汝等勿有疑下第四大段
明勸信也。稱歎既竟故勸除疑信受也。汝等
舍利弗下大段第二示上根人弘經方法。上
一周説竟。今勸傳示未聞。又身子得悟*則成
菩薩。故應弘道利人。又上明説法*則是燃
燈。今明弘經令傳燈也。又法説一周亦得別
開三段。初簡衆謂縁起。次明正説。今是流
通。就文爲二。初四行通示弘經方法。次三行
示得失。就初又二。前一行歎所弘之經。次三
行正明弘經方法。昔不説故稱之爲祕。所言
祕者蓋是稱歎之辭。如世祕方千金不傳。今
亦爾也。所言要者宗歸一也。又正明作佛也。
次三行弘經方法爲三。初二行誡令非器莫
傳。次一行勸令是器宜授。初二偈中前偈
誡令勿爲起愛人説。次偈誡令勿爲起見人
説也。初是凡夫見小樂而忘大樂人。次是保
執小乘人。必逆拒大法。有慚愧清淨者。第二
勸是器應授。亦有二人。慚愧是始行人。起於
愛見及凡夫二乘心即改悔慚愧也。清淨者
久行人也。久習大乘無所得正觀。無復愛見
及凡夫二乘之垢。故云清淨。如上云有佛子
心淨是矣。舍利弗當知下第二示得失。初一
行半擧不習學之失。次一行半歎身子習學
之得。諸佛法如是者。要先權後實。此示所學
之摸軌。次半行明不學此經*則不知之。諸佛
世之師者。身子初聞略説謂佛是魔。聞後廣
説方知是世大師。此半行明識人之邪正。次
一句歎領法之權實。下句無疑總結決了人
法也。次半行明二疑既除欣成一極
法華義疏卷第四
  永仁甲午仲呂初三爲造板畢功先妣得果
也爰沙彌道尊水叔孝未終十三忌景將滿
風樹悲幾許千萬愁緒在誰烏呼擔劫石不
磷之恩遇浮木未朽之幸仍刊義疏第四盛
流行無窮乃至有頂阿鼻濟度無邊而已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五
 胡吉藏撰 
  譬喩品第三
所以有此品來者。斯經文雖七軸。宗歸平等
慧。但入此大慧有種種門。或從法説門
入。或從譬説門入。或從亦法亦譬門入。若因
此三門悟入大慧則三種是門。若因此三門
不得悟入則三種非門。故涅槃經云。或有服
甘露壽命得長存。或有服甘露傷命而早夭。
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
雜毒藥。但上根之人聞法説已解無待譬喩。
故涅槃經云。乃爲利根人説大乘九部
略於譬喩。即其事也。中根之徒未能忘言領
法故聞法説不解。而能虚心待譬故爲説譬
喩。又隨風俗演教不同。震旦言多約法天竺
語多引譬類。昔張騫尋河源至大月氏國。見
天竺使來而問之曰。彼土風俗其事云何。使
曰彼國鬪則乘象言多引譬類。佛出天
竺隨彼風俗故立譬喩也。問譬與喩何異耶。
答經論之中或稱爲譬或稱爲喩。故知譬喩
是眼目異名。亦得有異義者譬者類也喩者
曉也。假借近事以況遠理曉諸未悟謂之譬
喩。注經云譬以標事言心喩以言心及事也。
但經論之内有四句不同。一假近喩遠如此
經云。大富長者即是如來。二假遠喩近如涅
槃經云。譬如涅槃非有非無罪亦如是非有
非無。三以近喩近如中論云。國無鍮石譬之
金。四者以遠喩遠如大品明。云何如實際
謂如法性以法性喩實際也。問第二周譬喩
説既名譬喩品。初周就法説應名法説品。
周既別題方便品今復受何名耶。答通而爲
論互現皆得。但上就別以題名今據通以標
目。所言別者法説語通方便名別故從別爲
稱。今言譬喩其語則通故從通爲目。斯則法
喩雙擧通別互題也。問大經云喩有八種
今是明何譬耶。答若前品是法今譬上法者
則先法後譬謂後喩也。若就此品而言未有法
説前明於譬是前喩也。又今火宅喩是遍喩
也。八種喩中可含三也。但法譬二名其義不
定。人多謂譬但爲事法定是理。此實不然。大
經云譬如涅槃則涅槃爲譬喩如金剛則金剛
爲譬。故知法譬之名義無定也。以不*定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