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玄論 (No. 1720_ 吉藏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即智。發觀義爲境。能照義爲智。故波若即是
四性。當知唯一波若。是故最大。又地前四
十心名相似波若。登地去至佛名眞波若。故
知波若竪通於五十二位。即波若最大也
問。波若是何物法如此最大耶。答。波若是諸
佛菩薩觀心。是故一切教皆明此法。一切
佛菩薩無不修行。又波若有三種。一所行
即實相境。謂實相波若。二能行之觀。名觀
照波若。三爲衆生説即文字波若。所行境即
佛菩薩所行處。能行之心即佛菩薩觀。此
二爲自徳。文字波若即是教門化他徳。此
三攝一切佛菩薩能行所行自行化他義無不
盡。雖有千經萬論終顯此法。以一切教皆入
波若中故波若最大。龍樹豈是虚言者哉
問。若爾法華應劣耶。答。法華是波若異名。
但明上來諸義不及波若。故名爲劣。非但
法華不及一切大乘經。皆不及波若。如論
列十種大經而波若最大。問。此語難信。今
重請釋。爲波若明義已了。餘大乘經明義未
了。故判勝劣以不耶。答曰。不也。但波若
專明上來諸義。餘經不爾。據此義故稱波
若最勝耳。問。前言就法華中自論去佛道遠
近義云何。答。大意如生公。注經釋云。今
更須領此意。若聞法華生三慧者即去佛道
近。雖聞不生三慧則去佛道遠。故文云。若得
聞解思惟修習去佛道近。聞解謂聞慧。思惟
謂思慧。修習謂修慧也。就三慧中自論近遠。
聞慧爲遠餘二爲近。如是可知也。問。但應
如生公及注經釋之。所以然者。唯一高原
就中求水有近有遠。唯一法華教中求佛生
三慧爲近。不生三慧爲遠。若以法華前教
爲遠法華爲近者。乃是異原何名一原耶
答。法華波若同是一大乘藏。亦得同爲一
原。又依生公解有前諸妨故可得兩而存之

法華玄論卷第八



法華玄論卷第九
 胡吉藏撰 
寶塔品密開本迹義
河西道朗云。上來開三顯一明法華體竟。從
此去辨果門。謂法身常住理非存沒。注解云
道非存亡古今一揆。然則裂地誦塔以表雙
林非滅。交莚接嚮微顯丈六非眞。生公意
亦同矣。印法師云。上來明三乘之教爲權。
一乘之言爲實。自此以下至神力品。明形權
身實。王宮非生雙樹非滅。此品始開其端。又
亦證上所説至當之極。亦督時會宣通上之
所説也。光宅云此品證上所説不虚。命覓
弘經人也。評曰。初三師但爲開後。光宅唯
爲成前。印公則兩而兼之謂結前開後。考經
始終印釋爲長矣。問。云何證前云何開後耶
答。成前者證上所説不虚。上三周説明一
乘體竟。法師品明受持乃至書寫生無邊之
福。謂一乘用。體用既周宜證説。又三周説
明慧。五法師明福。福慧既圓故須證也。又
三周辨所通之法。五法師明能通之人。人
法既圓須證説也。問。證有幾種。答。一切證
説凡有二種。一人證二瑞相證。多寶浮空分
身嚮集即人證。靈塔涌現謂瑞相證。華嚴中
諸菩薩説法竟亦有二證。十方菩薩來謂人
證。雨華動地爲相證。今佛説經竟。還以佛
依正二果爲證成也。問。何故須證耶。答。一
乘難信。恐釋迦化偏。故古佛證顯諸佛道同
非釋迦偏化也。又既説窮理之法必感非常
之瑞。瑞中之大者莫過三世佛集。時會見之
則未信者信已信堅明。又多寶涌現及十方
佛集。共嘆經福重。命人弘宣則始心終行莫
不受旨。如是等義故證前也。開後者上來
開三顯一明教權實已竟。今次顯如來身方
便身眞實。從現塔至壽量略明三義。一者
明多寶滅既不滅。則知釋迦生亦非生。欲
顯不生不滅爲實身。生滅爲方便。則開身
方便門顯身眞實義。二者集分身開本一迹
多。既互相爲分身。則知彼此皆是迹。彼此
皆是迹必有統一之本。故本一而迹多。迹多
故開身方便門。本一故顯身眞實也。三者命
覓弘經之人。因此則有持品。乃至他方菩薩
奉命弘經。如來便得止其宣持。顯下方菩薩
廣開壽量久已證常也。問。何故但明此三
答。顯身是常必具三義。一者體無生滅。二唯
一法身。三本來是有。備此三門常義乃圓矣。
此據理釋之。又雖有三義束而成兩。體無
生滅唯一法身。則常義已。現但未知爲始
證常爲久證常。故説壽量明久已成佛也
問。但明現塔證所説不虚。唯應如光宅所明。
云何用此開於本迹。答。下偈云多寶如來及
與我身。所集化佛當知此意者。夫聖人言
近而意遠不可齊事。而求之佛恐尋言失旨。
故唱當知此意以驚悟之耳。若意唯存受持
弘宣者。則已顯之於言。豈曰此意難知。復
何煩唱言當知此意也。又若現塔但爲證前
説者。何煩放光集佛開塔並坐。意在何耶。
故知皆爲開本迹耳。問。此乃是多寶本願。
開我塔必須集分身佛。亦非表本迹義也
答。若不詑多寶願。何由得集分身佛明本迹
義耶。當知此意顯於茲矣。又多寶實有此願
所以然者。諸佛各有誓願。如身子成佛願於
淨土而説三乘。多寶本願因此塔以開本迹。
以惑者皆謂。居在塔者必是身已滅亡。故寄
塔以表法身常住也。問。若爾一切佛皆得以
塔涌開於本迹。何止多寶耶。答。實如所問。
但多寶即以此事爲願故開本迹也。又所以
明多寶願者。以塔現故寄古佛以明法身常。
以本願故集化身以顯本一。以事約而理周。
蓋是至人之善巧也。又示多寶因果願行皆
悉益物。明塔現謂果益物。擧本願謂因利
縁。又涌塔讃嘆謂。行益物稱於本願謂願利
縁。又多寶塔涌現則古佛降莚。以本願故化
身雲集。時會奉覩則起奇特心。尊敬法華廣
植諸善。有斯大益故稱本願也。問。何以之
證涌塔是密開本迹耶。答。初但尋法華文義
已顯。後見華嚴法界品四十一卷。善知識中
有安住長者。得不滅度法門。見過去諸佛皆
不滅度。開栴檀佛塔戸即得三昧智。過去佛
不滅。即法華開塔不滅宜爲符契。論舍利
有無義。問。首楞嚴經云本願力故現法。盡
三昧力故示碎身舍利。大品即釋此經云。
如來碎金剛身作末舍利。此二經明有舍利。
新金光明云。假使水蛭虫口中生白齒。如
來身舍利畢竟不可得。乃至鼠登兔角梯食
月除修羅。如來身舍利畢竟不可得。此經無
舍利。有無相違云何領會耶。答。有無之言
既是佛説。理無違背。初明有者據佛迹身。
後明無者就法身也。又前明有者示同凡夫
二乘。故明此身從業報起故有舍利。後明無
者不同凡夫二乘。明如來之身是幻化。身非
實業報生無身骨也。又大經云。吾今此身即
是法身。非是血肉之所成立。若不二而二故
開二身。法身無舍利應身有舍利。二而不二。
即此身名爲法身。故無舍利也。問。大經金
剛身品云。雖不常住非念念滅。此是何身。
若是法身即應常住。若是應身應念念滅。
云何而言雖不常住非念念滅耶。答。以此問
二身義者難可會通。今所明者以四義通之。
一者明如來身者即是中道。非念念滅故非
無常。亦非常住故非是常。非常非無常即中
道身也。又非常故不同虚空。下云常法無知
猶如虚空。如來有知。是故非常。非念念滅不
同有爲。故如來身非爲無爲也。又同衆生故
非是常住。異衆生故非念念滅。故如來之
身不可思議也。又存不爲有故非常住。亡
不爲無故非念念滅。故如來之身非有非無
也。問。小乘明舍利是金剛。與大乘何異
答。小乘謂骨是金剛。肉非金剛以傷出血故。
大乘明一切堅滿故皆是金剛。無有能傷佛
身肉者也。問。世間金剛以羊角碎之。舍利
金剛可得爾耶。答。不也。唯有如來入金剛
三昧。出世間道力能破此身耳。世間之物無
能壞者。問。全身碎身何所表耶。答。此事適
縁。但多寶全身欲表法身常恒。釋迦碎質
示應身滅度也。次論塔表義。問。多寶佛開
本迹二身。塔何所表耶。答。就事中明依正
二果。如前説也。言所表者塔表成人之萬徳。
佛表萬徳所成人。問。涌出表何義耶。答。略
明二義。一表能化隱顯適縁。縁感則顯縁謝
則隱。如日喩品明山障故隱無障故顯。此經
云。時我及衆僧倶出靈鷲山即縁感故出。
是諸衆生類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無感
故隱。與大經不異。不應云彼經明常住此教
無常也。二者所化衆生佛性涅槃本自有之。
如塔在地下裂地而出。涅槃本有。煩惱覆
故不見。煩惱地裂則便顯現。如生公之説也。
論集化佛。問。何故放光通照十方。然後化
佛乃集。答。不光照而忽集即是當時化作。
而十方無有實佛便不得顯迹多本一義也。
又若不放光照即無因縁。故佛不得集。今
會集佛必有因縁也。問。何不集餘十方佛。
而集釋迦分身耶。答。集餘佛者不得顯釋迦
是應迹也。又欲顯二種本迹。以多寶並坐
顯十方諸佛如來同共一法身。又集釋迦分
身故顯一佛自有本迹。問。集分身佛爲顯釋
迦之與化佛皆是迹。爲偏顯釋迦是迹耶
答。通具二義。別則正顯釋迦爲迹。所以然者。
自昔已來執二乘爲實教。丈六爲眞身。上已
明二乘非實教。今次顯丈六非眞身。淨土中
不必有此二執。故偏顯釋迦也。問。云何以
化佛顯釋迦爲迹耶。答。上已説之今當更
解尋本迹義者必本妙而迹麁。而今乃以釋
迦之麁爲本。淨土之妙爲迹者。則知釋迦非
復本矣。釋迦既非復本則丈六非眞身也。又
一事之中得雙顯二義。以釋迦指淨土爲化
迹。則淨土佛非實身。釋迦之麁必非妙身。則
知釋迦亦爲迹矣。是以二身皆悉是迹。然後
始知法身妙極爲化之本也。論變土義。問。
何故不但一集佛一變土。而三集三變耶
答。就事言之一集一變則昧不覺土曠佛多。
今令覺知佛多土曠。故三集三變也。又諸佛
常用三事如三試等。又有所表者。以心垢土
穢心淨故土淨。三根衆生心垢應淨故三變
土也。問。是何等心垢耶。答。謂丈六爲實身
生滅爲至極。此二乘曲見即是垢也。問。何
故唯留此會移諸天人置於他方耶。答。此會
之衆有三因縁。一者久積淨心應見淨土。二
積見佛因縁應見多佛。三應聞本迹皆得領
悟。如分別功徳品十二種利益。故留此會也。
其餘人天無三因縁故移之也。問。何故不即
令在座不見淨土。如華嚴入法界品廣明淨
土。二乘不見耶。答。亦是顯有因縁者故住。
無因縁者故移之。若不移之則此義不顯也。
華嚴欲顯二乘不能見故留之在會。若移之者
或言二乘能見菩薩事也。問。今亦應留人天
令在會不見。答。華嚴中二乘人初不見。後承
佛力故見。今此人天都無見義。故移之欲顯
四淨義。一化主淨。二土淨。三教淨。四徒衆
淨。不移人天者則衆不淨也。問。明土淨既變
土令淨。何不變衆令淨耶。如淨名會一切大
衆悉皆得見坐寶蓮華。答。此衆罪垢何由得
然。維摩之會此是應悟者耳。問。壽量品云吾
淨土不毀。今何故三變而成淨土耶。答。淨土
多門下明異質同處義。故淨土不毀。穢土
被燒。今明同質同處義。故三變而成淨。同
質者一淨質。一處者無兩質共處也。問。何
故爾耶。答。今表衆生心垢應變而成淨故土
變。又表佛身既非復實身。則正果變故依果
亦變。以依果既變表正果將變也。下時衆謂
佛無常國土磨滅。故明常在靈鷲山淨土不
毀。明義不同故有變不變也。又有四句。一
土淨人淨。如化佛將一菩薩來淨土中也。
二者土淨人雜。如娑婆土淨而會有五乘之
衆。三土雜人雜。四土雜人淨。此已如身子
章明也。問。將一菩薩及在樹下居獅子座皆
何所表耶。答。世界悉檀法應如是同來影
嚮。座以安身樹以覆體。遣使問訊故將一侍
者。若有所表者法身不二。故侍者唯一。問。
若爾下云地涌既有多衆。應表法身是多不
耶。答。下方明衆多者顯久已成佛。故所化衆
多也。樹以立爲義。今明開寶塔樹立法身
也。昔懼物起謗故不得顯壽長遠。今道縁既
發故喜無畏。所以居樹師子座也。問。此品多
寶三過發言。有何益耶。答。初明塔涌。欲表
非是孤墳有靈覺故發聲也。次開塔竟復發
聲者。前雖發聲猶未見形。恐前所發者非是
佛聲。故現形表口自發聲。最後發聲者。多
寶不滅雖彰釋迦不生未顯。故携之並坐欲
顯釋迦不生故復發聲也。次論提婆達多品
有人疑此品都應非次第。或非佛説。今明
不然。定是次第亦是佛説。晩見論云。爲調
達受記顯如來無怨心。故當知是佛説也。
次寶塔品後者密開本迹。有二種。一者就
佛事而開本迹。即是寶塔現分身集也。二
擧例密開本迹。即此品是也。調達迹身惡而
本非惡者。釋迦迹示生滅本實不生滅也。又
此經云開方便門示眞實義。非但開一種方
便門。通開一切方便門示一切眞實義。從
經初來至寶塔品明約善開方便門顯眞實
義。今就惡明開方便門云眞實義。一切三世
十方佛菩薩不出善惡違順二方便。如釋迦
等爲善方便用。調達爲惡方便用者。不言
昔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開是方便門。故
方便門開惡既是方便。善即是眞實也。如此
善惡皆欲引衆生歸善。故若違若順皆順也。
又大品云有威儀非威儀。非威儀即變常合
道。攝大乘論中明菩薩作。具足十惡五逆
問。菩薩作十惡五逆爲實作爲變化作耶。答。
具二作也。一者化殺。如金剛神殺童子。二
者實殺。如殺五百婆羅門。所以須實殺者。
攝大乘論云。菩薩更無餘方便度之。唯應有
殺可以度之。故行殺等事也。又束此二方便
歸非善非惡不可示也。而能善能惡即妙法
華用也。又以三種方便。一者凡夫方便。二者
二乘方便。三者大乘方便。調達爲重惡謂凡
夫方便。富樓那等現聲聞爲二乘方便。釋迦
爲佛方便。上來已開二方便門。今次開凡夫
方便門故説此品。又發三迹。初發多寶滅迹
明不滅。次發釋迦生迹明不生。後發調達惡
迹明非惡。又難曰。言釋迦昔無常今無常。
亦應調達昔惡今猶惡也。若昔説調達惡今
發迹故明非惡者。釋迦亦然矣。又昔記調達
當成辟支佛。今開調達久爲大行。則昔方
便示小而實是大者。當知釋迦實常示現無
常耳。又説此品者爲欲成嘆經勸人弘宣故
來。上品已明往古多寶佛自來倶共説法華。
明福深功重勸人弘宣。今釋迦復引調達爲
證。明調達過去世爲我説法華經。故今得
成佛。是故法華功用難思議。應須受持。提
婆達多此言天熱。提婆言天達多名熱。初
生之時天人心熱。以其將造逆罪故。斛飯王
之子阿難之兄。從所説之人爲名。故以目品
也。問。昔明調達造三逆罪。其事云何。答。
釋論云。佛初成道度結髮梵志千人。後還本
國。諸弟子雖得道迹而苦行。來久容色燋悴
不光顯。世尊父王即勅國中豪貴子等應盡
資之身並令出家。調達於時入道而無信心。
但欲學通不欲求佛道。得通已後遂便失之。
求徒衆佛不許之。於是遂造逆罪。初則破
僧。以犯戒人不得破僧。故知前未犯餘罪而
前破僧破。僧已後次推巖厭佛。金剛神以杵
擲石。石破傷佛大指出血。故次出佛身血。
華色比丘尼得羅漢果見其傷佛指而呵責
之。調達以拳打比丘尼。尼眼出血死。故次殺
羅漢。具三逆羅。次第如是也。此中釋調達
造逆次第。與律中明不異也。論本迹義釋
壽量信解等品。問曰。信解品云。長者居師
子座眷屬圍繞。乃至脱珍御服著弊垢衣。
此約何義明於本迹耶。答。有人言嚴飾上服
譬法身。著弊垢衣喩隱本垂迹。評曰。今以
四義推之非法身也。一者大士。入法身之
境形不可以像測。心不可以智知。今明眷
屬宗待則形有方所。羅列寶物譬闡揚道教。
既是言像之域知非法身。二者舊經師云。
中止一城譬垂迹作佛不廢家業化諸高行。
若是法身斯言失矣。三者喚子不得遠領方
便品一乘化物不從。上既顯迹今何猶領本。
四者喚子不得近領譬喩求子不得。前既是
門内長者今云何喩城外法身。以此詳之義
可知矣。復有人言長者處師子座喩壽量之
本。著弊垢衣譬從本垂迹。評曰。雖有新通
猶滯故難。舊明中止一城既是應迹作佛。
今處師子座云何乃喩壽量本耶。請更研辨
之。求子不得而家業不廢。家業不廢正是迹
身化物。非本地導縁。又此譬忍土成聖。不可
遙指他方。又今明。即世垂應復非前世作佛。
進退往論竟是何身。今所明者凡有三身。一
法身二舍那身。三釋迦身。其父先來求子
不得。譬法身覓大機不得也。中止一城家業
不廢。譬舍那身初成道時。二乘大機雖復未
熱。而菩薩道縁已成故初登正覺化諸高行。
如文廣説之。宗親侍衞乃至羅列寶物者。皆
指華嚴爲諸菩薩説大法也。脱珍御服著垢
弊衣者。隱舍那之本示釋迦迹化於二乘也。
此三身即是次第。前明法身。法身次垂舍那
之迹化諸大行。舍那次示釋迦之化引於二
乘。問。何以知有三身。答。即以前推義可知
也。又梵網云我今盧舍那方座蓮華臺謂舍
那身。周匠千華上復現千釋迦謂釋迦身。必
知有法身。此同信解品意也。又攝大乘論明
三身。一法身二應身三化身。法身唯佛見。
應身應菩薩。化身化二乘。與法華信解全同。
又像法決疑經具明三身。上已引竟。亦同
信解。又華嚴性起品譬如日出前照高山次
及中下。如來出世前化菩薩。次化二乘。與
信解相符。又大經日喩品明。日有三時冬日
最短。喩二乘所見。春日處中譬大士所覩。
夏日最長喩明唯佛覩佛其壽無量。亦有三
身之義與前大同。問。未開近顯遠。云何已
領三身。答。上三周佛已略開三身。三根聲
聞亦略領本迹。如釋名中辨之。又法華之前
已明本迹。如淨名佛身無爲無漏之説。大品
去來無去來之文。但昔聞未悟。今因法華始
知領解。故作此述。之如昔聞大品付財不
悟。今因此教方復領解。又昔在華嚴座有類
盲聾。今悟一乘方得淨眼。故見舍那。又化
菩薩名舍那。今成菩薩云何不見。又以理言
之此等皆爲權行。又是化人爲欲調伏衆生。
顯發密教恐實行之流聞後長遠乖其本情。
故豫領本迹二身。逆聞壽量故託領解密助
闡揚。例如初品彌勒之疑文殊之決。明古
佛説之於前釋迦將敷之於後。逆杜疑謗之
萌豫開一乘之旨。論壽量佛義。問。信解品
明三身者。壽量品論何等佛耶。答。有人言
是金剛心耳。猶未成佛但任持三昧故延之
使長。爲廣度物也。故下文云。神通力如是
於阿僧祇劫。評曰。經言久已成佛而言未成
佛。公於我前違反我語。如來三誡恐時會驚
疑。豈徒然哉。又昔尚明已登大覺。今言猶
未成聖則昔勝今劣。豈可然。問。若非後聖
則應凝然常住。下云復倍上數猶是無常。
故知應未成也。難曰。若未常住則未度五百
何故聞度五百而即信。明已成而未受。又難
若度五百而未常。亦應未度五百即是常。若
未度非常。則已度是常矣。又經言佛度五百。
而言未度者。昔明佛度三百。亦應未度。若
昔言廣三百佛實度者。今亦應實度五百也。
若順經故遂度五百。則已免三相。何事非常。
今所釋者。壽量品亦具則三身。法華論云。
王宮現生伽耶成佛名爲化佛。久已成佛乃
至復倍上數故名爲報佛。如實知見三界之
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明法身佛。但三身
不同。若法華論明三身者。以佛性爲法身。
修行顯佛性爲報身。化衆生義爲化身。若攝
大乘論所明。隱名如來藏。顯名爲法身。則此
二皆名法身。就應身中自開爲二。化菩薩名
報身。化二乘名化身。或云化地上名報身。
化地前名化身。地論法華論是菩提留支所
出。攝大乘是眞諦三藏所翻。此三部皆天親
之所述作。而明義有異者。或當譯人不體其
意。今欲融會者。衆經及論或二身或三身或
四身。今總束爲四句。一合本合迹。如金光明
但辨一本一迹也。故云佛眞法身猶如虚空。
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二開本開迹。如五凡
夫論明有四佛。開本爲二身。一法身二報身。
法身即佛性。報身謂修因滿顯出佛性。開迹
爲二身。化菩薩名舍那。化二乘名釋迦也。
三開本合迹。如地論法華論所明。開本謂二
身。謂佛性是法身。佛性顯爲報身。四開迹合
本。如攝大乘論所明。合佛性及佛性顯皆名
法身。開迹爲二。化菩薩名舍那。化二乘名
釋迦。此皆經論隨義説之。悉不相違。衆師不
體其意故起諍論耳。問。常無常云何。答。亦
四句。開本合迹即是開常合無常。合本開迹
合常開無常。本迹倶開即常無常倶開。常有
法報二身無常有應化兩佛。本迹倶合即常
無常倶合也。問。經説云何。答。華嚴梵網像
法決疑大涅槃及法華信解品。此等諸文皆
明法身常應化身無常。與攝大乘論同。法華
壽量品可具二義。壽命無量劫久修業所得。
此是報佛。即名常樂法身也。純化菩薩名爲
舍那者。如化千世界微塵菩薩無有凡夫二
乘。此可名舍那。無常身也。若化二乘及三
乘雜衆名釋迦。化佛也。撿衆經與諸論皆不
相違也。問。三身有幾名耶。答。經論列名不
同。或法身舍那身釋迦身。又名法身報身化
身。又名法身應身化身。又名佛所見身菩薩
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問。此等名字出何
文耶。答。初出梵網經。次出像法決疑金剛
波若論。次出攝大乘論説。次出涅槃日喩品。
三時短長之異如佛菩薩二乘所見不同。經
説異名意猶一也。問。何故但明三身。不多
不小耶。答。若就法華論明三身者。佛性隱顯
爲二身。化他爲化身。二身爲自徳。一身化他
徳。又約攝大乘論明三身義。員不得多小。
法身爲自徳餘二身化他徳。化他中自有二。
一者化菩薩身總名舍那身。二者化二乘身
名釋迦身。所化雖多不出大小也。又化淨
土縁爲舍那。化穢土縁爲釋迦。化處雖多淨
穢攝盡。又純化菩薩爲舍那。雜化三乘爲
釋迦。所化雖多不出斯二也。又華臺世界爲
舍那。華葉國土爲釋迦。又本爲舍那迹爲釋
迦。能化雖多攝唯本迹。又酬因義名舍那。
舍那名報佛。化物既名釋迦。釋迦化佛。又
初成道爲舍那。成道已後爲釋迦。問。何故
爾耶。答。初成道時大縁已熱堪受大化。故
現舍那在前化之。小乘未*熱待後方化。又
化時長爲舍那化時短爲釋迦。問。云何爾耶
答。經師皆言華嚴是頓教。唯初成道説之故
化時短也。後從鹿苑至雙林皆是漸教。故漸
教時長。今請難之。華嚴七處八會。初一會可
言初成道説之。七會六處云何亦是初成道
説耶。又第八會入法界品在祇洹説之。初成
道時未有祇洹。亦無聲聞。云何第八會在
祇洹説之。又列五百聲聞耶。今所明者。釋
迦化短舍那化長。可具五義。一者釋迦化
身住世八十。舍那報身壽命無量。二者釋迦
穢土劫火所燒。舍那淨土三災不毀。三者釋
迦但化雜縁。雜縁壽短。舍那純化高行。高
行壽長。四者釋迦説教小。舍那説教多。五
者釋迦劫短。舍那劫長。如云忍土劫短彌勒
劫長。此出華嚴文五事推之。則釋迦化短舍
那化長。以舍那化長故從初成道乃至釋迦
涅槃而舍那不滅。若爾豈但初成道説華嚴
耶。此是不二。二開二身不同。又隨二縁故見
兩佛爲異也。像法決疑言。或見我涅槃或見
我爲報佛爲百千釋迦之所圍繞。則知釋迦
涅槃時舍那猶存也。問。大經云。我初成道
時已有菩薩曾問此義。當知初成道時即是
釋迦云何以長者喩舍那。答。二佛有一義有
異義。一義者如華嚴名號説。或名釋迦或
名舍那。兩佛異義者。如梵網本迹不同。又
華嚴中二乘但見釋迦不見舍那。又如像法
決疑。明二佛爲異也。問。既具有一異義。
何故偏以長者喩舍那耶。答。已如前説。窮
子所見著弊垢衣。正就隱本垂迹。故偏就二
佛異義論之。若是一佛則失斯意也。問。若
以長者喩舍那者。付財之時見長者豪貴。
二乘之人應見舍那不耶。答。譬意不同不
可一例。初就隱本顯迹故分二佛之異。付
財之時欲以大法密教二乘。不明本迹。不得
爲例。問。付財長者不喩舍那譬何等佛耶
答。還譬釋迦。所以然者。本以菩薩所見名舍
那。付財時二乘未悟。猶是釋迦也。問。若是
釋迦與著弊垢衣長者何異。答。前譬釋迦
説小乘教。今譬釋迦説大乘教是故異也
問。何初成道時喩舍那。今喩釋迦耶。答。垂
釋迦迹有漸化之義。初説人天乘次説二乘
後説大乘。若初成道具足説大法者名舍那。
故初譬舍那後喩釋迦也。問。前云化二乘爲
釋迦。化菩薩名舍那。若爾釋迦不應化菩薩。
何得波若已上至法華皆明化菩薩耶。答。前
云化二乘名釋迦。化菩薩名舍那者。此一義
耳。又雜化三乘爲釋迦。純化菩薩名舍那。
故無過也。問。唯是一長者何故三種喩耶。
初明長者豪貴等此喩舍那。次明長者著弊
垢衣喩釋迦偏化二乘。後明長者付財喩説
大乘法耶。答。此三皆有其義。初明化菩薩
故喩舍那。次偏明化二乘故喩小乘佛。付財
之時正明説大乘義故喩大乘中釋迦也。問。
大乘中釋迦何故非舍那耶。答。純化菩薩爲
舍那耳。大乘佛有三乘雜衆。復是對小明大
故猶是釋迦也。又示唯是一長者隨縁所見。如
唯一佛。或見舍那或見。爲釋迦或見二佛異。
或見猶是一佛或見是應身或見爲法身。二乘
之人昔並未悟今方解了耳。是故此文或作
二佛異譬或作同譬也。問。前文明法身不説
法。何故釋論云法身亦説法耶。答。釋論明。
法身者望華臺舍那丈六釋迦爲法身耳。若
望究竟法身猶屬迹身。何以知然。經云隱名
如來藏。顯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覩。釋
論所明猶化菩薩。則菩薩見之故知屬應身
問。法身佛何故不説法耶。答。唯有二縁。一
菩薩則報身化之。二聲聞則應身化之。法
身唯佛能見故不説法也。又法身名相斯絶
豈有音聲説法。説法之事皆是應身。問。法
身既不化物何爲法身用。答。法身爲化物之
本故有大用。又三身爲二徳。法身是自行徳。
餘二是化物徳。要具自徳後能化物也。問。
依像法決疑及攝大乘論。何故法身不名報
耶。答。法身不生不滅本自有之如經言。隱
名如來藏。顯則名法身。法身豈修因所得耶。
故知法身非報。今示行因得果果起酬因故
名爲報也。問。化身亦修因得。何故非報耶
答。通義亦然。但化身從報身起故非正酬
因義。報身正酬因義故名報也。又化身既爲
化二乘。此身既劣非是勝報。故不名報身也
問。報佛定是常爲無常耶。答。前已論之。
今當更説。地論師云。報身是常。所以然者。法
身即是本有佛性。報佛爲修因所得。佛性顯
故名報身。即是始有。亦是性淨方便淨義。
若據此明報身。報身是常者此不違法華論。
地論金剛波若論等宜用之。若云舍那是報
佛而言舍那常者。五義不可。一者像法決疑
經云。或見我爲報身爲千萬釋迦之所圍
繞。則舍那爲報身。既云爲千萬釋迦圍繞。
豈是常身耶。二者菩薩戒經明。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常無
方所豈偏在華臺。三者華嚴經盛明。舍那坐
道場菩提樹下成佛眷屬圍繞。云何是常身
耶。四者法華經明。長者尊豪宗親侍衞。然
後脱珍御服著弊垢衣。示釋迦形。云何長
者實是常身。五攝大乘論化菩薩故示報身。
化二乘故示化身。法身佛不化云何以化菩
薩身爲常身耶。問。云何通耶。答。有二種報
佛。法華論明報佛是常。攝論及衆經明報佛
是無常。故不應偏用。問。餘二身但是無常。
亦得是常耶。答。義有通別。通而爲論三身
皆常。法身無始終不生滅故常。以有法身常
化菩薩而無息時故應身亦常。化二乘亦無
息時故化身亦常。但於此縁息彼縁不息故
言滅而實不滅也。如華嚴云。譬如大火遍燒
諸草。此處草盡故言火滅。彼處草不盡故言
不滅也。問。報身何故一化身則多。如舍那
唯一釋迦則多耶。答。通則例也。而今舍那
唯一釋迦則多者。略明三義。一者據本迹
分之。舍那爲本故不二。釋迦是迹故不一。
如菩薩戒經説也。二者欲顯根本一義示唯
有一道。故云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所體
之道既一。體道之人亦一。故唯一化主一國
土一教門一菩薩衆。根本爲論唯有四種一
也。如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即是
一化主一土一教一縁也。但爲衆生不堪受
道故開四異。以不堪道故作多道説之。或大
小乘道或三乘道或四道。謂三乘道福樂道。
或五乘道。以五道既不一故化主亦不一。故
有多釋迦多國土多教門多徒衆。爲此義故
舍那唯一釋迦則多也。三者舍那是報佛。報
則無二。所以然者。示因有差別果無差別。因
有差別故有十信乃至等覺五十一位不同。
示果無差別唯得舍那。故報佛不二也。又唯
有一道行一道故唯得一。報佛不二也。化則
從縁不定。故有多釋迦。問。爲横論三身爲
竪論三身耶。答。具二義。一者横論以法身
爲本。應彼二縁故有二身。二者竪論即是傳。
望從法身垂舍那之迹。次從舍那之本復起
釋迦之應。如梵網云我今盧舍那示現千釋
迦。亦如法華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也。問。經
有種種説。或言虚空法身。或言實相法身。或
言感應法身。或言法性生身。或言功徳法身。
有何等異耶。答。言其大網則彌綸太虚故言
虚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爲。故云實相法
身。辨其能應則無感不形。故云感應法身。説
其生則本之法性。故云法性生身。明其體則
衆徳所成。故云功徳法身。約其義異故有衆
名不同。考而論之一法身也。問。從法性生
故名法性生身者。釋論云二乘人及法身菩
薩亦是法性生身。與佛何異耶。答。佛照窮
法性故名眞法性生身。菩薩二乘隨分受秤
也。問。直就佛法性身中自得論眞應不耶
答。得也。妙窮法性即是法身。若隱法性身菩
薩所見。如前引釋論法身佛者。此是法性身
中應身也。次明本迹四句。遍通衆經異説。
一者開而不合。開本迹二身。法身無生滅。
應身有生滅。法身壽無量。應身壽有量也。二
者合而不開。昔説此身近成。今説此身久成。
同指一身更無有二。又昔指久爲近。今指
近爲久。更無有二也。問。云何是指近爲久
耶。答。涌出云。我於伽耶城爾乃化度之。豈
非則近指伽耶以爲久遠。既指伽耶爲久。亦
指久爲伽耶。生公正用此意云。極決彼長壽
則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復伽耶。伽耶既非
彼長何獨是乎。欲顯不長不短長短斯亡。然
後久近適化也。又大經迦葉頻難。現見此身
無常。如來還答此身是常。又云吾今此身即
是法身。非血肉之所成立。淨名云。佛身者
即法身也。如此等經皆是合而不開。三者亦
合亦開。明法身無生滅迹身有生滅。豈非開
二身耶。即生者不生。不生者生。多寶釋迦即
是其事。豈非合耶。四者本迹是因縁義。不可
一故不合。不可異故不開也。問。何故明四
句耶。答。如來法身言辭寂滅。爲欲出處衆
生故開本迹二身。所以有第一句。而衆生聞
説二。多依起二見。謂法身自無生滅。應身
自是生滅。欲泯其二見故云。只生者不生。
不生者何處別有二身耶。故有第二句也。
或者聞二身不二便作一解。一則不得二。
聞二便作二解。二則不得一。爲破此礙心故
明雖一而二。雖二而一。一不礙二。二不礙一。
故有第三亦開亦合句也。迷情復謂捨定一
定二。便取亦一亦二。今欲雙斥兩病。故明因
縁本迹不可一異。由本有迹由迹有本。非本
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故説第四非開非
合不一不二義也。問。開此四句意何所在耶
答。欲令因四悟不四之身耳。次論近遠開
覆義。問。爲是破近明遠。爲是開近顯遠。爲
是覆近開遠。爲是廢近立遠耶。答。具四義。
一者破近明遠。故文云一切世間天人阿修
羅皆謂。釋迦始成正覺。然我成佛甚大久
遠。此破近明壽遠也。二開近顯遠。明開方
便門顯眞實義。昔明近遠是方便。今明遠是
實説。此二皆佛方便非衆生横執也。三者覆
近開遠。如二鳥雙遊不相捨離。但昔覆遠以
開近。今則覆近開遠也。四者廢近立遠。如
廢三立一也。問。四義之中初一是縁迷。後
三明佛教。昔自説近云何言縁。謂佛近耶
答。以是義故文中明祕密神通之力。昔日説
近而密爲開遠。言雖在近昔在於遠。乃至今
日言雖在遠意爲開不近不遠無始無終。而
惑者聞近遂守近不能悟遠。乃至聞遠不能
悟不遠不近。故名迷也。又雖聞非近非遠不
能悟近遠雙遊。皆失佛旨也。又昔説近者此
是因縁遠近。義近遠無礙。昔以遠爲近。今
以近爲遠。以不遠近爲近遠。近遠爲不近遠。
如來是無礙之人。故有無礙之身無礙之説。
以衆生乖道不能有無礙之悟。故皆失佛旨。
又如來非近非遠。昔能結爲近用。乃至非
遠非近。今結爲遠用。昔結以爲近用。故此
近於佛。欲開非近非遠而衆生執近乃覆非
近非遠也。近義既爾遠義亦然。若能悟如此
近遠義者。方識一化始終意也。問。開近顯遠
開無常顯常。開短顯長何異。答。有人言開
無常顯常。但在涅槃餘二通兩教。今明三事
互通。但開近顯遠明久已成佛。開無常顯常
者。此通久近。何以知之。證常有二種。一者
久已證常。二今始證常。是故通也。開短顯長
此復通上二義也。次論三世義。舊云壽量
品正明三世益物。既是三世益物。故皆是無
常。評曰。今品但明三世益物。未究此章之
美。下文亦無多人得道。今依法華論具明三
身。可有三義。一者法身無始終即是無三世
義。二者修因得果以爲報佛。此有始無終義。
以修因滿初證法身故名爲始。證法身已後
無復生滅。所以無終。三化身有始有終。就化
身中自開二身。化菩薩名舍那。如化千世界
麻數菩薩。無凡夫二乘等衆是也。次化二乘
名釋迦。如生王宮伽耶成佛是也。亦如信
解品菩薩所見二乘所覩兩身不同也。問。法
身無始終化身有始終。此義易明。云何報身
有始無終。無終云何有始耶。答。此經云。壽
命無量劫久修業所得。則知初發菩提心。中
修菩薩行。後得法身。故知有始。既證法身無
復生滅。故無有終。此須解大經純陀難及佛
擧本有今無偈釋之。方見此義意耳。若就此
中釋之於文義爲繁。問。此中有三世益物義
不耶。答。從初證法身已來。垂迹化物竟王
宮之前名過去世。託生王宮乃至雙林滅度
謂現在世。自爾已後爲未來世。此皆是迹
身有三世。本身無三世義由來。但明有三世
唯明成迹身。三身之中但得其一。問。明報
身何故言復倍上數耶。答。初證法身已不可
知。證法身已復倍上數者此明不可知。不可
知如華嚴不可説不可説。此顯無復有終義
耳。問。本迹義中云。逸多不見其始。補處
不測其終。此明無始終。今何言有始無終
耶。答。前就法身義釋之。以因位之人不知
其始終。故是無始終。所以是法身常義。今據
報身故有始無終。又初證法身二義。一初證
義故有始。二者同法身義者故無始無終也。
又此是以報身顯法身。初得報身因位人尚
不見其始終。況法身而可知耶。問。作此釋
者應是地論及舊義耳。答。法華論有此文不
應違也。但今讀論與舊意不同。舊義但如前
釋之。今所明者義起有由。正爲二乘人謂釋
迦王宮始生雙林終滅。如大經云。是名二乘
邪曲之見。今爲破此病故云。久已成佛非
始伽耶。復倍上數非終雙樹。爲破始終故言
無始終耳。然如來豈是始終無始終等四句
可取耶。問。等是破始終明無始終。何故無
終則長而言復倍。無始則短但云補處不知
答。斯言亦有深旨。二義之中正取無終。
所以然者證常有二。一者久證二者始證。
此二但得明常。唯無終義是常。有終義非常。
正取無終顯常。斥二乘無常。故言復倍。所
以無終則長無始則短也。若法身無始無
終此義無長短也。但自攝嶺相傳有二河
之説。一者菩薩在佛性河中行。二者佛在
佛河中行。菩薩在佛性河中行者。此欲
顯三世無三世義。所以然者。菩薩猶是無
常未免三世之法。故就三世中修行。欲顯
中道佛性非三世法。是故菩薩三世欲顯
無三世義也。如來已離三世法。今作三世
者此是無三世。爲衆生故作三世方便。故佛
河中明無三世義也。今此中明三世益物者。
皆是佛河中行無三世三世益物。過去則不
滅而滅。現在不生而生。未來不至而至。既
不滅而滅。雖滅不滅。不生而生雖生不起。
如此三世宛然而無起動。無三世三世即是
三世無三世。然無三世三世豈是三世。三世
無三世豈是無三世。故非三世非無三世而
三世無三世。雖三世無三世而非三世無三
世。所以如來之身不可思議絶凡夫二乘境
界也。次挋論三世無礙義。三不一一不三。
不三不一得爲三一。故華嚴經云。現在爲
過去過去爲現在。過去名現在過去。現在
名過去現在。未來名現在未來。故三世皆是
因縁。以過去是現在過去過去得爲現在。以
現在是過去現在現在得爲過去。未來亦爾。
又三世得爲一世一世得爲三世。此是一三
名爲三一。三一得爲不三一。如現在現在爲
未來。未來爲現在。又云過去劫攝現在劫。
現在劫攝未來劫。長劫攝短劫。短劫攝長劫。
有佛劫攝無佛劫。無佛劫攝有佛劫。乃至一
劫攝一切劫。一切劫攝一劫。以有因縁無礙
故得如此也。若有定性何猶能爾。即此經
説滅爲不滅不滅爲滅。不生爲生生爲不生。
故多寶滅而不滅。並釋迦生而不生。此皆
三世自在無礙之義也。問。一世云何得是三
世。三世云何得是一世。三世時節相礙云何
得爾耶。答。華嚴云。無量劫一念一念無量
劫。無來無積聚而現諸劫事。以法無定性故。
菩薩得諸法實相所以能如此也。問。此猶未
明請示其相。答。無量劫亦是正道。一念亦
是正道。正道既不異。無量劫一念豈異哉。復
何失一念無量劫。亦非無量劫聚來。一念亦
爾。無量劫一念事恒不失也。肇云如動而靜
似去來相。可以神會不可以事求也。次論
三根義。問。何故明三根義耶。答。能化之佛
有三世益物。所化衆生有於三根。故文云其
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問。此三
根與譬喩品三根何異。答。彼明三乘爲三
根。此中直取利鈍判三根。何以知然。文云
諸子之中有失心者則是鈍根。不失心者即
是利根。問。約何物論利鈍耶。答。就三世分
者。若過去久習無所得觀。觀強而煩惱弱者。
於過去値釋迦得了悟名爲上根。二者於過
去習無所得觀。觀弱而煩惱小強。故値惡
知識流浪五趣。乃至漸習善根。今日釋迦出
世從初生至聞説法華皆得領悟名爲中根
也。若過去習善弱而煩惱強。亦流浪五趣。
然後稍習善根感釋迦出世。從初生乃至法
華歴聞諸教不悟。至涅槃唱滅方得悟解。
如此之人名爲下根也。然譬喩但明後之二
人。就前法説中明過去久已成佛。導利衆生
如千世界涌出菩薩等。皆是釋迦過去化得
之名上根人也。問。何故從初生至法華悟爲
中根。至涅槃解復爲下根人耶。答。初成道
時開一爲三。至法華之前求子猶未得。從
法華始會三歸一覓子始得。故一化之終盡
在法華。故有無量世界塵數人皆得悟道。
所以至此時結束爲一根也。於法華中復未
得了悟。如來更復唱滅至涅槃方得領解。
故名爲下根人義也。問。三世益物化三根人
不耶。答。過去益物上根人。現在益物爲中
下根人。三根衆生於二世皆領悟也。所以
文中正明二世益物。不正明未來益物者。爲
化三根人盡也。若未來益物者更餘縁耳
次論淨土義。問。經云餘衆生見燒盡吾淨土
不毀。是何淨土耶。答。羅什云是異質同處
義。淨穢二質同在一處。謂穢在淨處淨在穢
處。故云同在一處。問。何由得爾耶。答。淨
穢麁妙不同故不相礙。如首眞天子身不礙
於地。又如無間地獄雖百千共處亦不爲妨。
又如提胡不礙麁器。況淨穢二質而相妨耶。
故燒穢不燒淨。如欲界火不能燒淨居天身。
況淨土耶。問。既有淨土何故無有淨火能燒
耶。答。穢土有三災淨土無三災也。問。穢土
爲三災所燒可是無常。淨土既無三災云何
得壞耶。答。第四禪勉三災而有始起終滅。
故無常。復有念念無常。淨土亦具斯二也
問。穢土有劫數淨土亦然。何故不同有三災
耶。答。劫直是時節。名三災。必爲過患故穢
土有。淨土無。如五濁例也。生法師釋淨土不
毀云。夫佛之不在者良以衆生穢惡故也。以
穢故不在無穢必在。無穢故寄七寶以明之
者。明無土砂之穢耳。雖有寶土之淨比於
無形亦何異穢質耶。以理論之乃是無土義。
既寄土言無故云淨土。無土之淨豈非法身
所託。至於穢土被燒者自衆生罪報。亦何
傷於無不淨乎。是以衆生見燒。淨土不毀
也。評曰。佛或開三身。或名爲本迹二身。
以身例土亦有三土及與二土。法身栖中道
第一義土。如瓔珞所辨。又如仁王云三賢十
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又攝大乘論明。
眞如即是佛所住土也。晩見法華論亦明眞
如常住爲土也。二舍那報身化諸菩薩處於
淨土。故有四淨。化主淨國土淨徒衆淨教門
淨。此四皆由菩薩心器淨故有此四淨。故舍
那化菩薩也。三者釋迦化二乘即是穢土。
謂二乘人天心器不淨。故感四種不淨也。若
合三身爲本迹二身者。法身託本土餘二託
迹土也。若然者什公以土沙爲穢。寶玉爲淨。
明異質同處者此是迹身淨土耳。生公著七
珍論此是法身無淨土論。今請評之。若言
法身不託土沙之穢。復不在寶玉之淨。故云
無土者如前所判也。若取法身栖形實相中
道之法。亦無此土者是義不然。詳生公意
但是無寶玉之土也。非無中道之土也。若
爾生公得法身土則失迹土。什公得於迹土
失於本土。若二師各明一義者無所失。以今
文具明三身。則具明三土。以昔未開三身今
始開之。三土亦然也。問。經云一質異見。
是何物一質耶。如人見水如鬼見火。此爲是
水質而見火。火質而見水。爲非水非火而見
水火耶。答。淨名華嚴初已廣明此義難解。
今略決之。但一質多種。今具詳之。若以一實
相爲一質。以失實相故有六道異見。如大經
云。是一味藥隨其流處有六種差別。則其事
也。如人見水則有三塵。知見於火但有色觸。
皆是倒心所感。故成水火二見也。如人見恒
河爲水。鬼見爲火。淨穢亦爾。皆是衆生二業
不同故有二見。實無如此淨穢也。問。此得
是一中道土質淨穢二縁故見二不耶。答。是
矣。亦名爲土亦名實相也。二者就迹中論一
質二見者。身子見釋迦土穢。梵王見釋迦
土淨。身子見爲人土。梵王見爲天土。而釋
迦淨土非如此人天土。故釋迦土如寶莊嚴
土。而人天縁自見人天二土。故名一質二見
也。問。身子自見穢。梵王自見淨。何開一質
二見。答。經説身子自云我見釋迦土穢。梵王
云我見釋迦土淨。佛復云我此土淨而汝不
見。三種皆云釋迦土。故知二縁見釋迦土
是天人土。而釋迦土非天人土也。三者云一
質二見者。於一淨質見穢。於穢質見淨。故云
一質二見也。問。前明一質二見可然。後於
淨質見穢。穢被燒淨燒不耶。答。以惡業故
於淨見穢。而淨實非穢。惡業故見不淨者而
燒。而淨實不燒也。問。淨質壞者穢亦壞不
耶。答。穢隨壞也。何以知然。淨質屬淨業所
起。於淨寄見穢耳。以淨壞故則穢縁無所見。
如鬼本於恒河水見火。恒河水竭鬼則不見
火也。問。於穢質見淨復云何耶。答。例此可
知也。問。像法決疑經云。或見此土爲土沙。
或見此土爲七寶。或見純黄金等。此土定是
何物質耶。答。此是隨業所見。可得是異質
同處。此明報土也。又得是明應土義。根縁
應見穢。以得悟示之以穢。乃至淨等亦爾。
故不相礙也
次論淨穢土教門義。凡有四句。一者前説一
後説三。如舍那前爲菩薩説一乘竟。後隱舍
那之本垂釋迦之迹説於三乘。如長者脱珍
御服著弊垢衣也。二者前説三乘後明一乘。
即是釋迦前説三後明一。明一此即是隱釋
迦之教顯舍那之教。息釋迦之迹顯舍那之
本。此二句要相成。初明以本垂迹。次明以迹
顯本。初脱珍御服著垢弊衣。次脱垢弊衣著
珍御服也。三者始終常説一乘。如釋論云七
寶世界純諸菩薩。乃至不聞二乘名字。四者
但説二乘不説大乘。如釋論云黄金世界純
羅漢白銀土皆求縁覺也。問。經文云。世尊
法久後要當説眞實純羅漢皆辟支佛。此中
云何得説一乘。答。不必一期出世要前説三
後説一乘。但諸佛久後必説眞實。以無有
畢竟住二乘永不作佛故也。復有四句。一者
但説一乘不説三乘。二但説三乘不説一乘。
三者亦説三亦説一。即釋迦教。初三後一是
也。四不説三不説一。如無言世界不説三一
也。又有四句。一者土淨而乘一。如七寶世界
但化菩薩。二土穢乘三。如五濁刹。三土淨
乘三。如身子成佛及中下根人淨土成佛有
三乘教。四土穢乘一。未見別文。阿輸闍國七
歳已上皆學大乘亦其事也。次明四句。一者
爲三縁説三乘。二爲一縁説一乘。此事易明。
三爲三縁説一。可具二義。一者本是三乘縁
會歸一乘。二者命三乘縁説於大法。四者爲
一乘縁説三乘。令一乘縁識三。是權知一爲
實。如勝鬘。七歳爲學大乘者説三乘。二者爲
一乘縁説三。令傳化餘三乘縁也。縁悟復有
四句。聞一悟一。聞三悟三。聞三悟一。聞一悟
三。前已説之也
法華玄論卷第九


法華玄論卷第十
 胡吉藏撰 
論分別功徳品生數義
問曰。經言八生乃至一生。據何義此説。答。
注經云。體壽量之深玄。神凝絶崖之境。豈
感生數差別不同。由強心不一發機處異。故
此品位不同以示學人耳。色想既虚滅定可
修。入解心開然後乃會。故言八生也。四生
者四等意發因此而悟故言四生。三生者居
宗化物必資三達故云三生。二生者空有兩
冥法門不二故曰二生。一生者微妙之根盡
乎一極故曰一生也。評曰。壽量雖絶形言悟
者必有明珠。既許十地階漸。何妨以生昇降。
經既誠言不應曲釋。竊謂不爾後當具陳。光
宅云此中約惑品論之。以無明住地惑分九
品。能爲九生作因。從七地至金剛爲五位。
一七地。二八地。三九地。四十地。五金剛。於
前四位所治各開爲二品。金剛爲一品。合成
九品。一品爲一生則是九生。若居六地之前
望金剛位具餘九生。今住六地聞經得入七
地以斷其一。但餘八品。故云餘八生當得菩
提。亦應次此至七六五生。但今對上八數而
取其半。故云四生。如是次第除損稱一生。
三二一皆遂四天下數而除之。故云四生乃
至一生。故下偈頌中復有四三二。如是四
天下微塵數菩薩隨數生成佛即此義也。十
地中忍餘金剛是一生當得。則四生者是八
地終入九地。准向品可知。評曰。今請詳斷
惑之法。何故七八九十此之四地各斷二品
惑。金剛獨斷一品惑耶。尋經論明地斷惑。
未見此法亦非所用也。印師釋。十二位中初
三種是從初地通至七地。旋陀羅尼是八地。
轉不退輪爲九地。轉清淨法輪爲十地。又其
八生者從初地至六地。其四生者是七地終
心。三生是八地。二生爲九地。一生爲十地。
亦約惑以明生數。謂四住地惑名爲四生。習
氣爲第五生。三無知即三品爲三生。都是八
分爲八生。故對其次第位如向敍也。評曰。
印師釋則是二周明十地得益義。從初三位
至清淨法輪此一周明十地得益也。從八生
至一生復一周明十地得益。但前據所得後
約所離。故有兩周而意無異。今謂於文爲
繁。所以然者。十地得益既無異。但列一便
足。何繁再陳耶。譬如已説小乘得法眼淨爲
一位。後説遠塵離垢復爲一位者。義則繁矣。
有人言。初發心即是外凡。十信菩薩鐵輪之
位此從外凡聞經入十信。次從十信聞經進
入十住。十住即是無生法忍。故云入理三昧
名爲住。生功徳名爲地。次十住聞經進入十
行。十行聞十方佛説一切教能持。即是聞
持陀羅尼。十行聞經進至十迴向。樂説之
辨。迴向者能迴事向道。次從十迴向進入初
地。入初地故能無礙。以無礙行故百法明門
旋轉名旋陀羅尼。次不退是二地。清淨爲一
地。八生爲四地。此中言生者了法實相無生。
故能發生。此即是正觀開發故名生耳。非
是身數得佛近遠故名生也。問。既言正觀開
發名生。云何有生數耶。此望佛地正觀猶有
八過。開發生故云八生也。四生者從四地起
至八地。三生者九地。二生者十地。一生者
等覺地。此中得悟不定。故從四地至八地
不必一一次第也。評曰。此釋似次第。但未
詳此意。何故初三地不言生。從四地去而言
生耶。若從眞觀開發爲生者。則始於初地終
竟法雲皆應爾也。又經論幸有生數之説文。
何不依耶。今撿經論有二種生。淨名經云
一生得菩提。釋論明三生菩提。此據應身
成佛生數多少之義。如彌勒亦是三生。亦
是一生。三生者即是人間。次生天上。後下
生作佛。一生者據最後生。或云取生天爲一
生。下生作佛乃示佛身耳。次云生者仁王經
云。三十生功徳地地三生。初見此説謂。是
疑經不足爲證。後見地論云。一一地皆有入
住滿三分。又見攝大乘論亦同地論説也。又
云一地三僧祇劫。入分一僧祇劫。住滿亦爾。
以此推之則地地中有三生也。但前據應身
後説實行。今用此二文以通上説者。若就
應身成佛而言八生者。即八過受生。乃至一
生而得菩提。如彌勒一生得佛也。次據實行
通者。十地既有三十生。今言八生得佛者。
則二十二生已滿。唯餘八生。此人已是八地
入分。乃至一生者此是十地住分。餘有滿分
一生在耳。故仁王解。十地菩薩云二十九
生永已度也。問。至十地滿則猶是十地。云
何言便得佛。答。十地滿坐道場故得成佛也
問。據後義云何斷惑耶。答。攝大乘論云。
地地中上中下三品惑。即以入住滿三分治
之。故名斷也。問。攝大乘論既言。一地經三
僧祇劫行行。云何一聞經從八生即至四生
耶。答。彼論明地地三僧祇劫。此據其極久
者耳。復有超生義則不定。如釋迦之超彌勒
等也。又此經但明八生得佛乃至四生得佛
耳。不云何從八生經得至四生也。問。請示
其相云何。答。一僧祇劫修行方得入分者。
今聞經力故或可減一僧祇劫。其義不定可
以意知也。問。就生義通何得從八生乃至四
生耶。答。如本是八生人應得菩提。今聞經
力故超四生便得佛。如釋迦之超彌勒義。
例可知也。問。彌勒一生得佛。既是十地位
者。八生得佛復是何位人耶。答。亦是十地。
但十地去佛猶遠。其中劫數猶長。可得有八
生。如攝大乘論説。但聞經力故則超於劫數
速至佛耳。晩見法華論云。八生一生得菩提
者此説初地。爲菩提者此八生得入初地。乃
至一生得入初地。初地離分段故云菩提。非
佛菩提也
論得道多少義。問自鹿園已上雙樹已還未
有得道。如法華之會何故爾耶請爲宣釋
答。略就二義明之。一者此經明三引義。一
化始終唯有三引。至於法華三引究竟。一者
鹿薗已後法華之前。引九十六種外道及餘
一切在家衆生。皆入五乘之教謂引邪歸正。
二者引五乘之異同歸一乘。即是法華初段。
三者引一乘之因入如來法身果。謂第二段。
此三引攝一切教。以是義故豫是應悟之徒
皆於此經得道也。問。此之三引引何等人耶
答。皆是宿世曾經禀教。但釋迦見其道縁
熱。爲之出世。所以初之一引邪歸正。乃
至最後引因得果。故有八生乃至證佛者也
問。三引爲一人耶三人耶。答。具有二義。
言一人者宿世曾經禀教。但失父流浪生死。
或在家而愛五欲。或墮外道而起諸見。爲拔
愛見故引邪歸五乘。二者雖於生死中不起
愛見。而於五乘復起愛見。爲拔五乘中愛
見故説乘因。此遂得信悟發菩提心名爲因
位也。信心已成次爲説果徳。有無方大用
令其歴位修因求此果徳。是故第三引因歸
果也。此人於三引中破三種煩惱。故初引破
生死中煩惱。第二破涅槃中煩惱。又初引破
邪法中煩惱。次引破正法中煩惱。又初凡夫
煩惱。次破二乘煩惱。又初引破有見。次破
空見。如是等皆是破二邊煩惱。然後得中道
正信。發菩提心。第三引廣説如來寂然法身
無方妙用。破其中道微細煩惱。今從十信入
十住。從十住入十行。從十行入十迴向。從
十迴向入十地。乃至八生一生得佛。皆是破
中道煩惱除一乘之惑也。此皆是約三乘人
始終。故開此三引。次引菩薩者。法華之前已
發心求佛。聞第二會三歸一無復二乘。則求
佛之心堅固。所以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
除。聞第三引歴位登昇取無上道也。此約始
行菩薩有此三也。次明於法華之前已得悟
無生者。受記作佛如前云。有佛子心淨。乃
至我記如是人來世得作佛。聞法華二引更
復進行。故有得聞持樂説乃至八生一生。
此略擧三人以示大要。不可曲盡也。以此經
具明三引故得道多也。二者諸佛化物唯有
二門。一形二教。各二。一者方便二者眞實。
昔未開二方便顯二眞實。故得道少。今開兩
權顯於兩實。故得道者皆在法華。問曰。得
道要是見空。云何聞説壽量而得道耶。答。
以此責執。無常佛者辭理倶屈。明佛猶是無
常。云何見無常而得道耶。又無常猶未了義。
云何聞未了義而得已了之解耶。又是無常
尚不能令凡夫欣慕二乘改執。豈能令菩薩
速證菩提。又佛若是無常者。已信一乘則
退起三執。復何猶進得菩提。是故不應得道
者。多今所明者此經稱爲妙法蓮華。妙法者
是即法身。未曾常與無常。言窮慮絶。且爲
衆生故長短適縁。雖示長短而不動法身。雖
不動法身而長短化物。是以經云。善哉世尊。
不動眞際爲諸法立處。如此本迹無有障礙。
不可思議。但果地有本迹二身。因中名權
實二慧。如來既説兩身。菩薩便悟二慧。是以
時會皆得道也。問。云何得無生乃至發菩提
心耶。答。文已明之。今示一勢。既説。寂滅
之身故聞者不復生心動念。故名無生忍。
本雖垂迹實無所垂。雖無所垂而無所不垂。
時會即同糾。雖聞而無所聞。雖無所聞而無
所不聞。故名聞持陀羅尼。昔日示短今日現
長皆是適縁。故名樂説。短長自在故名無
礙。爲物陳之稱爲辯才。時會得於此悟名
樂説無礙辯才。昔指長爲短今指短爲長。
即以長短爲非長短。非長短爲長短。縱任循
環自在無礙。菩薩隨分得悟名旋陀羅尼。如
此之身縱任自在不可破壞。菩薩隨分得解
名不退輪也。此身出一切凡夫二乘菩薩之
上畢竟清淨。菩薩隨分悟解名清淨輪。爲如
此身發心求佛名菩提心也
次隨喜義。問。隨喜有幾種耶。答。隨喜有二
種。一通隨喜謂若見若聞若覺若知他所作
福。皆隨而歡喜謂通隨喜。二者別隨喜者。
且據聞法華經隨而歡喜。故名別隨喜。論大
小隨喜。問。大小乘隨喜有何異。答。隨喜正
是菩薩法門。故菩薩五悔中有隨喜義。但小
乘隨分有之耳。又小乘明喜義局唯隨喜三
世佛及弟子善根耳。無有隨喜十方三世佛
也。大乘明隨喜三世十方佛及弟子善根故
廣也。又小乘但有隨喜迹身功徳。不知法身
常恒。故無隨喜法身功徳也。又小乘隨喜功
徳不迴向薩婆若。大乘用隨喜功徳趣一切
智也。又小乘隨喜是有漏心。非是理中觀行。
大乘隨喜通漏無漏。始行人隨喜是有漏。深
行隨喜即是波若正觀。無得無依。故是無漏。
又小乘隨喜生身菩薩功徳。無有隨喜法身
功徳。以小乘法中不説菩薩得法身。故論自
他隨喜。問。隨喜是自行。化他門。答。正是
化他門。所以然者。菩薩本爲教化衆生令作
福徳。而衆生能作者菩薩歡喜。故是化他門。
若自欲除嫉妬煩惱求福徳故起隨喜。是自
行門也
論二經隨喜。問。法華明隨喜與大品明隨喜
何異。答。大品正説無得隨喜。隨喜即是波
若。故論主云。佛欲令須菩提就隨喜門説波
若。故明隨喜。問。云何就隨喜説波若耶
答。知能隨喜之心。及所隨喜之福無得無依。
不能不所。非二非不二。如此歡喜心即是波
若。又以波若心隨喜故隨喜即是波若。問。
前境福徳爲所。菩薩之心爲能。有此能所可
名隨喜。今云不能不所云何名隨喜。答。論
主云此中應用波若及傴和。以波若故知能
所未曾能所。以傴和故雖未曾能所而能所
宛然。能所不動無能所。無能所不動能所而
不失能所。無能所如鏡中像非像非不像。欲
言其像像非眞有。欲言非像事像既形。非二
非不二亦爾。以波若故非二。方便力故非不
二。故言非二非不二也。問。法華明隨喜云
何耶。答。波若但取無所得隨喜。法華通明
得無得隨喜。何以知之。直明一因一果能信
受不逆。即是隨喜。不開得無得二也。問。大
品何故開得無得。而法華不開耶。答。波若
爲破有得住著。故明無得隨喜。有所得不動
不出不能至佛。故非波若也。法華合取者。
此敍諸佛出世大意。説一切教皆爲開一正
道。故低頭擧手之善皆入一乘也。又五乘人
謂四乘善根不作佛。佛乘善根方作佛。爲破
此病故明一切善皆作佛也。問。若一切善法
作佛者。一切善皆能動出耶。答。一切善亦
能動出。所以然者。由有所得善相資故然後
生無所得善。有所得善是無所得遠縁。以此
言之亦有動出之義也。問。若爾與大品相違
答。波若明不動不出者。但取近縁不取遠
縁。何以知之。動爲順忍出爲無生忍。有所
得非此二忍耳。亦得是二忍之前遠縁也
問。二經得相成不。答。正相成也。大品雖明
無所得善。要須藉有得爲遠縁。法華雖明得
無得皆入一乘。若欲出三界至佛道。要須無
得也。又大品雖用無所得。要須識三乘是權
一乘爲實。故求佛之心乃得堅固。法華雖知
一乘爲實三乘爲權。要須破有所得心。學
無所得觀。方能動出以成佛道也。問。所隨
喜福能隨喜心云何同異。答。凡有四句。一所
隨喜福劣。能隨喜心勝。如二乘有所得人作
福。菩薩無所得心隨喜也。二所隨喜福勝。
能隨喜心劣。如諸佛菩薩所作福有得人隨
喜之。三者倶勝。同是無得。四者倶劣。同是
有得。若隨喜法華者則法華唯勝不劣。能隨
喜通勝劣。隨人位行深淺而隨喜也
論同異。問。隨喜與四等喜・七覺中喜・五受
喜・四禪喜何異。答。四等中喜謂慶前人脱
苦得樂。隨喜門通隨一切聖凡所作功徳而
喜。此義不同。但四等要是定心。今通定散。又
四等中喜但據脱苦果故喜。今通隨喜因果
也。七覺中喜是無漏隨喜門。通漏無漏禪杖
中喜是定心。但是喜受。今通也。五受中喜是
果報。今是因門。彼是自悦今是慶他。彼是無
記今是善法也。問。前人自作福今隨喜之。
有何益耶。答。釋論云。如人賣香有人買香。
復有人在邊亦得聞香。隨喜亦爾。不動身口
亦得福也
論惑障。問。隨喜破何等惑。答。直言隨喜正
破嫉妬。若法華明隨喜亦破嫉妬。又破不
信一乘壽量義也。波若中隨喜即是波若。此
破有所得心也
六千功徳義。有人言一切善法不出十善。始
自不殺及不邪見。持一不殺戒以不盜等九
事莊嚴之。則一一善皆具十善。十善便成百
善。此百善有自行化他讃嘆隨喜。故成四百。
將此四百配五種法師。五種法師各有四百。
合成二千善。此二千善各有上中下三品。
便成六千。但三根用強故有千二百。三根
用弱故有八百也。評曰。此釋意具五種法師
乃具六千耳。一一法師無六千也。而經云。
若讀誦乃至書寫者。不必要具五師方有六
千。能讀能解如説修行亦得六千。但此義難
明未可專釋也。注經云。始乎十善一善具
十善即成百善。復約自行化他歎人美法即
成四百。各有三品成千二百。眼等三根助道
用弱。但得中下二品故唯八百。意等三根於
通化用強。具於三品。故得千二百也。評曰。
注意不必具五法師。則勉前妨也。有人言。
例如百福莊嚴。百福者就十善之中有行十
止十。合成二十。各有五品如大經云。下・中・
上・上中・上上。故成百善名爲百福。今亦爾。
十善爲十。約自行化他歎人美法故成四十。
約五法師故成二百。行善二百止善亦二百。
故成四百。止行各有五品。故成二千。約三業
明之。一業二千故成六千。既有六根應一根
各一千便成六千。但用有強弱故有千二百
及八百耳。有人言。如上法師品中三事。慈
悲心爲室。柔和忍辱爲衣。諸法空爲座。此三
事各有二千。故成六千。如以慈悲心行十善。
一善還以十善莊嚴。故成百善。自行化他等
四故成四百。約五種法師便成二千。慈悲心
既爾。忍辱與空亦然。故成六千。有人言。依仁
王經明十信菩薩。一一信具十成百。自行化
他等四有四百。約五法師成二千。據上慈悲
等三事爲六千也。問。何故不六根功徳等耶
答。如前云。三根用強三根用弱。故多少不
同。三根用強者意根爲五法師之本故強。舌
亦具五法師。由舌故能讀能説。又由他舌故
能授之令得受持書寫。故備五法師矣。問。眼
耳云何強弱。答。生盲之人不得書讀二事。而
能誦説受持乃至得道。生聾之人不可示語
都無五種法師。故耳強眼弱也。問。身等三
根有何功徳而得八百。答。互相資持故餘根
得用即是功徳。問。何位行菩薩得六千功徳
耶。答。下云未得無漏法性身。而有此功徳
用。當知是八地以下人也。有人言。十信菩
薩有此用也。法華論云是地前人也。問。云
何名六根淨耶。答。如文所明。有此勝用故
名爲淨。又此經明權實二智眞應兩身。皆
是無礙之法。菩薩悟無礙之法。故今得無
礙。故名六根淨也。問。云何權實眞應無礙
答。如前説。長爲短用。短爲長用。長短爲
非長短用。非長短爲長短用。此是如來究竟
自在無礙之身。即有究竟自在無方之大用。
始行之人得分此悟。故六根自在也。問。諸
部皆云。香到鼻方知。云何此經言遙聞香耶
答。有人言。道理則到根方知。今假經力則
遙聞也。問。若道理色可見聲可聞。今假經
力則應聞色見聲耶。若色不可聞聲不可見
者。到者不可遙聞遙者不可到知也。答。明
中色定可見。闇中色不可見者。何故人眼晝
則見夜不見。穴鳥夜見而晝不見乎。若言眼
有光故夜能見者。晝何不見耶。又如弱水不
昇毛而昇鐵。金剛破餘物而水銀所壞。誰定
強弱耶。故知諸法無有定性隨意而轉。到不
到亦然也。又今約事釋者。菩薩分得二智。
以實智故知六根六塵空無所有。如華嚴中
明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無自性
説空寂滅無所有。以權智故有六根之用。約
權智能知香義。故説鼻遙聞香也。非鼻根能
遙聞。餘亦例然也。論觀音與妙音菩薩同
異。問。觀音妙音弘經何異。答。有同有異。
同者並以神通應感弘道利人也。又同明菩
薩位行門。以菩薩爲佛事也。又同就人門
説法華也。同是他方大士。來影嚮釋迦共利
物弘道也。所言異者略明十一義。一者名
題不同。妙音但有人名。觀音人法兩擧也。
妙音從能受名。觀音能所合目。觀是能觀之
智。世音爲所觀之境也。又妙音以徳益物。
觀音用名爲佛事。妙音品不釋妙音之名。觀
音品辨觀音之號也。二者所對人異。説妙音
對華徳文殊。説觀音對無盡意持地也。三者
來義有異。妙音東土而來。觀音西方而至。妙
音被召而方至臻。觀音不召而來。妙音有來
有去。觀音不明來去。妙音則後集。觀音則
前來也。四者語默異。妙音則語謂聖説法。
觀音默謂聖默然。五者動靜異。妙音現神通。
謂不動動方便。觀音不現神通。動不動善巧。
六者因果異。妙音品明其往因説現所得果。
觀音但明現徳不説往因。七者略廣異。妙音
現身説法則廣。故有六道之身。觀音則略。故
無地獄餓鬼之身也。八者有無異。説妙音
無挌量。説觀音則有挌量。説妙音無供養。
説觀音則有供養。九者利益異。説妙音則利
益多。故他方此土得益。説觀音但利益此土。
説妙音利益則深。故有得法華三昧及無生
忍。説觀音利益則淺。但云發菩提心。十者
妙音不明紹尊。觀音敍其補處。十一者不
明妙音已成正覺。觀音則是往古如來
論觀音普門義。就觀音略有二十條義。一者
人法一雙。二者本迹一雙。三者三輪一雙。
四者名徳一雙。五者内外一雙。六者智慧功
徳一雙。七者智斷一雙。八者顯密一雙。九
者慈悲一雙。十者二身一雙。十一者權實一
雙。十二者三業一雙。十三明三徳。十四者淺
深。十五明二徳。十六神通示現。十七力無畏。
十八四等四攝。十九解行。二十悲慧一雙。所
言人法觀音則弘道利益之人。普門謂所弘
利物之法。非法無以成人。非人無以秉法。
人法實無前後。但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故前
明人後辨法也。又此下諸品以菩薩爲佛事
故先顯人也。問。此品何故人法雙題。答。爲
下無盡意之二問。先問人次問法。是故先題
人次題法也。就此人法因縁無礙。指人爲法
指法爲人。説此人法爲開正道。不人不法即
是妙法蓮華也。二者言本迹者。觀音即是法
身。以居法身之地觀物根縁也。普門謂應身。
法身地照縁故垂應救拔。如華嚴云。金翅鳥
王上昇虚空。以清淨眼觀大海龍應命盡者。
即以兩翅搏水令兩闢。而撮取之。菩薩以
法身智眼觀法界虚空。見衆生應得度者。以
實慧方便二翅搏生死海。而度脱之。如云
非本以無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
思議一。因此本迹爲開不本不迹正法蓮華
也。次辨三輪者觀音謂他心輪。觀察法界衆
生心可度不可度等。普門即神通輪。説法輪
觀察既竟或爲説法。或爲現通。現通生其功
徳。説法生其智慧。現通滅其苦果。説法生其
樂因。現通發其信心。説法生其慧解。亦得互
用。又現通多爲鈍根。説法多爲利根。現通
多爲在家衆生。説法多爲出家衆生。如前説
也。四者名徳一雙。觀音謂三種名。普門謂三
密徳。三名者。一觀世音生衆生口業善。二觀
世意生衆生意業善。三觀世身生衆生身業
善也。普門三密徳者。一知他心普。二説法
普。三神通普。三名謂生衆生三善。則生善
義周也。三密徳則應物善盡也。下二問答正
明三名三徳。攝十方諸佛菩薩名徳皆盡。所
以受持功徳多也。又觀音謂大悲心。普門明
大悲事。悲者前則無際。後則無窮。亦無中
間。所以前無際者。無始來有衆生則有菩薩
悲。故此悲與前際等。後則無邊者。衆生若
盡悲心乃息。以衆生不盡故悲心不息也
問。後際無盡可然。無始來則有衆生者。亦應
無始來有觀音耶。答。衆生無始今悲此無
始。故無始有悲也。淨名云。從癡有愛則我病
生。所以悲心拔癡愛。既其無始。悲心亦無始。
故無始亦有悲也。普門謂悲事者。雖有悲心
若無悲事則是假相悲。以無實益故非實悲
也。今悲心既通悲事亦普遍。拔三世十方之
苦。悲事普也。又題名釋名一雙。觀世音者
謂標菩薩名。并歎菩薩名用。謂衆生起於三
業免脱衆難。普門者則是釋免難。菩薩所以
能拔難者。良由有三普故也。問。云何用三
普耶。答。衆生三業向感。菩薩於一一業中
隨用三輪。或應通或説法等也。五者内外一
雙。觀世音謂菩薩内徳。潜眸密照。即知病
識藥。普門謂菩薩外徳。種種方便充滿十方。
救度衆生應病授藥也。六者智慧功徳一雙
者。觀世音即是智慧。謂知根欲性。普門即是
功徳救度衆生也。七者智斷一雙。觀音即是
菩薩智慧謂之智徳。普門即是斷徳。大經云。
隨所調伏衆生之處名爲解脱。今亦爾。遍度
衆生令一切解脱。乃是斷徳。不如二乘之人
自無煩惱名爲解脱也。八者顯密一雙。初問
答釋觀音名。明顯感密應。顯感者謂衆生三
業興感。密應者觀音不現身。不説法而令得
解脱也。普門即是密感顯應。顯應觀察其心
現身説法。密感者不明衆生三業興感。但有
應以言。謂根縁眞發故。即爲現身説法也。
然顯密感應具通四句。可以意知也。初章
明密應。後章明顯應。應章雖多不出顯密。
今經正明感應。故四句之中但明期二也。非
但此品明期義。乃總攝一切衆經應感義也。
九者慈悲一雙。觀音即是大悲。謂拔七難三
毒等苦。令其得脱。普門即是大慈。説法現身
令其得果。十者二身一雙。觀音是藥樹王身。
根莖枝葉華果皆能愈病。普門謂如意珠王
身。能與一切樂。二身義出十地論釋文無心
能滅物苦。如藥樹王無心而與物樂如意珠
王也。十一者謂二智一雙。觀音即是實智。
普門即從實智起方便智益物也。十二者三
業。觀音謂菩薩意業。普門謂身業口業。十三
者三徳。觀音謂波若徳。以觀察即是智慧智
慧名爲波若。普門謂現一切身。即是法身。爲
調伏一切衆生令得解脱。即是解脱也。十四
者二益一雙。觀音謂衆生與世間樂拔世間
苦。故有七難及無男女難等。即是世間獲益。
普門現一切身説一切法令其得度。即是出
世間益也。十五者釋二徳。觀音即是明菩薩
字義門。普門即是實徳門。字義門者。釋論
云菩薩字有無量義。今釋觀音字有無量功
徳義。故是字義門。普門明三密實徳。故是
實徳門也。十六者神通示現。觀音六通中他
心宿命天眼天耳。普門者謂如意通漏盡通。
漏盡通即是説法也。觀音名雖攝四通而文
正主天耳通也。示現者可具二句。一者神
通非示現。謂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
現亦神通。謂他心如意及漏盡。故六通中
三是示現。三非示現。所以大品云三事示現。
下文即云普門示現。今普門即是三事示現。
觀音既是天耳故不名示現。即是示現不示
現一雙。十七者觀音是十力。十力是内照
故。普門謂四無畏。四無畏外用故也。十八
者觀音即是四等。謂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
苦。喜心慶脱苦得樂。捨心修於平等。普門
即是四攝。攝取衆生。應以布施攝者即以布
施攝之。餘亦如是也。十九即是解行一雙。
觀音謂智慧智慧解也。普門救度。救度謂行
也。二十者悲慧一雙。華嚴云觀音説大悲經
光明之行。悲者欲救也。光明之行是智慧能
救也。世間父母見子受苦欲救。而無智不能
救拔。世醫有智慧能救。無悲心故不欲救。
菩薩有悲故欲救。有智慧故能拔也。又始行
菩薩欲救而無道力故不能救。二乘有道力
能救。無悲故不欲拔也。觀音悲慧合行。悲故
欲救智慧故能拔也
次論觀音名。觀音可具二義。一者智境合題
二者應感雙擧。觀謂能觀之智。世音即所觀
之境。故名境智也。觀即是觀察赴應。世音
即是衆生機感。故名應感也。問。境智爲名
具幾智耶。答。正是實方便智耳。知世間音
聲即不有有不聞聞義。既了世間音不有有。
即知有不有。若識不聞聞。即知聞不聞。以
識不有有不聞聞義。名爲實方便。若知有
不有名爲方便實。不有有豈是有。有不有豈
是不有。故非有亦非不有。非實非方便。名
爲中道觀。故觀音之名具三觀。世諦觀・眞諦
觀・非眞俗中道觀也。問。今文但言觀世音
耳。何處有三觀。答。觀音受記經出觀音所
解具三觀音也。又論云。因縁所生法。即是
空。即是中道者。明世間音聲即是因縁即空
即中道。故具得三觀也。所言世音者。世有
三種。一者衆生世間。二者五陰世間。三者
國土世間。衆生世間者謂之五陰十二入十
八界衆法中生故云衆生。五陰世間。謂能成
衆生之法。即是色之與心。三國土世間即是
色法爲體。謂國土風俗。今菩薩正觀衆生世
間。但五陰能成衆生。國土是衆生所託。不得
相離。故總名世間也。世音者世間語通。音是
世間中之別。子夏毛詩序云。以聲成文謂之
音。尋大小經論明音與聲不異。雜心界品云。
聲有三種。一因受四大聲。謂有情物聲。二因
不受四大聲。謂外物如鐘鈴等聲。三因倶聲。
如人吹管等聲。此則但解聲不明音。故知音
與聲不異也。成實論云。如人欲聽鐘鈴等聲
則以耳就鈴。此品云即時觀其音聲。化城
品云迦陵頻伽聲。如是等皆明音不異聲。
普者上明觀其聲未必周普。故今明普門。
普以周普爲義。但普有二種。一心普二事普。
凡夫二乘倶無二普。始行菩薩心雖周普而
事不普。觀音心事倶普。大悲欲普拔衆衆
苦。大慈欲普與物樂。謂心普也。外現一切
身説一切聲。謂事普也。門者以心事二普爲
法門。故云門。又令衆生悟入能通正道。故名
爲門。問。觀世音有幾名。答。古經云光世音。
今云觀世音也。未詳方言。故爲此號耳。若
欲釋者光猶是智慧如大經云光明者即是智
慧智慧即是觀也。又菩薩智慧光明照於世
間故云光也。華嚴云。觀音菩薩説大悲經光
明之行。大悲即是功徳光明謂智慧。則知光
世音不失此意也。羅什注淨名經明有三名。
觀世音觀世意觀世身。什今所以作此釋者。
見普門品具釋三名。故有三號耳。問。何故
立三名耶。答。立此三名則遍察衆生事盡。衆
生唯有三業。菩薩具觀其三業。故立三名也。
又隨衆生好樂不同。又衆生或口不能言。或
身不能禮。故具説三名。又衆生忌諱不同。故
備三名。問。何故具觀三業。答。欲遍生三業
善。故若口稱名乃至身禮拜者。皆爲觀音所
照。必得脱苦也。問。衆生三業興感。三業具
幾業耶。答。口業稱名具三業。發聲即口業。
動舌即身業。經意則意業。身禮拜但身意二
業。意存念唯意業也。問。菩薩觀者但意業
能觀。身口二業亦能觀耶。答。菩薩三業無
礙皆能觀也。問。觀是智慧。意地可能觀耳。
身口云何能觀耶。答。阿脩羅琴無心尚能應
物出聲。天寶無情隨諸天意而走使。況菩薩
身口光明不能觀物耶。問。既有三名何故今
但稱觀世音。答。此越擧一名也。二者衆生
稱名具動三業。今欲遍生三業善故偏名觀
音也。三者娑婆以音聲爲佛事。四稱名得自
行化他。餘但自行。五者稱名便易。若遭難之
時身禮意念爲難。六者直稱名尚脱苦。何況
意念身禮拜耶。如妙藥但得聞能治病。況意
念身觸耶。七者弘猛海惠經明。觀音過去世
値空王觀世音佛發願。願未來名觀世音。
餘二名無有願也。則觀音名有二。一行二願。
行者觀名救苦。願者過去發願也。論脱難不
脱難。問。稱菩薩名何故有脱苦不脱苦耶
答。至心則脱。不至心故不脱。問。菩薩自應
救之何須至心。答。以至心故則罪滅。菩薩
方得應之耳。故須至心。二者罪輕則脱苦。
罪重則不脱苦。三者習因有厚薄。薄者脱苦
厚者不脱苦。四者業有定不定。定者不脱不
定者脱。問。不定者可稱名。定者應不用稱
名。答。今雖無益作後世因也。五者有密益
顯益。則脱苦者謂顯益。則不脱者謂密益。
六者有利益者脱苦。無利益者不令脱也
問。稱觀世音復有以神力殺害衆生以不。答。
如前明以利益爲定。餘悉不定。若爾者或令
脱火。或令不脱。或故燒殺之也。今稱名而
不脱死苦者。此事難知也
二種次第義釋妙莊嚴等品
三世諸佛唯有二種次第。一根縁次第。二隨
義次第。隨義次第者如先説苦諦次説集諦
也。根縁次第者如先説苦諦後説十善等。
非四諦之次但隨根縁也。佛説法具此二種
次第。而多就根縁次第。諸菩薩造論亦具
二種次第。但弟子欲解佛語多依義門次第。
擇集佛語次第釋之。問。二次第何者爲正
答。以根縁次第爲正。所以然者。佛及弟子説
經造論。唯令人悟而教無有定。問。叵有定
義以不。答。如前云。唯以悟人故教則不定。
如大經云。三十餘事諍論門皆是如來就根
縁説。以此衆生非一國土一種根性一善知
識。是故如來不作一説。但令取悟耳。若爾
者前説法身壽量。後則明諸菩薩。又前説陀
羅尼咒。後説妙莊嚴王本事。根縁次第。不
必辨咒居第一。妙莊嚴王爲第二。故非義次
第。此通釋二十八品經及八萬四千法藏也
問。直聞妙莊嚴王本事。云何悟道耶。答。佛見
根縁説必得道。無論事理及以古今。設不
見機雖説妙道於縁無益。問。上説妙音來往
得悟無生。今聞往古事復得淨眼。然大小二
悟要見空然後得道。今説有事云何成聖
答。雖質小疑實壯哉大問。成論人云。見空得
道。數人云見有成聖。諍論紛然由來久矣。
今明如數論等四句皆不得道。何以知之。釋
論解波若度中云。不得波若方便力故學阿
毘曇墮有見中。學空門墮空見。學有無門墮
亦空亦有見中。學非有非無門墮愚癡論。故
知四句皆不得道也。若得波若方便學此四
句。不墮四見。若爾者善巧學四句四句皆得
道。不善巧學四句四句皆不得道。又即此明
菩薩往來而得道者。即是善巧方便學有故
得道。問。云何善巧。答。菩薩來者此是不來
相來。雖來不來。悟解此來即生二慧。是以得
道。問。見有得道爲作有解故得道。爲作空
解故得道。答。已如前説。作有解即有見。作
空解即空見。如是四空皆不得道。識有是
空。有雖有而不有。因此得入道。有終非道乃
是道門耳。空等亦然
正像義 此義總釋諸受記中法住久近。問。
釋迦佛法住世凡得幾年。答。正法千年像法
千年末法萬年。出祇洹精舍碑善見毘婆沙
中亦有此説。但度女人出家。損正法五百
年。有人言都失五百年。正法但五百像法
千年。故摩耶經但明千五百耳。中論文亦
爾。有人言損正法五百流入像法。便有千
五百年。有人言修八敬故正法還復千年
問。何故三時復但言像法。答。但言像正者攝
末法入像也。言末法者開像爲二。謂像及末
也。問。何以知像即末耶。答。十二門論云。
末世衆生薄福鈍根。即名像爲末也。問。云何
爲像正。答。此具多義。一者佛在世爲正。佛
滅後爲像。二者未有異部爲正。有異部爲像。
則百十六年後方爲像法耳。三者得道多爲
正。得道少爲像。故釋迦前五百年得道多。
不得道少。後五百年得道少不得者多。四者
破正法未破正法分像正。大經邪正品云。
我滅後七百年中是魔波旬漸當破壞我之正
法。則六百年未破爲正。七百年破爲像。五
者諸惡法起未起分像正。像法決疑經云。千
一百年諸惡法起名像。若千年内惡法未起
爲正。然千年内雖有惡法起。猶未盛故屬正
法也。惡盛爲像。六者二千年皆屬正法。萬
年轉衰微爲像法。七者諸菩薩見如來法無
有滅。常見諸佛。則萬二千乃至一切時皆
是正法。二乘人見佛法有興衰。故有像正耳
問。何故釋迦正法但得千年耶。答。過去釋
迦佛正法千年住世。而釋迦本作陶師因發
願。願我作佛爲釋迦。令我正法亦千年住世。
以是事故正法但千年。問。佛滅度以來凡得
幾年。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問。
經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復何故千年外別
有佛法。答。此不相違。所以然者。佛法有二
種。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得道人也。正教者
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滅者此就正得爲
言耳。千年内有得道人多。千年外得道人少。
故名佛法滅也。正教法者乃至萬年住世也
問。佛法滅時有幾因縁。答。有七因縁如思
益經廣説。問。有三大劫三小劫。法華經中
身子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亦三十二
小劫。何故但言小劫非大劫耶。答。應是小
劫。所以然者。大劫則無復世界。豈有佛法住
耶。而今云三十二劫者此是小劫耳。問。三
大劫通淨穢土。三小劫但是穢土。若爾身
子成佛時皆是淨土。云何有小劫起耶。答。
外國名劫波。此云分別時節。今但有時節久
近。如小劫起盡之數故名小劫耳。實無小劫
起也。問。小劫時節云何。答。從八萬四千歳
漸減。至十歳名一小劫。問。一大劫唯有八
十小劫耳。常不輕品中云。彼佛正法住世如
四天下微塵劫耶。答。大劫有長短不同。短
大劫者但有八十小劫耳。長大劫者其事不
定。如娑婆一劫比西方爲一日一夜。如是乃
有百萬阿僧祇品。如華嚴廣説。以此推之
無所疑也
論佛入涅槃。釋此經諸佛入滅事。諸佛有六
事故入涅槃。一爲所應成就。衆生已竟故入
涅槃。二者令二乘人捨小涅槃令歸大涅槃
故。所以然者。如來捨此身歸法身者。二乘
之人亦應捨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爲除衆
生輕慢心故。淺識之流取信耳目。謂如來身
有生老病死。與己身同。於如來身起輕劣想。
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反化身捨之入滅。此
與人同。二者法身。無生老病死。此與物異。
四者爲令衆生生渇仰心。若恒見不滅必生
厭薄。示現捨滅故生渇仰心。五者令衆生懃
加精進悟世非常。諸佛有三種力勝一切人。
一父母生身力勝一切人天。二神通力勝一
切人。三解脱力勝一切人。雖有三力爲無常
所滅。故知無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懃修道。
六者爲已懃修道者速令成就。是故現滅也
法華玄論卷第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