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玄論 (No. 1720_ 吉藏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則變不名爲乘。乘義則短也。三者倶長。大
品明薩婆若攝一切善法。又云從念處至十
力等皆爲大乘。此則通因果始終故長。法華
亦爾。低頭之善及果地衆徳皆爲一乘也。四
者倶短。大品有所得善不動不出不名爲乘。
無所得善方名爲乘。法華云是乘清淨微妙
第一。於諸世間爲無有上。取無得衆行爲
乘。約此義二倶有賓從也。次辨功徳智慧
舊云三車倶取智慧爲體不捨功徳。功徳
與凡夫共有。大車亦然。但取如來盡無生
二智爲體。評曰。不然下合大小二車具取福
慧。小車文云。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
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娯樂。豈可但取智慧耶。
合大車云悉與諸佛禪定解脱名爲等賜。豈
但是智慧耶。問。小車具取福慧者。亦得具取
漏無漏耶。答。但取無漏智慧。故文云自在不
繋無所依求。又稱門外者是無漏也。大車既
通始終義可知也。次辨空有。舊云空有二
解但取有解。空解無動是故不取。又盡無生
智也。但是有智也。評曰。不然。於小乘斷結
爲宗正是空解。應以空解爲正。故下文云但
念空無相無作之法。此是果徳空解也。我等
長夜修習空法得盡三界苦惱之患。故二乘
之人正證空法應以空慧爲車。云何乃取有
智耶。今所明空有二智皆是小車體也。大車
亦以實慧方便慧爲車之體。次辨爲無爲。舊
解三車正譬有爲所以然者。車取運動故
是車。無爲無動故非車。大車亦爾。評曰。著
譬大過不尋經也。尋大小二車具有二文。合
小車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諸子爲
求羊車出於火宅。合鹿車亦擧有爲無爲合
之。則知三車具是有爲無爲。問。具有爲無
爲二文以何爲正。答。若取三車優劣義分別
以智爲正。三乘智有優劣。同入無餘無優劣。
二乘斷正使盡亦無優劣。故知正取有爲爲
正以分三車也。若取根本所求者。二乘人
本爲求涅槃則無爲爲正也。所以然者二乘
畏老病死本求涅槃。故以涅槃正譬車也。
設使斷結亦爲涅槃。下窮子云。先取涅槃
之價尋與除糞。又三學次第亦爲求滅修戒。
修戒爲求定。得定爲發慧慧斷結證於涅槃。
故知涅槃爲正。又方便品説云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爲是説涅槃也。問。文中何故
合羊車而取涅槃。合餘二車擧智慧耶。答。
一者互擧也。二者若並云求涅槃者。則三
車無異。今欲辨三車異義故後二擧智也
問。若爾可言聲聞正求涅槃餘二乘不爾耶
答。義實爾也。若三乘人皆爲求涅槃爲正者。
但宜取涅槃行聲聞行便足。但縁覺人鄙聲
聞從師而智便鈍。故求自然慧欲得利根。菩
薩復鄙縁覺智鈍不能化物。故求佛智也
問。大車云何具爲無爲耶。答。下云皆以如來
滅度而滅度之。是無爲文。又云是諸衆生脱
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智慧等。是有爲也。
又此文若指法身衆徳者。皆是無爲。皆以如
來滅度而滅度之謂果果也。悉與諸佛禪定
等謂果徳也。問。何故大車並以無爲衆徳爲
正耶。答。二乘之人本謂身智無常。三徳不
備。今大車還復無常者。云何得引二乘耶。
以常住萬徳令二乘人欣求之耳。若爾因中
大車則是有爲萬行。果徳大車則常住萬徳。
常住萬徳一體但約義異。故衆徳莊嚴也
問。車但取運動義有爲有動無爲無動。云何
是車。答。肇師云。逾寂逾動何失動耶。若
由來所辨常定之義不復能動耳。又車但取
歡娯快樂自在無尋。不皆取動義爲喩。又
小車義具爲無爲二文。有爲衆徳無動而動。
無爲衆徳動而無動。是有二文幸應雙用。
大乘中因乘不動而動。果乘動而不動。又應
身衆徳不動而動。故駕之而遊五道。法身衆
徳動而不動也
法華玄論卷第六



法華玄論卷第七
 胡吉藏撰 
信解品譬喩義
光宅師爲九譬。一者父子相失。二者父子相
見。三者喚子不得。四者喚子得。五者教作
人。六者付財。七者知子志大。八者委家業。九
者得家業歡喜。評曰。此譬難明。備含衆意
不可就文説之。今當廣序其相有十四條。此
喩可領上品自明也。第一定譬多少。若就
義意始終論之便有十恩即成十數。如前釋
也。二者就文及教意凡有八譬。一者父子相
失。二者父子相見。三喚子不得。四冷水灑
面。五喚子得。六付財密化。七陶練小心。八
委家業也。然此八譬總攝一化始終略盡也。
父子相失譬者。昔曾禀大教而背化流浪五
趣子失父也。從背化已後求其大乘善機不
得父失子也。父子相見譬者從背化已後大機
應發。當悟一乘子見父也。見子機發堪受大
化父見子也。喚子不得譬者初成道時大機
未動不堪受一乘化也。冷水灑面譬者初成
道時但堪受人天教。爲瞽龍及提謂等説三
歸五戒也。喚子得譬者趣鹿苑爲説出世二
乘教也。付財密化譬者。大機遠動命説波若
辨菩薩行。密排其小執潜開其大心也。陶練
小心譬者。文云復經少時。即是從波若已後
諸方等經廣説菩薩行門。具現大士神變。令
稍鄙小情欣慕大道。如淨名等經迦葉自歎
也。第八委家業譬者。心漸通泰小心遂移。
爲説一乘入佛知見也。故始終委具此八。但
冷水灑面。喚子不得譬中通明之也。陶練小
心經文既少。屬家業攝故但六譬也。今以文
義詳之進宜應八辟。退有六譬。不應開爲九
也。問。何故無教作人譬耶。答。教作人猶是
喚子得耳。即是鹿苑時事更無別教。故不應
開爲二也。問。若教作人譬屬小乘化得故合
爲一者。付財譬屬大乘化亦應不別開爲一
也。答。付財譬進未及一乘退復非三藏。既
是別教復是別時。宜開爲一也。喚子得與教
作人無有二教。亦無二時不應開爲兩也
問。知子大志譬。得家業歡喜譬。何故不取耶
答。此並屬一乘化得中之枝流故不應開
也。又責曰若知子大志及得家業遂開爲二
譬者。喚子得中亦有知其小志。何不開耶。
故應觀其義類。不可隨取片文也。第二明領
前不領前。問。經師皆言後譬一一領前如前
次第。是事云何。評曰。是事不然。若依前
次第但有前次第失後次第。若都不依前不
名領解。以文義而詳具二意也。一者就今譬
自有次第者。子自序始終但有三時。一幼稚
時。二失父時。三還歸郷時。此三攝譬盡矣。
初學大乘謂幼稚時。背化起惑名失父時。變
迷從悟爲歸郷時也。就第三歸郷時中復有
三時。一者去家遠時如向國。二者去家近時
如至城。三者至父舍時。初喩悟理猶奢。次悟
稍近。三與理交接也。於第三時中復三時。一
初見父不識時。二不受父教時。三堪漸誘引
時。第一喩後得悟理如見父。初無大機如不
識父。次喩以無大機不受大化。三喩既有小
機堪受小化。第三時中復有三時。一受雇除
糞時。二領受財物時。三知是父子時。初喩
禀二乘教時。次喩聞大乘教時。三喩聞法
華時。攝大乘論云乘有三種。一者二乘二者
大乘三者一乘。與此三符會也。若別開此三
時則成十譬。一幼稚譬。二失父譬。三遊行
還歸郷譬。四至城譬。五至舍譬。六不識父
譬。七不受父。教譬。八傭作譬。九領受財物
譬。十知是父子譬。次就父序譬意凡有九
種。一生子幼稚譬。二失子譬。三覓子不得譬。
四不廢家業譬。五見子便識譬。六喚子不
得譬。七雇子除糞譬。八者付財譬。九會天性
譬。此九即是次第宿世始爲説大乘爲生子
幼稚也。背化起惑名父失子遍求。大乘善
根未成謂覓子不得子。雖善根未成而諸菩
薩道縁已熟。不可背化名不廢家業。見其大
機當發識其曾受大化名見子便識。初未堪
實化名喚子不得。但堪權誘如雇除糞。大
機遠動故命説大法如付財。道縁已成須會
天性也。問。初明八譬次明六譬次明十譬後
明九譬。以何因縁有四種釋耶。答。皆有義
也。初就一化始終具有八譬。次就正譬但有
其六。後據子自序始終故有十譬。次就文意
但有九。前二父子合論。後二父子各辨。以經
意多含非片言可盡。如釋論攝大乘論等。釋
一經文多有復次。又身子聞説一偈知其千
義。目連止了五百。故一句之中具含多義也。
若領上者父子相失領上總譬。總譬雖有六
義而不出能化所化。故明父子相失即領總
譬也。又見火譬中明父子相失。如云汝諸子
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即是子失父義。子既
失父即是父失子也。若爾父子相失。可兼領
二譬意也。父子相見譬頭上見火譬。但上
明見火正是法身地見。故云是時長者在門
外立。方便品亦然。故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
衆生。謂法身地見也。今云父子相見者可就
本迹二處明之。一者未垂迹時在法身地。
衆生大機動扣於法身名子見父。佛於法身
地見大機動名父見子。若爾從其父先來求
子不得此中即含子見父父見子義也。二者
就迹中而言。初成道時見其大機當發名父
見子。中止一城踞師子座爾時始明父子相
見。若爾父子相失及父子相見二譬相帶領
上見火譬也。喚子不得領上救子不得。喚
子得領上救子得。委家業領上等賜大車也。
冷水灑面領初成道時説人天教。付財領佛
説波若教。此二譬來者。在昔聞猶未悟。因
今悟昔不領上六譬也。不領不虚譬者。既
領一化大宗方悟。佛屈曲恩深崎嶇徳重乃
患慚之不足。豈敢疑佛虚哉。又如此而悟即
是總領不虚旨也。第三明三化。三化者初一
往化。二隨遂化。三畢竟化。此三化攝八譬也。
一往化者過去爲説大乘也。二隨遂化者從
背化已後流浪五趣。菩薩隨入生死而教化
之。三畢竟化者從父子相見如悟一乘受記
作佛得不退轉謂畢竟化也。又初説人天乘
爲一往化爲説二乘。乃至法華之前四十餘
年隨遂不捨謂隨遂化也。三説法華得記作
佛謂畢竟化也。又初説二乘權誘爲一往化。
衆生遂保執而住不更進求。如來終不捨之。
或令自説大法。或聞他説大謂隨遂化。至法
華時方得了悟爲畢竟化。又初説大乘波若
教名一往化。從波若已後歴聞諸方等經爲
隨遂化。終悟一乘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爲
畢竟化。又今唯爲説法華爲一往化。從此已
後乃至十地常教化之爲隨遂化。至金剛心
等覺地時。化令得妙覺地圓滿謂畢竟化也。
又結僧那於始心名一往化。於其中間種種
化之爲隨遂化。得佛方息爲畢竟化也。問。
何故須立三化。答。初明父子相失。後忽然
相見似無因縁。是故須立三化也。第四明
三世。八譬中初父子相失是過去世事也。
從見大機當發一生。應悟法華記作佛。始於
頓止一城竟第八譬。皆是現在時事也。第五
明本迹。一往八譬皆是迹中事耳。如來久已
成佛昔示同沙彌爲説大乘。乃至今日中止
一城亦是方便成佛。是以八譬皆爲迹也。
但父子相見都有二本二迹。一者法身見諸
菩薩大機已成。故示爲舍那以化之。中止一
城家業不廢即其事也。二者舍那成道時見
諸子唯有小機無有大機。故垂爲釋迦以化
之。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即其事也。問。若爾
法身地具照二機。雙垂兩迹。答。亦得如此。
但今欲明二佛傳論本迹化大小二縁。故作
此判也。第六明因果。就本而言皆是果化。
就迹辨者過去結縁。示沙彌之迹。但因而非
果也。從中止一城謂果迹。此二中間或因或
果也。第七明化得不得。若以悟一乘受記爲
得者。七譬皆是喚子不得。唯第八爲得也。
若就大乘化爲得不得者。過去爲沙彌時爲
説大乘即是化得。從背化已後爲不得。至法
華悟一乘爲得。如譬喩品云。我昔教汝志願
佛道此是大乘化得也。而汝今悉忘此爲不
得。我今令汝憶念本願。爲諸聲聞説法華經
爲化得也。第八明二教。從頓止一城即序長
者豪貴自在眷屬宗侍等。此領華嚴初成佛
時舍那教聞化諸菩薩也。脱珍御服著弊垢
衣即是舍那之本。垂釋迦之迹。遍化二乘。
竟第八譬皆是領釋迦教也。第九明世出
世。冷水灑面説人天教爲世間法從化子得
皆出世教也。十第明大小。喚子得譬鹿苑之
教爲小乘化。從付財竟委家業皆大乘化也。
此中無有三乘通教義。何以知之。教作人時
但説二乘法名三藏教。從般若已去即付大
乘法財。不復教二乘人作。故唯是大乘教也。
若言波若是三乘通教者。付財之時應有通
教三乘人作。第十一明自他。般若教明自教
般若已後明化教。自教者令聲聞人口自説
大因大果。即以此法教之。可謂以彼口自言
以教其心也。從波若已後歴聞諸方等經聞
他説大。令其得悟故云他教也。第十二明
顯密。從波若至法華之前謂顯教菩薩密教
二乘。如付財之説密示大法以爲已任。法華
教名顯教二乘也。第十三明迷悟。自父子相
失竟陶練小心。二乘皆不知是佛子爲迷也。
至法華時始得悟也。故下文云。我今得道得
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爾前皆無眼也。第十
四廣上説。上有二章第一五譬廣上昔迷。第
二最後譬廣上今悟。問。以何義故有此十四
義耶。答。此譬領釋迦一期始終教意盡。故
作此十四條也
  藥草喩品 五乘義 一音義
五乘義者。前序經一雨一雲大意者。教雖萬
差終表一道。所表之道無二。能表之教亦一。
但隨五種根情故有五乘教異。既隨物説五
則五乘皆權。五乘既權則以不五爲實。以
對破五病故以不五爲實也。然五既不實則
不五亦權。故凡渉名言皆非究竟。但爲漸
誘衆生故開五不五。至道寂寥何五不五耶
問。若五乘皆是權者。前何故言二乘是權佛
乘是實。故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答。
義門各異。前就三乘判有無以明權實。正欲
斥二乘病故明佛乘實有二乘僞無。所以然
者。二乘人謂二乘及佛乘倶是實有。故作此
斥之以二乘是無故索。菩薩乘是有故不索。
今明無五者就正道望之。是法不可示何曾
有五與不五。言五不五者並隨物説之。皆
是權也。問。道實非五不五。五不五皆是權
者何因縁故不索五耶。答。若識道非五不五
而説五不五。皆是權者。此人不索不識如此
權實者。亦有索五義也。次論名義。問。不
應有五乘但應爲二。人天爲世間乘餘三爲
出世間乘。又應爲二乘。佛爲實乘餘四是權
乘。佛爲第一義乘餘四乘皆世俗乘。如勝鬘
説。又佛爲果乘餘四爲因乘也。又應爲三乘。
人天乘爲下乘。二乘爲中乘。佛乘爲上乘。
又人天乘是出三途乘。二乘是出三界乘。
佛乘出五百由旬乘。又人天名爲不斷煩惱
乘。二乘名斷煩惱乘。佛乘非斷非不斷乘。
不同凡夫故非不斷。不同二乘故非斷。如淨
名云。不斷煩惱亦不與倶煩惱。本不有故無
可與之倶。今不無故無所斷也。此法華前大
乘教及法華亦有此義三藏中無此説也。又
凡夫名不斷乘。佛名爲斷乘。二乘亦斷亦不
斷。望凡夫故斷少分比佛故未斷也。通今昔
也。又人天名凡夫乘。二乘名聖乘。佛名非
凡非聖乘。又凡夫爲有乘二乘爲空乘佛乘
爲中道乘。大乘教意也。又凡夫爲著生死乘。
二乘爲著涅槃乘。佛名無所著乘。亦大乘教
意也。又應爲四乘。如勝鬘四種重檐四百億
類洲四大寶藏。故皆大乘教意以大乘教別
有大地。能持四藏也。今何因縁故不二不三
不四。而立五乘耶。答。實具上來諸義即以
此義攝五乘也。而今明五者此是如來漸捨
法門故立五也。今採華嚴性起品意以序五
乘大意。如經云。三惡道苦謂惡道民苦。閻
羅王苦則惡道王苦。是以三途中皆是苦聚。
欲捨此苦當修五戒。五戒因縁則得人身故
説五戒爲人乘也。但人中鈍根短壽樂少苦
多。欲離斯事當修十善。十善因縁則招天報
名爲天乘。次云三界皆苦無常破壞。如燒鐵
丸無可樂處。爲脱此苦説聲聞乘。但聲聞之
人從他聞法。居弟子位。外無相好内智不深。
獨靜山間無師自悟福徳利根名辟支佛。爲
説縁覺令捨聲聞乘。縁覺之人雖無師自悟
而智猶未圓。經結習不斷獨善自身慈悲心
薄。唯有佛乘最爲無上。衆徳斯備結習永亡。
自利已滿廣能度他。故説佛乘令捨縁覺。
然昔欲示漸捨法門故説五乘。禀教之徒不
解佛意。遂保三乘皆是究竟也。問。爲五人
説五爲一人説五。答。具二義也。如恒河中
七人具七。一人具七。問。今昔説五云何異
答。昔説五乘二乘明未極。三已究竟。今説
五者如華嚴説漸捨法門。問。上云華嚴敍昔
意云何言今説五耶。答。今教敍昔教所表意
也。次論開合同異。問。論明五善勝鬘辨四
藏。法華三草二木。云何同異。答。五善者人
天爲二善。二乘爲一善。佛菩薩爲二善。以
人天五戒十善優劣不同故開爲二。二乘利
鈍根爲異。而智斷義齊故合爲一。佛與菩薩
萬行萬徳因果昇降。宜開爲兩。五善則開大
合小。五乘則開小合大。四藏則合凡開聖。
五乘則凡聖倶開也。此皆隨縁不同不須曲
會也。三草二木者有人言。人天爲小草二乘
爲中草。外凡爲大草内凡爲小樹。初地至十
地爲大樹。有人言内凡爲大草。初地至七地
皆爲小樹。八地爲大樹。評曰。位義難明。
今以合譬爲正。合二草譬如前判也。合大草
云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名大草。
既稱佛道必應從外凡十信位至内凡三十
心。此四十心皆是大草。所以然者。未得無
生植根猶淺。宜與草名。又既以二乘爲中草。
則地前四十心皆屬菩薩。故云名大草也。
初地至六地名爲小樹。七地已上名爲大樹
問。何以知然。答。釋論判無生有兩位。一
初地二七地。晩見法華論亦云初地無生七
地無生。無生既兩樹亦例然。問。此經云何
證七地爲大樹耶。答。釋論云位居七地得無
生忍具六神通。此經云得神通力轉不退輪。
故相會也。問。何以知初地如小樹。答。論既
云初地得無上。此經云又諸佛子決定無疑。
無疑即是斷道。以地前煩惱未斷不得稱爲
無疑。又初果人擬菩薩初地。初果既斷疑。
今初地亦爾。又地論云。初地名決定位。此
四處文皆相扶也。次論三草二木位次第義。
人天爲世間故譬之小草。二乘爲出世故譬
之中草。此從世至出世也。十信已上迴向已
還。此四十心即是大乘名爲大草。此從小入
大也。登地已上六地已還名爲小樹。此從凡
夫至聖也。七地已上十地已還名爲大樹。此
即從淺至深。斯則總攝凡聖收羅大小。故有
三草二木之譬也。一音義。問。經明一雲一
雨隨根受潤。與一音説法隨類異解此有何
異。答。有同有異。異者雲雨來意。如説經因
縁中辨之。今略擧二意。一者取無心而能普
益。二者欲顯同一正道隨根成異也。一音者
欲明如來三密不可思議。凡夫二乘不能測
度。所以然者。下位之人但以一音令縁同
聞一。不能以一音令萬類異聞。唯佛能爾故
名口密不可思議也。問。上來所明一音與一
雨義異。云何復是同耶。答。一雲一雨同明
一教。但得隨根成異。一音亦爲顯一道。隨類
萬差。此無異也。問。云何名爲一音耶。答。
有人言。唯一法身。法身不二故名爲一。從一
法身出音。以法身爲名故云一音也。評曰。
大品釋相好。云以一音報衆聲。不明法身故
非解也。有人言一時中並出衆音。故云一音
也。評曰。經但云一音不云衆音並出。亦非
所用。有人言身爲天竺之身。音爲天竺之音。
故云一音。評曰。佛能隨咄一音非局天竺。
又有人言五音之中隨用一音。評曰。佛既託
一方之迹受一土之音。五音義通亦非所用
也。今所明者此義多含略明四種。一者依
藥草品明一大雲普覆。一大雨遍洽。喩一乘大
法音。故名一音。但大縁悟大故稱於大。小縁
悟小小不稱爲大。故一音之名主一大乘音
也。問。云何小不稱大。答。如説大般涅槃。
而道成羅漢。維摩經廣辨淨佛國土。而取證
小乘。如是等皆是小縁。聞大而不稱大。故一
音之名正主於大也。問。此經何故一音遍主
大耶。答。欲顯唯有一乘無有五乘。故一音
主大乘也。問。何以知一音遍主大耶。答。經
云一大雲一大雨。故知主一大乘音也。二者
如淨名所辨。明如來一音説法而萬類異解
問。此據何一音耶。答。既云佛以一音説法
即是佛音。佛音者一梵音。問。何故主一梵
音。答。就一方化迹託形天竺報得梵音。是以
一音主梵音也。問。此言何所出耶。答。毘婆
娑中作此説也。佛於鹿園以一梵音演説四
諦。五人則聞人語説四諦。八萬天則聞天語
説四諦。地夜叉聞夜叉語説四諦。故唱告之。
如是展轉聞至于梵世。故知一音主梵音也
問。爲是梵天音故名梵音。如報得天眼故名
天眼耶。答。不爾。此是八種音中清淨最妙
音名爲梵音。非梵天音也。故釋論云佛生人
中受人法故是人音。又若是梵天音者人則
不聞。故知非也。問。釋論云小乘法中無不
可思議。如六十劫説法華經謂如食頃。云何
三藏中明以一音説法隨類解耶。答。小乘雖
無六十劫説法華經。不可思議有餘五不可
思議。謂佛力龍力等。今一音説法即是明
佛不可思議也。次言一音者不必但局梵音。
如來隨吐一音能令異類各聞。故名一音也。
又一音者人聞即人音天聞則天音。非人非
天也。以是天人音故名爲多。以非人非天故
名一音。乃至聲聞聞小菩薩聞大。而音非大
非小故名爲一也。問。人聞則人音天聞則天
音。而音非人非天者。亦應一縁聞則音一
多縁聞則音多。而音非一非多也。答曰。然
也。問。若爾音縁聞則音。非音縁聞則非音
答曰。亦然也。是故經云。同在一座有人聞
佛説法。有人見佛默然。如肇師云。心生於
有心像出於有像。即其事也。問。若爾前何
故言一音耶。答。正爲下位之人不能以一音
令萬類異解。歎佛能爾。故明一音也。問。云
何但説一音令萬類異聞。答。華嚴前後略明
三事。一者明佛能出衆生數等音。餘人不
能爾。唯佛獨能故佛不思議。二者佛能於一
音中並出衆生數等音。故一切衆生各有所
聞。此明餘人不能於一音中出一切音佛能
爾也。三者一音説法。能令一切各有所聞。
亦不分一音以爲多音。餘不能爾唯佛獨能
若爾者具三種義。不可局之。以一此三。皆
是顯佛口密不思議事。口密既三身亦如是
問。華嚴性起品云。大梵天王以少方便大
千衆生皆見己身亦不分身。若爾餘人亦能
何故唯佛耶。答。彼唯局大千如來普周法
界。彼則有心所作。如來無心化物。又菩薩
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説空非有。
彼不能爾。何由及佛。問。此四種辨一音。今
昔明之以何爲正。答。通皆具也。但有唯一
乘音。正在今教。餘三通今昔也。問。佛有
二種光一常光。初生至滅常自有之。即丈光
相。二非常光。隨時示現。一音説法令萬類異
解。爲是常音爲是示現。答。八十種好中云
以一音報衆聲。若爾此是佛常音也。問。一
音説法有幾事耶。答。依淨名經略明三種。一
者佛隨吐一音萬類異解。六道衆生皆謂佛
各同其語也。二者但説一法隨義普行。好施
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蒙利益。三者明説事
是同而欣憂兼發。此有二事如説一苦法生
四種心。有人聞苦生怖畏有人聞苦欲脱之。
故生歡喜。有人聞苦心生厭離有人聞苦實
知是苦斷於疑心也。二者聞四種法生四種
心。如聞三塗苦則怖。聞人天妙樂則喜。聞
不淨則厭離。聞因果則斷疑。兩義中前意正

授記品 明授記義 論曰十種因縁爲二乘
授記。如前説。問。若此經明授記者何故淨
名廣破授記。又思益經云。願我生生不聞授
記名字。大品云。若住阿鞞跋致及授記皆是
戲論。今何因縁故明授記耶。答。不相違也。
菩薩之人言有記可授有人能受。則是人
法之見。爲破此病故言無記。二乘之人謂
不得記但菩薩得記。爲二乘人故明授記。此
是各各爲人門也。又有二諦。爲世諦故明
有記。爲第一義門故説無記。二言皆實也。
又經明無記者此辨記無所記。今明記者此
是無所記故名爲記。般若明無所得即是得。
以是得無所得也。但授記有二種三種四種
六種九種十種。二種者有八種二。初明通
別二。所言通記者。如法師品説。若佛在世及
滅度後聞法華經一偈一句。一念隨喜皆與
授記。所以然者。唯有一乘無有餘乘。故無異
路必得作佛。二者別記謂。於佛前別授劫數
之記。如三周説法三根人得授記也。第二二
種者。一正因門授記。二縁因門授記。正因門
授記者如常不輕菩薩説。四衆皆當作佛。
然此四衆未有信一乘心。但身中有佛性必
當作佛。法華論釋常不輕品。一切衆生實有
佛性故當作佛也。明縁因授記者。如法師品。
以信法華即是縁因。所以但明此二。佛性者
然果。得生唯有二種。一正因二縁因。如乳有
酪性要具二因。乳爲正因。燸等法爲縁因。衆
生有佛性亦具二因。一者衆生是正因。二
者假信解等法以爲縁因。是以法華但明二
因也。攝大乘論詺縁因爲引出因。即是了因
也。縁正二因授記廣狹者正因則廣。善惡等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故正因義廣也。縁因但
取有信解心方乃得佛記故狹也。三者遲速
二種。大經云。若有衆生宜聞速記則授之
以速。宜聞遲記則授之以遲。問。此遲速爲
是實記爲是權記。答。具二義也。一者實記。
以佛見其積行已久成佛不奢故以速記。照
其積行未久成佛猶奢故與遲記。二者權記。
見此衆生聞佛道長遠久受懃苦生退沒心爲
授速記。聞速記故精進勇猛修行趣佛。如
人知去家不遠力歩而進也。二者有人聞速
記則謂佛道易得。便起輕心生於懈怠。爲
此人故與其遲記令貴佛道使懃精進。問。實
記可有實益虚記應無實益。答。如來實記亦
有實益虚記亦有實益。以皆益故皆是實也。
四者約授記人凡有二種。一佛授記二菩薩
授記。如常不輕菩薩授四衆記。問。常不輕
既是菩薩云何乃授佛記。答。菩薩不得授劫
數成佛之記得授通記。以一切衆生皆有佛
性。又無有餘乘唯一佛乘。然道理推之得授
佛記。乃至凡夫知有佛性一乘者亦得授他
記也。問。何故授劫數起唯是佛耶。答。成佛
事大。非是佛果無以授之又成佛必須佛授
所以然者。成佛必須見佛性明了法身顯現。
十地已還見佛性未明法身未現。故不得授
見性明了法身顯現記也。問。如十地菩薩知
他未來一劫乃至十劫成佛。何故不得授其
記汝過十劫當成佛耶。答。雖知成佛久近亦
不得授之。但成佛事大。必前佛後佛相傳須
佛授也。五者二世授記。自有佛在世爲其
授記。自有懸授佛滅度後人記。如化城品云
我滅度後復有弟子。生在餘國聞法華經得
成佛道也。六者今昔二種。昔但授菩薩作
佛記。未授聲聞記。今亦授菩薩亦記二乘。
七者善惡二種授記等。不記調達惡人今始
記之。八者男女現成佛不現成佛記。昔明女
人不得現身成佛。今記現身成佛如龍女等
次明三種授記。釋論云。有人自知得記
他人不知。有他知得記而自不知。有自他倶
知也。眞諦三藏翻攝大乘明三種授記。一
當得記。從外凡至十迴向當得佛。二加行記。
初地至七地増衆行。三圓滿記。八地至佛
地。又有三種一時節記。三十四阿僧祇劫。二
修行記。謂修十度。三究竟記。至於萬徳。初又
有三。一遠因記。外凡至十行去佛遠。二近因
記。十迴向已上去佛近。三至得記。初地已
上得法身理也。次修行記亦三。一下道種謂
十信。二成就即三十心。三解脱初地已上也。
次究竟記有四。一化主二處所三大衆四説
法也。三藏又出中阿含及薩婆多義。明凡欲
至佛要三僧祇行行。初僧祇行行猶退爲小
乘。曰不定位。次二僧祇行行不退曰定位。
三僧祇斷見思惑堪受記。今未詳此釋。與釋
論及舊出小乘義不相應也次明四種授記。
出首楞嚴經及釋論猶未見經本。可更看經
文揀之。及釋論有四。一未發心授記。二發
心授記。三不現前授記。亦名密授記。四現前
授記。未發心授記有二種。一者昔是具縛衆
生都未預五乘善所攝。而佛懸記其未來成
三乘果。如釋論記鴿鳥事。未來生八萬大劫
猶受鴿身。後過無數劫乃捨鴿身方得人身。
發心行行得辟支佛也。問。記此鴿有何益耶
答。於鴿無益。身子等因此知佛智不可思
議令多人發心。身子悔取小道。但爲益人
不爲利鴿。二者依首楞嚴經意言。其人過去
久已發心行行。但在輕毛位隨風東西。未可
是詺故云未發心。又此人過去已曾發心。但
現在未値縁。故云未得發心。此人從外凡至
退位已來。又依瓔珞經六心中人也。依法華
是繋寶珠人。以其失大解故今爲此人授記。
名未發心授記也。二者發心授記。如過去
久發心乃至現在發心。故名發心。首楞嚴意。
判此人位不退也。依瓔珞經是七心已上人
也。第三不現前授記者。唯他人知而自不知。
故名不現前也。問。自既不知何用授記。答。
其人若自聞授記則生懈怠。今欲斷他疑令
生歡喜故爲他記。問。他有何疑。答。他見其
積行既久又崇仰之。而不見得記。今聞得記
則他聞發心也。第四現前授記即是無生忍
也。南方舊云。第三人位從初地至六地。第
四人位七地也。以兩義證之。一者首楞嚴經
明第三人行六度。六度即六地。第四人得
無生忍。故知是七地也。二者諸經及釋論云。
儒童菩薩得七地無生忍。値燃燈佛方與授
記。未値燃燈佛之前猶未得記。故知第四
人是七地。北方論師云。第一人是外凡前人。
即十信之前也。第二人是外凡即十信菩薩
也。第三人三賢菩薩即恐聞記生謗。故不
現前授記。第四位登初地聞不生謗現前授
記也。評曰。皆有二義取六地未得無生忍。
故未得無生記作佛則如前釋也。取登地得
無生則如後判。釋論云初地無生七地無生
故也。問。若用前釋者。可言六地猶恐懈怠
不現前授記耶。答。不取此義但明六地未得
無生忍。故未得無生記。所以不現前授六
地菩薩無生記作佛耳。若恐懈怠者依後釋
也。又攝大乘論六地名有相地。亦得約此
義爲懈怠也。問。授聲聞記亦有四不。答。就
法華明亦具四也。常不輕授四衆記。謂未
發心而授也。以四衆未發菩提心故。又化
城品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於自
功徳生滅度想入於涅槃。我於餘土作佛爲
説是經故發心作佛。是名未發心授記。即用
此文。又是不現前授記也。發心授記者約迹
言之。三根聲聞並發菩提心信解一乘。故與
授記。現前授記者。第四卷云是千二百羅漢
我今現前次第與授記也。次明五種聲聞得
記不得記義。一者退大學小聲聞如身子之
流。二者發軫學小聲聞。三者以佛道聲令
一切聞。四内祕菩薩行外現爲聲聞。五増
上慢聲聞。増上慢聲聞中復有二種。一者得
四禪時謂得四果。如釋論出之。得初禪時謂
得初果。乃至得四禪時謂得第四果。二者不
必得禪但偏修厭觀。三毒不起謂得羅漢也。
次明得記不得記者。若退大爲小聲聞約位
判者。是六心以下人。但是未發心授記也。
若發軫學小聲聞亦是未發心授記也。但此
二人優劣不同。初人已曾發心。但發心未
成就故名未發心。第二人都未發心也。若第
三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此位既通從初發心
至佛皆是聲聞也。若取中根人領解自稱以
佛道聲令一切聞者。此正就位不退義判。屬
發心授記也。内祕菩薩行。此位亦通從位不
退已上皆能有此事。而取登地。去此人有
是現前得記也。増上慢聲聞有三種人。一者
亦得聞經亦得授記。如常不輕菩薩爲増上
慢聲聞説法華經及爲授記。此是未發心授
記也。二者不得聞經不得授記。如釋論所
出得四禪者。此人命終墮無間獄也。三者得
髣髴聞而不得授記。則五千之徒得聞略説
而不得記也。問。此三増上慢聲聞位行云何
優劣。答。値常不輕菩薩者初謗後信。初謗
故千劫墮無間獄。後信故得入菩薩位。如經
文所列五千人。直明起去不明是謗。取其不
謗義則勝不聞法義則劣。初人聞經故勝謗
故劣也。又初人聞經不聞經皆謗。次人聞
經則謗。不聞則不謗故初人劣。第二人勝。
又初人多是實行人。五千多是變化人。第
三人臨命終時生邪見謗無聖道。此人非但
謗小亦謗大。前二人但謗大不謗小。據此義
則前二人爲勝後人爲劣也。又第三人但墮
一劫無間。初人千劫受苦。則初人爲劣後人
爲勝。晩見論明四種聲聞。一決定聲聞。二増
上慢聲聞。三退菩提心聲聞。四應化聲聞。
決定聲聞者即是本學小乘行得證四果故名
決定聲聞。増上慢者不得四果妄謂言得。此
二是小乘中得不得二也。退大爲小及應化
爲小。此二就大乘中明得失故有二也。此四
攝一切聲聞皆盡。與上五種不相違。但廣略
爲異耳。論明得記不得記者。退菩提心及應
化人此二得記。決定聲聞及増上慢此二根
未熟故不與授記。問。此釋與前相違。答。不
相違也。論意解三根人得記者。皆是退大及
應化人得記耳。此中無實行人得現前記也
問。無實行人得記者。常不輕菩薩與四衆授
記。是何等人。答。論云方便令其發心故。此
是與實行人授記。問。若爾前云何實行人不
得記。答。前明不得如此中三根人現前授劫
數之記耳。非無通記以同有佛性而得記者。
皆得與一切衆生授記也。三根人就縁因門
授記。常不輕就正因門授記。義各有異也
問。叵有爲實行人授劫數記耶。答。有利益者
則爲授之。義亦得也。論明五種授記。一者
身子迦葉名號不同。又爲衆所知識故與記
別。二者富樓那等五百人及千二百人等同
一名。故倶時與記。三者學無學等倶同一名
非衆所識。故一時與記。四者與提婆達多記
者。示如來無怨惡心故。五者與比丘尼及龍
女記者。明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皆證佛
果故。論直明法華經始終與五種人授記不
同耳。次横論授記者。隨一人具得二種授記。
如三根聲聞發菩提心故是發心授記。面從
佛受爲現前受記也。増上慢聲聞即是未發
菩提心得授記。是未發心授記。面從常不輕
聞經是現前記。如是例義可解也。次明四
種記攝法。問。授記何故不多不少但立四耶
答。據位論之攝授記盡。未發心授記從具
縛凡夫至六心退位也。發心授記從七心已
上至三十心也。不現前初地至六地也。現前
七地至十地也。又未發心外凡前人也。發心
始入外凡位也。不現前内凡三十心也。現前
登地至十地攝位既周。故但明四種也。又作
二種雙攝之也。一者發心未發心一雙攝授
記盡。自有未發心與記。自有已發心與記。
未發心與記如鴿鳥。已發心與記從發心已
上至十地皆攝也。二者現前不現前一雙。
自有不現前而與記。已雖無益能利益他。
自有現前而與記。或可自益而他不益或自
他得益。此攝記亦盡也。次明九種授記。
即是授九道記謂三乘及六道也。次明十種
授記。如華嚴離世間品説。次明諸四句。有
前發心後得記。後發心前得記。前發心前得
記。後發心後得記。又前發心後成佛。後發心
前成佛。如釋迦彌勒等易解也。次法華中大
小四句交絡。一者小乘無勝劣大乘有勝劣。
如五百人皆羅漢故小無勝劣。五百人轉次
授記成佛前後大有勝劣也。二者小有勝劣
大無勝劣。如二千學無學人是也。二千有學
及無學故有勝劣。同時成佛故無勝劣也。三
者小劣大勝。如阿難得初果而先成佛者。小
勝大劣如羅雲得羅漢後成佛。此四釋五百
弟子及學無學授記品盡也。又四句。一者同
是無學得記有前後。如三根羅漢等。二者同
是無學同時得記。如五百羅漢。三者學無學
不同而同時得記。如二千人。四者有擧無學
不同。得記前後亦不同。如阿難羅雲等。此
四句總攝三周也。次簡大小。問。大小乘經
倶有九部。何故小乘九部無授記大乘九部
有授記耶。答。授記正明作佛。作佛是大乘
正宗。故大乘九部明之。小乘授記非小乘正
宗。故小乘九部不説。所以法華中明九部但
爲趣涅槃也。問。外國名和伽羅此云授記。
何故成論同用此名而云解義經耶。答。成論
師會二名云解授記義故名解義。引彼論文
從明入明等四句。即是解授記義也。今明
不然。以授記非小乘正宗故。小乘論不作
授記名説。何以知之。大涅槃解授記經引阿
逸多作佛事。故知爾也。問。授記是一義耳。
何故十二部中以授記爲一經耶。答。授記雖
是一義以其作佛事大。又授九道記亦是大
事故可爲一部也。問。爲能記名記所記名
記。爲能所合明記。答。授記經者正取文言
爲經。故以能記之言爲記也。又本記前人作
佛又取所記名記。如目連記。兩等三能所
合目易知也
次釋化城義。問。三車化城既同是權。二品
來意有何異耶。答。索車中已明。餘未盡者
更序其相。但聲聞有二種。一發軫學小。二
者退大爲小。三車爲發軫學小人令出三界
當得三乘。若化城譬者。爲退大爲小人本求
佛乘。憚佛道長遠欲退受人天之樂。故於中
路爲止息説二涅槃也。然通而爲論二文皆
含兩義。取其正意則如向説也。問。方便品
明何義。答。乃具含二義。而正取初意是以
三周説法可爲二例。初二周説法正爲發軫
學小聲聞。二周領解亦然。第三周説法正
爲退大學小聲聞。領解亦然。問。前應爲退
大取小人説。何故前爲發軫學小人耶。答。
學小之人執病既強。故先須斥之故初爲也
問。身子皆是退大取小人。故云三萬億佛
所修學大乘。則知先爲退大取小人也。答。身
子是權行人。爲引發軫學小實行之人故先
對身子也。如攝大乘論云。身子化人既得
授記。令未定入二乘正位者改小乘行。已入
正位者令其練根學菩薩道也。問。前明五種
聲聞今何故但明二種。答。雖有五種聲聞但
法華教起正爲二人。以發軫學小令改小而
信大。退大爲小亦令還學本大。故但爲二人
也。權行人乃是欲誘引此二種人。故不須爲
也。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即是前二人得悟。
能以佛道聲令一切聞。爲之已竟。亦不須
爲也。増上慢者憚教不受。如五千之徒。此
未可爲也。問。此之二人得悟有深淺不。答。
初人但得信佛語耳。第二人隨位淺深也
問。化城與三車何異。答。直言三車則通今
昔。若言化城但是今教。昔未言化也。問。就
譬而言有何異耶。答。作三車者此擧説法輪
爲譬。若是化城以神通輪爲譬。何以知之。
長者虚指門外説有三車。故知是説法輪譬
也。化城則明導師以神通力化作大城。則以
通輪爲譬也。又三車以聲爲譬。化城則擧色
爲譬。諸子但耳聞車而眼不見。故擧聲譬。
衆人眼見城故擧色譬也。但城譬之中非無
有聲。如導師撫慰乃至集衆告言皆是聲也。
車譬之中非無有色。如長者指門外示彼三
車即是色也。但城據眼見車就耳聞。如前正
意。問。既擧二輪爲譬者有二輪事不。答。二
譬皆是佛説。但是説法輪。無有現通事。故非
神通也。問。三車及化城何異。答。前已釋
之。未盡者更説約此別爲四句。一者實而非
權。謂一大車。二者權而非實。即二使及化城
也。三者亦權亦實。謂三車也。於一説三故爲
權也。餘二非眞唯一爲實故名實也。四非權
非實者前。雖有三句唯成權實二句。權實是
因縁義。故權實則不實。實權則非權。直唱權
實。宛然而未曾權實即第四句也。又若約五
乘者人天乘非一乘。故非實非三乘。故非權
爲第四句。問。二使與城何殊。答。前已釋
之。未盡者更序之。一者使就人爲譬。人能
指示是非如教能詮理邪正。城以法爲譬但
明止息耳。二者使人動而城靜使動喩説教
被縁。城靜取安隱無患也。三者使人喩教。
一城譬理。四者使人有二即四諦十二縁城
則唯一兩智不殊。二涅槃無異也。問。二乘
二智有異。云何無異。又入無餘無異。有餘
有異。云何無異耶。答。可兩望之。取其同得
二智。同得二涅槃。故言無異。此可譬一城
也。取其二智不同有餘差別。則譬二教深淺。
如兩車麁妙也。五者二使但在因中。入城登
車皆據果地。六者二使譬教門通詮因果。城
車則但在果門。七者二教詮爲無爲。而但體
是有爲。城車通爲無爲也。八者城則是無。使
則是有。實無小乘究竟果故云無。化作無教
是佛説而不無佛教故言有也。問。既實無究
竟果而權明有者。亦實無小乘教亦權説有
小乘教。此義應齊。何故不例。答。非無佛之
言教。爲會小教歸一大教故。云我此九部法
隨須衆生説。入大乘爲本故教有也。究竟之
果既無不可會歸一果。如不可從化城歸寶
所也。問。若果是無不可會者。智斷無。應不
可會。何得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答。可細
尋其旨也。此智斷可兩望之。若言智斷究竟
此則無故不可會。而有此不究竟之智斷。
宜會歸一乘。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也。論
釋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謂前菩提心退已
還發前所修。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此意
明取菩提心善根故是菩薩道耳。二乘智斷
皆是菩薩道之遠縁。人天善根亦爾也。問。
何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薩果。答。二乘正謂
是果而非道。今斥其病故云是道非果。道者
因義也。汝等所行若因若果皆是菩薩家道
耳。問。菩薩有果如信解中云我今得道得
果。大品云有法是菩薩道。無法是菩薩果。何
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薩果耶。答。約此義亦
得也。但今言道者取菩薩若果若道望佛並
爲因。皆悉是道故言是菩薩道耳
法華玄論卷第七



法華玄論卷第八
 胡吉藏撰 
論曰。轉法輪具四義。一輪二轉三方四降敵。
輪者大乘以無生滅觀爲體。小乘以生滅觀
爲體。大乘無生觀爲輪。略具十義。一唯聖王
有餘人則無。唯無所得聖王有此無生滅觀。
有所得人則無。二自然成就不由工匠。佛
菩薩了諸法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得無生觀
非破生滅故有無生也。方便品云。諸法從本
來常自寂滅相。三輻輞具足。無生觀圓則衆
行皆備。四自在王前導。以無生觀常居衆行
之首。五餘人不能壞。天魔外道不能壞。六
能摧怨敵。得無生觀能破一切生心動念。
七停空不墮。得無生觀常在實相虚空不復
退轉。八圓而無際。得無生觀離斷常諸邊。九
上下迴轉。得無生觀能於生無生不相妨礙。
如法身無生無處不生。以無生故諸趣門閉。
即是上迴無處不生而生五道。謂下轉也。十
速疾得無生觀心無所礙。一念遍知。所言
輪者轉輪爲義。前佛得如實悟授於後佛。
衆生不盡輪無息時。故云輪轉也。又輪者
謂具足義。此無生觀無徳不含。如波若説
一念具萬行。又輪者圓正義。無生實觀圓正
不偏也。問。何故名法輪復名梵輪耶。答。可
軌名法清淨名梵。十住論云此輪能除衆生
三毒使得清淨。故云梵輪。婆娑云梵音説故
名爲梵輪。釋論文已具足。次論位但一無生
中道正觀。約明昧不同開爲四位。初地至三
地名信無生。四地至六地名順無生。七地至
九地謂眞無生。十地至佛地謂寂滅無生。
即喩四轉輪王也。又地前亦具四位。外凡
十信信無生。次十住謂解無生。十行因無生
起行。十迴向明解行具足順無生流。後四名
似輪。前四名眞輪。似中内外凡。眞中並不並
如一乘中釋。問。何故地前至佛皆無生觀
答。般若云菩薩初發心皆學無所得。以無所
得故能從一位至一位耳。有所得是魔眷屬
無道無果。是故皆學無生。問。云何名無生
觀。答。於一切生死涅槃縁之與觀不生心動
念。故名無生。是故經云。動心是魔網。不動
爲法印也。次釋轉義。既以無生爲輪即以
無轉爲轉也。淨名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
本來常清淨。像法決疑經云。鹿薗不説鵠樹
無言。善吉云我無所論乃至不説一字。大經
云若知如來常不説法是則名爲具足多聞。
此皆無轉而轉。故言無所言。但轉有二種。
一者他轉二者自轉。此二種開三種成佛。一
者法身成佛。謂坐無生觀道場將滿不二念。
若假諸佛爲作因縁故。無生觀輪於心中轉
名爲他轉。二者應身成佛。謂十地行滿坐於
道場無師自悟名爲自轉也。此二皆是大乘。
三藏所無。次明三僧祇劫行滿三十四心成
佛。亦無師自悟得眼智明覺此三藏成佛。成
佛雖多不出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一爲本。
後二爲迹。大小爲論初二大乘後一三藏。權
實而言三藏辨權大乘有權有實。法身爲實
成迹身爲權成也。次就應身成佛復有自
他。婆娑云佛在菩提樹下轉自身法輪。謂自
得無漏慧行四諦境。於鹿園爲他身轉法輪。
謂陳如等有應發之慧須佛言教爲其扣發名
爲他轉。但自轉之義就初成道。此義則短。
從爾已後皆屬他轉。故他轉時長。小乘既爾
大乘亦同也。次明方義。轉必有方所即是
轉境義。若爾小乘生滅觀照四諦境。故輪於
四方轉。大乘明無生滅觀於一實諦方轉也
問。云何爾耶。答。小乘以苦集爲相生。滅
道爲還滅。境即生滅觀亦復然。故生滅境發
生滅觀。生滅觀照生滅境。所以言生滅之
輪四方轉也。大乘則明不苦不集故不生。
不道不滅故無滅。故名一諦。以無生滅一
諦發不生滅一觀。無生滅一觀照無生滅一
境。故云無生滅輪於一諦方轉也。然轉輪既
是無轉而轉。境生亦無生而生。無轉而轉雖
轉不照。無生而生雖生不發也。次明小乘之
輪於四方轉。大乘亦爾。但小乘於有量四方
轉。大乘於無量四方轉。問。小乘有量故有
生滅。大乘無量亦有生滅。量無量乃異。生
滅觀應同耶。答。亦不同也。大乘明苦者如
大經云。解苦無苦爲苦諦。又云五陰洞達空
無所起。是苦義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寂滅
義。豈同小乘逼惱爲苦。已有還無稱爲滅
耶。次明降怨即辨輪用。小乘於四諦方轉
降四諦下怨。正觀之輪於一實諦方轉降生
滅斷常怨也。又小乘輪於有量四諦轉降有
量四諦下惑。大乘輪於無量四諦方轉降無量
四諦下惑也。次明權實。以内照四諦爲實
智。外説教爲權智者。佛自轉法輪則轉之與
輪皆是實智。若爲衆生轉法輪者則所轉之
輪爲實智。能轉之教爲權智也。次明教智
兩輪。問。大經云諸佛世尊凡有所説皆悉爲
轉法輪也。此用何物爲轉云何爲輪耶。答。
可具二義。一者佛教爲能轉。衆生智爲所轉
之輪。以諸佛説法皆能生物智慧故。以佛教
爲能轉。衆生之智爲所轉之輪也。二者以教
爲所轉之輪。以佛智爲能轉也。所以然者佛
二智能説二諦。二諦之教爲所轉之輪也。問。
前云教爲能轉。衆生二智爲所轉之輪。與後
相違云何會通耶。答。佛爲衆生轉法輪要須
具二種能所。一者以二智説二輪。則二智
爲能轉。二諦教爲所轉之輪。二者二諦教復
能發生衆生二智。則二諦教爲能轉。衆生二
智爲所轉之輪也。初則智能諦所。次則諦能
智所也。問。就佛自轉亦有能所不耶。答。佛
二諦能發生佛二智。則二諦爲能轉佛智爲
所轉之輪。合前則有三種能所也。問。教云
何名輪。答。教有摧邪顯正之能亦名輪也。
以智爲輪通自他。以教爲輪但爲他也。問。
智教爲輪出何文耶。答。大經云。凡有所説
皆名爲轉法輪此教也。淨名云得無生忍轉
不退輪。以智爲輪也。十住論具出二解。一
云十二種行爲輪。十二種行謂眼智明覺此
用智爲輪。二云分別三乘之法名轉法輪。
用教爲輪也。次明三輪義。一爲聲聞轉四
諦此則三轉謂示勸證也。爲縁覺明再轉。謂
十二因縁相生及以還滅也。爲菩薩説六度
輪。但明一轉。不三説六度。亦不言有生滅二
也。問。何以知然耶。答。法華經文自作此
判。四諦則言三轉。十二因縁則言生滅。六
度直説而已也。問。何故爾耶。答。示聲聞根
鈍故三轉。示縁覺中根故再轉。示菩薩上根
故一轉也。次明通方義者。聲聞既三轉。餘二
亦然互例也。又通者三乘人同觀十二因縁。
故得通爲三乘人轉十二因縁法輪。但就十
二因縁教可分二位。爲二乘人説生滅十二
因縁故名爲二轉。爲菩薩説無生滅一中道
正觀名爲一轉。故中論云。前於聲聞法中説
生滅十二因縁。次爲菩薩説無生滅十二因
縁。生滅十二者即是相生及還滅也。爲菩薩
説無生滅十二者。十二本不生今亦不滅也。
次明四諦通別者。爲二乘人説有量聖諦。爲
菩薩説無量聖諦。問。何文明爲縁覺人説四
諦耶。答。十二相生即苦集。還滅即滅道。義
可知。又釋論往生品云。菩薩若證四諦成辟
支佛。即共文也。次明六度通別者。通得爲三
乘人説六度。大品發趣品云。阿羅漢辟支佛
諸佛因六波羅蜜到彼岸。攝大乘論云。凡夫
二乘皆有六。但六不同菩薩耳。問。若三乘
皆六者。亦應但名波羅蜜不。答。二乘人行
此行到涅槃彼岸。亦稱波羅蜜。但不能到佛
道彼岸故。比菩薩非波羅蜜耳。又釋論明小
乘人具有六度。以佛毘曇即是波若。定即禪
戒爲尸羅。道品中精進即毘梨耶。能忍呵罵
即忍。有布施即是檀也。問。六度即是四諦
不。答。六弊相生爲苦集。六行能滅即道諦。
所滅之無謂滅諦。亦得具四諦也。次明別釋
聲聞三轉義。問。何故明三轉耶。答。三世十
方諸佛法語不過三。鹿園之時此是初轉法
輪。示諸佛法所以三説也。二者爲衆生有三
根故三説。釋論第百卷云。受法者有三種利
根一聞即悟。中根二聞方解鈍根三説始悟。
婆娑亦作此判也。問。爲五比丘三説四諦。
此中云何有三根耶。答。此中有八萬天及五
人。何故無三根耶。三者發生三慧。是故三
轉初轉生聞慧。次轉生思慧。三轉生修慧四
者初轉生未知欲知根。次轉生知根。三説
生知已根。五者初説生見道。次説生脩道。
後説生無學道。問。鹿薗三説生何物耶。答。但
生未知欲知根。但生見道而具生三慧。至
見道時是脩慧位也。問。何以然耶。答。以五
人及八萬天皆得初道故也。又第一説利根
人生見道。中下未悟。皆在見道前。第二説
利根人至脩道。中根人在見道。下根人未入
見諦。第三説上根人得無學道。中根人得脩
道。下根人得見道也。三慧亦爾。利根人聞
一説得聞慧。則二人未得。第二説利根人
得思慧。中根人得聞慧。第三説利根人得
脩慧。中根人得思慧。下根人得聞慧也。問。
何以知然耶。答。婆娑云。陳如一人得初道。
時四人住四善根也。但三轉有二種。一者四
諦三轉如前。二者一諦三轉。謂是苦。苦應
知苦我已知。集等亦爾也。次明十二行義。開
爲二意一就四諦法輪明十二。次約十六諦
法輪明之轉四諦法輪明十二者。有教十二
有行十二。教十二者即示勸證。四諦成十
二教。十二行者三轉皆生眼智明覺。若教
十二爲能轉。行十二爲所轉。十二行是輪。
十二教非輪也。若明二輪義者。十二諦是教
法輪。十二行是行法輪。若是教法輪則能
轉。唯是一權智。所轉則有十二教也。若是行
法輪。能轉之教有十二。所轉之行亦十二也
問。此教行爲就一人爲就多人。答。教通一
人多人。自有一人具禀示勸證三。自有三根
人禀三各得悟。若就見諦道論十二行者。要
是三人。利根人聞示轉即生眼智明覺。故得
見諦。中下亦爾。以三人合擧故言十二行也
問。何故約見諦明十二行耶。答。此就鹿
薗。明陳如及八萬諸天得法眼淨故作此説
也。又約小乘義。見諦道正是法輪。小乘舊
義云。牟尼説見道疾。故名法輪。瞿沙亦爾。
故云或復説八支轉至於他心。八支猶是八
正道。八正道即是見道。然瞿沙解轉與雜心
不異。但雜心明轉與輪皆是見諦解。就兩義
分之。取見諦無漏解。有摧破義故名爲輪。
此解速疾説之爲轉。瞿沙明佛自悟八正至
五人心中故名轉也。問。何以知三轉生三道
耶。答。釋迦初轉但明得見諦解。故就見諦
道。大通智勝初轉時皆得羅漢。羅漢必經三
道。故知就三道明三轉也。薩波多明唯見道
名法輪。僧祇部明諸佛凡有所説皆名轉法
輪。釋論云。但初説名轉法輪。後去因初亦名
轉法輪也
次明四十八法輪者。如一人得眼智明覺。開
此四心則成十六心。謂苦法忍爲眼。苦法智
爲智。比忍爲明。比智爲覺。與三諦皆爾。故
成十六。三根人各得十六故成四十八行也。
次明轉十六諦法輪。亦應有示勸證。則成
四十八教法輪。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故是四
十八行法輪也。此非是苦忍十六心。乃是苦
無常十六心也。一人三人具得四十八教。
若是行輪四十八者但約三人也。問。四諦十
六諦何異耶。答。略廣爲異耳。又爲利根人
但略説四諦。爲鈍根人廣開十六。又四諦爲
章門。十六爲解義。又廣説爲十六。爲易持故
但説四也。問。前明四十八行。後復明四十
八行。云何異耶。答。若轉四諦法明四十八
行。必是約見諦也。何者以見諦十六心約三
根各得十六故。故成四十八。思惟不必備
觀四諦。又作九無礙九解脱斷惑。不明十六
心故不得作四十八也。若轉十六諦法輪者。
此通見思。以見思皆得作十六諦觀。故成十
六行。但前十六唯就見諦故別。後十六即通
也。次明以四句束之。一開教開行。謂十六
諦十六行也。二合教合行。謂十二教十二行。
三合教開行三轉十二教爲合教約三根四十
八開行也。四合行開教。約一人具聞三轉十
二教。故名開教。但生一眼智明覺爲合行也
問。今明小乘與數論明小乘何異耶。答。存
言雖同其心則異。如淨名序小乘法輪云三
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若爾者
雖復開之與合境之與行皆是因縁。假名之
轉。因縁轉此是無轉而轉無所轉。故云其輪
本來常清淨。乃至境無所境開無所開。如此
乃得名轉法輪。亦乃得名法眼淨也。若有所
轉此是轉顛倒。不名轉法輪。若有所見乃名
顛倒見耳。不名得法眼淨也。華嚴性起品序。
小乘法輪無所轉無所還名轉法輪。問。無轉
而轉。爲是大乘中説。爲是小乘中説耶。答。
大乘中序佛説小乘轉法輪意如此也。若不
如此悟者是人不得大乘意。亦不得三藏意
也。次別明大乘轉法輪有四句。初轉四諦輪。
次轉二諦輪。次一諦輪。次無諦法輪。小乘
但有三轉而大乘具有四轉。此四轉皆是舒
卷明義。舒之從無諦爲一諦。一諦爲二諦。
二諦爲四諦卷之則合四爲二諦。二諦歸一
諦。一諦歸無諦。四轉法輪者。一中道佛性。法
華亦然。約此開四諦。迷之則成苦集。悟之
則成滅道。迷之成苦集者。如隨其流處六味
不同。一切諸業煩惱即集諦。生死苦惱即苦
諦。悟之即有十信乃至等覺地名爲道諦。
如來地一諦一依寂滅涅槃名滅諦也。次合
此四諦唯成二諦。三諦入有爲相。滅諦入無
爲相。唯有常無常二諦。亦是空不空二諦。
無常即是可空。涅槃名爲不空。故云空不空
二諦也。次合二諦唯成一諦。有爲虚妄不名
爲諦。常住眞實故名爲諦。如大經七義釋之。
次泯一諦以歸無諦。如經云所言空者不見
空與不空。不見空者不見有爲生死空也。不
見不空者亦不見涅槃不空。又生死是空。而
今通言不見空不空者。涅槃爲不空。亦不見
有不有。若爾即不見生死空不空。亦不見涅
槃有不有。故非空非有非生死非涅槃。即是
無諦。又大經十三卷云。鹿園唱小而無言。
雙林大音而不説。呵文殊謂轉斥時會有聞。
即如此相始名轉大法輪。故前云若知如來
常不説法。是名菩薩具足多聞。次雙泯大小。
以生滅爲小輪。以無生滅爲大輪。此是無生
滅生滅生滅無生滅故。非生滅非無生滅。非
大非小不轉不還。故云其輪本來常清淨也。
佛如斯而轉竟無所轉。縁如斯而悟竟無所
悟。無所轉始爲妙轉。無所悟始名妙悟。故
肇公云。玄道在乎絶域。故不得而得之。大
音匿於希聲故不聞而聞之矣。五百由旬
義。論曰。佛法雖復深曠而大要不出生死涅
槃迷悟二&T050610;也。諸師盛引五百由旬廣證諸
義。故須評其得失。此義若成衆證皆立。斯
義若壞衆證皆謬矣。有人言生死有四種。一
流來生死。二變易生死。三中間生死。四分段
生死。今但明三種生死以譬五百不説流來。
流來是有識之初。今明反原之始故不説也。
三百謂分段生死。四百是七地。中間生死五
百是。八地已上變易生死也。評曰。此釋五
義爲失。一者四種生死經論無據。勝鬘云因
五果二。果二者一分段二變易。因五者謂五
住地。離二生死別立流來生死及中間生死。
應離五住外別立煩惱。離漏無漏業別更立
業也。二者法華明五百。而不増爲六百減成
四百者。經明二種生死亦不可増減。若二生
死遂有増減則五百義亦同然。三者釋論云。
菩薩有二種身一肉身二法性生身。肉身則分
段生死。法身謂變易生死。若二生死外別有
生死。應離二身外別更有身也。四者論又云
阿羅漢捨三界肉身受法性生身。故羅漢唯有
二身。則但有二生死。離二之外無別生死也。
五者若以四百爲七地則三百爲六地。若爾
二乘斷惑便與六地齊功。若二乘斷惑齊六
地者無有是處。二乘極久唯六十劫或百劫。
菩薩至六地時二十二大僧祇劫。略據一文
詳之則菩薩求佛道而迂迴。二乘望大覺爲
直路。而衆經呵斥二乘便成妄説。又大智論
云。二乘去佛道迂迴。不如直往菩薩。以經
論詳之不應作此説也。此義至有聲聞無聲
聞中當廣論之。有人言但有二種生死。如
勝鬘所説。但此中三百喩三界。四百喩七地。
二國中間難可過度。五百喩八地已上。評
曰。經明七地難可過度。就菩薩法中自論難
易。云何用此以化二乘人耶。又若以四百喩
七地。則應三百喩六地。則二乘還與六地齊
功。有人言斷見諦惑爲一百。斷五下分結爲
二百。斷五上分結爲三百。斷恒沙煩惱爲四
百。斷無明爲五百。評曰。不然。初果傾三
界見諦。已度三百一半。不應言一百。又
未斷欲界思惟。未度一百。若過若不及也。
又經説三界爲火宅。二乘出火宅。即是度三
百。不應有此解也。四百爲恒沙。五百爲無
明。還配地位者同前評也。有人言。三界爲三
百。七住及二乘爲四百。七地已上爲五百
評曰。三界爲三百則如前判也。後二還以配
地過同於前。有人言如大經云。須陀洹八萬
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到者至於菩
提心處。如三根人領解。即是發菩提心。以
五種人來至菩提心處故言廣五百也。此取
極鈍根人故云八萬劫到耳。若利根人不必
須多劫。釋迦一期出世得四果者。聞法華皆
發心即名至也。評曰。是義不然。經明度三
百由旬立二乘地。豈是度五人耶。問。五人
並發菩提心名度五百。如初果經八萬劫發
菩提心。是超二乘地名度五百。評曰。此乃
是大經明五人發心離於五位。今非此中意。
所以然者上來皆明權實之義。今譬亦明權
實。度三百立化城此是權。度五百至寶所名
爲實。故廢化城進寶所。若明度五人者皆是
進寶所譬。失立化城譬意故此非解也。次總
評。上來諸釋皆非經意。所以然者。此經三
周説權實。有法譬有合譬。此五百由旬亦有
合譬。諸經師不觀合譬文不解合譬意。故引
餘處經意以釋此文。故皆僻謬也。次出今譬
意今所釋者。三界爲三百。聲聞地爲四百。
縁覺地爲五百也。問。以何義故作此釋耶
答。今以二義作如此判。一者三百爲凡夫地。
二百爲二乘地。此二障於佛道。欲求佛道須
免斯二障。故釋論云。菩薩退有二事。一貪
三界二樂二乘。今免二退故得入菩薩位進
至寶所。又三界名有見地。二乘名空見地。
空有二見傷菩薩中道正觀。今欲修菩薩行
求於佛道。應離此二地也。又三百以生死爲
障。二百以涅槃爲障。地論云。菩薩度五道
復淨涅槃。以五道與涅槃皆是障故。又華嚴
云。大藥樹王不生二處。一者深水二者火坑。
火坑深水即是二乘及邪見凡夫。此二不能
生菩提心大藥樹王根。是故菩薩須離此二
地也。又三界是二乘牢獄。二乘地是菩薩牢
獄。故二乘欲出三界。菩薩欲出二乘地也。
又三界凡夫多修福徳而無智慧。二乘之人
多有智慧而無福徳。以二輪不具無由至佛。
故須離之方登大覺也。又行有三種。一者凡
夫不能自行。亦不能化他行。二者二乘但能
自行。而不能化他行。則行不具足。菩薩修
自行故出凡夫地。修化他行故離二乘地也。
又攝大乘及地持論明障。有二種。一惑障。二
智障。脱三界煩惱但離惑障。未離智障。若
出二百便離二障也。又生死有二種一分段
二變易。若凡夫受分段。二乘受變易。離凡
夫故不受分段。離二乘故不受變易。又生死
因縁凡有二種。一有漏業因四取爲縁。二無
漏業因無明爲縁。凡夫有有漏業及四住煩
惱。二乘有無漏業有無明煩惱。今度此五百
則斷此因縁故生死永盡也。問。若如後三義
還同舊釋耶。答。舊不數二乘爲二百。豈同
舊耶。次引證。問。此釋出何處文耶。答。釋
論解大品聞持品云。菩薩度四百由旬則去
佛道不遠。論云三百喩三界。四百喩二乘
地。菩薩度此二地知必作佛。但大品合二乘
爲一百。法華開爲二百。雖開合不同意無
異也。問。大品已明此譬者與法華何異耶
答。大品但明菩薩度凡聖二地。未明二乘爲
權。猶闕化城之意也。問。既未辨化城亦應
未明寶所耶。答。大品已明顯實相。故辨寶
所。猶未開權故不明化城也。問。大品可用
此喩法華何必同耶。答。下合化城譬中佛自
作此説也。如經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爲
止息故説二涅槃。此合度三百由旬譬也。若
衆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爲説。汝所
住地近於佛慧。此合度二百由旬譬也。文
既分明無勞惑也。而經師都不見此文。横引
餘事以釋故失經旨也。又不以二地爲二百。
復以何文合二百耶。又責舊經師曰。譬説之
中明一化城今合譬文何故乃明二地。不應
一二相違。今明開合皆有其旨。所以合者略
明六義。一同出三界。二同得盡無生智。三
同斷正使盡。四同得餘無餘二涅槃。五望波
若三慧品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以六義
同故合二乘爲一化城也。而開爲二地者略
明十義。一行因久近如百劫六十劫等。二
者根有利鈍。三從師與獨悟。四聲聞無大悲。
縁覺有小悲。如鹿犀之喩。現釋論也。五聲聞
不必有相好。縁覺必有。但小多不定。六聲聞
觀法略謂四諦。縁覺觀法廣謂十二因縁。七
聲聞説法則令人悟於聖道。縁覺不能令至
燸法。及得賢聖事。出大經。八羅漢必在佛
世。縁覺不定也。九聲聞或頓證四果或復
漸證。縁覺必頓證如三藏佛。十縁覺現通多
説法少。聲聞不定。以具十義故開爲二地。
是故三百譬三界二百喩二地也。問。譬喩品
何故合三界爲一宅。開教門爲三乘。今何故
開一宅爲三百。合三乘爲二百耶。答。前明
同爲苦火所燒。故合爲一宅。求出者有三根
人不同。故教門開爲三乘也。今明佛道長遠。
三界及二乘地是大惡之道要。須度之然後
得佛。是故開一宅爲三界。三乘中但二乘地
是障佛乘非障。故但明二百也。問。何故以
凡夫地爲三百。小乘地爲二百耶。答。蓋引
進之言。明汝所度已多。汝所住地近於佛
慧。唯二百在耳。當怒力精進。寶所不遙也。
以理言之則所度猶少未度猶多。二乘發心
始入十信。方經五十二位三十三僧祇劫方
至佛耳。爾前極長百劫修行故所度猶少也
問。若所度已多是引進之。言則此經未成
了義耶。答。深有旨也。明佛道雖長。若能
度凡夫地及離二乘地者後進修行不復爲
難。故名爲近佛。如萬里之行唯五百里多難。
若過此道則前進爲易也。次論惡道。問。何
故説五百由旬皆是惡道耶。答。上諸義即明
惡道竟。貪著三界及深二乘。能害菩薩法身
惠命故言惡道。二者佛及弟子已四處開權
顯實呵責二乘。鈍根聞之猶未領悟。方便品
云。小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
別説諸果。次身子章云。我昔於空法得證。
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譬喩品云。唯有
一大車。唐捐門。外實無三車。信解品云。佛乘
如大豪富長者小乘之人如。眇目痤陋無威
徳者。乃至貧窮下賤除糞之人四處。雖種種
呵斥二乘稱歎大道。鈍根聲聞猶故保執。是
以今説惡道譬喩明三界二乘皆是惡道。汝
今云何欲樂住耶。又昔於大通佛所已欲度
五百由旬。今積行彌劫云何退住惡道。譬如
父母呵子云乃不長進何爲退縮。又凡夫以
三途爲地獄。二乘以三界爲地獄。菩薩以二
乘爲地獄。故大經云。今我怖畏二乘道果。
如惜命者怖畏捨身。汝今云何樂住地獄。
又本畏生老病死。求涅槃樂。三界及二乘地
未免生死之苦。故名惡道云何欲住。又此
凡聖二地未免四魔。故名惡道。三界具四魔
二乘具三魔。煩惱未斷故有煩惱魔。方便受
身故有陰魔。無常所切即是死魔。明此二地
未免四魔。但前進不可住也。又華嚴性起品
明即事而言四乘皆苦。爲三途苦説人天乘。
爲三界苦説聲聞乘。爲聲聞根鈍少福有徒
師之苦。説縁覺乘爲縁覺福慧未圓結習不
斷之苦。故説佛乘以有四苦名爲惡道。本欲
厭苦今未脱之云何欲住耶。問。若二乘地是
惡道者何故文云度三百由旬。説二種涅槃
耶。答。此則是開權顯實義。昔説惡道爲涅
槃。欲引出三界。今指涅槃爲惡道令離二乘
不相違也。又有三句。一惡而非善。謂三百
也。二善而非惡。謂度五百也。三亦惡亦善。中
間二百能度三界故爲善。以是佛道巨患故
名爲惡。故經云。求二乘者名爲不善。既稱不
善豈非惡道耶。問。會二行皆爲菩薩。云何名
惡道耶。故不應以二乘地喩二百也。答。亦
會人天善入一乘。云何以三界爲惡道耶
問。三界煩惱可得爲惡道。善是清昇云何爲
惡耶。答。三界煩惱心所起善。皆是不動不
出非是乘義。二乘心所起善亦不動不出。亦
非乘義。問。云何凡聖二善倶不動不出耶
答。凡夫善不能出分段。二乘善不能動出變
易。又有二種闡提。一凡夫闡提。二聖人闡
提。凡夫不信出三界者名凡夫闡提。二乘不
信一乘名聖人闡提。破凡夫闡提始生小信。
破二乘闡提始生菩薩十信也。因此轉悟方
入菩薩道。次論至寶所義。問。若以三界及
二乘爲五百者。度三界及二乘地應至佛道。
此譬以寶所喩佛道故也。答。三界及二乘是
佛道巨難。若能度之必至佛道。故大經有三
處文。明二乘至義。一云至菩提心。二云至菩
提。三云至大涅槃。然二乘經爾所劫。但應
至菩提心耳。而言至大涅槃及菩提。以至菩
提心必至佛道及涅槃故也。問。五人云何至
菩提心必至佛道耶。答。五人發菩提心時必
是雙厭之。人既登聖位故必不作凡夫。今復
發菩提心則厭二乘道。是故此人不起凡夫
行。亦不起二乘行。所以至佛道也。問。大經
何故擧三文耶。答。要須三文義乃圓足。至
菩提心謂至因。至菩提及涅槃名至果。果中
有菩提智果及涅槃斷果。所以説二。今欲具
説始終總攝因果故有三文也。又度五百由
旬至佛者譬意具三。一惡道二好路三寶所。
合譬亦三。一發菩提心謂度惡道。二行菩薩
行如平坦好路。三得佛道如至寶所也。問。譬
無此意云何穿鑿耶。答。理數應然豈可度二
乘地便得佛耶。又下偈中具足明之。今爲汝
説實汝所得非滅。此明度五百惡道也。爲佛
一切智。當發大精進謂行菩薩行。即好路也。
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謂得佛道也。又
度五百即至佛者。三百爲分段生死。二百
屬變易生死。度於二種生死必得至佛也
次論多少。問。何故度五百不多不少耶。答。
如前十義及惡道中説。又唯有五乘故但度
五百。人天乘是三百。二乘是二百。故佛乘度
此五百。以聲聞乘度三百縁覺乘度四百佛
乘度五百故。不得多少。此明一人始終度
五百。亦得五人度五百。如大經一人具七。
七人具七也。問。釋迦舍那教門明度云何耶
答。舍那直説一乘明頓度法門。直令菩薩
度於五百也。釋迦初三後一具漸頓義。昔
已令諸子度三百。今復令度二百謂漸度。若
爲始發心菩薩説法華經即令頓度也。問。昔
亦明頓度不耶。答。昔爲菩薩亦令頓度五
百。如大品四百之喩。但未明三百爲化城耳
問。昔未明三百爲化城。亦應未明五百惡
道。答。二乘是佛道大患。是故已説是惡道。
但二乘根縁未熟故。不得明化城也。問。昔
度今度何異。答。昔但令菩薩度五百。令二
乘度三百。今教令菩薩度五百。明二乘人
已度三百。但令更度二百耳。問。法華叵有
菩薩不度五百而修行耶。答。亦有此義。如
位不退菩薩已過凡夫行及二乘行。此人已
度五百惡道但修菩薩行。入平坦好路進至
佛果寶所也。若就二生死爲五百者。唯佛
度五百耳。問。若爾無有菩薩得離二乘地者
耶。答。勝鬘經云。聲聞縁覺大力菩薩皆共
在不可思議變易生死中。就此而論菩薩與
二乘。共在生死中不得相離也。問。叵有菩
薩與二乘不共在生死以不耶。答。攝大乘論
明七種生死。界内通名分段即三種生死。界
外有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即變易是也。二
因縁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後三生
死唯菩薩受生。二乘在變易生死内。故菩
薩與二乘有共生死義。復有不共義如彼論
廣説也。安樂行義八重第一來意。然此品
雖是法華之一章。實通辨菩薩之要行。夫
欲自行化人弘道利物者皆須依之。問。何因
縁故説四行耶。答。上品末菩薩聲聞皆云弘
經多難。弘經多難或生退沒妨自行化他。
故説四行。身心安樂自行化人則無所廢。又
大判位行略有三種。一發菩提心。二行菩薩
行。三得佛果。上三周説法即是發菩提心。
今此一品即明行菩薩行。寶塔已去明佛果
也。又上三周明開三顯一之義。謂智慧門。
次歎法美人明流通。謂功徳門。物情便謂有
三有一有福有慧。是故此品泯寂斯念。勸菩
薩觀諸法如實相。不有不無不二不一。而
不失三一方便。自行化他雖有三一。三一只
是無三無一。爲是因縁故説此四行。如説經
大意釋也第二明四行名不同。光宅云。一
空慧行。二説法行。三離過行。四慈悲行。但初
行中辨空慧。後三不明。故初名空慧行也。
第二行中廣明説法。第三行中亦有説法。説
法義略故第二名説法行。第三行中廣明離
過。餘行文少故第三名離過行。第四廣辨慈
悲故名慈悲行。第三亦有慈悲。慈悲文略不
名慈悲行也。生公及注經列四行名。第一空
寂行。第二離憍慢行。三離嫉妬行。四者慈
悲行。生公不以説法別爲一行者。下偈云。
安住四法然後説法華經。此明内住四法外
説法華。故不以説法爲一行也。今用生公
所説也。問。觀第二行文實是明説法。不應
言離憍慢行也。答。由初行有解。次行無慢。
内具此二故外無是非。方能説法耳。次明四
行體。光宅以假實二空爲初行體。評曰。假
實二慧此猶小乘論意耳。正可通彼阿含不
應用釋。方等如前評之。有人言假實二空似
解爲體。評曰。二空失已如前義。似解義又
不可。下位高人皆通用四行。偏據似解而棄
眞明非可用也。有人言初行以忍辱爲體也
評曰。不然初文具明空有解行。忍辱是有
行之一枝亦非所用也。今所明者初行正是
二慧爲體。何以知然。夫欲説法要須正解
二慧。是菩薩妙悟不同凡夫二乘。故以二慧
爲體。故文云觀諸法如實相空無所有。謂實
慧也。但從顛倒因縁生謂方便慧也。第二行
體者光宅云。説法行用言辯爲體。有人言
用權智爲體。今依生公及注經用離慢爲體。
上明二慧已有能説之功。但恐内恃明解外
相是非。故明離慢爲體也。第三光宅云離過
行即以離過爲體。龍公云。不説他人好惡
長短。印師云離七支惡。復有人言離慢爲
體。今依生公以離嫉妬爲體。憍慢則貴已卑
人。嫉妬則惡人勝已。斯二是弘法之大患。
傷菩薩之本懷。故説離之也。第四慈悲行。
經有明文。衆師更無異説。但慈悲有三。一
衆生縁見有衆生。二法縁不見有衆生而見
有法。三無縁。此三異者亦得三人具三一人
具三三人具三者。外道有衆生縁。二乘法縁。
菩薩無縁也。一人具三者。始行爲衆生縁。
中行爲法縁。上行爲無縁。今品所明者既發
趾標生法二空。則以無縁爲正宗也。問。既
言無縁則應不縁衆生。何名爲慈悲耶。答。
縁衆生如實相故名無縁。無縁者不復起衆
生見及法見。如實相而識衆生故名無縁也。
第四釋四行名。初行處近處。此二種是所
行之處。擧所目能從境爲稱也。中間二行離
過受名。第四慈悲當體爲目。通稱安樂者。
安住四行故身心樂也。又行此四行身安心
樂。又外縁不動爲安。内心適悦爲樂。又安
爲離苦樂名得樂也。又身安心安身樂心樂
也。初義爲正也。第五明開合。龍師云初一是
身業。次一口業。後二爲意業。此皆大判耳。有
人言初二主智慧。初一爲空智。次一爲有智。
後二主功徳。初一爲止善。後一爲行善也。今
所明可爲四雙。一者初一爲解。後三爲行。解
中具空有二解。行中有離得二行。中二爲離
行。後一爲得行也。又初一爲智慧智慧中有
空智有智。後三爲功徳。功徳中有止有行。中
二爲止。後一爲行也。又初一後一爲得。中二
爲離。又前三爲自行。後一爲化他。化他拔
苦與樂。自行中初一爲生解。後二爲滅惑也。
第六明次第。夫有苦者皆由乖理。若具二慧
則是得理。得理者無復苦惱身心安樂。是以
第一先明二慧。雖復有解恐恃解㥄他。或忌
人勝己。故明不憍不嫉。初具二慧又具兩行。
則自徳成立。然後以慈悲被人故次第也。第
七明位。始自發心終于十地皆行四行。但地
前似而未眞。登地唯眞不似。眞位之中有並
不並。就並之中有功用無功用。如前釋也。但
四行就一大體論之必是齊品。但習學不同。
或功徳已深智慧猶淺。或自行已勝化他猶
劣。不定也。第八明同異。問。法師品明三
事。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於空座。與今何異
答。彼前明於有行以有資空。今前辨於空
解以空導有。以空導有空宛然而有。以有資
空有宛然而空。但字不累書故前後説耳。又
前明化他後辨自行。今前明自行後辨化他。
以菩薩先人後己故。前化他而後自行。然
要須自免方能濟人。故前自行後化他也。次
釋法師義。法師義者已如弘經方法中釋
竟。未盡今當略説。依此有五種法師。一受
持二讀三誦四解説五書寫。釋論解滅諍品
云。以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或看文或口
受故言爲讀。常得不忘故爲誦。宣傳未聞故
言爲他説。聖人經書直説難解故解義。此
即有六種法師。望今文互有廣略。今文合
受持爲一。爲他説與解義復爲一。足書寫爲
一也。釋論解無作品。明説波若有十種。十
種皆是就説法中開耳。通稱法師者。法是可
軌義。五人上弘此法。下爲人作師。故云法
師。通自行化他也。又法師者此五人以法爲
師。此自行法師。又法師者法乃尊妙。要由
人弘。人有弘法之功名人爲法師。如云當作
心師不師於心。今亦如此。以弘法故爲法作
師。此化他法師也。次明位。若例四依應起
自内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於初依自有
師資之別。此自明依止之位。今就弘化分之。
外凡已上皆法師位也。次約階品。如涅槃四
依品明有九人。初人於熙連河沙佛所發心。
亦得不謗未能信樂。次一恒河沙佛所發心。
得信樂而未能受持讀誦。二恒河沙佛所發
心。能受持讀誦未能爲人説。三恒河沙佛
所發心能爲人説而不解義。四恒河沙人十
六分中解一分義。五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八
分義。六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十二分義。七恒
沙人解十四分義。八恒河沙人具解十六分
義。此九品人前四人既無解。是弟子位非
師也。後五品人既有解義屬法師位也。此
五人合爲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爲論三
十心位倶皆是法師也。十地菩薩念念化人
皆是法師。自有優劣。如九地得十種四無礙
爲大法師也。問。三業云何攝五種法師耶
答。論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此是意業。然
初非不藉身口業也。書寫是身業。而要假意
業。亦得有口業也。餘三皆具三業也。問。此
五得相離以不。答。受持是意業。得離讀誦
等四。若是讀誦等四要須受持。所以然者由
信心故方有讀誦等耳。問。亦有無信而讀
誦。此應離受持也。答。今不論此也。問。經
中何故先明受持。讀誦解説書寫以爲次第
耶。答。信爲初門故前説受持。以信力故能
讀誦故。能讀誦竟方解義。解義故爲他説
使法流通故書之也。問。此五幾是功徳幾是
智慧耶。答。皆通福慧。但餘四屬功徳。強解
説正是智慧也。問。受持具信念二力。餘四
具幾力耶。答。解説是慧力。亦是精進力定
力也。讀誦正是精進力亦是慧力。但遂強弱
耳。問。此五幾自行化他耶。答。解説通自
他。但化他強自行弱。四通自他自行強化他
弱也。問。何故但明此五耶。答。略擧五耳。
大品及此經勸發品復有正憶念及修集。皆
攝入今三業中故也。問。受持意業可得化他
人不。答。由意業信故能化他人亦有化他義
也。問。此五云何深淺耶。答。依經次第明深
淺者。直信之則易故在前。以有信故能讀。
讀故能誦。誦故能解説。解説故云書寫即是
從淺至深也
次論佛道近遠義釋高原求水譬。論曰此雖
一句經文但尋味之者喜生。抑揚涅槃以四
重五逆謗法闡提皆一類而科之。波若云不
諦讀誦受持故成魔事。今具述異聞詳其得
失。敢希生善庶望免咎。有人言初教如高
原乾土。大品如濕土。法華譬泥。佛果如水。
有人言維摩思益如乾土。無量義經如濕土。
法華如泥土。佛果如水。有人言大品如乾土。
無量義經如濕土。法華如泥。佛果如水。此
三皆執五時説者也。生公云。渇乏求水者。
受持法華求悟佛道。欲得之如至渇乏須水
也。於彼高原穿鑿求之者。一乘於三乘爲難
得。故於法華求解如求高原水也。受持讀誦
爲穿鑿。未能如聞而解猶爲未聞。如見乾土。
若能解者方乃爲聞。如遂至泥知去水不遠
也。注經云。生死渇乏須寂滅之水也。高原
水者一乘理妙。求理於法華如求水也。猶見
乾土者。受持書寫以穿鑿之初爲未聞。未解
去道尚遠如見乾土也。次讀誦以譬施功不
已。聞已解故曰見濕土與泥。注經猶採生公
意。但小加修飾耳。評曰。此譬唯有二意。一
譬去佛道遠。二譬去佛道近。不應紜紜有餘
釋也。又初三師明法華之前諸教去佛道遠。
法華教去佛道近。後二釋但就法華中自論
遠近。未能如聞解爲遠。能如聞解爲近。今
撿經始終皆失旨也。尋長行合譬及偈文具
有二義。一擧餘經對法華以明近遠。二就法
華自論近遠。偈云如是等諸人不聞法華經
去佛道甚遠。若聞是深經近於佛智慧。此擧
餘經對法華以明近遠也。長行云。若未聞未
解未能修習去佛道遠。與此相違去佛道近。
此文具二義。若據未聞爲去佛道遠。此擧餘
經以對法華。若就未解爲遠能解爲近。此據
法華自論近遠。是以衆師偏用一文倶失經
旨也。問。擧餘經對法華明近遠相云何耶
答。法華之前未開三爲方便一乘爲眞實。遂
使求佛之人猶有躊躇。大小之望取佛之心
未決定。故去佛道遠也。法華明有一無三永
息退心求佛意決。故去佛道近也。問。何以
知就開權顯實義明近遠耶。答。下偈云。若
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決了聲聞法者知其
是三權一乘爲實也。又長行云開方便門示
眞實相。即釋近遠之意故知爾也。問。法華之
前即是波若。可云波若去佛道遠耶。答。前
已釋此義竟。今重論之。一者據波若未開權
義邊。即始行菩薩猶有進退之望。或言進爲
菩薩。或謂退作二乘永不成佛。故波若於其
人去佛道遠。若聞法華無三有一。直進不迴。
則法華於其人去佛道近也。二者聲聞不覺。
波若密化二乘令趣佛道。如不覺付財。猶言
波若有三乘教。故保執二乘。波若於其人去
佛道遠。聞法華開權明有一無三。改二乘執
信受一乘。則法華於其人去佛道近也。問。
約大小二人判二經近遠。以理言之波若法
華云何優劣耶。答。波若正明實慧方便慧。
此二是十方三世諸佛法身父母。求佛者要
修學波若如前已説。又求佛道者皆具煩惱。
如老病人寢臥床席不能起居。波若方便二
健人各扶一掖能至佛道。故求佛之人須學
波若。又三界二乘是佛道巨患。以實慧故不
著三界。以方便故不證二乘。離此大惡能至
佛道。故求佛之人要學波若。又波若顯諸實
相。實相是大乘本。由實相故有波若。以波
若心修萬行。萬行皆是無所得。如此萬行能
動能出名爲大乘。若爾波若經乃明一乘之
本。故波若最勝。此即是本中之本。所以然者。
一乘爲三乘本。實相復爲一乘本。波若常明
實相。即波若經爲本中本也。問。實相亦是三
乘本。云何言是一乘本。答。二乘人不能知
本性空。故諸法本性空唯是大乘根本。非
二乘本也。問。波若未開權。則波若爲劣。法
華爲勝不耶。答。法華但明開權之義異波若
耳。若顯實之義終歸波若。所以然者。開權
即改二乘心。改二乘心即發菩提心。若發菩
提心竟即修行學菩薩道。要須詑二慧之胎
方成如來法身之子耳。故知波若爲勝。又
佛始終常用波若化物。初顯教菩薩波若。密
教二乘波若。此從大品至法華前也。次至法
華顯教二乘波若。亦顯教菩薩波若。以顯
教二乘波若故波若亦名法華耳。非波若外
別有法華也。至涅槃明波若即是四種佛性。
大品云。因名波若果名薩婆若。涅槃云。因
名觀智果謂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果果。觀
智與境界更無別體。所觀義即境。能觀義
即智。發觀義爲境。能照義爲智。故波若即是
四性。當知唯一波若。是故最大。又地前四
十心名相似波若。登地去至佛名眞波若。故
知波若竪通於五十二位。即波若最大也
問。波若是何物法如此最大耶。答。波若是諸
佛菩薩觀心。是故一切教皆明此法。一切
佛菩薩無不修行。又波若有三種。一所行
即實相境。謂實相波若。二能行之觀。名觀
照波若。三爲衆生説即文字波若。所行境即
佛菩薩所行處。能行之心即佛菩薩觀。此
二爲自徳。文字波若即是教門化他徳。此
三攝一切佛菩薩能行所行自行化他義無不
盡。雖有千經萬論終顯此法。以一切教皆入
波若中故波若最大。龍樹豈是虚言者哉
問。若爾法華應劣耶。答。法華是波若異名。
但明上來諸義不及波若。故名爲劣。非但
法華不及一切大乘經。皆不及波若。如論
列十種大經而波若最大。問。此語難信。今
重請釋。爲波若明義已了。餘大乘經明義未
了。故判勝劣以不耶。答曰。不也。但波若
專明上來諸義。餘經不爾。據此義故稱波
若最勝耳。問。前言就法華中自論去佛道遠
近義云何。答。大意如生公。注經釋云。今
更須領此意。若聞法華生三慧者即去佛道
近。雖聞不生三慧則去佛道遠。故文云。若得
聞解思惟修習去佛道近。聞解謂聞慧。思惟
謂思慧。修習謂修慧也。就三慧中自論近遠。
聞慧爲遠餘二爲近。如是可知也。問。但應
如生公及注經釋之。所以然者。唯一高原
就中求水有近有遠。唯一法華教中求佛生
三慧爲近。不生三慧爲遠。若以法華前教
爲遠法華爲近者。乃是異原何名一原耶
答。法華波若同是一大乘藏。亦得同爲一
原。又依生公解有前諸妨故可得兩而存之

法華玄論卷第八



法華玄論卷第九
 胡吉藏撰 
寶塔品密開本迹義
河西道朗云。上來開三顯一明法華體竟。從
此去辨果門。謂法身常住理非存沒。注解云
道非存亡古今一揆。然則裂地誦塔以表雙
林非滅。交莚接嚮微顯丈六非眞。生公意
亦同矣。印法師云。上來明三乘之教爲權。
一乘之言爲實。自此以下至神力品。明形權
身實。王宮非生雙樹非滅。此品始開其端。又
亦證上所説至當之極。亦督時會宣通上之
所説也。光宅云此品證上所説不虚。命覓
弘經人也。評曰。初三師但爲開後。光宅唯
爲成前。印公則兩而兼之謂結前開後。考經
始終印釋爲長矣。問。云何證前云何開後耶
答。成前者證上所説不虚。上三周説明一
乘體竟。法師品明受持乃至書寫生無邊之
福。謂一乘用。體用既周宜證説。又三周説
明慧。五法師明福。福慧既圓故須證也。又
三周辨所通之法。五法師明能通之人。人
法既圓須證説也。問。證有幾種。答。一切證
説凡有二種。一人證二瑞相證。多寶浮空分
身嚮集即人證。靈塔涌現謂瑞相證。華嚴中
諸菩薩説法竟亦有二證。十方菩薩來謂人
證。雨華動地爲相證。今佛説經竟。還以佛
依正二果爲證成也。問。何故須證耶。答。一
乘難信。恐釋迦化偏。故古佛證顯諸佛道同
非釋迦偏化也。又既説窮理之法必感非常
之瑞。瑞中之大者莫過三世佛集。時會見之
則未信者信已信堅明。又多寶涌現及十方
佛集。共嘆經福重。命人弘宣則始心終行莫
不受旨。如是等義故證前也。開後者上來
開三顯一明教權實已竟。今次顯如來身方
便身眞實。從現塔至壽量略明三義。一者
明多寶滅既不滅。則知釋迦生亦非生。欲
顯不生不滅爲實身。生滅爲方便。則開身
方便門顯身眞實義。二者集分身開本一迹
多。既互相爲分身。則知彼此皆是迹。彼此
皆是迹必有統一之本。故本一而迹多。迹多
故開身方便門。本一故顯身眞實也。三者命
覓弘經之人。因此則有持品。乃至他方菩薩
奉命弘經。如來便得止其宣持。顯下方菩薩
廣開壽量久已證常也。問。何故但明此三
答。顯身是常必具三義。一者體無生滅。二唯
一法身。三本來是有。備此三門常義乃圓矣。
此據理釋之。又雖有三義束而成兩。體無
生滅唯一法身。則常義已。現但未知爲始
證常爲久證常。故説壽量明久已成佛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