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玄論 (No. 1720_ 吉藏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佛隨俗凡有二種。一者身二者命。前明法身
常住後明壽同太虚。又前明無生滅後辨無
始終。無始終者逸多不見其始。補處豈測其
終也。此總序寶塔品及壽量品竟。晩見論
明三身具足豈非辨常之明據耶。復次欲説
菩薩要行故説是經。問。何故説菩薩行菩薩
行有幾種耶。答。菩薩有四種要行如前説也
 問。何因縁故明菩薩行。答。上以三周開權
顯實破三乘執即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竟
應修菩薩行。如華嚴善財童子。於一一知
識所皆云。我已先發菩提之心。而未知云
何修菩薩行學菩薩道。故次發心即是明修
行也。二者説菩薩行即是説法華經。法華
經正明一乘。一乘即是菩薩行。故就菩薩
行明一乘。故此經云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也。
三者上來自説及證説即竟。欲示弘經模軌。
模軌即是四行。故説菩薩行也。四者爲封言
之徒聞上開權顯實明一辨三。便謂有三一
有開有合。是故今明菩薩行諸法實相。無
上中下非一非三非開非合。三一開合皆是
方便化物。故説菩薩行。五者有人欲求佛道
畏憚生死。多諸患難故退菩提心息諸斷行。
今爲此人故明菩薩有四行令身心安樂。其
人聞已堅固不退。故説菩薩行。六者欲發起
如來壽命之果。故説菩薩行。下品明如來有
不可思議之果。所謂生滅自在無礙。如此妙
果必由妙因。是故今明菩薩行。即是妙因也。
安樂行品竟。復次欲廣説諸菩薩智慧功徳
宣通此法擁護衆生故説是經。如説藥王妙
音觀音乃至普賢等功徳智慧等。問。何因縁
故説諸菩薩功徳智慧耶。答。一乘有二種。
一者諸佛大人之所乘故名爲大乘。二者諸
大菩薩之所乘故故名爲大乘。如十二門論
所辨。上説如來壽及佛知見等是諸佛大人
能乘所乘。今欲明諸大菩薩之所乘故故名
大乘也。二者説諸菩薩功徳智慧不可思議。
令二乘人深生愧恥棄彼所宗。則未發二乘
心者不復發心故説菩薩行。三者凡夫二乘
已發菩提心者修菩薩行。已修菩薩行者宜
解行増進故説菩薩行。四者淨名經云。或
以諸佛而化佛事或以菩薩而作佛事。佛事
不同受悟多種。上來明佛作佛事竟。今欲明
菩薩而作佛事故説諸菩薩行也。五者欲歎
此經功力故説諸菩薩行。諸大菩薩有不可
思議功徳智慧者皆由法華之所成就。若欲
得如此功徳者當行法華經也。六者欲開祕
密藏故説此經。聲聞法中説諸菩薩乃至一
生補處菩薩猶是凡夫未斷煩惱。今明大乘
法中諸菩薩得無生忍。煩惱清淨具六神通。
出一切聲聞辟支佛上。令種種方便分形六
道。利益衆生故説菩薩行。七者欲爲利益未
來一切衆生。令得受持妙法華經。使無留難。
佛雖去世諸大菩薩常在世間利益一切。欲
求請護無願不從故説菩薩行。此總釋藥王
等諸品也。晩見論云。欲明護衆生諸難力
者故説觀音陀羅尼等品。示現功徳力故説
妙莊嚴王品。依過去功徳彼童子有如是力
故護法身。故説普賢菩薩品。此釋與今略同。
如是等觀諸品中意故説妙法華經也。釋論
第百卷云。法華經無量無邊如大海水。以文
無量義亦無量。故知説法華經因經亦復無
量。今但略説也。問。何故不次第論二十八
品耶。答。釋經文流通次第説之。今但序其宗
要耳。問。依何論作説耶。答。大智度論云。觀
諸品中意故明説波若因縁。今還依論意故
作此釋。釋論是解經之模軌。欲釋大乘經者
必須影之也
法華玄論卷第一



法華玄論卷第二
 胡吉藏撰 
第三釋名。具存梵本應云薩達磨分陀利修
多羅。竺法護公翻爲正法蓮華。羅什改正爲
妙餘依舊經。遠公雙用二説。加以多名謂眞
法好法等也。評曰。什公改正爲妙者必應有
深致。今當試論之。正以對邪受稱妙以形麁
得名。以九十六術爲邪五乘之法爲正。斯則
正名劣也。五乘雖正猶未妙極。唯有一乘
最爲無上。則妙名爲勝。故改前翻用後譯也。
頌曰是乘微妙清淨第一勝二乘也。於諸世
間爲無有上出人天乘也。故對彼麁乘以佛
乘爲妙矣。問。妙有幾種。答。略明二義一相待
妙二絶待妙。相待妙者待麁説妙。絶待妙者
非麁非妙不知何以字之。故強名爲妙。問。
何故立斯二妙。答。至人善巧一往對麁説妙。
封執名者謂道乃非麁理應是妙。是故次云
待麁説妙未是好妙。所以然者雖復絶麁猶
未絶妙。若非麁非妙麁妙兩絶乃名爲妙也。
絶待之目起自於斯。觀公經序云。寄花宣微
而道玄像表。稱之爲妙而體絶精麁。頌曰是
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二乘所以息慮補處
所以絶望。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評曰。觀公冥
同今意也。難曰。詳此釋者唯明果妙。乘通因
果者不應偏執。答以理言之唯果妙耳。因乘
未極則非妙也。但因學果行故隨分説妙耳。
有人但以因乘爲妙者未究妙源也。次明二
妙一開三顯一以明妙。二開近顯遠以辨妙。
此是一經之宗領。故就此以明妙即釋第二
法字也。就二中初總論十對次別詳因果。此
義若成則名爲妙。如其不成便非妙也。總
論十對者。問。此言妙者。佛果爲是常故言
妙。爲未是常故言妙。答。光宅雲公言。猶
是無常。所以然者教有五時。唯第五涅槃是
常住教。四時皆無常。法華是第四時教。是
故佛身猶是無常。又此經自説無常如下文
言。復倍上數雖復稱久終自有限。故知無常。
又藥草品云終歸於空。終歸於空者既是無
常終入無餘也。問。既是無常爲是了義爲不
了義。答。此經明一乘了義辨無常不了。故
亦了亦不了也。評曰。此經開方便門示眞實
相。開二種方便示二種眞實。二方便者謂乘
方便身方便。二眞實者謂乘眞實身眞實。若
爾前開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眞實。既是實説
名爲了義。後開身方便身眞實。云何未是實
説爲不了義。若同是方便眞實。以後爲不
了義則前亦應然。又同是方便眞實。以前爲
了以後爲不了。亦應以後爲了以前爲不了
也。又同是方便眞實。以前爲了以後爲不了。
則前分是滿教後分爲半教。前分爲深後分
爲淺。有顛倒過也。今所明者依佛口説。初段
明乘之權實後段明身之權實。乘之權實謂
究竟乘。身之權實名究竟身。若言乘權實爲
究竟身權實不究竟。是人但信初分經不信
後分經。故信不具足。大經云於十二部中唯
信六部不信六部。斯言驗矣。第二明因果
義。舊云初開三顯一以明因。次開近顯遠
以辨果。依舊判者因亦滿亦半。果則唯半不
滿。明會三歸一故一乘究竟爲因滿。但明縁
因未辨正因。故因不滿。明果雖有近遠之異
皆是無常故唯半不滿也。評曰。此釋二失。一
者云初段明因後章辨果。是義不然。昔明因
三果三今辨因一果一。何得開三顯一但明
因耶。若今日明一唯是因者則昔明三乘事
亦應然。又明今一佛果乘究竟。明昔三因三
果皆不究竟。正引物果一。云何乃明因耶。此
義文中已説。二者若言初段明因了後章辨
果未了。即因勝而果劣因深而果淺。是義不
然。又因異聲聞果同羅漢。所以然者會三歸
一故因異聲聞。猶是無常故果同阿羅漢。又
以今一因感無常之果。亦應以昔二因招常
住之報。不可以三乘因得常住果者。亦不可
以一乘因得無常果。又因滿果半則因非果
因果非因果。故非因果義也。今所明者對破
二失以明二得。初段開三顯一。一者通因果。
故昔則有因三果三。今則有因一果一也。二
者此經辨究竟之因圓滿之果。會三歸一之
因。因名滿因。開近顯遠之果。果名圜果。故
因名果因果名因果也。又因具二因故因滿。
一者正因謂佛性。二者縁因即萬善如前説
也。果具二果一迹身果二法身果也。第三
辨三徳。初段經明權實二智即是般若。後段
辨本迹名爲法身。此二無累稱爲解脱。是
故斯經三徳斯備故名爲常。問。大經可有三徳
此經云何亦明三徳耶。答。此經明一佛乘因
一佛乘果。一佛乘因因具萬行。一佛乘果果
具三徳。二乘之因因不具萬行。二乘之果果
不備三徳。若果不備三徳則果不異二乘。因
不具萬行因不異二乘耳。豈可然乎。問。何以
知初段明般若後段辨法身。答。般若是口密
法身是身密。如四相品説。前明智之權實故
是般若。後辨身之本迹故宜明法身。解脱
者斯二無累即解脱也。第四對二縁。初辨
智之權實對聲聞説。今明身之本迹對菩薩
説。對聲聞説。身子爲小中之極。大小交接
故反小以歸大。對菩薩説彌勒爲因行之極。
與法身相隣故反因無常令證果常。若法
身猶是無常。則因果同位。因人復何所學耶。
又因亦無常果亦無常。則因位之人能測果
徳。慈氏復何所疑耶。今所明者前對小人説
大令小歸大。今對無常人説常令無常人證
常。又小劣而大勝故説大。以引小令小慕大。
無常劣而常勝故。説常以引無常。令無常者
以慕常。故有二教二縁兩段差別。若法身無
常者教無引縁之能。縁無欣教之理也。第
五明雙治。初段明一乘。異昔三乘。故以三
爲病一爲藥以一斥三。後章明今常。異昔無
常。常爲藥無常爲病以常斥無常。故有今昔
藥病相治也。若後段猶明無常者。但有前治
無後治也。則前病得消後痾不遣也。問。明果
亦異昔也。昔明八十或七百僧祇。今云復倍
上數。豈非異耶。答。雖言復倍終是無常。但
短長爲異耳。若終是無常終無後治也。若言
昔是短無常今是長無常。終是無常者。亦應
昔日麁三今日妙三。終有三也。若三一相對
昔三合不三。亦應常無常相對昔無常今不
無常也。第六擧二地。對兩生死。前會三歸
一則免於二地。人天乘入一乘故離凡夫地。聲
聞縁覺入一乘故離二乘地。離凡聖二地故發
菩提心。漸漸修行入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乃至等覺。此則因義圓滿也。果若猶是
無常則未免二死。若未免二死則未度五百
由旬。若已度五百則已免無常。又若果未免
二死則果未圓。若果未圓則十地因亦不滿。
辨因之義亦不成也。今所明者。初段令一
切衆生離凡夫二乘之地發菩提心。乃至修
行菩薩行至乎等覺。後章明果永除五住。
具傾二死故果義圓。以因滿果圓斯經究竟
第七明二妙。初段明一妙後段明常妙。
初段明一妙者以道無有二故名爲一。如華
嚴云。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但一道有
二種。一者無九十六種之異故言一。二者無
五乘之異故言一。無此二種故言一道。以不
一故則便乖道。名之爲麁。道無二故稱之爲
妙。故初段正示一切衆生一道清淨也。第
二段示一道是常者。雖知一道清淨但未知
一道爲常無常。故次明一道是常。以道是
常所以爲妙。如來是證一道之人。以道常
故諸佛亦常。以道妙故體道之人亦妙。以
道一故體道之人亦一。故十方諸佛同一法
身。所以然者。非道既是無常。道亦無常者。
道與非道竟何異耶。若如由來説者。但有一
妙無有常妙。妙義不足故不名妙法華也。又
一道是常故一可稱妙。由來明一猶是無常。
故一亦非妙。若爾非但無常妙。亦無一妙。
既無二妙但有二麁。今明唯一正道。隨義説
之。以至極無二故名爲一。體非生滅所以是
常也。第八明三引。釋迦一化始終凡有三
引。法華之前謂引邪歸正。佛未出世有二種
邪法。一者九十六術出家外道。二者一切世
俗在家衆生。此二種雖異並非佛法故名爲
邪。如來出世引此二邪歸五乘正法。此二種
人中有無聞非法者。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
有三乘根性者以三乘法而化度之。故引此
二邪歸五乘之正。二者引異歸同。法華之
前雖免二邪仍執五異。是故引於五異歸乎
一乘。即初段意也。第三引因歸果。五乘雖
入一乘猶是因位。故引因歸果令證法身。如
聲聞領解明十信之始。彌勒疑除辨十地之
終。引此始終二因歸如來究竟法身之果。此
三引無教不收無義不盡。非止局釋迦乃貫
通諸佛。已以三引究竟故名圓滿之經。即
是了義常住。又三引究竟。是故下品明多人
得道。自法華之前但有初引未有二引。故得
道者少也。若後段猶明無常。但有二引無有
三引。又但有引聲聞無有引菩薩。以聲聞
不信一今令入一。故引聲聞。菩薩與佛同是
無常。云何引菩薩耶。又亦不得引聲聞。所以
然者。諸佛及弟子聲聞縁覺衆皆是無常身。
云何得引之。又佛若無常令二乘人而起退
心不復求佛。又三乘猶是無常名爲半字。
大經云爲聲聞説半字。此經正教菩薩。云
何説半字耶。問。三引究竟何故復説涅槃。答。
諸子有二種一不失心二者失心。不失心
子聞三引究竟皆得領悟。餘失心子聞三引
不悟。故方便唱滅爲説涅槃方得受道也。
若爾涅槃最爲鈍根人説。問。涅槃爲鈍根人
説者應淺耶。答。教非淺也。但於縁悟故轉勢
説之。如猶是一藥。不失心者前服失心者
後服。猶是一正道。利者前悟鈍者後悟。涅槃
法華更無異也。問。涅槃爲最鈍根人説者何
得經云爲人中象王迦葉説耶。答。須識二縁。
一歴教不悟縁。從見佛初生乃至聞法華不
悟者名歴教不悟縁。此是最鈍根人。至涅
槃方悟也。二者前已得悟今至涅槃更復進
悟。如迦葉等大利根人。爲此人故説涅槃也。
又有根縁不聞前教直聞涅槃。即具足識如
來究竟因果名大利根人。問。歴聞前教得悟
何故是鈍。直聞涅槃領解云何爲利。答。歴聞
諸教從小至大從淺入深。故爲鈍。直聞究
竟而悟名爲利根也。第九辨三輪義。初段
開三顯一謂教權實名説法輪。次章辨開近
顯遠名神通輪。説法輪謂始終一切教。一
切教雖多不出權實。五乘即權教一乘即實
教。昔則開一爲五今收五歸一也。神通輪謂
始終一切身一切身雖多不出本迹身。始生
終滅前凡後聖名爲迹身。無始無終不生不
滅名爲本身。昔則以本垂迹故隱本爲顯迹。
今則以迹顯本廢迹而明本也。他心輪者通
貫二教二身也。問。法華之前亦有三輪義不
答亦有三輪。但説法輪未開教之權實。神
通輪未開身之本迹。今始倶開故與昔異也
第十明二説。一者直説。二釋疑成前説。直
説者初段明無九十六種之邪異。亦無五乘
之正異。三世諸佛唯有一道也。第二段成
前説者。道雖無二若猶是無常。還同九十六
種道。亦還同五乘之道。不名一道。今明九
十六道自是無常道。今明一道是常道。五乘
之道謂無常道一乘之道方是常道。故擧常
道成前一道也。次別明因妙義。舊云此經
但明縁因成佛未明佛性正因。故因亦未妙。
評曰。前已略説。此事不輕今當廣説。此經對
麁言妙形三辨一。昔有三乘則有三性。今唯
一乘則唯一性。蓋是數之然也。若乘一而性
三蓋是數不然也。今請難之。若乘一而性
三者性既有三。則衆生或有成佛或有不成。
所以然者有於三性無有一性。是故或成或
不成。若爾者何得經云一豪之善皆成佛耶。
又若今無一乘性而成佛者。昔應無三乘性
而成三乘也。又昔有三性有成三之理。今無
一性無成一理。又無一乘性而成一者。等
無三性何不成三。又至法華雖明一乘猶有
三性者。則乘一而性三。若乘一而性三。則
昔乘三而性一。不可乘三性一豈得乘一性
三。又乘一性三即事相違。智人不信。譬如唯
成一味復云乳有五性。乳有五性者豈唯成
一味。若成一味云何復説性五。微識鹽梅
少異木石。不説此言言尚不成。義何猶立。
若言今教無有三乘性。異昔有三性者。亦應
今教有一性。異昔無一性。蓋亦是數然也。
若言今明無三性復明無一性者。既無三性
不成三乘。若無一性何猶成一。若言佛不
説有一乘性復不明無性。但覆相説一乘成
佛者。此無成佛因縁。何由得成佛。夫論成佛
者必有其義。衆生有作佛理可成佛耳。不
明有理無理何由成耶。譬如不論黄石有金
無金而忽令人爐冶。事所未聞。問。此經下
云人天兩足尊知法常無性。既言無性豈得
説一乘性耶。答。此明破性執耳。又破外道
及小乘人因中有性義。若如大經佛性之性
豈得言無耶。又難曰。既其無性亦無別佛
種異三乘種。今遂有別種異五乘種。何故
無別性異三性耶。若言萬行爲種無有性者。
此之萬行既無有性何必成佛。又一行無佛
萬行亦無佛。萬行既成佛者一行亦無何不
成耶。龍樹云泥中無瓶而出瓶者。指端無車
馬飮食何不出耶。又若言恐昔我執未除故
不説佛性者。何不畏今不得成佛而説有性。
不應觀前則怯望後便勇。以衆事推之必知。
應明佛性又應説佛性。所以然者。佛性是佛
乘本。由有佛性故假縁顯之。而但明縁因不
説本性。則捨本攀條爲不黠也。又天親釋金
剛般若已明佛性。況法華而不説。又成道五
年説如來藏經明有佛性。況法華未明。若
言此非次第教故不應引之。可言金剛般若
復是無方説耶。若言天親等不足信者。五時
是慧觀所製。四宗是光統著述。何由則受。
逆聖順凡良所未喩。若言無文佛性之説故
不用者。涅槃華嚴無梨耶之文則涅槃華嚴
應未明八識。故不可即就一經令備一切教。
則唯有一部八方何施。以有佛性故修行成
佛。是故爲妙。若無佛性則不成佛故非妙也
次別論壽量。舊云從大品至法華皆無常。
汝以何義證法華常耶。評曰。今以三證。一法
華前經證。婆數作金剛般若論云。三相異體
故離彼三相是如來。此明生住滅三相與法身
異體。離彼三相是如來一法身。則知金剛般
若已明常義。況法華在後而是無常。若法華
在後而是無常者。則般若爲勝法華劣也。大
品常啼品云。諸佛色身有來去法身無來去。
則明法身是常。況法華耶。小品經分明辨法
身不可遷滅與大品同意。第三淨名經云佛
身無漏諸滿已盡。佛身無爲不隨諸數。此
二句具足解如來常身。問。此二云何具辨法
身。答。佛身無漏者子結斷也。佛身無爲不
墮諸數者果縛斷也。子果既斷豈非常耶。
又佛身無漏故異凡夫身。佛身無爲異二乘
無常身。是故佛身常恒無有變易。又佛身無
漏五住皆傾。佛身無爲二死倶離。此異菩薩
身。菩薩從初發意至金剛已還。一念無明未
斷猶名諸漏無常。苦報猶在不名無爲。佛已
離之故是常也。又佛身無漏不可爲有。佛身
無爲不可言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法身故
名爲常。若是二邊則名無常也。又佛身無漏
即是解脱。佛身無爲謂法身般若。但點雖有
三不出得離以具三徳。是故名常。又佛身
無漏名之爲空。佛身無爲名爲不空。故大涅
槃具空不空義。即是常也。淨名尚辨法身是
常。況法華耶。又淨名云諸仁者此身無常當
樂佛身。既言此身無常當樂佛身。佛身猶是
無常與己身同何所樂哉。問。淨名序説明常
耳。而未是經正宗也。答。此是愚人問也。領
是淨名所説皆是淨名經宗。云何言非正宗
耶。故肇師云。始自淨土終訖供養其文雖殊
不思議一也。又既非經宗即與宗相害云何
説耶。又淨名有二處四會。二處者一菴園
處二方丈處。四會者佛國品菴園初會。方
便品方丈初會。問疾以去方丈重會。菩薩行
品以去菴園重會。若爾方便品是室内説之
云何言非經正宗耶。又若淨名經序與正説
相違。則餘一切經悉應然也。又子夏之序詩
元凱之序傳皆應乖正經也。次引法華文證
三説三領解以明之。方便品明一種説。一
廣辨教之權實二略明身之本迹。如云唯有
一乘法謂實教也。方便説三乘謂權教也。我
始坐道場謂迹身也。從久遠劫來讃示涅槃
法謂本身也。身子還領二事。初文領解教之
權實。次云如今者世尊從生及出家得道轉
法輪。亦以方便説。此領身本迹也。既言從
生出家是方便迹身者。則不生不滅爲實身
也。既以生滅爲迹身。迹身是無常無生滅爲
本身。本身則常斯一説一領也。次譬喩品明
三車爲權教一車爲實教。如來已離因果諸
患具一切徳。謂法身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
謂迹身也。又云是時長者在門外立謂法身
也。驚入火宅謂迹身也。迹身在三界八相成
道故有生滅。本身出三界外故是無生滅也。
信解品還領二事。一使謂實教也二使謂權
教也。長者嚴飾謂本身也。脱珍御服著弊垢
衣垂迹身也。問。此明本迹誠如所言。云何用
此證常無常。答。今請問。長者眷屬圍繞爲是
法身爲是應身。若是法身云何而有眷屬圍
繞。出内取與復云何言中止一城。是釋迦應
身者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復喩何身耶。今所明
者長者嚴飾即舍那身。出内取與謂舍那教。
若爾舍那形教蘊在法華之中。法華教豈不説
常耶。復云何言是半字耶。若法華是無常半
字教者。舍那佛教義亦應然。問。此中何處有
法身常文。答。中止一城既是應身。中止之前
即是法身。故以法身垂舍那之迹。則法身是
常也。問。釋迦教中何處有三身文。答。像法決
疑經云或見我身爲舍那。爲百千釋迦圍繞。
或見我身滿虚空即法身。或見丈六即應身
也。問。但應領解二身。何故此經領解三身
耶。答。此經領解一化始終故具領三身。三
身別自有科。第三周亦具二事。教權實易
知。如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此即明身
之本迹也。領解中略而不陳例上可解。問。
若爾三周具明形教壽量。何繁説耶。答。二周
教廣身略後周身廣教略也。又初周擧二身
爲成二教。後周擧二教爲成二身。次就二
涅槃證即是。略釋涅槃義就大小涅槃凡有
三異。一者本性寂滅非本性寂滅異。二斷
三界内外惑異。三者具衆徳不具衆徳異。
本性寂滅非本性寂滅異者。方便品云我設
是方便説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是亦非眞
滅。此明昔方便涅槃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此明今教眞
實涅槃。問。此二涅槃有何異耶。答。文中已明
竟也。但有人謂此爲一乘文非涅槃也。今明
不然。經文正對小涅槃明大涅槃。小涅槃爲
方便大涅槃爲眞實。故前句明非眞實後句
明眞滅。問。此二涅槃云何開權實耶。答。如經
自説小乘人滅煩惱故名小涅槃。大乘中云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名大涅槃也。問。
滅煩惱何故名小。本來寂滅云何名大。答。
小乘不知煩惱及身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故
見有煩惱生今欲滅之。是生滅觀故名爲小。
大乘人知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以無生
滅觀故名大涅槃也。問。以何亦證小乘人不
知本不生今不滅耶。答。即前文爲明據義可
知也。又釋論云。大乘空門者。謂一切法自
性空自相空。小乘空門者即折法明空。攝
大乘論云小乘人不知諸法性空。故不得法
無我眞如也。又淨名經云。佛爲増上慢人
説斷三毒名爲涅槃。若無増上慢佛説三毒
即是涅槃。三毒即是涅槃者。三毒本不生今
不滅。豈非即是涅槃耶。又法華論釋二乘與
一乘有無義。明無有二乘涅槃唯有如來大
涅槃。故知此經辨涅槃與小乘異。若爾身
豈同昔耶。第二明小乘涅槃與大乘涅槃異
者。譬喩品小乘人但離虚妄名爲解脱。其實
未得一切解脱。三界子果名爲虚妄。二乘脱
之名得解脱。一切解脱者三界内外一切子
果並皆離之名一切解脱。故大小涅槃短長
義異也。問。小乘滅三界子縛名有餘。滅三界
果縛名無餘。大乘復云何。答。滅三界内外一
切子縛盡名有餘。滅三界内外一切果縛盡
名無餘。問。小乘先得有餘後入無餘。大乘
云何。答。即一時也。障佛無明既斷無常苦
報即淨。故二涅槃一時也。出攝大乘論也。
第三明大小涅槃異者小乘涅槃不具衆徳。
大乘涅槃具足衆徳。如信解品云我等長夜
修習空法。得脱三界苦惱之患。小乘涅槃
無身無智故名爲空。唯有法無人故名爲空。
大涅槃者具足身智及以人法。故信解品云
無漏無爲諸法之王。此文含一切義。無漏
故謂解脱徳。無爲故具法身般若徳。無漏無
爲即是法也。諸法之王即是人。故知如來
之身無漏無爲即是涅槃人法具足。信解品
未具釋此義也。又譬喩品明如來涅槃異二
乘涅槃。義如云。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不令有人獨得滅度。此明大小二滅異。即是
果果異也。又云是諸衆生脱三界者。悉與
諸佛禪定解脱娯樂之具。此明佛衆徳異。二
乘徳即果義異。問。大經何故先明果後辨果
果。法華文前明果果後辨果耶。答。攝大乘論
明佛二果與法華同。而兩經異者。法華爲小
乘人保滅爲正。欲以大滅代小滅。如以大車
代小車。故先明大滅。小乘人不以餘徳爲貴
後明餘徳也。大經云欲歎涅槃故銘涅槃是
果中之果居最後也。又此二實無前後。但約
義分之耳。問。擧二涅槃異欲何所明耶。答。欲
例顯二身異也。大小二涅槃既異。大小二法
身亦異。小乘五分法身是生滅無常身。大乘
法身謂無生滅常身也。若此經明法身猶是
無常者。亦應此經明涅槃不異小乘也。問。此
經明涅槃與昔不異。何以知然。此經明佛既
是無常終入無餘與小乘同也。又初品云佛
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故知與小乘不異。評
曰。此是大事宜請詳定。前引方便品及譬喩
品。佛口自説大小二涅槃爲異。何故違反佛
語而言不異。如此即是無信人也。又難曰。
若大小二乘同一涅槃則因異而果同。是事
不然。又大小乘本期在果。在果既同何須因
異。今所明者二因異故二果亦異。無復異因
終歸一因。無復異果終歸一果。問。此經云佛
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此是小乘灰斷涅槃。
云何言是大乘涅槃耶。答。言薪盡火滅者感
以爲薪應以爲火。故感盡而應息耳。問。何
以知然。答。壽量品云以方便力故説有滅不
滅。豈同二乘灰身滅智云如薪盡火滅耶。又
感盡應必滅。蓋是數之然也。大經云諸佛法
爾有爲亦然。問。有人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此明一乘寂滅三乘之相。汝今何故
以配涅槃耶。答。此是人情義耳非佛義也。佛
經前偈明非眞滅後偈辨眞滅。云何將配一
乘義耶。若以此文明一乘無三相者。前文應
云三乘非眞滅。不應言涅槃非眞滅也。問。今
正明三乘一乘云何乃解涅槃耶。答。正以涅
槃異故分三乘一乘異耳。良由一乘涅槃是
眞滅三乘涅槃非眞滅。故一乘是眞乘三乘
非眞乘耳。若不以涅槃異以簡三一者。復用
何物簡耶。講經者多迷此處希熟觀文也。復
有人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者。初段開
三顯一。未得説言寶所涅槃。故且用大品
實相涅槃故云本來寂滅耳。評曰。是亦不然。
若攝大乘及地論正明自性清淨爲大乘涅
槃。即是今文本來寂滅相也。彼論既釋究
竟涅槃。則知法華辨圓極眞滅。問。衆人何
故皆暗而子獨明乎。答。初釋以五時局。後解
將二段判。不細尋文故失其妙旨也。次引
關河舊説以證常無常義。昔竺法護翻舊法
華猶未見判其宗旨。自羅什所譯新本長安
僧叡法師親對翻之。其法華序云。以壽無
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分身無數萬形不足
以異其體。然則壽量定其非數。分身明其
不實。普賢顯其無來。多寶證其不滅。評曰。叡
公親承羅什製斯序者。即明常其明證。蓋是
法華宗本不得不依之矣。次河西道朗對翻
涅槃。其人亦者法華統略明説法華經凡有
五意。第四意云。爲明法身眞化不異存沒理
一如多寶品説。而群生不解爲顯此義故説
斯經。又云多寶塔現明法身常存。壽量品明
與大虚齊量。評曰。道朗著涅槃疏世盛行之。
其所解法華理非謬説。明常之旨還符叡公。
道場慧觀云。同往之三會便歸一乘之始也。
滅影澄神乘之終也。滅影謂息迹澄神則明
本。故迹無常而本常。評曰。還同叡公義也。次
注法華云。非存亡之數曰壽。出脩夭之限稱
量。明法身非形年所攝。使大士修踐極之照。
不以伽耶而成佛百年爲期頤也。評曰。注釋
猶是明常而意極清玄也。何者既云非存非
亡。即是不生不滅不修不夭非常無常。與涅
槃經明法身絶百非不異也。次竺道生云。夫
色身佛者應現而有無有實形也。形既不實
豈有壽哉。然則萬形同致古今爲一。古亦今也。
今亦古也。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若有時不有
有處不在者。於衆生然耳。佛不爾也。是以極
決長壽云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復伽耶。伽
耶既非彼長何獨是乎。長短斯亡長短斯存
焉。評曰。道朗僧叡但明常義耳。生公注經明
非常非無常義也。常無常皆是斥病對治悉
檀耳。第一義悉檀即是法身。法身豈常無常
等五句可取耶。問。藥草喩品云究竟涅槃常
寂滅相終歸於空。豈非終入無餘捨無常身
智耶。評曰。光宅此言不識文意也。若云此經
明涅槃空即是滅身智者。涅槃云大涅槃空
可得然耶。又若身智終無常者與二乘竟復
何異耶。今明藥草品分明有二究竟凡擧兩
果。一者初文云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此擧智
果究竟。顯二乘人智不究竟也。二者云究竟
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此擧斷究竟。顯二
乘人斷不究竟既明兩義。是以前後開二文
也。以後明斷究竟故。所以涅槃空無諸相。問。
何以知擧果及果果耶。答。譬喩品合大車亦
擧二果皆以如來滅度。滅度謂果果也。諸佛
定慧謂果也。佛徳雖多莫出斯二也。又龍法
師爲法華之宗。其人云。大涅槃空無諸相。又
云空無煩惱。與今意同也。印法師云終歸常
住第一義空。忠法師云終歸第一義空智慧
也。又有人云佛果無累故空。注經云空有同
盡乃名爲空。評曰。前法師皆云常住空無相。
或注經意迥越前判。謂空有倶絶故名爲空
也。問。既言壽量豈是常耶。答。若爾稱無量壽
應是常也。阿彌陀經云無量壽既非常者。今
明壽量豈無常耶。今明有四句。一者實有量
歎美長遠故言無量。如阿彌陀經。二者實無
量欲明量齊大虚故言壽量。即此經也。金光
明亦爾。三者實無量而言無量。如大經云唯
佛覩佛其壽無量。四者有量而言有量。如言
釋迦壽八十也。問。若此經明常何用涅槃耶
答。前已説竟。法華已明一乘勝鬘復何用明
一耶。大品明空解諸般若復何用明耶。又若
爾者第三時但有維摩明抑揚。思益應無用
耶。問。二經明常者有何異耶。答。此經直明
二義。一者教權實二者身眞應。略開斯二衆
便解了。大經廣明四徳三點縁正二因。故
與此經語異意同也。問。汝雖種種門説佛是
常。此就道理明是常耳。而此經文佛口自
説無常。不應違經明是常耶。如經云復倍
上數終有限極。故終是無常也。答。此經明
久已成佛。斯久已證常。證常之時尚非補
處所知。今言復倍上數者證常已後。此豈
可知。窮學不知則唯佛覩佛其壽無量。是
故常也。又復倍上數者欲敍佛無始終義也。
前明久已成佛而逸多不見其初。明無始
義。今言復倍上數彌勒不見其後。明無終
義。問曰。何故明無始終。答。見寶塔品亦因
事密表不生滅。今假微塵譬明無始終。以
身無生滅異凡夫二乘之身。壽無始終異凡
夫二乘之壽。以凡夫二乘之身爲生滅所
遷。壽則有始成終盡一期所壞。故如來身
不生滅壽無始終也。又肇法師涅槃論正
明此二義。六趣無以攝其生。力負無以化
其體。謂無生滅也。隨之不得其蹤。迎之罔
眺其首明無始終。肇公不見涅槃華嚴。還採
法華般若以作斯論。故與經意符也。問。此但
經明成佛久耳。云何是無始終耶。答。今請詳
經意。若但明成佛久者於縁竟有何益耶。所
以然者。始成之與久成皆是無常。今開久成
竟有何利。今深取佛意者。昔明始於伽耶
終乎雙樹。故是無常之壽。補處不見其初窮
學不知其後。唯佛覩佛其壽無量。考斯文
旨豈不允哉。三省愈彰再思已決也。故法華
論云。復倍上數者示現如來常命。方便顯多
數過上數不可知故也。余見此文悲喜交至
也。又問若以近成爲方便以久成爲實説者。
法華明久成此實説。華嚴辨始成正覺便是
方便。未可然矣。又大經云我聞半偈超彌勒
九劫先得成佛。今請問之。超九劫者爲是實
説爲是權教。若是實説者則法華爲方便。又
若超九劫爲實説者諸小乘經論明超九劫。若
爾三藏爲實教法華是權經。若言法華明久
爲實。大經明超九劫爲權者。則法華爲實涅
槃爲權。又法華已開近云何涅槃更覆遠耶。
若近遠兩經迴互者。三一之教義亦應然
又問若法華開近顯遠。明久已成佛爲本近
成爲迹者。何故常不輕品更覆遠明近隱本
辨迹耶。不應一經之内前後相違。若一經之
中本迹或覆或開。則三一或會或不會也。又
若此經爲明久已成佛實説者。則初開三顯
一諸佛共同。開近顯遠則釋迦獨有也。若
言此義爲例者。下分別功徳品諸菩薩皆發
願。願我於未來説壽亦如是。豈得言釋迦獨
有開近顯遠而餘佛無耶。以此衆事詳之。但
知是寄無始終以顯法身常義。有始終者皆
是應迹。以此義通上諸經無一豪滯也。此義
難明。本迹義及壽量品文更廣論之。又設以
復倍上數之言證無常者。經有二文前文明
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後明復倍之
言。若以後説爲無常者。何故不以前證爲
常。問。何故前後相違耶。答。後文擧因説果。明
行菩薩道時所得壽命于今未盡。況得佛壽
命而可盡耶。如在太子之位資財猶尚未竭。
況登天子之位俸祿可盡耶。問。云何因中壽
命不可盡耶。答。從十信至十地位。行既深
則壽亦無量。況法身之齡而可竭盡耶。又必
是無常而説是常者。此依道理則應獲福無
邊。以佛説教本爲顯理故也。若是常住而
言無常得無量罪。如釋論云實無十方佛敬
言有者則得福也。實有十方佛而言無者則
獲大罪也。今明是經究竟法身。百非不非
百是不是與大經及華嚴不異。尚不可言常
豈可言是無常耶。故名果妙。以此因果妙
故名爲妙法。次釋蓮華義。有人言外國名
分陀利。此間翻爲蓮華。蓮華有四色簡三取
一。謂白蓮華名分陀利。白者諸色中本亦是
喩白淨平等慧。問。何故佛眼喩青蓮華。答。青
者喩佛眼色取相似爲喩。白者諸色之本明
一乘是三乘之本。故取白不取三。評曰。不
然蓮華者蓋是通名。分陀利此爲別稱。何以
知然。叡師序云諸華之中蓮華最勝。而華
未敷名屈摩羅。敷而將落名迦摩羅。處中
盛時名分陀利。遠法師云分陀利伽是蓮華
開發時名。然此華體以時遷名隨形變。初
出未開名屈摩藍。衰落之時名爲摩頼。當開
發盛美色香具足時名分陀利伽。大經十六
卷解十號云。人中蓮華分陀利華。二名並出。
應有通別之異。又列四華最後云分陀利華。
河西道朗云鮮白色。又餘處翻爲赤色最香
蓮華。今明蓮華是衆華中之勝分陀利。又
是蓮華中之美所以云分陀利華也。又大經
偈問云何處濁世不汚如蓮華。下菩薩品具
擧四華答。故知蓮華是通名分陀利爲別稱
也。今以通名爲翻故云蓮華也。若未開但
因而無果。若已落但果而無因。今取正開因
果分明。華譬因實喩果華譬教實喩理。問。何
故梵本擧其別稱謂分陀利。此間存其通名
稱爲蓮華。答。分陀利必是蓮華。今取分陀
利之蓮華非異蓮華也。又外國此華有三時
異名。此間無有三時異翻。故存其通稱故含
得別也。問。以何義故取蓮華喩此經耶。答。
略明十六種義。一明此華衆華中最第一。
釋論云陸生中須漫那華爲第一。水生中青
蓮華爲第一。以喩此經衆經中最爲第一。
故下云諸佛已説今説當説。而此法華最爲
深妙。問曰。已説即是法華之前謂般若等。
當説即是法華之後謂涅槃等。何因縁故言
法華最爲難信解也。答。諸大乘經顯道乃當
無異。但法華已前大小分流法華已後會三
又竟。但此經是反三之始歸一之初。故最爲
難解稱爲第一也。二明此華由種而生喩一
乘從縁而起。故下偈云佛種從縁起是故説
一乘。三明此華開合有時。開則爲晝合則
爲夜。以喩一乘隱顯有時。大縁未熟故隱
縁熟故顯。四明此華能爲瑞相。喩見法華
必知衆生皆得成佛。五明此華有三時之異
終不離一華。以喩於一佛乘分別説三雖説
三乘終歸一乘。六明此華從微至著。以喩
此經明衆生一禮之福一念之功漸漸成佛。
七明大梵王衆生之祖從此華生。喩十方三
世諸佛根本法身由此經有也。八明此華爲
人天之所愛敬。喩此經衆聖之所尊重。九
明此華雖生淤泥泥不能染汚以喩一乘雖在
三乘汚泥汚泥不能染汚。十明此華生必在
淤泥。喩一乘之人必起自生死。十一明此華
開而現實。喩此經言巧而理顯也。十二明
此華不生而已生則華實倶含。喩此經不説
而已説則因果雙辨。問曰。若華實倶含將非
因中有果因果並耶。答。蓮華未是果故非一
時。離蓮華無果亦非前後也。十三者明此華
必生於果。餘華不爾或生不生。喩一乘之因
必當作佛三乘之因或作或不作。十四者明
此華爲諸佛之所踐翫衆聖之所託生。喩此
經諸佛護念教菩薩法也。十五明未敷之時
而蓮實不現。喩佛初出世説法明有三乘一
乘蓮實未現。華開實方現開方便門一乘眞
實方現。故此華有開未開。喩三乘之權一
乘之實也。十六者佛初成正覺。故蓮華藏
世界説一乘法門。今爲二乘人説於一乘。
令二乘人同入法界共在蓮華藏土。故借蓮
華以表此義。問。蓮華但是譬名亦得是法説
也。答。大集經偈云。慈悲爲莖智慧爲葉三昧
爲鬚解脱爲敷。菩薩蜂王採甘露味。是故敬
禮妙法蓮華。若觀此意具以衆徳爲蓮華也
問。蓮華有幾種。答。釋論云有三種。一人中蓮
華十餘葉也。二天中蓮華百葉。三菩薩淨土
中華有千葉或無量葉。取其最勝爲喩。即
擧菩薩華也。借近以況遠者取即目華也。
晩見法華論明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
顯示甚深功徳。應知一名無量義經者成就
字義故。以此法門説彼甚深妙境界法故。
甚深妙境界者諸佛如來最勝境界法故。二
名最勝修多羅者三藏中最勝妙藏成就故。
三名大方廣者無量大乘門隨衆生根住持成
就故。四名教菩薩法者爲教化根熟菩薩隨
器法成就故。五者名佛所護念者依佛如來
有此法故。六名一切諸佛祕密法者此法甚
深如來知故。七名一切佛藏者如來功徳三
昧之藏在此經故。八名一切諸佛密處者根
未熟衆生非法器不與故。九名能生一切諸
佛者聞此法門能成佛菩提故。十名一切諸
佛道場者。聞此法門能成阿耨三菩提。非
餘修多羅故。十一名一切諸佛所轉法輪者。
此法門能破一切諸障故。十二名一切説佛
堅固舍利。謂如來眞如法身於此修多羅不
壞故。十三名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者。依
此法門成大菩提已。爲衆生説天人聲聞辟
支佛等法故。十四名説一乘經者。此法門
顯示如來阿耨三菩提究竟之體。二乘非究
竟故。十五名第一義住者。此法門即是如
來法身究竟住處故。十六名妙法蓮華經者。
有二種義何等爲二。一者出水義不可盡出
離小乘泥濁水故。復有義蓮華出泥水喩諸
聲聞入如來大衆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
聞説無上智慧清淨境界證如來密藏故。二
華開者衆生於大乘中心怯弱不能生信故。
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令生信心故。十七名法
門者攝成就故。攝成就者。攝取無量名句
字身頻婆羅阿閦婆等偈故也
第四辨經宗旨。問。此經以何爲宗耶。答。説
者甚衆。略陳所見有十三家。第一遠師云此
經以一乘爲宗。一乘之法所謂妙法。如譬喩
品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爲無有上。
評曰。未見遠師序本。相傳云爾然。尋經始終
雖明一乘而一乘具有因果。何得但用於因不
取於果。此則得在於因失在於果。又且果門
已備可得稱妙。因行未圓何得稱妙。以果妙
故可得爲宗。因既不妙豈得爲宗也。第二龍
師云此經但以果爲宗。彼云妙法者如來靈
智體也。陶練滓累衆麁斯盡故云妙也。動靜
軌物故云法也。法既眞妙難以言辨。故借蓮
華爲譬。所以果智爲宗也。評曰。光宅受經於
印印禀承於龍。龍爲法華之匠。然此釋以文
義兩推實符會經致。何以知之。開宗之始廣
説之初皆歎佛慧。故云爲説佛慧故諸佛出
於世。又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故知一
經始終皆明佛慧也。以理推者三乘智慧猶
未圓滿。唯佛智慧乃稱究竟。既欲引三趣
一宜令皆學佛慧。則以佛慧爲宗也。然此
慧照無不圓。累無不盡。稱之爲妙。體可軌
模名之爲法。唯此一慧爲實餘二非眞稱爲
一也。虚通自在縱任無礙目之爲乘。詳此釋
意應無間然矣。但既有妙果必有妙因。考
經始終因果斯備。若偏以果爲宗即得在於
果失在於因。義亦未允也。第三宋道場慧觀
法師序云。此經以妙一爲名眞慧爲體。妙一
爲名者。三乘異流是即非眞。終期會歸其乘
唯一。其乘唯一謂之妙法。頌曰是乘微妙
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爲無有上。眞慧爲體
者。釋迦玄音始唱讃佛慧甚深。多寶歎善
則稱平等大慧。頌曰爲説佛慧故諸佛出於
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其序又云。會
三歸一乘之始也。此明三乘同入一乘始得
信解。故名爲始也。覺慧成滿乘之盛也。此明
佛果成滿謂乘之盛。滅影澄神乘之終也。
此明息迹歸本。明法身常恒。謂乘終也。慧
觀作序竟以示羅什。什歎曰。善男子自不深
入經藏。豈能作如是説。評曰。尋觀此釋名體
具足因果圓滿。始終兩擧本迹雙明。文旨允
契如什所歎也。第四中興寺印師云。此經
亦以一乘實慧爲體。下開宗中歎云。佛智
甚深即是實慧。又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
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一乘妙境。故境智爲
經宗。所以然者非實境無以生實慧。非實慧
無以照實境也。所以銘一乘。爲實相境者體
無三僞故稱實相也。評曰。印受經於龍龍明
佛慧爲宗。而印加之以境。故以境智爲宗。
然經非無境智。但又闕因果方之於觀亦未
盡美矣。第五光宅法師受學印公之經而不
用印公之釋。云此經以一乘因果爲宗故經
有兩段。初開三顯一以明因。後開近顯遠以
辨果也。評曰。光宅所明盛傳於世末學推之。
又既有因果之文應符經旨。今以文義推尋
意猶未允。何者後明開近顯遠可得是果。前
辨開三顯一非專明因。所以然者。昔日明
三則有因三果三。今日辨一則有因一果一。
開昔因三果三皆是方便。顯今因一果一並
爲眞實。何得開三顯一以辨因耶。又因果
乃圓本迹未足如前評也。第六師云。此經
既開權顯實。則宜以二智爲宗。開三即是明
權顯一所謂辨實。以下開近顯遠義亦例然。
開近謂權顯遠爲實。未詳作者。評曰。權實二
慧總貫一經。誠如所説。考斯權實唯是果智。
終以果爲宗。同前評矣。又若以權實爲宗則
應具以三一爲體。今不可以三一爲體。何
得以權實爲宗。又初段開權顯實宜名權實
二智。後章開近顯遠宜稱本迹二身。若皆
用權實則身智相渾也。第七師云既名妙法
即以妙法蓮華爲宗。妙法者即是佛所得根
本眞實法性也。此法性不受惑染。不與惑
同名之爲淨。以是淨故稱爲妙也。故用此
爲題即以爲宗。蓮華者如前引大集經。取
衆徳爲華不用世間蓮華也。評曰。尋此師
學集出此方。謂第八識自性清淨亦名性淨
涅槃以爲妙法。既云是佛所得還是果義同
前評也。又攝大乘論阿僧伽菩薩所造及十
八空論婆藪所造皆云八識是妄識。謂是生
死之根。先代地論師用爲佛性。謂是眞極。
昔般若未度遠師已悟眞空。涅槃不盡生公
照知佛性。諸地論師有慚先見之明矣。又
此經所興不正明八識。八識之義別付餘解
説耳。第八師云此經以常住爲宗。所以然
者。大論佛教所宗在常。是故此經以常爲宗。
但教門未極止。是覆相明常耳。第九師云
此經以顯了明常故以常住爲宗。如下文云。
常住不滅但與涅槃明常廣略爲異耳。評曰。
此二師雖有覆顯爲異而明常義同。然非無
有常住之文。但常義是開近顯遠之意。非
一經始末之説也。又釋論云。法華經是祕
密法。明羅漢授記作佛。非正明常義也。覆
相之與顯了至壽量品自具詳之。第十師云
以萬善爲體。但使是善善必無朽皆當作佛
也。評曰。萬善爲體猶是因義爲宗。得在於初
章失在於後段。復同前評也。第十一師云
萬善爲體。此大通漫。此經既明一乘但取乘
之飾具。宜用一乘爲體。乘飾具者如下云。
其車高廣乃至駕以白牛。但取無漏大乘簡
除有漏之法也。評曰。尋此釋用一乘爲體。
與初師不同。初師總明一乘。今但取無漏
明義。既局非所用也。第十二長安僧叡法
師法華序云。尋經幽旨恢廓宏邃所該甚遠。
豈但説實歸本畢殊途而已哉。乃大明覺理
嚢括古今。壽量定其非數分身明其不實。普
賢顯其無來多寶明其不滅。此乃喪功於本
無忘期於二地也。評曰。叡公親承羅什。是傳
譯之宗。製斯一序。故自冠絶衆師。與光宅一
門數條碩異。初開三顯一以明因。叡公總云
説實歸本。説實歸本者一乘一因名爲眞實。
非但初段正明於因。此一義不同也。光宅云
次章明果猶是數量。叡公云壽量定其非數。
非數者常恒不變無有限數。二不同也。光宅
云此經未明常唯一法身而垂萬迹。叡公云
分身明其不實。不實者釋迦之與分身皆是
應迹。非是實身則顯法身爲實。三不同也。普
賢無來多寶不滅。乃至喪功於本無忘期於
二地。此皆辨忘名絶相無住無得不因不果
非始非終不一不二乃至非常非無常。顯諸
法實相不可言宣。四不同也。與光宅四異將
慧觀。三同既其共禀什公。一車無二轍矣
十三劉蚪集注採安林壹遠什肇融恒八師之
説。其序大意云。教凝於三一之表果玄於
丈六之外。無名無相者此經之旨歸。自非
道越三空智通十地者孰能辨。名於無名厝
説於無説者哉。評曰。尋注意與叡觀等大同
同辨無依無得忘言忘相之説也。問。已聞異
説未見今宗。爲異衆師爲同諸匠耶。答。若
以悟而言禀斯異説各蒙益者。則衆師釋無
可爲非。若聞而不悟則衆師無可爲是。一
師之意唯貴在於悟耳。宜以悟爲經宗無論
同異也。問。符經須録背文宜棄。何故朱紫
共貫之清濁尚混流。唯悟爲宗未詳可領
答。假設符經聞而不悟於縁非藥則應棄之。
如其釋背佛經。聞而受道則成甘露理應須
録。故甘毒無定唯悟爲宗。晩見攝大乘論與
一師大致符會。菩薩於一切法無有定教無
有定身。唯利益爲定也。問。若於縁取悟無
不契道。論中何故顯正破邪。答。爲縁不悟
是故破邪。如其契道無非正説也。問。唯悟
之言乃應會道。未知此説出在何文耶。答。
斯乃衆聖之本懷經論之宗領。非但會理亦
有誠文。故大經云。一切諸法無有定相。若
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以無
定相是故如來非道説道道説非道。常説
非常非常説常。法若有定是應説是非應説
非。而是非反論眞僞互説者。故知法無定相
唯悟是從。又諍論中云。我諸弟子聞是説
已不解我意。雖領正言乃成邪説。又中論云。
一切實一切非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非
實。了者於四句皆是佛法。不了者四句皆是
魔法。又釋論云。不得般若方便力故學阿毘
曇門墮有見中。學空門墮無見中。學昆勒門
墮空有見中。學非有非無墮愚癡論。得般若
方便學此四句不墮四見。又文殊問經云。十
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説未
來起斯二十部。皆是如來赴縁方便。聞皆
得道故無非大乘。又大集經云。雖有五部皆
不妨如來法界及大般涅槃。又求那三藏師
偈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
達者無違諍也。以此而推用悟爲宗。斯判宜
允。此非但欲通一教乃總貫衆經也。問。若唯
悟爲宗子前何故評其得失耶。答。若領先通
無俟今問。如其未曉更爲折之。大判前言
凡有三轍。一者於縁並悟則衆釋無非。二者
聞悉失迷則異説無是。三者自有於此即悟
於彼生迷。則此説成正彼言爲邪。故法無
定相。顯在於茲唯悟是宗事彰今説也。問。
若約縁悟爲正縁迷是邪此言通漫。自有是
佛口説非佛口説。然佛説中有了義經不了
義經。若爾者則應有正説邪説。今就文而判
何釋符經耶。答。如前所評得失已彰。問。前
明得失自是舊宗。今欲安心願聞異説。答。
夫欲安神好異者。蓋是入道之巨累通教之
尤毒。今當爲子陳之失心。有所安則情有
所寄。情有所寄則名有所得。有所得者則
有所縛。有所縛者蓋是衆累之府藏萬苦之
林苑。子欲安神事招斯過。又云願聞異説。若
云求異則異更有異。使異異無窮。古語云眞
言歸於競。辨宗逾出於好異。可謂去城逾遠
岐路逾多。乖之彌至失之彌甚。必欲會虚宗
契玄寂者。宜自同於前冥異於後。内視不己
見外聽不我聞。虚其心實其照者。即是聞
所未聞。未曾有法如此。法者稱爲法華。法
華大宗其意在此。問。若心有所依既稱有所
縛。情無所寄還復染無。其猶逃峰趣壑倶不
免於患難。故下經云。若有若無見具足六十
二。答。誠如所問。前爲借無以出有。有病既息
無亦不留。釋論云如霜雹草死草死而雹消。
若能遠離二邊乃稱妙悟也。問。有無雙離乃
可二見不生。今明非有非無即墮愚癡論也
答。子初關滯有次轍染無。今雖兩是病消雙
非疾起。可謂衆生處處著斯言驗矣。若能遠
離二邊不著中道。蕭焉無寄理自玄會。返
本之道著乎茲矣。問。雖云衆生處處著復云
引之令得出。請示玄宗令虚心無寄。答。經
言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今當示不可示。
子宜聞無所聞。此經以實相正法爲宗。明因
辨果。開權顯實皆是無名相中假名相説爲
其用也。問。何以知實相正法爲宗。答。如前
所引。是法不可示即是實相也。又過去二
萬億日月燈明佛云。諸法實相義已爲汝等
説。又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又云諸法
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文處甚多非可具擧。又
夫欲辨宗須觀經題。題云妙法者即是正法。
正法者如華嚴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語言道
一切趣非趣。皆悉寂滅相。正法絶於名相故
乃名爲妙。若四句所及何妙之有耶。問。若非
因非果亦應非正非邪非虚非實。何故名爲
實相正法耶。答。實如所問。非邪非正非實非
虚不知何以目之。爲欲出處衆生於無名相
中假名相説。故強名正法耳。故大經云低羅
婆夷實不食油強名食油。皆有類也。問。若言
非因非果非虚非實者。斯乃眞諦四亡。復何
開一乘妙旨。答。既言非因非果亦非俗非眞
非縁非觀。故釋論解般若云。因是一邊果
是一邊。離是二邊名爲中道。又云縁是一邊
觀是一邊。離是二邊乃名中道。肇公涅槃論
云。法無有無之相故無數於外。聖無有無之
智故無心於内。於外無數於内無心。彼已寂
滅乃名涅槃。豈是眞諦。問。云何因果爲用耶
答。正法實非因果。爲衆生開因果法門。故名
爲用。權實亦爾。但今明因果異舊因果。所言
因者具足二因。一者佛性二者縁因。以衆生
有佛性故修萬行方得成佛也。所言果者亦
具二果。一無徳不圓。二無累不盡。此義現
法華論後當説之。故言正法爲體因果爲用

法華玄論卷第二








法華玄論卷第三
 胡吉藏撰 
問。釋論解問乘品云。列十種大經所謂雲經
大雲經華手經法華經等。是摩訶波若經於
中最爲深大。又論第百卷云。法華是祕密
法明阿羅漢受記作佛。波若非祕密法不明
二乘作佛。又論釋畢定品云。須菩提聞法
華經明一切衆生皆作佛。又聞波若經中有
退。是故今問佛。是菩薩爲畢定爲不畢定。
又釋論大明品云。諸餘善法入波若中。論
云諸餘善法謂法華經。又云法華是波若果
名。是五處論文有三相違。初文列般若勝
而法華等劣。第二文般若淺法華深。餘三不
別淺深。此三相違云何會通耶。答。依五時
之説四宗之論。言此相害鉾楯不可會通
問。云何爾耶。答。衆師並云般若淺而法華
深。決定無有言般若勝而法華劣。故知不可
通也。問。既與舊説相違今云何融會耶。答。
須廣詳舊論意乃明所以然者。此雖數句之
文乃網羅佛教。不可輕言宜諦詳究。問。舊
説云何。答。宋道場寺惠觀法師著涅槃序明
教有二種。一頓教即華嚴之流。二漸教謂五
時之説。後人更加其一復有無方教也。三大
法師並皆用之。爰至北土還影五教製於四
宗。今依大乘經論詳其得失。釋論云佛法有
二種一者大乘藏二者小乘三藏。又云佛法
有二道一者聲聞道二菩提薩埵道。前約法
分兩後就人開二。又釋論云佛滅後迦葉與
阿難結集三藏。文殊彌勒亦與阿難結集摩
訶衍藏。大經云字有二種。一半字二滿字。
爲聲聞説半字爲菩薩説滿字。又云諸大衆
凡有二種。一求小乘二求大乘。昔於波羅捺
爲聲聞轉小法輪。今始於此拘尸那城爲諸
菩薩轉大法輪。又法華云昔於波羅捺轉生
滅小輪。今至鷲山轉無生滅大輪。又法華
明二種教。一教聲聞二教菩薩。教聲聞者
如雇之除糞。教菩薩者如付窮子財。從付財
已去皆是教菩薩。又唯有草菴及以大宅。
唯有中道化城及以寶所。又攝大乘論明聲
聞法菩薩法。聲聞法但斷惑障。菩薩法斷
惑智二障。又地論明二藏與釋論同。又淨名
云菩薩法藏所攝。則知有聲聞法藏所攝。
又中論云聲聞法入第一義道。摩訶衍入第
一義道。又一切經初皆列二衆。一小乘衆二
大乘衆。如是等處處經論但明大小二乘。
故唯有二種法輪不應立三教也。又以理推
之衆生根有二種。一堪受佛道二不堪受大
道。堪受大道爲説佛乘名爲大乘。不堪受
者爲説小乘。故知但應有二不應立三也。又
三教之言無的明據不可用也。次明亦無漸
教。舊云波若是三乘通教凡引四文。初云欲
得聲聞地者。當學波若乃至欲得菩薩地者。
當學般若。又云是波若中廣説三乘之教。
又云二乘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又云欲住
須陀洹者亦不應離是忍。故知波若是三乘
通教。評曰。論序説波若因縁意云。於三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