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文句記 (No. 1719_ 湛然述 ) in Vol. 00

[First] [] []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19 [cf. Nos. 262, 1718]
法華文句記卷第一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釋序品初
言文句者。文謂文字一部始終。故云。文即
是字爲二所依。句謂句讀義通長短。故云。
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此亦不論色行等體
今但以句而分其文。故云文句。古之章疏。
或單題疏。或單題章。章謂章藻。詩云。彼都
人士出言成章。亦云章段。分段解釋成若
干章。疏者。通意之辭。亦記也。又疎音即疏
通疏條疎鏤也。今並不云者意如向説。題
下注中六難意者。此用下文法説歎法希有
中。諸佛興出世懸遠値遇難。正使出于世
説是法復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
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章安於經聞法能聽
二難之中。義開爲四。謂傳譯等合成六難。
然聞法中正在時會及以阿難。義通像末。故
藉傳譯則可得聞。佛出已難出仍不値。故
經多劫聞者尚難。況修行開悟説記流通。於
中初二約主約味。三四歎教歎行。五六自
幸省己。故初二在佛三四屬師。五六斥己。
故三雙中一一皆悉先通次別。且初二中出
世猶通。通一代故。次説則別。別在今經。次
三四中初傳譯師通一切教。次教詔師別我
所承。次五六中聞講仍通與他共故。一遍記
別唯屬己故。故三雙中從寛向狹。是故後
後狹於前前。故自佛出來。乃至聞於自悟
者説一遍記故。故記佛乘最爲甚難。言主
味者。主興不易。復經四味方演此經。故知
初二誠爲不易。言歎教者。傳譯不易經渉
山海。雖至此土民主道合。國無諸難方可
傳故。言歎行者。禀承南岳證不由他。宿
植所資妙悟斯發。言自省者。自幸得聞謙
已輒記。故玄序云。江陵禀受玄旨。建業方
聽經文。補接纔成一遍而已。況二十七聽
六十九治。始末四十餘年乃成第七修補復
難於傳譯前加結集難。合爲八難。以結
集時亦假王臣大衆和合。若魔若外令不得
便。添謂添破古師及引經論。謂斥非以顯
是。削謂削其繁長及成文體。使文約而義
豐。破古不全我已。加彼異見故但云添。
削乃唯在於已。初記繁&T039917;故須云削。故玄
序云。或以經論誠言符此深妙。或標諸師
異解。驗彼非圓。留贈後賢者。玄文序云。斯
文若墜將來可悲。涅槃云若樹若石。斯經
稱若田若里。後代行者知甘露門之在玆共
期佛慧者。自非靈岳親承道場契悟。搜一
代教旨顯五味宗極。將何以爲後賢佛慧之
基址耶。故佛慧之言。須開三教果頭之權
實。發四味兼帶之大小。則人理教行之有
歸。開示悟入之無異。方是今經之佛慧耳
問。諸經中圓與此何別。而必須云開方是佛
慧。答。圓實不異但未開顯初心之人謂圓
隔偏。須聞開顯諸法實相。若已入實但論
増進。權人至此一向須開。委釋等者。別解
題名方七八卷。以初名中總三法故。三法
始末亘一部故。何者。一部之中莫過本迹。
本地總別超過諸説。迹中三一功高一期。故
一中之三永殊前教。即三之一不與他同。
即迹而本壽量方譚即本之迹具在今説。且
如迹中體非因果。依之以辨因果因果取
體方有勝用。如是三法並由開顯。若不先
了能開之妙。將何以明所開之麁。故對迹
辨本理須分判。所以釋題不可率爾。題下
別釋理非容易。以由釋題大義委悉。故至
經文但粗分章段。題名文句良由於此。故
但分文句。則大理不彰。唯譚玄旨則迷於
起盡。若相帶以説則彼此無歸。故使消釋。
凡至大義並指玄文。名體宗用三。一總別
寄行約教。故知全迷玄文大旨。而欲以文
句消經。固蔽理觀深微。而但以事相釋義。
言弘斯典者遠矣。今問弘經者爲名利壅
己。爲大悲益他。自行暗於妙宗。何殊無目
而導。彼此倶迷自他咸沒。又妙法之唱非唯
正宗。二十八品倶名妙故。故品品之内咸具
體等。句句之下通結妙名。教行人理彼此相
攝。使妙旨不失稍似弘通。衣座室誡思之自
克。然遍列事難不可恒爾。今隨義便廣略
適時。故方便安樂壽量普門。並是本迹之根
源斯經之樞健。必須委簡餘則隨宜。序者
下。一部大名已指前釋。一品別號此下略申。
叡公亦有二十八品生起次第。今家隨釋準
意可知。然品品初通有四意。謂釋名來意釋
妨釋文。釋名必須因縁等四。來意釋妨。或有
或無。或釋名中即帶來意。有妨須釋何例
然耶。又釋名與義更互有無。故釋名一種。或
於義前別釋。或帶名以釋義。縱於義前別
釋。還將別以貫義。名義若顯則一品可從。
故使品品全同部旨。如是釋者。方鏡於迷
途徒自云云。此彼淆混。若得此意至下
易知。今初釋名云訓庠序等者。先釋字訓。
次釋字義。然釋訓中復似從義。庠謂安庠。
學舍養宮並非今意。爾雅云。東西牆謂之
序。別内外也。此可借用以釋別序。如
由別序。方異諸經。通序異外亦可兼用。
所以初用字訓正從別序。故云階位等也。
兼用安庠。即非忽卒越次意也。亦二序共
有。若對辨者必先證信後發起故。必先發起
後證信故。必先二序後方正故。二序各有
前後亦爾。故光宅生起非全失理。但闕
表報是故斥之。故階位之言義兼通別。問
答之語不關於通。先瑞後問次第故爾。彌
勒文殊即賓主也。若問若答皆庠序故。伏疑
伏難賓主存焉。經家下從字義釋。三義分
二。次通二別。二序之中通復冠別。二序倶
首通最得名以冠於下。冠即是首。故云冠
首。是則二十七品方名爲經。以序從正通
名經也。故云妙法蓮華經序品。言由述者。
瑞疑由也。問答述也。文中不以疑念對由
述者。亦可兩兼。謂發語宣疑亦可云述。
集衆亦可以爲遠由。疎故且置。言哢引者。
以譬顯也。講哢家之引故名哢引。亦可正
哢亦得名引。如歌引舞序義可知。故正説
如哢二序如引。故引亦歌也。謂譚述也。亦
引發義。古人章疏以胤音之便。作胤釋。又
迷章草以哢爲呼。以胤爲徹。魚魯之謬自
古有之。徹字則成兩重之誤。具此三義者。
品兼通別故須具三。品者。序名在別。品
義則通下去諸品以通從別。不復更釋。故
但釋別以置於通。此中先翻名次釋義。後
明立品所以。所言義者釋品字義。非品
題義。故字義則通題名從別。言義類同者。
諸品咸然。聚者是誰故出其人。初汎指他
經。如心地品佛自唱也。如大論者。即論
所述大品一部。結集之家本唯三品。一序。二
魔事。三囑累。言譯人者。亦指大品本唯三
品。什公僞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譯訖。
乃依四意以類加之。成九十品。謂人義法
事。人如樓那義如觀空法。如三假事如
魔事。亦如大經純陀哀歎等。又非譯者但
補助譯人。即謝公加也。準知諸經非佛自
唱及以集者並譯人添也。次正出今經。如
藥王品云。佛告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
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讃善者等。又云。宿王華
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乃至云若
有女人持是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妙音品末集經家云。説是妙音來往品時。四
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普門品末經家亦
云。佛説是普門品時。八萬四千衆生。皆發
無等等阿耨菩提。乃至陀羅尼嚴王勸發品
末皆然。故云等。譯人未聞者今經所無。若
無集家之言。及無佛自唱語似屬譯人。以
文中諸品先足。當知並是集者所置。信無
譯人明矣。故今經自餘諸品。多是結集者所
置。以無聞品益故。故品後無結耳。以通
從別應具四釋。以通序中句句皆存因縁
等四。別序時或闕於一兩。故釋序字闕於
四義。若二序相對義立亦可。二序不同世界
也。別序發起欣慕即爲人也。通序證信除疑
對治也。二序序正第一義也。約教等三具如
釋三段中是也。若別約通序者。五義不同
世界也。通皆除疑對治也。通皆生信爲人
也。通皆序正第一義也。餘三及別序準此可
知。佛赴縁下欲分節經文。先辨分文有無
得失。於中四。先汎引諸經論。次古講者之
失。三明品非章段。四汎示分節。初文者全
非分文。次古失者。古來講者多無分節。至
安公來經無大小。始分三段。謂序正流通。
殆者危也。非今正意亦幾也幾巨依
切近也
西京賦
云。人生幾亡。言起盡者章之始末也。若分
節已大小各有總別起盡。三又佛説下意明
立品。但從義類不從文相。故貫散二相不
可立品。亦非分節。四増一下經論亦有分
節之例。況末代弘經須識賓主。故小乘三藏
各有所開。増一序云。阿難説經無量數。今
且總略爲一聚。我今分之爲三分。契經一
分。律二分。阿毘曇經爲三分。契經今當爲
四段。初名増一二名中。三名曰長多瓔珞。
雜經在後爲四分。乃以四含名爲四段。故
今承此借爲分節。律開五部者。佛滅度後
一百年間毱多持法。所化衆生不相是非。但
爲一部不毘尼藏。即八十誦。一百年後毱多
有五弟子。各執一見不能均融齊一。遂分
一藏以爲五異。如析金杖不失金用。今
分文亦爾。雖分爲多段知大旨本一。以所
分對本故云及也。阿毘曇開六足者。文中
自引阿含六度。非六足論。如増一云。菩薩
發起大乘法。如來説此種種法。人尊説六
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無極覩諸法。佛説種種不出此六。
亦似分章意也。若六足論全非今意。如云。
一集異門足一萬八千偈舍利弗造。二法蘊
足有六千偈。大目連造此二論唐
三藏譯
三施設足一
萬八千偈。迦多演尼子造。唐三藏將來未譯。
此三論佛在世造。四識身足有七千偈。提婆
設摩造。即佛滅後百年。五品類足佛滅後三
百年。世友造。六界身足有六千偈。三百年末
亦世友造。迦多演尼子造發智論。以前六義
少如足發智義多如身。則足前而身後分義
不便。況此六論並唐三藏將來。隋時未有
不合指之。況無分節之相。中破云。前之三
論既在佛世。如何却與佛滅後論爲足。未
必全然以身攝足耳。又成論云如六足阿
毘曇説者。指六足阿毘曇論。故不對發智
爲身。謂根性等者略列揵度。揵度西音此
云法聚。以分一部爲八聚故。謂業使智
定根大見雜。文云根性道定者。根性是根。
道即是智。但略擧三餘如向列。大論問。八
揵度誰造。六分阿毘曇從何處出。答佛在無
失。滅後百年阿輸柯王會諸論師。因生別
部有利根者盡讀三藏。欲解佛經作八揵
度。後諸弟子爲後代人。不能全解作略阿
毘曇。其初造者即迦旃延。天親下次引今論
有七功徳五示現等。以例分章。七功徳者。論
云。此法門初第一品明七種功徳成就。一者
序成就。二者衆成就。三者從爲諸菩薩説大
乘經去。欲説時至成就。若説無量義經。即
欲説法華時至也。四從説是經去。名所説
法隨順威儀住成就。以入定故名威儀住。五
從放光去。名依止説因成就。由放光故見
他土説。六從彌勒疑念去。名大衆欲聞法
現前成就。由問故答。故云欲聞。七從文殊
答問去。名答問成就。論云。於序成就。又有
二種。一者一切法門中勝謂如是等。驗知論
主全許一部。爲法門中勝。方指如是等爲
一切法門中勝。一切法門即一代教。不然如
何消釋一切之言。既一代教中最爲其上。具
如藥王品中歎教文也。下六成就各有分節。
五示現者。論亦云五分。一歎法勝妙分。二從
吾從成佛去。歎法師功徳分。三從爾時衆中
去。智衆定疑分。四從佛告舍利弗去。定記
分。五從舍利弗諸佛出五濁去。斷疑分。河西
下正明分節。河西如本傳。江等瑤即呉興小
山寺具如
別傳
光宅轉細者。如東安法師唐東陽永安
寺曠法師
講三論及法華等諸經。並著章疏。貞觀十三
年正月十五日入滅。反屈三指即第三果人
也。著法華疏四卷。初云。自梁陳已來解釋
法華。唯以光宅獨擅其美。後諸學者一概雷
同。雲師雖往文藉仍存。吾鑚仰積年。唯見
文句紛繁章段重疊。尋其文義未詳旨趣。
今對雲義以研法實。大師專破良有以也。
故知雲公望前轉繁。今家處中無彼二失。但
存大旨不事繁碎。重雰下章安斥古。雰者。
猛雪重霧也。能翳太虚之清氣。使三光隱而
失曜。故碎亂分文失經之大道。三軌隱而靡
用。津者。濟渡處也。若細分碎段非求經旨
者所宜。如在歧道有問路者。不答問者
所之。而廣譚逵經故非問者之要。曇鸞北
齊人。斥云。細科經文如煙雲等爲疾風所
颺。颺者。風飛也。隱翳太虚。雜礪等者。準彼
應作條例字。謂科條如塵。或是轉其言借
勢用語。非全同彼故。砂石精者曰砥
者曰礪。雜塵隨颺同其煙翳。言若過等者。
以此望古進退倶失。是則曇鸞亦未全許
碎擘經文。廬山龍兩解。前云身方便等者。
意云。自寶塔已前説權説實。亦以法華前
權爲言方便。至法華爲言眞實也。從寶
塔下古佛現全身。今佛集分身。古身命今
身。今身詣古身。二身倶處塔表法今古同
身方便也。壽量久成塵點尚倍。中間被拂伽
耶非眞。身眞實也。道理必然。偏立成失。前
可無身後豈無説。但依權實本迹。任運倶
收身説。若但語身説則本迹事昏。但譚本
迹乃身説自顯。故壽量中云。或説己身。或
説他身。故身説具足。方便已下説必有身。
何須致惑。第二釋中玄文廣破。以今二門
各有因果故也。齊中興印者。中興寺名具如
別傳
玄暢以迹門流通中達多持品。及將本門壽
量後流通中神力等。共爲果分。果在本門
又分護持。護持即是流通異名故不可也。又
有師去。此師意以正宗爲體。但在迹正。不
知却以本門之正反爲流通。而云受持功
徳。迹與昔教容可有同。本與前經一向永
異。翻將永異混亂流通。故不可用。有師四
段。但合二三爲正。甚符經文。但闕立本
迹二門。各有三段意耳。其名既闕義恐不
周。光宅二十四段者。具在彼疏云云者。象
氣之分散。如雲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
未説者尚多如雲。下去皆爾。已下有列光
宅分文者。多分與今大同小異。蘭菊者。章
安破計也。佛赴機説當時稱會。後代分節
寄玆顯理。固執成諍進退倶非。縱有異同
彼彼蘭菊。仍許得意者爲言。縱不全違聖
心終是人之情見。若粗得通用不須苦諍。
恐失四益。易云。其臭如蘭者。古人一向以
氣爲臭。天台者。章安對古故別云也。天台
之名具如止觀記。今記等者。雖復兩存。且
用初意。故云從前。問一經云何等者。問意
既存兩釋。問後何妨。所以二釋之中不專
後釋者。以本正前立流通故。且一往耳。答
中云華嚴處處集衆等者。處會具如釋籤
所引。毎一會處皆先序次正。以住處莊嚴
義當於序。言集衆者。如妙嚴品名號品光
明覺品及一一會。皆先集衆。意明一經具
多別序。阿含篇篇如是者。此明一經多通
序也。彼四阿含各合多小經。以爲一部。毎
一小經不出一紙半紙。唯長阿含遊行經文
獨有兩卷。又有大本經自爲一卷。一一經
首皆安五義。既以阿含而爲通號。故以部
内小經爲篇。大品前後付囑者。明一經内
有多流通。故第二卷中有累教品。爲前付
囑。第二十七有囑累品。爲後付囑。準彼三
經二序何妨。言不安五義者。釋伏難。難云。
若爾何不同彼阿含。今本門亦安如是等
耶。釋意者。雖申今經本門非首。然須更釋
阿含之妨。阿含多通序本門亦應然。然阿
含兼別經是故非次首。亦得安五事。今經
同一經故但別無通。是故但以華嚴爲例。
故阿含縁起各別。今經縁起不殊。是故本門
不安五義。迹門但單流通者。以迹望本以
本例迹。本門非首但安別序。迹門非後但
單流通。故但有勸持無囑累也。故從法師
至安樂行。凡有五品。明弘經福深以勸流
通。若本門中先以滅後五品去三品半。爲
勸持流通。從神力去凡有八品。明囑累流
通。迹門之後經既未竟。非流通次未須付
囑。言云爾者。如後消文。言帖釋者。但今
通途消經尚異諸見。況法華部又異諸經。
故一一句四意消釋。仍恐後來不達四意。
預爲四重消釋四意。言得意者。至消文
時或四釋不備。但存一二餘者比知。次釋
四意所以中。初問意者。若略但一廣應無
量。既非廣略二途不成。匪者非也。何故唯
作此四釋耶。答中一文具有二意。一者總
明四義所以。二明四中一一所以。兩義咸
得以爲處中。一者唯四不多不少。次因縁
下明一一不失不差故。一雖處中仍須至
四。四攝義足故不須過。假使過此攝在四
義。故四及一並名處中。如十妙等。一一妙中
亦具四意。十亦入四猶名處中。今秖須此
四。故得名中。故初意云廣則等也。若無初
意尚不殊外計。況因縁語通通於一化。始
自地獄終乎佛界。中間頓漸若教若味。故
須知今大事四悉非餘感應。開顯四悉一道
無外。久遠四悉諸經所無。觀心四悉一觀遍
收。人理等四準説可見。以此四悉通於始
末。約教等三亦須遍述。意則可知。若無次
意不辨偏小。故以四八簡開廢等。望昔
部教今方眞實。一切能詮無復異稱。故須明
之以彰妙典。無第三意誰知逈出。一期教
中所譚身土。中間今日無非迹施。指彼大
通猶如信宿。先愚密教復迷迹身。至此方
袪守株尚昧。無第四意將何以辨能詮教
功。將何以爲久成行本。故一一句入心成
觀。故云。觀與經合非數他寶。方知止觀一
部是法華三昧之筌罤。若得此意方會經
旨。總斯四義方可略顯一部旨歸。故云略
則意不周。當知二三尚略一何能逮。處中至
四令義易了。故一一句得斯四義。則使句
句咸異諸教。則法華之義誠爲不難。故云
易了。次因縁下明一一別釋。於中初是因
縁。次若十方下是約教。次若應機下是本迹。
次若尋下是觀心。初因縁者。初文正釋。始從
如是終至而去。無非眞實感應道交。故知
今經感應妙也。法華已前小及鈍根一向無
機。理是而迷故名雖近。機生未契故云不
見。慈亘始末名善根力。事理不同故名爲
遠。無謀而會故云自通。故爾前感應妙道未
交。諸部異同教主優劣。被物漸頓施設不同。
一一無非感應意也。雖通名感應顯益未
周。雖通名四悉淺深差別。若兼若獨盈縮
不馴。來至法華方成一味。言無機者。反
以昔無而釋今有。慈善根下正明今感故
有今應擧遠而通明時不差。無縁慈遍何
擇遠近。但無機謂遠有感必通。諸佛不來
衆生不往。機應相稱故曰道交。慈善根力者
相通事別。其事略如止觀第六記引大經十
四梵行品。諸佛神變皆慈爲本。故一切法皆
由慈立。故經云。若有人問誰是一切法之
根本。當言慈是。故以感應攝一切法。次夫
衆生下。疑問意者。既云四義乃曰處中。秖
因縁一義尚機衆。應衆其義更廣何名處中。
義似過四故云更也。所言衆者。即五乘九
界等也。次大經下答意者。四尚處中一廣何
爽。故事廣義中亦名處中。故引大經。門雖
無量神通攝盡。神通即是應之異名。對感即
名感應故也。然神通之名義兼大小。感應
之稱唯局在大。大中通於地住已上。今此正
當極果用也。故神通之稱一名攝諸。尚得
名略。義非廣略豈不處中。能應既然所應
準此。故設應雖衆不過於慈。求脱雖多詎
出於感。故感應二字處中明矣。次若十方下
約教中先擧廣出妨。次今論下釋出處中。
初出妨者。感應二名雖即處中。通論化事。
十方六塵教法彌廣。是則約教處中不成。次
釋者。今論娑婆唯禀聲教。雖有顯密若開
若廢。望彼諸土亦名處中。是則令前聲教
感應處中更明。則甘露門開者。則言乃表唯
聲益。故實相爲甘露。諸教爲其門。門無開
閉理非通塞。此土入者不假餘塵。由之通
理故曰門開。言依教者。應云聲教。但是
言略。雖有滅後色經。乃至名句行蘊所攝。
淨名香飯及以法行思惟悟等。並以金口聲
教爲本。不少不多故云明矣。約本迹者。
亦先擧廣辨妨。次從須置指下。釋出處中。
次故肇下引肇證成。初文者。應機擧前因
縁。設教擧前約教。機多教異其迹必廣。當
知本迹不名處中。若準門開之言。則唯圓
處中已如前説。今將本望迹中間今日。聲
教感應開已復施。廢竟還設故云權實。一代
尚廣況實成後。中間施化對機差別。言淺
深者。權實理定淺深義通。故重言之。次明
處中者。前以聲教望於感應。故將娑婆而
對十方。則娑婆聲教處中義足。今欲論一
本故却對多迹。迹多雖廣如指一月衆影
自歸。豈以能指四指有四。令所指一月非
一。故置迹尋本處中明矣。次引肇者。但借
其言不用其事。肇用融公九轍。九轍未當
引者如何。故彼本迹無生轍云。多寶不滅釋
迦不生。多寶本也。釋迦迹也。本不滅迹不
生。不生不滅本迹雖殊。不思議一。豈得以
多寶之本。垂於釋迦之迹。若借彼顯今。以
久爲本望今爲迹。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
次明觀心者。亦先擧廣辨失。次但觀下正
明處中。初尋迹等言語前三意。有解無行
何益自他。迹遍十方故名爲廣。本指最初
故名爲高。徒尋他果之高廣。何益己因之
該深。若以信行爲乘。及知常住遠壽。尋他
高廣有何不可。但設教顯本本令契理。故
不契理名數他寶。華嚴經偈具如止觀記及
釋籤。但觀心故。達己心之高深見己本也。
以理攝故。達己心之該廣見己迹也。一念
心起徹實相底。故名爲高。具足諸法故名
爲廣。又即權而實故名爲高。即實而權故
名爲廣。若非此觀但感前三應。則教下須
開果權須廢。故教被會名爲有窮。權觀須
改機非妙感。是故機成親能有感。觀成入
位己利非他。是故觀心具上三意。況入位
有本垂迹設教。三義具足何得不用。故觀
心處中。雖則四意展轉相生。以前前爲廣
後後爲中。但存當分皆名中故。故此四意
從事名殊。應以後後轉入前前。總而論之
不逾感應。但初名感應者。且捨通從別。
以無下三麁妙莫辨。是故四悉淺深未分。
故得聲教方辨感應權實不等。會歸圓極
教之功也。雖知圓極並在今經猶覆久成
而迷其本。若拂迹應咸由本垂。開迹中感
應。即本地感應本迹秖是一妙高廣。雖知高
廣機成由觀觀成有感眞感應也故知感應
通貫下三。況復一一展轉相攝。理雖相攝事
必甄分。三引證者。初證感應。又云下證教相。
壽量下證本迹。譬喩下證觀心。初文先引。
若人天下釋。初言因縁者。即感應之別名。名
異義同故得爲證。但因縁名通不局能所。
故止觀第一云。或因於聖縁於凡。或因於
凡縁於聖。縱無強弱亦可互爲。何者。從機
則機親而應疏。從應則應親而機疏。故使
更互受名不同。但感應之名不可互立。大
事因縁雖在迹門。據理應須雙指本迹。
但佛出世正爲顯實。故且從迹。又復讓下
本迹故也。釋中先擧非。次實相下顯是。
初擧非中所以不簡三教菩薩。唯斥人天
小乘者。具如玄文。從難從要下去例然。言
不成機感者。非今經之廣博實相因縁
故也。次顯是中。既以實相一大對簡小
理。其義即足。故不暇開等兼等簡之。既
得云大亦應云深。言佛指此爲事者。理
不名事。但佛欲以此理化人。故名爲
事。能化所化故云因縁。次證教中初正引。
次當知下結教意。三大經下重引。初正引
者。種種之言義兼一代。若在他部意未
必然。佛道者。別指今教。故自此已前意歸
於此。次結意者。微謂諸教初心人天小善。
著謂諸教果徳。權實微著皆爲獨顯。故云
筌蹄。種種之言及以微著。必須八教方顯四
味爲醍醐筌蹄是故筌蹄並譬能通。權教
權部並爲一實魚免而施設也。或作蹄。蒼
頡篇云。取免具也。莊子云。得免忘蹄。作此
蹄字。今時俗依之。説文作罤。若言蹄是足
者。能詮不成。若言蹄是迹者。其義亦疎。尋
迹得免義豈爾耶。今須從義以罤爲正。次
引大經者。引彼大經重證今部。則以一
實爲第一義。麁軟須指四味權實。引證本
迹中三。初約師次約弟子。三結。初文又二。
初正引本文。次方便下引迹文。以迹中此
文密示本意故也。若顯露説即迹中本迹。下
文顯已通得引用。弟子者。亦是擧資密顯
於師。弟子尚非實小驗知師非近成。利根
縱其已知。須待彌勒扣發。見本眷屬聞説
不疑。言云云者。廣在下文。兼斥古今諸
師。尚不知師之本迹因果特出諸教。況弟
子耶。又弟子之本諸經容有。如文殊觀音等
也。師之久本出自今經。證觀心中先引。次
當知下結意。初文者。事論秖是信身子説。
義當見佛。汝所説者。必從佛聞。能聞之人
必是聲聞菩薩故也。故聞汝説即是見佛
等也。次結意者。所聞是法。於能觀心即名
爲佛。義當見佛。心所即是弟子等也。即於
己心識三寶一體其理宛足。具如聞説已下
文是。注云云者。將向觀義。對聞説已下
文唯在一念。又若具足應約因縁約教本
迹。以明觀心。則有三觀對境因縁。諸教理
觀三寶境本觀迹。及施開等思之可見。示
相者。唯約今經示四種相。雖始自如是
終乎而去。皆用四意。但文勢起盡用與不
同。如釋通序則句句須四。通貫正宗及流
通故。若釋正宗則本迹各三。義通四種。若
釋流通還須具四。通收正宗。又正宗中迹
門既闕久遠本迹。所以借用體用本迹。則四
名不闕。又序中約教須觀文勢。或須以五
時分別。則教在其中。或須以諸教分別。則
將時以判。正中約教則一向明開。本中約教
則不從教判。但點遠本遠妙自彰。若解斯
文則一部經心如觀指掌。四意消釋無勞
再思。故今且寄三段大文。通示其相。既了
通已還將此意委悉別消。初因縁中未暇
歴品。且示三段即種熟脱。然種等三亦須
約於序等三法。以辨因縁。若唯序等。則無
階降過未因果。若唯種等聞無所從。以種等
三於序等三。所從得益不同故也。且如序
中通序在滅後。別序通過現。若佛在世別
序五中節節益異。如説無量義。密得種等
三益不同。故覩定見光覺動蒙華。乃至問
答亦有種等三益可知。正中本迹諸品不
同。故通別序至佛滅後。被流通人勸持誦
説。亦有種等。況正宗耶。故寄此兩三方曉
因縁。初約種等者。須寄教相方分有無。
故諸教因縁長短不等。如三藏人三祇百劫。
秖云自修六度肥功徳身。相好莊嚴。與物
結縁爲種熟脱。通教初心自行近從七地留
惑潤生。與物結縁云初下種。兩教入滅無
未來化。但成佛時而熟脱之。教權理權非今
經意。別教初地尚能具之。何況果滿。別教雖
具教終是權。況復能有本因遠種。今經本迹
二門施化並異他經。此文四節良有以也。故
四節中唯初二節。名本眷屬。初第一節。雖
脱在現。具騰本種故名本眷屬。今不云是
本者。以同在今始脱故也。本種近脱者。以
彌勒不識發疑故來偏得本名。然現脱者若
未得佛智。猶未能知種。今出其意耳。於
中爲二。初明種等三。次明序等三。初文四。
初正明因縁。次雖未下釋疑。三其間下約
三世九世。以釋因縁。四何以故下。引證三
世九世因縁。初文即是四節示相。初之一節
本因果種。果後方熟王城乃脱。次復次下本
因果種果後近熟。適過世脱。指地踊者。故知
地踊云本眷屬者。乃是本種近世始脱。既彌
勒不識非極近也。次中間種昔教熟今日
脱。次復次下今日種未來熟未來脱。此四節
者且取大概。本因本果訖至中間近世今日。
竪深横廣何但四節。乃至未來永永不絶。若
不爾者。現果無因現因無果。還同灰斷化
無始終。故知節節重重無極。而終以佛乘
三段爲本。而以人天三教助顯。雖未下釋
疑也。今明因縁準文次第。且合在迹。探
約本地中間者。正兼本迹示一部相。取
後文意取化儀意。次約三世九世者。具
如止觀第一記引華嚴瓔珞。故知盡未來際
三世九世種熟脱三。是則念念三密念念三
九。念念三段念念逆順。念念身土。一一不
同一一入實。四引本文證者。證三世
也。若有三世即有九世。九秖是三故且通
證大體三世。念念三世準例可知。神通屬
過去。通義其實通於三世。對餘二別故。師
子是現威猛是未。爲令知佛化縁遠故。
還引本文。擧遠攝近以證四節。以如是下
約序等三。初文先通指二序。故云序分通
無可表故。衆見下別指別序爲生正之由。
故云衆見希有。顒顒者仰也。佛乘機下正宗。
三非但下正明正宗爲流通之本。三段既其
倶生種等。則知字字句句會會味味。世世念
念常爲衆生。作一佛乘種熟脱也。此文且
從今部大判。如今釋迦説此經時。通五別
五無非因縁。即證信之因縁發起之因縁。又
通五和合之因縁。別五次第之因縁。故從序
至正於得脱者。故云開示悟入。降此之外
餘皆種熟。故未脱者益在流通。故云遠霑妙
道。並是此經之感應。言後五百歳者。若準
毘尼母論。直列五百云。第一百年解脱堅固。
第二百年禪定堅固。第三百年持戒堅固。第
四百年多聞堅固。第五百年布施堅固。言後
五百最後百耳。有人云。準大集有五五百。
第一乃至第四同前。唯第五五百云鬪諍堅
固。言後五百者。最後五百也。若單論五百
猶在正法。雖出論文其理稍壅。然五五百
且從一往。末法之初冥利不無。且據大教
可流行時。故云五百。故序等三莫非感應。
又示教相者。教家之相故云教相。五味分
別爲顯醍醐。通論聖言被下。倶名爲教。今
教別有顯實之功。故名爲相。又別約三段
示醍醐相。故名爲相。故於三段各簡偏小。
此且通作一種三段。讓下本迹。是故未分
二種三段。問。若爾。與向因縁三段何別。答。
前直寄三時對感應人。以明種等。今委辨
所説用淺深法。故略約四教以簡三段。究
而言之。還是因縁妙三段耳。況觀心本迹咸
屬因縁。委簡教相具如玄文。先約相待以
判麁。次約絶待以辨妙。問。通序五義別序
華地。此等是事。何得三段倶名示教。答。通論
皆是正説前相。別論唯問答是教。且從通説
無不表教。故文簡云非爲人天作序等
也。二乘三藏也。即空。通也。獨菩薩別也。正
直等者。開權教也。正及流通準此可見。螢
光者。大品云。菩薩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
勝螢火蟲。此斥三藏。故指燈炬以譬通教。
燈如二乘。炬如菩薩。雖同般若不無明
晦。道種智是別。如星月者。地前如星登地
如月。故星雖有明光不及遠。令遠見故。
凡智雖照不及聖明。其心遠故。月不及日
帶教道故。亦應更明三智三諦次不次等。
以顯教相。於此非急。楊葉等者。大經嬰兒
行品意也。今文略出人天者。然嬰兒在小
義通諸教。且從極小故指人天。但彼經喩
從頓向漸。初云不能起住來去語言。圓嬰
兒也。大字者藏也不知苦樂等通也。下作
大小等別也。啼哭等人天也。經既通以小
善爲嬰兒。故圓因位亦名嬰兒。經云。半字
者。謂九部。滿字者。謂毘伽羅論。此云字本。
河西云。世間文字之根本。雖是外論而無
邪法。將非菩薩之所造作。故譬衍門十二
部經。古人唯知衍門一大。今則不然。簡共
別後唯以圓門而爲滿也依義不依語斯
之謂矣
法華文句記卷第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