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異。聞佛道長短難易非長非短非難非易
等皆不驚怖。行此行者。從始至終以二
空理忍諸法。即著如來衣。安住二空理。即
坐如來座。愍諸衆生。即入如來室。二空四
忍名爲行。理即是處。是名約二法明行處
爲弘經方軌也。三約三法。三法即不思議
三諦也。住忍辱地總論三諦。如有地可據。
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善順眞諦能忍
虚妄見愛寒熱等。故言善順也。而不卒暴
心不驚者。安於俗諦忍衆根縁稱適機
宜。故云不卒暴。體忍違從故心不驚也。於
法無所行等者。即安中諦能忍二邊。故云
無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觀實相。亦不得中
實故云不分別。此則據三諦之地名處。忍
五住之辱名行。行亦爲三。謂止行即行不
行。觀行即非行非不行。慈悲行即不行行。合
上衣座舍等。是爲約三法明行處。辯弘經
方軌也。龍師云。住忍辱地總擧生法二忍。
下別明二忍。柔和善順明身業也。而不卒
暴是口業。心亦不驚是意業。此就三業明
修生忍。於諸法無所行。不行有相也。而觀
如實相。行空平等也。亦不行不分別。不行
無相也。有無兩亡會於中道。此三句明修
法忍。得是二忍結爲行處。彼明二忍未知
約何。若三教二忍。全非法華之義。若約圓
教不應隔別不融云云。云何名近下。第二近
處文爲三。遠十惱亂。即遠故論近。亦是附
戒門助觀。修攝其心即近故論近。亦是附
定門助觀也觀一切法空。即非遠非近論
近。亦是附慧門助觀。上直縁理住忍辱
地。今戒門廣出衆辱之縁應修遠離。非持
刀仗亦不棄捨。但以正慧而遠離之。當知
遠近廣上行所不行也。上直明不暴驚。今
定門廣出修定心。修定處。修定要門。以定
力故。在暴而治。在驚而安。當知即近論
近。廣上不行行也。上直明無所行。今廣觀
一切空具歴諸境。無量無邊無礙無障。當
知非遠非近。廣上非行非不行。就初有十
種應遠者。一豪勢。二邪人法。三兇險戲。四
旃陀羅。五二乘衆。六遠欲想。七遠不男。八
遠危害。九遠譏嫌。十遠畜養等。路伽耶此
云惡論。亦云破論。逆路者逆君父之論。又
路名爲善論。亦名師破弟子。逆路名惡論。
亦名弟子破師。那羅延者上伎戲。亦云綵
畫。其身作變異。又云縁幢擲倒之屬也。分
十種爲二邊。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倶遠
離。即寂滅之異名耳。觀心釋十種云云。近
近處有三意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非遠非近文爲三。一總標境智。二別釋。
三結成。觀者中道觀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
境也。若單論智。智無所觀。故擧一切以
顯皆空。如實去別釋也。二邊三諦無一異
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實。以實爲相故言
如實相。不顛倒者無八倒也。不動者。不爲
二死所動也。不退者。心心寂滅入薩婆若
海也。不轉者。不如凡夫轉生死。不如二
乘轉凡聖。如虚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
中道觀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無所有性
者。無自他共無因等性也。一切言語道斷
者。不可思議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也。
不出者。如來所治畢竟不復發也。不起者。
諸方便皆寂滅也。無名者。名不能名也。無
相者。相不能相也。無所有者。無二邊之有
也。無量者。非數法也。無邊者。無方所也。
無礙無障者。遍一切處也。但以因縁有者結
也。上直明中道觀慧。今明雙照二邊。理性
畢竟清淨如上所説。非解非惑。而從惑因
縁生生死。從解因縁生涅槃。又因縁有有
於涅槃。從顛倒生者生於生死。此則雙照
意顯也。常樂觀如是等法者。即三諦等法也。
又但因縁有從顛倒生者。結不思議三諦境
也。故説者不思議教也。常樂觀者。結不思議
三觀也。又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標觀體。不顛
倒*去九句釋觀相。不爲二邊八倒所動。名
不倒不動。不墮二乘凡夫二地。故云不退
不轉。此二句明智用理非未來故不生。非
過去故不出。非現在故不起。釋論五十一
云。如虚空無入無出無住相攝大乘亦爾。
無未來入處。無過去出處。無現在住處。第
四十三云。因邊不起名不出。縁邊不起名
不生。凡有十九句。初一句總。後十八句對
大品十八空。如實相即第一義空。不顛倒即
内空。内無六入我我所。不顛倒不動即外
空。外不爲六塵流動也。不退者即内外空。
十二入空故。故言不退。不轉即空空。空破
諸法。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無復諸法唯
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既空故無
復能轉。故言不轉也。如虚空即是大空。執
方計破故言如虚空。無所有性即畢竟空。諸
法無遺餘故。名畢竟空。以畢竟空故。無
所有性也。一切言語道斷即一切空。一切空
不可説故言語道斷。不生即有爲空。有爲是
因縁和合。既不合即不生。不出即無爲空。無
名出離。出離法空故名不出。不起即無始
空。求原初不可得故無起。無名即性空可
解。無相即相空。實無所有即不可得空。無量
即有法空。有法即有量。有量既空故言無量。
無邊即無法空。無法則是邊表。今空故則無
邊。無礙即有法無法空。二不可得故言無礙。
無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無障。十八空
皆是中道正慧。皆名爲空。隨十八種境故
言十八耳。大經云。如來常修十八空義故。
故用十八空。用釋十八句也。偈有二十八
行三句爲三。初一行頌標章。次二十二行
頌修行。後五行三句明行成。長行行近別
釋。偈中合頌。正言意同開合互現。廣略之解
彌復可依。上行近二文各有三。今偈合頌
不復次第。初應入行下十四行。頌事遠近。
上有十種遠離。頌中略不次第。在文可見。
亦是頌人空行處。取意即兼頌近處三意。
故偈云是則名爲行處近處。常離國王者。比
丘親近國王有十非法。一陰謀王命。二王
誅大臣。三典藏亡寶。四宮人懷妊。五王身
中毒。六大臣諍競。七二國交兵。八王悋不
施民。九歛民物。十多疾疫。謂比丘行呪。
有此十事。一切臣民謂是比丘所作。作此
謗比丘。即謗法亦謗佛。故佛不令親近
王也。外道梵志者。摩隥伽經云。初人名梵
天造一韋陀。次名白淨變一爲四。一名
讃誦韋陀。二名祭祀。三名歌詠。四名禳災。
一一各三十二萬偈。合成一百二十八萬偈。
有一千七百卷也。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
子。各於一韋陀能廣分別。遂有二十五韋
陀。次有人名鸚鵡。變一韋陀爲十八。次有
人名善道。有二十一弟子。變爲二十一韋
陀。如是展轉變爲千二百六韋陀也。毘陀
論此云智論。婆耶娑造。凡四種。一信力毘
陀。明事火滅罪。二耶受毘陀。明供養婆羅
門得福。三娑摩毘陀。明和合二國。四阿陀
婆毘陀。明鬪戰。讀此四論自稱一切智人。
毘伽羅此名記論。婆尼尼造。明種種經書并
諸雜語。衞世師論優留佉造。此翻最勝。出世
八百年明六諦。迦毘羅此翻黄頭。亦云龜
種。造論名僧佉。僧佉此云無頂。因人名論
故言迦毘羅。説二十五諦。小乘三藏學者。
佛在波羅柰。最初爲五人説契經修多羅
藏佛在羅閲祇。最初爲須那提説毘尼藏。
佛在毘舍離獼猴池。最初爲跋耆子。説阿
毘曇藏。五百羅漢初夜集阿毘曇藏相續解
脱經此爲三藏學也。深著五欲欲相者。四
天下人龍須輪四天王皆根相到。忉利天以
風爲事。炎天相近爲事。兜率相牽爲事。
化樂天相視爲事。他化自在心念爲事。上天
皆離欲。寡女處女者。阿難問佛。如來滅後
見女人云何。佛言。勿與相見。設見勿共語。
設共語當專心念佛。及諸不男。彼名般吒
者。此翻黄門。黄門者。有男女形不能男
女。入里乞食者。雜阿含云。有一羊往糞聚
飽食。還群貢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
四事已起染著欲想不知出要。設不得恒
生想。設得向諸比丘貢高毀篾他人。我得
彼不能得。是爲羊比丘乞食。師子王遇大
獸即噉。不味不著。得小獸即噉。不鄙不
薄。比丘亦爾。得四事供養不起染著無
有欲想自知出要。設不得利養。不起亂
念無増減心。是爲師子王比丘乞食。乞食
行役病四事。而前後八時明八精進八懈怠。
乞食前作是念。爲修道補飢瘡。乞雖未得
不廢念行。乞食得已爲報恩念道不輟。
前後兩時倍加精進。餘三事前後亦如是。反
此名八懈怠。寶雲經明乞食作四分。一分
奉同梵行。一分與匃人。一分施鬼神。一分
自食。又復不行下。第二八行頌非遠非近理
遠近處。若有比丘下。第三五行三句明行成
又三。初一行半標行成。事成外儀無失。理
成内心無滯。故云無怯弱也。次菩薩有時
下。第二三行。行成而得安樂。後一行一句。
頌長行總結。菩薩入靜室下。釋安樂之因。
因修禪定止於過惡。得人無我外則不
損因修智慧離諸取著。得法無我内無
顛倒。是則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樂也。文
殊下。第三一行一句。頌長行總結也。第二
口安樂行。亦長行偈頌。長行爲二。一標章。
二釋行法。標章如文。若口宣説下。釋行法
又二。謂止行觀行。止爲四。一不説過。二不
輕慢。三不歎毀。四不怨嫌。初不樂説人經
過者。人聽有過法有何過。七方便法是佛
隨他意語。名不了義。若過其法則惱其人。
非安樂行相也二亦不輕慢者。不倚圓篾
偏。重實輕權也。三不説他人長短者。初
不説一切人。次別擧聲聞。夫人惡聞其失
故不譚短。面譽對毀故不稱長。亦不約張
説趙長。趙謂以他長譏己短寄彼諷此。
亦不得向張説趙短。背毀於彼亦復背毀
於我。爲此義故善惡倶止也。又不説長短
者。日藏第一云。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坐
禪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
他短不説己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食
知足頭陀精進不放逸行。係念思惟心不馳
散於一切衆生起慈悲心。又如修多羅所
説空行。自讀誦教人讀誦。不謗他不説他
過不稱己長。於聲聞人又根性不定。若歎
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毀呰二乘。或令
其大小倶失兩無所取也。四不生怨嫌心
者。若謂其人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謂其
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説即發。杜説
過之源故不生怨嫌也。善修如是下觀行
門也。觀諸法空無所取著心不苟執。不
逆人意不違法相。則不説小乘法答。但
以大乘答者。若見無大機而説小得方便
益。若不見無大而説小妨其大縁。等是不
見但説大無咎。偈有十六行半爲三。初二
行頌標章。次九行半頌前行法。後五行明
行成。初二行頌上住安樂行。上總稱應住。
頌中別出行相。行相者有三。安隱説法者半
行。欲令前人得安隱道及果。即入室義。清
淨地等半行。即坐座義。油塗身等一行。即著
衣義。三法導口業名安樂行。安處法座下
九行半。頌行爲二。初五行半頌止行。次四
行頌觀行。上止行有四。今具頌。初隨問爲
説半行頌不輕慢。慢則不隨。若有比丘至
隨義答。二二行半頌不説長短。但依義不
譚人好惡。若有難問隨義答者有二。一可
答。二不可答。問答相難詰相上下。若勝負
則自知。是爲智者語。是放恣敢有違者誅
之。是爲王者語。長短是非皆不知。唯覓勝
而已。是爲愚者語。因縁譬喩去至入於佛
道。三一行半追頌不樂説人法過。若説人
過生人毒念。今不説過故。使發心入佛
道。佛道從喜生也。除懶惰意。四一行頌無
怨嫌。怨嫌心起則懈懶憂惱。今以慈心説
法無怨嫌者。精進無憂。上長行皆約止善
説。頌中皆約行善也。從晝夜常説無上道
教去。第二四行頌上觀門。上云但以大
答。頌云説無上道。上云令得一切種智。頌
云願成佛道。我滅度下。第二五行偈。明
口安樂行成。初一行標行成。次無嫉下。第
三二行明内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
物蠅則不來。次智者如是下。第三一行明
内有善法所以行成。如我上説者。若内無過
如長行中説。若内有善如偈中説。次其人
功徳下。第四一行格量功徳如文。第三意
安樂行。亦長行偈頌長行亦爲三。標章釋行
結成。釋中亦先止後觀。止中有四。一不嫉
諂。二不輕罵。三不惱亂。四不諍競。夫二乘
欲速出生死先除貪欲。菩薩先除瞋見。嫉
是瞋垢諂是見垢。嫉忌違慈悲之心。非化他
之法。諂誑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智慧
被障將何上求。慈悲苟妨將何下化。安樂
行菩薩最須棄之。亦勿輕罵下。不應以圓
行呵別。知機可責不知勿罵。容有退善
根義。比丘下。不應以圓呵通。其本無大
機強以圓呵乖心成惱。通既被呵圓復未
解。前疑後悔大小倶失。去道紆迴名甚遠。
此惱別行人。沈空取證名不得。此惱通人。
厭生死名懈怠。悲花明小乘者爲懈怠。
起大悲心去明觀行亦爲四。約前四惡而
起於行善。一於一切起大悲違於嫉諂。二
於如來起慈父心違於輕罵。凡求佛道即
是學人。敬學如佛不得輕罵。諸者通三世。
此即未來如來也。三於菩薩起大師想違
於惱亂。理論三乘皆是菩薩。有化訓徳皆衆
生師。應起師想。勿言其短。四平等説法
違於諍論。平等破偏執諍也。不多不少量
器利鈍也。文殊下結行成又二。一由止惡
惡不能加。故云無能惱亂。二由觀行故勝
人來集。得好同學也。偈有六行。初五行頌
上止觀二行各有四意。後一行頌行成。第四
誓願安樂行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又
二。初明行法。次歎經。就行法爲三。標章
行法結成。標章如文。行法爲三。初在家出
家去。明標誓願境。二從應作是念去。明
起誓願之由。三從我得去正立誓願。初明
慈誓境。通取曾發方便心者。而未出三界
名在家。斷通惑盡名出家。此攝得兩種二
乘三種菩薩。此輩亦具無明。亦應是大悲
境。但其皆曾發心。與慈誓相應。須與其圓
道圓果之樂。故言生大慈心耳。悲境者非
菩薩人。通取未曾發方便心者。名非菩
薩。全不歸向方便況復眞實。此悲境攝得
一切三界内者。此等亦須與樂。但其流轉無
際。正與悲誓相應。宜拔其罪因罪果。故
言生大悲心耳。從應作是念至隨宜説法
者。即起慈之由。由諸樂小執佛方便以爲
眞實。不會圓道故言大失。大失是慈誓之
由。從不聞不知去。是悲誓之由。由未發偏
圓心不聞偏圓二道故。以不聞偏道無
聞慧。不知者無思慧。不覺者無修慧。又無
圓三慧。何者不問故不聞。不信故不知。不
解故不修。偏圓三慧權實皆無。甚可憐愍。
起悲之由。從其人雖不問不信此經去。正
發誓願。彼雖不問不信偏圓二道。菩薩
不約偏發誓。但欲與其圓道三慧。故言雖
不問不信此經我得三菩提引令得入也。誓
願菩提智慧神通。皆約安樂行得。何者深
觀如來座。故得智慧力。四辯莊嚴能以慧
拔也。深觀如來室如來衣。得大善寂力。不
起滅定現諸威儀。神通福徳莊嚴先以定
動也。從文殊去。是結行成爲三。初總結
無過失則是行成。行云何成。以其立大誓
願故。入如來室行成。以其知四衆失圓
道故。即如來座行成以其誓制其心不懈
怠故。如來衣行成。三行具立故言行成。無
過失者。慈悲成故無瞋垢失。如來衣成故
無懈怠。如來座成故無諂曲也。常爲比丘
下。第二別結慈悲行成。以慈成故攝得四
衆人天供養聽法。誓願成故感佛神通諸天
作護。如來座成聽者歡喜。所以下。第三釋
誓行成。三世佛尚守護。況諸天耶。從文殊
至是法華下。第二歎經難聞又二。法説譬
説。法説又二。一昔未曾顯説故昔不得。二
今日乃得。譬説亦二。一不與珠譬。譬昔未
曾顯説。二與珠譬。譬今日得聞二譬各有
開合。不與珠譬爲六。一威伏諸國。二小王
不順。三起兵往罰。四有功歡喜。五隨功賞
賜。六而不與珠。輪王譬如來化世。降伏
諸國譬陰界入諸境。二小王譬煩惱等。未
得無漏調伏。名不順其命。三起種種兵。譬
七賢中方法爲前軍須陀斯陀中方法爲次
軍阿那阿羅漢中方法爲後軍。所破者是
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寇盜。能破者是八萬
四千法門之官兵。王見兵下。第四有功歡喜。
隨功賞下。第五隨功賞賜者。田即三昧宅即
智慧。聚落初果二果。邑即三果城即涅槃。衣
服即慚忍善法。嚴身之具助道善法也。種種
七寶即七覺等。象馬車乘即二乘盡無生智
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唯髻
中下。第六而不與珠。有出分毀機爲小
功勳。有出變易之機爲大功勳。驚怪者。未
有大勳忽賜髻珠。諸臣皆怪。譬衆生大機
未動忽説此經二乘疑惑菩薩驚怪。合六
譬一一如文。文殊如輪王下。與珠譬又二。
一有大勳。二與珠。明珠者。明譬中道智圓
譬於常。在頂者。極果所宗。髻中者。實爲權
所隱。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合亦二能
令至於一切智。智即果名是行一也。第一之
説者。是教一。祕藏是理一。兼得人一也。偈
有十四行半爲二。初四行頌上行法。次十
行半頌上歎經。初頌行法又二。初一行超
頌行成。上總明行成今頌別顯。常行忍辱
頌著衣行成。哀愍一切頌入室行成。乃能演
説頌坐座行成。次後末世下。第二三行頌修
行法。上有三境由誓等。偈具頌。次譬如強力
下。第二有十行半。頌上歎法難聞。上有法
譬合。今但頌譬合。頌譬有二。初三行頌不
與珠。次如有勇下。第二一行頌與珠。次如來
亦爾下。第二合譬初三行半頌合不與珠次
既知衆生下。第二三行頌合與珠。其中細
云云。我滅度後下二十三行。是品之第三
總結行成感徴之相。以勸修行爲三。初一
行半結勸四行。次二十行半擧三報以勸。
亦名三障清淨。後一行總結也。三障淨轉現
生後世惡業盡。即得現生後勝報也初一行
無憂惱。是報障轉轉現報。二半行不生貧
窮。是業障轉轉生報也。三衆生樂見下十九
行。煩惱障轉轉後報也。今初讀是經一行
滅現世憂惱。即除苦受之報。此轉現報心。
無病痛等即轉報色也。不生貧窮下。第二半
行轉惡業也。惡業因應感惡果。經力轉惡
因得好果。即轉生報也。不生即無惡生業。
現在持經不作貧窮業。來世不生卑賤也。
衆生樂見下十九行。明後報轉。轉三煩惱
障也。爲二。初三行別明三煩惱障轉。二十
六行總明一切障轉也。初又三。初衆生樂見
下一行。別明貪障轉。多欲者則人忽慢。又障
生梵天。欲障轉故人所樂見。天童給使也。
刀杖不加下。第二一行半別明瞋障轉。捨瞋
則除内刀箭。入陣則外刀不傷。智慧光明
下半行。三別明愚癡障轉。若於夢中夢見妙
事下。第二有十六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也。亦是後報轉。持經現感此相。當知過去
久已成就。今藉縁而發耳。又有成佛因果
等相。並是後報故。於夢中見未來後報之
相。百千萬劫事在一念夢中。用表妙法不可
思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相前現後當剋
果。又爲六。從初信心乃至妙覺八相成佛。
皆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忍辱報。約初三行
夢入十信又二。初二行半慈悲報。次半行正
見無癡報。次又見諸佛下。二六行半夢入十
住。次又見自身在下。三三句夢修十行。次
證諸實相下。四一句夢悟十迴向。次深入
禪定下。五半行夢入十地。次諸佛身金下。六
五行夢入妙覺。既云證不退智即爲授記
者。當知得入初住無生得記之位也。又見
自身在山林。知是十行修習善法也。證諸
實相。知是十迴向。正觀中道位也。深入禪
定。即第十地中無垢三昧。入金剛定諸佛皆
現。摩頂受職也。夢八相佛以知妙覺。此中
或是初住能八相成佛之相。仍前次位寄譚
極覺耳。若後惡世一行。總結行成也。信根
者。於三寶得堅固信。一切不能沮壞。精進
根者得四正勤。念根得四念處觀。勤方便
調伏貪憂。定根得四禪。慧根是得解四諦。
如實知也。又信根於如來。發菩提心所得
淨信心。精進根於如來所。發心所起精進。
念根於如來。發心所起念。定根於如來所。
起三昧。慧根於如來所。起智慧。八正是沙
門道。亦是沙門法。成就貪瞋一切煩惱盡。是
沙門義四果是沙門果。夢者。從須陀洹至
支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不
夢。從五事故有夢。如偈説。以疑心分別。
學習因現事。非人來相語。因此五事夢。又
是所更聞見及諸患。爲七事故有夢。現在
意識尚不見色。云何夢中意地見色。答皆
是曾見曾聞故想耳。又是吉不吉相耳。夢中
無通無宿命智。云何能見未來世事。答此
非願智境界乃是比知。諸人曾有如是夢
如是果。今以比知耳。問誰眠。答五道及中陰
皆有眠。在胎諸根具者亦是眠。乃至佛亦
眠。問眠是愚是蓋。此云何通。答佛起現前欲
調身故眠。非蓋非愚眠也
從地踊出品
師嚴道尊鞠躬祇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踊。故
言從地踊出品。三世化導惠利無疆。一月萬
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弘經以益當。故
言從地踊出品。虚空湛然無早無晩。或者
執迹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顯遠。故
言從地踊出品。寂場少父寂光老兒。示其
藥力咸令得知。故言從地踊出品。文云。是
從何所來。以何因縁集。今以諸義釋品。
顯四悉檀因縁之解。故言從地踊出品。此下
是大段。第二開師門之近迹。顯佛地之遠
本。其文爲三。一從此下。至汝等自當因是
得聞。序段也。二從爾時釋迦告彌勒下。至
分別功徳品彌勒説十九行偈。正説段也。三
從偈後下十一品半。流通段云云。序文爲
二。一踊出二疑問。踊出爲三。一他方菩薩
請弘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踊出。他方菩
薩聞通經福大。咸欲發願住此弘宣。故請
爲之。如來止之凡有三義。汝等各各自有
任。若住此土廢彼利益一。又他方此
土結縁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二。又若
許之則不得召下。下若不來迹不得破遠
不得顯。是爲三義。如來止之。召下方來
亦有三義。是我弟子應弘我法。以縁深廣
能遍此土益。遍分身土益。遍他方土益。
又得開近顯遠。是故止彼而召下也。從佛
説是時下。是第三下方踊出爲二。一經家叙
相。二明問訊。兩段各五。初五者。一踊出二
身相三住處四聞命五眷屬。住處者常寂光
土也。常即常徳。寂即樂徳。光即淨我。是
爲四徳祕密之藏。是其住處。以不住法住
祕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故
言下方。在下不屬此。空中不屬彼。非此
非彼即中道也。出此不在上不在此下。
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是中道也。來之由
者。聞命故來。弘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
故來。皆如上説。所將眷屬者。若人情往
望。謂領六萬五萬恒沙者爲多。領三二
一者爲少。單己者隻獨。若依文往尋。六萬
五萬者爲少。單己者爲多。文云單己獨處
者。其數轉過上。若依法門者。一一皆是導
師徳。能引衆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己非獨
六萬非多。一即一道清淨。二即定慧。三即戒
定慧。四即四諦。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
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即有百百即
具千。十善即有萬。一度具萬。六度即六萬
法門。多不爲多一不爲少。非多非少而多
而少云云。是諸菩薩從地出下。第二問訊爲
五。一三業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
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歎。就初三業供
養。經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四衆遍見。此乃
隱長而現短。借其神力令狹而見廣。倶
是不可思議也。拜遶是身讃法是口瞻仰是
意。五十小劫與半日者。此是時節不可思
議。如來所見不以二相。下方菩薩常面稱
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讃。解者即短而長。謂
五十小劫。惑者即長而短。謂如半日。斯爲
本迹而作弄引。如來未説闇本而執迹。佛
若開顯悟近而達遠。亦知不思議一也。四
衆遍見菩薩者。亦是不思議也。夫肉眼天眼
所見不遠。而今所覩充滿虚空。見雨猛
知龍大。見花盛知池深。見應滿虚空。則
知眞彌法界也。初標四導師。次陳問辭。
問又二。長行偈頌。長行有二。一問如來
安樂。二問衆生易度云云。但擧四人者。欲
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但擧法慧
徳林金幢金藏説四十位云云。三如來具
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易度則安樂。安樂則
易度。易度爲兩。一根利徳厚。世世已來常
受大化。始見我身即禀華嚴入如來慧。果
熟易零。是衆生易度。二根鈍徳薄。世世已來
不受大化。爲是人故須開鈍説漸。三藏
方等般若而調伏之。亦令此人今聞法華
入於佛慧。比前雖難於佛甚易佛識其宜
方便得所。薄須塗熨慧悟是同。今略擧十
意釋之。第一始見今見。第二開合不開合。
第三豎廣横略。第四本一迹多迹共本獨。第
五加説不加説。第六變土不變土。第七多處
不多處。第八斥奪不斥奪。第九直顯實開權
顯實。第十利根初熟鈍根後熟。第一始見今
見者。初成道時名始見。法華座席久後眞實
名今見也。日照高山即説於頓。不開不
合爲不入者開頓説漸。五味調伏令漸歸
頓。頓直豎入入於法界故言豎廣。不歴
方便故言横略。今歴五味即是横廣。得入
佛慧亦是豎廣。一臺故本一。千葉故迹多。迹
與衆經同故言共。本與衆經異故言獨。
加四菩薩説四十位。自説開示悟入不加
於他。花王世界故言不變。二變土田故言變
土。七處八會是爲多處。耆闍崛山遠處虚
空故不多處。滅化城改客作故言斥奪。
無如此事故不斥奪。行大直道名直顯實。
決了聲聞法。名開權顯實。根利縁熟始入
佛慧。根鈍後熟今入佛慧。縁宜不同略爲
十異。種智法界等無差別。故文云。始見我
身聞我所説。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
習學小乘者。今於此經入於佛慧。明文在
茲不須疑也。諸師見其縁異。逐縁異解迷
不知反去道轉遠。若識理同千車共轍。
佛慧則無殊也。舊云。華嚴了義滿字常住。法
華不了義非滿非常。今以此文並之。若始
入是了義。今入不了義者。始入是佛慧。今入
非佛慧。若佛慧既齊了義亦等。滿字常住悉
云云。地人呼華嚴爲圓宗。法華爲不眞宗。
今亦用此文並之。第四菩薩領解隨喜。能問
者。即是華嚴中四大士。法華中身子三請倶
是能問也。所問者。即是問佛智慧也。第五
如來述歎者。與問碩異。問家隨喜能問人皆
是菩薩。及所化人聞已信行我等隨喜。如來
述歎能化人生隨喜者。此義云何。然能問者
皆是古佛。汝能隨喜即是如來。菩薩隨喜其
迹。如來述歎其本。此亦密表壽量云云。爾
時彌勒及八萬大士下。第二疑問序。自寂場
已降。今座已往。十方大士來會不絶。雖不
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而於此衆
不識一人。然我遊化十方覲奉諸佛。諸佛
大衆快所諳知。就履歴之處亦所不識。
若來若去如是推之皆所不識。又彼諸大
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後不
前故所不識。又彼等大士。本實相底應現
十方。別頭教化所有眞應。非彌勒境界是故
不識。又佛託弘經召諸大士。大士聞師命
故來密聞壽量。非時衆所知故言不識。此
約四悉檀。釋疑問序也云云。疑問爲二。一
此土菩薩疑。二他土菩薩疑。此土疑又二。初
長行疑念。次偈。十九行半偈正問。又爲五。
初一行一句間何處來。次何因縁下。第二一
行三句。問何因縁來。次一一諸菩薩下。第三
九行叙其數量。次是諸大威徳下。第四兩行
問其師誰。次如是菩薩神通下。第五五行半。
結請又五。初兩句結歎。次四方地下。第二兩
行請答來處。次我於此衆下。第三一行請
答來縁。次今此之大衆下。第四一行半大
會同請。次無量徳下。第五二句請答師主
云云。二他方菩薩疑者。分身眷屬横在十方。
與彌勒同疑。二土倶不知本地。欲顯成道
甚久。各各陳疑已佛佛皆抑待彌勒云云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下。第二正説文爲
二。先長行次偈頌誡許。後正説長行先述讃。
次誡。誡勿亂勿怠勿退。次許標果智。果智
者如來知見。知見妙果也。次開化教者宣示
也自在神力者。過去益物也。師子奮迅者。現
在十方分身所被之處也。或云奮迅將前之
状也。此表未來常住益物之相也。大勢威猛
者。未來益物也。或以此爲現在。震動十方
隨人意用耳。幸依文次第者好。又私謂。如
來自在者我也。神通者樂也。師子奮迅。奮迅
除垢淨也。大勢威猛。未來益物即常也。此
點四徳意也云云。四行偈。初三句頌三誡。
後三行一句頌許。初一句頌標智慧果。次
三行頌三世。爾時世尊下。第二即正説段也。
文爲三。此去盡壽量品。正開近顯遠。二分
別品初。總授法身記。三彌勒總申領解。初
又二。先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次廣開近
顯遠斷惑生信。略又二。一略開。二因疑更
請。就略開有長行偈頌。此中但答二問。不
答何因縁集。由不答故所以重請。長行雙
答雙釋如文。釋下方空中住者。釋論明有
底散三昧。應作四説。有者三有也。底者非想
非非想也。以深勝故爲底。又有者名相也。
底者空也。以空寂故爲底。又有者二邊俗
也。底者邊際智滿故爲底。今經以下方空
爲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表中道爲底。
此是約教分別云云。於諸經典下釋也。師知
弟子備智斷兩徳。初是雙修智斷。次雙證
智斷。於經典分別是修智。正憶念是修斷。
不樂在衆是證斷。勤行精進是證智。從
不依止人天而住。是釋處也。人天是二邊。不
住不著也。深智無礙者。依不思議智也。樂
於佛法者。樂不思議境也。境智甚微非近
行菩薩也。偈八行半。初五行半頌答兩問。
下三行頌雙釋云云。爾時彌勒下因疑更請。
有長行偈頌。長行爲二。一疑二請。聞上菩
提樹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又聞我從久
遠來教化是等衆。聞此二説動執生疑。白
佛下騰疑更請又二。一法二譬。法説爲三。
初即白佛下。一疑成道近所化甚多。執近而
疑遠也。次世尊此大菩薩下。第二所化既多
行位深妙。執遠而疑近也。次世尊如此之事
下。第三結請。譬説有開合。開爲三。色美髮
黒譬上成道近意也。指百歳人去。譬上所
化甚多意也。淮北諸師以譬釋譬。父服還
年藥。貌同二十五。子不服藥形如百歳。若
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如來横服
垂迹之藥。示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本地。
久發道心今住不退。若佛及佛快知此事。
自下不達不得不疑。是事難信下結譬也。
初合近譬如文。從而此大衆下合遠譬。
觀此菩薩久種善根。非止伽耶發心。善入
出住者。九次第定是善入。師子奮迅是善出。
超越是善住。通藏意也。從初地至十地名
善入。十地入重玄門。倒修凡夫事名善出。
妙覺遍滿名善住。別意也。畢法性三昧
善入。首楞嚴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圓意
也。次第習諸善法。據因爲善習。就果爲善
云云。善答難問者。具二莊嚴也。七方便之
尊故云寶也。今日世尊下請答也。又三。從
今日下擧佛語。從我等下。第二明請意請
意爲二。一爲現在。我雖未達信而已矣。然
諸菩薩下。第二爲未來。淺行喜生誹謗。新
發意者謗墮惡道。不退者。雖信不謗不能
増道。若爲分別。謗者則生信。信者則増道
云云。從唯然下第三請答。請答亦二。初除
我等疑及未來下。第二除未來疑。偈十四行
頌上法譬。五行頌法説。九行頌譬説。法説
中三。初一行頌執近。次此諸佛子下。第二二
行三句頌疑遠。後云何而可下。第三一行一
句頌結請。頌譬中。初二行頌開譬。後世尊
亦如是下七行頌合譬。亦三。就初二句頌
合近。次是諸菩薩等志下。第二三行半頌
合遠。後我等從佛聞下。第三三行頌合請
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釋壽量品
先出異解。叡師序云。壽無量劫未足以明
其久。分身無數不足以異其體。然則壽量
定其非數。分身明其不異。普賢顯其無成。
多寶明其不滅耳。河西道朗云。明法身眞
化不異存沒理一。多寶現明法身常存。壽量
明與太虚齊量。道場觀云。會三歸一乘之
始也。滅影澄神乘之終也。滅影謂息迹。澄
神則明本。故迹無常而本常也。注者云。非
存亡之數曰壽。出修夭之限稱量。法身非
形年所攝。使大士修踐極之照。不以伽耶
爲成佛百年爲期頤也。竺道生云。其色身
佛者。應現而有無有實形。既形不實豈有
壽哉。然則萬形同致古今爲一。古亦今也
今亦古也。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若有時不
有。有處不在者。於衆生然耳。佛不爾也。
是以極譚長壽。云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
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何獨是乎。長短斯亡
長短恒存焉。前代匠者如向所説。多約無
量明常。近世人師多云壽是量法前過恒
沙後倍上數終歸限極而明無常。又惑者
執品明壽量量是無常那作常解。今爲答
之。品直道壽量。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
量。爾作無常他作常解此復何咎。鷸
相扼。我乘其弊應具四解。謂實有量而言
無量。彌陀是也。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
金光明是也。實無量而言無量。如涅槃云
唯佛與佛其壽無量是也。實有量而言量。
如八十唱滅是也。品文具有此義。豈可是
一而非三耶。問若壽量明常。與涅槃何
異。今反質之。法華一乘與勝鬘一乘何異
云云。若分別答者。法華略明常。涅槃廣明常。
勝鬘爲一明一。法華會三明一云云。問近
成是方便。遠成是眞實者。華嚴寂滅道場。大
經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爾法華開遠竟。常
不輕那更近。當知法華已復方便。若爾會三
歸一竟。亦應不會三歸一。若爾開三顯一
諸佛道同。開近顯遠亦諸佛道同。若爾諸佛
皆爾。非獨釋迦。若獨釋迦前諸義壞。答云是
我方便諸佛亦然。又諸菩薩聞壽量發願。願
我於未來説壽亦如是。此即諸佛道同。亦
不偏言一近一遠。故知寄無始無終無近無
遠。顯法身常住。有始有終有近有遠。論其
應迹。用此義望諸經。對縁雖異終不異也。
既了衆經諸師不可師也。問義推常可然
徴文何據。答明者貴其理。暗者守其文。但
尋詮會宗。是教之正意。苟執糟糠問橋何
益。又教本爲縁。縁異説異。或隨欣隨宜隨
治隨悟。悟則達到已矣。那更盤桓阡陌何
爲。故云泥洹眞法寶衆生種種門入。此之謂
也。又文有多少。涅槃以未來常住爲宗。其
文則多。不以過去久成爲宗。其文則少。若
隨多棄少。則是魔説非佛説也。此經以過
去久成爲宗。點塵數界其文則多。未來常
住其文則少。若從多棄少。頭破作七分。如
阿梨樹枝。譬天子勅若多若少倶不可違。
違之得罪。方便品云。世間相常住。於道場
知已。導師方便説。此文即未來常住不滅。又
云我常住於此。又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
處。普賢觀云。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
所安立處。如此常文亦復不少。又此經處
處明法身。法身豈不常耶。問既明法身。應
論三徳。答權實二智豈非般若。三世示現
豈非解脱。實相本地即是法身。三徳明文爲
若此也。釋品。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
三佛本佛迹佛之通號也。壽量者。詮量也。
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徳
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徳。故言如來壽量
品。如來義甚多。且明二三如來。餘例可解。
二如來者。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
名如來。乘是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道是
因覺是果。若單論乘者。如如無所知。單明
實者。如如無能知。境智和合則有因果。照
境未窮名因。盡源爲果。道覺義成。即是
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眞身如來也。以如
實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者。
即應身如來也。三如來者。大論云。如法相
解如法相説故名如來。如者法如如境。非
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無
有異爲如。不動而至爲來。指此爲法身
如來也。法如如智。乘於如如眞實之道來
成妙覺。智稱如理。從理名如從智名來。
即報身如來。故論云。如法相解故名如來
也。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處處示成正覺。
水銀和眞金。能塗諸色像。功徳和法身。處
處應現往。八相成道轉妙法輪。即應身如
來。故論云。如法相説故名如來也。法身如
來名毘盧遮那。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
名盧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文。
此翻度沃焦。是三如來若單取者則不可也。
大經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脱亦非。三法
具足稱祕密藏名大涅槃。不可一異縱横
並別。圓覽三法稱假名如來也。梵網經結
成華嚴教。華臺爲本華葉爲末。別爲一縁
作如此説。而本末不得相離。像法決疑經
結成涅槃。文云。或見釋迦爲毘盧遮那。或
爲盧舍那。蓋前縁異見。非佛三也。普賢觀
結成法華。文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乃
是異名非別體也。總衆經之意。當知三佛
非一異明矣。問此品無三佛名。那作此釋。
答雖不標名而具其義。文云。非如非異非
如三界見於三界。此非偏如顯於圓如。即
法身如來義也。又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
相。即是如如智稱如如境。一切種智知見即
佛眼。此是報身如來義也。又云。或示己身己
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應身如來義也。若但
徳三如來者是横。但修*徳三如來者是
縱。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説不縱不
横三如來也。揀縱横如來尚非今義。況三
藏通教如來耶。又法華之前。亦明圓如來
者。同是迹中所説耳。發迹顯本三如來者。永
異諸經。論云。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三
種菩提。一應化菩提。隨所應現即爲示現。
如經出釋氏宮故。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
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劫
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不變。
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具其
義論出其名。不作上釋寧會經論耶。次
明壽量者壽者受義。眞如不隔諸法故名
爲受。又境智相應故名受。又一期報得百年
不斷故名受。量者詮量也。量字則通無的
別據。詮量法如來以如理爲命報如來以
智慧爲命應如來同縁理爲命。詮量諸命
若有量若無量若非量非無量。法身如來如
理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與
不相續。亦無有量及無量。文云。非如非異非
虚非實。蓋是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報
身如來。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爲報。
智冥境爲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
如是。函大蓋大。文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
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是詮量
報身如來智慧命也。詮量應身者。應身同
縁。縁長同長縁促同促云云。自彼於我何
爲。文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説名
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是詮量應佛同縁命
也。復次法身非量非無量。報身金剛前有量。
金剛後無量。應身隨縁則有量。應用不斷則
無量。通途詮量三句在聖一句屬凡。有量無
常都非佛義。舊來所説乃是増減兩謗加誣
於佛。非魔是何。四句詮量其義已顯。爲未
解者。更常等四句料簡。先別作次通作。別者
非常非無常。雙非理極即法身也。常者即報
身也。報智境合亦非常非無常。但取正智圓
滿不生不滅。過金剛心之前故。取常爲
報身耳。亦常亦無常應身也。應用無盡爲
亦常。數唱涅槃名亦無常。無常者。金剛心
已前智用増進。乃至凡夫生滅出沒皆是無
常。三佛各一句。凡夫共一句。此約別教別
分別也。通途圓説者。一一如來悉備四句。法
身四者。非常非無常。雙破凡聖八倒故。常
者如虚空常故。無常者無凡夫生滅倒故。
亦常亦無常者。寂而雙照故。報身四者。非常
非無常者。智冥境故。常者出過二乘故。無
常者無生滅倒故。亦常亦無常能雙照故。應
身四者。非常非無常者。非報非生死故。常
者常應同故。無常者同無常故。亦常亦無常
者。兩存故。凡夫既得無常一句。通途亦作
四句。但有性*徳之理。尚無四句名字。況行
用耶。可以意得不俟説也。一身即是三
身不一不異。當知一佛身。即具諸身壽命
功徳。隨縁感見長短不同。大經云。凡夫二
乘見佛壽命猶如冬日。菩薩所見猶如春
日。唯佛見佛壽命無量猶如夏日。所以
然者。凡夫博地翳障朦朧。藏通二乘雖斷
四住不見中道。若捨分段受法性身未
破無明。彼土所奉猶是勝應。當知二乘
見冬日。若諸菩薩未登地住所見同前。若
破無明乃至受分法身。與而爲語得見報
身壽命。奪而爲語猶是勝應。未窮報身之
源。未盡法性之極。所見佛壽猶是春日。唯
佛與佛窮性盡源。見法身壽猶如夏日。大
經擧三譬譬之。於諸常中虚空第一。一切
壽命如來第一。此譬法身壽命無始無終性
相凝湛不同應報也。二譬如四河皆歸大
海。此譬報身所修萬善皆感佛報壽命海中
也。三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譬應身壽命從
法報出同他長短也。此品詮量通明三身。
若從別意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
便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故言義
便。文會者。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
利益衆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
故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正意是論
報身佛功徳也。復次如是三身種種功徳。悉
是本時道場樹下先久成就。名之爲本。中間
今日寂滅道場所成就者。名之爲迹。諸經
所説本迹者。即寂滅道場所成法報爲本。
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爲迹。今經所明取寂
場及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爲迹。取本昔道場
所得三身。名之爲本。故與諸經爲異也。
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
殊不思議一也。肇師之言意在寂場之本
耳。復次寂場本迹復有多種。或以涅槃爲
本。從眞起應爲迹。迹本倶空言思雙斷。故
不思議一也。或以俗爲本。從俗起應爲迹。
迹本深廣下地不能言思邊涯。故言不可
思議一也。或以中爲本。從中起應爲迹。
迹本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不思議一
也。復次此三非三亦復非一。非三非一爲
本。而三而一爲迹。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思議一也。未知諸師指何處本迹不思議
一也。今攝&MT00131;四番。皆是迹中不思議一耳。
遠指本地三番四番不可思議。以爲其本。
箇本而垂迹。將箇迹而顯本。本迹雖
殊不思議一。如此本迹何得不異衆經。何
得不異諸師。問諸經各説位行。或多或少。
華嚴四十一位。瓔珞五十二位。名義皆廣。此
經始末都無此事。云何言異。答譬如世人
修種種業集種種寶求種種位。若無壽命
用財位爲。大經云。譬如長者生育一子。相
師占之有短壽相。不任紹繼。父母知已。忽
之如草。法門亦爾。行種種因獲種種果。
現種種通化種種衆。説種種法度種種人。
總在如來壽命海中。海中之要法性智應。
喉襟目蒵非異是何。廣開近顯遠文爲二。
先誡信次正答。佛旨論誡衆受爲信。此文
有三誡三請重請重誡。迹門三請一誡。此中
四請四誡。前後合五誡七請。奇特大事殷勤
鄭重也。誠是忠誠諦是審實。不欺於物言
則詣眞。昔七方便隨他意語非告誠實。今
隨自意語示之以要。故言誠諦。菩薩既奉
誠誡不敢致疑。聞必取信信受誠言也。正
答有長行偈頌。長行爲二。法説譬説。法説
爲二。一三世益物。二總結不虚。近情唯見
現在八十。不知過去無央未來不滅。故約
三世開近顯遠。如此利益非獨我然。諸佛
亦爾。故總結不虚也。法説中未來語少。譬
説偈中文多云云。過去益物文爲二。一從
如來祕密下。出執近之情。二從然善男子
下。破近顯遠。初又三。一出所迷法。二出能
迷衆。三出迷遠之謂。祕密者。一身即三身
名爲祕。三身即一身名爲密。又昔所不説
名爲祕。唯佛自知名爲密。神通之力者。三身
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動之理。即法性身也。通
是無壅不思議慧。即報身也。力是幹用自在。
即應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諸教中
祕之不傳。故一切世間天人脩羅。謂今佛始
於道樹得此三身。故執近以疑遠。此本説
中不復言及二乘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
人修羅三善道内。餘三惡趣罪重根鈍少智。
不知作此謂也。故大品但云摩訶衍勝出
天人阿脩羅。亦不言三途也。菩薩有三種。
下方他方舊住。下方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
之謂。他方舊住倶有二種。一從法身應生者。
往世先得無生。或已先聞發迹顯本。設未得
聞報盡受法性身。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
遠之説。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二者
今生始得無生忍。及未得者咸有此謂也。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下。第二明破執遣
迷以顯久遠之本。上文誠諦之誡即是此也。
就此復二。一顯遠。二從自從是來下。明過
去益物所宜。就初又二。一法説顯遠。二擧
譬格量法説。成佛已來甚大久遠。伽耶近謂
即破。破近顯遠略有十意。如玄云云。此
文正用破近顯遠。破近謂情廢近顯遠。廢
於近教也。譬中爲三。一擧譬問。二答。三
合顯出長遠。餘經或明數不可説。塵沙等爲
喩。方此此則爲多。直下塵被點之界已不
可説。況不下塵寧當可説。下塵不下塵
界尚不可説。下塵不下塵塵豈可説耶。況
復過是寧可説耶。彌勒等下第二答中。擧
三人不知也。合譬如文。從自從是來下。明
益物所宜又三。一益物處。二拂迹上疑。三
從若有衆生來至我所下。正明益物所宜。
須顯處者。上引譬甚久久居何處。故云常
在此土及於他國而作佛事如文。於是中間
下。拂執迹上之疑。疑因疑果。昔教所説處
處行因。又處處得記即是果疑。今拂除此
疑。指然燈佛者即拂因疑。又復言其入於
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復一條。皆我
方便非實説也。故名拂疑。或有人云。方便
説然燈佛是我之師。然實是釋迦現作。非生
現生非滅現滅。故言又復言其涅槃。今謂
不爾。但取前釋。何者然燈佛于時縁熟。以
佛像化之。我縁未熟但爲菩薩從佛得
記。得記即是果義。行行即是因。消文自足。
言其者即是中間施化之其耳。非謂然燈
也。又中間益物。即有形聲兩益。若言値然
燈佛者。此有形益。又復言其入於涅槃者。
彼佛滅後助佛揚化即有聲益。若爾形聲兩
益。皆屬中間因耳。既有形聲之生。生必有
死死即入涅槃。名此爲果耳。不得言中
間已成佛果。何者法華之前未説成佛。何
得有佛果之疑。舊以然燈是我現作。此亦
非解。法華前經未論昔已成佛。何教説然
燈是我所現而拂此疑耶。若有衆生來至我
所下。第三正明益物所宜。又爲二。一感應
二施化。至我所者即是過去衆生漸頓兩機。
冥扣法身也。佛眼觀者。即是久已成佛。用
佛眼鑑照無有遺差。將欲起於劣勝兩應
而利益之。善機凡有二力。一感人天花報。
二感佛道果報。若以法眼觀知萬善縁其
重輕各得花報。不能究竟知其終得種智
果報。若以佛眼圓照萬善知其始末。此經
一向明佛眼觀知衆生萬善究竟得佛。一大
事出世之正意也。信等諸根者。信等五根也。
慧根即了因。餘根即縁因。此二善根各有利
鈍。通攝頓漸機縁。頓機利鈍即是圓別根機。
漸機利鈍即是藏通機縁。又小乘根名鈍。大
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乘名鈍。十
法界衆生所有善根利鈍爲機。不用惡法。
惡法非縁了二因也。如來悉照十界善機。
隨所應度而現形聲饒益也。從處處自説
下。正明應化所宜又二。先形聲益。次得益
歡喜。先形益又二。先明非生現生。次非滅現
滅。自説名字不同者。形既其現則有名字因
名召體。機有優劣形有勝負。形異故名則
不同。年紀大小者。即形勝負。勝者即勝應。
負者即劣應也。名不同者。即二佛現壽有量
無量也。處處者。竪論則過去之處處行因國
土也横論即十方國土也。名字不同約竪處
所。亦有生法名字不同。如今之應身望過
去然燈佛等。約横國土亦有生法名字。如
今之望分身。亦如華嚴十號中所列釋迦異
名若干不同。又諸經所辯。佛有三身名字
不同。所召法體皆異。或説毘那或舍那或
釋迦。法身佛或名如如實相第一義般若楞
嚴等比也。此約示現佛法界身名字不同。
若現九法界身名字不同。則無量無邊可以
意得。年紀大小者。此明壽命長短。逐上所
現應身。或説壽二萬。如迦葉佛時。或説壽
八萬時。如彌勒佛時。傳互明大小縱横可
知。就法報應佛壽命大小。如玄義云云。或
三身相望辯大小。或三身各別皆爲小。合説
名爲大。例三默云云。此皆隨所應度。爲其
現身及命長短耳。亦復現言當入涅槃者。
應以滅度而得度者。即現滅度也。令其
戀仰而得解脱。此義現下譬説中也。又以
種種方便説微妙法者。是現聲益也。小身短
壽即是説於漸教。故言種種方便也。大身
長壽即是説頓教。故言説微妙法。雖初以
漸終令入大。故言皆令得歡喜。仍此歡喜
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聲兩益。
衆生獲於四利。稱機則喜乖機則惱。下文
云皆實不虚即此義也。從諸善男子如來見
諸衆生下。是現在師子奮迅益物。此三昧有
十功徳。一分別他人諸根熟不熟清淨不清
淨。二以如來法輪。教未度者悉入法律。三
弘誓遍滿十方音聲亦爾。或一音遍滿。百千
萬音皆亦遍滿普教衆類。四轉無上輪化
衆生皆取滅度。餘人不能轉獨佛能轉。五
能示出家剃髮持淨戒。亦能使人樂。六性
行合空。七放光示滅。或存或亡。或示相好
或隱相好。八降伏四魔。九令他得入至要
増長止觀。十具上十善之本。身三口四等
。此文爲二。一明機感二明應化。如來見
者。即佛眼照也。諸衆生樂小法者。所見之機
也。華嚴云。大衆雖清淨。其餘樂小法者。或
生疑悔長夜衰惱。愍此故默。偈云。其餘不
久行。智慧未明了。依識不依智。聞已生憂
悔。彼將墜惡道。念此故不説。按彼經無聲
聞二乘。但指不久行者。爲樂小法人耳。師
云。樂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樂近説者爲
小耳。今當通説之。所謂貪愛二十五有。
即人天之機。來至我所名小法也。貪樂
涅槃求自解脱。即二乘之機來至我所。亦
名樂小法也。樂於漸次紆迴佛道。即三菩
薩機來至我所。亦名樂小法也。徳薄者。縁
了二善功用微劣。下文云。諸子幼稚也。垢重
者。見思未除也。問非生現生。備施頓漸二
化。七方便等可是樂小法者。圓頓赴機是
應樂大法者。云何通判爲樂小法耶。答向
略其意今廣釋。凡爲四義。一約往日。雖發
大心不能專精。多著弊欲不得出世。名
弊欲爲小法也。二約現在。如佛未出世。
諸天人等雖有大機。而心染世樂著於邪
見。故名樂小法。此二義與下譬宛轉于地
意同也。三約修行。雖不樂於三界弊欲小
法。而樂三乘灰斷亦名小法。雖不樂於三
乘近果。而樂歴別修於一乘。不能於一心
圓頓普修。故名樂小。此三意約因門。明樂
小法也。四約果門。樂聞近成之小。出釋氏
宮始得菩提。不欲樂聞長遠大久之道故
言樂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樂大佛
即不説始成。説始成者皆爲樂小法者
耳。爲是人説下。第二現在應化又二。一非生
現生。二非滅現滅。現生又二。一現生二利益。
現生又二。一現生二非生。現生者迹現於生。
非生者非始爾生也。爲是人説我始得菩
提。前明利鈍二機來感法身。今即現勝劣
兩應。劣應應鈍根。勝應應利根。此兩應並
有生法二身生。劣應二身生者。以正慧託
胎。出生行七歩。如迦旃延子所述。乃至六
年苦行已還。是名生身生也。法身生者。即
三十四心斷結習盡。所得五分法身是也。
勝應生身生者。如華嚴大經等説。與諸菩
薩處摩耶胎常説大乘。出行十方各各
七歩。是名生身生。法身生者。於寂滅道場。
金剛後心斷無明盡。得妙覺相應慧窮照
法性。萬徳種智圓明普備。是名法身生。出家
者。劣應出分段家。勝應出二死家。得菩提
者。劣應得有作四諦所發無漏盡無生智。名
爲菩提。勝應即照三諦一實之道。一切種智
爲菩提也。然我實成下。明本實不生。但
天人修羅。見此二種生法二身謂言始生。
此則不然。然我久已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
生非實生也。故云久遠若斯。若斯者。如上
譬之長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實生何
故現生爲利樂小法人徳薄垢重者使得
佛道。故言但以方便教化衆生。作如是説者。
非生而現生。故云作如是説也。餘經破劣
應生身生非生。尚不破劣應法身生非生。
今經正破勝應法身生非生。何者。我實成佛
已來久遠若斯。故知今日劣勝兩法身生皆
被破故生非生。與餘經永異也。如來所演
下。第二明現生形聲益。先明形聲次明不
虚。説即聲教示即形規。形聲不出自他。若
説法身是説己身。若説應身是説他身。益
言値然燈佛即是説己身。然燈是我師。是
説他身。示正報是自己事。示現依報是示
他事。隨他意語是説他身。隨自意語是説己
身。示己他事。亦類如此。諸所言説皆實不
虚者。又二。先明不虚次釋不虚。初偏據聲
益不虚釋。則雙釋不虚。初不虚者。漸頓二
機禀此二種形聲皆益不虚。上過去章明
皆歡喜。似如世界之益。今明皆不虚。勝劣
形聲逗於二機。獲四悉檀皆不虚也。大論
明四悉檀並實。世界故實。對治爲人故實。篤
而爲論三。是世間實此實則虚。縁中亦有世
間三實第一義則虚。若以此虚實約迹本二
門。漸頓益者虚實。昔方便行未得實道之
益。是其因虚。執於近迹未得本地眞實之
益。即是果虚。今聞迹門之説同入實相。即
得因中實益。聞本門之説。即除執近之情。
得於長遠果地之實益。今得二實對昔二
虚約圓頓衆生。於迹本二門一實一虚。得
中道之行。是得因中之實益而執近果。是
於果虚。今聞説因更不別得眞實之益。聞
説遠果即得實果之益。昔有一虚今得一
實。故云皆實不虚也。問今昔大乘所顯實
相。前後悟者應有異耶。答初入次入。乃至
壞草庵通入中道。但入有漸頓故分二教。
例入眞諦。鈍者依析法無常等觀。利者用
體法空觀。故分藏通耳。從所以者何如來
如實知見下。第二總釋益物不虚。先釋形
益。後釋言益不虚。此中六句顯於應身不
離法身。法身無形亦無起滅。衆生有起滅
之機感於法身。如來願力應同起滅。起
之見出自衆生。故約三界以明諸句。又爲
二。一照理不虚。二從以諸衆生下。明稱
機不虚。達理稱機設教化物必不虚也。
如實知見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
實則無三界之因相也。無有生死者。無有
二死之苦也。起集名退。無常果現名出也。
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滅。此二倶
滅故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於滅度之實。
非於生死之虚。故云非實非虚也。非於世
間之隔異。非於出世之眞如。故云非如非
異。此四明中道也。若雙非二邊結句定一
邊。例如非生非死結句爲生是生是死結
句爲死是退是出結句爲退非退非出結
句爲出非虚非實結句爲實是虚是實結
句爲虚。如此之流今皆非之。乃至單複具
足亦非之。方顯中道意耳。不如三界見於
三界者。不如二種三界衆生所見三界之相。
唯佛一人如實窮照三界之實。内具實智之
用。亦是隨自意語。亦是或説己身之事。故大
品云。第一義中無所分別也。如來權智如
量。知見三界之相。即如三界衆生之見。如
實知見無二死。而隨他意示二死身説
有二死。無退無出而隨他意説有退有
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而隨他意示生世
間示入涅槃。説有在世有得滅者。無實
而説涅槃之實。無虚而説三界之虚。無三
世之異而説有異。無眞諦之如而説有
如。同於三界見於三界。皆是隨他意語。名
爲或説他身事示他身事。如來二智明審
二諦。所以形言兩益。皆實不虚也。以諸衆生
下。第二釋稱機不虚。先明機感次論施
化。以諸衆生根機利鈍漸頓不同性欲行智
種種差別。欲令各得増諸善根。故説己
他之教。不虚因縁譬喩也。漸頓根性各有
種種。此須用爲人悉檀。爲人悉檀正爲生
諸善根。善根猶是性。習欲成性。今何故先
性後欲。釋云。因有本日根性。能起今日
欲樂。如因煩惱故有五陰復因五陰
更有煩惱不前不後。性欲亦爾。要因習
欲而成性也。欲者漸頓二機。若種種*欲樂
不同。此須用世界悉檀也。行者起作業
行。隨樂欲而修諸行也。此須用爲人悉
檀也。行中好多愛著致有妨障。此須對
治悉檀。憶想者是智慧即相似解。由修行
故能得解生。此是方便猶未稱理無言説道。
猶是念想之觀。漸頓衆生居在内外凡位。有
諸善根欲樂。欲樂故修行。修行故得似解。此
須用第一義悉檀。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
爲説法。即得朗悟第一義。乃至初地欲樂
修行二地時。亦憶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
若發生二地眞解。即是念想觀除言語法滅。
乃至佛方得究竟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
欲令生下。第二正對機。施己他聲益。於漸
頓種種根機。令生種種善根。故現若干己
他身事若干自他聲教若干因縁譬喩。若對
漸機以三藏中四門若干因縁譬喩。於一一
門中復有若干。如爲懈怠者説苦忍爲
我慢者説無常忍等。通教四門亦如是。若
對頓機。如別圓等亦各四門若干種種。如
三十二菩薩各説入不二法門華嚴中種種
行類相貌。皆爲種種根機。施若干譬喩言辭
説法也。所作佛事未曾暫廢者。總結不虚。
如上若干己他形聲。皆令衆生入佛知見。
不爲人天二乘小事。故云所作佛事也。若
一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
爲有廢。廢即令衆不得實益。豈得會皆
實不虚。云何皆實。昔云我坐道場不得一
法實。七方便並非究竟滅。二涅槃者方便空
拳。故知唯虚未見皆實。若昔施七權遂不
得入一實者。可言其虚。虚引得出無有
虚出而不入實者。故知昔虚爲實故也。皆
實不虚佛事無廢即此義矣。如是我成佛甚
大久遠下。明非滅現滅又二。初明非滅現
滅。二從如來以是方便下。明現滅利益。初
又二。先明本實不滅。次從然今下。明迹中
唱滅。我成佛*已來下明果位常。常故不滅。
寄此四字明未來大勢威猛常住益物也。
從我本行下。擧因況果以明常住。舊人據
此以證無常云。前過恒沙後倍上數。神通
延壽猶是無常。僻取文意大有所失。經擧
因況果果非數也。經云久修業所得壽命
無數劫。非神通延壽也。何者。佛修圓因登
初住時已得常壽。常壽叵壽已倍上數況
復果耶。云何棄所況之果。苟執能況之因。
縱令此因已是於常非無常也。譬如太子
時祿已不可盡。況登尊極祿用寧可盡乎。
明文在茲何須迴捩疑誤後生耶。然今非
實下。第二迹中唱滅。三身並有非滅唱滅
義。如淨名云。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即是法
身非滅。又云。是寂滅義即是唱滅也。何者
若已了達不唱寂滅。爲未了者唱耳。若言
照寂即是唱滅。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
身者。雖非生非滅亦有生滅。若迷心執著。
即煩惱生而智慧滅。若解心無染。即智慧生
煩惱滅。滅惑生解此是無常滅。若解生*惑
滅即是寂滅。此之生滅悉約法性而辨。若
無迷解二縁。則不唱有此生滅也。報身非
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
能破。此即明闇不相除。即報身不滅義。衆生
未了聞此便謂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復
修道。故復唱言道能滅惑。有煩惱時則無
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豈非智慧能滅
煩惱耶。應身非滅唱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
既無滅用豈有窮。即應身不滅。但爲衆生
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當
取滅度。又法身當體明不滅。報身説不滅
必約法身。以理而論智慧能破。爲到故破
不到故。破爲共爲獨。如此推理無有能
破之功。即智慧不滅惑義。就有智慧則無
煩惱。即是慧能滅惑。應身説不滅須約法
報。法報常然應用不絶。衆生不盡即不滅
度。若法身當體論不生滅。報身了達無能
生滅。應身相續不生滅云云。從以是方便教
化下。第二明現滅益物。又爲二。先不滅衆
生有損。二從以方便説比丘當知下。若唱
滅者於物有益。初又二。初不滅有損。次廣
釋不滅。有損者。如前樂小法人。見佛常
在不種善根。貧窮下賤不生二善故無
益。見思不斷不斷二惡則是有損。貪著
五欲入於憶想。憶想即是見惑。五欲即是思
惑也。由此衆生垢重故須唱滅。不唱滅則
二惡生而不滅。二善損而不生。若依四悉
檀現滅。則二惡滅二善生。爲滅二惡故。
用對治第一義。第一義滅未生惡。對治滅
已生惡。世界爲人生二善。世界生未生善。
爲人生已生善。又世界滅已生惡。對治滅
未生惡。如禪五陰滅欲界惡。即是世界滅
已生惡。爲人生已生善。第一義生未生無爲
之善。若見下第二廣釋。若見佛常在。便起
憍恣心等故有損。不能生恭敬故無益。憍
恣即増見惑厭怠即生思惑。不生難遭想。
即不能生見諦解。不恭敬即不能生思
惟道。爲是義故宜應現滅。若見聞三佛
不滅。悉有憍恣義。便謂衆生如彌勒如一如
無二如平等即眞。由是生於憍心上慢。謂
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須修道。
即便恣情放逸。爲是唱言是寂滅義。又聞
一切衆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暗
不相除。顯出佛菩提。衆生聞此復起慢恣。
不復修善懈怠放逸。爲是等故。唱言報身
智慧能滅煩惱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
滅。應身非滅現滅易解。若唱言法本不生
今亦不滅要須滅惑方乃寂滅。經云。智慧
不滅煩惱。然明時無暗。汝今具足煩惱何
能有慧。當知智慧能滅障惑。衆生聞是唱
滅。便於三佛生難遭想起恭敬心。是故如
來以方便下。明唱滅有益。先歎佛難値。次
釋難値。三佛並難値。衆生樂著小法見
思障重。聞三身不滅則不修道。難得契
會也。所以下釋也。諸薄徳人過百千劫。或
有見佛。或不見者。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
惡。不爲其人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
也。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爲説三身難
會。衆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
滅。必須生善滅惑乃得證見。此事不易故
云難遭也。心懷戀慕渇仰者。此明現滅無
損。滅於見思名無損。種善根名有益。又
善男子下。第二大段結三世益物物得實
益。又爲三。先明諸佛出五濁必先三後一
先近後遠。次明皆是爲化衆生。後明皆
非虚妄也。譬如下第二譬説。有開譬合譬。
開譬爲二。一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應化所
宜。二治子實益譬。譬上三世利物不虚。上
未來文少此中具有。就初爲三。一醫遠行
譬。譬過去益物。二還已復去。譬現在應化。
三尋復來歸。譬未來應化。過去文爲二。一
發近顯遠。二明過去應化所宜。今但譬應
化所宜。所宜有三。一處所。二拂迹疑。三正
應化。今但譬應化。應化又二。一機感。二正
應化。今具譬之。如有良醫者。超譬上我以
佛眼觀有能應之智也。從多諸子息。是追
譬上若有衆生來至我所。能感之機也。上應
化所宜又二。一益物。二明歡喜。今但譬益
物。上益物又二。一非生現生。二非滅現滅。今
但譬現滅。初良醫者。醫有十種。一者治病
病増無損。或時致死。譬空見外道。恣意行
惡教人起邪斷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
二者治病不増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投
巖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禪定不能斷結。
即是無損。亦不能斷善。即是不増也。三者
治病損而無増。但世醫所治差已還復生。
即是修定斷結外道也。四者治病能令差
已不復發。而所治不遍。即二乘人止治一
兩種有縁者。不能遍治一切也。五者雖能
兼遍。而無巧術用治苦痛。釋論呼爲拙度。
即是六度菩薩慈悲廣治也。六治病妙術。
治無痛惱而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
薩體法但治有反復凡夫不治焦種二
乘也。七雖治難愈之病。而不一時治一切
病。即是別教菩薩也。八能一時治一切病。而
不能令平復如本。即圓教初心十信也。九
能遍治一切。亦能平復如本。而不能令過
本。即圓教後心也。十一時治一切病即能
平復。又使過本即是如來。前三種醫即大經
中之舊醫用乳藥也。後七並客醫。無術者。
但用無常苦等法。如用辛苦酢藥也。有術
遠來還令服乳。最後究竟良醫也。良者善
也。内有三達五眼即是八術。妙得藥性善
治者。外識病源能用藥也。智慧者。權實二
智。深知二諦也。聰達者。五眼鑒機頓漸不
差也。十二部教文理甚深。如明錬方藥。
依四悉檀治衆生病。如善治衆病也。無量
義云。醫王大醫王。以大醫故稱爲良醫。多
諸子息。若十聲開二十支佛百數菩薩。菩薩
之子。凡有三種子義。一就一切衆生。皆有
三種性徳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衆生
悉是吾子。此文云多諸子息也。約十心數
法即有百子。心王爲正因佛性。慧是了因
性。餘九相扶起屬縁因性。一數起時九
扶助。如是成百也。性*徳佛子非善非惡而
通善惡。故此十數及與心王爲通心數。是
以性*徳三因。悉屬正因佛子。二者就昔結
縁爲佛子。如十六王子。覆講法華時聞法
者。亦生微解即成了因性。昔微能修行爲
縁因性。正性爲本。此三因並屬縁因。資發
今日一實之解。故以昔日結縁。爲縁因佛
子。即火宅中三十子也。此約十信。一信起時
即具餘九還有百信。故得結縁爲佛子也。
三者了因之子。即是今日聞法華經。安住實
智中。我定當作佛。決了聲聞法。是諸經
王。從佛口生得佛法分故名眞子。此
亦有三因性。今既顯了見於佛性。並屬了
因佛子。百子之義還將十數入十善法中。十
信入初住中。是故正因通於本末。此文明
百子。不取了因子。了因子屬下不失心服
藥中明之。以有事縁遠至他國者。譬過去
應化中現滅也。諸子於後下。第二還已復去。
譬現世益物又二。一諸子於後飮毒。譬
上機應相關見諸衆生徳薄垢重。衆生於佛
滅後。樂著三界邪師之法。故云飮他毒藥。
即是遊行詣他國。輪轉諸趣墮在三界。故
云宛轉于地。是時其父還來歸家下。譬上我
少出家得三菩提第二非生現生也。上有二。
形聲及利益不虚。今言諸子飮毒去譬上形
益。信受邪師之法名爲飮毒。失心是無大
小機感生。不失心是有大小機感生。又失心
者。貪著三界失先所種三乘善根也。爲是
人非滅唱滅。不失心者。雖著五欲而不
失三乘善根。爲是人故非生現生。善強惡
輕見佛即能修道斷結。如子見父求藥病
愈。善輕惡重得見佛。亦求護而不修道。
如子見父求救不肯服藥。父爲此子唱言
應死。遙見者。明佛出世時衆生亦見色身。
而爲見思障隔五分。不得親奉法身故云
遙也。見聞佛出皆有喜敬之事。現諸經文
梵王請等。例是求救之辭也。父見子等苦下。
譬上聲益又二。初譬佛受請轉二諦法輪
也。而作是言下譬誡勸。經方者。即十二部教
也。藥草即教所詮八萬法門也。從佛出十二
部乃至出涅槃。此出漸頓藥草也。直從佛
出十二部。此出頓藥草也。從佛出修多羅。
此出漸藥草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
彰顯也。香者譬定。功徳香熏一切也。味者
譬慧。能得理味也。此戒定慧即八正道。修
八正道能見佛性。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
之色分明無礙。香是解脱。斷徳離臭也。味
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縱不横名祕密藏。依
教修行得入此藏也。説三乘空三昧力如
擣。無相如篩無作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
慧也。又空觀如擣假觀如篩中觀如合。此
三觀各不離戒定慧。將此法與漸頓衆生
令修行。名服也。從而作是言乃至可服。即
是勸門也。從速除苦惱。乃至無復衆患。即
是誡門也。將誡勸二教。令諸衆生服法藥
也。其諸子中不失心者下。譬上得益不虚。上
有二。一不虚。次釋不虚。今云其諸子中不
失心者服藥病差。即譬上皆實不虚也。釋
不虚不作譬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從餘失心者下。譬上非滅現滅。上有二。
一不久應死。譬上非滅現滅。二諸子醒悟。
譬上唱滅利益。又唱死之由。由子不服。譬
上薄徳見佛常在但増憍恣。上現滅中有
二。一本實不滅。二非滅唱滅。不出現滅之
由由。亦是唱滅利益中。今譬不譬第一。而
明現滅之由。正由衆生薄徳見佛不修行。
即是不肯服藥也。我今當設下。正唱應
死。譬非滅唱滅。此中明衰老爲二。一擬
宜去住譬上住有損滅有益。二即作是言
下唱應死。正譬現滅化期將竟也。死時
已至者。當入涅槃也。留經教在故云是好
良藥今留在此。復至他國者。即是此方現滅
他方現生。上文云願在他方遙見守護。即其
義也。遣使者。或取涅槃中大聲普告爲使
人。或用神通。或用舍利。或用經教等爲使
人。今用四依菩薩語衆生云佛已滅度。但
留此法我今宣弘。汝當受行也。後時衆生
若無四依傳述經法。豈能自知佛已滅度。
故用四依是使人也。二是時諸子下。諸子醒
悟譬現滅利益。上文有二。一明損益。二釋
損益。今但譬得益。此中自惟孤露下。明滅
後得益。如優波笈多所化之流也。又爲二。
一現滅利益。二是未來機感。良由滅後衆生
醒悟服藥修行以作因縁。能感未來應化。
如遺教云。其未度者作得度因縁。亦有現
得感見。普賢觀云。精進苦到得見釋迦分
身多寶東力善徳等及七佛世尊。第三其父
聞子悉已得差下。即是未來益物威猛之力。
父聞子差即機。咸使見之。即是起未來之
應化。方將形聲兩益也如文。從諸善男子
於意云何下。牒不虚譬明三世利益不虚
也。從佛言我亦如是去明合譬也。成佛已
來無量劫者。合過去世也。方便力言當滅
度。合現在世也。文略不合未來。亦無能説
我虚妄。合益物不虚也。偈二十五行半。頌
上法譬。初二十行半。頌法説。次五行頌譬
説。上法説有二。今頌亦二。初十九行半。頌
三世益物。次一行。頌皆實不虚。初四行。頌
過去世益物爲三。初一行頌上成道已久。次
常説法下。第二一行。頌上中間益物。次爲度
衆生下。第三二行。頌上住處。次衆見我下。
第二五行頌現在。上文有二。初二行半。頌
非生現生。次我時語下。第二二行半。頌非滅
現滅。次我見諸下。第三十行半。頌上未來。
上但寄常住不滅四字。今頌則廣。文爲四。
初我見下一行半。明未來機應。次神通力
如是下。第二四行。頌上常住不滅。常在靈鷲
山。此謂實報土也。及餘諸住處者。謂方便
有餘土也。即上餘國義也。天人充滿者。三十
心是人。十地是天。撃天鼓者。無問自説也。曼
陀羅華者。説賢聖位也。次我淨土下。第
三二行。明不見因縁。次諸有修功徳下。第
四三行。明得見因縁。次汝等有智下。第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