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別説三。故三是一三。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故一是三一。三一既不相異因縁之義。以
因縁三一。顯自性三一。亦以自性三一。顯
因縁三一。故云以三顯一以一顯三。有人引
十五處明門。方便品有二。譬喩品有六。信
解品有三。化城品有二。法師品有一。觀音
品有一。方便二者。智慧門。權智爲實智門。
生師云。言教爲門。言教説實智。故言教是
實智門。法華論同也。次云以種種法門宣示
佛道。此用大乘教爲門譬喩六者。一其家
廣大唯有一門。還以大乘教爲門。二云所
燒之門。此約三界限域爲門。如詺家爲
門。三唯有一門而復狹小。還是大乘教爲
門。四三車在門外。還以三界爲門。五以佛
教門出三界苦。此用小教爲門。六在門外
立。依大乘用二死限域爲門。小乘亦出一
切煩惱外正習已盡。名在門外立也。信解
品住立門側。大乘理教爲門。二云猶在門外
亦如前。三云長者門内如前。化城請開甘露
門。亦大小教門。重門高樓閣。亦用小乘三
空門。方便門如前釋。觀音亦以大教爲門。
今釋開方便門者。昔所不説今皆説之。昔
説一切世間治生産業。何曾是於方便。今皆
開之即是實相不相違背。昔説小乘方便若
小乘果。小乘果尚非實相門。況小方便而當
是門。今皆開之即是實相。汝等所行是菩薩
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昔説二爲方
便門者。今皆開之即是實相寧復是門。咸
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色一香無
非佛法。若門若非門。悉皆開之示眞實相
顯佛性水。若不開者則深固幽遠無人能
到。而今開之即得見水無乾土也。又作三
慧釋。一切皆屬此經。即圓聞慧也。此經開方
便。即圓思慧也。示眞實相者。即圓修慧也。此
三幽遠佛今開示即得覩眞。藥王若有菩薩
聞下。第五*揀非。若菩薩聞此説而驚疑。聲
聞上慢悉是乾土。尚非濕土況見水耶。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下。第二略示
弘經方法。又爲二。一示方法。二明利益。方
法爲三。一標章門。二解釋。三勸修。修如來
室是大慈悲。若就同體即法身也。若被衆
生即是解脱。能令衆生會於同體即是般
若。修如來衣者。若就所覆。即法身也。若就
能覆嚴身。即寂滅忍也。若就和光利物即
解脱也。若就能坐即般若也。若就所坐即
法身也。身座冥稱即解脱也。又大慈安樂即
資成。柔和伏嗔斷惑即觀照。坐座即法身。
安樂行中還廣此三法。上文如來莊嚴即衣
也。上云如來肩所荷者即此座也。檐者即
檐運是入室也。我於餘國下。第二擧五利
益勸奬流通。一遣化人。二遣化四衆。三遣
八部。四見佛身。五與總持也。若初心未淳。
止可遣化人。未可遣化四衆八部。若見天
龍倚此自高妨損其道。故不可令見也。
若心無倚著則堪見佛。況復天龍。況得
總持自證利益耶。偈有十八行半爲三。初
一行總勸不頌長行。次十六行半頌上長
行。後一行結勸。上約果歎文有五。今初一
行半頌開譬。次藥王汝當知。第二二行半
頌合譬。略不頌餘三。近果釋*揀非等也。上
通經方軌中有二。方軌利益。今十二行半頌。
初三行半頌方軌。中有三。今亦頌三意
也。我千萬億下。次九行頌利益。初一行總
明如來以五事利益之意。正由應身遍滿
十方。能爲五事守護行人。若我滅後下一
行半。頌第二遣四衆。引導下一行半。頌第
一遣化人。若説法之人下二行。頌第五令
得總持。若人具是徳下一行。頌第四令得
見佛。若人在空閑下二行。頌第三遣八部
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釋見寶塔品
梵言塔婆。或偸婆。此翻方墳。亦言靈廟。
又言支提。無骨身者也。此塔既有全身不
散。則不稱支提。阿含明四支徴
謂生
處得道轉法輪入滅四處起塔。今之寶塔是
先佛入滅支徴。經云。佛三種身從此經生。
諸佛於此而坐道場諸佛於此而轉法輪。
諸佛於此而般涅槃。秖此法華即是三世諸
佛之四支徴。先佛已居。今佛並坐當佛亦然。
此塔出來明顯此事四衆皆覩。故言見寶塔
品。瓔珞經善吉問。生身全身碎身功徳等耶。
佛言不等。色身言教化訓。三業具足清淨。衆
生得至道場。全碎舍利正可威神光明。供
養得福是故不等。又問頂王如來。十二那術
劫説法教化。舍利亦爾此應是等。佛言。皆頂
王如來神力所作耳。彼經格全碎舍利皆由
生身佛力。今經格生身全碎舍利法身偏圓
舍利皆從經出。顯此經功徳弘持力大。從地
涌來證明此事四衆皆覩。故言見寶塔品。
北地師云。佛爲身子説經時。寶塔已現爲
作證明。若説經竟來證何等。經家作次第。
安置三周後耳。此乃人情則不可信。今依
薩雲分陀利經云。佛説法華無央數偈 時。
有七寶塔從地涌出。中有金床床上有佛。
字袍休蘭羅。漢言大寶。歎釋尊言我故來
供養。願坐我金床。更爲我説薩雲分陀利。
依此經證即是説三周。後更請壽量。明文
聖説而不肯用。人之穿鑿那可承耶。此塔正
爲證前請後從地涌出。四衆皆覩故言見
寶塔品。地師説多寶是法身佛。釋論説多寶
誓願化身來證經。此文亦爾。師言。法身無
來無出。報身巍巍堂堂。應身普應一切。若
即此謂是三佛者。未盡其體也。*秖是表
示而已。多寶表法佛。釋尊表報佛。分身表
應佛。三佛雖三而不一異。應作如此説。
如此信解也。此四番即四悉檀解見寶塔
云云。塔出爲兩。一發音聲以證前。開塔以
起後。證前者。證三周説法皆是眞實。若略
言眞實者。皆與實相相應也。若廣言眞實
者。離四句絶百非也。若處中説者。八不名
眞實。塔從地涌示不滅。分座共坐示不生。
入塔示不常。現塔示不斷。分身示不一。全
身示不異。多寶讓座示不來。釋迦坐半座
示不出。八不顯然故是眞實。又證迹門流通
持經功深弘宣力大皆眞實也。平等大慧者。
與般若云何。釋論七十九云。般若是三世諸
佛妙法。如一城門四方皆入。當知般若亦
稱妙法。此經稱平等大慧。二文相指其意可
知。起後者。若欲開塔須集分身明玄付
囑。聲徹下方召本弟子論於壽量。久遠之
塔從地涌出。開自在神通之力。顯過去世
益物也。發大音聲開師子奮迅之力。顯現
在十方開權顯實也。有大誓願未來諸佛若
説此經。我之寶塔皆到其所爲作證明。開
大勢威猛之力。顯未來常住不滅也。又塔
在空中亦證前起後。七方便人藏理未開
無明所隱。如塔在地。聞三周開三顯實開
佛知見。顯出法身如塔涌空此即證前。修
得法身久已明著。如塔在空無能開者。表
本地久成衆所不識。若發迹顯本了達無
疑。此即起後也。若塔從地出。表法身顯。
與餘經亦同亦異。菩薩顯法身則同。二乘
顯法身則異。若塔在空開門見佛。表發迹
顯本。與餘經永異。若塔來證前事已彰灼
蓋不須疑。塔來起後密有其意衆所未
知。今取後義預作此釋亦復無咎。觀心解
者。依經修觀與法身相應境智必會。如塔
來證經。境智既會則大報圓滿。如釋迦與
多寶同坐一座。以大報圓故隨機出應。
如分身皆集。由多寶出故則三佛得顯。由
持經故即具三身。普賢觀云。佛三種身從
方等生即此義也。有人分此品下十一品。是
神通身輪開本迹。從彌勒問下。是説法口
輪開本迹。本迹意未彰。從此分文太早
。此品有長行偈頌。長行有三。一明多寶
涌現。二明分身遠集。三明釋迦唱募。初文
有六。一塔現之相。二諸天供養。三多寶稱
歎。四時衆驚疑。五大樂説問。六如來答。七寶
爲塔者。明法身之地以性得七覺七聖財寶。
塔者實相之境法身所依處也。高五百由旬
者是二萬里。豎明因中萬行果中萬徳也。廣
二百五十由旬即是一萬里。横用萬善莊嚴
也。地者無明心地也。以無所破。破於無明。
以無所住。住第一義空。種種寶物者。衆多
定慧而莊校也。欄楯是總持也。龕室千萬者。
無量慈悲之室。亦是無量空舍。幢幡是神通
勝相也。垂寶纓絡者。四十地功徳。上莊嚴法
身。下被衆生也。寶鈴萬億者。八音四辯也。
四面出香者。四諦道風吹四徳香也。高至四
天王宮者。窮四諦理也。從三十三天下。第
二諸天供養。事解可知。更復約理。三十心
爲三十。十地爲一等覺爲一妙覺爲一。合
爲三十三。同依實相境也。雨天曼陀羅者。
初心亦具四十二地功徳。後心亦爾。皆以四
十地所有因花。歸向法身也。餘諸天龍下。
即是内凡外凡等。亦依實相向果行因也。
爾時寶塔中下。第三多寶稱歎。正證前開權
顯實不虚也。平等大慧者。即是諸佛智慧。
如前行歩平正義也。平等有二。一法等即
中道理。二衆生等一切衆生同得佛慧。大者
如前高廣義也。約觀心者。空觀豎等假觀
横等。中觀横豎平等。平等雙照即是平等大
慧也。如是如是者。一如法相是。二如根性
是也。皆是眞實也。如法相説故言眞實
也。爾時四衆見下。第四時衆驚疑。文有二。
一得法喜。二者疑怪也。爾時有菩薩下。第五
大樂説因疑請問。若望下答意應爲三問
一問何因有此塔。二問何故塔從地出。三
問何故發是音聲也。爾時佛告下。第六佛
答此三。一先答第二問。此佛有願爲證法
華。故從地涌出也。彼佛成道下。追答第一
問。由彼佛命令造此塔也。次其佛以神下。
第三答第三爲作證明。故發是音聲也。
釋論明多寶佛不得説法而取滅度。師解不
爾。彼佛告諸比丘。比丘即是受化之人何謂
不説。當是多寶亦得開三不得顯實。故
釋論云不得説法耳。以是義故。雖復滅
度。在在處處有説法華經。便隨喜作證也。
大樂説以如來神力下。第二明分身遠集。就
此有七。一樂説請見多寶。二應集分身。
三樂説請集。四放光遠召。五諸佛同來。六
嚴淨國界。七與欲開塔。釋初請云承佛神
力者。欲開塔須集佛。集佛即付囑。付囑
即召下方。下方出即應開近顯遠。此是大
事之由。豈非佛神力令問也。餘段如文。爾
時佛放白毫下。四放光遠召。三變土淨者。此
正由三昧。三昧有三。初變娑婆。是背捨能
變穢爲淨。次變二百那由他。是勝處轉變
自在。後變二百那由他。是一切處於境無
閡。又初一變淨表淨除四住。次一變淨表
淨除塵沙。後一變淨表淨除無明。是時諸
佛坐師子座。第七與欲開塔復五。一諸佛問
訊説欲。二釋迦開塔。三四衆皆同見聞 四
二佛分座而坐五四衆請加。諸佛同與欲
開塔。如僧中作法與欲意也。大集明若干
佛與欲。華嚴亦説十方若干佛同説華嚴。大
品亦云千佛同説般若。皆不云是釋迦分
身。準今經者應是分身。彼帶方便故時中
不顯説耳。今經非但數多。亦直説是分身
咸來與欲也。爾時釋迦見下。第二開塔者即
是開權。見佛者即是顯實。亦是證前。復將
開後。如却關鑰者。却障機動也。以大音聲
下。第二釋迦唱募覓流通人。復爲三。一大
聲唱募如來不久下。第二明付囑時至。佛欲
以下。第三明付囑有在。有在者。若佛在世
隨機利物。自説正法無待他人。今佛化縁
機盡。欲令此法利益無窮。故須付囑流通
也。付囑有在者。此有二意。一近令有在。付
八萬二萬舊住菩薩此土弘宣。二遠令有
在。付本弟子下方千界微塵。令觸處流通。
又發起壽量也。偈有四十八行頌上三意。
初有三行半。頌多寶滅度。第二有八行半。
頌分身集第三有三十六行。頌釋迦付囑。
前二如文。告諸大衆下。第三復二。初八行半
擧三佛以勸流通。次有二十七行半。擧難
持之法以勸流通。就初有三。初一行半募
覓其人。次其多寶下。第二有三行。正擧三
佛以勸持經。次其有能護下。第三四行能
持此經。即是供養三佛及見三佛。以釋勸
意。諸善男子下。第二二十七行半。擧難持
之法以勸流通復二。初二十行正擧勸。
二七行半釋勸意。就初復三。初一行誡勸。
次諸餘經典下。第二十七行。正擧難持以
勸流通。後我爲佛道下。第三二行釋難持
意。若有能持即持佛身。此意豈易。第二諸
善男子我於下七行半。明能持難持能成
勝徳以釋勸意。就此復三。初一行半。重募
持經人。次此經難持下。第二一行半。明能
持難持則諸佛喜歎。次是則勇猛下。第三
四行半。明能持難持即成勝行。勝行有
自他也。恐畏世者。天竺名沙悖。此云
恐畏。天竺。云&T075586;陀。此云賢劫之異
釋提婆達多品生時人天心熱。因此立名。即因縁
釋名也。因行逆而理順。即圓教
之意。非餘教意也。本地清涼
迹示天熱。同衆生病耳
。寶唱經目云。法華凡
四譯兩存兩沒。曇摩羅刹。此言法護。西晋長
安譯名正法華。法護仍敷演。安汰所承者
是也。鳩摩羅什。此翻童壽。是龜茲國人。以
僞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於長安逍遙
園譯大品竟。至八年夏。於草堂寺譯此
妙法蓮華。命僧叡講之。叡開爲九轍。當時
二十八品。長安宮人請此品淹留在内。江
東所傳止得二十七品。梁有滿法師。講經
百遍。於長沙郡燒身。仍以此品安持
品之前。彼自私安未聞天下。陳有南嶽禪
師。次此品在寶塔之後。晩以正法華。勘之
甚相應。今四涜混和。見長安舊本。故知二
師深得經意。提婆達多亦言達兜。此翻天
熱其破僧將五百比丘去。身子厭之眠熟。
目連&T016254;衆將還。眠起發誓誓報此怨。捧三
十肘石廣十五肘擲佛。山神手遮。小石迸
傷佛足血出。教闍王放醉象&T050460;佛。拳花
色比丘尼死。安毒十爪欲禮佛足中傷
於佛。是爲五逆罪。若作三逆教王毒爪
並害佛攝。以其應行逆。生時人天心熱。從
是得名故言天熱。此迹也。若作本解者。衆
生煩惱故菩薩示熱。同其病行而度脱之。
此品來意引古弘經傳益非謬。明今宣化
事驗不虚。擧往勸今使流通也。文爲二。
一訖生佛前蓮花化生。明昔日達多通經釋
迦成道。二從於時下方多寶所從菩薩下。
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禀教尚然宣通
之功益豈不大矣。故提婆達受記。文殊可
以意知云云。第一有三。一明往昔師弟持經
之相。二結會古今。三勸信。第一有長行偈
頌。長行有四。一明求法時節。二於多劫中
下正明求法。三時有仙人下。明求得法師。
四王聞下明受法奉行。第一如文。於多劫
中下第二復二。一明發願。爲欲滿足下。二
明修行。行中復二。一明欲滿檀那勤行布
施如文。二時世人民下。明爲滿般若推
求妙法。偈有七行半頌上長行。初二句頌
第一求法時節。次雖作下。第二一行半。頌第
二正求法。次時有阿私下。第三一行半。頌
第三得説法師。時王聞仙言下。第四二行半。
頌受法奉行。後亦不爲已下。第五一行半。
結證勸信。告諸比丘王者下。第二結會古今
復二。一正結會古今如文。由提婆下。第二
明師弟功報倶滿。滿中復二。先明弟子因報
已滿。次佛告四衆下。第二明法師妙果當
成。弟子中復三。先明因滿。次三十二相下
明果圓。後皆因提婆下。結證由通經者益。
初具足六波羅蜜者。度義甚多。如大論説。
捨依正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罵不報
名忍。爲事始終名精進。四禪八定名禪。分
地息諍名般若。又若束十善爲六者。不殺
至不妄語是檀。不兩舌是尸。不惡口是忍。
不綺語是進不貪瞋是禪。不邪見是般若。菩
薩善戒第十云。六波羅蜜。有三種。一對治。
謂慳惡瞋怠亂癡云云。二謂相生。謂捨家持戒
遇辱須忍。忍已精進進已調五根。根調知
法界。三謂果報。富具色力壽安辯。又餘經
云。施報富戒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禪
報生天智報破煩惱。如是等例皆是三藏明
六度相也。若施受財物三事皆空名檀。不
見持犯名戒。能忍所忍不可得名忍。身心
不動名精進。不亂不味名禪。非智非愚
般若。如此流例即通教中六度相。若言
檀有十利。伏慳煩惱捨心相續。與衆生
同資産。生豪富家生生施心現前。四衆愛
樂處衆不怯畏。勝名遍布手足柔軟。乃至
詣道場恒値善知識。戒有十利者。滿一切
智如佛所學。智者不毀誓願不退安住於
行。棄捨生死慕樂涅槃。得無纒心得勝三
昧不乏信財。忍有十利者。火刀毒水皆不
能害。非人所護身相莊嚴。閉惡道生梵
天。晝夜常安身不離喜樂。精進有十利者。
他不能折伏。佛所攝非人所護。聞法
不忘未聞能聞。増長辯才得三昧性。少
病惱隨食能銷。如優鉢花増長。禪有十利
者。安住儀式行慈境界無悔熱。守護諸
根得無食喜。離愛欲修禪不空。解脱魔
羂安住佛境解脱成熟。般若有十利者。
不取施相不依戒。不住忍力不離身
心精進。禪無所住魔不能擾。他言論不能
動。達生死底起増上慈。不樂二乘地。四
事應修檀。一修道者破慳貪故。二莊嚴菩
提故。三自他利益。欲施施時施已皆歡喜
名自利。飢渇者得除是名利他。四得後世
大善果。後世獲大尊貴饒財。四事應持戒。
自修善法滅惡戒。莊嚴菩提攝衆生。臥覺
安不悔恨。於衆生無害心。後受人天得
涅槃等樂。四事應修忍。修忍除不忍。莊嚴
菩提攝衆生。彼此離怖畏。後世無瞋眷屬
不壞不受苦惱。得人天涅槃樂。四事應須
修精進。進破懈怠莊嚴菩提攝衆生。増善
法是自利。不惱他是利他。後得大力致菩
提。四事應修禪定。定破亂心莊嚴菩提
攝衆生。身心寂靜是自利。不惱衆生是利
他。後受清淨身。安隱得涅槃。四事應修般
若。智慧破無明莊嚴菩提攝衆生。智慧自
樂是自利。能教衆生是利他。能壞煩惱及
智障等是大果。如此流例。是別教明六度
相也。月藏第一云。若衆生唯依讀誦求菩
提。是人爲著世俗。尚不調己煩惱何能調
他。是人著嫉妬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
他。尚不得欲界善根。況色無色善根。況二
乘菩提。況無上菩提。如星火不能乾海。口
氣不能動山。藕絲不能稱岳。何者世俗不
能滿菩提。何者是第一義。謂造一切福事。
若修身修心修慧。以第一義熏修。則速滿
六波羅蜜。若行若坐捨攀縁想是檀。捨攀
縁不犯是尸。於境界不生瘡疣是羼。不
捨於離是精進。於事中不放逸是禪。於
諸法體性無生是般若。復次於陰捨是檀。不
計念陰是尸。於陰無我想是羼。於陰起
怨想是進。於陰不熾然是禪。於陰畢竟棄
是般若。於界捨是檀。於界不擾濁是尸。於
界捨因縁是羼。於界數數捨是進。於界不
起發是禪。於界如幻想是般若。如是等是
名第一義諦善巧方便甚深法要。能滿六波
羅蜜。以此法自爲爲他。三世菩薩悉修是
法成菩提故非世俗也。此法能息衆生煩
惱道苦道。安置菩提道。華嚴七地。方明念
念具十波羅蜜修習一切佛法。以求佛道
善根。與一切衆生是檀。能滅一切煩惱熱
是尸。於一切衆生無所傷是忍。求善無厭
是進。修道心不散常向一切智是禪。忍諸
法不生門是般若。能起無量智門是方便。
求轉勝智是願。魔邪不能阻是力。於一切
法相。如實説是智。是十波羅蜜具故。四攝道
品三解脱一切助菩提法。於念念中皆具足。
諸地皆念念具足。此地勝故。如此例是圓教
六度相也。次三十二相下明果圓。三十二相
者。足平如奩底。足趺隆如龜背。兩相共一
修堅固布施。千輻輪但一修。安慰恐怖者。足
跟長手足指長圓直身。三相共一修。謂不殺
戒。七處滿肩頸臂脚一修。謂恒作施主。手足
合縵及柔軟兩相一修。謂四攝。足跟直踝不
現毛右旋。三相共一修。恒以善法饒益衆
生。鹿膊腸相一修。以經書教人不悋。皮膚
不受塵垢相一修。如問而答。黄金色相一
修。忍辱好衣施。陰馬藏相一修。和合諍訟
梵身圓等相。手摩膝相共一修。慈等心教
導。肩圓項光師子臆。三相共一修。恒令施
得増長。萬字相一修不惱衆生。紺眼牛王
睫。二相共一修。不恚愛視衆生。頂髻青髮
二相共一修。諸功徳在人前。一孔一毛白毫。
二相共一修不妄語。四十齒白齊二相共一
修不兩舌。廣長舌梵音聲。二相共一修不麁
惡語。師子頬一修不綺語。四牙一修離邪命。
一切衆生功徳等佛一毛。佛諸毛功徳等一
好。諸好等一相。諸相等白毫肉髻。白毫肉
髻百千萬億。乃成梵音聲。三十二相因雖各
各。論其眞因者。持戒精進。精進無戒尚不
得人天身。況餘相耶。此則三藏教相本也。空
無生是通教相本。道種智是別教相本。實相
是圓教相本。八十種好者。二十指手足表裏。
八處平滿踝膝髀六處好。妙肩肘腕六處滿。
兩髂奇中三處好。髖尻二處馬藏一。兩膊二
腰齊二。脇腋乳六腹胸背項四。上下牙上下
唇齶。兩頬兩鬢兩目兩眉。兩鼻孔額兩&T037931;
耳頭圓。若分別四種好義準相可知。告諸
四衆下。第二明師妙果當成。師中復三。初
明正果成。分陀利經云。調達作佛號提和羅
耶。漢言天王。國名提和越。漢言天地。時天
王佛住世二十下。第二明化度。時天王佛般
涅槃下。第三明滅後利益。佛告比丘下。第三
勸修如文。蓮華化生者。胎經云。蓮華生者。
非胎卵濕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耳。實
不如四生中之化生也。請觀音云。蓮華化
生爲父母。無量壽觀云。處華臺久者爲胎
生。實非胎也。例蓮華生者亦稱濕卵。而非
濕卵云云。於時下方者。第二明今日文殊通
經利益復二。初明文殊通經。二從文殊言
我於海中下明利益。第一復五。一明智積
請退。分陀利經云。下方佛所從菩薩。名般若
拘羅。漢言智積。二釋迦下。明釋尊止之
令待通經利益之證。智積謂多寶爲證經
故出。勸物流通既訖。是故請還。釋迦止者。
雖迹門事訖本門未彰。故託在文殊以留
多寶。佛之密意非菩薩所知。從爾時文殊
下。第三文殊尋來。四智積菩薩下。智積問所
化幾如。五文殊師利言下。文殊答非口所
宣也。就第五復七。一答利益甚衆。所言未
下。第二蒙益者集證。此諸菩薩下。第三皆是
文殊所化。本聲聞人下。第四本聲聞人。先禀
權教住二乘道。分陀利經云。蓮華從池出
者。本發菩薩心。其華在空中。説摩訶衍事。
本發聲聞心者。華在空中但説斷生死事。
從今皆修行下。第五今聞實教。悉住大乘
法。文殊謂智積下。第六文殊結益。爾時下。
七智積偈歎也。從文殊言我於海中下。第
二明利益文爲九。一文殊自叙。二智積問。
三答。四智積執別教爲疑。五龍女明圓釋
疑。六身子挾三藏權難。七龍女以一實除
疑。八時衆聞見得益。九智積身子默然信伏。
第五龍女明圓釋疑。初經叙現申敬。次有
三行半偈爲三。初半行明持經得解。次二
行明成就二身。後一行引佛爲證。罪福者。
約七方便傳作。今偈深達無罪無福入一
實相。名爲深達也。十方即十法界。同以實
慧朗之。故言遍照也。具三十二相者。深得
法身之理即備相好。如大品明。欲得一切
法當學般若。如得如意珠也。二乘但得
空。空無相好也云云。第六身子復難。先總
難信。後釋出五礙。第七龍女現成明證復
二。一者獻珠表得圓解。圓珠表其修得圓
因。奉佛是將因剋果。佛受疾者獲果速也。
此即一念坐道場。成佛不虚也。二正示因
圓果滿。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
身。悉於現身得成佛故。偈言。法性如大
海。不説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
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第八爾時娑婆
下。明時衆見聞復二。先明見聞。二人天歡
喜。彼此蒙益。南方縁熟宜以八相成道。此
土縁薄*秖以龍女教化。此是權巧之力。得
一身一切身。普現色身三昧也
釋持品
二萬菩薩奉命弘經。故名持品。重勸八十
萬億那由他弘經。故名勸持品。問何故爾
答二萬是法師品初別命之數。故奉旨受持。
八十萬億那由他等前無別命。止是通覓。今
佛眼視令其發誓此土通經。通經證驗深
重佛意殷勤。是故蒙勸而弘。故有二意也。
就文爲二。先明受持。後明勸持。初文復三。
一二萬菩薩奉命此土持經。二五百八千聲
聞。發誓他國流通。三諸尼請記。問此諸聲
聞已成大士。何故不能此土弘經。答爲引
初心始行菩薩未能惡世苦行通經。復欲
開於安樂行品也。第二勸持有長行偈頌。
長行有五。一佛眼視。二菩薩請告。三佛默
然。四菩薩知意。五發誓通經。眼視默勸而
不告言者。上來雖不別命。而擧持經功徳
深厚引證分明。多寶分身遠來勸發。此之殷
勤事義已足。有欲應命宜即發誓無
復言。又將護聲聞他方之願故不稱揚也。
偈有二十行請護持經。不復細分。尋文可
解。前十七行。被忍衣弘經。次第二一行入
室弘經。次第三一行坐座弘經。次第四一
行總結請加。中阿含第六云。阿蘭若此翻
無事。頭陀此翻抖擻。寶雲經第六云。阿練
兒處比丘。見王王子婆羅門。及一切人來。比
丘唱善來可就此坐。彼即共坐。彼不坐比丘
亦不坐。當爲説法令歡喜。佛滅後末惡世
不應式比丘。雖説戒法而得活。而於戒
法不樂行。歴五分法身。餘一切道法亦如
是。説如齆鼻人説栴檀自既無香亦不
自聞。天人龍神鳩槃茶終不供養無戒人。
餘四分亦如是説。無有能將妙法來。必
由淨戒之所起。餘四亦如是。若遇垂死最
重病。痛惱逼迫極無瘳。念佛三昧常不捨
一切苦切奪其心。彼人自解是法故。則知
一切諸法空。忍辱鎧者。中阿含第五云。黒齒
比丘訴佛云。舍利弗罵我説我。佛疾喚舍
利弗實罵説不。舍利弗言。心不定者或説
罵。我心已定云何説罵。如折角牛不觸嬈
人。如殘童子恥不惱彼。我心如地水火風。
淨與不淨大小便利涕唾受而不罵。心如
掃帚。淨不淨倶掃。又如破器盛脂置之日
中。渧渧恒漏。自觀九孔常漏不淨。云何罵
説於他。又如死蛇狗等繋淨童子頸。慚恥自
愧不罵説他。佛問如是惡人汝云何觀。答
人有五。一身善口意不善。但念其善不
念不善。如納衣比丘見糞聚弊帛。左捉右
舒。截棄不淨而取於淨。念用其身淨以規
我身。棄其口意以誡我口意。又口行淨身
意不淨。亦念其口棄其身意。如熱渇者値
多草池披草掬水涼身止渇。又意淨身口
不淨。亦念其意不用其身口。如行路熱渇
唯牛跡少水我若用掬若手水則渾濁。應
兩膝跪兩手憑口就吸之以除熱渇。又三業
皆不淨者。雖無可用當痛念之。如路見
病人安置使穩。念此不淨使得値善知識
治其三業。勿令墮落三途。又三種皆淨。常
念是人以自訓況念齊願齊。如清涼池多
諸花草。熱渇入中以自蘇息。常念境界以
去我惡。此是三藏教中。用苦無常不淨無我
空爲鎧也。毘婆沙第八云。念罵是一語餘
皆喚聲。終日喚聲於我何爲。又此方是卑陋
語。他方是稱讃語。我若念此卑語無處得
樂。又觀此字罵若顛倒此字即成讃。又罵
是一界少分。一入少分。一陰少分。罵少不罵
多。又誰成就罵。罵者成就。成就自彼。於我
何爲。又罵是一字。一字不成罵。二字成罵。
無有一時稱二字者。若稱後字。前字已滅。
又能罵所罵一時。同一刹那倶滅於我何爲。
如是等用空爲鎧也。十七云。凡聖倶有三
受云何差別。凡夫於苦受有二。一身受苦。
二心受憂悲。如三毒箭。失樂則瞋得樂則
喜。不苦不樂則癡。聖人但有身受而無心
受。於苦不瞋於樂不愛於不苦不樂不
癡。三使不能使。於使得解脱。故有凡聖
之異。如此等有無差降者。此用別教爲鎧
也。今經明鎧者。以念佛爲鎧。是念法佛
第一義。佛即是法故。文云念佛告勅即法
也。佛即是僧僧即事理倶和。毘盧遮那遍
一切處也。如此之鎧。一鎧一切鎧。即圓教
鎧也
釋安樂行品
釋此品爲三。依事附文法門 事者身無危
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故能進
行。附文者。著如來衣則法身安。入如來
室故解脱心樂。坐如來座故。般若導行進。
此附上品文釋耳。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
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又法門
者。安名不動。樂名無受。行名無行。不動者
六道生死。二聖涅槃所不能動。既不縁二
邊則身無動搖。上文云。身體及手足。靜然
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則安住
不動如須彌頂。常住不動法門也。樂者不受
三昧廣大之用。不受凡夫之五受。乃至圓教
中五受生見亦皆不受。有受則有苦。無受
則無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無行者。若有
所受即有所行。無受則無所行。不行凡夫
行。不行賢聖行。故言無行。而行中道。是故
名行。即法門也。今更廣事解。夫安樂者即
大涅槃。從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從因
得名也。諸餘因果倶苦。如常見外道行於
苦行還得苦果。若因樂果苦。如斷見外道
恣情取樂後得苦報。若因苦果樂。如析法
二乘無常拙度加功苦至方入涅槃。今言安
樂行者。因果倶樂。即是大品如實巧度。大經
云。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聲聞縁覺。
定樂行者謂諸菩薩也。絓七方便麁因麁果。
皆非安樂行。獨此妙因妙果。稱安樂行也。
更廣依文釋者。安樂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
義。謂三徳祕藏。行有三義。謂止行觀行慈悲
行。止行者。三業柔和違從倶寂。即是體法
身行。即上文如來衣也。觀行者。一實相慧無
分別光。即體般若行。即上如來座也。慈悲
行者。四弘誓願廣度一切。即體解脱行。即
上文如來室也。總此三行爲涅槃道。總於
三徳爲行之境。境稱安樂道稱爲行。大論
云。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因時用
此三行法。導三業爲行。三業淨故即是淨
於六根。六根若淨發相似解而得入眞。果
時名佛眼耳等。因名止行。果名斷徳。因名
觀行果名智徳。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徳。又
因名三業果名三密。因時慈悲導三業利
他。果時名三輪不思議化。如此觀時無復
分別。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一切衆生
即大涅槃不可復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
此即絶待明安樂行。此行與涅槃義合。彼
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如來是人安樂是
法。如來是安樂人。安樂是如來法。總而言
之。其義不異。別亦不異。此明寂滅忍法空
座如來室。彼明金銀寶樹。寶樹即無漏寶林。
無漏與空寂滅忍合。金沙大河直入西海。
即一實慧與諸法空合。得道女人則無諂
曲此無縁大慈與如來室合。彼呼爲無餘
義。此呼爲無上道。又五行義亦與衣座室
意同也。問大經明親附國王持弓帶箭摧
伏惡人。此經遠離豪勢謙下慈善。剛柔碩乖
云何不異。答大經偏論折伏住一子地。何
曾無攝受。此經偏明攝受。頭破七分非無
折伏。各擧一端適時而已。理必具四。何者
適時稱宜即世界意攝受即爲人意。折伏即
對治意。悟道即第一義意也。廣法門釋者。
應明不動門不受門不行門。略不記也 此
品是迹門流通第四意。若二萬八十億那由
他受命弘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又達機
縁。神力自在濁世惱亂不障通經。不俟更
示方法。若初依始心。欲修圓行入濁弘
經。爲濁所惱自行不立亦無化功。爲是
人故須示方法明安樂行。故有此品來
也。此安樂行有何次第。然法華圓行。一行無
量行。不可思議何定前後。今且一緒。法師
品略示弘經。則以益他爲本。先明入室。
此中辨惡世弘經安諸逼惱。先著如來衣。
前後互現耳。若約行次者。諸法從本已來。
常自寂滅相。若乖寂起相應先以般若蕩
累。則初坐座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體慈悲
衆故行道。次入如來室。既以慈悲化
世必渉違從。決須安忍。次著如來衣。雖
作此次説非行時。行時入空即具一切
法況慈忍耶。四安樂行者。舊云一假實二空
爲體。二説法爲體。三離過爲體。四慈悲爲
體基師云。一空二離憍慢。三除嫉妬。四
大慈悲。龍師云。一身遠諸惡漸近空理。二
除口過。三除意嫉。四起慈悲。南岳師云。一
無著正慧。二口不説過。三敬上接下。四大
慈悲。天台師云。止觀慈悲。導三業及誓願。
身業有止故離身麁業。有觀故不得身。不
得身業不得能離。無所得故不墮凡夫。
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切。不墮二乘
地。有止行故著忍辱衣。有觀行故坐如來
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離過即成斷
徳。觀行無著即成智徳。慈悲利他即成恩
徳。恩徳資成智徳。智徳能通達斷徳。是名
身業安樂行。餘口意誓願亦如是。品文有問
有答。問中先歎前品深行菩薩能如此弘
經。後問淺行菩薩云何惡世宣説是經。佛
告下。第二答中有三。一標四行章行。二解
釋修行方法。三總明行成之相。初標章如
文一者安住下。第二解釋方法即爲四別。
初文又二一釋方法。二結行成。修行有長行
偈頌。長行又二。初一者下標行近。次文殊
下釋行近。初雙標如文。次釋中又二。謂行
處近處。或云内凡初行名行處。若久習純熟。
漸能近理名近處。引前品近果之行爲例
也。或云行處約因近處約果。行處明智近
處明境。瑤師云。七住已上心體於理爲行
處。已過分段也。自此已還無生未能現前。
漸近於理爲近處。同是分段。此二是行始。
通爲一安樂行也。私謂初家以行爲淺。若
大經云。十地菩薩以行故見不了了。當知
行則不淺。後家以近爲淺。若淨名云。近無
等等佛自在慧。此則近更成深。若兩行倶深。
則成前品菩薩弘經之行。不關初心方法。
若兩行倶淺。即七方便人所行。何關圓行方
法。故不可偏據深淺。然行名進趣。近名親
習。親習故進趣。進趣故親習。復何淺深。又行
近是上方法。行處是如來衣。近處是如來座。
座衣既不淺深。行近何得優劣。又忍辱必内
懷至理歴縁耐事。目之爲行。空座必體
達外縁棲息眞境。目之爲近。蓋事理互
現。復何淺深。若爾何故分行近。詣理略説
名行處。附事廣説名近處。説有廣略理無
淺深。今約三法明行處。一直縁一諦。一諦
爲一切所歸。爲一切作本。而遍無分別。
一切所歸者。即忍辱地也。地即中道諸法歸
之。故名爲地。衆行休息故名忍辱。此即行
不行之行也。爲一切作本者。如萬物得地而
生。衆行得理而成。若得理本。在剛能柔。在
逆能順。在暴能治在驚能安。無量功徳從
中道地生。地無所生而生功徳。即不行行
之行。遍無分別者。則不分別不行與行差
別之相。故云又復不行不分別等也。即是非
行非不行。無三行而三行故名爲行。同一
實諦故名爲處。如此行處合上經文。休息
衆行合如來衣。隨生功徳合如來室。遍無
分別合如來座。是名一法釋行處。是弘經
方軌也。二約二法。即生法二忍二忍即生法
二空。二空異二乘。何者。人法二空約眞俗
假實。明二空二忍。悉見中道故不同二乘。
若更開者即四忍。若作五忍指善字爲信
忍。若作六忍指和字爲和從忍。若對地即
開四十二忍。一地尚有四十一地功徳。一忍
寧無四十一忍法耶。今且約四忍消文。謂
伏順無生寂滅忍也。此四忍與別教異。彼
前二忍是生忍位則淺。後二忍是法忍位則
深。今圓生法悉通四忍亦通。何者二空理即
是中道。初住修四忍入中見二空理。乃至
後心亦窮二空理。大經云。發心畢竟二不
別。若約無淺深判四忍者。從初發心圓
伏五住。至金剛頂皆名伏忍。初後悉不違
實相。名順忍。初後悉不起二邊心。名無生
忍。初後悉休息衆行。名寂滅忍。聞生死不
匆卒畏苦。聞涅槃不匆卒證樂。聞佛常與
無常二乘作佛不作佛。聞生死涅槃異與不
異。聞佛道長短難易非長非短非難非易
等皆不驚怖。行此行者。從始至終以二
空理忍諸法。即著如來衣。安住二空理。即
坐如來座。愍諸衆生。即入如來室。二空四
忍名爲行。理即是處。是名約二法明行處
爲弘經方軌也。三約三法。三法即不思議
三諦也。住忍辱地總論三諦。如有地可據。
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善順眞諦能忍
虚妄見愛寒熱等。故言善順也。而不卒暴
心不驚者。安於俗諦忍衆根縁稱適機
宜。故云不卒暴。體忍違從故心不驚也。於
法無所行等者。即安中諦能忍二邊。故云
無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觀實相。亦不得中
實故云不分別。此則據三諦之地名處。忍
五住之辱名行。行亦爲三。謂止行即行不
行。觀行即非行非不行。慈悲行即不行行。合
上衣座舍等。是爲約三法明行處。辯弘經
方軌也。龍師云。住忍辱地總擧生法二忍。
下別明二忍。柔和善順明身業也。而不卒
暴是口業。心亦不驚是意業。此就三業明
修生忍。於諸法無所行。不行有相也。而觀
如實相。行空平等也。亦不行不分別。不行
無相也。有無兩亡會於中道。此三句明修
法忍。得是二忍結爲行處。彼明二忍未知
約何。若三教二忍。全非法華之義。若約圓
教不應隔別不融云云。云何名近下。第二近
處文爲三。遠十惱亂。即遠故論近。亦是附
戒門助觀。修攝其心即近故論近。亦是附
定門助觀也觀一切法空。即非遠非近論
近。亦是附慧門助觀。上直縁理住忍辱
地。今戒門廣出衆辱之縁應修遠離。非持
刀仗亦不棄捨。但以正慧而遠離之。當知
遠近廣上行所不行也。上直明不暴驚。今
定門廣出修定心。修定處。修定要門。以定
力故。在暴而治。在驚而安。當知即近論
近。廣上不行行也。上直明無所行。今廣觀
一切空具歴諸境。無量無邊無礙無障。當
知非遠非近。廣上非行非不行。就初有十
種應遠者。一豪勢。二邪人法。三兇險戲。四
旃陀羅。五二乘衆。六遠欲想。七遠不男。八
遠危害。九遠譏嫌。十遠畜養等。路伽耶此
云惡論。亦云破論。逆路者逆君父之論。又
路名爲善論。亦名師破弟子。逆路名惡論。
亦名弟子破師。那羅延者上伎戲。亦云綵
畫。其身作變異。又云縁幢擲倒之屬也。分
十種爲二邊。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倶遠
離。即寂滅之異名耳。觀心釋十種云云。近
近處有三意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非遠非近文爲三。一總標境智。二別釋。
三結成。觀者中道觀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
境也。若單論智。智無所觀。故擧一切以
顯皆空。如實去別釋也。二邊三諦無一異
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實。以實爲相故言
如實相。不顛倒者無八倒也。不動者。不爲
二死所動也。不退者。心心寂滅入薩婆若
海也。不轉者。不如凡夫轉生死。不如二
乘轉凡聖。如虚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
中道觀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無所有性
者。無自他共無因等性也。一切言語道斷
者。不可思議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也。
不出者。如來所治畢竟不復發也。不起者。
諸方便皆寂滅也。無名者。名不能名也。無
相者。相不能相也。無所有者。無二邊之有
也。無量者。非數法也。無邊者。無方所也。
無礙無障者。遍一切處也。但以因縁有者結
也。上直明中道觀慧。今明雙照二邊。理性
畢竟清淨如上所説。非解非惑。而從惑因
縁生生死。從解因縁生涅槃。又因縁有有
於涅槃。從顛倒生者生於生死。此則雙照
意顯也。常樂觀如是等法者。即三諦等法也。
又但因縁有從顛倒生者。結不思議三諦境
也。故説者不思議教也。常樂觀者。結不思議
三觀也。又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標觀體。不顛
倒*去九句釋觀相。不爲二邊八倒所動。名
不倒不動。不墮二乘凡夫二地。故云不退
不轉。此二句明智用理非未來故不生。非
過去故不出。非現在故不起。釋論五十一
云。如虚空無入無出無住相攝大乘亦爾。
無未來入處。無過去出處。無現在住處。第
四十三云。因邊不起名不出。縁邊不起名
不生。凡有十九句。初一句總。後十八句對
大品十八空。如實相即第一義空。不顛倒即
内空。内無六入我我所。不顛倒不動即外
空。外不爲六塵流動也。不退者即内外空。
十二入空故。故言不退。不轉即空空。空破
諸法。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無復諸法唯
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既空故無
復能轉。故言不轉也。如虚空即是大空。執
方計破故言如虚空。無所有性即畢竟空。諸
法無遺餘故。名畢竟空。以畢竟空故。無
所有性也。一切言語道斷即一切空。一切空
不可説故言語道斷。不生即有爲空。有爲是
因縁和合。既不合即不生。不出即無爲空。無
名出離。出離法空故名不出。不起即無始
空。求原初不可得故無起。無名即性空可
解。無相即相空。實無所有即不可得空。無量
即有法空。有法即有量。有量既空故言無量。
無邊即無法空。無法則是邊表。今空故則無
邊。無礙即有法無法空。二不可得故言無礙。
無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無障。十八空
皆是中道正慧。皆名爲空。隨十八種境故
言十八耳。大經云。如來常修十八空義故。
故用十八空。用釋十八句也。偈有二十八
行三句爲三。初一行頌標章。次二十二行
頌修行。後五行三句明行成。長行行近別
釋。偈中合頌。正言意同開合互現。廣略之解
彌復可依。上行近二文各有三。今偈合頌
不復次第。初應入行下十四行。頌事遠近。
上有十種遠離。頌中略不次第。在文可見。
亦是頌人空行處。取意即兼頌近處三意。
故偈云是則名爲行處近處。常離國王者。比
丘親近國王有十非法。一陰謀王命。二王
誅大臣。三典藏亡寶。四宮人懷妊。五王身
中毒。六大臣諍競。七二國交兵。八王悋不
施民。九歛民物。十多疾疫。謂比丘行呪。
有此十事。一切臣民謂是比丘所作。作此
謗比丘。即謗法亦謗佛。故佛不令親近
王也。外道梵志者。摩隥伽經云。初人名梵
天造一韋陀。次名白淨變一爲四。一名
讃誦韋陀。二名祭祀。三名歌詠。四名禳災。
一一各三十二萬偈。合成一百二十八萬偈。
有一千七百卷也。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
子。各於一韋陀能廣分別。遂有二十五韋
陀。次有人名鸚鵡。變一韋陀爲十八。次有
人名善道。有二十一弟子。變爲二十一韋
陀。如是展轉變爲千二百六韋陀也。毘陀
論此云智論。婆耶娑造。凡四種。一信力毘
陀。明事火滅罪。二耶受毘陀。明供養婆羅
門得福。三娑摩毘陀。明和合二國。四阿陀
婆毘陀。明鬪戰。讀此四論自稱一切智人。
毘伽羅此名記論。婆尼尼造。明種種經書并
諸雜語。衞世師論優留佉造。此翻最勝。出世
八百年明六諦。迦毘羅此翻黄頭。亦云龜
種。造論名僧佉。僧佉此云無頂。因人名論
故言迦毘羅。説二十五諦。小乘三藏學者。
佛在波羅柰。最初爲五人説契經修多羅
藏佛在羅閲祇。最初爲須那提説毘尼藏。
佛在毘舍離獼猴池。最初爲跋耆子。説阿
毘曇藏。五百羅漢初夜集阿毘曇藏相續解
脱經此爲三藏學也。深著五欲欲相者。四
天下人龍須輪四天王皆根相到。忉利天以
風爲事。炎天相近爲事。兜率相牽爲事。
化樂天相視爲事。他化自在心念爲事。上天
皆離欲。寡女處女者。阿難問佛。如來滅後
見女人云何。佛言。勿與相見。設見勿共語。
設共語當專心念佛。及諸不男。彼名般吒
者。此翻黄門。黄門者。有男女形不能男
女。入里乞食者。雜阿含云。有一羊往糞聚
飽食。還群貢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
四事已起染著欲想不知出要。設不得恒
生想。設得向諸比丘貢高毀篾他人。我得
彼不能得。是爲羊比丘乞食。師子王遇大
獸即噉。不味不著。得小獸即噉。不鄙不
薄。比丘亦爾。得四事供養不起染著無
有欲想自知出要。設不得利養。不起亂
念無増減心。是爲師子王比丘乞食。乞食
行役病四事。而前後八時明八精進八懈怠。
乞食前作是念。爲修道補飢瘡。乞雖未得
不廢念行。乞食得已爲報恩念道不輟。
前後兩時倍加精進。餘三事前後亦如是。反
此名八懈怠。寶雲經明乞食作四分。一分
奉同梵行。一分與匃人。一分施鬼神。一分
自食。又復不行下。第二八行頌非遠非近理
遠近處。若有比丘下。第三五行三句明行成
又三。初一行半標行成。事成外儀無失。理
成内心無滯。故云無怯弱也。次菩薩有時
下。第二三行。行成而得安樂。後一行一句。
頌長行總結。菩薩入靜室下。釋安樂之因。
因修禪定止於過惡。得人無我外則不
損因修智慧離諸取著。得法無我内無
顛倒。是則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樂也。文
殊下。第三一行一句。頌長行總結也。第二
口安樂行。亦長行偈頌。長行爲二。一標章。
二釋行法。標章如文。若口宣説下。釋行法
又二。謂止行觀行。止爲四。一不説過。二不
輕慢。三不歎毀。四不怨嫌。初不樂説人經
過者。人聽有過法有何過。七方便法是佛
隨他意語。名不了義。若過其法則惱其人。
非安樂行相也二亦不輕慢者。不倚圓篾
偏。重實輕權也。三不説他人長短者。初
不説一切人。次別擧聲聞。夫人惡聞其失
故不譚短。面譽對毀故不稱長。亦不約張
説趙長。趙謂以他長譏己短寄彼諷此。
亦不得向張説趙短。背毀於彼亦復背毀
於我。爲此義故善惡倶止也。又不説長短
者。日藏第一云。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坐
禪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
他短不説己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食
知足頭陀精進不放逸行。係念思惟心不馳
散於一切衆生起慈悲心。又如修多羅所
説空行。自讀誦教人讀誦。不謗他不説他
過不稱己長。於聲聞人又根性不定。若歎
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毀呰二乘。或令
其大小倶失兩無所取也。四不生怨嫌心
者。若謂其人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謂其
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説即發。杜説
過之源故不生怨嫌也。善修如是下觀行
門也。觀諸法空無所取著心不苟執。不
逆人意不違法相。則不説小乘法答。但
以大乘答者。若見無大機而説小得方便
益。若不見無大而説小妨其大縁。等是不
見但説大無咎。偈有十六行半爲三。初二
行頌標章。次九行半頌前行法。後五行明
行成。初二行頌上住安樂行。上總稱應住。
頌中別出行相。行相者有三。安隱説法者半
行。欲令前人得安隱道及果。即入室義。清
淨地等半行。即坐座義。油塗身等一行。即著
衣義。三法導口業名安樂行。安處法座下
九行半。頌行爲二。初五行半頌止行。次四
行頌觀行。上止行有四。今具頌。初隨問爲
説半行頌不輕慢。慢則不隨。若有比丘至
隨義答。二二行半頌不説長短。但依義不
譚人好惡。若有難問隨義答者有二。一可
答。二不可答。問答相難詰相上下。若勝負
則自知。是爲智者語。是放恣敢有違者誅
之。是爲王者語。長短是非皆不知。唯覓勝
而已。是爲愚者語。因縁譬喩去至入於佛
道。三一行半追頌不樂説人法過。若説人
過生人毒念。今不説過故。使發心入佛
道。佛道從喜生也。除懶惰意。四一行頌無
怨嫌。怨嫌心起則懈懶憂惱。今以慈心説
法無怨嫌者。精進無憂。上長行皆約止善
説。頌中皆約行善也。從晝夜常説無上道
教去。第二四行頌上觀門。上云但以大
答。頌云説無上道。上云令得一切種智。頌
云願成佛道。我滅度下。第二五行偈。明
口安樂行成。初一行標行成。次無嫉下。第
三二行明内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
物蠅則不來。次智者如是下。第三一行明
内有善法所以行成。如我上説者。若内無過
如長行中説。若内有善如偈中説。次其人
功徳下。第四一行格量功徳如文。第三意
安樂行。亦長行偈頌長行亦爲三。標章釋行
結成。釋中亦先止後觀。止中有四。一不嫉
諂。二不輕罵。三不惱亂。四不諍競。夫二乘
欲速出生死先除貪欲。菩薩先除瞋見。嫉
是瞋垢諂是見垢。嫉忌違慈悲之心。非化他
之法。諂誑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智慧
被障將何上求。慈悲苟妨將何下化。安樂
行菩薩最須棄之。亦勿輕罵下。不應以圓
行呵別。知機可責不知勿罵。容有退善
根義。比丘下。不應以圓呵通。其本無大
機強以圓呵乖心成惱。通既被呵圓復未
解。前疑後悔大小倶失。去道紆迴名甚遠。
此惱別行人。沈空取證名不得。此惱通人。
厭生死名懈怠。悲花明小乘者爲懈怠。
起大悲心去明觀行亦爲四。約前四惡而
起於行善。一於一切起大悲違於嫉諂。二
於如來起慈父心違於輕罵。凡求佛道即
是學人。敬學如佛不得輕罵。諸者通三世。
此即未來如來也。三於菩薩起大師想違
於惱亂。理論三乘皆是菩薩。有化訓徳皆衆
生師。應起師想。勿言其短。四平等説法
違於諍論。平等破偏執諍也。不多不少量
器利鈍也。文殊下結行成又二。一由止惡
惡不能加。故云無能惱亂。二由觀行故勝
人來集。得好同學也。偈有六行。初五行頌
上止觀二行各有四意。後一行頌行成。第四
誓願安樂行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又
二。初明行法。次歎經。就行法爲三。標章
行法結成。標章如文。行法爲三。初在家出
家去。明標誓願境。二從應作是念去。明
起誓願之由。三從我得去正立誓願。初明
慈誓境。通取曾發方便心者。而未出三界
名在家。斷通惑盡名出家。此攝得兩種二
乘三種菩薩。此輩亦具無明。亦應是大悲
境。但其皆曾發心。與慈誓相應。須與其圓
道圓果之樂。故言生大慈心耳。悲境者非
菩薩人。通取未曾發方便心者。名非菩
薩。全不歸向方便況復眞實。此悲境攝得
一切三界内者。此等亦須與樂。但其流轉無
際。正與悲誓相應。宜拔其罪因罪果。故
言生大悲心耳。從應作是念至隨宜説法
者。即起慈之由。由諸樂小執佛方便以爲
眞實。不會圓道故言大失。大失是慈誓之
由。從不聞不知去。是悲誓之由。由未發偏
圓心不聞偏圓二道故。以不聞偏道無
聞慧。不知者無思慧。不覺者無修慧。又無
圓三慧。何者不問故不聞。不信故不知。不
解故不修。偏圓三慧權實皆無。甚可憐愍。
起悲之由。從其人雖不問不信此經去。正
發誓願。彼雖不問不信偏圓二道。菩薩
不約偏發誓。但欲與其圓道三慧。故言雖
不問不信此經我得三菩提引令得入也。誓
願菩提智慧神通。皆約安樂行得。何者深
觀如來座。故得智慧力。四辯莊嚴能以慧
拔也。深觀如來室如來衣。得大善寂力。不
起滅定現諸威儀。神通福徳莊嚴先以定
動也。從文殊去。是結行成爲三。初總結
無過失則是行成。行云何成。以其立大誓
願故。入如來室行成。以其知四衆失圓
道故。即如來座行成以其誓制其心不懈
怠故。如來衣行成。三行具立故言行成。無
過失者。慈悲成故無瞋垢失。如來衣成故
無懈怠。如來座成故無諂曲也。常爲比丘
下。第二別結慈悲行成。以慈成故攝得四
衆人天供養聽法。誓願成故感佛神通諸天
作護。如來座成聽者歡喜。所以下。第三釋
誓行成。三世佛尚守護。況諸天耶。從文殊
至是法華下。第二歎經難聞又二。法説譬
説。法説又二。一昔未曾顯説故昔不得。二
今日乃得。譬説亦二。一不與珠譬。譬昔未
曾顯説。二與珠譬。譬今日得聞二譬各有
開合。不與珠譬爲六。一威伏諸國。二小王
不順。三起兵往罰。四有功歡喜。五隨功賞
賜。六而不與珠。輪王譬如來化世。降伏
諸國譬陰界入諸境。二小王譬煩惱等。未
得無漏調伏。名不順其命。三起種種兵。譬
七賢中方法爲前軍須陀斯陀中方法爲次
軍阿那阿羅漢中方法爲後軍。所破者是
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寇盜。能破者是八萬
四千法門之官兵。王見兵下。第四有功歡喜。
隨功賞下。第五隨功賞賜者。田即三昧宅即
智慧。聚落初果二果。邑即三果城即涅槃。衣
服即慚忍善法。嚴身之具助道善法也。種種
七寶即七覺等。象馬車乘即二乘盡無生智
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唯髻
中下。第六而不與珠。有出分毀機爲小
功勳。有出變易之機爲大功勳。驚怪者。未
有大勳忽賜髻珠。諸臣皆怪。譬衆生大機
未動忽説此經二乘疑惑菩薩驚怪。合六
譬一一如文。文殊如輪王下。與珠譬又二。
一有大勳。二與珠。明珠者。明譬中道智圓
譬於常。在頂者。極果所宗。髻中者。實爲權
所隱。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合亦二能
令至於一切智。智即果名是行一也。第一之
説者。是教一。祕藏是理一。兼得人一也。偈
有十四行半爲二。初四行頌上行法。次十
行半頌上歎經。初頌行法又二。初一行超
頌行成。上總明行成今頌別顯。常行忍辱
頌著衣行成。哀愍一切頌入室行成。乃能演
説頌坐座行成。次後末世下。第二三行頌修
行法。上有三境由誓等。偈具頌。次譬如強力
下。第二有十行半。頌上歎法難聞。上有法
譬合。今但頌譬合。頌譬有二。初三行頌不
與珠。次如有勇下。第二一行頌與珠。次如來
亦爾下。第二合譬初三行半頌合不與珠次
既知衆生下。第二三行頌合與珠。其中細
云云。我滅度後下二十三行。是品之第三
總結行成感徴之相。以勸修行爲三。初一
行半結勸四行。次二十行半擧三報以勸。
亦名三障清淨。後一行總結也。三障淨轉現
生後世惡業盡。即得現生後勝報也初一行
無憂惱。是報障轉轉現報。二半行不生貧
窮。是業障轉轉生報也。三衆生樂見下十九
行。煩惱障轉轉後報也。今初讀是經一行
滅現世憂惱。即除苦受之報。此轉現報心。
無病痛等即轉報色也。不生貧窮下。第二半
行轉惡業也。惡業因應感惡果。經力轉惡
因得好果。即轉生報也。不生即無惡生業。
現在持經不作貧窮業。來世不生卑賤也。
衆生樂見下十九行。明後報轉。轉三煩惱
障也。爲二。初三行別明三煩惱障轉。二十
六行總明一切障轉也。初又三。初衆生樂見
下一行。別明貪障轉。多欲者則人忽慢。又障
生梵天。欲障轉故人所樂見。天童給使也。
刀杖不加下。第二一行半別明瞋障轉。捨瞋
則除内刀箭。入陣則外刀不傷。智慧光明
下半行。三別明愚癡障轉。若於夢中夢見妙
事下。第二有十六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也。亦是後報轉。持經現感此相。當知過去
久已成就。今藉縁而發耳。又有成佛因果
等相。並是後報故。於夢中見未來後報之
相。百千萬劫事在一念夢中。用表妙法不可
思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相前現後當剋
果。又爲六。從初信心乃至妙覺八相成佛。
皆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忍辱報。約初三行
夢入十信又二。初二行半慈悲報。次半行正
見無癡報。次又見諸佛下。二六行半夢入十
住。次又見自身在下。三三句夢修十行。次
證諸實相下。四一句夢悟十迴向。次深入
禪定下。五半行夢入十地。次諸佛身金下。六
五行夢入妙覺。既云證不退智即爲授記
者。當知得入初住無生得記之位也。又見
自身在山林。知是十行修習善法也。證諸
實相。知是十迴向。正觀中道位也。深入禪
定。即第十地中無垢三昧。入金剛定諸佛皆
現。摩頂受職也。夢八相佛以知妙覺。此中
或是初住能八相成佛之相。仍前次位寄譚
極覺耳。若後惡世一行。總結行成也。信根
者。於三寶得堅固信。一切不能沮壞。精進
根者得四正勤。念根得四念處觀。勤方便
調伏貪憂。定根得四禪。慧根是得解四諦。
如實知也。又信根於如來。發菩提心所得
淨信心。精進根於如來所。發心所起精進。
念根於如來。發心所起念。定根於如來所。
起三昧。慧根於如來所。起智慧。八正是沙
門道。亦是沙門法。成就貪瞋一切煩惱盡。是
沙門義四果是沙門果。夢者。從須陀洹至
支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不
夢。從五事故有夢。如偈説。以疑心分別。
學習因現事。非人來相語。因此五事夢。又
是所更聞見及諸患。爲七事故有夢。現在
意識尚不見色。云何夢中意地見色。答皆
是曾見曾聞故想耳。又是吉不吉相耳。夢中
無通無宿命智。云何能見未來世事。答此
非願智境界乃是比知。諸人曾有如是夢
如是果。今以比知耳。問誰眠。答五道及中陰
皆有眠。在胎諸根具者亦是眠。乃至佛亦
眠。問眠是愚是蓋。此云何通。答佛起現前欲
調身故眠。非蓋非愚眠也
從地踊出品
師嚴道尊鞠躬祇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踊。故
言從地踊出品。三世化導惠利無疆。一月萬
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弘經以益當。故
言從地踊出品。虚空湛然無早無晩。或者
執迹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顯遠。故
言從地踊出品。寂場少父寂光老兒。示其
藥力咸令得知。故言從地踊出品。文云。是
從何所來。以何因縁集。今以諸義釋品。
顯四悉檀因縁之解。故言從地踊出品。此下
是大段。第二開師門之近迹。顯佛地之遠
本。其文爲三。一從此下。至汝等自當因是
得聞。序段也。二從爾時釋迦告彌勒下。至
分別功徳品彌勒説十九行偈。正説段也。三
從偈後下十一品半。流通段云云。序文爲
二。一踊出二疑問。踊出爲三。一他方菩薩
請弘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踊出。他方菩
薩聞通經福大。咸欲發願住此弘宣。故請
爲之。如來止之凡有三義。汝等各各自有
任。若住此土廢彼利益一。又他方此
土結縁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二。又若
許之則不得召下。下若不來迹不得破遠
不得顯。是爲三義。如來止之。召下方來
亦有三義。是我弟子應弘我法。以縁深廣
能遍此土益。遍分身土益。遍他方土益。
又得開近顯遠。是故止彼而召下也。從佛
説是時下。是第三下方踊出爲二。一經家叙
相。二明問訊。兩段各五。初五者。一踊出二
身相三住處四聞命五眷屬。住處者常寂光
土也。常即常徳。寂即樂徳。光即淨我。是
爲四徳祕密之藏。是其住處。以不住法住
祕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故
言下方。在下不屬此。空中不屬彼。非此
非彼即中道也。出此不在上不在此下。
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是中道也。來之由
者。聞命故來。弘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
故來。皆如上説。所將眷屬者。若人情往
望。謂領六萬五萬恒沙者爲多。領三二
一者爲少。單己者隻獨。若依文往尋。六萬
五萬者爲少。單己者爲多。文云單己獨處
者。其數轉過上。若依法門者。一一皆是導
師徳。能引衆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己非獨
六萬非多。一即一道清淨。二即定慧。三即戒
定慧。四即四諦。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
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即有百百即
具千。十善即有萬。一度具萬。六度即六萬
法門。多不爲多一不爲少。非多非少而多
而少云云。是諸菩薩從地出下。第二問訊爲
五。一三業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
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歎。就初三業供
養。經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四衆遍見。此乃
隱長而現短。借其神力令狹而見廣。倶
是不可思議也。拜遶是身讃法是口瞻仰是
意。五十小劫與半日者。此是時節不可思
議。如來所見不以二相。下方菩薩常面稱
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讃。解者即短而長。謂
五十小劫。惑者即長而短。謂如半日。斯爲
本迹而作弄引。如來未説闇本而執迹。佛
若開顯悟近而達遠。亦知不思議一也。四
衆遍見菩薩者。亦是不思議也。夫肉眼天眼
所見不遠。而今所覩充滿虚空。見雨猛
知龍大。見花盛知池深。見應滿虚空。則
知眞彌法界也。初標四導師。次陳問辭。
問又二。長行偈頌。長行有二。一問如來
安樂。二問衆生易度云云。但擧四人者。欲
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但擧法慧
徳林金幢金藏説四十位云云。三如來具
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易度則安樂。安樂則
易度。易度爲兩。一根利徳厚。世世已來常
受大化。始見我身即禀華嚴入如來慧。果
熟易零。是衆生易度。二根鈍徳薄。世世已來
不受大化。爲是人故須開鈍説漸。三藏
方等般若而調伏之。亦令此人今聞法華
入於佛慧。比前雖難於佛甚易佛識其宜
方便得所。薄須塗熨慧悟是同。今略擧十
意釋之。第一始見今見。第二開合不開合。
第三豎廣横略。第四本一迹多迹共本獨。第
五加説不加説。第六變土不變土。第七多處
不多處。第八斥奪不斥奪。第九直顯實開權
顯實。第十利根初熟鈍根後熟。第一始見今
見者。初成道時名始見。法華座席久後眞實
名今見也。日照高山即説於頓。不開不
合爲不入者開頓説漸。五味調伏令漸歸
頓。頓直豎入入於法界故言豎廣。不歴
方便故言横略。今歴五味即是横廣。得入
佛慧亦是豎廣。一臺故本一。千葉故迹多。迹
與衆經同故言共。本與衆經異故言獨。
加四菩薩説四十位。自説開示悟入不加
於他。花王世界故言不變。二變土田故言變
土。七處八會是爲多處。耆闍崛山遠處虚
空故不多處。滅化城改客作故言斥奪。
無如此事故不斥奪。行大直道名直顯實。
決了聲聞法。名開權顯實。根利縁熟始入
佛慧。根鈍後熟今入佛慧。縁宜不同略爲
十異。種智法界等無差別。故文云。始見我
身聞我所説。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
習學小乘者。今於此經入於佛慧。明文在
茲不須疑也。諸師見其縁異。逐縁異解迷
不知反去道轉遠。若識理同千車共轍。
佛慧則無殊也。舊云。華嚴了義滿字常住。法
華不了義非滿非常。今以此文並之。若始
入是了義。今入不了義者。始入是佛慧。今入
非佛慧。若佛慧既齊了義亦等。滿字常住悉
云云。地人呼華嚴爲圓宗。法華爲不眞宗。
今亦用此文並之。第四菩薩領解隨喜。能問
者。即是華嚴中四大士。法華中身子三請倶
是能問也。所問者。即是問佛智慧也。第五
如來述歎者。與問碩異。問家隨喜能問人皆
是菩薩。及所化人聞已信行我等隨喜。如來
述歎能化人生隨喜者。此義云何。然能問者
皆是古佛。汝能隨喜即是如來。菩薩隨喜其
迹。如來述歎其本。此亦密表壽量云云。爾
時彌勒及八萬大士下。第二疑問序。自寂場
已降。今座已往。十方大士來會不絶。雖不
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而於此衆
不識一人。然我遊化十方覲奉諸佛。諸佛
大衆快所諳知。就履歴之處亦所不識。
若來若去如是推之皆所不識。又彼諸大
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後不
前故所不識。又彼等大士。本實相底應現
十方。別頭教化所有眞應。非彌勒境界是故
不識。又佛託弘經召諸大士。大士聞師命
故來密聞壽量。非時衆所知故言不識。此
約四悉檀。釋疑問序也云云。疑問爲二。一
此土菩薩疑。二他土菩薩疑。此土疑又二。初
長行疑念。次偈。十九行半偈正問。又爲五。
初一行一句間何處來。次何因縁下。第二一
行三句。問何因縁來。次一一諸菩薩下。第三
九行叙其數量。次是諸大威徳下。第四兩行
問其師誰。次如是菩薩神通下。第五五行半。
結請又五。初兩句結歎。次四方地下。第二兩
行請答來處。次我於此衆下。第三一行請
答來縁。次今此之大衆下。第四一行半大
會同請。次無量徳下。第五二句請答師主
云云。二他方菩薩疑者。分身眷屬横在十方。
與彌勒同疑。二土倶不知本地。欲顯成道
甚久。各各陳疑已佛佛皆抑待彌勒云云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下。第二正説文爲
二。先長行次偈頌誡許。後正説長行先述讃。
次誡。誡勿亂勿怠勿退。次許標果智。果智
者如來知見。知見妙果也。次開化教者宣示
也自在神力者。過去益物也。師子奮迅者。現
在十方分身所被之處也。或云奮迅將前之
状也。此表未來常住益物之相也。大勢威猛
者。未來益物也。或以此爲現在。震動十方
隨人意用耳。幸依文次第者好。又私謂。如
來自在者我也。神通者樂也。師子奮迅。奮迅
除垢淨也。大勢威猛。未來益物即常也。此
點四徳意也云云。四行偈。初三句頌三誡。
後三行一句頌許。初一句頌標智慧果。次
三行頌三世。爾時世尊下。第二即正説段也。
文爲三。此去盡壽量品。正開近顯遠。二分
別品初。總授法身記。三彌勒總申領解。初
又二。先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次廣開近
顯遠斷惑生信。略又二。一略開。二因疑更
請。就略開有長行偈頌。此中但答二問。不
答何因縁集。由不答故所以重請。長行雙
答雙釋如文。釋下方空中住者。釋論明有
底散三昧。應作四説。有者三有也。底者非想
非非想也。以深勝故爲底。又有者名相也。
底者空也。以空寂故爲底。又有者二邊俗
也。底者邊際智滿故爲底。今經以下方空
爲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表中道爲底。
此是約教分別云云。於諸經典下釋也。師知
弟子備智斷兩徳。初是雙修智斷。次雙證
智斷。於經典分別是修智。正憶念是修斷。
不樂在衆是證斷。勤行精進是證智。從
不依止人天而住。是釋處也。人天是二邊。不
住不著也。深智無礙者。依不思議智也。樂
於佛法者。樂不思議境也。境智甚微非近
行菩薩也。偈八行半。初五行半頌答兩問。
下三行頌雙釋云云。爾時彌勒下因疑更請。
有長行偈頌。長行爲二。一疑二請。聞上菩
提樹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又聞我從久
遠來教化是等衆。聞此二説動執生疑。白
佛下騰疑更請又二。一法二譬。法説爲三。
初即白佛下。一疑成道近所化甚多。執近而
疑遠也。次世尊此大菩薩下。第二所化既多
行位深妙。執遠而疑近也。次世尊如此之事
下。第三結請。譬説有開合。開爲三。色美髮
黒譬上成道近意也。指百歳人去。譬上所
化甚多意也。淮北諸師以譬釋譬。父服還
年藥。貌同二十五。子不服藥形如百歳。若
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如來横服
垂迹之藥。示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本地。
久發道心今住不退。若佛及佛快知此事。
自下不達不得不疑。是事難信下結譬也。
初合近譬如文。從而此大衆下合遠譬。
觀此菩薩久種善根。非止伽耶發心。善入
出住者。九次第定是善入。師子奮迅是善出。
超越是善住。通藏意也。從初地至十地名
善入。十地入重玄門。倒修凡夫事名善出。
妙覺遍滿名善住。別意也。畢法性三昧
善入。首楞嚴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圓意
也。次第習諸善法。據因爲善習。就果爲善
云云。善答難問者。具二莊嚴也。七方便之
尊故云寶也。今日世尊下請答也。又三。從
今日下擧佛語。從我等下。第二明請意請
意爲二。一爲現在。我雖未達信而已矣。然
諸菩薩下。第二爲未來。淺行喜生誹謗。新
發意者謗墮惡道。不退者。雖信不謗不能
増道。若爲分別。謗者則生信。信者則増道
云云。從唯然下第三請答。請答亦二。初除
我等疑及未來下。第二除未來疑。偈十四行
頌上法譬。五行頌法説。九行頌譬説。法説
中三。初一行頌執近。次此諸佛子下。第二二
行三句頌疑遠。後云何而可下。第三一行一
句頌結請。頌譬中。初二行頌開譬。後世尊
亦如是下七行頌合譬。亦三。就初二句頌
合近。次是諸菩薩等志下。第二三行半頌
合遠。後我等從佛聞下。第三三行頌合請
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釋壽量品
先出異解。叡師序云。壽無量劫未足以明
其久。分身無數不足以異其體。然則壽量
定其非數。分身明其不異。普賢顯其無成。
多寶明其不滅耳。河西道朗云。明法身眞
化不異存沒理一。多寶現明法身常存。壽量
明與太虚齊量。道場觀云。會三歸一乘之
始也。滅影澄神乘之終也。滅影謂息迹。澄
神則明本。故迹無常而本常也。注者云。非
存亡之數曰壽。出修夭之限稱量。法身非
形年所攝。使大士修踐極之照。不以伽耶
爲成佛百年爲期頤也。竺道生云。其色身
佛者。應現而有無有實形。既形不實豈有
壽哉。然則萬形同致古今爲一。古亦今也
今亦古也。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若有時不
有。有處不在者。於衆生然耳。佛不爾也。
是以極譚長壽。云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
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何獨是乎。長短斯亡
長短恒存焉。前代匠者如向所説。多約無
量明常。近世人師多云壽是量法前過恒
沙後倍上數終歸限極而明無常。又惑者
執品明壽量量是無常那作常解。今爲答
之。品直道壽量。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
量。爾作無常他作常解此復何咎。鷸
相扼。我乘其弊應具四解。謂實有量而言
無量。彌陀是也。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
金光明是也。實無量而言無量。如涅槃云
唯佛與佛其壽無量是也。實有量而言量。
如八十唱滅是也。品文具有此義。豈可是
一而非三耶。問若壽量明常。與涅槃何
異。今反質之。法華一乘與勝鬘一乘何異
云云。若分別答者。法華略明常。涅槃廣明常。
勝鬘爲一明一。法華會三明一云云。問近
成是方便。遠成是眞實者。華嚴寂滅道場。大
經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爾法華開遠竟。常
不輕那更近。當知法華已復方便。若爾會三
歸一竟。亦應不會三歸一。若爾開三顯一
諸佛道同。開近顯遠亦諸佛道同。若爾諸佛
皆爾。非獨釋迦。若獨釋迦前諸義壞。答云是
我方便諸佛亦然。又諸菩薩聞壽量發願。願
我於未來説壽亦如是。此即諸佛道同。亦
不偏言一近一遠。故知寄無始無終無近無
遠。顯法身常住。有始有終有近有遠。論其
應迹。用此義望諸經。對縁雖異終不異也。
既了衆經諸師不可師也。問義推常可然
徴文何據。答明者貴其理。暗者守其文。但
尋詮會宗。是教之正意。苟執糟糠問橋何
益。又教本爲縁。縁異説異。或隨欣隨宜隨
治隨悟。悟則達到已矣。那更盤桓阡陌何
爲。故云泥洹眞法寶衆生種種門入。此之謂
也。又文有多少。涅槃以未來常住爲宗。其
文則多。不以過去久成爲宗。其文則少。若
隨多棄少。則是魔説非佛説也。此經以過
去久成爲宗。點塵數界其文則多。未來常
住其文則少。若從多棄少。頭破作七分。如
阿梨樹枝。譬天子勅若多若少倶不可違。
違之得罪。方便品云。世間相常住。於道場
知已。導師方便説。此文即未來常住不滅。又
云我常住於此。又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
處。普賢觀云。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
所安立處。如此常文亦復不少。又此經處
處明法身。法身豈不常耶。問既明法身。應
論三徳。答權實二智豈非般若。三世示現
豈非解脱。實相本地即是法身。三徳明文爲
若此也。釋品。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
三佛本佛迹佛之通號也。壽量者。詮量也。
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徳
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徳。故言如來壽量
品。如來義甚多。且明二三如來。餘例可解。
二如來者。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
名如來。乘是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道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