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云云。從唯然下第三請答。請答亦二。初除
我等疑及未來下。第二除未來疑。偈十四行
頌上法譬。五行頌法説。九行頌譬説。法説
中三。初一行頌執近。次此諸佛子下。第二二
行三句頌疑遠。後云何而可下。第三一行一
句頌結請。頌譬中。初二行頌開譬。後世尊
亦如是下七行頌合譬。亦三。就初二句頌
合近。次是諸菩薩等志下。第二三行半頌
合遠。後我等從佛聞下。第三三行頌合請
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釋壽量品
先出異解。叡師序云。壽無量劫未足以明
其久。分身無數不足以異其體。然則壽量
定其非數。分身明其不異。普賢顯其無成。
多寶明其不滅耳。河西道朗云。明法身眞
化不異存沒理一。多寶現明法身常存。壽量
明與太虚齊量。道場觀云。會三歸一乘之
始也。滅影澄神乘之終也。滅影謂息迹。澄
神則明本。故迹無常而本常也。注者云。非
存亡之數曰壽。出修夭之限稱量。法身非
形年所攝。使大士修踐極之照。不以伽耶
爲成佛百年爲期頤也。竺道生云。其色身
佛者。應現而有無有實形。既形不實豈有
壽哉。然則萬形同致古今爲一。古亦今也
今亦古也。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若有時不
有。有處不在者。於衆生然耳。佛不爾也。
是以極譚長壽。云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
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何獨是乎。長短斯亡
長短恒存焉。前代匠者如向所説。多約無
量明常。近世人師多云壽是量法前過恒
沙後倍上數終歸限極而明無常。又惑者
執品明壽量量是無常那作常解。今爲答
之。品直道壽量。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
量。爾作無常他作常解此復何咎。鷸
相扼。我乘其弊應具四解。謂實有量而言
無量。彌陀是也。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
金光明是也。實無量而言無量。如涅槃云
唯佛與佛其壽無量是也。實有量而言量。
如八十唱滅是也。品文具有此義。豈可是
一而非三耶。問若壽量明常。與涅槃何
異。今反質之。法華一乘與勝鬘一乘何異
云云。若分別答者。法華略明常。涅槃廣明常。
勝鬘爲一明一。法華會三明一云云。問近
成是方便。遠成是眞實者。華嚴寂滅道場。大
經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爾法華開遠竟。常
不輕那更近。當知法華已復方便。若爾會三
歸一竟。亦應不會三歸一。若爾開三顯一
諸佛道同。開近顯遠亦諸佛道同。若爾諸佛
皆爾。非獨釋迦。若獨釋迦前諸義壞。答云是
我方便諸佛亦然。又諸菩薩聞壽量發願。願
我於未來説壽亦如是。此即諸佛道同。亦
不偏言一近一遠。故知寄無始無終無近無
遠。顯法身常住。有始有終有近有遠。論其
應迹。用此義望諸經。對縁雖異終不異也。
既了衆經諸師不可師也。問義推常可然
徴文何據。答明者貴其理。暗者守其文。但
尋詮會宗。是教之正意。苟執糟糠問橋何
益。又教本爲縁。縁異説異。或隨欣隨宜隨
治隨悟。悟則達到已矣。那更盤桓阡陌何
爲。故云泥洹眞法寶衆生種種門入。此之謂
也。又文有多少。涅槃以未來常住爲宗。其
文則多。不以過去久成爲宗。其文則少。若
隨多棄少。則是魔説非佛説也。此經以過
去久成爲宗。點塵數界其文則多。未來常
住其文則少。若從多棄少。頭破作七分。如
阿梨樹枝。譬天子勅若多若少倶不可違。
違之得罪。方便品云。世間相常住。於道場
知已。導師方便説。此文即未來常住不滅。又
云我常住於此。又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
處。普賢觀云。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
所安立處。如此常文亦復不少。又此經處
處明法身。法身豈不常耶。問既明法身。應
論三徳。答權實二智豈非般若。三世示現
豈非解脱。實相本地即是法身。三徳明文爲
若此也。釋品。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
三佛本佛迹佛之通號也。壽量者。詮量也。
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徳
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徳。故言如來壽量
品。如來義甚多。且明二三如來。餘例可解。
二如來者。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
名如來。乘是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道是
因覺是果。若單論乘者。如如無所知。單明
實者。如如無能知。境智和合則有因果。照
境未窮名因。盡源爲果。道覺義成。即是
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眞身如來也。以如
實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者。
即應身如來也。三如來者。大論云。如法相
解如法相説故名如來。如者法如如境。非
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無
有異爲如。不動而至爲來。指此爲法身
如來也。法如如智。乘於如如眞實之道來
成妙覺。智稱如理。從理名如從智名來。
即報身如來。故論云。如法相解故名如來
也。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處處示成正覺。
水銀和眞金。能塗諸色像。功徳和法身。處
處應現往。八相成道轉妙法輪。即應身如
來。故論云。如法相説故名如來也。法身如
來名毘盧遮那。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
名盧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文。
此翻度沃焦。是三如來若單取者則不可也。
大經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脱亦非。三法
具足稱祕密藏名大涅槃。不可一異縱横
並別。圓覽三法稱假名如來也。梵網經結
成華嚴教。華臺爲本華葉爲末。別爲一縁
作如此説。而本末不得相離。像法決疑經
結成涅槃。文云。或見釋迦爲毘盧遮那。或
爲盧舍那。蓋前縁異見。非佛三也。普賢觀
結成法華。文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乃
是異名非別體也。總衆經之意。當知三佛
非一異明矣。問此品無三佛名。那作此釋。
答雖不標名而具其義。文云。非如非異非
如三界見於三界。此非偏如顯於圓如。即
法身如來義也。又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
相。即是如如智稱如如境。一切種智知見即
佛眼。此是報身如來義也。又云。或示己身己
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應身如來義也。若但
徳三如來者是横。但修*徳三如來者是
縱。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説不縱不
横三如來也。揀縱横如來尚非今義。況三
藏通教如來耶。又法華之前。亦明圓如來
者。同是迹中所説耳。發迹顯本三如來者。永
異諸經。論云。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三
種菩提。一應化菩提。隨所應現即爲示現。
如經出釋氏宮故。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
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劫
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不變。
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具其
義論出其名。不作上釋寧會經論耶。次
明壽量者壽者受義。眞如不隔諸法故名
爲受。又境智相應故名受。又一期報得百年
不斷故名受。量者詮量也。量字則通無的
別據。詮量法如來以如理爲命報如來以
智慧爲命應如來同縁理爲命。詮量諸命
若有量若無量若非量非無量。法身如來如
理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與
不相續。亦無有量及無量。文云。非如非異非
虚非實。蓋是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報
身如來。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爲報。
智冥境爲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
如是。函大蓋大。文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
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是詮量
報身如來智慧命也。詮量應身者。應身同
縁。縁長同長縁促同促云云。自彼於我何
爲。文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説名
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是詮量應佛同縁命
也。復次法身非量非無量。報身金剛前有量。
金剛後無量。應身隨縁則有量。應用不斷則
無量。通途詮量三句在聖一句屬凡。有量無
常都非佛義。舊來所説乃是増減兩謗加誣
於佛。非魔是何。四句詮量其義已顯。爲未
解者。更常等四句料簡。先別作次通作。別者
非常非無常。雙非理極即法身也。常者即報
身也。報智境合亦非常非無常。但取正智圓
滿不生不滅。過金剛心之前故。取常爲
報身耳。亦常亦無常應身也。應用無盡爲
亦常。數唱涅槃名亦無常。無常者。金剛心
已前智用増進。乃至凡夫生滅出沒皆是無
常。三佛各一句。凡夫共一句。此約別教別
分別也。通途圓説者。一一如來悉備四句。法
身四者。非常非無常。雙破凡聖八倒故。常
者如虚空常故。無常者無凡夫生滅倒故。
亦常亦無常者。寂而雙照故。報身四者。非常
非無常者。智冥境故。常者出過二乘故。無
常者無生滅倒故。亦常亦無常能雙照故。應
身四者。非常非無常者。非報非生死故。常
者常應同故。無常者同無常故。亦常亦無常
者。兩存故。凡夫既得無常一句。通途亦作
四句。但有性*徳之理。尚無四句名字。況行
用耶。可以意得不俟説也。一身即是三
身不一不異。當知一佛身。即具諸身壽命
功徳。隨縁感見長短不同。大經云。凡夫二
乘見佛壽命猶如冬日。菩薩所見猶如春
日。唯佛見佛壽命無量猶如夏日。所以
然者。凡夫博地翳障朦朧。藏通二乘雖斷
四住不見中道。若捨分段受法性身未
破無明。彼土所奉猶是勝應。當知二乘
見冬日。若諸菩薩未登地住所見同前。若
破無明乃至受分法身。與而爲語得見報
身壽命。奪而爲語猶是勝應。未窮報身之
源。未盡法性之極。所見佛壽猶是春日。唯
佛與佛窮性盡源。見法身壽猶如夏日。大
經擧三譬譬之。於諸常中虚空第一。一切
壽命如來第一。此譬法身壽命無始無終性
相凝湛不同應報也。二譬如四河皆歸大
海。此譬報身所修萬善皆感佛報壽命海中
也。三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譬應身壽命從
法報出同他長短也。此品詮量通明三身。
若從別意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
便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故言義
便。文會者。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
利益衆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
故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正意是論
報身佛功徳也。復次如是三身種種功徳。悉
是本時道場樹下先久成就。名之爲本。中間
今日寂滅道場所成就者。名之爲迹。諸經
所説本迹者。即寂滅道場所成法報爲本。
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爲迹。今經所明取寂
場及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爲迹。取本昔道場
所得三身。名之爲本。故與諸經爲異也。
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
殊不思議一也。肇師之言意在寂場之本
耳。復次寂場本迹復有多種。或以涅槃爲
本。從眞起應爲迹。迹本倶空言思雙斷。故
不思議一也。或以俗爲本。從俗起應爲迹。
迹本深廣下地不能言思邊涯。故言不可
思議一也。或以中爲本。從中起應爲迹。
迹本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不思議一
也。復次此三非三亦復非一。非三非一爲
本。而三而一爲迹。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思議一也。未知諸師指何處本迹不思議
一也。今攝&MT00131;四番。皆是迹中不思議一耳。
遠指本地三番四番不可思議。以爲其本。
箇本而垂迹。將箇迹而顯本。本迹雖
殊不思議一。如此本迹何得不異衆經。何
得不異諸師。問諸經各説位行。或多或少。
華嚴四十一位。瓔珞五十二位。名義皆廣。此
經始末都無此事。云何言異。答譬如世人
修種種業集種種寶求種種位。若無壽命
用財位爲。大經云。譬如長者生育一子。相
師占之有短壽相。不任紹繼。父母知已。忽
之如草。法門亦爾。行種種因獲種種果。
現種種通化種種衆。説種種法度種種人。
總在如來壽命海中。海中之要法性智應。
喉襟目蒵非異是何。廣開近顯遠文爲二。
先誡信次正答。佛旨論誡衆受爲信。此文
有三誡三請重請重誡。迹門三請一誡。此中
四請四誡。前後合五誡七請。奇特大事殷勤
鄭重也。誠是忠誠諦是審實。不欺於物言
則詣眞。昔七方便隨他意語非告誠實。今
隨自意語示之以要。故言誠諦。菩薩既奉
誠誡不敢致疑。聞必取信信受誠言也。正
答有長行偈頌。長行爲二。法説譬説。法説
爲二。一三世益物。二總結不虚。近情唯見
現在八十。不知過去無央未來不滅。故約
三世開近顯遠。如此利益非獨我然。諸佛
亦爾。故總結不虚也。法説中未來語少。譬
説偈中文多云云。過去益物文爲二。一從
如來祕密下。出執近之情。二從然善男子
下。破近顯遠。初又三。一出所迷法。二出能
迷衆。三出迷遠之謂。祕密者。一身即三身
名爲祕。三身即一身名爲密。又昔所不説
名爲祕。唯佛自知名爲密。神通之力者。三身
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動之理。即法性身也。通
是無壅不思議慧。即報身也。力是幹用自在。
即應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諸教中
祕之不傳。故一切世間天人脩羅。謂今佛始
於道樹得此三身。故執近以疑遠。此本説
中不復言及二乘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
人修羅三善道内。餘三惡趣罪重根鈍少智。
不知作此謂也。故大品但云摩訶衍勝出
天人阿脩羅。亦不言三途也。菩薩有三種。
下方他方舊住。下方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
之謂。他方舊住倶有二種。一從法身應生者。
往世先得無生。或已先聞發迹顯本。設未得
聞報盡受法性身。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
遠之説。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二者
今生始得無生忍。及未得者咸有此謂也。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下。第二明破執遣
迷以顯久遠之本。上文誠諦之誡即是此也。
就此復二。一顯遠。二從自從是來下。明過
去益物所宜。就初又二。一法説顯遠。二擧
譬格量法説。成佛已來甚大久遠。伽耶近謂
即破。破近顯遠略有十意。如玄云云。此
文正用破近顯遠。破近謂情廢近顯遠。廢
於近教也。譬中爲三。一擧譬問。二答。三
合顯出長遠。餘經或明數不可説。塵沙等爲
喩。方此此則爲多。直下塵被點之界已不
可説。況不下塵寧當可説。下塵不下塵
界尚不可説。下塵不下塵塵豈可説耶。況
復過是寧可説耶。彌勒等下第二答中。擧
三人不知也。合譬如文。從自從是來下。明
益物所宜又三。一益物處。二拂迹上疑。三
從若有衆生來至我所下。正明益物所宜。
須顯處者。上引譬甚久久居何處。故云常
在此土及於他國而作佛事如文。於是中間
下。拂執迹上之疑。疑因疑果。昔教所説處
處行因。又處處得記即是果疑。今拂除此
疑。指然燈佛者即拂因疑。又復言其入於
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復一條。皆我
方便非實説也。故名拂疑。或有人云。方便
説然燈佛是我之師。然實是釋迦現作。非生
現生非滅現滅。故言又復言其涅槃。今謂
不爾。但取前釋。何者然燈佛于時縁熟。以
佛像化之。我縁未熟但爲菩薩從佛得
記。得記即是果義。行行即是因。消文自足。
言其者即是中間施化之其耳。非謂然燈
也。又中間益物。即有形聲兩益。若言値然
燈佛者。此有形益。又復言其入於涅槃者。
彼佛滅後助佛揚化即有聲益。若爾形聲兩
益。皆屬中間因耳。既有形聲之生。生必有
死死即入涅槃。名此爲果耳。不得言中
間已成佛果。何者法華之前未説成佛。何
得有佛果之疑。舊以然燈是我現作。此亦
非解。法華前經未論昔已成佛。何教説然
燈是我所現而拂此疑耶。若有衆生來至我
所下。第三正明益物所宜。又爲二。一感應
二施化。至我所者即是過去衆生漸頓兩機。
冥扣法身也。佛眼觀者。即是久已成佛。用
佛眼鑑照無有遺差。將欲起於劣勝兩應
而利益之。善機凡有二力。一感人天花報。
二感佛道果報。若以法眼觀知萬善縁其
重輕各得花報。不能究竟知其終得種智
果報。若以佛眼圓照萬善知其始末。此經
一向明佛眼觀知衆生萬善究竟得佛。一大
事出世之正意也。信等諸根者。信等五根也。
慧根即了因。餘根即縁因。此二善根各有利
鈍。通攝頓漸機縁。頓機利鈍即是圓別根機。
漸機利鈍即是藏通機縁。又小乘根名鈍。大
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乘名鈍。十
法界衆生所有善根利鈍爲機。不用惡法。
惡法非縁了二因也。如來悉照十界善機。
隨所應度而現形聲饒益也。從處處自説
下。正明應化所宜又二。先形聲益。次得益
歡喜。先形益又二。先明非生現生。次非滅現
滅。自説名字不同者。形既其現則有名字因
名召體。機有優劣形有勝負。形異故名則
不同。年紀大小者。即形勝負。勝者即勝應。
負者即劣應也。名不同者。即二佛現壽有量
無量也。處處者。竪論則過去之處處行因國
土也横論即十方國土也。名字不同約竪處
所。亦有生法名字不同。如今之應身望過
去然燈佛等。約横國土亦有生法名字。如
今之望分身。亦如華嚴十號中所列釋迦異
名若干不同。又諸經所辯。佛有三身名字
不同。所召法體皆異。或説毘那或舍那或
釋迦。法身佛或名如如實相第一義般若楞
嚴等比也。此約示現佛法界身名字不同。
若現九法界身名字不同。則無量無邊可以
意得。年紀大小者。此明壽命長短。逐上所
現應身。或説壽二萬。如迦葉佛時。或説壽
八萬時。如彌勒佛時。傳互明大小縱横可
知。就法報應佛壽命大小。如玄義云云。或
三身相望辯大小。或三身各別皆爲小。合説
名爲大。例三默云云。此皆隨所應度。爲其
現身及命長短耳。亦復現言當入涅槃者。
應以滅度而得度者。即現滅度也。令其
戀仰而得解脱。此義現下譬説中也。又以
種種方便説微妙法者。是現聲益也。小身短
壽即是説於漸教。故言種種方便也。大身
長壽即是説頓教。故言説微妙法。雖初以
漸終令入大。故言皆令得歡喜。仍此歡喜
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聲兩益。
衆生獲於四利。稱機則喜乖機則惱。下文
云皆實不虚即此義也。從諸善男子如來見
諸衆生下。是現在師子奮迅益物。此三昧有
十功徳。一分別他人諸根熟不熟清淨不清
淨。二以如來法輪。教未度者悉入法律。三
弘誓遍滿十方音聲亦爾。或一音遍滿。百千
萬音皆亦遍滿普教衆類。四轉無上輪化
衆生皆取滅度。餘人不能轉獨佛能轉。五
能示出家剃髮持淨戒。亦能使人樂。六性
行合空。七放光示滅。或存或亡。或示相好
或隱相好。八降伏四魔。九令他得入至要
増長止觀。十具上十善之本。身三口四等
。此文爲二。一明機感二明應化。如來見
者。即佛眼照也。諸衆生樂小法者。所見之機
也。華嚴云。大衆雖清淨。其餘樂小法者。或
生疑悔長夜衰惱。愍此故默。偈云。其餘不
久行。智慧未明了。依識不依智。聞已生憂
悔。彼將墜惡道。念此故不説。按彼經無聲
聞二乘。但指不久行者。爲樂小法人耳。師
云。樂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樂近説者爲
小耳。今當通説之。所謂貪愛二十五有。
即人天之機。來至我所名小法也。貪樂
涅槃求自解脱。即二乘之機來至我所。亦
名樂小法也。樂於漸次紆迴佛道。即三菩
薩機來至我所。亦名樂小法也。徳薄者。縁
了二善功用微劣。下文云。諸子幼稚也。垢重
者。見思未除也。問非生現生。備施頓漸二
化。七方便等可是樂小法者。圓頓赴機是
應樂大法者。云何通判爲樂小法耶。答向
略其意今廣釋。凡爲四義。一約往日。雖發
大心不能專精。多著弊欲不得出世。名
弊欲爲小法也。二約現在。如佛未出世。
諸天人等雖有大機。而心染世樂著於邪
見。故名樂小法。此二義與下譬宛轉于地
意同也。三約修行。雖不樂於三界弊欲小
法。而樂三乘灰斷亦名小法。雖不樂於三
乘近果。而樂歴別修於一乘。不能於一心
圓頓普修。故名樂小。此三意約因門。明樂
小法也。四約果門。樂聞近成之小。出釋氏
宮始得菩提。不欲樂聞長遠大久之道故
言樂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樂大佛
即不説始成。説始成者皆爲樂小法者
耳。爲是人説下。第二現在應化又二。一非生
現生。二非滅現滅。現生又二。一現生二利益。
現生又二。一現生二非生。現生者迹現於生。
非生者非始爾生也。爲是人説我始得菩
提。前明利鈍二機來感法身。今即現勝劣
兩應。劣應應鈍根。勝應應利根。此兩應並
有生法二身生。劣應二身生者。以正慧託
胎。出生行七歩。如迦旃延子所述。乃至六
年苦行已還。是名生身生也。法身生者。即
三十四心斷結習盡。所得五分法身是也。
勝應生身生者。如華嚴大經等説。與諸菩
薩處摩耶胎常説大乘。出行十方各各
七歩。是名生身生。法身生者。於寂滅道場。
金剛後心斷無明盡。得妙覺相應慧窮照
法性。萬徳種智圓明普備。是名法身生。出家
者。劣應出分段家。勝應出二死家。得菩提
者。劣應得有作四諦所發無漏盡無生智。名
爲菩提。勝應即照三諦一實之道。一切種智
爲菩提也。然我實成下。明本實不生。但
天人修羅。見此二種生法二身謂言始生。
此則不然。然我久已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
生非實生也。故云久遠若斯。若斯者。如上
譬之長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實生何
故現生爲利樂小法人徳薄垢重者使得
佛道。故言但以方便教化衆生。作如是説者。
非生而現生。故云作如是説也。餘經破劣
應生身生非生。尚不破劣應法身生非生。
今經正破勝應法身生非生。何者。我實成佛
已來久遠若斯。故知今日劣勝兩法身生皆
被破故生非生。與餘經永異也。如來所演
下。第二明現生形聲益。先明形聲次明不
虚。説即聲教示即形規。形聲不出自他。若
説法身是説己身。若説應身是説他身。益
言値然燈佛即是説己身。然燈是我師。是
説他身。示正報是自己事。示現依報是示
他事。隨他意語是説他身。隨自意語是説己
身。示己他事。亦類如此。諸所言説皆實不
虚者。又二。先明不虚次釋不虚。初偏據聲
益不虚釋。則雙釋不虚。初不虚者。漸頓二
機禀此二種形聲皆益不虚。上過去章明
皆歡喜。似如世界之益。今明皆不虚。勝劣
形聲逗於二機。獲四悉檀皆不虚也。大論
明四悉檀並實。世界故實。對治爲人故實。篤
而爲論三。是世間實此實則虚。縁中亦有世
間三實第一義則虚。若以此虚實約迹本二
門。漸頓益者虚實。昔方便行未得實道之
益。是其因虚。執於近迹未得本地眞實之
益。即是果虚。今聞迹門之説同入實相。即
得因中實益。聞本門之説。即除執近之情。
得於長遠果地之實益。今得二實對昔二
虚約圓頓衆生。於迹本二門一實一虚。得
中道之行。是得因中之實益而執近果。是
於果虚。今聞説因更不別得眞實之益。聞
説遠果即得實果之益。昔有一虚今得一
實。故云皆實不虚也。問今昔大乘所顯實
相。前後悟者應有異耶。答初入次入。乃至
壞草庵通入中道。但入有漸頓故分二教。
例入眞諦。鈍者依析法無常等觀。利者用
體法空觀。故分藏通耳。從所以者何如來
如實知見下。第二總釋益物不虚。先釋形
益。後釋言益不虚。此中六句顯於應身不
離法身。法身無形亦無起滅。衆生有起滅
之機感於法身。如來願力應同起滅。起
之見出自衆生。故約三界以明諸句。又爲
二。一照理不虚。二從以諸衆生下。明稱
機不虚。達理稱機設教化物必不虚也。
如實知見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
實則無三界之因相也。無有生死者。無有
二死之苦也。起集名退。無常果現名出也。
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滅。此二倶
滅故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於滅度之實。
非於生死之虚。故云非實非虚也。非於世
間之隔異。非於出世之眞如。故云非如非
異。此四明中道也。若雙非二邊結句定一
邊。例如非生非死結句爲生是生是死結
句爲死是退是出結句爲退非退非出結
句爲出非虚非實結句爲實是虚是實結
句爲虚。如此之流今皆非之。乃至單複具
足亦非之。方顯中道意耳。不如三界見於
三界者。不如二種三界衆生所見三界之相。
唯佛一人如實窮照三界之實。内具實智之
用。亦是隨自意語。亦是或説己身之事。故大
品云。第一義中無所分別也。如來權智如
量。知見三界之相。即如三界衆生之見。如
實知見無二死。而隨他意示二死身説
有二死。無退無出而隨他意説有退有
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而隨他意示生世
間示入涅槃。説有在世有得滅者。無實
而説涅槃之實。無虚而説三界之虚。無三
世之異而説有異。無眞諦之如而説有
如。同於三界見於三界。皆是隨他意語。名
爲或説他身事示他身事。如來二智明審
二諦。所以形言兩益。皆實不虚也。以諸衆生
下。第二釋稱機不虚。先明機感次論施
化。以諸衆生根機利鈍漸頓不同性欲行智
種種差別。欲令各得増諸善根。故説己
他之教。不虚因縁譬喩也。漸頓根性各有
種種。此須用爲人悉檀。爲人悉檀正爲生
諸善根。善根猶是性。習欲成性。今何故先
性後欲。釋云。因有本日根性。能起今日
欲樂。如因煩惱故有五陰復因五陰
更有煩惱不前不後。性欲亦爾。要因習
欲而成性也。欲者漸頓二機。若種種*欲樂
不同。此須用世界悉檀也。行者起作業
行。隨樂欲而修諸行也。此須用爲人悉
檀也。行中好多愛著致有妨障。此須對
治悉檀。憶想者是智慧即相似解。由修行
故能得解生。此是方便猶未稱理無言説道。
猶是念想之觀。漸頓衆生居在内外凡位。有
諸善根欲樂。欲樂故修行。修行故得似解。此
須用第一義悉檀。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
爲説法。即得朗悟第一義。乃至初地欲樂
修行二地時。亦憶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
若發生二地眞解。即是念想觀除言語法滅。
乃至佛方得究竟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
欲令生下。第二正對機。施己他聲益。於漸
頓種種根機。令生種種善根。故現若干己
他身事若干自他聲教若干因縁譬喩。若對
漸機以三藏中四門若干因縁譬喩。於一一
門中復有若干。如爲懈怠者説苦忍爲
我慢者説無常忍等。通教四門亦如是。若
對頓機。如別圓等亦各四門若干種種。如
三十二菩薩各説入不二法門華嚴中種種
行類相貌。皆爲種種根機。施若干譬喩言辭
説法也。所作佛事未曾暫廢者。總結不虚。
如上若干己他形聲。皆令衆生入佛知見。
不爲人天二乘小事。故云所作佛事也。若
一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
爲有廢。廢即令衆不得實益。豈得會皆
實不虚。云何皆實。昔云我坐道場不得一
法實。七方便並非究竟滅。二涅槃者方便空
拳。故知唯虚未見皆實。若昔施七權遂不
得入一實者。可言其虚。虚引得出無有
虚出而不入實者。故知昔虚爲實故也。皆
實不虚佛事無廢即此義矣。如是我成佛甚
大久遠下。明非滅現滅又二。初明非滅現
滅。二從如來以是方便下。明現滅利益。初
又二。先明本實不滅。次從然今下。明迹中
唱滅。我成佛*已來下明果位常。常故不滅。
寄此四字明未來大勢威猛常住益物也。
從我本行下。擧因況果以明常住。舊人據
此以證無常云。前過恒沙後倍上數。神通
延壽猶是無常。僻取文意大有所失。經擧
因況果果非數也。經云久修業所得壽命
無數劫。非神通延壽也。何者。佛修圓因登
初住時已得常壽。常壽叵壽已倍上數況
復果耶。云何棄所況之果。苟執能況之因。
縱令此因已是於常非無常也。譬如太子
時祿已不可盡。況登尊極祿用寧可盡乎。
明文在茲何須迴捩疑誤後生耶。然今非
實下。第二迹中唱滅。三身並有非滅唱滅
義。如淨名云。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即是法
身非滅。又云。是寂滅義即是唱滅也。何者
若已了達不唱寂滅。爲未了者唱耳。若言
照寂即是唱滅。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
身者。雖非生非滅亦有生滅。若迷心執著。
即煩惱生而智慧滅。若解心無染。即智慧生
煩惱滅。滅惑生解此是無常滅。若解生*惑
滅即是寂滅。此之生滅悉約法性而辨。若
無迷解二縁。則不唱有此生滅也。報身非
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
能破。此即明闇不相除。即報身不滅義。衆生
未了聞此便謂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復
修道。故復唱言道能滅惑。有煩惱時則無
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豈非智慧能滅
煩惱耶。應身非滅唱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
既無滅用豈有窮。即應身不滅。但爲衆生
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當
取滅度。又法身當體明不滅。報身説不滅
必約法身。以理而論智慧能破。爲到故破
不到故。破爲共爲獨。如此推理無有能
破之功。即智慧不滅惑義。就有智慧則無
煩惱。即是慧能滅惑。應身説不滅須約法
報。法報常然應用不絶。衆生不盡即不滅
度。若法身當體論不生滅。報身了達無能
生滅。應身相續不生滅云云。從以是方便教
化下。第二明現滅益物。又爲二。先不滅衆
生有損。二從以方便説比丘當知下。若唱
滅者於物有益。初又二。初不滅有損。次廣
釋不滅。有損者。如前樂小法人。見佛常
在不種善根。貧窮下賤不生二善故無
益。見思不斷不斷二惡則是有損。貪著
五欲入於憶想。憶想即是見惑。五欲即是思
惑也。由此衆生垢重故須唱滅。不唱滅則
二惡生而不滅。二善損而不生。若依四悉
檀現滅。則二惡滅二善生。爲滅二惡故。
用對治第一義。第一義滅未生惡。對治滅
已生惡。世界爲人生二善。世界生未生善。
爲人生已生善。又世界滅已生惡。對治滅
未生惡。如禪五陰滅欲界惡。即是世界滅
已生惡。爲人生已生善。第一義生未生無爲
之善。若見下第二廣釋。若見佛常在。便起
憍恣心等故有損。不能生恭敬故無益。憍
恣即増見惑厭怠即生思惑。不生難遭想。
即不能生見諦解。不恭敬即不能生思
惟道。爲是義故宜應現滅。若見聞三佛
不滅。悉有憍恣義。便謂衆生如彌勒如一如
無二如平等即眞。由是生於憍心上慢。謂
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須修道。
即便恣情放逸。爲是唱言是寂滅義。又聞
一切衆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暗
不相除。顯出佛菩提。衆生聞此復起慢恣。
不復修善懈怠放逸。爲是等故。唱言報身
智慧能滅煩惱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
滅。應身非滅現滅易解。若唱言法本不生
今亦不滅要須滅惑方乃寂滅。經云。智慧
不滅煩惱。然明時無暗。汝今具足煩惱何
能有慧。當知智慧能滅障惑。衆生聞是唱
滅。便於三佛生難遭想起恭敬心。是故如
來以方便下。明唱滅有益。先歎佛難値。次
釋難値。三佛並難値。衆生樂著小法見
思障重。聞三身不滅則不修道。難得契
會也。所以下釋也。諸薄徳人過百千劫。或
有見佛。或不見者。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
惡。不爲其人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
也。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爲説三身難
會。衆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
滅。必須生善滅惑乃得證見。此事不易故
云難遭也。心懷戀慕渇仰者。此明現滅無
損。滅於見思名無損。種善根名有益。又
善男子下。第二大段結三世益物物得實
益。又爲三。先明諸佛出五濁必先三後一
先近後遠。次明皆是爲化衆生。後明皆
非虚妄也。譬如下第二譬説。有開譬合譬。
開譬爲二。一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應化所
宜。二治子實益譬。譬上三世利物不虚。上
未來文少此中具有。就初爲三。一醫遠行
譬。譬過去益物。二還已復去。譬現在應化。
三尋復來歸。譬未來應化。過去文爲二。一
發近顯遠。二明過去應化所宜。今但譬應
化所宜。所宜有三。一處所。二拂迹疑。三正
應化。今但譬應化。應化又二。一機感。二正
應化。今具譬之。如有良醫者。超譬上我以
佛眼觀有能應之智也。從多諸子息。是追
譬上若有衆生來至我所。能感之機也。上應
化所宜又二。一益物。二明歡喜。今但譬益
物。上益物又二。一非生現生。二非滅現滅。今
但譬現滅。初良醫者。醫有十種。一者治病
病増無損。或時致死。譬空見外道。恣意行
惡教人起邪斷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
二者治病不増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投
巖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禪定不能斷結。
即是無損。亦不能斷善。即是不増也。三者
治病損而無増。但世醫所治差已還復生。
即是修定斷結外道也。四者治病能令差
已不復發。而所治不遍。即二乘人止治一
兩種有縁者。不能遍治一切也。五者雖能
兼遍。而無巧術用治苦痛。釋論呼爲拙度。
即是六度菩薩慈悲廣治也。六治病妙術。
治無痛惱而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
薩體法但治有反復凡夫不治焦種二
乘也。七雖治難愈之病。而不一時治一切
病。即是別教菩薩也。八能一時治一切病。而
不能令平復如本。即圓教初心十信也。九
能遍治一切。亦能平復如本。而不能令過
本。即圓教後心也。十一時治一切病即能
平復。又使過本即是如來。前三種醫即大經
中之舊醫用乳藥也。後七並客醫。無術者。
但用無常苦等法。如用辛苦酢藥也。有術
遠來還令服乳。最後究竟良醫也。良者善
也。内有三達五眼即是八術。妙得藥性善
治者。外識病源能用藥也。智慧者。權實二
智。深知二諦也。聰達者。五眼鑒機頓漸不
差也。十二部教文理甚深。如明錬方藥。
依四悉檀治衆生病。如善治衆病也。無量
義云。醫王大醫王。以大醫故稱爲良醫。多
諸子息。若十聲開二十支佛百數菩薩。菩薩
之子。凡有三種子義。一就一切衆生。皆有
三種性徳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衆生
悉是吾子。此文云多諸子息也。約十心數
法即有百子。心王爲正因佛性。慧是了因
性。餘九相扶起屬縁因性。一數起時九
扶助。如是成百也。性*徳佛子非善非惡而
通善惡。故此十數及與心王爲通心數。是
以性*徳三因。悉屬正因佛子。二者就昔結
縁爲佛子。如十六王子。覆講法華時聞法
者。亦生微解即成了因性。昔微能修行爲
縁因性。正性爲本。此三因並屬縁因。資發
今日一實之解。故以昔日結縁。爲縁因佛
子。即火宅中三十子也。此約十信。一信起時
即具餘九還有百信。故得結縁爲佛子也。
三者了因之子。即是今日聞法華經。安住實
智中。我定當作佛。決了聲聞法。是諸經
王。從佛口生得佛法分故名眞子。此
亦有三因性。今既顯了見於佛性。並屬了
因佛子。百子之義還將十數入十善法中。十
信入初住中。是故正因通於本末。此文明
百子。不取了因子。了因子屬下不失心服
藥中明之。以有事縁遠至他國者。譬過去
應化中現滅也。諸子於後下。第二還已復去。
譬現世益物又二。一諸子於後飮毒。譬
上機應相關見諸衆生徳薄垢重。衆生於佛
滅後。樂著三界邪師之法。故云飮他毒藥。
即是遊行詣他國。輪轉諸趣墮在三界。故
云宛轉于地。是時其父還來歸家下。譬上我
少出家得三菩提第二非生現生也。上有二。
形聲及利益不虚。今言諸子飮毒去譬上形
益。信受邪師之法名爲飮毒。失心是無大
小機感生。不失心是有大小機感生。又失心
者。貪著三界失先所種三乘善根也。爲是
人非滅唱滅。不失心者。雖著五欲而不
失三乘善根。爲是人故非生現生。善強惡
輕見佛即能修道斷結。如子見父求藥病
愈。善輕惡重得見佛。亦求護而不修道。
如子見父求救不肯服藥。父爲此子唱言
應死。遙見者。明佛出世時衆生亦見色身。
而爲見思障隔五分。不得親奉法身故云
遙也。見聞佛出皆有喜敬之事。現諸經文
梵王請等。例是求救之辭也。父見子等苦下。
譬上聲益又二。初譬佛受請轉二諦法輪
也。而作是言下譬誡勸。經方者。即十二部教
也。藥草即教所詮八萬法門也。從佛出十二
部乃至出涅槃。此出漸頓藥草也。直從佛
出十二部。此出頓藥草也。從佛出修多羅。
此出漸藥草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
彰顯也。香者譬定。功徳香熏一切也。味者
譬慧。能得理味也。此戒定慧即八正道。修
八正道能見佛性。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
之色分明無礙。香是解脱。斷徳離臭也。味
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縱不横名祕密藏。依
教修行得入此藏也。説三乘空三昧力如
擣。無相如篩無作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
慧也。又空觀如擣假觀如篩中觀如合。此
三觀各不離戒定慧。將此法與漸頓衆生
令修行。名服也。從而作是言乃至可服。即
是勸門也。從速除苦惱。乃至無復衆患。即
是誡門也。將誡勸二教。令諸衆生服法藥
也。其諸子中不失心者下。譬上得益不虚。上
有二。一不虚。次釋不虚。今云其諸子中不
失心者服藥病差。即譬上皆實不虚也。釋
不虚不作譬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九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從餘失心者下。譬上非滅現滅。上有二。
一不久應死。譬上非滅現滅。二諸子醒悟。
譬上唱滅利益。又唱死之由。由子不服。譬
上薄徳見佛常在但増憍恣。上現滅中有
二。一本實不滅。二非滅唱滅。不出現滅之
由由。亦是唱滅利益中。今譬不譬第一。而
明現滅之由。正由衆生薄徳見佛不修行。
即是不肯服藥也。我今當設下。正唱應
死。譬非滅唱滅。此中明衰老爲二。一擬
宜去住譬上住有損滅有益。二即作是言
下唱應死。正譬現滅化期將竟也。死時
已至者。當入涅槃也。留經教在故云是好
良藥今留在此。復至他國者。即是此方現滅
他方現生。上文云願在他方遙見守護。即其
義也。遣使者。或取涅槃中大聲普告爲使
人。或用神通。或用舍利。或用經教等爲使
人。今用四依菩薩語衆生云佛已滅度。但
留此法我今宣弘。汝當受行也。後時衆生
若無四依傳述經法。豈能自知佛已滅度。
故用四依是使人也。二是時諸子下。諸子醒
悟譬現滅利益。上文有二。一明損益。二釋
損益。今但譬得益。此中自惟孤露下。明滅
後得益。如優波笈多所化之流也。又爲二。
一現滅利益。二是未來機感。良由滅後衆生
醒悟服藥修行以作因縁。能感未來應化。
如遺教云。其未度者作得度因縁。亦有現
得感見。普賢觀云。精進苦到得見釋迦分
身多寶東力善徳等及七佛世尊。第三其父
聞子悉已得差下。即是未來益物威猛之力。
父聞子差即機。咸使見之。即是起未來之
應化。方將形聲兩益也如文。從諸善男子
於意云何下。牒不虚譬明三世利益不虚
也。從佛言我亦如是去明合譬也。成佛已
來無量劫者。合過去世也。方便力言當滅
度。合現在世也。文略不合未來。亦無能説
我虚妄。合益物不虚也。偈二十五行半。頌
上法譬。初二十行半。頌法説。次五行頌譬
説。上法説有二。今頌亦二。初十九行半。頌
三世益物。次一行。頌皆實不虚。初四行。頌
過去世益物爲三。初一行頌上成道已久。次
常説法下。第二一行。頌上中間益物。次爲度
衆生下。第三二行。頌上住處。次衆見我下。
第二五行頌現在。上文有二。初二行半。頌
非生現生。次我時語下。第二二行半。頌非滅
現滅。次我見諸下。第三十行半。頌上未來。
上但寄常住不滅四字。今頌則廣。文爲四。
初我見下一行半。明未來機應。次神通力
如是下。第二四行。頌上常住不滅。常在靈鷲
山。此謂實報土也。及餘諸住處者。謂方便
有餘土也。即上餘國義也。天人充滿者。三十
心是人。十地是天。撃天鼓者。無問自説也。曼
陀羅華者。説賢聖位也。次我淨土下。第
三二行。明不見因縁。次諸有修功徳下。第
四三行。明得見因縁。次汝等有智下。第二
一行。頌上利益不虚也。次五行頌譬爲二。
一行頌開譬爲三。初一句頌過去。爲治下
二句頌現在。不頌未來也。無能説下。第三
一句頌不虚。後我亦爲下。第二四行頌合
譬。上合中本不合未來。今初半行頌合過
去。次凡夫下。第二二行半。頌合現在。後毎
自作下。第三一行頌合不虚。開三顯一開
近顯遠。欲令衆生速入佛道。此事必得不
虚也
釋分別功徳品
佛説壽量。二世弟子得種種益故言功徳。
淺深不同故。言分別品也。此文是本門第
二授記段。論分此文。有法力修行力。法力
者有五。一證二信三供養皆如今品。四聞法
如隨喜品。五讀誦持説。讀誦如法師功徳品。
持者追指法師安樂行勸持三品。説者如神
力囑累品也。修行力者。苦行力如藥王。教
化如妙音。護難如觀音陀羅尼。示功徳如妙
莊嚴王。護法如普賢品也。光宅云。一約功
徳門。記其行進現在修因。二約智慧門。記
其損生未來得果。三明外凡發心。夫授記
通因果。此三通是授記耳。下八世界發心。應
在初列。以外凡聞經發心住三十心。三十
心聞經始出内凡登於初地得無生忍。初
地聞經進入二地得聞持。二地聞經得入
三地。名樂説辯。三地聞經入四地。得無量
旋。四地聞經入五地。名不退。五地入六地。
名清淨輪。小千已去約損生門授記。七地
已斷無明惑。惑有九品。能爲九生作因。從
七地已上。果報無有期限。難可得判。但
斷九品煩惱爲言。煩惱品數百千萬種。今
約一種九品作義。七地所斷作下上二品。
乃至十地所斷。亦作上下二品。金剛心所斷
作一品。六地聞經登七地下忍斷一品。所
餘八品在爲八生作因。故云八生當得菩
提。七地上忍復斷一品。即損二品生。餘七
品爲七生作因。七生當得菩提。諸品例有
上下。一品盡損一生。文略。故從八地乃至
四生。餘有一生。即金剛心斷之法也。法華論
云。得無生忍者。謂入初地證智。應知從
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謂諸凡夫決定
能證初地隨分生及一生則證菩提。菩提
者。離三界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眞如佛性。
名得菩提。非謂究竟滿足菩提。今謂論前
深後淺。光宅前淺後深。二彼相拒世孰判之。
夫無生法忍經論不同。迦旃延子明五法
成就獲不退轉。六度菩薩位也。須陀洹。若智
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者。三乘共位也。登初
地得無生忍者。別菩薩位也。登初住得無
生法忍者。圓菩薩位也。皆聖教明文不可
參濫。又淨名近無等等得無生忍。仁王云。
至金剛頂皆名伏忍。亦名寂滅忍。蓋是別
圓地地。通途之意不可定用。即光宅以發
心爲内凡三十心位爲無生忍。是初地。皆
別家名教非通家門戸。從初地至六地。呼
爲福徳門。大經稱有爲有漏。名聲聞僧。則
通教意耳。七地已上斷九品生因者。小乘大
乘得入位人。誰不斷惑未足定判。若言
七地斷無明者。非通又非別。乃是別接
意耳。光宅游漾不會今經。天親以發心爲
無生忍。從八生至一生。凡夫決定斷果報
生盡得入初地。獲無生忍者。專據別義
亦不會經。今分文爲三。一經家總序。二如
來分別。三時衆供養。總序如文。分別者。佛
語圓妙不可用權位釋經。故上文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今本門増道損生皆約圓位解
釋。下八世界發心者。六根清淨人。初入十信
位也。故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
界苦輪海。即此義也。得無生忍入十住位
也。故華嚴云。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得如來
一身無量身。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即此
義也。得聞持陀羅尼。入十行位也。得樂説
辯才。入十迴向位也。得無量旋陀羅尼。入
初地也。得不退入二地*也。得清淨入
三地也。八生入四地也。七生入五地也。六
生入六地也。五生入七地也。四生入八地
也。三生入九地也。二生入十地也。一生入
等覺金剛心。若論増道損生。不如光宅斷
因生之生。不如天親斷果報之生。但約智
徳論増。約斷徳論損。約法身論生。約無
明論滅。例如大經月喩。從初一日至十
五日光色漸増。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
漸減。約一月體而論増減。喩約法身而
論智斷。或可一人一時有八番増。或可一
世。或八世。或無量世。或可一念。或可八
念。或無量念。或可衆微塵數人亦如是。是
故不可以因生果生局之。不可離張智
斷釋之。然本門得道數倍衆經。非但數
多又熏修日久。元本垂迹處處開引。中間相
値數數成熟。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
歸會法華。譬如田家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
收冬藏一時穫刈。自法華已後有得道者。
如捃拾耳。三時衆供養者。聞深遠法得大
饒益。欲報佛恩而設供養。亦是寄事以表
領解。上迹門菩薩亦悟。而大事未畢所以不
陳。本門既竟彌勒總申領解。明諸菩薩執
持幡蓋次第而上至于梵天。幡者轉義。蓋者
覆義。地者始義。梵者淨義。智斷番番轉。慈悲
番番覆。高下深淺不失次第際于梵天。表
諸菩薩増道損生鄰于妙覺極於極淨。若
作天親解者。只得初地一番。豈得與此文
耶。偈有十九行分爲三。初二行頌時衆
得解。次九行頌如來分別。後八行頌時衆供
養。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者。揀異二乘有
量故言無量。妙因所感故言清淨。無障礙
土故言果報。異二乘無報也。聞佛壽無量。
此文定判爲無量。何得用舊解有
南師從偈後長行下。屬流通段。引上迹門
文殊現在亦是流通。北師以四信弟子現在
聞經。判屬正説。從又如來滅後下。乃是流
通。二家盡可用。今且依南方。從偈後凡十
一品半。分爲二。一從此下至不輕品。明
弘經功徳深。勸流通。二從神力品下八品。
付囑流通各復有三。此半品及隨喜品。明
初品因功徳。勸流通。二從法師功徳。明初
品果功徳。勸流通。不輕品引信毀罪福。證
勸流通。後三者神力囑累。囑累流通。藥王
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普賢約自行勸流
通。生起者。現在聞經得眞似兩解益如上
説。若直聞一句而生隨喜。如現在四信格
其功徳。未來無佛恐人疑福少故。説滅後
五品功徳也。因功徳微密。未若果功徳彰
灼。故説法師功徳品。因果雙擧未若引證
分明故説不輕。雖擧往人未若現變故
説神力。雖示神力未若摩頂付囑故説
囑累。雖通途囑累。未若示其要術棄身存
道故説藥王。雖誡能化未若誡其所化。
隨聞法處應生佛想。故説妙音觀音。若初
心弘經既無神力。當依内禁故説陀羅尼。
復須外護故説嚴王普賢。聯翩重疊使大
法弘通耳。就偈後長行爲二。一現在四信。
二滅後五品。云何四信。略解三人廣説二人
觀成一人。信通四人故言四信也。四信者。
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説二略解言趣。三廣
爲他説。四深信觀成。初一念信解。有長行
偈頌。長行有三。一擧示其人。二明功徳。三
位行不退。今釋一念信解者。謂隨所聞處
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罣礙。信一切法
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
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即
一而三。即三而一。亦是行於非道通達佛
道。行於佛道通達一切道。不得佛道一切
道。而通達佛道一切道。無所有而有。而有
無所有。非所有非無所有。如門前路通達
一切東西南北&T011422;無壅礙。眼耳鼻舌身意。凡
有所對悉亦如是。無疑曰信。明了曰解。
是爲一念信解心也。若坐思惟。隨所思惟
豁然開悟。通達三諦亦復如是。如是信解
名鐵輪位。又一解。未是具足鐵輪。乃是十
信之初心。其人未得六根清淨。故非鐵輪
正位也。次格量者。先總論無量。次格量多
少爲二。初擧五度爲格量本。般若即是
今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問既離般若則
五不名度。答皆爲求佛慧盡施戒邊。亦得
名度。蓋次第意也。以是功徳下。第二正格
多少也。若善男子下。第三明位行不退。別
六心猶退七心不退。圓初住心即不退。聞
壽量功徳自外而資。圓順信解自内而熏所
以不退。大品云。有菩薩退有不退。有魔無
魔皆此義也。偈十九行半。初十二行。先頌
格量多少。次二行追頌人相。後五行半。頌
行位不退。無量劫行道者。久修諸度也。願
我於未來者。起慈悲願也。藉久行願聞經
信解。今之初品始聞此經一念信解。功等久
行亦乃過之也。又阿逸多聞佛壽長遠。是第
二品。前但信解未能敷説。説渉名數須
善方言。今品具足故言爲他解説。從勝
受名。名第二品。以説力故。能起自他無上
之慧。此文先標人相。次格量也。何況廣聞此
經下。第三品廣聞廣解。廣爲他説。廣修供
養。供養外資令内智疾入能生一切種智。先
出人相。次格量也。阿逸多下。第四人備上
三品加修觀行。入禪用慧想成相起。能見
有餘實報兩土相貌。見佛共比丘僧常在
耆山者。方便有餘土相也。又見娑婆純諸
菩薩者。實報相也。初二品是聞慧位。廣聞廣
説是思慧位。觀行想成是修慧位。自淺之深
成六根清淨十信位也。又如來滅後下明五
品。文爲二。先列五品格量四品功徳。後隨
喜品格量初品功徳。問何故爾。答四品粗格
量。初品廣格量。廣格量已況出勝者可以
意得。佛不煩文巧説若此也。五品者。一直
起隨喜心。二加自受持讀誦。三加勸他受持
讀誦。四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此五人
者。通論皆自行化他。下文云。五十人展轉相
教也。既皆有自行通稱弟子。皆有化他通
稱法師也。別論二人但自行。三人具化他。
作法師往名。在三不在五。自行既通所以
皆稱弟子也。初品標人而已。格量在後説。
何況下第二品。況出能受持讀誦者是也。標
人可解。從斯人頂戴不是格量也。初心畏
縁所紛動妨修正業。直專持此經。即上供
養。廢事存理所益弘多。後心理觀若熟。渉
外不妨内。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若順
流而揚帆。又加功力其勢轉疾也。指經
文。是法身舍利不須安生身舍利。文詮所
詮能詮是塔不須事塔。經文能容第一義
僧。不俟相從僧也。問若爾持經即是第一
義戒。何故復言能持戒者。答此明初品意。
不應以後品作難。若欲釋者。持經即順
理戒。亦是任運持得初篇二篇。今言能持戒
者。第三篇去事中無虧耳。第三品復能教他
者是也。先標人從起立下格量也。況復有
人下。第四品復能兼行六度者是也。先標
人。從其徳最勝下格量也。若人讀誦下。第
五品復能正行六度是也。先標人。從若我
滅後下格量也。結此五品。前三人是聞慧
位。兼行六度思慧位。正行六度是修慧位。都
是十信前耳。或云初隨喜品。是入信心位。
分一品爲兩心。五品即十信心。即是鐵輪
六根清淨位也。偈十九行半。初五行半頌第
二品。次若能持下三行。頌第三品。若有信
下四行。頌第四品。次恭敬下七行。頌第
五品。生心如佛想者初依人號如來也。不久
詣道樹者。其位在鐵輪。不久得入銅輪。能
八相作佛也。已趣道場者行處也。三菩提者
近處也。此第五品與第四信齊同是修慧位。
若論入位同是六根清淨位也。而有現未佛
世滅後之異耳云云
釋隨喜功徳品
隨者隨順事理無二無別。喜是慶己慶人。
聞深奧法順理有實功徳。順事有權功徳。
慶己有智慧。慶人有慈悲。權實智斷合而
説之。故言隨喜功徳品。又順理者。聞佛本
地深遠深遠信順不逆。無一毫之疑滯。順
事者。聞佛三世益物横豎該亘遍一切處。
亦無一毫疑滯。即廣事而達深理。即深理
而達廣事。不二而二不別而別。雖二雖別
無二無別。如此信解名之爲隨。如來出
世四十餘年不顯眞實。七方便人不語誠
諦。慶我及人。以凡夫心等佛所知。用所生
眼同如來見。如此知見究竟法界廣無涯
底。無等無等等更無過上。佛今説此我得
聞此。故名隨喜功徳品。第五十人是初品之
初。初但有一念理解。但有一念慶己慶他。
未有事行恩不及人。所獲功徳如來巧喩
功蓋無學。況復最初於會聞者。況復二三四
五品者。況復入位十住十行乃至後心者。誰
聞如是深妙功徳而不景慕。如來説此令
物尚之。故言隨喜功徳品。上來稱美持經
功徳。時衆咸謂入眞因位乃致斯徳。於初
心之初起輕弱想。忽聞好堅處地芽已百
圍頻伽在&T021400;聲勝衆鳥希有奇特輕疑釋然。
故名隨喜功徳品。外道得五通者。能移山
竭海而不伏見愛。不及煖法人。二乘無學
子果倶脱。猶被涅槃縛。不知其因果倶權。
通教人修因雖巧。發心不識五百由旬。得
果止除四住。別人雖勝二乘。修因則偏其
門又拙非佛所讃。皆不及初隨喜人。佛今
擧阿以況後茶都勝諸教。故言隨喜功徳
品。問此與大品隨喜云何。答此法彼人人法
互擧。文有問答各長行偈頌。前品已格四
人不説初者。彌勒承機問出此義如文。
佛答。爲二。初答内心隨喜人。二直明外聽
法人。初爲五。一展轉相教。二格量本。三問。
四答。五正格量。南方解五十人爲三。一展
轉勝。二展轉平。三展轉劣。勝者難得平者亦
希劣者比是。格劣況出平勝。北方人解。最
初妙覺爲第十地人説。十地人爲第九地
人説。如是展轉至于十信。格後況初。今謂
不爾。佛明言初品於會中聞傳傳相教。展
轉五十格後況初。後非十信之始。初非妙
覺之終。何用此解。此解窮深不會經旨。今
爲二。一横約諸教四衆。二直約圓教數之。
三藏有四門。一一門有四衆。更開沙彌沙
彌尼合六人。四門則二十四人。約信行法
行。則四十八人。最初最後合五十人。通別四
門亦如是。直就圓門數者。數法有小七大
七。大七有七七四十九。皆是師弟具自行化
他之徳。最後一人但是自解無教他徳。故格
下以顯上耳。格量中先與世樂拔果苦。後
與涅槃樂拔生死苦。此是略擧梵福。今更
廣之。滿閻浮人福。不及西瞿耶尼一人福。
滿西瞿人福。不及東弗婆提一人福。滿三
天下人福。不及北欝單越一人福。滿四天
下人福。不及一四天王。四天王不及一
釋。乃至第六天。不及一梵福。梵福有定
散。散者無塔處作塔。塔壞者治之。和合
僧衆請轉法輪。衆散者還合之是爲四福。
與梵天等。故言梵福也。聖福者。謂阿羅漢
住最後身得有餘涅槃者是也。又有體法
三乘人。同學無生斷煩惱盡。如燒木成
炭。又薩埵聖福自行化他。倶以無言説道。
斷煩惱入無餘。又薩埵福謂從初發心次
第化人入大涅槃。如是格量梵福不及聖
福。聖福不及體聖福。體聖福不及小薩埵
福。小薩埵福不及大薩埵福。大薩埵福不
及聞法華經初隨喜福。何以故。彼非佛法
故非實故非圓故。雖住後果不及我初
心。其義如是。私謂勸人聽法。從與陀羅尼
菩薩共生一處。至人相具足。合有五十功
徳。將功徳目人亦成五十。但上五十論内
解隨喜。今唯論外事爲異也。又此文亦有
六根功徳。利根智慧是意功徳。不瘖瘂舌功
徳。鼻修高直鼻功徳。見佛眼功徳。聞法耳功
徳。餘是身功徳。前是相似位功徳。今是相似
位前功徳耳。聽經文爲四。一自往。二分座。
三勸他。四具聽修行云云。偈十八行爲二。初
九行頌隨喜。次若有勸下。第二九行頌聽
經隨喜中三。前一行半頌五十人。次最後
人下。第二五行半頌格量本。次最後下。第
三二行頌格量略不頌福甚多。後九行頌
聽經。小不次第爲四。初五行超頌勸聽經。
次若故詣下第二二行追頌自往。次若於講
法下第三一行頌分座。次何況下。第四一行
頌修行云云
釋法師功徳品
法師義如上説。功徳者。前謂初品之初功
徳。今五品之上。謂六根清淨。内外莊嚴五根
清淨名外莊嚴。意根清淨名内莊嚴。又從
地獄已上至佛而還。一切色像悉身中現
者。名内莊嚴。從地獄已上佛已還。一切色
像以普現三昧而外化者。名外莊嚴。身根
既爾餘五根亦然。讀誦既爾四種亦然。初品
既爾四品加然。相似既爾分眞倍然。行者聞
説此功徳利喜不自勝。勤求無厭信進倍
増明識大乘有大勢力決無疑網。似解之
初初。過二乘之極極百千萬倍。指始顯終
懸解究竟第一義諦不可思議。此品所明備
斯四意。故言法師功徳品也。六根功徳者。
光宅云。三業合十善。一善具十爲百。自行
化他隨喜讃歎合四百。約五種法師爲二
千。三品分之即六千功徳。此土三根用弱奪
言八百。三根用強與言千二。與奪合論還是
六千也。有人明數與光宅同。下品八百中品
一千上品千二百。諸師偏釋未會今經。亦不
合諸教。大品云。色淨故般若淨。般若淨故
色淨。色淨五根淨。般若淨意根淨。若六根等
云何判上中下強弱用耶。若一強一不強。一
淨一不淨。一上品餘非上品云云。正法華整
足具六千功徳。不論上中下云云。法華論
云。凡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雖未入初地。
以父母所生肉眼。見大千内外也。大經云。
如來一根則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
知法。今經六根清淨與大品同。以是功徳
莊嚴六根。與正法華同。鼻見色聞聲覺知
與涅槃同。肉眼有天眼慧法佛眼等用與
論同。文義如此不可以偏見抑正經。今
當説之。光宅數整足根不依文。今按三業
安樂行即有十善。一善有十即百善。一善中
有十如即千善。就化他爲二千。約如來室
如來衣如來座。即成六千。五種法師悉具六
根清淨。一一根皆有一千功徳也。復次一心
中具十法界。一一界皆有十如。即成一百。
一根通取六塵。即有六百。約定慧二莊嚴。
即是一千二百。根根悉用定慧莊嚴等千二
百也。若論六根清淨。清淨則不言功徳若
少若多。若言莊嚴能盈能縮能等等莊嚴者
根根六千。若言千二顯其能盈。若言八百
顯其能縮。若言清淨無盈無縮無等。六根
互用根自在故。不可思議故。若偏判者則
失旨也。相似之位。若依四輪即鐵輪位也。
若依五十二位。即十信心也。若依仁王即
十善大心也。今對常精進者。即十信之第三
心也。諸經名目雖異。同是圓教相似位耳。文
爲二。初總列六根盈縮功徳數。次別作六
章解釋。各有長行偈頌。眼根章明父母所
生名肉眼而所見過於天眼。梵王報得天
眼。在己界遍見大千。大千外有風輪與眼
作障不能見外。若在他界則不遍見大
千。非所統故。小羅漢見小千。大羅漢見大
千。辟支佛見百佛世界。不以風輪爲礙。亦
無己他界隔。今經論眼。能見大千内外應
是天眼。那名肉眼。此是圓教似位。因經之
力有勝根用。既未發眞不得稱天眼。猶
名肉眼。例如小乘方便未得神通則不稱
天眼耳。猶是分段之身。故稱父母所生。雖
稱肉眼具五眼用。見大千内外天眼用。
見一切衆生及業因縁法眼用。其目甚清淨
慧眼用。一時悉見大千内外見業見淨。又
圓伏法界上惑佛眼用。大經云。雖有肉眼
名爲佛眼。佛眼故名清淨。具五眼故故言
莊嚴。能盈能縮名勝根用。名根自在。豈可
祇作八百千二百解耶。耳根章遍聞大
千内外十法界音聲。聞六道即肉天二耳。
聞二乘即慧耳。聞菩薩即法耳。聞佛即佛
耳。又父母所生肉耳。能聞内外即天耳。聽
之不著即慧耳。不謬即法耳。一時互聞即
佛耳以耳例眼眼亦如是。見人天是二眼。
見二乘是慧眼。見菩薩是法眼。見佛即佛
云云。鼻根章亦如是。父母所生即肉鼻。大
千内外即天鼻。不染不著即慧鼻。分別不
謬即法鼻。一時互用即佛鼻。此章明互用
者。鼻知好惡別貴賤。覩天宮莊嚴等。則鼻
有眼用。讀經説法聞香能知。鼻有耳用。諸
樹花果實及蘇油香氣。鼻有舌用。入禪出禪
禪有八觸故。五欲嬉戲亦是觸法。鼻有身
用。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鼻有意用。鼻根
自在勝用若茲。例五根亦如是。舌根章亦如
是。父母所生即是肉舌。能作十法界語。約
此即是五舌義明矣。能作十法界語即天
舌。不壞即慧舌。不謬即法舌。一時互用即佛
云云。問苦澁惡味至舌皆變成上味。衆色
到眼何不變成妙色。舊不例。味有損益。損
者變。不損者不變。諸色不壞眼故不例。今
解不爾。一切色同佛色。一切聲同佛聲。等
皆清淨例則無妨。遍知一切色法聲法。無
亂無謬分別亦無妨。自在之根那作頑礙
之解耶。身根章亦如是。世間所有。皆於身
中現肉身用也。上至有頂於身中現天身
用也。二乘身中現慧身用也。菩薩於身中現
法身用也。佛於身中現佛身用也。一時圓現
一時互用。一時無謬一時無著云云。意根章
亦如是。世間資生産業。皆順正法人意淨
天心所行天所動作悉知天意淨。四月即四
諦。一歳即十二月。是十二因縁。與實相不
相違背。即慧意淨。一月即一乘菩薩意淨。有
所思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説即佛意淨。一時
圓明一時圓互。一時無染一時無謬。根用自
在能盈能縮能等能淨云云
釋常不輕菩薩品
内懷不輕之解。外敬不輕之境。身立不輕
之行。口宣不輕之教。人作不輕之目。不輕
之解者法華論云。此菩薩知衆生有佛性不
敢輕之。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亘本當。縁
了佛性種子本有非適今也。果性果果性定
當得之。決不虚也。是名不輕之解。將解以
歴人彼亦如此。是名敬不輕之境。敬此境
故名不輕之行。宣此語故名不輕之教。昔
毀者以此目人。今經家以此目品。見實三
昧云。佛爲父王説一切皆是佛。王問一切衆
生即是佛不。佛答。若如實見衆生。於其即
是佛。私類此語若不如實見佛。於其則非
聖。譬初學射的多乖少當。以地爲的無
往不著。若分別賢聖孰是孰非。如實觀之
即是佛也。初是因縁解。後是圓教解云云。此
品引人爲證。證五品功徳深六根報重。我
昔隨喜獲現生後報。以募流通也。文有長
行偈頌。長行爲三。一雙指前品罪福。二雙
開今品信毀。三雙勸後二逆順。雙指者。先
指罪如法師品説。次指福。如功徳品説如
文。第二雙開信毀者。有事本本事。事本有
時節名號劫國説法等。悉如文。第二從最初
威音王下是明本事又三。初明時節。二於
像法中下。雙標兩人名。毀者因時名増上
慢。信者因時名常不輕。次第三得大勢下雙
明得失。得失又二。初就信者論得。得正説
之宏宗。得流通之妙益。名常不輕是人一。凡
有所見是理一。皆悉禮拜是行一。而作是言
是教一。此是開權顯實之四一也。從乃至
遠見下是本理一。故往禮拜是本行一。而作
是言是本教一少人一其義可解。此是開近
顯遠之四一也。文云。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
拜者。此是初隨喜人之位也。隨喜一切法悉
有安樂性皆一實相。隨喜一切人皆有三佛
性。讀誦經典即了因性。皆行菩薩道即縁因
性。不敢輕慢而復深敬者。即正因性。敬
敬法不起諍競。即隨喜意也。不輕深敬是
如來座也。忍於打罵是著如來衣也。以慈
悲心常行不替。即如來室也。又深敬是意
業。不輕之説是口業。故往禮拜是身業。此三
與慈悲倶。即誓願安樂行也。如此三四。豈
非流通之妙益而謂何耶。從四衆之中下。
第二明毀者之失。生瞋恚心不淨者。不受
四一也。罵言無智智知於理。既言無智不
受理一也。比丘即不受人一也。從何所來
不受行一也。虚妄授記不受教一也。經歴
多年常被罵者。結不受開權顯實之四一
也。避走遠住高聲唱言亦復不受。此不受
開近顯遠本地之四一也。常作是語故。結信
者深信不休也。四衆爲作不輕名者。此結
毀者呰毀不止也。問釋迦出世踟蹰不説。常
不輕一見。造次而言何也。答本已有善釋迦
以小而將護之。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
毒之云云。從臨欲終時下。雙明信毀果報。初
文爲二。一明果報。二結會古今。信者論三報。
現得六根清淨。生値燈明佛。後値二千億
佛。神通力是身業淨。樂説辯力是口業淨。善
寂力是意業淨云云。結會又二。初結會如文。
從若我宿世下。第二是擧信者而勸順也
如文。從彼時四衆下。明毀者果報。又二。先
明得果。後結古今。毀者得善惡兩果。謗故
墮惡。聞佛性名毒鼓之力獲善果報。結古
今又二。初結古今。次從當知下。擧逆以顯
順。勸持以遮毀。經有大力終感大果。務
當勤習五種之行。偈有十九行半。初十五
行半。但頌信毀因果。後四行頌勸持。在文
可見不細出也。著法者。是法不可示。若定
謂是有即是著法。乃至定謂是非有非無。
亦名著法者。佛藏云。刀輪害閻浮人其失
猶少。有所得心説大乘者。其罪過彼也云云
大論云。執有與無諍。乃至執非有非無。與
有無諍。如牛皮龍繩倶不免患。中論云。
諸佛説空法。本爲化於有。若有著空者。諸
佛所不化。若定言諸法非有非無者。是名
愚癡論。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
法若得四悉檀意。自他倶無著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十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釋如來神力品
如來者上釋竟。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
則天然之體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此中爲
付囑深法。現十種大力。故名神力品。自此
品下凡有八品。是付囑流通。今品明菩薩受
命弘經。次品如來摩頂付累。文有長行偈
頌。長行爲三。一菩薩受命。二佛現神力。三
結要勸持初經家叙敬儀。次發誓弘經。弘
經爲三。一時節佛滅後是也。二處所分身等
國是也。三誓願。非但奉命益他。亦自願此
眞淨大法。兼濟倶美也。從爾時下。是第二
現十神力爲二。初所對之衆。次正現神
力。於文殊等者。迹化衆也舊住者。下方本化
衆也一切者他方來者。及從分身佛來者也
問。但見下方發誓。不見文殊等發誓何也。
答。上文云。我土自有菩薩能持此經。即兼
得之也。十神力者。一吐舌相者。今經所演
開三顯一内祕外現廢近顯遠。明三世益物
皆誠諦不虚。福徳人舌至鼻。三藏佛至髮
際。今至梵天出過凡聖之外。極於淨天之
頂。相既殊常説彌可信。二通身毛孔遍體放
光。周照十方無處不朗。表智境罄也。上
白毫吐耀始在東方。表七方便初見一理。
今本門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令初
因終于等覺究竟佛慧。分身諸佛亦復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