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事已竟。必當收無量法還入一法開權顯
實息化歸眞與彼土同也。復次種種因縁
者。昔善爲因今教爲縁。又別説者。正是三
藏之後。明共不共般若爲因。助道戒定慧
等爲縁。約三人即有種種因縁。又就共不
共人種種因縁。種種相貌者。共不共各四門。
一一門復有無量相貌。五百比丘各説身因。
即其義也。不共四門亦如是。故知因縁相貌
種別無量。皆是彼與此同。彼明此相因縁相
貌還入一因一縁一相一貌。當知此土亦與
彼同。爾時彌勒作是念。訖今當問誰。是疑
念序。文爲兩。一彌勒疑念。二大衆疑念。彌
勒有三念。一正念六瑞。二念問誰。三念文
殊。文殊念起第二念除。唯初念在。但成一
疑也。神變者。神内也變外也。神名天心。即
是天然内慧。變名變動。即是六瑞外彰。首楞
嚴云。佛住不二法能作神通。法王法力超
蓋一切。彌勒不測外變。亦不知内慧。故興
念至此。若夫庸人不知術者。散人不知定
者。凡人不知聖者。小聖不知身子。身子不
知菩薩。菩薩不知補處。補處不知尊極。
此就極處亦不知也。又彌勒値佛植善既
多。何容不髣髴知。應須隱明示闇權言不
知也。大衆有兩念。一正念六瑞。二念問
誰。若將下偈望此。亦得有三念。偈云四衆
欣仰瞻仁及我。無第三念何事瞻仁。而此
中無者。欲推補處居先也。舊解先有三意。
一是補處。二有三念。三能發問。爲此義故
大衆闕一念也。問文殊彌勒徳位相亞。何故
一問一答。答夫機有在無。位雖齊等賓主
異宜。聖人承機非問者不能答也。又法門
有權實。權補處須問實者須答。又迹有久
近近問久答。又名有便易。彌勒名慈。慈爲
衆生應須問。文殊名妙徳。徳應須答。此即
四種消文意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二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三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從爾時彌勒欲自決疑下訖偈。即是發問
序。文爲二。長行偈頌。長行中經家述自疑
他疑發問。問中此土他土如文。何意有偈
頌耶。龍樹毘婆沙云。一隨國土天竺有散
花貫花之説。如此間序後銘也。二隨樂欲
不同。有樂散説或樂章句。三隨生解不
同。或於散説得解。或於章句得解。四隨
利鈍。利者一聞即悟。鈍者再説方悟。又表佛
殷勤重説。又爲衆集前後故有偈也。偈有
六十二行文爲兩。初五十四行頌上問。後
八行請答。就問爲兩。前四行問此土。後
五十行問他土。長行總問此土六瑞。偈中
長有香風地淨。無説法入定。觀文謂言盈
縮尋義不然。説法是慧性。入定是天心。由
天心慧性。能作動地放光。擧末即能知本
故。縮非縮也。他不見此意。謂彌勒不問
兩事。便不以爲瑞。今反難之。若彌勒不問。
文殊何故而答。又問指何處爲問。今指長
行總問是也。若更顯其別問。秖導師兩字是
也。良以説法入定能導於人。既稱導師。即
是問説法入定也。是故非縮。他云風由檀
林故香。地加之嚴淨盈長兩事。今謂非盈。
風本無香而香。爲奇特故以成瑞。夫天花
至妙豈有色而無香。此表因運至果。如花
有香風。花既集地地則嚴淨。因若趣果果
則嚴淨。金光明云。聚集功徳莊嚴佛身。故
以二事顯成四花。盈非盈也。眉間光下。
次有五十行。頌問他土六瑞。舊云頌中不
問三乘四衆。不問佛涅槃。今教廢三那
忽問三。方説壽量那問滅度。於義不便
故不問也。嗚呼不解消文。抑經就情。
今明頌中具問他土六瑞。文爲六。初三行
問六趣衆生。二四行問見彼佛及説法。三
三行問他土四衆。次一行半結前開後。
三十一行半。問他土修菩薩行。次七行
問供養舍利。即是問佛涅槃也。初三行
問六趣。驗此頌。知上文光照東方是總照
他土意也。此頌頌上總問。六趣衆生是
能趣之人。生死是所趣之處。善惡業縁是趣
因。好醜是趣果也。從又覩諸佛下。第二四
行問見彼佛土。直見佛説法。此廣明説法
之相。謂説頓教逗大根性。聖主師子即如
此土現盧舍那像也。演説經法微妙第一
者。即如此土先照高山演華嚴教也。教諸
菩薩者。即如此土七處等會無聲聞人也。
照明佛法開悟衆生者。即如此土始見
佛身入如來慧也。若人遭苦下。第三三行
問彼土四衆。即是頓説之後。次明三藏教
也。若人遭苦者。開聲聞乘也。此頌具明四
諦在文分明云云。若人遭苦而造惡業苦不
得盡。底下衆生是也。若人遭苦而造善
業苦亦不盡。厭下攀上如難陀爲欲故持
戒等是也。若人遭苦。於外道法中求解
脱。増見長非者苦亦不盡。若人遭苦厭集。
復厭依果。感佛説涅槃者。此人能盡諸苦
際也。他土亦開此乘也。若人有福下一行。是
開中乘也。若供養佛少遭苦致惱。若
佛多雖遭苦而福。故云聲聞三生種福支
佛百劫種福。形彼聲聞故言有福。志求勝
法者。聲聞厭苦而修行。支佛求道故修行。
深求縁起勝妙之理。即是他土開中乘也。
若有佛子下。是開六度大乘也。眞慈悲能
紹佛種故言佛子。修於六度故言種種行。
志求故言無上慧。六度中無六蔽。如藥中
無病故言淨道。非畢竟淨也。又聲聞苦諦
爲觀門。縁覺集諦爲門。六度菩薩道諦爲
門故言淨道。文殊我住下。第四有一行
半結前開後。見聞若斯即是結前。如是衆
多即是開後。我見彼土下。第五有三十一行
半。問他土菩薩種種修行。就此爲三。初一
行總問。次十五行次第問。次十五行半雜問。
初總問可解。或有行施下。第二有十五行
次第問。中爲六。初六行問檀。二二行問尸。
三一行問忍。四一行問進。五二行問禪。六
三行問慧。就問檀有三意。初四行問捨
財。一行問捨身。一行問捨命。珍寶奴婢貴
賤共能此施。駟馬寶車豪侠者所施。妻子等
是外身。身肉等是内身。捨頭目即捨命。而
不言法施者。讓後般若也。又約身命財
與生死後際等得不壞常住。即是法施故
不別説也。文殊師利見王下。第二二行問
戒。約比丘論持戒者。在家施易戒難。出家
施難戒易。故約比丘明戒。此中引五王經
云云。或見菩薩下。第三一行問忍。忍有三種。
閑林邃谷惡人惡獸忍耐無瞋即生忍。自節
守志即苦行忍。爲求佛道即第一義忍。又
而作比丘即苦行忍。獨處閑靜即生忍。樂誦
經典即第一義忍。又見菩薩勇下。第四一行
問精進者。夫深山可畏。非窳怯者所居。
勇進者能安之。傍若無物。思修實相念念
不休。進求佛道也。又見離下。第五兩行問
禪。前一行問修根本禪。後一行問修出世
上上禪。通途皆得有根本之修也。離欲者。
若離欲得五通。通教定也。又根本本離欲。
背捨亦修不淨等離欲。別教兼離二乘欲。
中道又離順道法愛欲云云。深修禪定者。
發初禪一品此定未深。乃至九品傳傳爲
深。又背捨九定八勝十一切入等傳傳爲深。
此定轉變自在能發諸通。凡夫但五通。二乘
具六。別教菩薩讓佛分有無漏。亦但稱五
通也。圓教初後皆具六通。安禪萬偈下。第
一行明上上禪。此是別圓之禪。靜散不
相妨。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如修羅琴不拊
而韻。無縁無念有感則形。故能安禪讃佛
也。復見智深下。第六三行問般若爲二。初
一行是自行。智深者。慧窮理本也。志固者。
誓願廣大也。此即二種莊嚴能問能持也。又
見佛子定慧下。次兩行是化他也。未到慧多
無色定多。四禪等又背捨慧多九定定多。十
一切中等。又二乘定多菩薩慧多佛。則等。又
空觀定多假觀慧多。中觀則等。無量喩即是
種種方便。諸教之中引無量譬類。助顯第一
義也。破魔兵者。空觀破四魔。假觀次第破
八魔。中觀圓破八魔十魔一切魔。撃鼓者。初
發心住便成正覺。百佛世界作佛。圓撃梵輪
法鼓。從又見菩薩寂然宴默下。第三有十
五行半。不歴次第隨見而問。問上六度自
收得萬行。何須更問太煩雜耶。答上問次
第者。自漸一途。非次第者不定一途。既言
種種相貌。何啻兩途而言是煩耶。此次第雜
亂兩番六度。擬他土開三藏後説方等十
二部經辯六度相貌。具如此間不異。就雜
問中文爲七意。初二行問禪又二。前一行
問入捨禪。即是自行。次又見菩薩放光下。第
二一行問入悲禪初是化他。菩薩入定。放
光種種利益。具出華嚴思益云云。次又見佛
子未甞下。第二一行問精進。即是般舟念佛
等法門也。次又見具戒下。第三一行問戒。威
儀無缺即是初不缺戒。淨如寶珠。即是第十
究竟戒。中間可解。十戒如玄義中説。次又
見佛子住忍下。第四一行半問忍。即生法二
忍。次又見菩薩離戲下。第五兩行更問禪。離
戲笑。是却掉悔蓋。離癡眷屬即除瞋蓋。近
智者除疑蓋。一心除亂是却貪蓋。攝念山
林除睡蓋。次從或見菩薩至飮食下。第六
五行問檀爲二。前四行明四事施。如是下第
二一行結成。次或有菩薩説下。第七有三行
問般若。初一行不可説而説般若。二一行
不可觀而觀般若。三一行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即是説不可説。觀不可觀而論般若也。
或可用此三番般若成上見他土説方等
中六度。或可別擬他土説方等後明大品
教盛譚般若寂滅無二清淨不著。此彼同也。
或可説寂滅法是方等中意觀諸法性猶
如虚空是般若意。正是歴法作觀法相無
二。此義實與大品相會。若作彼土見法華
意者。以此妙慧求無上道一行是也。但
見修妙慧人。不見法華妙慧座席。若見座
席即知此如彼。何事須疑。但見人不見
座。闔衆疑問耳。或可三番般若與此間般
若相同。未知此後次何所説。是故疑問。此
兩意從人用之耳。上長行文迮但擧六意。
偈頌既廣顯義冷然云云。文殊師利又有菩
薩下。第六有七行。明佛滅後以舍利起塔
者。正頌上他土佛出五濁從無相一法開
漸頓教故有二法三道種種行類相貌不同。
如上所見也。今見他土佛般涅槃佛子慕
徳爲樹墳塔。即表無量悉歸入一。一出無
量。前相已表無量歸一。正是入於涅槃。云
何畏妨壽量。作起塔爲佛事耶。痛哉痛
哉。就文爲六。初一行總標佛滅起塔。次又
見佛子造下。第二一行明塔數。次寶塔高妙
下。第三一行明塔量。次一一塔下。第四一行
明塔相。次諸天龍神下。第五一行明供養。
次文殊下。第六兩行結。塔婆此云方墳。方墳
如此土塚墓。大灌頂翻爲塚也。殿堂如此
土靈宇。崇臺峻階承露干雲。長表淨域歸
心上聖耳。樹王者即波利質多。正供舍利
傍嚴佛國土云云。從佛放下。第二有八行
請答爲二。初三行擧疑事述請。後五行釋
伏難。初三行爲三。初一行擧見此土事。白
毫爲本故先擧。及諸事故言種種。次諸佛
下。第二一行擧見他土事。諸佛爲本即總
攝餘五也。我等下。第三一行請答。第二就
釋伏難爲二。初四行正釋伏難。次一行結
請。言伏難者。文殊内心搆難不肯時答。其
意有三。一此瑞希奇。不可倉卒輕爾有判。
二智衆如海謙光推高。三靳固前却生衆渇
仰。故以伏難潜而拒之。彌勒彰灼釋難意
亦有三。一瑞大疑大。若不爲釋。憂兕在
懷妨聞正説。二衆海乃多機在仁者。三闔
衆瞻仁。故知注誠殷重。所以彰言釋難。請
令時答。初伏難者。因正請生。請云佛子文
殊願決衆疑。文殊仍此起初伏難。汝云衆
疑衆未曾疑。若疑應問。衆既不疑我何所
決。彌勒即以第一偈釋云。四衆欣仰瞻仁
及我。及我欲令我問。瞻仁欲得仁答。文
殊因此起第二難。衆同有疑不易可答。
待佛出定然後決疑。彌勒即用第二偈釋。
若有疑在懷憂 *兕不泰。應以時答。復知
如來何時起定。故言佛子時答決疑令喜。
文殊因此起第三難。我與仁者同居學地。
欲測佛意微共籌量。獨令我答於理不可。
彌勒即以第三偈釋。我亦微心下思踟蹰
兩楹。爲説妙法爲當授記。故言佛坐道
場所得妙法爲欲説此爲當授記。文殊因
此起第四難。若如汝説即是釋疑何煩我
答。彌勒即以第四偈釋。安得以我猶豫之
心而判大事。故言示諸佛土此非小縁。文
殊伏難既窮謙光亦止。後一偈結請答也。此
四伏難光宅受於次師。次師受於江北釗師。
既是先賢文外巧思今用之。從是時文殊師
利語彌勒下訖偈。名答問序。有長行偈頌。
長行文爲四。一從語彌勒下。名惟忖答。二
從善男子我於過去下。名略曾見答。三從
諸善男子如過去下。名廣曾見答。四從今
見此瑞與本無異下。名分明判答。夫以下
測上。止可罔像卜度。惟昔儔今不可頓
決。所以初從髣髴。次引略見。略見未周更
引廣見。以多證一爾乃分判。惟忖答。答上
此土問。略曾見答。答上他土問。廣曾見答。
雙答此土他土問。判當答雙判此土他土問
也。惟忖答爲二。初標章。次正惟忖。惟者思惟
也。忖者忖量。惟今如昔忖昔如今。然文殊
古佛豈應不知。迹示思惟也。光宅以初
後兩句是法説。表因果廣略。中間三句是譬
説。欲説大法是略開三顯一。略開近顯遠。
演大法義。是廣開三顯一。廣開近顯遠。大
法雨者。譬得記作佛。昔因果定執不得作
佛。是枯涸義。今皆作佛是被雨潤義。吹蠡
是改三乘之號。嚴鼓誡兵譬破無明。今明
其法説不用。何者迹本兩門由籍各異。迹由
籍起彌勒生疑。文殊爲釋。本由籍未起。彌
勒何所疑。文殊何所釋。若於此中。已是釋
於開近顯遠之疑者。後地裂衆涌。彌勒何
故更疑。更疑則浪疑浪釋。釋後既虚釋前亦
謬。此大有所妨故不用也。今明彌勒但問
迹中此彼二土等瑞。文殊以惟忖答。答迹中
事。不關壽量本中事也。欲説大法者。答説
法瑞。雨大法雨答雨花瑞。吹大法蠡答大
衆心喜瑞。撃大法鼓答地動瑞。演大法義答
放光瑞。欲説大法者。惟昔諸佛説無量義
後則開權顯實收無量歸一。忖於今佛既
説法已亦應開權顯實會無量以歸一。一
者即大法也。雨大法雨者。惟昔諸佛天雨四
花之後普入圓因住行向地。忖於今佛雨花
之後皆成佛因住行向地。故言雨大法雨
也。吹大法蠡者。惟昔四衆見瑞歡喜得未
曾有障除機動即改人教行理。忖今衆喜亦
應障除機動改人教行理。所改既深。故言
吹大法蠡也。撃大法鼓者。惟昔地動已後即
有六番破無明賊。忖於今佛地動已後亦
應六番破無明惑。聲教極妙。故言撃大法
鼓。演大法義者。惟昔諸佛放白毫光後説
法華彼此道同。忖於今佛放光已後廣明五
佛道同。既是佛道。故言演大法義。如是五
句悉是惟昔判今忖今類昔。會文附義唯
少入定一瑞。而雨花動地放光等。皆由入
定故爾。意則兼具無勞疑也。闕此一條故
稱略答耳。今更別解。初一句總後四句別。
總者大法是也。別者雨吹撃演開示悟入
是也。如天非小大非赤白而雨赤白之

如第一義非開示悟入。見此理時即證開
示悟入。譬如種子得雨萌開。今聞大法雨。
潤法性種破無明糠。開於十住佛知見也。
譬如吹蠡知是改號。今之與先已得十住。
今從十住聞法更改入十行。示佛知見也。
譬如擊鼓知是誡兵。今之與先已在十行。
今從十行聞法誡入迴向。悟佛知見也。演
之言布横闊豎深。乃是演義。今之與先已在
十向。今從十迴向入於十地入佛知見。窮
源盡邊深廣備足也。惟昔六瑞已後即開示
悟入。忖今瑞後亦應如是。横豎釋惟忖答
竟。從我於過去下。第二引略曾見答者。初
以己智惟忖。今以略曾小分明於前。擧此
答他土問也。此土五瑞不通他土。唯放光
一瑞遍照東方。略曾見答專答放光。故知是
答他土之問也。今見如昔昔秖如今。欲令
衆生咸得聞知者。即聞思兩慧亦信法兩行。
收無量歸一。改三乘教理。六番破無明
等。諸佛道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一
切世間難信之法也。如過去下。三引廣曾
見答。更分明於略。此廣答此土他土之問。
彌勒因光横見東方以爲問。文殊引昔豎
見而爲答。横豎顯諸佛道同也。文爲三。初
引一佛同。次引二萬佛同。後引最後一佛
同。就前一佛又爲三。一明時節。二標名。三
説法時節如文。有佛號日月標名同者。通
號與今佛可同。別名云何同。此當以名別
義同爲釋。何者日是慧月是定。定慧是自行
徳。燈明是化他徳。能仁能定慧能自他。又
日月燈是三智。今佛亦三智。隨縁稱別義則
不殊。故言名同。演説法下。第三説法同者。
昔佛先頓後漸。與今佛初頓後漸同也。演
説正法初中後善者。即是頓教也。夫七善之
語乃通大小。尋文是大乘七善。初中後善
者。即是頓教序正流通。名爲時節善。其義深
遠。即是頓教了義之理。二乘不測其邊底。
故言深遠。是名義善。其語巧妙即是頓教八
音所吐。會理直説悦菩薩心。即頓教之文。
名爲語善。純一無雜。不與二乘共。即是頓
教獨一善具足者。具明界内界外滿字之法。
即是頓教圓滿善。清白無二邊瑕穢。即是頓
教調柔善。師云行善梵行之相者。梵即頓教
無縁慈善。又初中後善。解者不同。今且依
一途。若小乘以戒定慧爲三善。大乘以初
中後心爲三善。金光明云。前心如來不可思
議。中心如來種種莊嚴。後心如來不可破
壞。此亦三善之意也。文殊引古佛頓教七善。
與今佛頓説七善同。亦與他土初頓説同。
所以用此爲答者。酬上彌勒據光横問他
土佛云聖主師子演説經法微妙第一。文
殊豎引昔擧此爲答。即是初佛説頓法同
也。爲求聲聞人。説應四諦法者。即是古佛
次頓之後。開漸教法同也。上問若人遭苦
爲説涅槃。今引古佛亦開此漸。以答斯問
也。爲求辟支佛。説應十二因縁法。答上若
人有福志求勝法之問也。爲諸菩薩。説應
六波羅蜜。答上佛子修種種行之問也。皆
引古佛開漸教同也。廣引曾見佛。答他
土之問也。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種智者。此
明古佛開頓漸後即顯實之説始終究竟。
此答彌勒見他土佛般涅槃涅槃後起塔之
問也。若引古佛説法至六波羅蜜者。明今
佛已與昔同。從令得三菩提去。明今佛當
與昔同云云。次引二萬佛名號説法皆同。
初引一佛。備擧頓漸説法同。中擧二萬佛。
但擧説頓同故。言初中後善也。後引一
佛。但擧開漸同。所以然者互擧耳。指前可
知。而不引二萬之前佛者。正爲名字説法
皆同。據義爲便耳。姓頗羅墮者。此翻捷疾。
亦云利根。亦云滿語也。其最後下。第三引
一佛同。文爲三。一明曾見事與今已同。二
明曾見事與今今同。三明曾見事與今當
同。曾謂昔之所更。已謂謝在過去。曾之
與已倶謝倶更。今取久遠者爲曾。小近者
謂已。取六瑞等爲今。取佛出定去爲當
也。第一從其最後佛有八子者。是曾與已
同。昔佛八子今佛一子。數雖不等。並出同
居之土。土有見思倶示有子有子事同。一
八赴縁別有所表。生一子總表一道清淨。
生八子表八正道。數異義同。今取有子義
同也。又昔佛子出家發大乘意。今佛子住
小乘果。此云何同。昔化道已竟顯本事彰。故
言發大乘意。今未發迹猶言羅漢。至下文
發本。即是菩薩其義則同。從是時日月燈佛
説大乘經下。第二明曾與今同。昔佛自土
六瑞悉與今同。次第如文。昔佛他土六瑞。
總云如今所見。則知昔佛他土六瑞亦與
今同。昔明別序。既有現相懷疑二序同。而
無集衆發問答問三序者。義推則有。既言
説法知必集衆。既道懷疑知應有問。若
問必答。例二必兼得三序同也。又若述昔
答。則不俟文殊費辭。既不言答亦不出
問。其義可解。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下。第
三明曾與當同。此文爲六。一從時有菩薩
者。是因人同。二從爾時日月燈明佛從三
昧起者。是説法名同。三從六十小劫者。是
時節同。四從説是經已於梵魔沙門者。是唱
滅同。五從時有菩薩名曰徳藏者。是授記
同。六從便於中夜者。明滅後通經同。今初
云何因人同。昔佛定起因妙光菩薩説經。
今佛定起因身子聲聞説經。此云何同。瑤
師云。因者因託。付傳一乘之經。非直對告
之人也。彼佛對告何必是妙光。如今對告
身子。身子未必能有宣通。因託宣通莫若
妙光。如今因委莫若文殊。今佛不歎者。往
佛何必歎也。文殊引往佛歎妙光者。正明
可因託耳。又舊以藥王爲所因人者。亦
可爾。但引往證今小不類耳。或言。因文殊
釋疑。得起定説經此對不便。今明不爾。
經文自云因妙光正説。而作因託流通之
解。又取藥王爲例。此乃公抗佛語。何關釋
經。昔因妙光今因身子。正是所因人同。昔
佛八子師於妙光。如來起定對告妙光。又
付託妙光。今佛子羅云亦師身子。佛從定起
亦對告身子。迹門竟又付託身子。今古孱齊
更若爲勝此。而近棄身子遠取藥王。疑者
言。妙光是菩薩。身子是聲聞。云何是同。昔事
已彰譚爲菩薩。今事未發道是聲聞。比及
發迹。身子是大菩薩非同何謂。昔妙光垂迹。
何必不作聲聞。特是文殊巧説。方便隱顯
耳。從是時日月下。第二説法名同者如文。
上彌勒見他土初頓。頓後見漸。漸後見種種
行。行後無境後見佛涅槃。今文殊答曾見
佛初頓頓後漸後云種種行即見法華。此彼
六瑞之後已説法華。法華後即入涅槃。此分
明定答他土之問也。從六十小下。第三時
節同者如下文云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即
是同也。從日月燈明下。第四唱滅同者。昔
説法華即唱入滅。亦如迦葉佛云云。今佛
説寶塔品中。明如來不久當入涅槃。化道
已足唱滅事齊也。時有菩薩下。第五授記同
者。昔授徳藏菩薩記。今經授聲聞記。豈得
是同。昔事已成故言授菩薩記。然正是會三
歸一。聲聞得記也。若説昔授聲聞記者。佛
從定起更何所論。文殊巧譚故不發迹耳。
説授菩薩記諸經皆爾。執教者未驚
云云。從佛授記已下。第六通經同文爲
五。一時節即佛滅後也。二出其人即妙光
也。三久近即八十小劫也。四所化之衆。即八
子八百也。五結會古今。即求名妙徳等也。就
所化之人又爲二。初八子行成久已得佛。
八百之一方成今住補處。所以引此八子八
百者。近則釋疑密開壽量。釋疑者。或謂彌
勒補處爲大。文殊非補處爲小。小不應答
大不應問。故擧八百。宜應有問。妙光昔親
對佛。先復爲師故釋疑非謬。密開壽量
者。八子最小佛號然燈。然燈是定光。妙光是
釋迦九世祖師。孫今成佛師祖爲弟子師弟
無定。將密顯生非生滅非滅之意。問彌勒
昔見諸佛曾聞法華。何故疑問。答時衆機宜
應須扣發耳。第四從今見此瑞下。名分明
判答。今昔六瑞既同。惟忖決定不謬。略曾廣
曾皆決定也。當説大乘決定前説法瑞也。名
妙法蓮華。決定前雨花瑞也。教菩薩法。決
定前衆喜瑞也。佛所護念。決定前地動瑞
也。兼總入定悉在其中。有人作已同當同
不作今同。尋文云。今見此瑞與本無異。
此正語於今。云何喚六瑞作已。據此文
爲今。故作三同之釋也。頌有四十五行偈。
不頌上惟忖略曾見答。於廣曾見中。但頌
前後不頌中間也。初有兩行。頌廣曾見中
時節名號説法等同也。從佛未出家下。第二
有三十九行偈。頌最後佛三同。次有四行
頌決定答。就第二三同中有三。初有一行
偈。頌曾與已同。次第二有十五行半。頌曾
與今同。第三次有二十二行半。頌曾與當
同。從佛説大下。第二就今同中又二。初
十四行頌此彼六瑞。第二從爾時四部衆下
一行半。頌四衆懷疑。初又二。初有四行偈。
頌此土六瑞同。而長出天鼓自鳴。表無問
自説也。現諸希有事者。即總頌諸瑞也。
從此光照下。第二次十行。頌他土六瑞
同。長行但云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其文則略
此頌廣也。文爲五。初三行。頌見六趣衆生
同。次又見諸如來下。第二一行兩句。頌見佛
同。次世尊在下。第三兩句。頌聞佛説頓教
七善法同也。次一一諸佛下。第四三行。頌
見聲聞等三乘即是昔佛開漸教法同也。
次又見諸菩薩下。第五二行。頌見菩薩種種
因縁。即是頌開方等般若教同。初三行如
文。第二一行半釋。自然成佛道者。方便道
則加心修習。發眞道即是自然任運與理
合也。約四教可知云云。問發眞自然者。何
須諸佛説法。答如船順流若遇風加棹助
疾有所至。風喩見佛聞法。棹喩修行。例如
初果任運七生若値佛加修或一生二生得
至無學云云。自然成佛道是報身。琉璃是法
身本淨。金像是應物現形。世尊在大衆敷演
深法義下。第三半行此則將法約人。法既深
玄。當知必運大機開頓教也。此頌上純一
無雜七善之文。一一諸佛土聲聞衆下。第四
三行此即將人約法。人既二乘。必知開三
藏説也。即頌上爲聲聞人説應四諦
也。雖不頌出縁覺兼攝在中。行施忍辱等。
等於四度耳。此一行頌上六度大乘也。又
見菩薩深入諸禪定下。第五兩行頌上見他
土菩薩種種因縁信解相貌也。略不答上起
塔也。上不見他土法華相故。次此見起
塔。今答出法華相故起塔入滅事在後答
也。次爾時四部衆下。第二一行半。追頌昔佛
四衆疑念如文。從天人所奉尊下。二十二
行半。頌曾與今當同。文爲六。初兩行二句
頌因人同。次説是法下。第二一句頌上説法
同。次滿六十小劫下。第三一行一句頌時節
同。約不思議延促劫智也。妙光皆悉受持
昔佛法也。亦如身子受佛付囑也。次佛説
是法華下。第四五行頌上唱滅同。即是答上
他土入滅之意也。就此文有唱滅有囑累。
囑累如遺教。有悲泣如涅槃有慰喩亦
如遺教。其得度者悉皆得度。未度者作得度
因縁。例如今佛將付彌勒云云。次是徳藏下。
第五有一行半頌上授記。次佛此夜。第六
有十二行頌上通經。通經又爲五。初有兩
行頌上佛滅後時節四衆得益。如薪盡火
滅者。小乘佛。以果報身爲薪智慧爲火。慧
依報身身滅智亡。大乘佛以機爲薪逗應
爲火。衆生機盡應形亦滅。倍加精進者。應
以滅度度者也。次是妙光下。第二有兩句。
頌上能弘經之人。次八十小劫下。第三有兩
句。頌上行經時節。次是諸八王下。第四有八
行。頌上所益弟子。又爲二。初三行頌已成
弟子。次是妙光下。第二五行頌當成弟子。
次彼佛滅下。第五有一行。頌上結會古今。
四偈。舊云是結成令物慕仰。今釋不爾。
上長行有分明判答此文頌之。文爲三。初
我見燈下。初*有一行頌上當説大乘經。
次今相如本下。第二兩行頌上教菩薩法。次
諸求三乘人下。第三一行頌上佛所護念。在
文可解。又前彌勒釋四伏難。令文殊必定
有答。此中是文殊斷四伏疑。使彌勒莫復
更問。初第一疑。因文殊廣引先佛曾説法
華故彌勒潜疑欲問。諸佛赴縁人時各異。
古佛雖名法華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
第一偈斷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
是知今佛。欲説法華經。此斷其疑名之問
也。彌勒因此又疑。自有名同義同。自有名
同義異。此名何所顯召。文殊即以第二偈
斷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
明。助發實相義。此是斷其疑體之問。彌勒
因此又疑。實相無相何人會之。文殊即以
第三偈斷云。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
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此斷其疑宗之問。
彌勒因此又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薩亦潤
二乘。文殊即以第四偈斷云。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佛當爲除斷令盡無有餘。此
即斷其疑用之問。彌勒聯翩構疑。文殊頻
煩爲斷。既事窮理盡即得之於懷。可謂善
於問答具二莊嚴。光宅但知述於釗師釋
四種伏難使文殊必答。顯彌勒之美不
見文殊釋四伏疑令彌勒不問。抑妙徳之
能。此義出自天台非傳他疏。寄語後賢
勿遏人長也。自釗師已後。數百年中。講
法華者溢路。頗有見斯意不。非長何
釋方便品
○釋此有略廣。略爲二。先略次料簡。方者
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差會。三權
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
用偏法逗會衆生。若智詣於規。則善用圓
法逗會衆生。譬如偏擧指以目偏處。是擧
偏法以目智。宜用法以釋方將用以釋
便。若總擧指以目圓處。宜將祕以釋方妙
以釋便也。擧偏法釋方便。蓋隨衆生欲
非佛本懷。如經令離諸著出三界苦。是故
如來殷勤稱歎方便。此義可釋他經非今
品意。又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
方便權略皆是哢引。爲眞實作門。眞實得
顯功由方便。從能顯得名。故以門釋方
便。如經開方便門示眞實相。此義可釋他
經非今品意。又方者祕也便者妙也。妙達
於方即是眞祕。點内衣裏無價之珠。與王頂
上唯有一珠無二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
子亦無二無別。如斯之言是祕是妙。如經
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須説。我
法妙難思。故以祕釋方。以妙釋便。正是今
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料簡者。初番釋者
是體外方便。化物之權隨他意語。次釋亦是
體外方便。自行化他之權。亦是隨自他意語。
後釋是同體方便。即是自行權隨自意語。初
釋方便非能入非所入。次釋方便是能入非
所入。後釋方便是所入非能入。故知名同其
義大異。世人多不見此意。浪釋方便品
。問方便與權云何。答四句分別。自有方便
破權。權破方便方便修權。權修方便。方便
即權權即方便。方便破權者。四種皆是祕妙
之方便。此方便破隨他意權也。權破方便
者。權是同體之權。破於體外之方便也。相
修者亦可解。相即者亦可解云云。三句可
釋他經。第四句今品意也。故正法華名善
權品。權即方便無二無別。低頭擧手皆成
佛道。方便善權皆眞實也。廣釋者先出舊解
五時權實。十二年前照無常事爲權。照無
常理爲實指阿毘曇。今謂釋論破無常是
對治法。皆屬三悉檀。云何有實耶。非今所
用。十二年後般若照假有爲權。照假有即
空爲實。釋論亦破此義。念想觀已除。言語
法皆滅。照假有即空者。猶是觀想耳。非今
所用。次淨名思益。内諍鑒空有二境爲實
智。外變動應用爲權智。今謂内鑒外用爲
二。非入不二門。非今所用。次法華照三
三爲權。照四一爲實。今謂三權一向不
會實。一實不關三權。非今所用。次涅槃金
剛前無常爲權。金剛後常爲實。今謂道前眞
如亦是常。道後如量智亦是權。此五時權實
非今所用。乃至半滿四宗所明權實二智。亦
非今所用。復有人解。方便是權爾實是審實。
又方便是權巧實是智慧。又方便是權假。假
三車於門外。又方便是權宜。宜説三乘故。
又權是譬名。譬如秤錘前之則重却之則
輕處中則平。合於佛智照察稱量。如是等
釋各取一途。權爾權假約處所。權宜約法
門。權巧秤錘約智能。各不包含義不融妙。
不可用此釋今品。又有人以四種二慧。初
一是權一是實。次空有二智。觀空不證離
二乘渉有無染出凡夫。次空有内靜爲實。
外用爲權。次金剛前後常無常爲權實。初二
慧令生信。次二慧令生解。次二慧令化
他。後二慧是果。此諸二慧凡有三轉。初以
有爲俗空爲眞。次空有爲俗。非空非有爲
眞。次空有爲二。非空非有爲不二。二不二
皆爲俗。非二非不二爲眞。教智亦然。何故
爾。爲人悉檀故。自有人聞前不悟聞後即
悟。是故二諦不同。又如來常依二諦説法。
故二諦有三門。又佛教雖多不出三門。又
漸引衆生故。凡夫計心形是實。蓋非實也。
法性空乃眞耳。凡夫即捨有取空故。説空
有皆是俗非空非有乃是眞。或者捨二邊復
滯中道。故第三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乃是
眞。此爲五乘人。初引凡夫生信出有。次
引二乘令入中。次引菩薩令中偏倶捨。
又爲學中者。謂三假爲世。三假空爲眞此
但得初意。次非三假空有皆俗。非空非有
爲眞云云。今詳彼釋。乃是傍五時顯己意。
却漸次梯隥之非耳。可釋他經非今品意。
經云咸令衆生皆得覩見。何時前後開悟不
同。又云。正直捨方便。那用漸次會於圓妙。
又初引生信解化果等。何關今經悟入之意
耶。如天親列十七名。第十三名大巧方便。
又大乘方便經。明方便十種。第九名善巧
移二乘令入大乘方便波羅蜜。當知今品乃
是如來方便。攝一切法如空包色。若海納
流。豈可以諸師一枝一派釋法界之大都
耶。今明權實者。先作四句。謂一切法皆權
一切法皆實一切法亦權亦實。一切法非權
非實。一切法權者。如文云。諸法如是性相體
力本末等。介爾有言皆是權也。一切法實者。
如文如來巧説諸法悦可衆心。衆心以入
實爲悦。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云。
如來所説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云。皆實不
虚。又大經四句皆不可説也。一切法亦權亦
實者。如文所謂諸法如實相。是雙明一切亦
權亦實。例如不淨觀亦實亦虚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三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三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一切法非權非實者。文云。非如非異。又云。
亦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爲無爲實不實法。非
虚非實如實相也。若一切法皆權。何所不
破。縱令百千種師。一一師作百千種説。無
不是權。如來有所説尚復是權。況復人師
寧得非權。如前所出悉皆權也。若一切法
皆實者。何所不破。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
眞。但一究竟道。寧得衆多究竟道耶。如前
所出諸師。皆破入實。寧復保其樔窟耶。若
一切法亦權亦實。復何所不破。一切悉有
權有實。那得自是一途非他異解。一一法
中皆有權實。不得一向權一向實也。若一
切法非權非實。復何所不破。何復紛紜強
生建立。直列名尚自如此。遙觀玄覽曠蕩
高明爲若此。況論旨趣耶。今就有權有實
句更開十法。就十法中。爲八番解釋。一列
十名。二生起。三解釋。四引證。五結十爲三
種權實。六分別三種權實照三種二諦。七
約諸經判權實。八約本迹判權實。一列名
者。謂事理。理教教行縛脱因果體用漸頓開
合通別悉檀。即是十種名也。二生起者。從無
住本立一切法。無住者理也。一切法者事
也。理事故有教。由教故有行。由行故有縛
脱。由脱故成因果。由果故體顯能用。故
有漸頓之化。由開漸頓故有於開合。開合
故有通別之益。分別兩益故有四悉檀。是
爲十章次第云云。三解釋者。理是眞如。眞如
本淨。有佛無佛常不變易故。名理爲實事
是心意識等起淨不淨業改動不定故。名
事爲權。若非理無以立事。非事不能顯
理。事有顯理之功。是故殷勤稱歎方便。理
教者總前理事皆名爲理。例如眞俗倶稱
爲諦。諸佛體之而得成聖。聖者正實也。
欲以己法下被衆生。因理而設教教即權
也。非教無以顯理。顯理由教。是故如來稱
歎方便云云。教行者依教求理則生正行。行
有進趣深淺之殊。故行名權也。教無進趣
深淺之異。故教名實也。非教無以立行。非
行無以會教。會教由行。是故如來稱歎方
便云云。縛脱者。爲行違理則縛。縛是虚妄故
稱權。爲行順理則生解。解冥於理故稱
實。非縛無由求脱。得脱由縛。如因屍
渡海。屍有濟岸之力故。稱歎方便。因果
者。因有進趣暫用故名權。果有剋終永證
故爲實。無果因無所望。無因果不自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