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經義記 (No. 1715_ 法雲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念次正明疑。今者大衆第一疑中唯有疑前
之念。略無第二正明疑也。上彌勒第二疑中
亦有二。今者大衆唯有第二正明疑不知問
誰。略無疑前之念文句略互遣明義也。但彌
勒三念大衆二念。當乎爾時皆非發言。直是
經家述取其意也。大衆所以無第三念者。
若論實處無謝彌勒。而念彌勒應有第三念。
知有可問之人而大衆無者。爲欲高推彌勒
是補處大士能知有可問之人。大衆既非補
處之位不辨能有第三念也。且自今日所宜
只彌勒騰大衆疑以問文殊。不言諸大菩薩
不能騰疑。但高推補處是故無第三念也。問
者言。若果正在定云何問佛。且取自待佛出
定然後問佛。佛使即説此經即是正説。云
何稱序。祇應問文殊引古證今。知出定必説
法華。是故敍秪爲序。難者又言只問彌勒
爲自有三念爲物者耶。解釋者言居本爲物。
何容自爲問答。爲物者何爲許人耶。解釋人
言定只爲始行菩薩及凡夫也。問者又言即
此時衆有得他心智者。即見彌勒有如此疑
如此爲義。豈成爲物耶。解釋者又言。只如此
智即成爲物。今得他心智人于時只宜知彌
勒心中實自爲物有此疑念。應問文殊。文殊
名答非他心智。人既有此智密資進行類知。
如來應説法華。如此爲義於物有益。是故諸
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謂也
法華義記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二
 光沙門法雲撰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此下盡偈。是第四
發問序。亦有兩段。第一經家敍彌勒自欲問
之意。第二從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下竟偈是
正問也。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爲二。經家敍欲
問中有二者。第一言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
疑。經家敍彌勒自欲問意也。第二又觀四衆
竟衆會之心。此明經家敍彌勒有兼他之意。
兼他之意者欲騰大衆疑念以問文殊也
而問文殊師利言此下盡偈是第二正問
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從而問以下盡五十
四行偈以來詺爲正問也。第二從佛放一光
下有八行偈詺爲請答也。又此二段各開爲
二。正問二者。第一是長行略問。第二五十四
行偈重頌廣問也。第二八行請答二者。第一
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擧所見之事正請
答也。第二從四衆欣仰有五行偈即釋伏難
結請也。所以長行稱略説偈中言廣問者。若
據理爲義則長行是廣偈中是略。何以知然。
長行之中各總問彼此二六種瑞相。盡故及
至偈中各別頌不盡故。今就文爲義則偈中
是廣。長行爲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長行文
少故也。今且就略廣二説之中又各開二。長
行二者第一而問以下竟神通之相。總問此
間六種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國界
莊嚴。總問何故使我見他土六種瑞相也。
就問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
瑞相之由。第二悉見彼佛國土以下是正問
也。今廣問之中雖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
第一有四行偈廣頌上問見此間瑞相也。第
二從眉間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廣頌上問見
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頌四種瑞相。
不頌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頌第六放光。
次一偈半頌第三天雨四華。次半偈頌第四
地動。次一偈頌第五四衆歡喜也。今者初偈
問放光。詺佛爲導師也。但初何故句。是通
冠諸瑞相也。雨鬘陀羅此一行半今頌上雨
華。上有四華今者唯頌二華。唯小白華小赤
華但半行頌也。栴檀香風一行義出故攝屬
雨華也。而此世界半偈頌上地動也。時四
部衆一偈*今頌上四衆歡喜也。上總問中含
有六種。今者偈中的頌四種也。然略不頌説
無量義經。亦略不頌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
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
然。如來在世未曾不説法度人。今日云何忽
爾更問言何故説無量義經耶。諸佛世尊常
在三昧悉見諸佛國土。不以二相忽爾重問
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頌也
眉間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廣頌上
長行中略問見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
有二種。今且依長行初判爲兩段也。第一眉
間光明一偈半頌上第一見瑞相所由。此光
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見他土瑞相
也。第二餘四十八行半頌第二正問見他土
瑞相也。唯頌五種瑞相略不頌第四瑞相也
今就四十八行半中大分爲三段。第一從
諸世界中下八行半。先略頌見他方三種
瑞相也仍道。第三我見彼土恒沙菩薩下三
十八行半廣頌問二瑞相。即是他方大士修
行及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養也退
道。第二從文殊師利我住於此下有一行半
偈。詺爲結前略開後廣也。初八行半略頌三
瑞相者。初有一行半頌第一見六道衆生。
第二半行頌第二見東方諸佛也。第三有六
行半頌第三聞他方佛説法也。又就初一行
半自有二階。初一行一句正頌所見也。第
二言於此悉見一句則明能見也。就所見中
凡有四意。初諸世界中下半偈正明六道。
生死所趣一句明詺是生死。善惡業縁一句
明因。受報好醜一句明果報也。善惡業縁
者此即是六道之因也。善惡兩字是別善即
三善道因也。惡即是三惡道因也。業縁兩字
即通於善惡也。受報好醜者。受報兩字即總
擧六道果。三善道亦是受報三惡道亦是受
報也。好醜兩字別名得六道果報。何以知然。
好即是三善道果報也。醜即是三惡道果
報也。又覩諸佛聖主師子此半行是第二即
頌見東方諸佛也。演説經典此下有六行半
偈。是第三即頌聞他方佛説法也。就六行半
中自有五階。第一言演説經典微妙第一。半
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説法出勝天魔外道表
耶。第二其聲清淨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
説法出群聖之外耶。第三梵音深妙一偈。問
言何故令我聞佛説法稱悦時衆之心耶。第
四種種因縁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説法。
能上弘佛道下濟衆生耶。初三句明上弘佛
道。開悟衆生一句明下濟蒼生。第五若人遭
苦下三行。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説法。稱可三
乘人根性耶。三行即道三乘。初偈爲聲聞。若
人有福一偈爲縁覺。若有佛子一偈爲菩薩
也。文殊師利我住於此此下一行半偈是
第二詺爲結前略復開後廣也。就中自有二
意。初三句先結前略也。第二及千億事下復
有三句復開後廣也。我見彼土恒沙菩薩
此下有三十八行半偈。是第三偏廣頌第五
問見他方菩薩大士修行。及第六他方佛般
涅槃及起塔供養也。略不頌第四三乘人修
行文句雖略義中得兼。何以知然。只頌聞佛
説法。既有説法必有受行之者。故義兼第四
三乘人受行也。就三十八行半又分爲二。
第一三十一行半頌第五問他方大士修行。
第二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下七行頌第六他方
佛般涅槃後事也。就三十一行半中自有三
段。初一偈先總擧菩薩行大乘行作問也。第
二或有行施下有十三行偈。擧菩薩要行作
問。要行者即是六度也。第三從又見佛子
定慧具足下有十七行半。廣擧見菩薩遍行
雜行作問也。今就第二十三行明要行中。
明六波羅蜜即爲六段。或有行施下六行明
檀。兩行明戒一行明忍一行明精進兩行明
禪一行明波若也。或有行施以下有六行。
先明見菩薩行檀波羅蜜也。次文殊師利我
見諸王以下兩行明戒波羅蜜。初一行明得
戒方便。後一行正明得戒。或見菩薩而作
比丘一偈明忍波羅蜜也。他人不能獨處而
伊能獨處豈非忍也。夫忍有兩種。一者打罵
不瞋加惡不報。二者棄親愛眷屬住空閑之
處。亦是難忍。能忍。忍今據此爲義也。次又
見菩薩勇猛精進一行即明精進波羅蜜也。
次又見離欲兩偈明禪波羅蜜。初偈明定與
定果。五通即是禪定果。後偈明禪定用也。復
見菩薩智深志固一偈明波若波羅蜜也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此下有十七行半偈。
是第三擧見菩薩行雜行作問。就問雜行中
凡有五種雜行。第一又見佛子一行半明見
菩薩説法作佛事也。第二破魔兵衆而撃法
鼓半行明見菩薩降魔作佛事也。第三又見
菩薩寂然宴默一行偈明見菩薩寂寞作佛
事。第四又見菩薩處林放光下一偈明見菩
薩光明作佛事也。上來四種作佛事皆不開
也。第五從又見佛子未嘗睡眠下有十三行
半偈。明見菩薩亂行六度作佛事。此中初
一偈明精進也。次一偈明戒。一偈半明忍。
兩偈明定。五偈明檀。三偈明波若也。何者
又見菩薩未嘗睡眠一偈明精進也。又見具
戒下一偈明戒也。次又見佛子住忍辱力一
行半明忍也。若被惡罵始似譽揚若加刀杖
則如華雨。眞可謂忍也。次又見菩薩離諸
笑下有兩行明定也。或見菩薩餚膳飮食
下五行明檀也。或有菩薩説寂滅法下有三
行明波若。就中自有三意。初偈明智慧。説
法之相明化他人之能也。次一偈明照空也。
次一行明照有也。然空有皆是自行要用。空
解在前有解在後也。文殊師利又有菩薩
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自此下有七行是第二
頌第六問他方佛般涅槃後起塔供養。就此
七行中自有三段。初一偈未暇得起塔且明
尊重供養舍利也。第二從又見佛子造諸塔
廟下有四行偈正明起塔供養也。第三從文
殊師利諸佛子等下兩偈釋疑結供養之義。
只就第二四偈起塔供養中即成四階。初一
偈正明造諸塔廟。第二偈叙塔之度量。第
三偈敍嚴飾之具。第四偈叙時衆設事供養
塔也。何者初又見佛子造諸塔廟下一偈正
明爲舍利故起塔也。寶塔高妙一偈是第二
叙塔之度量廣狹長短之相。高五千由旬者
一由旬四十里四五二十便有三十萬里也。
復言此塔縱廣二千由旬。四二而八便是八
萬里。從一一塔廟各千幢幡此下一行是第
三叙嚴飾之具也。諸天龍神一偈是第四明
時衆設事供養塔也。文殊師利諸佛子等此
下兩行是第三釋疑結供養之意。時衆疑言。
汝上言造諸塔廟嚴飾國界。若如此者只爲
嚴飾國界此則無有供養之意。今兩偈釋疑
言。國界自然殊特妙好非我本心。本不爲嚴
飾國界但造塔廟之後蔭映國土。自然而好。
一偈半法説。下半偈即作譬説。言如天樹王
其華開敷。故如波利質多羅樹但種此樹本
爲得果資身。不爲覓花嚴樹。但華敷之時樹
自然好。無異國界中有塔此國界自然好也
  佛放一光就彌勒第二正發問中本有
二。一者正問中本有二。一者正問即是長行。
而偈此下有八行偈是第二請文殊答。又就
此請答中本有二。第一有三行偈先擧所見
之事正請答。第二從四衆欣仰下有五行偈
釋文殊伏難以結請。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
爲二。正請答中有二者。第一佛放一光有兩
行偈。先擧所見彼此兩種瑞相以爲請端。第
三偈正請答。就請答端中初偈總擧見此間
瑞相。諸佛神力下一偈擧見他土瑞相也。初
偈所以擧光明者。此意猶如前釋瑞相之中
光明最顯。是故擧光明餘者可知。諸佛神力
下一偈擧見他土瑞相。此是釋迦力何故言
諸佛神力耶。解釋者言釋迦是諸佛之數。此
則明諸佛道同之義。放一淨光照無量國此
是他方瑞相。何故擧光明。此義亦如前釋言
此光明乃非他方瑞相。但見他方瑞相要由
光明。是故擧其所由也。我等見此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願決衆疑前兩行偈既擧所見事
竟。此一偈是第二正請答也。 四衆欣仰
此下有五行是第二釋伏難。結請亦有二者。
第一有四行先釋四種伏難。若不釋伏難結
請之義終不成也。第二餘一行正結請也。
四種伏難者彌勒上言佛子文殊願決衆疑。
文殊仍作第一伏難言。汝自道四衆有疑四
衆何曾有疑。若有疑者自當發問何勞汝説
耶。是故彌勒即用初偈釋此伏難。言四衆
欣仰瞻仁及我。故知四衆實有疑。瞻仁欲令
仁者答。及我欲令我問那得言四衆無疑耶。
文殊仍復起第二伏難言。汝今若言四衆果
有疑者但神通瑞相。此事微細。我今云何專。
爾相答。汝但待佛出定自應問佛也。是故彌
勒即用第二偈釋此伏難言。佛既入定何時
當出。但大衆即今懷疑抱惑。心意不安。仁
者既是智士。曾見久遠應即時見答令疑惑
得除。云何方復令我待佛出定。我知如來何
時當出定耶。是故言佛子時答決疑令喜。有
何所以放光動地耶。文殊仍復起第三伏難
言。汝若欲令我答者夫瑞相所爲實難定判。
汝既是補處菩薩。微微下意共釋衆疑。那得
專令我答。此則於理不可。是故彌勒仍用第
三偈。復釋此伏難言。仁者欲令我下意者亦
可微微厝心下意。正言我今不知如來現此
瑞相。爲當欲爲大衆説此釋迦所得妙法。爲
當欲爲大衆受記將來妙果微心下意正自如
此。文殊仍復起第四伏難言。若如此者自可
得決大衆心疑何用我答耶。是故彌勒仍用
第四偈復釋此伏難言祇我此意非是決斷
之意。但瑞相所表難可定判。云何用我猶預
之心答大衆。是故言示諸佛土衆寶嚴淨。此
間瑞相及見諸佛明他方瑞相此非小縁。若
是小縁可令我決。既非小縁仁者應答也
 然此伏難是光宅法師傳謝寺次法師次法師又傳
江北招法師解既名匠所傳後生學士實宜遵奉也
 文
殊當知下一偈是第二正結請也。問者言。前
言四衆龍神瞻仁及我今言瞻察仁者。何故
不言及我。解釋者言。前欲使我問所以及我。
今我問已竟。所以唯瞻仁者也。欲説何等者
有兩解。一解言正聽仁答。如來出定定説何
等。第二解言四衆瞻察仁者定説何等用後
解。  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言此下竟
品是第五答問序。亦有兩段者。第一竟四十
三行偈以來正答也。第二從諸人今當知合
掌一心待下有兩行偈詺爲開奬物心結答。
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爲二。正答中有二者第
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開奬結答中有二
者初偈明好事應來即是顯一與顯遠。第二
偈明惡事當去即是開三與開近也。不可不
專心澍仰冀聞妙説也。今且就長行中大判
爲四段。第一竟演大法義一往彷彿思惟忖
度以答彌勒也。第二從諸善男子我於過去
曾見此瑞竟故現斯瑞略引古證今。小復分
明略答也。第三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
邊以下廣出曾見之事。引古證今事同廣答
彌勒也。第四從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訖長行
分明結答也。所以有此四重説法者。若實
論文殊則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迹居
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應須次第
階漸先一往思惟忖度。雖復一往思惟忖度
但此思惟忖度非是空然。是故第二言我於
過去曾見此事。此事未足可以相訓。是故第
三廣出曾見之事。但昔日有瑞相與今日瑞
相事同。只昔日佛現瑞相竟仍出禪定後便
説法華。以此事同驗知今日如來必應説法
華。廣引既竟時衆可以寄意。是故有第四分
明結答也。又解爲三段。第一思惟忖度第二
廣略兩重引證。第三總結上兩段也。今且依
前解。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爲二也。第一思惟
忖度中有二者。第一言是時文殊師利竟如
我惟忖此正是時能思惟忖度也。第二從今
佛世尊欲説大法下有五句即出所忖之事。
非是空然思惟。然此思惟必有其事故也。曾
見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竟今佛現光
亦復如是正明曾見也。第二從欲令衆生咸
得聞知以下明文殊深得曾見之意也。第三
廣引事同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如過
去無量無邊以下訖欲知此光所爲因縁。明
已見事與曾見事同。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
妙光以下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第四分
明結答中有二者。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
異此結已見事同。第二從是故惟忖今日如
來當説大乘經此下結當見事應同也。今者
第一明思惟忖度自有二。第一是時文殊師
利以下正明能思惟忖度。從欲説大法以下
第二出所忖之法。雖有五句且作三段。第
一句法説中間三句譬説後一句亦法説便成
三段也。三句譬説者則爲前欲説大法一句
作譬亦爲後演大法義一句作譬也。今第一
句所以言欲説大法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一
因一果大法也。今此一欲字通冠下四句也。
所以言欲説者。文殊言我思惟忖度之時如
來出定之後必當略説一因一果大法。是故
如來下明因之中先略説開三顯一。即與此
欲説大法句相應。下明果之中先略説開近
顯遠之義。亦與此欲説大法句相應。故言
欲説大法也仍道。第三段顯大法義者。此
明文殊思惟忖度如來出定之後。非唯略説
因果大法而已。亦當廣説一因一果大法之
義。是故如來下明因中有廣説開三顯一斷
疑生信之義。則與此演大法義句相應。下明
果中復有廣説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亦與此
顯大法義句相應故言顯大法義。思惟之義
意在乎此也。雨大法雨者此下中間三句爲
前後兩句作譬。自分爲兩意。第一句通爲開
三顯一開近顯遠作譬。第二兩句各別作譬。
吹螺一句爲開三與開近作譬。撃鼓爲顯一
與顯遠作譬也。所以名作雨大法雨者。但
昔三乘人執三因決定別異無有得佛之義。
且又昔日二乘小心狹劣。不能廣化衆生沾
被萬物。又執三果究竟無有進求之心。此
是枯旱之義。如我今日思惟忖度如來出定
之後必説大乘因。明三乘人皆成菩提受記
得佛。明佛果更有復倍爲期。此則是雨大法
雨沾潤之義也。吹大法螺者外國言吹螺改
號。但昔日三乘人執昔日三因三果。自言決
定不可移改。明今日如來出定之後必説無
有三乘之別三果之殊。此則改昔日三乘號
令立今日一因一果之號。是故下經文言開
方便門。即是改三乘之號。何以知之。昔日
不言三乘是方便。如來下既言開方便門。此
則改昔日號令也。撃大法鼓者前吹螺改號
今嚴鼓誡兵。夫誡兵之法便萬心同契齊率
物情。將欲有所爲作。表明今日如來應説一
因一果。是故下言示眞實相。時衆不可不欣
心澍渇仰欣。形異心同齊竪意志欣聞異唱
也。又言前吹螺一句正明改昔三因三果號
令。作今一因一果之號令。嚴鼓誡兵者將
欲前進破陣。内合昔日止言斷四住地煩惱。
今日猶有無明住地煩惱。時應斷此無明住
地煩惱。故言嚴鼓誡兵也。諸善男子我
於過去曾見此瑞。此下第二自言曾見瑞相
之事。然此意小復分明略答。就此曾見中亦
有二者。第一正敍曾見。第二從欲令衆生咸
得聞知竟故現斯瑞以來。此明文殊非唯直
曾見而已。亦復深得曾見之意。欲明如來必
應説同歸之理莫二之教。然則深得佛心妙
知聖意也。又釋前明引古後明證今也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自此下是第三出曾
見之事廣引事同。此中亦有兩段者。第一諸
善男子竟欲知此光所爲因縁廣明曾見事。
顯已見事同於此曾見事。第二從時有菩薩
名曰妙光以下亦廣明曾見事。顯當見事應
同此曾見事也。故第一段名爲已見事與曾
見事同。第二段名爲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
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前明已見事同中自有
七種。後明當見事應同中自有四也。已見事
與曾見事同雖有七種。而分文不成七段宜
分爲三。或分爲四者今不用之後者。第一先
明過遠最初一佛有二事同。第二將欲取最
後一佛更有五事同。故先明比次一萬九千
九百九十九佛亦同有二事。第三其最後佛
以下取最後佛明更有五事同。然好解之事
前列諸佛悉具五同。其最後佛亦有七善及
三乘教同。但文句平等出耳。然分文雖三
終成七同三。言最初佛二事同最後佛有五
事同合七事同。七事同者第一演説正法以
下明七善義同。第二明三乘教同。第三明
今佛與昔佛在俗有王子義同。第四明王子
出家義同。第五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也。第
六明現瑞於他土同。第七明疑衆同也。今先
明第一段初佛中有三。初明劫數時節。第二
明通別二號。演説正法以下第三正明二事
同。初明七善中有二。演説正法一句是總明
七善。第二別明七善中初善中善後善此三
種合爲一善。名爲時節善。初善者序説即
是初善也。正説即是中善也。流通説即是後
善也。教能生人善故言善。此是縁中説果也。
其義深遠。此是第二善此是理善也。望之杳
然目之爲深。行因久到詺之爲遠。此則是言
下之理妙也。其語巧妙此第三善。此即是理
上言巧。純一無雜是第四善。下四善通於
理教也。文理眞正故言無雜也。具足者是
第五善。文理無不圓。即是諸惡莫作諸善奉
行故言具足。清白者此是第六善。文理映徹
目之爲清。此理無染目之爲白也。梵行之相
者此是第七善。梵名涅槃行者是涅槃家因
也。此即是道諦也。相即是標相也。猶如見煙
知火見鶴知池。執攬此經知有梵行之因果。
此經則爲因果作相故言梵行之相也。爲求
聲聞者此下是第二明説三乘教同。昔日月
燈明佛説三乘教。今日釋迦亦説三乘教
也。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此下第二
比次取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有二事
同。 其最後佛。此下是第三明最後佛五
事同。一者有子同二者王子出家同三者現瑞
相於此土中同四者現瑞相於他土同五者疑
衆同。何者初昔日佛在俗有王子今釋迦如
來復有羅睺羅。但子數雖不等然則有子義
同。是諸王子聞父出家。此下是第二明
王子出家義同。昔日王子出家今日羅睺羅
亦出家也。是時日月燈明佛説大乘經名
無量義。此下是第三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
上有六種瑞相説無量義同入無量義定同
也。天雨四花同也。地六種動同也。四衆歡
喜義同也。佛放光義同也。如今所見是
諸佛土。此一句是第四明現瑞相於他土同。
文句雖略義亦總含有六種瑞相也。 爾時
會中有二十億菩薩下竟欲知此光所爲因
縁。是第五明疑衆亦同。日月燈明佛亦有疑
衆。今日大衆亦有疑也。時有菩薩名曰妙光
自此是廣引事同之中。第二明當見事與曾
見事應同。就此中自有四種義同即成四段。
初明所因人同二説經名同三説經經劫數同
四因人流通同也。昔日月燈明佛因妙光説
法華。今釋迦亦應有因人説法華。是故下明
因中對舍利弗説。辨果中對彌勒説也。第二
説經名同者昔日月燈明佛從定出所説經名
妙法華。今釋迦出定後亦應必説法華經也。
第三明説經經劫數同者。昔日日月燈明佛
説經經六十劫。今釋迦説法亦應同劫數。
故下經文言如是之間經五十小劫也。第四
明因人流通同者。妙光昔日於八十小劫流
通法華。今釋迦弟子亦應有流通經人下果
有藥王等流通此經也。問者言日月燈明佛
本因妙光説經。是大乘人因其正説經。今
藥王等乃因其流通經。何關因其説經事。今
釋迦出定乃因舍利弗及與彌勒。此豈成同
耶。解釋者言當深得其意。此因非對説之因
此乃是憑附之因。因附此人得明此理故言
同也。問者又言。何以得知非是對説之因
而是憑附因耶。解者又言。若如來雖説此經
無有藥王等大士傳説此自行化人之時。如
來則不得説此經。故知是憑附之因也。問者
又言。若爾應過去諸佛亦不對妙光以説經。
解者又言。此事故宜不對妙光。問者又言。何
以得知耶。解者又言。以現檢往其理明矣。又
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爲三。第一段中有三者
第一言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此先出所因人名
字也。第二有八百弟子歎妙光之徳既有眷
屬顯其是可因之人也。第三是時日月燈明
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此正明因人也
説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此下是第二明説經
名字應同。就此自有三階者。第一言説大乘
經一句出經下理。第二名妙法蓮華此一句
正明經名字同。昔日如來出定即説法華今
日如來出定亦應説法華也。第三言教菩薩
法佛所護念此出所爲之意。意爲大乘人即
説第一句也。 六十小劫。此下是第三明
于時經劫數同。就中有三階者。第一言六
十小劫不起于座。此兩句正明經劫數同。
于時佛説法華經六十小劫也。第二從時會
聽者此下明昔日劫數實久時衆謂近也。第
三是時衆中以下明時衆不生懈倦也。日
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説此經已。自此下是
第四明因人流通經同。就中有三者。第一先
明日月燈明佛滅度也。第二從佛滅度後妙
光菩薩以下正明因妙光持經流通也。第三
從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名爲讃歎
妙光之徳。顯其能流通之意。又就此三段之
中各復有三也。明佛滅度中有三者。第一從
日月燈明佛説此經已竟當入無餘涅槃。此
先唱欲入涅槃也。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徳
藏以下爲補處大士授記。第三從佛授記已
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正明佛滅度。第二正
明因人通經中有三重者。第一從佛滅度後
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詺爲自行也。第二
言滿八十小劫此一句妙光流通經時經劫數
也。第三言爲人顯説此一句名爲化他行也。
第三讃歎妙光徳中有三者。第一從日月燈
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正歎妙光道高。以
八子已成佛故言道高。數少故不言廣也。第
二八百弟子中下歎妙光徳廣。寄數多故言
徳廣。不道已成佛故不言高也。第三從彌勒
當知妙光菩薩豈異人乎以下會通古今也。
所以言擧八子八百弟子讃歎妙光道高徳廣
者。自有義前擧八子正歎妙光道高者。明文
殊應答。昔日妙光即今是文殊故也。後擧八
百弟子中最劣人歎妙光徳廣者。明彌勒應
問。昔日最劣弟子即今是彌勒故。何以知然。
大衆疑言彌勒已補處大士正應答。文殊非
補處大士故正應問。而今云何彌勒反問文
殊。文殊雖然以答彌勒時衆既有如此疑。故
今者釋言。昔日日月燈明佛在俗有八子此
八子昔日是文殊弟子。文殊教化八子皆成
佛道。八子之中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燃燈
佛即是定光。定光佛即是釋迦之師。釋迦復
是彌勒之師。然則文殊即是釋迦祖師。若據
彌勒曾祖師也。是故文殊應答彌勒應問也。
所以復據八百弟子中最下者歎妙光徳廣。
明彌勒應問文殊者但此八百人皆是文殊往
日弟子。但彌勒親自是八百之中最下劣者。
今作補處菩薩彌勒往日復是文殊弟子。弟
子問師正得其宜也。問者言。何意不得先擧
八子讃歎妙光徳廣明彌勒應問。後擧八百
弟子讃歎妙光道高明文殊應答耶。解釋者
言不得如此所以出八百弟子。此八百弟子
只是文殊昔日時弟子。但此昔日八百弟子
中最懈怠下劣者只是今日彌勒。是故言彌
勒應問文殊也。所以擧八子不得明彌勒應
問者。此八王子自是日月燈明佛在俗之時
王子。日月燈明佛既滅度之後此八子皆諮
禀妙光。是故文殊應答彌勒也。問者又言。
汝云昔日月燈明佛未説法華時先現瑞相。
于時時衆既見瑞相亦復懷疑。于時應有騰
疑作問者。亦應有引古證今答者。汝今既
云昔日妙光是弘經之人。何不出昔日有問
答者耶。解者言昔日實自應有發問之人答
問之人。今日所以不出此人者。意即是如來
教化道中所宜。若有出古事於今日有益者
即便出之。若於今日無益者便不出之不得
一類。且自若使昔日答問人是妙光妙光
只是文殊。亦應言今日彌勒只是昔日徳藏
何以故今日既言補處大士彌勒作問。昔日
亦應是補處大士徳藏作問。而今日彌勒非
是昔徳藏。故知不出昔日發問人。若爾文殊
何必是昔日答問者也。今見此瑞與本無
異自此下竟長行是第四分明結答有二者。
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結已見事同
也。上曾見事中有七事同。今唯結第五第六
彼此二六十二瑞。餘者悉不結也。第二從是
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説大乘經名妙法蓮華。
此結上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也。上當見事
中有四事同今唯結第二説經名應同。餘者
悉不結也。若依後三段此是第三總結上二
段。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者先結第二引古證
今也。是故惟忖下追結第一彷彿思惟忖度
也。 從爾時文殊師利而説偈言就第一正
答中有二。第一長行第二偈頌。自此下正
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四段今略
不頌。第一思惟忖度亦略不頌第二略引曾
見小復分明略答。唯頌第三廣引古證今。
亦頌第四分明結答。自此下有四十三行偈
亦分爲二。初有四十一行偈正頌上第三廣
引事同。第二從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下
有兩行偈頌上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
廣引事同中復有二。一者明已見事與曾見
事同。二者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今此
四十一偈亦分爲二。初有十八行半偈頌已
見事同。第二從天人所奉尊下有二十二行
半偈。頌上當見事應同。但上已見事同中
凡有七事同。而分文成三段。今頌之爲略。
猶唯頌第一與第三不頌第二。今十八行半
偈且分爲二。初有二行頌第一段。佛未出
家時下有十六行半頌上第三段也。上第一
段中本有三。今兩行偈具足頌。上半行頌第
一時節劫數。下半行頌第二通別二號中。唯
頌別號略不頌通號也。後一行頌第三二事
同。初一句頌七善同次三句頌第二三乘教
同。上明七善同中有總有別。今世尊演説
法一句頌上總句演説正法。略不頌別明也。
度無量衆生下三句偈略頌上第二三乘教
同。度無量衆生此一句得合頌上聲聞辟支
佛乘也。無數億菩薩下兩句頌上菩薩乘也
 佛未出家時此下十六行半頌上長行中
第三段有五事同。就中有五。初半偈頌上第
一有子同。次半偈頌第二王子出家同。次四
行偈頌第三現此間瑞相同。次十行偈頌第
四現他方瑞相同。次一行半頌第五疑衆同
也。今云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此半偈頌
上第一有子同。上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
王子也。見大聖出家此半偈頌上第二王子
出家同。上言悉捨王位亦隨出家也。時佛
説大乘此下有四行偈。頌上第三現此間瑞
相同。本有六段今皆頌之。此四行之中初一
行頌説無量義經同也。次一行頌入定同也。
次半行頌雨華同也。有人解言下諸天龍鬼
神猶屬雨華。今一家所習不爾。此花本非諸
天所雨直是如來神力雨花。亦是如來神力
動地然。地動既非地神所作所雨之花寧關
諸天所降耶。今言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
此半偈超頌第五四衆歡喜同也。次半偈追
頌第四地動同也。佛放眉間光此半偈頌第
六放光同也。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此下
十行偈頌上第四現瑞相於他土同。上言如
今所見是諸佛土唯有兩句。文句雖少義含
六種。今此十行偈宜分爲二。第一半行先頌
瑞相所由。所由是光明第二九行半正頌瑞
相。不頌第六唯頌前五種瑞相也。第一半行
頌見六道衆生也。次有三行頌見諸佛。次有
一行頌聞諸佛説法。次有一行頌見二乘人
修行也。次有四行頌見菩薩大乘人修行也。
今言示一切衆生生死業報處此半行頌見他
方六道衆生也。又見諸佛土。此下三行偈
頌見他土諸佛。就此三行偈中則有四義。初
一行先敍見他土嚴具之相。長行所無此中
義出也。第二言及見諸天人。此下一行明
見他方四衆供養他方佛。此亦是長行所無
偈中義出也。第三從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
道有半行偈。正頌上見他方諸佛。第四身色
如金山下半行譽佛譬。此亦上長行所無也。
如淨琉璃中下一偈頌上見他方諸佛説法自
有二。上半行開譬下半合譬也。一一諸佛土。
此下一行偈頌見他方二乘人修行也。或有
諸比丘此下有四偈。頌見他方大乘菩薩修
行。比丘是出家菩薩。菩薩要行不過六度。
此中即明六度。初一偈先明精進與戒二波
密。次有一行即明檀忍二種也。行施即是
檀波羅密忍辱此則是忍波羅密。次一偈即
是禪波羅密。次一偈即是波若波羅密也。
爾時四部衆見日月燈佛此下一行半偈頌上
第五疑衆同。上疑衆者爾時會中有二十億
菩薩樂欲聽法也。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
此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頌上第二明曾見事
顯當見事應同。上當見事同中本有四。一
者明因人説經同。二者言説經名同。三者言
經劫數同。四者明因人流通經同。今此二
十二行半偈亦備頌四種。初兩行半頌上第
一明因人説經應同。次有一句頌上經名應
同。次有一行一句頌上經劫數應同。次有十
八行半頌上因人流通經應同也。今先有兩
行半頌上因人説經同。但上長行中本有三
重。今者唯頌第三重正明所因人。上言日月
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不頌出名字與
八百弟子也。説是法華經此一句頌上第二
説經名同。上本有三今唯頌第二正出經名
名妙法蓮華。略不頌第一説大乘經第三教
菩薩法也。滿六十小劫此下一行一句偈頌
上第三經劫數同。上本有三今但二句正頌
第一正明經劫數同。餘三句偈義出略不頌
第二時衆實久謂近。亦不頌第三時衆無懈
倦。佛説是法華令衆歡喜已。此下十八行半
偈頌上第四因人流通經同。上長行中本有
三段。一者先明佛滅度二者正明因人流通
經同三者如來歎妙光徳。今此十八行半偈
委悉頌此三段。初有八行半偈正頌上第一
佛滅度。次有一行頌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
經同。次有九行頌上第三讃妙光徳也。上佛
滅度中本有三段。一者明佛唱滅度二者爲
徳藏受記三者正入滅度。今具足頌。初從佛
説是法華下有五行偈。正頌佛唱滅度。上
言日月燈佛説此經已當入無餘涅槃。次一
行半頌第二爲徳藏受記。次兩行頌第三正
明滅度。但就前五行中凡五重義。第一從
佛説是法華竟諸法實相義已爲汝等説下一
行半。此明欲入涅槃之意。只由實相義已
彰所以唱欲入涅槃也。第二我今於中夜下
半行正頌唱欲入涅槃。第三言汝一心精進
下一偈誡勅時衆。第四言世尊諸子等聞佛
入涅槃下一偈明時衆被誡勅故悲哀戀慕
也。第五言聖主法之王安慰無量衆下一偈。
向者時衆既悲哀戀慕妨亂行道。是以如來
止割悲戀也。是徳藏菩薩。此下有一行半
偈頌上第二爲徳藏授記。上言時有菩薩名
曰徳藏正頌此也。佛此夜滅度下兩行頌上
第三正明滅度。上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
無餘涅槃。但此兩行偈即有二意。前半偈正
頌佛滅度。下餘有一行半明起塔供養。是
長行所無也。是妙光法師此下一偈頌上第
二正明因人流通經同。上言佛滅度後妙光
菩薩持法華經。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階今具
頌之。今言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此半偈
明自行正頌上第一言妙光法師先受持法
華。即是自行也。八十小劫中此一句正頌
上第二劫數。上言滿八十小劫也。廣宣法華
經此一句頌上第三正流通經化他之行。上
言爲人演説也是諸八王子。自此下有九偈
頌上第三讃歎妙光徳。但上長行中本有三
階今亦具頌。三行頌第一。五行頌第二。一行
頌第三也。今第一是諸八王子下三偈頌上
第一擧八子讃歎妙光道高。上言日月燈明
佛八子皆師妙光也。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
子此下有五行偈。頌上第二擧八百弟子以
讃妙光徳廣。上言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
求名。語道八百。此中略不道八百者。但八
百皆是妙光弟子。此中唯出一懈怠者正明
其是彌勒也。彼佛滅度後此一行偈頌上第
三會通古今。上長行中先會妙光後會彌勒。
今此偈中先會彌勒後會妙光也。我見燈
明佛本光瑞如此。此下兩行偈偈中之第二。
頌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長行中本有
二。一者結已見事同二者結當見事應同。此
兩行偈亦頌上二段但此兩偈齊取上半頌結
已見事同。上長行中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
取兩偈各下半頌上第二當見事應同。就上
兩半中則有二意。初偈上半偈言我見燈明
佛本光瑞如此。此詺爲以古同今。後偈上
半行言今相如本瑞。此則以今同古義也。是
諸佛方便者。所以放光現十二相者。諸佛爲
正説作前方便也。以是知今佛下兩偈各下
半行頌上結第二當見事應同。上長行言是
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説大乘經名妙法蓮華。
就此兩半行中亦成二意。第一言以是知今
佛欲説法華經。此詺理上名應同。應同昔日
法華。如來後出定説經果名法華。第二言今
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此詺爲名下理應同。
所以言助發實相義者。如來現此相正欲助
衆生發大乘機。衆生大乘機已發如來出定。
仍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眞實相。眞實者即是
理也。諸人今當知。此下兩行偈答問序
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詺爲開奬物心結答。
就此中亦有二者。初偈明好事當來即是顯
一與顯遠也。後一偈是第二意明惡事當去。
疑之與悔第二卷初當解
  方便品第二
自此以下即是經之正宗。上來序説既竟。次
辨正宗凡制品目是出經者意。亦可是傳佛
聖旨述而不作也。若從理立名者應言實相
品不應言方便品。只今日此經正顯昔日三
乘教是方便。方便但三乘教當乎昔日之時。
本是實教不名方便。既説今日一乘實相之
理。此則形顯昔三乘是方便。是故下經文言
此經開方便門示眞實相。是則説今日因果
眞實之相。則顯昔日因果非是眞實。今此品
從所顯受名名爲方便。方便義者是善巧之
能。此如來方便智。所説教詺教爲門。實相者
則是如來實智所説之理。因理爲實相。爲未
説今日眞實之理方便門則有閉義。既説今
日實相之理則有開昔日方便門義。此品則
有兩義。一則明今眞實二則顯昔是方便。問
者言。今日應是閉方便門時。何以知之。今日
會三歸一皆是眞實。云何言有方便門可閉
耶。解釋者言。此則不然。不然之意就外譬
顯義故。如有此板門于時板門閉而不開人
但知有此板門。竟自不知此門内有好金像。
若使此人用手開此門門既開時人皆見眞金
之像。是則開門之手則有兩能。一能開門二
能示人眞像。今此法華經教如手有二能。一
則説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故下經文言佛以
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如手能開門。二則説
今日長遠之理。故下經文言世尊法久後要
當説眞實。明同歸之理壽命長遠此則如手
指示金像。門者是通人出入爲能。昔日三
乘教遠通行人。得今日一乘之解則是從門
入義。只由有昔日教是方便得顯出今日是
眞實。此則是從門出義。故知此品從所顯得
名故名方便品也。 然此品初正明因歎二
智彷彿開宗。故今且略述二智凡有五重解
釋名義。第一覆明體相第二明名有通別第
三明用有興廢第四釋會五時經。故辨二智
不同。第五釋名義。第一二智名義者實智
方便智也。然實智有二名一言實智二言智
慧。方便智亦有二名一言方便智二言權智。
方便者有人解言。方者言是方所之稱便者
言巧。即時所習不然正言此兩字只是一句
語也。方便者是善巧之能也。此明聖人智有
善巧之用故言方便也。又云方者言正便者
言巧也。權者是權假暫時之謂。非是久長之
義。但此方便智及權智受名不同。今言方便
智者此是當體受名則明聖人智有善巧之能
也。權智者此從境得名。何以知之正明前境
權。借昔三乘等境須臾轉成一乘。是故權假
不實然智照此權假之境今擧境目智故名爲
權也。又此方便智及權智義勢之中互得相
成。若擧權境即得顯聖有善巧之能。若擧善
巧之智即顯成權假之境也。然只是一智但
經論所出遂有兩名也。智慧者心用鑒照之
稱實智者是無有虚假之名也。又智慧與實
智亦受名不同。智慧者此即當體受名也。實
智者此則從境得名。所言智慧當體得名者。
則原此心用根本性是鑒照。且又因果通有。
何以知之。故如金剛心時此智慧照境已周。
若使金剛轉成佛果智慧然化智慧亦是鑒照
之義。故知智慧之名根本當體得名也。又
言實智從境受名者。前境是實。何以知之。
今一乘因果之理是天下眞實定境。六心以
還雖復退爲<#0592_2/>二乘非爲永退。會三歸一乘故
云實也。如來智慧照此實境今擧境目智仍
呼爲實智。故知實智從境受名也。又此智慧
及實智二名亦得相成何以知之。若擧實智
即得顯智慧之名。正由境是眞實即得顯智
慧是鑒照之名也。若擧智慧之名又得顯實
智之名。只由我能鑑照故得顯眞實之境。故
知此二名互得相成也。又此四名皆前後相
對。何者前言方便智當體受名。今者智慧亦
當體受名也。前言權智從境受名。今此實
智亦從境受名前方便智權智二義相成。今
此智慧與實智二名亦復相成。雖復四名相
對則雙顯二智也。 覆明二智體相第二。
若論二智體者果報神慮上有照境之用爲
體。若欲知體相但用境檢取二智體。方便智
所照之境凡有三三之境。一者三教二者是
三機三者三人。照此三三之境當知。此智是
權智體。昔日有三人。人有三人。人有三機。三
機感三。是故如來之權智既照此三三之境。
即説三教。應三機化三人。是故將此三三之
境檢取此智。當知照此三三之境。是方便
智體也。又實智體亦用前境檢也。實智所照
之境凡有四種。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
者是機一。四者是人一。明如來之智照此四
一之境。此即是實智。所言教一理。一者今日
唱明因無異趣果無別從。然眞實之義其理
莫二。然所詮之理既一。能詮之教何容是
二也。復言機一者。法華座席時衆者有感
一果之機一也。人一者明昔日聲聞縁覺等
人今日皆改心成菩薩。下經文言但化諸菩
薩無聲聞弟子。亦言一人有一機感一教
理。如來用一教説一理。應一機化一人也。
是故如來智慧照此四一之境即是實智體
也。問者言。實智所照之境乃有四一則長有
理一。説權智所照之境便應有四三。今者何
故無有三理只有三三也。解釋者言。昔日若
有三理者便應是實有三。何謂於一佛乘方
便説三。故知昔日教下無有三理。下經文
言。但以假名字引導於衆生。若言三教下實
有三理者便應言以實名字引導衆生。何謂
言但以假名字乎。問者又言。三教本詮於
理若三教下無有三理者。此教竟何所詮。若
無所詮三理亦應無有能詮三教。解云。應衆
生實有三機故昔日實有三教實無三理。但
昔三教爲詮一理。昔日既未得説一實之理。
是故假三乘言教遠詮今日一實之理。但昔
説一因作三因其實是一因。下經文言汝等
所行是菩薩道故知無有三理。但有三種言
教前明權智即是開方便門。後明實智即是
示眞實相也。 次明二智名義有通有別。
第三方便智即有智慧義。此方便智即實智
義實智即有方便智義。何以知之。智慧本以
鑒照爲義。然方便智若不洞鑒三乘人根性
者云何得説法化物。故知方便智擧體是鑒
照即是智慧之義。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智義
者。實智本以無虚審諦之義。我此方便智亦
即是實有。既是實有方便智即是實義。復
言實智即是方便智者然方便者以善巧爲
義。此實智説一因一果之理言天下深妙幽
微難知之理。下經文歎實智言諸佛智慧甚
深無量。此一因一果是實智所照之境。此境
縱望無底即是甚深横論無際。即是無量然
深廣難知之理。而實智能照此即是善巧之
義。即方便問。若爾者雖有二智即今使渾然
無分耶。解釋者言。今逐強立名取別於通且
明方便與智慧別者。夫正理易知曲義難照
故。如巧匠之師運斤斧於一木。若使此木圓
直易作運斤斧繩墨得成一器。未覺此人巧
術之能若使一木卷曲難作。而此人遂能成
妙器于時方覺此人有巧術之能。今方便智
亦如是。前境權曲非天下眞正道理。而此
方便智能曲照物機巧説三教。應彼曲情始
見此智善巧之能。此善巧義彰智慧義隱也。
又實智義強權智義弱者今一教一理一機一
人。此四一之境既眞實之理如來智稱此實
理而照無有曲從之義。此則實智義顯善巧
義隱。又且實智所照理實教亦是實。然權智
所照只有三乘教無有三乘理。是則權智所
照唯有一實實智義不彰也。然實智所照有
教實又有理實。是故實智義顯。此皆互沒
一所短互出一所長也。 次明二智用有興
廢。第四權智昔興今廢實智今興昔廢。何以
知之。昔日鹿苑説三乘別教于時唯是權智
用事實智則廢。今日王城之説明一因一果
實相之理此則實智興於今日權智廢今日。
然則互有廢興此是渉用化物有此興廢也。
問者言。如來種覺萬徳常湛。今言二智有興
有廢者非唯種覺不明。亦闕常湛之照。解釋
者言。萬徳常湛有如來談。而今言有興廢者
此據渉用化物爲論。衆生昔日小心狹劣不
堪聞實相之唱。于時權智説彼三教應彼三
機。實智當乎爾時無有施化之功即義稱爲
廢。今日時衆即堪聞實相之理。實智説此一
理稱彼一機。然權智於今日無施化之功義
稱爲廢也。若就如來三達之智即天眼照未
來有大乘機。此即是實智之用。又宿命智照
過去世有三乘之機此即是權智之用。若爾
有何興廢也。又就如來分身十方説法度人。
便王城實智説法化物亦可十方權智度
人。亦可此間權智度人十方實智説法。是縱
論三達横語十方。權實二智即無興廢。今據
一應始終爲義有興廢也。 次明衆經所明
二智不同。第五衆經不同凡有五種。一者十
二年前有相教所明二智。若照生老病死分
段無常境者名爲權智。若照刹那無常名爲
實智也。二者大品經所明二智。若照因縁假
有即是權智也。照此假有即空是實智也。三
者即是維摩經所明二智者。若知病識藥靜
照物機此則是實智。若便能應病與藥令得
服行此則是方便智。四者是涅槃經所明二
智者。若照金剛已還生死無常苦空之法此
則是方便智也。若照涅槃常樂我淨眞實之
法此即是實智也。五者就此法華所明二智。
若照三三之境即方便。若照四一之境即實
智也。是則十二年前有相二智據親疏爲論。
大品經所明二智横照二諦以爲二智。涅槃
中二智此據縱爲論也。維摩明智此據本末
爲二智。知病識藥是本應病與藥是末。今法
華經所明二智此據始終爲義。始則權智説
三終則實智説一也。 經有三段第一明通
別兩序已竟。從此以下竟分別功徳品中彌
勒説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十四品半。是第
二正説段。但正説中本有二段。一者明因
二者辯果。從此下竟安樂行品有十二品經。
是第一詺爲開三顯一正明因義。第二從踊
出品竟彌勒説偈頌佛長行以來有兩品半經
名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前已解言因果兩段
各有四種且置果中四種。今更明因中四種
者。第一從此品初説一長行與偈來詺爲略
説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爾時大衆中有
諸聲聞漏盡阿羅漢下去詺爲時衆懷疑致
請。然則疑心既生請情又至。是故第三如
來從汝已慇懃三請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有
七品半經正廣説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然則
大衆疑心已遣於三一悟解已生。便應以此
一乘之義流傳未聞。是故第四從法師品見
寶塔品持品安樂行品此四品經明別流通因
義。今又就此四段之中第一第二各有二重
第三第四各有三別。第一就動執生疑中有
二者。第一結經家敍起定説法之相。第二正
歎權實二智開三顯一。後三段至時當道也。
諸佛如來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今所以言從三昧安祥而起者。爲物軌則。但
凡夫無智吐一言陳一聲之時。率爾輕心散
亂而説。今者如來將欲説法先示入定觀理
者爲令凡夫有所言説先靜心慮然後興意曲
辯爲此義故言從定而起也。 就第二正歎
權實二智中自有二。第一諸佛智慧甚深無
量以下訖十七行半偈以來詺爲因歎二智彷
彿開宗。第二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以下
有三行半偈詺爲分別略説開三顯一之義。
所以言因歎二智彷彿開宗者。今日之説反
常之教昔言三乘別行各有所趣。言聲聞乘
異縁覺乘異菩薩乘異言三家不得互通而。
今明三乘之行同是一因等是菩薩皆同得佛
果。若使頓明無三之教一實之理。執三之
徒容生誹謗是故不得頓明須漸漸稍説生動
執之端。是故有彷彿開宗直漫言如來有方
便智難解之説復有眞實智甚深之説。時衆
既聞有實智甚深方便智難。解相與生疑言。
佛昔日説道三乘之教皆是眞實而今言猶有
實有方便。時衆于時執心漸動是故第二三
行半偈分明略説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説眞
實。復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衆生處處
著引之令得出。既分明略説三一之義。時
衆疑眞實之意生執三之情動爲此義故。故
言彷彿開宗。又就兩段之中各開爲二。彷
彿開宗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頌爲二也。
最後三行半偈分明略説中有二者第一一行
半寄諸佛以顯一。第二兩行偈就釋迦以開
三。且置偈只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從
品初竟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來詺爲寄言以
歎二智。第二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
説諸法下竟長行詺爲寄絶言歎二智。非是
絶四句故名爲絶言。下不及上故名絶言。又
名止言歎。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寄言
歎二智有二者。第一將欲歎釋迦二智先寄
言歎諸佛二智。第二正寄言歎釋迦二智。所
以爾者爲欲況釋故。諸佛亦有實智方便智
先三後一。何況釋迦亦有實智方便智先三
後一。談方便智即説三乘教。語實智即是説
一乘教。此兩段中各有三文。今就歎諸佛
二智有三重。一者正雙歎二智二者總釋二
智三者雙結也。所以明因之中對聲聞。辯果
之内對大士。不告聲聞也。所以偏對二人
者皆逐縁作論。聲聞之中舍利弗聰明第一。
菩薩之中彌勒是補處大士。故偏對二人顯
諸下流也。 就正雙歎二智中先歎實智後
歎方便智也。只就歎實智中自有二句。諸佛
智慧一句將欲歎。故先擧實智。甚深無量
此一句是第二正歎實智。所以言甚深無量
者。縱則論甚深横則言無量。三世諸佛皆有
此實智故言甚深。横論十方諸佛實智故言
無量。望之杳然故言甚深。際不可知故言無
量。此是正歎實智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
是歎方便智。就中有三。其智慧門一句先擧
權智體。難解難入一句第二正歎也。一切聲
聞以下第三出不知人也。方便智是實智家
門。由方便智説三乘教故實智得通。何以知
之。先説三教然後一教得宜故。如即時立門
通佛出入仍呼爲佛門。無異由方便智故實
智得通。是故詺方便智持作實智家門也。今
言其者只其實智則言其家門。誰是則言只
方便智是。而復言難解難入者第二正歎方
便智。言難解難入二乘人不能測此方便智
故言難解難入。所以不詺作不可解不可入
者。若言不可解不可入者然佛即是能解能
入非是不可解。然此理深妙難可得解唯佛
能解入。阿誰不能解不能入者故第三則出
其人。一切聲聞辟支佛只此二乘人等是不
能解不能入者也。 所以者何。此下是第
二總釋諸佛二智。此詺擧昔諸佛行釋二智
所以。諸佛實智甚深無量者何。復言其智慧
門難解難入者何。以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盡
行昔日諸佛之行故。得此二智深妙也。只就
此釋中自有三第一佛曾親近以下明行本。
第二盡行諸佛以下正明行行。第三名稱普
聞一句結顯。第三雙結諸佛二智中有二。第
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此則結上實智言諸佛
智慧甚深無量也。第二隨宜所説意趣難解
此結上方便智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也。所
以言隨宜者此方便智能隨物所宜隨。聲聞
人所宜説苦集滅道。亦隨縁覺人所宜説十
二因縁。亦隨菩薩人所宜説六波羅密故
言隨宜也。 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此下
是寄言歎二智之中第二詺爲寄言歎釋迦權
實二智。就中亦有三重。一者單歎釋迦方
便智。二者單歎實智。三者單結實智也。就
第一有二。初正歎方便智第二所以者何以
下釋也。就正歎中有三第一舍利弗吾從成
佛以來明權智時節。第二種種因縁以下正
歎權智。第三引導衆生以下結顯。今者第
二正歎權智者即是權智所作。種種因縁者
此名釋迦權智所説之法。聲聞觀四諦爲因
縁。縁覺觀十二因縁爲因縁。菩薩之人觀六
度爲因縁。故言種種因縁。復言種種譬喩者
譬三乘行因時。聲聞如兔縁覺如馬菩薩如
象。譬三乘得果時聲聞以譬羊車縁覺以譬
鹿車菩薩以譬牛車。故言種種譬喩也。廣
演言教無數方便者不但説法而已。待處待
時種種不同故言廣演言教無數方便也
所以者何以下是第二單歎釋迦方便智。言
所以釋迦有此方便智能作是種種因縁譬喩
説法者何。正由如來方便知見波羅密皆已
具足故。外國言波羅密此言到彼岸。義如來
智慧洞鑒物機到彼岸。故有此巧便之智也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此是第二
單歎釋迦實智自有二。第一廣大深遠作二
章門廣大一也深遠二也。無所不包目之爲
廣超出小聖目之爲大。底不可盡目之爲深
行因久到目之爲遠。第二言無量無礙此下
即釋上二章門。先釋廣大章門有六句。後
釋深遠章門有一句也。今者第一無量無礙
昔日言如來只有四無礙今者無量無礙。昔
日言如來只有十力今者有無量力。昔日言
如來只有四無畏今者有無量無畏。昔日言
如來只有八禪定今者有無量禪定。昔日言
如來只有八解脱今者言如來有無量解脱。
昔日言如來只有三三昧今者言如來有無量
三昧。前一無量目總冠六種法上。若准前
之時亦應有所以者何言。所以如來有實智
廣大深遠者。何有無量無礙乃至三三昧等。
但此六種法釋上實智中廣大句也。深入無
際此一句釋上實智中深遠句也。 成就一
切未曾有法此是第三單結釋迦實智。正結
上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句也。料簡諸佛與釋
迦二智交互凡有四種不同。何者上諸佛中
雙歎二智釋迦中隻歎二智一不同。上諸佛
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釋迦中先歎方便後
歎實智二不同也。上諸佛擧往因釋二智釋
迦中擧果地諸功徳以釋二智三不同。上諸
佛雙結二智釋迦中單結實智四不同。解釋
者言非是都無所以。所以諸佛雙歎二智釋
迦不雙歎者。欲顯體一故。雙歎諸佛二智
將明體雖是一功用異故隻歎釋迦二智。此
是互擧一邊也。復言諸佛先歎實智後歎方
便智。釋迦中先歎方便後歎實智者。諸佛
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者。此明本末次第何
以故只以有本故有末。釋迦先歎方便後歎
實智者。此明教化次第所以有本末互有前
後者。此則彼此各擧一邊雙明一理。又言諸
佛擧往因釋二智釋迦擧果頭諸功徳者。諸
佛擧往因釋二智者。此明勝因必感圓果。釋
迦擧果頭諸功徳。釋二智者。此明圓果必
酬勝因此亦互擧一邊也。復言諸佛雙結二
智釋迦單結實智者。欲明興廢義故談諸佛
二智興時。故雙結二智。今日釋迦正廢權
顯實之時即爲廢權義故。故不結權智爲顯
實義故。故單結實智也。又解上諸佛雙結二
智。爲欲明此二智只是一體照三三之境。今
言釋迦單結實智者。此逐功用有勝負且欲
明聖人懷抱之内。二智之解竟有何勝負。但
是逐事故爾。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此下
是第二寄絶言歎二智。問言雖復寄言歎二
智明此二智非是近情所測拙言可及。且止
此唱故下文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非小聖
所及。寄絶言中亦得生大衆疑動執之端。時
衆言如來何故從定出自歎二智甚深。仍罷
有何所以。是故言歎方便智爲動執之端。歎
實智爲生疑之端。問者言汝既言絶言何故
由道歎耶。解釋者言若默住不道絶言時。時
衆那得知此二智應絶言耶。就此絶言歎中
有三種。第一先出所絶之法即是二智。第二
正明絶言歎。第三從所以者何釋所以絶言
之意今者第一先出權智後出實智。從舍利
弗如來能種種分別下四句。於三三境中偏
就故明權智所作。明如來能説聲聞教因縁
縁覺教因縁菩薩教因縁。故言種種分別也。
巧説諸法者此明如來方便智巧説一乘法持
作三乘諸法。故下經文言於一佛乘分別説
三。故言巧説也。只説此三乘教稱昔日物
機。故言辭柔軟悦可衆心也。舍利弗取要
言之此下竟佛悉成就。此於四一境中偏就
理一境出實智。若取要言者而論之實智於
今日是要。何以知之。今日是顯實廢權之時
也。止舍利弗不須復説。此一句是第二
正明絶言歎也。所以者何。自此下竟長行
是第三釋所以絶言之意。只由説二智人高
境深故絶言也。故此第三釋絶言中自有二。
一者擧人高即是得智之人。二者所縁境深。
今言所以者何竟乃能究盡。詺爲擧人高釋
絶言所以。止舍利弗不須復説權實二智者。
何唯有諸佛能知權實二智那得不止也。就
擧人高中此有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
之法先據二智。唯佛與佛以下正明人高。
諸法實相此下是釋絶言。中第二擧境深所
以絶言。非唯人高故二智微妙不可説。
二智所照境深故絶言。 又就此二智所照
境中有三。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釋兩章
門第三者雙結兩章門。雙開兩章門者諸法
此兩字即是方便智所照境章門也。實相此
兩字即是實智所照章門。但權智所照境凡
有三三之境今唯取照三教也。實智所照境
有四一之境今唯取照一理。解釋者言。權
智所照三三境中要者是三教進行之徒要須
藉言教方得入道。故言諸法。三乘教不一
故言諸法也。實相者四一之中是理一。等
是四一理一最要是故的照也。但的照三教
即是開方便門義也。的照理一即示眞實相
義也。何以知之。下釋中擧因果釋之。當知
因果只是理一也。所謂諸法。此下是第
二雙釋上兩章門凡有九句。初有五句釋上
諸法章門。次如是因如是縁下有四句釋上
實相章門。如是相者表異爲義。覽觀三乘教
皆有異相。聲聞乘教異縁覺乘教異菩薩乘
教異。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性是不改爲義
也。但昔日聲聞教不可改作縁覺教縁覺教
不可改作菩薩教。故言如是性。如是體。體體
別爲義。聲聞行自以四諦聲教爲體即是遭
苦生厭老病死義。縁覺之人即是十二因縁
教爲體。菩薩即以六度經教爲體故言如是
體。如是力。聲聞教作縁斷正使力。縁覺
教作縁侵斷習氣之力。菩薩教作縁斷習氣
盡成佛之力。故言如是力也。如是作者論
主言起作是行相。故知作只是行義也。明
此三乘教有行義。聲聞之行有所爲作乃至
菩薩行行有所爲作。此五句都是釋上諸法
章門詺爲權智境也。如是因此下有四句釋
上實相章門詺爲實智所照之境。所以知是
實智所照之境者。下偈頌言如是大果報故
也。如是因者以感果爲義。如是縁。縁者由義
萬善能感果即因義。此果由萬善得即是縁
義。如是果。果以對因爲義報以酬答爲義。只
是一果宜對因詺爲果。此果有酬因力義即
成報義。此四句正是釋上實相章門也
如是本末此下是第三雙結兩章門。今言如
是本末此結權智境章門。本則擧最初如是
相末則擧最後如是作也。究竟等者一因一
果。究竟等者此結實智境章門。且更解因縁
之義者有人解言。因親縁疏。所以言因親者
此果是本無而今有是親義。何以故能令本
無今有故。復詺作疏者只同此果二頭三手
者。不可生。道理中有可生義。汝若言道理中
不可生而因力能令生者。二頭三手不可生。
因力何故不令其生。若因力不能令不可生
而得生者。乃可詺因爲親。果既有可生義因
於果成疏義。此果本無今有此因於果是親
義。果有可生之理此因於果則成縁義。今光
宅法師解不作親疏之義。正言言因者對果
爲義縁者只是由藉爲義。若據萬行望果有
對果之義詺之爲因。若據果望萬行此果則
由萬行而得於果即是縁義
法華義疏卷第



法華義記卷第三
 光宅寺法雲撰 
爾時世尊而説偈言。因歎二智彷彿開宗中
有二。長行與偈頌。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頌。
且長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歎二智二者
明寄絶言歎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爲
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頌上寄言歎二智。第
二從如是大果報下有十三行半偈頌寄絶言
歎二智。但上長行寄言歎二智中本有二。
一者將欲歎釋迦二智故先歎諸佛二智。二
者正歎釋迦二智。此兩雙中各有三重。第一
正歎二智第二釋第三結也。今者四行偈頌
之爲體亦分爲二。初兩行偈併疊頌諸佛釋
迦正歎二智。後兩行復併疊頌諸佛釋迦釋
二智結二智兩重也。又就兩偈疊頌諸佛釋
迦正歎二智中。前偈頌諸佛二智後偈頌釋
迦二智也。但上歎諸佛二智中先歎實智後
歎權智。然先嘆實智中有二句。初擧智體
言諸佛智慧第二句正歎言甚深無量。後歎
權智有三。先擧智體言其智慧門。第二正歎
言難解難入。第三出不知衆言一切聲聞辟
支佛所不能知也。今者世雄不可量一句即
得併頌實智權智。各二句。諸佛智慧甚深
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等也。諸佛應同十
方此則世義。降四魔伏外道是雄義。權實
二智非下人所測故言不可量也。諸天及世
人一切衆生類無能知佛者下三句頌上權
智。下第三句出不知衆。上言一切聲聞辟支
佛所不能知也。且今用此一偈頌前長行凡
有四種不同。上長行中別歎實智與方便智。
今此偈中合頌權實二智一不同。上當體歎
權實二智今此偈中擧人歎二智二不同。上
明不知人唯繋在權智下今此偈中頌出不知
人雙繋二智下三不同。上長行中出不知人
唯出聲聞縁覺二人。今此偈中廣出人天聲
聞縁覺遠及菩薩併出五乘人。都是不知衆。
四不同。何如此不同耶。解釋者言此義亦
微有所以有。上長行中所以二智別歎者則
明義用異。但此二智只是聖人神解渉用爲
義。從機曲説未若權智。但此權智應有所出。
是故先別歎實智是權家之本。後歎權智是
智是本家之末。是故權實互歎此明用有勝
負。偈中合頌者。此明二智雖有權實二名
照然則體一更無異也。是故維摩經言。十
方世界有若干也。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復
言上當體歎二智者。明此經本意故。故當體
歎偈中明二智所成人。故擧人總歎二智也。
復言上出不知人唯繋權智下。今此偈中
雙繋二智下者。上宜鄙斥二人智慧狹劣。
雖禀昔日權智之教不能究了。爲是義故上
出不知人偏繋權智下。而今偈中雙繋二智
下者。明此二乘非直不解權智之用。實智
冥然莫測。是故雙繋二智下。復言上長行唯
出二乘至偈頌中言一切衆生類無能知佛者
廣出五乘人者。此爲釋物疑情。但今日之
教本爲斥二乘封執之情。是故長行偏對二
乘。但于時時衆謂言二智止。是二乘不解。
自二乘之外應有解者。是故偈中言非唯二
乘不解此權實之理。人天及菩薩亦復不解。
如此頌類擧可知也。佛力無所畏。此一
偈正頌正歎釋迦二智。上正歎釋迦二智中
先歎權智後歎實智。今此一行偈上半行先
頌歎釋迦實智下半行追頌權智。但上歎釋
迦實智中先正歎實智後即擧力無畏等。今
此半偈正得略頌上諸功徳句不頌正歎句
也。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此半行倒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