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No. 1702_ 子璿録 ) in Vol. 33

[First] [Prev]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02 [cf. Nos. 235, 1701]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并序

釋氏教。金剛經世所由來尚矣。自秦至今凡
幾百載。諷誦無卑高。感應盈簡牘。利及幽壞
而達乎神明。蓋趣大之坦塗。破小之宏略也。
故補處頌以爲本。二論釋而有貫。諸疏互解
或依或違。圭山大師。撮掇精英黜逐浮僞。
命曰纂要。蓋取中庸。復申記略。用備傳習。石
壁師。仍貫義意別爲廣録。美則美矣辭或繁
長。後學多不便用。今更刊定翦削煩亂。俾流
而無滯學而思講。庶吾道無墜地之患也已
大宋天聖紀號之明年。季冬月甲子日。序云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一
 長水沙門子璿録 
疏文分三。初標題目二。初經疏名題。金剛般
若經疏論纂要者。此題九字從寛至狹能所
六重。一能所釋。謂金剛等五字是所。疏論下
四字屬能二能所詮。謂經字屬能。金剛等四
字是所。三能所簡有二。一簡通。謂經通一代
時教。般若唯局當部。二簡別。般若猶通八部。
金剛但屬一經。五能所喩。金剛是能。般若屬
所。六能所纂。纂字屬能。謂疏主也要字是所。
謂正義也。若著并序二字。復加一重。二字是
能。上皆所攝。然此七重不出教行人理。謂經
及疏論并序五字是教。謂能詮能釋能序也。
般若通行謂觀照也。纂字屬人。疏主也。金剛
要字屬理。金剛喩實相。即眞理。要字是正義。
即道理。既知一題能所去著。須知題内義理
淺深。金剛有三義。謂堅利明也。般若亦三義。
謂實相觀照文字也。經有三義。謂常貫攝也。
疏亦三義。謂疎決布也。論者議也。亦三義。謂
議理議智議行也。纂要亦三義。謂要義要行
要文也。且金剛三義者。以萬物。不能壞能壞
於萬物。復能有照用。可喩三種般若矣。堅喩
實相。以其雖經多劫流迸六道。未嘗生滅未
嘗虧缺。故云堅也。故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
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増不減等。利喩觀照般
若。謂此顯時照諸法空。故言利也。故心經云。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
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云無智亦無得等。
明喩文字般若。以文字能詮顯彰。明實相觀
照令顯現故。由斯三義似彼金剛。故擧金剛
以喩般若。然此般若諸佛衆生悉皆有之。由
彼在纒故不能利用。苟能聞教解悟内外熏
力。則能斷煩惱出生死。理智相冥能起大用
與佛無異。其猶金在鑛中不能隨用。苟能出
鑛必能成器斷物。故知此慧無不有之。故知
此慧能建大義。今云般若蓋大慧之梵音也。
金剛即般若之正喩。法喩雙彰故曰金剛般
若也。若準經題。具足合云波羅蜜。即歎慧之
功也。唐言彼岸到。此猶西域之風。若順此方
合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涅槃。爲對生死之
此故。號涅槃爲彼。意明般若是到彼岸慧。斯
則慧之別相也。然到彼岸慧略有二意。所謂
頓漸也。頓者。此慧顯時。一刹那間照諸法空。
即是到彼岸故。名到彼岸慧。以不歴多時乃
名爲頓。漸者雖則頓照法空。且習以性成任
運計執。所以策彼頓悟之慧。覺察妄情。損之
又損之以至於無爲。此則究竟到於彼岸亦名
到彼岸慧。以歴多時故名爲漸。漸之與頓遲
速雖殊。一種得名到彼岸慧。所以具足合云
金剛般若波羅蜜。今略不言也。次明經字具
三義者。然準諸家解釋共有多義。謂湧泉出
生繩墨結鬘之類。若佛地論中唯説二義。謂
貫也攝也貫穿所應説義。攝持所化衆生。且
如來入滅二千餘年遺風若存。得聞正法者。
斯皆經之貫穿之義也。衆生流浪莫知所從。
得佛教門咸歸正趣者。斯皆經之攝持之義
也。具此二義故名爲經。今以此二復加常義。
以對三種般若。謂實相常觀照貫文字攝也。
然此一經羅什所譯。句偈清潤令人樂聞。至
今長幼高卑盈於寰宇。靡不受持此經也。疏
論纂要者。即此一卷疏文也。疏即青龍大雲
資聖塵外等疏。疏謂疏通理趣決擇義相布
致文言也。論即天親無著智度。金剛仙功徳
施等論。一一論中任運議於理智行也。問既
有疏論釋經。何必更製斯疏。答以纂要故。即
是纂他疏論之要義。而成此疏也。然纂要之
設總有兩意。一則上符聖旨。二則下協人心。
意顯諸説有不符聖旨不協人心者。且初意
者。只如此經是空無相宗。有以法相行位廣
列而釋。此則不符聖旨。失於宗故。故序云。或
配入名相著事乖宗。有人聞是空宗便作一
味無相道理解釋。此亦不符聖旨。以宗雖無
相義乃千端。既以一味解釋。此則迷於末也。
故序云。或但云一眞望源迷泒。前則乖宗不
迷泒。此則迷泒不乖宗。互有得失倶未圓暢。
復有縱於僻見以之注釋。宗泒倶失不足評
量。故序云。其餘胸談臆注不足論矣。然其諸
説雖各有舛的。以未兼暢故。皆判云不符聖
旨也。今製此疏不添法相免乖於宗。隨文釋
之不迷於泒。離前二過宛乎得中。此則超然
獨符聖旨。然今疏内皆用聖言。故序云。故今
所述不攻異端。疏是論文乳非城内。況二菩
薩師補處尊。補處如來師釋迦佛。展轉推本
佛佛相承。降及無著天親更無異説。故知此
疏便是佛言。謗此疏者即同謗佛也。故序云。
且天親無著師補處尊。後學何疑。或添或棄。
次下叶人心者。且諸家章疏在理未當於文
且繁。致令學人少敢措意。故轉念者廣通會
者稀。故序云。致使口諷牛毛心通麟角。然今
此疏撮其樞要直下銷經。經疏相兼盈五十
紙。不問緇侶塵俗可以留心。不唯上中下根
可以學習。有斯兩意所以述之。此則前智後
悲。自他兼利也。故云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
并序者。并謂共兼及也。序者叙也。叙述經疏
之意故。又序者緒也。謂頭緒也。意明此半紙
之言是述疏入作之頭緒也。二作者嘉號。京
者都也大也。即士庶貴賤都會之大處也。然
是西京非謂東北。以有大興福寺。闇揀故不
言西也。沙門梵語此云勤息。即釋衆之通號。
謂勤修諸行息煩惱故。述者明非製作。符上
纂要之言。但是叙述先聖之旨。非別製作故
也。例如夫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
我老彭。二序宗旨二。一序賛經旨二。一通明
起教之縁二。一明迷眞起妄二。一眞空。言鏡
心等者。以要言之。上句即眞。性離縁。下句即
縁無自性。大約如此。若其委明應先略配後
當廣釋略配者。此兩句中鏡像是喩。心色是
法。本淨元空通於法喩。以鏡喩於心。以像喩
於色。像是鏡之所現。如色是心之所現。鏡雖
現像其像元空。即顯鏡本淨也。心雖現色其
色元空。即顯心本淨也。言本淨者即是性淨。
通因果凡聖故。故華嚴云。非識所能識。亦非
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此略指配
也。若廣釋者。鏡即人間所用之鏡。然有塵薶
不堪用者。有雖淨而在匣者。有淨無塵垢挂
之高臺萬像斯鑒者。今取後者爲喩。心者性
相二宗所説各異。相宗説者。或以集起爲心。
唯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或以縁慮爲
心。通於八識倶能縁慮自分境故。然此所説
但是有爲生滅。非今所喩。性宗説者。即如來
藏。本源自性清淨心也。然今所明正是此心。
以是迷悟根本凡聖通依世出世間皆不離此。
所以起信論中立爲大乘法體。故論云。摩訶
衍者。一法二義。所言法者謂衆生心。是心則
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
衍義。又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眞如
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
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眞如門
是通相故攝一切。生滅門雖是別相。以是即
眞如之生滅。亦攝一切。以此二門同依一心
爲源。則知萬法不出此心。又如華嚴是圓極
一乘。亦以此心。爲一眞法界之體。故彼疏説。
統四法界爲一眞法界。謂寂寥虚曠沖深包
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體絶有無相非生滅。
乃至云。諸佛證此妙覺圓明。現成菩提。爲物
開示等。然此一心有性有相。相則凡聖迷悟
因果染淨等異。性則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然
此性相不即不離。以相不離性故。只向同處
異。性不離相故。只於異處同。性不即相故。未
始有差別。相不即性故。未嘗不殊異。蓋縁性
相一味。所以同異兩存。其猶一水波濕。性相
同異可知。然此靈心本非一切。能爲一切心
之名字亦由此立。今云淨者但約畢竟空義。
非是揀染名淨。以但唯一心。貫通染淨故。荷
澤云。知之一字衆妙之門。一切諸法依此建
立。既爲得失之祕府。乃是昇降之玄樞。稱衆
沙門實爲至矣。今所辨者即是此心。然前所
説相宗二種。乃是此心之内生滅一門。對辨
淺深故須料揀。和會通攝則實無所遺。本淨
者喩則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則此心從本已
來。性畢竟空故。二則現爲煩惱所纒而無染
故。此當起信論中眞如門也。故大集經云。善
男子。一切衆生心性本淨。心本淨故。煩惱諸
結不能染著。猶如虚空不可玷汚。心性空性
等無有二等。像即鏡中所現萬像。色即本淨
之心所現諸法。然所現法不出色心。今唯言
色而不言心者。一爲文句窄故。二爲影在下
故。三爲以初攝後故。前二可知。後意者一切
諸法不出五蘊。色之一字貫五之初。今言色
者擧初攝後也。故大般若中。毎例諸法皆以
色字爲初。如云善現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
色清淨。色清淨故一切智智清淨等。由是文
雖標色而意兼於心。色心既彰萬法備矣。元
空者喩則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即本來是空。
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
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二即現見空。故色等
諸法本來自空。迷人不知妄執爲有。雖然執
有未始不空。故中論云。諸法若不空即無道
無果。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然此一
句亦是釋疑。恐人聞説心性本淨。復見論云
是心則攝世間法等。便謂本具染等不合言
淨故。下句釋云像色元空也。意云色等若實
則汚淨心。色等既空憑何汚心。如鏡現穢像。
穢像元空似有實無。云何染汚。故云鏡心本
淨像色元空也。無上依經云。清淨有二義。一
者自性清淨。是其通相。二者離垢清淨。是其
別相。寶性論中亦有二義。一自性清淨。謂性
淨解脱。二離垢清淨。謂障盡解脱。魏譯唯識
論云。心有二種。一者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
受想行等。二者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
住不變。自性清淨心也。今所明者。即自性清
淨。及第一義諦心。故云本淨。復次兩句更互
釋成。以上句釋下句。成色空義。以下句釋上
句。成心淨義。色若不空心則不淨。心若不淨
色即不空。由心淨故色空。由色空故心淨。以
色心二法不相離故。當知由心淨故方能現
色。如鏡淨故方能現像。染則不能。又由色空
故不能染心。如像空故不能汚鏡實則汚也。
上句下句法喩對明反覆相成。故云互釋。疏
夢識下二明妄有。即正當起信論中心生滅
門。然此亦具法喩。以夢喩識。以夢中所現之
物喩境。如人睡後作夢於無物處見物。喩心
迷成識於無境處見境。然雖物依夢現。而夢
物皆虚。雖境從識生。而識境倶妄也。夢者如
常。人被睡蓋所覆。心識昧略恍忽成夢。準切
韻中。夢者心亂之貌。亦云寐見曰夢。意明心
識昏亂見於異事。名之爲夢。識者本淨。一心
忽然不覺。不覺是妄心性乃眞。眞妄和合目
之爲識即是第八阿梨耶識也。故起信云。依
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
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無初者初始也。
意明此識無前際故。然眞心妄識雖虚實有
殊。若究其源倶無初際。然有兩意。一則如佛
頂經説。煩惱菩提二倶無始。謂自有此眞心已
來。便有此妄識。非謂眞先妄後。亦非妄先眞
後。若言眞先妄後。即應諸佛更起無明。若言
妄先眞後。何有無眞之妄居然獨立。由是故
知二倶無始。此則夢喩不齊。却似金之與鑛。
若言鑛先金後。即合所棄之鑛錬之得金。若
言金先鑛後。應可純淨金器重生於鑛。由是
二物倶無初際。於法可知。問如論云。依如來
藏故有生滅心。既言依眞有妄。則是妄後眞
先。何得説之二倶無始。答不然。所言依者。明
妄無自體依眞而成。顯本末之義。非先後之
義。故起信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
亦無有始。若説三界外更有衆生始起者。即
是外道經説。二者謂妄體全空。都無生起之
蹤跡故言妄無始也。故起信云。覺心初起心
無初相即斯義也。若據此意夢喩正同。以夢
生時無蹤跡故。有茲兩意。故云妄無初也。然
上夢鑛二喩之中。各取少分共況一識。無初
之義方盡其理。夢則喩無初法。鑛則喩無初
時。若單用鑛喩。則妄識有實。若唯取夢喩。則
妄識有始。今既分取相似之處理極成矣。物
者即夢中所現之物也。境者即是識中所變
我法等境。成有者。且如夢中所見自他境界。
覺來反想即定是無。正在夢時決定爲有。若
不然者。何有讃喜謗瞋厭苦欣樂等事耶。故
知有也。如莊子中説。莊周夢爲蝴蝶。都來妄
却莊周。及乎睡覺夢除。何曾更有蝴蝶。爲莊
周時既不羨蝴蝶。爲蝴蝶時亦不羨莊周。彼
此各行互不相識。然準彼書意。以顯生死齊
平。今之所引意明執實之義。謂依於妄識。變
起我法等相。悟來了達則誠知是空。若正迷
時定執爲有。若不然者。何有貪瞋愛惡取捨
等事耶。故知是有。故成唯識論云。依識所變
妄見我法。猶如幻夢。幻夢力故心似種種外
境相現。縁此執爲實有外境。然雖夢中見種
種事。推其根本唯一夢心。以夢心滅時夢事
皆滅。法中亦爾。境雖無量原其根本唯一識
心。識心滅時境界隨滅。故起信論云。一切諸
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
境界之相。則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諒不虚
哉。由是三界世間。一切有漏染法。皆從妄識
而生。故名此識以爲妄本。然一切有漏染法。
生起微著次第。總有兩重。一無始根本。二展
轉枝末。展轉枝末即後逐妄科中所明。無始
根本正當此段。言根本者即根本無明。言無
明者。謂無妙覺之明故。以就通相言之。故當
此識。然根本無明具有二義。所謂迷眞執妄
也。迷眞者。即眞心本不生滅。徳相業用量過
塵沙。日用不知如狂如醉。若貧女宅中寶藏。
窮子衣内明珠。雖有如無枉受難苦。故華嚴
云。於第一義不了。名曰無明。執妄者。妄即五
蘊色之與心如幻如化。本無實體。衆生認此
爲自身心。計虚爲實故名執妄。故圓覺經云。
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縁影爲自心相。乃
至結云。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然此
二義遞互相成。擧一則兼未嘗獨立。但若執
妄必須迷眞。但若迷眞必須執妄。譬如有人
迷東必執西亦互相成立。思之可見。疏由是
下二明習妄流轉。即當妄法生起第二門展轉
枝末也。由是等者。由因也是此也。因此迷眞
成識。現起世間一切境界。縁此境界起惑造
業受報無窮。此中惑業報應四字。但是三道。
然此三法諸教之中。有名三障。障聖道故。或
名三道。引心邐迤至業報故。或名三雜染。以
性不清淨故。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煩惱故
起惡業。由惡業因縁故得苦果。初言惑者即
煩惱也。品類即根本及隨。根本有六。謂貪瞋
癡慢疑惡見。隨煩惱有二十。謂忿恨覆惱嫉
慳乃至散亂不正知等。若以要言之。不出根
本中三。謂貪瞋癡。即此三種便能成就三界
世間。故華嚴云。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
業無量無邊等。此惑因起由前無明迷平等
理。妄認五蘊身心。即此身心是過患根本。故
肇公云。約天地爲高下。約日月爲東西。約身
爲彼此。約心爲是非。老子亦云。吾有大患爲
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知此身是一
切過患根本。既執之爲有。遂分自他。依此身
心起諸煩惱。於一切順情境上。起於貪心。於
一切違情境上。起於瞋心。以護自身將爲主
宰也。於此二中不知是妄。任運而起。乃名爲
癡。此等煩惱究其所因。皆從根本無明而有
也。次云業者。然業雖無量統唯有三。謂善惡
不動也。由前貪瞋熾盛發動身口作諸惡業。
即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惡業也。或有稍知因
果。貪來生榮樂之事。即翻惡爲善。持不殺等
五八十戒即善業也。或厭下苦麁障欣上淨
妙利。修有漏禪定。名不動業。然此三種業雖
勝劣不同。皆由迷心所造。倶有漏攝。故圓覺
經中。結三業云皆輪迴故不成聖道。由是則
知前之三業皆依煩惱所成也。言報應者。應
即是報。既有業種蘊在藏識。因縁會時必須
受報。涅槃經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
有地方所。脱之不受報。尚書云。天作&T008862;猶可
違。自作&T008862;不可逭。由是有業必有報應。然若
推諸業體相都無。及受報時未嘗差錯。惡因
苦果善因樂果。如影如響的無差謬。然泛論
果報六道不同。以類收之但唯三種。謂苦樂
捨。由前惡業爲因。則感三塗苦報。謂地獄餓
鬼畜生也。由前善業爲因。即感人天樂報。謂
四洲六欲也。由前不動業爲因。即感上界差
別之報。即色無色界也。然於三界之中。所受
苦樂之身。是別業正報。所居勝劣器界即共
業。依報正報有生老病死。依報有成住壞空。
器界空而復成。有情死而還生。無始至今聯
綿不絶。迷惑耽戀誠可悲夫。故法華云。三界
無安猶如火宅。由是報因業感。業由惑成。惑
因無明。無明無始一念妄有也。則知三界六
道有情無情。究其所從皆因夢識而有襲習
綸輪者。襲謂承襲即相續義。由惑發業業能
招苦。次第相續故。習謂熏習即相㩭義意明
惑業念念㩭學念念熏習故。唯識云。由諸業
習氣二取習氣倶故名爲習。然此二義必互
相資。謂相續故相㩭。相㩭故相續。故云襲習。
故唯識云。前異熟已盡。復生餘異熟也。譬如
有人襲儒學文。由承襲於儒故。方能學習於
文。又由學習於文故。方能承襲於儒也。相資
之義豈不昭然。綸即綸緒也。謂衆生業種雖
復無邊。終不一時受六道報。報有次緒故名
綸緒也然有兩意。一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故。
二如人種物潤者先生故。輪謂輪轉。謂生已
復死死已還生。生死不停故名輪轉。或天上
死人間生。人間死畜生生等。故無常經云。循
環三界内。猶如汲井輪。然此二義亦互相資。
由綸緒故輪轉。由輪轉故綸緒也。共猶掻繭
抽絲。由彼絲輪轉而不止故。使絲緒起之不
絶。亦由絲緒起之不絶故。使絲輪轉而不止。
或可淪字其義亦通。即沒溺義也。謂於生死
大河。長受沒溺故云淪。涅槃經云。若有衆生
樂諸有爲造作諸業。是人迷失眞常。是名暫
出還沒。疏中且用輪字如向所説。惑業則言
其襲習。報應則言其綸輪。然二二對辨亦互
相資。謂由惑業襲習故。使報應綸輪。實由報
應綸輪故。令惑業襲習。斯則乘因感果依果
造因。因果相資以之不絶。此即十二因縁前
前爲因。後後爲果之義。故唯識頌云。由諸業
習氣二取習氣倶。前異熟已盡。復生餘異熟。
或曰。如是起惑造業受報輪轉時劫長短耶。
故次云。塵沙劫波莫之遏絶也。塵即碎十方
世界之微塵。沙即殑伽河中如麺之沙。謂此
河周四十里沙細如麪。劫波者梵音此云時
分。大劫小劫長時短時延促雖殊通名時分。
莫之者猶不能也。遏絶者止滅也。意言六道
衆生起惑造業受生輪轉已來。將一沙爲一劫
波。沙盡而劫波不盡。又將一塵爲一劫波。塵盡
而劫波無盡。塵沙有限劫波無窮。相續至今。
不能止之滅之。故云莫之遏絶也。然此二段
字句雖多。若論實事不過五字。謂心識惑業
報。其餘並是顯叙眞妄成立輪迴之辭。意謂
本是一心不覺成識起惑造業生死無窮。是
故如來現身説教。故大科云起教縁也。疏故
我下。二別明説教之意。如法華經云。我以佛
眼觀見六道衆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嶮道。
相續苦不斷。乃至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
等。文二。一叙説阿含之意二。一正叙。今初兩句
標佛現身也。故者所以義。我即指佛也。言滿
淨者揀異分淨。以佛無明永盡無念之極故。
覺則覺悟者即指人。謂佛是覺悟之人也。若
梵語菩提此翻爲覺。斯則約法。梵語佛陀此
云覺者。斯則約人。今此辨人故言覺者。亦可
滿字是總。浮覺爲別。者字屬人。即明如來是
滿淨滿覺之者揀諸聖人覺淨未滿。唯佛如
來三障都盡三覺具圓。故號如來爲滿淨覺
者。若以此二。望衆生二乘菩薩諸佛及本性
料揀。有兩種四句。一者衆生不淨。二乘菩薩
分淨。諸佛滿淨本性但淨。二者衆生不覺。二
乘菩薩分覺。諸佛滿覺本性但覺。今於此二
四句中。皆當第三也。現相者。即化身相也。人
中者。即現化之處也。唯向人中示相者。天上
著樂無由發心。三塗極苦正當難處。唯於人
中苦樂相兼。對苦必能發心。所以佛出現化。
天上如病未發。豈須針艾。三塗似膏盲之病。
不足醫治。人中如小瘵所縈。堪可與藥故佛
出現。然如來現相總有四種。謂他受用報身。
大化小化隨類化身等。今明説此教者。即小
化身也。然有八相。謂一從兜率天退。二入胎。
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本六成道
本
入涅槃本此論現身但明成道之相。
次明説法即轉法輪相。佛成道之相。身長丈
六紫磨金容。項佩圓光胸題卍字。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八部擁衞四衆欽崇。巍巍峨峨光
映日月。徳相繁廣不可具陳。此小化身其相
劣弱。若望受用即雲泥有殊。故法華經説。長
者脱珍御服著弊垢衣。珍御之服以喩受用
之身。弊垢之衣即況紫磨金體。蓋以衆生垢
重。不堪見勝妙之身既不能見亦無所聞。則
於衆生都無利益。大悲接物故現小化。亦如
法華經説。窮子見父踞師子床寶几承足。富
貴殊勝威徳特尊。窮子見之竊作是念。此或
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長者見
子默而識之。乃至云。即脱瓔珞細軟上服嚴
飾之具。更著麁弊垢膩之衣。右手執持除糞
之器。以此方便得近窮子。此喩如來隱彼勝
身現於劣相也。疏先説下正明設教。以此方
佛事籍以音聲。若無言教現相何益。教先説
小後方説大。或曰此明般若何論小乘。答雖
同佛言有深有淺。若不對辨安知淺深然一
代佛教不出大乘小乘。乃至圓宗亦大乘攝。
其所宗者皆宗因縁。雖則同宗因縁。於中淺
深有異。小乘即生滅因縁。大乘即無性因縁。
無性因縁者如中論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
是空。空即無性義也。今明小乘故云生滅因
縁。生滅因縁者。諸法縁會即生。縁離即滅。既
生既滅足知無常。然則不無生滅之法。以有
法執故也。然佛出世先説小者有二對治。故
説生滅對治凡夫外道執我。我是主宰義。既
言生滅則知無主。無主無宰則無我也。説因
縁對治外道自然之計。外道所執多執神我。
有作受故兼執自然。既言因縁則非神我自
然也。爲治此二。是故先説生滅因縁。即佛初
成道。始從鹿苑度五倶輪。次度舍利弗目連
迦葉三兄弟等。於十二年間所説。即諸部阿
含等經是也。今悟等者。佛説此法意令衆生
悟四眞諦也。此有兩種因果。謂集是世間因。
苦是世間果。道是出世因。滅是出世果也。苦
即三苦八苦。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謂
生老病死求不得五陰盛愛別離怨憎會。集
即業惑如逐妄中説。滅即有餘無餘二種涅
槃。入經可見。道即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惟岐
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諦者誠實
義。如世間苦集。逼迫和合事無虚謬。名爲實
義。非謂不生不滅名實。即説苦定苦集定集
等。以是義故四皆是也。故遺教經云。日可令
冷月可令熱。佛説苦諦。實苦不可令樂。即如
佛於鹿苑爲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之例也。
三轉者。一示相轉。示謂顯示苦行相等。令其
悟解。云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勸修轉。勸謂誡
勸令其修斷。云此是苦汝須知此是集汝須
斷等。三作證轉。作證謂引已所作令其信受。
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等。意言我
已知已斷已修已證汝等學我。當知當斷當
修當證。如是説已。一類小根之人如言啓悟。
厭生死苦樂求涅槃。發心進修作五停心等
七種方便。斷三界四諦下分別麁惑。得初果
證。乃至進修漸斷三界倶生細惑。證餘三果
得阿羅漢。則令世間因亡果喪出世間因生
果證。法華云。爲求聲聞者。説應四諦法。度生
老病死究竟涅槃。是故疏云。先説生滅因縁。
令悟苦集滅道。疏既除下二結判。我執者。即
於五蘊總相計有主宰。名爲我執。若一一推
求。色等性中不見我體。名爲我空。若見五蘊
之法實有體性。名爲法執。若了五蘊如幻如
化從縁無性。名爲法空。既除者已盡也。以小
乘人聞説生滅因縁不執於我故。云既除我
執。未達者。以未聞説無性因縁。猶計蘊法爲
實故。云未達法空。若具言之。合云既除我執
已達我空未達法空未除法執。今則上執下
空。文影略故入。除我執。便是已達我空未達
法空。便是未除法執故也。疏欲盡下。二敍説
般若意二。一總云大部二。一敍教釋意。病根
者喩法執也。如人有病令人不安。如木有根
能生枝葉。意云二執如病。令諸衆生不得安
樂。若取法執爲病。病即是根持業釋也。若取
我執爲病。是病之根即依主釋。今則病通二
執。根喩法執。以能所依二體異故。我是能依
法是所依。以能從所生故能非根。根唯局所
也。由是凡夫有我執。必兼有法執。二乘有法
執。不必具我執。又二乘無我執則未必無法
執。菩薩無法執。則必無我執。如因迷杌方可
見人等。般若即慧也。爲顯此法故遺言成教。
教即文字。般若即觀照實相二般若也。今約
佛論故。通法教倶名般若也。此中意云。如來
意欲盡衆生有執之病根。方談空宗之般若。
然大乘教法無量無邊。何故此中唯談般若。
謂正能破執大乘初門。二執若除眞性自現。
故唯談此除其病也。故古徳云。華嚴經如治
國之法養性之藥。般若教如定亂之將治病之
藥。二經既爾餘可例知。心境等者。然佛初説
小乘心境倶有。説大乘法相即境空心有。説
般若教即心境倶空。今正明此故云齊泯。心
即心心所法。境即諸識相分。心通能變能縁。
境通本質影像。心境等亡故云齊泯。謂約遍
計則都無所有。如繩上蛇。約依他則縁無自
性。如麻上繩。由心故境由境故心。境滅心
空心如境謝。然諸法雖多不出心境。心境
既泯則一切皆泯也。心經亦云。無眼耳鼻舌
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
界等故云齊泯。即是眞心者顯非斷滅。恐聞
一切諸法泯之皆無。諸法既無應成斷滅。故
此顯云即是眞心。然此心與上心字不同。上
是縁生忘心。即前夢識也。此是常住眞心。即
前鏡心也。爲揀別故。故特言眞。以一切諸法
皆依此心。若離此心無別有法。故經云。一切
世界因果微塵因心成體。心之所現名曰依
他。執之爲實乃名遍計。依計既泯即是圓成。
如繩依麻有蛇託繩生。繩蛇既亡則麻著矣。
此是疏主出般若之密意。若據經文。即但言
諸法皆空。不言即是眞心。故下文云。離一切
相即名諸佛。文雖不彰義實如此。若法性宗。
即直於諸法空處顯出眞心。故圓覺經云。種
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
而有。乃至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故云即是
眞心也。垢淨雙亡者。上言心境染淨已舍。文
未顯彰故重明也。意云非但無諸有漏心境
之法。若於法中染淨之法亦復不有。爲對治
垢染。方彰淨法之名。所治之垢既亡。能治之
淨何立。如無慳貪布施亦遣等。則知若理若
智若因若果。一切行位諸對治門悉皆不有。
垢淨並無故曰雙亡。故心經云。無無明亦無
無明盡等。一切清淨者。此淨與上淨字不同。
上即對染之淨。此名眞空曰淨。以聲聞怖空
故言清淨。清淨即空義也。大般若中。或則云
空或言清淨。然萬法雖多不出心境恐收不
盡。又約垢淨重明。斯則是法皆攝。竟無所遺
故。言一切也。故大般若云。善現般若波羅蜜
多清淨故色清淨。乃至諸佛無上菩提悉皆清
淨。又非謂泯却心境顯眞心了。然後亡垢淨
顯眞空。此乃文家成隔句對。若欲順義。應云
心境齊泯垢淨雙亡一切清淨即是眞心。理
則明矣。謂眞心之中。本無心境垢淨等法。名
之爲空。非謂無於心法成於斷滅。故唯識頌
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
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眞如常如其
性故。即唯識實性。然此與前迷眞習妄。正爲
翻對。若無前意焉起此文。疏三千下。二顯瑞
彰會。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如下所明。瑞即
祥瑞煥明也。佛説此經之時。放大光明照三
千界非不煥然。復現種種奇異之事。有此祥
瑞故。云三千瑞煥。故大般若經第一云。爾時
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加趺坐。入
等持王三昧。安祥而起。一一身分各放六十
百千倶胝那庾多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乃
至云令此世界六種變動盲者得視聾者得聞
等。又云。其諸天人佛神力故。各見於佛正坐
其前。咸謂如來獨爲説法。十六會彰者。然般
若類有八部。謂大品小品放光光賛道行勝
天王文殊問金剛。唐譯六百卷。二百七十五
品。總一十六分。前五無名後十一分有名。前
六分品後十不分品。即初分七十九品。第二
分八十五品。第三三十一品。第四二十九品。
第五二十四品。第六勝天王般若。分一十七
品。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第九
能斷金剛分。第十般若理趣分。第十一施波
羅蜜多分。十二淨戒十三安忍十四精進十五
靜慮十六般若。即大明度無極經四卷。同前
五分。儒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衞經二卷。即第
九分。實相般若即第十分。道行小品各十卷。
同第四分。光讃十卷。放光三十卷。大品三十
卷。皆同第二分。然上諸本開合大部文勢次
緒事理一一皆同。但廣略之異。唯仁王一本。
不在八部之中。疏今之下。二別示今經二。初
略標指如文。二廣序讃二。一序歎幽玄二。一
具序一經詮旨三。句偈下一正序。句有文句
義句。今通此二。偈謂積句所成亦通此二。隱
謂潜隱。即現在無文。如經中多無所斷之疑
文及其住名。略謂少也。即現雖有文而不廣
故。如經中唯有能斷之文及有住義。旨謂意
旨。趣謂旨之所歸。徹理曰深難覺曰微。難覺
有二意。一爲文隱略故義趣難覺。二爲徹理
故甚深難覺然隱略深微之相。即下所云慧。
即返流淨用。約斷執觀空得名。般若正翻云
慧。不云智也。下釋題中廣辨體相。三空者。即
我空法空倶空也。如下經云。無我相人相等
即我空也。我相即是非相等即法空也。離一
切相即名諸佛。是倶空也。二空可知。倶空有
三説。一別觀人法名二空。同一刹那雙觀人
法曰倶空。二即二執既遣。二空亦遣名倶空。
三即能所遣時慧亦無住。即與本性相應。此
時自無人法二相及非法相等名倶空。徹謂
透徹。慧是能徹。三空是所徹。般若照時透過
三空之表。即與本源相應。以本心源非空非
有。爲對人執方説人空。爲對法執方説法空。
爲對二執方説倶空。即空是能對執爲所對。
所對之執既遣。能對之空亦除。空執兩亡方
契本性。若住空境未曰相應。所以疏中特言
慧徹。由是四加行位菩薩。爲取空相不名見
道故唯識偈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
有所得故。非眞住唯識。今既徹於空相能所
兼亡。即同唯識見道頌云。若時於所縁智都
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檀舍萬行
者。梵音檀那此云布施。舍謂舍攝萬行。即菩
薩所行之行。不唯於萬。今擧大數耳。以布施
舍於三施。三施該於六度六度包於萬行。以
本望末故。曰檀舍萬行也。所以佛答修行。唯
言布施。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
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住一十八下。約
二論以叙歎。準無著論中。從佛正説已下。乃
至經終分。爲十八住處。謂第一發心住乃至
第十八上求佛地住。即是修大乘行人。從因
至果安住之處。密示階差者。謂隱密示現行
人修行入位階降差別之相。以經中都無十
八住名。含有十八住義。以不顯配故云密示。
前後淺深不同故云階差也。然階差之相。在
下正宗文前疏文具明。斷二十七疑者。準天
親論。從佛答三問畢。便躡跡斷疑。乃至經終
二十七段。謂第一求佛行施住相疑。乃至第
二十七。入寂如何説法疑。潜通血脈者。潜謂
潜闇。通謂通流。血脈者喩也。以經中多分唯
有能斷之語而無所斷之言。由是文起孤然勢
意斷絶。及尋經旨皆有所因。文雖不彰理且
連貫。以不明顯故曰潜通。其猶人身血脈外
雖不彰内宛流注。約喩顯法故。曰潜通血脈
也。此意見於逐叚敍疑之文。疏不先下。二反
顯不先遣遣者。即反顯慧徹三空之義。謂二
執爲所遣。二空爲能遣。又二空爲所遣。倶空
爲能遣。以倶空遣二空。空病亦空。故云遣遣。
如圓覺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
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
爲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曷契如
如者。曷何也契合也。如如者。即上三空之表。
本源眞性也。二空破執執喪空明空病亦空。
方契本元眞性也。意云。若不先遣遣。即滯有
滯空。何能契合眞如本性。然此語勢亦是御
注序文。彼云咸歸遣遣之旨。盡入如如之妙。
疏故雖下。三順結。如經中度四生即是策修。
無生可度即是無相。行六度即是策修。不住
相布施等。即是無相。如是類例遍於經中。然
度生修行合是有相。今以無生可度無住布施
無法可説無我修善。故順經宗無相之義。一
經前後無不談此。故曰始終。又因心果心咸
皆如是。斯則正策修時無相。正無相處策修。
非謂前後始終皆爾。疏由斯下二結歎四法
幽玄三。一正結歎。若據前正叙歎中。約教義分
能詮所詮。今於所詮之中。別開行果。即四法
足矣。然教密如前句偈隱略。理密如前旨趣
深微。行果二玄前文未顯故宜別明。行玄者。
夫菩薩行不出二種。謂隨相行離相行也。隨
相即同前策修。離相即同前無相。玄者妙也。
若二行抗行。或先或後不名爲玄。二行同時
不相妨閡。乃名爲玄。若唯隨相即同凡夫。若
唯離相即同二乘。二行相資宛符中道。即觀
空而萬行沸騰。渉有而一道清淨。是菩薩行
矣。果立者果即佛果也。此中佛果總有二種。
所謂眞身應身。應身有相。眞身無相。玄者。若
二身各異。相無相殊不名爲玄。以相即無相
無相即相。眞應無閡故曰玄也。所以經中。若
以相觀佛。則是人行邪道。不以具足相發心。
則墮斷滅。以此眞身應身不一不二故使然
也。由斯者因此也。即正指説此一卷經。是密
是玄也。此則結指前文之所明。標爲後説之
所以也疏致使下。二示難了。致遂也使令也。
由前四法幽玄之故遂令諷誦甚多而解者極
少。口諷即讀誦其文也。牛毛喩其多也。妙解
經意乃名心通。麟者瑞獸。君聖則現。角者麟
唯一角。喩悟者少也此有兩重相望。以論多
少。謂麟比牛而已少角比毛而又少。意謂讀
誦者多中之多。通悟者少中之少。疏或配下。
三彰謬解。前四句即但不符聖旨。別作意度
不得圓暢。雖非邪僻亦名謬解。後二句胸談
臆注正是邪謬。前言心通者少不通者多。此
之三類即是不通之相也。此前兩家皆先叙
因。然後結過。配入名相者。謂有疏將法相名
句。配入其中。此則貪著其事。好尚法相也。如
下經云。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乖宗者。以經宗
無相眞空。既以法相解之。寧契經旨。以不順
理名之爲乖。但云一眞者。但猶獨也。以聞説
此經是空無相宗。則首末作離心離境空無相
道理一味銷釋。故云一眞。望源迷派者。望謂
瞻望。源謂水生之處也。迷謂昏迷。派謂流派。
路分曰岐。水分曰派。意云。此經雖宗無相。而
文義千差。今雖符大底宗源。而全乖差別義
理。故云望源迷派已。斯言乃是曉公起信序
文。今雖用之而意異彼。彼則以一心爲源。隨
縁生滅爲派。此則以經宗爲源義理爲派。故
不同也。其餘等者。前則各有一長。此乃都來
邪僻。前則依人依教。此乃率意推胸率爾疎
謬之言。故曰胸談臆注不堪採覽置之言外。
故云不足論矣。就中此釋宇内偏多。疏主云。
予久志斯經。遍詢諸疏親見數十本。或假託
金剛藏。或云志公或云傅大士。或云達磨或
云五祖。或題自名。皆好紙好墨裝飾甚華。其
中文義總不堪採。如釋舍衞國云衞者百靈
衞護。擧一例諸首末皆爾。苟有無限愚人。不
能甄別寶爲至妙。誠可悲哉。故云胸談等。若
將源派約迷不迷。前後相望有其四句。一迷
源不迷派。即配入名相者。二迷派不迷源。即
但云一眞者。三源派倶迷。即胸談臆注也。四
源派倶不迷。即下不攻異端。是此疏也。疏河
沙下。二引文結顯。河沙珍寶者。即經云。如恒
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沙寧
爲多不。乃至此福徳勝前福徳。三時身命者。
即經云。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乃至何況書寫受持
讀誦爲人解説。喩所下有二意。一即於此内
外二財喩之不及。二即如下文云。我念過去
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乃至譬喩所不
能及含茲二意故云喩所不及。豈徒然哉者。
豈者可也。徒者空也。意云可空如此也。意謂
此經句偈隱略有趣深微。尋波討源卒難得。
意。儻悟玄理隨分受持。得福徳多不可思議。
既若如此非聖智不能造其源。常情之流豈
合措意。此文意含兩勢。一驗凡心不曉。二驗
持者福多也。疏且天親下。二述造疏意二。一
示疏論師承有據二。一示論師承斥他添削
梵語提婆盤豆。此云天親。是地前四加行位
菩薩。即無著弟也無著。梵語阿僧佉。是初地
菩薩。即天親兄也。補處即彌勒菩薩。見在兜
率天上次補佛處。號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以二菩薩依禀彌勒菩薩偈頌。造論解經。故
云師補處尊。下懸談廣明。後學下斥其違論。
即無著天親之後。製疏之者也。何疑者責辭
也。添即前云配入名相者。於本論外。加以大
小乘法相行位故云添。棄即前云但云一眞
者。棄却兩論別自解釋也。不知彼人云我勝
菩薩爲。復不知菩薩所造論耶。若言不是我
勝菩薩。亦非不知造論。但以志道參玄忘言
取意。截徑修進不務枝流。誰有心力尋於論
文者。即應責之曰。尋論釋經則推無心力。推
胸率意心力何多。且者約截之辭。以不論所
餘截徑而斥意云。今不論儞有理無理。且論
主是入位上流。復從彌勒所受義句。此蓋佛
佛相傳展轉師授。儞之後學何得固違而自
率意耶。一是凡聖愚智懸隔。二是師父之言。
背智率愚悖師無禮。如父有所作子乃故違。
豈合天道耶。故此引師以斥也。疏故今下二明
今述解不攻異端。今初兩句對非顯。是故今
者。由菩薩展轉相授。所以今之述作不攻異
端。攻謂攻撃。異謂別異。端即端倪。即顯諸家
却是異端也。故云對非顯是。故論語云。攻乎
異端斯害也。已注云。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
歸。異端不同歸也。疏是下二句出其因由。既
用本論釋經。不攻異端明矣。乳非下引經喩。
涅槃第十云。復次善男子。如牧牛女爲欲賣
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復賣與餘牧牛女。
彼牧牛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轉賣與近城女
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賣與城中女人。彼
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詣市賣之。時有一人爲
子納婦。當須好乳以待賓客。至市欲買。是
賣乳者多索價數。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
爾許之直。今我贍待賓客。是故當取。取已還
家煮用。作麋而無乳味。然於苦味中千倍爲
勝。何以故。乳之爲味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
槃後。正法未滅餘八十年。爾時是經於閻浮
提當廣流布。是時當有諸比丘。抄略是經分
作多分。抄前著後抄後著前。前後著中中著
前後。雜以世語錯定是經。今多衆生不得正
見。如彼女人展轉賣乳乃至成麋而無乳味。
然彼經意以喩涅槃。此借用之以喩般若。此
中城内之言語稍漫通。今取最初新搆之乳
未加水者。以爲喩也。或曰。此中豈無疏主自
語應同添水乳耶。答不然。雖有自言但是連
合前後。或引文之端。皆從本義而非添也。疏
纂要下。二示名題。義意在下。諸家至此皆略
判經題。今務簡削繁。下文委釋。三解本文二。
初偈文歸請。將欲製疏恐未上符下合。故歸
請也。意云。法華經説。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
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聖智尚難圖度。
凡心豈可測量。由是祈請加護冀無紕繆。於
中前三句歸敬三寶。後一句祈願利生。初二
字能歸至誠。稽者稽也。首即頭也。尚書云。稽
首拜手。注云。稽首謂首至地也。拜手首至手
也。今則屈頭至地稽留少時。表敬之甚也。又
禮有三種。謂下揖中跪上稽首。今則上禮表
無慢心。然能歸之人必具三業。表佛有天眼
天耳他心知故。謂以身業歸。表佛有天眼見。
以口業歸表佛有天耳聞。以意業歸表佛有他
心知。又圓滿三業善故。成就三輪因故。以未
歸三寶之前。三業悉皆不善。今歸三寶故三
業皆善也。三輪者。謂神通輪記心輪教誡輪。
因中身業歸。果獲神通輪。因中口業歸。果獲
教誡輪。因中意業歸。果獲記心輪。據此即三
業是因三輪是果。三輪之因依主釋也。今言
稽首即當身業。但擧身業餘者自具。謂稱三
寶名。及述所爲事。即口業也。心不虔誠寧肯
歸禮。即意業也。牟尼下。正擧三寶。謂佛法僧
爲福之田。三皆可寶故云三寶帶數釋也。然有
三種。一住持即塑畫等。像佛也。三藏教文法
也。五衆和合僧也。遵守遺言任持像法。名曰
住持。二別相者。佛即三身。法即教理行果。僧
即二乘菩薩。三同體者。覺照名佛軌持名法
和合名僧。於中復有本性觀行融通之異。皆
一法上説之故云同體。於上三中。今所歸者
即別相也。五教之中當其始教以此經屬始
教故。今但取當宗之中能説般若爲佛。所説
般若爲法。發起流通者爲因故非餘教。牟尼
下佛也。梵音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
故不住涅槃。寂默故不住生死。又寂者現相
無相。默者示説無説。此則即眞之應也。大覺
者。覺即是佛大揀餘聖。餘聖雖覺未名爲大。
二乘偏覺菩薩分覺皆非大也。唯佛如來一
覺永覺無所不覺。如大夢覺如蓮華開。迥超
群聖故獨稱大。尊者具上九號爲物所尊。下
文廣辨。能開下法也。於中能字屬佛。開字通
佛及法。謂在佛爲能開。在法爲所開。般若三
空句五字。唯局法也。然於此中具教理行果。
般若果也。以是到彼岸慧故。三空理也。句即
教也理果合論行也。以慧照理是菩薩行故。
發起下僧也。發起上士即須菩提。因興三問
故佛説之。流通上士。即是彌勒無著天親也。
邐迤解釋方始弘傳。上士者高上之士也。或曰
上人。故馬嗚菩薩讃無常經歸敬偈云。八輩
上人能離染。或云大士。故大雲疏云。如斯大
士皆歸命。斯皆通用故隨人稱。疏冥資下一
句。祈願利生也。冥闇資助也。所述即此疏也。
契合也。群機即一切衆生也。然資助加護有
二種。一即顯加。謂現身説法有所見聞。二即
冥加。但得智力無所視聽。今於二中唯求冥
加也。以製疏釋經。唯籍智力但得冥助不須
見聞。以此經云。若以色見聲求是行邪道。爲
順此教故不求顯然。凡所設教皆契理契機。
今不言契理者。以疏是論文已契理故。又疏
主於二利中利他偏甚。今唯言契機者。悲増
之相也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一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二
 長水沙門子璿録 
將釋下。二開章正釋。既蒙加祐心通智明。約
義開章遂申經旨文二。初標列章門。將猶欲
也。此依崇聖寺塵外疏。唯開四門。若準大雲
疏中。即開六門。一明經意。二明宗旨。三明經
體。四辨譯時。五解題目。六釋經文。今雖四門
含六門義。謂此第二攝彼二三。第四攝彼五
六。其餘單攝但小異耳。二依章正釋二。初總
論諸教。如多藥共治一病。二別顯。則如一一
藥各有功能也。初中二。初通赴機縁。酬因者。
酬謂酬報因謂因地。以佛於因地。初發心時
希求無上正等菩提。遂啓四弘誓願。煩惱無
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衆生無邊誓願
度。佛道無上誓願成。於此四中三願皆畢
唯一未圓。誓度衆生衆生宛在。今雖證果不
捨因門。現身説法濟度群品。以報先願故
曰酬因。故法華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
衆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以滿足。化
一切衆生皆令入佛道。酬請者。佛初成道
梵王帝釋等請轉法輪。故法華云。爾時諸梵
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
餘諸天衆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
法輪。如來默然受請。既受其請故。始於鹿苑
終至鶴林。四十九年説諸經教救度衆生。故
法華云。即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等也。顯理
度生者。此二相從合説。然有通別。通則佛以
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別則説四諦
法顯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説六波羅蜜。顯二
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凡夫。令入大乘
道。説一乘法顯法界理。度定性不定性二乘
及地住菩薩并上上利根凡夫。令入一乘究
竟佛道。若據下。二克就佛意。唯爲一大事等
者。法華經具云。諸佛世尊唯爲一大事因縁
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爲
一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衆
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乃至欲
令衆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準天長疏。
解云佛之知見非三非五故云一。廣博包含
故云大。諸佛儀式説此化生故云事。衆生有
此機能感於佛曰因。佛即應之曰縁。故者所
以義。由此一大事因縁。所以佛出於世。開示
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於二。初二句能化。後
兩句所化。能化有二。謂大開而由示。此屬於
佛。所化亦二。謂始悟而終入。此屬衆生。若準
法華論釋。開者雙開菩提涅槃二無上果。示
者別示法身。顯三乘同體。悟者知義別指報
身。二乘不知説令知故。入者因義。修因契入
故。華嚴疏主解云。開者開除惑障。示者示眞
實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體寂。只今悟上眞
理。入者冥於心體。石壁解云。一切衆生皆有
佛性大開也。指云心中了了分明。是佛性曲
示也。斬新領解決定印可不疑。始悟也。一切
念想都亡。終入也。諸家解釋旨趣不同。白璧
黄金各爲至寶。疏後別顯者。近指一卷金剛。
遠關諸部般若。以同宗故。意明有何所以説
無相經。於中五段具列如疏。初中三。初標。
對治者。如病設藥義見序中。我執者有二。一
凡夫情計我。即執五蘊總相。以爲主宰。二外
道神我。即蘊離蘊或大或小。幽靈神聖動用
難思。皆計爲實。故示我執。計一切法實有體
性。名爲法執。然佛説小乘以除我執。今説般
若重爲此者。蓋深必該淺也。由是正除法執。
兼明我空也。由此下。二釋二。初總標。由執起
障煩惱即根隨等。此依我執而起。如前逐妄
中説。所知即根本無明也。故起信論云。無明
義者名爲智礙。即所知障也。此依法執而起。
由煩下。二別示二障過患二。初煩惱障。心不
等者。心本清淨自在。功徳妙用過於塵沙。良
由此障覆蔽不得顯現。故云心不解脱。解脱
者自在義。不唯令心不解脱。復能造業潤業。
業即善惡不動業也。以有業因必招果報即
受生也。受生之處所謂五道。生而復死往而
又來。故云輪轉。輪轉之相已如序中綸輪義
也。反推其源即是我執。故知我執是過患根
本。故要除之。由所知下二所知障。慧不等者。
此即大乘深慧。不論小乘淺慧。此慧若發照
見五蘊皆空。唯是心性離自心外無別有法。
今爲無明覆蔽不得開發。故華嚴云。若不了
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増長一切惡。
不達等者。然諸法性相有別有通。別則如水
以濕爲性以動靜爲相等。通則諸法同以無
爲爲性有爲爲相。由無是慧故不能了之。然
了心即根本智。了性相即後得智。二智不顯
蓋由無明。無明不除不成佛法。故云縱出三
界亦滯二乘等。斯則雖出火宅。猶止化城不
到寶所。若反推其本由於法執。將知法執是
過患根本也。然此二障非謂抗行。皆由一心所
爲。但微著有異。所知則細煩惱則麁。麁細雖
殊都無別體。猶如一水起動成波微著有異。
於中亦有二義。纔動則不能現像。同彼所知。
猛盛則覆舟溺人。況於煩惱。法喩相對昭然
可見。又心慧解脱。約人料揀以成四句。謂心
解脱慧不解脱。二乘也。心不解脱慧解脱。大
悲菩薩也。倶解脱佛也。倶不解脱凡夫也。疏
二執下三結。以前推窮一切過患根本是其
我法二執。二執若遣二障即除。二障若除則
諸過自滅。由是過患之源即其二執。爲除二
執故演斯經。故知此經是大良藥。故心經云。
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等。乃至
云能除一切苦眞實不虚。欲知此經除二執
者。如經云。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是除
我執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除法執也。如
此類例遍於經中。疏二中二。初標可知。二釋
疑者。於理於事猶豫不決。即心所法中煩惱
一數。然有二種。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謂蘊在
藏識未顯發者。名爲未起。現行謂動之於心
或形之於口。名爲現起。遮則遮其種子。不令
起於現行。斷則斷於現行。即自除其根本。其
猶築堤防水傾津溌焔。其義可見。即經下指
經也。然準經即答三問。已展轉而斷起復連
環。故云節節至二十七。然遮斷之言總有兩
意。一則經中有須菩提陳疑處。是現行。即第
二第十一第十九餘無問辭皆種子也。二即
當時盡是現行。望於後代總名種子。斯則斷
現行時。即是遮種子也。然二意中後意稍切。
故二十七疑。皆言斷而不言遮也。疏三中二。
初標。二釋。然汎論業有三種。謂善惡不動。受
有三時。謂現生後。若今世造善惡。今世受苦
樂者。名順現報業。若今世造善惡。次生方受。
名順生報業。若今世造善惡。從第三生已去
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順後報業。今世有人造
善惡業目下無報。便疑無因果者。良由不達
此三時報也。故佛名經云。行善之者觸事轗
軻。行惡之者是事諧偶。致使世間愚人謂之
善惡不分。我經中説有三種報。如上所叙。今
言轉滅者。三中唯轉惡業。以違理故時則通
三。然此惡業受報。準小乘宗説有定不定。如
初篇四重名爲定業。僧殘已下名不定業。以
此對時應成四句。謂時定報不定。報定時不
定。倶定倶不定。若此經説者則不然。以未入
我法名決定業。若入我法名不決定業所言
不定者。或輕或重或受或不受也。問若然者。
何以大般若中。云唯除決定業應受報耶。答
但轉重成輕。非令不受故無違也。如此經云
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爲人輕賤者。是人先
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
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菩提。言先世者有二
意。一前生之前名爲先世。二未持經前名爲
先世。雖通此二後義爲正也。今以三塗之業。
用輕賤代之令報不定。生報現償令時不定。
此皆轉重令輕也。其滅輕不受經則無文。經
雖無文義乃合有。然有兩意。一者以重況輕。
意云。重業既轉之令輕。輕業故宜不受。二則
曾墮三塗之者。出在人中猶有餘業。即貧窮
諸衰等苦。今既不墮三塗則餘業必免。亦是
時報倶不定也。疏四中三。初標。二釋二。初未
説夫爲凡小。佛成正覺者。即菩提樹下三十
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圓。示成正覺也。未説
等者。即成道之後十二年已前。但説人天因
果及四諦縁生。未説三空般若。無妙慧者。妙
慧謂無相甚深般若也。此是法空之慧。以未
説般若未顯法空。故無此慧也。施等住相者。
等於戒忍等四。住於我人衆生等相。及住法
非法相也。既住我法等相。則成世間因果。故
皆有漏也。此説凡夫。依人天教者。或滯二乘
者。設有斷惑證眞。不無厭苦欣樂。縱出三界
亦墮聲聞縁覺之地。此依小乘教者。若準凡
夫兼無麁慧。就勝通説故言無妙慧也。疏故
談下。二已説得爲佛因二。初順釋。即十二年
後。説諸部般若之教詮顯妙慧。妙慧即第六
般若波羅蜜。以法身是眞如妙理本不生滅。
但以煩惱覆之。名如來藏。若妙慧照破煩惱。
眞理顯現成大法身。故説妙慧爲法身因也。
五度等者。五度即施戒忍進定。應身即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之體也。此由積習
五波羅蜜之所感得。故言五度爲應身因。疏
若無下。二反顯。非波羅蜜等者。雖行施等由
無慧導皆成住相。由住相故便成有漏。但成
世間善因樂果。故非佛因也。故菩提資糧論
云。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
羅蜜所攝。疏故須下三結。福慧屬因。即五度
六度是能嚴也。兩足是果。即眞身應身爲所
嚴也。然諸佛果徳。雖無量無邊。以要言之不
過此二。故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衆生。自證無上道。大意謂由無般若
致使施等。非波羅蜜不成佛因。故須福慧二
嚴。乃成兩足妙體。然前五與第六互相資助。
以眞應二果必須具故。其猶膠青彩色。彩非
膠而不著。膠非彩而無色。六非五而無相。五
非六而無因。如經云。應無所住即修慧也。行
於布施即修福也。又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
壽者。即修慧也。修一切善即修福也。此例甚
多。疏五中三。初標。眞應二果者。然諸經論皆
説三身。此中唯明二者。已合攝故。言三身者。
即法報化。如權宗所説。法身是理無漏無爲。
報身是智轉識所成。有爲無漏雖證於理智
且非理。如日舍空。由是理智分爲二也。化身
是影固宜不同。由此説佛有三身也。今言二
者法報合故。以智即是理如光即珠。是故合
説爲眞身也。如淨名經云。佛身無爲不墮諸
數。豈言報體是有爲耶。又涅槃經云。若人言
如來同有爲者。死入地獄。是故此中不説於
三。但言二也。故智論云。佛有二身。一眞身二
應身。亦云生身應身。皆化身也。問法報化等
皆是佛身。法報既其不分。化體何故別説耶。
答法報皆實所以合論。化體唯虚故宜別也。
疏未聞下二釋。謂十二年前小乘之人。唯取
三十二相金色之身。以爲眞佛。不知更有眞
佛。故云但言色相。不知下。以未達法空故。不
知此相但是眞身之中所現影像也。故唯識
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既言是影
則知非眞。故彌勒頌云。應化非眞佛。亦非説
法者。不如等者。若知眞身是實應身是虚。又
了相即無相名爲眞身無相即相名爲應身。
如是見者名如實見。故華嚴云。於實見眞實。
不實見不實。如是解法相是則名爲佛。若不
如是名爲不如實見。疏故此下三結。發明二
果者。如經云。如來説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
發明眞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發明應身也。
又云。則非具足色身。發明眞身也。是名具足
色身。發明應身也。餘例此知。二因等者。眞身
由前慧因證得。應身由前福因證得也。前段
中云。故須福慧二嚴等。即是約果説因。今云
故此發明等。即是望因説果。如是説者。意令
衆生修二種因證二種果也。然前五門展轉
相躡。謂説般若經。本除二執故有第一。二執
雖遣兩疑猶存故有第二。縱使無疑爭奈先
業故有第三。惡業既滅無漏因成故有第四。
因既昭然果證何遠故有第五。由是一經大
意極此五重矣。疏明經宗體者。宗即所詮體
即能詮。今初宗者。尊也。重也。心言之所尚
也。然言由於心故。故肇公云。情尚於空者。觸
言而賓無。毛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餘
皆例此文二。初統明諸教。然此方古今教有
三種。淺深既異所宗亦殊。一儒教主即文宣
王。謂孔丘也。宗於五常仁義禮智信。意以修
身愼行理國理家揚名後代也。二道教主即
玄元皇帝。謂老聃也。宗於自然。自然即融蕩
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虚無也。三釋教主即釋
迦也。宗於因縁。意令識迷破惑證眞起用也。
是故疏云因縁爲宗。然一代佛教通宗因縁。
雖小乘生滅大乘無性淺深有異。大約統論
皆因縁也。然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世間
有二。一内二外。外復有二。一謂種子爲因。水
土人時等爲縁而芽得生。又泥團爲因。輪繩
陶師等爲縁而器得成。二内謂無明爲因行
支爲縁。而生識等五支及生老死二支。前二
器世間。後一即有情世間。故知成此三界世
間。只由因縁二字。二者。出世間有三種。一則
本覺内熏爲因。師教外熏爲縁。而始覺得生。
二始覺爲因。施等五度爲縁。而佛果得成。三
則大悲爲因。衆生爲縁而應化得興。故知出
世間一切淨妙等事。不出因縁二字。故法華
云佛種從縁起。是故説一乘。中論云。未曾有
一法不從因縁生。又云。我説是因縁。能滅諸
戲論。然統收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有義空義
假義中義。雖淺深不同。皆墮因縁也。言有者。
有生有滅也。謂諸法縁會。而生縁離則滅。如
馬勝比丘爲舍利弗説偈曰。諸法從縁生縁
離法即滅。如是滅與生沙門如是説。空者既
屬因縁。則知無體。無體即空義也。故中論云。
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假者如鏡像水月。
雖則不實縁會不得不現。故淨名云。是身如
影從業縁現。中者。以假故非空。空故非假。非
空非假即空即假。名爲中義。故淨名云。説法
不有亦不無。以因縁故諸法生。又如中論都
明有等四義。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
名爲假名亦名中道義。即三乘教中所説。空
有中假等義。並不出因縁。故云佛教統宗因
縁也。疏別顯等者。所謂通中之別。隨何經中
所宗各異。如華嚴法界法華一乘淨名不思
議眞如佛性等也。文三。初約法正立。然般若
種類諸説不同。準智度論説。有三種。一文字
即能詮教。二觀照即能觀智。三實相即所觀
境。羅什後來開爲五種。謂於觀照中開出眷
屬。即隨行五蘊及燸等善根。於實相中開出
境界。即俗諦境。此五中唯觀照持業釋。餘皆
依主。大雲解之五皆持業。謂文字性空即般
若故。眷屬境界同文字故。實相即是法身。起
信論云。依此法身説名本覺故。然雖三雖五
三者爲正。何則般若所照皆實相故不唯眞
如。故智論云。照色等空即名實性。性空實理
離於顛倒非虚僞故。於空見空亦名顛倒。於
空無著乃是實法。色等虚爲誑人眼根。故知
但約不顛倒離虚僞便爲實相。則雙實眞俗
二諦。爲一實相也。燸等眷屬是慧性故。相應
隨行倶觀照故。故知觀照攝眷屬也。由是雖
則説三已攝於五。既符智論。必契深經故三
爲正。然諸家立宗。或爲觀照或唯實相。此并
未當。且此經所詮。一一離相豈唯觀照。又教
化衆生斷疑破執。豈唯實相。由是今疏雙取
爲宗。不一不二者。欲言其一。體用有殊欲言
其二。寂照常倶故非一二。疏以即下。二約喩
釋成。則顯雙取爲正。且本擧能堅能利一金
剛。以喩觀照實相二種般若。若單取觀照則
闕堅義。若單取實相則闕利義。又皆言即者。
釋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
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離理無智離智無理。
故如金剛即堅即利。疏萬行下。三約行結顯。
謂菩薩行中必須具此。若昧實相則難亡分
別。便成住相即墮有漏。若昧觀照則闕智用
便滯偏空。同於二乘。故須二事兼行方契中
道此則如前行玄之義也。由是起信論中止
觀合説。法華經内定慧莊嚴。華嚴明定慧二
事菩薩依頼。涅槃顯定慧不等不見佛性諸
教中説無明邪見自此而生。故華嚴疏云。萬
行忘照而齊修。頓漸無礙而雙入。皆此義也。
二體分三。初標立可知。文字下。二正釋。或曰
諸家所出教體皆取聲名句文。或通取所詮
之法。今何單取文字耶。由是疏云。文字即含
聲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聲即言音。名句文
三即聲上屈曲表示。名詮諸法自性。句詮諸
法差別。文即是字爲二所依也。問四法之中。
文字最居其末。云何攝聲等法耶。答所以能
攝者。有二意。一能顯文字有其三處。謂心上
顯即意識境。聲上顯即耳識境。色上顯即眼
識境。今取初者故能攝之二。有聲未必有名
句文。有文則必有聲名句。前前未必有後後。
後後必有於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
也。以是義故故攝聲等。文字性空下。明攝所
詮理也。謂依於般若顯乎文字。文字本空即
是般若無別文字體也。然有二意。一體屬縁
生無自體故。二非別有一法爲文字體故。此皆
意顯般若是文字體也。其猶鎔金成像。像即
是金也。疏故皆下。三總結含攝之義。如上所
明能所總該故。言理無不盡。此乃文字則該
能詮盡。般若則該所詮盡。詮旨既備故云統
爲教體。疏分別處會文二。初中二。初總示大
部。此經下。二別顯此經。總可知。疏別明中文
三。初正明東土翻譯前後二。初通辨諸譯。流
支者。天平二年於洛陽譯成十四紙。名金剛
般若。眞諦太康元年於金陵郡譯成十四紙。
名金剛斷割。笈多開皇十年於洛陽譯成十
六紙。名金剛斷割。玄裝貞觀二十二年於玉
華宮譯成十八紙。名能斷金剛。義淨證聖二
年於佛授記寺譯成十二紙。名能斷金剛。疏
今所下。二克示所傳。疏天竺下。二因辨西方
解釋異同。轉授天親者。有説云。以天親久習
小乘近從大教。要滌情執故轉授之斷疑執。
顯行位正宗文中可見。疏今科下。三示今科
判依據差別二。初正明科釋所依。兼無著者。
以顯此疏正依天親傍用無著。餘論諸疏義
見開題處。疏題云下。二結成立題所以。不同
淨名集疏備書四聖之名義。即如何晏集解
論語於孔安國馬融等注中當者用之不當者
翦之。今疏亦爾。或雙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
義故兩存焉。疏釋通文義二。初題目二。初釋
所詮三。初釋金剛二。初翻名示相。梵云下。新
云縛左羅。力士所執者如經所説。執金剛神。
梵云諾建那。此云露形神。即此力士也。金中
最剛者。金語通五。此最精堅故安剛字。仍非
人間之物故。云帝釋有之。乃是天上至寶故。
云薄福者難見。正理論云。帝釋有寶名曰金
剛。不爲薄福衆生所見。疏極堅下。二約法辨
義二。初引經論總彰二義三。初總標略辨。爲
有勝能故。云極堅極利喩般若焉。無物下。釋
極堅等相。則知若有一物能壞則非極堅。若
有一物不碎則非極利也。如銀鐵雖堅遇火
則融刀劍雖利斫石則缺。非極堅利也。揀餘
堅利故加極字。疏涅槃下。二引教委釋。涅槃
下引經。無著下引論。難壞即堅義。能斷即利
義。細牢者。細謂揀麁顯是微妙。牢揀可壞堅
固義成。智因即是慧。慧是智之因。智是慧之
果。此約觀照般若説。以微細故能入於惑令
彼滅也。不可壞者。智論云。一切語言名相等
事皆可破壞。唯無相智不可破壞。此約實相
般若説。問實相般若分因果耶。答用有勝劣
故分因果。體無増減因果一如。故普賢觀云。
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
華嚴經疏云。理開體用名大方廣。智分因果
號佛華嚴。疏皆以下。三結顯喩旨。此結所引
經論之意。然先上諸徳皆用此義。資聖云。金
剛者堅而復利。堅喩本覺眞性雖流轉諸趣
而覺性無壞。利喩般若淨照三賢十地貫通
萬行無明惑暗無不壞也。肇云。金剛者堅利
之譬也。堅故物不能沮。利故物無不摧。以況
斯慧。邪魔不能毀堅之極也。萬物皆能破利
之義也。又諸經論説金剛喩定。勝鬘經説金
剛喩智。梵網經以十迴向爲十金剛。仁王謂
十堅心。淨名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脱
得無生法忍。又諸經論説金剛座金剛山金
剛輪。如是等説皆取堅利義也。又晋武帝起
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燉煌有人獻金剛寶。生
於金中色如紫石英状如蕎麥。百錬不銷。可
以切玉如泥。是知堅利之極也。疏眞諦下。二
引眞諦別示六種二。初正明六種。一一以法
合之分明在疏。皆般若之功也。災厄等者。有
厄則災禍必來。有業則苦果定至。厄除則災
禍不起。業喪則苦果不生。隨人所須。有二意。
一則如餘物不能隨所須。金不可爲銀用。羅不
可爲錦用等。金剛則不然要者皆得。法中亦
爾。有漏功徳人不可爲天。富不可爲貧。無漏
不爾隨心所成。二則餘物用之則盡。金剛出
之不窮。法上亦爾。有漏受之則窮。無漏受之
不盡。對日等者。慧即始覺合本覺時。見法無
生名無生智。如起信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
常住即無生義也。火出燒盡世間。使六合空
廓智起斷除煩惱。令大道通同。能清等者。水
清則萬像齊鑒。疑除即佛法現前。空中等者。
昇太虚則不履於地。住眞空則不墮世間。鎖
諸毒者。中毒則令人命終。起惑則永沈生死。
毒除則延年益壽。惑遣則不滅不生。疏傍兼
下。二結示傍正佛所立名本約堅利。如上六
義乃是兼明。諸家至此多不料簡殊濫正義。
若將此六配前五因。即一當第三。二三當四
五。四當第二。五六當第一。疏般若下。二釋般
若二。初翻名略指。般若正翻慧者。以古來諸
徳義翻。爲妙慧淨慧無相慧。此皆挾到彼岸
義。是別相也。或云智慧。今云正翻慧者。即通
相也。即照下。約功用以出體也。照蘊空即是
功用。本覺之慧即是出體。大品云。色如聚沫
受如泡幻想如陽焔行如芭蕉識如幻化。如是
觀者名照蘊空。相應等者。本覺即如來藏自
性清淨心。非新生故言本。不頑暗故言覺。慧
即始覺也。依體起用故云之慧。始即同本故
曰相應。然本覺與慧不一不二。以不二故故言
相應。以不一故故言之慧。故資聖云。妄心見
俗曰無明。悟心照眞爲般若。俗境萬有見心
必異。眞空理一悟自無差。第一義空離照無
理。清淨本覺即理是照。又涅槃云。佛性者名
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此等皆證體
用非一非二義也。然本即實相始即觀照。疏
若約下。二引教廣釋二。初引論別相釋二。初
明總躡三慧。學者即修大乘行人也。初須聞
法生解名聞慧。次則測度所聞評量教理。分
明忍可以印自心曰思慧。然後如聞思處。依
而行之無所乖越名修慧。前二有漏後一無漏。
前淺後深深淺雖殊通名爲慧。是故總收名
爲般若。如人攻文赴擧及第。雖前劣後勝皆
一人也。云云。疏故無著下。二引論文釋成二。
初正釋成。波羅蜜中等者。此明頓悟中漸修
也。慧纔發時照萬法空便到彼岸。名爲頓悟。
由有多生習性。未得念念相應。故須聽聞正
法思惟其義如説修行。方得究竟證入。名爲
漸修。開題中略明也。若唯識中説。則具根後
二智。謂十度中。六通本後四唯後得。六中則
二智皆具。爲分十度。故第六偏取二空本也。
今依無著更加加行智。則通前三矣。金剛斷
處等者。如金剛斷物之處而斷煩惱。非謂金
剛亦通所斷。疏又云下。二配因果二。初雙引
論。上者字論牒所標。下者字疏牒論文。智因
即慧慧果即智也。前雖引用今方解釋。此引
無著也。次引智論可知。疏則聞下二雙解釋。
此明法空深慧。意揀我空慧爲麁淺。不爲佛因
但是二乘因故。般若下出所以。以慧是揀擇
義。揀擇惑障顯無爲故。以因位有惑故須擇
之。乃名爲慧。智但決斷爲義。以果位無惑但
唯決定朗然獨照故名爲智。只是一法受此
兩名。如人破賊爲將功成爲相也。有説。以無
漏智性爲智因。大雲破之。三塗有性何不斷
惑闕細義也。此約妙慧別相以破。若就通相
取亦可矣。以凡是有心皆成佛故。此得是因
也。疏若依下。二引經通相釋。此明字縁字界。
若字是字界。般那都爲縁。若以般爲縁。助於
若界則名爲慧。若以那爲縁。助於若界則名
爲智。如僧人俗人等云云。名殊謂曰智曰慧。
義殊謂決斷揀擇。此中義殊故使名殊也。體
性無別者。皆別境中一也。前三種智皆名慧
故。故智與慧皆如金剛。故薩遮尼乾經云帝
釋金剛寶能滅阿修羅。智碎煩惱山。能壞亦
如是。無常經云。金剛智杵碎邪山。永斷無始
相纒縛。疏波羅下。三釋波羅蜜文三。初約語
對翻。應云下迴梵文。以西域風俗例皆如此
云云青龍云。蜜多者離義到義。元康云。天竺
風俗所作究竟。皆云到彼岸。到離之義次文
明之。疏謂離下。二約義順釋二。初釋義前三
句中。毎句皆上法下喩。意明煩惱如大河。難
可度故。生死如此岸。有情居故。涅槃如彼岸
諸佛住故。則慧是能離能度能到。生死等是
所離所度所到。若欲離此到彼。必須渡於中
流。此約四諦説之。理則明矣。知苦是離此岸。
斷集修道是渡中流。證滅是到彼岸也。此順
小乘義説。下經令入大乘無餘涅槃。即須離
二種生死此岸。乘六度船筏。度三障中流。到
二涅槃彼岸。涅槃等者。以翻波羅蜜爲彼岸
即是涅槃。是故約轉依果。明彼岸義。然生死
即分段變易。煩惱即總該二障。圓寂者義翻
也。謂徳備塵沙曰圓。妙絶相累曰寂。滅度者。
肇云。涅槃者。秦言無爲亦云滅度或但云滅。
然滅與小乘不同。小乘以滅生死爲滅。大乘
以寂滅爲滅。故涅槃云。生滅滅已寂滅爲樂。
然滅唯據果。滅度乃兼因。今則約果標因故
云滅度。所以經中上言涅槃下云滅度。亦是
唐梵雙彰也。涅槃種類下文具明。疏一切下
二通難。此即淨名經文。彼云。若彌勒得授記
者。一切衆生亦應授記。何以故一切衆生即
寂滅相不復更滅等。今用此文以爲難辭。難
意云。衆生既即寂滅。何有離此到彼。今言到
彼者。莫違經耶。但以下釋通。但約翻迷成悟。
便是離此到彼。若悟此已漸除漸證。名爲究
竟。然成波羅蜜要與七最勝相應。如唯識説。
疏若兼下。三順義通結。則是波羅蜜中之聞
思修慧也。疏經者下。二釋能詮二。初翻名。修
多羅或云修妬路。或云素怛覽。此但梵音楚
夏之異耳。義翻者。以修多羅正翻云線。由西
天以修多羅一名召於四實。謂聖教席經井
索線。彼多以華獻佛置之案上。恐風吹散以
線貫之。又見此方聖教。能持佛語得無所遺。
如線貫華故。以線稱目之。就彼處呼曰修多
羅。據此正翻即合云線。此方不貴線稱故翻
爲經。斯則暗符彼方席經。兼順此土儒道之
經。然雖符順彼此。而未免相濫。由是更加契
字以揀異之。然更合於修多羅上加欲底二
字翻爲契經。則唐梵皆足也。契者下二釋義。
詮表下釋契字。詮表義理釋契理也。謂説事
如事説理如理。云云。契合人心釋契機也。謂
令人有所悟解歡喜信受。云云。斯則契理契
機之經依主釋也。文雖是倒意以經是能契
也。經者下次釋經字。初標以佛下釋。如開題
處明已。今唯言經而不言契者。以爲有般若
揀濫。明非道徳等經故不言也。後釋下二釋
經文疏二。初科分。斯則道安法師所判。但是
佛經無問大小皆科爲三。意云序分彰説法
之由致。正宗暢本意之玄門。流通繼遐芳於
萬古。冥符西域今古通遵。此經從如是至敷
座而坐是序分。時長老下至應作如是觀是
正宗分。佛説是經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
證信者即六成就也。顯説聽時處一一分明
以證非謬。令物生信故。發起者。則以事相表
示發起正宗法義也。然此二序更有異名。謂
通序別序。通謂諸經同故。云云。別謂諸經別
故。云云。亦謂經後序經前序。經後序者。佛説
之時未有。結集之時方安立故。經前序者。佛
先發起方説經故疏中三段今初。云云。疏建
立因者。意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佛臨下。佛
將入滅阿難愁惱。阿泥樓豆告阿難言。汝是
持佛法人且須裁抑。汝當往彼咨問後事。阿
難曰。云何後事。阿泥樓豆曰。世尊在日以佛
爲師。世尊滅後以誰爲師。世尊在日依世尊
住。世尊滅後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佛在之日
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遐益後來理
宜結集。一切經首置何等言。阿難承教一一
咨問。今疏影略不載問辭。但書答語也。四念
處者。四即身受心法。念謂念慧。處謂身等。即
是念慧所安住處。則念是能住。身等四處爲
所住。於此四處安住念慧。名四念處住。帶數
釋也。一觀身不淨。即有漏色蘊具有五種不
淨。一種子不淨。乘過去業識種子。攬現在父
母精血。合成身故。故淨名云。是身如幻從顛
倒起。是身如影從業縁現。智論云。是身種不
淨。非餘妙寶物。不從華間生。唯從穢道出。二
住處不淨。於母胎中居生藏之下熟藏之上。
常受熏穢。故智論云。是身如臭物。不因華間
生。不從薝蔔有。亦不出寶山。三自體不淨。合
三十六物以成身故。謂外有髮毛爪齒眵涙
涕唾垢汗便利等十二。次有皮膚血肉筋脈
骨髓肪膏腦膜等十二。中有脾腎心肺肝膽
腸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等十二。智論云。地
水火風質。能盛受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
香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不淨物。故智論
云。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止。如
漏嚢盛物。五究竟不淨。一旦命終胮脹爛壞
臭惡狼藉不堪見。故淨名云。是身假以澡
浴衣食必歸磨滅。智論云審諦觀是身。終歸
於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兒。金光明亦
云。雖常供給懷怨害。終歸棄我不知恩。二觀
受是苦者。受即是心所遍行五中一也。仍有
三種。謂苦樂捨。苦謂苦苦樂謂壞苦捨謂行
苦。問樂受未壞應非苦耶。答以樂是苦因故。
凡夫妄計爲樂元來是苦。問捨非苦樂云何
苦耶。答行蘊遷流逼迫常苦。但以苦樂麁相
所覆常情不知。此微細苦故。此三法倶名苦
也。三觀心無常者。心即縁慮生滅之心。謂心
心念念前滅後生相續不絶。如水流注。故經
中説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九百生
滅。四觀法無我者。法即五蘊。謂五蘊法中一
一推求。即蘊離蘊皆無我也。如上觀之。即能
對治凡夫四種顛倒。謂凡夫顛倒則造業受
生。及此用心自然無咎。以戒爲師者。從其軌
範。但依戒律作止分明。故菩薩戒序云。波羅
提木叉者是汝大師。如來在日無異此也。默
擯等者。佛法慈悲爲無刑罰。比丘惡性唯默
擯之。意令省己知慚自然調伏耳。經初等語
釋在次文。然此四中意在第四文中承便兼
帶前三。疏建立意者。建立如是等言意在於
何。此有三意如疏三段。斷疑等者。智度論説。
佛滅度後諸天王等請迦葉言。乃至云。法城
欲頽法幢欲倒。當以大悲建立佛法。迦葉受
請往須彌頂撃大揵槌諸聖弟子得神通者
皆來集會。迦葉告言。佛法欲滅衆生可慜。待
結集竟隨汝入滅。諸來聖衆受教而住畢缽
羅窟。迦葉入定以天眼觀今是衆中誰有煩
惱應逐出者。唯有阿難煩惱未盡。爾時迦葉
從定而起。於大衆中牽出阿難告言。清淨衆
中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是時阿難
慚恥悲泣告迦葉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
爲侍佛以阿羅漢者不得給侍故。留殘結不
盡斷爾。迦葉告言。汝更有過。佛意不聽女人
出家。爲汝慇勤致請。令佛正法五百歳衰微。
是汝突吉羅罪。佛臨涅槃近倶尸竭城。背痛
疊欝多羅僧敷臥語汝須水。汝不共給。是汝
突吉羅罪。佛昔問汝。若有人好修四神足。應
住壽一劫。若無減一劫。爲汝不對。令佛早入涅
槃。是汝突吉羅罪。汝於一時以欝多羅僧。襯
身而臥。是汝突吉羅罪。汝昔與佛疊僧伽梨
衣以足踏上。是汝突吉羅罪。佛陰藏相。入涅
槃後以示女人。實爲羞恥。是汝突吉羅罪。迦
葉言。汝有如是六種突吉羅罪。應於僧中悔
過。是時阿難脱革屣袒右肩長跪合掌。依六
種突吉羅罪懺悔。懺悔已。迦葉牽阿難出語
言。汝漏盡可來。言訖自閉窟門。是時阿難涕
涙悲泣。求斷結惑靡不精誠。至於後夜疲極
偃息。頭未至枕朗然得悟。三明六通作大羅
漢。却至窟門撃門而喚。迦葉言。汝復何來。曰
我漏已盡。迦葉言。汝若漏盡可縱神通於戸
鑰孔中入。阿難騰身入來禮拜僧足迦葉手
摩阿難頂言。我欲爲汝令汝得道。汝勿嫌恨。
此如蘇秦張儀。云云。然階聖果切在修心。不
如説行事佛何益。狐假虎威宜其止絶。斯意
甚妙詳而警之。時大衆請阿難昇座結集法
藏。既昇座已未發言間。感得自身相好如佛。
是時大衆遂起三疑。故説下既言我從佛聞。
則知非佛重起非他方佛來亦非阿難成佛。
故云三疑頓斷。廣如彼論恐煩略叙也。疏息
諍等者。同爲羅漢徳業頗齊。若云自言固宜
喧諍。疏異邪等者。阿者言無憂者曰有。外道
意云。萬法雖異不出有無。置之經初以之爲
吉。以初吉故今中後亦吉。今則不爾故云異
邪。疏正釋下二。初標列述意。言成就者。謂六
爲能成就。教爲所成就也。疏一信下。二依科
解釋六初中二。初合釋。謂兼次段合而釋之。
此則別義不計六數單釋。謂正釋信成就義。
所引論文有標有釋。佛法下是釋。或曰因何
最初便明其信。故此釋也。信爲能入者。然佛
法無量信爲初基。若無信心寧肯修習。由是
五位之内信位居初。十信之中信稱第一。十一
善法信亦爲先。故知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依
此信本方興解行乃至證入。故華嚴云。信是
道源功徳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斷除疑網出
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今置經首以表信相
爲入法之初也。智爲能度者。菩薩萬行非智
不成。若無智慧即滯有著空。以智爲主不著
二邊。成無漏因獲菩提果。故菩提資糧論云。
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
所攝。信者下正顯。如是二字是信之辭。上皆
智論所釋。又聖下。是劉蚪注無量義經中釋。
此下皆約法説也。顯如者。衆生如隱故沈三
界。欲沈三界只要顯如。故云但爲除如之外
餘皆虚妄。故云唯如爲是。論云除諸法實相
餘皆魔事。有云。始從得道乃至涅槃。其中所
説無不爲如。又有下。即梁武帝解意明。有即
無故不有。無即有故不無。相即同時故名不
二。不二即如也。此約雙融顯如也。如非下。恐
聞有無不二爲如。便謂如體是有是無。故有
遮云如非有無。意明有無即不是。是即非有
無也。此上二解。如字是顯體。是字即無非也。
疏二聞下二。初正釋我聞之義。然我有四種。
一凡夫遍計我。二外道神我。三三乘假我。四
法身眞我。今揀餘者故云五蘊假者。則第三
隨世流布。要簡賓主乃稱於我。阿難已達我
空。實不計執故云假者聞者然大小乘諸論
辨聞不同有云耳根。或云耳識。或云根識和
合故聞。今云。耳根發識則後義也。以根識單
闕皆不能聞云云。然根識聞聲而不聞教。若
準名句唯是意聞。故瑜伽云聞謂比量。然由
耳識縁於聲境與意同時得聞也。然此二識
聞聲名句。實非先後異時。以率爾耳識同時
意識故得聞也。五識皆然。廢別下。或曰既云
耳根發識故聞。合云耳聞。云何經内唯言我
聞。故此釋也。以耳是六根之別我是一身之
總。今廢別耳從其總我。故言我聞。阿難下。二
啇較所聞之法。前二句牒難辭。謂阿難是佛
成道夜生。年至二十方爲侍者。二十年前佛
所説法並具不聞。何得結集諸經皆稱我聞。
有云下通釋。此有三意。有云重説者一也。佛
初命阿難爲侍者。阿難從佛乞三願。一不著
佛退衣。二不隨佛受別請。三請説未聞之法。
佛隨其願故得聞也。得深三昧等者二也。金
剛華仙經説。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力。故
前所説經皆能憶持。與聞無異。故法華經云。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
日所聞。若推下三也。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
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座。其名曰
舍利弗乃至阿難等。是則三中前二權説後
一實論。故言推本也。疏三時下二。一棟顯釋
師資合會者。謂説者教人以道徳曰師。資者
取也。從師之教取而行之也。佛及大衆説聽
具足故云合會。説畢聽畢故云究竟。意取説
無異席貫通首末。故曰一時。佛地論云。此就
刹那相續不斷説聽究竟。總名一時。一時之
語佛自言故涅槃云昔佛一時在尸首林。又
云。我於一時在迦尸國。此則顯説聽能所一
切圓畢也。諸方下。揀時也。不同有二。謂横則
參差不同。豎則延促不同。延促不同如人間
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晝夜上上倍増。故參差
不同者。如倶舍云。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
既然云何定言寅卯辰已日月等耶。又説下。
二會法釋。此是愨公楞嚴疏意。説領即師資
也。下有四對。心竟泯者。以聞法之時妄心不
起。心既不起境即不生。心境兩亡故云泯也。
此即不得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此通依計故
皆泯也。斯則染心俗境一對。理智融者。以聽
法之際能所不分。以動念即乖法體。二皆眞
實故。言融而不言泯也。斯則淨心眞境一對。
凡聖如者。由心分別則見聖見凡。心既不生
誰凡誰聖。相本目盡故言如也。斯則因果一
對。本始會者。妄念起時隔於本始。念既不起
本始自同。攝用歸體故言會也。斯則體用一
對。問此與第二何別。答前智是始覺中根本
智。前理是本覺中眞諦境。若此始本本通眞
俗。始舍本後則前狹後寛也。前爲形染且言
眞境淨智。此爲都明故言本覺始覺也。又前
約分證故云理智融。此約極證故言本始會
也。諸二者。謂心境理智凡聖本始也。皆一者
一義不同。謂心境則泯之故一。理智則融之
故一。凡聖則如之故一。本始則會之故一。義
雖不同倶名爲一。故云一時。疏四主下二。初
翻名。經唯標佛者。以秦人好略故。仍存梵音
者。恐濫菩提故。以菩提云覺則屬於法。今指
於人故言其佛。無相濫失故不翻也。若釋其
義須得唐言。故先翻對也。然覺謂覺察覺悟。
覺悟既照眞本有。覺察則了妄本空。了妄本
空則不逐於妄。照眞本有則不迷於眞。眞妄
既明則能破和合識滅相續心。顯現法身智
純淨也。當爾之時。始本無二唯一覺耳。菩薩
雖亦照眞了妄。未得究竟。猶帶薩埵之名。唯
佛如來所作究竟。故獨稱覺者。起信下二釋
義二。一約體離念釋。然此論明本覺心體性
離諸念。今此引釋果佛者。以果佛之體即是
本覺元自離念。因果雖分離念無別。故以本
覺離念即是佛體。故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
相等。是故在纒名本覺。出纒名究竟覺。始終
體一更無別法。故論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依此法身説名本覺。則以下。疏結本覺離念
是佛體也。然覺下。二約位三義釋。無生滅者。
謂智照眞如如理見故。然有二意。一則心中
無生滅之法。如起信云。如實空者。從本已來
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以念生則染。今既無念
故不相應。二則無者不也。只明此心本不生
滅。即同起信云。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
心即常住。常住即無生滅也。覺他者。此亦始
覺了事即眞。以望自心故名覺他。即同起信
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名字相離心縁相。
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
名眞如。覺滿者。以前二覺有解有證。先後勝
劣存自他之相。未得稱滿。今此圓備不立自
他故稱之滿。若準涅槃經説。自覺者覺自身
有佛性。覺他者覺一切衆生悉有佛性。覺滿
者。若自若他無二佛性故。然常途所説。自覺
揀凡夫。覺他揀二乘。覺滿揀菩薩。此中説者。
自覺便揀二乘權教菩薩。豈唯凡夫。故華嚴
云。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師。自
覺能覺他。故知下。二引論反釋三。初反顯。意
云無念故名覺。當知有念則不名覺也。起信
下二引證。前云心體離念雖通因果今明衆
生不名爲覺。獨顯果人方名覺也。又云下三
順結。正結無念是佛義。以無念是佛。故能觀
無念者。即是向佛智也。疏五處下二。一釋舍
衞。舍衞亦云舍婆提。新云室羅伐悉底。此但
梵音楚夏耳。此城在中印土憍薩羅國縁。南
天亦有憍薩羅國。恐濫彼國故。以城爲國名。
聞物者。謂名聞勝徳珍奇寶物多出此國。謂
具下釋。欲塵即佳麗女色。財寶即珍奇寶物。
多聞謂博通内外典籍。解脱即五通仙人等。
遠離欲也。此即國豐四徳。亦翻爲豐徳也。遠
聞等者。如上四事皆爲外國之所聞知。義淨
下。但證遠聞之義。以有名稱故得遠聞。祇樹
下二釋祇園二。初總指。舍衞國主波斯匿王
有一大臣。名須達多。爲兒聘婦躬至王舍城。
寄止長者珊檀那舍宅。時長者中夜而起。莊
嚴舍宅營辦餚餚膳。須達聞已問言。大士欲請
國王爲婚姻之會耶。答言請佛無上法王。須
達聞已身毛皆豎。復問何等名佛。長者廣爲
説佛功徳。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
徳無上。今在何處。長者答言。在王舍城迦闌
陀竹林精舍。時須達多一心念佛。忽然天明
其光熾盛猶如白日。即尋光處至城門下。佛
神力故門自開闢尋路而往。爾時如來出外
經行。須達見已歡喜踴躍。不知禮法直問世
尊。時首陀天。爲其長者化作四人至世尊所
接足禮拜。胡跪問訊右繞三匝却住一面。須
達見已依而爲之。世尊即爲如應説法。長者
聞已得須陀洹果。後復請佛。惟願臨顧至舍
衞城受我微供。佛即問言。卿舍衞國頗有精
舍容受我否。須達多言。必見垂顧便當營辦。
世尊爾時默然受請。時須達多迴舍衞國。佛
令鶖子同往指授造寺儀式。即須達布金。買
祇陀太子園。祇陀太子施園中樹林。二人共
搆精舍。既訖即執香爐向王舍城。遙作是言。
所設已辨惟願如來受此住處。佛時懸知長
者之心。即共大衆發王舍城。猶如壯士屈伸
傾至祇陀園。是時長者以其所設奉施於
佛。佛即受已即住其中。廣如涅槃經賢愚經
四分律西域記説。須者往檢。今佛於此説金
剛般若經。故云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也。
然須達是主祇陀助成。今樹先園後者。以太
子是儲君須達是臣佐禮別尊卑故爾。眞諦
記説住處有二。一境界處即舍衞也。爲化俗
故。二依止處即祇園也。爲統出家人故。又善
見婆沙云。擧舍衞令遠人知。擧祇園令近人
知。故雙擧也。祇陀下二別釋三。初釋祇陀。戰
勝者亦云勝林。餘如疏。梵語下二釋給孤。謂
少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拯給孤獨名
爲善施。又亦等者。就中孤獨偏所矜哀。其實
餘人亦非不施故也。西國下三釋園字。梵音
具云僧伽藍摩。此云衆園。則僧伽是能住之
衆。藍摩是所住之園。斯則約能要所耳。寺者
司也官舍也。以佛法初來安鴻臚寺。後置僧
舍便以爲名也。疏衆者下文二。初釋標類。名
高謂遐邇稱譽。徳著謂行業恢隆。怖魔者謂
初出家日。飛行夜叉唱乃至魔宮聞故怖也。
以一人出家展轉化度損減眷屬故。然出家
人從因至果三度怖魔。謂出家時發菩提心
時成正覺時。前二但怖。後乃興戈爲佛所摧
莫不降伏。乞士者。謂上從善友乞法以練心。
下從檀越乞食以資身。故智度論云。何名比
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乞士。如經中
説。舍利弗乞食向壁而餐。時有梵志女名淨
目。來見舍利弗云。沙門汝食淨耶。答言食淨。
淨目言。沙門下口食耶。答曰不也。乃至問仰
維方等。皆答言不也。淨目女言。食有四種我
問於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説。舍利弗言。
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名下
口食。有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等不淨活命。
名仰口食。有曲媚豪勢通致四方巧言多求
不淨活命。名方口食。有以種種呪術卜算吉
凶不淨活命。名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種不
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淨目因聞是説
清淨法食。歡喜信解得須陀洹道。如是清淨
乞食活命故名乞士。淨戒者。謂比丘二百五
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有表受無表持清淨持
戒名爲淨戒。有説五義。謂加淨命破惡。今以
乞士即淨命淨戒即破惡故唯三也。理和下。
梵語僧伽此云衆和合。謂理和無違事和無
諍也。千二下。二釋擧數。佛初成道者。即菩提
樹下。示成正覺也。憍陳如等者。餘阿濕鞞摩
訶男婆提婆敷富那婆蹉。準本行經説。佛初
成道梵天王等請轉法輪。世尊受請作是思
惟。諸世間中誰先得度。有五仙人昔日與我
有大利益。堪能受我初轉法輪。復作是念。彼
等五仙今在何處。以淨天眼觀彼五仙在鹿野
苑中。爾時世尊即向彼園廣爲説法。外道身
心悉皆伏滅。所著之服即成三衣。手執缽器
鬚髮自落。經於七日威儀具足。如百夏比丘。
乃至爲轉四諦法輪。得阿羅漢果。迦葉三兄
弟等者。智度論説。爾時第一優樓頻螺迦葉。
在火龍窟爲首。教化五百弟子。二那提迦葉。
領三百弟子。在象頭山修行。三伽耶迦葉。領
二百弟子。在希連河曲。共計千人皆爲世尊
之所降伏求索出家。師徒皆得阿羅漢果。舍
利弗等者。智度論説。摩伽陀聚落有婆羅門。
名檀耶那。而有八子中有一子。名優婆低沙。
即舍利弗也。復有一婆羅門産子名離多。即
目連也。是二童子共爲親友。於刪闍耶外道
所出家。二人同心立其誓願。若復更得勝是
師者。爲我等説甘露勝道必相契悟。爾時世
尊有一弟子名曰馬勝。威儀庠序入城乞食
進止有方。舍利弗見已。隨到所止白言。仁者。
汝是正師爲是弟子。馬勝言。別有大師我是
弟子。又復問言。汝之大師説何法耶。答言。諸
法從縁生。諸法從縁滅。如是滅與生。我師如
是説。時舍利弗聞是語已。即於是處遠塵離
垢得法眼淨。歸到所止爲目連説亦復如是。
二人共相領諸弟子。倶詣佛所求索出家。佛
呼善來鬚髮自落袈裟著體。執持應器成比
丘相。於聲聞衆中。智慧神通各得第一。是二
百眷屬。悉得出家即受具戒。乃至得成阿羅
漢果。耶舍等者未檢。此常隨等者。以此諸人
先並事外艱苦累劫一無所證纔遇見佛便得
上果。感佛恩深故常隨也。然具四衆及龍天
等。今但顯一隱餘流通分中自倶者下。前則
標指約主望衆故言與。此則都結主衆通論。
首末相望事不異也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二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三
 長水沙門子璿録 
二發起下二。初叙意。戒能下。以戒是防非止
惡義。定是寂靜不動義。慧是明照揀擇義。但
能防非心即不動心。若不動慧乃分明。世出
世法無不鑒照。其猶海中欲現萬像必要水
清。欲求清水無過水靜。欲得水靜勿令起波。
止波如戒水靜如定水清如慧。所現萬像如
一切法。喩中則水若不起波則水靜。水靜則
水清。水清則現萬像。法中則心不起非則心
寂。心寂則照知萬法。法上但唯一心。喩上但
唯一水。法喩相對義則昭然。故經云。尸羅不
清淨。三昧不現前。此則戒資定也。圓覺云。一
切諸菩薩。無閡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此則定
發慧也。疏戒中七節如疏。一化主倶上九號
者。以佛有十號世尊當第十故。云具上九號。
十號者。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
五善逝世間解六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
師九佛十世尊。二化時當日初分者。謂一日
夜十二時總成四分。一初分即寅卯辰。諸天
食時。二中分即已午未。人法食時。三晡分即
申酉戌。神鬼食時四夜分即。亥子丑畜生食
時今言辰時。即初分之後際也。唐周二譯皆
言日初分。斯則時勝也。此時則乞求不難。以
太早太遲皆難得故。若非時乞食欲施即無
不施又愧。便成惱他。乞之不得亡餐又饑。是
惱自也。三化儀下。謂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即
五條名下品衣。亦名行道作務儭身等衣。二
欝多羅僧。即七條名中品衣。亦名入衆説法
衣。三僧伽梨。即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名上品
衣。亦名福田衣。製像水田見生福故。入王城
聚落即著此衣。今以入城乞食故著也。天王
缽者。梵語缽多羅。此云應量器。是過去維衞
佛缽。入涅槃後龍王將在宮中供養。釋迦成
道龍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爲四缽。
各得一缽以奉如來。如來受已重疊四缽在於
左手。以右手按合成一缽。此是紺琉璃石缽。
持用乞食也。佛出行化須。著衣持缽者。爲離
苦樂二邊故。諸在家者。好尚錦綺華潔衣服
寶器増長放逸。太著樂邊。出家外道苦行尼
乾裸形手捧飯食致招訶醜。太著苦邊。佛處
中行故著衣持缽也。四化處者。園是所住處。
國是所化處之往也。今行化故出祇園入舍
衞也。處廣等者。準西域記。國周六十餘里。内
城周二十里故云處廣。智度論云。居家九億
故曰人多。五化事者此釋經中乞食兩字。頭
陀下。或曰佛爲教主何須乞食。故疏釋也。頭
陀此云抖擻。抖擻煩惱故。然頭陀有十二種
事。謂常乞食阿蘭若乃至樹下坐露地塚間
坐等。今則一也。若行此事獲大功徳。佛現斯
軌令人効之。頭陀既獲功徳。放逸足明尤過。
世尊尚自乞食。餘人豈合懈怠。慚恥愧悚自
然行之。同事攝者。則四攝法之一也。又佛自
乞食。準纓絡經説有十意。一止苦故。謂盲得
見。二得樂故。謂一瞻一禮生無量福。三除慢
故。謂衆生見之不生我慢。四滿缽願故。富欲
施多缽則爲空。貧欲施少缽則爲滿。五鬼神
供養故。六障閡者見佛故。老病貧賤悉皆得
見佛也。七示天王所獻缽故。八作軌模故。九
絶誹謗故。十令弟子不畜八不淨物故。有此
十意故自乞食。纓絡女下通難。前引經難。今
所下釋通。淨名下但證上乞食不食之義。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