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手杖論 (No. 1657_ 釋迦稱義淨譯 ) in Vol. 32

[First] [] 505 506 50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657

手杖論一卷
  尊者釋迦稱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世間一類有情爲無慧解便生邪執。由彼沈
淪生憐愍故。今造斯論。頌曰
    設於平坦道 有歩歩顛蹶
    爲此等愚蒙 談玆手杖論
論曰。一一世尊出現於世。而便寂滅阿僧企
耶諸有情類。然諸有情無有終際。猶若虚空。
無邊性故。此是世親菩薩之所述理邊。謂斷
割爾許數量。是一義故。爲遮此故。故曰無
邊。所言終者。是盡了義。爲此便無所立能立
不相離過。宗言無終。因云無邊。是宗一分
過也。有異論者作如是説。許未曾有新生有
情。猶如神村。如彼計云。如林薄等雖有衆
多斫伐等費見摧殘已而更新生。因無窮盡。
由斯定許別有未曾新起有情。略詮述故。如
略詮中作如是説。因問致答。命藥軍曰。有
舊有情。有新衆生。如是廣説。是故決定應
如是許。若異此者。如油麻等聚無新添數
損減必定見其有終盡故。爾者如若許有
未曾有情今始新起 此即便成許其生死有
最初也。若許有始彼即便有無因之過。既許
無因一切皆應無因而有。此是阿遮利耶之
本意也。彼復於此而爲答曰。由有於子造相
屬業。善不善二法等種子。阿陀那識羯刺羅
等事。此謂最初。而得生起。既屬著已。由近
善惡自造諸業而入流轉。或出涅槃。斯乃善
順縁生道理。即是僧塞迦羅八底也。毘若
南婆薄八底也。社底既有斯義。如何強逼許
有新生有情。論者便成生死有最初失。有別
論者曰。此非雅答。何爲也。若容有新生。彼
便有増剩。由増待其減。初者是無因。若云
此新有情曾不了知生死意趣。但由他業爲
縁力故忽爾得生。若如是者。彼諸有情今受
流轉。一一刹那展轉相生。便成増剩。由斯
道理彼新生論。便應許有。初一有情。由許
増者。待其減故。一切時中許有新生衆多有
情。是諸情數定有其増。前前刹那待其減故。
若如此者能減轉少。乃至將終成唯獨一。然
此最初不待餘業。便成最初。是無因有斯固
不能辨無因過。若言必定有増剩者。可招此
過。有加無費是増剩因。如慳人物。然諸有
情有其減理。何者一一佛圖嗢波柁。而令無
算衆多有情入於圓寂。亦不如是。頌曰
    佛出難遭故 信教亦難逢
    生因既易得 脱理相不同
論曰。由佛出世實是難逢。如論中説。於初
無數劫中已曾承事五个七十千佛。第二六
*个七十千佛。第三七*个七十千佛。成佛資
糧極難得故。如有頌
    無數百苦行 無數善根生
    進無數長時 斷無數煩障
    得一切種智 淨除諸障惱
    成無上世尊 如開篋觀寶
縱許或時逢如知出世。彼之所演清淨法律。
敬信之者誠復難得。由彼信心於八暇處方
能具足。然彼最是難得性故。然生起因是極
易得。謂惑及業。此之因縁隨在何時。多現
前故。此之煩惱有三種縁。一隨眠未斷。二纒
境現前。三於彼起不如理思。此爲凡愚多所
樂著。然而諸業但由能造屬著。因者亦非難
得。或可有時而得解脱。欲將少費答。彼新増
固亦未能免便成過。理不相應。頌曰
    器界無増數 容成有減時
    生死既無初 此應成大迮
論曰。若容有新生應流至。此由非器世界。
如有情世界而有増理。横竪世界安布定數
容有減時。如劫壞時。有界空故。如有説云。
猶如天雨注。若伊沙無間無缺從空注墮。如
是東方無間無缺。有諸世界或成或壞。如是
等然非有情新生新長。有其限齊。然而薩埵
増多數無窮極。理不相容。更互逼迫受迮苦
耶。今更設問。新生論者。所許未曾有情忽
起。藉餘業力識乃得生。爲是熏耶爲不熏
*耶 若言熏者。從其屬著新生識熏便成體。
是一多過起。凡論熏習須共雜染及清淨法
同生同滅。依止此已作彼生因。非彼有情
先有生因。令彼二法可共生滅。依止此已作
彼生因耶。然而能爲屬著者。識與前二法同
生同滅。爲彼生因。頗無違失。若爾最初識
許熏習。其屬著者如前刹那。是此因故。次
後刹那亦應如是。若異此者熏習之法理不
成故。由斯道理。其父用功而得解脱。或復多
聞。子不施勞應同其父。或時如子父亦應然
如斯等類過失轉多。悉皆招得
若言不由熏多種功能自起。若轉救云。爲無
染淨。同生滅故。依彼作因。有如前過。而
但取能屬著者。因縁合故。爲増上縁。爲無根
源彼得生起。此義固無不生果失。若爾功能
與果滅。猶若業功能。彼諸貪等所有功能。既
酬果已並皆息滅。如異熟業自有功能。既生
果已隨即淪喪。若異此者。便成無盡之愆。此
亦如是。縱爾何失以不許投餘種解脱不勞
勤故。貪等功能既其滅已。離此所有貪等
功能。望自自果更不許其投新種子。由種斷
故。縱不修習聖道便成圓寂。此便符順。善見
天言。苟出私懷讃揚非法。如彼言曰
    我觀群衆類 髴心并髴身
    離諸歡樂欲 別求除苦因
    但須耽妙樂 何勞作餘見
    即將貪染心 便招涅槃理
轉復生過業無用故。如略詮云。有三種福業
事。所謂施性戒性修性。於此發起勤勞修習。
誠無用耶。何故如是。以和合功能果自起
故。若諸福事將欲滅時。於阿頼耶識置異熟
熏。後時此熏隨其自用得助生因。和合當生
未來異熟。爾者所用劬勞營彼福事果不虚
也。若也於先不修善業。藉彼屬者爲其縁故。
異熟功能忽然生起。從此能生現法。生後所
有異熟苦身勤修同前無用
又二種業思及思作善不善及以無記。如斯
等類並成虚設。若言已後熏。及除阿陀那識
最初刹那。乃至違縁未生已來。於自相續
熏其貪等。如是便無所徴諸過。若如是者。先
時熏亦爾將其自熏習此併盡成陳。若不爾
者如何與彼作生因耶。出世之智雖不曾得。
但以墮在自相續中。所有似説二無性智。共
許從此熏習之處而作生因。此聞之熏是極
清淨。法界等流之體性故。法界即是如來法
身我法二無性解。是法界所流果。法謂法
身。界即因也。是出世間諸法之界。謂能
持彼熏習性故。及斷煩惱所知二障所有餘
習。名極清淨。其聞熏習。是似彼果。彼爲増
上縁而得生起故。同彼體性故。如有説云。諸
初發心菩提薩埵所有正聞熏習種子。雖曰
世間。應知即是法身所攝。室羅縛迦鉢羝迦
佛陀應知即是解脱身攝。是故定知。雖是世
間而能親作出世間心之種子也。説法之義
似相分識。雖現是無。而從其章依其句義。
顯彼所有相屬道理。示以一篇類諸餘頌咸
亦同耳。於此斷章雖無支分爲令解了。若爾
何過此併成陳。如於其後先亦同然。但是墮
在自相續中。以其貪等而熏著之。若如是者
即從先生種子而得生起。彼復從先。彼更由
先。斯乃薩婆石掲。盡從陳種而生。所執新生
便成無氏。據此便能立有先世
    天授初眼識 定從餘識來
    識性故應知 猶如於後識
    假令滅定起 心彼亦攝居
    宗内以理性 同無不定過
    諸心心起法 共許四縁生
    爾立最初心 何謂等無間
心心起法從四縁生。阿毘達磨理成決定。爾
者汝之所許最初起心。何者是其同無間縁。
亦非在他相續之中。所有心聚與自心聚。爲
縁應理。少多不同故。更有定理。諸生有染論
地煩惱。今汝所許生有染心。便非自*地
煩惱。縱於三世境生理不能成。且非過去。
不曾經故。亦非未來。由想曾經起願求故。
復非現在。由其意識自在而起。便成無有聾
盲等故。復爲五根及諸趣命根皆是異熟。汝
便非異熟。奇異善談經。然而説云。内五有
熟養。故知眼等五根異熟性成五趣。亦是異
熟體性。略詮爲量故。有説。具壽諸那洛迦。由
其漏惱現前力故。遂便造作生捺洛迦業。令
數増長。具壽謂身語意曲穢濁業。命終便於
可惡賤處令其異熟色受想行識被極煎煮。
異熟生已名那洛迦具壽。此中離彼法外。無
別那洛迦而可得也。言彼法者。即是異熟生
建陀義。此處聚言。非無差別。此義即是
遮其實。我能馳諸趣義准應知。意但攝取別
異聚也。所云異熟生者。有情名體。雖不差
殊爲明有異熟者。謂五聚内善惡無記不是
趣性。非是熟報。若彼亦是趣體者。即應現
造生捺洛迦。諸不善業或數増長。此即應名
那洛迦。爲此諸識趣之體性。但是無覆無
記。名爲有情。於對法中亦如是説。又云。
命根是毘播迦。思擇命根必定但唯是其異
熟。然瑜伽論要立諸法皆異熟識。曾無一法
越異熟性故。然汝新起有情論者。便成根等
不是異熟。彼新有情生受後受所有諸業。先
非有故。現法受業。當爾之時弗容有故。由
殊勝等因乃無故。亦復便成餘所作業令他
招報故。奇異善談經者。將斯戲調意欲
渠。不善經論呈自胸臆。違阿笈摩故
手杖論一卷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505 506 50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