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倶舍論 (No. 1558_ 世親玄奘譯 ) in Vol. 29

[First] [Prev+100] [Prev]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行相。隨在何世自世境。若不生法通縁
三世。既唯勝解作意相應。此觀理應唯是有
。通離染得及加行得。由有曾得未曾得
故。説不淨觀相差別已。次應持息念。此
差別相云何。頌曰
    息念慧五地 縁風依欲身
    二得實外無 有六謂數等
論曰。言息念者。即契經中所説阿那阿波
那念。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
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内風
身義。慧由念力此爲境故名阿那阿
波那念。以慧爲性。而説念者。念力持故於
境分明所作事成。如念住故。通五地
謂初二三靜慮近分中間欲界。此念唯與
相應故。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此念治尋故
倶起。喜樂二受能違專注。此念於境專
注故成。由此相違故不倶起。有説。根本下
三靜慮中亦有捨受。彼説依八地。上定現
前息無有故。此定縁風。依欲身起。唯人天
趣除北倶盧。通離染得及加行得。唯與
實作意相應。正法有情方能修習。外道無有。
説者故。自不微細法故。此相圓滿
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
謂繋心縁入出息加行。放捨身心
念憶持入出息數。從一至十不減不増。
心於現。極聚散故。然於此中
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増失。於
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
若離是三種過失名爲正數。若十中間
心散亂者。復應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
乃至得定。隨謂繋心縁入出息加行
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
息入。爲遍身。爲一分。隨彼息入
喉心臍&MT01545;髀脛。乃至足指念恒隨逐。若
息出身爲一磔一尋。隨至方
念恒隨逐。有餘師説。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
吠嵐婆。此不理。此念眞實作意倶故。止
謂繋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
所樂處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爲
冷爲煖爲損爲益。觀謂觀察此息風已。
兼觀息倶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
五蘊以爲境界。轉謂移轉縁息風
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淨
謂昇進入見道等。有餘師説。念住爲初金剛
喩定爲後名轉。盡智等方名淨。爲六相
故。説頌言
    持息念應知 有六種異相
    謂數隨止觀 轉淨相差別
息相差別云何應知。頌曰
    入出息隨身 二差別
    情數非執受 等流非下縁
論曰。隨身生地息彼地攝。以息是身一分
故。此入出息轉依身心差別。以無色
羯剌藍等并入無心定及第四定等
此息於彼皆不轉故。謂要身中有諸孔隙
入出息地心正現前息於爾時方得轉故。
第四定等及初生時息最先入。入第四定
及後死時息最後出。息有情數攝。有情身
分故。非有執受。與根相離故。是等流性。同
類因生故。非所長養。身増長時彼損減故。非
異熟生。斷已後時更相續故。餘異熟色無
是故。唯自上地心之所縁。非下地威儀通果
心境
*説一切有部倶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毘達磨倶舍論卷第二十三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二
是已説入修二門。由此二門心便得定。
心得定已復何所修。頌曰
    依已修成止 爲觀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觀身受心法
    自性聞等慧 餘相雜所縁
    説次第隨生 治倒故唯四
論曰。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爲毘鉢舍那
四念住。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
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爲
。一切有爲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
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爲共相。身自性者。大
種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顯。法自性者。除
三餘法。傳説。在定以極微刹那各別觀
身念住滿。餘三滿相如應當知。何等名
四念住體。此四念住體各有三。自性相雜
所縁別故。自性念住以慧爲體。此慧有
。謂聞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相雜念
住以慧所餘倶有體。所縁念住以慧所
縁諸法體。寧知自性是慧非餘。經説。於
身住循身觀身念住。餘三亦然。諸循觀
名唯慧體。非慧無循觀用故。何縁
慧立念住名。毘婆沙師説。此品念増故。
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
理實應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
慧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作是言
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觀。縁身念得住乃至
廣説。世尊亦説。若有身住循身觀者念
便住不謬。然有經言。此四念住由何故集。
何故滅。食觸名色作意集故。如次令
受心法集。食觸名色作意滅故。如次令身
心法滅。應知彼説所縁念住念於彼得
安住故。又念住別名隨所縁自他倶相
異故。一一念住各有三種。此四念住説次
生。生復何縁次第如是。隨境麁者
故。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
初。然貪於身樂受。欣樂於受
心不調。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故觀受等
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
顛倒。故唯有四不増不減。四中三種唯不
雜縁。第四所縁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
雜縁。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爲
雜縁。如是熟修雜縁身等法念住已。復何
所修。頌曰
    彼居法念住 總觀四所縁
    修非常及苦 空非我行相
論曰。彼觀行者。居總雜法念住。總觀
所縁身等四境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
我。修此觀已生何善根。頌曰
    從此生煖法 具觀四聖諦
    修十六行相 次生頂亦然
    如是二善根 皆初法後四
    次忍唯法念 下中品同
    上唯觀欲苦 一行一刹那
    世第一亦然 皆慧五除
論曰。修習總縁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
上上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
根生。名爲煖法。此法如煖立煖法名。是能
惑薪聖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爲煖。
此煖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及
能具修十六行相。觀苦聖諦四行相。一
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觀集聖諦四行
。一因二集三生四縁。觀滅聖諦四行
。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觀道聖諦四行
。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相差別如後當辯。
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増長至成滿時
善根生名爲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
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爲頂法。或
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故。説名爲頂。此
亦如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如
是煖頂二種善根。初安足時唯法念住。以
故名初安足。謂隨何善根以十六行相
最初遊踐四聖諦迹。後増進時具四念住。諸
先所得後不現前。於彼不欽重心故。此
頂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増長至成滿時
善根生名爲忍法。於四諦理能忍可中此
最勝故。又此位忍無退墮故名爲忍法。此
忍善根安足増進皆法念住。與前有別。然此
忍法有下中上。下中二品與頂法同。謂具
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上品有
異。唯觀欲苦世第一相隣接故。由此義
。煖等善根皆能具縁三界苦等義已成立。
簡別故。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
一聖諦行相所縁漸減漸略。乃至但有二念
作意惟欲界苦聖諦境。齊此以前名
忍位。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刹那
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上品忍無
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欲苦諦
行相唯一刹那。此有漏故名爲世間。是最勝
故名爲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爲
世第一法。有士用力同類因聖道生。
故名最勝。如是煖等四種善根。念住性故。
皆慧爲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然除彼得
諸聖者煖等善根重現前故。此中煖法初
安足時。縁三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
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縁滅諦法念住現
在。修未來一。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由
此種性先未曾得。要同分者方能修故。後増
進時縁三諦。隨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
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縁滅諦法念住
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
。由此種性先已曾得。不同分者亦能修
故。頂初安足縁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
。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後増進時
三諦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
現在。修未來十六。縁滅諦法念住現在。
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忍
初安足及後増進。縁四諦法念住現在。修
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然於
増進所縁時。隨略彼所縁彼行
。世第一法縁欲苦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
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無異分故。似
見道故。已辯所生善根相體。今次應
差別義。頌曰
    此順決擇分 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 依欲界身
    三女男得二 第四女亦爾
    聖由失地捨 異生由命終
    初二亦退捨 依本必見
    捨已得非先 二捨性非得
論曰。此煖頂忍世第一法。四殊勝善根名
決擇分。依何義立順決擇分名。決謂決
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
能斷疑故。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分謂分段。
此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
決擇分名。此四爲縁引決擇分。順益彼
故得彼名故。此名爲順決擇分。如是四
種皆修所成。非聞思所成。唯等引地故。四中
前二是下品攝。以倶可動猶可退故。忍中品
攝。勝前二故。有世第一爲其上故。世第一
法獨是上品。此四善根皆依六地。謂四靜慮
未至中間。欲界中無。闕等引故。餘上地亦
無。見道眷屬故。又無色界心不欲界故。
欲界先應遍知斷故。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
蘊異熟圓滿因。不牽引。憎背有故。
或聲爲二有異説。謂煖頂二。尊者妙音
説。依前六及欲七地。此四善根依欲身起。
人天九處除北倶盧。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後
天處亦續現前。第四善根天處亦起。此
初後一刹那故。此四善根唯依男女。前
三男女倶通得二。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依
男唯得男身善根。已得女身非擇滅故。聖
此地此善根。失此地時善根方捨。失
地言顯遷生上地。異生於地若失不失。但
衆同分。必捨此善根。初二善根亦由退
捨。由死退捨唯異生非聖。由失地捨唯
聖非異生。忍及世第一異生亦無退。依
本地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
生死心極猛利故。若先捨已後重得時。所
得必非先之所捨。如捨已重得別解脱律
。以曾熟修大功用成故。若先已得
等善根經生故捨。遇分位善説法師便
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本修。失退二捨非
得爲性。退必起過。失不必然。得此善根
何勝利。頌曰
    煖必至涅槃 頂終不
    忍不惡趣 第一入離生
論曰。四善根中若得煖法。雖退斷善根
無間業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
故。若爾何殊順解脱分。若無障礙
近。此與見道行相同故。若得頂法
退等而増畢竟不善根。若得忍時雖
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増無退不無間。不
惡趣。然頌但説不墮惡趣言。義准已知
無間業。造無間業者必墮惡趣故。忍
位無退如前已辯。此位不諸惡趣者。已
彼業煩惱故。若至忍位少趣生處
身有惑中不生法故。趣謂諸惡趣。生謂
卵濕生。處謂無想北倶盧大梵處。身謂扇搋
半擇迦二形身。有謂第八等有。惑謂見所斷
惑。此於下上位所應而得。謂於下忍
惡趣不生。所餘不生至上忍方得。得
第一法。雖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
頌雖命終捨。既無間入正性離生
義准已成。無命終捨。何縁唯此能入離生。已
異生非擇滅故。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
故。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聲聞等種性別
故。隨何種性善根已生。彼可移轉向餘乘
不。頌曰
    轉聲聞種性 二成佛三餘
    麟角佛無轉 一坐成覺故
論曰。聲聞種性煖頂已生。容可轉成無上正
。彼若得忍無成佛理。謂於惡趣已超越
故。菩提薩埵利物爲懷。爲有情必往
。彼忍種性不迴轉。是故定無成佛
。聲聞種性煖頂忍三。皆有轉成獨覺
。在佛乘外故説爲餘。麟角佛言顯
角喩及無上覺煖等善根。並無移轉向餘乘
。皆以第四靜慮依。一坐便成自乘覺
故。第四靜慮是不傾動。最極明利三摩地故。
麟角喩無上覺所依。此中覺言顯
無生智。後當辯。此是菩提性故。言一坐者。
煖善根乃至菩提不于座。有餘師説。
不淨觀于座乃至菩提。有餘獨覺
麟角喩。起彼種性初二善根。轉向餘乘
理無遮礙。頗有此生創修此行即此生引
起順決擇分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順解脱分 速三生解脱
    聞思成三業 殖在人三洲
論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脱
。諸有創順解脱分。極速三生方得
。謂初生起順解脱分。第二生起順決擇
。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脱。譬如種苗
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熟解脱三位
亦爾。傳説。如是順解脱分。唯聞思所成。通
三業體。雖最勝唯是意業。而此思願
攝起身語亦得名爲順解脱分。有
一戒等深樂解脱。願力所持便名
*殖順解脱分。*殖順解脱分唯人三洲。餘厭
離般若如應無故。遇佛出世*殖此善根。有
餘師言。亦遇獨覺。已因便説順解脱分。入
觀次第是正所論。於中已明諸加行道世第
一法爲其後邊。應説從斯復生何道。頌曰
    世第一無間 即縁欲界苦
    生無漏法忍 忍次生法智
    次縁餘界苦 生類忍類智
    縁集滅道諦 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 名聖諦現觀
    此總有三種 謂見縁事別
論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縁欲界苦聖
諦境無漏攝法智忍生。此忍名爲苦法智
。爲此忍是無漏故。擧後等流以爲
標別。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
花果樹。即此名正性離生。亦復名
正性決定。由此是初入正性離生亦是初
正性決定故。經説。正性所謂涅槃。或正
性言因諸聖道。生謂煩惱。或根未熟。聖道
能越故名離生。能決趣涅槃。或決了諦相
故。諸聖道得決定名。至此位中説名爲入。
此忍生已得聖者名。此在未來異生性
謂許此忍未來生時有此用餘。如燈及
生相。有餘師説。世第一法捨異生性。此義不
然。彼此同名世間法故。性相違故。亦無
失。如能害怨命。有餘師説。此二
共捨。如無間道解脱道故。此忍無間即縁
欲苦法智生。名苦法智。應知此智亦無
漏攝。前無漏言遍流後故。如欲界苦聖
諦境苦法忍苦法智生。如是復於法智
無間總縁餘界苦聖諦境類智忍生。名
苦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縁此境類智生
苦類智。最初證知諸法眞理故名法智
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以後隨
而證境故。如苦諦欲界及餘法類忍
法類智四。縁餘三諦各四亦然。謂復於前苦
類智後。次縁欲界集聖諦境法智忍生
集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縁欲集法智
。名集法智。次縁餘界集聖諦境類智
忍生。名集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縁此境
類智生。名集類智。次縁欲界滅聖諦境
法智忍生。名滅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縁
法智生。名滅法智。次縁餘界滅聖諦
類智忍生。名滅類智忍。此忍無間即
此境類智生。名滅類智。次縁欲界道
聖諦境法智忍生。名道法智忍。此忍無
間即縁欲道法智生。名道法智。次縁
界道聖諦境類智忍生。名道類智忍。此
忍無間即縁此境類智生。名道類智。如
是次第有十六心。總説名爲聖諦現觀。此
中餘部有是言。於諸諦中唯頓現觀。然
彼意趣應更推尋。彼現觀言無差別故。詳
諸現觀總有三種。謂見縁事有差別故。唯
無漏慧於諸諦境現見分明名見現觀。此
無漏慧并餘相應同一所縁名縁現觀。此諸
能縁并餘倶有戒生相等不相應法同一事業
事現觀。見苦諦時於苦聖諦三現觀
餘三諦唯事現觀。謂斷證修。若諸諦中約
見現觀頓現觀理必不然。以諸諦中行
相別故。若言一無我行相總見諸諦
苦等行相苦諦等。如是便與
相違。如契經言。諸聖弟子以苦行相
惟於苦。以集行相惟於集。以滅行相
惟於滅。以道行相惟於道。無漏作意相
應擇法。若言此經説修道位此亦不然。如
見修故。若彼復謂一諦時於餘諦中
自在故説頓現觀理亦無失。然於是現
觀中間起不起。別應思擇。若彼復謂
苦時即能斷集證滅修道説頓現觀
亦無失。由先已説苦諦時於餘三諦中
事現觀故。依見現觀。於契經中
誠文。説漸現觀。如契經説。佛告長者。於
聖諦頓現觀必漸現觀。乃至廣説。如
等有三經。一一經有別喩。若謂有經作
是説。但於苦諦惑無疑。於佛亦無故頓
現觀。此亦非證。依定不行。或必當斷。密意
説故。已辯現觀具十六心。此十六心爲
何地。頌曰
    皆與世第一 同依於一地
論曰。隨世第一所依諸地知即此十六心
依。彼依六地。如先已説。何縁必有是忍
智前後次第間雜而起。頌曰
    忍智如次第 無間解脱道
論曰。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惑得
能隔礙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
倶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
世間驅賊閉戸。若謂第二唯無間道與
離繋得倶時而生則此位中於彼彼境
定不已斷疑智。若謂見位唯忍斷惑則
本論説九結聚相違。此難不然。諸忍皆
是智眷屬故。如王眷屬所作事業名王所作
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見道攝耶。
爾。云何。頌曰
    前十五見道 見未曾見
論曰。苦法智忍爲初。道類智忍爲後。其中
總有十五刹那。皆見道所攝。見未見諦故。
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
曾見。故修道攝。豈不爾時觀道類忍
見道諦理未見今見。此中約諦不刹那
一刹那未見今見可今見未見諦理
畦稻唯餘一科名爲此畦未
刈。又道類智是果攝故。頓修八智十六行
故。捨前道故。相續起故。如餘修道。非見道
。然道類智必不退者。持見道所斷斷
故。即由此故應見道攝。此難不然。太過失
故。何縁七智亦見道攝。見諸諦理究竟
故。謂未周遍見諸諦理中間起故。亦見道
攝。已説見修二道生異。當此道分位差
立衆聖補特伽羅。且依見道十五心
立衆聖差別者。頌曰
    名隨信法行 由根鈍利別
    具修惑一 至五向初果
    斷次三二 離八地
論曰。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
行。由根鈍利別立二名。諸鈍根名隨信行
。諸利根名隨法行者。由信隨行名隨信
。彼有隨信行隨信行者。或由
此隨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隨信行者。彼先
他隨行義故。准此應隨法行者。彼
先時自披閲契經等法隨行義故。即
二聖者。由於修惑具斷有殊立爲三向。謂
彼二聖若於先時世道修斷惑
具縛。或先已斷欲界一品乃至五品
此位中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
謂預流果。此於一切沙門果中必初得故。若
先已斷欲界六品或七八品此位中
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謂一來
果。遍得果中此第二故。若先已離欲界九
或先已斷初定一品乃至具離無所有
此位中第三果向。趣第三果故。第
三果者。謂不還果。數准前釋。次依修道道
類智時立衆聖差別者。頌曰
    至第十六心 隨三向住
    名信解見至 亦由鈍利別
論曰。即前隨信隨法行者至第十六道類智
名爲住果。不復名向。隨前三向今住
。謂前預流向今住預流果。前一來向今住
一來果。前不還向今住不還果。阿羅漢果必
初得。見道無修惑故。世道無
有頂故。至住果位得二名。謂不
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
根鈍利差別。諸鈍根者先名隨信行今名
。諸利根者先名隨法行今名見至。此二
聖者信慧互増故信解見至名別。何縁
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第十六道類智
。但説名爲預流果等後果向。頌曰
    諸得果位中 未勝果道
    故未勝道 名住果
論曰。諸得果時於勝果道必定未得故。住
果者乃至未勝果道時。但名住果
後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
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由此先離三靜
慮染後依下地見道者。彼得果已於
生中必能引生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
上地定成樂根。如是已依
具倍離及全離欲入見諦者十六心位
衆聖別。當修惑漸次生能對治道
位差別。頌曰
    地地失徳九 下中上各三
論曰。失謂過失。即所治障。徳謂功徳。即能治
道。如先已欲修斷惑九品差別。如是上
地乃至有頂例亦應爾。如所斷障一一地中
各有九品。諸能治道無間解脱九品亦然。失
徳如何各分九品。謂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
各分下中上別。由此失徳各分九品。謂下
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
品。應知此中下下品道勢力能斷上上品障
是乃至上上品道勢力能斷下下品障。上
上品等諸能治徳初未有故。此徳有時上上
品等失已無故。如衣位麁垢先除於
後時漸除細垢。又如麁闇小明能滅。要以
大明方滅細闇。失徳相對理亦應然。白法
力強黒法力劣故刹那頃劣道現行。無始時
來展轉増益上品諸惑能令頓斷。如
時所集衆病服少良藥能令頓愈。又如
時所集大闇。一刹那頃小燈能滅。已辯失徳
差別九品。次當彼立聖者別。且諸有學
修道位中總亦名爲信解見至。隨位復有
種差別。先應立都未斷者。頌曰
    未修斷失 住果極七返
論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修所斷失都未
時名爲預流。生極七返。七返言顯七往
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爲受生最
。非諸預流皆受七返故。契經説極七返
。是彼最多七返生義。諸無漏道總名爲
流。由此爲因趣涅槃故。預言爲最初
至得。彼預流故説名預流。此預流名爲
何義。若初得道名爲預流則預流名應
第八。若初得果名爲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
者至道類智預流。此預流名目初得
。然依遍得一切果者初所得果立此
。一來不還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預流
何縁此名不第八。以要至道類智
具得向果無漏道故。具得見修無漏道故。
現觀流遍至得故名預流者。第八不然。
故預流名不第八。彼從此後別於人中
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總二十八。皆
七等故説極七生。如七處善及七葉樹。毘婆
沙師所説如是。若爾何故契經中言無處無
容見圓滿者更可第八有。此契經
意約一趣説。若如言執中有應無。若爾上
流極有頂者。亦應一趣無第八生。依欲界
説故無此過。此何爲證爲教爲理。以
彼於人天中各受七生合受七。以
契經説天七及人飮光部經分明別説
人天處各受七生。由是此中不固執。若
人趣預流果。彼還人趣得般涅槃。於
天趣得還於天趣。何縁彼無第八有。相
續齊此必成熟故。聖道種類法應是。如
七歩蛇第四日瘧。又彼有餘七結在故。謂二
下分五上分結。中間雖聖道現前餘業
力持不圓寂。至第七有佛法
彼在居家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
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有言。彼往餘道
家。云何彼名無退墮法。以長退墮業
故。違彼生長業與果故。強盛善根鎭彼身
故。加行意樂倶清淨故。諸有決定墮惡趣業
尚不忍。況得預流。故有頌言
    愚作罪小亦墮惡 智爲罪大亦脱
    如團鐵小亦沈水 爲鉢鐵大亦能浮
經説預流作苦邊際。依何義苦邊際名
此生後更無苦。是令後苦不相續
義。或苦邊際所謂涅槃。如何涅槃可是所
。除彼得障故説作言。如空。謂毀
臺觀。餘位亦有極七返生。然非決定。是故

*説一切有部倶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毘達磨倶舍論卷第二十四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三
果未修惑名爲預流生極七返
今次應斷位衆聖。且應立一來向果
頌曰
    斷欲三四品 三二生家家
    斷至五二向 斷六一來果
論曰。即預流者進斷修惑。若三縁具轉名
。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三四品故。二由
。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
有三二生故。頌中但説初後縁者。預流果
後説進斷惑。成能治彼諸無漏根。義准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