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曇毘婆沙論 (No. 1546_ 迦旃延子浮陀跋摩道泰五百羅漢釋 ) in Vol. 28

[First] [Prev+100] [Prev]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問曰。聖人以世俗道離欲。此道爲是曾所得
道。爲是未曾得道耶。答曰。或有説者。是曾所
得道。所以者何。如無始以來所用離欲道。今
所用道。即是彼道。若以曾所得道。離欲界上
上欲時。於離上上欲中。得二種解脱得。一是
世俗以曾得者。二是無漏道未來修故。亦得
欲界見道所斷上上煩惱解脱無漏得。問曰。
若作是説。是共對治。亦是不共對治。所以者
何。以曾所得道。斷見道修道所斷煩惱。同在
一處。如斷草束。亦如刻契。斷九種欲。是名
共對治道。若聖人以此道斷修道所斷結時。
是名不共。答曰。所曾得道。唯是共對治。所以
者何。以見道所斷結已斷。若當不斷。此亦能
斷。復有説者。聖人所用世俗道。是未曾得道。
所以者何。無始以來所用道異。今所用道異。
若作是説。以未曾得道。離欲界上上欲時。得
二種解脱得。一是世俗。二是無漏。世俗者。以
未曾得道故。無漏者。以未來修故。於欲界見
道所斷上上煩惱非對治。所以者何。以未曾
得此道故。若作是説。則是不共對治。第九解
脱道。若未曾得道。已曾得道。一時悉得。亦得
欲界見道修道所斷漏無漏二種解脱得。問
曰。以何等故。第九解脱道。已曾得道。已未
曾得道修。餘無礙解脱道。何以不修耶。答曰。
離欲得地時修異。斷欲道時異。第九解脱道
時。是離欲得地。是故以曾得道未曾得道修。
斷欲道時不得地。是故未曾得道修。曾得道
不修以是事故。智揵度所説善通。如説。若成
就現在他心智。亦成就過去未來耶。答曰。如
是。評曰。如是説者好。以未曾得道離欲已曾
得道未曾得道修。若作是説。以未曾得道離
欲已曾得道未曾得道修者。離欲界修道所
斷上上欲時。得三種解脱得。一是世俗曾得
道。二未曾得道。三無漏。於見道所斷上上
欲。得一解脱得。以曾得道故。以是義故。善去
不共對治過。亦作過説
頗有不退不得果不轉根。而於見道所斷結。
得作證耶。答曰有。如此所説者是也。如上上
煩惱。乃至下下煩惱説亦如是。如離欲界欲。
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説亦如是
問曰。頗一刹那頃。當得信等五根。得而不捨。
捨而不得。乃至廣作四句。答曰。有初句者。向
阿那含果。住最後無礙道時。當得初禪地善
有漏諸根是也。第二句者欲界悔憂倶根是
也。第三句者無漏諸根。捨無礙道所攝。當得
解脱道所攝。第四句者除上爾所事。問曰。諸
得過去。彼法亦過去耶。若法過去。彼得過去
耶。乃至廣作四句。答曰。有初句者。數滅非數
滅。得在過去。彼法非過去是也。第二句者。過
去世非衆生數法是也。第三句者。過去世衆
生數法是也。第四句者虚空未來現在非衆
生數法是也。未來現在亦應如是作四句
問曰。若法修彼法。得亦修耶。答曰。若法修彼
法得亦修。頗法得修彼法不修耶。答曰。有數
滅是
問曰。若法無得。彼法非不有解脱得耶。若無
解脱得。彼法非不有得耶。乃至廣作四句。答
曰。有初句者。非衆生數法。是謂無得非不有
解脱得耶。第二句者有爲無漏數滅非數滅。
是謂無解脱得非不有得也。第三句者虚空。
是謂非有得非有解脱得也。第四句者。衆生
數有漏法。是謂非不有得。非不有解脱得也。
問曰。若法有得。彼法無解脱得耶。若法有解
脱得。彼法無得耶。乃至廣作四句。答曰。有初
句者。有爲無漏。及數滅非數滅是也。第二句
非衆生數法是也。第三句者衆生數有漏法
是也。第四句者虚空是也此是句應
在非句前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七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八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
共道泰*等     譯 
  雜揵度愛敬品
世尊説無學成就戒身。乃至廣説。問曰。何故
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中説無學成就
戒身。雖作是説而不分別。佛經是此論根本。
今欲廣解佛經故而作此論。復次所以作
者。先説有餘身涅槃界無餘身涅槃界。涅槃
當言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如此皆説無爲阿
羅漢果。今説有爲阿羅漢果故而作此論。云
何無學戒身。答曰。無學身戒口戒及淨命。如
餘處無學支中説。正業即是此中無學身戒。
正語即是口戒。正命是淨命。問曰。如身口戒
外更無淨命。云何立此三名耶。答曰。以淨不
淨相對故。而立三名。七不善業。從貪瞋癡生。
從貪生者。是名邪命。從瞋癡生者。身業是邪
業。口業是邪語。從貪生者。不復更作。是正命
從瞋癡生。不復更作。身業是正業。口業是正
語。復有説者。或有爲命故。或以遊戲故。或以
怨心故。起七不善業。若爲命故。是名邪命。若
不爲命。起身業是邪業起口業是邪語復有説
者。或有爲命故。行於種種醫方呪術。或有爲
餘事故。餘如前説。復有説者。或爲四種愛
故。行諸惡行。或爲餘事者。若爲四種愛。行諸
惡行。是名邪命。餘如前説。復有説者。若行諂
誑等五事。是名邪命。若爲餘事。餘如前説。復
有説者。或有遮罪。或有性罪。若作遮罪。是名
邪命。若作性罪。餘如前説。所以者何。遮罪難
除者故。復有説者。有根本不善業。有方便不
善業。若行方便不善業。是名邪命。若行根本
不善業。餘如前説。所以者何以方便業難除
者故。與上所説相違。是名正命。無學成就戒
身。乃至廣説。問曰。如學非學非無學。亦成就
戒身。何以但説無學耶。答曰。或有説者。此是
如來教化有餘略勝之説。復有説者。説最勝
義故。所以者何。若以法而言則無學法勝。若
以人而言則無學人勝。廣説如上。無學法勝
學法。復有説者。世尊或稱譽歎説最勝弟子。
或稱中者。或稱下者。稱最勝者。如偈説
    阿羅漢最樂 以無渇愛故
    亦斷於我慢 壞裂無明網
稱中者如讃七善人。經中所説。稱下者如池
喩經説。此中唯説稱譽讃説最勝弟子。問曰。
云何是尸羅義耶。答曰。冷義是尸羅義。所以
者何。破戒能令身心熱。持戒能令身心冷。復
有説者。學習義是尸羅義。所以者何。數數修
習善福故
云何無學定身。答曰。無學空三昧。無相三昧。
無願三昧。問曰。定體是一。云何説三耶。答
曰。以三事故説三。一以對治。二以期心。三以
境界。以對治故説空。空是我見近對治法。問
曰。身見有二種。一行於我。二行我所。空有二
種。一行於空。二行無我。此行與彼何行作近
對治耶。答曰。無我行。對於我見。空行對我所
見。復次無我行對五我見。空行對十五我所
見。復次無我行對己見。空行對己所見。復次
無我行對我親愛。空行對我所親愛。復次陰
非是我。是無我行。陰中無我是空行。復次眼
入非我。是無我行。眼入中無我是空行。乃至
意入説亦如是。復次性空是無我行。無所行
是空行。以期心故説無願。無願者不願於有。
問曰。若以期心。不願於有。名無願者。亦期心
不願聖道。而言無願耶。答曰。期心不願於陰。
而聖道依陰。期心不願於世。而聖道在世。期
心不願於苦。而聖道依苦。期心不願増長。而
聖道依於増長。問曰。若然者。聖人何以修道
耶。答曰。欲至涅槃故。所以者何。聖人觀察。
除於聖道。更無有法能至涅槃。是以修道。以
境界故説無相。無相者。無十相。無十相故言
無相。十相者。謂色聲香味觸男女三有爲相。
涅槃無如是相。而彼定縁之。復次陰是有相。
彼定縁陰不生。復次前後法是有相。彼定縁
無前後復次若法有上中下。是名有相。彼定
縁無上中下。復有説者。以行故説三。彼空定
行於二行。謂空無我行。無願定行於十行。謂
苦無常行。集諦四行道諦四行無相定行於
四行。謂滅諦四行。復有説者。以對治故説三。
空行是我見近。對治。無願是戒取近對治。無
相是癡近對治
云何無學慧身。答曰。若智若見。若明若覺。若
現觀。乃至廣説。評曰。此説可爾。但此中説正
慧身。不説分別慧身。此文應如是説。云何無
學慧身。答曰。盡智無生智不攝無學慧是也。
云何無學解脱身。答曰。無學正觀相應解
脱。此解脱是大地。是盡智無生智。無學正
見相應解脱
云何無學解脱知見*身。答曰。盡智無生智是
也。問曰。何故説盡智無生智是無學解脱知
見身耶。答曰。以是解脱人身中生故
問曰。無學慧身。無學解脱。知見身。有何
別。答曰。無學苦智集智。是無學慧身。所以者
何。此二智縁縛法故。無學滅智道智。是無學
解脱知見身。所以者何。縁無縛法故。復次無
學苦智集智滅智。是無學慧身。所以者何。此
三智縁於解脱。不縁縁解脱。無漏智無學道
智。是無學解脱知見身。所以者何。此道智縁
於解脱。亦縁縁解脱無漏智解脱有二種。謂
有爲解脱。無爲解脱。有爲者苦集智所縁。無
爲者滅智所縁。智解脱無漏見。是道智所縁。
是故道智是無學解脱知見身。以道智縁三
智故。復有説者。慧或對治邪慧。或對治無
知。若對治*邪慧。是無學慧身。若對治無知。
是無學解脱知見身。如*邪慧無知。利鈍愚智
亦如是。戒身在六地。謂未至中間根本四禪。
餘身在九地。問曰。佛辟支佛聲聞。此五種身。
爲有差別不耶。答曰。若以地以體。則無差別。
若以根者。則有差別。利根者説勝。中根者説
中。下根者説下。如佛告諸比丘。一究竟非衆
究竟。乃至廣説。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
是佛經。佛經説一究竟。非衆究竟。佛經雖説
一究竟。而不分別。爲以發心故言究竟。爲以
事成故言究竟。佛經是此論所爲根本。諸佛
經所不説者今欲説故而作此論
問曰。究竟有二。何以世尊唯説一耶。尊者波
奢答曰。一究竟謂發心究竟無二發心究竟
一事成究竟。無二事成就究竟。世尊亦説一
諦。無有二諦。謂一苦諦。無第二苦諦。乃至一
道諦。無第二道諦。復有説者。唯一究竟。無二
究竟。謂事成究竟。發心究竟者。皆爲事成故
發心。復有説者。諸外道等。各各自於所行法
中。生究竟想。佛作是説。唯善説法中。有究竟
法。惡説法中。無究竟法。復有説者。此中不説
第一究竟。但欲説諸外道過失。諸外道等。斷
見者非於常見。常見者非於斷見。佛作是言。
常見者是究竟。斷見應非。若斷見者是究
竟。常見應非。然常斷倶非究竟法。是故欲説
外道過故説一究竟。非衆究竟
如説一究竟非衆究竟。乃至廣説。究竟名爲
何法。答曰。世尊或説道究竟。或説涅槃究竟。
云何説道究竟。如偈説
    若不知道 是聰明慢 未到究竟
    不調而死
不知道者。謂不見八道也。是聰明慢者。外道
愚小自謂聰明。而生憍慢未到究竟者。雖復
發意。不到究竟。不調而死者。如有煩惱而生
有煩惱而死。如偈説道究竟。云何涅槃究竟。
如偈説
    到究竟無畏 無説亦無悔
    能盡於有箭 此身是後邊
到究竟者。究竟有二種。一發心究竟。二成事
究竟。是到第一事成究竟也。無畏者。善修空
三昧。深解縁起法故。不畏惡道及生死苦。無
説者不如諸外道説邪智。邪見無義之言也。
無悔者善除戒取生畢竟智故。能盡於有箭
者。以善修聖道。能令有愛已盡永滅寂靜住
不流法中。此身是後邊者。已盡其因故更不
生。更不生故。此身是後邊也
    此是最究竟 無上寂滅道
    能盡一切相 出要到不死
此是最究竟者。説事成究竟也。寂滅者離三
火故。道者智所立處。無上者無所依故。能盡
一切相者。顯現斷一切業斷一切煩惱相。出
要者除諸煩惱。得清淨故。到不死者畢竟到
不滅法故
如數目揵連婆羅門。往至佛所而白佛言。沙
門瞿曇所化弟子。一切盡到究竟耶。世尊告
言。婆羅門此事不定。或有到者有不到者。此
中説涅槃是事成究竟有發心有發心究竟。
有事成有事成究竟。云何發心究竟。乃至事
成究竟。答曰。或有説者。世俗道是名發心非
究竟。聖道名發心亦名究竟。世俗道所斷是
名事成不名究竟。無漏道所斷。是名事成亦
名究竟復有説者。果中間道。是名發心不名
究竟。根本沙門果道。是名發心亦名究竟。果
中間道所斷。是名事成不名究竟。根本果道
所斷。是名事成亦名究竟。復有説者。學道是
名發心不名究竟。無學道。是名發心亦名究
竟。學道所斷。是名事成不名究竟。無學道所
斷。是名事成亦名究竟
如世尊説。有諸外道梵志。乃至廣説。問曰。何
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中説。有諸外
道梵志。作如是論。我斷諸取。乃至廣説。佛經
雖作是説而不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爲根本。
諸佛經中所不説者。今阿毘曇盡欲説故而
作此論
此中問三事。一問諸外道實不斷諸取。何
以佛説諸外道言斷諸取。二問如諸外道不
施設斷諸取。何以言諸外道施設斷欲取戒
取見取。三問如諸外道施設斷欲取戒取見
取。不施設斷我取。於此三種問中。尊者迦旃
延子。先答中者。問曰。如諸外道。不斷諸取。
何以言斷欲取戒見取。乃至廣説。答曰。或有
説者。此是世尊小小説法之言。此言應當違
逆。不應隨順。所以者何。世尊説法。不以無
因縁。亦不以少因縁。諸佛所説。盡有因縁。非
無因縁。盡有所爲。非無所爲。盡有所化。非無
所化。若他人無縁者。佛終不説。復有説者。世
尊現少分斷故。作如是説。此言亦應違逆。不
應隨順。所以者何。如凡夫人。斷欲界戒取見
取。乃至斷無所有處戒取見取。凡夫亦斷初
禪地我取。乃至斷無所有處我取。是故此言
亦不中用。然佛世尊。廣説諸法。乃至廣説此
説。是眞實義。佛未出世時。外道異學。得名譽
利養。後佛出世。蔽於外道。猶如日光蔽於
熒火。外道弟子。歸伏世尊。外道利養。轉轉
減少。時諸外道。盡集一處。而共議言。沙門瞿
曇。未出世時。世間所有名譽利養。皆歸我等。
瞿曇既出。如是等事。轉轉減少。然彼瞿曇。無
有實徳。但形容端正。善於經論。我等形容粗
足相況。然彼所説經法難及。我等今當作何
方便得彼經法。若當得者。世間利養。還歸我
等。作是議言。如我衆中蘇尸摩納等。聰明利
根兼有念力。必能受持沙門瞿曇所説經法。
今可遣往爲彼弟子。沙門瞿曇必爲此人廣
説經法。彼誦讀已。當爲我等而來解説。時諸
外道。作是議已。即便喩遣蘇尸摩納等。汝當
往詣瞿曇沙門所求爲弟子。乃至出家於佛
法中所聞經法。而能受持。是時如來以十力
四無所畏。於大衆中。廣爲人天。解説諸法。有
諸外道。在大衆邊。彷徉而行。以竊法故。心懷
恐怖。以恐怖故。受持者少。忘失者多。以是義
故。當知世尊廣説諸法。諸外道等。唯誦斷三
受。忘斷我受。復有説者。世尊説法。或有滿足。
有不滿足。其所爲事。無不滿足。如經説。四念
處於念處義。便爲滿足。如説一念處。名不滿
足。如説衆生住身身觀者。如爪甲上土。不
住身身觀者。如大地土。如説五蓋七覺支六
界。此説亦是不滿足。如説十蓋十四覺支十
八界。是名滿足。以是事故。其所爲事。無不
滿足。説法有滿足不滿足。有諸外道異學受
佛法名者。乃至廣説。爲作證故。而引佛經。如
經説。有諸外道梵志。詣諸比丘所集會堂。作
如是語。諸長老。如汝師瞿曇。爲諸弟子。作
如是説。當斷五蓋。於四念處。安止其心。修
七覺支。我等爲諸弟子。亦説如是法。乃至廣
説。彼諸外道。與蓋倶生倶死。猶不識蓋。何況
知見念處覺支。尚不聞香。況知其味。然佛廣
説諸法。乃至廣説。如摩揵提梵志。來詣佛所。
被欝多羅僧。以手摩此。如病如癰。如箭如
瘡之身。作如是言。沙門瞿曇。此身無病。即是
涅槃。彼梵志身無疹病。常得飮食身無病故。
言身無病。得飮食故。言是涅槃。彼梵志猶尚
不識四大調適無病。何況結盡涅槃。復有説
者。無病是道。涅槃是道果。彼梵志尚不識無
病道。何況無病道果。然佛廣演説法。乃至廣
説。彼所問者今當説之。何故外道梵志。不施
設斷我取。答曰。如經本説。外道梵志。長夜著
我著衆生。乃至廣説。復有説者。外道異學。於
我取心生恐怖。如人在於山岸上立怖畏於
下。彼亦如是。復有説者。畏捨己見。隨逐他
見。外道異學。以我見爲己見根本。而不欲捨。
復有説者。畏斷我命故。復有説者。畏爲同梵
行者所輕賤故。前所問者今當説之。如諸外
道。不知斷諸取。何以言斷諸取耶。答曰。此是
世尊隨世言説。爲作證故而引佛經。如説有
諸衆生見滅斷壞。實義中無有衆生。爲隨外
道世俗言。説有衆生。此亦如是乃至廣説
有二智。一斷智。二知智。乃至廣説。問曰。何
故作此論。答曰。前説外道異學。施設斷諸取。
不施設斷我取。雖作是説。不分別爲是斷智
爲是知智。今欲説故而作此論
有二智。謂斷智知智。云何知智。若知見明覺
現觀是也。智對無智。見對邪慧。明對無明。
覺對邪見。現觀對邪觀。復有説者。此中説無
漏知智。所以者何。無有世俗道能現觀者。以
是事故唯説無漏知智。復有説者。此中亦説
有漏無漏知智。何以知之世俗智亦有知見
明覺現觀相故。問曰。世俗道無現觀義。云何
言現觀耶。答曰。現前觀了了是現前觀義。世
俗道亦能現觀故。問曰。若然者。爲説何等世
俗知智耶。答曰。除虚現觀相應慧。所謂無量
初第二第三解脱八勝處十一切處。除如是
等觀相應慧。諸總相別相觀者。去縁中愚者。
去物體愚者。諸餘實觀。如聞思修煗頂忍世
第一法。如是等也。問曰。何以定知世俗慧是
現觀也。答曰。如説現前觀了了義是現觀義。
世俗慧亦能了了現觀。何以知之。如城喩經
説。我未成三菩提等。亦能生是現觀。以是事
故。知世俗慧能作云何斷智。答曰。若一切
愛恚癡斷。一切煩惱斷名爲斷智。問曰。如斷
無所縁智有所縁。何以説斷名智耶。答曰。或
有説者。以斷是智果故。斷名爲智。如阿羅漢。
是智果以智名説。如天眼天耳是通果。以通
名説。如六入是業果。以業名説。如此六入是
本業。如是斷是智果。故説名斷智。問曰。如修
道中斷是智果見道中斷是忍果。何以説名斷
智耶。答曰。彼是世俗智果故。若以世俗道。離
欲界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彼欲界乃至離
無所有處。是世俗智果。問曰。世俗道有功處
可爾。世俗道於非想非非想處無功。非想非
非想處。見道所斷。盡是忍果。云何彼斷復是
斷智耶。尊者僧伽婆修答曰。有二斷智。一是
慧果。二是智果。彼是慧果。評曰。不應作是
説。所以者何。世尊説二智。一是斷智。二是
知智。不説斷慧。復有説者。斷智是無漏知智
功用果。所以者何。如須陀洹。以無漏道當得
斯陀含果。第六無礙道。當通證三界見道所
斷及欲界修道所斷六品結。斯陀含以無漏
道。當得阿那含果。第九無礙道。當通證三界
見道所斷及欲界修道所斷。阿那含當得阿
羅漢果金剛喩定。當通證三界見道修道所
斷斷。是金剛喩定功用果。以是事故。斷是無
漏知智功用果。尊者佛陀羅測説曰。當言斷
法。所以者何。此是諸聖道。第一所應。第一畢
竟。第一勝法故。尊者瞿沙説曰。此當言斷捨。
所以者何。捨棄一切生死法。得此斷故。復次
從智種中生故言斷智。如瞿曇姓中生名瞿
曇。彼亦如是。復有説者。彼斷雖無所縁而住
智相。如過去未來眼。雖不能見。而是見相。如
過去未來受。雖無所覺。而是受相。乃至慧説
亦如是。如是斷雖無所縁。而是智相。是故名
斷智。問曰。如斷身見一結。亦名斷智。何以説
一切結。盡名斷智耶。答曰。斷一身見。亦是
斷智。此中説斷一切結盡斷智。不説漸漸斷

復次世尊或説智是知智。或説智是斷智。云
何智是知智。如偈説
    此賢年少者 欲饒益世間
    愛能生諸苦 能知是聰明
多求王此論根本。曾聞有王名曰多求。受性
暴惡爲人輕躁。多劫人民種種財貨。是時人
民普共集議。退其王位。以其次弟立以爲王。
時多求王。至國邊邑。編草作屣。以自存活。
是時弟王問諸臣言。我有大兄今何所在。諸
臣答曰。聞在邊邑。編草作*屣。以自存活。王
聞此言。心生愁惱作是思惟。唯有一兄勤苦
如此。我今何用在此王位。即遣使往追命使
還封一村落。是時人民親附者衆。所得封邑不
供食用。復更封與二村三村。乃至半國猶故
不足。是時其兄以半國人力。興兵殺弟自立
爲王。爾時帝釋作是思惟。今此國王不識恩
義。作如是惡。我當往誑而苦惱之。爾時帝釋
自化其身。作婆羅門像。頂戴螺髻身著麁衣。
左執軍&MT04533;右把法杖。往詣王所以語告言。讃
美於王在一面立。時王問言。大婆羅門從何所
來。婆羅門言。我從大海外來。王復問言。大
海之外有何奇事。婆羅門言。我見一國。人民
熾盛。豐樂無極。王復問言。如我今日。多諸兵
衆。若當討罸。爲可得不。婆羅門言。往必可
得。王復問言。誰當爲我導引在前婆羅門言。
我當導引。王復問言。若可爾者。後更幾日當
示我路。婆羅門言。却後七日言已便去。時王
日日下算計所期日。至七日旦處處推求先
婆羅門而都不見。以不見故心生愁苦。坐於
靜室。時釋迦菩薩。在彼王國内。婆羅門村中
生有小因縁來詣王城。聞王愁苦無能止者。
是時菩薩。語諸臣言。我能去王心中愁苦。是
時諸臣。便將菩薩。詣其王所。爾時菩薩。爲其
國王。説衆義經偈
    追求五欲 若獲得時 以稱意故
    必生歡喜
乃至盡説染欲品偈。是時菩薩誦此偈已。心
生厭離得離欲愛。以離欲故。復説此偈
    能行説爲正 不行何所説
    若説不能行 不名爲智者
菩薩説此一偈。半爲帝釋。半爲國王。若不能
行不應許他。若許他者便應即行。而不行者。
是不善事。汝亦應當籌量。彼人爲能去不能
去。復於何時曾見有人從大海外來。而信其
言耶。是時國王。於菩薩所。心生歡喜。便説此

    此賢年少者 欲饒益世間
    愛能生諸苦 能知是聰明
以此偈説智是知智
云何説智是斷智。如説。佛告比丘。我今當説
智所知法智成就智者。云何智所知法。答曰。
五陰是也。問曰。如智知一切法。何以但説知
五陰耶。答曰。若作是問者。如下章答。所以唯
知苦。此中應盡説之。評曰。不應作是説。所以
者何。此中説斷智。不説知智。知五陰不知一
切法故。問曰。若然者應作此論。如五陰是二
智所知。謂知智斷智。何以世尊。捨知智説斷
智耶。答曰。或有説者。以因此五陰得斷知智
故。下答知滅等。是中盡應説。云何爲智。答曰。
一切結盡。乃至廣説。問曰。如佛説一切盡是
名斷界。此中何以説一切結盡是斷智耶。答
曰。此是如來教化有餘略勝之言。復有説者。
若説結盡。當知盡説一切有漏行斷。如上説。
若過去者。一切盡滅耶。彼中答者。此盡應説。
云何成就智者。答曰。漏盡阿羅漢是也。問曰。
如學人處處有智。何以唯説阿羅漢是智人
耶。答曰。或有説者。此是如來有餘之説。乃至
廣説。復有説者。以勝故如上答。無學人勝學
人。此中應廣説。復有説者。學人隨其所知。不
悉捨有。無學人。隨其所知。悉能捨有。此中亦
説。云何爲説。答曰。一切結盡。誰盡一切結。
唯是無學人。復有説者。此文應如是説。云何
知智。答曰。若知見明覺現觀等。乃至廣説。亦
如説賢年少等。乃至廣説。云何斷智。答曰。一
切結盡。亦如説我今當説法智。乃至廣説」
若歸佛趣彼何歸趣。乃至廣説。問曰。何故
作此論。答曰。爲非歸處生歸處想故。欲顯眞
實歸趣處故。而作此論。如偈説
    多有歸趣 山川樹林 園觀塔廟
    以畏他故 此歸非安 此歸非勝
    其所歸趣 不能免苦 若歸趣佛
    法及衆僧 於四聖諦 能以慧見
    此趣是安 此趣是勝 此趣能免
    一切衆苦
是故爲非歸趣作歸趣想。欲現眞實歸趣處
故。而作此論。復有説者。爲止衆生愚歸趣故。
衆生或謂歸佛者謂歸趣如來父母所生之身
頭足等分。爲止如是意故。若歸趣佛者。當歸
趣佛菩提。無學法者。若歸趣法者。謂歸善
不善無記法及諸比丘所行。是應作是。不應
作法。若歸趣法者。當歸趣愛盡涅槃法。若
歸趣僧者。謂歸趣四性出家之人。欲令
衆生於此法中得決定。若歸趣僧者。當歸趣
學無學法。是故欲止衆生愚歸趣故。而作此

問曰。若歸趣佛。彼何歸趣。答曰。佛者實有
此法。以有此法故。施設作如是語如是名如
是想名爲佛。乃至廣説。問曰。何故作如是説。
佛者實有此法。以有此法故。施設作如是語
如是名如是想。名爲佛耶。答曰。或有説者。佛
不但有名施設作如是語如是名如是想名
爲佛。而無其實。爲止如是意故。而作是説。佛
者實有此法。乃至廣説。若歸趣者。歸趣如是
無學佛菩提法。問曰。若無學菩提法。是眞實
佛者。此經云何通。如須達居士所問。云何名
佛。彼答言。佛者有釋種子。以信出家。剃除鬚
髮。身著染衣是名爲佛。答曰。此是説佛所依。
若説所依。當知亦説依者。問曰。若無學菩提
法。是眞佛者。何故惡心出血。而得逆罪耶。答
曰。或有説者。以心憎惡無學菩提法故。是以
惡心出血。而得逆罪。復有説者。壞無學菩提
所依故。若壞所依。則壞依者。是故得逆罪。若
歸趣法。彼何歸趣。答曰。若歸趣法則歸趣愛
盡離涅槃。若歸趣僧。彼何歸趣。答曰。僧者實
有此法。乃至廣説。是名爲僧
問曰。云何爲歸。云何爲趣。歸趣是何義耶。答
曰。歸者。是滅諦道諦少分。趣者。是口語。復
説。趣者。能起口語心是也。復有説者。信
可此法。是名爲趣。評曰。如是説者好。能起口
語心及共有法五陰體是趣。云何是歸趣義。
答曰。救護義是歸趣義。問曰。若救護義是歸
趣義者。提婆達多。亦歸趣佛法僧而墮惡道。
不爲救護耶。答曰。若歸趣者。不破戒行。不
越分界。能作救護。若歸趣者破於戒行。*越
於分界。不爲救護。如人畏於怨家歸趣於王
求其救護。王語彼人。若在我國。不越分界。
我能爲汝而作救護。若越我分界。我則不能
爲汝救護。如是衆生。畏惡道故。歸趣於佛。佛
作是言。若歸趣我。不應破於戒行越於分界。
破戒行。越於分界。我則不能爲汝救護。
是故救護義。是歸趣義。復有説者。隨爾所歸
趣。則有爾所救護。以歸趣因縁故。得出惡

問曰。若歸趣佛者。爲歸趣一佛。爲歸趣恒河
沙等諸佛。若歸趣一佛者。云何不是分歸趣
耶。若歸趣恒河沙等諸佛者。何以但言歸趣
一佛耶。此經復云何通。如説。我爲毘婆尸弟
子。我爲尸棄弟子。或有乃至我爲釋迦牟尼
佛弟子。評曰。應作是説。歸趣恒河沙等諸佛。
問曰。若然者。何以言歸趣一佛耶。答曰。此文
應如是説。我歸趣諸佛。而不説者。若歸趣一
佛。當知亦歸趣諸佛。言我爲一佛弟子者。隨
其見眞諦處。言我是彼佛弟子
問曰。若歸趣法者。爲歸趣自身諸陰滅。爲歸
趣他身諸陰滅。爲歸趣自他身諸陰滅耶。若
歸趣自身諸陰滅者。云何不是分歸趣耶。若
歸趣餘者。云何救護義是歸趣義。答曰。
歸趣者。歸趣自他他身。問曰。若然者。云何救
護義是歸趣義耶。答曰。雖於我無救護。而性
是救護。是故救護義是歸趣義。問曰。若歸趣
僧者。爲歸趣一佛僧。爲歸趣諸佛僧。若歸趣
一佛僧者。云何不是分歸趣耶。若歸趣諸佛
僧者。何以言歸趣一佛僧耶。此經復云何通。
如説。佛告賈客。汝當歸趣未來世僧。評曰。應
作是説。歸趣諸佛僧。問曰。若然者。何以言歸
趣一佛僧耶。答曰。此文應作是説。歸趣諸佛
僧。而不説者。若歸趣一佛僧。則爲歸趣諸佛
僧。此經云何通者。以現前無僧寶故。復有説
者。以僧寶難得故。所以者何。有佛出世而無
僧寶
問曰。何處有此歸趣耶。答曰。若與戒倶者。
*唯人中有。若不與戒倶。餘趣悉有。問曰。有
受戒而不受歸趣者。是人爲得戒不。答曰。或
有説者。不得。所以者何。若欲受戒。應先受歸
趣故。復有説者。若以自大慢心。而不歸趣者。
是人不得戒。若人不知。爲先受戒。爲先受
歸趣。若不受歸趣而受戒。是人得戒。而與
戒者得罪
問曰。若不求歸趣。爲得歸趣不耶。答曰。不
得。問曰。若不得者。或有在母腹中初生小者。
而亦受歸趣。此云何通。答曰。此爲隨順戒故。
此人本前生時。能施他人受戒具。若在腹中。
若初生小時。父母爲其受歸趣。後若長大作
非法事時。人便呵言。汝在母腹中及初生小
時。已受歸趣。今者何爲作非法事。其人聞已。
即遠惡修善。是故爲隨順戒。爲受歸趣。而實
不得。復有説者。欲令信佛諸天爲擁護故。問
曰。若他人爲求受歸趣者。是人爲得不耶。答
曰。不得。問曰。若不得者。佛涅槃時。阿難白
佛。拘尸城諸某甲人等。歸趣世尊。亦歸法僧。
此言云何通。答曰。或有説者。佛威神力故。般
涅槃時。令拘尸城諸力人等他人爲求而得
於戒。復有説者。尊者阿難入拘尸城。爲多力
人授歸趣戒。而還白佛。世尊復有如是最後
弟子衆。復有説者。得如迦尸女噁不能
言者是也。如説。若歸趣佛。不墮惡道。問曰。
諸歸趣佛。盡不墮惡道耶。答曰。此爲得不
壞信者。作如是説。復有説者。爲深心歸趣者。
作如是説
問曰。如法寶勝佛。何以歸趣時。先歸趣佛。後
歸趣法耶。答曰。或有説者。佛於教法中尊故。
是以先歸趣佛。復有説者。猶如病人。先依附
醫。然後服藥。佛如明醫。法如良藥。僧如授藥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八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九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
共道泰等     譯 
  ◎揵度無慚愧品第
云何無慚云何無愧如此章及解章義。此中應
廣説優波提舍。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以此
二法所行相似故。世人見行無慚言是無愧。
見行無愧言是無慚。此二法實異。人謂是一。
欲説其定體亦説差別故。而作此論。復有説
者。以此二法能壞世人。世尊亦説。有二黒法
能壞世人。謂無慚無愧。復有説者。以此二法
行不善法時勢力最勝。如説。與何纒相應。此
心淳是不善謂無慚無愧。復有説者。以此二
法令衆生有種種差別相。如説。若世無此二
法。則衆生無種種差別相謂猪羊雞犬等。復
有説者。阿毘曇以此二法一心中可得。是故
尊者迦旃延子。欲説其體及差別相故。而作
此論。云何無慚。答曰。若無慚無慚分。乃至廣
説。如是等盡説一無慚體。而文有種種。問曰。
雖説無慚體。亦應説其所行。答曰。如不善所
行。無慚所行亦如是。所以者何。與不善法相
應故。問曰。此爲何所縁耶。答曰。縁於四諦。復
有説者。先説所行。未説其體問曰。若然者。
體是何耶。答曰。自身即是其體。何以知之。如
説。自身法。是自相似法。是總相。諸作是説。
先説是所行者。應作四句。初句者。無慚行。餘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