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No. 1545_ 五百大阿羅漢玄奘譯 ) in Vol. 27

[First] [Prev+100] [Prev]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二
云何供養恭敬乃至廣説。問何故復作此論。
答前雖別説供養恭敬自性。而未總説於
一境轉。今欲顯示此二於一境轉故作斯
論。云何供養恭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
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
設供養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供養及恭
敬。是謂供養恭敬。此中一類義如前説。謂
異生或聖者。於佛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
唯施設財供養恭敬而住非法供養。所以者
何。佛於諸法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
法故。無有能爲世尊説法令生未曾有善
巧覺慧故。於法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有
本不説敬養法言。以於涅槃無縁義故。
前説供養謂能爲縁涅槃無縁是故不説。
而有本説者雖於涅槃無生長義而有於
彼令顯了義謂以財法供養涅槃令諸
有情恭敬求證由斯展轉斷障證得。復次法
有二種。一世俗謂名身等法。二勝義謂究竟
涅槃。雖於勝義法無生長義而於世俗法
有生長義。是故於法亦有敬養。問諸施法
物誰應受之。答施世俗法物説法師應受。
或應以此書寫正法施勝義法物。應勤加
守護猶如守護窣堵波物。於僧施設供養
恭敬而住者通財法二供養。財供養者謂以
香華衣食等物供養僧衆。或設五年大會等
事名財供養僧。法供養者謂以三契聲等
爲衆宣説正法。或在衆中論議決擇。或復
處衆讃美功徳申述所願令衆歡悦。諸如
是等名法供養僧。於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
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亦
通財法二種供養。財供養者謂以衣鉢飮食
湯藥及餘隨一沙門資具而供養之。法供養
者謂以三藏勸令受持。或爲解釋令無疑
滯。或復勸請令修正行。諸如是等名法供
養。於上所説三寶師友殊勝境中隨應供養
恭敬而住。於餘境中不決定有准前應説。
問供養恭敬何處具有。答欲界具有非色無
色界。於欲界中四趣具有非捺落迦以地
獄中無財供養唯有法故。問此財法供養誰
設誰受。答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
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佛隨應能設
財供養非法供養。無能爲佛説法者故。及
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覺慧故。獨覺除佛
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
受。一切有情於獨覺隨應能設財供養。非
法供養。舍利子除佛獨覺。於一切有情能
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
於舍利子。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大
目乾連除佛獨覺及舍利子。於一切有情能
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
於大目乾連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
乃至利根者於鈍根者隨應能設財法二供
養。彼隨所應能受。鈍根者於利根者隨應
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彼隨所應能受」
問若無以法供養佛者。契經所説當云何
通。如説苾芻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
妙明了易解美亮音聲。諷誦正法令我歡
喜。答世尊欲令聞倶胝耳得無畏故作
如是説。非佛於彼受法供養。謂彼親教
迦多衍那遣詣佛所。爲居邊國寒地苾芻
求請五事。一常澡浴。二以皮作襯身敷具。
三請恒著周足革屣。四請持律爲第五人
得受具戒。五請若有苾芻遣使持衣與
餘苾芻。彼苾芻若不受我等當如何處分
此衣聞倶胝耳承親教勅來詣佛所。世尊
威重釋梵護世尚不能側近正觀。況彼輒敢
申請佛知是事告阿難曰。汝可將彼至我
寢室敷設臥具而安置之。阿難如教佛與
同止至夜後分。知彼倦息便告之言。汝應
爲我誦所解法聞倶胝耳以三契聲誦所
解法。世尊歡喜爲欲令彼得無所畏能申
所請。是故讃言善哉。善哉乃至廣説。有作
是説。世尊讃彼過去所修業道清淨感得如
是美妙音聲。令人樂聞故作是説。非爲於
彼受法供養。有餘師説。世尊讃彼能善誦
持波羅衍拏見諦經等故作是説。非爲於
彼受法供養。或有説者。以彼苾芻在豐馬
國作諸佛事。世尊讃彼更令彼國無量有情
敬重受法故作是説。非爲於彼受法供養。
復有説者。佛讃弟子有多因縁非爲受法。
或爲彼得無畏心故。如今讃歎聞倶胝耳。
或爲遮彼誹謗事故。如告無滅吾今背痛
汝可爲諸苾芻宣説近堅固法。唯汝能説
如是勝事。或欲令彼言威肅故。如告目
連唯汝能爲劫比羅城諸釋種等説微妙
法。或欲顯彼功徳大故。如佛讃歎舍利子
言。汝能説法如師子吼。汝所説者是決定説。
問餘契經説復云何通。如説佛告阿難陀言
善哉善哉。如汝所説精進速證無上菩提。
我聞汝言深生歡喜。答佛以慶喜所説應時
故説此言非爲受法。謂薄伽梵爲化有情
曾渉遠路勞倦背痛詣一樹下。四疊七條以
爲臥具五條覆體枕僧伽胝。如師子王右
脇而臥。告阿難曰。汝可爲諸苾芻説法
不應虚度。爾時阿難承佛聖旨爲苾芻衆
説七覺支言。諸仁者念等覺支是我世尊自
覺自説依厭離滅迴向於捨。如是乃至捨
等覺支廣説亦爾。世尊聞彼説精進時便
起前際憶念智見。我於過去三無數劫由
精進力所修加行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念已發生殊勝歡喜。由斯喜力背痛
便愈。尋起整衣結跏趺坐。告阿難曰汝爲
大衆説精進耶。阿難白佛。唯然世尊。佛讃
彼曰善哉善哉。我由精進速證菩提。汝今
説之故我歡喜。讃應時説非受供養。問毘
奈耶説復云何通。如説阿難我今増益出離
善法極生歡喜。若不受他法供養者如何
増長出離善法。答佛以他事爲己事故。他
善法増便作是説。謂有情類多依佛法淨信
出家。受具足戒誦持三藏居阿練若寂靜
思惟。入正決定得果離欲乃至漏盡或種生
天解脱種子。佛知是事甚大歡喜作如是
念。無量有情以我威力世出世間善法増長。
彼之所作即是我事深可慶喜故作是説。然
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法身功徳極圓
滿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有於他受財
供養。云何身力乃至廣説。問何故作此論。答
爲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身力身劣
無別自體。如分別論彼作是説。心有力時
説爲身力。心無力時説爲身劣。故身力劣
無別自體。故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別自體
觸處所攝。或復有執。身力自體即是精進。身
劣自體即是懈怠。如法密部爲止彼執顯
示別有身力身劣非精進等。有執。身力及與
身劣無定自體。如譬喩者彼作是説。象力
勝馬馬力勝牛。故知力劣無定自體。爲遮
彼執顯身力劣有定自體觸處所攝。以一
切法自性定故。諸有爲法皆有勝劣自體決
定。如眼於色見明了者説名爲勝見。不明
了説名爲劣。廣説乃至意知諸法亦復如
是。於中各有勝劣定性。身力身劣應知亦
爾。問若身力劣各有定性。譬喩者難當云何
通。答雖象馬等相待勝劣名不決定而有
定體。謂馬對象劣大種多力大種少。馬若
對牛劣大種少力大種多。如馬餘類當知亦
爾。以力與劣大種各異故相待時。名雖不
定而體恒別。爲止如是他宗異執及爲顯
示身力身劣實有別體故作斯論
云何身力。答諸身勇猛強健輕捷能有所辦
是謂身力。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
以種種文顯示身力而體無異。云何身劣。
答諸身不勇不猛不強不健不輕不捷
無所能辦是謂身劣。此本論師於異文義
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身劣而體無異。
身力身劣幾處攝幾識識。答一處攝。謂觸處。
二識識。謂身識及意識。此中身識唯了彼自
相。意識了彼自相及共相。此言即遮分別論
者執身力劣無別自體。顯示此二有別自
體。若無自體應非觸處攝及二識所識。心
力有無非觸處攝二識識故。如二力士相扠
撲時手腕纔交互知強弱。此中論主引現事
喩欲令愚智倶得解了。由此即遮法密部
執身力是精進身劣是懈怠。顯身力劣非精
進等。若不爾者手腕纔交寧知強弱。精進懈
怠非以手觸即能知故。又如強者執弱者
時力之勝劣相知亦爾。此中論主引第二喩
重顯斯義令易了知。由此即遮譬喩者執
身力身劣無定自體。顯示此二有定自體。若
不爾者不應纔執即知勝劣相待假法定
非身識所能了故。問身力身劣以何爲自
性。有作是説。以大種爲自性。問何大種増
名爲身力何大種増名爲身劣。有説。大種
無偏増者然四大種有強勝者説名身力。
有羸弱者説名身劣。有説。地界増故名爲
身力。水界増故名爲身劣。外物亦爾擔山木
等地界増故其體堅強柳苽瓠等水大増故
其體虚弱。有餘師説。身力身劣非四大種是
所造觸。問七所造觸中誰増故名身力。誰増
故名身劣。有説。重増故名身力。輕増故名
身劣外物亦爾。重者體強。輕者體弱。有説。此
二是所造觸非七所攝。謂七種外別有所造
觸。名身力身劣。評曰應作是説。即四大種
及所造觸。倶是身力身劣自性。謂若調和倶
名身力。若不調和倶名身劣
如契經説。菩薩身具那羅延力。此力其量
云何。有作是説。十凡牛力等一毫牛力。
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
力。十凡象力等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等一
大諾健那力。十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
提力。十鉢羅塞建提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
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菩薩身力與此
力等。有餘師説。此量極少。應説十凡牛力
等一毫牛力。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
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野象力。十
野象力等一羯拏魯訶象力。十羯拏魯訶象
力等一阿羅擇迦象力。十阿羅擇迦象力等
一殑耆洛迦象力。十殑耆洛迦象力等一雪
山象力。十雪山象力等一香山象力。十香山
象力等一青山象力。十青山象力等一黄山
象力。十黄山象力等一赤山象力。十赤山
象力等一白山象力。十白山象力等一嗢鉢
羅象力。十嗢鉢羅象力等一拘牟陀象力。十
拘牟陀象力等一鉢特摩象力。十鉢特摩象
力等一奔茶利迦象力。十奔*茶利迦象力
等一鉢特莫迦象力。十鉢特莫迦象力等一
大鉢特莫迦象力。十大鉢特莫迦象力等一
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
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提力。十鉢羅塞
建提力等一娑浪伽力。十娑浪伽力等一伐
浪伽力。十伐浪伽力等一遮怒羅力。十遮
怒羅力等一伐羅遮怒羅力。十伐羅遮怒羅
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一那羅
延力。菩薩身力與此力等或有説者。此量
猶少。應説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
皆有一那羅延力。復有説者。此量猶少。應
説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有十八
那羅延力。或復有説。此量猶少。應説菩薩
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一
那羅延力。其次大節有二那羅延力。漸次大
者力倍倍増。有餘復説。此量猶少。應説菩
薩身力等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此象王力
其量云何。謂此象王擧身鮮白如拘牟陀白
蓮花色。七支善住具有六牙。其頭紅赤如因
達羅瞿博迦色。左右邊脇各二踰繕那半。身
前後分各一踰繕那。周圍身量七踰繕那。高
唯一踰繕那半。此是常身變化不定。此
有八千龍象眷屬。身皆鮮白如拘牟陀具
有六牙七支善住。其頭紅赤如上烟脂。若
轉輪王出現於世。此諸象中隨一來應。三十
三天將遊戲苑天福力故纔擧心時。令大
象王牙現異色。便作是念天帝釋等今須
乘我入苑遊戲。即便從此贍部洲沒至天
帝釋宮前而現。身上化出三十二頭。皆具
六牙如本頭色。此頭并本有三十三。一一
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作七蓮花。一一花
上作七寶院。一一院内作七寶臺。一一臺中
作七寶帳。一一帳内作七天女。一一天女
作七侍者。一一侍者作七伎女奏諸伎樂。
作是化已。時天帝釋及諸眷屬升彼本頭。
三十二天及諸眷屬升所化作三十二頭。餘
十千城諸天家族升彼背上。其身輕擧猶如
旋風吹蓮華花或飄樺皮。乘空往詣所
遊戲苑。爾時諸天都不自見有前後者。到
已倶下各詣戲林歡娯受樂。時彼龍象亦自
化身如天子形遊戲受樂。藹羅伐拏其力如
是。有作是言此力猶少。應説菩薩身中有
十八大節一一大節皆有如千藹羅伐拏龍
象王力。有餘復言此力猶少。應説菩薩身中
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如千倍
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漸次大者力倍倍増。大
徳説曰。此力猶少。應説菩薩意力無邊身力
亦爾。云何知然。謂昔菩薩吉祥人邊受吉祥
草詣菩提樹自敷爲座結跏趺坐。作是堅
固願言。若未諸漏永盡及證無上菩提我終
不起此座。無上菩提從未來世將入現在。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菩薩毛髮亦
不動搖。由此故知菩薩身力猶如意力量
無邊際。問若爾何故契經中説菩薩身有那
羅延力。答此力世間共所欽重故以爲喩而
實不然。問菩薩何縁集此身力。答欲現所
有皆殊勝故。謂諸色力族姓自在眷屬財位
功徳名聞智見威猛皆殊勝故憍傲有情歸伏
受法。復次欲爲無上正等菩提作所依故
集此身力。謂佛無上正等菩提要依此身方
得安住。假使無上正等菩提置在妙高大山
王頂彼便碎壞猶若微塵。力無畏等甚尊重
故。由此三千大千世界中贍部洲。有金剛
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菩薩坐之成正等
覺。除此無有堅固依處。是故菩薩初成佛
時。方欲經行徐足按地。即令大地六種震
動便起勝解乃得經行。復次爲欲引攝所
化有情猶如遣使故集此力。謂無上覺遣
此力使摧彼慢已然後度之。故在家時與
諸釋種種種捔力無不得勝。將般涅槃亦
以身力伏諸力士而度脱之。謂佛世尊化
縁將盡欲入寂滅往拘尸城波波邑中。五
百力士聞已爲佛修治道路。當彼路上有
一大石長六十肘廣三十肘。彼諸力士欲轉
去之盡其身力不能令動。世尊既至見已
問言。汝諸童子欲何所作。彼聞惘然竊作是
念。我等勢力贍部推先如何世尊呼爲童子。
作是念已倶白佛言。我爲世尊修治道路。
共轉此石不能令動。頗能哀愍除此石
耶。佛言我能。汝等遠避。便以足指挑置掌
中。上擲虚空下還接取。以口吹散令如微
塵。還使如本棄之路側。力士驚歎得未曾
有。敬禮合掌復白佛言。此是如來何等神力。
世尊告曰擧石置掌復擲虚空復還接取
棄之路側皆我父母生身之力。以口吹散
令如微塵是神通力。還合如本是勝解力。
力士聞已歡喜踊躍復白佛言。頗有餘力
能勝世尊如是力不佛答言有。謂無常力。
佛告力士。謂我父母生身之力。若神通力。及
勝解力。今日中夜皆爲無常力之滅壞。時諸
力士聞佛所説皆於世間深生厭離。佛便
爲説如應法要。令諸力士及餘無量在彼天
人得法眼淨。永離惡趣。第八有等故爲引
攝所化有情猶如遣使集此身力。問菩薩
何時身力圓滿。答年二十五。此後乃至年滿
五十其力無減。過是已後世尊身力漸漸衰
退。有説世尊身力無減猶如意力無衰退
故。評曰。如來法身雖無衰退。而生身力必
有退減。諸異熟果有衰退故。是故尊者鄔
陀夷言。今見世尊色力衰減諸根變異。謂五
色根。問諸餘有情有斯力不。答此力不共
一切有情唯最後身菩薩得有。如最初説菩
薩力量極爲減少尚爲難得。況第二説第
三説等餘有情類而得有耶。然此賢劫世界
初成時。有諸有情具那羅延力。或有有半
那羅延力。或有鉢羅塞建提力。或有摩訶諾
健那力。此諸力士充滿世間。過是已後漸
漸減少乃至今時全無彼力。佛在世時有三
釋種具有鉢羅塞建提力。謂阿難陀設摩釋
子瞿波釋女。爾時亦有具足摩訶諾健那力
象力馬力牛力等人不可稱數。若麟角喩
獨覺亦有那羅延力。若部行喩獨覺其力不
可定説。以彼多是聲聞種姓後遇別縁
得無學果。雖樂寂靜而有衆居如五百
仙一處得果。麟角喩者根極勝故樂獨出
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如舍利
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喩勝彼多倍。諸聲聞
人其力不定。如部行喩獨覺人説。諸轉輪王
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王三洲
者有伐浪伽力。王二洲者有鉢羅塞建提
力。王一洲者有摩訶諾健那力。此四輪寶
亦有差別。王四洲者有金輪寶。其量正等
四倶盧舍。王三洲者有銀輪寶其量正等
三倶盧舍。王二洲者有銅輪寶其量正等
二倶盧舍。王一洲者有鐵輪寶其量正等一
倶盧舍。如四輪寶有此差別。應知餘寶亦
有勝劣。謂王四洲者餘寶最勝乃至王一
洲者餘寶最劣。問諸有情類身力既別骨節
安立有差別不。答亦有差別。謂凡常力者
骨節相遠有象馬力者骨節相近。有大諾
健那力者骨節相接如接板等。有鉢羅塞建
提力者骨節相鉤。有那羅延力者骨節連
鎖。菩薩骨節展轉相交如龍蟠結。是故最
勝。已説佛身力。意力今當説。謂佛世尊成
就十力四無所畏及與大悲三念住等不可思
議無邊功徳。隨用差別立種種名。具於十
種説名意力。云何爲十。一處非處智力。二
業法集智力。三靜慮解脱等持等至發起雜
染清淨智力。四種種界智力。五種種勝解智
力。六根勝劣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
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問如是十
力以何爲自性。答以智爲自性。謂佛意力
是智所成。以智爲體智所攝故。如契經説。
於處非處如實了知乃至廣説。已説自性。
所以今當説。問何故名力力是何義。答不
可屈義是力義。不可伏義。不可摧義。不
可害義。不可轉義。不可覆義。能遍覺義。
能荷擔義。堅固義。最勝義。能制他義。是力
義。界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是色界繋。
餘力有漏者三界繋。無漏者是不繋。地者宿
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在四根本靜慮。是通
性故。近分無色及不定地非通所依故無
此二。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四靜慮
四無色及未至定靜慮中間。無漏者在九地。
所依者皆依欲界人贍部洲大丈夫身。唯依
此身得成佛故。行相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
智力十六行相。或餘行相。業法集智力苦集
八行相。或餘行相。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
苦集道十二行相。或餘行相宿住隨念智力
死生智力是餘行相。非十六行相。漏盡智力
諸有欲令縁漏盡境故。名漏盡智力者彼
説滅四行相。或餘行相諸有欲令依漏盡
身故。名漏盡智力者彼説十六行相。或餘
行相。所縁者處非處智力縁一切法。業法集
智力唯縁苦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縁
三諦除滅諦。遍趣行智力但縁四諦。宿住
隨念智力縁欲色界前際五蘊。死生智力縁
色處。漏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則縁滅諦。
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一切法。念住者種種勝
解智力宿住隨念智力唯法念住。死生智力
唯身念住。漏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則法念
住。若依漏盡身故則四念住。餘力皆四念
住。智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通十智。業
法集智力唯八智除滅道。第三第四第五第
六智力唯九智除滅智。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
力唯世俗智。漏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則唯
六智。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世俗智。
若依漏盡身故則通十智。三摩地倶者處
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三三摩地倶或不倶。業
法集智力縁苦集空無願倶或不倶。第三第
四第五第六智力縁苦集道空無願倶或不
倶。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非三摩地倶。漏
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則無相倶或不倶。若
依漏盡身故則三三摩地倶或不倶。根相應
者總説皆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過去未來
現在者此十力皆通三世。縁過去未來現在
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縁三世及離世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縁三世宿住
隨念智力。過去現在者縁過去。未來者縁三
世。死生智力過去者縁過去。現在者縁現在。
未來生法縁未來。若不生法縁三世。漏盡智
力若縁漏盡境故則縁離世。若依漏盡身故
則縁三世及離世。善不善無記者此十力皆
是善。縁善不善無記者漏盡智力若縁漏盡
境故則但縁善。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三種。
餘九力皆縁三種。有餘師説。第三智力但縁
善無記。彼不應作是説。此力通縁雜染清
淨有爲法故。雜染法中有不善故。繋不繋者
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色界繋。餘八力有
漏者三界繋。無漏者是不繋。縁繋不繋者宿
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縁欲色界繋。業法集
智力縁三界繋。漏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則
縁不繋。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三界繋及不
繋。餘力皆縁三界繋及不繋。學無學非學非
無學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非學非
無學。餘八力無漏者是無學。有漏者是非學
非無學。縁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業法集智
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縁非學非無
學。漏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唯縁非學非無
學。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三種。餘力皆縁三
種。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宿住隨念智力死
生智力唯修所斷。餘八力有漏者修所斷。無
漏者是不斷。縁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業法
集智力宿住隨念智力縁見修所斷。死生智
力縁修所斷。漏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則
縁不斷。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三種。餘力皆
縁三種。縁名縁義者。種種勝解智力根
勝劣智力死生智力唯縁義。漏盡智力若縁
漏盡境故則但縁義。若依漏盡身故則通
縁名義。餘力皆通縁名義。縁自相續他相
續非相續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縁三
種。漏盡智力若縁漏盡境故則縁非相續。
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三種。餘力皆縁自他
相續。加行得離染得者。此十力皆可言加
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故。皆可言
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諸力故。問
如是十力加行云何。答此加行有二種。一近
加行。謂順決擇分等。二遠加行。謂初不退菩
提心等。問業法集智力死生智力倶可縁業
有何差別。答從因入果是業法集智力。從
果入因是死生智力。如因果如是細麁不
現見。現見遠近亦爾。問無表業云何知。答從
果入因從麁入細。從現見入不現見。從
近入遠。如是知問宿住隨念智死生智
乘亦有。何故唯佛建立力耶。答前説不可屈
義等是力義。二乘雖有而無此義故不名
力如舍利子雖入第四靜慮而不知人當
所生處及所從來等事。問二乘亦有漏永
盡智何故非力。答佛智猛利速斷煩惱及彼
餘習。非二乘故。復次佛智能知自他相續
諸漏永盡時分不謬。聲聞獨覺無如是能。
復次不以自知諸漏盡故名漏盡力。以能
知他無邊世界諸有情類漏盡差別。及爲彼
説漏盡方便明了不謬名漏盡力。聲聞獨
覺無如是義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三
已説佛十力。當説四無畏。云何爲四。一正
等覺無畏。如契經説。我是諸法正等覺者。若
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
令憶念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
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
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衆中正
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
梵等所不能轉。二漏永盡無畏。如契經説。
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有世間沙門梵志
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如是漏
未得永盡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説。
三説障法無畏。如契經説。我爲弟子説能
障法染必爲障。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
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此障法染不
爲障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説。四説
出道無畏。如契經説。我爲弟子説能出道
修必出苦。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
依法立難。或令憶念修如是道不能出
苦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
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
位。於大衆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
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問此四無畏
以何爲自性。答亦以智爲自性。所以者何。
初無畏即初力。第二無畏即第十力。第三無
畏即第二力。第四無畏即第七力故。已説自
性。所以今當説。問何故名無畏無畏是何
義。答不怯弱義是無畏義。不傾動義。勇猛義。
安隱義。清淨義。鮮白義。不驚怖義。是無畏
義。界者此四無畏。有漏者三界繋。無漏者是
不繋。地者此四無畏。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
者在九地。所依者此四無畏皆依欲界人贍
部洲大丈夫身。唯依此身得成佛故。行
相者初無畏十六行相。或餘行相。第二無畏
諸有欲令縁漏盡境故名漏盡無畏者。彼
説滅四行相。或餘行相。諸有欲令依漏盡
身故名漏盡無畏者。彼説十六行相。或餘
行相。第三無畏苦集八行相。或餘行相。第四
無畏十六行相。或餘行相。所縁者初無畏縁
一切法。第二無畏若縁漏盡境故則縁滅
諦。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一切法。第三無畏
縁苦集諦。第四無畏但縁四諦。念住者第二
無畏若縁漏盡境故則法念住。若依漏盡
身故則四念住。餘三無畏皆四念住。智者初
及第四無畏皆通十智。第二無畏若縁漏盡
境故則唯六智。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
智世俗智。若依漏盡身故則通十智。第三
無畏唯有八智。謂除滅道。三摩地倶者。初
及第四無畏三三摩地倶或不倶。第二無畏
若縁漏盡境故則無相倶或不倶。若依漏盡
身故則三三摩地倶或不倶。第三無畏縁苦
集空無願倶或不倶。根相應者總説皆與三
根相應謂樂喜捨。過去未來現在者。此四無
畏皆通三世。縁過去未來現在者。初及第
四無畏縁三世及離世。第二無畏若縁漏盡
境故則縁離世。若依漏盡身故則縁三世
及離世。第三無畏但縁三世。善不善無記者。
此四無畏皆是善。縁善不善無記者。第二無
畏若縁漏盡境故則但縁善。若依漏盡身
故則縁三種。餘三無畏皆縁三種繋不繋
者。此四無畏有漏者三界繋。無漏者是不繋。
縁繋不繋者。初及第四無畏縁三界繋及
不繋。第二無畏若縁漏盡境故則縁不繋。若
依漏盡身故則縁三界繋及不繋。第三無畏
但縁三界繋。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此四無
畏無漏者是無學。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縁
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初及第四無畏縁三
種。第二無畏若縁漏盡境故則縁非學非無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