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No. 1545_ 五百大阿羅漢玄奘譯 ) in Vol. 27

[First] [Prev+100] [Prev]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而轉。有説。此中説如實知有漏無漏心
心所法。然有漏心心所法無始數知。又麁近
了起世俗智則能了知不無漏智
是故無世俗智而以苦集智知者。無
漏心心所法昔來未知。又微細難了起無漏
智乃能知之。是故此中如實知有漏心心所
。唯世俗智如實知無漏心心所法。謂餘三
智由此不苦集智。有説。此中説如實
有漏無漏心心所法事差別相。彼有漏者。
世俗智*則知更不起苦集智以起故。
及起時但知總相故。彼無漏者起世俗智
知故便起道智。然道智生雖
唯差別知。然以總相差別事故有道智
苦集智。有説。此中説。如實知有漏無漏
心心所法行相差別。然有漏心心所法多非
縁諦行相。設所有者亦未善成就故。但以
世俗智非諦行相。如實知其行相差別
無漏心心所法皆是縁諦行相極善成就故。
還以道智諦行相如實知其行相差別
是故此中無苦集智盡無生智者。此
是見蘊但説諸見性智。彼非見性智是故不
説。此中法智者。謂知法智品樂受。類智者。
謂知類智品樂受。世俗智者。謂知有漏樂
。道智者。謂知無漏樂受。雖一樂受四
智所知。謂有漏者一智知。無漏者三智知。然
總説故言四智如實知樂受。有説。無漏
樂受四智所知。受苦受時如實知苦受
此一智謂世俗。以苦受唯有漏故世俗智知。
不苦不樂受時如實知不苦不樂受
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知樂受説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八
十九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九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之四
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及苦心受
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一切身受及苦心受
唯有漏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受樂心受
不苦不樂心受時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
二心受通有漏無漏故。以四智知廣釋如
上。問此中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耶。答
若受在五識身身受。在意地心受。復
次若受無分別名身受。有分別名心受。復次
若受取自相境身受。取自共相境
復次若受取現在境身受。取三世及非
世境心受。復次若受取事別境身受
事別及和合境心受。復次若受一墮境
者名身受。數數墮境者名心受。復次若受於
境率爾轉者名身受。思度轉者名心受。復
次若受以色爲所依色爲所縁者名身受
非色所依色非色爲所縁者名心受
色非色。如是有對無對積聚非積聚和合
不和合廣説亦爾。尊者世友説曰。如佛所説
彼於爾時於二受。謂身受心受。云何身
受。云何心受。答無受是身受一切受皆
是心受。所以者何。心相應故。然諸受若依
轉此受名身受。恒以身爲増上故。若依
意根轉此受名心受。恒以心爲増上故。復
是説。無受是身受。一切受皆是心受
心相應故。然諸受至境三根轉此受
身受恒作想故。依不至境三根轉此
受名心受恒作想故。大徳説曰。若是身
受彼亦心受耶。答若是身受彼亦心受。有
心受而非身受。謂若計度外事内取
及於事取補特伽羅并法處所攝色。心不相
應行無爲相。如此類受皆名心受。以
實有境分別轉故。是謂身受心受差別
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味受。及
苦無味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以
切有味受及苦無味受皆有漏故。起世俗智
*則如實知。受樂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
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二無味
受通有漏無漏故以四智知。廣釋如上。此
中味者是愛味著性故。若受與彼爲安足處
有味受。有説。味名一切煩惱取著性故。
若受與彼爲安足處有味受若受不
愛或一切煩惱安足處無味受。問
若爾者則一切苦受皆名有味。皆能與愛或
一切煩惱安足處故。又如品類足説。云
何有味法。謂有漏法。云何無味法謂無漏
法。何故此中説苦無味受耶。答苦受
有漏而有少無味依性彼故説苦無
味依受。謂彼有煩惱相違及與煩惱
相雜性。有餘師説。苦受雖皆是有漏而有
能引發隨順勝義無味無漏受。依彼故
苦無味受。以能暫時伏諸味
受樂耽嗜依。受苦耽嗜依。受不苦不樂耽嗜
依。受及苦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
俗。以一切耽嗜依。受及苦出離依受皆有漏
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受樂出離依。受不
苦不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
世俗道如前釋。此中耽嗜謂愛耽著性故。若
受與彼爲安足處耽嗜依受。有説。耽嗜
一切煩惱執著性故。若受與彼爲安足
耽嗜依受苦受不愛或一切煩
安足處出離依受。問若爾一切苦
受皆應耽嗜依。皆能與愛或一切煩惱
安足處故。又如品類足説。云何耽嗜依
法謂有漏法。云何出離依法謂無漏法。何故
此中説苦出離依受耶。答苦受雖有漏
而有少出離依性。依彼故説苦出離依受
謂彼有煩惱相違及與煩惱不相雜性
有餘師説。苦受雖皆是有漏而有能引
隨順勝義出離依無漏受。依彼故説苦出
離依受能暫時伏諸耽嗜
説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乃至廣説。有
二義故。心名有貪一貪相雜故。二貪所繋
故。有説。此中依相雜有貪而作論。有説。
此中依二種有貪而作論。所以者何。若唯
相雜有貪而作論者則有漏善。及無覆無
記心等應亦名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
貪所繋故。如有貪心知有瞋心等亦爾。
此中貪所繋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
。如是説者好。謂貪所繋故名有貪心。貪
對治故名離貪心。若説貪相應故名有貪
。貪不相應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餘
煩惱相應心等應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
心貪所繋故。若説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對
治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染汚心及無
覆無記一分善心。應有貪心亦非離貪
。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繋故。有貪心如實
有貪心。此一智謂世俗智。離貪心如實知
離貪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瞋
所繋故名有瞋心。瞋對治故名離瞋心廣説
貪。有瞋心如實知有瞋心。此一智謂世
俗如前釋。離瞋心如實知離瞋心。此三智
謂法世俗道。此中依近對治説故不
。以類智品道非欲界近對治故餘如
。癡所繋故名有癡心。癡對治故名離癡
。如是説者好。謂癡所繋故名有癡心。癡
對治故名離癡心。若説癡相應故名有癡
。癡不相應故名離癡心者。則無覆無記一
分善心。亦應離癡心。然彼亦名有癡心
癡所繋故。若説癡相應故名有癡心。癡對治
故名離癡心者。則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
有癡心。亦非離癡心。然彼亦是有癡心癡所
繋故。有癡心如實知有癡心。此一智謂世俗。
離癡心如實知離癡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
道如前釋。染心者謂染汚心煩惱相應故。不
染心者謂善心煩惱相違故。有説。善心無覆
無記心皆名不染心煩惱不相應故。染心如
實知染心此一智謂世俗。不染心如實知
染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前有癡離癡
心釋。略心者。謂善心於所縁略攝故。散心
者謂染汚心於所縁馳散故。略心如實知
。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散心如實知散心
此一智謂世俗。此隨所應前釋。迦濕彌
羅外諸師言。略心者謂眠相應心以心略
眠故。如説眠云何。謂眠者所有眠夢不
身心略爲性。問若爾者。此中所説云
何通。如説略心如實知略心此四智。乃至
廣説。答此文應是説。略心散心下心如實
略心散心下心此一智謂世俗。擧心如實
擧心此四智如前説。評曰。彼不
。若作是説則染汚眠相應心應亦名
眠相應故。亦名散心染汚故。由此應
知前説者好。下心者謂染汚心懈怠相應故。
擧心者謂善心精進相應故。下心如實知
此一智謂世俗。擧心如實知擧心此四智
謂法類世俗道如前釋。小心者謂染汚心小
生所習故。大心者謂善心大生所習故。問今
見無量有情作惡。少有情習善。云何染心
小生所習耶。答此中不類少小。但以
淨法少故名小。謂若淨法少生之所習者名
小心。淨法多生之所習者名大心。是故遍生
死海中唯佛多修善法而名爲大。非一切
有情。有説。染汚心小價得故名小。善心大
價得故名大。以染汚心因少所爲便起
量非理作意。令煩惱惡行起如河流善心不
爾。雖百千珍寶或有能起不能
起者。有説。染汚心少根故名小。善心多根
故名大。謂染汚心或唯一根或復至二善
。一切皆具三根。有説。染汚心少隨轉故
小。善心多隨轉故名大。謂染汚心*唯三
蘊隨轉。善心或三蘊或四蘊隨轉。有説。染汚
心少眷屬故名小。善心多眷屬故名大。謂染
汚心無未來修故。善心有未來修故。有説。
染汚心少對治故名小。善心多對治故名大。
一刹那苦法智忍生。能頓永斷欲界見苦
所斷十隨眠等。此一力勝非彼一切一力
士能伏千人。而無一刹那染汚心生有此勢
。復次染汚心中所有上首闕於眼足。彼上
首者*則是無明。如説無明爲上首前因
故生無量種惡不善法。及彼種類無慚無愧
善心中所有上首具有眼足彼上首*則是
明。如説明爲上首爲。前因故。生無量種善
法及彼種類慚愧。復次無始時來所習不善
法。暫時習善則令永斷。猶如室中多時積
闇。燈明暫照則便除遣。如多時無鹽
暫甞鹽時彼想便捨。此亦如是。不善斷
善無是事。復次善於不善能畢竟伏。或
畢竟斷。不善於善則不是。由此等縁
汚心名小善心名大。小心如實知小心
一智謂世俗。大心如實知大心此四智謂法
類世俗道皆如前釋。掉心者謂染汚心掉擧
相應故。不掉心者謂善心奢摩他相應故。掉
心如實知掉心。此一智謂世俗。不掉心如實
不掉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
不寂靜心者。謂染汚心恒喧動故。寂靜心者
謂善心背喧動故。不寂靜心如實知不寂靜
此一智謂世俗。寂靜心如實知寂靜心。此
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不定心者。謂
染汚心散亂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背散亂
故。不定心如實知不定心此一智謂世俗。定
心如實知定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
前釋。不修心者謂於得修習修倶不心。
修心者謂於得修習修或倶或隨一修心。不
修心如實知不修心此一智謂世俗。修心如
實知修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
不解脱心者。謂於自性解脱相續解脱倶不
解脱心。解脱心者謂於自性解脱相續解脱
或倶或隨一解脱心。不解脱心如實知不解
脱心此一智謂世俗。解脱心如實知解脱心
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
説有内貪欲蓋。乃至廣説。此聖教中内
二種。一内處攝故名内。如説此六内處。
乃至廣説。二自相續攝故名内。如説於
身循身觀。乃至廣説。此中依相續内而作
論不處内。所以者何。若依處内而作
者。則不内貪欲蓋等。以貪欲蓋等
皆是外法處攝故。然彼雖是外處而以
相續攝故説名爲内。如説有内貪欲蓋。如
實知内貪欲蓋。此一智謂世俗。此中有者
謂自相續中貪欲蓋現行可得。或未彼得
獲成就。或彼對治道未生。此一智者以有漏
故起世俗智。*則如實知内貪欲蓋。如實
内貪欲蓋。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無
者謂自相續中貪欲蓋非現行可得。或已離
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已生。此三智者謂
貪欲蓋。*唯欲界故。彼近對治非類智品。如
未生内貪欲蓋而生。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
此中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縁内貪
欲蓋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生已便斷斷已後
復生。如實知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
生已便斷者。謂彼對治道已生貪欲蓋斷。斷
已後不復生者。謂或畢竟不生。或乃至未
退彼對治道。此三智者如前釋。如貪欲蓋
知瞋恚惛沈睡眠掉擧惡作疑蓋亦爾。以
彼皆是欲界繋
説有内眼結。如實知内眼結此一智
謂世俗。此中亦依相續内而作論。不
。廣説如前所説有者亦謂自相續中眼結
現行可得。或未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
道未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無内眼結如實
内眼結。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無
者亦謂自相續中眼結非現行可得。或已離
彼得獲成就。或彼對治道已生。此四智者謂
内眼結欲色界繋故。彼近對治通法類智品
未生内眼結而生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
此中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縁内眼
結生。此一智者如前釋。生已便斷斷已後不
復生。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生
已便斷者。謂彼對治道已生内眼結斷。斷已
後不復生者。謂或畢竟不生。或乃至未退
彼對治道。此四智者如前釋。如眼結
耳身意結亦爾。彼近對治倶通法類智品故。
鼻舌結如蓋説。皆*唯欲界繋故。如説有
念等覺支。如實知内念等覺支。此四智謂
法類世俗道。此中有者謂自相續中念等覺
支現行可得。或已有彼得獲成就。或彼所對
治障已斷。此四智者。有説。此中眞實念等覺
支三智知謂法類道智。相似念等覺支一智知
謂世俗智。有説。此中*唯説眞實念等覺支
*則此爲四智知。謂世俗智不明了知。法類
道智明了知。無内念等覺支如實知
念等覺支。此一智謂世俗。此中無者謂自相
續中念等覺支非現行可得。或未彼得獲
成就。或彼所對治障未斷。一智者如前説
未生念等覺支而生。生已住不忘令圓滿
倍増廣智作證。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此中
未生而生者謂由彼彼因彼彼縁内念等覺
支生。生已住不忘等者。問如爾所生*則爾
所滅。刹那後必不住如何可生已住不忘
耶。答此中説二種善根。謂順住分及順勝
進分。生已住不忘者説順住分善根。生已令
圓滿倍増廣者説順勝進分善根。四智者如
前釋。如念等覺支知擇法精進喜安定捨
等覺支亦爾。以種類同故。問喜等覺支*則
是受。前受念住中已觀。今何故重觀察耶。答
前以受念住門觀察。今以法念住門觀察。
復次前獨觀察。今與餘覺支觀察。復次前
察彼自相。今觀察彼共相。復次前觀察有
漏無漏。今觀察無漏。有説。此中亦觀察有
漏無漏。以通觀察眞實及相似覺支
説等隨觀自貪瞋癡増。乃至廣説。問何故
此論。答爲別佛經義故。如契經
。諸苾芻苾芻尼等隨觀自貪増時。彼應
知退諸善法佛説名退瞋癡亦爾。契經雖
是説而不廣分別。云何貪増乃至癡増。
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
分別故作斯論。云何貪瞋癡増。答有下貪
瞋癡纒故中。有中。故上是謂増。此中有
説。依世所現見貪瞋癡増而作論。貪増
者如諸男子於童子位下貪纒。於少年
中貪纒。於盛年位上貪纒。於
亦爾。瞋増者如諸男子展轉鬪諍。未
麁語下瞋纒。發麁語時起中瞋纒。結憾
謀害起上瞋纒。癡増者如男子生外道
。未彼書論下癡纒。學而未
中癡纒。若究竟通達起上癡纒。有説。
此中依觀待道理而作論。謂觀下品貪纒
故施設中。觀中故施設上。瞋癡亦爾。有説。
此中依退作論。謂從下品貪纒退故中。從
中退故上。瞋癡亦爾
説等隨觀自貪瞋癡減。乃至廣説。問何故
復作此論。答欲別即前經中餘所説義
故。如彼説。諸苾芻苾芻尼等隨觀自貪減時。
彼應知不退善法。佛説名不退瞋癡亦爾。
彼經雖是説而不廣分別。云何貪減乃
至癡減。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説者
今悉應説故作斯論。云何貪瞋癡減。答無
上貪瞋癡纒故中。無中故下是謂減。有説。
此中依世所現見貪瞋癡減而作論。貪減
者如諸男子。於盛年位上貪纒。於中年
中貪纒。於老年位下貪纒。於彼妻
亦爾。瞋減者如諸男子展轉結憾相謀害
時起上瞋纒。爲鬪諍使往返起
瞋纒。正鬪諍時起下瞋纒。癡減者如諸男
。生外道家彼書論。已通達時起上癡
。若聞佛語心中住時起中癡纒。若於
少生信時起下癡纒。有説。此中依觀待
道理而作論。謂觀上品貪纒故施設中。觀
中故施設下。瞋癡亦爾。有説。此中依離染
論謂上品貪纒減故中。中減故下
云何死邊際受。乃至廣説。問何故作此論。答
釋契經義故。如契經説。阿難陀當
知昔有轉輪王名曰善見。有是類死邊
際受。猶如壯士多食美食須臾迷悶。又契
經説。我今已生猛利損害死邊際受。契經雖
是説而不分別。云何死邊際受。齊何當
死邊際受。乃至廣説。故作斯論。有説。所
以作論者爲世間於非死邊際受。起
邊際受想故。如世間説。我已受死邊際受
今受當受彼於非死邊際受死邊際受想
所以者何。若受此受久便命終者乃名
死邊際受故。云何死邊際受。答由此末摩斷
命根滅。問此受何故名死邊際耶。答由此引
死邊際位故名死邊際受。問若爾應
最後受死邊際受。不此末摩斷
所以者何。末摩斷已或經晝夜方命終故。答
*則斷末摩受亦名最後受。以斷末摩後不
久必命終故。有説。一衆同分中有二種受
一身受。二心受。斷末摩受是身受。最後命根
滅受是心受。最後
何當死邊際受。答齊此末摩斷命根
滅。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説死邊際受自
。而未位今欲之故作斯論。死邊際
受何處攝。答法處。幾識相應。答身識意識。謂
初末摩斷受身識相應。最後受意識相應。問
幾大種能斷末摩。答三謂水火風。問何故地
大種不斷末摩。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説。
有説。猛利大種能斷末摩地大種不猛利。有
説。若諸大種能壞。外分能爲外災彼亦能
内分能斷末摩地大種不外分
外災故。亦不内分斷末
。此中水大種斷末摩者。謂將死時於内身
。水界増盛。由此浸漬令一切筋爛。諸筋
爛故支節解。支節解故不久命終。火大種斷
末摩者。謂將死時於内身中火界増盛。由
此燒逼令一切筋燋。諸筋燋故支節解。支節
解故不久命終。風大種斷末摩者。謂將
時於内身中風界増盛。由此鼓撃令
切筋碎。諸筋碎故支節解。支節解故不久命
終。亦有地大種能斷末摩。彼作是説
命終時。身中地界増盛能令一切竅穴閉
。諸穴塞故支節解。支節解故不久命終
問何處有斷末摩。答在欲界色無色界
欲界中地獄無斷末摩恒斷故。傍生
餓鬼有斷末摩。人中三洲非北拘盧洲。欲界
諸天亦無斷末摩。彼非惱亂業果
問何等補特伽羅有斷末摩。答異生聖者皆
有。於聖者中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皆
有。*唯除世尊惱亂業故。諸佛世尊無
斷末摩。聲音不壞無漸命終。以佛世尊諸根
頓滅故。或阿羅漢有斷末摩。非屠羊人等
斷末摩是惱亂業果故。若有惱亂業
阿羅漢而斷末摩。若無惱亂業屠羊
人等亦無斷末摩事
問末摩中間云何安布。答象馬牛等諸大力
獸末摩中間骨節相拄而復堅固。大諾健那
骨節相接。猶如接版鉢羅塞建提骨節相鉤。
鐵鉤相鉤。那羅延身骨節連鎖猶如鐵鎖
佛身骨節展轉盤結猶如盤龍。諸餘有情骨
節相離而不堅固。是故彼類其力最劣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九十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之五
阿羅漢般涅槃心當善耶無記耶。答當
無記。問何故作此論。答欲疑者得
故。謂阿羅漢已斷不善法就善法。或
便疑。若爾阿羅漢應善心而般涅槃
此疑得決定故。明阿羅漢雖不善
就善法。然住無記心而般涅槃非善。
若先不此論者則乃至于今若作是問
阿羅漢般涅槃心當善耶無記耶。彼不
故。或作是答。是善非無記。以阿羅漢已斷
一切不善法就善法故。由先作此論故。
乃至于今皆得正解。由是因縁故造斯論
問何故阿羅漢唯住無記心而般涅槃。答
唯無記心順心斷故。謂善心強盛堅住難
能令餘心長時續起。於心斷不順。無記心
羸劣如朽敗種堅住壞。不
心長時續起故。於心斷最爲隨順。有説。以
無記心過患少故。謂善不善心由二門
生死中多過患。一由異熟果門。二由
等流果門。無記心但由等流果門過患
異熟果。有説。以阿羅漢背一切生故。謂
餘有情將命終時爲當生故極作意力。令
善心起。勿我當諸非愛趣。阿羅漢背
切生故不復作意。但住無記心而般涅槃。
有説。以阿羅漢不趣異熟器故。謂餘
有情求*趣當來異熟器故將命終時以
加行善心起。阿羅漢不*趣如是異
熟器故但住無記心而般涅槃。有説。阿羅
漢住自性心於涅槃。自性心者則無記
心。以生生中未嘗無故。或有一衆同分中
善心起。謂已斷善根相續者。或有
衆同分中無不善心起。謂已離欲界染者。
一衆同分中不無記心。是以説
無記心自性心。唯住此心於涅槃。有
説。阿羅漢要住如上親友心而涅槃故。如
人欲他土親友追送其下親友至門而
返。中至村界上至國境。如是阿羅漢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