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No. 1545_ 五百大阿羅漢玄奘譯 ) in Vol. 27

[First] [Prev+100] [Prev]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此契經。知是縁一切法非我行相
問此經爲一切法非我行相。爲
苦諦非我行相耶。設爾何失。若説
切法非我行相者。云何復言爾時厭苦。若
苦諦非我行相者。云何説一切法
非我。有作是言。此經中説一切法非我
行相。問云何復言爾時厭苦。答此頌前半。
一切法非我行相。後半説苦諦非
我行相。有説。前半説修觀時。後半説現觀
。有説。前半説聞思修所成慧。後半*唯説
修所成慧。有説。前半説有漏慧。後半説
漏慧。如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有味無味。
耽嗜依出離依。墮界不墮界順取非順取。應
知亦爾。有説。前半説同相作意。後半説
相作意。有餘師説。此經但説苦諦非我
行相。問云何説一切法非我。答一切有
二種。謂一切一切。少分一切。此中但説少分
一切。餘處亦説少分一切。如世尊説。一切
熾然。非無漏法有熾然義。此中亦爾。此中
一切法非我行相。而餘經説。如
世尊説。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
靜。評曰。隨有經證。或無經證。然決定有
一切法非我行相。謂瑜伽師。於觀位
此行相。故此中説。問亦有空行相。能縁
一切法。此中何故不説耶。答是作論者意欲
爾故。乃至廣説。有説。應説而不説者。當
此義有餘。有説。非我行相其義決定。是故
偏説。謂空行相義不決定。以一切法有義
故。空約他性故。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
非我行相無不決定。以自他倶無我故。
此尊者世友説言。我不定説諸法皆空
定説一切法皆無我。問若非我行相。與空行
。倶能縁一切法者。此二行相有何差別
答非我行相對治我見。空行相對治我所見
治我見我所見。對治己見己所見。五
我見十五我所見。我行相我所行相。我執我
所執。我愛我所愛。我愚我所愚。應知亦爾。
有説。觀蘊非我。是非我行相。觀蘊中無我
是空行相。如蘊非我蘊中無我。觀界界
。觀處處中。應知亦爾。有説。於非有
非有。是非我行相。於有觀非有。是空行相。
有説。於無觀無。是非我行相。於有觀無。
是空行相。有説。觀自性空。是非我行相。觀
所行空。是空行相。有説。觀體不自在。是非
我行相。觀内無士夫。是空行相。是謂二種
行相差別。問何故有漏非我行相。縁一切
。無漏非我行相。*唯縁苦諦耶。答有漏
非我行相。非煩惱對治故。能縁一切法。無
漏非我行相。是煩惱對治故。不一切法
一切法順煩惱性故。有説。有漏非我行
相。非顛倒對治故。能縁一切法。無漏非我行
相。是顛倒對治故。不一切法。非一切
法順顛倒性故。有説。有漏非我行相。無分
齊縁故。若縁一切法。無漏非我行相。有分齊
縁故。不一切法。縁我見境非我故。
有説。有漏非我行相。修觀時勝故。能縁
切法。以修觀時觀一切法非我故。無漏
非我行相。現觀時勝故不一切法。以
現觀時但縁苦諦非我故。現觀位中別
觀諦故。由此因縁。有漏非我行相。能縁
切法。無漏非我行相。但縁苦諦。問有漏非我
行相。亦不一切法。以自性
相應倶有法故。云何乃言一切法。答依
多分説故無過。謂所縁者猶如大地。四
大海水。蘇迷盧山。太虚空量所。不縁者。猶
芥子大海一渧。妙高一塵。虚空蚊處。故
失。有説。以此有漏非我行相。二刹
那頃縁一切法。故作是説。非無漏非
我行相。雖多刹那。亦不一切法
説。有漏非我行相。一刹那頃。亦縁一切
所應。縁法自性。相應倶有諸法。非所縁故。
責。由此因縁。如是有漏非我行相。
一切法皆非我。而非顛倒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第九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二
問縁一切法非我行相。自體是何。答慧爲
。如自體我物相分。自性亦爾。已説自體
所以今當説問何故名爲一切法非我行
。答此慧行一切法起非我相故。名
一切法非我行相。界者此行相。唯欲色界
無色界中。亦有此行相而不一切法
後當廣説。地者此行相在七地。謂欲界未至
靜慮中間。及根本四靜慮。此則總説。若別
説者。聞所成慧。*唯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
思所成慧*唯在欲界。修所成慧*唯在六地
謂前説七地中除欲界。四無色地。亦有此行
。而不一切法。謂空無邊處。非我行
相。縁四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
四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
切虚空無爲。或欲是一物。或欲
多物。此行相盡能縁。識無邊處非我行相。
上三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上
三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
切虚空無爲。或欲是一物。或欲是多
。此行相盡能縁。無所有處非我行相。縁
上二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上二
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及一切
虚空無爲。或欲是一物。或欲是多
。此行相盡能縁非想非非想處。非我行相。
非想非非想處。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
道。及非想非非想處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
非擇滅并一切虚空無爲。或欲是一物
或欲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縁。有餘師説。
空無邊處非我行相。縁五地非擇滅。謂四
無色第四靜慮。餘如前説。乃至非想非非想
處非我行相。縁二地非擇滅。謂彼自地無所
有處。餘如前説評曰。應知此中前説
好。問何故無色地。無一切法。非我行
耶。答若地中有順決擇分。及彼加行相似
善根。彼地可一切法。非我行相。無
色不爾故彼地無。有説。若地中有行諦善
。彼地可是行相。無色不爾。有説。
若地中有現觀邊世俗智。彼地可
行相。無色不爾。有説。若地中有見道及見
道加行。彼地中有是行相。無色不爾。有
説。若地觀勝有此行相無色止勝故彼地
無。所依者。此非我行相。依欲色界身。初起
欲界身。行相者。作非我行相。所縁者。縁
一切法。念住者。是雜縁法念住。智者是世
俗智。三摩地倶者非三摩地倶。根相應者
三根相應。謂樂喜捨。問亦有善憂根能縁
一切法。何故此行相非彼相應。答互相違
故。謂此歡行相轉。彼慼行相轉。故不相應。
世者此行相墮三世。縁三世及離世。善不
善無記者。是善縁三種三界。繋不繋者。欲色
界繋。縁三界繋及不繋。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者。是非學非無學。縁三種見所斷修所斷。
不斷者是修所斷縁三種。縁名縁義者。名
義倶縁。縁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三種
倶縁。聞思修所成者。通三種。加行得。離染
得。生得者。可通三種。此則總説。若別説
者。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
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可加行得
生得。云何可加行得。謂若此間於自共
善。修習者生彼便得。若不爾者生彼不
得。云何可生得。謂雖此間善修習已
若未彼終不得。生彼方得。彼聞所成
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
色界修所成非我行相。是加行得及離染得。
亦可是生得。問若欲界沒。生第二靜慮
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
不。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
至生第四靜慮亦爾。問若欲界沒。生無色
。無色界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
行相不。有説。不得。以極遠故。如是説者。
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至生
四靜慮亦爾。問若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
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
不。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
餘地亦爾。問何等補特伽羅得此行相
但聖者。爲異生。有作是説。*唯聖者
得。非諸異生。如是説者。異生亦得。問異生
二種。謂内法外法。何等異生得此行相
是説。内法者得。非外法者彼著
故。不習空無我見。如是説者。外法異
生亦得此行相。然與内別。謂内法者。亦加
行得亦生得。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外法異生。*唯生得而不身成就。不
在前。以我故。問云何起非我行相耶。
答若生欲界。起欲色界非我行相。倶能縁
一切法。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
不定者亦能縁一切法。定者*唯縁初靜
乃至有頂。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
能縁初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二靜慮
第二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能縁一切
。定者*唯縁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起
第三第四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縁
二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三第四靜慮。如
理應説。若生欲界色無色界。起無色界非
我行相。縁法分齊如前已説。問欲色二界非
我行相。何者縁法多耶。答色界非我行相。若
不定者。所縁法與欲界等。若定者則所縁法
於欲界。謂不自隨轉色。欲界非我
行相。無隨轉色故。能縁一切色故。有説。
言有身念住。縁一切色受心。法念住
一切受心法。問此縁一切法非我行相
有漏無漏耶。答是有漏非無漏。所以
者何。有世俗非我行相。尚不一切法
順決擇分。何況無漏非我行相。能縁一切
耶。以此行相別諦縁故。如諸邪見尚無
一時縁二諦。況縁多耶。如所對治能對
治亦爾。問有漏非我行相。能斷煩惱不。答
斷。問若爾聖者何故起耶。答令根轉
利入聖道故。復次由四縁故聖者起之。一
現法樂住故。二爲本所作故。三爲
戲功徳故。四爲用聖財故。問此非我行
相。爲欣作意倶。爲厭作意倶耶。設爾何
失。若欣作意倶者。云何縁可厭法。若厭作意
倶者。云何縁可欣法。答應是説。欣作意
倶。問若爾云何縁可厭法。答彼瑜伽師。於
可欣法欣尚故。設於無量可厭聚中。有
一可欣則生欣樂。何況多耶。如銅錢聚上
一金錢。便於此聚總生欣樂。此亦如是。
故無
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乃至廣説。問何故
此論。答爲他宗己義故。謂或有
執。因縁無體。爲彼宗欲&K99;因縁實有體
。或復有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倶生。如
大衆部。爲彼宗一補特伽羅無二心
倶生。或有外道。引世現喩後爲前因。彼
是説。現見泉涌。後逼於前。令其涌泒。此
中後水爲前水因。如是諸法行三世時。未
來世逼令現在。現在世逼令過去。故
未來世爲現在因。現在復與過去因。爲
彼宗後法非前法因。若是因者。便
内外縁起諸法。違内法縁起者。謂應
無明。乃至老死縁生。父母因子。眼色
眼識。乃至意法因意識。又應羯邏藍因
頞部曇。乃至壯因於老。如是等違外法縁
者。謂應種子因芽。乃至花因於果。如
是等復有大過。謂應業而受果。受果
已方造業。其事云何。應先受苦樂異熟
後造善惡業。先得律儀不律儀果。後受
儀不律儀戒。先墮地獄後造無間。先作
後造彼業。先得無上正等菩提。然後乃
六到彼岸。若未業先受根者。應已作
業而便失壞。是則應解脱出離。是故不
後爲前因。由此因縁故作斯論。頗有
二心展轉相因耶。答無。所以者何。無一補
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倶生。又非後心爲
前心因。此中無者。即止撥無因縁實體。謂
二心展轉相因。然有餘法互爲因義
一補特伽羅等者。即止大衆部執。一補
特伽羅有二心倶生。一補特伽羅者。遮多補
特伽羅。非前者遮過去。非後者遮未來。此
則顯示一補特伽羅現在一刹那頃無
。有別誦言。非曾非當非現。一補特伽羅
二心倶生。此則顯示一補特伽羅三世。一
刹那頃皆無二心。又非後心爲前心因者。
此即止外道執後爲前因。顯示後法非
。此中倶依五因論故答言無。若
六因答言有。以能作因皆遍有故。
一補特伽羅等者。遮相應倶有因義。又
後心爲前心因者。遮同類遍行異熟因
。皆不遮者。謂能作因。如説二心無互爲
因義。如是二受二想。二思二觸。二作意二
勝解。二欲二念。二定二慧等。諸心所法二眼。
乃至二身等諸色法。二命根二衆同分等。心
不相應行法同類。皆無互爲因義
頗有二心。展轉相縁耶。乃至廣説。問此中不
先作此論。應先作此論。何故無一補特
伽羅。乃至廣説。所以者何。先説無一補特伽
羅。非前非後二心倶生。雖是説。而未
其因縁。故次應説。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
至廣説。而不先作是説者。有何意耶。答是
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説。有説。阿毘達
磨爲諸法性相故説。不其次第。但
法相。若先若後。倶不責。有説。論
二種。一根本論。二傍生論。此中頗有
。展轉相因相縁等者。是根本論。何故無
一補特伽羅等者。是傍生論。二根本論。理
先説。一傍生論理應後説。故此先説
頗有二心展轉相縁耶。乃至廣説。問何故作
此論。答欲疑者得決定故。謂前説無
心展轉相因。勿亦無二心展轉相縁
此疑。顯二心展轉相縁。復有説者。
撥無所縁縁體者。意顯所縁縁體性
實有。故作斯論
頗有二心展轉相縁耶。答有。如有心起無
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乃至廣説。問
此中但應總答言。有不更説。如有等言
所以者何。如説若法與彼法所縁。此法
彼法。有時非所縁耶。答無。時非所縁故。
答雖總言有於義已足。而爲益諸弟子
。令明了故復重説。如有等言。如
心起無未來。心即思惟。此第二心者。謂
先起一刹那邪見。或*唯謗未來邪見聚。或
總謗未來有漏諸蘊後起第二刹那邪見
或*唯謗過去邪見聚。或總謗過去諸蘊。彼
二邪見。相應心展轉相縁。如邪見後生
彼謗無。如是邪見後生有身見。於
執我我所。邊執見計。斷常見取執。第一戒禁
取執。能淨疑猶豫貪染。恚憎慢自擧無明
不了。又邪見後或生正見。於彼起非常苦
空非我。因集生縁。是有是實是性是分。有
因有起。有處有事行相。或生無覆無記心
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邪見
相應心與諸有漏心。展轉相縁。如邪見心
餘染汚心應知亦爾。此中且説邪見爲門。
同染汚故。如有心起有未來。心即思惟此
第二心。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説邪見
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縁。今欲説正見心。與
有漏心展轉相縁。故作此論。謂先起一刹
那正見。或*唯於未來正見聚。或總於未來
有漏諸。起有行相。後起第二刹那正見
或*唯於過去正見聚。或總於過去有漏諸
。起非常等行相。如正見後生正見。於
非常等行相。如是正見後或生邪見。於
彼謗無有身見。執我我所。廣説乃至無明
不了。又正見後或生無覆無記心。於彼起
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是名正見。相應心與
諸有漏心。展轉相縁。如正見心。無覆無記心
知亦爾。同不染故。如有心起無未來道
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問何故復作此論。答
前説邪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縁。今欲
邪見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縁。故作此論。謂
先起一刹那邪見未來道。後入正性離
。起苦忍苦智。或集忍集智。於彼過去邪見
。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縁行相。如
二心展轉相縁。應知此中遮刹那流注
時分。不衆同分。不無始以來
刹那者。謂必無前刹那起邪見
。第二刹那即能入正性離生故。遮流注
者。謂必無一流注中。先起邪見聖道
後即能入正性離生。不時分者。謂初日
分時。起邪見聖道。中日分時。即能入
性離生。中日分時。起邪見聖道。後日分
時。即能入正性離生。夜三分亦爾。如是晝
夜半月月時年諸位皆悉不遮況衆同分。無
已來。如邪見疑無明。應知亦爾。同縁道
故。如有心起有未來道。心即思惟此起
二心。問何故復造此論。答前説正見心。與
有漏心展轉相縁。今欲正見心。與無漏
展轉相縁。故造斯論。謂先起一刹那正
。或*唯於未來無漏心。或總於未來無漏
諸蘊起有行相。後起聖道。或惟於過去正
見聚。或總於過去有漏諸蘊。起非常苦空非
。因集生縁行相。如是二心展轉相縁。應
知此中諸有欲*唯共相作意無間起
者。彼遮刹那。不流注等。遮刹那者。
此有未來道心行相。是自相作意故。諸有
二種作意無間皆起聖道者。彼亦不
刹那。如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轉相
縁。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説自相續心。與
自相續心展轉相縁。今欲自相續心。與
他相續心展轉相縁。故作斯論。問此中説何
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互相縁耶。答此中説
根等地等道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轉相
縁。根等者。謂同利根中根軟根。地等者。
謂同依初靜慮。乃至同依第四靜慮。道等
者。謂同有漏。同無漏。同法智品。同類智品。
同學同無學。問彼二心云何相縁。答但縁
。非彼心所縁及能縁行相。若縁彼心所縁
及能縁行相者。則有自縁之過。問亦有餘
智倶心展轉相縁。何故但説他心智倶。答
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説。有説。應
而不説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説。此中但説
明了不雜易可知者。餘智不爾。問有多種
他心智。此中爲何者。答説加行得離染
得者。問何故不餘耶。答是作論者意欲
爾故。乃至廣説。有説。應説而不説者。
知此義有餘。有説。此中但説名義勝
者。謂加行得。離染得者。是修所成。通慧所攝
四支五支。勝靜慮果。有説。此智於境無
謬失。餘則不爾。是以不説。今因此文
焔海。如説。二心展轉相縁。應知受等諸心
所法相縁亦爾。又亦應部界善等諸心相
。部者。謂見苦所斷心。與見苦集修所斷
。展轉相縁。見集所斷心。與見苦集修所斷
。展轉相縁。見滅所斷。有漏縁心展轉相
縁。見道所斷。有漏縁心展轉相縁。見道所
斷。無漏縁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縁。應知無
漏心亦展轉相縁。修所斷心展轉相縁。修所
斷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縁。應知修所斷心。
見苦集所斷心展轉相縁者。謂善無覆無
記。與無漏心。展轉相縁者*唯善。界者欲界
心。與欲色界及不繋心。展轉相縁。色界心
色無色界及不繋心。展轉相縁。無色界
心。與無色界及不繋心。展轉相縁。應
無色界心。與色界心展轉相縁者。謂空無邊
處近分。善等者。謂善不善無記心。各與三種
。展轉相縁。*唯除不善異熟。以彼*唯在
五識身故。餘無覆無記心。有展轉相縁義
又此中所説。邪見謗因謗果者。有四句差
。謂或依因謗果。或依果謗因。或不
因謗果。或不果謗因。依因謗果者。如
説。妙行惡行無果異熟。依果謗因者。如
説。一切士夫補特伽羅所受苦樂無
縁。不因謗果者。如説。無化生
有情。不果謗因者。如説。無妙行惡

問縁有四種。此中何故但説因及所縁。非
餘二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説。有
説。應説而不説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説。
彼二亦在此所説中。謂若説因縁。應知已
等無間縁。如二心展轉爲因。亦無
心展轉爲等無間故。若説所縁縁。當知已
増上縁。如二心展轉爲所縁。亦有
心展轉爲増上故。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
至廣説。問何故復作此論。答爲他宗
己義故。謂或有執。等無間縁。體非實有。爲
彼意。欲實有等無間縁。或有執。一補
特伽羅二心倶生爲重遮彼顯*唯一心。有
説。此文是傍生論。前説無一補特伽羅。非
前非後。二心倶生。未所以。今欲之。故
斯論。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
倶生。答無第二等無間縁故。謂心心所法生
必依止等無間縁。既無第二等無間縁。故必
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倶生。此復應
問。何故無第二等無間縁。故復答言。有情
一一心相續轉故。謂有情心。法爾一一相續
而轉。無二無多。此是展轉更相答義。有説。
此文重答前問。謂先問言。何故無一補特伽
羅。非前非後二心倶生。今重答言。有情一
一心相續轉。謂一一有情由法爾力。但有
心相續而轉。所以者何。未來心聚。必由現在
和合故生。不和合則不生。現在但有一和
故。令未來心一一而起。猶如多人經
狹路。一一而過尚無二並。何況有多。又
牛羊圈門狹小一一而出。無二無多。如
是有情未來心聚。依現和合一一而生。設
現在世有多和合。爲開次者。則應一時有
多心起。但無此事故一一生。又由和合
先後故。假使先有修道和合。後見道者則
修道。先見道生但無此事故。先起見道
此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倶生
此義中復有分別。謂何故無一補特伽
羅。非前非後二心倶生。尊者世友説曰。於
一刹那身。*唯有一心。依彼轉故無二。
復次於一刹那命根*唯一心。依彼轉故無
二。復次於一刹那。唯有一類衆同分
。依彼轉故無二。大徳説曰。法生時和
合*唯一無二。不一和合有二果生故。
一刹那心*唯有一。復有説者。若有二心倶
。則應調伏。如今一心剛強&T014461;悷。猶
調伏況二心耶。若心不可調伏。則無得
解脱義。故一相續無二心倶。或有説者
若一相續二心倶生。則有雜染清淨。倶時起
過。謂一心雜染。一心清淨。如是則無
解脱理。又應一時生善惡趣。復次若一相
續二心倶生。何妨三。若有三者。應一時
三界異熟。是則界壞亦無解脱。復次若一
相續三心倶生。何妨四。若有四者。應
一時受四生異熟。是則生壞亦無解脱。復次
若一相續四心倶生。何妨五。若有
者。應一時受五趣異熟。是則趣壞亦無
。復次若一相續五心倶生。何妨六。
則應一時六識倶起。應一時取一切境界
復次若一相續六心倶生。何妨百。若有
百者何妨千。乃至何妨無數倶起。若爾
諸法從未來世。應一時生。於現在世一時
而滅。是則應未來現在。以未來現在
故説過去。未來現在無故過去亦無。若
三世則無有爲。若無有爲則無無爲。如
是則一切法皆無。是爲大過。是故無
心倶生。有餘師説。若一相續二心倶生。則
受等諸心所法亦二倶生。則一刹那應
十蘊。則有情壞。有情壞故所依身壞。所依
壞故則五部壞。五部壞故則對治壞。對治
壞故則遍知壞。遍知壞故沙門果等一切皆
壞。勿此過。故一相續無二心倶。問如
刹那有多心所。而無前過心亦應爾。尊者
世友説曰。心所雖多而與心同一。等無間縁
之所引起。如心是一受等亦一。故無過。
大徳説曰。心與受等一和合生。如心是一
受等亦一。故無過。復有説者。心與受等
一作意生。如心是一受等亦一。雖皆名
而體類各異。故無
問如前所説。等無間縁自體是何。答除
羅漢最後心心所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
法。是謂等無間縁自體。問何故阿羅漢最後
心心所法。非等無間縁耶。答彼心心所法。
若是等無間縁者。彼後應心心所法生。若
爾便無究竟解脱。有餘師説。彼亦是等無間
縁。彼後心心所法不生者。有餘縁故。非
彼爲礙。設當生者亦與作縁。猶如意根意
界意處。彼不是説。所以者何。等無間
縁依作用立。若法與彼法等無間縁
法無有情。無呪術藥物等。能爲
彼不生。意根界處。依根相故立。雖
後識不生。而有根等相故。得根等問何
故阿羅漢最後心有意根等相而無等無間
縁相耶。答意根界處。不必觀於後法。故立
觀心所等。亦得名故。等無間縁。觀後法
後不生故。不説爲縁。復次不生法中。有
意識相。故最後心是意根等。不生法中無
無間相。以雜亂住故。是以最後心等。不
等無間縁。問等無間縁。以何爲相。答體即
是相。相即是體。不離體別求其相。尊者
世友説曰。能開避義。是等無間縁相。復次
與次第義。是等無間縁相。復次與作用義。是
等無間縁相。復次能生心義。是等無間縁相。
復次能引發心義。是等無間縁相。復次能
覺心義。是等無間縁相。復次能令心相
義。是等無間縁相。大徳説曰。能引生無
間心義。是等無間縁相。尊者婆末羅説曰。
能令未已生心續已生心義。是等無間縁相。
阿毘達磨者説曰。能令各別自相法無間生
義。是等無間縁相。各別自相法者。謂受想
等心所。及心自相各別。倶時而生無容有
二。有餘師説。令相似法無間生義。是等無
間縁相。已説體相。所以今當説。問何故名
等無間縁。答此縁能引等無間法。是故名
等無間縁
問前後刹那。諸心所法。或多或少。云何名
等。如欲界心所多非色界。色界心所多非
無色界。善心所多非不善。不善心所多非
無記。有漏心所多非無漏。如何可此縁
能引等無間法耶。答依事等説。不依數
。故無過。若一心中。有一想二受等者
等。以一心中受等心所隨所應生
各*唯有一。是故名等。問爲心但與心。受
等但與受等。作等無間縁。爲爾耶相似
相續沙門説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縁。受等
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縁。彼不
。所以者何。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
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
心還生貪心。恚心還生恚心。癡心還生
。如是便無究竟解脱。又諸心所。或少或
多。少生多時。便應縁闕。多生少時。便應
果減。如是則一心聚中有縁生。有
縁生。有縁者。有縁者。又無漏心
聚應無縁而生。應是説。心與心亦與
受等。受與受亦與心等。作等無間縁。餘心
所亦爾
問爲心與心。作近等無間縁受等。受等
受等。作近等無間縁心等。爲
耶。相似相續沙門説曰。心與心作近等無間
受等。受等與受等。作近等無間縁
心等。彼不是説。所以者何。前已説
能開*避義是等無間縁相。開*避義中。無遠
故應是説。前生心聚與後生心聚。作
等無間縁。無差別。如豆等聚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三
問未來世中有等無間縁不。設爾何失。若有
者未來諸法應次第住。修正加行
。所以者何。若法在此無間而住。彼法從
此無間必生。修正加行復何所用。又應
諸煩惱對治義。如是便無究竟解
。見蘊所説復云何通。如説。若法與彼法
等無間。或時不彼法耶。答若時此
法未至已生。若無者何故世第一法無間。唯
苦法智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八分經説。
復云何通。如説。如是補特伽羅作此業已。
或十三劫。或十四劫。或乃至二十劫。不
惡趣。又云何建立。順現法受。順次生受。順後
次受。三種業耶。答未來無等無間縁。問
若爾何故世第一法無間。唯生苦法智忍。不
生乃至盡無生智耶。答此名數定。非事相
。所以者何。苦法智忍。在六地知何地
者。當三根相應。未知何根相應者。當
有四行相。未知何行相。當無量刹那。未
知何刹那當生故。乃至住増上忍時。苦法智
忍。唯於三事定。謂地定根定行相定。於
猶不定。謂刹那不定。等無間縁不定。若
世第一法時。於五事皆定。復次不必要
等無間縁。諸法次第相續而起。所以者
何。若法依屬彼法。從彼法後無間得生。餘
則不爾。猶如外物等無間縁。而相依
屬前後次第生起。如種芽莖枝條花果。依
者。彼無間生。餘則不爾如是内法在
來世。雖等無間縁。而依屬彼者彼無間
生。餘則不爾。苦法智忍。依屬世第一法。苦
法智等則不是。是故世第一法無間。唯
苦法智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復次未來
法生。依現在法。若現在法和合。彼則得生。
若不和合彼則不生。雖是處分別
故。假使修道生縁先合。亦應先生。然無
唯苦法智忍。依世第一法和合而生。苦
法智等依餘和合。是故世第一法無間。唯生
苦法智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問八分經等。
復云何通。有説。世尊依去現在。比知未
。故作是説。謂世尊觀過去現在。如是種
類補特伽羅。造是業。爾所劫中不
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是業現世
果。造是業次生受果。造是業
次受果。由此現見。如是種類補特伽羅。
是業知當來。爾所劫中不惡趣
是種類補特伽羅。造是業當現受果。
是業當生受果。造是業當後受
果。有餘師説。有情身中有是相。是不相
應行蘊所攝。世尊觀彼。便知如是補特伽
羅於未來世。爾所劫中不惡趣。亦知
是補特伽羅所造諸業。或當現受。或當生受。
或當後受。評曰。不是説。若作
。便顯世尊於未來事唯有比量智
量智。此不理應是説佛知未來是現
非比。謂佛智見明淨猛利。未來諸佛。雖
亂住無次第。而能現知。如是種類補特
伽羅。造是業。於未來世爾所劫中不
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是業。或當
現受。或當生受。或當後受。明了無謬。有
師説。未來亦有等無間縁。問若爾未來諸法
次第住。修正加行無用。又應
有伏諸煩惱生對治義。如是便無究竟解
。答未來諸法雖等無間縁性相定。而
前後次第定。謂心心所未已生位。有
彼無間生法而無前後次第行列。至
生位。有彼無間生法。亦有前後次第
行列。如多沙門。若雜亂住雖大小已定。而
行列未定。若次第住大小亦定。行列亦定。
此亦如是故無失。修正加行
。一心無間有二心故。謂未來世一心無
間。有二心住一善二染。若現在世修正加
。則善心生染心不生。若現在世起邪加
。則染心生善心不生。如一種後二事應
芽二灰。若*芽縁和合則*芽生灰不
生。若灰縁和合則灰生*芽不生。此亦如
是。由此亦有諸煩惱生對治義。漸次便
究竟解脱。問見蘊所説復云何通。如説。
若法與彼法等無間。或時不彼法
耶。答若時此法未已生。答彼依前後
次第定説。不爲縁性相定説。故不相違
評曰。應是説。未來無等無間縁
所以者何。等無間縁不雜亂住。未來世法
雜亂住故。等無間縁次第而住。未來世法無
次第故。等無間縁依避義。立未來世法
開*避義故。復次若未來有等無間縁則。
善者應常作善。欲惡者應常作
惡。然今現見欲善者。後便作惡。如天授
。欲惡者後便作善。如指鬘等。故未來
世決定無等無間縁
問何故色法非等無間縁。答若法相應。有
行相。有警覺所縁。彼法可
無間縁。色法不爾故。非等無間縁。有説。等
無間縁現前無亂。色法有亂故。非等無間
。謂一刹那。起欲界色及色界色。或一刹
那。起欲界色及不繋色。或一刹那。起色界
色及不繋色。尊者世友説曰。一異熟色相
續未滅。有長養色及等流色。復相續生多類
倶生。故非等無間縁。大徳説曰。以諸色法
少無間生多。多無間生少故。非等無間縁
少無間生多者。如夏雨時。少雲無間起
量雲。遍覆虚空。從小樹子極高大諾瞿
陀樹。從小羯刺藍廣大身色。多無間生
少者。如大草聚燒爲少灰。問若爾心所法亦
多無間生少。少無間生多。應立等無
間縁。多無間生少者。如有尋有伺地。入
無尋無伺地。少無間生多者。如無尋無
伺地有尋有伺地。答此依同地前後數等
。不異地故無失。有説。此依同類
前後數等説。不異類故無失。謂一心
中。若一受等無間二受等生。二受等無間一
受等生。可此失。然無是事故與色別。
諸色法同類極微。於一聚中衆多倶起。
故不等無間縁。心心所法無

問何故不相應行。非等無間縁。答若法相應。
所依行相。有警覺所縁。彼法可
等無間縁。不相應行不爾。故非等無間
。有説。等無間縁現前無亂。不相應行現前
有亂。故非等無間縁。謂一刹那。有起三界及
不繋。不相應行故。餘隨所應。如前廣説。品
類足論。有是言。云何心等無間法。答若
心等無間。餘心心所法。已生正生。及無想定
滅盡定。已生正生。是謂心等無間法。問彼何
故不無想異熟耶。有説。應説而不
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説。二無心定。有
功用。勤勞而得故彼説之。無想異熟
此相違。故彼不説。有説。二無心定是善
故説。無想異熟無覆無記故不之。有説。
若由心力無間引起。不雜亂者。可
等無間法。無想異熟是異熟因力所引起
任運而轉。非彼心勢力所。故不
心等無間法。問若爾異熟心心所法。亦異熟
因力所引起。任運而轉。應心等無間
。答自類相引有勝勢力。不彼故。倶是
相應有所依等。説名自類。問何故二無心
定。是心等無間法。而非心等無間縁耶。
答彼由心加行功用。勤勞所引得故。名
等無間法。與心相違遮斷心故。非心等無間
。有説。彼由心勢力所引起。故名心等無
間法。不相應無所依。無行相警覺。無
故。非心等無間縁。有説。彼由心勢力
増長。有作用故。名心等無間法。損減心
作用故。非心等無間縁。問何故二
無心定。前後相似無亂續生。而前非後等
無間縁。答由入定心勢力所引。不前念
力所引生。故前非後等無間縁。問若爾異熟
心心所法。由異熟因勢力引起。任運而轉。
前應後等無間縁。答心心所法。是相應
所依。有行相警覺。有所縁故。前念
後有勝勢力。引發開*避。故皆是後等無
間縁。不相應行與此相違。不例。問
出無想滅盡定。心中間或經半劫一劫
云何可等無間耶。答中間無餘心爲
故。謂入出心相去雖遠。中間更無餘心所
。故後於前名等無間。猶如二人共渉
。一前一後相遠而行。有人問言。汝有
不。彼答言有。次後而來。二人中間雖
。無人爲隔故言次後。此亦如是。無心爲
隔名等無間。問若法是心等無間。亦是心無
間耶。答應四句。有法是心等無間。非
無間。謂除初刹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
心所法。諸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所
法。有法是心無間。非心等無間。謂初刹
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住無
常。有法是心等無間亦是心無間。謂初刹
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有法非
心等無間心無間。謂除初刹那二無
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住無常。諸
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法生老住無
常。問若法是心等無間。亦是無心定無間耶。
答應四句。有法是心等無間。非無心定
無間。謂初刹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
法。有法是無心定無間。非心等無間。謂除
初刹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
住無常諸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所
法。生老住無常。有法是心等無間。亦是無心
定無間。謂除初刹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
心所法。諸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所
法。有法非心等無間。亦非無心定無間。謂
初刹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
住無常
三種作意。謂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
意。自相作意者。思惟色是變礙相。受是領納
相。想是取像相。行是造作相。識是了別相。地
是堅相。水是濕相。火是煖相。風是動相。如
是等。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行相等。勝解作
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無量解脱勝處遍處
等。問此三種作意。幾種無間。聖道現在前。聖
道無間。幾種現在前耶。有説。三種無間。聖
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如是善
契經所説。不淨觀倶行。修念等覺支。依
止厭止離止滅。迴向於捨。此中倶聲。
無間義。有説。二種無間。聖道現在前。除
自相作意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有説。唯
共相作意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
現在前。問契經所説。當云何通。如説。不淨
觀倶行修念等覺支。答依展轉因故作
。如子孫法轉相生故。謂勝解作意。引
共相作意。共相作意。引起聖道。有説。共相
作意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共相作意
現在前。問若爾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者。
聖道時。可欲界共相作意。若依上地
正性離生者。出聖道時。彼欲界心既不
起以極遠故。復未色界共相作意
彼雖已得順決擇分。而聖道後不復現前
彼以何等共相作意。出聖道耶。答彼於
決擇分中間。已修得如是行相。謂一切行非
常。一切法非我。涅槃寂靜等。今出聖道
彼作意。評曰。彼不是説。如前説
好。謂三種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
現在前
復次欲界有三種作意。謂聞所成作意。思所
成作意。生得作意。色界有三種作意。謂聞所
成作意。修所成作意。生得作意。無色界有
種作意。謂修所成作意。生得作意。無漏有
種作意。謂修所成作意。此中欲界。唯思所成
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色
界唯修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
二種現在前除生得。無色界唯修所成無間。
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亦唯修所成現在前。
問何故聖道無間。欲界生得現在前。非
無色界生得耶。答欲界生得猛利。色無色界。
生得不猛利故。若依未至定。得阿羅漢果
彼或以欲界心聖道。或以未至定心
聖道。若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果。彼或以
無所有處心聖道。或以非想非非想處
聖道。若依餘地阿羅漢果。彼唯以
自地心聖道
復次初靜慮有三種。謂味相應淨無漏。如
乃至無所有處。皆有三種。非想非非想處。但
二種。謂除無漏。此中味相應無間。二種
現在前除無漏。淨無間三種現在前。無漏無
間二種現在前。除味相應淨初靜慮。復有
。謂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
是乃至。無所有處。皆有四種。非想非非
想處。唯有三種。除順勝進分。此中順退分
無間。二種現在前。謂順退分。及順住分。順住
分無間。三種現在前。謂除順決擇分。順勝進
分無間。三種現在前。謂除順退分。順決擇
分無間。二種現在前。謂順決擇分。及順勝進
分。問若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起初靜慮諸
識身時。幾心無間入幾心出耶。答隨所生
。若未離染者。三種心無間。彼諸識身現在
前。彼諸識身無間。三種心現在前。謂善染
汚。無覆無記。若已離染者。二種心無間。彼諸
識身現在前。彼諸識身無間。二種心現在前。
謂除染汚
十二心欲界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
無記。色無色界各三。謂前四中除不善。無漏
二。謂學無學。問此十二心。一一無間生
幾心。復從幾心無間生耶。答欲界善心無間
九心。謂欲界四。色界二。善有覆無記。無
色界一。有覆無記。及學無學心。此心復從
無間生謂欲界四。色界二善有覆無記。及
學無學心。不善心無間生四心。謂欲界四心。
此心復從十心無間生。謂欲界四。色無色
界各三心。如不善心。欲界有覆無記心亦爾。
欲界無覆無記心無間生七心。謂欲界四。色
界二善有覆無記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此心復從五心無間生。謂欲界四。及色界一
善心。色界善心無間。生十一心。謂十二心
中。除無色界無覆無記心。此心復從九心
無間生。謂色界三。欲界二善無覆無記。無色
界二。善有覆無記。及學無學心。色界有覆無
記心無間生六心。謂色界三。欲界三除無覆
無記心。此心復從八心無間生。謂色無色
界各三。欲界二善無覆無記心。色界無覆無
記心無間生六心。謂色界三。欲界二不善有
覆無記。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此心復從
無間生。謂色界三心。無色界善心無間生
九心。謂無色界三。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色
界二善有覆無記。及學無學心。此心復從
無間生。謂無色界三。色界一。善及學無
學心。無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七心。謂無
色界三。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色界二。善有
覆無記心。此心復從七心無間生。謂無色
界三。欲色界各二。善無覆無記心。無色界無
覆無記心無間生六心。謂無色界三。欲界
二。不善有覆無記。色界一。有覆無記心。此
心復從三心無間生。謂無色界三心。學心
無間生五心。謂三界善。及學無學心。此心
復從四心無間生。謂三界善及學心。無學
心無間生四心。謂三界善及無學心。此心復
五心無間生。謂三界善及學無學心
二十心。欲界八。謂加行善。生得善。不善
有覆無記。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通果心。色
界六。謂前八心中。除不善及工巧處。無色界
四。謂加行善。生得善。有覆無記。異熟生心。
無漏二。謂學無學心。問此二十心。一一無間
幾心。復從幾心無間生耶。答欲界加行善
心無間生十心。謂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一
加行善。及學無學心。此心復從八心無間
生。謂欲界四。除無覆無記四。色界二。加行
善有覆無記及學無學心。有餘師説。此心復
十一心無間生。謂前八及欲界。威儀路工
巧處異熟生心。所以者何。以修習加行善
。從自界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心無
間。亦現在前。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九心。謂
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無色界各一。有覆無記
心。此心復從十一心無間生。謂欲界七。除
通果心。色界二。加行善有覆無記。及學無學
心。不善心無間生七心。謂欲界七除通果
。此心復從十四心無間生。欲界七。除
果心。色界四。除加行善及通果心。無色界
三。除加行善心。如不善心。欲界有覆無記
心亦爾。欲界威儀路心無間生八心。謂欲界
六。除加行善及通果心。色無色界各一。有覆
無記心。有餘師説。此心無間生九心。謂前
八及欲界加行善心。熟修習者能現前故。此
心復從七心無間生。謂欲界七。除通果心
欲界威儀路心。欲界異熟生心亦爾。工巧
處心無間生六心。謂欲界六除加行善及通
果心。有餘師説。此心無間生七心。謂前六
及欲界加行善心。熟修習者能現前故。此心
復從七心無間生。謂欲界七。除通果心。欲
界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欲界通果。及色界
加行善心。此心復從二心無間生。謂欲界通
果。及色界加行善心。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
十二心。謂色界六。欲界三。加行善生得善通
果。無色界一。加行善及學無學心。此心復
十心無間生。謂色界四。除威儀路異熟
生心。欲界二。加行善通果心。無色界二。加行
善有覆無記。及學無學心。色界生得善心。
無間生八心謂色界五。除通果。欲界二。不
善有覆無記。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此心
復從五心無間生。謂色界五。除通果心。色
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九心謂色界五。除
通果。欲界四。加行善。生得善。不善有覆無記
心。此心復從十一心無間生。謂色界五。
通果。欲界三。生得善威儀路異熟生。無
色界三。除加行善心。色界威儀路心無間生
七心。謂色界四。除加行善通果心。欲界二。
不善有覆無記。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此
心復從五心無間生。謂色界五。除通果心
色界威儀路心。色界異熟生心亦爾。色界
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色界加行善。及通
果心。此心復從二心無間生。謂色界加行
善。及通果心。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七心
謂無色界四。色界一。加行善及學無學心。此
心復從六心無間生。謂無色界三。除異熟
色界一。加行善及學無學心。無色界生得
善心無間生七心。謂無色界四。欲界二。不
善有覆無記。色界一。有覆無記心。此心復
四心無間生。謂無色界四心。無色界有覆
無記心無間生八心。謂無色界四。欲界二。不
善有覆無記。色界二。加行善有覆無記心。此
心復從十心無間生。謂無色界四。欲色界各
三。生得善威儀路異熟生心。無色界異熟生
心無間生六心。謂無色界三。除加行善心
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色界一。有覆無記
心。此心復從四心無間生。謂無色界四心。
學心無間生六心。謂欲界二。加行善生得善。
色無色界各一。加行善及學無學心。此心復
四心無間生。謂三界各一。加行善及學
心。無學心無間生五心。謂欲界二。加行善生
得善。色無色界各一。加行善及無學心。此心
復從五心無間生。謂三界各一。加行善及學
無學心
補特伽羅既不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
何縁能憶本所作事。乃至廣説。問何故作
。答爲他宗己義故。謂或有執補特
伽羅。自體實有。如犢子部。彼作是説。我
有我。可能憶念本所作事。先自領納
今自憶故。若無我者。何縁能憶本所作事
或復有執。物性相隱。如説。諸法相隱。外道
彼作是説。諸有爲法。有晝夜分。互相藏隱
夜時晝入。夜中晝性。雖在而不顯現。晝時
夜入。晝中夜性。雖在而不顯現。如是可
本所作。晝夜分中。有夜晝故。夜晝時所
作。晝夜時能憶。若不爾者。何縁能憶本所
作事。或復有執物性相變。如説。諸法相變。
外道彼作是説。即羯刺藍位變作。頞部曇位。
乃至即堅固位變作。衰老位。如即青葉變
黄葉。如是可能憶本所作。以前後位體
異故。前位所作後位能憶。若不爾者。何
縁能憶本所作事。或復有執。物性相往。如
説。諸法相往。外道彼作是説。羯刺藍往。入
頞部曇位中。乃至堅固往。入衰老位中。如
是可能憶本所作。以後位中有前法故。前
位所作後位能憶。若不爾者。何縁能憶本所
作事。問物性相變相往。外道二執何別。答相
變外道執。即前位變作後位。後位中無
。相往外道執。前位往後位既至後位
相不壞。即與後位倶時増長。有作是説
變外道執。後與前不一不異。相往外道執。後
前亦一亦異。或復有執。覺性是一。如
前後。一覺論者。彼作是説。前作事覺。後憶
念覺。相用雖異其性是一。如是可能憶
本所作。以前後位覺體一故。前位所作後
位能憶。若不爾者。何縁能憶本所作事。或
復有執。意界是常。如意界是常論者
彼作是説。六識雖生滅而意界是常。如
能憶本所作。六識所作事。意界能憶故。
若不爾者。何縁能憶本所作事。或復有執。
蘊有二種。一根本蘊。二作用蘊。前蘊是
常。後蘊非常。彼作是説。根本作用二蘊雖
別。而共和合成一有情。如是可能憶
所作。以作用蘊所作事。根本蘊能憶故。若
爾者。何縁能憶本所作事。或復有執。
前心往告後心。我作是事汝可憶持。彼作
是説。心細冥通。前有所作必告後知。如
能憶本所作。若不爾者。何縁能憶本所
作事。然過殑伽沙數諸佛及佛弟子雖
補特伽羅。亦不物性相隱相變相
往。一覺性意界常。根本蘊異作用蘊異。前心
往告後心。而説能憶本所作。此義決定。
微細甚深難覺了。爲示如是決
定。微細甚深。難覺了。諸法性相。及止
宗不如理説。故作斯論。問此中應具説
特伽羅既不可得。亦無物性相隱相變相往。
一覺性意界常。根本蘊異作用蘊異。前心往
後心。何縁能憶本所作事。何故但説
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
答此中説補特伽羅不可得者。別遮初一
補特伽羅論。又無前心往後心理者。總遮
後七論。有説。此中説補特伽羅既不可得
者。遮第一補特伽羅論。又無前心往後心
者。遮第八前心往告後心論。既遮初後
知。已遮中間六論。謂本論師略擧初後
諸弟子易受持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四
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
何縁能憶本所作事。答有情於法由串習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