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曇八犍度論 (No. 1543_ 迦旃延子僧伽提婆竺佛念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100] [Prev]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盡未知智斷。彼根因見盡斷耶。答曰。或根縁
盡未知智斷。因見盡斷。因見苦斷。因見習斷。
因思惟斷因無斷。云何根縁盡未知智斷因
見盡斷。答曰。諸根見盡斷縁盡未知智斷。云
何根縁盡未知智斷因見苦斷。答曰。諸根見
苦斷縁盡未知智斷。復次諸根見習斷因見
苦斷縁盡未知智斷。復次諸根見盡斷。因見
苦斷縁盡未知智斷。云何根縁盡未知智斷
因見習斷。答曰。諸根見習斷縁盡未知智斷。
復次諸根見苦斷。因見習斷縁盡未知智斷。
復次諸根見盡斷因見習斷縁盡未知智斷。
云何根縁盡未知智斷因思惟斷。答曰。諸根
思惟斷縁盡未知智斷。云何根縁盡未知智
斷因無斷。答曰。諸根無斷縁盡未知智斷。
因道法智斷縁見道斷。因道未知智斷縁見
道斷。亦如
阿毘曇根犍度縁跋渠第三十三
犍度第六
  斯經序曰。其人忘因縁一品故闕文焉。近
有罽賓沙門曇摩卑。諳之來經密川僧伽
婆譯出此品。八犍度文具也。而卑云八
犍度是體耳。別有六足可百萬言。卑誦二
足今無譯可出慨恨良深。秦建元十五年
正月十九日於揚州正官佛圖記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四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     譯 
定犍度第盡三十八品
  過去得 是謂縁 解脱 阿那含 一
觀在後
阿毘曇過去得跋渠第一之一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設得過去彼得過去
法。若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繋色界繋
無色界繋。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
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設得不斷彼
不斷法。諸法善無色生彼善心倶耶。設善心
倶彼法善。無色不善無記。欲界繋色界繋無
色界繋。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斷
不斷。法無色生彼不斷心倶耶。設不斷心倶
彼法不斷無色耶。一切初禪五種耶。一切第
二禪四種。一切第三禪五種。一切第四禪四
種耶。味相應初禪。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味
相應乃至有想無想。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
諸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無記耶。設隱沒
無記。彼一切味相應初禪耶。諸味相應乃至
有想無想。彼一切隱沒無記耶。設隱沒無記。
彼一切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頗不入初禪
入第二禪耶。頗乃至不入不用定。入有想無
想耶。頗不入初禪生初禪耶。頗乃至不入有
想無想。生有想無想耶。若得初禪非第二。彼
命終生何所。若乃至得不用定。非有想無想。
彼命終生何所。云何意所念入慈。云何意所
念入悲喜護。慈何繋結滅。悲喜護何繋結滅
淨。初禪何繋結滅淨。乃至有想無想何繋結
滅。初解脱乃至第八解脱。初除入乃至第八
除入。初一切入乃至第十一切入。法智乃至
道智。空無願無相何繋結滅。慈報何所受報。
悲喜護報何所受報淨。初禪報何所受報淨。
乃至有想無想報何所受報。初解脱乃至第
八解脱。初除入乃至第八除入。初一切入乃
至第十一切入。知他人心智等智報何所受
報。此章義願具演説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耶。答曰。或彼過去或
未來或現在。設得過去彼得過去法耶。答曰。
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爲過去
若得未
來法彼得未來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
現在。設得未來彼得未來法耶。答曰。或彼過
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爲未來
若得現在法彼
得現在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
得現在彼得現在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
來或現在或無爲現在
若得善法彼得善耶。
答曰。如是。設得善彼得善法耶。答曰。如是。
若得不善法彼得不善耶。答曰。如是。設得不
善彼得不善法耶。答曰。如是。若得無記法彼
得無記耶。答曰。如是。設得無記彼得無記法
耶。答曰。如是。若得欲界繋法。彼得欲界繋耶。
答曰。如是。設得欲界繋彼得欲界繋法耶。答
曰。如是。若得色界繋法彼得色界繋耶。答曰。
如是。設得色界繋彼得色界繋法耶。答曰。或
彼色界繋。或不繋。若得無色界繋法。彼得無
色界繋耶。答曰。如是。設得無色界繋。彼得無
色界繋法耶。答曰。或彼無色界繋或不繋。若
得學法彼得學耶。答曰。如是。設得學彼得學
法耶。答曰。或彼學或非學非無學。若得無學
法彼得無學耶。答曰。如是。設得無學彼得無
學法耶。答曰。或彼無學或非學非無學。若得
非學非無學法。彼得非學非無學耶。答曰。或
彼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設得非學非無
學。彼得非學非無學法耶。答曰。如是。若得見
諦斷法。彼得見諦斷耶。答曰。如是。設得見
諦斷彼得見諦斷法耶答曰。如是。若得思惟
斷法。彼得思惟斷耶。答曰。如是。設得思惟斷。
彼得思惟斷法耶。答曰。或彼思惟斷或不
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耶。答曰。或彼思惟
斷或不斷。設得不斷彼得不斷法耶。答曰。如

諸法善無色生彼善心倶耶。答曰。或法
善無色生。善心倶。不善心倶。無記心倶。云何
法善無色生善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善。是謂法善無色生善心倶。云何法善
無色生不善心倶。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
善法得生。是謂法善無色生不善心倶。云何
法善無色生。彼無記心倶耶。答曰。如無記心。
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善無色生無記
心倶。設諸法善心倶生。彼法善無色耶。答
曰。或法善心倶生善無色無記無色。云何法
善心倶生善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善。是謂法善心倶生善無色。云何法善
心倶生無記無色。答曰。如善心勝進無記法
得生。如住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
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善心倶生無
記無色
諸法不善無色生。彼不善心倶耶。
答曰。或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倶無記心倶。
云何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倶。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不善。是謂法不善無色生不
善心倶。云何法不善無色生無記心倶。答曰。
如無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不
善無色生無記心倶。設諸法不善心倶生。彼
法不善無色耶。答曰。或法不善心倶生。不善
無色善無色無記無色。云何法不善心倶生
不善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不善。
是謂法不善心倶生不善無色。云何法不善
心倶生善無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善
法得生。是謂法不善心倶生善無色。云何法
不善心倶生無記無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
若生無記法得生。如住不善心無記根。長益
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
法不善心倶生無記無色不善
諸法無記無色
生。彼無記心倶耶。答曰。或法無記無色生。無
記心倶善心倶不善心倶。云何法無記無色
生無記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無
記。是謂法無記無色生無記心倶。云何法無
記無色生善心倶。答曰。如善心勝進無記法
得生。如住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
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記無色生
善心倶。云何法無記無色生不善心倶。答曰。
如不善心若退若生無記法得生。如住不善
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
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記無色生不善心倶。設
諸法無記心倶生彼法無記無色耶。答曰。或
法無記心倶生。無記無色善無色不善無色。
云何法無記心倶生無記無色。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無記。是謂法無記心倶生無
記無色。云何法無記心倶生善無色。答曰。如
無記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無記心倶
生善無色。云何法無記心倶生不善無色。答
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
無記心倶生不善無色無記
諸法欲界繋無色
生。彼欲界繋心倶耶。答曰。或法欲界繋無色
生。欲界繋心倶。色界繋心倶。無色界繋心
倶。不繋心倶。云何法欲界繋無色生。欲界繋
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欲界繋。是
謂法欲界繋無色生。欲界繋心倶。云何法欲
界繋無色生。色界繋心倶。答曰。如色界繋心。
若生若勝進欲界繋法得生。如住色界繋心
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
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繋無色生。色界繋心
倶。云何法欲界繋無色生。無色界繋心倶。答
曰。如無色界繋心住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
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
繋無色生。無色界繋心倶。云何法欲界繋無
色生不繋心倶。答曰。如不繋心勝進欲界繋
法得生。如不繋心住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
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
繋無色生不繋心倶。設諸法欲界繋心倶生
彼法欲界繋無色耶。答曰。或法欲界繋心倶
生。欲界繋無色。色界繋無色。無色界繋無色
不繋無色。云何法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無
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欲界繋。是謂
法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無色。云何法欲界
繋心倶生色界繋無色。答曰。如欲界繋心。若
退若生色界繋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繋心倶
生色界繋無色。云何法欲界繋心倶生。無色
界繋無色。答曰。如欲界繋心。若退若生無色
界繋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繋心倶生。無色界
繋無色。云何法欲界繋心倶生不繋無色。答
曰。如欲界繋心退不繋法得生。是謂法欲界
繋心倶生不繋無色欲界
諸法色界繋無色生。
彼色界繋心倶耶。答曰。或法色界繋無色生。
色界繋心倶。欲界繋心倶。無色界繋心倶。不
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無色生。色界繋心倶。
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色界繋。是謂法
色界繋無色生色界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
無色生。欲界繋心倶。答曰。如欲界繋心。若退
若生色界繋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繋無色生。
欲界繋心倶。云何法色界繋無色生。無色界
繋心倶。答曰。如無色界繋心住色界繋根。長
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
謂法色界繋無色生。無色界繋心倶。云何法
色界繋無色生不繋心倶。答曰。如不繋心勝
進色界繋法得生。如不繋心住色界繋根。長
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
謂法色界繋無色生不繋心倶。設諸法色界
繋心倶生。彼法色界繋無色耶。答曰。或法色
界繋心倶生。色界繋無色欲界繋無色無色
界繋無色不繋無色。云何法色界繋心倶生。
色界繋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色
界繋。是謂法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無色。云
何法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無色。答曰。如色
界繋心。若勝進欲界繋法得生。如色界繋心
住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
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色界繋心倶生。欲界
繋無色。云何法色界繋心倶生無色界繋無
色。答曰。如色界繋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繋
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繋心倶生無色界繋無
色。云何法色界繋心倶生不繋無色。答曰。如
色界繋心。若退若勝進不繋法得生。是謂法
色界繋心倶生不繋無色色界
諸法無色界繋
無色生彼無色界繋心倶耶。答曰。或法無色
界繋無色生。無色界繋心倶。欲界繋心倶。色
界繋心倶。不繋心倶。云何法無色界繋無色
生。無色界繋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無色界繋。是謂法無色界繋無色生無
色界繋心倶。云何法無色界繋無色生。欲界
繋心倶。答曰。如欲界繋心若退若生。無色
界繋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繋。無色生欲界
繋心倶。云何法無色界繋無色生。色界繋心
倶。答曰。如色界繋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繋
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繋。無色生色界繋心
倶。云何法無色界繋。無色生不繋心倶。答
曰。如不繋心勝進。無色界繋法得生。是謂
法無色界繋。無色生不繋心倶。設諸法無色
界繋心倶生。彼法無色界繋無色耶。答曰。或
法無色界繋心倶生。無色界繋無色。欲界繋
無色。色界繋無色。不繋無色。云何法無色
界繋心倶生。無色界繋無色。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無色界繋。是謂法無色界繋
心倶生。無色界繋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繋心
倶生。欲界繋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繋心。住
欲界繋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
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色界繋心倶生。欲界繋
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無色。
答曰。如無色界繋心。住色界繋根。長益四大
増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
色界繋心倶生。色界繋無色。云何法無色界
繋心倶生。不繋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繋心。若
退勝進不繋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繋心倶
生不繋無色
諸法學無色生。彼學心倶
耶。答曰。或法學無色生。學心倶。非學非無
學心倶。云何法學無色生學心倶。答曰。諸法
彼心相應彼倶有學。是謂法學無色生學心
倶。云何法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倶。答曰。
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
謂法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倶。設諸法學
心倶生。彼法學無色耶。答曰。或法學心倶生。
學無色。非學非無學無色。云何法學心倶生
學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學。是謂
法學心倶生學無色。云何法學心倶生。非學
非無學無色。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
法得生。如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
増益軟美飽増益
諸法得生老無常。是謂
法學心倶生。非學非無學無色
諸法無學
無色生彼無學心倶耶。答曰。或法無學無色
生。無學心倶。非學非無學心倶。云何法無學
無色生。無學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
倶有無學。是謂法無學無色生。無學心倶。云
何法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倶。答曰。如
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無學法得生。是謂
法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倶。設諸法無
學心倶生。彼法無學無色耶。答曰。或法無學
心倶生。無學無色非學非無學無色。云何法
無學心倶生。無學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
彼倶有無學。是謂法無學心倶生無學無色。
云何法無學心倶生非學非無學無色。答曰。
如無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無學
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
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學心倶生。非
學非無學無色無學
諸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
彼非學非無學心倶耶。答曰。或法非學非無
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倶
學心倶。無學
心倶。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
學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非學非
無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
學心倶。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學心倶。
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學
心住非學非無學根色男女
命苦憂
長益四大増
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非學
非無學無色生學心倶。云何法非學非無學
無色生無學心倶。答曰。如無學心勝進。非學
非無學法得生。如無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
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
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無學心倶。設諸
法非學非無學心倶生。彼法非學非無學無
色耶。答曰。或法非學非無學心倶生。非學非
無學無色。學無色。無學無色。云何法非學非
無學心倶生。非學非無學無色耶。答曰。諸法
彼心相應。彼倶有非學非無學。是謂法非學
非無學心倶生。非學非無學無色也。云何法
非學非無學心倶生學無色。答曰。如非學非
無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
非無學心倶生學無色。云何法非學非無學心
倶生無學無色。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
若勝進無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非無學心
倶生無學無色非學
諸法見諦斷無色生。
彼見諦斷心倶生耶。答曰。或法見諦斷無色
生。見諦斷心倶。思惟斷心倶。云何法見諦斷
無色生。見諦斷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
倶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無色生。見諦斷
心倶。云何法見諦斷無色生思惟斷心倶。答
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生。見諦斷法得生。是
謂法見諦斷無色生。思惟斷心倶。設諸法見
諦斷心倶生。彼法見諦斷無色耶。答曰。或法
見諦斷心倶生。見諦斷無色思惟斷無色。云
何法見諦斷心倶生。見諦斷無色。答曰。諸法
彼心相應彼倶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心
倶生。見諦斷無色。云何法見諦斷心倶生思
惟斷無色。答曰。如見諦斷心若退若生。思惟
斷法得生如見諦斷心住思惟斷根。長益四
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
見諦斷心倶生。思惟斷無色見諦
諸法思惟斷無色生。彼思惟斷心倶耶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六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     譯 
  定犍度中過去得跋渠第一之二
答曰。或法思惟斷無色生。思惟斷心倶。見
諦斷心倶。不斷心倶。云何法思惟斷無色生
思惟斷心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思
惟斷。是謂法思惟斷無色生。思惟斷心倶。云
何法思惟斷無色生。見諦斷心倶。答曰。如見
諦斷心若退若生思惟斷法得生。如見諦斷心
住思惟斷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
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思惟斷無色生。見諦斷
心倶。云何法思惟斷無色生不斷心倶。答曰。
如無斷心勝進思惟斷法得生。如無斷心住
思惟斷根。長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
生老無常。是謂法思惟斷無色生不斷心倶。
設諸法思惟斷心倶生。彼法思惟斷無色耶。
答曰。或法思惟斷心倶生。思惟斷無色。見諦
斷無色。不斷無色。云何法思惟斷心倶生。思
惟斷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思
惟斷。是謂法思惟斷心倶生思惟斷無色。云
何法思惟斷心倶生見諦斷無色。答曰。如思
惟斷心若退若生。見諦斷法得生。是謂法思。
惟斷心倶生。見諦斷無色。云何法思惟斷心
倶生不斷無色。答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勝
進。不斷法得生。是謂法思惟斷心倶生不斷
無色思惟
諸法不斷無色生彼不斷心倶。答
曰。或法不斷無色生。不斷心倶。思惟斷心倶。
云何法不斷無色生不斷心倶。答曰。諸法彼
心相應。彼倶有不斷。是謂法不斷無色生不
斷心倶。云何法不斷無色生。思惟斷心倶。答
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勝進。不斷法得生。是
謂法不斷無色生。思惟斷心倶。設諸法不斷
心倶生彼法不斷無色耶。答曰。或法不斷心
倶生。不斷無色思惟斷無色。云何法不斷心
倶生不斷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倶有
不斷。是謂法不斷心倶生不斷無色。云何法
不斷心倶生。思惟斷無色。答曰。如不斷心勝
進思惟斷法得生。如不斷心住思惟斷根。長
益四大増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
謂法不斷心倶生。思惟斷無色不斷
一切初禪
五種耶。答曰。不染汚五種染汚非五種。無何
等。答曰。遠離喜樂也。一切第二禪四種耶。答
曰。不染汚四種染汚非四種。無何等。答曰。内
信也。一切第三禪五種耶。答曰。不染汚五種
染汚非五種。無何等。答曰。念智也。一切第四
禪四種耶。答曰。不染汚四種染汚非四種。無
何等。答曰。護念淨也。味相應初禪。入當言
味耶。起當言味耶。答曰。諸味彼入也。味已
則起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入當言味耶。起
當言味*耶。答曰。諸味彼入也。味已則起諸
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無記。答曰。如是。諸
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無記也。頗隱沒無
記彼非味相應初禪耶。答曰。有除愛諸餘垢
現在前諸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彼一切隱
沒無記耶。答曰。如是。諸味相應乃至有想無
想彼一切隱沒無記。頗隱沒無記彼非味相
應。乃至有想無想*耶。答曰。有除愛諸餘垢
現在前。頗不入初禪入第二禪。答曰。入頗不
入乃至不用定入有想無想耶。答曰。入。頗
不入初禪生初禪耶。答曰。生。頗不入乃至有
想無想生有想無想耶。答曰。生。若得初禪非
第二。彼命終生何所。答曰。或梵天。或光音。
或遍淨。或果實。或空處。或識處。或不用處。
或有想無想。或無處所。若得乃至不用處非
有想無想。彼命終生何所。答曰。或不用處。或
有想無想。或無處所。云何意所念入慈。答曰。
樂衆生。云何意所念入悲。答曰。苦衆生。云何
意所念入喜。答曰。悦衆生。云何意所念入護。
答曰。護衆生耳。慈何繋結滅。答曰。無處所。悲
喜護何繋結滅。答曰。無處所。淨初禪何繋結
滅。答曰。無處所。淨乃至有想無想何繋結滅。
答曰。無處所。初第二第三解脱何繋結滅。答
曰。無處所。空處解脱何繋結滅。答曰。或空
處繋。或識處繋。或不用處繋。或有想無想處
繋。或無處所。識處解脱何繋結滅。答曰。或識
處繋或不用處繋。或有想無想處繋。或無處
所。不用處解脱何繋結滅。答曰。或不用處
繋。或有想無想繋或無處所有想無想解脱
滅盡解脱何繋結滅。答曰。無處所。初除入何
繋結滅。答曰。無處所乃至第八除入何繋結
滅。答曰。無處所。初一切入何繋結滅。答曰。
無處所。乃至第十一切入何繋結滅。答曰。無
處所。法智何繋結滅。答曰。或欲界繋或色無
色界繋。或無處所。未知智何繋結滅。答曰。或
色無色界繋或無處所。知他人心智何繋結
滅。答曰。無處所。等智苦智習盡道智空無願
無相何繋結滅。答曰。或欲界繋或色無色界
繋。或無處所。慈報何所受報。答曰。或梵天
或光音或遍淨。或果實天或無處所。悲護亦
如是。喜報何所受報。答曰。梵天光音或無處
所。淨初禪報何所受報。答曰。梵天上或無處
所。乃至有想無想報何所受報。答曰。有想無
想或無處所。初第二解脱。初四除入報何所
受報。答曰。梵天光音或無處所。淨解脱後四
除入。八一切入報何所受報。答曰。果實或無
處所。空處解脱報何所受報。答曰。空處或無
處所。空處一切入亦如是。識處解脱報何所
受報。答曰。識處或無處所。識處一切入亦如
是。不用處解脱報何所受報。答曰。不用處或
無處所。有想無想解脱報何所受報。答曰。有
想無想或無處所。滅盡解脱何報所受報。答
曰。有想無想或無處所。知他人心智報何所
受報。答曰。或梵天或光音或遍淨。或果實或
無處所。等智報何所受報。答曰。或欲界或色
界無色界。或無處所
阿毘曇過去得跋渠第三十四竟梵本四百七
十九首盧
秦六千四百
四十三言
  阿毘曇定犍度中縁跋渠第二
八三昧四禪四無色定。味相應淨無漏。頗成
就味相應初禪。非淨非無漏耶。成就淨非
味相應非無漏*耶。成就無漏非味相應非淨
*耶
味相應成就淨非無漏耶。味相應成就
無漏非淨*耶。成就淨無漏。非味相應*耶
味相應成就淨無漏。不成就得棄退亦如是。
若修世俗初禪。彼修無漏初禪耶。設修無漏
初禪。彼修世俗初禪。若修世俗乃至不用處。
彼修無漏不用處。設修無漏不用處。彼修世
俗不用處。若最初入無漏初禪。得是時諸餘
未來無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有覺有
觀。若最初無漏入第二禪。得是時諸餘未來
無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喜根相應耶。
若最初無漏入第三禪。得是時諸餘未來無
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樂根相應。若最
初無漏入第四禪。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得
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護根相應。若最初無
漏入空處。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得心心法。
彼一切法當言攝空處。若最初無漏入識處。
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
當言攝識處。若最初無漏入不用處。得是時
諸餘未來無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攝
不用處耶。味相應初禪彼味相應初禪幾縁
縁。淨幾縁縁。無漏幾縁縁。味相應上幾縁縁。
淨無漏上幾縁縁
淨初禪彼淨初禪幾縁縁。
無漏幾縁縁。味相應上幾縁縁。淨無漏上幾
縁縁。自地味相應幾縁縁
無漏初禪彼無
漏初禪幾縁縁。味相應上幾縁縁。淨無漏上
幾縁縁。自地淨幾縁縁。乃至不用處亦如
是。味相應有想無想彼味相應有想無想幾
縁縁。淨幾縁縁。味相應下幾縁。縁淨無漏
下幾縁縁
淨有想無想彼淨有想無想幾縁
縁。味相應下幾縁縁。淨無漏下幾縁縁。自地
味相應幾縁縁。此章義願具演説
八三昧四禪四無色定。味相應淨無漏。頗味
相應成就初禪。非淨非無漏耶。答曰。有欲愛
未盡也。淨成就非味相應非無漏耶。答曰。有
凡夫人生欲界若梵天上。梵天上愛盡也。成
就無漏非味相應非淨耶。答曰。有無垢人上
生梵天也。味相應成就淨非無漏耶。答曰。有
凡夫人生欲界欲愛盡。梵天上愛未盡。若生
梵天上於彼愛未盡。味相應成就無漏非淨
耶。答曰。無也。成就淨無漏非味相應。答曰。有
無垢人生欲界若梵天上。梵天上愛盡味相應
成就淨無漏。答曰。有無垢人生欲界。欲愛盡
梵天上愛未盡。若生梵天上梵天上愛未盡
成就
頗味相應不成就初禪。非不淨非不無漏。
答曰。有無垢人生欲界若梵天上。梵天上愛
盡不成就淨。非不味相應非不無漏。答曰。無
不成就無漏。非不味相應非不淨。答曰有凡
夫人生欲界欲愛盡。梵天上愛未盡。若生梵
天上於彼愛未盡。味相應不成就淨非不無
漏。答曰。有無垢人上生梵天上。味相應不成
就無漏非不淨。答曰。有凡夫人生欲界若梵
天上。梵天上愛盡不成就淨無漏非不味相
應。答曰。有欲界愛未盡。不成就味相應淨無
漏。答曰。有凡夫人上生梵天上不成
頗味相應
得初禪。非淨非無漏耶。答曰。得梵天上無愛
退也。得淨非味相應非無漏耶。答曰。得凡
夫人逮欲愛盡也。得無漏非味相應非淨耶。
答曰。得依初禪越次取證。當逮阿羅漢果得
味相應淨非無漏耶。答曰。得上地沒生梵天
*也。乃至得淨無漏非味相應耶。答曰。得無
垢人逮欲愛盡也。餘得耶。答曰。不得
頗味
相應棄初禪非淨非無漏*耶。答曰。棄逮梵天
上愛盡也。棄淨非味相應。非無漏。答曰。棄凡
夫人於無欲愛退欲界。若梵天上沒生上地
也。乃至棄淨無漏非味相應耶。答曰。棄無垢
人於無欲愛退*也。餘棄耶。答曰。不棄
味相應初禪退。非淨非無漏。答曰。不退*也。
淨退非味相應非無漏。答曰。退凡夫人於無
欲愛退也。乃至淨無漏退非味相應。答曰。退
無垢人於無欲愛退也。餘退*也。答曰。不退也
退
若修生俗初禪。彼修無漏初禪耶。答曰。或
世俗非無漏云何世俗非無漏。答曰。本得世
俗初禪現在前。若本不得世俗初禪現在前。
不得是時修無漏初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
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世俗初禪非無漏。
是謂世俗非無漏。云何無漏非世俗。答曰。本
得無漏初禪現在前。若本不得無漏初禪現在
前。不得是時修世俗初禪。若本不得世俗智
現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無漏初禪非世
俗。若本不得無漏智現在前彼非初禪。得是
時修無漏初禪非世俗。是謂無漏非世俗。云
何世俗無漏。答曰。本不得世俗初禪現在前。
得是時修無漏初禪。若本不得無漏初禪現在
前。得是時修世俗初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
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世俗無漏初禪。若
本不得無漏智現在前。彼非初禪得是時修
世俗無漏初禪。是謂世俗無漏。云何非世俗
非無漏。答曰。本得世俗智現在前彼非初禪
若本不得世俗智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俗
無漏初禪。若本得無漏智現在。前彼非初禪。
若本不得無漏智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俗
無漏初禪。一切染汚心無記心。入無想定滅
盡定。非修世俗初禪非無漏。是謂非世俗初
禪非無漏。第二第三禪亦如是。若修世俗第
四禪。彼修無漏第四禪*耶。答曰。或世俗非
無漏。云何世俗非無漏。答曰。本得世俗第四
禪現在前。若本不得世俗第四禪現在前。不
得是時修無漏第四禪。若本不得世俗智
在前。彼非世俗第四禪。得是時修世俗第四
禪。非無漏第四禪。是謂世俗非無漏。云何無
漏非世俗。答曰。本得無漏第四禪現在前。若
本不得無漏第四禪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
俗第四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在前。彼非第
四禪。得是時修無漏第四禪非世俗。若本不
得無漏智現在前彼非第四禪。得是時修無
漏第四禪非世俗。是謂無漏非世俗。云何世
俗無漏。答曰。本不得世俗第四禪現在前。得
是時修無漏第四禪。若本不得無漏第四禪
現在前。得是時修世俗第四禪。若本不得無
漏智現在前。彼非第四禪。得是時修世俗無
漏第四禪。若本不得無漏智現在前。彼非第
四禪。得是時修世俗無漏第四禪・是謂世俗
無漏。云何非世俗非無漏。答曰。本得世俗智
現在前。彼非第四禪。若本不得世俗智現在
前。不得是時修世俗無漏第四禪。若本得無
漏智現在前。彼非第四禪。若本不得無漏智
現在前。不得是時修世俗無漏第四禪。一切
染汚心無記心。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無想
天不修世俗第四禪。非修無漏。是謂非修世
俗第四禪非無漏。乃至不用定亦如是。若最
初入無漏初禪。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得心
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有覺有觀耶。答曰。或彼
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若最初
無漏入第二禪。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得心
心法。彼一切法當言喜根相應耶。答曰。或彼
樂根相應。或喜根或護根。若最初入無漏第
三禪。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得心心法。彼一
切法當言樂根相應耶。答曰。或彼樂根相應。
或喜根護根。若最初入無漏第四禪。得是時
諸餘未來無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護
根相應耶。答曰。或彼樂根相應。或喜根護根。
若最初入無漏空處。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
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攝空定耶。答曰。或
彼攝空定或識定不用定。若最初入無漏識
定。得是時諸餘未來無漏得心心法。彼一切
法當言攝識定耶。答曰。或彼攝空定。或識定
不用定。若最初入無漏不用定。得是時諸餘
未來無漏得心心法。彼一切法當言攝不用
定耶。答曰。或彼攝空定。或識定不用定。味相
應初禪彼味相應初禪。因次第縁増上。淨次
第縁増上無因無漏縁増上。餘味相應一増
上。淨無漏第二第三第四禪縁増上。淨無漏
無色定一増上味初
禪竟
淨初禪彼淨初禪。因次
第縁増上。無漏次第縁増上無因。除自地
餘一切味相應一増上。淨無漏第二第三禪。
次第縁増上無因。淨無漏第四禪縁増。上淨
無漏無色定一増上。味相應自地次第縁増
無因
淨竟
無漏初禪彼無漏初禪。因次第縁増
上。一切味相應一増上。淨初禪第二第三禪。
次第縁増上無因。無漏第二第三禪。因次第
縁増上。淨第四禪淨無色定縁増上。無漏第
四禪無漏無色定。因縁増上。淨自地次第縁
無漏
乃至不用定亦如是。味相應有想
無想。彼味相應有想無想。因次第縁増上。淨
次第縁増上無因。味相次第増上。淨不
用處次第縁増上。餘淨無漏下縁増上味相
應竟
有想無想彼淨有想無想。因次第縁増上。味
相應下一増上。淨無漏識處不用處。次第縁
増上無因。餘淨無漏縁増上。味相應自地次
第縁増上無因
阿毘曇縁跋渠第二竟*梵本一百八十四首盧
秦一千六百六十四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六



阿毘曇八揵度論卷第二十七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等    譯 
  定犍度中解脱跋渠第三
攝相應在亦爾胡曰優
波藍
 成就禪無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