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衆事分阿毘曇論 (No. 1541_ 世友求那跋陀羅菩提耶舍 ) in Vol. 26

[First] [Prev]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智苦智
云何盡智集智。謂盡智。知我已斷集。是故盡
智集智
云何盡智滅智。謂盡智。知我已證滅。是故盡
智滅智
云何盡智道智。謂盡智。知我已修道。是故盡
智道智
云何無生智即無生智。謂無生智。知我已知
苦不復當知。我已斷集不復當斷。我已證滅
不復當證。我已修道不復當修。是故無生智
即無生智
云何無生智法智謂無生智。知我已知欲界
繋行苦不復當知。我已斷欲界繋行集不復
當斷。我已證欲界繋行滅不復當證。我已修
斷欲界繋行道不復當修。是故無生智法智」
云何無生智比智。謂無生智。知我已知色無
色界繋行苦不復當知。我已斷色無色界繋
行集不復當斷。我已證色無色界繋行滅不
復當證。我已修斷色無色界繋行道不復當
修。是故無生智比智
云何無生智苦智。謂無生智。知我已知苦不
復當知。是故無生智苦智
云何無生智集智。謂無生智。知我已斷集不
復當斷。是故無生智集智
云何無生智滅智。謂無生智。知我已證滅不
復當證。是故無生智滅智
云何無生智道智。謂無生智。知我已修道不
復當修。是故無生智道智
問此十智。幾有漏。幾無漏。答一有漏。八無
漏。一當分別。知他心智。或有漏。或無漏。云
何有漏。謂知他心智。知他有漏心心法。云
何無漏。謂知他心智。知他無漏心心法
問此十智。幾有漏縁。幾無漏縁。答二有漏縁。
謂苦智集智。二無漏縁。謂滅智道智。六當分
別。法智。或有漏縁。或無漏縁。云何有漏縁。
謂法智苦縁集縁。云何無漏縁。謂法智滅縁
道縁。如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亦如是。知
他心智。或有漏縁。或無漏縁。云何有漏縁謂
知他心智。知他有漏心心法。云何無漏縁謂
知他心智。知他無漏心心法。等智。或有漏
縁。或無漏縁。云何有漏縁。謂等智苦縁集
縁。云何無漏縁。謂等智滅縁道縁。及虚空非
數滅縁。問此十智。幾有爲。幾無爲。答謂十智
一切是有爲無無爲
問此十智。幾有爲縁。幾無爲縁。答四有爲縁。
謂知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一無爲縁謂滅
智。五當分別。法智。或有爲縁。或無爲縁。云
何有爲縁。謂法智。苦縁。集縁。道縁。云何無
爲縁謂法智滅縁。如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
亦如是。等智。或有爲縁。或無爲縁。云何有
爲縁。謂等智。苦縁。集縁。道縁。云何無爲縁。
謂等智二種。滅縁及虚空縁
衆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衆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二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共菩提耶舍     譯
  分別諸入品第三
如世尊爲闍諦輸盧那婆羅門説。一切婆羅
門。當知。一切者。謂十二入。云何十二。謂眼
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觸
入意入法入。問此十二入。幾色。幾非色。答十
是色。一非色。一分別。法入。或色。或非色。云
何色。謂法入所攝身口業是色。餘非色。此十
二入。幾可見。幾不可見。謂一可見。十一不可

此十二入。幾有對。幾無對。謂十有對。二無
對。此十二入。幾有漏。幾無漏。謂十有漏。二
分別。意入。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有
漏意行相應意入。云何無漏。謂無漏意行相
應意入。法入。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
法入所攝有漏身口業。有漏受陰想陰行陰。
云何無漏。謂無漏身口業。無漏受陰想陰行
陰。及無爲法
此十二入。幾有爲。幾無爲。謂十一有爲。一分
別。法入或有爲或無爲。云何有爲。謂法入所
攝身口業。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爲。謂虚空
數滅非數滅。此十二入。幾有諍。幾無諍。謂十
有諍。二分別。二若有漏有諍。二若無漏無
諍。如有諍無諍如是。世間出世間。有過無過。
依家依出要。使非使。受非受。纒非纒。亦如

此十二入幾有記。幾無記。謂八無記。四分別。
色入。或有記或無記。云何有記。謂善不善色
入。云何無記謂除善不善色入。諸餘色入。如
色入。聲入意入法入亦如是
此十二入。幾隱沒。幾不隱沒。謂八不隱沒。四
分別。色入。或隱沒。或不隱沒。云何隱沒。謂
穢汚。云何不隱沒。謂不穢汚。如色入。聲入意
入法入亦如是
此十二入。幾應修。幾不應修。謂八不應修。四
分別。色入。或應修。或不應修。云何應修。謂
善色入。云何不應修。謂不善無記色入。如色
入。聲入意入亦如是。法入。或應修。或不應
修。云何應修。謂善有爲法入。云何不應修。謂
不善無記法入。及數滅
此十二入。幾穢汚。幾不穢汚。謂八不穢汚。四
分別。色入。或穢汚。或不穢汚。云何穢汚。謂
隱沒。云何不穢汚。謂不隱沒。如色入。聲入
意入法入亦如是。此十二入。幾有罪。幾無罪。
謂八無罪。四分別。色入。或有罪。或無罪。云
何有罪。謂不善色入。及隱沒無記。云何無罪。
謂善色入。及不隱沒無記。如色入。聲入意入
法入亦如是
此十二入。幾有報。幾無報。謂八無報。四分
別。色入。或有報。或無報。云何有報。謂善不
善色入。云何無報。謂無記色入。如色入。聲入
亦如是。意入。或有報或無報。云何有報。謂不
善善有漏意入。云何無報。謂無記無漏意入。
如意入。法入亦如是
此十二入。幾見。幾非見。謂一是見。十非見。
一分別。法入。或見。或非見。云何見。謂八見
名見。謂五邪見。世俗正見。學見。無學見。餘
非見。此十二入。幾内。幾外。謂六内。六外
此十二入。幾受。幾不受。謂三不受。九分別。
眼入。或受。或不受。云何受謂自性受。云何不
受。謂非自性受。如眼入。色入耳入鼻入香入
舌入味入身入觸入亦如是
此十二入。幾心。幾非心。謂一是心。十一非

此十二入。幾有縁。幾無縁。謂一有縁。十無
縁。一分別。法入。或有縁。或無縁。云何有縁。
謂心法。云何無縁。謂非心法。此十二入。幾心
法。幾非心法。謂十一非心法。一分別。法入。
或心法。或非心法。云何心法。謂有縁。云何非
心法。謂無縁
此十二入。幾業。幾非業。謂九非業。三分別色
入。或業。或非業。云何業。謂身作是業。餘非
業。聲入。或業。或非業。云何業。謂口作是業。
餘非業。法入。或業。或非業。云何業。謂法入
所攝身口業及思是業。餘非業
此十二入。幾善不善無記。謂八無記。四分別。
色入。或善不善無記。云何善。謂善身作。云何
不善。謂不善身作。云何無記。謂除善不善身
作色。餘身作色。聲入。或善不善無記。云何
善。謂善口聲。云何不善。謂不善口聲。云何無
記。謂除善不善口聲。諸餘口聲。意入。或善不
善無記。云何善。謂善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
不善。謂不善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無記。謂
無記意思惟相應意入。法入。或善不善無記。
云何善。謂法入所攝善身口業善受陰想陰
行陰及數滅。云何不善。謂法入所攝不善身
口業不善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記。謂法入
所攝無記受陰想陰行陰及虚空非數滅
此十二入。幾見斷。幾修斷。幾不斷。謂十
修斷。二分別。意入。或見斷。或修斷。或不
斷。云何見斷。若意入隨信行隨法行人無間
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斷八十八使相應意
入。云何修斷。若意入學見迹修斷。彼云何斷。
謂修斷十使相應意入。及不穢汚有漏意入。
云何不斷。謂無漏意入。法入。或見斷。或修
斷。或不斷。云何見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
人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斷八十八使
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修斷。
若法入學見迹修斷。彼云何斷。謂修斷十使
彼相應法入。彼所起身口業彼所起心不相
應行。及不穢汚有漏法入。云何不斷。謂無漏
法入
此十二入。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謂十
非學非無學。二分別。意入。或學。或無學。或非
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意思惟相應意入。云
何無學。謂無學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非學
非無學。謂有漏意思惟相應意入。法入。或學。
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身口業
學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學。謂無學身口業
無學受陰想陰行陰。云何非學非無學。謂法。
入所攝有漏身口業有漏受陰想陰行陰。及
無爲法。此十二入。幾欲界繋。幾色無色界繋。
幾不繋。謂二欲界繋。十分別。眼入。或欲界
繋。或色界繋。云何欲界繋。謂眼入欲界繋四
大所造。云何色界繋。謂眼入色界繋四大所
造。如眼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舌入身入亦
如是。觸入。或欲界繋。或色界繋。云何欲界
繋。謂觸入欲界繋四大所造。云何色界繋。謂
觸入色界繋四大所造。意入。或欲界繋。或色
界繋。或無色界繋。或不繋。云何欲界繋。謂欲
界繋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色界繋。謂色界
繋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無色界繋。謂無色
界繋意思惟相應意入。云何不繋。謂無漏意
思惟相應意入。法入。或欲界繋。或色界繋。或
無色界繋。或不繋。云何欲界繋。謂法入欲界
繋。彼所攝身口業彼所攝受陰想陰行陰。云
何色界繋。謂法入色界繋。彼所攝身口業。彼
所攝受陰想陰行陰。云何無色界繋。謂法入
無色界繋。彼所攝受陰想陰行陰。云何不繋。
謂無漏所攝身口業無漏所攝受陰想陰行
陰。及無爲法。此十二入。幾過去。幾未來。幾
現在。謂十一。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一分
別。法入。若有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若
無爲。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此十二入。幾苦諦攝。幾集諦攝。幾滅諦攝。幾
道諦攝。幾非諦攝。謂十苦集諦所攝。二分別。
意入。若有漏。苦集諦所攝。若無漏。道諦所
攝法入。若有漏。苦集諦所攝。若無漏。有爲
道諦所攝。若數滅。滅諦所攝。虚空非數滅。非
諦所攝
此十二入。幾見苦斷。幾見集斷。幾見滅斷。幾
見道斷。幾修斷。幾不斷。謂十修斷。二分別。
意入。或見苦斷。或見集斷。或見滅斷。或見道
斷。或修斷。或不斷。云何見苦斷。若意入隨信
行隨法行人苦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
苦斷二十八使相應意入。云何見集斷。若意
入隨信行隨法行人集無間忍等斷。彼云何
斷。謂見集斷十九使相應意入。云何見滅斷。
若意入隨信行隨法行人滅無間忍等斷。彼
云何斷。謂見滅斷十九使相應意入。云何
見道斷。若意入隨信行隨法行人道無間忍
等斷。彼云何斷。謂見道斷二十二使相應
意入。云何修斷。若意入學見迹修斷。彼云
何斷。謂修斷十使相應意入。及不穢汚有漏
意入。云何不斷。謂無漏意入。法入。或見苦
斷。或見集斷。或見滅斷。或見道斷。或修斷。
或不斷。云何見苦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
人苦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苦斷二十
八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
見集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人集無間忍
等斷。彼云何斷。謂見集斷十九使彼相應法
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見滅斷。若法入
隨信行隨法行人滅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
謂見滅斷十九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
相應行。云何見道斷。若法入隨信行隨法行
人道無間忍等斷。彼云何斷。謂見道斷二十
二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云何
修斷。若法入學見迹修斷。彼云何斷。謂修斷
十使彼相應法入。彼所起身口業彼所起心
不相應行。及不穢汚有漏法入。云何不斷。謂
無漏法入
問五陰十二入。爲五陰攝十二入。爲十二入」
攝五陰。答十二入攝五陰。非五陰攝十二入。
何所不攝。謂無爲法入
問五陰十八界。爲五陰攝十八界。爲十八界
攝五陰。答十八界攝五陰。非五陰攝十八界。
何所不攝。謂無爲法界。問五陰二十二根。爲
五陰攝二十二根。爲二十二根攝五陰。答二
陰。及二陰少分。攝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攝
二陰及二陰少分。何所不攝。謂一陰。及二陰
少分
問五陰九十八使。爲五陰攝九十八使。爲九
十八使攝五陰。答一陰少分攝九十八使。九
十八使亦攝一陰少分。何所不攝。謂四陰。及
一陰少分
問十二入十八界。爲十二入攝十八界。爲十
八界攝十二入。答展轉相攝。隨其所應
問十二入二十二根。爲十二入攝二十二根。
爲二十二根攝十二入。答六内入。及一外入
少分。攝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攝六内入及
一外入少分。何所不攝。謂五外入。及一外入
少分。問十二入九十八使。爲十二入攝九十
八使。爲九十八使攝十二入。答一外入少分。
攝九十八使。九十八使亦攝一外入少分。何
所不攝。謂十一入。及一外入少分
問十八界二十二根。爲十八界攝二十二根。
爲二十二根攝十八界。答十二内界。及一外
界少分。攝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攝十二内
界及一外界少分。何所不攝。謂五外界。及一
外界少分
問十八界九十八使。爲十八界攝九十八使。
爲九十八使攝十八界。答一外界少分攝九
十八使。九十八使亦攝一外界少分。何所不
攝。謂十七界。及一外界少分
問二十二根九十八。使爲二十二根攝九十
八。使爲九十八使攝二十二。根答展轉不相

衆事分阿毘曇論分別七事品第四
十八界。十二入。五陰。五盛陰。六界。十大地
法。十煩惱大地法。十小煩惱大地法。五煩
惱。五觸。五見。五根。五法。六識身。六觸身。六
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
云何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
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
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云何十二入。謂眼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香
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
云何五陰。謂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
五盛陰。謂色盛陰受盛陰想盛陰行盛陰識
盛陰
云何六界。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虚空界識

云何十大地法。謂受想思觸憶欲解脱念定
慧。云何十煩惱大地法。謂不信懈怠忘念亂
無明邪慧邪憶邪解脱掉放逸。云何十小
煩惱大地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
云何五煩惱。謂欲貪色貪無色貪瞋恚癡。云
何五觸。謂對觸増上語觸明觸無明觸非明
非無明觸。云何五見。謂身見邊見邪見取見
見取戒見。云何五根。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
捨根。云何五法。謂覺觀識無慚無愧
云何六識身。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
識。云何六觸身。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
意觸。云何六受身。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
觸生受。云何六想身。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
意觸生想。云何六思身。謂眼觸生思耳鼻舌
身意觸生思。云何六愛身。謂眼觸生愛耳鼻
舌身意觸生愛
云何眼界。若眼於色。已見今見當見。隨彼一
一有分。云何色界。若色於眼。已見今見當見。
隨彼有分。云何眼識界。若眼見色起眼識。眼
増上見色。若眼識於色。若識分別知色。是名
眼識界。云何耳界。若耳於聲。已聞今聞當聞。
隨彼一一有分。云何聲界。若聲於耳。已聞
今聞當聞。隨彼有分。云何耳識界。若耳聞聲
起耳識。耳増上聞聲。若耳識於聲。若識分別
知聲。是名耳識界云何。鼻界若鼻於香。已覺
今覺。當覺隨彼一。一有分云何香界。若香於
鼻已。覺今覺當覺。隨彼有分云何。鼻識界若
鼻覺香起鼻識。鼻増上覺香。若鼻識於香。若
識分別知香。是名鼻識界。云何舌界。若舌於
味。已嘗今嘗當嘗。隨彼一一有分。云何味界。
若味於舌。已嘗今嘗當嘗。隨彼有分。云何舌
識界。若舌嘗味起舌識。舌増上嘗味。若舌識
於味。若識分別知味。是名舌識界。云何身
界。若身於觸。已覺今覺當覺。隨彼一一有分。
云何觸界。若觸於身。已覺今覺當覺。隨彼有
分。云何身識界。若身覺觸起身識。身増上覺
觸。若身識於觸若識分別知觸。是名身識界。
云何意界。若意於法。已識今識當識。隨彼一
一有分。云何法界。若法於意。已識今識當
識。隨彼有分。云何意識界。若意縁法起意識。
意増上縁法。若意識於法。若識分別知法。是
名意識界。眼入乃至法入。廣説亦如是
云何色陰。謂十種色入。及法入所攝色。云何
受陰。謂六受身。云何六。謂眼觸生受。乃至意
觸生受。云何想陰。謂六想身。云何六。謂眼觸
生想。乃至意觸生想。云何行陰。行陰有二種。
謂心相應。心不相應。云何心相應行陰。謂思
憶欲解脱念定慧信精進覺觀放逸不放
逸善根不善根無記根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
惱纒一切智一切見一切無間等。如是比心
相應法。是名心相應行陰。云何心不相應行
陰。謂諸得無想正受滅盡正受無想天命根
身種類處得事得入得。生住異滅名身句身
味身。如是比心不相應法。是名心不相應行
陰。彼二法。總爲行陰數。云何識陰。謂六識
身。云何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云何色盛
陰。若色有漏盛受。謂此色。若於過去未來現
在起欲。已起當起。或貪或恚或癡。彼一一心
數煩惱。已起當起。是名色盛陰。受想行盛陰
亦如是。云何識盛陰。若識有漏盛受。謂此識。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起欲。已起當起。或貪或
恚或癡。彼一一心數煩惱。已起當起。是名識
盛陰
云何地界。謂堅相乃至風界。如五法品説。云
何虚空界。謂空邊色。云何識界。謂五識身。及
有漏意識身
云何受。謂受覺知痛等苦樂倶非三境界轉。
云何想。謂想等想増上想。於像貎轉。云何思。
謂思等思増上思。思起心行於業。云何觸。
謂觸等觸増上觸。依縁心和合轉。云何憶。謂
心發悟。憶念思惟心行境界。云何欲。謂欲於
縁堅持深著。爲作欲樂。云何解脱。謂心解脱。
意於縁解。云何念。謂念隨。念不捨。於縁不廢
亂忘。云何定。謂心等住。不動移境。不散不
亂。攝受止一。云何慧。謂心於法。起選擇相
決斷覺知照了觀察。云何不信。謂心不信受。
不正思惟。不修徳本。不種善行。不造勝業。意
不清淨。云何懈怠。謂心下劣。不勤勇猛。意不
捷疾。云何*忘念。謂念虚妄。外向邪記。云何
亂。謂心亂散。飄馳轉動。縁不止一。云何無
明。謂愚三界闇無知。云何邪慧。謂不順正念。
邪解決斷。云何邪憶。謂穢汚意行。曲受境界。
不正思惟。云何邪解脱。謂穢汚意行。解脱於
縁。云何*掉。謂心躁動。不依寂靜。云何放
逸。謂捨正方便。作不應作。於諸善法。不懃修
習。云何忿。謂於不饒益事。於瞋相續起心忿。
云何恨。謂若事不順所欲起心恨。云何覆。
謂覆藏自罪。云何惱。謂若心熱燒。云何嫉。謂
於所嫌。不欲彼利。起心妬忌。云何慳。謂心所
受堅著不捨。云何誑。謂欺僞他。云何諂。謂起
心曲行。云何*憍。謂心醉擧迷。云何害。謂惱
切衆生。起心逼迫
云何欲貪。若欲貪等貪。結聚貪室。堅著愛樂。
云何色貪。若色貪等貪。結聚貪室。堅著愛樂。
云何無色貪。若無色貪等貪。結聚貪室。堅著
愛樂。云何瞋恚。謂於彼衆生。起損害心。誹
謗苦切。云何疑。謂惑諦不了。云何對觸。謂五
識身相應觸。云何増上語觸。謂意識身相應
觸。云何明觸。謂無漏觸。云何無明觸。謂穢汚
觸。云何非明非無明觸。謂不穢汚有漏觸。云
何身見。謂於五盛陰。起我我所有見。於彼堪
忍樂著。云何邊見。謂於五盛陰。或斷常見。於
彼堪忍樂著。云何邪見。謂誹謗因果。毀所應
作。於彼堪忍樂著。云何取見見。謂於五盛陰
起第一見最上最勝。於彼堪忍樂著。云何取
戒見。謂於五盛陰。起見清淨解脱出要。於
彼堪忍樂著。云何樂根。若樂受觸所觸。若起
身意樂。起覺知想。云何苦根。若苦受觸所觸。
苦起身等苦。起覺知想。云何喜根。若喜受觸
所觸。若起心喜想覺受生。云何憂根。若憂受
觸所觸。若起心苦想覺受生。云何捨根。若不
苦不樂受觸所觸。若起身心。非覺受。非不覺
受生。云何覺。若心覺遍覺。色覺増上色覺。覺
數覺覺等思惟麁心轉。云何觀。若心行少行
隨微行。隨順細心轉。云何識。謂六識身。眼識
乃至意識。云何無慚。若心無慚。不厭患過。不
極厭離。不恭敬。不柔軟。不自畏。不自差。恣
心自在。云何無愧。若無愧於他。於罪無畏。
於罪無怖。於罪不見。於諸過惡。不羞恥他」
云何眼識。謂眼縁色起眼識。眼増上縁色。眼
識於色。若識若分別色。是名眼識。乃至意識
是亦如
云何眼觸。謂眼縁色起眼識。三和合生觸。
眼増上縁色。眼識於色。若觸等觸。是名眼觸。
耳鼻舌身亦如是。云何意觸。謂意縁法起意
識。三和合生觸。意増上縁法。意識於法。若觸
等觸。是名意觸
云何眼觸生受。謂眼縁色起眼識。三和合生
觸。觸縁受。眼増上縁色。眼觸。因眼觸。集眼
觸。生眼觸。有眼觸。意思惟相應。眼識於色。
若覺受等受。是名眼觸生受。耳鼻舌身亦如

云何意觸生受。謂意縁法起意識。三和合生
觸。觸縁受。意増上縁法。意觸。因意觸。集意
觸。生意觸。有意觸。思惟相應。意識於法。若
覺受等受。是名意觸生受
云何眼觸生想。謂眼縁色起眼識。三和合生
觸。觸縁想。眼増上縁色。眼觸。因眼觸。集眼
觸。生眼觸。有眼觸。意思惟相應。眼識於色。
若想等想。増上想。分別想。是名眼觸生想。耳
鼻舌身亦如是
云何意觸生想。謂意縁法起意識。三和合生
觸。觸縁想。意増上縁法。意觸。因意觸。集意
觸。生意觸。有意觸。思惟相應。意識於法。若
想等想。増上想。分別想。是名意觸生想
云何眼觸生思謂眼縁色起眼識。三和合生
觸。觸縁思。眼増上縁色。眼觸。因眼觸。集眼
觸。生眼觸。有眼觸。意思惟相應。眼識於色。
若思等思。増上思。思轉心行於業。是名眼觸
生思。耳鼻舌身亦如是
云何意觸生思。謂意縁法起意識。三和合生
觸。觸縁思。意増上縁法。意觸。因意觸。集意
觸。生意觸。有意觸。思惟相應。意識於法。若
思等思。増上思。思轉心行於業。是名意觸生

云何眼觸生愛。謂眼縁色起眼識。三和合生
觸。觸縁受。受縁愛。眼増上縁色。眼識於色。
若貪貪聚貪室。堅著愛樂。是名眼觸生愛。耳
鼻舌身亦如是。云何意觸生愛。謂意縁法起
意識。三和合生觸。觸縁受。受縁愛。意増上縁
法。意識於法。若貪貪聚貪室。堅著愛樂。是名
意觸生愛
問眼界。幾界。幾入。幾陰攝。眼界攝法。幾界。
幾入。幾陰攝。眼界不攝法。幾界。幾入。幾陰
攝眼界攝不攝法。幾界。幾入。幾陰攝。除眼
界攝法。餘法。幾界。幾入。幾陰攝。除眼界不
攝法。餘法。幾界。幾入。幾陰攝。除眼界攝不
攝法。餘法。幾界。幾入。幾陰攝。如眼界。乃至
意觸生愛亦如是
答眼界。一界。一入。一陰攝。不攝十七界十一
入五陰。如眼界。眼界攝法亦如是
眼界不攝法。十七界十一入五陰攝。不攝一
界一入一陰。眼界攝不攝法。十八界十二入
五陰攝。除眼界攝法。餘法。十七界十一入
五陰攝。不攝一界一入一陰。除眼界不攝法。
餘法。一界一入一陰攝。不攝十七界十一入
五陰。除眼界攝法。餘法。如眼界不攝。除眼
界不攝法。餘法。如眼界。除眼界攝不攝法。若
問餘法虚空無事無論。如眼界。九色界十色
入亦如是
眼識界。一界一入一陰攝。不攝十七界十二
入五陰。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六識身
亦如是
意界。七界一入一陰攝。不攝十一界十一入
四陰。如意界。意入識陰識法亦如是
法界。一界一入四陰攝。不攝十七界十一入
二陰。如法界。法入亦如是
色陰。十一界十一入一陰攝。不攝八界二入
四陰
受陰。一界一入一陰攝。不攝十八界十二入
四陰。如受陰。想陰行陰受大地想大地亦如是」
色盛陰。十一界十一入一陰攝。不攝八界二
入五陰
受盛陰。一界一入一陰攝。不攝十八界十二
入五陰。如受盛陰。想盛陰行盛陰五色界八
大地法十煩惱大地法十小煩惱大地法五煩
惱五觸五見五根四法五六。亦如是
識盛陰。七界一入一陰攝。不攝十三界十二
入五陰。如識盛陰。識界亦如是。眼識界。一界
一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十二入五
陰。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識盛陰識界
六識身亦如是
意界。一界一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
十二入三陰。如意界。意入識陰識法亦如是。
法界。八界二入四陰相應。不相應者。十一界
十一入二陰。如法界。法入行陰八大地法亦
如是。受陰。八界二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
一界十一入三陰。如受陰。想陰受大地想大
地亦如是
受盛陰。八界二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三
界十二入五陰。如受盛陰。想盛陰亦如是
行盛陰。八界二入四陰相應。不相應者。十三
界十二入五陰。如行盛陰。覺觀法亦如是
不信。八界二入四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
十二入五陰。如不信。餘煩惱大地法亦如是。
欲貪瞋恚無明觸非明非無明觸無慚無愧亦
如是
忿三界二入四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十
二入五陰。如忿。餘小煩惱大地法無色界貪
疑明觸五見六受身亦如是
色貪。六界二入四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
十二入五陰
對觸。七界二入四陰相應。不相應者。十三界
十二入五陰
増上語觸。三界二入四陰相應。不相應者。十
七界十二入五陰。如増上語觸。六觸身六思
身亦如是
樂根。八界二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
十二入五陰。如樂根。捨根亦如是
苦根。七界二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
十二入五陰
喜根。三界二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八界
十二入五陰。如喜根。憂根亦如是
眼觸生受。三界二入三陰相應。不相應者。十
七界十二入五陰。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
觸生受六想身亦如是
衆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