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十住毘婆沙論 (No. 1521_ 龍樹鳩摩羅什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100] [Prev]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教化諸衆生 離垢心清淨
    令得無量世 難得無上乘
    若入無勢力 不堪住大乘
    次教辟支佛 聲聞天人乘
不貪自樂者。所謂不著一切諸樂。菩薩以
五因縁故不貪自樂。一樂無常如水泡。二
世樂變苦。三從衆縁生故。四從渇愛起故。
五少樂如蜜渧故。如説
    樂少住如泡 變苦如毒食
    三合從觸有 貪欲故生
    若離於貪愛 更無有別樂
    如枯井蜜渧 樂少而苦多
    利益衆生者 不應有貪著
及無量身命者。菩薩以五因縁故不貪惜
身。一身不從先世來。二不去至後世。三
不堅牢。四是身無我。五無我所。如説
    汝身衆穢聚 不淨遍充滿
    不從先世來 不持至後世
    雖久好供事 而破大恩分
    是身不堅固 如沫不久壞
    縁生無定性 無性不自在
    是故應當知 非我非我所
    是身無量過 不應有貪惜
菩薩以五因縁故不貪惜壽命。一樂慧命
故。二怖畏罪故。三念無始生死中無量死
故。四與一切衆生共受故。五不可免故。如

    從多聞正論 生貪慧命故
    怖畏失命時 而起於罪惡
    又見一切人 無脱死王者
    不可以財智 方便力所免
    修*集善法者 何得惜是命
一切事中上者。若人有所作事必能究竟。是
名爲上人。菩薩以五事發必得究竟。一者
財物。二者布施。三持戒。四修定。五道徳。如

    勤求聚財利 慇懃行布施
    次第淨持戒 精進求禪定
    行種種方便 生八道解脱
    是名諸事中 名之爲上人
所作無過咎者。是菩薩所作智者不呵。以
五因縁故。所作無過智者不呵。一作可作
事。二大果利。三不壞法。四次後無過。五
大名聲。如説
    先種種籌量 自作易作事
    從是事所得 無量大果利
    不妨於善法 作已無惡隨
    善人所讃歎 名聞廣流布
    智者所起業 名爲無過咎
    可作及易作 自屬於己身
    無量大功徳 疾得果利益
    智者如是知 後無有過咎
    應加勤精進 而作如是事
一切種清淨一切勝處來者。以五因縁故
諸勝處一切種清淨。一深心清淨。二迴向清
淨。三自如説行勝處。四令他人行。五離諸
勝處相違法所謂妄語慳貪戲調愚癡。如説
    菩薩深淨心 遠離於諂曲
    皆以四勝處 迴向於佛道
    先自修善法 後令他人行
    菩薩如是者 四勝處清淨
十善道能令至十力世尊者。如是修習十
善業道。能令人至十力。十力者名爲正遍
知。正遍知者則是佛。以五因縁故名世尊。
一斷過去世疑。二斷未來世疑。三斷現
世疑。四斷過三世法疑。五斷不可説法疑。
如説
    無始過去世 通達無有疑
    無邊未來世 知通達無疑
    十方無有邊 現在一切世
    出過於三世 無爲微妙法
    十四不可説 亦通無有疑
    是故功徳藏 諸佛名世尊
如是功徳成就者十善業道能令菩薩至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求佛道者。應
如是修十善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十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十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護戒品第
是菩薩如是行諸善道
    於善不善道 總相及別相
    各各分別知 有二種果報
十善業道總相果報者。若生天上若生人
中。別相果報者。離殺生善行。有二種果報。
一者長壽。二者少病。離劫盜善行。有二種
果報。一者大富。二者獨有財物。離邪婬善
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妻婦貞良。二者不爲
外人所壞。離妄語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
不爲人所謗毀。二者不爲人所欺誑。離
兩舌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得好眷屬。二
者不爲人所壞。離惡口善行。有二種果
報。一者得聞隨意所樂音聲。二者無有鬪
諍。離散亂語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人信
受其語。二者所言決定。離貪取善行。有二
種果報。一者知足。二者少欲。離瞋惱善行。
有二種果報。一者在所生處常求他好事。
二者不喜惱害衆生。正見善行。有二種果
報。一者離諂曲。二者所見清淨。十不善道亦
如是。總相果報者。上行墮地獄。中行墮畜
生。不行墮餓鬼。別相果報者。殺生不善行。
有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劫盜不善
行。有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失財。邪婬
不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得醜惡妻婦。又
不貞良。二者爲他所壞。妄語不善行。有二
種果報。一者人所謗毀。二者爲人欺誑。兩
舌不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得惡眷屬。二
者眷屬可壞。惡口不善行。有二種果報。一
者耳聞惡聲。二者常有鬪諍。散亂語不善
行。有二種果報。一者語不信受。二者言無
本末。貪取不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心不
知足。二者多欲無厭。瞋惱不善行。有二種
果報。一者惡性。二者喜惱衆生。邪見不善
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其心諂曲。二者墮在
邪見
    知已愛樂法 於法心不動
    於諸衆生中 慈悲心轉勝
愛法者。但愛於法更無勝事。此中法者。先
説十善業道。樂法者。但樂於法更無餘事。
於法心不動者。乃至失命終不捨法。菩薩
行如是法。於衆生中慈悲轉勝。初地中雖
有慈悲不及此地。以通達罪福業因縁
故。衆生可愍皆屬於業不得自在。則無瞋
恨憎恚之心。如是行者慈悲轉勝。作是念
    咄哉諸衆生 深墮於邪見
    我應説正見 令得入正道
菩薩通達罪福業因縁。於諸衆生深行慈
悲。作是念。衆生可愍不知諸法實相故。多
行妄想生諸邪見。因邪見故起諸煩惱。
因煩惱故而起諸業。起業因縁故輪轉生
死。我先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
度衆生故當説正見。是諸衆生是我應度。
今當爲説正見令入眞道使得度脱。如
是念已。知諸衆生有種種煩惱。所謂
    觀所起煩惱 及諸煩惱垢
    種種黒惡業 受種種苦惱
    愍念諸衆生 多有所闕少
    種種觀察已 是皆如我有
    即時以悲心 方便發大願
    云何令衆生 得滅是諸苦
煩惱煩惱垢者。使所攝名爲煩惱纒所攝名
爲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邊
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
思惟所斷分別故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
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退沒
睡眠佷戻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
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纒
垢。有言人。煩惱在深心垢在淺心。有人言。
諸障蓋名爲纒垢。餘皆名煩惱。黒惡業者。
即是七不善業道。及貪取瞋惱邪見相應思。
能生苦報。種種苦惱者。身中種種惡事名爲
苦。心中種種惡事名爲惱。又今世苦名爲
苦。後墮惡道名爲惱。多有所少者。或諸
根支體。或資生所須。或信戒等諸功徳不具
故名爲少。餘句易解如偈中所説。不復須
釋。如是思惟已。衆生甚可愍。墮在於二
乘。我當爲發願令住於大乘。是事如
十地經中金剛藏菩薩自説。是菩薩離十不
善業道。亦令衆生住十善業道。爲衆生深
求勝心好心樂心憐愍心慈悲心利益心守
護心我所有心大師心攝取心受取心。作是
念。此諸衆生甚可憐愍。墮種種邪意邪見
行邪險道。我今應令住在眞實正見道中。
是諸衆生種類不同互相諍競。常懷忿恚瞋
惱熾盛。然我當令住無上大慈。是諸衆生
無有厭足。貪求他利邪命自活。我當令
住清淨身口意業。是諸衆生在貪欲瞋恚愚
癡因縁中常起種種煩惱結使而不方便求
欲自出。我當滅其諸苦惱事令住無苦惱
處。是諸衆生爲無明所翳入黒闇稠林。不
能自出離。智慧明入在諸見險惡道中。我
應救之使得無礙智慧之眼。以是慧眼不
隨他人。於一切法知如實相。是諸衆生墮
在生死長流。欲墮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坑
入邪曲網中。種種煩惱惡草所覆無有導
師不生出心。道言非道非道言道。魔民
怨賊常共隨逐無有善師。隨順魔意遠離
佛法。如是衆生我應令度此諸生死險惡道
得住無畏無衰一切智慧城。是諸衆生爲欲
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所漂種種罪業濤波所
覆沒在愛河。隨生死波浪。爲洄澓所轉
不能自出。爲欲覺瞋覺惱覺鹹水淹爛爲
身見羅刹之所執持。入五欲深林爲喜染
所著吹。在我慢陸地。甚可憐愍。無洲無
救。於六入空聚落不能動發。無善度者。
如是衆生我今應以大悲牢堅智慧之船
載至諸安隱無怖畏一切智洲。是諸衆生多
苦可愍。閉在生死憂悲苦惱牢獄。多懷貪
恚愛憎墮四顛倒爲四大毒蛇所害。爲五
陰怨家所殘。喜染詐賊所陷。在六入空聚
受無量苦惱。我應破其生死牢獄令得自
在無礙涅槃安隱快樂。是諸衆生甚可憐愍。
狹劣小心樂於少利。縮沒無有一切智心。
設求出者則樂聲聞辟支佛乘。我應令得
大心使樂佛廣大之法
    菩薩如是行 則得持戒力
    善知起善業 使令得増長
    是則爲佛子 深入離垢地
持戒力者。一心清淨具足十善道。戒則得
修集福徳力。能起善業者。善知自生増
長善道。亦令他衆生深入者。所行轉遠盡
其邊底。佛子者。能隨法行名爲佛子。於初
地始生。至二地増長。是菩薩應如是勤行
精進
    菩薩若得至 離垢地邊際
    爾時則得見 百種千種佛
初地中已説。般舟三昧。見現在佛助三昧法。
所謂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十不共法念
佛。於一切法無所貪著。亦説利益三昧。
能成就果報勢力。問曰。若菩薩於初地中
已到其邊能見諸佛。初入第二地。即應見
諸佛。云何言乃至第二地邊乃見諸佛。若爾
者。入第二地初中應失此三昧。至後乃得。
答曰。初入第二地中亦見諸佛亦不退失
是三昧。汝不能善解偈義故作此難。第二
地初中。但見百種佛。乃至其邊得見百種
千種佛。見諸佛已心大歡喜。欲得佛法故。
勤行精進
    即能以四事 供養於諸佛
    能於諸佛所 復受十業道
四事者。衣服飮食臥具醫藥。餘義則可知
    作如是行已 從佛受善道
    至百千萬劫 不毀亦不失
不毀者。不令戒羸弱。或以清淨事名不
毀。都不復行名爲失。是菩薩如是。過初
入第二地已。如説
    善離慳貪垢 樂行清淨捨
    *善離慳貪垢 深愛清淨戒
清淨名但以善心行捨。不雜諸煩惱。深愛
名堅住其中。究竟不捨。此地中慳貪垢。破
戒垢無有遺餘。是故此地名爲離垢。菩薩
如是無慳貪破戒心。於四攝法中愛語偏
利。六波羅蜜中戒度偏利。利名多行勢力轉
深。問曰。若第二地中。尸羅波羅蜜已得勢
力。今此地中。應解説尸羅波羅蜜分生力淨
差別。答曰
    略説尸羅度 有六十五分
    生力淨差別 處處論中説
尸羅波羅蜜無量無邊。但略説有六十五分。
餘戒生戒力戒淨戒差別。論中先後處處説
相。如寶頂經中和合佛法品中。無盡意菩薩
於佛前説六十五種尸羅波羅蜜分。尸羅名
不惱。一切衆生於他物中無劫盜想不著
外色不誑衆生。眷屬具足故不兩舌。多忍
惡言故無有惡口。常思惟籌量利益語
故無散亂語。喜人樂故心無貪取。忍諸
苦故無有瞋惱。不稱譽餘師故名爲正
見。信淨心故信佛。知法眞實故信法。樂
尊重恭敬賢聖衆故信僧。念佛以五體投
地供養禮敬。乃至小戒深心怖畏故。戒不羸
弱。不依餘乘故不毀戒。離邪行故戒不
缺損。不起惡煩惱故名不雜戒。畢竟常
樂増長善法故名不濁戒。隨意行故名自
在戒。不爲智者所呵故名爲聖所讃戒。常
在念安慧故名爲易行戒。一切無過故名
不可呵戒。守護諸根故名爲善護戒。諸佛
所念故名爲名聞戒。如法物中知量取故
名爲少欲戒。斷慳貪故名知足戒。身心遠
離故名遠離戒。離衆鬧語故名阿蘭若戒。
不視他面望有所得故名爲具足聖種戒。
屬善根故名細行頭陀戒。生人天中故
名隨説行戒。救一切衆生故名爲慈戒。忍
一切苦故名爲悲戒。心不退沒故名爲喜
戒。離憎愛故名爲捨戒。降伏心故名爲
自見過戒。護彼心故名爲不錯戒。善護戒
故名爲善攝戒。成熟衆生故名爲布施戒。
無所願故名忍辱戒。不懈退故名精進
戒。集助禪法故名爲禪戒。多聞善根無厭
足故名爲智慧戒。從多聞得智慧故名
爲求多聞戒。集助七覺法故名親近善知
識戒。捨邪道故名離惡知識戒。觀無常
故名不貪身戒。勤集善根故名不信命戒。
深心清淨故名不悔戒。行清淨故名不假
僞戒。深心無垢故名無熱戒。善起業故名
無憂戒。不自高故。名無慢戒。離染欲故
名不戲調戒。心質直故名不自高戒。心調
和故名有羞戒。惡心不發故名調善戒。滅
諸煩惱故名爲寂滅戒。如説行故名爲隨
所教戒。行四攝法故名教化衆生戒。不失
自法故名爲護法戒。本來清淨故名一切
願滿戒。迴向無上道故名至佛法戒。等心
一切衆生故名得佛三昧戒。大徳舍利弗是
六十五分。諸菩薩清淨戒。則爲無盡。生戒者
處處説。略説有八種生戒。四從身生。四從
口生。從身生者。離奪命離惱苦衆生離
劫盜離邪婬。從口生者。離妄語兩舌惡口
散亂語。是名八。是八種戒從受生。是受法。
若以身若以口若以心受和合爲二十四
教。他受亦二十四。隨喜受亦二十四。修習行
時亦二十四。合九十六。皆是欲界繋。從是晝
夜生。何以故。初受心已滅。是第二心晝夜常
生。用福徳亦如是。所以者何。初布施心滅
已。從第二心後。用時當生。是名善身業。
有十善業道所攝。有不攝。欲界所繋如是。
色界繋有二種。一從身生二從口生。從身
生者。離十不善道。所不攝罪。從口生者。
離散亂語。是戒以身受口受心受。二三爲
六。教他亦六。隨喜亦六。習行時亦六。四六
二十四。先説九十六合爲百二十。如是從
行生戒。復有證道時生戒。退道時生戒。初
生時生戒。以事廣故今但略説。戒力者。
隨波羅蜜増長。戒轉得力。隨所得地戒亦
堅固得力。戒淨者。不毀壞缺減等如先説。
復次戒淨不淨相。七梵行法中説。如經説。
以七種婬欲名戒不淨。一者雖斷婬欲而
以染心受女人洗浴按摩。二以染心聞
女人香共語戲笑。三以染心目共相視。四
雖有障礙。以染心聞女人音聲。五先共女
人語笑。後雖相離憶念不捨。六自限爾所
時斷婬欲然後當作。七期生天上受天
女樂及後身富樂。是故斷婬欲是名不淨。
離此七事名戒清淨。戒差別者。有二種。一
有漏。二無漏。三種欲界繋色界繋不繋。四種
正命所攝二種正語正業。正命所不攝亦二
種正語正業。五種凡夫戒菩薩戒聲聞戒辟
支佛戒無上佛戒。六種欲界正命所攝身口。
一。正命所不攝二。色界繋正命所攝身口
業三。正命所不攝四。無漏正命所攝身口
五。正命所不攝六。七種七善業道。八種如
先説。身四種口四種。九種七欲界繋七善業
道二種如先説。十種道戒三種。對治戒三
種。但戒三種。是九種。無漏戒有漏戒爲十。
如是等種種分別差別。問曰。聲聞乘中。説
身業口業名爲尸羅。此二善業名好。二不
善業名惡。是善身口業名尸羅。此論中即以
此爲尸羅。爲更有尸羅。答曰
    不但身口業 名之爲尸羅
    修親近樂行 亦名爲尸羅
此三事一義。所謂修習親近樂行。問曰。若以
修習親近樂行。名爲尸羅者。一切法皆應
名尸羅。何以故。常修習親近樂行故汝今
應説最勝修習尸羅答曰
    若無我我所 遠離諸戲論
    一切無所得 是名上尸羅
若不知内外法實相。即因尸羅生憍慢貪
故。開諸罪門。是故若於内法不見有
我。於外法中不得我所。知内外法畢竟空
無所得。亦於畢竟空不取相戲論是名最
勝尸羅。何以故。如是尸羅中尚無心錯。何
況身口。是故諸佛菩薩。第一能行尸羅者。
於一切法無所得。名爲上尸羅。如迦葉經
説。佛告迦葉。尸羅名無我無非我無作
無所作。無作者。無行無不行。無名無色無
相無無相。非善非非善。非寂滅非非寂
滅。非取非捨。無衆生無衆生因縁。無身
無口無心。無世間無世間法不依世間。
不以尸羅自高。不以尸羅下人不以尸
羅起増上慢。不以尸羅分別此彼。迦葉。
是名諸賢聖尸羅。離於三界無漏無繋。如
無盡意菩薩尸羅品中。語舍利弗。尸羅名不
分別是衆生不説是我。不説是壽者命者。
不説是人。不説是養育者。不説是色陰受
想行識陰。不説是地種水火風種。尸羅名
不分別是眼相不分別是色相不分別是
耳相聲相鼻相香相舌相味相身相觸相意相
法相。尸羅名不分別是身是口是心。尸羅
名攝心故是一心相。選擇諸法故是慧相。
尸羅名到空至無相際不雜三界。無作無
起無生忍。尸羅名不從先際來不至後際
亦不住中際。尸羅名不住。心意識不與念
和合。尸羅名不依欲界不依色界不依無
色界。尸羅名離貪塵除瞋垢滅無明闇。非
常非斷不違衆縁生相。尸羅名離我心捨
我所心不住身見。尸羅名不貪著名相不
與名色和合。尸羅名不爲結使所使。不
爲諸纒所覆。不住障礙疑悔中。尸羅名
貪不善根所不住過瞋不善根斷癡不善
根。尸羅名無急無熱猗心快樂。尸羅名不
斷諸佛種故不破法身。不分別法性故不
斷法種。無爲相故不斷僧種。舍利弗。是
名諸菩薩最勝無上尸羅。如是尸羅則不可
盡唯除諸佛尸羅皆有盡也所謂
    從凡夫尸羅 後至辟支佛
    是皆有盡相 菩薩則無盡
從凡夫來所有尸羅雖久受果報終歸於
盡。諸阿羅漢辟支佛所有尸羅皆亦有盡。菩
薩尸羅無我無我所離一切所得滅諸戲
論。是故無盡。如無盡意菩薩尸羅品中説。
諸凡夫尸羅隨生處盡故。尸羅則盡。外道五
通退轉時盡故。尸羅則盡。人以十善業道盡
故。尸羅則盡。欲界諸天福徳盡故。尸羅則盡。
色界諸天四禪四無量盡故。尸羅則盡。無色
界諸天隨定生處盡故。尸羅則盡。諸學無學
人入涅槃盡故。尸羅則盡。諸辟支佛無大
悲故。尸羅則盡。大徳舍利弗。但諸菩薩尸羅
無有盡。何以故。從菩薩尸羅出諸尸羅差
別因無盡故果亦無盡。菩薩尸羅無盡故。如
來尸羅亦無盡。是故諸大人尸羅名爲無盡。
問曰。汝解麁尸羅時。説六十五種尸羅。聲
聞中有八種尸羅。四種從身生。四種從口
生。如是事者何得不相違。答曰。不相違
也。何以故
    雖非尸羅體 益故名爲分
    八種身口業 即是尸羅體
雖六十五種分非尸羅體而利益身口八種
麁尸羅故名尸羅分。凡能有所利益皆名
爲分。如象馬扇蓋名爲王分。是故禪定智
慧等雖非尸羅體以利益尸羅故。亦名尸
羅分
  解頭陀品第
菩薩如是行尸羅法
    見十利應著 二六種衣法
    又以見十利 盡形應乞食
比丘欲具足行持戒品。應著二六種衣。以
見十利故。何等十。一以慚愧故。二障寒
熱蚊虻毒虫故。三以表示沙門儀法故。四
一切天人見法衣恭敬尊貴如塔寺故。五
以厭離心著染衣非爲貪好故。六以隨
順寂滅非爲熾然煩惱故。七著法衣有惡
易見故。八著法衣更不須餘物莊嚴故。九
著法衣隨順修八聖道故。十我當精進行
道不以染汚心於須臾間著壞色衣。以
見是十利故。應著二種衣。一者居士衣。二
者糞掃衣。六種者。一劫貝。二芻摩。三憍
耶。四毳衣。五赤麻衣。六白麻衣。見有十利
盡形乞食者。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
二衆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
若有施我食者當生悲心我當勤行精進
令善住布施作已乃食。四隨順佛教行故。
五易滿易養。六行破憍慢法。七無見頂善
根。八見我乞食餘有修善法者亦當効
我。九不與男女大小有諸因縁事。十次
第乞食故。於衆生中生平等心。即種助一
切種智
    佛雖聽請食 欲以自利己
    亦利他人故 則不受請食
自利者。能具諸波羅蜜。利他者教化衆生
令住三寶。行者如是自利利他
    見有十利故 常不捨空閑
    問疾及聽法 教化乃至寺
受阿練若處比丘。雖増長種種功徳。略説
見十利故。盡形不應捨。何等爲十。一自
在來去。二無我無我所。三隨意所住無有
障礙。四心轉樂習阿練若住處。五住處少欲
少事。六不惜身命。爲具足功徳故。七遠
離衆鬧語故。八雖行功徳不求恩報。九
隨順禪定易得一心。十於空處住易生
無障礙想。問訊病等來至寺者
    若有因縁事 來在塔寺住
    於一切事中 不捨空閑想
比丘雖受盡形阿練若法。有因縁事至則
入塔寺。佛法有通有塞。非如外道阿練
若。名常樂空閑靜處。於一切法不捨空
想。以一切法體究竟皆空故。問曰。有何因
縁故來至塔寺。答曰。一供給病人。二爲
求醫藥具。三爲病者求看病人。四爲病
者説法。五爲餘比丘説法。六聽法教化。
七爲供養恭敬大徳者。八爲供給聖衆。九
爲讀誦深經。十教他令讀深經。有如是
等諸因來至塔寺
    精進行諸覺 隨阿練若法
    比丘已住於 阿練若處者
    常應精勤生 種種諸善法
    大膽心無我 滅除諸怖畏
阿練若精進者。若比丘斷貪。不惜身命利
養故。晝夜常勤精進如救頭然。身依隨
阿練若。覺者所謂出覺不瞋覺不惱覺等諸
善覺。復次念佛是正遍知者。衆生中尊。佛法
是善説。弟子衆隨順正行。復次隨順空隨
順無相隨順無願諸覺名隨阿練若覺。復
次隨順四勝處。隨順六波羅蜜諸覺。是名
隨順阿練若覺。復次如佛爲郁伽長者説
在家出家菩薩行。若出家菩薩受阿練若法。
應如是思惟。我何故住阿練若處。我非但
住阿練若處故名爲沙門。而阿練若處。多
有衆生。多惡不善。不護諸根不精進不
修習善法者。如獐鹿猿猴衆鳥惡賊旃陀
羅等不名爲比丘。我今爲何事故住阿練
若處。應成辦其事。長者何等爲事。一謂念
不散亂。二得諸陀羅尼。三行慈心。四行悲
心。五自在住五神通。六具足六波羅蜜。七
不捨一切智心。八修習方便智。九攝取衆
生。十成就衆生。十一不捨四攝法。十二常
念六思念。十三爲多聞故不捨精進。十四
正觀擇諸法。十五應正解脱。十六知得果。
十七住於正位。十八守護佛法。十九信業
果報故名正見。二十離一切憶想分別思
惟故名正思惟。二十一隨衆生所信樂爲
説法故名爲正語。二十二滅諸業故起業
名爲正業。二十三破煩惱氣故名爲正命。
二十四得無上道故名正精進。二十五觀
不虚妄法故名正念二十六得一切智慧
故名正定。二十七於空不怖。二十八於無
相不畏。二十九於無願不沒。三十故以智
受身。三十一依義不依語。三十二依智不
依識。三十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
十四依法不依人。長者如是等名爲出家
菩薩比丘。利益事應生。隨順阿練若法者。
所謂四禪四無量心。天耳天眼他心智宿命
智神通等。滅諸怖畏者。是人以三因縁能
滅怖畏。一見無我我所法相故能除怖畏。
二以方便力故。三以心膽力故能除怖畏。
見無我我所者。如初地中所説。除五種怖
畏方便力者。此論中念正思惟業果報故。
名方便力。應作是念。諸大國王在深宮殿。
象馬車歩四兵侍衞業因縁盡。亦受種種諸
衰惱事。又業因縁守護者。雖行險道中入
大海水在大戰陣亦安隱無患。我先世業
因縁。若在聚落。若在阿練若處。業因縁必
受其報。如是思惟已除滅怖畏。復作是念。
若我爲守護身故。入城邑聚落。捨阿練若
處者。無有能勝善身業善口業善意業守
護者。如佛告波斯匿王。若人行身善業行
口善業行意善業。是名爲人善自守護。是
人若言我善自守護者是爲實説。大王是
人雖無四兵衞護亦可名爲善好守護。何
以故。如是守護名内守護。非外守護。是故
我以身業善行口業善行意業善行故名爲
善自守護。復作是念。是諸鳥獸腹行虫等
在阿練若處。身不行善口不行善意不行
善。以遠聚落住故而無所畏。我之心智
豈不如此鳥獸等耶。如是思惟除諸怖畏。
又以念佛故。在阿練若處。能破一切諸怖
畏事。如經説。汝諸比丘阿練若處。若在樹
下若在空舍。或生怖畏。心沒毛竪者。汝當
念我是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念時
怖畏即滅。大膽名心不怯弱決定求道。如

    比丘住空閑 當以心膽力
    除滅諸怖畏 念佛無畏者
    若人自起業 怖畏不得脱
    不怖亦不脱 怖則失正利
    如是知不免 而破餘利者
    則行小人事 比丘所不應
    若有怖畏者 應畏於生死
    一切諸怖畏 生死皆爲因
    是故行道者 欲脱於生死
    亦救於他人 不應生怖畏
如佛離怖畏經中説怖畏法。有沙門婆羅
門。住阿練若處。應如是念。以不淨身業
故。不淨口業故。不淨意業故。念不清
淨故。自高卑人故。懈怠心故。妄憶念故。心
不定故。愚癡故怖畏。與此相違。身業清淨
等則無怖畏。又佛爲郁伽長者説。出家菩
薩在阿練若處。應作是念。我何故在此。即
時自知。欲離怖畏故。來至於此。怖畏於
誰。畏衆憒鬧。畏衆語言。畏貪欲瞋恚愚癡。
畏憍慢恚恨嫉他利養。畏色聲香味觸。畏
五陰魔。畏諸愚癡障礙處。畏非時語。畏不
見言見。畏不聞言聞。畏不覺而覺。畏不
知而知。畏諸沙門垢。畏共相憎惡。畏欲界
色界無色界一切生處。畏墮地獄畜生餓鬼
及諸難處。略説畏一切惡不善法故。來在
此住。若人在家樂在衆鬧不修習道。住
在邪念不能得離如是怖畏所。有過去
諸菩薩。皆在阿練若處。離諸怖畏得無畏
處。得一切智慧。所有當來諸菩薩亦在阿練
若處離諸怖畏得一切智慧。今現在諸菩
薩。住阿練若處離諸怖畏。得無畏處成一
切智慧。以是故。我怖畏一切諸惡度諸怖
畏故。應住阿練若處。復次一切怖畏皆從
著我生。貪著我故。愛受我故。生我想故。
見我故。貴我故。分別我故。守護我故。若
我住阿練若處不捨貪著我者。則爲空在
阿練若處。復次長者見有所得者。則不住阿
練若處。住我我所心者。則不住阿練若處。
住顛倒者。則不住阿練若處。長者乃至生
涅槃想者。尚不住阿練若處。何況起煩惱
想者。長者譬如草木在阿練若處。無有驚
畏。菩薩如是。在阿練若處。應生草木想
石瓦想水中影想鏡中像想。於語言生響
想。於心生幻想。此中誰驚誰畏。菩薩爾時
則正觀身。無我無我所。無衆生無壽者命
者。無養育者。無男無女。無知者見者。怖
畏名爲虚妄分別。我則不應隨虚妄分別。
菩薩如是應如草木住阿練若處。又知一
切法皆亦如是。斷鬪諍名阿練若處。無我
無我所無所屬名阿練若處。不應樂在
家出家衆鬧處住。諸佛不聽阿練若處比丘
與在家出家者和合
問曰。佛不聽與一切衆人和合耶。答曰。不

    佛聽四和合 餘者則不聽
    是故應親近 餘者則遠離
菩薩在阿練若處。聽與四衆和合。所謂入
聽法衆。教化衆生供養於佛。不離一切智
心和合。是故唯聽此四事和合。餘者不應
親近。復次菩薩應作是念。云何諸佛所聽。
阿練若住處。我當親近。我或非阿練若住
處。謂是住阿練若處。或有錯謬。問曰。何等
是阿練若住處。菩薩應當和合。答曰。佛自
經中説阿練若住處。名不住一切法。不
諸塵。不取一切法相。不貪色聲香味
觸。一切法平等故。無所依止住名阿練若
處住。自心善故。不相違住處。名阿練若
住。捨一切擔猗樂住故。名阿練若住。脱
一切煩惱。無怖畏住故。名阿練若住。度
諸流住故。名阿練若住。住聖種故名阿
練若住。知足趣得故。名阿練若住。易滿
易養少欲住故。名阿練若住。智慧足住故。
名阿練若住。正行多聞住故。名阿練若住。
空無相無願解脱門現前故。名阿練若住。
斷諸縛得解脱住故。名阿練若住。順十二
因縁隨順住故。名阿練若住。畢竟寂滅所
作已作住故。名阿練若住。阿練若住處者。
隨順戒品佐助定品。利益慧品易得解
脱品。易得解脱知見品。易行諸助菩提法。
能攝諸頭陀功徳。阿練若住處通達諸諦。
阿練若處見知諸陰。阿練若處。諸性同爲法
性。阿練若處出離十二入。阿練若處不忘
失菩提心。阿練若處觀空不畏。阿練若處能
護佛法。阿練若處。求解脱者不失功徳。阿
練若處。能得一切智者則能増益阿練若
處。菩薩如是行。疾得具六度
何以故。若菩薩在阿練若處住。不貪惜身
命是名檀波羅蜜行。三種善業清淨入細
頭陀行法。是名尸波羅蜜。不瞋恨心於諸
衆生慈心普遍。但忍樂薩婆若乘不在餘
乘。是名羼提波羅蜜。自立誓願於阿練若
處不得正法忍終不捨此處是名毘梨耶
波羅蜜。得禪定故不觀生處修習善根是
名禪波羅蜜。如身阿練若亦如是。如身
菩提亦如是。如實中無差別。是名般若波
羅蜜
    佛聽有四法 住阿練若處
何等四。如佛告長者。一者多聞。二善知決
定義。三樂修正憶念。四隨順如所説行。如
是人應住阿練若處。復有菩薩煩惱深厚。
是人若在衆鬧則發煩惱。應在阿練若處
住降伏煩惱
復次菩薩得五神通。是人欲教化成就天
龍夜叉乾闥婆故。應住阿練若處。復有菩
薩作是念。諸佛所讃聽處。是阿練若處。復
次住阿練若處。助滿一切善法増長善根。
然後入聚落。爲衆生説法。成就如是功
徳。乃可住阿練若處。復次
    決定王經中 佛爲阿難説
    阿練若比丘 應住四四法
菩薩住阿練若處者。一遠離在家出家。二
欲讀誦深經。三引導衆生使得阿練若處
功徳。四晝夜不離念佛。復有四法。一乃至
彈指頃於衆生中不生瞋恨心。二不應一
時頃使眠睡覆心。三於一念頃不應生衆
生想。四於一念頃不應忘捨菩提心。復有
四法。一常應閑坐不應聚衆。二常樂經行。
三常觀諸法無新故想。四不應離深空無
相無願法。復有四法。一行四禪不行世間
禪。行四無量縁衆生生悲心而不取衆
生相。二雖行慈心而不縁衆生。雖行喜
心而不貪樂。雖行捨心而不捨衆生。三
自見身有四聖種行而不自高卑下他人。
四自行多聞如所聞行。是爲四。復次
    無智無精進 而住空閑處
    即得於四法 復得餘四法
    又復得三事 如是佛所説
阿練若比丘於諸功徳中應勤修習。何以
故。阿練若功徳中。此二事能生諸功徳故。
若比丘愚癡懈怠在阿練若處住者則得四
非法。一多眠睡。二多貪利養。三以因縁現
矯異相。四現不樂阿練若處復有四法。一
増上慢未得謂得。二於深經心懷憎惡。三
壞空無相無願法。四於持深經者心生瞋
恨。復有三事。一若在阿練若處。不精進無
智慧。或値女人墮在非法。若得僧殘。若得
重罪。若反戒還俗。是爲三
復次
    ◎廣説空閑法 及與乞食法
    餘十頭陀徳 皆亦應廣説
十二頭陀法。上來*以廣解二事。餘十頭陀
功徳亦應如是知。何以故。是二則爲開十
頭陀門。餘則易解。十頭陀者。一著糞掃衣。
二一坐。三常坐。四食後不受非時飮食。五
但有三衣。六毳衣。七隨敷坐。八樹下住。九
空地住。十死人間住。糞掃衣者。人所棄捨
受而後著。受者。若心生若口言。一坐者。先
受食處更不復食。常坐者。夜常不臥。食後
不飮漿者。食後不受非時飮。石蜜等可食
之物。但有三衣者。唯受三衣更不畜餘
衣。毳衣者。從毳所成麁毛毳衣褐氈欽婆
羅等。隨敷坐者。隨所得坐處不令他起。
樹下住者。樂住樹下不入覆處。空地坐者。
露地止住。住死人間者。隨順厭離心故。常
止宿死人間法。是名十二頭陀。令戒清淨。
糞掃衣有十利。一不以衣故與在家者和
合。二不以衣故現乞衣相。三亦不方便説
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
衣亦不憂。六得亦不喜。七賤物易得無有
過患。八是順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麁衣
數中。十不爲人所貪著。一坐食亦有十利。
一無有求第二食疲苦。二於所受輕少。三
無有所用疲苦。四食前無疲苦。五入在
細行食法。六食消後食。七少妨患。八少疾
病。九身體輕便。十身快樂。常坐亦有十利。
一不貪身樂。二不貪睡眠樂。三不貪臥具
樂。四無臥時脇著席苦。五不隨身欲。六易
得坐禪。七易讀誦經。八少睡眠。九身輕易
起。十求坐臥具衣服心薄。食後不受非時
飮食亦有十利。一不多食。二不滿食。三
不貪美味。四少所求欲。五少妨患。六少疾
病。七易滿。八易養。九知足。十坐禪讀經
身不疲極。但三衣亦有十利。一於三衣外
無求受疲苦。二無有守護疲苦。三所畜物
少。四唯身所著爲足。五細戒行。六行來無
累。七身體輕便。八隨順阿練若處住。九處
處所住無所顧惜。十隨順道行。受毳衣亦
有十利。一在麁衣數。二少所求索。三隨意
可坐。四隨意可臥。五浣濯則易。六染時亦
易。七少有虫壞。八難壞。九更不受餘衣。
十不廢求道。隨敷坐亦有十利。一無求
好精舍住疲苦。二無求好坐臥具疲苦。三
不惱上座。四不令下坐愁惱。五少欲。六少
事。七趣得而用。八少用則少務。九不起諍
訟因縁。十不奪他所用。樹下坐亦有十利。
一無有求房舍疲苦。二無有求坐臥具
疲苦。三無有所愛疲苦。四無有受用疲
苦。五無處名字。六無鬪諍事。七隨順四依
法。八少而易得無過。九隨順修道。十無衆
鬧行。死人間住亦有十利。一常得無常想。
二常得死想。三常得不淨想。四常得一切
世間不可樂想。五常得遠離一切所愛人。六
常得悲心。七遠離戲調。八心常厭離。九勤
行精進。十能除怖畏。空地坐者亦有十利。
一不求樹下。二遠離我所有。三無有諍訟。
四若餘去無所顧惜。五少戲調。六能忍風
雨寒熱蚊虻毒虫等。七不爲音聲刺蕀所
刺。八不令衆生瞋恨。九自亦無有愁恨。十
無衆鬧行處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十六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十七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解頭陀品之餘
    ◎如五空閑説 餘功徳亦爾
    自讀誦教他 得捨空閑處
阿練若比丘有五種分別。一以惡意欲求
利養。二愚癡鈍根故行阿練若。三狂癡失意
作阿練若。四爲行頭陀行故作阿練若。五
以諸佛菩薩賢聖所稱讃故作阿練若。於
此五阿練若中爲行頭陀行故作阿練若。
以諸佛菩薩賢聖所稱讃故作阿練若。是
二爲善。餘三可呵。如五種分別阿練若法
餘十一頭陀行亦應如是分別知。問曰。佛
若已受阿練若法終不應捨。若有因
縁得捨去不。答曰
    讀誦經因縁 可捨阿練若
若比丘欲從他受讀誦經法。若欲教他讀
誦。應從阿練若處來入塔寺。以是因縁可
得捨離
    教他讀誦時 不應望供給
    即時應念佛 佛常有所作
阿練若從空閑處來。教他讀誦。不應求敬
心供給。應當念佛。尚自有所作。何況於
我。念佛者。佛是多陀阿伽陀三藐三佛陀。
諸天龍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
羅伽釋提桓因四天王人非人所供養。一切
衆生無上福田。尚不求他供給身自執事。
我今未有所知。始欲求學。云何受他供給。
復應作是念
    我應善供給 一切諸衆生
    不望彼供給 自利利他故
云何爲自利。若貴供給則失法施功徳。
若不貴供給者則得法施功徳。云何爲利
他。若貴彼供給而教令讀誦者。彼則生念
師直以世利故而教誨我不以法故。是人
若以是心供給師者則不得大利。若但
恭敬法故尊重師者則得大利是名利

    從他求智慧 應不惜身命
若行者欲從他求智慧應捨身命。捨者
爲智慧故。勤心精進恭敬於師不惜身命。
問曰。何以故。爲智慧恭敬師而不惜身
命。答曰
    若一字一心 以此爲劫數
    恭敬於師所 能説此論者
    離諸諂曲心 深愛而恭敬
    晝夜不休息 盡於爾所劫
隨師所教論義字數及爾所心念。若受法
者心無諂曲不惜身命。晝夜恭敬始終無
異。雖能如是猶不報師所益論議智慧之
恩。是故弟子應離諂曲心捨貪惜身命破
於憍慢。若師輕蔑及以敬愛心無有異。
當生深愛心第一恭敬心。應生父母心。應
生大師心。應生善知識想。應生能爲難事
想。應生難報心。若師聽則受所常行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