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十住毘婆沙論 (No. 1521_ 龍樹鳩摩羅什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100] [Prev]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共離倶不有 是皆名寂滅
    若法相因成 是即爲無性
    若無有性者 此即無有相
    若法無有性 此即無相者
    云何言無性 即爲是無相
    若用有與無 亦遮亦應聽
    雖言心不著 是則無有過
    何處先有法 而後不滅者
    何處先有然 而後有滅者
    是有相寂滅 同無相寂滅
    是故寂滅語 及寂滅語者
    先亦非寂滅 亦非不寂滅
    亦非寂不寂 非非寂不寂
是菩薩如是通達無相慧故無有疑悔。不
以色相見佛。不以受想行識相見佛。問
曰。云何不以色相見佛。不以受想行識
相見佛。答曰。非色是佛。非受想行識是佛。
非離色有佛。非離受想行識有佛。非佛
有色。非佛有受想行識。非色中有佛。非
受想行識中有佛。非佛中有色。非佛中有
受想行識。菩薩於此五種中不取相。得至
阿惟越致地。問曰。已知得此法是阿惟越
致。阿惟越致有何相貎。答曰
    般若已廣説 阿惟越致相
若菩薩觀凡夫地聲聞地辟支佛地佛地。不
二不分別無有疑悔。當知是阿惟越致。阿
惟越致。有所言説皆有利益。不觀他人長
短好醜。不悕望外道沙門有所言説。應知
即知應見便見。不禮事餘天。不以華香幡
蓋供養。不宗事餘師。不墮惡道不受女
身。常自修十善道。亦教他令行。常以善法
示教利喜。乃至夢中不捨十善道。不行十
不善道。身口意業所種善根。皆爲安樂度
脱衆生。所得果報與衆生共。若聞深法不
生疑悔。少於語言利安語和悦語柔軟語。
少於眠睡行來進止心不散亂。威儀庠雅
憶念堅固。身無諸虫。衣服臥具淨潔無垢。
身心清淨閑靜少事。心不諂曲不懷慳嫉。
不貴利養衣服飮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於
深法中無所諍競。一心聽法常欲在前。
以此福徳具足諸波羅蜜。於世技術與衆
殊絶。觀一切法皆順法性。乃至惡魔變現
八大地獄化作菩薩而語之言。汝若不捨
菩提心者當生此中。見是怖畏而心不捨。
惡魔復言。摩訶衍經非佛所説。聞是語時
心無有異。常依法相不隨於他。於生死
苦惱而無驚畏。聞菩薩於阿僧祇劫修集
善根而退轉者。其心不沒。又聞菩薩退爲
阿羅漢得諸禪定説法度人心亦不退。常
能覺知一切魔事。若聞薩波若空大乘十
地亦空可度衆生亦空諸法無所有亦如
虚空。若聞如是惑亂其心欲令退轉疲厭
懈廢。而是菩薩倍加精進深行慈悲。意若
欲入初禪第二第三第四禪而不隨禪生
還起欲界法。除破憍慢不貴稱讃心無瞋
礙。若在居家不染著五欲。以厭離心受
如病服藥。不以邪命自活。不以自活因
縁惱亂於他。但爲衆生得安樂故處在居
家。密迹金剛常隨侍衞人及非人不能壞亂。
諸根具足無所缺少。不爲咒術惡藥伏人
害物。不好鬪諍不自高身不卑他人。不
占相吉凶不樂説衆事。所謂帝王臣民國
疆界。戰鬪器仗衣物酒食。女人事古昔事
大海中事。如是等事悉不樂説。不往觀聽
歌舞伎樂。但樂説應諸波羅蜜義。樂説應諸
波羅蜜法令得増益。離諸鬪訟常願見
佛。聞他方現在有佛願欲往生。常生中國
終不自疑我是阿惟越致非阿惟越致。決定
自知是阿惟越致。種種魔事覺而不隨。乃至
轉身不生聲聞辟支佛心。乃至惡魔現作
佛身。語言汝應證阿羅漢。我今爲汝説法。
即於此中成阿羅漢。亦不信受。爲護法故
不惜身命常行精進。若説法時無有疑
難。無有闕失。如是等事名阿惟越致相。能
成就此相者。當知是阿惟越致。或有未具
足者。何者是未久入阿惟越致地者。隨後
諸地修集善根。隨善根轉深故。得是阿惟
越致相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四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五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易行品第九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説。至阿惟
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
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説
    若墮聲聞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薩死 則失一切利
    若墮於地獄 不生如是畏
    若墮二乘地 則爲大怖畏
    墮於地獄中 畢竟得至佛
    若墮二乘地 畢竟遮佛道
    佛自於經中 解説如是事
    如人貪壽者 斬首則大畏
    菩薩亦如是 若於聲聞地
    及辟支佛地 應生大怖畏
是故若諸佛所説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
致地方便者。願爲説之。答曰。如汝所説是
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
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
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如助道中説
    菩薩未得至 阿惟越致地
    應常勤精進 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 爲求菩提故
    常應勤精進 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 辟支佛乘者
    但爲成己利 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 自度亦度彼
    於此二乘人 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説。發願求佛道。重於
擧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
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
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
之説。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説之。佛法
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歩行
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
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
越致者。如偈説
    東方善徳佛 南栴檀徳佛
    西無量明佛 北方相徳佛
    東南無憂徳 西南寶施佛
    西北華徳佛 東北三行佛
    下方明徳佛 上方廣衆徳
    如是諸世尊 今現在十方
    若人疾欲至 不退轉地者
    應以恭敬心 執持稱名號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
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
方諸佛稱其名號。如寶月童子所問經阿惟
越致品中説。佛告寶月。東方去此過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無
憂。其地平坦七寶合成。紫磨金縷交絡
界。寶樹羅列以爲莊嚴。無有地獄畜生餓
鬼阿修羅道及諸難處。清淨無穢無有沙礫
瓦石山陵堆阜深坑幽壑。天常雨華以布
其地。時世有佛號曰善徳如來應供正遍
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大菩薩衆恭敬圍繞。身相光色如
燃大金山如大珍寶聚。爲諸大衆廣説
正法。初中後善有辭有義。所説不雜具足
清淨如實不失。何謂不失不失地水火風。
不失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失色受想行識。
寶月。是佛成道已來過六十億劫。又其佛國
晝夜無異。但以此間閻浮提日月歳數説
彼劫壽。其佛光明常照世界。於一説法令
無量無邊千萬億阿僧祇衆生住無生法忍。
倍此人數得住初忍第二第三忍。寶月。其
佛本願力故。若有他方衆生。於先佛所種
諸善根。是佛但以光明觸身。即得無生法
忍。寶月。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佛名能信受
者。即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九佛事
皆亦如是。今當解説諸佛名號及國土名
號。善徳者。其徳淳善但有安樂。非如諸天
龍神福徳惑惱衆生。栴檀徳者。南方去此
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歡喜。
佛號栴檀徳。今現在説法。譬如栴檀香而
清涼。彼佛名稱遠聞如香流布。滅除衆生三
毒火熱令得清涼。無量明佛者。西方去此
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善。佛
號無量明。今現在説法。其佛身光及智慧明
炤無量無邊。相徳佛者。北方去此無量無邊
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不可動。佛名相
徳。今現在説法。其佛福徳高顯猶如幢相。
無憂徳者。東南方去此無量無邊恒河沙等
佛土有世界名月明。佛號無憂徳。今現在
説法。其佛神徳令諸天人無有憂愁。寶施
佛者。西南方去此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佛土
有世界名衆相。佛號寶施。今現在説法。其
佛以諸無漏根力覺道等寶常施衆生。華徳
佛者。西北方去此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佛土
有世界名衆音。佛號華徳。今現在説法。其
佛色身猶如妙華其徳無量。三乘行佛者。東
北方去此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
名安隱。佛號三乘行。今現在説法。其佛常
説聲聞行辟支佛行諸菩薩行。有人言。説上
中下精進故。號爲三乘行。明徳佛者。下方
去此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
廣大。佛號明徳。今現在説法。明名身明智
慧明寶樹光明。是三種明常照世間。廣衆徳
者。上方去此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佛土有世
界名衆月。佛號廣衆徳。今現在説法。其
弟子福徳廣大故號廣衆徳。今是十方
佛善徳爲初。廣衆徳爲後。若人一心稱其
名號。即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説
    若有人得聞 説是諸佛名
    即得無量徳 如爲寶月説
    我禮是諸佛 今現在十方
    其有稱名者 即得不退轉
    東方無憂界 其佛號善徳
    色相如金山 名聞無邊際
    若人聞名者 即得不退轉
    我今合掌禮 願悉除憂惱
    南方歡喜界 佛號栴檀徳
    面淨如滿月 光明無有量
    能滅諸衆生 三毒之熱惱
    聞名得不退 是故稽首禮
    西方善世界 佛號無量明
    身光智慧明 所照無邊際
    其有聞名者 即得不退轉
    我今稽首禮 願盡生死際
    北方無動界 佛號爲相徳
    身具衆相好 而以自莊嚴
    摧破魔怨衆 善化諸人天
    聞名得不退 是故稽首禮
    東南月明界 有佛號無憂
    光明踰日月 遇者滅煩惱
    常爲衆説法 除諸内外苦
    十方佛稱讃 是故稽首禮
    西南衆相界 佛號爲寶施
    常以諸法寶 廣施於一切
    諸天頭面禮 寶冠在足下
    我今以五體 歸命寶施尊
    西北衆音界 佛號爲華徳
    世界衆寶樹 演出妙法音
    常以七覺華 莊嚴於衆生
    白毫相如月 我今頭面禮
    東北安隱界 諸寶所合成
    佛號三乘行 無量相嚴身
    智慧光無量 能破無明闇
    衆生無憂惱 是故稽首禮
    上方衆月界 衆寶所莊嚴
    大徳聲聞衆 菩薩無有量
    諸聖中師子 號曰廣衆徳
    諸魔所怖畏 是故稽首禮
    下方廣世界 佛號爲明徳
    身相妙超絶 閻浮檀金山
    常以智慧日 開諸善根華
    寶土甚廣大 我遙稽首禮
    過去無數劫 有佛號海徳
    是諸現在佛 皆從彼發願
    壽命無有量 光明照無極
    國土甚清淨 聞名定作佛
    今現在十方 具足成十力
    是故稽首禮 人天中最尊
問曰。但聞是十佛名號執持在心。便得不
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更有餘佛餘
菩薩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
    阿彌陀等佛 及諸大菩薩
    稱名一心念 亦得不退轉
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
號。今當具説。無量壽佛。世自在王佛。師子
意佛。法意佛。梵相佛。世相佛。世妙佛。慈悲
佛。世王佛。人王佛。月徳佛。寶徳佛。相徳佛。
大相佛。珠蓋佛。師子鬘佛。破無明佛。智華
佛。多摩羅跋栴檀香佛。持大功徳佛。雨七寶
佛。超勇佛。離瞋恨佛。大莊嚴佛。無相佛。寶
藏佛。徳頂佛。多伽羅香佛。栴檀香佛。蓮華香
佛。莊嚴道路佛。龍蓋佛。雨華佛。散華佛。華
光明佛。日音聲佛。蔽日月佛。琉璃藏佛。梵音
佛。淨明佛。金藏佛。須彌頂佛。山王佛。音聲
自在佛。淨眼佛。月明佛。如須彌山佛。日月
佛。得衆佛。華生佛。梵音説佛。世主佛。師子
行佛。妙法意師子吼佛。珠寶蓋珊瑚色佛。破
癡愛闇佛。水月佛。衆華佛。開智慧佛。持雜寶
佛。菩提佛。華超出佛。眞琉璃明佛。蔽日明
佛。持大功徳佛。得正慧佛。勇健佛。離諂曲
佛。除惡根栽佛。大香佛。道映佛。水光佛。海
雲慧遊佛。徳頂華佛。華莊嚴佛。日音聲佛。月
勝佛。琉璃佛。梵聲佛。光明佛。金藏佛。山頂
佛。山王佛。音王佛。龍勝佛。無染佛。淨面佛。
月面佛。如須彌佛。栴檀香佛。威勢佛。燃燈
佛。難勝佛。寶徳佛。喜音佛。光明佛。龍勝佛。
離垢明佛。師子佛。王王佛。力勝佛。華齒佛。
無畏明佛。香頂佛。普賢佛。普華佛。寶相佛。
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
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
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故常應憶念以偈稱讃
    無量光明慧 身如眞金山
    我今身口意 合掌稽首禮
    金色妙光明 普流諸世界
    隨物増其色 是故稽首禮
    若人命終時 得生彼國者
    即具無量徳 是故我歸命
    人能念是佛 無量力威徳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彼國人命終 設應受諸苦
    不墮惡地獄 是故歸命禮
    若人生彼國 終不墮三趣
    及與阿修羅 我今歸命禮
    人天身相同 猶如金山頂
    諸勝所歸處 是故頭面禮
    其有生彼國 具天眼耳通
    十方普無礙 稽首聖中尊
    其國諸衆生 神變及心通
    亦具宿命智 是故歸命禮
    生彼國土者 無我無我所
    不生彼此心 是故稽首禮
    超出三界獄 目如蓮華葉
    聲聞衆無量 是故稽首禮
    彼國諸衆生 其性皆柔和
    自然行十善 稽首衆聖
    從善生淨明 無量無邊數
    二足中第一 是故我歸命
    若人願作佛 心念阿彌陀
    應時爲現身 是故我歸命
    彼佛本願力 十方諸菩薩
    來供養聽法 是故我稽首
    彼土諸菩薩 具足諸相好
    以自莊嚴身 我今歸命禮
    彼諸大菩薩 日日於三時
    供養十方佛 是故稽首禮
    若人種善根 疑則華不開
    信心清淨者 華開則見佛
    十方現在佛 以種種因縁
    歎彼佛功徳 我今歸命禮
    其土甚嚴飾 殊彼諸天宮
    功徳甚深厚 是故禮佛足
    佛足千輻輪 柔軟蓮華色
    見者皆歡喜 頭面禮佛足
    眉間白毫光 猶如清淨月
    増益面光色 頭面禮佛足
    本求佛道時 行諸奇妙事
    如諸經所説 頭面稽首禮
    彼佛所言説 破除諸罪根
    美言多所益 我今稽首禮
    以此美言説 救諸著樂病
    已度今猶度 是故稽首禮
    人天中最尊 諸天頭面禮
    七寶冠摩足 是故我歸命
    一切賢聖衆 及諸人天衆
    咸皆共歸命 是故我亦禮
    乘彼八道船 能度難度海
    自度亦度彼 我禮自在者
    諸佛無量劫 讃揚其功徳
    猶尚不能盡 歸命清淨人
    我今亦如是 稱讃無量徳
    以是福因縁 願佛常念我
    我於今先世 福徳若大小
    願我於佛所 心常得清淨
    以此福因縁 所獲上妙徳
    願諸衆生類 皆亦悉當得
又亦應念毘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
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
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
偈稱讃
    毘婆尸世尊 無憂道樹下
    成就一切智 微妙諸功徳
    正觀於世間 其心得解脱
    我今以五體 歸命無上尊
    尸棄佛世尊 在於邠他利
    道場樹下坐 成就於菩提
    身色無有比 如然紫金山
    我今自歸命 三界無上尊
    毘首婆世尊 坐娑羅樹下
    自然得通達 一切妙智慧
    於諸人天中 第一無有
    是故我歸命 一切最勝尊
    迦求村大佛 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尸利沙樹下
    成就大智慧 永脱於生死
    我今歸命禮 第一無比尊
    迦那含牟尼 大聖無上尊
    優曇鉢樹下 成就得佛道
    通達一切法 無量無有邊
    是故我歸命 第一無上尊
    迦葉佛世尊 眼如雙蓮華
    弱拘樓陀樹 於下成佛道
    三界無所畏 行歩如象王
    我今自歸命 稽首無極尊
    釋迦牟尼佛 阿輸陀樹下
    降伏魔怨敵 成就無上道
    面貎如滿月 清淨無瑕塵
    我今稽首禮 勇猛第一尊
    當來彌勒佛 那伽樹下坐
    成就廣大心 自然得佛道
    功徳甚堅牢 莫能有勝者
    是故我自歸 無比妙法王
復有徳勝佛。普明佛。勝敵佛。王相佛。相王
佛。無量功徳明自在王佛。藥王無閡佛。寶
遊行佛。寶華佛。安住佛。山王佛。亦應憶念
恭敬禮拜以偈稱讃
    無勝世界中 有佛號徳勝
    我今稽首禮 及法寶僧寶
    隨意喜世界 有佛號普明
    我今自歸命 及法寶僧寶
    普賢世界中 有佛號勝敵
    我今歸命禮 及法寶僧寶
    善淨集世界 佛號王幢相
    我今稽首禮 及法寶僧寶
    離垢集世界 無量功徳明
    自在於十方 是故稽首禮
    不誑世界中 無礙藥王佛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今集世界中 佛號寶遊行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美音界寶花 安立山王佛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今是諸如來 住在東方界
    我以恭敬心 稱揚歸命禮
    唯願諸如來 深加以慈愍
    現身在我前 皆令目得見
復次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盡應總念恭敬禮
拜以偈稱讃
    過去世諸佛 降伏衆魔怨
    以大智慧力 廣利於衆生
    彼時諸衆生 盡心皆供養
    恭敬而稱揚 是故頭面禮
    現在十方界 不可計諸佛
    其數過恒沙 無量無有邊
    慈愍諸衆生 常轉妙法輪
    是故我恭敬 歸命稽首禮
    未來世諸佛 身色如金山
    光明無有量 衆相自莊嚴
    出世度衆生 當入於涅槃
    如是諸世尊 我今頭面禮
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善意菩薩。善眼菩薩。聞
月菩薩。尸毘王菩薩。一切勝菩薩。知大地菩
薩。大藥菩薩。鳩舍菩薩。阿離念彌菩薩。頂生
王菩薩。喜見菩薩。鬱多羅菩薩。薩和檀菩薩。
長壽王菩薩。羼提菩薩。韋藍菩薩。睒菩薩。月
蓋菩薩。明首菩薩。法首菩薩。成利菩薩。彌
勒菩薩。復有金剛藏菩薩。金剛首菩薩。無垢
藏菩薩。無垢稱菩薩。除疑菩薩。無垢徳菩薩。
網明菩薩。無量明菩薩。大明菩薩。無盡意菩
薩。意王菩薩。無邊意菩薩。日音菩薩。月音菩
薩。美音菩薩。美音聲菩薩。大音聲菩薩。堅精
進菩薩。常堅菩薩。堅發菩薩。莊嚴王菩薩。
常悲菩薩。常不輕菩薩。法上菩薩。法意菩薩。
法喜菩薩。法首菩薩。法積菩薩。發精進菩薩。
智慧菩薩。淨威徳菩薩。那羅延菩薩。善思惟
菩薩。法思惟菩薩。跋陀婆羅菩薩。法益菩薩。
高徳菩薩。師子遊行菩薩。喜根菩薩。上寶月
菩薩。不虚徳菩薩。龍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
妙音菩薩。雲音菩薩。勝意菩薩。照明菩薩。勇
衆菩薩。勝衆菩薩。威儀菩薩。師子意菩薩。上
意菩薩。益意菩薩。増意菩薩。寶明菩薩。慧
頂菩薩。樂説頂菩薩。有徳菩薩。觀世自在王
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大自在王菩薩。無
憂徳菩薩。不虚見菩薩。離惡道菩薩。一切勇健
菩薩。破闇菩薩。功徳寶菩薩。花威徳菩薩。金
瓔珞明徳菩薩。離諸陰蓋菩薩。心無閡菩薩。
一切行淨菩薩。等見菩薩。不等見菩薩。三昧
遊戲菩薩。法自在菩薩。法相菩薩。明莊嚴菩
薩。大莊嚴菩薩。寶頂菩薩。寶印手菩薩。常擧
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常喜菩薩。喜
王菩薩。得辯才音聲菩薩。虚空雷音菩薩。持
寶炬菩薩。勇施菩薩。帝網菩薩。馬光菩薩。空
無閡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破魔菩薩。電
徳菩薩。自在菩薩。頂相菩薩。出過菩薩。師子
吼菩薩。雲蔭菩薩。能勝菩薩。山相幢王菩
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
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莊嚴菩薩。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水王菩薩。山王菩
薩。帝網菩薩。寶施菩薩。破魔菩薩。莊嚴國土
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如是等諸大菩
薩。皆應憶念恭敬禮拜求阿惟越致
  ◎除業品第十
問曰。但憶念阿彌陀等諸佛及念餘菩薩
得阿惟越致。更有餘方便耶。答曰。求阿惟
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
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問曰。是事何
謂。答曰
    十方無量佛 所知無不盡
    我今悉於前 發露諸黒惡
    三三合九種 從三煩惱起
    今身若先身 是罪盡懺悔
    於三惡道中 若應受業報
    願於今身償 不入惡道受
十方諸佛者。現在一切諸佛。命根成就未入
涅槃。十方名四方四維上下。佛名所應知
事悉知無餘。發露者。於諸佛所發露一切
罪無所覆藏。後不復作如堤防水。黒惡
者。無智慧明故多犯衆惡若不善法若隱沒
無記。三三種者。身口意生惡現報生報後報。
自作教他作隨喜作。從三種煩惱起三種
煩惱。謂欲界繋色界繋無色界繋。若助貪欲
煩惱。若助瞋恚煩惱。若助愚癡煩惱。若上
煩惱若中煩惱若下煩惱。今身先身盡懺悔
者。今世先世所作衆惡盡悔無餘。地獄者。
八種熱地獄。十種寒冰地獄。畜生者。若地生
若水生若無足若二足若多足。餓鬼者。食唾
食吐食蕩滌汁。食膿血屎尿等。若我
業應於此三惡道受者。願令是罪此身現
受。若後身受莫於地獄餓鬼畜生中受
復次佛自説懺悔法。若菩薩欲懺悔罪。應
作是言。我於今現在十方世界中諸佛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雨法雨。撃
法鼓吹法蠡建法幢。以法布施滿足衆
生。多所利益多所安隱。憐愍世間饒益
天人。我今以身口意。頭面禮現在諸佛足。
諸佛知者見者世間眼世間燈。我於無始生
死已來所起罪業。爲貪欲瞋恚愚癡所逼
故。或不識佛不識法不識僧。或不識罪
福。或身口意多作衆罪。或以惡心出佛身
血。或毀滅正法。破壞衆僧。殺眞人阿羅
漢。或自行十不善道。或教他令行。或復隨
喜。若於衆生有不愛語。若以斗秤欺誑
侵人。以諸邪行惱亂衆生。或不孝父母。
或盜塔物及四方僧物。佛所説經戒或有毀
破。違逆和尚阿闍梨。若人發聲聞乘辟
支佛乘。發大乘者。惡言毀辱輕賤嫌恨慳
嫉覆心故。於諸佛所或起惡口。或説是
法非法。説非法是法。今以是罪於現在
諸佛知者見者證者所。盡皆發露不敢覆藏。
從今已後不敢復作。若我有罪應墮地獄
畜生餓鬼阿修羅中。不値三尊生在諸難。
願以此罪今世現受。如過去諸菩薩求佛
道者。懺悔惡業罪。我亦如是發露懺悔不
敢覆藏後不復作。若今諸菩薩求佛道者。
懺悔惡業罪。我亦如是發露懺悔不敢覆
藏後不復作。如未來諸菩薩求佛道者。懺
悔惡業罪。我亦如是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後
不復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求佛道者。懺悔
惡業罪。已懺悔今懺悔當懺悔。我亦如是懺
悔惡業罪不敢覆藏後不復作
問曰。汝已説懺悔法。云何爲勸請。答曰
    十方一切佛 現在成道者
    我請轉法輪 安樂諸衆生
    十方一切佛 若欲捨壽命
    我今頭面禮 勸請令久住
轉法輪者。説四聖諦義三轉十二相是苦諦
是苦集是苦滅是至苦滅道。是名一轉四相。
是苦諦應知。是苦集應斷。是苦滅應證。是
至苦滅道應修。是名第二轉四相。是苦諦知
已。是苦集斷已。是苦滅證已。是至苦滅道修
已。是名第三轉四相。四相者。四諦中生眼
智明覺。有人言聲聞乘辟支佛乘大乘。是
名法輪解説。是三乘義名爲轉法輪。安
樂諸衆生者。五欲樂不名爲安樂。爲今世
後世。得清淨安樂入於三乘。是名安樂。
是人勸請諸佛轉法輪。令諸衆生受涅槃
樂。若未得涅槃令受世間樂。是故説安
樂。壽者。受業報因縁故。命根相續得住。如
變化所作隨心業而住。心業止則滅。勸請
名至誠求願。諸佛觀諸衆生巨細無異。是
故求請望得從願。莫捨壽命住無量阿僧
祇劫度脱衆生
復次佛自説勸請法。菩薩應作是言。我禮
現在十方諸佛。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未轉法輪我今求請。願轉法輪撃法鼓
吹法蠡建法幢。設大法祠然大法炬。以
是法施滿足衆生。多所利益多所安樂。
憐愍世間饒益天人。是故我今勸請。是名
勸請。諸佛轉法輪久住者。亦應言現在十方
諸佛。是諸佛欲捨壽命我請久住。多所
利益多所安樂。憐愍世間饒益天人。問
曰。汝已説懺悔勸請。云何名爲隨喜。答曰
    所有布施福 持戒修禪行
    從身口意生 去來今所有
    習行三乘人 具足三乘者
    一切凡夫福 皆隨而歡喜
布施福者。從捨慳法生。持戒福者。能伏身
口業生。禪行者諸禪定是。從身口生者。因
身口布施持戒迎來送去等。因意生者禪定
慈悲等。去來今所有者。一切衆生三世福徳。
行三乘者。求聲聞乘辟支佛乘大乘。具足
三乘者。成就阿羅漢乘辟支佛乘佛乘。一切
者皆盡無餘。凡夫者未得四諦者是。福徳
者有二種業。善及不隱沒無記業是。隨喜者。
他人作福心生歡喜稱以爲善
問曰。汝以説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爲迴向。
答曰
    我所有福徳 一切皆和合
    爲諸衆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所有福徳者。若從身生。若從口
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
若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
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徳。一切
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徳合集稱量知其廣
大。諸衆生者三界衆生。正者如諸佛迴向。
如眞實迴向。迴向菩提。迴向菩提者。
迴諸福徳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
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説。有菩薩摩訶薩。欲
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
戲論。乾煩惱淤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
得己利。正智解脱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
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
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出
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
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善根福
徳。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
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
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脱
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徳。及諸佛有所
説法。於此法中有人信解受學得此法利。
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
善根及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
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心。乃
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
時。衆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福徳一切和合
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
等無等等隨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
徳。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
佛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徳及因諸佛所生
福徳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偈説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説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
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應如
是。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
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若如是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問曰。云何
名爲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
向。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説。隨喜迴向。如大
品經中。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説菩薩於
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衆生
所有福徳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
尊。云何名爲最上隨喜。佛告須菩提。若菩
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
不得不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
憶想分別衆縁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
所從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
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是。我順
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
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是念。
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徳本末
體相從何而有。我亦如是隨諸佛知見隨
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
菩薩如是迴向。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
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復
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徳應
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
解脱知見品。不繋欲界不繋色界不繋
無色界。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
以不繋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繋。所
迴向處亦不繋。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
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相。以是
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名正迴向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五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六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分別功徳品第十一
問曰。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應云何作於晝
夜中幾時行。答曰
    以右膝著地 偏袒於右肩
    合掌恭敬心 晝夜各三時
以恭敬相故。右膝著地偏袒右肩合掌。是
事應初夜一時禮一切佛。懺悔勸請隨喜迴
向。中夜後夜皆亦如是。於日初分日中分日
後分亦如是。一日一夜合爲六時。一心念
諸佛如現在前。問曰。作是行已得何果
報。答曰
    若於一時行 福徳有形者
    恒河沙世界 乃自不容受
若於一時中。行此事者。所得福徳若有形
者。恒河沙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三千大千
世界所不容受。如三支經除罪業品中説。
佛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恒河沙
等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諸佛。若復有人
勸請諸佛轉法輪此福爲勝。又佛於般若
波羅蜜隨喜迴向品中説。善哉善哉須菩提。
汝能作佛事。與諸菩薩説迴向法。若菩
薩作是念。如諸佛知見是善根福徳本末
體相。何因縁故有。我亦如是隨佛所知所
見迴向。是人得福多。譬如恒河沙等三千
大千世界中衆生皆成就十善道。菩薩迴向
福徳最上最妙最勝無比無等無等等。須菩
提。置是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成就
十善道。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皆
得四禪。其福比此。亦復最上最妙最勝。四
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得須陀洹果斯陀
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亦如是。
如法迴向福徳最上最妙最勝。須菩提。置此
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皆作辟支佛。
若有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皆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恒河沙等三千
大千世界衆生。其一菩薩以取相心。供養
是諸衆生衣服飮食臥具醫藥。於恒河沙等
劫。以一切樂具供養恭敬尊重讃歎。一一菩
薩皆亦如是。須菩提。於意云何。是諸菩薩
以此因縁。得福多不。甚多世尊。如是福徳
算數譬喩所不能及。若是福徳有形。恒河
沙等世界所不能受。佛告須菩提。善哉善
哉須菩提。是菩薩爲般若波羅蜜守護。以
善根隨法性迴向所得福徳。先諸菩薩取相
布施福徳。百分不及一。千分萬分百千萬億
分。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何以故。先諸
菩薩取相分別布施。皆是有量有數。又般若
波羅蜜迴向品中説。佛告淨居天子。置此恒
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餘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衆
生。一一菩薩以取相心供養是諸衆生衣服
飮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隨意供養於恒河
沙等劫。諸天子。若是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