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智度論 (No. 1509_ 龍樹鳩摩羅什譯 ) in Vol. 25

[First] [Prev+100] [Prev]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煩惱知諸法實相。便得阿鞞跋致。有但行
檀波羅蜜。便具足六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
蜜亦如是。有行六波羅蜜。未得阿鞞跋
致。於衆生中生大悲心。是時便得阿鞞跋
致。有得悲心而作是念。若諸法皆空則無
衆生誰可度者。是時悲心便弱。或時以衆
生可愍。於諸法空觀弱。若得方便力於此
二法等無偏黨。大悲心不妨諸法實相。得
諸法實相不妨大悲。生如是方便。是時便
得入菩薩法位。住阿鞞跋致地。如往生品
中説。復次阿鞞跋致相。如後阿鞞跋致二品
中説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



大智度論初品中欲住六神通
釋論第四十三卷二
十八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鳩摩羅什譯
菩薩摩訶薩欲住六神通。當學般若波羅
蜜。問曰。如讃菩薩品中。言諸菩薩皆
得五神通。今何以言欲住六神通。答曰。五
通是菩薩所得。今欲住六神通是佛所得。若
菩薩得六神通可如來難。問曰。往生品中
説。菩薩住六神通至諸佛國。云何言菩薩
皆得五通。答曰。第六漏盡神通有二種。一者
漏習倶盡。二者漏盡而習不盡。習不盡故
言皆得五通。漏盡故言住六神通。問曰。若
菩薩漏盡。云何復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
由愛相續故有。譬如米雖得良田時
澤終不能生。諸聖人愛糠已脱故。雖有有
漏業生因縁不應得生。答曰。先已説菩薩
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後肉身盡得法
性生身。雖斷諸煩惱。有煩惱習因縁故。
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問曰。阿羅漢煩
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答曰。阿羅漢
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衆生。又以實
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復次先已答有二種漏盡。此中不説菩薩得
漏盡通。自言欲得六神通者。當學般若波
羅蜜。六神通義如後品中佛所説。上讃菩
薩品。亦已説菩薩五神通義。問曰。神通有
何次第。答曰。菩薩離五欲得諸禪有慈悲
故。爲衆生取神通。現諸希有奇特之事。令
衆生心清淨。何以故。若無希有事。不能令
多衆生得度。菩薩摩訶薩。作是念已繋心
身中虚空。滅麁重色相。常取空輕相。發大
欲精進心。智慧籌量心力能擧身。未籌量
已。自知心力大能擧其身譬如學趠。常
壞色麁重相。常修輕空相。是時便能飛。二
者亦能變化諸物。令地作水水作地風作
火火作風。如是諸大皆令轉易。令金作瓦
礫瓦礫作金。如是諸物各能令化。變地爲
水相。常修念水令多不復憶念地相。是時
地相如念即作水。如是等諸物皆能變化。
問曰。若爾與一切入有何等異。答曰。一切
入是神通初道。先已一切入背捨勝處柔伏
其心。然後易入神通。復次一切入中。一身
自見地變爲水餘人不見。神通則不然。自
見實是水他人亦見實水。問曰。一切入亦
是大定。何以不能令是實水己身他人皆
見。答曰。一切入觀處廣。但能令一切是水
相。而不能令實是水。神通不能遍一切。
而能令地轉爲水便是實水。以是故二定
力各別。問曰。二定變化事爲實爲虚。若實
云何石作金地作水。若虚云何聖人而行不
實。答曰。皆實聖人無虚也。三毒已拔故。以
一切法各各無定相故。可轉地或作水相。
酥膠蝋是地類。得火則消爲水則成濕
相。水得寒則結成冰而爲堅相。石汁作金
敗爲銅或還爲石。衆生亦如是。惡可爲
善善可爲惡。以是故知一切法無定相故。
用神通力變化實而不誑。若本各各定相
則不可變三者諸賢聖神通。於六塵中隨
意自在。見好能生厭想。見醜能生樂想。亦
能離好醜想行捨心。是名三種神通。此自
在神通唯佛具足。菩薩得是神通。遊諸佛
國於諸異國語言不同。及在遠微細衆生
不聞故。求天耳通常憶念種種多衆大
聲取相修行。常修習故。耳得色界四大造
清淨色。得已便得遠聞。於天人音聲麁細
遠近通達無礙。問曰。如禪經中説。先得
天眼見衆生而不聞其聲故。求天耳
通既得天眼天耳。見知衆生身形音聲。而
不解語言種種憂喜苦樂之辭故。求辭無
礙智。但知其辭而不知其心故。求知他心
智。知其心已。未知本所從來故。求宿命
通。既知所來欲治其心病故。求漏盡通。
得具足五通已。不能變化故所度未廣。
不能降化邪見大福徳人。是故求如意神
通。應如是次第。何以故。先求如意神通。答
曰。衆生麁者多細者少。是故先以如意神
通。如意神通能兼麁細度人多故是以先
説。復次諸神通。得法異數法異。得法者多
先求天眼以易得故。行者用日月星宿珠
火。取是等光明相。常懃精進善修習故晝夜
無異。若上若下若前若後。等一明徹無所
罣礙。是時初得天眼神通。餘次第得如先
説。復次佛如所自得。爲人説次第。佛初夜
分得一通一明。所謂如意通宿命明。中夜分
得天耳通天眼明。後夜分得知他心智通漏
盡明。求明用功重故在後説。通明次第得如
四沙門果。大者在後。問曰。若天眼易得故
在前。菩薩何以不先得天眼。答曰。菩薩於
諸法皆易無難。餘人鈍根故有難有易。復
次初夜時魔王來欲與佛戰。菩薩以神通
力種種變化令魔兵器皆爲瓔珞。降魔已
續念神通。欲令具足。生心即入便得。具足
神通降魔已。自念一身云何得大力。便求
宿命明自知世世積福徳力故。中夜時魔
還去寂寞無聲。慈愍一切故。念魔衆
聲。生天耳神通及天眼明。用是天耳聞十
方五道衆生苦樂聲。聞聲已欲見其形。而
以障蔽不見故求天眼後夜時既見衆
生形。欲知其心故求他心智知衆生心。
皆欲離苦求樂。是故菩薩求漏盡神通。於
諸樂中漏盡最勝。令衆生得之。問曰。菩薩
已得無生法忍。世世常得果報神通。今何以
自疑既見衆生而不知其心。答曰。有二種
菩薩。一者法性生身菩薩。二者爲度衆生
故。方便受人法。身生淨飯王家。出四城門。
問老病死人。是菩薩坐樹王下具六神通。
復次菩薩神通先有而未具足。今於三夜
所得。是佛神通行人法故。自疑無咎。問
曰。六神通次第。常初天眼後漏盡通。亦有不
耶。答曰。多先天眼後漏盡智。或時
隨所好修。或先天耳或先神足。有人言。初
禪天耳易得。有覺觀四心故。二禪天眼易
得。眼識無故心攝不散故。三禪如意通易
得。身受快樂故。四禪諸通皆易得。一切安
隱處故。宿命等三神通義。如十力中説
欲知一切衆生意所趣向。當學般若波
羅蜜。問曰。六通中已説知他心通。今何
以重説。答曰。知他心通境界少。但知欲界色
界現在衆生心心數法。不知過去未來及
無色界衆生心心數法。凡夫通於上四禪地
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四天下衆生心心數
法。聲聞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
遍知千世界衆生心心數法。辟支佛通於
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百千*世
界衆生心心數法。上地鈍根者。不能知下
地利根者心心數法。凡夫不知聲聞心心數
法。聲聞不知辟支佛心心數法。辟支佛不
知佛心心數法。以是故説欲知一切衆生
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以何智
能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答曰。諸佛有無礙
解脱。入是解脱中。能知一切衆生心心數
法。諸大菩薩得相似無礙解脱。亦能知一切
衆生心心數法。新學菩薩欲得是大菩薩無
礙解脱及佛無礙解脱。以此無礙解脱知一
切衆生心心數法。大菩薩欲得佛無礙解脱。
以是故雖已説知他心通。更説欲知一切
衆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心所
趣向。心爲去爲不去。若去此則無心猶若
死人。若不去云何能知。如佛言依意縁
法意識生意。若不去則無和合。答曰。心不
去不住而能知。如般若波羅蜜中説。一切
法無來無去相。云何言心有來去。又言諸法
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若有來去即
墮常見。諸法無有定相。以是故但以内六
情外六塵和合生六識。及生六受六想六
思。以是故心如幻化。能知一切衆生心心
數法。無有知者無有見者。如歎摩訶衍
品中言。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性實有不虚
誑者。佛不能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以一
切衆生心心數法性實虚誑無來無去故。佛
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譬如比丘貪求者不
得供養。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心亦如
是。若分別取相則不得實法。不得實法
故不能通達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若不
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得實法故能
通達。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無所罣礙。問
曰。一切衆生諸心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則
衆生有邊。若不知何以故説欲知一切衆生
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種智。答曰。一切衆
生心心數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經中説。一
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衆生
心得其邊際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
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實有一切智人。
復次衆生雖無邊。一切種智亦無邊。譬如函
大蓋亦大。若智慧有邊衆生無邊者應有是
難。今智慧及衆生倶無邊故。汝難非也。復次
若言有邊無邊。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是
十四事虚妄無實無益故。不應以爲難。問
曰。若有邊無邊二倶不實。而佛處處説無邊。
如衆生有癡愛已來。無始無邊十方亦無
邊際。答曰衆生無邊。佛智慧無邊。是爲實。
若人著無邊取相戲論故。佛説是邪見。譬
如世間常無常二倶顛倒入十四難中。而
佛多以無常度衆生少用有常。若著無常
取相戲論。佛説是邪見虚妄。若不著無常。
知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無我即是空。能
如是依無常觀。入諸法空便是實。以是故
知無常入眞諦中。是實十四難中。以著因
縁故説是邪見。是故説無常以明無邊。無
邊故衆生生厭生死長久。譬如波梨國四
十比丘。倶行十二淨行來至佛所。佛爲説
厭行。佛問比丘五恒河伽藍牟那薩羅由
脂羅婆提摩醯。從所來處流入大海。其
中間水爲多少。比丘言。甚多。佛言。但一
人一劫中作畜生時。屠割剥刺。或時犯罪
截其手足。斬其身首。如是等血多於此水。
如是無邊大劫中。受身出血不可稱數。
啼哭流涙及飮母乳亦如是。計一劫中一
人積骨。過於鞞浮羅大山。丹注云此山天竺
以人常見易信
故説
如是無量劫中受生死苦。諸比丘聞
是已。厭患世間即時得道。復次聞十方
衆生無邊故。心生歡喜受不殺戒。得無
邊福徳。以是因縁故。初發意菩薩一切世
間衆生皆應供養。何以故。爲度無邊世界
衆生故。功徳亦無邊。有如是等益故説無
邊。以是故説悉知一切衆生心所趣向。如日
照天下一時倶至無不遍明
菩薩摩訶薩欲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
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何等是聲聞辟
支佛智慧。答曰。以總相別相。觀諸法實相。
是聲聞智慧。如經中説。初以分別諸法智
慧。後用涅槃智慧。分別諸法智慧是別相。
涅槃智慧是總相。復次知是法爲解是法爲
縛。是流轉是來還是生是滅是味是患是逆
是順是此岸是彼岸是世間是出世間。如是
等分別二門諸法。名爲聲聞智慧。復次三種
智慧知五受衆。如是集如是散如是出是
味是患是離。三解脱門相應智。如是等分別
門諸法。復次四種智慧。四念處智法智比
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不淨智
無常智苦智無我智。無常智苦智空智無我
智。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如是等分別四門
諸法。復次從苦法智忍慧。乃至空空三昧
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智。於其中間
所有智慧。盡是聲聞智慧略説厭世間。念涅
槃離三界。斷諸煩惱得最上法所謂涅槃
是名聲聞智慧。復次如般若波羅蜜義品中
説。菩薩智慧相與聲聞智慧是一智慧。
但無方便無大誓莊嚴無大慈大悲。不求
一切佛法不求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但厭
老病死。斷諸愛繋直趣涅槃爲異。問曰。
聲聞如是。辟支佛智慧云何。答曰。聲聞智慧
即是辟支佛智慧。但時節利根福徳有差別。
時名佛不在世亦無佛法。以少因縁出家
得道。名辟支佛。利根名異法相是同。但智
慧深入得辟支佛道。福徳名有相。或一相
二相。乃至三十一相。若先佛法中得聖法。法
滅後成阿羅漢。名爲辟支佛。身無有相。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
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劫。此義先
已廣説。問曰。如佛説有四種沙門果。四種
聖人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五種佛子須陀
乃至辟支佛。三種菩提阿羅漢菩提辟支佛
菩提佛菩提。果中聖中佛子中菩提中皆無
菩薩。云何言菩薩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
答曰。佛法有二種。一者聲聞辟支佛法。二
者摩訶衍法。聲聞法小故。但讃聲聞事不
説菩薩事。摩訶衍廣大故。説諸菩薩摩訶
薩事。發心修行十地入位。淨佛*世界成就
衆生得佛道。此法中説菩薩次佛。應如供
養佛。能如是觀諸法相是爲福田。能勝聲
聞辟支佛如是。摩訶衍經中。處處讃菩薩
摩訶薩智慧勝聲聞辟支佛。如寶頂經中
説。轉輪聖王少一不滿千子。雖有大力諸
天世人所不貴重。有眞轉輪聖王種。處在
胎中。初受七日便爲諸天所貴重。所以者
何。九百九十九人。不能嗣轉輪聖王種令
世人得二世樂。是雖在胎必能紹胄聖王。
是故恭敬。諸阿羅漢辟支佛。雖得根力覺
意六神通諸禪智慧力於實際得證爲衆
生福田。十方諸佛所不貴重。菩薩雖在諸
結使煩惱欲縛三毒胎中。初發無上道意。
未能有所作。而爲諸佛所貴。以其漸漸
當行六波羅蜜。得方便力入菩薩位。
至得一切種智。度無量衆生。不斷佛種法
種僧種。不斷天上世間淨樂因縁故。又如
迦羅頻伽鳥。在&T021400;中未出。發聲微妙勝於
餘鳥。菩薩摩訶薩亦如是。雖未出無明&T021400;
説法議論之音。勝於聲聞辟支佛及諸外道。
如明網經中説。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是諸菩薩所説若能解者大得功徳。何以故。
是諸菩薩乃至得聞其名字得大利益。何
況聞其所説。世尊。譬如人種樹。不依於
地而欲得其根莖枝葉成其果實。是難可
得。諸菩薩行相亦如是。不住一切法。而
現住生死。在諸佛世界。於中自恣樂説智
慧法。誰有聞是大智慧。遊戲自恣樂説法。
而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爾時
會中有普華菩薩。語舍利弗。佛説耆年於
諸弟子中智慧第一。今耆年於諸法法性
不得耶。何以不以大智慧自恣樂説法。
舍利弗言。諸佛弟子如其境界則能有説。
普華菩薩復問。法性有境界不。舍利弗言。
無也。若法性無境界。云何耆年言如其境界
則能有説。舍利弗言。隨所得而説。普華又
問。耆年。以無量相法性爲證耶。舍利弗言
爾。普華言。今云何言隨所得而説。如所得
法性無量。説亦應無量。法性無量非量相。
舍利弗語普華言。法性非得相。普華言。若
法性非得相。汝離法性得解脱不。舍利弗
言。不也。何以故。法性不壞相故。普華言。汝
所得聖智亦如法性耶。舍利弗言。我欲聞
法非説時也。普華言。一切法定在法性中。
有聞者説者不。舍利弗言。無也。普華言。汝
何以言我欲聞法非説時。舍利弗言。佛説
二人得福無量。一心説者。一心聽者。普華
言。汝入滅盡定中能聽法不。舍利弗言。善
男子。滅盡定中無聽法也。普華言。汝信受
一切法常滅相不。舍利弗言。信是事。普華
言。法性常滅無聽法也。何以故。諸法常滅
相故。舍利弗言。汝能不起于定而説法不。
普華言。無有法非定相者。舍利弗言。若
爾者今一切凡夫皆是禪定。普華言爾。一切
凡夫皆是禪定。舍利弗言。以何等禪定故。
一切凡夫皆是。普華言。以不壞法性三昧
故。一切凡夫皆是禪定。舍利弗言。若爾者
凡夫聖人無有差別。普華言。我亦不欲令
凡夫聖人有差別。何以故。諸聖人無有滅
法。凡夫人亦無生法。是二皆不出法性等
相。舍利弗言。善男子。何等是法性等相。答
言。耆年得道時所知見者是。又問。生聖法
耶。不也。滅凡夫法耶。不也。得聖法耶。不
也。見知凡夫人法耶。不也。耆年以何知見
故得聖道。舍利弗言。凡夫人如。比丘得解
脱如。比丘入無餘涅槃如。是如一如如無
別。普華言。舍利弗。是名法性相如不壞如
用是如。當知一切法皆如。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譬如大火聚無物不燒。是諸上人所
説亦如是。一切法皆入法性。又如毘摩羅
詰經中説。舍利弗等諸聲聞皆自説言。我不
堪任詣彼問疾。各各自説。昔爲毘摩羅
*詰所呵。如是等處處經中説菩薩智慧勝
於聲聞辟支佛。問曰。何因縁故。菩薩智慧勝
聲聞辟支佛。答曰。如一本生經中説。菩薩智
慧於無量阿僧祇劫已來合集衆智。於無
量劫中無苦不行無難不爲。爲求法故。
赴火投巖受剥皮苦。出骨爲筆以血爲
墨以皮爲紙書受經法。如是等爲法故
受無量苦。以智慧故世世供養其師視之
如佛。一切所有經書悉皆誦讀解説。於無
量阿僧祇劫常思惟籌量。尋求諸法好醜深
淺善不善漏不漏常不常有無等。思惟分別
問難。爲智慧故供養諸佛及菩薩聲聞。聽
法問難信受正憶念如法行。如是智慧因
縁具足故。云何不勝阿羅漢辟支佛
復次菩薩智慧五波羅蜜佐助莊嚴。有方便
力於一切衆生有慈悲心故。不爲邪見
所妨。住十地中故。智慧勢力深大。大故
勝於聲聞辟支佛。以大因故小者自壞。阿
羅漢辟支佛無是事。以是故言欲勝聲聞辟
支佛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
羅蜜。 *陀羅尼如讃菩薩品中説。門者
得陀羅尼方便諸法是。如三三昧名解脱
門。何者是方便。若人欲得所聞皆持。應當
一心憶念令念増長。先當作意於相似事
繋心令知所不見事。如周利槃陀迦。繋
心拭革屣物中。令憶禪定除心垢法。如
名初學聞持陀憐尼。三聞能得心根轉
利。再聞能得成者。一聞能得得而不忘。是
爲聞持陀*憐尼初方便。或時菩薩入禪定
中。得不忘解脱。不忘解脱力故。一切語言説
法。乃至一句一字皆能不忘。是爲第二方
便。或時神呪力故。得聞持陀*憐尼。或時先
世行業因縁受生。所聞皆持不忘。如是等
名聞持陀羅尼門。復次菩薩聞一切音聲語
言。分別本末觀其實相。知音聲語言。念念
生滅。音聲已滅而衆生憶念取相。念是已滅
之語作是念言。是人罵我而生瞋恚。稱讃
亦如是。是菩薩能如是觀衆生。雖復百千
劫罵詈不生瞋心。若百千劫稱讃亦不歡
喜。知音聲生滅如響相。又如鼓聲無有作
者。若無作者是無住處。畢竟空故但誑愚
夫之耳。是名入音聲陀羅尼。復次有陀羅
尼。以是四十二字。攝一切語言名字。何者
是四十二字。阿羅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阿
耨波柰秦言不生行陀羅尼菩薩聞是阿
字即時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字隨
所聞。皆入一切諸法實相中。是名字入門陀
羅尼。如摩訶衍品中説諸字門。復次菩薩
得是一切三世無礙明等諸三昧。於一一三
昧中。得無量阿僧祇陀羅尼。如是等和合。
名爲五百陀羅尼門。是爲菩薩善法功徳藏。
如是名爲陀羅尼門。諸三昧門者。三昧有
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法中三昧。聲聞
法中三昧者。所謂三三昧。復次三三昧。空空
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復有三
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復有
支三昧。五智三昧等是名諸三昧。復次
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禪亦名禪
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
亦名三昧不名爲禪。十地中定名爲三昧。
有人言欲界地亦有三昧。何以故。欲界中有
二十二道品故。知有三昧。若無三昧不應
得是深妙功徳。復次千問中亦有是問。四
聖種幾欲界繋幾色界繋幾無色界繋幾不
繋。答曰。一切當分別四聖種。或欲界繋或
色界繋或無色界繋或不繋。四念處四正懃
四如意足亦如是。以是義故。當知欲界有
三昧。若散亂心云何得此上妙法。以是故是
三昧在十一地中。如是等諸三昧。阿毘曇中
廣分別。摩訶衍三昧者。從首楞嚴三昧乃
至虚空際無所著解脱三昧。又如見一切佛
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脱修觀師子頻伸等。
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如有三昧名無量
淨。菩薩得是三昧者。能示現一切清淨身。
有三昧名威相。菩薩得是三昧。能奪日月
威徳。有三昧名焔山。菩薩得是三昧。奪諸
釋梵威徳。有三昧名出塵。菩薩得是三昧
滅一切大衆三毒。有三昧名無礙光。菩薩
得是三昧。能照一切佛國。有三昧名不忘
一切法。菩薩得是三昧。一切諸佛所説法皆
能憶持。復爲他人講説佛語。有三昧名聲
如雷音。菩薩得是三昧。能以梵聲滿十方
佛國。有三昧名能娯樂一切衆生。菩薩
得是三昧能令一切深心歡喜。有三昧名
喜見無厭。菩薩得是三昧。一切衆生見聞喜
樂無有厭足。有三昧名功徳報不可思議
一縁中樂。菩薩得是三昧。成就一切神通。
有三昧名知一切音聲語言。菩薩得是三
昧。能説一切音聲語言。於一字中説一切
字。於一切字中説一字。有三昧名集一切
富樂果報。若菩薩得是三昧。常默然入
禪定。而能令一切衆生聞佛法衆聞聲聞
辟支佛六波羅蜜之聲。而是菩薩實無一言。
有三昧名出高一切陀羅尼王。菩薩得是
三昧。得入無量無邊諸陀羅尼。有三昧名
一切樂説。菩薩得是三昧。樂説一切字一切
音聲語言譬喩因縁。如是等無量力勢三昧。
問曰。是三昧即是三昧門不。答曰。三昧即是
三昧門。問曰。若爾者何以不但説三昧。而
復説三昧門。答曰。佛諸三昧無量無數。如
虚空無邊。菩薩云何盡得。菩薩聞是心則退
沒。以是故佛説三昧門。入一門中攝無
量三昧。如牽衣一角擧衣皆得。亦如得蜜
蜂王餘蜂盡攝。復次展轉爲門。如持戒清
淨。一心精進初夜後夜懃修思惟離五欲樂。
繋心一處行是方便得是三昧。是名三昧
門。復次欲界繋三昧是未到地三昧門。未
到地三昧是初禪門。初禪及二禪邊地三昧
是二禪三昧門。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三昧
亦如是。煖法定是頂法三昧門。頂法是忍法
三昧門。忍法是世間第一法三昧門。世間第
一法。是苦法忍三昧門。苦法忍乃至金剛三
昧門。略説一切三昧有三相。入住出相是。出
相入相名爲門。住相是三昧體。如是等法是
聲聞法中三昧門。摩訶衍法中三昧門。如禪
波羅蜜義中諸三昧分別廣説。復次尸羅波
羅蜜是三昧門。何以故。三*支是佛道。所謂
戒*支定*支慧*支。清淨戒*支。是定*支門能
生是定。定*支能生慧*支。是三*支能斷煩
惱能與涅槃。以是故尸羅波羅蜜及智慧名
三昧近門。餘三波羅蜜。雖是門義名遠門。
如布施因縁得福徳。福徳故所願皆得。如
所願故心柔軟。慈悲心故知畏罪念衆生。
觀世間空無常故。攝心行忍辱。忍辱亦是
三昧門。精進者於五欲中制心除五蓋攝
心不亂。心去則攝不令馳散。亦是三昧
門。復次初地*是二地三昧門。如是展轉乃
至九地是十地三昧門。十地是無量諸佛三
昧門。如是等名爲諸三昧門。問曰。陀羅尼
門三昧門爲同爲異。若同何以重説。若異
有何義。答曰。先已説三昧門陀羅尼門異。
今當更説。三昧但是心相應法。陀羅尼亦
是心相應亦是心不相應。問曰。云何知陀羅
尼是心不相應。答曰。如人得聞持陀羅尼。
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是
三昧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如衆生久
習欲便成其性。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
能生陀羅尼。如坏瓶得火燒。熟能持水不
失。亦能令人得度河。禪定無智慧亦如
坏瓶。若得實相智慧。如坏瓶得火燒成熟。
能持菩薩二世無量功徳。菩薩亦因之而度
得至佛。如是等三昧陀羅尼種種差別。問
曰。聲聞法中何以無是陀羅尼名但大乘中
有。答曰。小法中無大汝不應致問。大法中
無小者則可問。如小家無金銀不應問
也。復次聲聞不大殷懃集諸功徳。但以智
慧求脱老病死苦。以是故聲聞人。不用陀
羅尼持諸功徳。譬如人渇得一掬水則足。
不須瓶器持水。若供大衆人民。則須瓶甕
持水。菩薩爲一切衆生故。須陀羅尼持諸
功徳。復次聲聞法中。多説諸法生滅無常相
故。諸論議師言。諸法無常若無常相則不須
陀羅尼。何以故。諸法無常相則無所持。唯過
去行業因縁不失。如未來果報雖無必生。
過去行因縁亦如是。摩訶衍法生滅相不
實。不生不滅相亦不實。諸觀諸相皆滅是爲
實。若持過去法則無咎以持過去善法。善
根諸功徳故。須陀羅尼。陀羅尼世世常隨。
菩薩諸三昧不爾。或時易身則失。如是等
種種。分別陀羅尼諸三昧。以是故言欲得
諸陀羅尼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釋布施隨喜心過上第四十四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時。欲以隨喜
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
辟支佛人持戒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
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持戒
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
見。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隨喜心者。如隨喜品中説。復次隨喜名
有人作功徳。見者心隨歡喜讃言善哉。在
無常世界中。爲癡闇所蔽。能弘大心
建此福徳。譬如種種妙香一人賣一人買。傍
人在邊亦得香氣。於香無損二主無失。如
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邊隨喜功
徳。倶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爲隨喜。以
是故菩薩但以隨喜心。過於求二乘人上。
何況自行。問曰。菩薩云何能以隨喜心過
聲聞辟支佛人以財布施上。答曰。聲聞辟支
佛行是布施。菩薩於傍見之。一心念隨喜
讃言善哉。以此隨喜福徳。迴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爲度一切衆生故。以此爲得
無量佛法故。以二種功徳。過求聲聞辟支
佛人所行布施上。復次以諸法實相智慧心
隨喜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上。復次
菩薩以隨喜心。生福徳果報*迴向。供養三
世十方諸佛。過聲聞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
以少物獻上國王得報甚多。又如吹貝
用氣甚少其音甚大。復次菩薩以隨喜功徳
和合無量諸餘功徳乃至法滅亦不盡。譬
如少水置大海中窮劫乃盡。持戒三昧智
慧解脱解脱知見亦如是。問曰。若諸佛次
第有菩薩。菩薩次第有聲聞辟支佛。今言
菩薩欲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
特。答曰。不以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
徳比菩薩功徳。但以隨喜心能勝。何況
菩薩自行功徳。求聲聞辟支佛人。懃身作
功徳疲勞。菩薩默然隨喜智慧力福徳過其
上。譬如工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執斤斧
者疲苦。終日計功受賞匠者三倍。又如征
伐鬪者冒死主將受功。問言。若隨喜心
故。勝於布施持戒者。何以但説菩薩隨喜
勝。答曰。凡夫人煩惱覆心。吾我未斷著世
間樂。云何能勝求聲聞辟支佛者。聲聞辟
支佛利雖勝鈍。同在聲聞地故不説。問曰。
聲聞辟支佛功徳法甚多。何以故。但説六
事。答曰。此六事法中攝一切聲聞辟支佛
法。若説布施已説信聞等功徳。何以故。先
聞已能信信已布施。是施有二種財施法施。
持戒攝三種戒。律儀戒禪戒無漏戒。定攝諸
禪定解脱三昧等。慧攝諸聞慧思慧修慧。解
脱攝二種解脱。有爲解脱無爲解脱。解脱知
見攝盡智。自知漏已盡於三界得解脱。
於是中了了知見。是中助道法聖道法已説。
復次若不向涅槃功徳。是中不説過上。
以其功徳薄故。問曰。勝名力勢相奪。今菩
薩不與聲聞辟支佛競。云何言勝。答曰。勝
但於一事中。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
多。譬如人於一華中但取色香。蜂但取味
以成蜜。亦如取水器大者得多器小得
少。如是等喩可知。以隨喜心深利智慧相
應。勝聲聞辟支佛布施等諸功徳。是六法初
布施。如檀波羅蜜義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
説。持戒如尸羅波羅蜜義品中分別聲聞辟
支佛法説。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見。如念佛
義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説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大智度論初品中布施隨喜心
過上釋論第四十四之餘卷二
十九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諸禪定解脱三
昧。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禪定者。四禪九次第定。解脱三昧者。八
背捨三解脱門。慧解脱共解脱。時解脱不時
解脱。有爲解脱無爲解脱等。有覺有觀三
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空三昧無
相三昧無作三昧。如是等諸三昧。問曰。上六
事中三昧即是禪定解脱三昧。今何以復説。
答曰。有二種三昧。一種慧解脱分。二種共解
脱分。前者慧解脱分。不能入禪定。但説未
到地中三昧。此中説共解脱分。具有禪定解
脱三昧。彼是略説此則廣説。彼但説名此中
分別義。復次前勝三昧者。有人謂一二三昧
非深三昧。今此中具説禪定解脱甚深三昧。
復次禪定解脱三昧有二種。一者離欲時得。
二者求而得。離欲得者前已説。求而得者此
中説。復次禪定解脱三昧得之甚難。精懃求
之乃得。菩薩但持隨喜心便得過其上。是
爲未嘗有法。是故重説。問曰。彼中三昧智
慧解脱解脱知見亦難得。何以言此爲難
得。答曰。先以説。是慧解脱分。不盡甚深
義。共解脱阿羅漢三明阿羅漢難得故更説。
復次是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見。雖難得而
不廣周悉。直爲涅槃。此間明阿羅漢欲得
現世禪定樂。所謂滅盡定頂際禪願智無諍
三昧等。如是事非直爲涅槃。以是故更廣
説。何以故。如前者直爲涅槃。彼中説解脱
解脱知見相次故。當知一向直爲涅槃。問
曰。若以禪定解脱三昧難得故重説者。智
慧於一切法中最難微妙。何以不重説。答
曰。上言欲過聲聞辟支佛慧。當學般若波羅
蜜中已説。此禪定未説故重説禪定智慧
二法最妙。有此二行所願皆得。如鳥有兩
翼能有所至。解脱從此二法得。解脱知見
即是智慧。布施持戒是身口業。麁行易得
故不重説。問曰。菩薩以隨喜心勝於聲聞
辟支佛布施持戒智慧可爾。所以者何。布施
持戒眼見耳聞。智慧亦是聞法。可得生隨
喜心。如禪定解脱三昧。是不可見聞法。云何
隨喜。答曰。菩薩以知他心智而隨喜。問曰。
知他心智法。有漏知他心智知他有漏心。無
漏知他心智知他無漏心。菩薩未成佛。云
何知聲聞辟支佛無漏心。答曰。汝聲聞法中
爾。摩訶衍法中。菩薩得無生忍法斷諸結
使。世世常不失六神通。以有漏他心智。能
知無漏心。何況以無漏知他心智。復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