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智度論 (No. 1509_ 龍樹鳩摩羅什譯 ) in Vol. 25

[First] [Prev+100] [Prev]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布施生無色天中。離三界布施爲涅槃故
得聲聞道。布施時惡厭憒鬧好樂閑靜喜
深智慧得辟支佛。布施時起大悲心欲度
一切。爲第一甚深畢竟清淨智慧得成佛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布施時。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波羅蜜尸
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
羅蜜般若波羅蜜。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
摩訶薩云何布施時以慧方便力故。具足檀
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佛告舍利弗。施人
受人財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波羅蜜。罪不
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羅波羅蜜。心不動故具
足羼提波羅蜜。身心精進不懈息故。具足
毘梨耶波羅蜜。不亂不味故。具足禪波羅蜜。
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
具足義先已廣説。慧方便今此中説。所
謂三事不可得者是。問曰。慧方便者。能成
就其事無所破壞更無所作。今破此三事
應墮斷滅云何言慧方便。答曰。有二種不
可得。一者得不可得。二者不得不可得。得
不可得者。墮於斷滅。若不得不可得者。是
爲慧方便不墮斷滅。若無慧方便布施
者取三事相。若以三事空則取無相。有
慧方便者從本以來不見三事相。以是故
慧方便者不墮有無中。復次布施時壞諸煩
惱是名慧方便。復次於一切衆生起大悲
心布施。是名慧方便。復次過去未來無量
世所修福徳布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亦名慧方便。復次於一切十方三世諸佛
及弟子所有功徳。憶念隨喜布施。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慧方便。如是等種種
力是爲慧方便義。乃至般若波羅蜜慧方便
亦如是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過去未來
現在諸佛功徳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過去佛功徳已滅。未來佛功徳未有。現
在佛功徳不可得。又三世中佛功徳皆不可
得。云何言欲得三世佛功徳當學般若波羅
蜜。答曰。不言欲得三世佛功徳自欲得。
如三世佛功徳無所減少耳。所以者何。一
切佛功徳皆等無多無少。問曰。若爾者何以
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
量劫度衆生。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
有雜。如三十三天品經説。佛在三十三天
安居自恣時。至四衆久不見佛愁思不樂。
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衆生住彼
天上。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
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爲大衆説法。或見坐
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
時五體投地。是時須彌山王跛𨁟大動。諸天
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佛。佛有大悲
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衆生。佛告目
連。汝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
黄金爲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六通無礙。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爲地。彼佛弟
子皆學辟支佛道。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
七寶爲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
弟子純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
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皆是我身。
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
不莊嚴者。皆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
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以是故當知。
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
陀佛亦有嚴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
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應
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厠
溷。懃求拯拔不以爲惡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二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到彼岸
第五十卷三
十三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
法彼岸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彼岸者。
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
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別相種種悉解。
無爲法中從須陀洹至佛悉皆了知。有爲無
爲法相義如先説
菩薩摩訶薩欲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
如諸法法相無生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上已説如。今何以更説。答曰。上直
言諸法如今言三世皆如。上略説此廣説。
上説一此説三。法相即是法性。無生際即
是實際。過去法如即是過去法相。未來現在
亦如是。復次過去法如即是未來現在法如。
現在法如即是過去未來法如。未來法如即
是過去現在法如。所以者何。如相非一非異
故。復次如先説二種如。一者世間如。二者
出世間如。用是世間如三世各各異。用是
出世間如三世爲一
復次法相名諸法業諸法所作力因縁果報。
如火爲熱相水爲濕相。如是諸法中分別
因縁果報各各別相。如是處非處力中説。
是名世間法相。若是諸法相推求尋究。入
無生法中更無過是者是名無生際。問曰。
如法相可分別有三世。無生際是未來法
云何有過去現在。如阿毘曇説。生法者過去
現在。是無生法者未來及無爲法。是云何欲
令過去現在有無生。答曰。如先種種説破
生法。一切法皆無生。何但未來無生。如一時
義中已破三世。三世一相所謂無相。如是
則無生相。復次無生名爲涅槃。以涅槃不生
不滅故。涅槃者末後究竟不復更生。而一
切法即是涅槃。以是故佛説一切法皆是無
生際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在一切聲
聞辟支佛前。欲給侍諸佛。欲爲諸佛内眷屬。
欲得大眷屬。欲得菩薩眷屬。欲得淨報大
施。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若菩薩未
得漏盡云何在漏盡聖人前。答曰。菩薩初發
意時已在一切衆生前。何況積劫修行。是菩
薩功徳智慧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
支佛。衆生知菩薩恩故。推崇敬重乃至畜生
中亦爲尊重。如菩薩昔作鹿其色如金其
角七寶。五百鹿隨逐宗事。若在人中好世
作轉輪聖王。惡世恒作大王護持佛法利
益衆生。若出家値有佛法則爲世作大度
師興顯佛法。若無佛法則爲外道大師行
四無量。阿羅漢辟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
少。譬如一升酥雖精不如大海水酪。菩
薩雖有漏智慧及其成熟利益無量。復次
羅漢辟支佛四事供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
得。如首楞嚴經説。文殊師利七十二億作辟
支佛。化辟支佛人令其成道。以是故在聲
聞辟支佛前。欲爲諸佛給使者。如釋迦文
佛未出家時。車匿給使優陀耶戲笑。瞿
毘耶耶輸陀等諸婇女爲内眷屬。出家六年
苦行時五人給侍。得道時彌喜羅陀須那
多羅阿難密迹力士等是名内眷屬。大眷屬
者。舍利弗目揵連摩訶迦葉須菩提迦旃延
富樓那阿泥盧豆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
師利颰陀婆羅諸阿毘跋致一生補處菩薩
等。是名大眷屬。復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
性生身。二者隨世間身。世間身眷屬如先説。
法性生身者。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一生補處
菩薩侍從。所以者何。如不可思議解脱經
説。佛欲生時八萬四千一生補處菩薩在前
導。菩薩從後而出。譬如陰雲籠月。又如
法華經説。從地踊出菩薩等皆是内眷屬
大眷屬。菩薩眷屬者。有佛純以菩薩爲眷
屬。有佛純以聲聞爲眷屬。有佛菩薩聲聞
雜爲眷屬。是故言但欲得菩薩爲眷屬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眷屬有三上中下。下者
純聲聞。中者雜。上者但菩薩。淨報大施者。
有人言。菩薩多集福徳未除煩惱。受人信
施未能淨報。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諸
法皆空不可得。何況諸結使。菩薩入法性中
故不證眞際。是故能淨報施福。復次菩薩
功徳廣大。從發心已來欲代一一衆生
受一切苦。欲以一切功徳與一切衆生。然
後當自求佛道。但是事不可得故。而自成
佛度一切衆生。又菩薩志願不以阿僧祇
爲拘。如世間及如法性實際虚空等久住
菩薩心住世間利益衆生故。亦如是久住
無有窮已。是人不能淨報施福者誰能淨
畢。如父母雖有結使諸惡。以一世利益
子故。受其供養令子得大福。何況菩薩
無諸結使。而住無邊世中利益衆生而不
淨畢。又復菩薩但有悲心而無般若尚能
利益。何況行般若波羅蜜。問曰。若菩薩無
結使云何世間受生。答曰。先已答。菩薩得
無生法忍得法性生身處處變化以度衆
生莊嚴世界。是功徳因縁故雖未得佛能
淨報施福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不起慳心
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亂心癡心者。當學般
若波羅蜜。*是六種心惡故。能障蔽六波
羅蜜門。如菩薩行布施時。若有慳心起令
布施不清淨。所謂不能以好物施。若與
好物不能多與。若與外物則不能内施。
若能内施不能盡與。若由慳心故。菩薩
行般若波羅蜜。知一切法無我無我所。諸
法皆空如夢如幻。以身頭目骨髓布施如
施草木。是菩薩雖未得道。欲常不起是
慳心。當學般若波羅蜜。諸餘人離欲得道故
不生破戒心。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故不見
破戒事。所以者何。戒爲一切諸善功徳住處。
譬如地爲一切萬物所依止處。破戒尚不
得餘道。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
故不生破戒心。復作是念。菩薩法者安樂
衆生。若破戒者惱亂一切。以是故菩薩不
生破戒心。何況破戒。小乘及諸凡夫尚不
應生瞋恚心。何況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意。身爲苦器法自受惱。譬如犯罪
之人自致刑戮自作自受不應怨人。但當
自護其心不令起惡。譬如人惡風
雨寒熱亦無所瞋。復作是念。菩薩求佛以
大悲爲本。若懷瞋恚則喪志願。瞋恚之
人尚不得世間樂何況道樂。瞋恚之人自不
得樂。何能以樂與人。懈怠之人世間勝事
尚不能成。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譬
如鑚火數息無得火期。散亂之心譬如風
然燈。雖有光明不能照物。亂心中智
慧亦復如是。智慧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欲
成就是智先當攝心然後可成。譬如狂醉
之人自利他利好醜之事都不覺知。散亂之
心亦如是。世間好事尚不能善知。何況出
世間法。愚癡人心一切成敗事皆不能及。
何況微妙深義。譬如無目之人或墜溝
或入非道。無智之人亦復如是。無智慧眼
故受著邪法不受正見。如是之人世間近
事尚不能成。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力故。能障是六蔽淨
六波羅蜜。以是故説若欲不起六*蔽。當
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一切衆生
立於布施福處持戒福處修定福處勸導福
處。欲令衆生立於財福法福處。當學般若
波羅蜜。*問曰。云何名爲福處。答曰。
阿毘曇言。福者善有漏身口意業。復有人
言。不隱沒無記是。所以者何。善有漏業因縁
果報故。得是不隱沒無記。福是果報亦名
爲福。如世間人説能成大事多所成辦
是名福徳人。是福略説三種。布施持戒修
定。何等是布施。有人以衣服臥具飮食花
香瓔珞等與人。是名布施。問曰。飮食等物
便是布施。爲更有布施。答曰。飮食等物非
布施。以飮食等物與時。心中生法名捨。
與慳心相違。是名布施。福徳是或有漏或
無漏。常是善心數法心相應隨心行共心生。
無色無形能作縁業相應隨業行業共生。非
先業果報得。修行修慧證身證凡夫人得亦
聖人得。有人言。是捨法相應思是名布施福
徳。所以者何。業能生果報故。思即是業。身
口不名爲業。從思生故得名業。此布施
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不淨者直施而已。
或畏失財故與。或惡訶罵故與。或無用故
與。或親愛故與。或爲求勢故與。以施故多
致勢援。或死急故與。或求善譽故與。
或求與貴勝齊名故與。或妬嫉故與。或憍
慢故與。小人愚賤尚施我爲貴重大人云何
不與。或爲呪願福徳故與。或求吉除凶故
與。或求入伴儻故與。或不一心不恭敬
輕賤受者而與。如是種種因縁。爲今世事
故施。與淨相違名爲不淨。淨施者如經中
説。治心故施。莊嚴意故施爲得第一利故
施。生清淨心能分別爲助涅槃故施。譬如
新花未萎色好且香。淨心布施亦復如是。
如説諸天不淨心布施者宮殿光明薄少。若
淨心布施者宮殿光明増廣。此布施業雖過
去乃至千萬世中不失。譬如券要。問曰。
此布施福云何増長。答曰。應時施故得
増長。如經説。飢餓時施得福増多。或遠行
來時若曠路險道中施。若常施不斷。或時常
念施故施福増廣。如六念中念捨説。若大
施故得福多。若施好人若施佛若施者受
者清淨故。若決定心施。若自以力致財施。
若隨所有多少能盡施。若交以物施。若以
園田使人等施。如是布施唯有菩薩能以
深心行之。如韋羅摩菩薩。十二年布施已
莊飾乳牛七寶鉢及*婇女各有八萬四千。
及諸餘物飮食之屬不可勝數。又如須帝
&MT01724;拏菩薩。下善勝白象施與怨家。入在深
山以所愛二子施十二醜婆羅門。復以妻
及眼施化婆羅門。爾時地爲大動天爲雷
震。空中雨花。又如薩婆達多王。自縛其身
施婆羅門。如尸毘王。爲一鴿故自持其身
以代鴿肉。又如菩薩曾爲兔身自炙其
肉施與仙人。如是等菩薩本生經中所説。
復有聲聞人布施。如須彌陀比丘尼。與二
同學爲迦那伽牟尼佛作精舍。於無數千
萬世受轉輪聖王及天王福。如施婆羅門。
持一瓶酪施僧世世受樂。今得阿羅漢諸
受樂中受樂第一。如末利夫人。供養須菩
提故得今世果報。爲波斯尼示王后。如
尸婆供養迦栴延故得今世果報。爲栴
陀波周陀王后。如鬱伽陀居士。供養舍利弗
等五百阿羅漢故。即日*得果報。五百賈客
得其餘食。人人以珠瓔珞與之卒得大
富。遂伽陀。如是等布施得今世
*果報。當知布施論議説不可盡。持戒福處
者。佛説五戒福者是。問曰。云何殺罪相。答
曰。知是衆生故奪命得殺罪。非不故安隱
快心得殺罪。非散亂狂心奪命得殺罪。
非作瘡死已得殺罪。非未死身業是殺
罪。非口殺身作是殺罪。非但心生如是
等罪止不作。是初戒善相。或有人言。謂是
不隱沒無記。或欲界繋或不繋。是非心非心
數法非心相應非隨心行。或共心生或不
共心生。非業相應非隨業行。或共業生或
不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身證慧證
或思惟斷或不斷。離欲界欲時得斷。知凡
夫聖人共有是名説不殺生戒相。餘戒亦如
是。隨義分別諸戒讃歎論議。如尸羅波羅
蜜中説。修定福處者。雖經中説修慈是修
定福。亦説有漏禪定能生果報者總名修
定福。以欲界多瞋多亂故先説慈心爲修
定福得。慈方便願與衆生樂。後實見受樂
是心相應法名爲慈法。是法或色界繋或不
繋是爲眞慈。是方便慈欲界繋。常隨心行
隨心生無形無對能縁法非業。業相應而隨
業行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身證慧
證。或思惟斷或不斷。離色界欲時得斷。知
有覺有觀亦無覺有觀亦無覺無觀。或有喜
或無喜或有息或無息亦凡夫人亦聖人。或
樂受相應或不苦不樂受相應。先縁得解相
後縁實義。根本四禪中亦過四禪依止四
禪。得者牢固有力。慈應言親愛無怨無諍
故名爲親愛。能縁無量衆生故名爲無量
能利益衆生。能離欲故名爲梵行。慈心餘
論議如四無量中説。問曰。修定福中。佛何
以但説慈心不説餘。答曰。四無量中慈心
能生大福徳。悲心憂愁故捨福徳。喜心自念
功徳故福徳不深。捨心放捨故福亦少。復
次佛説慈心有五利不説餘。何等五。一者
刀不傷。二者毒不害。三者火不燒。四者
水不沒。五者於一切瞋怒惡害衆生中見皆
歡喜。悲心等三事不爾。以是故説修定
福爲慈。餘者隨從及諸能生果報有漏定。勸
導福處者。若比丘不能坐禪不能誦經。教
化勸*導修立福徳。或有比丘能坐禪誦經。
見諸比丘衣食乏少。力能引致亦行勸導。
及諸菩薩憐愍衆生故以福徳因縁勸化
之。又出家人若自求財於戒有失。是故勸
導以爲因縁。財福者。衣服飮食臥具醫藥金
銀車馬田宅等。問曰。上言布施福處此言
財福有何等異。答曰。布施者。總攝一切施
財施法施俗施道施。今欲分別法施財施。
法施者如佛以大慈故初轉法輪無量衆生
得道。後舍利弗逐佛轉法輪。餘諸聖人
雖非轉法輪亦爲衆生説法得道。亦名
法施。復有遍吉菩薩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
利彌勒菩薩等。以二種神通力。果報神通
修得神通住是中以福徳方便力光明神足
等種種因縁開度衆生亦名法施。諸辟支
佛飛騰虚空而説一偈。引導衆生令
善根亦名法施。又佛弟子未得聖道者坐
禪誦經。不壞諸法相教化弟子皆名法施。
如是等種種名爲法施相。以是故説菩薩
欲立衆生於六種施福者。當學般若波羅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何等五。肉眼天眼慧
眼法眼佛眼。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
後見外不見内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
下。以此礙故求天眼。得是天眼遠近皆見。
前後内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是天眼見和
合因縁生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所謂空無相
無作無生無滅。如前中後亦爾。爲實相故
求慧眼。得慧眼不見衆生。盡滅一異相
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滅是名
慧眼。但慧眼不能度衆生。所以者何。無所
分別故。以是故生法眼。法眼令是人行是
法得是道。知一切衆生各各方便門
得道證。法眼不能遍知度衆生方便道。以
是故求佛眼。佛眼無事不知。覆障雖密無
不見知。於餘人極遠於佛至近。於餘幽闇
於佛顯明。於餘爲疑於佛決定。於餘微細
於佛爲麁。於餘甚深於佛甚淺。是佛眼無
事不聞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爲難。
無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後品五眼義
中當廣説
菩薩摩訶薩。欲以天眼見十方如恒河沙
等*世界中諸佛。欲以天耳聞十方諸佛所
説法。欲知諸佛心。當學般若波羅蜜。*
眼法所見不過三千大千*世界。今以般若
波羅蜜力故見十方恒河沙等國中諸佛。所
以者何。般若波羅蜜中。無近無遠無所罣
礙故。問曰。如般舟經説。以般舟三昧力
故雖未得天眼而能見十方現在諸佛。此
菩薩以天眼故見十方諸佛有何等異。答
曰。此天眼不隱沒無記。般舟三昧離欲人未
離欲人倶得。天眼但是離欲人得。般舟三昧
憶想分別常修常習故見。天眼修神通得。
色界四大造色眼四邊得遍明相是爲差別。
天眼功易譬如日出見色不難。三昧功難
如夜然燈見色不易。天耳亦如是。知諸
佛心者。問曰。如上地鈍根不能知下地
根心。菩薩一佛心尚不應知。何況恒河
沙等十方諸佛心。答曰。以佛神力故令菩
薩知。如經説。一切衆生無知佛心者。若佛
以神力令知。乃至昆虫亦能知。以是故佛
以神力故令菩薩知佛心。復次般若波羅
蜜無礙相麁細深淺愚聖都無差別。諸佛心
如菩薩心如一如無異。菩薩隨是如故能
知諸佛心。復次希有難事不應知而知。以
是故言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聞十方諸佛所説法。聞已乃至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不忘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一佛所説猶尚難持。何況無量諸
佛所説欲憶而不忘。答曰。菩薩以聞持陀
羅尼力故。能受堅憶念。陀羅尼力故不忘。
復次此中説以般若波羅蜜力畢竟清淨無
所著。譬如大海含受衆流。菩薩從十方諸
佛所聞法。以般若波羅蜜器大故。能受無
量法持而不忘。復次是般若波羅蜜不可
譬喩如虚空。如劫燒盡已大雨彌滿。是雨
除虚空更無處能受。十方諸佛説法雨從
佛口出。除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更無能受
者。以是故言欲聞十方諸佛説法。當學
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見一切佛世界義
五十一之一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見過去未來
諸佛*世界。及見現在十方諸佛*世界。當學
般若波羅蜜。*問曰。若見十方佛則已
見*世界。今何以復説欲見*世界。答曰。菩
薩未深入禪定。若見十方*世界山河草木。
心則散亂*故但觀諸佛。如念佛義中説。行
者但觀諸佛不觀土地山河樹木。得禪定
力已隨意廣觀。復次諸清淨佛國難見故。
言欲見諸佛國。當學般若波羅蜜。又一
佛有無量百千種*世界如先説。有嚴淨
有不嚴淨。有雜有畢竟清淨*世界。難見故
以般若波羅蜜力乃能得見。譬如天子聽
正殿則外人可見。内殿深宮無能見者。問
曰。十方現在*世界可見。過去未來諸佛*世
界云何得見。答曰。菩薩有見過去未來三
昧。入是三昧已見過去未來事如夢中所
見。復次菩薩有不滅際三昧。入是三昧已
不見諸佛有滅者。問曰。此二法非眼云何
能見。答曰。此是智慧假名爲眼。如轉法輪
中於四諦中得眼智明覺。復次菩薩見十
方現在佛*世界。定知過去未來諸佛*世界
亦爾。所以者何。一切諸佛功徳同故。是事如
先説。復次是般若波羅蜜中。如現在過去未
來等無異。一如一法性故。以是故不應難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聞十方諸佛
所説十二部經修多羅・祇夜・受記經・伽陀・優
陀那・因縁經・阿波陀那・如是語經・本生經・
廣經・未曾有經・論議經。諸聲聞等聞與不聞
盡欲誦受持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先説盡欲聞十方諸佛所説法者。當學
般若波羅蜜。所説法者即此十二部經。諸
經中直説者名修多羅。所謂四阿含諸摩訶
衍經。及二百五十戒經。出三藏外亦有諸
經。皆名修多羅。諸經中偈名祇夜。衆生九
道中受記。所謂三乘道六趣道。此人經爾
所阿僧祇劫當作佛。若記爾所歳當作佛。
記聲聞人今世後世得道。記辟支佛但後
世得道。記餘六道亦皆後世受報。諸佛法
欲與衆生受記。先皆微笑無量種光從四
牙中出。所謂青黄赤白縹紫等。從上二牙
出者光照三惡道。從其光明演無量法。説
一切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安隱涅槃。衆生
得遇斯光聞説法者。身心安樂得生人
中天上。從是因縁皆得畢苦。從下二牙出
者上照人天乃至有頂禪。若聾盲瘖唖狂
病皆得除愈。六欲天人及阿修羅受五欲樂。
遇佛光明聞説法聲。皆厭患欲樂身心安
隱。色界諸天受禪定樂時。遇佛光明聞説
法聲。亦生厭患來詣佛所。此諸光明復至
十方遍照六道。作佛事已還繞身七匝。
若記地獄光從足下入。若記畜生光從
&T075120;入。若記餓鬼光從髀入。若記人道光
齊入。若記天道光從胸入。若記聲聞
光從口入。若記辟支佛光從眉間相入。若
記得佛光從頂入。若欲受記先現此相。
然後阿難等諸弟子發問。一切偈名祇夜。
六句三句五句。句多少不定亦名祇夜亦
名伽陀。優陀那者名有法。佛必應説而無
有問者。佛略開問端如佛在舍婆提毘舍
佉堂上陰地經行。自説優陀那。所謂無我
無我所是事善哉。爾時一比丘合掌白佛
言。世尊。云何無我無我所是事善哉。佛
告比丘。凡夫人未得無漏道。顛倒覆心故
於無我無我所心大驚怖。若佛及佛弟子
聞好法者歡喜奉行。無顛倒故不復更
作。如是等雜阿含中廣説。又如般若波羅蜜
品中。諸天子讃須菩提所説。善哉善哉希有
世尊。難有世尊。是名優陀那。又如佛涅槃
後諸弟子抄集要偈諸無常偈等作無常品。
乃至婆羅門偈等作婆羅門品。亦名優陀那。
諸有集衆妙事。皆名優陀那。如是等名優
陀那經相。尼陀那者説諸佛法本起因縁。佛
何因縁説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爲説是
事。毘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
語縁起事皆名尼陀那。阿波陀那者與世間
相似柔軟淺語。如中阿含中長阿波陀那
經。長阿含中大阿波陀那。毘尼中億耳阿波
陀那。二十億阿波陀那解。二百五十戒經中
欲阿波陀那一部。菩薩阿波陀那出一部。如
是等無量阿波陀那。如是語經者有二種。一
結句言我先許説者今已説竟。二者三藏
摩訶衍外更有經名一目多迦。有人言目
多迦。目多迦名出三藏及摩訶衍。何等是。如
佛説。淨飯王強令出家作佛弟子者佛選
擇五百人堪任得道者。將至舍婆提。所以
者何。以其未離欲。若近親里恐其破戒
故將至舍婆提。令舍利弗目乾連等教化
之。初夜後夜專精不睡。勤修精進故得道。
得道已佛還將至本生國。一切諸佛法還
本國時與大會諸天衆倶住迦毘羅婆仙
人林中。此林去迦毘羅*婆城五十里。是諸
釋遊戲園。此諸釋子比丘處舍婆提。時初夜
後夜專精不睡故。以夜爲長從林中來。
入城乞食。覺道里長遠。爾時佛知其心有
一師子來禮佛足在一面住。佛以是三因
縁故説偈
    不寐夜長 疲惓道長 愚生死長
    莫知正法
佛告比丘。汝未出家時其心放逸多睡眠
故不覺夜長。今初夜後夜專精求道
省睡眠故覺夜大長。此迦毘羅婆林。汝本
駕乘遊戲不覺爲遠。今著衣持鉢歩行疲
極故覺道長。是師子鞞婆尸佛時作婆羅門
師。見佛説法來至佛所。爾時大衆以聽
法故無共語者。即生惡念發惡罵言。此諸
禿輩與畜生何異。不別好人不知言語。
以是惡口業故。從鞞婆尸佛乃至今日。九
十一劫常墮畜生中。此人爾時即應得道。
以愚癡故自作生死長久。今於佛所心清
淨故當得解脱。如是等經名爲出因縁。於
何處出。於三藏摩訶衍中出故名爲出。
何名因縁。是三事之本名爲因縁經。本生
經者。昔者菩薩曾爲師子在林中住。與
一獼猴共爲親友。獼猴以二子寄於師子。
時有鷲鳥飢行求食。値師子睡故取
子而去住於樹上。師子覺已求猴子不得。
見鷲持在樹上而告鷲言。我受獼猴寄託
二子護之不謹。令汝得去。孤負言信請
從汝索。我爲獸中之王。汝爲鳥中之主。貴
勢同等宜以相還。鷲言汝不知時吾今飢乏
何論同異。師子知其叵得自以利爪掴
其脇肉以貿猴子。又過去世時人民多病黄
白痿熱。菩薩爾時身爲赤魚。自以其肉施
諸病人以救其疾。又昔菩薩作一鳥身在
林中住。見有一人入於深水非人行處。
爲水神所水神羂法著不可解。鳥知
解法至香山中取一藥草著其*羂上。繩即
爛壞人得脱去。如是等無量本生多有所
濟。是名本生經。廣經者名摩訶衍。所謂般
若波羅蜜經六波羅蜜經華首經法華經佛
本起因縁經雲經法雲經大雲經。如是等無
量阿僧祇諸經。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説毘佛略呂夜反
言未曾有
經。如佛現種種神
力衆生怪未曾有。所謂佛生時身放大光
明。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幽闇之處。復照十
方無量諸佛三千大千世界。是時於佛母前
有清淨好池以浴菩薩。梵王執蓋帝釋洗
身二龍吐水。又生時不須扶持而行七歩。
足迹之處皆有蓮華。而發是言。我是度一切
衆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動天雨衆花樹出音
聲作天伎樂。如是等無量希有事是名未
曾有經。論議經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又
復廣説諸義。如佛説四諦。何等是四。所謂
四聖諦。何等是四。所謂苦集滅道聖諦是名
論議。何等爲苦聖諦。所謂生苦等八種苦。何
等是生苦。所謂諸衆生各各生處是中受苦。
如是等問答廣解其義。是名優波提舍。如
摩訶衍中佛説六波羅蜜。何等六。所謂檀波
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何等是檀波羅蜜。檀
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具足。二者不具足。何等
是具足。與般若波羅蜜和合。乃至十住菩薩
所得是名具足。不具足者。初發菩薩心未
得無生忍。法未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是名
不具足。乃至禪波羅蜜亦如是。般若波羅蜜
具足者有方便力。未具足者無方便力。復
次佛所説論議經。及摩訶迦栴延所解修多
羅。乃至像法凡夫人如法説者亦名優*波
提舍。聲聞所不聞者。佛獨與菩薩説法。無
諸聲聞聽者。又佛以神通力變身無數。遍
至十方一乘*世界説法。又復佛爲欲天色
天説法。無諸弟子故不得聞。問曰。諸六
通阿羅漢。若佛説時雖不在坐以天耳天
眼可得見聞。若以宿命通并知過去事
何以不聞。答曰。諸聲聞神通力所不及處。
是故不聞。復次佛爲諸大菩薩説不可思
議解脱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右而不得
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法因縁故。譬如
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皆水皆火
而餘人不見。如不可思議解脱經中廣説。
盡欲受持者聞而奉行爲受。久久不失爲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見一切佛
世界義第五十一之餘卷三
十四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十方如恒河
沙等世界中諸佛所説法。已説今説當説。
聞已欲一切信持自行亦爲人説者。當學般
若波羅蜜。問曰。上已説十方諸佛所説
欲憶持不忘當學般若。今何以復説信持
三世佛法。答曰。上説欲憶持十方諸佛法
未知是何法故。説十二部經是佛法。及聲
聞所不聞者。上但言恒河沙等*世界諸佛。
今言恒河沙三世諸佛法。又上但説受持不
忘不説受持利益。今言自爲亦爲他人
説是故復説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過去諸佛説已。
未來諸佛當説。欲聞聞已自利亦利他人。當
學般若波羅蜜。*問曰。十方現在佛所説
法可受可持。過去已滅未來未有云何可
聞。答曰。此義先已答。今當更説。菩薩有三
昧名觀三世諸佛三昧。菩薩入是三昧中。悉
見三世諸佛聞其説法。譬如外道神仙。於
未來世事未有形兆未有言説。以智慧力
故亦見亦聞。復次諸菩薩力不可思議。未來
世雖未有形未有言説而能見能聞。或以
陀羅尼力。或以今事比知過去未來諸事。
以是故言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世界中間闇處日月
所不照。欲持光明普照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從兜率天上欲降神母胎。爾時身
放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及世間幽冥之處。次
後生時光明遍照亦復如是。初成道時轉法
輪時般涅槃時放大光明皆亦如是。及於
餘時現大神通放大光明。如欲説般若波
羅蜜時。現大神通以大光明遍照世間幽
冥之處。如是比處處經中説神通光明。問
曰。此是佛力何以故説菩薩。答曰。今言菩
薩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諸大菩薩能
有是力。如遍吉菩薩觀世音得大勢明網
無量光菩薩等能有是力。身出無量光明
能照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又如阿彌陀
佛*世界中諸菩薩。身出常光照十萬由旬。
問曰。菩薩身光如是本以何業因縁得。答
曰。身業清淨故身得莊嚴。如經説。有一鬼
頭似猪臭虫從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
世作比丘惡口罵詈客比丘。身持淨戒故
身有光明。口有惡言故臭虫從口出。如經
説。心清淨優劣故光有上中下。少光大光
光音欲界諸天心清淨布施持戒故身有光
明。復次有人憐愍衆生故於闇處然燈。亦
爲供養尊像塔寺故。亦以明珠戸嚮明鏡
等明淨物布施故身有光明。復次常修慈
心遍念衆生心清淨故。又常修念佛三昧
念諸佛光明神徳故得身光明。復次行者常
修火一切入。又以智慧光明教化愚闇邪
見衆生以是業因縁故。得心中智慧明身
亦有光。如是等業因縁得身光清淨
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無有佛名法名
僧名。欲使一切衆生皆得正見聞三寶音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於先無佛法塔
寺處。於中起塔。以是業因縁後身得力成
就。於無佛法衆處讃歎三寶。令衆生入於
正見。如經説。有人於先無佛塔國土中
修立塔廟得梵福徳梵名無量福徳。以是因
縁疾得禪定。得禪定故得無量神通。神通
力故能到十方讃歎三寶正見者。若先不
識三寶功徳。因菩薩故得信三寶。信三
寶故信業因縁罪福。信業因縁故信世間
是縛涅槃是解。讃歎三寶義如八念中説
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
界中衆生。以我力故盲者得視聾者得聽狂
者得念裸者得衣飢渇者得飽滿者。當學
般若波羅蜜。*菩薩行無礙般若波羅蜜。
若得無礙解脱成佛。若作法性生身菩薩。
如文殊師利等。在十住地有種種功徳具
足。衆生見者皆得如願。譬如如意珠所欲
皆得。法性生身佛及法性生身菩薩。人有見
者皆得所願亦復如是。復次菩薩從初發
已來。於無量劫中治一切衆生九十六
種眼病。又於無量世中自以眼布施衆生。
又智慧光明破邪見黒闇。又以大悲欲令
衆生所願皆得。如是業因縁云何令衆生見
菩薩身而不得眼。餘事亦如是。此諸義如
放光中説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若欲令十方
如恒沙等世界中衆生諸在三惡趣者。以我
力故皆得人身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自以善業因縁故得人身。云何菩
薩言以我力因縁故。令三惡道中衆生皆得
人身。答曰。不言以菩薩業因縁令衆生得
人身。但言菩薩恩力因縁故得。菩薩以神通
變化説法力故。令衆生修善得人身。如經
中説。二因縁發起正見。一者外聞正法。二
者内有正念。又如草木内有種子外有雨
澤然後得生。若無菩薩衆生雖有業因縁
無由發起。以是故知諸佛菩薩所益甚多。
問曰。云何能令三惡道中衆生皆得解脱。佛
尚不能何況菩薩。答曰。菩薩心願欲爾
無過咎。又多得解脱故言一切。如諸佛
及大菩薩身遍出無量光明。從是光明出
無量化身。遍入十方三惡道中。令地獄火滅
湯冷。其中衆生心清淨故生天上人中。令餓
鬼道飢渇飽滿。開發善心得生天人中。令
畜生道隨意得食。離諸恐怖開發善心亦
得生天人中。如是名爲一切三惡道得解
脱。問曰。如餘經説生天人中。此何以但説
皆得人身。答曰。於人中得修大功徳亦
受福樂。天上多著樂故不能修道。以是故
願令皆得人身。復次菩薩不願衆生但受
福樂。欲令得解脱常樂涅槃。以是故不説
生天上
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衆生。以我
力故立於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見。令得
須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
學般若波羅蜜。*問曰。先已説此五衆道
果。今何以更説。答曰。上説但是聲聞法從
須陀洹乃至無餘涅槃。今雜説三乘聲聞辟
支佛。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學諸佛威儀
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問曰。何等是諸
佛威儀。答曰。威儀名身四動止。譬如象王
迴身而觀行時足離地。四指雖不蹈地而
輪迹現。不遲不疾身不傾動。常擧右手安
慰衆生。結趺坐其身正直。常偃右脇累
膝而臥。所敷草蓐齊整不亂。食不著味美
惡等。一若受人請默然無違。言辭柔渜方
便利益不失時節。復次法身佛威儀者。過
東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爲一歩。梵音説
法亦復如是。法身佛相義如先説
復次菩薩摩訶薩欲得如*象王視觀*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作是願。使我行時離
地四指足不蹈地。我當共四天王天乃至
阿迦尼吒天無量千萬億諸天衆圍繞恭敬
至菩提樹下*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如*象王視者。若欲迴身觀時擧身倶
轉。大人相者。身心專一。是故若有所觀身心
倶迴。譬如師子有所搏撮。不以小物故而
改其壯勢。佛亦如是。若有所觀若有所説。
身與心倶常不分散。所以者何。從無數劫
來集一心法。以是業因縁故頂骨與身
爲一無有分解。又以世世破憍慢故不
輕衆生觀則倶轉。如尼陀阿陀那中
説。舍婆提國除糞人。而佛以手摩頭教令
出家猶不輕之。足離地四指者。佛若常飛。
衆生疑怪謂佛非是人類則不歸附。若足到
地則衆生以爲與常人不異不生敬心。是
故雖爲行地四指不到而輪迹現。問曰。如
佛常放丈光足不到地。衆生何以故不
盡敬附。答曰。衆生無量劫中積罪甚重。無明
垢深於佛生疑。謂是幻師以術誑人。或言
足不蹈地生性自爾。如鳥能飛有何奇特。
或有衆生。罪重因縁故不見佛相。直謂大
威徳沙門而已。譬如人重病欲死名藥美食
皆謂臭穢。是故不盡敬附。共四天王乃至
阿迦*尼吒無量千萬億諸天衆恭敬圍繞至
菩提樹下者。是諸佛常法。佛爲世尊。至菩
提樹下欲破二種魔。一者結使魔。二者
自在天子魔。欲成一切智。是諸天衆云何
不恭敬侍送。又諸天世世佐助擁護菩薩。
乃至出家時令諸宮人婇女淳惛而臥。
馬足踰城出。今日事辦。我等當共侍送至
菩提樹下。問曰。何以不説刹利婆羅門等無
量人侍送。而但説諸天。答曰。佛獨於深林
中求菩提樹。非是人行處。是故不説。又以
人無天眼他心智故。不知佛當成道。是故
不説。復次諸天貴於人故但説天。復次諸
佛常樂閑靜處。諸天能隱身不現不妨閑
靜。是故但説諸天從。復次菩薩見五比丘
捨菩薩而去。而菩薩獨至樹下。是故作是

我當於菩提樹下坐。四天王天乃至阿迦
*尼吒天以天衣爲座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如經説佛敷草樹下坐而成佛道。
今云何願言以天衣爲座。答曰。聲聞經中
説敷草。摩訶衍經中隨衆生所見。或有見
敷草樹下。或見敷天綩綖。隨其福徳多少
所見不同。復次生身佛把草樹下。法性生身
佛以天衣爲座。或勝天衣。復次佛於深林
樹下成佛。林中人見則奉佛草。若貴人見者
當以所貴衣服爲座。但林中無貴人故。時
諸龍神天各以妙衣爲座。四天王衣重二兩。
忉利天衣重一兩。夜摩天衣重十八銖。兜
天衣重十二銖。化樂天衣重六銖。他化自在
天衣重三銖。色界天衣無重相。欲界天衣從
樹邊生無縷無織。譬如薄冰光曜明淨有
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不可稱知。
如是等寶衣敷座。菩薩坐上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問曰。何以但説諸天敷衣。不説
十方諸大菩薩爲佛敷座。諸菩薩等佛將
成道時皆爲佛敷座。或廣長一由旬十百千
萬億乃至無量由旬高亦如是。此諸寶座是
菩薩無漏福徳生故。是諸天目所不見何況
手觸。十方三世諸佛降魔得道莊嚴佛事皆
悉照見譬如明鏡。如是妙座何以不説。答
曰。般若波羅蜜有二種。一者與聲聞菩薩諸
天共説。二者但與十住具足菩薩説。是般
若波羅蜜中應説菩薩爲佛敷座。所以者
何。諸天知佛恩不及一生二生諸大菩薩。
如是菩薩云何不以神通力而供養佛。是
中合聲聞説。是故不説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行住坐
臥處欲使悉爲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何以故佛四威儀中地悉爲金剛。答
曰。有人言。菩薩至菩提樹下時。於此處坐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菩薩入諸法
實相中。無有地能擧是菩薩。所以者何。地
皆是衆生虚誑業因縁報故有。是故不能擧
菩薩欲成佛時實相智慧身。是時坐處變爲
金*剛。有人言。土在金輪上。金輪在金*剛
上從金*剛際出如蓮花臺直上持菩薩坐
處令不陷沒。以是故此道場坐處名爲金
*剛。有人言成佛道已四種威儀處悉變成
金*剛。問曰。金*剛亦是衆生虚誑業因縁有。
云何能擧佛。答曰。金*剛雖是虚誑所成。
於地最爲牢固更無勝者。金剛下水諸大
龍王以此堅固物奉獻於佛。亦是佛宿世
業因縁故得此安立處。又復佛變金剛及四
大令爲虚空。虚空不誑。佛智慧亦不誑。二
事既同。是故能擧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出家日即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日轉法輪。轉法
輪時無量阿僧祇衆生遠塵離垢。諸法中得
法眼淨。無量阿僧祇衆生一切法不受故。諸
漏心得解脱。無量阿僧祇衆生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或有菩薩於惡世邪見衆生中。爲除衆
生邪見故。自行勤苦甚難之行。如釋迦文
佛。於漚樓頻螺樹林中。食一麻一米。諸外
道言。我等先師雖修苦行。不能如是六年
勤苦。又復有人謂佛先世惡業今受苦報。
有菩薩謂佛爲實受是苦。是故發心我當
即以出家日成佛。又有菩薩於好世出家。
如大通惠求佛道結加趺坐。經十小劫
乃得成佛。菩薩聞是已發心言。願我以出
家日即得成佛。有菩薩成佛已不即轉
法輪。如然燈佛。成佛已十二年但放光明。
人無識者而不説法。又如須扇多佛成
已無受化者。作化佛留住一劫説法
度人自身滅度。又如釋迦文佛。成佛已五十
七日不説法。菩薩聞是已。願我成佛已即
轉法輪。有佛度衆生有限數。如釋迦文
佛轉法輪時。憍陳如一人得初道。八萬諸
天諸法中得法眼淨。菩薩聞是已作是願。
我轉法輪時令無量阿僧祇人遠塵離垢。諸
法中得法眼淨。以釋迦文佛初轉法輪時。一
比丘及諸天皆得初道。而無一人得阿羅漢
及菩薩道者。是故菩薩願言我作佛時當
使無量阿僧祇衆生。一切法不受故諸漏
心得解脱。及無量阿僧祇衆生。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問曰。若一切佛神
力功徳度衆生皆等。此菩薩何以作此願。答
曰。一佛能變作無量阿僧祇身而度衆生。
*而世界有嚴淨者有不嚴淨者。菩薩若見
若聞。是諸佛有苦行難得佛者。有不即轉
法輪者。有如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成道。
又聞初轉法輪時。未有得阿羅漢道者。何
況得菩薩道。是故菩薩未聞諸佛力等故
作是願。然諸佛神力功徳平等無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無量阿
僧祇聲聞爲僧。我一説法時便於座上盡得
阿羅漢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有佛以聲聞爲僧有數有限。如釋
迦文尼佛千二百五十比丘爲僧。彌勒佛
初會僧九十九億。第二會九十六億。第三會
九十三億。如是等諸佛僧各各有限有數不
同。以是故菩薩願言我當以無量阿僧祇
聲聞爲僧。有佛爲衆生説法。一説法得
初道。異時更説得二道三道第四道。如釋迦
文尼佛爲五比丘説法得初道。異日得阿
羅漢道。如舍利弗得初道。經半月然後得
阿羅漢道。摩訶迦葉見佛得初道。過八日
已得阿羅漢。如阿難得須陀洹道。二十五
歳供養佛已。佛般涅槃後得阿羅漢。如是
等諸阿羅漢不一時得四道。以是故菩薩願
言我一説法時便於座上盡得阿羅漢
我當以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爲僧。我
一説法時無量阿僧祇菩薩皆得阿鞞跋致
菩薩所以作此願者。諸佛多以聲聞
爲僧無別菩薩僧。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
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
僧中次第坐。有佛爲一乘説法純以菩薩
爲僧。有佛聲聞菩薩雜以爲僧。如阿彌陀
佛國菩薩僧多聲聞僧少。以是故願以無
量菩薩爲僧。有佛初轉法輪時無有人得
阿鞞跋致。以是故菩薩願言我一説法無量
阿僧祇人得阿鞞跋致
欲得壽命無量光明具足者。當學般若波
羅蜜
諸佛壽命有長有短。如鞞婆尸佛壽
八萬四千歳。如拘樓餐陀佛壽六萬歳。迦那
伽牟尼佛壽三萬歳。迦葉佛壽二萬歳。釋迦
文佛壽百歳。少有過者。彌勒佛壽八萬四千
歳。如釋迦文佛常光一丈。彌勒佛常光十
里。諸佛壽命光明各有二種。一者隱藏。二者
顯現。一者眞實。二者爲衆生故隱藏。眞實
者無量顯現。爲衆生者有限有量。實佛壽
不應短。所以者何。諸佛長壽業因縁具足
故。如婆伽梵宿世救一聚落人命故得無
量阿僧祇壽命。梵世中壽法不過半劫。而
此梵天壽獨無量。以是故生邪見言唯我
常住。佛到其所破其邪見説其本縁。救一
聚落其壽乃爾。何況佛世世救無量阿僧祇
衆生。或以財物救濟。或以身命代死。云
何壽限不過百歳。又不殺生戒是長壽業因
縁。佛以大慈衆生愛徹骨髓。常能爲衆生
故死。何況殺生。又以諸法實相智慧眞實不
誑故。亦是長壽因縁。菩薩以般若波羅蜜
和合持戒諸功徳故。得壽命無量。何況佛
世世具足此諸無量功徳。而壽命有限。復次
如一切色中佛身第一。一切心中佛心第一。
以是故一切壽命中佛壽亦應第一。如世俗
人言。人生於世以壽爲貴。佛爲人中之
上壽亦應長。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縁生
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
何用長爲。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
具佛事。何況百歳。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
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問曰。若然者
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
實佛。餘處皆是神通力變化作佛以度衆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
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爲變化。何以知
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
教戒。又如餘國土人壽命一劫。若佛壽百
歳於彼裁無一日。衆生則起輕慢不肯受
教。彼則以一劫爲實。佛以此爲變化化。
如首楞嚴經説。神通遍照佛壽七百千阿
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
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我身。以是故知諸佛
壽命實皆無量。爲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
釋迦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衆生與人壽
不異者。則不須百歳。一日之中可具足佛
事。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
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壽命極多能具
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
無世尊不能具足佛事耶。爾時世尊入日
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
明普至十方。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
佛事。或有説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縁施作佛事而度
衆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悉見聞是事
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
神力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
大地草木悉爲可度。衆生則能度盡。何況百
歳。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爲度人
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於水隨水
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
梨珠山影則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
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故謂
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信持無三毒義
五十二
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世界中
無有婬欲瞋恚愚癡。亦無三毒之名。一切衆
生成就如是智慧善施善戒善定善梵行善
不嬈衆生*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若*世界無三毒亦無三毒名
者。佛爲何等故出生其國。答曰。貪欲瞋恚
愚癡名爲三不善根。是欲界繋法。佛若説貪
欲瞋恚愚癡是欲界繋不善。若説染愛無明
是則通三界。有佛*世界純諸欲人。爲是
衆生故菩薩願言我成佛時國無三毒及三
毒之名。復有清淨佛國。純阿鞞跋致法性生
身菩薩。無諸煩惱。唯有餘習。是故言無三
毒之名。若有人言。如菩薩願言。我當度一
切衆生。而衆生實不盡度。此亦如是。欲令
世界無三毒之名。亦應實有三毒不盡。若
無三毒何用佛爲。如地無大闇則不須
日照。如經所説若無三法則佛不出世。
若三法不斷則不得離老病死。三法者則
是三毒。如三法經此中應廣説。復次有*世
界。衆生分別諸法是善是不善是縛是解等。
於一相寂滅法中而生戲論。菩薩以是故
願言令我*世界中衆生不生三毒。知三
毒實相即是涅槃。問曰。一切衆生得如是
智慧是何等智慧。答曰。智慧是世間正見。
世間正見中。説有布施有罪福有今世後
世有阿羅漢。信罪福故能善布施。信有
阿羅漢故能善持戒善禪定善梵行。得正
見力故能善不嬈衆生。世間正見是無漏智
慧根本。以是故説國中無三毒之名。貪欲
有二種。一者邪貪欲。二者貪欲。瞋恚有二
種。一者邪瞋恚。二者瞋恚。愚癡有二種。一者
邪見愚癡。二者愚癡。是三種邪毒衆生難可
化度。餘三易度。無三毒名者。無邪三毒
之名。善布施等五事如上放光品中説
使我般涅槃後法無滅盡。亦無滅盡之名。
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佛爲法王尚自滅度。云何言法
無滅盡。答曰。如上説。是菩薩願事不必實。
一切有爲法。從因縁和合生。云何常住而
不滅。佛如日明法如日沒餘光。云何日沒
而餘光不滅。但久住故無能見滅者故名
不滅。復次是菩薩見諸佛法住有多有少。
如迦葉佛法住七日。如釋迦牟尼佛法住
千歳。是故菩薩發是願言。法雖有爲願
令相續不滅如火得薪相傳不絶。復次諸
法實相名爲佛法。是實法相不生不滅不斷
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受不動不著不依
無所有。如涅槃相。法相如是。云何有滅。問
曰。法相如是者。一切佛法皆應不滅。答
曰。如所言諸法實相無有滅者有人憶想
分別取諸法相壞實法相。用二法説是故
有滅。實相法中無有滅也。復次行般若波
羅蜜無礙法集無量功徳故。隨其本願法
法相續無有見其滅者。譬如仰射虚空箭
去極遠人雖不見要必當墮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
恒河沙等*世界中衆生聞我名者。必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徳*者。當
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有人生値佛世在佛法中。或墮
地獄者如提婆達倶迦利訶多釋子等。
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
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得道耶。答
曰。上已説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者
隨衆生優劣現化佛。爲法性生身佛故。説
乃至聞名得度。爲隨衆生現身佛故。説
雖共佛住隨業因縁有墮地獄者。法性
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
於無量阿僧祇劫積集一切善本功徳。一切
智慧無礙具足。爲衆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
能見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
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衆患悉
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
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願悉得。如梵天
*王衆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
名者悉脱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
性生身。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
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
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脱衆生。不爲富貴
世樂故出。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
亦是衆生福徳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意
度脱。又今佛但説清淨涅槃。而衆生譏論誹
謗言。何以多畜弟子化導人民。此亦是繋
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
世樂。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
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身惱大
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
佛哀救佛即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
看羅睺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是時提
婆達衆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
是言。淨飯王子以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
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衆生若以世樂不
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縁上已廣説。以是故
説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復次佛
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爲衆生説法
令得道者。有佛放無量光明衆生遇之而
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
者。有佛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
毛孔出衆妙香衆生聞之而得道者。有佛
以食與衆生令得道者。有佛衆生但念而
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聲而作佛
事令衆生得道者。有佛衆生聞名而得道
者。爲是佛故説言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
令得度。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
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初聞佛
名内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
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結髮梵志所。初聞
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
説聞名聞名爲得道因縁非得道也問曰。
此經言聞諸佛名即時得道。不言聞名已
修道乃得。答曰。今言即時不言一心中。但
言更無異事聞之故言即時。譬如經中
説。修慈心時即修七覺意。難者言。慈三昧
有漏是縁衆生法。云何得即時修七覺。答
者言。從慈起已即修七覺。更無餘法故言
即時。即時有二種。一者同時。二者雖久更
無異法。即是心而得修七覺亦名即時。
復次有衆生福徳淳熟結使心薄應當得道。
若聞佛名即時得道。又復以佛威力故聞
即得度。譬如熟癰若無治者得小因縁而
便自潰。亦如熟果。若人無取微風因縁便
自隨落。譬如新淨白&T073554;易爲受色。爲
是人故説若聞佛名。即時得道。譬如鬼神
著人聞仙人呪名即時捨去。問曰。過如恒
河沙等*世界誰傳此名令彼得聞。答曰。
佛以神力擧身毛孔放無量光明。一一光上
皆有寶華。一一華上皆有坐佛。一一諸佛各
説妙法以度衆生。又説諸佛名字。以是故
聞。如放光中説。復次諸大菩薩以本願欲
至無佛法處稱揚佛名。如此品中説者
是故得聞。復有大功徳人從虚空中聞
佛名號。如薩陀波崙菩薩。又有從諸天
聞。或從樹木音聲中聞。或從夢中。復次諸
佛有不可思議力故自往語。或以聲告。又
如菩薩作願誓度一切衆生。以是故説我
成佛時過如恒河沙等*世界衆生聞我名皆
得成佛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上欲得諸功徳及諸所願。是諸事皆是
衆行和合所成。何以故。但説當學般若波羅
蜜。答曰。是經名般若波羅蜜。佛欲解説其
事。是故品品中皆讃般若波羅蜜。復次般若
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
以般若爲母。般舟三昧爲父。三昧唯能
攝持亂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觀諸法實
相。般若波羅蜜。能遍觀諸法分別實相。無
事不達。無事不成。功徳大故。名之爲母
以是故行者雖行六波羅蜜及種種功徳和
合能具衆願。而但説當學般若波羅蜜。復
次如般若後品中説。若無般若波羅蜜餘五
事不名波羅蜜。雖普修衆行亦不能滿具
諸願。如種種畫彩若無膠者亦不中用。衆
生從無始世界中來。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一心智慧。受世間果報已而復還盡。所以
者何。離般若波羅蜜故。今以佛恩以般若
波羅蜜修行六事故得名波羅蜜。成就佛
道使佛佛相續而無窮盡。復次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時。普觀諸法皆空。空亦復空。滅諸
觀得無礙般若波羅蜜。以大悲方便力還起
諸功徳業。此清淨業因縁故無願不得。餘功
徳離般若波羅蜜無有無礙智慧。云何言
欲得諸願當學檀波羅蜜等。復次又以五波
羅蜜離般若不得波羅蜜名字。五波羅蜜
如盲。般若波羅蜜如眼。五波羅蜜如坏瓶盛
水。般若波羅蜜如盛熟瓶。五波羅蜜如鳥
兩翼。般若波羅蜜如有翼之鳥。如是等
種種因縁故般若波羅蜜能成大事。以是故
言欲得諸功徳及願當學般若波羅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


大智度論釋報應品第二卷三
十五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能作是功徳。是時四天王皆大歡喜意
念言。我等當以四鉢奉上菩薩。如前天王奉
先佛鉢
問曰。前品説已具。今何以重説。答曰。
前雖歎般若波羅蜜事未具足。聞者無
厭。是故復説。復次初品但讃般若波羅蜜
力。今讃行者能作是功徳。四天王等歡
喜奉鉢。復次以菩薩能具諸願行故。佛安
慰勸進言。有此果報終不虚也。復次般若
波羅蜜有二種果。一者成佛度衆生。二者
雖未成佛受世間果報。轉輪聖王釋梵天
主三千世界。世間福樂供養之事悉皆備
足。今以世間果報以示衆生故説是事。復
次世間欲成大業多有壞亂者。菩薩則不
然。内心既定外事亦應。如是等因縁故説
此品。問曰。菩薩増益六波羅蜜時。諸天世
人何因縁故喜。答曰。諸天皆因十善四禪四
無量故生是諸功徳。皆由諸佛菩薩故有。
若佛出世増益諸天衆減損阿修羅種。若
佛不在世阿修羅種多諸天減少。以種
福不清淨故。若諸佛出世能斷諸天疑網
能成大事。如釋提桓因命欲終時心懷怖
畏。求佛自救遍不知處。雖見出家之人山
澤閑處所供養者。皆亦不能斷其疑網。爾
時毘首羯磨天白釋提桓因言。尸毘王苦行
奇特世所希有。諸智人言。是人不久當得
作佛。釋提桓因言。是事難辦。何以知之。
如魚子菴羅樹華發心菩薩。是三事因時雖
多成果甚少。今當試之。帝釋自化爲鷹。
毘首羯磨化作鴿。鴿投於王。王自割身肉。
乃至擧身上稱以代鴿命。地爲震動。是時
釋提桓因等心大歡喜。散衆天華歎未曾
有。如是決定大心成佛不久。復次凡夫人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