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 (No. 1442_ 義淨譯 ) in Vol. 23

[First] [Prev+100] [Prev]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宜可更去苦相邀屈。必應爲受。時彼長者聞
婦勸已。遂便復去。至已禮足白言。聖者幸願
慈悲明當就宅受我微供。苾芻報曰。長者我
是乞食人。不受他請。長者報曰。願當降意明
至我家略受疎食。勿違所請。時乞食人見彼
長者慇懃不已。遂默然受。長者見受禮足而
去。既至舍已告其婦曰。賢首乞食。苾芻已受
我請明日許來。應可爲辦上妙飮食。其婦聞
已即便備辦。堪冷食者今日預爲。須熱食者
明日營作。是時有餘乞食苾芻來至田中草
室之内。喚乞食者曰。可來共行。乞食報曰。有
別長者來請我食。時至當赴。不及相隨。餘乞
食者作如是語。汝大福徳能獲利養。爲物受
請。時至當行。爾時吐羅難陀苾芻尼。於日初
分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巡次至彼設供之家。
便入其舍見長者婦報言。妙相願汝無病長
壽。當施我食。婦人答曰。聖者且去我有憂愁
無容授食。問曰何憂。答曰請乞食者許來就
舍。今既不至恐其絶食。是故壞憂。尼便報
曰。我若喚來與我食不。報言與食。尼曰我雖
蒙食其伴如何報言亦與。守寺之尼誰當與
食。報言亦與。吐羅難陀便作是念。入城乞人
今皆欲出。新來入者即是其人尼往城門遙
望而住。其乞食者作如是念。我既受請不爲
乞食且修善品。時至當行。看時欲至。著衣持
鉢往赴城中。時吐羅難陀見而便念。此之來
者是受請人。即前問曰。聖者於某甲舍受其
請耶。答言爾。尼曰我於彼家已相讃歎。報
言。姉妹我先令汝相讃歎耶。便作是念。如世
尊説。若苾芻尼讃歎得食即不應食。我今寧
可忍飢絶食。不縁此故而犯其罪。即欲回還。
吐羅難陀見其欲去報言。聖者我不知仁名
字氏族。云何輒爾共相讃歎。時乞食者報言。
姉妹若先是實後便妄語。若後是實前言是
虚。説是語已遂還本處。尼極羞恥便行乞
食。時彼苾芻還歸草室。乃至食力未盡。已來
修諸善品。食力消已遂便倚臥。餘乞食者來
問之曰。食是他物腹豈他耶。答曰我何所作。
報曰。多貪飽食。遂使不能修諸善品。問誰貪
飽食。答曰汝是多貪。報曰我不曾食。問曰。有
何因縁。時乞食者具以其事白諸苾芻。諸苾
芻以縁白佛。佛言。除施主先有意受食無犯。
爾時世尊。讃歎持戒呵破戒者。告諸苾芻曰。
前是創制此是隨開。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
如是説。若復苾芻知苾芻尼讃歎因縁得食
食。除施主先有意。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是六衆。餘義如上。苾芻尼者
謂吐羅難陀。讃歎者有其二種。一讃歎持戒。
二讃歎多聞。食有二種。已如上説。食者謂呑
咽也。除施主先有意者。若施主先有心請此
苾芻。設令讃歎食之無犯。此中犯相其事云
何。如有衆多苾芻受俗家請。若苾芻尼先往。
其舍作如是語。仁等設供請何苾芻。報言某
甲。尼曰欲行何麨。施主報曰。欲行麁麨。尼曰
應與細麨。彼苾芻或有證得預流果者。或得
一來果者或得不還果者。或有證得阿羅漢
果者。尼曰欲行何酥。報曰羊酥。尼曰應與
牛酥。彼苾芻得四果故。尼曰欲行何鹽。報言
醎鹽。尼曰應與石鹽。彼苾芻得四果故。若
行醋漿應與酪漿。乃至諸菜餅果悉皆勸與
勝上好者。欲與非時沙糖漿。尼曰應與石蜜
漿。欲與粟米飯尼曰應與粳米飯。欲與菜
羹。尼曰應與肉羹。彼苾芻得四果故。若諸苾
芻知苾芻尼見彼施主行麁食時。勸讃行好
讃彼苾芻獲得勝果。若苾芻知如是虚相讃
歎。食其食者皆得波逸底迦。若苾芻尼讃歎
苾芻。云持三藏應與好食者。得惡作罪。若苾
芻實得諸果。實解三藏。尼雖讃歎食之無犯。
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三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
十四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第四攝頌曰
    數食一宿處 受鉢不爲餘
    足食別非時 觸不受妙食
展轉食學處第三十一
爾時薄伽梵。在王舍城羯蘭鐸迦池竹林園
中。時具壽大目乾連於時時中常往捺落迦
傍生餓鬼人天諸趣慈愍觀察。於捺落迦中
見諸有情備受刀劍斬斫其身。屍糞煻煨猛
焔爐炭燒煮等苦。於傍生中見其更互相食
噉等苦。於餓鬼處見爲種種飢渇所逼等苦。
於諸天處見將墜墮愛別離苦。於人趣中見
有種種艱辛求覓資生衣食殺罰等苦。既見
是已。於四衆中普皆宣告。諸人當知。如我所
見五趣差別。苦樂之報皆悉不虚。汝等應信。
勿致疑惑。受苦報者惡業所招。謂殺盜邪婬
乃至邪見。不敬三寶欺慢尊親。無慈愍心不
持禁戒。由斯惡行得苦異熟。受樂報者善業
所感謂不殺盜乃至不邪見。崇信三寶敬重
尊親。具慈愍心奉持禁戒。由斯善行得樂異
熟。諸人聞已歎未曾有。悉皆擧手高聲唱言。
善哉聖者能爲我等盲冥之輩。但見現在不
覩未來。親於五趣觀善惡事。還來相告。我等
始知報應影響必不唐捐。從今已去改惡修
福。希生善道不墮惡趣。是時四衆既自聞已
皆作是念。我之男女或弟子等常爲惡業。不
勤修習清淨梵行。欲令棄捨諸惡業故。悉皆
將至聖者大目乾連處。令其聽法。既聞法已
冀修善行。免墮惡趣證殊勝果。當爾之時四
衆雲集來聽法要。人衆諠囂。世尊知而故問。
具壽阿難陀曰。何故大目乾連處四衆雲集。
時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具壽大目乾連遊行
五趣見諸苦惱。於四衆中具説其事。由此諸
人爲聽法故皆來集會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非一切時處常有大目
乾連。如是之輩頗亦難得。是故我今勅諸苾
芻。於寺門屋下畫生死輪。時諸苾芻不知畫
法。世尊告曰。應隨大小圓作輪形處中安轂。
次安五輻表五趣之相。當轂之下畫捺洛迦。
於其二邊畫傍生餓鬼。次於其上可畫人天。
於人趣中應作四洲。東毘提訶。南贍部洲。西
瞿陀尼。北拘盧洲。於其轂處作圓白色。中畫
佛像。於佛像前應畫三種形。初作鴿形表多
貪染。次作蛇形表多瞋恚。後作猪形表多愚
癡。於其輞處應作漑灌輪像。多安水罐畫作
有情生死之像生者於罐中出頭。死者於罐
中出足。於五趣處各像其形。周圓復畫十二
縁生生滅之相。所謂無明縁行乃至老死。無
明支應作羅刹像。行支應作瓦輪像。識支應
作獼猴像。名色支應作乘船人像。六處支應
作六根像。觸支應作男女相摩觸像。受支應
作男女受苦樂像。愛支應作女人抱男女像。
取支應作丈夫持瓶取水像。有支應作大梵
天像。生支應作女人誕孕像。老支應作男女
衰老像。病應作男女帶病像。死支應作輿
死人像。憂應作男女憂慼像。悲應作男女啼
哭像。苦應作男女受苦之像。惱應作男女挽
難調駱駝像。於其輪上應作無常大鬼
髮張口。長舒兩臂抱生死輪。於鬼頭兩畔書
伽他曰
    汝當求出離 於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爲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次於無常鬼上應作白圓壇。以表涅槃圓淨
之像。如佛所教。於門屋下應作生死輪者。時
諸苾芻奉教而作。諸有敬信婆羅門居士等。
見畫輪像問言。聖者此之畫輪欲表何事。苾
芻答曰。我亦不知何所表示。諸人報曰。若不
解者何因圖畫。時諸苾芻默無所對。即以此
縁具白世尊。世尊告曰。應差苾芻於門屋下
坐。爲來往諸人婆羅門等。指示生死輪轉因
縁。如佛所教令指示者。時諸苾芻遂不簡擇。
令無識解者開導其事。不生物信更招譏醜。
佛言。令知解者指示諸人。時王舍城有一長
者。娶妻未久便誕一男。顏容端正人所樂見
告其妻曰。賢首我今有子。多有費用。宜入大
海經求珍貨。妻告言善。長者即便持諸雜物
入大海中。因風破舶往而不返其妻辛苦或
假宗親。或以自力長養小兒。以孤貧養育名
曰貧生。時貧生童子既漸長大。付師受業。遂
與同學往竹林園。至寺門下見畫五趣生死之
輪。問言。聖者此名何物。苾芻報曰。此是五趣
生死之輪。白言聖者爲我宣説。苾芻告曰。汝
當善聽。所謂捺洛迦傍生餓鬼人天趣別。又
問聖者此捺洛迦有情。曾作何業受斯斬斫
碎身等苦。苾芻報曰。賢首此於十惡業道。以
極重心數作不息。由彼業力今受斯苦。又問
聖者此傍生趣。曾作何業受斯負重相食等
苦。苾芻報曰。賢首此由造作十惡業道。以輕
微心數作不息。由彼業力今受斯苦。又問聖
者此餓鬼趣。曾作何業受斯飢渇燒然等苦。
苾芻報曰。賢首此由慳惜己物不肯惠施。見
他施時便爲遮止。於三寶處父母親族無分
布心。數習不已。由彼業力今受斯苦。又問聖
者此之天趣。曾作何業受勝妙樂苾芻報曰。
賢首此由以慇重心修十善業。敬信三寶受
持禁戒。由彼業力今得生天受勝妙樂。又問
聖者此之人趣。曾作何業受處中樂。而有馳
求活命等苦。苾芻報曰。賢首此於十善業道。
以輕微心而數修習。由彼業力今得人身受
處中樂。而有馳求活命等苦。童子白言。聖者
下三惡趣我所不欲。生人天中情有欽尚。聖
者我作何業生彼天中。答曰汝若能於佛正
教中善説法律而出家者。於現世中策勵修
習。斷諸煩惱盡苦邊際。若不獲果有餘煩惱。
而命終者當生天上。聖者若出家者當作何
業。答曰乃至命終無虧梵行。曰我不能作。更
有何業得生天上。若受八支及五學處爲近
住近事。曰此作何事。答曰若一日夜或至盡
形。不殺盜婬不妄語等。曰此亦不能。更作何
業當得生天。問曰若以飮食供佛及僧。由此
福因當生天上。聖者可用。幾物得爲飮食供
佛及僧。答曰可用五百金錢。聖者此事可辦。
即從座起禮足而去。還家白母曰。我於向者
詣竹林園。於寺門下見有彩畫五趣生死之
輪。所謂捺洛迦傍生餓鬼及以人天。下三惡
趣我所不欲。上之二趣心有愛樂。母今欲得
生人天不。母曰欲得。若如是者當可與我五
百金錢。奉佛及僧一中供養當得生天。母曰
汝少失父孤惸養育。或以自力或假宗親。今
始成人付師受業。束脩之直尚自不充。五百
金錢卒何能得。白言若貧無者。我當傭力求
覓金錢。母曰汝今少年氣力微劣。何能客作
求覓珍財。答曰我當勠力望及餘人。母見慇
懃即放令去。往市店所求自傭賃。時有婆羅
門居士等來覓作人。曾不見問乃至日暮。佇
立行中諸人散盡。遂便還舍。母問曰得傭力
處不。答言曾無見問。母曰豈有作人如汝束
帶。凡作人者。頭蒙塵土著破弊衣。在作行中
他人見問。既至明朝如母所説。著麁衣服住
作行中。時有長者欲造宅舍。來至行中覓傭
力者。將餘人去不問貧生。于時貧生報長者
曰。我亦客作何不相雇。長者曰汝容貌柔
軟。豈能執作。答曰傭力之人豈先與價。長
者曰日暮方酬貧生曰我且爲作。至日晡時
若稱作功當酬價直。若不悏意物不須與。長
者將歸令其作務。諸餘作者並不齊心。唯此
貧生盡力爲作。諸人報曰。觀汝形勢未解客
作。但可度日。何苦自身。貧生報曰。兄等知不。
我由惡業生在貧家。今更欺人當生何道。諸
人報曰。汝今未解且事勤勞。不久之間懶劇
於我。時彼貧生善能談説。爲諸作者巧説當
機。諸人樂聞執作隨走欲聽其話。不暇徐行。
貧生引之乃至終日。一日之作比餘兩倍。長
者至暮自來檢察。覩其所作倍勝於常。問當
作人曰。汝於今日加作人耶。報言不加。若爾
何故兩倍於前。其當作人以事具告。長者聞
已極生歡喜。遂與貧人兩倍之價。貧入問曰。
兩日之價豈併相酬。長者曰我心愧汝。故倍
酬直。貧人曰若稱意者。乃至宅成常容我作。
所有價直且未須還。作了之辰一時當付。長
者曰善哉。遂常令執作。至宅功畢長者算錢
欲酬作直。唯得四百五十未滿所期。貧人見
已遂便啼泣。長者曰何故啼泣。豈我於汝相
欺負耶。答曰長者大人無容欺負。然我本心
求錢五百。於佛及僧擬申供養。錢既未足更
復苦身。爲此因縁我悲啼耳。長者曰若縁福
事我願助成。貧人報曰。長者添滿自成福業。
乖我本願不得生天。長者曰汝以信心奉佛衆
不。報言如是若爾汝可往問世尊。如佛所説
當奉行。時彼貧人尋詣佛所。禮佛足已在
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爲供佛僧衆。自賃己
身求五百金錢。在某長者家多時客作。及至
作了五百不充。長者見欠爲我添滿。爲當取
耶爲不取耶。佛言。童子應可取之。白佛言。世
尊他物相助恐不生天。佛言。童子汝初發心
當生天處。何況捨施不生天耶。奉佛教已
歡喜而去。至長者家取五百金錢還詣母所
白言。慈母此是五百金錢。幸願營辦供佛及
僧。母曰汝豈不知。家道先貧觸途闕乏。食手
器具座褥皆無。欲請佛僧若爲能濟。汝今可
去白傭力處長者令知彼舍寛容或能爲作。
貧人聞告。詣長者處白言。今我家貧觸途匱
乏。食手器具座席並無。欲請佛僧事不能濟。
敢欲憑告就此宅中爲辦所須。請佛僧食是
事得不。長者便念。我造新宅得供佛僧斯成
善事。告曰汝可留物往請佛僧。來就宅中爲
受供養。時彼貧生留物而去。遂於明日往詣
佛所。禮佛足已長跪合掌白言。世尊唯願明
日就某宅中哀受微供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見佛受已禮足而去。報
長者知時。彼長者即爲具辦種種上妙飮食。
於晨朝時敷設座褥。安大水器布列香花。令
使白佛。飮食已辦。願佛知時。爾時世尊。於日
初分著衣持鉢。與諸聖衆詣長者家。是時六
衆苾芻問授事人曰。今日誰家請佛僧衆。報
言某長者子。六衆議曰。彼客作人有何飮食。
我今宜往餘相識處求覓小食。至彼舍已。彼
言聖者可食小食。即皆飽食方詣請處。爾時
世尊。并諸大衆至長者家。各洗足已就座而
坐。是時貧生便以清淨上妙飮食。手自供給
悉令飽滿。見六衆苾芻不能美食。便詣佛所
白言。世尊。我見衆中有諸聖者不能美食。將
非由此障我生天。佛言賢首。但施座褥定得
生天。何況佛僧爲受飮食。是時貧人見佛僧
飯食既訖。收鉢器已。便持小席在佛前坐。
説妙法。佛爲宣説示教利喜從座而去。當
爾之時有五百商人。從大海來過王舍城。初
至之日遇大節會。所將珍貨無人交易。共相
議曰。既無交易事欲如何。飮食所須無求覓
處。中有一人。曾近苾芻諳知法式。告諸人曰。
宜可散問。今朝何處供佛及僧。其家必有餘
殘飮食。我等往彼而求覓之。訪知某甲長者
之宅已供佛僧。我等往彼當以價直而求贖
之。即便至舍白言。長者。佛僧食訖必有餘殘。
求贖多少。長者報言。非是我食。是此少年所
設飮食。商人就彼同前求覓。貧人報曰。我不
須錢直爾相惠。時彼商人悉皆恣食。既飽滿
已咸並稱歎。白長者曰。仁於今日獲大善利。
於己舍内供佛及僧。我等商人亦蒙飽足。長
者報曰。此非我食。是此少年所設供養。問曰。
今此少年是誰之子。報云是某甲長者子。商
主報曰。此人即是我知識之子。便以大
敷之于地。并安珍寶普相告曰。諸君當知。我
聞衆縷成衣渧水盈器。仁有施者宜安此處。
須臾之間便成寶聚。商主報曰。當受此物。貧
生曰。我但施食無求物心。商主曰。斯非食價。
此中一寶能成百供。非關食直以慶喜心共
相贈遺。報言。我今設食求覓生天。仁雖見惠
我不敢取。勿縁此故障我生天。商主曰。汝信
佛不。答言。我信。若信佛者可往問佛。隨佛所
教當奉行之。時長者子往詣佛所。禮佛足已
白言。世尊。我向設供尚有餘食。與五百商人
皆令飽滿。時彼歡喜以衆多珍寶見惠於我。
爲受此物爲不受耶。佛言。受取。白言。世尊勿
縁此寶障我生天。佛言。此是花報。果報在後。
時長者子禮佛而去。爲受珍寶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首望長者。遇疾身亡更
無子息。衆人議曰。長者身死首望交無。欲覓
於誰共相領攝。宜應共覓大福徳人立爲首
望。諸人議曰。如何得知是大福徳。中有智
者。告諸人曰。應以衆多種子置一&T027555;中。令
彼諸人以手探取。若得一色種子者。當立其
人以爲首望。即便如議。以雜種子置一&T027555;中。
衆人各探咸得雜種。獨此貧生得純色種子。
衆人雖見而僉議曰。我等豈可立客作人以
爲首望。便令三取皆得純色。諸人既見共生
希有。云是天神之所加護。我等今者宜可同
心。請爲尊首是時郭邑共拜貧生以爲首望。
時設供長者見是事已。即以衆寶瓔珞嚴飾
其女而娉與之。時貧生善業力故宅中珍寶
忽然自生。衆人因此號曰善生。時善生長者
作如是念。今我宅中所受果報。皆是世尊威
神之力。我今宜可請佛及僧。來至宅中受我
供養。是時善生長者往詣佛所。禮佛足已在
一面坐。佛爲説法既聞法已。即起長跪整衣
一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願慈悲與諸
苾芻。明當就宅爲受微供。爾時世尊默然爲
受。善生長者見佛受已。即禮佛足從坐而去。
時善生長者。即於其夜備辦種種上妙飮食。
廣説如前。手自持食奉佛僧衆。見收鉢已爲
欲聽法。便持小席在佛前坐。爾時世尊知彼
長者意樂根性隨機説法。令彼長者心得開
悟。即於座上夫婦二人以金剛智杵。摧破二
十種薩迦耶見山。得預流果。既見諦已白佛
言。世尊。我等由佛得解脱果。此非父母高祖
人王。及諸天衆沙門婆羅門。親友眷屬之所
能作。我逢世尊大善知識故。於地獄傍生餓
鬼趣中拔濟令出。安置人天勝妙之處。當盡
苦際得涅槃樂。乾竭血海超越骨山。無始積
集所有身見。悉皆除滅獲得初果。我今歸依
佛法僧寶。唯願世尊證知我是鄔波索迦鄔
波斯迦。始從今日乃至命終。受五學處不殺
生乃至不飮酒。説是語已倶禮佛足歡喜奉
行。爾時世尊爲彼夫婦宣説法要。示教利喜
得勝果已。從座而去至住處已。時諸苾芻咸
皆有疑。請世尊曰。彼善生長者曾作何業。由
彼業力爲客作人。復作何業於其宅中珍寶
自出。世尊告曰。今此善生先所作業。縁合成
熟果報不失。凡諸有情先身所作善惡之業。
非於外界地水火風而令成熟。然於自身蘊
界處中業果成熟。即説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縁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汝等苾芻此之因縁。汝等應聽。過去世時於
聚落中有一長者。大富多財受用豐足。春陽
之月衆花遍開。茂林清池皆可愛樂。異色諸
鳥發和雅音。所謂舍利鸚鵡百舌之類。時彼
長者將諸男女。詣花林中共爲遊觀。爾時世
間無佛。有獨覺者出興於世。於貧窶類常懷
哀愍。住下房舍及以麁食。譬如麟角獨現世
間。時此獨覺爲愍物故。人間遊行至斯聚落。
於日初分著衣持鉢欲行乞食。復自思念。我
今何故爲難滿身辛苦入村多處求食。宜住
園内。若有節會人來。隨彼所施用自充足。
是時獨覺即往園中。長者遙見身心湛寂容
詳序。彌加信敬起渇仰心。便就禮足白
言。聖者。仁爲求食。我爲求福。宜住園中受我
供養。時彼獨覺默然許之。長者於日日中奉
施飮食。後時長者有事須詣餘村。告其婦曰
首。我今有事須往某村。汝於聖者如常供
養勿令有闕。告已便去。時長者婦晨朝早起
備辦飮食。其子問曰。母今辛苦毎日爲誰。母
曰。爲上福田。聞已怒曰。彼不傭力而受他食。
母便訶叱。汝莫作此口業重罪。長者後還問
其妻曰。聖者飮食無闕乏不。婦報之曰。所供
飮食無闕時須。然我童兒於聖者處作口業
罪。具陳子語。長者便念。小兒無識自害其躯。
當墮惡趣。即携童兒詣尊者處。時彼獨覺遙
見長者與子倶來。便作是念。長者比來獨行
而至。何故今日與伴倶來。觀知事已不用口
言以身説法。爲愍彼故踊身空界。猶若鵞王。
現大神通作十八變。上騰紅焔下流清水。卷
舒自在令生深信。凡夫之人見神通時。速能
發悟如摧大樹。頓首歸依遙禮尊足。白言。尊
者慈悲淨意。唯願哀愍速爲下來受我微誠
略申供養。時彼聖者爲哀愍故縱身而下。長
者即以隨時香花慇懃供養。父子悉皆頂禮
尊足。而發願言。此大福田是應供養。而反爲
惡罵出傭力言。願於當來勿受苦報。所有勤
誠供養功徳。願於來世生大富家。并得如是
殊勝之果。勝此大師我當承事不生厭背。汝
等苾芻勿生異念。往時長者子者即今善生
長者是。由於獨覺所發瞋怒心作傭力語。遂
於五百生中常爲客作。至今傭力惡業方盡。
復由至誠供養功徳生大富家由。昔願言并
得如是殊勝果者。今於我所得見眞諦。又
願勝此大師我當承事不生厭背者。我勝獨
覺百千億倍。供養於我無厭背心。是故汝等
苾芻若作純黒業得純黒異熟。若作純白業
得純白異熟。若作黒白雜業得雜異熟。汝等。
苾芻應離純黒及以雜業。當修純白業得純
白報。如是應學。此是縁起尚未制戒
爾時世尊出王舍城詣廣嚴城。住獼猴池側
高閣堂中。時有長者名曰勇利。聞佛來至在
高閣堂中。便詣佛所禮佛足已却坐一面。佛
爲説法示教利喜。令歡悦已默然而住。時勇
利長者即從座起。頂禮佛足白言。世尊。唯願
哀愍佛及衆僧明就我家爲受微供。世尊爾時
默然而受。是時長者見佛受已禮足而去。既
至宅已告家人曰。我已請佛及僧明當就食。
然佛僧衆疲於道路。汝等多辦上妙飮食。時
彼家人依言備辦。長者於晨朝時敷設座褥
安大水器。遣使白佛。飮食已辦。願佛知時。六
衆苾芻前至此城往門徒舍。彼見致敬報言。
聖者。當食小食。答曰。我受他請。又復白言。
可食少許菴沒羅餅。答言好。遂即飽食。時有
乞食苾芻從門前過。長者出見亦喚食餅。苾
芻報曰。我一坐食不應二處。長者曰。若如是
者隨意將去就彼倶食。即以小鉢受取赴彼
請家。爾時世尊不去赴請。苾芻皆往。有五因
縁佛遣取食。云何爲五。一爲自宴默。二爲諸
天説法。三爲觀病者。四爲觀臥具。五爲弟子
制其學處。此中所爲欲制學處。住在堂中令
人取食。時勇利長者覩衆坐定。手自奉獻種
種清淨上妙飮食。悉令飽滿。時彼長者行食
之時見乞食者於小鉢中所持之飯。行食將
了在乞食者前立。乞食苾芻作如是念。今此
長者獨觀於我欲有言説。乃至此未發言我
當先語。報言長者。何但我獨食此菴沒羅餅。
彼六衆苾芻亦皆食訖。長者答言。聖者是何
言歟。乞食者曰。非我獨食菴沒羅餅。彼之六
衆亦皆食訖。長者聞已忿怒作色。告言聖者。
豈我宅内無斯餅耶。告家人曰。汝可行此菴
沒羅餅。彼即行餅。時取食苾芻受得食已。往
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世尊常法與取
食人共相言問。今日衆僧飮食飽不。白言世
尊。上妙飮食悉皆飽滿。然彼勇利長者有忿
僧衆。佛言。何意。時彼苾芻以事具白佛言。勇
利長者出忿恨言。是應道理。爾時世尊*飯食
訖收衣鉢。澡漱已出外洗足。旋入房中宴默
而坐。於晡後時便從定起。詣常集處於僧衆
前就座而坐。告六衆曰。汝等實作展轉食耶。
六衆白言。實爾大徳。世尊種種呵責。汝非威
儀非隨順行。非清淨法所不應爲。云何汝等
作展轉食。既呵責已告諸苾芻。廣説如前乃
至爲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展轉食者。波逸底迦。如是世尊爲
諸苾芻制其學處。佛在廣嚴城高閣堂中。時
有苾芻身嬰疾苦。有解醫者來入寺中。苾芻
見已報言。賢首宜觀我病爲處藥方。醫言聖
者。可食小食。報言。賢首世尊不許。醫言。此
即是藥。非餘能療。苾芻答曰。世尊制戒不許
我食。醫曰。世尊大悲。爲有病縁必應聽食。時
諸苾芻聞斯事已以縁白佛。佛言。除病因縁。
又有苾芻爲營僧務。或爲窣覩波事身體飢
虚遂便偃臥廢修善品。時有淨信婆羅門居
士等來入寺中。見其偃臥作如是語。聖者世
尊教法一向勤修。何故今時偃臥而住。答言
賢首。我極虚羸。報言。應食小食。答曰。佛制
不許。諸苾芻白佛。佛言。除作因縁
爾時世尊從廣嚴城往給孤獨園。時有苾芻。
疲於道路身體羸損。共相謂曰。我身疲倦。若
佛世尊聽許我等食小食者。雖渉長途身不
勞倦。以事白佛。佛言。除道行時
爾時世尊至室羅伐城給孤獨園。時此城中
有一長者。自立要期。毎於月八日十五日二
十三日月盡日。於此四日受聖八支近住學
處。又作要期請苾芻就舍而食。乃至苾芻未
來食者。必不先食。同於此日有餘長者。請佛
及僧就舍受食。佛及僧衆赴請之後。長者遂
遣使人。往詣寺中請僧來食。使者至寺不見
苾芻。還報長者。我於寺内不見一人。長者曰。
彼何處去。答曰。有別長者。請佛僧衆就舍而
食。長者曰。彼食苾芻隨喚取一。使人去喚。見
彼苾芻悉皆食訖從舍而出。白言聖者。某甲
長者家中設食。唯願慈悲無違所請。苾芻曰。
我已食訖。還報長者。苾芻食訖。長者曰。汝更
疾去。白言聖者。可來就食食了之後以大&T073554;
施。使者復去報苾芻曰。可來就食。食了之後
以大&T073554;施。苾芻曰。我已足食。隨&T073554;大小無宜
更去。使報長者。苾芻足食更不肯來。隨衣大
小無宜重食。時彼長者爲待苾芻日時已過。
遂便一日絶食。時彼隣人聞是事已共生嫌
賤。云何此諸沙門釋子他施衣時。亦不肯食。
違彼長者信敬之心。由不受請令他絶食。諸
苾芻聞以此因縁具白世尊。世尊告曰。除施
衣時。爾時世尊讃歎少欲持戒敬重戒者。説
隨順法告諸苾芻曰。前是創制此是隨開。廣
説如前。我今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展轉食者。除餘時。波逸底迦。餘時
者。病時作時道行時施衣時。此是時
若復苾芻者。謂是六衆也。餘義如上。展轉食
者。謂數數食。除餘時者。謂除其時。此中時者
謂是病時。病時者。若苾芻於一坐時不能飽
足。作時者。若於窣覩波所有營作及衆僧事
業。或時掃灑大如席許。或復塗拭如牛臥處。
道行時者。若行半驛回還。或直行一驛。施衣
時者。謂如拭巾裙量縵條量等。此皆無犯。結
罪同前。此中犯相其事云何。施衣之時請有
多種謂有衣施或無衣施等有十六番
若苾芻前請有食有衣後請有食有衣。兩請
倶受二處皆食並悉無犯。若苾芻前請有衣
後請無衣應受前請。勿受後請若受已應轉
與餘人。若不轉與人受時惡作食得墮罪。若
苾芻前請有衣。後請有衣有衣直。倶受無犯。
若苾芻前請有衣。後請無衣無衣直。應受前
請。勿受後請。若受已應轉與餘人。若不轉與
餘人。受時惡作食得墮罪此是初番餘
句應准此
若苾芻前請無衣後請有衣。倶受無犯。若苾
芻前請無衣後請無衣。應受前捨後。若苾芻
前請無衣。後請有衣有衣直。倶受無犯。若苾
芻前請無衣。後請無衣無衣直。應受前請。勿
受後請。若受已應轉與餘人。若不轉與人。受
時惡作食得墮罪。此是第
二四番
若苾芻前請有衣有衣直。後請有衣。倶受無
犯。若苾芻前請有衣有衣直。後請無衣。應受
前捨後。若苾芻前請有衣有衣直。後請有衣
有衣直。倶受無犯。若苾芻前請有衣有衣直。
後請無衣無衣直。應受前請。勿受後請。若受
已應轉與餘人。若不轉與人。受時惡作食得
墮罪。此是第
三四番
若苾芻前請無衣無衣直。後請有衣。倶受無
犯。若苾芻前請無衣無衣直。後請無衣。應受
前捨後。若苾芻前請無衣無衣直。後請有衣
有衣直。倶受無犯。若苾芻前請無衣無衣直。
後請無衣無衣直。應受前請。勿受後請。若受
已應轉與餘人。若不轉與餘人。受時惡作食
得墮罪。此是第
四四番
又無犯者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四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
十五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施一食處過受學處第三十二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於邊方處大聚落中有一長者。信心慇重。爲
諸四方沙門婆羅門等造一住處。若有於此
停住者。施以飮食。爾時世尊於室羅伐城現
大神變。時諸外道皆被驅逐。人天咸悉深心
歡喜敬仰世尊。然外道輩奔趣邊方。有六十
露形外道至斯聚落。詣長者所作如是語。仁
獲法利仁獲法利。長者問曰。仁等是何今來
至此。答曰。我是出家人。長者告曰。善來我爲
四方沙門婆羅門等造此住處。仁可於斯隨
意停息。所須飮食我自供承。時諸外道即於
此住。受長者供給。時室羅伐城有淨信居士。
將諸賄貨至此聚落。亦於長者店鋪停止。便
與長者情敦布素。時彼長者手自授與露形
外道餅果飮食。長者令使命居士曰。仁可暫
來共我供養勝上福田。居士聞已便作是念。
此言慇重多是佛之弟子。我今宜往頂禮其
足。既至彼已見是無慚露形外道。然而不能
對面非毀。遂默然而住。時彼外道食了而去。
長者報居士曰。好田好種豈不善乎。居士答
曰。種實精好而田下惡。醎鹵磽确終無所收。
露形無慚常懷惡見。長者報曰。除斯之外有
勝田耶。居士曰有。謂如來大師聲聞弟子。長
者曰。彼若來者我當四事而爲供給。時彼居
士聞此語已默記于懷。舊貨既盡更收新物。
即便還至室羅伐城。到市店中安置貨物已。
往逝多林禮苾芻僧足。然六衆常法多於門
首經行。時鄔波難陀在門外立。遙見居士從
遠而來。遂便迎接告言。善來居士。猶如初月
久而方現。比於何處興易經求。居士答曰。
敬禮阿遮利耶我比在某聚落。彼有長者造
一住處。招携四方諸沙門等。并好飮食常爲
供養。於佛弟子情懷渇仰。鄔波難陀聞已便
念。若更有餘黒鉢之類聞此語者。當在我前
至彼住處。我今宜可責彼居士勿使語人。告
曰居士。汝常謂我不習禪思不勤讀誦。恒念
衣食以自活耶。居士便念。世間多貪不知厭
足。鄔波難陀是當一數。此聞我告尚起譏
嫌。況復諸餘大徳之類。聞我此説重責何疑。
於是默然不復陳告。時鄔波難陀見長者去。
往語六衆苾芻曰。具壽。我等何能久受辛苦
於此居住。諸人告曰。大徳頗有好消息耶。
答言。具壽亦有多少。鄔陀夷曰。消息如何。鄔
波難陀曰。於某聚落有一長者。以信施心造
一住處。并以飮食供養四方沙門婆羅門。無
礙受用。宜可共行受其供養。諸人問曰。豈可
六人悉皆往彼。報言。並去理亦何傷。即六人
倶行詣彼聚落。時露形外道共相謂曰。我等
宜應暫出觀化。必有好處移就彼方。便留一
人令其看守。餘皆悉去
是時六衆漸次遊行到彼聚落。至長者家。既
相見已告長者曰。願無病長壽。長者問曰。仁
等是何。答曰。是佛世尊聲聞弟子。長者告曰。
善來聖者我比翹心願見佛衆。仁今得至。深
稱本懷。我有宿心造一住處。并設飮食。意爲
四方沙門婆羅門等作停止處。仁今可住。六
衆報曰。彼處頗有床座臥褥被枕以不。答曰
先無。六衆曰。彼若無者豈地上坐耶。長者即
送諸床座并以褥席。是時六人往彼舍中。時
一外道見而告曰。汝沙門釋子何故輒來。此
舍非是汝等住處。報言。外道非汝住處。是何
言歟。汝若默者得容且住。若更出言必見治
罰。外道便念。此有六人我唯單己。誰能共彼
以相禦敵。勿令見辱宜當走避。六人日日恒
於長者家食。後時長者有縁須往餘處。白六
衆曰。我有少縁詣某聚落。仁當如舊於我舍
中受其供養。至我迴還長者即告家人曰。汝
等如常供養聖者。至我迴還勿令闕乏。長者
便去。六衆如常受食。時鄔陀夷報鄔波難陀
曰。誰能默然無語。於長時中依他軌範。宜當
顯露作自威儀。鄔波難陀曰。斯亦善哉。時諸
女人來授飮食。鄔陀夷告難陀鄔波難陀曰。
汝等觀此美女。眼耳口鼻腰髀手足悉皆端
正眞堪受用。女人聞已各並着慚潜居室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