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 (No. 1442_ 義淨譯 ) in Vol. 23

[First] [Prev+100] [Prev]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僧伽伐尸沙
若復衆多苾芻者。謂阿濕薄迦補捺伐素乃
至多人。於聚落中者謂抧吒山。汚他家者。有
二因縁而汚他家。云何爲二。一謂共住。二謂
受用。何謂共住。謂與女人同一床坐同一盤
食同觴飮酒。何謂受用。謂同受用樹葉花果
及齒木等。行惡行者。謂行麁重罪惡之法。家
者謂婆羅門居士等舍。見謂眼識。聞謂耳識。
知謂餘識。諸苾芻者。謂此法中人。應語彼
苾芻者謂別諫之詞。如前廣説。若別諫時。捨
者善。若不捨者。謂苾芻應再三諫誨以白四
法。亦廣如前。僧伽伐尸沙者。亦如前説。此中
犯相其事云何。苾芻知彼如法爲作驅擯羯
磨。而後説言有愛恚等。皆得惡作。苾芻別
諫之時。若捨者善。若不捨者得窣吐羅底也。
餘並同前破僧處説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十五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
第十六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惡性違諫學處第十三
爾時薄伽梵。在憍閃毘國瞿師羅園。時具壽
闡陀。既犯罪已不如法説悔。時親友苾芻見
其如是。爲欲令其利益安樂。告言具壽闡陀。
汝所犯罪應如法説悔。答言若犯罪者。彼即
自當如法説悔。親友告曰。汝身犯罪欲令誰
悔。答曰有追悔者彼當説悔。告曰汝既犯罪
應生追悔。答曰諸具壽莫向我説若好若惡。
我亦不向諸具壽説若好若惡。具壽。止莫勸
我莫論説我。諸具壽。汝種種姓種種類而來
出家。猶如種種樹葉風吹一處。然具壽等亦
復如是。因我世尊證無上覺。汝種種姓族來
求出家。時苾芻聞彼闡陀作如是説。咸生嫌
賤作如是語。云何苾芻與諸苾芻。同一佛法
同一學處。如法如律他諫悔時。自身不受諫
語。時諸苾芻以此因縁具白世尊。世尊告曰。
汝諸苾芻應別諫闡陀。若更有餘類。亦應如
是諫。汝闡陀與苾芻。同一佛法同一學處。如
法如律而諫悔時。莫自身不受諫語。具壽自
身當受諫語。諸苾芻如法如律諫汝。汝亦如
法如律諫諸苾芻。展轉相諫展轉相教展轉説
悔。如是如來應正等覺苾芻僧衆便得増長。
具壽汝莫違諫。時諸苾芻聞佛教已。白佛言。
如是世尊即如佛教諫彼闡陀。廣説如前。乃
至汝莫違諫。時諸苾芻別諫之時。具壽。闡陀
如前所説堅執而住。云唯此事實餘皆虚妄。
時諸苾芻以此因縁具白世尊。大徳。我等如
佛所教。已作別諫諫彼闡陀。彼苾芻如前所
説堅執而住。云我所言其事實爾餘皆虚妄。
世尊告曰。汝等應作白四羯磨諫彼闡陀。若
更有餘亦應如是諫。敷座鳴稚如常集
衆。衆集已令一苾芻應如是作
大徳僧伽聽。此具壽闡陀。諸苾芻於佛所説
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自不受語作
如是説。汝諸具壽。莫向我説若好若惡。我
亦不向諸具壽説乃至少許若好若惡。諸具
壽止莫諫我。時諸苾芻便爲別諫。別諫之時。
闡陀遂便堅執其事。作如是語。我説是實餘
皆虚妄。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
今以白四羯磨諫彼闡陀。汝具壽闡陀。諸苾
芻於佛所説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
莫自身不受諫語作如是説。諸具壽莫向我
説若好若惡。我亦不向諸具壽説乃至少許
若好若惡。具壽闡陀。汝今應捨自身不受諫
語。白如是次作羯磨
大徳僧伽聽。此具壽闡陀。諸苾芻於佛所説
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自不受語作
如是説。汝諸具壽。莫向我説若好若惡。我亦
不向諸具壽説乃至少許若好若惡。諸具壽
止莫諫我。時諸苾芻便爲別諫。別諫之時。闡
陀遂便堅執其事。作如是語。我説是實餘皆
虚妄。僧今以白四羯磨諫彼闡陀。諸苾芻於
佛所説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莫自
不受諫語作如是説。諸具壽莫向我説若好
若惡。我亦不向諸具壽説乃至少許若好若
惡。具壽闡陀。汝今應捨自身不受諫。語若諸
具壽忍。許僧與具壽闡陀作白四羯磨曉喩
其事。汝具壽闡陀。諸苾芻於佛所説學處經
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莫自身不受諫語。具
壽自身當受諫語。諸苾芻如法如律諫具壽。
具壽亦如法如律諫諸苾芻。如是如來應正
等覺。苾芻僧衆便得増長。謂由展轉相諫展
轉相教展轉説悔故。汝具壽闡陀。應捨自身
不受諫語。違僧諫事者默然。若不許者説。
此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説。結文准

時諸苾芻受佛教已。依法而諫當諫之時。闡
陀苾芻如前所説。而云我説實爾餘皆虚妄。
時諸苾芻以此因縁具白世尊。大徳。我等奉
教以白四法諫闡陀時。然彼不受諫語。而云
我説實爾餘皆虚妄。爾時世尊。以此因縁集
苾芻衆。知而故問。廣説如前。汝闡陀何故堅
執不捨。種種呵責已。乃至我觀十利。爲諸弟
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惡性不受人語。諸苾芻於佛所説
戒經中。如法如律勸誨之時。不受諫語言。諸
大徳莫向我説少許若好若惡。我亦不向諸
大徳説若好若惡。諸大徳止。莫勸我莫論説
我。諸苾芻語是苾芻言。具壽汝莫不受諫語。
諸苾芻於戒經中。如法如律勸誨之時。應受
諫語。具壽如法諫諸苾芻。諸苾芻亦如法諫
具壽。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佛聲聞衆。便得増
長共相諫誨。具壽汝應捨此事。諸苾芻如是
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
時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
伽伐尸沙
若復苾芻者。謂是闡陀若更有餘如是流類。
惡性不受人語者。若善苾芻以隨順言。不違
正理正勸諫時。自用己情不相領納。諸苾芻
者謂此法中人。於佛所説戒經中者。佛謂大
師。於戒經中説四波羅市迦。十三僧伽伐尸
沙。二不定。三十泥薩祇波逸底迦。九十波逸
底迦。四波羅底提舍尼衆多學法。七滅諍法。
經者是比次略詮義。依如是等法律勸誨之
時。不受他語自守惡性堅執而住。諸大徳莫
向我説若好若惡等者。謂好事不須勸惡事
勿相遮。此等皆是別諫之詞。大徳止者。更重
慇懃彰不受語。乃至三諫廣説如前。此中犯
相其事云何。知諸苾芻如法諫時。得罪輕重
亦如前説
時諸苾芻咸皆有疑。白佛言。世尊。此闡陀苾
芻。有何因縁依託如來。族望勢力對諸善好
苾芻前。自恃傲慢作&MT05302;辱語。佛告諸苾芻。
闡陀苾芻非但今日恃託我故慢諸苾芻。於
過去世。亦恃託我於諸善好婆羅門居士中。
自衒己身亦爲憍慢。汝今應聽。於往昔時石
砌城中。有婆羅門名曰月子。於同類族娶女
爲妻。未久之間便誕一息。與其立字名爲月
光。年漸長大頗知家業。後於異時其婆羅門
身嬰病苦。彼之妻子捨而不問。其家有婢作
如是念。此婆羅門於日日中百過擧手。以求
衣食資給我等。今遭病苦妻子不問。彼既是
我曹主。不相看恃是所不應。即便往詣醫人
之處。告言賢首。仁識月子婆羅門不。醫人報
言。我先曾識今者如何。其婢報曰。今遭病苦
妻子不問。仁今爲我可處藥方。醫人答曰。彼
之妻子既其不問。更有何人爲作瞻養。婢曰
唯我看侍。醫人即爲依病處方。婢親供給蒙
加藥餌病得痊瘳。時婆羅門便生是念。我遭
疾苦妻子不問。我今得活皆是使女之恩。既
有劬勞寧容不報。命使女曰。賢首。我遭病苦
妻子不問。我今得活皆是汝恩。汝欲何求皆
隨所願。使女答曰。大家若於我處存私愛者。
幸能降意共我交歡。婆羅門曰。汝今何用作
此交歡。我當與汝五百金錢。放汝爲良長無
賤稱。使女答曰。大家我雖蒙放不免賤名。有
愍念心交歡是勝。婆羅門曰隨汝所願。月期
若過身淨之時可來報我。後於異時月期身
淨。即便白主我今身淨。是時家主共行交密。
便即有娠。時婆羅門婦既自審察。知夫與婢
竊有交通。即於婢所鞭打楚毒。特異常時弊
衣麁食不充身口。使女自念。豈有薄福有情
託我胎内初有娠日。婆羅門婦即便於我加
其杖木與惡衣食。後時月滿便誕一男。使女
生念。此是薄福有情初有娠日。婆羅門婦極
加楚毒。令我衣食不自充躯。若其長大飢貧
更甚。作是念已即取孩兒。置浣盆中欲棄於
外。時婆羅門見而問曰。賢首。此浣盆内是何
物耶。答言無物。婆羅門曰可將來看。乃見盆
内有新生孩子。問言汝欲棄耶。使女悲啼而
告之曰。此薄福物。處胎之後大家即便倍増
嚴酷。弊衣惡食不自充躯。若其長大飢貧更
甚。由此因縁我今欲棄。婆羅門曰。此復何辜
是我之過。美言慰喩令其收養。報其婦曰汝
豈不憶我前遭病命在須臾。而汝及子皆不相
問。我於今日得存命者。皆是使女恩養之力。
汝若於此好惡共同者善。若不爾者我當立
彼以爲家長。汝爲婢使令相供給。時彼婦女
既聞是語。即便驚懾遂生私念。此婆羅門禀
性暴惡。我不依教當被*&MT05302;辱。報其夫曰我
實不知。此之使女君有私愛。從今已去乃至
戲笑亦不敢麁言。而彼孩子由浣盆中欲棄
於外。家人因此名作浣盆。其浣盆孩子凡所
餐膳與父同食。有請喚處携以倶行。後於異
時其婆羅門身嬰疾病。告長子月光曰。我亡
之後汝無所乏。浣盆童子年在幼稚。當須憂
念苦樂是同。于時月光敬受父教。其父雖加
藥餌不見瘳損。因即命終。如有頌曰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墮落
    合會終別離 有命咸歸死
時婆羅門既身亡已。妻子親族悲號啼泣。以
雜色繒綵嚴飾喪輿。送往屍林如法燒已。還
歸本處懷憂而住。于時月光命浣盆曰。爾來
共我一處同食。其母報曰。汝不應共婢兒同
食。兒告母曰。比來常云是我之弟。如何今
日忽作婢兒。便報子曰。汝父在時禀性暴惡。
誰復敢對喚作婢兒。于時浣盆聞斯語已。往
親母所白其母曰。我豈實是婢所生耶。母便
報曰。皆由往業。誰復婢兒強弱相*&MT05302;自是常
事。此婆羅門婦極是惡行。汝今宜可自活他
郷。于時浣盆即便辭母客遊他邑。即自改名
號爲月靜。是時月靜漸次遊行至室羅伐城。
時此城中有大臣婆羅門。*唯有一女儀容端
正人所樂觀。年漸長成可爲婚禮。時婆羅門
遂作是念。我之少女不求族望不覓錢財。不
爲容色而作婚娉。若其有人能於我所學四
明論。善通達者我當娉之。是時月靜客遊他
郷情存學業。詣婆羅門所而白之曰。我今意
欲。就大師處習四明論。問曰汝從何來。答曰
我從石砌城來。問曰彼城人物汝並識不。答
云我識。問曰汝識大婆羅門月子不。月靜聞
已不覺啼泣。彼便問曰汝何故啼。答云彼是
我尊身已亡歿。師報之曰。彼是我友久與別
離。今已云亡誠可悲悼。因即攝受。彼便鋭意
勤學四明。禀性聰敏未盈歳月。於所習論咸
皆洞曉。時婆羅門便作是念。我有宿願所生
之女不求族望。不覓錢財不爲容色。若其有
人能於我所學四明論。善通達者我當娉之。
即便以種種瓔珞嚴飾其女。召命宗親門設
火祀。左手携女右手持瓶。以吉祥水注月靜
手。而告之曰。摩納婆。今我以女授汝爲妻。月
靜受之旋火三匝。餘婆羅門同聲呪願。願得
長壽無病宗門吉昌。即便廣設賓會共成婚
禮。爲大臣愛念撿挍家室。所有取與咸皆委
付。其家巨富多有珍財。遠近商人無不臻湊。
時有石砌城商人。持諸貨物到室羅伐城。便
見浣盆共相謂曰。此之浣盆今者乃作大臣
女夫。善習衆藝其家巨富多有資財。貧富無
恒業命何定。時諸商人既交易已。持諸貨物
還石砌城。告月光云。我於室羅伐城見汝弟
浣盆。善四明論爲大臣女婿。其家巨富多有
財産。彼兄聞已便告母曰。我聞浣盆在室羅
伐。勢力豪富有異常人。其母聞之情生不喜。
後於異時月光家資漸見貧悴。母便告曰。如
汝前聞浣盆者是汝之弟。彼既巨富汝宜往
看。所有錢財或容相濟。月光報曰。前云婢兒
今成兄弟。不違母命便往室羅伐城。于時浣
盆聞有大兄其名月光。與諸商旅來至此城。
即便疾往商人之處。既迎見已歡喜跪拜。而
白兄曰。我自立名名爲月靜。浣盆之字勿復
口陳。兄答如是。便引其兄詣所住宅。報其婦
曰。此是我大兄。汝可存心好須供侍。婦既
聞已依教供給。其月光器量温雅易爲共住。
浣盆禀性獷暴難可祇承。於妻室處常行楚
毒。于時新婦便白月光曰。伯於家弟一乳所
資。何意伯則寛恕仁慈。弟乃剛獷惡性。伯便
報曰。家弟禀性如是。汝復未誦家呪。縁此苦
楚共相煎迫。婦言大伯。幸願恩慈賜我家呪。
于時月光説伽他曰
    明呪不惠人 以呪換方與
    或時得承事 或復獲珍財
    若不如是者 縱死不傳授
婦言。大伯奉上幾物得稱本情。其伯答曰。得
五百金錢以呪相與。其婦即便以五百金錢。
奉而禮足請曰。幸願恩慈賜我家呪。其伯報
曰。待我歸日當可持來。婦既蒙許情欣明呪。
語其夫曰。仁之家兄久至於此。何不發遣令
還故居。夫云賢首。汝辦路糧并設飮食。我求
商旅資贈行人。即便出外求覓商旅。新婦遂
持五百金錢求請法術。伯受物已即説呪曰
    半城人共悉 親族並皆知
    浣盆應默然 莎訶更勿語
説明呪已報新婦曰。此呪義深汝當熟誦。如
其我弟更鞭打時。即便報曰。且勿行杖待我
爲誦家呪。若問呪義便可答言。若更瞋呵我
當廣説。其夫出外覓得商旅。如法贈送月光
歸郷。還來舍内。其婦生念。我雖得呪未知驗
不。我今可試。洗浴之具並不預安。飮食所
須亦不爲辦。夫從索水。報曰無水。我今極
飢可與飮食。報言食亦未作。即便瞋怒而罵
之曰。比爲兄在我不治汝。遂便擧手欲打其
妻。妻曰。君宜且止聽誦家呪。報言誦看。即
説呪曰
    半城人共悉 親族並皆知
    浣盆應默然 莎訶更勿語
夫便問曰。此之明呪其義云何。答曰。若更打
我當説其義。夫曰。若不説義更不相打。浣盆
從此掩氣無言。汝諸苾芻。往時月子婆羅門
者即我身是。彼浣盆者即闡陀是。往時恃我
族望欺誑於人。今者還恃我宗欺諸同梵行
者。是故汝諸苾芻。不應憑恃勢力欺蔑於人。
當自攝心謙下而住
諸大徳。我已説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九初便
犯。四至三諫。若苾芻隨一一犯故。覆藏者隨
覆藏日衆。應與作不樂波利婆沙。行波利婆
沙竟。衆應與作六夜摩那&MT01825;。行摩那&MT01825;竟餘
有出罪。應二十僧中出是苾芻罪。若少一人
不滿二十衆。是苾芻罪不得除。諸苾芻皆得
罪。此是出罪法。今問諸大徳。是中清淨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問。諸大徳。我知衆清淨。
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二不定法
攝頌曰
    若在屏障中 堪行婬欲處
    及在非障處 無有第三人
爾時世尊。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
具壽鄔陀夷。日初分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
次至故二笈多舍。是時笈多逢見鄔陀夷來。
即爲敷設妙好床座。進而迎曰。善來大徳。此
處床座宜應就坐。時鄔陀夷即便就坐。笈多
禮已。遂與鄔陀夷壓膝而坐爲聽法故。時鄔
陀夷即以美妙言辭爲其説法。時鹿子母毘
舍佉。聞説法聲作如是念。此是大徳鄔陀夷。
爲彼笈多以妙言。辭而宣法要。美如新蜜。我
當就彼聽其説法。時毘舍佉即詣笈多處。見
與鄔陀夷壓膝而坐。見已生念。此非出家人
之所應作。若有不信之人見斯事者。定謂苾
芻與女人於私屏處共行非法長衆譏嫌。我
今宜可以此因縁白世尊知。時毘舍佉便詣
佛所。禮佛足已在一面坐。具以上事而白世
尊。唯願世尊。從今已去爲諸聖衆制其學處。
令生憶念不應屏處獨與女人一處而坐。慈
愍故
爾時世尊。受毘舍佉請已默然而住。時毘舍
佉見佛默然禮已而去。爾時世尊。以此因縁
集苾芻衆。爲二事故。一者爲令我諸聲聞弟
子識知此事不應作故。二者制諸學處故。爾
時世尊。知而故問廣説如前。乃至我觀十
利。爲諸弟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在於屏障堪行婬處
坐。有正信鄔波斯迦。於三法中隨一而説。若
波羅市迦。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彼
坐苾芻自言其事者。於三法中應隨一一法
治。若波羅市迦。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
迦。或以鄔波斯迦所説事治彼苾芻。是名不
定法
若復苾芻者。謂鄔陀夷若更有餘如是流類。
獨者唯獨苾芻。一女人者。更無餘伴女男黄
門。女人者。若婦童女堪行不淨行。在屏障者
有五種屏處。一牆二籬三衣四叢林五闇夜。
坐者若床若座乃至高一尋内。堪行婬處者。
謂處堪作不淨行事。有正信鄔波斯迦者。謂
於佛法僧深起敬心得不壞信。於四眞諦無
有疑惑得見諦果。假令失命因縁不故妄語。
言三法者是擧數也。隨一一法説者。謂四他
勝。十三僧殘。九十墮罪。於此罪中隨一有犯。
然此正信鄔波斯迦於罪不識。亦復不識犯
罪因起。但見彼苾芻自稱得上人法。共女人
身相觸。或時飮酒掘地壞生。或非時食。此是
不定事無揩准故。彼苾芻應如法治令其説
悔。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正信鄔波斯迦。云
我見彼苾芻共女人獨行。不見住坐臥。或云
我見行住非坐臥。或云見行住坐非臥。或云
見行住坐臥者。此等皆依鄔波斯迦所説治
之。若正信鄔波斯迦。見彼苾芻與女人共行
住等。對問之時而苾芻不臣其事者。應
覓罪相羯磨。應如是與敷座鳴槌。先爲言白
衆。衆既集已令一苾芻作其羯磨
佛告諸苾芻。其覓罪自相。苾芻所有行法我
今當説。彼得法已不應與人出家及受圓具
及作依止。不畜求寂雖是先畜。不應與受圓
具。若見他苾芻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不
應詰責。與作憶念不應教授苾芻。不應教授
苾芻尼。設先差者亦不應往。不共作褒灑陀
及隨意事。不作單白白二白四。若更有餘解
毘奈耶者。不於衆中説毘奈耶。其得法苾芻。
不依教者得越法罪。若此苾芻。心生恭敬隨
順無違者。應於界内從衆乞解。若衆知彼人
悉皆依實無違背者。應爲作解。同前集僧已。
其得法苾芻如常威儀致敬已。於上座前蹲
居合掌作如是言。大徳僧伽聽。我名某甲。
僧伽與作覓罪自相法。我心恭敬隨順無違。
今於界内從衆乞解。衆僧爲我作羯磨者。其
事皆捨不敢違逆。唯願僧伽。爲我解覓罪自
相羯磨。慈愍故。如是再三。次一苾芻爲作羯
磨。其不定法。初與第三事多相似。於中別
者。即如初在室羅伐城。鄔陀夷苾芻與故二
笈多是起犯人。鹿子母毘舍佉鄔波斯迦而
説其事。第二在王舍城。室利迦苾芻長者
婦善生。鄔褒灑陀鄔波斯迦前據三事。是堪
行婬屏障之處。後是二事在不堪行婬處。此
爲異相。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在非屏障不堪行婬
處坐。有正信鄔波斯迦。於二法中隨一而説。
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彼坐苾芻自言
其事者。於二法中應隨一一法治。彼苾芻若
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或以鄔波斯迦所
説事治彼苾芻。是名不定法。二不定法竟
三十泥薩祇波逸底迦法
初攝頌曰
    持離畜浣衣 取衣乞過受
    同價及別主 遣使送衣直
有長衣不分別學處第一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諸苾芻
多畜三衣。毎於嚼齒木時洗濯手足。禮拜二
師及禮世尊。掃灑寺宇或塗牛糞。或入村乞
食或噉飮食受教聽法。於此等時各別著衣。
舒張卷疊多有營務。廢修善品讀誦思惟。時
諸少欲苾芻見共嫌恥。云何苾芻多畜長衣
廢修正業。諸苾芻以此因縁具白世尊。世尊
集諸苾芻廣説如前。問知實已種種呵責。多
欲不足難養難滿。讃歎少欲知足易養易滿。
知量而受修杜多行。告諸苾芻曰。廣説乃至
我觀十利。爲諸弟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説。若
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長衣分
別應畜。若不分別而畜者。泥薩祇波逸底

如是世尊爲諸聲聞弟子制學處已。佛在王
舍城竹林中住。爾時具壽大迦攝波。在此城
側阿蘭若小室中住。時有居士。毎於長夜作
如是念。善哉我於何時得遇大迦*攝波。彼是
人天之所供養。我當施食。以一上衣手爲被
服。而此願未滿。時彼居士便持上衣詣具壽
阿難陀處。作如是語。大徳阿難陀頗知聖者
大迦攝波今在何處。阿難陀報曰。賢首。我聞
聖者在阿蘭若小室中住。居士曰。大徳聖者
何時當見來此。阿難陀報曰。不久當至。於十
五日長淨之時定當至此。居士曰。大徳知時
我於長夜作如是念。慶哉我於何日得遇大
迦攝波。彼是人天之所供養。我當施食。以一
上衣手爲被服。我有此願猶未滿足。大徳我
擬施衣現持至此。既居俗累多有嬰纒。幸願
大徳見迦*攝波來。爲持此衣以申供養。哀愍
我故而披著之。時阿難陀便作是念。我受衣
者違世尊教。若不受者障施主福。大迦*攝波
又闕衣利。我今持衣往問世尊。世尊以此爲
縁當有開許。時阿難陀爲受其衣。居士辭去。
阿難陀便持彼衣詣世尊所。禮雙足已具以
白佛。佛告阿難陀。善哉善哉阿難陀。我未聽
者今汝預知。若有婆羅門居士施苾芻衣者。
彼諸苾芻須應爲受。應捨舊衣當持新者。時
諸苾芻雖聞此語仍未解了。所捨舊衣欲何
所作。佛言所有舊衣及餘長衣。應於親教師
及軌範師處。作委寄想而持用之。時諸苾芻
不爲分別經久持畜。世尊知已告諸苾芻曰。
我觀十利重爲汝等。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長衣
齊十日。不分別應畜。若過畜者。泥薩祇波
逸底迦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者。有作
衣竟非出羯恥那衣。有出羯恥那衣非作衣
竟。有出羯恥那衣作衣亦竟。有非作衣竟非
出羯恥那衣。初句者。若苾芻浣染縫刺作衣
已竟。然僧未出羯恥那衣。第二句者。若苾芻
作衣未竟。僧已出羯恥那衣。第三句者。若
苾芻作衣已了。僧復出羯恥那衣。第四句者。
若苾芻作衣未竟。羯恥那衣未出。言得長衣
齊十日者。謂是十夜。長衣者。謂受持衣外別
有餘衣。作分別法應畜。若過畜泥薩祇波逸
底迦者。此物應捨。其罪應説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月一日得衣。苾
芻於十日内。應持應捨。應作法應與他。若
不持不捨。不作法不與他。至十一日明相出
時。泥薩祇波逸底
若苾芻一日得衣二日不得衣。三日得衣乃
至十日得衣。不爲持等至十一日明相出。九
日中所得衣。皆泥薩祇波逸底迦。如是乃至
八日等所得衣。作句日數多少准事應知」
若苾芻一日得衣二日得衣。彼苾芻於十日
内。前所得衣應持。後所得衣應捨。等或可
翻此。若不作法至十一日明相出時。二日中
所得衣。皆泥薩祇波逸底迦。如是乃至三日
等得衣准事應知。若苾芻一日得二衣。乃至
二日等得衣。應同前作法。若不作法至十一
日明相出。皆泥薩祇波逸底迦
若苾芻一日得衆多衣。若前若後應持一衣。
餘皆作法。若不作法至十一日明相出時。皆
泥薩祇波逸底迦。若苾芻一日得衆多衣。二
日已去亦得衆多衣。作法同前。若不作法至
十一日明相出時。得罪同前。此等皆是由前
染後相續生過故。若苾芻犯泥薩祇衣此衣
不捨。不經宿其罪不説悔。若得餘衣皆犯
捨墮。若苾芻其泥薩祇衣雖捨。而不經宿罪
不説悔。餘所得衣並犯捨墮。若捨衣經宿而
罪不説悔。得所餘衣並犯捨墮。由前染故。若
苾芻畜長衣已犯捨墮不爲三事。凡所得衣若
鉢鉢絡水羅腰絛。乃至隨有所得沙門資具
養命之縁。並泥薩祇波逸底迦。由前染故。若
捨衣經宿其罪説悔。得所餘衣並皆無犯。又
無犯者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纒如此
初戒
所明犯相三事法式自餘諸戒相似
之事更不重言其不同者隨事別出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十六



根本説一切有部毗奈耶卷
第十七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離三衣學處第二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時諸苾芻多畜三衣。隨安居處所得衣財。浣
染刺已内衣帒中。繋縛使牢寄主人苾芻。便
著上下二衣遊行人間。既去之後主人苾芻
爲彼藏擧。曝曬開張多有作務。遂廢讀誦攝
念思惟省事。苾芻便生嫌賤咸作是語。如何
苾芻多畜長衣妨他正業。時諸苾芻以此因
縁具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縁集苾芻衆。爲諸
苾芻讃歎少欲杜多正行。告諸苾芻。我觀十
利廣説如前。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於三衣
中離一一衣。界外宿下至一夜。泥薩祇波逸
底迦
佛在王舍城竹林中住。是時具壽大迦攝波。
亦住此城西尼迦窟。此時僧伽同一褒灑陀
界。時諸苾芻至十五日。褒灑陀時並皆現集。
唯待大迦攝波。時大迦攝波從窟發來。路經
賢雨河遇河瀑涱。渡水之時大衣被濕。便綟
去水曬&MT01551;待乾。遂便晩至往褒灑陀處。於大
衆中就座而坐。時諸苾芻白迦攝波曰。我等
諸人至褒灑陀日並已詳集。*唯待尊者何故
晩來。時具壽大迦攝波。對大衆中具述前事。
我迦攝波年邁衰老大衣厚重。&T016254;負誠難爲
斯來晩。我今不知其事如何。時諸苾芻以此
因縁具白世尊。佛言汝諸苾芻應與大迦攝波
苾芻年邁衰老。作不離僧伽胝羯磨。若更有
餘如是流類。應如是與鳴稚集衆已。下
至四人得爲作法。時迦攝波苾芻。隨其大小
爲敬事已。在上座前蹲踞而住。合掌作如是
白。大徳僧伽聽。我迦攝波苾芻年邁衰老。今
從衆僧乞不離僧伽胝法。唯願僧伽。與我迦
攝波苾芻年邁衰老不離僧伽胝法。慈愍故。
如是三説。時諸苾芻應作白羯磨。廣如百一羯
磨中具述
若其僧伽與彼苾芻。作不離僧伽胝法已。應
著上下二衣人間遊行。勿致疑惑。是時舍利
子亦在此會坐。便白諸苾芻曰。我有風患僧
伽胝重不能檐荷。其欲如何。諸苾芻聞已白
佛。佛言汝等應與舍利子爲有風患。作不離
僧伽胝法。若更有餘如是流類。如常集衆。乃
至四人應入衆乞。准迦攝波乞法及羯磨應
作。既得法已同前遊行
爾時世尊。讃歎持戒少欲知足杜多功徳爲
最端嚴。告諸苾芻曰。前是創制後是隨開。爲
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於三衣
中離一一衣。界外宿下至一夜。除衆作法。泥
薩祇波逸底迦
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有四句差別。廣如前
説。言離一一衣者。於僧伽胝嗢呾羅僧伽安
呾婆娑三衣之中。離一一衣異界而宿。乃至
明相出。除僧羯磨。泥薩祇波逸底迦。此犯捨
物同前作法。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攝頌曰
    一二多舍村 牆籬塹圍繞
    伎樂外道舍 鋪店取樓場
    堂車船林樹 皆有四不同
    於四威儀中 護衣應善識
有一舍村二舍村多舍村。牆圍村籬圍村塹
圍村。一村有一勢分有多勢分。多村有一勢
分有多勢分。一家有一勢分有多勢分。多家
有一勢分有多勢分。如是應知。若伎樂家外
道家。若鋪店樓及場堂。車船林樹皆有一多
勢分。四種不同
云何一舍村。謂山野人同居一舍。此齊幾何
是其勢分。謂盡舍内外有一尋。又復齊其舂
擣炒磨。飡噉飮食聚會之處。亦名勢分。若苾
芻衣在舍中身居勢分。或衣居勢分身在舍
中。明相出時此無有犯。若置衣舍内及勢分
中身居異處乃至明相未出已來。得惡作罪。
明相出時得泥薩祇波逸底迦。一舍既爾。二
舍亦然。云何多舍村。謂村内人家門無次第
撩亂而住。此齊幾何名爲勢分爲異爲同。答
此村無勢分有異無同。離衣分齊據家爲准。
云何牆圍村。謂村四面以牆圍繞。此齊幾何
名爲勢分。爲盡牆内外有一尋。又復齊其雞
飛墜處。又齊懷慚愧人便利之處。是其勢分
餘如前説。云何籬圍村。謂村四面以籬圍繞。
此齊幾何名爲勢分。謂盡籬内外有一尋。又
復齊其十二肘梯所及之處。又齊六牛竹
迴轉之處。是其勢分。云何塹圍村。謂村四面
以塹圍繞。此齊幾何名爲勢分。謂盡塹内外
有一尋。又復齊其牛羊足塵所及之處。又齊
棄糞掃時麁大塼石所及之處。是其勢分。云
何一村有一勢分。謂於此村有一園林一神
廟衆集之處。是謂一村有一勢分。此齊幾何
名爲勢分。謂盡園林外有一尋。又復齊其舂
擣炒磨。飡噉飮食聚會之處。是其勢分。云何
一村有多勢分。謂於此村有多園林多神廟
衆集之處。是謂一村有多勢分。此齊幾何名
爲勢分。爲異爲同。答此無勢分。但齊室中説。
云何多村有一勢分。謂此多村有一園林一神
廟衆集之處。是謂多村有一勢分。此齊幾何
名爲勢分。村中並是外各一尋。又復齊其舂
擣炒磨。飡噉飮食聚會之處。亦名勢分。云何
多村有多勢分。謂此多村有多園林多神廟衆
集之處。是謂多村有多勢分。此齊幾何名爲
勢分爲異爲同。答此無勢分。餘並如前。云何
一家有一勢分。謂此家中*唯一家長。兄弟不
分。是謂一家有一勢分。事並同前一舍村説。
云何一家有多勢分。謂此家中有多家長兄
弟分別。是謂一家有多勢分。此齊幾何名爲
勢分。謂齊門來更無勢分。云何多家有一勢
分。謂諸家中*唯一家長兄弟不分。是謂多家
有一勢分。云何多家有多勢分謂此諸家有多
家長兄弟分別。此齊幾何名爲勢分何共何
別。答此無勢分。云何一伎樂家有一勢分。謂
此家中有一家長兄弟不分。是謂一家有一勢
分。此齊幾何名爲勢分。宅中總是外有一尋。
又復齊其安置竿鼓琵琶簫笛。料理供具聚
會飮食處來。亦是勢分。云何一伎樂家有多
勢分。謂此家中有多家長兄弟分別。是謂一
家有多勢分。此齊幾何名爲勢分何共何別。
別謂據彼兄弟所居分齊。共謂安置幡竿處
來。云何多伎樂家有一勢分。謂此諸家*唯一
家長兄弟不分。是謂多家有一勢分。此齊幾
何名爲勢分。宅中總是外有一尋。又復齊其
安置竿等。並名勢分。云何多伎樂家有多勢
分。謂此諸家有多家長兄弟分別。此齊幾何
名爲勢分何共何別。答此無勢分。云何一外
道家有一勢分。謂此家中同一見解無別意
趣。此之勢分。宅中總是外有一尋。又齊曬
曝牛糞。安置柴薪及服君持。祠祀箄杓火
爐呪祭。舂擣飮食聚會處來。云何一外道家
有多勢分。謂此家中有多見解意趣不同。此
之勢分何共何別。謂齊祠。云何多外道
家有一勢分。謂諸家中同一見解無別意趣。
此之勢分。宅中總是外有一尋。又齊曬曝牛
糞等處。云何多外道家有多勢分。謂此諸家
有多見解意趣不同。此之勢分何共何別。答
此無勢分。云何一鋪有一勢分。謂此鋪中有
一家長兄弟不分。此之勢分。中間總是外有
一尋。又齊安置貨物。計稱量度交易之處。云
何一鋪有多勢分。謂此鋪中有多家長兄弟分
別。此之勢分何共何別。謂交易坐床。云何多
鋪有一勢分。謂此諸鋪*唯一家長兄弟不分。
此之勢分。中間總是外有一尋。又齊安置貨
物等處。云何多鋪有多勢分。謂此諸鋪有多
家長或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
何別。答此無勢分
云何一店有一勢分。謂此店中有一家長兄
弟不分此之勢分。中間總是外有一尋。又齊
安置小麥大麥。油麻小豆粟米粳米。劫貝絲
綿衣裳等物。計秤量度交易之處
云何一店有多勢分。謂此店中有多店主或
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別。謂
著物板床處。云何多店有一勢分。謂此諸店
唯一店主兄弟不分。此之勢分。中間總是
外有一尋。又齊安置麥豆等物。云何多店
有多勢分。謂此諸店有多店主或兄弟分別。
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別。答此無勢分。
云何一樓有一勢分。謂此樓中有一樓主兄
弟不分。此之勢分。中間總是外有一尋。又
齊聚會飮食處來。云何一樓有多勢分。謂此
樓中有多樓主或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
勢分何共何別。謂安置梯處。云何多樓有一
勢分。謂此諸樓有一樓主兄弟不分。此之勢
分。中間總是外有一尋聚會飮食。云何多樓
有多勢分。謂此諸樓有多樓主或兄弟分別。
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別。答此無勢分。
云何一場有一勢分。謂此場中有一場主兄
弟不分。此之勢分。中間總是外有一尋。安置
穀麥筐斗之處。云何一場有多勢分。謂此場
中有多場主或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
分何共何別。謂場界畔。云何多場有一勢分。
謂此諸場有一場主兄弟不分。此之勢分。中
間總是外有一尋安置穀麥。云何多場有多
勢分。謂此諸場有多場主或兄弟分別。此齊
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別。答此無勢分。云何
一堂有一勢分。謂此堂中有一堂主兄弟不
分。此之勢分。中間總是外有一尋。謂繋牛
馬處剉草棄糞所及之處。云何一堂有多勢
分。謂此堂中有多堂主或兄弟分別。此齊幾
何是其勢分。謂到門内。云何多堂有一勢分。
謂此諸堂有一堂主兄弟不分。此之勢分。中
間總是外有一尋。謂繋牛馬剉草棄糞所及
之處。云何多堂有多勢分。謂此諸堂有多堂
主或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
別。答此無勢分。云何一車有一勢分。謂此一
車有一車主兄弟不分。此之勢分。謂駕車行
住。中間總是外有一尋。飡噉飮食繋牛剉草
棄糞及處。云何一車有多勢分謂此一車有
多車主或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謂
齊車軛何共何別。共謂軾處。云何多車有一
勢分。謂此諸車有一車主兄弟不分。此之勢
分。謂駕車行處。云何多車有多勢分。謂此
諸車有多車主或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
勢分何共何別。答此無勢分。云何一船有一
勢分。謂此一船有一船主兄弟不分。此之勢
分。謂船行住。中間總是外有一尋。謂繋船處
飡噉飮食。云何一船有多勢分。謂此一船有
多船主或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謂
齊船邊。云何多船有一勢分。謂此諸船有一
船主。兄弟不分。此之勢分謂船行住。云何多
船有多勢分。謂此諸船有多船主或兄弟分
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別。答此無勢
分。云何一林有一勢分。謂此林中有一林主
兄弟不分。此之勢分。謂此林内。中間總是外
有一尋。又復齊其採花之處飡噉飮食。云何
一林有多勢分。謂此一林有多林主或兄弟
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謂齊井來。云何
多林有一勢分。謂此諸林有一林主兄弟不
分。此之勢分。中間總是外有一尋採花及處。
云何多林有多勢分。謂此諸林有多林主或
兄弟分別。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別。此
無勢分。云何一樹有一勢分。謂枝葉交密所
及之處。中間總是外有一尋。又於五月日正
中時樹影及處。若無風時花葉果子墮落之
處。及天雨時水渧及處。云何一樹有多勢
分。謂樹枝葉踈散不交。此齊幾何是其勢分
何共何別。謂是齊樹根。云何多樹有一勢分。
謂此諸樹枝葉相交覆所及處。中間總是。云
何多樹有多勢分。謂此諸樹各各相離枝葉
不交。此齊幾何是其勢分何共何別。苾芻有
犯無犯。爾時具壽鄔波離白佛言。世尊大徳。
若苾芻行住坐臥時。齊幾許來是離衣勢分。
佛言如生聞婆羅門種庵沒羅樹。相離七尋
花果茂盛。此七樹間有四十九尋。齊此已來
是行。苾芻不失衣分齊過此便失。若住坐臥
時但一尋内。若二界中間臥時。衣角不離身
來。是其勢分。若苾芻離衣宿。應爲三事犯不
犯。文並如前説
一月衣學處第三
佛在室羅伐城給孤獨園。時諸苾芻多畜衣。
有得青衣不即作衣。但知擧畜更望餘者。若
得如是相似之物。我當作衣。如青既然。黄赤
白衣及得厚薄亦皆貯畜。時少欲苾芻共生
嫌賤。云何苾芻多畜衣物。積而貯畜不肯作
衣。時諸苾芻以此因縁具白世尊。佛以此縁
具問諸苾芻。諸苾芻言實爾。世尊呵責廣説
如前。我觀十利爲諸聲聞弟子。於毘奈耶制
其學處應如前説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非時
衣欲須應受。受已當疾成衣。若有望處求令
滿足。若不足者得畜經一月。若過者泥薩祇
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衣已竟。羯恥那衣已出。有四句廣
如前説。言得非時衣者。何者是時何者非。時
若住處不張羯恥那衣。者一月謂從八月十
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若住處張羯恥那衣者。
五月謂從八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是名
時。餘名非時。若有望處者。謂衣少更求得畜。
一月者謂有望處。於父母兄弟姉妹師主等
處當與我衣。若五年會若六年會。若頂髻會
若盛年會。我當得衣。若足者善。若三衣隨一
不足者。得齊一月。若過畜者泥薩祇波逸底
迦。廣如前説。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攝頌曰
    有望無望處 望斷不同衣
    新故糞掃殊 條數肘量等
若苾芻月一日得少青色衣。未作而畜有希
望處。若得如是同色衣時。我當作衣。即於
是日得同色衣。彼苾芻於十日内作衣。應持
應捨應作法。若不持不捨不作法。至十一日
明相出。泥薩祇波逸底迦
若苾芻一日不得餘衣。二日方得衣三日得
衣。乃至十日得衣。彼苾芻於十日内作衣。應
持應捨應作法。若不持不捨不作法。至十一
日明相出。泥薩祇波逸底迦
若苾芻十日不得餘衣。十一日不得十二日
不得。乃至十九日不得衣。二十日方得餘衣。
即應如前作法。若不作法犯捨墮
若苾芻二十一日不得餘衣。乃至二十九日
得餘衣。三十日内作衣。應持應捨應作分別。
若不持不捨不作分別。三十一日明相出。泥
薩祇波逸底迦。由前得衣相染續故。如得青
色衣既爾。得餘色衣事皆同此
若苾芻一日得青色衣。不作而畜無別望處。
便作是念。若得如是同色衣者。我當作衣。即
於是日得同類衣。時苾芻於十日内作衣。應
持應捨應作分別。若不作法者。至十一日明
相出時。泥薩祇波逸底迦。若一日不得餘衣
二日得衣。乃至三十日得衣。廣如前説。如得
青色衣既爾。得餘色衣等事皆同此
若苾芻一日得青色衣。不作而畜有希望處。
然希望處時節長遠。不稱所求無力能得。或
於是日得青色衣。於十日内應作衣。如是廣
説。乃至三十日方得餘色衣。事同前説
若苾芻一日得青色衣。不作而畜有希望處。
其所望處雖未得衣心不斷絶。或於是日得
青色衣。如前廣説。若苾芻一日得青色衣。不
作而畜情有希望。若所望處皆斷絶者。彼苾
芻所得之衣。於十日内應持應捨。如前廣説。
爾時具壽鄔波離白佛言。大徳。有幾種衣。佛
言有二種。一新二故。新謂新織。故謂曾經四
月著用。鄔波離。復有五種衣。一有施主衣。二
無施主衣。三往還衣。四死人衣。五糞掃衣。云
何有施主衣。謂有女男半擇迦爲其施主。云
何無施主衣。謂無女男半擇迦爲其施主。云
何往還衣。如有死人眷屬哀念。以衣贈送置
於屍上。送至燒處。既焚葬已。還持此衣奉施
僧衆。云何死人衣。於屍林中死者餘衣無主
攝受。云何糞掃衣。此有五種。云何爲五。一道
路棄衣。二糞掃處衣。三河邊棄衣。四蟻所穿
衣。五破碎衣。復有五種。一火燒衣。二水所漬
衣。三鼠噛衣。四牛嚼衣。五嬭母棄衣
若苾芻得新衣欲作衣者。應浣染裁縫。兩重
爲僧伽胝兩重爲尼師但。一重爲嗢呾羅僧
伽。一重爲安呾婆娑。若苾芻二重爲僧伽胝。
時若欲更著第三重者。帖時得惡作罪。至十
一日明相出時。便犯捨墮。若苾芻於新僧伽
胝。摘去舊裏擬將別用。*摘時得惡作罪。至
十一日明相出。便犯捨墮。若苾芻於新僧伽
胝。*摘去其裏浣染縫治。還欲安此者無犯。
至十一日明相出時。不安了者得泥薩祇。如
僧伽胝既然。於尼師*但事皆同此。若苾芻有
新嗢呾羅僧伽*帖第二重。*帖時得惡作。至
十一日明相出時便犯捨墮。安呾婆娑亦復
如是。若苾芻得故衣欲作衣者。應浣染裁縫。
四重爲僧伽胝。四重爲尼師*但。兩重爲嗢呾
羅僧伽及安呾婆娑。若苾芻於二重嗢呾羅
僧伽及安呾婆娑。若欲更著第三重者。*帖時
得惡作罪。十一日明相出時。犯捨墮罪。若苾
芻於此重衣。若欲*摘去或安不安。有犯無犯
廣如上説。若苾芻得有主衣無主衣往還衣
死人衣。准其新故重數應知。若糞掃衣時隨
意重數作無齊限
爾時具壽鄔波離白佛言。大徳。僧伽胝有幾
種。條數云何。佛告鄔波離。有九種別。云何
爲九。謂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十五條十七條
十九條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鄔波
離。初三種衣。二長一短。次三種衣。三長一短。
次三種衣。四長一短。應作應持。過此已上便
成破納。鄔波離白佛言。大徳。衣之大小有幾
差別。佛言。僧伽胝有三。謂上中下。上者竪三
肘横五肘。下者竪二肘半横四肘半。二内名
中。若嗢呾羅僧伽及安呾婆娑。亦有三種。謂
上中下。量如僧伽胝説。鄔波離。復有二種安
呾婆娑。竪二横五。竪二横四。若極下安呾婆
娑。但蓋三輪。是持衣中最小。若泥薩祇衣最
極小者。但齊從横一肘。若苾芻犯捨墮。應爲
三事廣如上説。又無犯者最初犯人。或癡狂
心亂痛惱所纒
使非親尼浣故衣學處第四
爾時菩薩從覩史天下。託生劫比羅城淨飯
王家。于時四方有大名稱。云釋迦族生太子。
在雪山邊分鹽河側劫比羅仙人所住之處。
去斯不遠有婆羅門仙人。名阿私多。善解占
相。王召觀察。授記有二種瑞。若在家者。爲
轉輪王化四天下。爲大聖主七寶具足。所
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
寶。千子圓滿有大威力。勇健無雙能降怨敵。
盡斯大地窮四海邊。無諸盜賊亦無酷罰。以
法理人安隱而住。若出家者。剃除鬚髮以正
信心。從家至非家當得成佛。應正遍知名聞
十方弘濟群品。是時所有諸國大王。皆悉聞
知釋迦太子生在雪山。乃至名聞十方弘濟
群品。各作是念。我今宜往承事太子。當於後
時受其福録。又作是念。今我無縁能見太子。
若我承事淨飯王者。即爲承事太子身也。時
諸國王咸皆遣使。并持國信至淨飯王所。後
時菩薩養在深宮。年漸長大由見老病死故。
心懷憂惱。遂往林中。屏棄人事。時諸國王聞
是事已咸作斯念。我今所以事淨飯王者。意
事太子。而今太子既往林中情求出離。我今
何事徒爲費損。於是使人及諸國信悉皆斷
絶。時憍薩羅國勝光大王。與淨飯王國界隣
近。信物雖絶使尚往還。於時時間遣使相問。
所遣使人是國大臣名曰密護。是時密護至
淨飯王所。論國事已便於大臣鄔陀夷舍而
爲停止。若淨飯王遣使往問勝光王時。便遣
大臣鄔陀夷往。時鄔陀夷至室羅伐城。見勝
光王論王事已。於密護舍而爲停止。時密護
有婦名曰笈多。顏貌端嚴人所樂見。是時鄔
陀夷便與笈多共行非法。時彼密護聞婦與
鄔陀夷私有交密。便作是念此二。惡人當斷
其命。後更思念。我若殺者擾亂王城爲大驚
怖。如河爲此罪過婦女殺婆羅門耶。即便捨
而不問。後於異時密護身死。時勝光王以無
子故。所有資財收入王庫。時鄔陀夷聞斯事
已。便作是念。我今存在如何令彼笈多無所
憑託。便於夜中思利害事。曉便往詣淨飯王
所。作如是白。王與勝光王國界隣接。見有如
是不穩便事。應遣使人往彼籌度。若不問者
當招禍敗。王便報曰。若如是者。卿當爲使往
彼商量。時鄔陀夷即便往詣室羅伐城。作如
是念。我今爲當先見大王先見臣耶。作是念
已復更思量。求事之法理從下起。即便往至
國大臣所陳其本意。云我啓主欲取笈多。幸
願仁恩助我言及。大臣聞已然可其事。時鄔
陀夷即便詣勝光王所。共論國事即白王曰。
幸願大王賜與停處。王曰卿已曾來何處停
止。白言我先停在密護之舍。王曰今者宜應
還停彼處。便白王曰密護身死。王曰家主雖
死宅豈死耶。鄔陀夷曰。宅雖不死産業皆無。
王命臣曰。可覓停處安鄔陀夷。鄔陀夷出已。
臣白王曰。豈鄔陀夷更無停處。然彼先與笈
多交通。本意縁斯欲爲啓白。王今若能攝受
此人。即是攝受淨飯王矣。時勝光王即令使
者命鄔陀夷至。便告之曰。鄔陀夷。我實不知
卿與笈多先有交密。今以笈多與卿爲婦。宅
及財物亦並相供。時鄔陀夷拜謝而去。是時
笈多聞鄔陀夷來詣其舍。即出當門大聲啼
哭。鄔陀夷至門問笈多曰。何意啼泣。笈多報
曰。我之所愛夫主身亡。仁豈於今亦當棄我。
鄔陀夷曰。我本相爲而來至此。已白王訖。汝
及家資悉皆相與。汝爲此住爲向劫比羅城。
笈多自念。我今若往劫比羅者。婆羅門婦不
存我命。我今宜應留住於此於其本宅。是時
鄔陀夷便有兩宅。一在劫比羅。一在室羅伐
城。爾時菩薩於六年中一無所有。修苦行已
後便隨意欲受上妙飮食。即以飯食及諸
油遍塗身體。以暖湯水而爲沐浴。遂便往詣
軍聚落二牧牛女所。一名歡喜。二名喜
力。受十六倍乳糜飽足食已。復詣善行男子
所取吉祥草。時黒龍王讃歎菩薩。向菩提樹
下手自布草不令聊亂。跏趺而坐。端身正
意。心念口言。若我諸漏未斷盡者。我終不解
此跏趺坐。是時菩薩未解跏趺衆惑皆盡
爾時世尊降伏三十六億魔軍兵已。證一切
智。受梵王請往婆羅痆斯。三轉十二行法輪。
度五苾芻及以隨五苾芻已。即便行詣白&T073554;
林中。度六十賢部令住見諦。又至勝*軍聚落。
度二牧牛女亦令見諦。又至烏盧頻螺林側。
度千外道出家受具。又至伽耶山頂。現三神
變教化令住安隱涅槃。又至杖林。令摩掲陀
主頻毘娑羅王住於見諦。并度八十百千諸
來天衆。無量百千摩掲陀國婆羅門等。次至
王舍城受竹林精舍。亦與身子目連出家受
具。次往室羅伐城受逝多林給孤獨園。次至
憍薩羅説少年經。令勝光王得見諦已住逝
多林
時勝光王遣使持書往淨飯王所。白言大王。
王今慶喜。太子已證無上正覺。亦令有情同
飡甘露。今現住在逝多林中。時淨飯王聞此
信已。以手支頬懷憂而歎。往日一切義成太
子修苦行時。我常遣使問其安不。使者尋還
報我住處。比令使問竟無一還。今者云來逝
多林内。其事如何
時大臣鄔陀夷前詣王所。便白王曰。大王何
故以手支頬懷憂而住。王曰我今豈得不懷
憂耶。往日一切義成太子修苦行時。我常遣
使問其安不。使者尋還報我住處。比令使問
竟無一還。今有信云。一切義成太子證無上
正覺。亦令有情同飡甘露。來逝多林寧不憂
也。時鄔陀夷即白王曰。若如是者臣爲使去
持信還歸。王曰卿今去矣。還於彼住亦不歸
來。鄔陀夷曰。奉大王命臣必重來。時淨飯王
自裁書曰
    始從受胎後 我養於世尊
    煩惱火恒燒 常希最勝樹
    今既長成已 徒衆數無邊
    餘人受安樂 *唯吾獨辛苦
書了印訖與鄔陀夷。時鄔陀夷持王勅書往
室羅伐。至世尊所奉上勅書。世尊受書便自
披讀。時鄔陀夷白世尊曰。世尊能向劫比羅
城不
佛告鄔陀夷。我共汝去。時鄔陀夷憶昔太子
踰城出家。父王頻召竟不還國。重白佛言。必
若世尊不肯歸者。我今有力自強將去。爾時
世尊聞斯語已。即説伽他報鄔陀夷曰
    生死愛網若全除 此即誠無將導者
    世尊威力無處所 汝何方便能將去
    生死愛網若全除 此即誠無將導者
    世尊境界無處所 汝何方便能將去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十七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
第十八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使非親尼浣故衣學處第四之二
爾時鄔陀夷。聞佛世尊説伽他已。頂禮佛足
白佛言。世尊。我欲還宮白父王知。佛告鄔陀
夷。爲佛使者理不應然。鄔陀夷白佛言。爲佛
使者其事如何。佛告鄔陀夷。凡出家者方爲
佛使。鄔陀夷言我願出家。然爲要契事須還
報淨飯大王。我今且去。佛言待出家已方報
前信。鄔陀夷言。善哉我今出家。然而世尊爲
菩薩時。生生之處於二師二親及尊重類。有
如法教令曾不違逆。由此因縁言無違者。時
鄔陀夷白佛言。我今出家。佛告舍利子。汝與
鄔陀夷出家。令其長夜永得利益。舍利子言。
如是世尊便與出家并受圓具。所有行法略並
告知。時鄔陀夷既受教誡。禮舍利子已。詣世
尊所禮佛雙足。白佛言。世尊。我已出家。佛言
汝今可去。然而造次勿入王宮。宜至其門立
而告曰。釋迦苾芻今至門外。若喚入者即應
隨入。彼若問言更有諸餘釋迦苾芻不。答言
更有。若問一切義成太子亦作如是形状耶。
答言亦作如是形状。汝亦不應宿王宮内。若
問一切義成太子宿王宮不。答言不宿。問何
處宿止。答言或阿蘭若或毘訶羅。若問一切
義成太子欲來此不。答言欲來。若言何時欲
來。答言過七日後方來至此。時鄔陀夷禮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