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No. 1421_ 佛陀什竺道生譯 ) in Vol. 22

[First] [Prev+100] [Prev]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爾時常住比丘不禮來去比丘。來去比丘亦
不禮常住比丘。常住比丘亦不相禮。有一比
丘到一住處。不禮諸比丘。諸比丘問言。從何
處來。答言某處來。諸比丘言。當知汝住處諸
比丘。皆如此憍慢。我等不應共住。以是白佛。
佛言應盡禮。若不禮突吉羅。復有諸比丘。或
壁障禮。或遙禮。或臥口言和南。或直擧
手。或小低頭。諸長老比丘種種訶責。以是白
佛。佛言。不應作如是禮。應一心恭敬脱革屣
*偏袒右肩兩膝著地接足而禮。有比丘一
一禮諸比丘便失伴。以是白佛。佛言。但禮師
總禮餘人而去
爾時優波斯那比丘二歳。將一歳弟子到佛
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弟子後次禮佛。衣嚢
墮佛膝上。佛問優波斯那。此是誰弟子。答言
是我弟子。佛問汝幾歳。答我二歳。又問弟
子幾歳。答言一歳。佛種種訶責。汝所作非法。
云何自未離乳而便乳人。訶已告諸比丘。不
應一歳乃至九歳授人具足戒。十歳如法然
後得授。若未滿十歳及不如法授人具足
突吉羅。九歳猶應依止他
五分律卷第十六


五分律卷*第十七*彌沙塞
 *宋罽賓 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  譯 
第三分初受戒法
佛在王舍城。爾時有一裸形外道。極大聰明。
摩竭國人謂之知者見者。來至僧坊言。沙門
釋子誰敢共我論議者。時諸比丘遊戲諸禪
不共論議亦不共語。舍利弗作是念。彼作此
語。若無人共論議者必毀辱佛法。我今寧可
與共論議。復念。此尼揵爲摩竭國人之所宗
敬。若我以一句義問不能通者必失名聞不
歸大法。今當與之七日論議。念已語言。我當
與汝七日論議。時王舍城長者居士沙門婆
羅門咸共議言。沙門釋子舍利弗爲第二師。
期與尼揵第一師七日論議。當共往聽。至
期一日至于六日。論説餘事皆使結舌。至第
七日。舍利弗説欲從思想生。尼揵子説欲從
對起。時舍利弗而説偈言
    世間諸欲本 皆從思想生
    住世間欲本 而有染著心
尼揵即以偈難
    欲若思想生 而有染著
    比丘惡覺觀 便已失梵行
舍利弗復以偈答
    欲非思想生 從對而起者
    汝師見衆色 云何不受欲
尼揵聞此偈已。不能加報便生善心。欲於佛
法出家學道。時跋難陀在彼衆中色貌姝長。
而舍利弗形容短小。彼作是念。此短小比丘
才智若斯。而況堂堂者乎。便往跋難陀所白
言。與我出家受具足戒。跋難陀即便度之。舍
利弗論議竟。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佛問言。汝何故與尼揵七日論議。具以事答。
佛讃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多所憐愍多所
利益。彼尼揵比丘。問跋難陀經律悉不能答。
便輕賤佛法。謂諸比丘都無所知還復外道。
諸長老比丘問訶責言。云何比丘十歳而不
知法。不能爲弟子解疑使還復外道。以是白
佛。佛問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如上訶責已告諸比丘。若自不知法與人
出家受具足戒突吉羅
若比丘成就十法得授人具足戒。成就戒
成就威儀畏愼小罪。多聞能持佛所説法。善
誦二部律分別其義。能教弟子増戒學・増心
學・増慧學。能除弟子疑亦能使人除其疑。能
治弟子病亦能使人治其病。若弟子生惡邪
見能教令捨亦能使人教其令捨。若弟子國
土覺起能迴其意亦能使人迴之。若滿十歳
若過十歳。又成就十法應授人具足戒。知重
罪知輕罪。知麁罪知非麁罪。知有餘罪知無
餘罪。知有羯磨罪知無羯磨罪。知罪因縁。滿
十歳若過十歳。又成就五法應授人具足戒。
能教弟子増戒學増心學増慧學所行審諦繋
念在前。又成就五法。三法如上。聰明辯才。又
成就五法。戒成就定成就慧成就解脱成就
解脱知見成就。又成就五法自住戒教他住
戒。自住定教他住定。自住慧教他住慧。自住
解脱教他住解脱。自住解脱知見教他住解
脱知見。又成就五法。成就無學戒衆無學定
衆無學慧衆無學解脱衆無學解脱知見衆。
又成就五法。能教弟子増上戒増上梵行。知
犯不犯知悔過未悔過。滿十歳若過十歳。應
授人具足戒。度沙彌爲人作依止亦如是
有一出家外道。來到僧坊語諸比丘言。大徳
與我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
白佛。佛言。應先與作四月日別住白二羯磨
試之。若合諸比丘意然後與出家受具足戒。
羯磨法應教外道。脱革屣偏袒右肩一一禮
僧足。胡跪合掌白言。大徳僧聽。我某甲先
外道今求此法律中出家。從僧乞四月日別
住。願僧憐愍故。與我作別住法。若合諸比丘
意然後與我出家受具足戒。如是三乞。應一
知法比丘白言。大徳僧聽。此某甲先外道欲
於此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四月
日別住法。僧今與四月日別住法。若合僧意
當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
是。大徳僧聽。此某甲*先外道欲於此法律中
出家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四月日別住法。僧
今與四月日別住法。若合僧意當與出家受
具足戒。誰諸長老忍默然若不忍者説。僧已
與某甲外道四月日別住法竟。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不合僧意者。若早入聚落際暮
乃歸。若數往寡婦婬女年長童女家。數與共
語作求色欲種種方便。若聞毀呰本所事外
道而懷瞋忿。聞讃歎三寶不喜不樂。不樂比
丘威儀。不樂誦習佛經。不樂受教誡。是名
不合僧意。若無此名爲合。應與出家受具足

爾時諸比丘度負債人與受具足戒。受具
足戒已入王舍城乞食。*債主見語言。汝負我
*債。誰聽汝出家。有言應奪取衣鉢捉以付官。
或有言已入無畏城應放使去。何以故。瓶沙
王有令。若國内有毀辱比丘比丘尼者。當與
重罪。*債主便譏訶言。此諸沙門。無有可度
不可度者。云何度負*債人。無沙門行破沙門
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訶責。以是白佛。佛問
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
訶責已。告諸比丘。不應度負*債人與*受具
足戒。度及授具足戒時。皆應先問。汝負*債
不。若言不負應度應受。若言負不應度不應
*受。若度若*受皆突吉羅。若不問亦如是。度
奴亦如是
爾時有一小兒。父母教就師學書及諸技術。
彼師兼使餘作又數與杖。便捨師歸。父母即
遺還師所。便作是念。師既苦我父母復不念
惜。我今於何許得脱此患。唯當出家受具
足戒。念已即往僧坊白諸比丘。與我出家受
具足戒。諸比丘即便度之。彼師既失問其父
母。父母言。我即遣還何以不至。於是父母及
師四出追覓。到僧坊問諸比丘。諸比丘皆言
不見。唯師默然而住。不得而歸。此兒後入王
舍城乞食。師見譏訶言。沙門釋子常説不應
語。如何度我作人而言不見。諸長老比丘
聞種種訶責。以是白佛。佛言。不應度他作
人亦如上説。從今若度人應房房禮僧自稱
名字令僧盡識
爾時舍衞城十七群童子不滿二十。畢陵伽
婆蹉與受具足戒。不堪忍飢喚呼求食。如
縁中説。與受具足戒時。應問年滿二十

爾時諸比丘。度阿練若賊與受具足戒。後入
王舍城乞食。諸居士見言。此人先殺我如是
如是。親里劫我財物。有言應捉付官。乃至告
諸比丘。不應度亦如上説。復有諸賊。厭作惡
業。求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
白佛。佛言。聽將至人不識處與出家受具足

爾時有一人爲邑里所患。白王。願王勅之勿
復作惡。王言。汝等將來我爲汝殺。彼人聞之
即便叛走。遍求不得。復以白王。王即與勅
令。若有得者聽即殺之。彼人復聞作是念。我
今於何得全性命。唯有沙門釋子道中乃可
濟耳。便到僧坊求出家。諸比丘即度之。後入
王舍城乞食。諸人見便欲捉殺。或有人言。既
已出家便是已死不須復殺。或復有言。此人
已入無畏城。乃至告諸比丘。不應度亦如上

爾時跋難陀有二沙彌。一名茶。二名
磨竭陀。更互行婬。諸長老比丘聞。以是白
佛。佛問跋難陀。汝實畜二沙彌不。答言實爾
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告諸比丘。不應畜二沙
彌。畜者突吉羅
爾時有一家爲非人所害。唯有父子二人。父
作是念。我家喪破恐殃未已。且復飢窮當於
何處得免斯患。復作是念。沙門釋子多諸供
養疾病醫藥。我今便可將兒出家受具足戒。
念已往到僧坊白諸比丘。與我出家受具足
戒。諸比丘便與出家受具足戒。入城乞食一
手抱兒一手&T016254;鉢。諸白衣見譏訶言。此沙門
釋子不修梵行。或有言當是未出家時有此
兒耳。但諸比丘何不待大然後度之。乃使此
人抱兒乞食。誰不謂此破於梵行。諸長老比
丘聞以是白佛。佛言。不應度小兒
爾時摩竭國人得七種重病。擧身惡瘡癰白
癩半身枯鬼著赤斑脂出。治此諸病唯有耆
域。餘無能者。而瓶沙王有令。勅耆域言。汝
當治我宮内及比丘比丘尼病。不得治餘人。
由是諸病人皆求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
與出家受具足戒。爲索藥草和合煮擣多事
多務妨廢行道。諸白衣見譏訶言。此諸沙門
如醫如醫弟子。常合湯藥度重病人。無復可
度不可度者。無沙門行破沙門法。復有一長
者。頓得七種重病。往語耆域爲我治之。答言。
汝豈不聞王有令乎。長者復言。密爲我治。當
雇汝百千金錢。答之如初。長者復加二百三
百四百五百千金錢乃至合家財物。及於妻
子悉爲奴婢。答亦如初。彼長者復作是念。如
此不果。唯當出家受具足戒。便往僧坊白諸
比丘。與我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即與出家
受具足戒。耆域爲治七日都差。不復得治王
宮人。宮人病已有死者。彼長者既*差即便還
俗。耆域見問言。汝已出家何以罷道。答言。我
本無出家意。以汝不肯爲我治病故權出家。
病既已*差是故還俗。於是耆域往到佛所。具
以白佛。王若知此罪我不少。願佛教諸比丘
不應度重病人。佛爲耆域説種種妙法遣還
所住。佛問諸比丘。汝等實度重病人不。答言
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告諸比丘。不應度
重病人。亦如上説
爾時諸比丘度屬官人。後入王舍城乞食。諸
居士見識譏訶言。云何沙門釋子度屬官人。
此輩無可度不可度者。無沙門行破沙門法。
又阿闍世王有一健將。力當千人。時人號曰
人力士。厭惡世苦作是念。諸沙門釋子等
行正法。我當往彼出家以盡苦源。即到僧
坊求度。諸比丘即便度之。王後欲出軍不見
此人。即問所屬。所屬白王。不知所在。王便
令曰。若軍集不至。當以軍法罪之。至軍集
日復問。彼人來未。答言未來。王言。歩軍無此
人猶如象軍無第一象軍甲既解。方聞沙門
釋子度令出家。王便瞋言。如是不久沙門當
度我兵盡。王即立嚴制。若復有度官人者。當
折其和尚肋骨截其阿闍梨舌。與餘僧重
生革沙鞭八下驅出國界。諸長老比丘聞種
種訶責。以是白佛。佛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告諸比丘不
應度屬官人。亦如上説
爾時諸比丘長住王舍城。諸居士譏呵言。外
道尚知隨時移止。沙門釋子樂著一處四時
不動與世人何異。諸比丘以是白佛。佛告阿
難。汝可宣語諸比丘。如來今當遊行南方。若
欲從者任意同去。阿難受教遍宣此旨。諸比
丘中有一歳至九歳聰明慚愧欲學戒者。作
是念若我和尚阿闍梨去者當從。不去則止。
何以故。若我此請依止彼當復請。則多事多
務妨廢行道。佛既發行從者甚少。佛與少比
丘遊行南方。漸漸還王舍城。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問阿難言。從我南行比丘何以太少。
阿難具以事答。佛種種讃少欲知足讃戒讃
持戒已。告諸比丘。成就五法得離依止。戒成
就定成就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知見成就。
皆如得授人戒中説
爾時世尊在釋迦國。諸比丘度父母所不聽
人。諸居士譏呵如上。於後世尊。晨朝著衣持
鉢到淨飯王宮。時羅睺羅母。將羅睺羅在
高樓上。遙見佛來語言。汝見彼沙門不。答
言見。又語言。彼是汝父。可往索父餘財。佛既
入宮於中庭露地坐。羅睺羅馳下趣佛。頭面
禮足立佛影中。白言。是影甚樂願佛與我父
餘財。佛語言。汝審欲得不。答言欲得。佛便將
還所住告舍利弗。汝可度之。舍利弗白佛。
世尊先制不得畜二沙彌。我已有周那不復
得度。佛言。今聽如汝等能教誡者畜二沙
彌。應作如是度。先授優婆塞三歸法。教言。我
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如是三
説。復教言。我某甲歸依佛已歸依法已歸依
比丘僧已亦三説。我是佛婆伽婆優婆塞。復
應教言。我某甲盡壽不殺生盡壽不盜盡壽
不邪婬盡壽不妄語盡壽不飮酒。復應教言。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如是三
説。我今於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出
家作沙彌。和尚某甲。即應語言。盡壽不殺
生是沙彌戒。盡壽不盜是沙彌戒。盡壽
婬是沙彌戒。盡壽不妄語是沙彌戒。盡壽
不飮酒是沙彌戒。盡壽不歌舞作倡伎樂
不往觀聽是沙彌戒。盡壽不著華香塗身是
沙彌戒。盡壽不坐臥高大床上是沙彌戒。盡
不受畜金銀及錢是沙彌戒。盡壽不過
時食是沙彌戒。是爲沙彌十戒。時淨飯王。聞
佛已度羅睺羅。便大懊惱。出詣佛所白佛言。
佛昔出家尚有難陀。不能令我如今懊惱。難
陀已復出家。餘情所寄唯在此子。今復出家。
家國大計永爲斷絶。未能忘情何能自忍。王
又推己而白佛言。子孫之愛徹過骨髓。如何
諸比丘誘竊人子而度爲道。願佛從今勅諸
比丘。父母不聽不得爲道。佛爲王説種種妙
法示教利喜已。辭退還宮。即以是事集比丘
僧。問諸比丘。父母不聽汝等實度與受具足
戒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告諸
比丘。從今父母不聽不得度。亦如上説
爾時王舍城有大富長者。信樂佛法常飯食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後爲非人所害。
唯二小兒在。遂大貧窮恒拾殘食。二兒先數
見諸比丘故。遙見比丘便走往趣。爲捉衣鉢
坐比丘膝上。諸比丘恐汚衣鉢輒避遠去。諸
居士見譏訶言。此家先富。一切沙門無日不
往。今見孤窮。便捨遠避不知恩養。唯食是
親。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
訶責。以是白佛。佛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問阿難。彼二
小兒爲已幾歳。能於食上驅烏未。答言已能。
大者八歳小者七歳。佛告諸比丘。今聽度小
兒。乃至能驅烏者。諸比丘既度二小兒已。恒
教驅食上烏而不與正食。諸居士見此諸沙
門。常讃歎施平等食。而今度二小兒但令驅
烏不與正食。諸長老比丘聞。以是白佛。佛言。
如上座所得食分。亦應以此與沙彌。驅烏小
兒亦應等與
爾時有一摩納害母。思惟罪重常有悔懼。不
知云何得滅此罪。念言。沙門釋子等行正法
淨修梵行。我若於彼出家罪應微輕。便到僧
坊白諸比丘。與我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問
摩納。汝外道不敬信佛法。今何故欲於中出
家。便以實答。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
言。害父母人於我法中不復生。不應與出家
受具足戒。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
爾時有阿練若賊。殺一住阿練若處比丘。從
是已後心常惱熱。猶如熱灰自炮其身。晝夜
苦痛無有暫寧。作是念。沙門釋子等行正法
淨修梵行。我若於彼出家可得離此熱惱。念
已即到僧坊求出家。諸比丘語言。汝是阿練
若賊。恒欲殺人奪人財物無憐愍心。今何故
欲於佛法律中出家。便以實答。諸比丘不知
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彼比丘是阿羅漢此
人於我法中不復生。不應與出家受具足戒。
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
爾時調達惡心出佛身血。諸比丘不知云何
待遇。以是白佛。佛言。惡心出佛身血。於我法
中不復生。不應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受具
足戒應滅擯。調達破僧不應與出家亦如是」
爾時佛遊拘薩羅國。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
十人倶。漸漸遊行到黒闇河邊止娑羅林下。
有一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
白佛言。世尊。此娑羅林是破衆多比丘尼梵
行處。佛問汝云何知。答言我時在此。又問汝
破比丘尼梵行耶。答言如是。佛告諸比丘。婬
比丘尼人於我法中不復生。不應與出家受
具足戒。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
爾時有一阿修羅子。厭生老病死。作是念。沙
門釋子等行正法淨修梵行。我當於彼出家
盡諸苦源。念已化作人形往僧坊求出家。諸
比丘即與受具足戒。食一人分食乃至七人
分食猶故不飽。復食僧殘食亦復不足。時王
舍城有二居士。同日各請五百僧。諸比丘同
往一家。唯化比丘獨至一處須臾食五百人
分盡。諸居士譏訶言。云何諸比丘度非人。彼
比丘覺人知已忽便還本。諸長老比丘聞。以
是白佛。佛言。於我法中非人不生。不應與出
家受具足戒。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受具足
戒時。應問汝是非人不。爾時善自在龍王。
厭生老病死念欲出家。化作一摩納。乃至諸
比丘度與受具足戒亦如上。龍法二時不
能變形。行欲時睡眠時。於後眠熟身滿一屋
喘息聲如雷震。妨諸比丘坐禪皆出往視。彼
聞人聲便覺。還作比丘形結跏趺坐。喚令開
戸彼即開戸。諸比丘問汝是誰。答言我是沙
門釋子。又語汝莫妄語。彼化比丘便以實答。
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畜生於我
法中不生。不應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受具
足戒應滅擯。從今*受戒不相識者應七日試

爾時諸比丘度黄門與受具足戒。便呼諸沙
彌及守園人共作不淨行。出外見人亦如是。
諸白衣見譏訶言。沙門釋子度諸黄門。必當
共作不淨事。此輩無可度不可度。乃至若已
受具足戒應滅擯。亦如上説。*受具足戒時應
先問。汝是丈夫不。二根亦如是
爾時有一家爲非人所害。唯家主一人在。作
是念。我今窮餓當作何方救全性命。彼沙門
釋子。多得衣食疾病醫藥。我今當自剃頭著
袈裟住家中恒往僧坊案次食。念已即自剃
頭作比丘。往比丘住處覓食。諸比丘禮皆受。
亦禮諸比丘。諸比丘問。汝何故禮他。復受他
禮。汝爲幾歳。何時受戒。和尚阿闍梨爲是誰。
答言。我自剃頭著法服。無有和尚受戒年月。
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若自剃頭
自稱比丘。於我法中不生。不應與出家受具
足戒。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
爾時跋難陀弟子尼揵比丘。昔罷道者後復
來求出家。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
捨内法外道人。於我法中不生。不應與出家
受具足戒。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
爾時孫陀羅難陀跋耆子。不捨戒行婬法。
後自説所犯。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
言。若自説犯邊罪。於我法中不生。不應與受
具足戒。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受戒時應
問。汝先出家淨修梵行不
爾時諸比丘不受依止住。無人教誡愚闇無
知不能學戒。諸長老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應
受依止。若一宿不受依止。乃至不聽飮僧坊
内水。若飮突吉羅。佛既不聽不受依止。便不
敢復住僧坊内。時有一比丘避住止處往到
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問。汝從何方來。
答言從某方來。又問。彼住處第一上座第二
第三上座爲誰。答言不識。又問。彼左右住處
上座復是誰。答亦不識。又問。汝何故不識。答
言。我避住處不入彼衆。是故不識。又問汝何
故避住處。答言。佛不聽不受依止。若不受依
止乃至不聽飮僧坊内水。是故避之。佛種種
訶責彼比丘。汝所作非法。不應爲受依止故
避住處。呵已告諸比丘。若爲受依止避住處
突吉羅
復有諸比丘。在道行見僧坊。便入受依止。値
諸比丘坐禪或遇相瞋不得受。以此失伴。或
受依止已即去。諸比丘問。汝何故受依止已
即去。答言。世尊不聽爲受依止避住處。我今
見僧住止處。不敢不過受依止。復應及伴。是
以便去。彼失伴者道中遇賊。諸長老比丘。以
是白佛。佛言。今聽一宿不受依止。雖得一宿
猶有諸難。復以白佛。佛言。今聽不受依止乃
至六宿。復有諸比丘過六宿不受依止。以是
白佛。佛言。不聽過六宿。過者突吉羅
時諸比丘。趣與人作依止。亦趣依止人。以是
白佛。佛言。皆不應爾。應依止長老如法比丘
善能教誡者。若受依止人欲移餘處。應先問
和尚阿闍梨。知彼有可依止人然後可往。有
諸弟子臨行時辭和尚阿闍梨。佛言。不聽臨
行時辭。要先二三日白師。師應籌量所往處。
有可依止人乃聽去。到彼住處應先禮塔。次
禮上座索房舍。然後求依止。作依止比丘應
問。汝和尚阿闍梨是誰。先住何處誦何經。答
若如法。應與作依止。若不如法。應語言。汝不
識我我不識汝。汝可往識汝處求依止。若疑
應語小住。受依止人應小住。乃至六宿觀之。
合意者應與依止。若不合意應語如上。復有
病比丘求依止。彼比丘作是念。佛教比丘應
如是如是視弟子。今此人病我不能看。便不
與依止病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今
聽病時不受依止。病*差然後受。復有看病比
丘求依止。彼比丘語言。佛教比丘應如是如
是視和尚阿闍梨。汝今看病不得與汝依止。
看病比丘不得依止慚愧。便捨病去求依止。
病人無有看者。或更増劇或有命過。以是白
佛。佛言。今聽看病比丘不受依止。須病人
*差然後受。復有諸比丘。於稱意行道得道果
處求依止。諸比丘不與便失道果。以是白佛。
佛言。若是稱意行道得道果處。無人與作依
止者。聽於彼衆中上座若上座等心生依止
敬如師法而住。時諸比丘。阿闍梨或喪或罷
道或遠行或作外道或出界外。不知失依止
不。以是白佛。佛言。失依止有八種。若依止師
遠行。若罷道若死。若作外道。若見先和尚。若
依止師語汝更就某甲受依止。若依止師出
界經宿。若滿五歳聰明辯才至明相出時。是
爲八。皆失依止
爾時諸比丘。與沙彌等分安居施物。沙彌便
不敬僧。以是白佛。佛言。應以一比丘分與三
沙彌。沙彌猶不恭敬。復以白佛。佛言應罰之。
諸比丘不問沙彌師便罰。師不悦。以是白佛。
佛言應語其師。其師作非法助沙彌。以是白
佛。佛言。師不應非法助沙彌。復有一沙彌僧
罰斷其食。彼主人後請僧食。諸比丘往次第
坐。主人不下食。諸比丘言。日時已至何故不
下食。答言須僧集。諸比丘言僧已集。主人言。
我所供養沙彌未至。諸比丘言彼不得來。問
何故。答僧罰不與食。主人言。餘罰不少何
忍斷其食。以是白佛。佛言不應斷食。應罰掃
地除糞輦石治經行處作階道。作如是等種
種罰之
時有一比丘男根滅女根生。諸比丘不知云
何。以是白佛。佛言。應即以此受戒即以此
請師即以此年歳往比丘尼住處依比丘尼法
住。若先犯共比丘尼戒應於比丘尼中悔。若
先犯不共戒不復悔。比丘尼根變亦如是。有
一式叉摩那根變。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
應即以此出家若年滿二十於比丘衆中十
人與受具足戒。若年未滿二十即是沙彌。沙
彌尼亦如是。有一沙彌根變。不知云何。以是
白佛。佛言。應即以此出家若年滿應與二歳
戒。即於比丘尼衆受二歳戒。若年未滿不應
與二歳戒。即是沙彌尼
爾時有一比丘爲欲火所燒。不能堪忍自截
其形。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訶責言。汝愚癡人。
不應截而截應截便不截。告諸比丘。若截頭
及半突吉羅。若都截偸羅遮。若去一卵偸羅
遮。若去兩卵應滅擯。若爲惡獸噛。若怨家所
害。及自爛壞。不復能男。皆應滅擯
時諸比丘度被截手脚人爲受具足戒。諸居
士見譏訶言。沙門釋子無可度不可度。無沙
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以是白佛。佛
言。不應度此等人。若度得名受具足戒。師僧
突吉羅。從今截手截脚截手脚截耳截鼻截
耳鼻截指截男根頭挑眼出得鞭壞好相遭
官罪攣躄失聲内外癭身内曲身外曲身内外
曲睞眼一臂偏長一臂偏短左手作唖聾盲
乾痟病癲狂極老無威儀極醜。毀辱衆僧者。
如是比皆不得度。若已度得名受具足戒如
上説。諸比丘度吃人。佛言。不應度吃人與受
具足戒
復有諸比丘。不先與受沙彌戒。便與受具足
戒。復有諸比丘。不請和尚便與受具足戒。復
有諸比丘。不乞受具足戒。便與受具足戒。復
有諸比丘。與裸形人受具足戒。復有諸比丘。
與不具衣鉢人受具足戒。以是白佛。佛言皆
不應爾
時有一比丘借他衣鉢受具足戒。受具足戒
已諸比丘語。汝著衣持鉢共行乞食。答言我
無衣鉢。諸比丘言。佛不制無衣鉢不得受具
足戒耶。答言佛制。我借他衣鉢受。諸比丘不
知云何。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
比丘。聽將欲受戒者著戒壇外眼見耳不聞
語處。請十衆在戒壇上。和尚應語羯磨師。
長老今作羯磨。復應語教師。長老今受羯磨。
羯磨師應如是白僧。大徳僧聽。某甲求某甲
受具足戒。某甲作教師。若僧時到僧忍聽。白
如是。教師應從坐起至和尚前問言。已度此
人未。若言未度。應語言先度之。若言已度。應
問已爲作和尚未。若言未作。應語先爲作和
尚。若言已爲作和尚。應問弟子衣鉢具未。若
言未具。應語先爲具衣鉢。若言已具。應問自
有從人借。若言從人借。應語可令主捨之。若
言自有。便應往慰勞欲受戒人言。汝莫怖懼。
須臾持汝著高勝處。若先不相識。不應雲霧
闇時受其具戒。教師因教著衣時。應密如法
視。無重病不。復應問。汝三衣何者是僧伽
梨何者是優多羅僧何者是安陀會。彼若
不知。應語此是僧伽梨此是優多羅僧此是
安陀會。應與受三衣鉢。復應語言。汝某甲聽。
今是實語時我今問汝。若實言實。不實言不
實。人有如是等病。癩白癩癰疽*乾痟癲狂
痔漏熱腫脂出。汝有不。若言無。復應問。汝不
負人債不。非官人不。非奴不。是丈夫不。是人
不。年滿二十不。衣鉢具不。受和尚未。汝字何
等。和尚字何等。汝曾出家不。若言曾出家。應
問。汝本出家持戒完具不。父母聽不。欲受
具*足戒不。衆中當更如是問汝。汝亦應如實

一一問答皆如法。教師應還壇上立語羯
磨師言。我已教授某甲如法竟。羯磨師復應
白僧。大徳僧聽。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
甲如法教授竟。應使將來。若僧時到僧忍聽。
白如是。教師應將來次第禮僧足。禮僧足已。
在羯磨師前。向羯磨師右膝著地合掌教乞
受具足戒。教言。我某甲求某甲和尚受具足
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願僧拔濟我。憐愍
故。如是三乞。教師教竟。還就本坐
羯磨師應白僧。大徳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
具足戒。從僧乞受具足戒。我今當問其難事
及爲作受具足戒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白
如是
次應語受戒人言。今是實語時。我今問汝。實
言實不實言不實。人有如是等病癩白癩。乃
至欲受具足戒不亦如上問。皆答如法已。羯
師言。大徳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
戒。某甲自説清淨無諸難事三衣鉢具已受
和尚父母聽許已。從僧乞受具足戒。僧今與
某甲受具足戒和尚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
白如是
大徳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甲自
説清淨無諸難事三衣鉢具已受和尚。父母
聽許已。從僧乞受具足戒。僧今與某甲受具
足戒和尚某甲。誰諸長老忍默然若不忍*者
説。第二第三亦如是説。僧已與某甲受具足
戒和尚某甲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應
語受戒人言。汝某甲聽世尊應供等正覺説
四墮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門非釋種
子。汝終不得乃至以欲染心視女人。若比丘
行婬法乃至畜生。非沙門非釋種子。汝盡形
壽不應犯。若能當言能
汝終不得乃至草葉不與而取。若比丘若聚
落中若空地他所守護物盜五錢若五錢物。
非沙門非釋種子。汝盡形壽不應犯。若能當
言能
汝終不得乃至殺蟻子。若比丘若人若人類
自手殺若教人殺若求刀與若教死若讃死咄
丈夫用惡活爲死勝生。非沙門非釋種子。汝
盡形壽不應犯。若能當言能
汝終不得乃至戲笑妄語。若比丘實無過人
法。自稱得過人法。諸禪解脱三昧正受及諸
道果。非沙門非釋種子。汝盡形壽不應犯。若
能當言能
諸佛世尊爲示現事善説譬喩。猶如人死終
不能以此身更生。如針鼻決永不復得爲針
用。如多羅樹心斷更不生不増不廣。如石破
不可復合。若比丘犯一一墮法。還得比丘法。
無有是處
復語言。汝某甲聽。世尊應供等正覺説四依
法。比丘盡形壽依糞掃衣住出家受具足戒。
汝若能當言能。若後得劫貝衣欽婆羅衣
拘舍耶衣他家衣。皆是長得
比丘盡形壽依乞食住出家受具足戒。汝若
能當言能。若後得僧前食後食請食。皆是長
得。比丘盡形壽依樹下住出家受具足戒。汝
若能當言能。若後得大小屋重屋。皆是長得。
比丘盡形壽依殘棄藥住出家受具足戒。汝
若能當言能。若後得酥油蜜石蜜。皆是長
得。復應語言。汝某甲聽。汝已白四羯磨得
如法受具足戒竟。諸天龍鬼神皆作是願。我
何時當得人身於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
汝今已得。如人受王位。汝受比丘法亦如是。
當忍易共語恭敬受教誡餘戒。和尚阿闍梨
當廣爲汝。説汝當早得具足學戒。學三戒滅
三火離三界。無復諸垢成阿羅漢
爾時受具足戒人。不知年歳不知受戒時。以
是白佛。佛言應教令知語言汝今受戒時。某
年某月某日某時。汝應盡壽憶是事
復有諸犯麁罪別住比丘。厭別住便捨戒罷
道。又行摩那埵本日阿浮訶那被訶責
羯磨驅出羯磨依止羯磨擧罪羯磨下意羯
磨。如是諸比丘皆厭罷道。後復欲於正法律
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
佛言。應先問。汝能還行先事。能隨順僧。求僧
除滅先事不。若言不能。不應與出家受具足
戒。若言能。應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受具足戒
已。若先別住使還別住。乃至先作下意羯磨。
還與作下意羯磨
復有諸比丘。和尚阿闍梨罷道。後來就弟子
求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
佛。佛言。聽與出家受具足戒。先弟子應與衣
鉢助使得成出家受具足戒。彼人即求先弟
子作師。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
先弟子與作師。復不知誰應恭敬。諸比丘以
是白佛。佛言。後更受戒者。應如法敬師
爾時優波離白佛。諸比丘先已作一語受戒。
二語三語受戒。及善來比丘受戒。眠時受戒。
醉時狂心散亂心病壞心受戒。和尚眠時乃
至病壞心。二人乃至十人皆作和尚受戒。是
等得名受具足戒不。佛言。若未制前得名受
具足戒。制後不名受具足戒
爾時舍利弗摩訶目揵連大迦葉摩訶拘絺
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富樓那彌多羅尼
羅睺羅阿難難陀。此等諸大阿羅漢到
世尊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同聲如優波離
問佛。佛答亦如上
爾時諸比丘無上下坐不相恭敬。諸居士見
譏訶言。此輩沙門不知上中下坐無有長幼。
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訶
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
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
已。問諸比丘。誰應受第一座第一施第一恭
敬禮拜。諸比丘或言。刹利婆羅門長者居士
出家者應受。或言。誦毘尼法師阿練若行十
頭陀乃至得阿羅漢者應受。佛言不應
爾。諸比丘白佛。若不爾誰應受。佛言。過去
世時海邊有尼拘律樹。覆五百乘車。時有三
獸住彼樹下。一者雉。二者獼猴。三者象。雖爲
親友而不相推敬。後作是議。我等既爲親友。
如何不相推敬。應計年長者爲尊少者爲卑
議已問象。汝憶何久遠事。象言。我憶此樹至
我腹時。復問獼猴。獼猴言。憶我平立噛此樹
頭時。復問雉。雉言。我憶昔於某處食此樹子
來此吐核遂生此樹。於是推雉爲上。獼猴處
中。象爲下焉。若欲行時獼猴負雉象負獼猴。
雉教二獸行十善業。皆共受行。世人聞之皆
受其化。遂名行善爲雉梵行。行其法者命終
生天。諸比丘。畜生猶尚知有尊卑。況我正法
而不相敬。汝等從今先受具足戒者。應受第
一坐第一施第一恭敬禮拜。如是奉行受戒
法竟
*五分律卷第十七





五分律卷*第十八*彌沙塞
 *宋罽賓 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  譯 
第三分布薩法
佛在王舍城。爾時外道沙門婆羅門。月八日
十四日十五日。共集一處和合布薩説法。多
有衆人來往供養。瓶沙王見之作是念。若正
法弟子亦如是者不亦善乎。我當率諸官屬
往彼聽法恭敬供養令一切人長夜獲安。爾
時世尊亦作是念。我爲諸比丘結戒。而諸比
丘有不聞者不能誦學不能憶持。我今當聽
諸比丘布薩説戒。瓶沙王念已到佛所。頭面
禮足却坐一面。以所念白佛。佛爲王説種種
妙法示教利喜已。即便還宮。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以瓶沙王所白及已所念。告諸比丘。今
以十利故。聽諸比丘布薩説戒
佛既聽布薩説戒。諸比丘便日日布薩。以是
白佛。佛言不應爾。諸比丘復二日三日至五
日一布薩。以是白佛。佛言亦不應爾。聽月八
日十四日説法十五日布薩。諸比丘不知應
説何法。以是白佛。佛言。應讃歎三寶念處正
懃神足根力覺道。爲諸施主讃歎諸天。諸比
丘便合聲讃歎三寶。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
聽請一人。諸比丘請破戒破見比丘因此得
勢。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應請學戒者。諸比
丘復請睞眼諸病比丘。毀辱衆僧者。以是白
佛。佛言不應爾。應請諸根具足成就記論持
阿含者。時衆中多有此人。諸比丘不知請誰。
以是白佛。佛言應次第請。所請比丘説法疲
極。以是白佛。佛言應更請代。諸比丘作歌
詠聲説法。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説法時衆
會不得盡聞。以是白佛。佛言。應敷高座在上
説法。猶不盡聞。以是白佛。佛言應立聽。久立
脚腫以是白佛。佛言應行聽
時諸比丘露地布薩。爲蚊虻風雨塵土所困。
以是白佛。佛言聽作布薩堂。彼布薩堂無地
敷。汚諸比丘脚。數洗生病。以是白佛。佛言應
以泥塗地淨治令好。亦聽敷十種衣及婆婆
等柔軟草。佛既聽敷衣。便以錦布地。諸居士
見譏訶言。此諸沙門如王大臣。以是白佛。佛
言不應錦上經行。時諸比丘以華散高座上
比丘。諸居士譏訶言如王大臣。以是白佛。佛
言不應爾。復有諸白衣。爲供養法故。欲以華
散高座上比丘。諸比丘不聽。便瞋訶言。諸比
丘不堪受供養。以是白佛。佛言。白衣欲散
華隨意。若落比丘頭及衣上應拂去落高座
上無苦。時諸白衣聞法歡喜欲布施。諸比丘
恐墮客作數不敢受。以是白佛。佛言爲法供
養聽受。時諸比丘説法少時便止。諸天鬼神
謂竟便去。須臾復説彼復來還如是非一。便
瞋恨言。此諸比丘不齊限説法如小兒戲。諸
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應作齊限説法。説法
竟應呪願
爾時劫賓那住乙師羅山。作是念。我今當往
僧集會處布薩不。復作是念。我常清淨何須
復往。爾時世尊知其所念。於王舍城沒涌出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