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No. 0997_ 般若 牟尼室利 譯 ) in Vol. 19

[First] [Prev]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若身口意淨 平等起慈心
    光明如淨月 此寶炬總持
    解脱諸二見 遠離念與疑
    得智慧想心 此寶炬總持
    入於念智門 大智功徳具
    如空際無垢 此寶炬總持
    不斷三寶種 遠離三種垢
    脱三有惑苦 此寶炬總持
    滅盡貪瞋癡 陰翳諸煩惱
    不爲劫濁亂 此寶炬總持
    上中下世界 所有諸音聲
    妙入無塵相 此寶炬總持
    具足甚深法 無邊諸字句
    脱我所二見 此寶炬總持
    妙建立四行 具足於四禪
    隨順得解脱 此寶炬總持
    得勝義法眼 四攝梵住圓
    五通爲先導 此寶炬總持
    建立妙念處 常隨順正斷
    恒修四神足 此寶炬總持
    具信等五根 安住於五力
    速住七覺分 此寶炬總持
    八正道引攝 住於止觀峯
    倶解脱前導 此寶炬總持
    自在行地滿 常隨解脱道
    永斷一切過 此寶炬總持
    光明普照世 如淨日月輪
    能令眼清淨 此寶炬總持
    天眼妙清淨 慧眼無翳障
    法眼亦清淨 此寶炬總持
    能淨煩惱魔 及淨蘊魔道
    死魔已降伏 諸魔軍退滅
    總持自在住 那由他刹中
    見那由他佛 聽聞無上法
    聞斯廣大法 眞明力念持
    文義悉皆圓 廣爲衆生説
    住此總持者 於法微細知
    分別諸因縁 心智刹那滅
    滿此總持者 無著無所依
    三智眼已明 安住三解脱
    得此最勝持 廣説眞言要
    獲多總持法 無量難可稱
    諸定及解脱 無量無有邊
    遊戲諸通明 無邊門悉具
    如大海無量 能納諸細流
    如是最勝明 無邊法歸處
    欲悟無盡智 善入無盡聲
    永滅結縛源 説此眞明法
    若欲諸色相 種族悉崇高
    生生殊勝身 獲得如意寶
    能入甚深教 忍不出不生
    智地不動搖 説此總持法
    無數諸菩薩 求無上菩提
    得此陀羅尼 菩提不難得
    十方一切佛 説法利衆生
    得此最勝明 辯才常不斷
    得此眞明法 説法皆不空
    知身根樂殊 無量衆生喜
    住此眞明法 轉於最勝輪
    衆生脱苦源 最勝乘安住
    那由他億劫 讃歎此功能
    此功徳無邊 佛説不能盡
爾時祕密主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聞説此已。
歡喜踊躍即起合掌。右遶世尊經百千匝。還
復本座恭敬瞻仰。佛説此陀羅尼功徳品時。
三十二那由他菩薩得此陀羅尼。無量無數
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第九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第十
 *罽賓國三藏沙門般若共牟尼室利譯 
阿闍世王受記品第十
爾時會中摩伽陀國主阿闍世王。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
白佛言。世尊如來今在菩提樹下我之國土。
説陀羅尼及曼荼羅。既有如是無量功徳。何
以摩伽陀國。風雨不節旱澇不調。饑饉相仍
怨敵侵擾。疾疫災難無量百千。唯願世尊
斷我疑網
爾時世尊讃阿闍世作如是言。大王善哉善
哉快問斯義。於未來世能多利益一切衆生。
大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
説。大王如王所言。於我國中常有飢饉*怨
敵等者。此守護國界主陀羅尼。以十六倶胝
那由他陀羅尼而爲眷屬。此大金剛城曼荼
羅。三千五百曼荼羅以爲眷屬。然彼一切皆
以信心而爲根本。以深般若而爲先導。大菩
提心及大悲心以爲莊嚴。大王一切善法皆
悉從此陀羅尼生。一切罪惡不信因果以爲
根本。大王汝今不信因果。耽五欲樂如大猛
風。吹其信心及菩提心。大悲總持悉皆遠逝。
大王今者雖有眼耳如聾盲人。不聞雷霆。不
見日月。何以故汝王名字尚不自聞況於餘
聲。何謂王名。夫言王者即囉惹義。囉字聲者
所謂苦惱聲。啼哭愁歎無主無歸無救護聲。
王當慰喩作如是言。汝莫苦惱。我爲汝主當
救護汝。拭涙慈愍而撫育之。言惹字聲者是
最勝義。是富貴義是自在義。是殊勝義是勇
猛義。是端正義是智慧義。是能摧滅一切衆
生憍慢自高篾他義。大王汝於今者不
信因果。親近惡友提婆達多。殺所生父囚繋
飢餓。渇乏不死而刖其足。復令調達出佛身
血。破和合僧復放護財。狂醉惡象暴踐如來。
大王汝今復有極大重罪。所謂挑壞一切衆
生清淨法眼。斷滅諸佛眞正之法關。閉人天
涅槃之門。開示三塗生死惡趣。所以者何汝
是國王出遊園苑。嚴備象駕一萬二萬。
馭車馬二三十萬以爲翊從。復以百姓所有
膏血用塗象馬。時阿闍世王聞此語已。而白
佛言世尊。我今惟忖不省曾以百姓膏血用
塗象馬。世尊何以作如是説。佛言大王王之
象馬。一一皆以欝金龍腦栴檀沈麝。和爲香
埿用塗象馬。如是等香皆出百姓。徴科百姓
如壓油麻。貧匱困苦千戸資財。不能充給一
象之費。是故當知百姓膏血甚爲易得。如是
香等求之甚難。大王若疑當自巡按一切囹
圄。萬姓受苦過大地獄。大王逼奪百姓所有
資財賞賜豪貴。遂令富者。日益奢侈。貧乏
之者轉益貧窮。令諸貧人孤惸困苦。投足無
地皆求出家。如是之人無有和上及阿闍梨。
被袈裟不受禁戒無法自居。令諸有情心
生輕賤不欲見聞。固是大王挑其法眼斷滅
佛法。閉人天路開惡趣門。是故我言大王不
聞自己名字。以是因縁如何更得此陀羅尼
神力加護。大王我今當説古昔因縁。王當諦
思解了其義。大王乃往古世有佛出現。名迦
葉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説法初
善中善後善開示梵行。彼時有王名訖哩枳。
於彼如來深生淨信。王於中夜得二種夢。一
者夢見有十獼猴。其九獼猴攝亂城中。一切
人民妻妾男女。侵奪飮食破壞什物。仍以不
淨而穢汚之。唯一獼猴心懷知足。安坐樹上
不擾居人。時九獼猴同心惱亂。此知足者作
諸留難。驅逐出於獼猴衆會。第二夢者見
白象。猶如大山當帝王門。首尾有口皆食水
草。雖恒飮噉身常羸痩。時王寤已生大恐怖。
召占相者以原其夢。占者白王九獼猴者即
是九王。其知足者即是大王。是則九王同心
簒奪大王寶位。象二口者即是九王食自國邑
兼食王國。王聞此語驚怖毛竪而心未決。思
欲見佛以斷所疑。即勅左右嚴備種種供養
之具。一心往詣迦葉佛所到*已作禮。持諸供
具上獻如來。曲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於
昨夜得不善夢*唯願世尊爲我解説使斷疑
網。時王具陳所夢白佛。佛言大王王之所夢。
不在於王勿生憂懼。王善諦聽當爲王説。此
是未來五濁惡世。有佛出現號釋迦牟尼。滅
度之後遺法之相。大王十獼猴者即是彼佛
十種弟子。王白佛言世尊何名彼佛十種弟
子。迦葉佛言一貧畏不活而作沙門。二奴有
怖畏而作沙門。三怖畏債負而作沙門。四求
佛法過失而作沙門。五爲勝他而作沙門。六
爲名稱而作沙門。七爲生天而作沙門。八爲
利養而作沙門。九爲欲求未來王位而作沙
門。十眞實心而作沙門。時彼大王白彼佛言。
世尊此十沙門其相云何。彼佛答言大王貧畏
不活作沙門者。多有衆生不信因果。貪求財
寶互相侵奪。遂感天地雨澤不時。五穀不登
不充官税。飢貧所逼鬻賣男女。無所投寄披
挂遺棄樹上袈裟。自剃鬚髮作沙門像。無阿
闍梨亦無和上。無戒無法相似沙門。長時受
行一切惡法。入僧伽藍自稱我是律師禪師
法師大徳。坐居衆首謂餘僧言。汝等皆是我
之弟子。於清信士族姓長者婆羅門家。出入
遊從多造過失。是名第一貧畏不活而作沙
門。大王云何名爲奴有怖畏而作沙門。謂下
賤奴婢作是思惟。云何一生受他驅策。逃竄
出家是爲第二。大王云何名爲怖畏債負而作
沙門。謂有衆生公私債負。息利既多酬還不
遂。既被逼迫逃逝出家。是爲第三。大王云何
名爲求佛法過失而作沙門。謂諸外道心生
嫉妬遂共集議。誰有聰明利根辯慧。入佛法
中學彼所有世出世法。窺其是非還歸我衆。
對於國王大臣長者。樹論議幢出其過失。摧
壞破滅彼佛正法。是名第四。大王云何名爲
求勝他故而作沙門。*謂或有衆生聞有某甲
披衣落髮。多有伎能通達三藏。心生熱惱便
即出家學經律論。所修善法皆欲勝彼。是名
第五。大王云何名爲爲名稱故而作沙門。謂
或有人竊自思惟。我若在家無有名稱。我應
剃落披衣出家。勤學多聞受持禁戒。於大衆
中坐禪入定使物知名。是爲第六。大王云何
名爲求生天故而作沙門。謂或有人聞諸天
中長壽快樂。我無方便而得上生。遂即剃髮
染衣出家。修持善法皆願生天。是爲第七。大
王云何名爲爲利養故而作沙門。謂或有人
先有財寶更求勝處。得好精舍房院華飾。可
以棲遲受用自他所有財産。是名第八。大王
云何名爲欲求未來帝王位故而作沙門。謂有
衆生見於國王。自在尊崇富貴安樂。便生愛
樂遂求出家。所修善根惟願當生得居王位。
是名第九。大王云何名爲眞實心故而作沙
門。謂有衆生雖生刹利大臣族姓婆羅門家。
或生長者居士商主富貴之家盛年美貌。觀
諸財色富貴榮顯。猶若浮雲泡幻電光生滅
不住。遂起厭離發菩提心。親友珍財一切皆
捨。出家慕道秉持律儀。學法修禪精勤匪懈。
凡有所作皆爲衆生。*唯求無上菩提之果。是
名第十眞實心故而作沙門。大王當知如王
所夢。見一獼猴少欲知足。獨處樹上不擾人
者。即是釋迦如來遺法之中眞實沙門。其九
獼猴擾亂衆人。同心驅擯一獼猴者。即是釋
迦如來遺法之中前九沙門。無沙門法故總
名爲相似沙門。同行惡行共驅於一眞實沙
門出於衆外。大王此惡沙門破戒行惡。汚穢
一切族姓之家。向於國王大臣官長。論説毀
謗眞實沙門。横言是非云是惡人破戒行惡。
不合與我持戒比丘同共止住布薩説戒。亦
不合同居一寺舍同一國邑。一切惡事皆推
與彼眞實沙門。蒙蔽國王大臣官長。遂令驅
逐眞實沙門盡出國界。其破戒者自在遊行。
而與國王大臣官長共爲親厚。大王彼釋迦
牟尼如來所有教法。一切天魔外道惡人五
通神仙。皆不壞乃至少分。而此名相諸
惡沙門。皆悉毀滅令無有餘。如須彌山假使
盡於三千界中草木爲薪。長時焚燒一毫無
損。若劫火起火從内生。須更燒滅無餘灰燼。
爾時迦葉波佛爲訖哩枳王。重説偈言
    貧畏不活而剃落 言得敬養脱貧窮
    散亂高擧務多財 内虚不實如蘆葦
    煩惱眷屬所迷醉 斯人遠離大菩提
    如負眞金翻棄捐 拾薪荷擔生歡喜
    名利縈纒増嬾惰 *惰増滅盡淨信心
    信心既滅淨戒無 無戒斷滅人天果
    闌若閑林自安處 本求名利及親知
    遠離戒定智慧心 但依豪貴親識住
    自求三惡及八難 貧窮下賤邊地生
    譬如生盲至寶洲 取石棄於如意寶
    放逸馳蕩増勝負 遠離戒行正念心
    墮阿鼻獄極怖中 經倶胝劫難解脱
    内心恒爲求名稱 身口現説爲菩提
    如鳥飛空遇猛風 飄落生死大苦海
    薄福耽染天人女 破戒遠離善業因
    佛教皆爲欲火燒 如須彌山遇劫火
    無菩提味唯求利 恒爲人説求菩提
    心不住於解脱中 如獼猴得堅椰子
    如來爲求正法寶 投身懸崖大火坑
    既聞法*已隨順修 怨親平等皆慈
    云何聞佛諸功徳 不生一念好樂心
    唯愛非法遠菩提 如生盲人示他道
迦葉如來説此偈*已。復告訖哩枳王言。大王
汝夢所見帝王門前二口白象。恒食水草身
羸痩者。亦非王事。即是釋迦如來遺法之中
五濁惡世不信因果百官令長。上受帝王光
寵榮祿。下於百姓非理追求。雖復貪求而多
匱乏。賦税無度萬民貧窮。貿易子孫家業蕩
盡。投寺剃落寺復荒蕪。多惡比丘發心無地。
遂投外道路伽耶等斷常諸見異學出家。邪
見因縁師徒皆墮自入地獄。復與多人開地
獄門。相引奔馳趣三惡道。閉人天路解脱
無由。大王當知故此二夢並是釋迦如來遺
法之相。非干王事。訖哩枳王聞此説已。永斷
疑網歡喜踊躍。復以種種上妙供具。恭敬供
養迦葉如來。頂禮佛足右遶而退
爾時釋迦如來説此語已。摩掲陀國主阿闍世
王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諸惡衆生入於
地獄。云何得知誰人曾見。復云何知當墮餓
鬼及與畜生。當生人天並誰人見。爾時世尊
告阿闍世言。大王應當一心諦聽我爲王説。
令王現前而得知見。大王當知若人命終當
墮地獄有十五相。當生餓鬼有八種相。當生
畜生有五種相。當生人天各有十相。大王何
等名爲當生地獄十五種相。一者於自夫妻
男女眷屬惡眼瞻視。二者擧其兩手捫摹虚
空。三者善知識教不相隨順。四者悲號啼泣
嗚咽流涙。五者大小便利不覺不知。六者閉
目不開。七者常覆頭面。八者側臥飮噉。九者
身口臭穢。十者脚膝戰掉。十一鼻梁欹側。
十二左眼瞤動。十三兩目變赤。十四仆面而
臥。十五踡身左脇著地而臥。大王當知若有
臨終具十五相如是衆生。決定當生阿鼻地
獄。大王當知若復有人。臨命終時有八種相。
當知必墮焔摩羅界餓鬼趣中。云何爲八。一
者好舐其脣。二者身熱如火。三者常患飢渇
好説飮食。四者張口不合。五者兩目乾枯如
鵰孔雀。六者無有小便大便遺漏。七者右膝
先冷。八者右手常拳。何以故心懷慳吝乃至
於水不與人故。大王若具八相。命終決定生
餓鬼中。大王當知若復有人。臨命終時有五
相現。是人決定墮畜生趣。云何爲五。一者愛
染妻子貪視不捨。二者踡手足指。三者遍體
流汗。四者出麁澁聲。五者口中咀沫。大王若
具此五者。命終決定墮畜生趣。大王當知若
復有人。臨命終時有十相現。是人決定生人
趣中。云何爲十。一者臨終生於善念。謂生柔
軟心福徳心微妙心歡喜心發起心無憂心。二
者身無痛苦。三者少能似語一心憶念所生
父母。四者於妻子男女作憐愍心。如常瞻視
無愛無恚。耳欲聞於兄弟姉妹親識姓名。五
者於善於惡心不錯亂。六者其心正直無有諂
誑。七者知於父母親友眷屬善護念我。八者
見所營理心生讃歎。九者遺囑家事藏擧財
寶示之令出。十者起淨信心請佛法僧對面
歸敬。言南謨佛陀南謨達摩南謨僧伽我今
歸依。若無佛世歸五通仙。大王若臨命終具
此十相。決定得於人趣中生。大王當知若復
有人。臨命終時有十種相定得生天。云何爲
十。一者起憐愍心二者發起善心。三者起歡
喜心四者正念現前。五者無諸臭穢六者鼻
無欹側。七者心無恚怒八者於家財寶妻子
眷屬心無愛戀。九者眼色清淨。十者仰面含
笑想念天宮當來迎我。若臨命終具此十相
決定生天。大王如是臨終善惡之相汝應當
知。時阿闍世王聞佛説已。竊自思念如來此
説。爲是實事爲是虚邪。世尊具足辯才權説
此理。爾時如來知阿闍世王心之所念。即以
神力令阿闍世見其惡相。忽有地獄苦器充
滿。有諸獄卒執持苦具。無量衆生顛墜地獄
如駛雨點。爾時獄卒瞋目振威。指阿闍世而
作是言。此是惡逆殺父之人。速當擒來付於
阿鼻大地獄中而苦治之。時阿闍世聞是語
已。極大惶怖身毛皆竪遍體汗流。遽從座起
走欲逃竄。悶絶擗地都不覺知。譬如猛風
伐無根樹久而不蘇。乃以種種方宜救之漸
得蘇息。連聲唱言世尊世尊願賜壽命願賜
壽命。願賜壽命如我今日無依無怙從今決
定。歸佛法僧於是如來。還攝神力諸相不現。
問阿闍世言。大王向見入地獄者諸苦事耶。
時阿闍世含悲答言我今已見。世尊所説擧
其少分。我向所見苦事甚多。如來世尊是眞
語者是實語者。世尊我於此身造諸惡業。今
對世尊諸大菩薩衆僧大會發露懺悔。止息
諸惡斷相續心。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誓持五
戒爲優婆塞。如佛所説一字陀羅尼一切功
能。以菩提心而爲先導。從今向去一日三時
精勤修習。以此善根悉皆迴向一切衆生。佛
讃王言善哉善哉。大王諦聽我今爲王説過
去佛微妙伽陀。即説偈言
    若造五逆極重罪 發露懺悔罪輕微
    永斷相續滅罪根 如壯夫拔連根樹
佛説偈已復告王言。大王當知譬如團鐵投
水沈沒。若爲鉢器置水則浮。大王有智慧人
如彼鉢器不沈苦海。汝造惡業合入阿鼻大
地獄中一劫受苦。由汝有智發露懺悔暫入
便出。如壯男女以手拍毬。暫時著地即便騰
起。從此命終生兜率天。見慈氏尊便得授記。
時阿闍世聞佛説已心得淨信。以種種供具
供養佛已還復本座。當於如來説此法時。無
數倶胝那由他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三十三倶胝那由他菩薩。得隨順忍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如來囑累品第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希有世
尊希有善逝。世尊説此陀羅尼門。即是諸佛
決定最勝妙陀羅尼。以無邊量名句字門。宣
説趣入無邊義理。其義深遠。隨順覺悟因縁
性故。難入。懈怠嬾*惰無由入故。難解。斷
常見者不能了故。難見。依止六處不能見故。
難悟。樂下乘者不能覺故。超權。是諸菩薩甚
深境故。無相。是一切法眞實印故。無開。法
界平等無能所故。無異。體同虚空離二相故。
無阿頼耶。超過一切所依處故。知衆生行。善
解一切因縁法故。得深般若。光明照見諸法
性故出生諸度。成就一切巧方便故。善分別
法。具足四種無礙智故。身心普遍。能得廣大
諸神通故。平等覺法。安住一乘教法中故。
無無異行。入如虚空平等性故。亦無平等。
於一切處無有對故。是無等等。一切無等唯
與諸佛如來等故。遠離二相。出生諸法寂滅
體故。諦觀文字。爲欲安立一切法故。非言能
説。即是眞實勝義諦故。不礙宣説。普能隨順
世俗諦故。能出生三寶能廣大三乘。能開三
脱門能超出三界。能善覺三智能生如來金
剛三昧。是一切法之所住處。是一切佛智慧
之門。普能養育一切衆生。世尊諸善男子善
女人等。應當於此世尊無量三密一字陀羅
尼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聞此法
所有義理。應當信受應當書寫。應當讀誦應
當修習。應當爲人開示宣説。世尊若能如是
乃至一偈一句一字。如是之人得福無量。是
則名爲知佛恩者。是念佛恩是報佛恩。爾時
世尊讃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善男于。如汝
所説如是之人。所得福徳不可稱量。善男子
佛眼所見一切佛刹。假使有人以一切寶充
滿其中。持用奉施一切如來。所得功徳無量
無邊。若復有人能聽此經一字一句。或生信
樂或能受持。或復書寫或當讀誦。或正修習
或廣爲人演暢宣説。行住坐臥常勤精進。爲
令妙法久住世間。爲令三寶不斷絶故。此人
福徳勝前布施諸佛福徳。爾時世尊欲重宣
此義。而説偈言
    佛眼所見諸佛刹 滿中珍寶施如來
    我説此福尚輕微 以不聞此深經故
    若得聞此妙經典 甚深勝義悉皆圓
    是故讀誦受持經 斯福最勝過於彼
    諸佛唯於法中住 不因布施得菩提
    若有受持佛法門 即是能知佛恩者
    是故供養佛福勘 不及供養此深經
    最勝福聚悉皆圓 從此能生於善逝
    若世無此勝經寶 佛種法施悉皆無
    亦無聽法及修行 衆生苦海常淪溺
    無恩衆生謗此典 彼破苦海法舟航
    斷滅三寶罪根深 墮阿鼻獄無由出
    照明六度如燈炬 吉祥寶聚等須彌
    首楞嚴定等無邊 及一切法皆從出
    若有愚癡翳心眼 此爲慧日破迷心
    憂惱赫日所燋燃 此爲滿月清涼照
    登最上乘不放逸 此菩薩住勤修行
    能得最靜大菩提 非下劣乘之所得
    所有人天勝妙樂 聲聞縁覺得菩提
    此經一切悉能生 如摩尼寶隨心願
爾時世尊説此偈已。出大音聲普告一切菩
薩摩訶薩等諸大衆言。諸佛子我於無量無
數劫中。精勤不懈一心專求修習於此諸佛
世尊成就菩提不可思議祕密一字陀羅尼
經。此大衆中誰能發起大勇猛心爲大丈夫。
能於如來般涅槃後。受持讀誦廣宣流布。令
此妙法久住於世。爾時衆中七十倶胝菩薩
摩訶薩。皆從座起恭敬合掌。異口同音而白
佛言。世尊我等能於如來滅後。受持於此佛
無數劫勤求修習成就菩提祕密一字陀羅尼
經廣宣流布。令五濁世一切衆生。聞此法門
心得淨信。恭敬尊重種諸善根。*唯願如來神
力加被。爾時世尊一切種智。告諸菩薩摩訶
薩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發斯大願。我今當
以威神之力護持此經。而説偈言
    如來眞實語 常住眞實法
    諸佛神力故 擁護於此經
    被大悲甲冑 常住大悲中
    憐愍衆生故 擁護於此經
    得福聚圓滿 從此生智聚
    爲滿福智故 擁護於此經
    能滅一切魔 摧破諸外道
    斷除邪見故 擁護於此經
    帝釋護世王 修羅尋香等
    爲我如被故 當護持是經
    地及虚空中 十方諸天衆
    諸佛加被故 當受持是經
    欲得梵住圓 次第莊嚴體
    及守護衆會 當擁護此經
    色可變爲空 空可變爲色
    無能變於佛 擁護令動搖
爾時護世四天王。倶從座起合掌同聲而白
佛言。世尊我對如來發深重願。於未來世擁
護是經。及諸國王大臣長者一切人民受持
經者。而説偈言
    隨説此經處 及聽法衆會
    我與諸眷屬 皆當守護之
    若有勤受持 及發菩提意
    當於四方面 擁護常不離
爾時釋提桓因爲欲擁護如是經典及持經者
合掌向佛而説偈言
    我聞佛説此 最勝微妙經
    決定成菩提 知佛恩難報
    爲報佛恩故 如諸佛護持
    當守護是經 及護持經者
爾時大梵天王。爲護此經及持經者。合掌
佛。而説偈言
    四禪四無量 諸乘及解脱
    皆從此經出 由具義甚深
    隨有説此經 我捨梵天樂
    往彼而聽受 供養并護持
爾時兜率陀天子。爲護此經及持經者。合掌
向佛而説偈言
    欲往兜率天 次生得解脱
    當受持於此 諸佛所護經
    隨有説此經 我當捨天樂
    住閻浮擁護 爲報諸佛恩
爾時魔王子商主天子。爲護此經及持經者。
合掌向佛而説偈言
    欲竭魔業海 不隨魔所行
    當受持此經 具足甚深義
    我念佛恩故 發勤精進心
    守護於是經 令廣宣流布
爾時魔王波旬。爲護此經及持經者。合掌向
佛而説偈言
    若持此經者 煩惱滅不生
    我不於其人 作障礙留難
    有此勝經處 我當親護持
    令魔不入心 爲念佛恩故
爾時蘇夜摩天王。爲擁護經及持經者。合掌
向佛而説偈言
    佛所有菩提 於此經中説
    若受持經者 已供諸如來
    我持佛此經 爲倶胝天説
    令殷重聽受 發大菩提心
爾時慈氏菩薩。爲欲擁護於此深經及持經
者。合掌向佛而説偈言
    若捨諸眷屬 勤修菩提道
    爲守護此經 不自惜身命
    我承佛神力 親從兜率來
    令如是深經 常廣宣流布
爾時具壽大迦葉波。爲護此經及持經者。合
掌向佛而説偈言
    我昔從世尊 曾聞百千經
    未曾得聞此 如是深妙法
    我今親對佛 受持於此經
    爲諸菩薩故 令廣宣流布
爾時世尊稱讃釋提桓因四大天王大梵天王
兜率天子商主天子及魔波旬菩薩聲聞諸護
經者。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汝等眞是勇猛丈
夫。爲令妙法得久住故。能作如是大獅子吼。
諸善男子當聽我説。若諸衆生修行大乘未
得法忍。以佛神力受持此經精勤修習。次後
佛所即得授記。如是或二或三。不過七佛必
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聲聞乘種
姓衆生得聞此經。於慈氏佛龍華第一聲聞
會中。當爲最上第一聲聞。若縁覺乘種性衆
生。得聞此經受持修習。我涅槃後更不聞法。
必當得成獨覺菩提。佛説此守護國界主陀
羅尼經時。無量無數種種衆生。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無數菩薩住不退地。無數世
界六種震動。日月光明所不能照。幽闇之處
而皆大明。雨衆天花繽紛亂墜。十方國土諸
來菩薩在此會者。爲供養佛及此經故。於菩
提樹道場四面各四由旬。以種種寶衆妙雜
花莊嚴其地。異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
今日得大利益不空而還。得聞於此決定最
勝微妙經典。*唯願世尊釋迦牟尼長延壽命。
願令此經久住不滅。於閻浮提一切國土作
大利益。世尊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國王大臣一切人民受持此經。除諸病苦壽
命長遠。普能利樂一切衆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世
尊。如是決定最勝經典。言詞微妙文字句義
莊嚴圓滿。能令一切菩薩大衆生歡喜心。摧
伏一切諸魔外道。善能任持一切法門。能令
一切衆生歡喜。是能出生一切乘道。隨順趣
入一切如來功徳大海。若有能於如是經典。
精勤宣示一切不空。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
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文殊師利菩薩摩
訶薩言。此經具有一千名字。所謂名爲毘盧
遮那廣大三密甚深一字經。亦名三界最尊
勝經。亦名如來説大悲門。亦名聞如來法不
空得記。亦名如來微妙法藏。亦名如來妙究
竟果。亦名如來微妙法眼。亦名普照諸法寶
炬。亦名能斷一切邪見。亦名顯示諸法平等。
有如是等一千名字。時文殊師利復白佛言。
世尊如是名中雖皆甚深。*唯願如來爲我決
定。説一名字令我奉持。佛言善男子。此經決
定應名守護國界主陀羅尼。以是名字汝當
奉持。所以者何以一千名依此生故。爾時世
尊説此經已。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
等。無量大衆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