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寶雲經 (No. 0658_ 曼陀羅仙譯 ) in Vol. 16

[First] [Prev]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已恐怖悉除心得安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
是。衆生於生死曠野黒闇之中迷失方所。遙
見菩薩火聚而往趣之。到已煩惱怖畏悉得
消除。是名菩薩能令安慰。云何名菩薩利養
與衆共有。譬如大火能令王若王等旃陀羅
男女等悉得火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與
一切衆生王若王等若旃陀羅男女等。以智
慧火消煩惱冰悉令得*熅。是名菩薩利養與
衆共有。云何名菩薩爲人供養。譬如大火刹
利婆羅門城邑聚落悉皆供養。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爲天人阿修羅及魔眷屬。悉皆恭
敬供養如世尊像。是名菩薩爲人供養。云何
名菩薩人不敢輕。譬如有人得一少火以能
燒故心不敢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
一念之善未有大力。天人阿修羅及魔眷屬
無能敢輕者。何以故。是人不久當坐道場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人不敢輕。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譬如大火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猶如虚空。何等爲十。
廣大無礙。寂滅無相。無邊空智。無邊空慧。廣
大如法界。知一切法。相如虚空。一切法不住。
出過一切形相。出過一切思議量數。善男子。
具此十事。是名菩薩猶如虚空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心如虚空。何等爲十。
若心所喜樂亦不著。心不喜樂亦不瞋。於色
聲香味觸亦不著不瞋。乃至於一切法亦不
著不瞋。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四法亦
不著不瞋。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心如
虚空。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猶如滿月。何等
爲十。能使一切衆生得清涼樂。見者愛樂。
能使善法日日漸増。能令惡法日日損減。如
月盛滿。體相勝妙體性清淨。得無上乘。常自
莊嚴。得法喜樂。乘第一乘。有大神通威徳自
在。云何名菩薩能與一切衆生作清涼樂。如
月天子初出之時。悉與衆生清淨快樂。而衆
樂觀心無疲厭。菩薩之月亦復如是。除其煩
惱欝蒸之熱。皆令衆生得清涼樂歡喜愛樂。
是名菩薩能與一切衆生作清涼樂。云何名
菩薩見者愛樂。如月初出衆生喜見利快
樂。菩薩之月亦復如是。初出之時衆生喜見
無不悦樂。諸根寂定如水澄清威儀具足。是
名菩薩見者愛樂。云何名菩薩能使善法日
日増長。如月初出日日圓滿。菩薩之月亦復
如是。從初發心漸漸増長。乃至菩提坐道樹
下功徳滿足。是名菩薩能使善法日日増長。
云何名菩薩能令惡法日日損減。譬如黒月
圓滿光明以漸損減。至月盡時光明悉滅隱
蔽不現。菩薩一切衆惡次第漸滅。乃至菩提
悉皆除盡。是名菩薩能令惡法日日損減。云
何名菩薩如月盛滿。如從月初至盛滿時衆
所瞻仰。刹利婆羅門城邑聚落一切男女無
不稱讃。菩薩之月亦復如是。常爲天人一切
衆生皆悉稱讃。是名菩薩如月盛滿。云何名
菩薩體相清淨。如月天子身相清淨。是本業
果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垢清淨從化
而生。不由父母精氣而生。從法而生。是名菩
薩體相清淨。云何名菩薩得無上乘。如月天
子乘於淨乘照四天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
是。乘於大乘。能使無量百千萬億世界衆生
悉皆照明。是名菩薩得無上乘。云何名菩薩
常自莊嚴。如月天子華鬘顯現。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常以功徳瓔珞而自莊嚴。是名菩
薩常自莊嚴。云何名菩薩得法喜樂。如月天
子遊戲五欲心常樂著。菩薩亦復如是。遊戲
諸法心常喜樂不染五欲。是名菩薩得法喜
樂。云何名菩薩有大神通威徳自在。如月天
子有大威徳。菩薩亦復如是。具諸功徳自在
智慧神通變化隨意無礙。是名菩薩有大神
通。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如月天子
寶雲經卷第二




寳雲經卷第三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如日。何等爲
十。能除無明黒闇。能令信心開敷。能令十方
周匝皆暖。能令善法生長。能令有漏滅沒。能
作照明。能使邪道異見蔽障不現。能令高下
丘坑悉顯。能令善業皆悉得起。能令智者喜
樂愚者増惡。云何名菩薩能除無明黒闇。譬
如日出衆闇皆息。菩薩日出能除衆生無明
之闇譬如日出衆華開敷。菩薩日出應受化
者亦皆開敷。如日出時周匝十方能令使暖。
菩薩日出功徳智慧令十方暖不擾衆生。如
日將出見其明相知有日出。菩薩亦復如是。
以智光明照諸世間。衆生則知菩薩日出。如
日入時諸方昏冥衆物不現。菩薩以智慧光
入諸三昧。煩惱昏冥一切結漏悉滅不現。如
日出時光照閻浮提滅一切闇。菩薩智光亦
能普照。如日出時翳諸小明熒火之光悉不
復現。而日無心翳諸小明法相自爾。菩薩日
出則翳諸異見群邪外道。如日出時於閻浮
提高下好惡悉皆顯現。菩薩日出時。正道邪
道亦各差別。邪謂八邪。正謂八正。如日出時
田夫耕農諸作悉起。菩薩日出。信心衆生普
皆修善。如日出時善人樂見。姦盜衆生悉惡
不喜。菩薩日出賢智樂見。群邪外道一切不
喜。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如日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譬如師子。何等爲十。
無所畏。不畏大衆。去終不還。能師子吼。具足
辯才。樂處林野。在於山窟。摧伏大衆。具勇猛
力。善能守護。善男子。云何無所畏。譬如師子
往還出入無所忌難。何以故。不見與己等故。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周旋往返無所畏難。
何以故。不見與己等故。譬如師子不畏大衆。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諸有大衆欲來講論
不生畏難。心亦不高不下。譬如師子心無怯
弱。臨陣戰鬪而心不退直進不還。菩薩亦爾。
如師子吼飛落走伏。鮫魚龜鼈水性之屬潜
隱水底人畜皆驚。菩薩亦爾。作無我師子
吼。能令一切外道野干著我見者十方驚走。
菩薩不欲令彼生其驚怖。但欲除彼我見心
故。亦爲化餘信心衆生。如師子王勇猛無畏。
遍觀四方心無怯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其行純淨常諦觀察三昧智慧。譬如師子樂
處林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常樂閑獨離
於憒閙。又如師子樂處山窟。菩薩亦爾。樂處
禪定三昧山窟。譬如師子無所結縛。菩薩摩
訶薩亦復如是。已悉遠離結使重擔而行無
染著。譬如師子無有伴黨能摧諸軍衆。菩薩
摩訶薩亦復如是。獨坐道場摧伏魔衆。善男
子。猶如師子近聚落住。能令麞鹿不害苗
稼。菩薩亦爾。隨住方面能令衆魔一切外道
不壞正法。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譬如
師子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善調。何等爲十。
菩提心堅牢。修治菩提。守護諸根。趣向正道。
善持重擔。爲衆生故不辭勞苦。正命自活。能
除諂曲虚妄之説。幻惑悉除。心常正直。善男
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善調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善乘。何等爲十。
雖行禪定恒修空相。雖盡煩惱障而常修道。
善順佛教而無所違。等觀諸法善解法界。心
常自卑如旃陀羅。善除憍慢貢高吾我。見法
決定無有疑悔。善察諸法得決定相。善於正
道不隨他教。善向菩提爲世福田。善男子。具
此十事。是名菩薩善乘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譬如蓮華。何等爲十。
其體清淨。不著於水。不染少惡。戒香具足。修
清淨行。和顏悦色。柔軟不&T057344;。見者皆吉。心
意調熟。生已有想。云何不著。如蓮華生水淤
泥不染。菩薩雖生世間。而不爲世法所著。何
以故。得方便智慧故。猶如蓮華水不能染。菩
薩亦爾。不爲少惡之所染著。如蓮華生處香
氣滿中。菩薩亦爾。隨所生處戒香悉滿。譬
如蓮華隨所住處體性清淨。刹利婆羅門城
邑聚落之所稱讃。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戒
行清潔。天人阿修羅夜叉乾闥婆迦樓羅緊
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之所稱讃。常爲諸
佛之所護念。如蓮華開敷衆皆愛樂。菩薩摩
訶薩亦復如是。和顏悦色諸根清淨。譬如蓮
華柔軟不&T057344;。菩薩如是。體性柔軟言無麁獷。
譬如蓮華常是吉相。乃至夢中亦名爲吉。有
義有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是吉。究
竟必得證一切智。以是義故名一切吉。譬如
蓮華未開敷時不名具足。華既開敷則名清
淨一切具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慧覺開
敷是名爲佛。如蓮華開敷能令眼見快樂。香
氣充滿身觸柔軟。心得喜悦則意受樂。菩薩
摩訶薩亦復如是。智慧成熟慧光明相。能
令見時眼得清淨。聞時耳得清淨。戒香遠聞
鼻得清淨。觸身供養身得清淨。思惟功徳意
得清淨。蓮華生時生已有想。佛及菩薩四天
王等。若見菩薩出時亦皆守護生已有想。善
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譬如蓮華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勝大心。何等爲
十。滿足諸波羅蜜故名勝大心。滿足一切佛
法故名勝大心。化一切衆生故名勝大心。成
佛道樹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勝大
心。初成正覺轉於法輪。若沙門婆羅門若人
若天魔梵所不能轉。及餘世間亦不能轉。而
我當轉故名勝大心。菩薩爲欲利益衆生。不
但於此世界。乃至無量無邊世界。悉以正法
攝取衆生故名勝大心。菩薩以智慧船爲欲
度此生死大海流轉衆生故名勝大心。衆生
無救無依無舍無主。我當親友爲作歸依舍
宅故名勝大心。欲示如來威徳自在。我當爲
作佛師子吼。我當遊戲佛之神通。欲現龍象
威儀視不迴顧。欲使天人一切衆生無與等
者。若魔與梵沙門婆羅門及阿修羅無與等
者故名勝大心。佛大威徳所化度者我欲度
之。非凡小行非麁弊行非是難行非下劣行
故名勝大心。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最
勝大心。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清淨心。何
等爲十。體性具足。體性不動。體性質直。無虚
僞相。除諸惡行。不發聲聞心。不發辟支佛心。
不自爲己結使垢障而修功徳。少恩尚憶況
復大恩而不念報。施恩於人而不自恃。言行
相應終不謬失。不隱己過不譏他短。菩薩終
不外現軟語而心懷恨。亦不顰蹙瞋色卒暴
令惱衆生。自無諍心亦不令他而起於諍。不
作兩舌破壞鬪亂於人。身常恭敬所言眞實。
言行相稱作業皆善。於如來法不説過惡。云
何不説過惡。菩薩發菩提心。剃除鬚髮被著
法服。如來法中而得出家。不畏王故出家。不
畏王臣故出家。不作盜賊故出家。不負債故
出家。不怖畏故出家。不爲邪命故出家。信心
故出家。得出家已恒求善法。親近善友隨順
善友。於善知識所聽受善法。聞法修行心不
憍慢。終不顛倒妄取於法。爲除顛倒令入正
道。入正道已便得正見。得正見已去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不遠。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
菩薩清淨心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深信不疑。何等爲
十。信如來身密。信如來口密。信如來意密。信
諸菩薩所行。信菩提法。信於諸佛隨所起
作皆令滿足。信諸佛出生。信諸佛一乘。信諸
佛深遠音聲。信諸佛隨應衆生説法。云何信
如來身密。信如來法身。信如來寂滅。信如來
無等無量身。信如來堅固身。信如來不壞身。
信如來金剛身。從如實生。信知不虚誑亦不
生疑惑。是名信如來身密。又復思惟。聞如來
口密。現前受記。密受記。未發心受記。初發心
受記。信諸佛常以四依説法。信諸佛知無失。
信諸佛口無失。信諸佛如上所説言不虚妄。
何以故。諸佛已盡一切過故。離一切垢故。除
一切塵無一切熱。盡諸結業自在無礙。心常
寂滅不濁不穢澄潔清淨。若使如來有身口
過則無是處。如實不虚不妄。決了此處不生
疑惑。是名信如來口密。菩薩又作是念。聞如
來意密。心有所作皆隨智慧。聲聞縁覺一切
菩薩則不能了。唯除如來欲使知者。何以故。
如來智海甚深難度不思議故。超過一切心
意表故。無量無邊與虚空界等。出過一切外
道占相卜筮咒術所知。心常如實無有虚妄。
復聞菩薩爲衆生故所作事業。不生疲厭不
生驚畏。志力堅實荷負重擔。能生大欲滿足
諸波羅蜜。一切佛法以漸而滿。其心無礙無
與等者。堅固精進堅固莊嚴。堅固智慧堅固
誓願。不動誓願無等誓願。何以故。稱菩提相
故。以漸増廣乃至滿足。如實知之無有虚妄
心無疑惑。云何能修信不疑。作是念。從初發
心乃至坐於道場。得無障無礙。遍知一切法
明了無翳。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足智
漏盡智。於一刹那頃悉知三世。以如是智觀
衆生界。見衆生身業不善口業不善意業不
善。誹謗賢聖起大邪見。亦知作邪見因縁身
壞命終墮大地獄。觀如是衆生身業修善口
業修善意業修善。不謗賢聖正見成就。以是
因縁身壞命終生於天上。如是觀諸衆生善
惡差別而作是念。我本修菩薩道時發大誓
願。若我自成菩提。亦使他成。我誓願滿足。言
行眞實無有虚妄。而於此處亦無疑惑。我聞
如來唯有一乘。此事眞實而不顛倒無有虚
妄。何以故。譬如閻浮提多諸小渚。是諸小渚
皆依閻浮提住。亦同名閻浮提。如來一乘亦
復如是。一切諸乘皆出大乘。是故一乘名如
來大乘。亦於此中不生疑惑如實而知。是以
菩薩信如來乘。亦曾聞如來種種説法種種
修多羅無不眞實。何以故。如來隨所化衆生。
隨問何法稱彼而答。然於此處如實能知信
受不疑。曾聞諸佛深遠妙聲此事眞實心無
所惑。何以故。諸天以少修福尚得深妙柔軟
聲。況復如來具足無量百千萬億功徳。深
信此處不生疑惑。是名菩薩信於如來深遠
之聲。又信如來能以一音演説諸法。隨其類
根悉除疑惑。而諸衆生皆謂。世尊獨爲己説。
佛以一音演説諸法。衆生隨類亦各信解。非
作想亦非不作想。如實而知無有虚妄。能於
此處不生疑惑。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
深信不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譬如大海。何等爲十。
是大寶藏。深遠難度。廣大無量。次第漸深。不
與煩惱同處而宿。寂滅一相。衆流競注皆悉
容受。潮不失時。能爲他人作歸依處。而無竭
盡。云何菩薩是大寶藏。亦如大海一切衆寶
皆出其中。閻浮提人悉來競取不能令減。菩
薩亦爾。猶如寶藏。無邊衆生悉以信心修菩
薩行。功徳寶藏亦復不減。是名菩薩如大寶
藏。譬如大海深廣難度。菩薩亦復如是。智慧
法海。一切衆魔及諸外道無能度者。是名菩
薩深廣難度。譬如大海廣大無邊。菩薩亦爾。
功徳智慧廣大無邊。是名菩薩猶如大海深
廣無邊。譬如大海次第漸深。菩薩摩訶薩。成
一切智以漸轉深。是名菩薩猶如大海以漸
轉深。譬如大海不宿死尸。何以故。海法爾故。
菩薩法海一切結漏煩惱死尸及惡知識亦不
同宿何以故。菩薩法爾故。譬如大海衆流注
中皆同一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白淨善
業無量一切功徳到種智海。亦同一味等無
差別。譬如大海能容百千衆流。然其大海不
増不減。菩薩亦爾。聽受一切佛法。亦爲衆生
分別解説而無増減。是名菩薩猶如大海不
増不減。云何譬如大海潮不過限。菩薩亦復
如是。於所應成熟衆生亦不過限。猶如大海
一切大身衆生依止窟宅。菩薩摩訶薩亦復
如是。爲一切大心衆生作依止窟宅。是名菩
薩猶如大海依止窟宅。譬如大海無有窮盡。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爲一切衆生如應説
法亦無窮盡。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譬
如大海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微細智。何等爲十。
善知出要。善知出要法。善知一切法等同一
相。善知一切法如幻相。善知一切法相。善
知甚深十二因縁。善知諸業不可思議。善知
一切法義。善知如實義。善知如實智。善男子。
云何名菩薩善知出要法。菩薩能以智慧觀
察一切衆生貪瞋熾然愚癡闇冥。思惟如是。
衆生云何出要。觀察等同一相。知一切法如
幻相。如實知一切法。能度甚深因縁。能知業
不可思議。知一切諸法無相。而知種種諸業。
能知縁起及諸業相。以如是微細智故。於諸
佛所説法悉了其義。以解義故所見眞實。以
見眞實故便能度脱衆生生死。善男子。具此
十事。是名菩薩微細智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得隨應辯。何等爲十。
佛如是説一切諸法無我無衆生無壽命無人
作者無知者無見者。一切諸法悉如是相。
一切法空。一切法虚妄欺誑無主。一切法妄
想無實。皆從因縁起。善男子。具此十事。是
名菩薩隨應辯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辭辯。何等爲十。
言論無滯。語無竭盡。言辭柔潤。悦澤無窮。不
懼大衆。辭不卑小。辭無畏忌。辭無與等者。
言不爲他所惡。言雖無量而不離四依義。善
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辭辯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淨辯。何等爲十。
無謇吃。辭無恐畏。辭不卑劣。辭不麁高。
義不卑小。辭無闕短。其聲清徹。聲無闕短。言
則應時無有漏失。辯不麁獷。云何名菩薩得
不謇吃辯。以無大衆威徳畏故言不蹇吃。云
何名菩薩得不恐怖辯。以體性正直故無所
忌。云何名菩薩得不卑劣辯。以何因故。菩
薩處於大衆猶如師子無所忌難。云何名菩
薩辭不麁高。以何因故除結使故。善男子。有
煩惱故辭必麁高。云何名菩薩義不卑小。以
何因故善得法故。已深解法其義明了。云何
名菩薩辭無闕短。以何因故善解諸論故。若
解論鮮少則言辯有闕。云何名菩薩聲無闕
短。何以故。菩薩悉解一切諸音聲故。云何名
菩薩知時而語。若應前語不著於後。若應後
語亦不著前。何以故。菩薩善知時故。云何名
菩薩辯不麁獷。非所喜者則不爲説。何以故。
一切口過由諸結習。以斷惡故所言柔軟。菩
薩摩訶薩無不了辯。何以故。菩薩諸根已悉
利故。善男子。諸根闇鈍故有不了辯。利則不
爾。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淨辯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樂説辯。何等爲十。
愛語。不顰蹙語。義語。法語。等語。不自高語。
不輕他語。不染語。不惱觸語。種種言辯。善男
子。菩薩愛語。能令衆生心生喜樂。和顏
悦色咸使安慰。菩薩義辯能以美語令衆悦
樂。菩薩法辯教授利益。菩薩等辯常以等心
爲衆生説法。能令一切悉皆喜悦。菩薩
自高説法。除諸憍慢自是心故。菩薩同事説
法。悦衆生故。菩薩不輕他説法。心能專一故。
菩薩不染語。堅持淨戒悦衆生故。菩薩不惱
觸語。以忍辱力悦衆生故。菩薩種種言辯。能
以樂説悦衆生故。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
薩樂説之辯。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善
説法。能令衆生信受。何等爲十。堪任法器者
而爲説法。稱其根性而爲説法。不爲譏呵者
説法。不爲外道異見者説法。不爲憍慢無誠
心者説法。不爲無信心者説法。不爲諂
僞者説法。不爲求活命者説法。不爲求利養
慳貪嫉妬者説法。不爲顛狂愚癡聾唖者説
法。善男子。菩薩以何因故不作法慳。己所
得法悉與衆生令他信解。不爲師匠祕而不
説。菩薩終不於衆生起不慈愍心。亦不外於
衆生。但不任法器者則入捨心。除蓋障菩薩
白佛言。世尊。而此衆生若不爲説者當爲誰
説。佛言。有信心者我當爲説。善根成熟堪
任法器者當爲説之。於過去佛種諸善根。心
不諂曲無虚僞者。亦非幻惑詐現威儀者。不
求名聞爲利養者。常爲善知識之所守護者。
有智聞之能隨信解者。諸根利者。聞法能行
勤精進者。能隨順佛教者。若有如是善男子
等。諸佛菩薩而爲説法。善男子。具此十事。是
名菩薩善能説法。令衆生信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説法法師。何等
爲十。修集佛法而能説法。亦不見法而能修
*集。亦不見法能斷結使而爲説法。亦不見所
斷結使。亦不見法厭惡離欲寂滅。作如是説。
法亦不得厭惡。亦不得離欲。亦不得寂滅相。
得須陀洹果説法。不見有須陀洹相。得斯陀
含果説法。不見有斯陀含相。得阿那含果説
法。不見有阿那含相。得阿羅漢果説法。不見
有阿羅漢相。得辟支佛果説法。不見有辟支
佛相。斷除著我説法。亦不見我不見著。見業
果報説法。亦不見業果報相。何以故。菩薩觀
諸假名不必依法。名中無法法中無名。但以
世俗假設名字流布世間。世諦故而有假名。
於第一義諦觀之則無。悉是虚妄誑惑凡夫。
善男子。具此十事。名菩薩説法法師。善男
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堅法。何等爲十。菩薩
摩訶薩。雖觀色眞實而不壞色相。觀受想行
識眞實亦不壞受想行識相。菩薩雖觀欲界
眞實而不壞欲界相。雖觀色界眞實而不壞
色界相。雖觀無色界眞實而不壞無色界相。
雖觀諸法眞實而不壞諸法相。雖觀諸法眞
實而不壞於假名衆生。雖觀法虚寂而不畢
竟墮於斷見。雖觀諸法眞實而不壞於正道。
菩薩以巧方便智。善知有無而不取相。善
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堅法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善知法界。何等爲十。
有慧依善知識。能勤精進。遠離陰蓋。清淨恭
敬。多習空觀。除著諸見。趣向於道。所見眞
寶。善男子。菩薩有慧習近善知識。見善知
識愛敬喜悦。於善知識生世尊想。依善知識
住。因善知識故得勤精進。因善知識故能除
一切惡法。雖滿足一切善法。而勤精進不惓
除滅陰蓋。已無蓋障故而勤修道。得身口意
業清淨除諸習惡。得清淨故能恭敬供養。得
恭敬供養故而得空觀。修空觀故除諸假名。
除諸假名故能向正道。向正道故能見眞實。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爲見眞實。
佛即答言。所見不虚名爲眞實。除蓋障菩薩
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眞實。佛復答言。不虚妄
法名爲眞實。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
名爲不虚妄。佛即答言。如實非不如實名不
虚妄。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爲如
實。佛即答言。此法惟可心知難以口説。非
是文字所能宣釋。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
云何法相離於文字。言語道斷出過一切心
所行處。離諸戲論無造無作亦無彼此。非籌
量計挍之所能及。亦非相貌。過於一切凡愚所
見。出過魔界。出過一切結使處所。出過一切
心意識表。不住寂滅賢聖處所。而諸賢聖之
所證知。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則名爲究竟
如實。是一切智所説。不思議境界不二境界。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如實相云何證
云何見。佛告。善男子。出世間智。乃能證見自
得此法。除蓋障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法體
性究竟清淨非染汚法。是澄靜法微妙最勝
法。常住不動非敗壞法。有佛無佛法性常爾。
菩薩摩訶薩。精勤修行難行苦行。百千萬億
難行苦行。爲得此法安立衆生。除蓋障菩薩
復白佛言。世尊。如是名以聞慧聞以思慧思
身得證不。佛言。善男子。不爾。何以故。以智
慧觀如實法而身得證。除蓋障菩薩白佛言。
世尊。不從聞慧聞思慧思身得證耶。佛言。善
男子。不也。不以聞思慧故身能得證。善男
子。汝今諦聽我當説喩。善男子。譬如春末盛
熱。大曠野中有人從東來欲向西。有人從西
來欲東過。從西來者爲熱所逼。語彼人言。我
今爲熱所逼極甚渇乏。示我道路何處當有
清涼池泉可止渇乏。東方來人。善知塗徑
善知道相。即答彼云。道中有好清冷美水無
諸醎苦。我以於彼洗浴飮飽得來至此。善男
子。汝欲趣彼其路衆多。去此不遠便有二道。
一者是左道。二者是右道。汝今當從右道而
往棄其左道。去此不久。當見叢林欝茂清涼。
此叢林中多妙池泉衆流美味。可以洗浴飮
除渇乏。佛言。善男子。彼渇乏者。聞水思惟
時。得已止渇不。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不也
世尊。雖聞清涼而身未證知。佛言。善男子。此
亦如是。不以聞思慧等便能證知實相之法。
大曠野者譬如生死。渇乏之人是具縛凡夫。
煩惱熱逼便生愛渇。善知道者譬如菩薩善
知一切智道。能飮水者譬如善得法味。洗浴
清涼譬如身證。澄清淨潔無諸醎苦譬如實
法。善男子。汝今善聽我更説喩。假使如來
住閻浮提。若壽一劫説須陀味。香氣勝妙甘
美清淨。食時受樂悉皆讃歎其味無比。若使
有人雖見其色。而未食者已得味不。除蓋障
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我今爲
汝復更説喩。譬如有人曾食美果。於未得者
前。讃歎此果色香味具。彼人聞説是果時。已
知彼果色香味不。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不也
世尊。佛言。善男子。凡夫愚人亦復如是。不以
聞思中慧便能證知眞實法相。除蓋障菩薩
白佛言。世尊。今爲我故快説此喩。若得聞者
不久亦當獲得法利。何以故。若聞此法必證
阿鞞跋致。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即
答言。如汝所説。聞此法者必證阿鞞跋致。當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具此十事。
是名菩薩善知法界◎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善住空處。何等
爲十。善知力空。善知無畏空。善知不共法空。
善知戒聚空。善知定聚空。善知慧聚空。善知
解脱聚空。善知解脱知見聚空。善知空空。善
知實諦空。雖知於空而不取空相。不作空見
不依止空。不以此空因縁相貌墮於斷見。善
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善住空處。善男子。
*菩薩復有十法名住無相。何等爲十。除外
相。除内*相。除戲論*相。除一切計有*相。除
一切境界*相。除一切擧動*相。除一切趣向
處所*相。除一切造作*相。除一切識*相。除
一切識所縁*相。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
若諸菩薩。已能如是住於無相者。佛住無相
當復云何。佛即答言。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何
以故。非智思量故。若欲思者心則狂亂。一切
衆生盡共度量。不能知於如來此彼岸事。何
以故。如來境界深遠不可思議。猶如虚空。出
過一切諸數量表。取著見者心常顛倒故。非
算數之所思計。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
欲有疑問唯願聽許。善男子。隨汝意問。吾今
當爲分別解説。一切諸佛亦悉聽許。除蓋障
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著我所非智人法。世尊。
是大法主。云何當得而自稱譽。佛言。善哉善
哉。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爲説之。除蓋障菩薩
白佛言。唯然世尊。諸佛如來不以憍慢而自
稱譽。不爲利養不爲名聞。不爲使他知。不虚
妄自稱。不諂曲欺僞。何以故。但爲利益一切
衆生。令得安樂修行法故。何以故。欲令衆生
於如來所深生信敬。心甚歡喜堪爲法器者
使長夜安隱獲得善利常受快樂。乃至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
尊。衆生豈不知。如來是天中尊自在法王。佛
言。善男子。不知。何以故。下劣衆生業行卑
漏。少智少信。常爲不善諸惡所持。不知如來
有大威徳。爲如此等。是以如來自稱實徳。
令彼衆生信受修行。善男子。譬如醫師善知
醫法。醫所住處多諸病苦。更無餘醫能療治
者。是諸人等不知此醫有大威徳。是時良醫
觀諸病者。不識方藥亦復不知所不應食。爾
時良醫起大慈悲。我當療治除其病苦。爾時
良醫於衆人前。自歎己徳而作是言。我善知
是病及知病因。善知藥病隨應而授。爾時衆
生於良醫所心生信敬。以信心故便即依憑。
爾時良醫以若干種藥隨授而與。諸人服已
病悉除愈。善男子。爾時彼醫是自稱譽不。除
蓋障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如
來世尊如大醫王。能治衆生煩惱之病。亦知
煩惱所因起處。以大法藥而普與之。衆生愚
癡爲煩惱所覆。不知如來是大醫王。如來處
處於衆生前常自歎説。爾時衆生便生信敬
歸依如來。聖主世尊猶如醫王。以大法藥能
滅衆生煩惱之病。云何名爲是大法藥。貪欲
者以不淨治。瞋恚者以慈心治。愚癡者以因
縁法治。如是等無量法藥。悉能對治諸煩
惱病。善男子。如來見有如是無量利故而自
讃歎。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住於無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無願。何等爲
十。雖行布施不依布施而有願求。雖持禁戒
亦不依禁戒而有願求。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亦復如是。雖依三界而不願求三界相。雖求
菩提而不取菩提相。雖行正道而不取正
道相。雖求涅槃而不取涅槃相。何以故。菩薩
離一切願求相故。雖行一切佛法。而心常無
所願求。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無願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修慈無量。何等爲
十。不作方所慈。不隨所親慈。常行法慈。依定
修慈。不爲離瞋修慈。恒爲利益一切衆生而
起於慈。常爲衆生修等之慈。不爲離惱害修
慈。遍於十方普皆修慈。出世間修慈。具此
十事。是名菩薩修慈無量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悲無量。何等爲
十。見衆生無依無救無怙爲苦所惱。菩薩
發菩提心。得如法修行。獲得法已利益衆生。
於貪衆生教令布施。破戒衆生教修持戒。惱
害衆生教修忍辱。懈怠衆生教修精進。亂心
衆生教修禪定。愚癡衆生教修智慧。若見剛
強諸惡衆生不受教者。而菩薩心亦不退沒。
雖爲衆生久受諸苦。志必濟彼無有疲厭。善
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修悲無量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喜無量。何等爲
十。見諸衆生於生死熾然。得離三有虚僞之
主而生歡喜。斷絶生死震動來往結業之索
生歡喜心。見生死海中魔竭惡覺水羅刹難。
今得遠離生死大海如是衆難生歡喜心。傾
倒魔幢生歡喜心。以智金剛摧結使山令無
塵末生歡喜心。我今自得止息。亦令他得止
息生歡喜心。我今自於生死長眠境界心得
覺悟。而諸衆生爲愛所縛無明所盲。亦當令
彼悉得覺悟生歡喜心。我今自得解脱。離諸
惡趣嶮難之處。亦當度脱諸墮惡趣嶮難之
者生歡喜心。於生死曠野六趣嶮路。獨行無
侶周迴往返。不善知道不識方所。我*今得知
正道識於方所生歡喜心。我今得近一切智
城隣於佛坐生歡喜心。善男子。具此十事。是
名菩薩喜心無量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捨無量。何等爲
十。眼見好色而無染著入於捨心。耳聞聲鼻
嗅香舌甞味身觸細滑意知諸法。如是五塵
不取其相。亦不惱逼常行捨心。苦苦行苦壞
苦。於此三受心無増減。而不惱逼常行捨心。
所作已辦盡諸有結常行捨心。菩薩作是思
惟。我欲度之彼已自度常行捨心。善男子。具
此十事。是名菩薩捨心無量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遊戲神通。何等爲
十。現捨壽。現受生。現爲童子種種戲笑。現
作出家。現作苦行。現向菩提樹。現降魔勞怨。
現樂寂靜。現轉法輪。現入涅槃。除蓋障菩薩
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縁。現兜率陀天捨壽。
乃至現入涅槃。佛答言。兜率陀天染著五欲
多生常想見。菩薩於一切衆生中最上最勝。
不染五欲而身終沒。能破衆生常想之病。得
無常想心不放逸。兜率陀天多諸放逸。不生
恭敬信樂之心。染著愛欲不受正法。長夜
戲自恣娯樂。是以菩薩。爲欲除彼放逸心故
示現捨壽。爾時衆生見菩薩捨壽。皆除放逸
生厭離心。除放逸故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菩薩現處母胎多有異相。亦令衆生
信受其化。雖處母胎爲衆説法。皆得阿毘跋
致。疾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衆生。見
菩薩嬰孩時善根得熟。菩薩爲此衆生得成
熟善根故現處嬰孩。若有衆生。見菩薩出家
善根増長。菩薩便爲是等捨家出家。若有衆
生志著麁弊。菩薩現作苦行而成熟之。天龍
夜叉乾闥婆。應見苦行成熟者。即爲現之而
使成熟。亦爲調伏諸外道等。無量衆生長夜
發願。菩薩疾趣菩提樹我當隨逐。爾時菩薩
即便現趣菩提樹下。時是衆生得阿毘跋致。
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爲衆生
憍慢貢高自恃勢力。菩薩爲欲破彼憍慢心
故現坐道場摧伏魔怨令使信伏。菩薩爲樂
寂靜衆生増長善根故現坐道場。菩薩坐道
場時。能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聲悉皆不
現。三千大千世界即便寂靜。令樂寂靜者生
希有想。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令
衆生悉得寂靜。又有衆生自謂大師。作一切
智想。不知出要道。不識出世法。亦不知現生
後報。爲欲摧伏如此衆生故。見堪任法器成
熟衆生。爲是等故現成無上三菩提道。詣波
㮈三轉四諦法輪。又有衆生應現涅槃而
成熟者。爲欲成熟彼衆生故現入涅槃。菩薩
以如是縁如是義故。現坐道場乃至現入涅
槃。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遊戲神通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離八難。何等爲
十。離惡業不善。如來所制禁戒終不毀犯除
貪嫉。於過去佛所種諸善根。恒修福業智慧
具足。善知方便善知發願。多厭惡心能勤精
進。菩薩不造惡業而入地獄。雖處地獄終不
受於地獄苦報。所不喜者亦不能惱。雖墮地
獄而不久處。亦復不生惱害之心。菩薩志性
調柔恒修十善。以十善故不墮地獄。菩薩不
毀佛戒墮畜生中。雖現畜生而不受於畜生
之苦。菩薩不起貪嫉墮餓鬼中。雖現餓鬼而
不受於餓鬼之苦。菩薩終不生邪見家。雖生
邪見處必遇善知識。何以故。己於過去修諸
善故。亦於過去佛久植善根故。常生正見家
具善因縁。具善因縁故功徳増廣。菩薩終不
諸根毀缺。若根減少不任法器。菩薩積徳久
遠修福不倦。於諸形像塔寺及法僧中。處處
修福心常不懈。以常修故諸根具足無有闕
少堪爲法器。菩薩終不生邊地愚騃聾唖諸
惡之處。譬如白羊愚癡無智。而不能識善惡
義趣。不任法器。亦復不識沙門婆羅門。菩薩
生於中國聰慧利根有大智見。又心信樂親
近有智。而於善惡善知分別堪爲法器。深信
沙門婆羅門。何以故。菩薩本修智慧力故。菩
薩不生長壽天。若生長壽天。不覩佛出世。遠
離道果。不能成熟衆生。是故菩薩生於欲界
佛出世時。必當遭遇能化衆生。以何因縁善
方便故。菩薩終不生於無佛世界。亦不生於
不聞法處。乃至不生無衆僧可供養處。菩薩
生處必遇三寶。何以故。本誓願力故。菩薩生
處必有厭惡。心不憍慢而自貢高。若聞八難
諸惡之處。必生厭離心不喜樂。勤修精進具
諸善法除滅惡法。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
菩薩離於八難
寶雲經卷第三



寶雲經卷第四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法。名不忘失
菩提之心。何等爲十。心無諂僞亦無幻惑。心
吉實澄清淨白。於佛法僧終不生疑。受
持佛法者亦不生疑。不生師想而悋於法。除
却法慳終不作滅佛法因縁。言行相應終不
虚妄受持大乘。若見受持者常能恭敬。於摩
訶衍以漸深入。於説法者生於佛想生善知
識想。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常不忘失
菩提之心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能識宿命。何等爲十。
曾多恭敬供養諸佛。受持諸佛法。能淨持戒。
除諸疑悔除諸蓋障。多歡喜心樂於禪定。常
受化生得不妄識。供養佛者恒於正法常生
恭敬。受持正法者亦常恭敬。以是因縁能受
持法。讀誦書寫廣爲人説。不惜身命專爲正
法。淨修戒行身口意業悉皆清淨。以戒清淨
故心無疑悔。淨持戒故無有蓋障。無蓋障故
心得歡喜。心歡喜故得修禪定。得修禪定故
生處清淨。生處清淨故便得化生。得化生故
得不*妄識。得不妄識故便得宿命。得宿命
故能知一身二身。乃至知百千身。善男子。具
此十事。是名菩薩得宿命智。善男子。菩薩復
有十法。得不離善知識。何等爲十。得不離値
佛若聞佛若憶佛。得不離常聞法。得不離常
供養僧。得不離諸佛菩薩禮拜問訊恭敬合
掌供養等。得不離多聞人値説法人。得不離
聞諸波羅蜜。得不離聞諸道品覺意之法。得
不離聞三解脱門。得不離聞四梵當。得不離
聞一切種智。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得
不離善知識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得遠離惡知識。何等
爲十。遠離破戒惡知識。遠離破正見者。遠離
壞威儀者。遠離邪命者。遠離樂世俗言説多
憒閙者。遠離多懈怠者。遠離樂著生死者。遠
離背菩提者。遠離在家之衆。遠離一切結使。
菩薩雖樂遠離如是等事終不生惱害。亦不
生輕毀之心。菩薩作如是念。我曾聞佛説衆
生性欲相染。以習近故多有所壞。是故我應
一切遠離。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遠離
惡知識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得如來法身。何等爲
十。等身無二身。清淨無盡身久習善身。法
身。非算數籌量甚深之身。不思議身。寂滅
身。虚空身。智身。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
薩得如來法身。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菩
薩何時當得如來法身滿答言善男子。初地
菩薩得等身。何以故。初地菩薩除一切惡身。
與諸菩薩同是名等身。二地菩薩得清淨身。
以持戒清淨故。三地菩薩得無盡身。付除瞋
惱害故。四地菩薩得久積一切善身。以修
一切佛法故。五地菩薩得於法身。以禪定力
知一切佛法故。六地菩薩非世間算數籌量
所不能知身。以深遠故。七地菩薩得不思議
身以善方便故。八地菩薩得寂滅身善除調
戲盡一切煩惱故。九地菩薩得虚空身。得無
礙身遍虚空故。十地菩薩得妙智身。何以
故。遍知一切菩薩諸地法故。除蓋障菩薩白
佛言。世尊。菩薩法身。如來法身無差別耶。佛
言。身無差別但功徳有異。除蓋障菩薩白佛
言。世尊。云何身無差別功徳有異。佛言。身名
無異。何以故。身口一相故。而功徳相各有
差別。云何身中別見功徳相。佛言。善男子。我
今爲汝説喩以釋此義。譬如摩尼珠皆同名
摩尼。此珠名雖是一。若瑩磨治飾光則明顯
心意悦樂。譬如如來身不瑩治者猶如菩薩
身。如來身摩尼寶。菩薩身摩尼寶如實無異。
然如來摩尼寶。菩薩摩尼寶。然其光明色相
各異。何以故。如來身摩尼寶無量。滿衆生
界滿虚空界。清淨離一切塵垢。菩薩身摩尼
寶有限。不能滿虚空界。何以故。有垢障故。善
男子。譬如月初至十五日名盛滿月。後十五
日亦名爲月。乃至月盡皆名爲月。雖月名
同。而明不如十五日月盛然月。法爾而如來
身菩薩之身倶名爲月。如月名同而實亦
同。然光明照曜菩薩如來而各不同。菩薩之
身光明照曜。不及如來其光熾盛。譬如月末
時月月初之月不可相比。善男子。以是故。如
來身菩薩身。二身雖同功徳有別。善男子。菩
薩復有十法。名金剛不壞身。何等爲十。貪欲
瞋恚愚癡不能壞。惱害憍慢著我自恃見顛
倒不能壞。世八法不能壞。惡道不能壞。一切
苦不能壞。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能壞。一切
外道異見不能壞。一切魔天及魔眷屬不能
壞。一切聲聞辟支佛不能壞。一切欲界不能
壞。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金剛不壞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大商主。何等爲十。
能使商人隨順言教。能使商人供養恭敬。能
作引導不畏諸難。能爲衆人作依憑處。能
人依。常得活命。豐饒資糧。多諸珍寶。心無
止足。常爲前導得至一切種智大城善男子。
云何名菩薩能使商人隨順言教。譬如商主
善導衆商若有所説皆悉隨從。菩薩亦爾。善
化衆生能令一切悉皆隨從。譬如商主爲諸
商人恭敬供養。菩薩商主亦復如是。學無學
人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人非人
等。亦皆悉來恭敬供養。譬如商主善於曠野
賊難之處。能令衆伴安隱得過。菩薩商主亦
復如是。於生死曠野煩惱賊處能將諸人安
隱得過。譬如商主能將諸人。出於曠野令濟
身命。菩薩亦復如是。令諸外道鉢羅婆殖尼
乾陀等。於生死曠野將導使出濟其躯命。或
有王者大臣官屬及諸衆生樂生死者。亦依
菩薩大商主故悉得全濟。如大商主善備資
糧所須珍寶。能將衆人過險道已便得安
隱乃到大城。菩薩商主亦復如是。欲至佛所
多共衆伴。經歴生死險遠曠野到彼岸城。當
修功徳以自莊嚴。禪定解脱悉令具足。菩薩
商主。欲至一切種智大城。具一切佛法功徳
珍寶。譬如商主集諸珍寶無有止足。菩薩亦
爾。集法財寶無有厭足。譬如商主善導衆商。
聰慧最勝財産巨富。所有言説衆悉奉用。菩
薩商主亦復如是。爲衆導首功徳無量。於法
自在所言無二。善能將導超過險路至彼大
城。菩薩商主亦復如是。將導諸衆生。超生
死險。能到涅槃種智大城。善男子。具此十事。
是名菩薩爲大商主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善知道。何等爲十。
知於平道。知險惡處。知安隱道。知不安隱處。
知諸奇道。知諸道處。知止住處所。知於道
相。知道曲直。知道出要。善男子。具此十事。
是名菩薩善知於道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知道不顛倒。何等爲
十。應示大乘道度者。即示大乘道不示聲聞
道。應示聲聞道度者。即示聲聞道不示大乘
道。應示一切種智道得度者。即示一切種智
道不示聲聞道。應示縁覺道得度者。即示縁
覺道不示一切種智道。著我見衆生不爲説
空無我。不著我見者不爲説苦無常無我。著
二邊者不爲説中道。著中道者不爲説二邊。
失心狂亂者不爲説奢摩他毘婆奢那。著邪
道者爲説正道。令離結使棘刺之屬。善男子。
具此十事。是名菩薩不顛倒道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常在禪定。何等
爲十。觀身身念處。觀受受念處。觀心心念處。
觀法法念處。阿練若處攝心而行。觀於五欲
攝心而行。於村里營舍城邑聚落國土方所
攝心而行。於名聞利養攝心而行。於如來所
制禁戒攝心而行。諸於煩惱起瞋恚處及心
諂曲攝心而行。云何觀身念處攝心而行。以
正智慧選擇諸惡除去不善。從足至頂乃至
腦膜。觀察諸分無我我所。念念不住是敗壞
法。筋脈所纒臭穢可惡純集惡色。如是觀察。
横生身想我所之想。以是因縁以是相貌。諦
觀身相心得自在。云何觀受念處。菩薩作是
念。觀察一切諸受悉皆是苦。凡夫愚人倒生
樂想。愚癡無智不識苦樂。賢聖之人悉觀是
苦。勤修方便斷除是苦。亦教餘衆生如是觀
受。不憎不愛斷於諸受。云何觀心意止觀心。
無常而作常想。苦作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
想。心甚猨猴如風動搖。念念不住速疾變異。
是結使根本惡道之源。常生諂曲爲煩惱主。
亦是貪欲瞋恚愚癡因縁。是一切法宗主工
匠心爲前道。心從縁起悉知諸法。心如畫師
畫一切像而心不知。心集諸業善惡所由。心
如循環如旋火輪。心如火種然三有薪。心能
生物猶如大水。觀察之者。當知心相是大患
本。不令是心而得自在。若能於心得自在者。
於一切法亦得自在。云何觀法念處。不善之
法如實而知貪欲瞋恚愚癡及所依起一切惡
法能修對治貪瞋癡等。斷除不善觀諸善法
心樂隨順。繋心專念順行諸善。亦教他人同
己所觀。云何觀於五欲攝心修行。於五欲中
不生喜樂亦不憎惡。於色聲香味觸。亦不生
愛亦不憎惡。於此無體相法生憎愛心。便同
愚癡凡夫嬰孩不善之者。又世尊説。若於法
生愛樂亦生染著。若生染著便成愚癡。若生
愚癡便是不識善惡。以是因縁墮於惡道。是
故於此空法不應憎惡。若憎惡者名不堪忍。
若不堪忍則増長恚心。爲阿耆梨之所呵
責。亦爲同梵行者之所譏嫌。如是觀察五欲
修行正念。心不染著亦不憎惡。亦教他人作
如是觀。云何名阿練若處。攝心離亂如法修
行名阿練若處。名爲無諍住處。亦名寂滅住
處。此阿練若處。有諸天龍鬼神他心智者善
見我心。是故我今不應起不善思覺。斷除不
善覺勤修善覺。當令善覺常得増廣。云何菩
薩。於里巷村營城邑聚落國土方所。是中行
住坐臥。於不善處於出家所。不應行處悉皆
遠離。何處是不應行處。酤酒家婬女家王
家。碁博之處。醉客之處。歌舞伎樂之處。如是
種種非是出家所應到處皆悉不往。如是村
邑聚落之處攝心而行。云何於名聞利養攝
心而行。於得利養處欲使檀越増長福業不
爲貪著。所得財利不作己想。與一切苦惱衆
生悉皆共之。以是施因縁得名稱讃歎。雖得
名稱讃歎。而不自擧不生憍慢不自憍逸。如
是名稱讃歎不久自滅。誰有智者。於無常迅
速不住之法不可保信。云何於中生於愛憎。
何有智者。生己有想生憍逸心。是名菩薩於
名聞利養攝心而行。云何菩薩於如來所制
禁戒常念修行。過去諸佛履行禁戒。而得成
佛乃至涅槃。未來諸佛亦履行禁戒。而得成
佛乃至涅槃。現在諸佛亦履行禁戒。而得成
佛乃至涅槃。作是觀察能持禁戒終不毀犯。
是名善修是名善持。云何菩薩於諸煩惱塵
垢蓋障。能善修習攝心而行。菩薩善知煩惱
結使塵垢蓋障。善知其因。善知所因起處從
是因出。菩薩於結使蓋障常念攝心如是修
行。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常在禪定。善
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糞掃衣。何等爲十。
以能受持終不毀壞。心常卑下而不疲厭。不
以此事而得解脱。不見其過。見切徳利。不自
高己。不多聚積。善持禁戒。諸天親近。云何受
持能不毀壞。菩薩有信敬心體性具足。於如
來所深生敬信。寧捨身命不捨所受。所受不
動以所受堅固心能卑下。以卑下故不生我
慢。以意卑下故。便於惡賤糞掃之物。取
淨洗。洗以縫染。心不疲厭。不疲厭故常取糞
掃衣。亦不以小行而懷自足。方進求上法必
獲前利。亦不現此糞掃衣過我常著糞掃衣。
乃至今老。不以此衣而爲麁弊。亦不作念。
此衣麁弊多有蚤虱。若常著者令身垢
當念思惟著糞掃衣有諸功徳。賢聖所服遠
離欲者之所修行。是名聖種。諸佛所讃如來
所譽。以是因縁故不自稱譽。不應自高亦不
下他。是名戒具足。戒具足故諸天親近。諸佛
讃歎菩薩守護。善能觀察人非人等刹利婆
羅門聚落邑主恭敬禮拜。同梵行者之所讃
歎。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糞掃衣。除蓋
障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志大。何縁樂此
下劣麁弊。佛答言。善男子。菩薩爲護衆生徳
力所能。非諸凡愚下劣所堪。爲未生煩惱作
障礙故。佛語除蓋障菩薩。善男子。汝謂如來
爲是大志爲是小乎。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
尊。我無此辯當何能答。何以故。無有能知如
來量者。現見如來知一切法。受糞掃衣者能
制結使。不見如來有所遮制。此四天下天人
龍鬼。皆有卑下之志。如來雖見卑下。但爲
成熟彼衆生故。於諸衆生前讃歎頭陀。汝今
當知如是因縁。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爲
成熟衆生及新學者。菩薩遮斷結使故説此
事。善男子。威徳力菩薩。爲化衆生現受糞掃
衣。非志卑漏。以是義故菩薩受糞掃衣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受取三衣。何等爲
十。少欲知足不多貪求不多積聚。無積聚故
離諸過患。無失壞故離諸憂惱。離憂惱故離
衆苦聚集。離衆苦聚集故無有愛欲。無愛欲
故能盡諸漏。少欲菩薩。趣得爲足。知足之人
少得而足。以少欲故無多所求。離所求故無
多積聚。離積聚故無惱失苦。無惱失苦故無
有憂愁。無有憂愁故無有苦惱。無有苦惱故
無有受用。無有受用故便得漏盡。善男子。具
此十事。是名菩薩受持三衣
*寶雲經卷第





*寶雲經卷第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善男子。復有十法。名菩薩具旃衣。何等爲十。
不隨染欲名爲旃衣。不隨瞋故名爲旃衣。不
隨癡故名爲旃衣。不隨惱害故名爲旃衣。不
隨貪嫉故名爲旃衣。不隨憍慢吾我故名爲
旃衣。不爲人知故名爲旃衣。不爲名聞利養
故名爲旃衣。不使魔得自在故名爲旃衣。心
不高下故名爲旃衣。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
菩薩旃衣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乞食。何等爲十。
爲益衆生令得福故。是以乞食次第乞食。好
惡隨時不生悔恨。小欲知足。乞食得已與人
共同。於食好惡不生増減不生貪著。於食知
量趣向於善。修集善根離諸取著。云何乞
食爲益衆生。菩薩乞食見諸衆生善根鮮少。
受乞食法爲利益衆生故。若城邑聚落到中
乞食。繋念不捨威儀具足。若顧視時終不輕
躁。擧動安庠諸根寂定。諦視目前不過一
尋。於佛法僧深生信敬。然後乞食。次第乞食
心無算擇。刹利婆羅門富貴之家一向次第
食足便止。除惡狗新生犢母先破禁戒墮畜
生中。若男若女童男童女諸能擾惱者皆悉
不往。可譏嫌處亦皆不往。次第先食。不得生
著不得生瞋。於諸衆生不起憎愛。於好於惡
其心正等。少欲知足隨得多少。還至僧坊安
置衣鉢。至洗足處。若到佛像塔寺衆僧所恭
敬供養。乞食之食分作四分。一分與同梵行
者。第二分與窮下乞食之者。第三分與諸鬼
神。第四分自供身食。我今食者但念修道不
應於食而起染著。亦不憍逸貪嗜無厭。作如
是食爲存此身濟其躯命。是故於食趣得安
身。不使羸乏亦不令肥。何以故。若身羸痩妨
廢行道。若食厚重復多睡眠。爲行道故。於食
知節不多不少。勤修精進除去懈怠。爲滿菩
提覺支。滿菩提覺支故我見得滅。我見滅故
能以身肉施於衆生。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
菩薩乞食法。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一
處坐。何等爲十。於菩提樹一坐道場。降伏魔
官皆悉驚怖。此處不動得出世定。此處不動
得世間慧。此處不動得出世間智。此處不動
得空三昧。此處不動得覺一切法。此處不動
得八正道。此處不動得於眞實。此處不動得
於如實。此處不動得一切種智坐。善男子。一
坐者即是法坐。菩薩不動搖故名爲一坐。善
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一坐法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一受食。何等爲十。
不貪食。不染著食。以言食足一切不受蘇油
黒石蜜阿摩勒汁甘蔗汁及諸果汁。時非時
都不飮食。見他飮食而不生惱常一受食。菩
薩設有患苦。若爲命難善法留難。當爾之時
不生疑悔。作藥想服。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
菩薩一受食法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爲阿練若處。何等
爲十。久習梵行。善解毘尼。諸根具足。具足多
聞。廣博多智。除去我見。譬如麞鹿。不肥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