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維摩詰經 (No. 0474_ 支謙譯 ) in Vol. 14

[First] [Prev]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474[Nos.475,476]

佛説維摩詰經卷上
  維摩詰所説不思議法門之稱
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
  呉月氏優婆塞支謙
  佛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維耶離奈氏樹園。與大
比丘衆倶。比丘八千。菩薩三萬二千。皆神通
菩薩。一切大聖能隨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
住。爲法城塹護持正法。爲師子吼十方聞
聲。衆人不請祐而安之。興隆三寳能使不
絶。皆已降棄魔行仇怨。一切所化莫不信解。
皆度死地脱無罣礙不失辯才。其念及定總
持諸寶悉成其所。布施調意自損戒忍精進
一心智慧。善權已下得無所著不起法忍阿
惟越致。法輪已轉。隨衆人相爲現慧徳。在諸
衆爲正導。以無畏而不動。已成福祐慧之分
部。*已得相好能自嚴飾。色像第一捨世間
財。志行高妙名稱普至。有金剛志得佛聖性。
以法感人爲雨甘露。曉衆言音所説如流。其
聲清淨入微妙法。見生死本衆厄已斷。度諸
恐畏爲師子吼。不以多言。其講説法乃如雷
震。無有量已過量。以道寶之智導爲大師。以
知足之行現遠佛聲及法功徳。博入諸道順
化衆生。説無比正佛之智慧。以十力無畏佛
十八法。往度惡道諸墮塹者。其生五道爲大
醫王。以慧以善救衆生病。應病與藥令得服
行。無量善事皆悉得。無量佛國皆嚴淨。無量
佛慧皆修學。明智之講皆聽聞。明者之迹皆
履行。慧之徳本隨次興。深法之要皆已入。三
昧無量能悉成。佛力無畏一切具足
其名曰正觀菩薩。見正邪菩薩。定化王菩
薩。法自在菩薩。法造菩薩。光造菩薩。光淨
菩薩。大淨菩薩。辯積菩薩。寳積菩薩。寶掌菩
薩。寶印手菩薩。常擧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
慘菩薩。常笑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
願至菩薩。虚空藏菩薩。寳甚持菩薩。寳首菩
薩。寶池菩薩。寳水菩薩。水光菩薩。捨無業菩
薩。智積菩薩。燈王菩薩。制魔菩薩。造化菩
薩。明施菩薩。上審菩薩。相積嚴菩薩。師子雷
音菩薩。石磨王菩薩。衆香手菩薩。衆手
菩薩。常應菩薩。不置遠菩薩。善意諫菩薩。
蓮華淨菩薩。大勢至菩薩。闚音菩薩。梵水菩
薩。&T023830;水菩薩。寶幢菩薩。勝邪菩薩。嚴土菩
薩。金結菩薩。珠結菩薩。慈氏菩薩。濡首
菩薩。其三萬二千菩薩。皆如此上首者也
復有萬婆羅門。皆如編髮等。從四方境界來
詣佛所而聽法。一切諸天各與其衆倶來會
聚此。彼天帝萬二千釋從四方來。與他大尊
神妙之天。及諸龍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
羅・甄陀羅・摩睺勒等。并其衆皆來會。諸比
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并其衆會坐。彼時
佛與若干百千之衆眷屬圍遶而爲説經。其
從須彌方外來者四面雲集。一切衆會皆坐
自然師子之座。於是維耶離國。有長者子名
羅隣那竭。漢言曰寶事。與五百長者子倶。
皆有決於無上正眞之道。持七寶蓋來詣佛
所稽首佛足。以其寶蓋共覆佛上。佛之威神
令一寶蓋覆此三千大千佛國。於是世界諸
來大衆。皆見寶蓋覆此三千世界。諸須彌目
隣大目隣山。雪山寶山黒山。鐵圍山大鐵圍
山。悉現於寶蓋中。此三千世界大海江河川
流泉源。及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
悉現於寶蓋中。十方諸佛佛國嚴淨。及十方
佛在所説法。皆現於寶蓋中悉遙見聞。一切
魔衆得未曾有禮佛而立。國界若干莫不
見。童子寶事即於佛前以偈讃曰
    清淨金華眼明好 淨教滅意度無極
    淨除欲疑稱無量 願禮沙門寂然迹
    既見大聖三界將 現我佛國特清明
    説最法言決衆疑 虚空神天得聞聽
    經道講授諸法王 以法布施解説人
    法鼓導善現上義 稽首法王此極尊
    説名不有亦不無 以因縁故諸法生
    非我不造彼不知 如佛清淨無惡形
    始在佛樹力降魔 得甘露滅覺道成
    以無心意而現行 一切異學伏其名
    三轉法輪於大千 受者修正質行清
    天人得見從解法 爲現三寶於世間
    佛所説法開化人 終*已無求常寂然
    上智愍度老死畏 當禮法海徳無邊
    供養事者如須彌 無誡與誡等以慈
    所演如空念普行 孰聞佛名不敬承
    今奉能仁此慈蓋 於中現我三千世
    諸天龍神所居宮 犍沓和等及閲叉
    以知世間諸所有 十力哀現是變化
    衆覩希有皆歎佛 稽首極尊大智現
童子寶事説此偈讃佛已。以恭肅敬意長跪
叉手。白佛言。此五百童子皆有決於無上正
眞之道。願聞得佛國土清淨。佛惟解説如來
佛國清淨之行。於是佛告寶事曰。童子諦聽
善思念之。吾當爲汝解説如來菩薩佛國清
淨。於是寶事與諸大衆受教而聽。佛言童子。
蚑行喘息人物之土則是菩薩佛國。所以者
何。菩薩欲教化衆生。是故攝取佛國。欲使佛
國人民盡奉法律故取佛國。欲使佛國人民入
佛上智故取佛國。欲使佛國人民見聖典之
事而以發意故取佛國。所以者何。欲導利一
切人民令生佛國。譬如有人欲度空中造立
宮室終不能成。如是童子。菩薩欲度人民故
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童子當知。
菩薩以無求於國故。於佛國得道。以不言我
照人民生于佛土。菩薩以善性於國故。於
佛國得道。能成衆善爲人重任生于佛土。菩
薩弘其道意故。於佛國得道。恒以大乘正立
人民得有佛土。菩薩布施爲國故。於佛國得
道。一切布施施諸人民生于佛土。菩薩持戒
爲國故。於佛國得道。周滿所願以十善行。合
聚人民生于佛土。菩薩忍辱爲國故。於佛國
得道。有三十二相而自嚴飾。以其忍行調正
人民生于佛土。菩薩精進爲國故。於佛國得
道。以諸徳本善修勤力。合聚人民生于佛土。
菩薩禪思爲國故。於佛國得道。*已知所念正
安人民生于佛土。菩薩智慧爲國故。於佛國
得道。能以正導成就人民生于佛土。菩薩行
四等心爲國故。於佛國得道。慈悲喜護護諸
人民生于佛土。菩薩行四恩爲國故。於佛國
得道。惠施仁愛利人等利一切救濟。合聚人
民生於佛土。菩薩行善權方便故。於佛國得
道。一切行權攝人爲善生于佛土。菩薩行三
十七道品之法故。於佛國得道。以根力覺意
勉進人民生于佛土。菩薩分流法化故。於佛
國得道。一切示現賢善之行得見佛土。菩薩
説除八難故。於佛國得道。一切爲斷惡道衆
難而有佛土。菩薩自覺不譏彼受故。於佛國
得道。斷諸邪受而有佛土。菩薩淨修十善之
行故。於佛國得道。而不離偶大財梵行誠諦
之語免于惡道。言以柔軟不別眷屬恒與善
倶。無有嫉慢除忿怒意。以正見誨人生于佛
土。如是童子。菩薩以應此行便有名譽。已
有名譽便生善處。已生善處便受其福。已受
其福便能分徳。已能分徳便行善權。已行善
權則佛國淨。已佛國淨則人物淨。已人物淨
則有淨智。已有淨智則有淨教。已有淨教則
受清淨。如是童子。菩薩欲使佛國清淨。當
以淨意作如應行。所以者何。菩薩以意淨故
得佛國淨
賢者舍利弗。承佛威神心念是語。以意淨故
得佛國淨。我世尊本爲菩薩時意豈不淨。而
是佛國不淨若此。佛知其意即報言。云何舍
利弗。我日月淨不見色者。豈日月過耶。對
曰不也。非日月過。佛言。此舍利弗咎。在衆人
無有智慧。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此
舍利弗。我佛國淨汝又未見。編髮梵志謂舍
利弗言。惟賢者莫呼是佛國以爲不淨。我見
釋迦文佛國嚴淨。譬如彼清明天宮。舍利弗
言。我見此中亦有雜糅。其大陸地則有黒山
石沙穢惡充滿。編髮答曰。賢者以聞雜惡之
意。不猗淨慧視佛國耳。當如菩薩等意清淨
倚佛智慧。是以見佛國皆清淨。於是佛即以
足指案地。此三千大千世界皆爲震動。若干
百千珍寶積嚴處處校飾。譬如衆寶羅列淨
好如來境界。無量嚴淨於是悉現。一切魔衆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
汝且觀此佛國嚴淨。對曰唯然。本所不見本
所不聞。今佛國土好淨悉現。然舍利弗。我佛
國如是。爲當度不肖人故。如來隨此多怒害
者現佛國異。譬如諸天同金鉢食。其福多者
擧手自淨。如是舍利弗。若人意清淨者。便自
見諸佛佛國清淨。當佛現此佛土嚴淨之時。
八萬四千人發無上正眞道意。長者子寶事
并五百童子。皆得柔順法忍。佛現神足於是
國土莫不欣然。各得其所。弟子行者天與人
三萬二千。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其八千人
漏盡意解
  維摩詰所説經善權品第二
是時維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曰維摩詰漢言
無垢
在先佛已造行修善本得法忍。已得辯才
神通不戲。得無所畏降魔勞怨深入微妙出
於智度無極。善權方便博入諸道令得所願。
人根名徳生而具足。造成大道所作事勝。佛
聖善行皆已得立。覺意如海而皆已入。諸佛
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居維耶
離矜行權道。資財無量救攝貧民。以善方便
攝諸惡戒。以忍調行攝諸恚怒。白衣精進攝
懈怠者。禪定正受攝迷惑意。得智慧律攝諸
邪智。雖爲白衣奉持沙門。至賢之行居家爲
行。不止無色有妻子婦。自隨所樂常修梵行。
雖有家屬常如閑居。現視嚴身被服飮食。内
常如禪。若在博弈戲樂輒以度人。受諸異道
導以佛教。不離聖典。因諸世間俗教善語。以
法樂而樂之。一切見敬。爲供養中最。所
耆舊能喜世間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
不以喜悦。遊諸四衢普持法律。入于王藏諸
講法衆。輒身往視不樂小道。諸好學者。輒身
往勸誘開童蒙。入諸婬種除其欲怒。入諸酒
會能立其志。入長者種正長者意能使樂法。
入居士種正居士意能除其貪。入君子種正
君子意能使忍和。入梵志種正梵志意使行
高遠。入人臣中正群臣意。爲作端首使入
正道。入帝王子能正其意。以孝寛仁率化
薄俗。入貴人中能爲雅樂化正宮女。入庶
人中軟意愍傷爲興福力。入帝釋中正帝釋
意。爲自在者示現無常。入梵天中正梵天意。
能現梵殊勝之慧。入四天王正天王意。能
使擁護一切天下
如是長者維摩詰。不可稱説善權方便無所
不入。其以權道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
臣長者居士。群臣太子并餘衆輩。從而問疾
者無數千人。其往者。維摩詰輒爲説。是四大
身爲死亡法。言諸仁者。是身無常爲無強爲
無力爲無堅。爲苦爲老爲病。爲多痛畏。諸仁
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澡浴
強忍。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野馬渇愛
疲勞。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轉受
報應。是身如夢其現恍愡。是身如影行照而
現。是身如響因縁變失。是身如霧意無靜相。
是身如電爲分散法。是身無主爲如地。是身
非身爲如火。是身非命爲如風。是身非人爲
如水。是身非有四大爲家。是身爲空無我無
性無命無人。是身無我我者轉離。是身如束
薪筋纒如立。是身非眞但巧風合。是身爲荒
不淨腐積。是身爲虚僞覆速朽爲磨滅法。是
身爲災一増百病。是身老爲怨以老苦極。是
身爲窮道爲要當死。諸仁者。此可患厭。當
發清淨不婬之行。如佛法身吾等當學。佛法
身者從福祐生。佛身者從智生。從戒品定品
慧品解品度知見品生。從慈悲喜護生。從布
施調意自損生。從忍辱仁愛柔和生。從強行
精進功徳生。從禪解定意正受生。從智度無
極聞徳生。從善權方便智謀生。從一切諸度
無極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神通生。從止
觀生。從十力生。從四無所畏生。從佛十八法
生。從斷一切惡法生。從一切善法合會生。從
諦生。從誠生不可計清淨行爲成如來身。如
是仁者。當自勗勉。欲除一切病者。當發行大
道。如是維摩詰爲諸問疾者如應説法。令無
數千人發無上正眞道意
  *維摩詰所説經弟子品第三
於是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于床念佛在心。
佛亦悦可是長者。便告賢者舍利弗。汝行詣
維摩詰問疾。舍利弗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
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常宴坐他樹下。時
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爲宴
坐也。賢者坐當如法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爲
宴坐。不於内意有所*住。亦不於外作二觀。
是爲宴坐。立於禪以滅意現諸身。是爲宴
坐。於六十二見而不動。於三十七品而觀
行。於生死勞垢而不造。在禪行如泥洹。若賢
者如是坐如是立。是爲明曉如來坐法。時我
世尊。聞是法默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
彼問疾
佛告賢者大目犍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目
犍連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
憶念我昔爲諸少年居士説法。時維摩詰來
謂我言。賢者莫爲居家白衣説法如賢者所
説。欲説法者當爲如法。如法者離人垢。以不
爲離染塵。不有命爲離生死。不處人爲本
末斷如滅相。不以婬爲無罣礙。至不老爲諸
作斷。以隨食爲離諸損。而一切救如空等爲
無適莫。以無吾爲除吾作。以無識心爲離識
心。以無倫爲無有比。以因縁相爲入無等。
以法情正學正諸情。以如事入應無所入。
識信而皆爲立終始不動。不動則六無*猗。不
望於衆人當來無*住。空爲正止。無相爲惟
行。無願爲離淵。不自擧不自容。爲離起分而
無家。眼耳鼻口身心已過無所*住。亦不無心
*住。已得無知爲離衆行法。賢者。爲如此
何説爲説法。法説者爲等句。聞者當等聞。説
不如等句者。彼爲非説爲非聞爲未。譬
幻士爲幻人説法。當建是意以爲説法。隨人
本徳所應。當善見爲現智。以大悲不癡妄爲
成大乘。於佛有反復。内性清淨不斷三寶。樂
以是説法説。説是語時。世尊。八百居士
發無上正眞道意。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
問疾
佛告賢者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
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
我昔於貧聚而行乞。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如
賢者有大哀捨大姓從貧乞。當知已等法施
普施於所行。*已能不食哀故從乞。如不以言
若*住空聚。所入聚中欲度男女。所入城邑知
其種姓。輒詣劣家所行乞。於諸法無所受。若
見色如盲等。所聞聲如響等。所嗅香如風等。
所食味不以識得。細滑無更樂。於識法如幻。
如今耆年已過八邪。八解正受以正定越邪
定。以是所乞敬一切人。亦以奉敬諸佛賢聖。
然後自食。如是食者爲非衆勞。亦非無勞。
不有定意亦無所立。不在生死不往滅度。如
賢者食所乞與者。爲非無福亦非大福。爲非
耗減亦非長益。是爲正依佛道不依弟子之
道。賢者如是爲不以癡妄食國中施。時我世
尊。聞其説是至未曾有一切菩薩當爲作禮。
斯有家名乃以此辯勸發道意。吾從是來希
復立人爲弟子縁一覺行。毎事勸人學無上
正眞之道。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長老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
提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
念我昔入其舍欲乞食。時維摩詰取我鉢盛
滿飯。謂我言。設使賢者。於食等者諸法得
等。諸法等者得衆施等。如是行乞爲可取彼。
若賢者不絶婬怒癡。亦不與倶一切常。若不
知己身。已得一行爲非不明。非趣有愛非得
明度。亦非極罪正解已解不解不縛。不四諦
見非不見諦。不得道不凡人。不凡法語。不爲
眞非不眞。一切無法行離法之想。不見佛不
聞法。是亦有師。不蘭迦葉。摩訶離瞿耶。婁
阿夷耑基耶。今離波。休迦旃先。比盧特尼
犍子等。又賢者彼師説*猗爲道。從是師者。
爲*住諸見。爲墮邊際不及佛處。爲歸八難。
爲在衆勞。不信之垢。不得離生死之道。然其
於衆人亦爲他人想。若賢者。爲他人想如彼
者則非祐除也。其施賢者。爲還衆魔共一手
作衆勞侶。於一切人若影想者。其*住如謗
諸佛毀諸經。不依衆經不得滅度矣。當以如
是行取乞耶。時我世尊。得此惘然不識是何
言當何説。便置鉢出其舍。維摩詰言。唯須菩
提取鉢勿懼。云何賢者如來以想而言説乎。
何爲以懼。我言不也。維摩詰言。想爲幻而
自然。賢者不曰一切法一切人皆自然乎。至
於智者不以明著故無所懼。悉捨文字於字
爲解脱。解脱相者則諸法也。當其世尊説是
語時。二百天人得法眼淨。故我不任詣彼問

佛告頒耨文陀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頒
耨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
念我昔在他方大樹下。爲阿夷行比丘説死
畏之法。時維摩詰來謂我言。欲何置此人。何
以教此比丘。無乃反戻此摩尼之心。是*已爲
下正行。又不當以不視人根而説其意也。當
取使無瘡。莫便内坏於窖。在大生死可使入
迹。莫專導以自守之。又此賢者。諸比丘在
大道*已有決。如何忘其道意。而發起以弟子
行乎。是時維摩詰。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念是
比丘宿命。已於五百佛立徳本。在無上正眞
道。已分布因其道意而爲解説。即時諸比丘
稽首禮維摩詰足。*已爲説如是法。皆得不退
轉。自從是來。我念弟子未觀察人者。不可爲
説法。所以者何。不能常定意根原知本徳如
佛世尊。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長老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旃
延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
念昔者佛爲兩比丘粗現軌迹。已便入室。吾
於後爲其説經中要。言無常之義苦義空義
非身之義。時維摩詰來謂我言。惟迦旃延。
無以待行有起之義爲説法也。若賢者。都不
生不増生不起不滅。是爲無常義。五陰空無
所起。以知是是苦義。於我不我而不二。是非
身義。不然不滅爲都滅終始。滅是爲空義。
彼説是時。其比丘本漏意解。故我不任詣彼
問疾
佛告長老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那
律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
念我昔於他處經行。見有梵天名淨復淨。與
千梵倶來詣我。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
律天眼所見。我答言。仁者。吾於是三千大
千佛國。如於掌中觀寶冠耳。時維摩詰來謂
我言。云何賢者。眼爲受身相耶無受相*耶。
假使有受身相。則與外五通等。若無受相。無
受相者。無計數則不有見。我時默然。彼諸梵
聞其言至未曾有。即爲作禮而問言。世孰復
有天眼。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常在三昧禪志
不戲。悉見諸佛國不自稱説。於是衆中五百
梵。具足發無上正眞道意已。皆忽然不現。故
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長老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優波
離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
念昔者。有兩比丘。未踐迹以爲恥。將詣如來。
過問我言。吾賢者。未踐迹誠以爲恥。欲往見
佛。願賢者解其意。吾則爲之現説法語。時維
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莫釋以所誨而詭
其行也。又賢者。未踐迹者。不内住不外計。亦
不從兩間得。所以者何。此本爲如來意。欲爲
勞人執勞。惡意*已解意得依者。亦不内不
外不從兩間得。如其意然。未迹亦然。諸法亦
然。轉者亦然。如優波離意之淨。以意淨意爲
解。寧可復汚復使淨耶。我言不也。維摩詰言。
如性淨與未迹。一切諸法一切人意從思有
垢。以淨觀垢無倒與淨亦我垢等。穢濁與淨
性。淨性與起分。一無所*住。又一切法可知
見者。如水月形。一切諸法從意生形。其知此
者是爲奉律。其知此者是爲善解。於是兩比
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不及也。持佛上律
而不能説。我答言。自捨如來。未有弟子及菩
薩辯才析疑如此聰明者也。兩比丘疑解。便
發無上正眞道意。復言曰。令一切人得辯才
之利皆如是。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賢者羅云。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羅云白
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
時諸長者子來禮我足。問我言。羅云汝佛之
子。捨轉輪王出家爲道。其出家者有何榮冀。
我即爲如事説沙門之榮冀。時維摩詰來謂
我言。羅云。説沙門之榮冀不當如賢者所説。
所以者何。匪榮匪冀故爲沙門爲道者。羅云。
離此彼中迹於泥洹。受諸明智招諸聖賢。降
伏衆魔入五道。淨五眼受五力立五根。度彼
岸化異學。爲正導拯淤泥。爲無我無彼受。無
起隨順絶諸忿亂。降己志護彼意。滅種姓開
大學。爲是故作沙門。當教是諸童子此自然
法。佛興難値。諸童子言。居士。我聞佛不教人
違親爲道。維摩詰言然。當觀清淨發菩薩意。
已應行者可得去家堅固之志。即時三十二
長者子。皆發無上正眞道意。故我不任詣彼
問疾
佛告賢者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難白
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
時世尊身小中風當用牛湩。我時晨朝入維
耶離。至大姓梵志門下住。時維摩詰來謂我
言。賢者阿難。何爲晨朝持鉢住此。我言。居
士。佛身*小中風當用牛湩。故我到此。維摩
詰言。止止。唯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
之數。衆惡已斷諸善普會。當有何病。默往阿
難。勿謗如來愼莫復語。無使大尊神妙之天
得聞此也。他方佛國諸會菩薩且得聞焉。且
夫阿難。轉輪聖王用本徳故尚得自在。豈況
一切施徳於人。而爲如來至眞等正覺無量
福會普勝者哉。行矣阿難。勿爲羞恥。莫使外
道異學聞此麁言。何聞我師。自疾不能救。
安能救諸疾人所欲。疾行莫復宣言。當知阿
難。如來法身非思欲身。佛爲世尊過諸世間。
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數衆行已除。其
病有以。時我世尊。大自慚懼。得無近佛而
過聽。即聞空中聲曰。是阿難如居士之所
言。但爲佛興於五濁之世故。以是像開解一
切貪貧之行。便行阿難。取湩莫慚。故我不任
詣彼問疾。如是上首五百弟子。皆説本所作。
一切向佛稱述維摩詰之美言
  *維摩詰所説經菩薩品第四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
勒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
念我昔於兜術天上。爲諸天人講法語。説菩
薩大人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
卿彌勒。在一生補處。世尊所&T040879;無上正眞道
者。爲用何生得。彌勒。決用過去耶當來耶現
在耶。去者生盡。未來無對。現在無住。如佛
説。冥生比丘曰。是生是老是病是死。是終是
始。及未生與當生。此兩者非無生*耶。由是論
之。不從無生得最正覺。然則何用記。彌勒。決
從如起耶從如滅耶。夫如者不起不滅。一切
人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衆聖賢亦如也。至
於彌勒亦如也。所記&T040879;無上正眞道者。則一
切人爲得決矣。所以者何。如者不稱爲己。亦
無他稱説。如彌勒成最正覺者。一切人民亦
當從覺。所以者何。一切人民當從覺道故。如
彌勒滅度者。一切人民亦當滅度。所以者何。
如來者不捨衆人獨滅度也。必當滅度諸凡
夫故。卿彌勒。與天人談莫爲非時。佛者無
往亦無還返。若彌勒。此諸天人念欲見道則
爲穿行道。不從身不從正覺亦不從意也。都
滅哉佛一切如化。無比哉佛一切造業。無爲
哉佛一切不惑。*以斷哉佛一切遠離。無欲哉
佛於諸受盛。不雜哉佛都以一智兼。樂哉佛
衆所思樂。無言哉佛諸著不著。住哉佛以法
情*住。普入哉佛自然如也。不二哉佛二法
*已離。立哉佛積誠信。等哉佛如空等。無數
哉佛離起分處。知彼哉佛衆意行*知。上哉佛
諸入不貪。不會哉佛近獄勞斷。聖師哉佛以
無比化將導一切。非現名哉佛*已諦見。無色
哉佛淨穢已離。順哉佛本性已清。明哉佛自
然已淨。無受哉佛衆網已裂。不多哉佛諸法
等覺。無喩哉佛色好已捨。妙哉佛所覺甚遠。
當其世尊説是法時。彼諸天衆二百天人皆
得不起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光淨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淨白
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
昔出維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爲
作禮而問言。居士所從來。答我言。吾從道
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言道場者無生之
心是。檢一惡意故。淳淑之心是。習増上故。聖
賢之心是。往殊勝故。道意之心是。不忘捨故。
布施之心是。不望報故。持戒之心是。得願具
故。忍辱之心是。不亂衆人故。精進之心是。無
退意故。禪思之心是。意行出故。智慧之心是。
慧眼見故。慈心則是。爲等意故。悲心則是。爲
忍苦故。喜心則是。以法樂樂人故。護心則是。
爲隨*導捨著故。神通之心是。得六通故。惟務
之心是。無恚怒故。滅心則是。度人民故。四
之心是。合聚人故。多聞之心是。從受成故。不
生之心是。如自然觀故。道品法心是。不著數
不墮故。諦心則是。諸世間報*已不積故。縁
起之心是。以不明不可盡至於老死皆無盡
故。衆勞之靜是。佛從是。最正覺故。衆生之心
是。以人物自然故。諸法之心是。從空最正覺
故。伏諸魔心是。以不傾動故。三界之場是。雖
處不墮欲故。師子座場是。善勝無畏故。力無
畏場是。一切無難故。三達之智是。無餘罣礙
故。一意覺場是。一切智普具故。如是仁者。菩
薩若應諸度無極。如應化人如應受法已。得
本祠護不墮欲者。是爲一切從佛心來立於
一切佛法矣。當其世尊説是語時。有五百天
與人發無上正眞道意。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持人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人白
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
昔自於室住。天魔波旬從玉女萬二千。状如
帝釋。鼓樂弦歌來詣我室稽首我足。與其眷
屬共供養我已於一面住。我意謂是天帝釋。
讃言善來拘翼。雖福應有不當自恣。一切
欲樂當觀非常。無強多失當修徳本。魔言。正
士。受是取此萬二千女可備掃灑。我言拘
翼。無以此妖蠱之物要我釋迦弟子。此非我
宜。時維摩詰來謂我言。族姓子。莫於是起汚
意。是爲魔來嬈固汝耳。非帝釋也。維摩詰言。
波旬。以此與我如我應受。莫與釋迦弟子。魔
即恐懼。念維摩詰必不助我。欲隱形去而不
能隱。盡現其神了不得去。而聞空中聲曰。波
旬。以玉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強與玉
女。維摩詰言。魔以女與我。今汝當發無上
正眞道意。諸玉女言。其*已如是從道之教發
大道意者。當何以自娯樂。答言。汝等便發無
上正眞道意。有樂法之樂可以自娯。汝等得
之不復樂欲樂也。即問何謂法樂。維摩詰言。
樂於喜不離佛。樂於諦聞法。樂常供養衆。樂
倚三界。樂於三界不嫉。樂知欲無常。樂
觀種爲毒蛇。樂隨護道意。樂安諸人物。樂以
禮敬人。樂施諸所有。樂奉眞人戒。樂忍調不
忍。樂精進力知行徳本。樂禪善行。樂智慧淵。
樂廣宣佛。樂抑制魔。樂化塵勞。樂佛國淨。樂
以相好合會教化。樂嚴道場。樂三脱門。樂泥
洹道。樂入深法不樂非時。樂習自然人不樂
怒不諦。樂習善友。樂遠惡友。樂於好喜。樂
有量道品之法。是爲菩薩樂法之樂而以
自娯。於是波旬謂諸玉女。我欲與汝倶還天
上。曰以我等與此居士。樂法之樂我等甚樂。
非復樂欲樂也。波旬言。可捨居士此諸玉
女。*已其所有施於彼者是爲菩薩。維摩詰
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使一切人遵承法
行所願皆得。諸玉女即作禮而問言。我當云
何止於魔天。維摩詰言。諸姊。有天名曰無盡
常開法門。當從彼受。何謂無盡開法門者。
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
是諸姊。夫一菩薩以道開導百千菩薩。其道
意者終不盡耗而復増益。於是功徳不以導
彼彼故而有盡耗。是故名曰無盡常開法門。
汝等當從其受。魔界無數天子玉女。未有可
此道意如汝等者。於如來爲有返復法。爲一
切人説已。魔眷屬皆去。維摩詰所感動如
是。世尊。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長者子善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見
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
我昔在諸父舍。盛祀大祀至于七日。時維摩
詰來入祠壇。謂我言。長者子。不當祀祠如衆
人祠。當祀法祠。何用是思欲祠爲。我問何如
爲法之祠祀。維摩詰言。其爲祠者無本行故
待衆人。是則法祠。爲之奈何。謂爲佛事
不斷慈。爲人事不斷悲。爲法事不斷喜。爲慧
力不斷護。爲布施不斷檀。戒化人不斷律。
知非我不斷忍。身意行不斷精進。惟道事不
斷禪思。爲博聞不斷智慧。若無施不斷惟空。
行俗數中不斷無想。在所墮生不斷無願。護
持正法不斷力行。以恩會人不斷壽命。知人
如如不斷謙敬。堅其徳本不斷命財。爲六思
念不斷其念。行六堅法不斷學意。修正受不
斷淨命。行好喜不斷習眞。斷意不生不斷愚
人。爲沙門不斷正性。善諷受不斷聞徳。山澤
受法不斷閑居。念生佛慧不斷宴坐。爲一切
勞不斷賢者。行地嚴飾相及佛國不斷分部
福行。隨衆人行而爲説法不斷分部智慧。斷
衆勞厄諸不善法。不斷分部一切徳本。一切
智覺一切善法具足不斷。以道品正法懷來
一切。是爲法之祠祀。菩薩立法祠者。爲得祠
祀。最偶之福爲世間上。當其世尊説是法時。
梵志衆中二百婆羅門發無上正眞道意。我
時甚自雅奇。得與正士高行者會。便解頸百
千珠瓔。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取是而有所悦
自可。念昔者維摩詰乃取珠瓔。分作兩分仍
如祠舍。持一分與諸下劣國中貧者。又持一
分奉彼頭波變如來至眞等正覺。并見其衆及
國土。頭波變漢言
固受
其國名炎氣。皆見珠瓔懸
國上。變成彼佛珠交露棚。既見是化。又
聞其言。如是仁人施者得近如來。而上達
嚫不以想。施貧亦等無若干念。有大悲意不
望其報。惠此法祠爲具足已。國中貧人見
變化聞彼佛語。皆發無上正眞道意。故我不
任詣彼問疾。如是一切菩薩。各稱其所説不
任詣彼
  ◎維摩詰所説經諸法言品第五
佛復告文殊師利漢言
濡首
汝詣維摩詰問疾。文殊
師利白佛言。世尊。彼維摩詰雖優婆塞入深
法要。其徳至淳以辯才立。智不可稱。一切菩
薩法式悉聞。諸佛藏處無不得入。進御衆魔
降之以徳。務行權慧非徒戲食。然猶復求
依佛住者。欲於其中開度十方。於是衆菩薩
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皆念。今得文殊師利與
維摩詰二人共談。不亦具足大道説哉。即時
八千菩薩五百弟子百千天人。同意欲行。於
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及諸天人眷
屬圍遶。倶入維耶離大城。長者維摩詰心念。
今文殊師利與大衆倶來。吾將立空室合座
爲一座。以疾而臥。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
室空除去所有更寢一床。維摩詰言。勞乎文
殊師利。不面在昔辱來相見。文殊師利言。如
何居士忍斯種作疾。寧有損不至増乎。世尊
慇懃致問無量。興起輕利遊歩強耶。居士是
病何所正立。其生久如當何時滅。維摩詰言。
是生久矣。從癡有愛則我病生。用一切人病
是故我病。若一切人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
以者何。欲建立衆人故。菩薩入生死爲之病。
使一切人皆得離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
者有一子得疾。以其病故父母諸父爲之生
疾。其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一切人
愛之若子。彼人病我則病。彼不病則不病。又
言。菩薩病何所立。菩薩病者以大悲立。文殊
師利言。何以空無供養。維摩詰言。諸佛土與
此舍皆空如空。又問。何謂爲空。答曰。空於
空。又問。解一爲空。答曰。空無與之爲空
空。又問。空復誰爲。答曰。思想者也。彼亦爲
空。又問。空者當於何求。答曰。空者當於六十
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
於如來解脱中求。又問。如來解脱者當於何
求。答曰。當於衆人意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
供養。一切衆魔皆是吾養。彼諸轉者亦吾養
也。所以者何。魔行者受生死。生死者則菩薩
養。彼轉者受諸見。菩薩於諸見不傾動。文殊
師利言。居士所疾爲何等類。答曰。仁者我病
不現不可見。又問。云何是病與身合意合乎。
答曰。我病身合者身爲地。意合者意爲幻法。
又問。四種地種水種火種風種何等種病。答
曰。是種者一切人所習也。云何文殊師利。菩
薩觀諸疾意。又以何習於有疾菩薩。文殊師
利言。於非常身不以泥洹。常現不婬在身有
苦。不以泥洹安而喜之。現於非身爲衆人導。
身之空寂不以永寂爲現本作。恒悲彼疾不
自計疾。以識宿命導利人物而無所惑。念善
本修淨命不望彼。常精進爲醫王滅衆病。是
爲菩薩能與疾者相習。文殊師利。又問。何謂
菩薩有疾其意不亂。維摩詰言。菩薩疾者。意
知是前未近之罪住欲處故。是病皆爲不誠
之思在衆勞故。又問。疾者自於其法都不可
得。所以者何。如是病者但倚四大。又此諸大
爲都無主。是所倚亦無我。是病無我專著兩
無專著。得病本者必知精進無我人想。爲起
法相身爲法數。法起則起法滅則滅。法轉轉
不相念不相知。起者不言我起。滅者不言我
滅。知法想者。將養其意而無所住。若以法
想受報大止。已離病者我不爲是。何謂斷病。
謂我作非我作悉斷。何謂是我作非我作斷。
謂己自無欲。何謂己自無欲。謂内無習行。何
謂内無習行。謂等不動不可動。何謂爲等。謂
我等泥洹等。所以者何。此二皆空。何名爲空。
所言爲空。二者如是。凡聖道成皆從平等病
亦不異。何謂所受亦空。謂已曉了不覺諸痛。
不盡於痛以取證際。如是二者爲諸痛。長一切
惡道竟。近一切人興大悲哀。吾爲衆人
作自省法。觀以除其病而不除法。亦不除其
本病所生。知其根本而爲説法。何謂爲本。謂
始未然。未熾然者則病之本。何謂不然。於三
界而不然。其不然何用知。謂止心。止心者以
不得也。非不然也。何以不得。二見不得。謂内
見外見是無所得。此文殊師利。爲疾菩薩其
意不亂。雖有老死菩薩覺之。若不如是。己所
修治爲無惠利。譬如勝怨乃可爲勇。如是兼
除老死苦者。菩薩之謂也。菩薩若病當作是
觀。如我此病非眞非有。亦是衆人非眞非有。
已觀如是不墮妄見。以興大悲。彼必來者爲
斷其勞。以合道意爲彼大悲。所以者何。菩薩
墮妄見。其大悲者有數出生不墮妄見。大悲
菩薩不以數生。彼生爲脱。爲脱所墮。爲脱出
生。爲脱受身。能爲彼人説佛説法是其誓也。
如佛言曰。其自安身不解彼縛。不得是處而
自安身。又解彼縛斯得是處。故曰已脱菩薩
其行不縛。何謂縛何謂解。菩薩禪定以縛諸
我以道縛我。縛者菩薩以善權生五道解彼
受。菩薩無權執智縛。行權執智解。智不執權
縛。智而執權解。彼何謂無權執智縛。謂以空
無相不願之法生。不治相及佛國以化人。是
無權執智之縛也。何謂行權執智解。謂修相
及佛國開化人。而曉空無相不願之法生。是
行權執智之解也。何謂智不執權縛。謂以見
行勞望受。立修行一切徳善之本。是智不執
權之縛也。何謂智而執權解。謂斷諸見行勞
望之受。以殖衆徳之本。而分布此道。是智而
執權之解也。彼有疾菩薩已如是下此法。
設身有病。觀其無常爲苦爲空爲非身。是爲
智慧。又身所受不以斷惡生死。善利人民心
合乎道。是爲權行。又若身病知異同意。彼過
非新則觀其故。是爲智慧。假使身病不以都
滅。所當起者是爲權行。是文殊師利。爲疾菩
薩其意不亂。亦不高住。所以者何。若高住者
是愚人法。以卑住者是弟子法。故菩薩住不
高不卑。於其中無所處。是菩薩行。不凡夫行
不賢夫行。是菩薩行。在生死行不爲汚行。是
菩薩行。觀泥洹行不依泥洹。是菩薩行。行
於四魔過諸魔行。是菩薩行。博學慧行無不
知時之行。是菩薩行。於四諦行不以諦知行。
是菩薩行。觀無生行不謂難至。是菩薩行。在
縁起行於諸見而無欲。是菩薩行。在諸人衆
無勞望行。是菩薩行。在閑居行不盡身意。是
菩薩行。於三界行不壞法情。是菩薩行。爲
空無行一切衆事清徳皆行。是菩薩行。行六
度無極爲衆人意行而度無極。是菩薩行。行
六神通不盡漏行。是菩薩行。受道之行不興
小道。是菩薩行。以止觀知魔行。不滅迹行。是
菩薩行。於弟子縁一覺所不應不現行。不爲
毀佛法行。是菩薩行。説是語時八千天人。發
無上正眞道意。文殊師利童子甚悦。賢者舍
利弗。心念無床座。是菩薩大弟子當於何坐。
維摩詰知其意。即謂言。云何賢者爲法來耶。
求床座也。舍利弗言。居士。我爲法來非利所
安。維摩詰言。唯賢者其利法者不貪躯命。何
況床座。唯舍利弗。夫利法者非有色痛想行
識求。非有陰種諸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
求。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不著衆求。又舍利弗。夫求法者。無知苦求
無斷習求。無造盡證惟道之求。所以者何。
法無放逸有放逸法。當知苦*習當爲盡證以
惟致道。斯求法者無放逸之求也法。舍利弗。
無有塵離婬塵。其染汚者即爲在邊。斯求法
者無婬樂之求*也法。舍利弗。無有疆界。在
疆界者則有分數。斯求法者無疆界之求也。
法無不淨。在不淨者於法有取有放。斯求法
者無取放之求也。法無巣窟。有法者則爲有
窟。斯求法者無窟倚之求也。法無有想。在占
想者則爲堅識。斯求法者無占想之求也。法
無有漏。在流法者爲一切近。斯求法者無一
切之求也。法無見聞無念無知。於法有見聞
念知者。則爲已別。斯求法者爲無見聞之求
也。是故舍利弗。求法者一切法唯無求也。説
是語時。五百天人諸法法眼生
  *維摩詰所説經不思議品第六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無
數佛國億百那術。何等佛土爲一切持一切
有好師子之座。文殊師利言有。族姓子。東方
去此佛國度如三十六恒沙等刹。其世界名
須彌幡。其佛號須彌燈王如來至眞等正覺。
今現在。其佛身八萬四千由延。佛師子座六
萬八千由延。其菩薩身四萬二千由延。須彌
幡國有八百四十萬師子之座。彼國如來爲
一切持。其師子座爲一切嚴。於是維摩詰則
如其像三昧正受現神足。應時彼佛須彌燈
王如來。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淨好昔所
希見。一切弟子菩薩諸天釋梵四天王來入
維摩詰舍。見其室極廣大。悉苞容三萬二千
師子座。所立處不迫迮。於維耶離城無所罣
礙。於佛所止及四天處無所罣礙。悉見如故
若前不減。維摩詰言。文殊師利。就師子座
與諸菩薩上人倶坐。當自立身如彼座像。其
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爲四萬二千由延。坐
師子座。其邊菩薩大弟子皆不能昇。維摩詰
言。唯舍利弗就師子座。舍利弗言。族姓子。此
座爲高廣吾不能昇。維摩詰言。賢者。爲須彌
燈王如來作禮然後可坐。於是邊菩薩大弟
子。即爲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族姓子。如是小室乃容
受此高廣之座。於維耶離城無所罣礙。於佛
所止及四天處無所罣礙。於諸國邑天龍神
宮亦無罣礙。維摩詰言。唯然舍利弗。諸如
來諸菩薩有八不思議門。得知此門者。以
須彌之高廣入芥子中無所増減。因現儀式。
使四天王與忉利天不知誰内我著此。而異
人者見須彌入芥子。是爲入不思議疆界之
門也。又舍利弗。立不思議門菩薩者。以四大
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鼈黿鼉水性之屬。不
使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知我何入。因喩儀
式。其於衆生無所嬈害。又舍利弗。於是三千
世界如佛所斷以右掌排置恒沙佛國。而人
不知誰安我往。又引還復故處。都不使人有
往來想。因而現儀。又舍利弗。有無量人生死
奉律。立不思議門菩薩者。爲奉律人現七夜
爲劫壽。人信知謂劫過。不知是七夜也。又舍
利弗。立不思議門菩薩者。現諸刹好以爲一。
刹。立一切人置其右掌。順化其意與遊諸刹
令如日現不震一國。從是禮事十方諸佛。又
令一切人從一毛孔見十方諸日月星像。十
方陰冥皆隨入門既無所害。又使佛國所有
不減一切曠然各得修行。又能蹶取下方恒
沙等刹。擧置殊異無數佛土。若接頽坎安
措地。又立不思議門菩薩者。爲一切人故。
如佛像色貌立以立之。如縁一覺像色貌立
以立之。如弟子像色貌立以立之。或如釋如
梵如轉輪王像色貌立以立之。隨十方語言
音聲上中下之所願。一切以佛柔軟音響而
誘立之。爲出佛語無常苦空非身之聲。以如
事説諸佛法言出是輩聲。於是耆年大迦葉。
聞説菩薩不思議門。謂舍利弗言。譬如賢者。
於凡人前現衆名香。非彼所見則不能知。爲
若此也。今諸弟子聞是語者。可一時見不思
議作。其誰聞此不思議門。不發無上正眞道
者。於此賢者。吾等何爲永絶其根。於此大乘
已如敗種。一切弟子聞是説者。當以悲泣曉
喩一切三千世界。其諸菩薩可悦預喜。如是
説當頂受。若曉了不思議門者。一切魔衆無
如之何。大迦葉説是語時。三萬二千天人皆
發無上正眞道意。維摩詰。報大迦葉言。唯
然賢者。十方無量無央數魔。魔怪賢者悉行
恐怖。立不思議門菩薩者。常解度人。魔之所
爲十方無量。或從菩薩求索手足耳鼻頭眼
髓腦血肉肌體妻子男女眷屬。及求國城墟
聚財穀金銀明月珠玉珊瑚珍寶衣裘飮食一
切所有。皆從求索。立不思議門菩薩者。能以
善權爲諸菩薩方便示現堅固其性。所以者
何。菩薩者。當上及不可使凡民逼迫之也。譬
如迦葉。龍象蹴踏非驢所堪。爲若此也。其餘
菩薩莫能爲。菩薩忍逼猶如此。立不思議
門菩薩入權慧力者也
維摩詰經卷上



維摩詰經卷下
  呉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觀人物品第七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何以觀察
人物。答曰。譬如幻者見幻事相。菩薩觀人物
爲若此。譬如達士見水中月。菩薩觀人物爲
若此。譬如明鏡見其面像。菩薩觀人物爲若
此。取要言之。如熱時之焔。如呼聲之響。如
空中之霧。如地水火風空。如諸情同等。如無
像之像。如眞人斷三垢。如溝港見自身。如如
來諸所有。如所見諸色像。如得盡定無身不
身。如空中之鳥無迹。如蟲蚤之根自然。如夢
所見已寤。如未生塵。如眞人現。菩薩觀人物
爲若此也
文殊師利曰。如是觀者何以行慈。答曰。如是
觀人人物爲幻。知法亦然。而爲説法以慈修
止。止而慈者爲無所起。行不嬈慈以無瑕穢。
行等之慈等于三塗。行無諍慈無所止處。行
不二慈内外無習。行不怒慈爲都成就。行
牢強慈強若金剛莫能沮壞。行清白慈内性
已淨。行平等慈平若虚空。行如來慈如本隨
覺。行佛之慈覺諸凡人。行自然慈以自覺正。
行道之慈同其所味。行無比慈能却衆惡。行
大悲慈導以大乘。行不視慈其視如空。行布
施慈無所遺忘。行戒以慈與惡戒眼。行忍以
慈彼我皆護。行精進慈荷負衆人。行一心慈
思所當念。行智慧慈而以知時。行善權慈一
切現聞。行不諂慈意淨無求。行不飾慈心無
所著。行不我慈無復惡意。行安慰慈至于得
佛。爲立大安菩薩之慈。爲若此也。文殊師利
又問。何謂爲悲。曰所造徳本修辯爲人。何謂
爲喜。曰所以施衆而無悔。何謂爲護。曰兼利
之。又問。生死爲畏。菩薩何以御之。曰生死畏
者。菩薩以聖大之意爲之作御。又問。欲建聖
大當何所立。曰建聖大者必等一切而度衆
生。又問。欲度衆生當何除解。曰度衆生者解
其勞塵。又問。既解勞塵當復何應。曰已解勞
塵當應自然。又問。何所施行而應自然。曰不
起不滅是應自然。又問何等不起何等不滅。
曰不善不起善者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爲本。
曰善不善身爲本。又問。身孰爲本。曰欲貪爲
本。又問。欲貪孰爲本。曰不誠之雜爲本。又
問。不誠之雜孰爲本。曰不住爲本。如是仁者。
不住之本無所爲本。從不住本立一切法
於是有天在其室止。聞上人言。現其天身。即
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
如應。若持至大弟子即著不墮。一切弟子神
足擧華便不墮落。天問舍利弗。何故擧華。曰
不如應是以擧之。天曰不然。此華如應。何爲
賢者謂之不應。又如此華無應不應。賢者自
爲應不應耳。觀諸大人華不著身者。以一切
棄應不應也。譬如丈夫畏時非人得其便。弟
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細滑得其便。已離畏
者一切五樂無能爲也。止處未斷華著身耳。
止處斷者華不著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
已久如。曰至於此久如耆年解脱。又問。止此
久耶。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而不
答。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曰眞解者無所
言取。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若耆年案文
言之。則一切如文解相。何則解脱者。不内
不外不從兩間得。而文字亦無内外兩間之
得。是故賢者無以文字説解脱也。所以者
何。一切諸法皆從等解。曰不復以不欲婬怒
癡而解乎。天曰。甚慢者不用是説解。如不樂
慢婬怒癡者乃以是解。舍利弗言。善哉善哉
女。奚得以何爲證辯乃如是。曰不我得不
爲證故辯如是。若有得有證。則於自然法律
爲甚慢矣。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爲何志求。
天曰。弟子行者乘弟子法。縁一覺行眼見道
意。求大乘者自行大悲。如入栴檀林者唯嗅
栴檀不嗅他香。如是賢者。在佛徳香之室者。
不樂弟子縁一覺香。若天龍神釋梵四天王。
得入此室聞斯正士講説法者。皆樂佛美徳
香。終不起欲樂香也。昔者菩薩發意出家。十
有二年吾止此室。不聞弟子縁一覺之雜言。
但聞殊異菩薩雜語大慈大悲不可思議佛法
積要。又舍利弗。此室有八未曾有自然之法
以現正化。何謂八。此室晝夜照以智慧覩佛
金光。不以日月所照爲樂。是爲一未曾有。此
室入者在中而止。一切無復婬怒癡垢。是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