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等大集經 (No. 0397_ 曇無讖譯 ) in Vol. 13

[First] [Prev+100] [Prev]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其醫藥。施恩於他不自稱説。終不斷絶三寶
種性。常念無爲。遠離世事一切諸惡不善之
法。不爲世法之所汚染。不失菩提至心之
念。是名莊嚴淨四如意足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寶髻菩薩品第十一之二
云何菩薩淨五根行。菩薩信心不可動轉。名
爲信根。不由他教而行精進。名精進根。常
念菩提名爲念根。常修大悲名爲定根。攝取
善法名爲慧根。復次信諸佛法名爲信根。求
諸佛法名精進根。念諸佛法名爲念根。得佛
三昧名爲定根。斷諸疑網名爲慧根。復次心
向菩提無有疑網。名爲信根。増長善法名精
進根。求善方便名爲念根。視諸衆生其心平
等。名爲定根。觀諸衆生上中下根。名爲慧
根。復次心淨無濁名爲信根。壞衆濁心名精
進根。念清淨法名爲念根。觀心性淨名爲定
根。能令衆生住清淨法。名爲慧根。復次遠
離一切弊惡之法。名爲信根。求諸善法名精
進根。得已不失名爲念根。既得善法如法而
住。名爲定根。思惟善法不善無記。名爲慧
根。復次信根者即是施心。精進根者即是樂
施無有休息。念根者既施之後不求果報。定
根者即平等施心無分別。慧根者不觀福田
及非福田。復有信根。即是初入善法之心。
精進根者能壞憍慢。念根者離我我所。定根
者遠離一切六十二見。慧根者遠離一切諸
惡煩惱。是名菩薩淨五根行
云何菩薩淨五力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
足五根。不爲諸魔之所破壞。故名爲力。一
切聲聞辟支佛乘所不能及。一切衆生不能
令其退大乘心。一切煩惱不能破壞。能令其
心知足少欲。身得大力善覆諸根得金剛身。
是名爲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信力時。
終不造作一切諸惡。住進力時造一切善。住
念力時不失善法。住定力時不爲五欲樂之
所壞。住慧力時遠離一切諸結煩惱。復次住
信力時不隨他語。住進力時求善不息。住念
力時得陀羅尼。住定力時説法平等。住慧力
時能壞一切衆生疑心。復次住信力時具得
解力。住進力時具精進力。住念力時具解脱
力。住定力時具足願力。住慧力時具諸行力。
復次住信力時見慳罪過。住進力時遠離慳
貪。住念力時以所修善願向菩提。住定力
時其心平等。住慧力時心終不求施戒定報。
復次住信力時能離一切破戒之垢。住進力
時至心具戒。住念力時以所持戒願向菩提。
住定力時具清淨地。住慧力時遠離作戒。復
次住信力時遠離瞋心。住精進力修習忍辱。
住念力時以所修忍願向菩提。住定力時護
諸衆生。住慧力時不觀衆生士夫壽命。復次
住信力時遠離懈怠。住進力時所修諸行到
畢竟岸。住念力時所修精進願向菩提。住定
力時身心寂靜。住慧力時不住善惡。復次
住信力時遠離一切怱務之事。住進力時勤
求禪支。住念力時以所修定願向菩提。住定
力時其心常定。住慧力時不著諸定。復次住
信力時遠離無明。住進力時勤求諸善。住念
力時以所修智願向菩提。住定力時修善思
惟。住慧力時如法而住。復次住信力時具足
七力。住進力時得住七覺。住念力時得八念
處。住定力時離七識處。住慧力時離八邪
支。復次心於菩提無有退轉。是名信力淨
信力行。不取不捨是名進力淨進力行。修四
念處是名念力淨念力行。調伏於心是名定
力淨定力行。遠離諸見知善方便。是名慧力
淨慧力行。善男子。云何菩薩淨七覺行。終
不失於助菩提法。名念覺分。不取不捨
摩他。名擇覺分。離一切惡名進覺分。離諸
愁惱名喜覺分。身心寂靜名除覺分。得解脱
味名定覺分。所作已辦名捨覺分。復次不捨
菩提心名念覺分。至心護法名擇覺分。調諸
衆生無有休息名進覺分。具足善法名喜覺
分。離諸煩惱名除覺分。能令衆生住三昧中
名定覺分。令諸衆生悉知法界名捨覺分。
復次不念聲聞辟支佛乘。名念覺分。分別一
切法字句義。名擇覺分。求善法時三業不息。
名精進覺分。離怨親心名喜覺分。如法而住
名除覺分。隨諸世間而能調伏。名定覺分。
不觀二法名捨覺分。善男子。助菩提者。覺
一切法知一切法。分別諸法籌量諸法。知諸
衆生心性心行。是名菩提分。亦名聖行。如
是聖行。非是一切凡夫魔衆邪見所行。非
是色聲香味觸行。非一切相一切受。諸心意
識見聞覺知。有想無想一切法行。故名聖行。
夫聖行者。非覺非非覺亦非大覺。而能對治
一切諸法。然復不與諸法諍訟。是名聖行。
聖行者即是佐助菩提之法
善男子。云何菩薩淨八道行。八道者。所謂
正見。云何正見。正見者。見一切法皆悉平
等。如是正見不名空見。何以故。自有正見
非是空見。如是二見亦名同見。復有我見衆
生見空見。不名正見。如是三見亦復同見。
又衆生見命見空見。不名正見。如是三見亦
復同見。又有我見斷見空見。不名正見。如
是三見亦復同見。又有有見無見空見。不名
正見。如是三見亦復同見。復有四見。佛見
法見僧見空見。是名正見。如是四見不名空
見。善男子。若有人著如是見者。不名正見。
若不著者乃名正見。何以故。夫正見者。
無分別平等無二。云何名爲平等見耶。若作
是念。凡夫法下學法爲上。如是名爲非平等
見。凡夫法漏學法無漏。凡夫法食縁覺無食。
凡夫法垢菩薩法淨。凡夫有爲佛是無爲。如
是見者非平等見。若能觀察凡夫之法乃至
佛法無有差別。乃名平等。若能觀見凡夫法
空至佛法空。是名正見。觀凡夫法從因縁生
辟支佛法亦從縁生。乃名正見。若觀凡夫法
寂靜菩薩法寂靜。是名正見。若觀凡夫法不
具足。乃至佛法亦不具足。是名正見。若觀
我與無我無有差別無差別見。乃名正見。若
如是見則不見於上中下法。於一切法亦無
覺觀。是名正見。正見者名無所見。無所見
者即是正見。若如是見。是人乃至不見一法
一法相貌一法光明。善男子。若如是見。是
名佛法之正見也。説是法時。五百比丘得阿
羅漢果。善男子。云何正覺。正覺者離一切
覺。覺者名爲智慧方便。觀法知法是名正覺。
觀察諸法何者是垢何者是淨。如是觀已。都
不覺知等與不等。離一切覺是名正覺。云何
正語。口所出言不自焦惱亦不焦他。不自汚
辱亦不汚他。不自生慢不生他慢。不自誑惑
不誑惑他。是名正語。復次正語凡有所説。
説一切法皆悉平等。善能分別有爲之相。是
名正語。復次正語説一切法空無相願。無生
無滅無出無沒。是名正語。復次正語説有爲
苦無常無我涅槃寂靜。是名正語。若有衆生
説言衆生。一切無有壽命士夫。一切諸法從
因縁生從因縁滅猶如子果。是名正語。淨正
語者即是佛語。是名淨正語行。云何正業。
正業者。若業雖能壞一切業。亦不名業。若
業能作寂靜之因。不垢不淨能壞煩惱不令
増長。是名正業。知業如是猶作善業。亦觀
諸業皆悉空寂。無有堅實是苦無樂。是名正
業。云何正命。正命者。若命不妨自身他身。
不増一切諸惡煩惱非惡業活。是名正命。菩
薩摩訶薩於諸衆生淨於正命。以是正命願
向菩提。是名正命。如是正命能利自他。正
精進者。勤作方便求諸善法。欲心不息無有
厭悔。是名精進。推求諸法平等之性。亦不
觀法等與不等。不作非不作。了知於如法性
實性。名正精進。宣説正法令諸衆生離邪精
進。亦知衆生所修行行。是名正精進。云何
正念。若念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無量
心。是名正念。復有正念。攝諸煩惱不令妄
起。不近一切惡魔諸業。不墮惡道不起惡心。
常修一切正善之法。遠離一切邪惡之法。是
名正念。菩薩住是正念之中。獲得正聚沙門
正果。是名正念。云何正定。修行聖行知苦
離集證滅修道。是名正定。復有正定。觀一
切法皆悉平等。若觀我淨一切亦淨。若觀我
空一切亦空。雖作是觀不入正位。是名菩薩
之正定也。菩薩摩訶薩住是定中。於一念
頃得一切智。是名正定。説是法時。萬六千
天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云何菩薩淨神通行。善男子。天眼
五種。悉能覩見十方世界。及見十方世界諸
佛。亦見衆生出生退沒。所見十方無有罣礙。
勝於一切聲聞縁覺及諸天人。菩薩具足如
是五事。則能了了見一切法。是名菩薩淨天
眼行。菩薩摩訶薩得天耳通。聞五種聲。人
聲。非人聲。地獄聲。十方諸佛説法之聲。一
切衆生語言音聲。是名菩薩淨天耳行。云何
菩薩淨他心智行。知他心智亦有五種。悉知
一切人天之心。地獄餓鬼畜生等心。知過去
心。知未來心。知現在心。是名菩薩淨他心
智行。復有他心智。知是衆生是正定聚。是
邪定聚。是不定聚。知是衆生有貪瞋癡。既
了知已隨應説法。衆生聞已得壞煩惱。是名
菩薩淨他心智行。云何菩薩淨宿命智行。了
知是身從貪恚癡因縁而生。了知是身從施
戒忍精進定慧慈悲喜捨因縁而生。了知是
身具足不具足。了知是身因無明愛及四倒
生。了知是身施因縁故具足財物及以眷屬。
如是等智。是名菩薩淨宿命智行。云何菩薩
淨神通行。神通行者亦有五種。一者示色。二
者解種種語而爲説法。三者善能了知心意
識等。四者能覺諸法説一切法。是名菩薩淨
神通行
善男子。如是五通爲漏盡故。菩薩修習而
不盡漏。爲欲了知一切諸漏。何以故調衆
生故。善男子。譬如一城縱廣一由旬多有諸
門。路嶮黒闇甚可怖畏。有入城者多受安樂。
復有一人唯有一子愛念甚重。遙聞彼城如
是快樂。即便捨子欲往入城。是人方便得過
嶮道。到彼城門一足已入未擧一足。即念其
子。尋作是念我唯一子。來時云何竟不與倶。
誰能養護令離衆苦。即捨樂城還向子所。善
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爲憐愍故修習
五通。既修習已。垂得盡漏而不取證。何以
故。愍衆生故捨漏盡通。乃至行於凡夫地中。
善男子。城者喩於大般涅槃。多諸門者喩於
八萬諸三昧門。路嶮難者喩諸魔業。到城
門者喩於五通。一足入者喩於智慧。一足未
入者喩於菩薩未證解脱。言一子者喩於五
道一切衆生。顧念子者喩大悲心。還子所者
喩調衆生。能得解脱而不證者。即是方便。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寶
髻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大慈大悲不
可思議。實如聖教。不但慈悲不可思議。善
方便力亦不可思議。菩薩了了自知當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證之。爲衆生故行
於生死。不爲生死之所汚染。世尊。菩薩摩
訶薩具何等法。在生死中心不厭悔。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具二十一法。在生死中而不生
悔。一者所修善法共大慈行。二者所修慈心
共大悲行。三者所修大悲共調衆生行。四者
調伏衆生共精進行。五者所修精進共善心
行。六者所修善心共方便行。七者所修方便
與慧共行。八者所修習慧共禪定行。九者所
修四禪共神通行。十者所修神通與智共行。
十一者所修習智與欲共行。十二者所修習
欲與念共行。十三者所修習念共菩提心行。
十四者所修菩提共四攝行。十五者所修四
攝與戒共行。十六者所修戒禁共多聞行。十
七者所修多聞共如法住行。十八者如法共
住陀羅尼行。十九者陀羅尼共無礙智行。二
十者無礙智共功徳莊嚴行。二十一者功徳
莊嚴共智慧莊嚴行。是名菩薩二十一法在
生死中不生厭悔
寶髻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莊嚴自身。
亦令衆生得大利益。佛言。善男子。菩薩摩
訶薩若具多聞則名莊嚴。爲他演説名大利
益。復次得大總持名爲莊嚴。爲他演説名大
利益。復次無有放逸名爲莊嚴。調伏衆生名
大利益。復次三十二相名爲莊嚴。具大智慧
名大利益。復次口言柔軟名爲莊嚴。説如説
行名大利益。復次能一切施名爲莊嚴。不求
果報名大利益。善男子。是名菩薩莊嚴自身。
亦令衆生得大利益。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
祇劫。劫名樂喜。彼中有佛號一切衆生樂念
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
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世界名曰天觀。
善男子。何故彼劫名曰樂喜。彼大劫中具有
六萬諸佛出世。彼劫之初首陀婆天。唱如是
言。是劫當有六萬佛出。衆生聞已心皆樂喜。
是故彼劫名曰樂喜。善男子。其佛世界莊嚴
微妙無有限量。快樂好妙如天無別。是故
世界名曰天觀。其土皆悉栴檀爲地。一切無
有土沙塵霧。其香遍薫無量佛土。其地周遍
出諸蓮華。一一諸華有大光明遍照其土。其
土衆生悉得神通足不蹈地。乃至無有一人
處胎皆悉化生。一切不聞女人之名。亦無受
苦三惡道名。一切衆生禪喜爲食其土無有
三乘之名。一切皆以眞金瓔珞天冠寶飾而
自莊嚴。雖無剃髮染衣袈裟。而亦得名出家
之人。何以故。於一切物捨無貪故。彼土如
來色如梵天。現梵天身。爲諸菩薩演説法要。
若他世界有諸菩薩。見彼佛已受大歡喜。善
男子。彼佛若欲宣説法化。昇大法座在大衆
上七多羅樹。常略説法。何以故。一切衆生
根猛利故。如來所説唯是一句。而諸衆生解
百千句。如來常説四淨之法。何等爲四。一者
波羅蜜淨。二者助菩提淨。三者神通淨。四
者調衆生淨。時有菩薩。名曰寶聚。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莊嚴自身。亦令衆生得大利
益。彼佛答言。善男子。菩薩若具無礙智者
名爲莊嚴。能作智明名大利益。爾時彼佛説
是法時。六千菩薩得無生忍。時彼菩薩復白
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莊嚴菩提樹。佛言。善
男子。菩薩若能修不放逸。是名莊嚴菩提之
樹。云何名爲不放逸。不放逸者名如法住。
如法住者如説而住。復次不放逸者。名無量
莊嚴。無量布施。無量持戒。無量忍辱。無量
精進。無量禪定。無量智慧。無量佛法。無量
調伏。無量功徳智慧莊嚴。供養無量諸佛世
尊。具智慧故無量多聞。爲増智慧故無量修
奢摩他毘婆舍那。成就如是無量等法。名爲
莊嚴菩提之樹。亦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善男子。一切佐助菩提之法。以不放
逸而爲根本。具大莊嚴一切智慧。不失一
切善法。遠離一切煩惱。攝取一切諸法。於
一切法無有罣礙。調伏諸根護諸善法不令
退失。知時非時。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佛法
頂法名不放逸。善男子。説是法時。萬二千
菩薩得無生忍。爾時寶聚菩薩。即汝身是。
善男子。汝今當知具不放逸菩薩摩訶薩。則
能莊嚴菩提之樹
善男子。云何菩薩淨於調伏。善男子。衆生
之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調伏亦爾。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菩薩行亦無量無邊不可思
議。菩薩摩訶薩一心至心調伏衆生。善男子。
有諸衆生聞説惠施則得調伏。或有衆生聞
説持戒而得調伏。復有衆生聞説施戒而得
調伏。復有衆生軟語調伏。復有衆生瞋語
調伏。復有衆生具二種語而得調伏。復有衆
生聞説身業而得調伏。復有衆生聞説捨身
而得調伏。復有衆生勝能調伏。復有衆生強
可調伏。復有衆生聞説呵責而得調伏。復有
衆生施時調伏。復有衆生初時調伏。復有
衆生見妙色已而得調伏。聲香味觸亦復如
是。復有衆生常親近故而得調伏。復有衆生。
常遠住故而得調伏。復有衆生見佛調伏。或
有衆生聞法調伏。或有衆生聞無常法而得
調伏。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或有衆生聞説施
聲而得調伏。戒忍精進禪定智聲。亦復如
是。或有衆生聞説一切有爲無常而得調伏。
或有衆生聞讃人天而得調伏。或有衆生聞
聲聞乘而得調伏。辟支佛乘佛乘亦復如是。
或以四攝而得調伏。或以三攝二攝一攝而
得調伏。或復不以四攝之法而得調伏。或因
内施而得調伏。外施内外施亦復如是。或聞
宣説地獄中苦而得調伏餓鬼畜生人天亦
爾。或説純樂而得調伏。或聞純苦而得調
伏。或聞苦樂而得調伏。或有覩見比丘形像
而得調伏。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像而得調
伏。或因種種作倡伎樂而得調伏。善男子。
菩薩如是能知種種調伏衆生行。是名菩薩
能行六波羅蜜。具足佐助菩提之法。具足神
通調伏衆生。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四法。
則能調伏一切衆生。一者心不悔厭。二者不
貪諸樂三者知時非時。四者了知諸心。復有
四法。何等爲四。一者正語。二者愛語。三者
淨語。四者如法語。復有四法。一者於諸衆生
心無罣礙。二者悲心。三者利益心。四者自
調諸根。復有四法。一者淨於自心。二者憐
愍他心。三者勤行精進。四者遠離受樂。善
男子。是故菩薩摩訶薩調伏之行。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
劫名愛。是中有佛號廣光明如來應供正遍
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世界名寂靜。彼佛具有九萬六
千億聲聞衆。八萬四千諸菩薩衆。其土人民
壽命十七萬二千歳。爾時有一大王之子。名
財功徳。婆羅門種。顏貌端正衆生樂見。年
十六時自恃端正而生憍慢。初不向佛恭敬
禮拜。爾時如來即作是念。如是王子今將退
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不熟。若得善
友則得詣佛聞法受持。爾時如來即於八萬
四千菩薩大衆之中。行籌而言。誰能調伏是
婆羅門子。誰能於是八萬四千年中。經常
往返是王子家若受衆苦。所謂罵打心不生
悔。八萬四千諸菩薩等乃至無有一人取籌。
第二第三亦復如是。第三唱已。有一菩薩名
淨精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
而言。世尊。我今能詣彼王子家甘心受苦。
説是語時三千大千世界爲大震動。一切人
天咸共同聲唱言。善哉善哉大士。時淨精進
菩薩。即便往彼王子門立。王子見之惡言呰
毀以土坌面。刀杖瓦石而加其身。菩薩爾時
不瞋不去心不疲厭。經一千年受如是苦。
過二萬歳乃得至彼第二門下。八萬四千年
七日未滿。方得至其第七門下。爾時王子見
是菩薩。便作是言。道士今來何所求索。即
於菩薩生不思議心。云何是人經爾所時。多
受衆苦而心不厭。第二第三亦如是言。道士
今來欲何所求。爾時菩薩知彼王子心已調
伏。即説偈言
    世間所有一切財 金銀琉璃及頗梨
    及四供養我不須 唯爲法故來至此
    此世有佛名廣光 爲衆生説無上法
    衆生聞已離煩惱 亦受無量甘露味
    諸佛世尊出於世 甚難於彼靈瑞華
    今此世出無上尊 汝乃放逸沈欲海
    一切衆生常闇行 無上如來施慧炬
    自恃財色生憍慢 而不往詣如來
    一切財寶衆生命 佛説是二悉無常
    衆生若聞是甘露 不詣佛者名放逸
    汝本往昔行菩提 請諸衆生許法味
    汝今猶屬諸煩惱 云何能調諸放逸
    我今求汝共詣佛 破壞憍慢離煩惱
    勤修精進捨國事 令汝終時心不悔
    是時王子聞是已 遠離憍慢即生信
    讃歎恭敬淨精進 懺悔先來所加苦
    我今捨離國土事 及以上妙五欲樂
    壞破憍慢至佛所 聽甘露法調衆生
    八萬四千衆圍遶 持妙香華往供養
    到已即便奉獻佛 破慢至心而聽法
    禮拜合掌心歡喜 向佛世尊發是言
    我今歸依淨精進 受苦不悔調伏我
    雖設多供不能報 今於佛前至心悔
    我所修行菩提道 以慈悲心調衆生
    我更不造放逸心 乃至獲得菩提道
善男子。爾時王子即捨王位。在佛法中出家
聽法。如法而住得無生忍。善男子汝知。爾
時淨精進者豈異人乎。莫作斯觀即我身是。
財功徳者即彌勒是。善男子。是故菩薩調衆
生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有菩薩能調衆
生。是眞菩薩所修之業。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有四種業。一者淨佛國土菩薩業。二者淨
身菩薩業。三者淨口菩薩業。四者求一切佛
法菩薩業。復有四業。一者知心。二者知根
三者知病四者能治
爾時寶髻菩薩聞是法已。即以髻上眞寶之
珠價直無量。從無量業之所出生。奉獻如來。
作是誓願。我今以是頂寶施佛。願此功徳爲
衆生首。因是因縁得無上智。爾時世尊即便
微笑。是時口中出大光明。種種雜色。悉能
隱蔽一切光明。爾時疾辯菩薩即起合掌白
佛言。世尊。何因縁故如來微笑。佛言。善男
子。汝見寶髻施我頂寶不。已見世尊。善男
子。如是菩薩已於無量無邊佛所。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持戒精進求於菩提。供養
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尊。亦已調伏恒河沙
等無量衆生。善男子。如是菩薩於未來世。
過十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號曰寳出。世界名淨光。劫名無垢。其佛世
界七寶所成。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人民
無有飢渇。一切皆是清淨菩薩。耳初不聞二
乘之名。常聞純一大乘之法。是故如來名曰
寶出。一切菩薩具足神通。其土無主唯除法
王。一切衆生悉得化生。亦復無有三惡之名。
及男女根愛欲之名。無有衆生不具諸根。亦
無邊地。衆生壽命四萬中劫。是佛世尊不
説餘事。唯除六度菩薩慈悲一切利根。聞説
一句悟解千句。是佛常爲一切菩薩説陀羅
尼金剛句。云何名爲陀羅尼金剛句。陀羅尼
金剛句者即是一句。如是一句即攝一切法
句無盡法句。無盡法句一切諸佛所不能盡。
是故名爲無盡法句行。無盡法句攝一切字。
一切宇者攝一切法句。一時不得説於二字。
一字亦復不合二字。是故名一句。名爲作句
名爲字句。若不分別字句法句作句。是名
陀羅尼金剛句。善男子。如是陀羅尼金剛句。
彼佛常爲諸菩薩説。善男子。若我一劫若減
一劫。説彼如來所有功徳不能具盡。爾時寶
髻聞授記已心大歡喜。説偈讃歎
    一切知見一切事 得到一切法彼岸
    遠離一切諸煩惱 是故名佛無上尊
    我所供養無量佛 如來善了如一佛
    如來獲得無礙智 故知三世無障礙
    如來今爲我*授記 令我遠離疑網心
    我亦當得眞實道 如今釋迦牟尼尊
    一切大地能令散 虚空日月可令落
    如來之言無有二 是故我定得菩提
    正語實語微妙語 授我無上菩提記
    若我眞實得菩提 當善調伏無量衆
    我之所得淨妙國 及其大衆佛已
    我今聞此無上法 壞疑趣向於菩提
    我今精進修菩提 調伏衆生心不悔
    今佛口施我信力 無上智慧及佛力
説是偈時。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各作是言。願我皆得生彼世界。爾
時世尊告阿難言。汝當受持如是正法。讀誦
廣説爲大利益諸天世人。阿難。若有衆生信
受是經。定當爲我之所授記。善男子。若以
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給施衆生。滿一千
年。不如有人受持讀寫如是經典。阿難白佛
言。世尊。是經何名。云何奉持。阿難。是經
名曰方等大集大陀羅尼大行菩薩入處。爾
時阿難聞佛説已。諸天世人皆大歡喜。信受
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六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七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王舍城如來行處寶莊
嚴堂。是大功徳之所修成。佛一切法本行果
報。苞容無量諸菩薩衆。其所講宣悉是無
量甚深之義。皆是如來神力護持。入無
行微妙智門。其心歡喜得念進意。分別智慧
無輕毀者。若有稱讃歎其功徳。盡未來世不
可窮盡。如來正覺覺平等法。善轉法輪度無
量衆。於一切法而得自在。知衆生意盡其根
源。善爲衆生斷諸習氣。雖爲佛事心無所
作。與大比丘六百萬人。悉是如來法王之子。
善得解脱斷煩惱習。曉了甚深無生法忍。成
就威儀其行端嚴。堪受供養爲衆福田。善持
諸佛所説教戒。復有菩薩摩訶薩衆。其數
無量不可稱計不可思議不可宣説。是諸菩
薩於一念頃。能過無量無邊佛刹。已曾供養
過去諸佛。諮受妙法無有厭足。常勤教化無
量衆生。善解方便智慧具足。其心安住無礙
解脱。善除憶想取相戲論。近一切智悉是補
處。其名曰電天菩薩。勝諍菩薩。日藏菩薩。
勇健菩薩。離惡意菩薩。遊行菩薩。觀眼菩
薩。離闇菩薩。如是無量菩薩大士。徳皆如

爾時世尊入諸菩薩所行無礙諸法門經。所
謂莊嚴諸菩薩道甚深佛法。十力無畏智慧
成就。獲得自在總持印門。分別諸辯大神
通門。轉不退轉無生法輪。通達諸法同於一
相。於一相法不生分別。知諸衆生根性無
礙。善能觀察諸法實相。破壞一切諸魔境界。
入於通達善思惟門。能除一切煩惱諸見。無
礙智慧善權方便。一切佛法平等無二。受持
諸佛智慧之門。演説諸法如眞實相。憶
取相入平等門。成就功徳入深因縁。莊嚴
佛身身口意業。念意進持顯示四諦。分別
妙慧化聲聞故。身心寂靜化縁覺故。得一切
智化大乘故。入一切法得自在智。讃歎如來
諸功徳故。如是等門宣説開示教導分別
時佛説是大集經時。於此東方自然出現大
金色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靡不周遍。除佛
光明其中所有日月釋梵護世天王。諸龍鬼
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
伽。所有光明悉不復現。諸牆壁等樹木叢林。
小山大山。目眞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
及國土中間其光徹照。若此世界所有地獄
皆蒙其光。其中衆生光觸身時。除一切苦受
微妙樂。爾時佛前大衆之中。其地自然
六十億淨妙蓮華。好香流布種種莊嚴。諸華
雜色悦可衆心。其華各有億百千葉。以寶羅
網彌覆其上。華質柔軟猶如天衣。其有觸者
妙快樂。是一一華所出諸香。遍滿三千
大千世界。是世界中若天若人。所有諸香悉
滅不熏。諸龍八部聞其香者。皆得妙喜漸離
煩惱。爾時尊者阿難見是金色光明及諸蓮
華白佛言。世尊。今此瑞應誰之所爲。有是
光明及諸蓮華。佛告阿難。有菩薩摩訶薩名
無盡意。在此東方。與六十億諸菩薩倶。眷
屬圍繞欲來至此故先現瑞。未久之間。時
無盡意即以神力。感動此地令大震動。放無
量光雨種種華。億那由他諸天人等。作百千
伎樂。與六十億諸菩薩衆周匝圍繞來至佛
所。至佛所已尋於佛前住虚空中高七多羅
樹。合掌向佛出微妙音。其聲遍聞大千世
界。即以偈頌而讃歎佛
    清淨永離垢 勇健除諸欲
    能滅衆塵勞 而得淨妙眼
    三垢荒穢等 善斷吐洗滅
    一切皆無餘 稽首大慈覺
    除去諸怖畏 善滅無明網
    十力聖主王 邪論不能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