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等大集經 (No. 0397_ 曇無讖譯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乘。寶女。若有菩薩能得淨心。是人即能獲
得大乘。世尊。衆生云何速得成就無上大乘。
寶女。有三十二事。衆生修集能速得之。何
等三十二。一者衆生不請而往親附。二者見
他福徳不生妬心。三者至心修集無量善根。
四者營他事業不生愁惱。五者至心不濁
身口業淨。六者不爲利養改四威儀。七者如
説而住。八者於諸衆生其心清淨。九者終不
放捨菩提之心。十者清淨莊嚴檀波羅蜜。十
一者清淨尸波羅蜜。憐愍毀禁故。十二者淨
忍波羅蜜。不惜身命故。十三者淨精進波羅
蜜。得十力無畏故。十四者淨禪波羅蜜。遠
離煩惱故。十五者淨般若波羅蜜。除煩惱習
故。十六者修勇健定。壞諸魔業故。十七者
至心度脱諸衆生故。十八者修四攝故。十九
者心平等故。二十者不捨一切諸衆生故。二
十一者知恩報故。二十二者護持正法故。二
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二十四者於諸
善法無厭足故。二十五者破憍慢故。二十六
者供養三寶故。二十七者於一切法不生
故。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縁故。二十九者
具七財故。三十者於一切法得自在故。三十
一者修六神通故。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是
名三十二衆生修集疾得菩提。説是法時。七
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萬
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一切諸天以諸花香
種種伎樂。供養於佛尊重讃歎。作如是言。若
有得聞如是等經。當知是人定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爾時梵天釋天四天王天白佛
言。世尊。如來今者演説如是無限量義了了
之義。壞煩惱義。摧諸魔業。破諸邪見。能
持一切無上正法。我等亦能受持讀誦書寫
解説。若佛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廣説之
者。我等亦當爲作衞護。若有惡鬼欲爲是人
作嬈害事。我當遮止不令成就。佛言。善哉善
哉。善男子。汝於爾時。若能護我諸弟子者。
即是護持我之正法。如是護者法則久住。爾
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汝當受持擁護演説
如是經典。若有菩薩於無量劫樂修惠施。
復有菩薩受持是經。讀誦書寫爲人廣説。修
大慈悲兼以此義勸人令學。其人所得福多
於彼。亦能速疾獲得大乘。阿難白佛言。世尊。
是經何名。云何奉持。佛言阿難。是經名爲眞
實法義毘尼方便。成就發心無量寶聚。無量
陀羅尼十力四無畏不共法聚。菩薩摩訶薩
不退轉印廣説大乘寶女所問。如是等名汝
當奉持。爾時阿難及諸人天聞經歡喜。信受
奉行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六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藏譯
  不眴菩薩品第
爾時世尊。故存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
諸大衆圍遶説法。爾時衆中有金色光。其光
明淨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悉蔽一切日月四
天釋梵光明。照已即滅。一切大衆瞻覩如來
目未曾眴。當爾之時寂然無聲亦無聲欬。出
入氣息。爾時大徳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今何
因縁有是光明。一切大衆瞻覩如來目未曾
眴。爾時佛告須菩提言。東方過於無量世界。
彼有菩薩名曰不眴。與萬菩薩倶共發來。欲
聽如來微妙方等大集經典。是其光明所言
未訖。不眴菩薩已至佛所。大寶坊中齎持種
種香花伎樂供養於佛。頭面禮足恭敬右遶。
却坐一面寳蓮華上。爾時須菩提。復白佛言。
世尊。不眴菩薩。所來世界去此遠近。國土何
名佛號何等。佛言。須菩提。東方去此七萬
二千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土名不眴。佛號普
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不眴菩薩從
彼而來。爾時不眴菩薩摩訶薩長跪合掌。説
偈讃佛
    如來世尊衆寶聚 具足一切波羅蜜
    無上法師天中天 爲衆生故我敬禮
    寂靜戒定不可動 無上智慧調諸根
    爲諸衆生説大集 故我歸依師子王
    樂施天人諸安樂 衆生喜見如滿月
    具足力勢破魔衆 我今歸依大藥樹
    成就善根施甘露 能度衆生生死海
    我今歸依無上尊 具足妙相三十二
    世尊莊嚴此大衆 猶如須彌顯四域
    名稱無礙遍十方 人中象王我敬禮
    如來智慧如虚空 通達三世無障礙
    隨衆生根而説法 我今敬禮自在王
    過無量劫勤精進 超勝同業諸菩薩
    所得佛法如先佛 我今敬禮一切覺
    十方諸佛悉讃歎 精進殊勝無邊量
    無量衆生得聞已 悉皆同發菩提心
    於正法中無厭足 兼以勸化諸衆生
    能説清淨法之性 我今稽首大法王
爾時不眴菩薩偈讃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
於此大集經中欲少發問。唯願如來垂哀聽
許。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隨意發問。吾當
爲汝分別宣説。除却汝等疑網之心。不眴菩
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白佛言。世尊。菩薩摩
訶薩修何三昧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得大念心大智大意。慚愧勇健修施教戒。
被忍辱鎧建精進幢。遊戲神通莊嚴慈悲。深
樂法喜登陟捨山。能説能答摧伏魔怨。壞諸
邪見不離諸佛。菩薩善友常得化身。不失念
心深信大乘。樂施衆生無上智光。不爲世法
之所染汚同於四大。如地利益一切衆生。如
水能洗一切垢穢。如火能熟衆生善根。如風
能於戒聞慧等無所障礙。修集慈悲猶如虚
空。慧眼無量猶如帝釋。心得自在如自在天。
正法化世如轉輪王。聚大福徳如須彌山。於
善無厭聚衆珍寶猶如大海。思惟十二因縁
深義亦復如是。無所畏懼如師子王。具善法
財猶如商主。一切依止如大醫王。能作光明
猶如庭燎。破闇如日清涼如月。煩惱不汚猶
如蓮華。具足一切諸佛妙法猶如滿月。佛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諮啓如來。至
心諦聽。吾當爲汝分別解説。善男子。有三昧
名一切法自在。菩薩修集是三昧者。則能獲
得如是等事。亦得無量無邊福徳。疾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
具足。善男子。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所謂信佛
法僧。苦集滅道。陰入界等空無相願。出生
滅沒十二因縁。内外因果業及果報信於開
塞觀一切法如幻如化如焔如響。如水中月
龜毛兔角。空中之花石女之子。如著影衣夢
乘白象。若有若無及以有無。非有非無非常
非斷。非生非滅非内非外。非見非斷信如是
等。則能信佛菩薩大事而不自輕。菩薩事業
雖復廣大。我亦能知心得自在。能大惠施護
持禁戒。不妨外事憐愍衆生常修忍辱。爲不
退故勤行精進。爲令衆生離煩惱故修集智
慧。爲壞一切分別想故修集三昧。得妙音聲
一切樂聞。修於念佛觀諸如來平等無二。修
於念法觀一切法同一性相。修於念僧觀一
切僧無有退轉。修於念捨捨諸煩惱。修於念
戒常念佛戒。修於念天念後邊身。淨身口意
不隨他人。戒定智慧清淨施已。能得具足三
十二相。施種種物具足成就八十種好。爲欲
莊嚴出世智慧具四念處。爲欲遠離一切煩
惱故具四正勤。爲令其心得自在故具四如
意。爲欲壞破諸魔怨故修集信根。爲不顛倒
一切法故修精進根。勸令憶念諸罪過故修
集念根。爲諸衆生心清淨故修集定根。爲於
一切諸法頂故修集慧根。爲無壞故修集五
力。爲眞實知一切法故修七覺分。爲眞實知
道非道故修八正道。樂於寂靜少欲知足遠
離惡友。雖復通達一切事業。終不於中生
師想。於諸煩惱心不貪著。不瞋衆生不疑諸
見。於我我所心不生著。常修欲度衆生之心。
於師*和上父母善友生念恩心。常思報答
往昔之恩。見毀禁者不生譏刺。捨棄重擔
眞觀陰故。不競不諍護法持戒。攝取持戒及
護法者。聽法念法供養於法。於正法中心無
疑網。凡所演説不爲飮食。至心演説説時不
輕。亦不自高。爲出善芽所聞不失。瞻病所
須供給走使。供養法師不説其短。不觀種姓
戒與非戒。常樂聞法至心不忘。不失時節常
請法師。敷揚道化。有所講説不生憍慢。聞
已解義亦不自大。不觀他人所有過失。所可
聽法爲知足故。爲不斷絶三寶種故。爲得無
礙宿命智故。爲得眞實見法性故。爲發無上
菩提心故。爲護如來眞實法故。爲得上族好
種姓故。爲見佛法比丘僧故。爲得堅固不退
心故。爲行聖行入聖數故。爲得無盡大財寶
故。爲得無邊大功徳故。爲得清淨梵音聲故。
爲得具足佛功徳故。爲得具足菩薩法故。爲
欲受持讀誦書寫菩薩法藏及摩夷故。爲欲
受持如是等法廣宣説故。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獲得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於一切事無能
教者。爾時世尊即説頌曰
    其心敬信佛法僧 亦復明信四眞諦
    若得智慧無罣礙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知於苦第一諦 亦能遠離於集因
    證獲第三眞滅諦 修集無上聖道諦
    具足成就大念心 眞實觀陰如虚空
    其身威儀大寂靜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觀六入性相空 亦能調柔於諸根
    能壞衆生疑網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修集空無相願 破壞一切諸憍慢
    所行諸行無黒闇 是名諸法自在定
    遠離斷見及我見 令身口意業寂靜
    其心不著有無法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説正義無顛倒 調伏一切衆生心
    既説法已無憍慢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集一切諸善根 不爲煩惱之所汚
    其心無熱亦無濁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爲他喜求菩提 亦不虚誑修善法
    十方諸佛觀其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樂惠施護持戒 憐愍心故忍諸惡
    精進修定及智慧 是名諸法自在定
    爲諸衆生修慈心 亦無分別怨親想
    樂施衆生無上樂 是名諸法自在定
    調伏衆生於菩提 修捨離欲得安樂
    常樂修集五神通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説正法衆樂聞 其義難盡如大海
    眞實了知於法性 是名諸法自在定
    觀察佛身如諸法 佛性法性無差別
    護法之心無退轉 是名諸法自在定
    身口意業得寂靜 具足戒定心無爲
    遠離一切煩惱習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證無上眞解脱 亦能獲得實知見
    修集定慧無有邊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淨之物不以施 不受一切不淨戒
    三十二相具足成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行種種諸惠施 是故獲得八十好
    於佛法中得自在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集具足四念處 正勤能壞諸煩惱
    爲調衆生修如意 是名諸法自在定
    爲入佛法修信根 爲壞魔衆修五力
    爲知諸法修七覺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八正道破邪徑 施於衆生無上樂
    心無憍慢一師想 是名諸法自在定
    若得修集自在定 是人則能離煩惱
    親近諸佛菩薩等 樂修少欲知足行
    爲在無上聖人數 以衆生故修大悲
    不爲飮食演説法 是名諸法自在定
    爲法不惜於身命 護持正法不悋財
    常樂修行二種施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勸衆生令聽法 如其未解心不輕
    不爲勝他護持戒 是名諸法自在定
    無量世中所聞法 至心受持爲他説
    無上法師大名稱 不觀時節戒非戒
    演説不休亦不息 不失時節隨意説
    所説諸法如幻相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言眞實甘樂聞 聞已如説而安住
    其心無貪無嫉妬 是名諸法自在定
    有問無瞋無輕慢 常修憐愍無二相
    能自淨除諸過失 是名諸法自在定
    具足七種無上財 成就壽命無上命
    具足十力四無畏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樂聞法善思惟 善思惟已如法住
    如法住已爲衆説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忘菩提上種性 供養三寶得化身
    勸化大衆具菩提 是名諸法自在定
    其目清淨見諸佛 得梵音聲無上邊
    其音遍滿十方界 是名諸法自在定
    財寶惠施無有盡 智慧演説無窮竭
    供養父母師*和上 是名諸法自在定
    成就具足宿命智 不失無上菩提心
    六波羅蜜無厭足 是名諸法自在定
    爲欲利益衆生故 受菩薩藏及摩夷
    樂爲衆生廣分別 是名諸法自在定
    遠離一切惡思惟 了了覩見十方界
    一心能知無量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一心了知三世事 修集無量諸神通
    得後邊身智無礙 是名諸法自在定
    憐愍衆生修大悲 觀察諸根隨意説
    一切佛法得自在 是名諸法自在定
    若有得聞如是事 至心受持生信順
    即能獲得無上道 亦如往世諸世尊
爾時不眴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
就何法獲得如是一切諸法自在三昧。佛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一法則能獲得如
是三昧。所謂不著一切諸法。復有一法不著
於戒。何以故。若不著戒則能不著一切善法。
具足戒故則能成就一切佛法。得大利益無
上大道。是故我言。戒是一切善法根本。戒名
大燈。若著戒者是人則於菩提障礙非菩提
道。若於諸法生貪著者。去菩提道則爲大遠。
若不貪著則爲隣近。復有二法。菩薩具足則
能獲得如是三昧。一者爲於菩提方便。修集
舍摩他。二者爲於善法方便。修集毘婆舍那。
復有三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爲三。一
者不捨衆生修空三昧。二者不捨於法修無
相三昧。三者求於諸有修無願三昧。爾時世
尊即説頌曰
    調伏衆生修集空 護持法故修無相
    不捨諸有修無願 是人則得是三昧
復次善男子。復有四法。菩薩具足則能獲得
如是三昧。何等爲四。一者具足四諦方便。二
者具足四無量心。三者具足四無礙智。四者
具足四攝之法。復有五法。菩薩具足得是
三昧。何等爲五。一者具足五神通。二者具
足五根。三者具足五力。四者具足眞智觀
於五陰。五者具足五眼。復有六法。菩薩具
足得是三昧。何等爲六。一者具足六波羅
蜜。二者具足六念。三者具足智慧觀於六
入。四者具足遠離六道。五者具足六通。六
者具足六和敬法。復有七法。菩薩具足得
是三昧。何等爲七。一者無貪遠離煩惱。二者
於衆生所無有瞋恚。三者於諸法中無有疑
心。四者具無礙智無有五蓋。五者觀十二因
縁無有疑網。六者成就無上智慧。七者成就
無上三昧。復有八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
等爲八。一者修集八正道分。二者離八邪道。
三者遠離八難。四者具足八大人覺。五者具
八解脱。六者具八勝處。七者專念菩提。八
者斷煩惱習。復有九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
何等爲九。一者不失念心。二者解甚深義。三
者破壞魔業。四者具佛三昧。五者淨身口意。
六者具足方便。七者威儀純善。八者勤行精
進具六波羅蜜。九者遠離聲聞辟支佛道。復
有十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爲十。一者
具足佛智。二者具足法界無分別智。三者於
眞實性無有動轉。四者具足三世平等智慧。
五者具足衆生心平等智。六者具知諸根上
中下智。七者具足四無礙智。八者具足三解
脱門。九者具足諸法同一味智。十者具足諸
法無生滅智。説是法時。三萬二千菩薩摩訶
薩得是三昧。爾時須菩提語不眴菩薩言。是
大衆中三萬二千諸菩薩等。皆悉獲得如是
三昧。善男子。汝今得耶。不眴菩薩言。大徳。
乃至無有一法可得名爲三昧。我云何得。凡
言得者即是顛倒。夫顛倒者即我我所。菩薩
若著我我所者。則不能得如是三昧。須菩提
言。菩薩摩訶薩住於何處得是三昧。不眴菩
薩言。如須菩提所住之法得解脱者。我如是
住得是三昧。須菩提言。我實不住一切法中
而得解脱。大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住
諸法得是三昧。須菩提言。善男子。菩薩摩
訶薩將不住於空無相願得三昧耶。不眴菩
薩言。空無相願可得住耶。不也善男子。大
徳。是故空無相願所住之處。得是三昧。善
男子。如是三昧住在何處。不眴菩薩言。如一
切法眞實性住。住是三昧者亦如是。住一切
諸法眞實性者名聖解脱。聖解脱者名無所
住。無住之住住一切法。一切諸法不住煩惱
不住解脱。大徳。得解脱者。爲具煩惱不具煩
惱。善男子。我亦不具非不具也。大徳。若仁
不具非不具者爲何所得言解脱也。須菩提
言。善男子。若使法界有縛繋者。我則解脱。
而法界性無縛解相。非相非非相。非種種
相。非一相非多相。如法界相解脱亦爾。時須
菩提説是法時。八千比丘得阿羅漢果。須菩
提語不眴菩薩言。善男子。如佛所説。若能具
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汝今具足是三昧不。
不眴菩薩言。大徳。一切諸法無有根住。若
法無根即是無住。夫無住者名爲無作。若無
作者云何可住。須菩提言。若無住者何故如
來常作是言。住如是法得無生忍。不眴菩薩
言。大徳。無所住者亦名爲住。是故如來亦
説住貪而得解脱。而智慧性不能壞貪住於
解脱。若有菩薩能知如是不住之住。是名無
生智慧。住是無生智慧中已。則能獲得無生
法忍。復次大徳。若有菩薩不離凡夫能知聖
法。以凡夫心觀察聖法。以聖法性觀察於忍。
忍性觀忍。復以是忍觀一切法。知如是等名
無生忍
復次大徳。若有菩薩觀二種界。一衆生界。二
者法界。以法界性觀衆生性。以衆生性觀法
界性。若離法界無衆生界。法界衆生界無生
無滅。若能如是通達知者名無生智。無生智
者即無生忍。復次大徳。菩薩摩訶薩知從十
二因縁生法。從六境界作六因縁。若善不善。
是善不善即無生滅。何以故。境界之性不能
生法。六入亦爾不能生法。何以故。無生性故。
如其六入能生法者。則應常生不須外縁。若
外境界性能生者。亦應常生不假於内。若倶
生者則有二相。二相之法性無眞實。通達了
知如是等者名無生忍。若得如是眞智慧者。
是名菩薩得無生忍。復次大徳。若有菩薩具
足成就二種莊嚴功徳智慧。觀是二事平等無
二。雖如是知不言我知。亦於此知不生貪著。
是名無生忍。復次大徳。菩薩摩訶薩身意寂
靜觀法寂靜。法寂靜已觀菩提靜。菩提
已觀忍寂靜。亦不隨他不著内外。是名菩薩
無生法忍。説是法時不眴菩薩等五百菩薩
得無生法忍。爾時世尊讃不眴菩薩言。善哉
善哉。善男子。汝所演説無生法忍。即是眞實
如先佛説。復次善男子。菩薩若得心自在者。
即得諸法自在三昧。云何名爲心自在耶。善
男子。若有菩薩遠離貪愛。得帝釋身或轉輪
王身。雖爲無量諸衆生等説五欲樂。而其内
心實不貪著。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
子。若有菩薩修集三昧。四無量心求諸有時。
不以有心以智慧心。雖生欲界不因欲心。其
心常不遠離三寶。修集莊嚴諸波羅蜜。以四
攝法攝取衆生調伏衆生。修三十七助道之
法。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
薩修空無相願。自不證於空無相願。亦爲衆
生説如是法。爲調聲聞辟支佛等。入於無生
正定之聚而爲説法。彼既聞已即得解脱自
不證之。亦令衆生不捨菩提。是名菩薩心得
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爲調聲聞辟支
佛故。入無生滅正定之聚。亦得滅定。又能
通達一切三昧出入相行。雖得如是通達自
在。亦不證於滅盡三昧。何以故。未具佛法
故。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
薩以平等智觀於法界。種種世間種種衆生
種種説法種種方便。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
次善男子。若有菩薩生長壽天未盡天壽。其
身亦生短命之中。爲欲調伏諸衆生故。是名
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
快樂。捨是樂已爲諸衆生受大苦惱。護衆生
故護菩提故。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
子。若有菩薩同於聲聞辟支佛行。而心護念
菩提之道。亦修菩提微妙之行。爲諸聲聞縁
覺之人。隨意説法而亦不證。是名菩薩心得
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解八萬四千
法門。亦復通達煩惱行處。爲斷衆生諸煩惱
故。處中説法。亦不爲諸煩惱所汚。是名菩
薩心得自在。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神
通。若有衆生盲聾跛躄。菩薩摩訶薩自變其
身。亦同其像而爲説法。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智慧。通達外典
善解邪論。而其内心不爲邪見。爲欲調伏諸
衆生故修集其道。是名菩薩心得自在。善男
子。菩薩具足如是等事。名心自在。亦名得一
切法自在三昧。須菩提言。世尊。不眴菩薩
得是三昧。爲久近耶。佛言。過去無量阿僧
祇劫。爾時有佛號自在王如來應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世界名淨劫亦名淨。其佛國土地平如
掌。金銀琉璃頗梨莊嚴。常有幡蓋。如兜率
天多饒飮食。爾時衆生所有貪欲瞋恚愚癡
無有勢力。多有利智能解佛語。一切悉樂無
上大乘。爾時世尊與八萬四千大菩薩衆。三
萬二千聲聞大衆。爾時世有轉輪聖王。名曰
廣持號曰法士。成就七寶輪寶象寶馬寶女
寶珠寶兵寶主藏之臣。千子具足王四天下。
治以正法不加刀杖。憐愍衆生教以十善。一
切衆生亦樂受之。爾時千子悉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爾時聖王供養如來菩薩聲
聞一切大衆。衣服飮食臥具湯藥房舍資生。
經萬歳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爲無
上道修三十七助道之法。爾時彼佛壽命滿
足八萬四千歳。王有一子名曰法語。於彼佛
法信心出家。勤行精進清淨持戒。爲得無上
菩提道故。爾時法語比丘。二萬年中無有睡
眠。如彈指頃不生貪心瞋心癡心不善覺觀。
不念父母宗親眷屬飮食衣服房舍臥具資生
之物。亦不覺知晝夜之相。二萬年中常修念
佛。須菩提。法語比丘勤精進故。獲得四禪四
無量心四無色定。過二萬年已往詣佛所。頭
面禮敬右遶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爲施一切衆生
安樂。爲欲調伏一切衆生。唯願世尊哀愍示
導。云何令我化諸衆生宣説正法。佛言比丘。
有八陀羅尼門。若成就者得無礙語。則能爲
諸衆生説法。何等爲八。一者念佛知法身故。
二者念法知淨法故。三者念僧知無礙故。四
者眞實思惟破惡覺觀故。五者知字不可説
故。六者修舍摩他。爲知諸法同一昧故。七者
修毘婆舍那。爲知諸法本性淨故。八者修方
便智。爲得忍故。比丘。具如是八陀羅尼門。則
能堪任宣説正法化諸衆生。比丘。復有八精
進。菩薩具者能宣説法化諸衆生。一者求法
勤行精進。二者持法勤行精進。三者觀法勤
行精進。四者説法勤行精進。五者護法勤行
精進。六者供養法師勤行精進。七者護受法
者勤行精進。八者如法而住勤行精進。是名
爲八。復有八法。菩薩具足能化衆生。何等
爲八。一者修慈等觀衆生故。二者修悲調伏
衆生故。三者觀法得無上法故。四者觀智破
憍慢故。五者護諸衆生施安樂故。六者善思
惟壞諸煩惱故。七者修助道法莊嚴菩提故。
八者護法具足六度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若能具足如是等法。則能教化一切衆生。爾
時比丘聞是法已。於十千年繋心思惟。勤行
精進爲得是法。以精進故即得無盡器陀羅
尼。善解一切衆生語言隨語爲説。得是持已
復有無盡辯才。成就如是陀羅尼已。周遍城
國村邑聚落。化無量衆於三乘道。爲其父母
兄弟眷屬宗族説法。悉令獲得隨順法忍。須
菩提。爾時比丘復往佛所。頭面敬禮右遶三
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説我已
證得。佛神力故得聖智慧。世尊。頗有三昧菩
薩修已心不退轉増長善法。佛言比丘。有三
昧名一切法自在。菩薩修已其心不退。亦得
増長無量善法。爾時比丘聞三昧名。即白佛
言。世尊。菩薩云何行。云何修。云何學。而
能獲得如是三昧。比丘。有八法八莊嚴八發
心。菩薩具已得是三昧。何等爲八。一者淨
心。二者至心。三者施心。四者離煩惱心。五者
觀六界。六者修忍。七者勤精進。八者修定身
心寂靜。是名八法。八莊嚴者。一者捨。二者
戒。三者功徳。四者智。五者舍摩他。六者毘
婆舍那。七者發菩提心。八者莊嚴一切佛法。
是名八莊嚴。八發心者。一者發心無有衆生
壽命士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二者發心一
切諸法無常苦無我。三者發心一切諸法空
無相願。四者發心未來之法無有住處。五者
發心現在之法無有住處。六者發心一切諸
法無業果報。七者發心一切諸法無有作者。
無有受者。八者發心一切諸法無有繋屬。菩
薩具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比丘聞已進修
不久。即得如是一切法自在三昧得三昧已
即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爾時比丘即
往佛所。頭面作禮右遶三匝。上昇虚空一多
羅樹。結加趺坐滿一千年。不動不搖法喜爲
食。獲得比智樂説無礙。令三萬六千億衆生
得不退心。無量衆生安住三乘。爾時法語比
丘。過千年已從座而起作如是言。如來世尊。
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懈怠
也。善男子。汝於無量無邊世中。成就無量無
邊功徳。故能速得如是神通。善男子。汝已於
往七萬六千億佛所。種諸善根淨修梵行。是
故因此過去善根。獲得如是現在善果。佛告
須菩提。汝知爾時法語比丘得三昧者。豈異
人乎。即是今之不眴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
徳。爾時世尊爲須菩提。説是菩薩往因縁時。
三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虚空之中諸天龍神乾闥婆等。雨諸華香以
用供養不眴菩薩。而作是言。我等今日見此
菩薩得大利益。爾時須菩提語不眴菩薩言。
善男子。汝已久修清淨梵行。不眴菩薩言。大
徳。夫梵行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
未來現在即是無作。若無作者即名爲行。如
是行者名爲無生名爲無諍。無有言説及以
威儀。大徳。非眼行故名爲梵行。非耳鼻舌
身意行故。名爲梵行。非色聲香味觸法行故。
名爲梵行。亦非色受想行識行故。名爲梵行。
非相非縁。非見非聞非知非覺。大徳。如是等
法無去來住。無牽無挽無有數量。無上無下
是名梵行。須菩提言。善男子。夫梵行者名八
正道。不眴菩薩言。大徳。云何八正道名爲
梵行。若以正見爲梵行者。不見諸法名爲正
見。等見諸法名爲正見。不見之見乃名正
見。若不見者。云何得名爲正見耶。若無正見。
云何得名爲梵行乎。無有思惟名正思惟。夫
思惟者名爲顛倒。若顛倒者。云何得言正思
惟耶。一切音聲皆悉平等。若善若惡若一若
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一切字若一切
聲。是名爲響。若是響者。云何得言爲正語
耶。聲平等者。一切行法皆悉無常。是苦無我
涅槃寂靜。若能等觀一切諸法。如涅槃相及
演説者是名正語。無身無身業。無口無口業。
無意無意業。何以故。無業處故。若有業處則
有我我所。若無我我所則無業果。若如是觀
名爲正業。若爲壽命行於邪命。遠離邪命故
名正命。若觀是等無我我所。無有衆生壽命
士夫。如其無者。何故得名爲正命耶。於眼識
色不生染著。眼識性空。以識性空故眼色亦
空。若眼色識空至意識法亦復如是。若如是
觀是名正命。無有顛倒。斷諸精進名正精進
無精進法。無精進者。無有具足成就精進。無
有精進爲利益者。若能觀察如是等法是名
正精進。若能等念一切諸法平等如空。一切
諸法亦復如是。如一切法陰入界等亦復如
是。若能觀於如是等法是名正念。觀一切法
皆悉平等無我我所。若能如是平等觀者是
名正定。大徳。若能如是觀一切法性平等者
名八正道。是名梵行。非以數故名八正道。非
八正道名爲梵行。非世道故名爲梵行。非著
心故名爲梵行。非二相故名爲梵行。無作相
故名爲梵行。若見諸法無有住處乃名梵行。
爾時不眴菩薩。爲諸大衆説如是等梵行法
時。五百比丘離諸煩惱。得阿羅漢果。須菩提
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説是法。如離煩惱阿
羅漢人。其所宣説等無有異。大徳。我今亦
是遠離煩惱。亦是阿羅漢。我亦遠離聲聞縁
覺煩惱諸法。我如法住故名阿羅漢。爾時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是不眴菩薩。樂説無礙不
可思議辯才利智。隨問而答。佛言須菩提。不
眴菩薩得一切法自在三昧。以是故能隨問
而答。若有菩薩得是三昧。一切世間人天魔
梵。不能障其樂説無礙。爾時帝釋白佛言。世
尊。若有人於無量世中。具足功徳乃能得見。
不眴菩薩聞其所説。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是經讀誦書寫爲人解
説及聞法者。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當知是輩一切皆當如不眴菩薩作師子吼。
世尊。我當擁護如是等人。佛言善哉善哉。憍
尸迦。汝今至心護持正法。爾時梵王復白佛
言。世尊。我當樂修捨定三昧。捨禪定樂來
護佛法及説法者令離病苦。隨何國土有説
法處。我當往彼至心聽受。若有國土信受此
經供養三寶。我亦當爲除滅惡相。令其土境
清淨安怗正法治化。佛言善哉善哉。梵王。汝
眞護法。若有人能如是護法。當知是人終不
遠離三寶之寶。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世尊。
我亦能護受持讀誦書寫解説如是法者。佛
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知法者是人乃能擁
護是法。汝於我所得聞法已。即獲法眼斷諸
惡道。若復至心護持正法。不久當斷一切諸
有。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當受持如是經典。
爲四部衆廣説其義。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能
受持如是經典。如佛所説等無有異。廣爲四
衆宣釋分別。爾時人天阿修羅乾闥婆一切
大衆。聞經歡喜讃歎善哉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七



大方等大集卷第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海慧菩薩品第五之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
諸大衆圍遶説法。是時三千大千世界。大水
盈滿猶如大海。又如劫盡水災起時。然諸世
界國邑村落。城郭舍宅山林樹木。上至色界
無所嬈害悉皆如故。而諸大衆皆見是水。爾
時水中出生無量分陀利花。青琉璃莖眞金
爲葉。功徳寳臺帝釋寳鬚。周匝多有無量之
花。縱廣十里在寶坊中。高一多羅樹。爾時大
衆。各各自見在此花上。其花爾時出大光明。
遍照十方無量世界。爾時大衆心生歡喜。我
等今者必當得聞殊勝妙法。爾時彌勒菩薩
即從坐起。前禮佛足右遶三匝。於蓮華上長
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縁故。如是三千大
千世界滿中大水猶如大海。又如劫盡水災
起時。復出無量分陀利花。大光如是遍照十
方無量世界。佛言彌勒。下方過於三千大千
世界微塵等國。有一世界名寶莊嚴。其土有
佛號海智神通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
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有
菩薩名曰海慧。欲來至此大寶坊中。與無數
菩薩倶共已斷一切數想。欲來聽是大集經
典。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佛世界去此甚
遠。海慧在彼。頗得聞此佛所説不。佛言舍
利弗。如汝今於我前所聞。彼亦如是。如汝今
日及諸大衆覩見於我。海慧菩薩見我亦爾。
世尊。菩薩摩訶薩所有神通不可思議。住於
極遠無量世界。而有如是無礙天眼無障耳
通。世尊。誰有聞是不思議事。而當不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唯除下劣不肖人耳
爾時海慧菩薩。具足無量神通之力。於一念
中在彼國滅。忽然現此大寶坊中即入三昧。
令此大衆悉得遙見。彼佛世界所有人民。城
邑聚落屋舍殿堂。山林樹木飛鳥走獸。及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