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 (No. 0375_ 慧嚴譯 ) in Vol. 12

[First] [Prev+100] [Prev]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者説。不但獨爲根熟之人。亦爲善根未熟
者説。不恒獨爲末利夫人。亦爲婬女蓮花
女説。不但獨受波斯匿王上饌甘味。亦受長
者尸利毱多雜毒之食。大王當知。尸利毱多
住昔亦作逆罪之因。以遇佛聞法。即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假使一月常以
衣食供養恭敬一切衆生。不如有人一念
念佛所得功徳十六分一。大王。假使鍛金
爲人車馬載寶。其數各百以用布施。不如
有人發心向佛擧足一歩。大王。假使復以
象車百乘。載大秦國種種珍寶。及其女人身
佩瓔珞。數亦滿百持用布施。猶故不如發
心向佛擧足一歩。復置是事若以四事供
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猶亦不如發心
向佛擧足一歩。復置是事。若使大王供養
恭敬恒河沙等無量衆生。不如一往娑羅
雙樹到如來所誠心聽法。爾時大王答
耆婆。如來世尊性已調柔。故得調柔以爲
眷屬。如栴檀林純以*栴檀而爲圍遶。如
來清淨所有眷屬亦復清淨。猶如大龍純以
諸龍而爲眷屬。如來寂靜所有眷屬亦復寂
靜。如來無貪所有眷屬亦復無貪。佛無煩惱
所有眷屬亦無煩惱。吾今既是極惡之人。惡
業纒裹其身臭穢繋屬地獄云何當得至
如來所。吾設往者恐不顧念接叙言説。卿
雖勸吾令往佛所。然吾今日深自鄙悼都
無去心。爾時虚空尋出聲言。無上佛法將
欲衰殄。甚深法河於是欲涸。大法明燈將
滅。不久法山欲頽。法船欲沈法橋欲壞。
法殿欲崩。法幢欲倒。法樹欲折。善友欲去。
大怖將至。法餓衆生將至不久。煩惱疫病將
欲流行。大闇時至渇法時來。魔王欣慶解
釋甲冑。佛日將沒大涅槃山。大王。佛若去
世王之重惡更無治者。大王。汝今已造阿
鼻地獄極重之業。以是業縁必受不疑。大
王。阿者言無。鼻者名間。間無暫樂故名無
間。大王。假使一人獨墮是獄。其身長大八萬
由旬。遍滿其中間無空處。其身周匝受種
種苦。設有多人身亦遍滿不相妨礙。大王。
寒地獄中暫遇熱風以之爲樂。熱地獄中
暫遇寒風亦名爲樂。有地獄中設命終已。
若聞活聲即便還活。阿鼻地獄都無此事大
王。阿鼻地獄四方有門。一一門外各有猛
火。東西南北交過通徹。八萬由旬周匝鐵牆。
鐵網彌覆其地亦鐵。上火徹下下火徹上。
大王。若魚在𨫼脂膏焦然。是中罪人亦復如
是。大王。作一逆者則便具受如是一罪。若
造二逆罪即二倍。五逆具者罪亦五倍。大王。
我今定知王之惡業必不得免。唯願大王速
往佛所。除佛世尊餘無能救。我今愍汝故
相勸導。爾時大王聞是語已。心懷怖懼擧
身戰慄。五體掉動如芭蕉樹。仰而答曰。
汝爲是誰。不現色像而但有聲。大王。吾
是汝父頻婆娑羅。汝今當隨耆婆所説。莫
隨邪見六臣之言。時王聞已悶絶躄地。身
瘡増劇臭穢倍前。雖以冷藥塗而治之。
瘡烝毒熱但増無損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八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梵行品之第五
爾時世尊在雙樹間。見阿闍世悶絶躄地。
即告大衆。我今當爲是王。住世至無量劫
不入涅槃。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當
爲無量衆生不入涅槃。何故獨爲阿闍世
王。佛言。善男子。是大衆中無有一人謂我
畢定入於涅槃。阿闍世王定謂我當畢竟
永滅。是故悶絶自投於地。善男子。如我所
言爲阿闍世不入涅槃。如是密義汝未能
解。何以故。我言爲者。一切凡夫。阿闍世者。
普及一切造五逆者。又復爲者。即是一切
有爲衆生。我終不爲無爲衆生而住於世
何以故。夫無爲者非衆生也。阿闍世者。即
是具足煩惱等者。又復爲者。即是不見佛
性衆生。若見佛性我終不爲久住於世。何
以故。見佛性者非衆生也。阿闍世者。即是
一切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又復
爲者。即是阿難迦葉二衆。阿闍世者。即是阿
闍世王後宮妃后及王舍城一切婦女。又復
爲者名爲佛性。言阿闍者名爲不生。世者
名怨。以不生佛性故則煩惱怨生。煩惱怨
生故不見佛性。以不生煩惱故。則見佛
性。以見佛性故則得安住大般涅槃。是
名不生。是故
爲阿闍世。善男子。阿闍者
名不生不生者名涅槃。世名世法。爲者名
不汚。以世八法所不汚故。無量無邊阿僧
祇劫不入涅槃。是故我言爲阿闍世無量
億劫不入涅槃。善男子。如來密語不可思
議。佛法衆僧亦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不
可思議。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爾時世尊大
悲導師。爲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入三昧
已放大光明。其光清涼往照王身。身瘡即愈
欝蒸除滅。王覺瘡愈身體清涼。語耆婆言。
曾聞人説劫將欲盡三月並現當是之時
一切衆生患苦悉除。時既未至此光何來照
觸吾身。瘡苦除愈身得安樂。耆婆答言。此
非劫盡三月並照。亦非火日星宿藥草寶珠
天光。王又問言。此光若非三月並照寶珠明
者。爲是誰光。大王當知。是天中天所放光
明。是光無根無有邊際。非熱非冷。非常
非滅。非色非無色。非相非無相。非青非
黄非赤非白。欲度衆生故使可見有相
可説有根有邊有熱有冷青黄赤白。大王。
是光雖爾實不可説不可覩見。乃至無有
青黄赤白。王言耆婆。彼天中天以何因縁放
斯光明。耆婆答言今是瑞相將爲大王。以
王先言世無良醫療治身心。故放此光先
治王身然後及心。王言耆婆。如來世尊亦
見念耶。耆婆答言。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
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
於病子心則偏多。大王。如來亦爾。於諸衆
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
逸者佛則慈念。不放逸者心則放捨。何等
名爲不放逸者。謂六住菩薩。大王。諸佛世
尊於諸衆生。不觀種姓老少中年貧富時節
日月星宿工巧下賤僮僕婢使。唯觀衆生有
善心者。若有善心則便慈念。大王當知。如
是瑞相即是如來。入月愛三昧所放光明。
王即問言。何等名爲月愛三昧。耆婆答言。譬
如月光能令一切優鉢羅花開敷鮮明。月愛
三昧亦復如是。能令衆生善心開敷。是故
名爲月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能令一切
行路之人心生歡喜。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
令修習涅槃道者心生歡喜。是故復名月
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從初一日至十五
日形色光明漸漸増長月愛三昧亦復如是。
令初發心諸善根本漸漸増長。乃至具足大
般涅槃。是故復名月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
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形色光明漸漸損減月
愛三昧亦復如是。光所照處所有煩惱能令
減。是故復名月愛三昧。大王。譬如盛
之時一切衆生常思月光。月光既照欝熱
即除。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衆生除貪
惱熱。大王。譬如滿月衆星中王。爲甘露味
一切衆生之所愛樂。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諸
善中王爲甘露味。一切衆生之所愛樂。是故
復名月愛三昧。王語
耆婆。我聞如來不與惡人同止坐起語言談
論。猶如大海不宿死屍。如鴛鴦鳥不住圊
厠。釋提桓因不與鬼住。鳩翅羅鳥不棲枯
樹。如來亦爾。我當云何而得往見。設其見
者我身將不陷入地耶。我觀如來寧近
醉象師子虎狼猛火絶焔。終不近於重惡之
人。是故我今思忖是已。當有何心往見如
來。耆婆答言。大王。譬如渇人速赴清泉。飢
者求食怖者求救病求良醫熱求蔭涼寒
者求火。王今求佛亦應如是。大王。如來
尚爲一闡提等演説法要。何況大王非一
闡提。而當不蒙慈悲救濟。王言。耆婆。我昔
曾聞一闡提者。不信不聞不能觀察不得
義理。何故如來而爲説法。耆婆答言。大王。譬
如有人身遇重病。是人夜夢昇一柱殿。服
蘇油脂及以塗身。臥灰食灰攀上枯樹。或
與獼猴遊行坐臥。沈水沒泥。墮墜樓殿高
山樹木象馬牛羊。身著青黄赤黒色衣。喜笑
歌舞。或見烏鷲狐狸之屬。齒髮墮落。裸形枕
狗臥糞穢中。復與亡者行住坐起携手食
噉。毒蛇滿路而從中過。或復夢與被髮女
人共相抱持。多羅樹葉以爲衣服。乘壞驢
車正南而遊。是人夢已心生愁惱。以愁惱
故身病愈増。以病増故諸家親屬遣使
醫。所可遣使形體缺短根不具足。頭蒙
塵土著弊壞衣載故壞車。語彼醫言。速疾
上車。爾時良醫即自思惟。今見是使相貌
不吉。當知病者難可療治。復作是念使雖
不吉復當占日。爲可治不。若四日六日八
日十二日十四日。如是日者病亦難治。復作
是念。日雖不吉復當占星。爲可治不。若
是火星金星昴星閻羅王星濕星滿星。如是
星時病亦難治。復作是念。星雖不吉復當
觀時。若是秋時冬時及日入時夜半時月入
時。當知是病亦難可治。復作是念。如是衆
相雖復不吉或定不定。當觀病人。若有福
徳皆可療治。若無福徳雖吉何益。思惟
是已。尋與使倶在路復念。若彼病者有長
壽相則可療治。短壽相者則不可治。即於
前路見二小兒。相牽鬪諍捉頭拔髮瓦石
刀杖共相撩打。見人持火自然殄滅。或
見有人斫伐樹木。或復見人手曳皮革隨
路而行。或見道路有遺落物。或見有人執
持空器。或見沙門獨行無侶。復見虎狼烏
鷲野狐。見是事已復作是念。所遣使人乃
至道路所見諸相悉皆不祥。當知病者定難
療治。復作是念。我若不往則非良師。如其
往者不可救療。復更念言。如是衆相。雖復
不祥。且當捨置往至病所。思惟是已復於
前路聞如是聲。所謂亡失死喪崩破壞
剥脱墮墜焚燒不來。不可療治不能拔濟。復
聞南方有飛鳥聲。所謂烏鷲舍利鳥聲。若狗
若鼠野狐猪兎。聞是聲已復作是念。當知
病者難可療治。爾時即入病人舍宅見彼
病人。數寒數熱骨節疼痛。目赤流涙耳聲
聞外。咽喉結痛舌上裂破。其色正黒。頭不
自勝。體枯無汗。大小便利擁隔不通。身卒
肥大紅赤異常。語聲不均或麁或細。擧體
斑駁異色青黄。其腹脹滿言語不了。醫見是
已問瞻病言。病者昨來意志云何。答言。大
師。其人本來敬信三寶及以諸天。今者變異
敬信情息。本憙惠施今者慳悋。本性少食今
則過多。本性敝惡今則和善。本性慈孝恭敬
父母。今於父母無恭敬心。醫聞是已即前
嗅之。優鉢羅香沈水雜香畢迦多香多伽
羅香多摩羅跋香欝金香栴檀香。炙肉臭
蒱桃酒臭燒筋骨臭魚臭糞臭。知香臭已
即前觸身。覺身細軟猶如繒綿劫貝&T035393;
花。或&T057344;如石。或氷如冷。或熱如火。或澁
如沙。爾時良醫見如是等種種相已。定知
病者必死不疑。然不定言是人當死。語瞻
病者。吾今遽務明當更來。隨其所須恣意
遮即便還家。明日使到復語使言。我事
未訖兼未合藥。智者當知。如是病者必死
不疑。大王。世尊亦爾。於一闡提輩。善知根
性而爲説法。何以故。若不爲説一切凡夫
當言如來無大慈悲。有慈悲者名一切智。
若無慈悲云何説言一切智人。是故如來
爲一闡提而演説法。大王。如來世尊見諸
病者常施法藥。病者不服非如來咎。大王。
一闡提輩分別有二。一者得現在善根。二者
得後世善根。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
在得善根者。則爲説法。後世得者亦爲説
法。今雖無益作後世因。是故如來爲一闡
提演説法要。一闡提者復有二種。一者利根。
二者中根。利根之人於現在世能得善根。中
根之人後世則得。諸佛世尊不空説法。大王。
譬如淨人墜墮圊厠有善知識見而愍之
尋前捉髮而拔出之。諸佛如來亦復如是。
見諸衆生墮三惡道。方便救濟令得出離。
是故如來爲一闡提而演説法。王語耆婆。
若使如來審如是者。明當選擇良日吉星
然後乃往。耆婆白王。大王。如來法中無有
選擇良日吉星。大王。如重病人猶不看日
時節吉凶唯求良醫。王今病重求佛良醫。不
應選擇良時好日。大王。如栴檀火及𦭽蘭
火二倶燒相無有異也。吉日凶日亦復如
是。若到佛所倶得滅罪。唯願大王。今日
速往。爾時大王即命一臣名曰吉祥。而告
之言。大臣當知。吾今欲往佛世尊所。速辦
所須供養之具。臣言。大王。善哉善哉。所須
供具一切悉有。阿闍世王與其夫人。嚴駕
車乘一萬二千。姝壯大象其數五萬。一一
象上各載三人。齎持幡蓋花香伎樂。種種
供具無不備足。導從馬騎有十八萬。摩伽
陀國所有人民。尋從王者其數足滿五十八
萬。爾時拘尸那城所有大衆滿十二由旬。
悉皆遙見阿闍世王與其眷屬尋路而來。
爾時佛告諸大衆言。一切衆生爲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近因縁者。莫先善友。何以故。
阿闍世王若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
定命終墮阿鼻獄。是故近因莫若善友。阿
闍世王復於前路。聞舍婆提毘流離王乘船
入海遇火而死。瞿伽離比丘生身入地至
阿鼻獄。須那刹多作種種惡到於佛所衆
罪得滅。聞是語已語耆婆言。吾今雖聞
如是二言猶未審定。汝來耆婆。吾欲與汝
同載一象。設我當入阿鼻地獄。冀汝捉持
不令我墮。何以故。吾昔曾聞得道之人不
入地獄
爾時佛告諸大衆言。阿闍世王猶有疑心。
我今當爲作決定心。爾時會中有一菩薩
名持一切。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説一切諸
法皆無定相。所謂色無定相。乃至涅槃亦無
定相。如來今者云何而言爲阿闍世作決
定心。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今定爲阿
闍世王作決定心。何以故。若王疑心可破
壞者。當知諸法無有定相。是故我爲阿闍
世王作決定心。當知是心爲無決定。善
男子。若彼王心是決定者。王之逆罪云何可
壞。以無定相其罪可壞。是故我爲阿闍世
王作決定心。爾時大王即到娑羅雙樹間。
至於佛所仰瞻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猶如微妙眞金之山。爾時世尊出八種聲告
言。大王。時阿闍世左右顧視。此大衆中誰
爲大王。我既罪逆又無福徳。如來不應稱
爲大王爾時如來即復喚言。阿闍世大王。時
王聞已心大歡喜。即作是言。如來今日顧
命語言。眞知如來於諸衆生大悲憐愍等
無差別。白佛言。世尊。我今疑心永無遺
餘。定知如來眞是衆生無上大師。爾時迦葉
菩薩語持一切菩薩言。如來已爲阿闍世
王作決定心。爾時阿闍世王即白佛言。
世尊。假使我今得與梵王釋提桓因坐起飮
食猶不欣悦。得遇如來一言顧命深以欣
慶。爾時阿闍世王即以所持幡蓋香花*伎
樂供養。前禮佛足右繞三匝。禮敬畢已却
坐一面
爾時佛告阿闍世王言。大王。今當爲汝説
正法要。汝當一心諦聽諦聽。凡夫常當繋
心觀身有二十事。一謂我此身中空無無
漏。二無諸善根本。三我此生死未得調
順。四墮墜深坑無處不畏。五以何方便得
見佛性。六云何修定得見佛性。七生死常
苦無常我淨。八八難之難難得遠離。九恒
爲怨家之所追逐。十無有一法能遮諸有。
十一於三惡趣未得解脱。十二具足種種
諸惡邪見。十三亦未造立渡五逆津。十四
生死無際未得其邊。十五不作諸業不得
果報。十六無有我作他人受果。十七不作
樂因終無樂果。十八若有造業果終不失。
十九因無明生亦因而死。二十去來現在常
行放逸。大王。凡夫之人常於此身當作
如是二十種觀。作是觀已不樂生死。不樂
生死則得止觀。爾時次第觀心生相。住相
滅相次第觀心生住滅相。定慧進戒亦復如
是。觀生住滅已。知心相乃至戒相終不
作惡。無有死畏三惡道畏。若不繋心觀
察如是二十事者。心則放逸無惡不造。阿
闍世言。如我解佛所説義者。我從昔來
未曾觀是二十事。故造衆惡。造衆惡故
則有死畏三惡道畏。世尊。自我招殃造茲
重惡。父王無辜横加逆害。是二十事設觀
不觀。必定當墮阿鼻地獄。佛告大王。一切
諸法性相無常無有決定。王云何言必定
當墮阿鼻地獄。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若
一切法無定相者。我之殺罪亦應不定。若
殺定者一切諸法則非不定。佛言。大王。善哉
善哉。諸佛世尊説一切法悉無定相。王復能
知殺亦不定。是故當知殺無定相。大王。如
汝。所言父王無辜横加逆害者。何者是父。
但於假名衆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入
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
若四是父色亦應非。若色非色合爲父者無
有是處。何以故。色與非色性無合故。大
王。凡夫衆生於是色陰妄生父想。如是色
陰亦不可害。何以故。色有十種是十種中
唯色一種。可見可持可稱可量可牽可縛。
雖可見縛其性不住以不住故。不可得
見不可捉持。不可稱量不可牽縛。色相
如是云何可殺。若色是父可殺可害獲罪
報者餘九應非。若九非者則應無罪。大王。
色有三種。過去未來現在。過去現在則不可
害。何以故。過去過去故。現在念念滅故。遮
未來故名之爲殺。如是一色或有可殺或
不可殺。有殺不殺色則不定。若色不定殺
亦不定。殺不定故報亦不定。云何説言定
入地獄。大王。一切衆生所作罪業凡有二
種。一者輕。二者重。若心口作則名爲輕。
身口心作則名爲重。大王。心念口説身不
作者所得報輕。大王。昔日口不勅殺但言
刖足。大王。若勅侍臣立斬王首。坐時乃
*斬猶不得罪。況王不勅云何得罪。王若得
罪諸佛世尊亦應得罪何以故。汝父先王頻
婆娑羅。曾於諸佛種諸善根。是故今日得
居王位。諸佛若不受其供養則不爲
王。若不爲王汝則不得爲國生害。若汝
殺父當有罪者。我等諸佛亦應有罪。若諸
佛世尊無得罪者。汝獨云何而得罪耶。大
王。頻婆娑羅往有惡心。於毘富羅山遊行
獵鹿。周遍壙野悉無所得。唯見一仙五
通具足。見已即生瞋恚惡心。我今遊獵所
以不得正坐此人。驅逐令去。即勅左右而
令殺之。其人臨終生瞋惡心。退失神通而
作誓言。我實無辜。汝以心口横加戮害。
我於來世亦當如是還以心口而害
汝。時王聞已即生悔心供養死屍。是王如
是尚得輕受不墮地獄。況王不爾。而當地
獄受果報耶。先王自作還自受之。云何令
王而得殺罪。如王所言父王無辜。者大王
云何言無。夫有罪者則有罪報。無惡業者
則無罪報。汝父先王若無辜罪云何有報。
頻婆娑羅於現世中。亦得善果及以惡果。是
故先王亦復不定。以不定故殺亦不定。殺不
定故云何而言定入地獄
大王。衆生狂惑凡有四種。一者貪狂。二者藥
狂。三者呪狂。四者本業縁狂。大王。我弟子中
有是四狂。雖多作惡我終不記是人犯戒。
是人所作不至三惡。若還得心亦不言
犯。王本貪國逆害父王。貪狂心作云何得
罪。大王。如人酒醉逆害其母。既醒寤已
心生悔恨。當知是業亦不得報。王今貪醉
非本心作。若非本心云何得罪。大王。譬如
幻師四衢道頭幻作種種男女象馬瓔珞衣
服愚癡之人謂爲眞實。有智之人知非眞有。
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眞。
大王。譬如山間響聲。愚癡之人謂之實聲。
有智之人知其非眞。殺亦如是凡夫謂實。
諸佛世尊知其非眞。大王。如人有怨詐來
親附。愚癡之人謂爲實親。智者了達乃知
虚詐。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
非眞。大王。如人執鏡自見面像。愚癡之人
謂爲眞面。智者了達知其非眞。殺亦如是
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眞。大王。如熱
炎。愚癡之人謂之是水。智者了達知其
非水。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
非眞。大王。如乾闥婆城。愚癡之人謂爲眞
實。智者了達知其非眞。殺亦如是凡夫謂
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眞。大王。如人夢中受
五欲樂。愚癡之人謂之爲實。智者了達知
其非眞。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
其非眞。大王。殺法殺業殺者殺果及以解脱。
我皆了之則無有罪。王雖知殺云何有罪。
大王。譬如有人主知典酒如其不飮則亦
不醉雖復知火亦不燒燃。王亦如是。雖復
知殺云何有罪。大王。有諸衆生於日出時
作種種罪。於月出時復行劫盜。日月不出
則不作罪。雖因日月令其作罪。然此日
月實不得罪。殺亦如是。雖復因王王實無
罪。大王。如王宮中常勅屠羊心初無懼。云
何於父。獨生懼心。雖復人畜尊卑差別。
寶命重死二倶無異。何故於羊心輕無懼。
於父先王生重憂苦。大王。世間之人是愛
僮僕不得自在。爲愛所使而行殺害。設有
果報乃是愛罪。王不自在當有何咎。大王。
譬如涅槃非有非無而亦是有。殺亦如是
雖非有無而亦是有。慚愧之人則爲非
有。無慚愧者則爲非無。受果報者名之爲
有。空見之人則爲非有。有見之人則爲非
無。有有見者亦名爲有。何以故。有有見者
得果報故。無有見者則無果報。常見之人
則爲非無。無常見者則爲非有。常常見
者不得爲無。何以故。常常見者有惡業果
故。是故常常見者不得爲無。以是義故。雖
非有無而亦是有。大王。夫衆生者名出入
息。斷出入息故名爲殺。諸佛隨俗亦説爲
殺。大王。色是無常。色之因縁亦是無常。從
無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識是無常。識之
因縁亦是無常。從無常因生識云何常。以
無常故苦。以苦故空。以空故無我。若是無
常苦空無我爲何所殺。殺無常者得常涅
槃。殺苦得樂。殺空得實。殺於無我而得
眞我。大王。若殺無常苦空無我者則與我
同。我亦殺於無常苦空無我不入地獄。汝
云何入
爾時阿闍世王如佛所説觀色乃至觀識。
作是觀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
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則
不作罪。世尊。我昔曾聞諸佛世尊常爲衆
生而作父母。雖聞是語猶未審定。今則
定知。世尊我亦曾聞。須彌山王四寳所成。所
謂金銀琉璃頗梨若有衆鳥隨所集處則同
其色。雖聞是言亦不審定。我今來至佛
須彌山則與同色。與同色者則知諸法無
常苦空無我。世尊。我見世間從𦭽蘭子生
𦭽蘭樹。不見𦭽蘭生栴檀樹。我今始見
從𦭽蘭子生栴檀樹。𦭽蘭子者我身是也。
栴檀樹者即是我心無根信也。無根者。我初
不知恭敬如來不信法僧。是名無根。世
尊。我若不遇如來世尊。當於無量阿僧祇
劫在大地獄受無量苦我今見佛。以是
見佛所得功徳。破壞衆生所有一切煩惱
惡心。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衆
生惡心。世尊。若我審能破壞衆生諸惡心者。
使我常在阿鼻地獄。無量劫中爲諸衆生。
受大苦惱不以爲苦。爾時摩伽陀國無量
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
等無量人民發大心故。阿闍世王所有重罪
即得微薄。王及夫人後宮婇女悉皆同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阿闍世王語
耆婆言。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捨於短
命而得長命。捨無常身而得常身。令諸衆
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天身長
命常身。即是一切諸佛弟子。説是語已。即
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瓔珞微妙伎樂而供
養佛。復以偈頌而讃歎言
    實語甚微妙 善巧於句義
    甚深祕密藏 爲衆故顯示
    所有廣博言 爲衆故略説
    具足如是語 善能療衆生
    若有諸衆生 得聞是語者
    若信及不信 定知是佛説
    諸佛常軟言 爲衆故説麁
    麁語及軟語 皆歸第一義
    是故我今者 歸依於世尊
    如來語一味 猶如大海水
    是名第一諦 故無無義語
    如來今所説 種種無量法
    男女大小聞 同獲第一義
    無因亦無果 無生及無滅
    是名大涅槃 聞者破諸
    如來爲一切 常作慈父母
    當知諸衆生 皆是如來子
    世尊大慈悲 爲衆故苦行
    如人著鬼魅 狂亂多所
    我今得見佛 所得三業善
    願以此功徳 迴向無上道
    我今所供養 佛法及衆僧
    願以此功徳 三寶常在世
    我今所當得 種種諸功徳
    願以此破壞 衆生四種魔
    我遇惡知識 造作三世罪
    今於佛前悔 願後更莫造
    願諸衆生等 悉發菩提心
    繋心常思念 十方一切佛
    復願諸衆生 永破諸煩惱
    了了見佛性 猶如妙徳等
爾時世尊讃阿闍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
發菩提心。當知是人則爲莊嚴諸佛大衆。
大王汝昔已於毘婆尸佛初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從是已來至我出世。於其中
間未曾墮於地獄受苦。大王當知。菩提
之心乃有如是無量果報。大王。從今已往
常當勤修菩提之心。何以故。從是因縁當
得消滅無量惡故。爾時阿闍世王及摩伽
擧國人民。從座而起繞佛三匝辭退還
宮。天行品者如雜花説
  *大般涅槃經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善男子。云何名嬰兒行。善男子。不能起住
來去語言。是名嬰兒。如來亦爾。不能起者。
如來終不起諸法相。不能住者。如來不著
一切諸法。不能來者。如來身行無有動搖。
不能去者。如來已到大般涅槃。不能語者。
如來雖爲一切衆生演説諸法實無所説。
何以故。有所説者名有爲法。如來世尊非
是有爲。是故無説。又無語者猶如嬰兒
語未了。雖復有語實亦無語。如來亦爾。語
未了者即是諸佛祕密之言。雖有所説衆
生不解。故名無語。又嬰兒者。名物不一未
知正語。雖名物不一未知正語。非不因
此而得識物。如來亦爾。一切衆生方類各
異所言不同。如來方便隨而説之。亦令一切
因而得解。又嬰兒者能説大字。如來亦爾。
説於大字所謂婆啝。啝者有爲。婆者無爲。
是名嬰兒。啝者名爲無常。婆者名爲有常。
如來説常衆生聞已。爲常法故斷於無常。
是名嬰兒行。又嬰兒者不知苦樂晝夜父
母。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爲衆生故不見
苦樂無晝夜相。於諸衆生其心平等。故無
父母親踈等相。又嬰兒者不能造作大小
諸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菩薩不造生
死作業。是名不作大事大事者即五逆也。
菩薩摩訶薩終不造作五逆重罪。小事者
即二乘心。菩薩終不退菩提心而作聲聞
辟支佛乘。又嬰兒行者。如彼嬰兒啼哭之
時。父母即以楊樹黄葉而語之言。莫啼莫
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眞金想便止不
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木牛木馬木男木
女。嬰兒見已。亦復生於男女等想即止不
啼。實非男女以作如是男女想故。名曰
嬰兒。如來亦爾。若有衆生欲造衆惡。如來
爲説三十三天常樂我淨端正自恣。於妙宮
殿受五欲樂。六根所對無非是樂。衆生
聞有如是樂故。心生貪樂止不爲惡。勤
作三十三天善業。實是生死無常無樂無
我無淨。爲度衆生方便説言常樂我淨。又
嬰兒者。若有衆生厭生死時。如來則爲説
於二乘。然實無有二乘之實。以二乘故知
生死過見涅槃樂。以是見故。則能自知有
斷不斷有眞不眞有修不修有得不得。善
男子。如彼嬰兒於非金中而生金想。如來
亦爾。於不淨中而説爲淨。如來已得第一
義故則無虚妄。如彼嬰兒於非牛馬作牛
馬想。若有衆生於非道中作眞道想。如來
亦説非道爲道非道之中實無有道。以能
生道微因縁故。説非道爲道。如彼嬰兒於
木男女生男女想。如來亦爾。知非衆生説
衆生相。而實無有衆生相也。若佛如來
説無衆生。一切衆生則墮邪見。是故如來説
有衆生。於衆生中作衆生相者。則不能
破衆生相也。若於衆生破衆生相者。是則
能得大般涅槃。以得如是大涅槃故止不
啼哭。是名嬰兒行。善男子。若有男女受持
讀誦書寫解説是五行者。當知是人必定
當得如是五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
我解佛所説義者。我亦定當得是五行。佛
言。善男子。不獨汝得如是五行。今此會中
九十三萬人。亦同於汝得是五行
大槃涅槃經卷第十八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
 *宋代沙門惠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品第二十二
之一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訶
薩言。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
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徳。不與聲聞辟支佛
共。不可思議。聞者驚怪。非内非外。非難非
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無有相貌。世
間所無。何等爲十。一者有五。何等爲五。一
者所不聞者而能得聞。二者聞已能爲利
益。三者能斷疑惑之心。四者慧心正直無曲。
五者能知如來密藏。是爲五事。何等不聞
而能得聞。所謂甚深微密之藏。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佛法衆僧無有差別。三寶性相
常樂我淨。一切諸佛無有畢竟入涅槃者。
常住無變。如來涅槃非有非無。非有爲非
無爲。非有漏非無漏。非色非不色。非名
非不名非相非不相。非有非不有。非物
非不物。非因非果。非待非不待。非明非
闇。非出非不出。非常非不常。非斷非不
斷。非始非終。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
陰非不陰。非入非不入。非界非不界。非
十二因縁非不十二因縁。如是等法甚深微
密。昔所不聞而能得聞。復有不聞。所謂一
切外道經書。四毘陀論・毘伽羅論・衞世師論・
迦毘羅論・一切呪術醫方伎藝。日月薄蝕
星宿運變。圖書讖記如是等經。初未曾聞
祕密之義。今於此經而得知之。復有十一
部經除毘佛略。亦無如是深密之義。今因
此經而得知之。善男子。是名不聞而能得
聞。聞已利益者。若能聽受是大涅槃經。悉
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經典甚深義味。譬如
男女於明淨鏡見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
槃鏡亦復如是。菩薩執之悉得明見大乘
經典甚深之義。亦如有人在闇室中執大
炬火悉見諸物。大涅槃炬亦復如是。菩薩
執之得見大乘深奧之義。亦如日出有千
光明悉能照了諸山幽闇令一切人遠見
諸物。是大涅槃清淨慧日亦復如是。照了大
乘深邃之處。令二乘人遠見佛道。所以者
何。以能聽受是大涅槃微妙經故。善男子。
若有菩薩摩訶薩。聽受如是大涅槃經。得
知一切諸法名字。若能書寫讀誦通利爲他
廣説思惟其義。則知一切諸法義理。善男
子。其聽受者唯知名字不知其義。若能書
寫受持讀誦爲他廣説思惟其義則能知
義。復次善男子。聽是經者聞有佛性未
能得見。書寫讀誦爲他廣説思惟其義則
得見之。聽是經者聞有檀名。未能得見
檀波羅蜜。書寫讀誦爲他廣説思惟其義
則能得見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
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聽是大涅槃
經。則知法知義具二無礙。於諸沙門婆羅
門等若天魔梵一切世中。得無所畏開示
分別十二部經。演説其義無有差違。不從
他聞而能自知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善男子。是名聞已能爲利益。斷疑心者。
疑有二種。一者疑名。二者疑義。聽是經者
斷疑名心。思惟義者斷疑義心。復次善男
子。疑有五種。一者疑佛定涅槃不。二者疑
佛是常住不。三者疑佛是眞樂不。四者疑佛
是眞淨不。五者疑佛是實我不。聽是經者
疑佛涅槃則得永斷。書寫讀誦爲他廣説
思惟其義四疑永斷。復次善男子。疑有三
種。一疑聲聞爲有爲無。二疑縁覺爲有爲
無。三疑佛乘爲有爲無。聽是經者如是
三疑永滅無餘。書寫讀誦爲他廣説思惟其
義。則能了知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復次善男
子。若有衆生不聞如是大涅槃經疑心甚
多。所謂若常無常。若樂不樂。若淨不淨。若
我無我。若命非命。若衆生非衆生。若畢竟不
畢竟。若他世若過世。若有若無。若苦若非苦。
若集若非集。若道若非道。若滅若非滅。若法
若非法。若善若非善。若空若非空。聽是經
者如是諸疑悉得永斷。復次善男子。若有
不聞如是經者。復有種種衆多疑心。所謂
色是我耶。受想行識是我耶。眼能見耶我能
見耶。乃至識能知耶我能知耶。色受報耶我
受報耶。乃至識受報耶我受報耶。色至他
世耶。我至他世耶。乃至識亦如是。生死之
法有始有終耶。無始無終耶。聽是經者如
是等疑亦得永斷。復有人疑。一闡提人犯
四重禁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如是等輩有
佛性耶。無佛性耶。聽是經者如是等疑悉
得永斷。復有人疑。世間有邊耶。世間無邊
耶。有十方世界耶。無十方世界耶。聽是
經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斷。是名能斷疑惑
之心。慧心正直無邪曲者。心若有疑則所
見不正。一切凡夫若不得聞是大涅槃微
妙經典所見邪曲。乃至聲聞辟支佛人所見
亦曲。云何名爲一切凡夫所見邪曲。於有漏
中見常樂我淨。於如來所見無常苦不淨
無我。見有衆生壽命知見。計非有想非無
想處以爲涅槃。見自在天有八聖道。有見
斷見如是等見名爲邪曲。菩薩摩訶薩若得
聞是大涅槃經。修行聖行則得斷除如是
邪曲。云何名爲聲聞縁覺邪曲見耶。見於
菩薩。從兜率下化乘白象降神母胎。父
名淨飯母曰摩耶。迦毘羅城處胎滿足十
月而生。生未至地帝釋捧接。難陀龍王及
婆難陀吐水而浴。摩尼跋陀大鬼神王。執
持寶蓋隨後侍立。地神化花以承其足。四
方各行滿足七歩。至於天廟令諸天像悉起
承迎。阿私陀仙抱持占相。既占相已生大
悲苦。自傷當終不覩佛興。詣師學書算計
射御圖讖*伎藝。處在深宮。六萬婇女娯樂
受樂。出城遊觀至迦毘羅園。道見老人乃
至沙門法服而行。還至宮中見諸婇女形
體状貌。猶如枯骨。所有宮殿塚墓無異。厭
惡出家夜半踰城。至欝陀伽・阿羅邏等大
仙人所。聞説識處及非有想非無想處。既聞
是已諦觀是處是非常苦不淨無我。捨至樹
下具修苦行滿足六年。知是苦行不能得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復到阿夷
羅跋提河中洗浴。受牧牛女所奉乳糜。受
已轉至菩提樹下。破魔波旬得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於波羅㮈爲五比丘初轉
法輪。乃至於此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如是
等見。是名聲聞縁覺曲見。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聽受如是大涅槃經。悉得斷除如是等
見。若能書寫讀誦通利爲他演説思惟其義。
則得正直無邪曲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修行如是大涅槃經。諦知菩薩無量劫來
不從兜率降神母胎乃至拘尸*那城入
般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正直之見。能知如
來深密義者。所謂即是大般涅槃。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
滅一闡提。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名甚深祕密之義。復次善男子。云何復
名甚深之義。雖知衆生實無有我。而於未
來不失業果。雖知五陰於此滅盡。善惡之
業終不敗亡。雖有諸業不得作者。雖有
至處無有去者。雖有繋縛無受縛者。雖
有涅槃亦無滅者。是名甚深祕密之義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訶薩白佛
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聞不聞義。是義不
然。何以故。法若有者便應定有。法若無者便
應定無。無不應生有不應滅。如其聞者是
則爲聞。若不聞者則爲不聞。云何而言聞
所不聞。世尊。若不可聞是爲不聞。若已
聞者則更不聞。何以故。已得聞故。云何而
言聞所不聞。譬如去者到則不去去則不
到。亦如生已不生不生不生。得已不得不
得不得。聞已不聞不聞不聞亦復如是。世
尊。若不聞聞者。一切衆生未有菩提即應
有之。未得涅槃亦應得之。未見佛性應
見佛性。云何復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未
得明了。世尊。若不聞聞者。如來往昔從誰
得聞。若言得聞。何故如來於阿含中復言
無師。若不聞不聞。如來得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者。一切衆生不聞不聞。亦應得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若當不聞
如是大涅槃經見佛性者。一切衆生不聞
是經亦應得見。世尊。凡是色者或有可見
或不可見。聲亦如是或是可聞或不可聞。
是大涅槃非色非聲。云何而言可得見聞。
世尊。過去已滅則不可聞。未來未至亦不
可聞。現在聽時則不名聞。聞已聲滅更不
可聞。是大涅槃亦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
三世則不可説。若不可説則不可聞。云
何而言菩薩修是大涅槃經聞所不聞
爾時世尊讃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訶
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知一切諸
法如幻如焔如乾闥婆城畫水之跡。亦如
泡沫・芭蕉之樹空無有實。非命非我無
有苦樂。如十住菩薩之所知見
時大衆中忽然之頃有大光明。非青見青
非黄見黄非赤見赤非白見白。非色見
色非明見明非見而見。爾時大衆遇斯光
已身心快樂。譬如比丘入師子王定。爾時
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今此
光明誰之所放。爾時如來默然不説。迦葉菩
薩復問文殊師利。何因縁故。有此光明照
於大衆。文殊師利默然不答。爾時無邊身菩
薩復問迦葉菩薩。今此光明誰之所有。迦葉
菩薩默然不説。淨住王子菩薩復問無邊身
菩薩。何因縁故是大衆中有此光明。無邊身
菩薩默然不説。如是五百菩薩皆亦如是。雖
相諮問然無答者。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
言。文殊師利。何因縁故是大衆中有此光
明。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光明名爲智慧。
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無有因縁。云何
佛問何因縁故有是光明。是光明者名大涅
槃。大涅槃者則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
縁。云何佛問何因縁故有是光明。是光明者
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不從
因縁。云何如來問於因縁。光明者名大慈大
悲。大慈大悲者名爲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
縁。云何如來問於因縁。光明者即是念佛。念
佛者是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縁。云何如
來問於因縁。光明者即是一切聲聞縁覺不
共之道。聲聞縁覺不共之道即名常住。常住
之法不從因縁。云何如來問於因縁。世尊
亦有因縁。因滅無明則得熾然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燈。佛言。文殊師利。汝今莫入
諸法甚深第一義諦。應以世諦而解説之。
文殊師利言。世尊。於此東方過二十恒河
沙等世界。有佛世界名曰不動。其佛住處
縱廣正等足滿一萬二千由旬。其地七寶無
有土石。平正柔軟無諸溝坑。其諸樹木四
寶所成。金銀琉璃及以頗梨。花菓茂盛無
時不有。若有衆生聞其花香身心安樂。譬
如比丘入第三禪。周匝復有三千大河。其水
微妙八味具足。若有衆生在中浴者所得
喜樂。譬如比丘入第二禪。其河多有種種
諸花。優鉢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
花・香花・大香花・微妙香花・常花・一切衆生
無遮護花。其河兩岸亦有衆花。所謂阿提
目多伽花・占婆花・波吒羅花・婆師羅花・摩利
迦花・大摩利迦花・新摩利迦花・須摩那花・由
提迦花・檀&T072933;迦利花・常花・一切衆生無遮
護花。底布金沙。有四梯陛金銀琉璃雜色
頗梨。多有衆鳥遊集其中。復有無量虎
狼師子諸惡鳥獸。其心相視猶如赤子。彼世
界中一切無有犯重禁者誹謗正法及一
闡提五逆等罪。其土調適無有寒熱飢渇苦
惱。無貪欲恚放逸嫉妬。無有日月晝夜時
節。猶如第二忉利天上。其土人民等有光
明。各各無有憍慢之心。一切悉是菩薩大
士。皆得神通具大功徳。其心悉皆尊重正
法。乘於大乘愛念大乘。貪樂大乘護惜大
乘。大慧成就得大總持。心常憐愍一切衆
生。其佛號曰滿月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隨所住處有所講宣。其土衆生無不
得聞爲琉璃光菩薩摩訶薩。講宣如是
大涅槃經。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
修行大涅槃經。所不聞者皆悉得聞。彼
琉璃光菩薩摩訶薩問滿月光明佛。亦如此
間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訶薩所問等
無有異。彼滿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菩薩
言。善男子。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佛土。彼
有世界名曰娑婆。其土多有山陵堆阜土
沙礫石荊蕀惡刺周遍充滿。常有飢渇寒
熱苦惱。其土人民不能恭敬沙門婆羅門父
母師長。貪著非法欲於非法。修行邪法
不信正法。壽命短促有行姦詐。王者治之。
王雖有國不知滿足。於他所有生貪利
心。興師相伐枉死者衆。王者*修行如是非
法。四天善神心無歡喜故降災旱。穀米不
登人民多病苦惱無量。彼中有佛號釋迦牟
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
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悲純厚*愍
衆生故。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爲諸大
衆敷演如是大涅槃經。彼有菩薩名光明
遍照高貴徳王。已問斯事如汝無異。佛今
答之汝可速往自當得聞。世尊。彼琉璃光
菩薩聞是事已。與八萬四千菩薩摩訶薩
欲來至此。故先現瑞以是因縁有此光明。
是名因縁亦非因縁
爾時琉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諸菩薩倶。持
諸幡蓋香花瓔珞種種伎樂倍勝於前。倶
來至此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以己所持
供養之具供養於佛。頭面禮足合掌恭敬
右繞三匝。修敬已畢却坐一面
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爲到來爲
不到來。琉璃光菩薩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
亦不來。我觀是義都無有來。世尊。諸行
若常亦復不來。若是無常亦無有來。若人
見有衆生性者有來不來。我今不見衆生
定性。云何當言有來不來。有憍慢者見
有去來。無憍慢者則無去來。有取行者
見有去來。無取行者則無去來。若見如來
畢竟涅槃則有去來。不見如來畢竟涅槃
則無去來。不聞佛性則有去來。聞佛性
者則無去來。若見聲聞辟支佛人有涅槃
者則有去來。不見聲聞辟支佛人有涅槃
者則無去來。若見聲聞辟支佛人常樂我
淨則有去來。若不見者則無去來。若見如
來無常樂我淨則有去來。若見如來常樂我
淨則無去來。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問。
唯垂哀*愍少見聽許。佛言。善男子。隨意
所問。今正是時。我當爲汝分別解説。所以
者何。諸佛難値如優曇花。法亦如是難可
得聞。十二部中方等復難。是故應當專心
聽受。時琉璃光菩薩摩訶薩。既蒙聽許兼
誡勅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
有能修行大涅槃經聞所不聞。爾時如來
讃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盡如是大
乘大涅槃海。正復値我能善解説。汝今所有
疑網毒箭。我爲大醫能善拔出。汝於佛性
猶未明了。我有慧炬能爲照明。汝今欲
渡生死大河。我能爲汝作大船師。汝於
我所生父母想。我亦於汝生赤子心。汝心
今者貪正法寶。値我多有能相惠施諦聽
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宣釋。善男
子。欲聽法者今正是時。若聞法已當生敬
信至心聽受恭敬尊重。於正法所莫求其
過。莫念貪欲瞋恚愚癡。莫觀法師種姓好
惡。既聞法已莫生憍慢。莫爲恭敬名譽利
養。當爲度世甘露法利。亦莫生念。我聽法
已先自度身然後度人。先自解身然後解
人先自安身然後安人。先自涅槃然後令
人而得涅槃。於佛法僧應生等想。於生
死中生大苦想。於大涅槃應生常樂我
淨之想。先爲他人然後爲身。當爲大乘莫
爲二乘。於一切法當無所住。亦莫專執
一切法相。於諸法中莫生貪想。常生知
法見法之想。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聽法。
是則名爲聞所不聞。善男子。有不聞聞。
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善男子。
如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如不到
到不到不到到不到到到。世尊。云何不生
生。善男子。安住世諦初出胎時。是名不生
生。云何不生不生。善男子。是大涅槃無有
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云何生不生。善男子。
世諦死時是名生不生。云何生生。善男子。
一切凡夫是名生生。何以故。生生不斷故。
一切有漏念念生故。是名生生。四住菩薩名
生不生。何以故。生自在故是名生不生。善
男子。是名内法。云何外法。未生生。未生未
生。生未生。生生。善男子。譬如種子未生
牙時。得四大和合人功作業然後乃生。是
名未生生。云何未生未生。譬如敗種及未
遇縁。如是等輩名未生未生。云何生未生。
牙生已而不増長。是名生未生。云何
生生。如*牙増長。若生不生則無増長。如
是一切有漏是名外法生生。琉璃光菩薩摩
訶薩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若有生者。爲
是常耶是無常乎。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則無
有生。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世尊。若生能
自生生無自性。若能生他以何因縁不生
無漏。世尊。若未生時有生者。云何於今乃
名爲生。若未生時無生者。何故不説虚空
爲生。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
説。生生亦不可説。生不生亦不可説。不生不
生亦不可説。生亦不可説。不生亦不可説。有
因縁故亦可得説。云何不生生不可説。不
生名爲生云何可説。何以故。以其生故。云
何生生不可説。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
可説。云何生不生不可説。生即名爲生。生
不自生故不可説。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説。
不生者名爲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説。何以
故。以修道得故。云何生亦不可説。以生無
故。云何不生不可説。以有得故。云何有因
縁故亦可得説。十因縁法爲生作因。以是
義故亦可得説。善男子。汝今莫入甚深空
定。何以故。大衆鈍故。善男子。有爲之法生亦
是常。以住無常生亦無常。住亦是常。以生
生故住亦無常。異亦是常。以法無常異亦無
常。壞亦是常。以本無今有故。壞亦無常。善
男子。以性故。生住異壞皆悉是常。念念滅
故。不可説常。是大涅槃能斷滅故。故名無
常。善男子。有漏之法未生之時。已有生性
故生能生。無漏之法本無生性。是故生不能
生。如火有本性遇縁則發。眼有見性因
色因明因心故見。衆生生法亦復如是。由
本有性遇業因縁父母和合則便有生
爾時琉璃光菩薩*摩訶薩及八萬四千菩薩
摩訶薩聞是法已。踊在虚空高七多羅樹。
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慇懃教
誨。因大涅槃始得悟解聞所不聞亦令
八萬四千菩薩深解諸法不生生等。世尊。我
今已解斷諸疑網。然此會中有一菩薩名
曰無畏。復欲諮禀唯垂聽許。爾時世尊告
無畏菩薩。善男子。隨意問難。吾當爲汝分
別解説。爾時無畏菩薩與六萬一本云
與八萬
四千
諸菩薩等。倶從座起更整衣服。長跪合掌而
白佛言。世尊此土衆生當造何業而得生
彼不動世界。其土菩薩云何而得智慧成就。
人中象王有大威徳。具修諸行利智捷疾聞
則能解。爾時世尊即説偈言
    不害衆生命 堅持諸禁戒
    受佛微妙教 則生不動國
    不奪他人財 常施惠一切
    造招提僧坊 則生不動國
    不犯他婦女 自妻不非時
    施持戒臥具 則生不動國
    不爲自他故 求利及恐怖
    愼口不妄語 則生不動國
    莫壞善知識 遠離惡眷屬
    口常和合語 則生不動國
    如諸菩薩等 常離於惡口
    所説人樂聞 則生不動國
    乃至於戲笑 不説非時語
    謹愼常時語 則生不動國
    見他得利養 常生歡喜心
    不起嫉妬結 則生不動國
    不惱於衆生 常生於慈心
    不生方便惡 則生不動國
    邪見言無施 父母及去來
    不起如是見 則生不動國
    曠路作好井 種殖菓樹林
    常施乞者食 則生不動國
    若於佛法僧 供養一香燈
    乃至獻一花 則生不動國
    若爲恐怖故 利養及福徳
    書是經一偈 則生不動國
    若爲悕利福 能於一日中
    讀誦是經典 則生不動國
    若爲無上道 一日一夜中
    受持八戒齋 則生不動國
    不與犯重禁 同共一處住
    呵謗方等者 則生不動國
    若能施病者 乃至於一*菓
    歡喜而瞻視 則生不動國
    不犯僧鬘物 善守於佛物
    塗掃佛僧地 則生不動國
    造像若佛塔 猶如大拇指
    常生歡喜心 則生不動國
    若爲是經典 自身及財寶
    施於説法者 則生不動國
    若能聽書寫 受持及讀誦
    諸佛祕密藏 則生不動國
爾時無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已
知所造業縁得生彼國。是光明遍照高貴徳
王菩薩摩訶薩。普爲憐*愍一切衆生。
所諮問。如來若説則能利益安樂人天阿修
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爾時
世尊即告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善哉善
哉。善男子。汝今於此當至心聽。吾當爲汝
分別解説。有因縁故未到不到。有因縁故
不到到。有因縁故到不到。有因縁故到到。
何因縁故未到不到。善男子。夫不到者。是大
涅槃凡夫未到。以有貪欲瞋恚愚癡故。身
業口業不清淨故。及受一切不淨物故。犯
四重故。謗方等故。一闡提故。五逆罪故。以
是義故未到不到。善男子。何因縁故不到
到。不到者名大涅槃。何義故到。永斷貪欲
瞋恚愚癡身口惡故。不受一切不淨物故。
不犯四重故。不謗方等經故。不作一闡
提故。不作五逆罪故。以是義故名不到
到。須陀洹者八萬劫到。斯陀含者六萬劫到。
阿那含者四萬劫到。阿羅漢者二萬劫到。辟
支佛者十千劫到。以是義故名不到到。善
男子。何因縁故名到不到。到者名爲二十
五有。一切衆生常爲無量煩惱諸結之所覆
蔽。往來不離猶如輪轉。是名爲到。聲聞縁
覺及諸菩薩已得永離。故名不到。爲欲化
度諸衆生故示現在中。亦名爲到。善男子。
何因縁故名爲到到。到者即是二十五有。
一切凡夫須陀洹乃至阿那含煩惱因縁故
名到到。善男子。聞所不聞亦復如是。有
不聞聞。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
云何不聞聞。善男子。不聞者名大涅槃。何故
不聞。非有爲故。非音聲故。不可説故。云何
亦聞。得聞名故。所謂常樂我淨。以是義故
名不聞聞。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
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大涅槃者不
可得聞。云何復言常樂我淨而可得聞。
何以故。世尊。斷煩惱者名得涅槃。若未斷
者名爲不得。以是義故涅槃之性本無今
有。若世間法本無今有則名無常。譬如瓶等
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名無常。涅槃若爾云
何説言常樂我淨。復次世尊。凡因莊嚴而得
成者。悉名無常。涅槃若爾應是無常。何等
因縁。所謂三十七品六波羅蜜四無量心觀
於骨相阿那波那六念處破析六大。如是等
法皆是成就涅槃因縁故名無常。復次世
尊。有名無常。若涅槃是有亦應無常。如佛
昔於阿含中説聲聞縁覺諸佛世尊皆有涅
槃。以是義故名爲無常。復次世尊。可見之
法名爲無常。如佛先説。見涅槃者則得斷
除一切煩惱。復次世尊。譬如虚空於諸衆
生等無障*礙故名無常。若使涅槃是
等者。何故衆生有得不得。涅槃若爾於諸
衆生不平等者則不名常。世尊。譬如百人
共有一怨若害此怨則多人受樂。若使涅
槃是平等法。一人得時應多人得。一人斷結
應多人亦斷。若不如是云何名常。譬如
有人恭敬供養尊重讃歎國王王子父母
師長則得利養。是不名常。涅槃亦爾不名
爲常。何以故。如佛昔於阿含經中告阿難
言。若有人能恭敬涅槃。則得斷結受無量
樂。以是義故不名爲常。世尊。若涅槃中有
常樂我淨名者。不名爲常。如其無者云何
可説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訶
薩言。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
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
常住。以諸衆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
爲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熏修其心。
斷煩惱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
非本無今有。是故爲常。善男子。如闇室中
井種種七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智之
人善知方便。然大明燈持往照了悉得見
之。是人於此終不生念水及七寶本無今
有。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適今也。煩惱闇
故衆生不見。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燃智慧
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常樂我淨。是故智
者於此涅槃不應説言本無今有。善男子。
汝言因莊嚴故得成涅槃應無常者。是
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涅槃之體非生非
出非實非虚。非作業生。非是有漏有爲之
法。非聞非見。非墮非死。非別異相亦非
同相。非往非還非去來今。非一非多非長
非短。非圓非方非尖非斜。非有相非
無相。非名非色。非因非果。非我我所。以
是義故涅槃是常恒不變易。是以無量阿僧
祇劫。修集善法以自莊嚴然後乃見。善男
子。譬如地下有八味水一切衆生而不能
得。有智之人施功穿掘則便得之。涅槃亦
爾。譬如盲人不見日月良醫療之則便得
見。而是日月非是本無今有。涅槃亦爾。先
自有之非適今也。善男子。如人有罪繋之
囹圄久乃得出還家得見父母兄弟妻子
眷屬。涅槃亦爾。善男子。汝言因縁故涅槃之
法應無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因
有五種。何等爲五。一者生因。二者和合因。
三者住因。四者増長因。五者遠因。云何生因。
生因者。即是業煩惱等及外諸草木子。是名
生因云何和合因。如善與善心和合。不善
與不善心和合。無記與無記心和合。是名
和合因。云何住因。如下有柱屋則不墮山
河樹木因大地故而得住立。内有四大無
量煩惱衆生得住。是名住因。云何増長因。
因縁衣服飮食等故令衆生増長。如外種子
火所不燒鳥所不食則得増長。如諸沙門
婆羅門等依因和上善知識等而得増長。
如因父母子得増長。是名増長因。云何遠
因。譬如因呪鬼不能害毒不能中。依憑
國王無有盜賊。如芽依因地水火風等。
如水攅及人爲酥遠因。如明色等爲識
遠因。父母精血爲衆生遠因。如時節等悉
名遠因。善男子。涅槃之體非是如是五因
所成。云何當言是無常因。復次善男子。復
有二因。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師輪繩。
是名作因。如燈燭等照闇中物。是名了因。
善男子。大涅槃者不從作因而有。唯從了
因。了因者。所謂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羅蜜。是
名了因。善男子。布施者是涅槃因非大涅槃
因。檀波羅蜜乃得名爲大涅槃因。三十七品
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菩提法乃得名爲大涅槃因。爾時光明遍照
高貴徳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布
施不得名爲檀波羅蜜。云何布施而得名
之檀波羅蜜。乃至般若云何不得名爲般
若波羅蜜。云何得名*爲般若波羅蜜。云何
名涅槃。云何名大涅槃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方等大般涅
槃。不聞布施不見布施。不聞檀波羅蜜
不見檀波羅蜜。乃至不聞般若不見般
若。不聞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不
聞涅槃不見涅槃。不聞大涅槃不見大
涅槃。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知見法界。解
了實相空無所有。無有和合覺知之相。
得無漏相無所作相如幻化相熱時炎相乾
闥婆城虚空之相。菩薩爾時得如是相。無
貪恚癡不聞不見。是名菩薩摩訶薩眞實
之相安住實相。菩薩摩訶薩自知此是檀此
是檀波羅蜜。乃至此是般若此是般若波羅
蜜。此是涅槃此是大涅槃
善男子。云何是施非波羅蜜。見有乞者然
後乃與。是名爲施非波羅蜜。若無乞者開
心自施。是則名爲檀波羅蜜。若時時施是名
爲施非波羅蜜。若修常施是則名爲檀波
羅蜜。若施他已還生悔心。是名爲施非波
羅蜜。施已不悔是則名爲檀波羅蜜。菩薩摩
訶薩於財物中生四怖心。王賊水火。歡喜
施與是則名爲檀波羅蜜。若望報施是名爲
施非波羅蜜。施不望報是則名爲檀波羅
蜜。若爲恐怖名聞利養家法相續天上五
欲。爲憍慢故。爲勝慢故。爲知識故。爲來
報故。如市易法。善男子。如人種樹爲得
蔭涼爲得花*菓及以材木。若人修行如是
等施。是名爲施非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者。不見施
者受者財物。不見時節。不見福田及非福
田。不見因不見縁。不見果報。不見作者。
不見受者。不見多不見少。不見淨不見
不淨。不輕受者己身財物。不見見者不
見不見者。不計己他。唯爲方等大般涅槃
常住法故修行布施。爲利一切諸衆生故
而行布施。爲斷一切衆生煩惱故行於
施。爲諸衆生不見受者施者財物故行
於*施。善男子。譬如有人墮大海水抱持
死屍則得度脱。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
布施時亦復如是如彼死屍。善男子。譬如
有人閉在深獄門戸堅牢唯有厠孔便從
中出到無*礙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
布施時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貴人恐怖
急厄更無恃怙依旃陀羅。菩薩摩訶薩修
大涅槃。行於布施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
病人爲除病苦得安樂故服食不淨。菩薩
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布施亦復如是。善
男子。如婆羅門値穀勇貴爲壽命故食
噉狗肉。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布施
亦復如是。善男子。大涅槃中如是之事。從
無量劫來不聞而聞。尸羅尸羅波羅蜜。乃至
般若般若波羅蜜。如佛雜花經中廣説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不聞而
聞。十二部經其義深邃昔來不聞。今因是
經得具足聞。先雖得聞唯聞名字。而今於
此大涅槃經乃得聞義。聲聞縁覺唯聞十
二部經名字不聞其義。今於此經具足得
聞。是名不聞而聞。善男子。一切聲聞縁覺
經中。不曾聞佛有常樂我淨不畢竟滅。三
寶佛性無差別相。犯四重罪謗方等經
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有。佛性。今於此經
而得聞之。是名不聞而聞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高貴徳王菩薩品之二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訶薩白
佛言。世尊。若犯重禁謗方等經作五逆
罪一闡提等有佛性者。是等云何復墮地
獄。世尊。若使是等有佛性者。云何復言無
常樂我淨。世尊。若斷善根名一闡提者。斷
善根時所有佛性云何不斷。佛性若斷云何
復言常樂我淨。如其不斷何故名爲一闡
提耶。世尊。犯四重禁名爲不定。謗方等
經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名不定。如是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