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功徳寶花敷菩薩會第三十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
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復有無量諸菩薩
衆。爾時會中。有菩薩名開敷功徳寶花。即從
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
言。世尊。我於如來。欲有諮問唯願哀愍見垂
聽許。佛告功徳花菩薩言。善男子。恣汝所
問當爲汝説。爾時功徳花菩薩。白佛言世尊。
十方世界。頗有現在諸佛如來。若善男子善
女人等。受持名號。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不。佛言。善哉善哉。功徳花。汝今爲
欲利益安樂天人世間及未來世諸菩薩等。
問於如來如是之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
爲汝説。功徳花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爾時佛告功徳花菩薩言。善男子。東方有世
界。名一切法功徳莊嚴。劫名普集一切利益。
彼現有佛。號無量功徳寶莊嚴威徳王如來。
壽命無數。其佛衆會無量無邊。皆是清淨諸
大菩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
名者。即能滅除六十千劫生死之罪。轉身得
陀羅尼。名爲樂説無礙。凡所説法。常爲十倶
胝刹諸佛世尊。授以辯才令得無畏。爾時世
尊。而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當獲如是諸功徳
    亦能成就餘勝法 速證無上佛菩提
復次功徳花。南方有世界名功徳寶莊嚴。劫
名廣大功徳。彼現有佛。號功徳寶勝莊嚴威
徳王如來。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
佛名者。轉身當得日輪光明遍照三昧。於諸
佛刹隨願往生。亦當攝受無量功徳莊嚴佛
土。生彼刹已。具三十二相。獲無斷辯才。轉
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而
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轉身當得難思定
    三十二相以莊嚴 一生當證菩提果
復次功徳花。西方有世界名離一切憂闇。劫
名能勝王。彼現有佛。號一切法殊勝辯才莊
嚴如來。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
名者。毒不能害刀不能傷。火不能燒水不能
溺。捨此身已當受化生。獲陀羅尼名爲百旋。
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水火刀毒無能害
    轉身當受化生報 成就百旋陀羅尼
復次功徳花。北方有世界名離塵闇。劫名持
大名稱。彼現有佛。號積集無量辯才智慧如
來。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名者。
則爲奉事六十倶胝那由他佛。得遍一切處
陀羅尼。無盡藏陀羅尼。乃至未成無上菩提。
終不更入三惡趣中。常得往生諸佛刹土。修
菩薩行。度脱無量惡趣衆生。當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所獲功徳無有邊
    決定當得陀羅尼 成就無上菩提果
復次功徳花。東南方有世界名勝妙莊嚴。劫
名出生功徳。彼現有佛。號千雲雷吼聲王如
來。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名者。
轉身得佛四無所畏。四種神足。大慈大悲。
十八不共法。所得國土功徳莊嚴。亦如西方
極樂世界。無有異也。若有女人能受持者。皆
悉轉爲丈夫之身。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獲不思議勝功徳
    彼常見於無量佛 女人當得丈夫身
復次功徳花。西南方有世界名無量莊嚴。劫
名能生妙法。彼現有佛。號最上妙色殊勝光
明如來。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
名者。則爲奉事九十倶胝諸佛如來。得度脱
一切衆生三昧。何故名爲度脱一切衆生三
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此三昧演説法時。能
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惡趣衆生悉皆解脱。
得生人天普獲安樂。決定當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猶如悦意如來刹中。所有衆生常
受安樂。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所生常具大威徳
    諸根色力皆殊勝 智慧無邊無所著
復次功徳花。西北方有世界名爲離垢。劫名
廣族。彼現有佛。號種種勝光明威徳王如來。
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名者。轉
身得無量辯才莊嚴陀羅尼。悉能受持八十
倶胝如來所説之法。所得國土功徳莊嚴。亦
如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異也。爾時世尊。而
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國土猶如無量壽
    成就甚深諸法智 一生當證佛菩提
復次功徳花。東北方有世界名曰無憂。劫名
辯才莊嚴。彼現有佛。號無數劫積集菩提如
來。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名者。
即爲供養八十倶胝諸佛世尊。轉身具足六
十種言音辯才。爾時世尊。而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智慧無邊到彼岸
    如供八十倶胝佛 轉生當證妙辯才
復次功徳花。上方有世界。名無量功徳莊嚴
威徳。劫名無量吼聲。彼現有佛。號虚空吼
聲淨妙莊嚴光明照如來。若有淨信善男子
善女人。受持彼佛名者。所生之處。種族尊豪
識性聰慧。善能通達世俗文詞。凡所發言人
皆信受。於諸地中。具足清淨戒定智慧及於
解脱知見。獲宿命智得五神通。亦當得佛十
八不共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
尊。而説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所生未曾離諸佛
    具足八種梵音聲 速證無上菩提果
復次功徳花。下方有世界名種種音聲。劫名
積集智慧。彼現有佛。號一切法門神變威徳
光明照耀如來。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受
持彼佛名者。轉身得陀羅尼。名成就正覺。當
能受持九十倶胝諸佛如來所説之法。一生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而説
偈言
    若人受持彼佛名 得成正覺陀羅尼
    受持無量諸佛法 一生當證大菩提
爾時開敷功徳寶花菩薩。及一切功徳辯才
音菩薩。得陀羅尼門。八萬倶胝菩薩。皆悉趣
向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三那由他諸天及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説此經已。功
徳花菩薩。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
等。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善徳天子會第三十五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衆一千人倶。菩薩摩訶薩十千人。
并欲色界諸天子等。是時文殊師利菩薩摩
訶薩。與善徳天子倶在會中。爾時世尊。告文
殊師利。汝當爲此諸天大衆及諸菩薩。演説
諸佛甚深境界。文殊師利白佛言。唯然世尊。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佛境界者。當知非眼
耳鼻舌身意境界。非色聲香味觸法境界。世
尊。非境界是佛境界。以是義故。如佛所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何境界耶。佛言。空境
界。諸見平等故。無相境界。一切相平等故。無
願境界。三界平等故。無作境界。有作平等故。
無爲境界。有爲平等故。文殊師利言。世尊。何
等是無爲境界。佛言。無念是無爲境界。文殊
師利言。世尊。若無爲等是佛境界。爲無念
者。依何而説。無所依故。則無所説。無所説
故。則不可説。世尊。諸佛境界不可説也。佛
言文殊師利。佛境界當於何求。曰於一切衆
生煩惱中求。何以故。衆生煩惱性不可得。非
聲聞縁覺之所能知。是則名爲諸佛境界。佛
言文殊師利。佛境界有増減耶。曰無増減也。
佛言。云何了知一切衆生煩惱本性。曰如佛
境界無有増減。煩惱本性亦無増減。佛言。云
何名爲煩惱本性。曰煩惱本性是佛界本性。
世尊。若煩惱性異佛境界。則不説佛住一切
法平等性中。以煩惱性即佛界性故。説如來
住平等性。又問汝見如來住何平等。曰如我
所解。衆生現行貪瞋癡者。所住平等爲如來
住。佛言。衆生現行三毒煩惱。住何平等。答曰
住空無相無願平等性中。佛言文殊。彼性空
中。云何復有貪瞋癡耶。文殊師利言。於彼有
中。有性空處。有貪瞋癡。佛言。於何有中説有
性空。曰於文字語言中。説有性空。有性空故。
有貪瞋癡。如佛所説諸比丘。有無生無爲無
作無起。若無生無爲無作無起不有者。亦不
可説有生有爲有作有起。是故比丘。以有無
生及無所起。由此得説有生有起。如是世尊。
若無性空無相無願。則不可説貪瞋癡等一
切諸見。佛言文殊師利。以是義故。如汝所説。
住煩惱者。是住性空。文殊師利言。世尊。若觀
行者。離於煩惱而求性空。則不相應。云何別
有性空異於煩惱。若觀煩惱即是性空。爲正
修行。佛言文殊師利。汝住煩惱離煩惱耶。文
殊師利言。所有煩惱悉皆平等。如是平等。我
正修行入此平等。則不離煩惱不住煩惱。若
沙門婆羅門。自謂離欲見他煩惱。彼隨二見。
云何二見。謂有煩惱名爲常見。謂無煩惱名
爲斷見。世尊。正修行者。不見自他有無之
相。何以故。明了一切法故。佛言文殊師利。
依何正修行。曰正修行者爲無所依。佛言。不
依於道而修行耶。曰若有所依而修行者。則
是有爲。若行有爲則非平等。所以者何。不離
生住壞故。佛言文殊師利。無爲中頗有數耶。
文殊師利言。世尊。若無爲有數即是有爲非
謂無爲。佛言。若聖者得證無爲。則有此法。
寧無數耶。曰法無數故。聖遠離數。爲無數
也。佛言文殊汝證聖法爲不證耶。文殊師利
言。世尊。若問化人。汝證聖法爲不證者。彼
云何答。佛言文殊。夫化人者。則不可説有證
非證。文殊師利言。佛豈不説一切諸法皆如
化耶。佛言。如是如是。曰若一切法皆如化
者。云何問言。汝證聖法爲不證也。佛言文
殊。汝於三乘證何平等。曰佛界平等。我如是
證。佛言。汝得佛境界耶。曰若世尊得者我
亦當得。爾時尊者須菩提。語文殊師利言。如
來不得佛境界耶。文殊師利言。汝於聲聞境
界有所得耶。須菩提言。聖者解脱非得非不
得。曰如是如是。如來解脱亦非有境界。非無
境界。須菩提言。文殊師利。汝不將護新發意
菩薩。而演説法。文殊師利言。須菩提。於意
云何。若有醫人將護病者。不與辛酸苦澁等
藥。而彼醫人於彼病者。爲與其差爲與死耶。
須菩提言。是與死苦。非施安樂。文殊師利
言。其説法者亦復如是。若將護於他。恐生驚
怖。隱覆如是甚深之義。但以雜句綺飾文辭。
而爲演説。則授衆生老病死苦。不與無病安
樂涅槃。説此法時。五百比丘。不受諸法漏盡
意解。八千天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
眼淨。七百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作是願言。我等於未來世。當如文殊師利得
是辯才
爾時長老須菩提語文殊師利言。汝豈不以
聲聞乘法爲聲聞説耶。曰一切乘法是我所
乘。須菩提言。汝爲是聲聞爲辟支佛。爲應正
等覺耶。曰我爲聲聞。不因他聲而生解故。我
爲辟支佛。不捨大悲無所畏故。我爲應正等
覺不捨本願故。須菩提言。汝云何作聲聞。曰
彼諸衆生未曾聞法。令得聞故我爲聲聞。又
問汝云何爲辟支佛。曰衆生法界令信令覺。
是故説我爲辟支佛。又問汝云何爲應正等
覺。曰一切諸法法界平等如是了知。是故我
爲應正等覺。須菩提言。文殊師利。汝決定爲
住何地。曰住一切地。須菩提言。汝豈亦住凡
夫地耶。文殊師利言。我亦決定住凡夫地。須
菩提言。汝何密意作是説乎。曰一切諸法自
性平等。故説如是。須菩提言。若一切法皆悉
平等。當於何所建立諸法。此聲聞地辟支佛
地。菩薩佛地耶。文殊師利言。譬如十方虚空
界中。説言此是東方虚空。南西北方四維上
下。亦如是説。如是言説種種差別。非於虚空
而有異也。是故仁者。依一切法畢竟空中。建
立種種諸地之相。亦非空性而有差別。須
菩提言。文殊師利。汝已證入正性離生耶。曰
我已證入。而亦復出。須菩提言。云何證入而
復還出。文殊師利言。仁者當知。此是菩薩智
慧方便。於正性離生。如實證入。方便而出。須
菩提。譬如有人善於射術。有一怨敵念欲害
之。射師有子憐愛甚重。時彼愛子在曠野中。
其父謬謂是所怨讎。放箭射之。子便大喚言。
我無咎何爲見害。時彼射師。有速疾力。急
往子所。却取其箭。菩薩亦復如是。爲調伏聲
聞辟支佛。故入正位還於彼出。不墮聲聞辟
支佛地。以是義故名爲佛地。須菩提言。云何
菩薩而得此地。文殊師利言。若諸菩薩住一
切地而無所住爲得此地。若一切地悉能演
説。而不住於下劣之地。爲得此地。若有修
行。爲盡一切衆生煩惱。而法界無盡。雖住無
爲而行有爲。於生死中如園觀想。不求涅槃。
爲得此地。所有志願悉令圓滿。得無我忍成
熟衆生。爲得此地。得佛智慧而不於彼無智
人所生瞋恨心。爲得此地。爲求法者轉於法
輪。而於法界亦無差別。如是修行爲得此地。
復次若諸菩薩。摧伏魔怨而現作四魔。爲
得此地。須菩提言。文殊師利。此菩薩行一切
世間甚爲難信。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汝
所説。是諸菩薩行於世間超過世法。須菩提
言。文殊師利。當爲説此超過世間。文殊師利
言。夫世間者名爲五蘊。於此蘊中。色聚沫
性。受水泡性。想陽焔性。行芭蕉性。識幻性。
如是當知世間本性。聚沫陽焔泡幻芭蕉。
是中無蘊無蘊名字。無衆生無衆生名字。無
世間超過世間。若於五蘊如是正知名爲勝
解。若正勝解則本來解脱。若本來解脱則不
著世法。若不著世法則超過世間。復次須菩
提。五蘊本性空。若本性空則無我我所。若無
我我所是則無二。若本無二則無取捨。無取
捨故則無所著。無所著故則超過世間。復次
須菩提。是五蘊者屬於因縁若屬因縁。則不
屬我不屬衆生。若不屬我不屬衆生是則無
主。無主則無取。無取則無諍。無諍論者是沙
門法如手畫空無有觸礙。修行如是空平等
性超過世間。復次須菩提。五蘊法界同入法
界。是則無界。若是無界則無地界水火風界。
無我無衆生無壽命。無欲界及色無色界。無
有爲無爲生死涅槃界。入是界已則與世間倶
而無所住。若無所住則超過世間。説此超過
世間法時。二百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各各
脱欝多羅僧衣。以覆文殊師利。作如是言。若
不於此法門生信解者。彼無所得亦無所證」
爾時須菩提告彼諸比丘言。長老汝等少有
所得有所證耶。諸比丘言。若増上慢者。則可
説言有得有證。無増上慢沙門法者。無得無
證。彼於何處生此動念。而自謂言。我如是得
我如是證。若於其中有動念者則是魔業。須
菩提言。長老如汝所解。何得何證作是説乎。
諸比丘言。唯佛世尊。及文殊師利。知我所
得。知我所證大徳。如我所解。若不了知苦
相。作是説言苦我應知。爲増上慢。如是集應
斷。滅應證。道應修。爲増上慢。彼不了知苦
集滅道相故。作是説言。乃至道我已修。爲増
上慢。云何苦相。謂無生相。如是集滅道相若
無生相。即是無相無所得。於其中無有少苦
可知。集可斷。滅可證。道可修。若於此説聖
諦義中。不驚不怖不畏者。非増上慢。若生驚
怖爲増上慢
爾時世尊讃彼諸比丘言。善哉善哉。告須菩
提。此等比丘於迦葉佛法中曾聞文殊師利
演説如是甚深之法。此等比丘往昔修行是
深法故。今聞隨順速能了知。如是次第於我
法中。聞是深法生信解者。一切當於彌勒法
中得入衆數
爾時善徳天子白文殊師利言。仁者於此閻
浮提中數數説法。我等願請仁者往兜率陀
天。彼諸天子亦有久殖廣大善根。彼若聞法
則應解了。以著樂故。不能來至佛所聽法。而
自損減。爾時文殊師利即現神變。令善徳天
子及一切衆會。皆悉自謂入兜率陀天宮。見
彼園林。宮殿樓觀。欄楯窓牖。間錯莊嚴。其諸
寶臺。層級高廣至二十重。衆寶網幔天花遍
布。異類衆鳥翔集和鳴。於虚空中有諸天女
散曼陀羅花。歌詠讃歎遊戲快樂。善徳天子
見是事已。白文殊師利言。希有文殊。云何我
等如是速疾已到兜率陀天宮見此園林及諸
天衆。文殊師利願爲説法
爾時長老須菩提告善徳言。天子。汝不離會
中而往餘處。是文殊師利神通變化。令汝自
見入兜率天宮
爾時善徳天子白佛言。希有世尊。文殊師利
遊戲三昧神通變化。於一刹那中示現此會
悉入兜率天宮。佛言天子。汝於文殊師利神
通變化。豈是見耶。如我所知。文殊師利。若欲
以恒河沙等諸佛刹土功徳莊嚴集一佛國。
悉皆能現。或以指端擧恒河沙諸佛刹土。過
於上方如恒河沙諸佛土已置於虚空。又諸
佛刹所有四大海水入一毛孔。水性衆生亦
不迫迮。而皆自見不離海中。所有世界諸須
彌山王。皆悉置於芥子之内。依須彌住諸天
子等。而皆自謂在其本宮。又諸佛刹所有五
道衆生。悉皆安置於其掌中。衆妙資具。猶如
一切樂莊嚴國。咸令得見。又諸世界所有火
聚。悉皆安置一兜羅中。復次諸佛世界所有
日月。於一毛孔悉能覆蔽。隨應所作咸皆作

爾時惡魔化作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欲見
文殊師利。現前作此神通變化。何用如此虚
誕之言。一切世間所不能信。爾時世尊告文
殊師利言。汝當於此衆會示現神變。爾時文
殊師利。不起于座。入心自在一切法莊嚴三
昧。于時如佛所説。神通變化皆悉示現。魔與
衆會及善徳天子一切皆見。爾時大衆見此神
變歎未曾有。作如是言。善哉善哉。由佛出現
有此正士。於世間中開是法門現諸神變。爾
時惡魔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作如是言。希
有世尊。文殊師利有此神通。今此衆會亦爲
希有。於文殊師利神通變化而得信解。世尊。
設有如恒河沙等諸魔。不能於此信解。善男
子善女人。而作留難。我亦惡魔波旬。恒求佛
便惱亂衆生。我從今往自立誓願。若於此法
門流行之處。有生信解愛樂受持讀誦演説。
於四面百由旬外。不於中過。世尊。然我眷
屬。有欲斷滅如來法故。令修行者其心散亂。
我爲降伏説陀羅尼。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
法門書寫讀誦爲人演説。諸天魔衆當得善
利。令説法者。身心悦豫精勤修習。與無礙辯
才。及陀羅尼。承事供給。衣服飮食臥具湯藥。
令無所乏。即説呪曰
怛姪他阿末麗毘末麗替哆低阿羯
是多設堵嚕誓曳杜野筏低部多筏
低伽米麗&MT05554;蘇普低普普細
地唎
蘇溪
㥜提
可詣
米洗禮
央矩麗跋麗

呼盧忽&T023085;
索醯
輸戍米提地唎
阿那
筏低底底使咤泥
唎多唎低二十
多費低二十
&MT06285;盧遮都費低漫怛囉悖馳那馳
&T005579;二十

跋羅目多&T030351;嚩蘇唎二十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專精受持此陀羅尼
心不散亂。常爲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
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之所守護。一
切惡鬼無能得便。彼魔波旬説此呪時。三千
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爾時世尊告魔波旬。善
哉善哉。汝之辯才。當知是文殊師利神通境
界。於是文殊師利現神通力。及魔波旬説呪
之時。三萬二千天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時文殊師利還攝神力。令此衆會皆悉
自見如本而住。爾時文殊師利告善徳天子
言。善男子。汝往兜率陀天遍告天衆。我當
來彼。時善徳天子聞是語已。禮世尊足。并諸
菩薩大徳聲聞。與其眷屬恭敬圍遶。於衆會
前忽然不現。須臾已至兜率陀天。爾時善徳
遍告諸天子言。汝等應知文殊師利憐愍汝
故欲來至此。汝等應當捨諸欲樂。遠離憍慢。
恭敬尊重隨順聽法。爾時善徳天子。如所應
辦莊嚴道場。即便合掌作如是言。文殊師利。
今正是時。於是文殊師利與一萬菩薩五百
聲聞及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前後圍遶。禮佛
足已。於會中沒現兜率陀天。與諸菩薩聲聞
大衆。於彼道場隨敷而坐。時諸大衆悉聞四
天王宮。三十三天。夜摩兜率及以化樂。他化
自在諸天子等。魔衆梵衆。乃至有頂互相唱
言。文殊師利今在兜率陀天方欲説法。諸天
聞已。無數百千皆來集會。盡此欲界天宮所
不容受。時文殊師利即以神力。令彼諸天自
見寛廣不相妨礙。爾時善徳天子白文殊師
利言。大衆已集願爲説法。文殊師利告善徳
天子言。有四種法。菩薩住於不放逸者。則能
攝取一切佛法。何等爲四。一者住於戒律而
具多聞。二者住於禪定而行智慧。三者住於
神通而起大智。四者住於寂靜而常觀察。天
子有八種法入於戒律。何等爲八。一者身清
淨。二者語清淨。三者意清淨。四者見清淨。五
者頭陀功徳清淨。六者命清淨。七者捨離一
切詐現異相以利求利清淨。八者不捨一切
智心清淨。是名八法入於戒律。天子復有八
法入於多聞。何等爲八。一者尊重。二者下
心。三者發起精進。四者不失正念。五者隨聞
受持。六者心善觀察。七者如聞轉教。八者
不自讃毀他。是名八法入於多聞。天子復有
八法。入於禪定。何等爲八。一者寂靜住阿蘭
若。二者捨離憒閙。三者不染境界。四者身心
輕安。五者心縁定境。六者絶諸聲相。七者減
食支身。八者不取聖樂。是名八法入於禪定。
天子復有八法入於智慧。何等爲八一者蘊
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處善巧。四者縁起善
巧。五者諦善巧。六者三世善巧。七者一切乘
善巧。八者一切佛法善巧。是名八法入於智
慧。天子。復有八法入於神通。何等爲八。一
者天眼通。見無障礙故。二者天耳通聞無障
礙故。三者他心通觀一切衆生心故。四者宿
命通。憶念前際故。五者神足通。示現一切神
變故。六者漏盡通。盡一切衆生漏故。七者不
住煩惱不取解脱。方便力故。八者不依聲聞
解脱而入涅槃。是名八法入於神通。復有八
法能入於智。何等爲八。一者苦智。二者集
智。三者滅智。四者道智。五者因智。六者縁
智。七者三世智。八者一切智。是名八種。復
有八法入於寂靜。何等爲八。一者内寂靜。二
者外寂靜。三者愛寂靜。四者取寂靜。五者
有寂靜。六者生寂靜。七者一切煩惱寂靜。八
者三界寂靜。是名八法。復有八法入於觀察。
何等爲八。一者戒。二者聞。三者禪定。四者
智慧。五者神通。六者智。七者寂滅。八者不
放逸。天子是名八法。菩薩安住不放逸故。諸
佛菩提及菩提分法一切當得。是故天子應
當依是不放逸住。汝等天子。依不放逸則三
種樂常不損減。何等爲三。一者天樂。二者
禪樂。三者涅槃樂。復次諸天子依不放逸住
者得離三苦。何等爲三。所謂行苦苦苦壞苦。
又不放逸者超三種畏。何等爲三。所謂地獄
餓鬼畜生。又不放逸者得超三有。何等爲三。
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復次諸天子依不放
逸住者得離三垢。何等爲三。所謂貪垢瞋垢
癡垢。又不放逸於三學處當得圓滿。何等爲
三。所謂増上戒増上心増上慧。不放逸者常
得親近供養三寶。何等爲三。所謂佛寶法寶
僧寶。復次依不放逸住者。得離三種波羅蜜
障。何等爲三。一者自慳。二者於行施人心
生憎嫉。三者隨順慳人自破戒。憎嫉持戒者。
隨順破戒人。自瞋憎嫉忍辱者。隨順瞋恚人。
自懈怠憎嫉精進者。隨順懈怠人。自散亂憎
嫉禪定者。隨順散亂人。自無智慧憎嫉智慧
者。隨順無智人。汝等諸天子。是名依不放逸
住者當得遠離三波羅蜜障。復次諸天子。依
不放逸住者。當得三種波羅蜜伴助。何等爲
三。所謂施増長不求果報迴向菩提。戒増長
不求生天迴向菩提。忍辱増長於一切衆生
不生害心迴向菩提。精進増長種種善根無
有厭足迴向菩提。禪定増長心不散亂。迴向
菩提。智慧増長常修善業迴向菩提。是名依
不放逸住得此波羅蜜三伴助。是故諸天子。
住不放逸増長一切善法。佛所印可。復次一
切法如虚空。是四正勤。應當觀察。何等爲
四。所謂諸法無作。未生不善法。爲不生故發
起精進。法性清淨。已生不善法。爲除滅故發
起精進。諸法寂靜。未生善法。令得生故發起
精進。一切法無處無行。已生善法。住不失故
發起精進。天子。是諸菩薩四正勤。佛所印可。
復次諸天子。法性平等無生無滅。依此法性
無所得故。不作諸惡。順法性故。勤修衆善。如
是修者爲無所修。復次於一切法不取不捨。
是名正勤。復次諸天子。應觀四念處。所謂無
身住處。無受住處。無心住處。無法住處。無住
處無建立處。是名念處。復次應觀四如意足。
一者身心不懈樂修善法故。二者爲成就一
切衆生發起精進斷貪欲故。三者一切法不
可得而證諸佛法故。四者心如幻化法無所
依超過一切取著故。復次應觀五根。一者信
根。決定安住於諸法中爲上首故。二者精進
根。遍修諸行成就佛身故。三者念根。具足諸
法心善調柔無忘失故。四者定根。遠離攀縁
不隨昏睡故。五者慧根。決斷諸法正觀現前
不隨他故。何謂諸力。所謂安住如是諸法性
中。一切煩惱無能沮壞。是名爲力。住是力故
便得勝法。如實了知非異非如。説名覺分。若
於諸法隨順覺了。由是道故。次第修行通達
祕密。於法不動。説名聖道。是故諸天子。應如
是修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出過諸行無復障
礙。智慧熾然究竟寂靜。云何名爲究竟寂靜。
謂諸法無起亦無所盡。無所盡故則無所作。
無所作故。亦非無作無受無受者無施設。是
名究竟寂靜。説此法時。一萬二千天子。於諸
法中得法眼淨
爾時善徳天子白文殊師利言。菩薩云何修
習於道。文殊師利言。天子若諸菩薩不捨生
死。而令衆生入於涅槃。不捨愛取。而拔出衆
生令立聖道。是名菩薩修習於道。復次天子。
修習道者。善巧安住清淨性空。何以故。菩
薩以寂靜心。見一切法自性清淨。爲諸衆生
樂著諸見。安住隨眠無方便者。演説諸法自
性空義。所以者何。是諸衆生。於自性空中
而生見故。是菩薩以無相無願無所作。一切
法自性不生。爲諸凡夫久習煩惱生滅見者。
於此無生令得信樂。而於生滅亦無所動。天
子。是名菩薩修習於道。復次天子。應見菩
薩去來之道。諸天子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
去來之道。文殊師利言。天子。菩薩證菩提而
去。如應説法而來。得諸禪解脱而去。現生
欲界中來。入於聖道故去。大悲成熟衆生故
來。得無生法忍而去。忍受衆生故來。於一
切法出離故去。拔出衆生故來。誓願堅固而
去。誓願無自性而來。三解脱門而去。故受
生而來。菩提道場故去。爲安立衆生於菩提
故來。天子。是名諸菩薩去來之道。説此菩薩
道時。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善徳天子白文殊師利言。我等曾聞有
世界名一切功徳光明。爲在何處。何等如來
於中説法。文殊師利言。天子。彼一切功徳光
明世界。在於上方。過十二恒河沙佛刹。普賢
如來於中説法。諸天子言。我等願欲見彼世
界及彼如來。爾時文殊師利。即入光明莊嚴
三昧。以三昧力放大光明。過十二恒河沙佛
刹。遍照一切功徳光明世界。時彼菩薩問。
此光明從何所來。彼佛告言。善男子。下方過
十二恒河沙佛刹有世界名娑婆彼土有佛名
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在世説法。彼有菩
薩名文殊師利。入光明莊嚴三昧。放大光明
遍照十方無量佛刹。是其光明來照此會。彼
諸菩薩。即白普賢如來。我等願見釋迦牟尼
世尊及文殊師利菩薩。時普賢如來放大光
明。照十二恒河沙佛刹。至娑婆世界。令彼菩
薩分明見此菩薩衆會。時彼世尊告諸菩薩。
誰能往彼娑婆世界。爾時持法炬菩薩摩訶
薩白佛言。世尊。我能往彼娑婆世界。佛言。
今正是時。爾時持法炬菩薩與十億諸菩薩
倶。於彼國沒。現兜率陀天。放大光明遍照世
界。時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
那羅摩睺羅伽釋梵護世諸天子等。及諸聲
聞菩薩大衆。得未曾有。作如是言。此諸菩
薩。遊戲神通甚爲希有。爾時衆會因此光明。
見一切功徳光明世界。及見普賢如來國界
莊嚴。於一劫中説不能盡。當此文殊師利現
神變時。七那由他諸天子等。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爾時持法炬菩薩白文殊師利
言。可共禮覲釋迦如來。時文殊師利。於彼天
子應可度者皆悉度已。與持法炬諸菩薩衆。
及大聲聞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往詣佛所。到
已頂禮佛足却住一面。爾時持法炬菩薩白
佛言。世尊。普賢如來問訊。世尊。少病少惱
起居輕利安樂行不。爾時世尊告彼諸菩薩
言。善男子。此文殊師利。及持法炬正士。神通
變化智慧光明。成熟衆生奉事諸佛。一切菩
薩。不能知其智慧方便深入邊際。汝善男子。
應當學此文殊師利。及持法炬正士并諸菩
薩。所有神通辯才智慧。奉事諸佛成熟衆生。
此諸正士無數劫來。從一佛刹至一佛刹。常
作佛事。若諸衆生入此正士境界。當來不復
墮於魔界。爾時世尊告長老阿難。汝善持此
法門。不斷三寶種故。爾時持法炬菩薩摩訶
薩。從此會起。與其眷屬還本佛刹。佛説此經
已。善徳天子長老阿難。一切世間天龍乾闥
婆阿修羅等。聞佛所説。皆大歡喜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二
  隋三藏達摩笈多譯
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會縁起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内。與大比丘衆六萬二千人倶。皆是大徳具
足神通。諸大聲聞而爲上首
爾時復有四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其名曰文
殊師利菩薩。師子幢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
菩薩。大勢至菩薩。大辯聚王菩薩。陀羅尼自
在王菩薩。善丈夫菩薩。須彌頂菩薩。須彌幢
菩薩。不可動菩薩。善思義菩薩。善思義意菩
薩。善思惟菩薩。思心菩薩。勇意菩薩。善思
菩薩。寶髻菩薩。山相撃王菩薩。寶手菩薩。
寶意菩薩。寶印手菩薩。常擧手菩薩。常下手
菩薩。常精進菩薩。度衆生菩薩。上精進菩薩。
如言行菩薩。上願菩薩。燈手菩薩。心平等菩
薩。除惡道菩薩。除諸憂暗菩薩。不捨重
菩薩。日藏菩薩。月藏菩薩。金剛歩菩薩。無邊
歩菩薩。無量歩菩薩。不動行歩菩薩。虚空藏
菩薩。勝意菩薩。益意菩薩。増上意菩薩。成行
菩薩。持地菩薩。月光菩薩。月幢菩薩。光徳菩
薩。明照菩薩。勇歩菩薩。師子奮迅吼音菩薩。
無礙辯菩薩。相應辯菩薩。捷疾辯菩薩。最勝
菩薩。翳日月光菩薩。無攀縁菩薩。無著意菩
薩。常笑菩薩。喜根菩薩。除諸障蓋菩薩。轉女
身菩薩。摩尼珠菩薩。燈明菩薩。毘盧遮那菩
薩。火焔菩薩。衆勝王菩薩。深説者菩薩。如是
等菩薩摩訶薩而爲上首
爾時復有四天大王。忉利天王。娑婆世界主
大梵天王。如是等而爲上首。與六萬諸天衆
倶。復有善住意天子。善徳天子。大自在天子。
如是等而爲上首。與三萬諸天衆倶。於菩薩
道皆已久住。復有二萬阿修羅王。羅睺阿修
羅王。須彌阿修羅王。如是等而爲上首。亦皆
已住於菩薩道。復有六萬。諸大龍王。阿那婆
達多龍王。勝月龍王。如是等而爲上首。亦皆
已住於菩薩道。并餘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
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億百千衆。
乃至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無量
大衆皆來集會
爾時世尊以如是等無量百千大衆圍遶於説
法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即於己室入彼
無諍除心三昧寂然不動。於是文殊師利一心
詳從三昧起。應時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
界六種振動。時文殊師利起三昧已。作如是
念。彼無量無邊諸世界中。乃有一佛如來應
供正遍覺。出興於世。如優曇花希復現耳。如
是諸如來應供正遍覺。世間希有出現甚難。
所可説法盡諸有生寂滅涅槃不可思量。無
有分別甚深無譬。難解難知。然以諸佛不出
世故。不可得聞以不聞故諸衆生苦難可窮
盡。我今應當詣於如來正遍覺所諮問是義。
問斯義故令諸衆生成就善根。亦令一切行
菩薩者於彼甚深不可思議諸佛法中無復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