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受持修學思惟分別。讀誦令利。勤加精進。若
有菩薩。修四攝法應往親近。欲令衆生攝眞
智慧。安住四攝。常欲得聞諸深法要。受持
分別。欲令一切入於禪定。自捨己樂利益衆
生。欲以自力隨他所樂。令住三乘。雖作是
化。常自安住無上道中。不壞不動心如金剛。
常願欲得無上菩提。願求菩提是名大乘。是
名知三乘。是菩薩聞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
別已。即知方便。於佛法僧五體投地。以此爲
業。於其所作願無上道。如是歸依發菩提心。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飮食洗浴。於此事中
更無餘心。但願無上菩提。常作如是廣博修
學。是菩薩若始入定。若入定已。常願一切衆
生得度得解脱故。爲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
法故。欲於世界中尊。欲調伏一切衆生。欲
於一切衆生中無能勝者。欲得最勝。欲教誡
一切衆生。欲令一切衆生得寂滅。欲於一切
法得成正覺。具學。是菩薩若一切所作善
根。願一切衆生。無有恐怖。出三惡道滅無
量苦。斷諸煩惱。令現在未來欲得縁覺乘
者。願令具足。現在未來欲得大乘者。願令
具足。願請一切世間所有現在未來諸佛世
尊。住世一劫説法。令聖人衆隨佛在世而得
和合。是菩薩如是思惟。若在在處處。所有
衆生所修善根。若欲生人中天上。若住聲聞
乘。若住辟支佛乘。若愛語布施利益同事。願
令具足。是菩薩以是法故於三時中。讀誦通
利思惟此法。所謂我今歸依一切世間在在
處處。所有諸佛佛法僧菩薩。頭面禮敬。諸
佛威徳無能勝者。其相甚妙。菩薩常應作如
是念。諸佛法僧。願令世間在在處處無有
空處。所在方面常有諸佛。令我勸請。留住一
劫。説微妙法。呵責諸惡。若已作若今作我
今已得離一切惡。乃至一念中間。當願以一
切善根。令諸衆生壽命無量。住於一切諸善
法中。如諸菩薩。速轉法輪。令諸聖人得戒
定慧解脱解脱知見。願令佛法常住於世。利
益衆生。生五道者悉得善根乃至敬禮諸佛。
住是願。是諸菩薩所有善願。令他衆生
及其己身。得妙威徳善妙威徳。若未來現在。
一切世間佛法僧寶。令住一劫無諸留難。及
諸菩薩寶。速令具足六波羅蜜。疾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留難。欲令一切衆生斷
除苦惱怖畏。行於喜樂。斷一切不善根。成
就一切善根。隨如所願成就三乘。速疾成就
諸波羅蜜。壽命無量而得解脱。成無上道。乃
至敬禮諸佛。常作是願。是菩薩欲令一切衆
生斷諸苦惱。若一切世間在在處處。所有諸
佛乃至法身。願我以身奉施彼佛。欲令一
切衆生得度成無上道。在所生處信敬三寶。
以天香花。奉養恒河沙等諸佛世尊。亦供養
法僧及諸菩薩。令所奉寶如須彌山。一切世
間在在處處所有衆生。若有所須。七寶房舍。
衣服飮食。醫藥臥具。悉當給與令無所乏。若
有樂於忍辱精進持戒者。我當隨其所樂而
爲解説使成就勝法。令三寶具足修六波羅
蜜疾成佛道。離諸惡法善行實義。身口意業。
不退菩提樂於菩提。在在處處。見佛菩薩常
學善根。安止衆生於善法中。是菩薩自知及
他所有善根。趣向智慧。思惟智慧願欲令一
切衆生得度得解脱故。爲得一切智。具足一
切佛法故。是菩薩趣向思惟已。願令一切衆
生得度得解脱故。爲得一切智。具足一切
法故。是菩薩如是智慧。若無力能學。應如是
思惟。我今當勤加精進。時時漸漸斷於無明。
我今復當倍加精進。時時漸漸學此智慧。令
此智慧増廣具足。乃至生有。終不懈怠生於
憂愁。如是菩薩。發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
提心。悕望菩提心。是菩薩無量無邊善智慧。
何以故。此慧於餘善慧中。最勝第一。令一
切世間衆生。發起無量智慧。發起無學智慧。
生無漏智慧。生無學智慧。善臂。如是菩薩。
行此智慧不以爲難。以爲喜樂。速疾具足般
若波羅蜜。佛説是經已。善臂菩薩。歡喜讃
言。善哉善哉。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四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五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 詔譯
善順菩薩會第二十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諸大衆五百聲聞十千菩薩。恭敬圍遶。時
舍衞城有一菩薩。名曰善順。已於過去無量
佛所。種諸善根。承事供養。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得不退轉。住於大慈心不瞋恚。住於
大悲弘濟無倦。住於大喜善安法界。住於大
捨苦樂平等。節量時食少欲知足。常爲衆生
之所樂見。恒以五戒及八齋法。於某城中憐
愍教化。然後復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智慧。慈悲喜捨。清淨梵行。爾時善順菩薩。
爲令衆生見佛聞法。與諸人衆前後圍遶。將
詣佛所。時天帝釋。以淨天眼見此菩薩。住
上精進行頭陀行。具淨尸羅弘濟堅固。便
自念言。今此善順。於諸梵行曾不懈息。將
不爲求帝釋處耶。或貪王位及欲樂耶。作是
念已。即便化作四丈夫身。至菩薩前。種種
惡言毀罵菩薩。復以刀杖及於瓦石。打擲
加害。爾時菩薩。住慈忍力。皆忍受之曾無
瞋恨。時天帝釋。復更化作四大丈夫。來語
菩薩。咄哉善順。彼諸惡人以不善言罵辱於
汝。及以瓦石刀*杖之屬横相打害。何不令
我爲汝讎報。我當爲汝斷彼命根
爾時菩薩告彼人言。善男子等莫作是語。若
殺害者成就惡業。假使有人於我此身節節
支解。猶如棗葉我終不生殺害之心。何以故。
殺害之人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乃至雖得人
身。所生父母猶不愛念。恒爲衆人之所憎惡。
善男子。一切諸法凡有二種。一者善法。二者
不善法。由不善法墮於惡趣。若依善法獲於
福利。爾時善順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説偈

    善惡猶種植 皆隨業所生
    何有苦子因 成熟甘果者
    現見法如是 智者應思惟
    苦報酬惡縁 爲善常安樂
爾時天帝所化之人。聞是言已。自念不能令
彼菩薩爲殺害業。忽然不現。爾時天帝復更
化作金銀寶聚。令諸丈夫至菩薩所。作如是
言。汝可方便取此珍寶隨意所用
爾時菩薩告彼人言。諸善男子莫作是説。所
以者何。夫盜業者能令衆生貧窮下劣無依
無怙。假使我貧命不存濟。終不行於不與取
法。諸君當知。凡夫愚冥貪求覆蔽。何有智
人行不與取。爾時善順菩薩。而説偈言
    積財雖千億 貪著心不捨
    智者説此人 在世恒貧苦
    彼雖無一物 安住捨離心
    智者説斯人 世間最富貴
    智者離諸惡 一切皆端嚴
    愚夫由作罪 擧身皆醜陋
    智者勸修善 愚夫恒爲惡
    寧受智毀罵 不用愚稱讃
時彼天帝所化之人。聞是言已悵然而去
爾時天帝。復自親試持倶胝金。至菩薩所作
如是言。我先於此舍衞大城。波斯匿王。與
餘丈夫有所諍論。須得一人爲我曲證。汝能
爲我作證人者。當用此金而以相奉。爾時菩
薩告帝釋言。仁者當知。夫妄語者爲不善業。
既誑自身。亦誑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
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由於妄語。能爲一切
惡之根本。趣不善道。毀清淨戒。能壞色身。
口氣常臭。所出言詞爲人惡賤。爾時菩薩。重
説偈言
    妄語之人 口氣常臭 入苦惡道
    無能救者 夫妄語者 誑於自身
    亦誑天龍 摩睺羅等 當知妄語
    爲諸惡本 毀清淨戒 死入三塗
    汝設與我 滿閻浮金 我終天能
    作於妄語
時天帝釋聞説是已。忽然不現
爾時天帝。復令舍支夫人日光夫人及於五
髻諸夫人等往菩薩所重加試錬壞其禁戒。
時舍支等即與五百盛年女人。以香塗身花
粧藻飾。於後夜分至菩薩前而作是言。我等
女人年色姝盛願親枕席相與爲歡。爾時菩
薩。以無染眼觀彼諸女。告之言曰。地獄畜生
閻羅王界。諸狂亂者。不正心者。耽昏臭穢
膿血不淨。愛惡羅刹是汝親友。非諸天人清
淨眷屬。爾時菩薩。重説偈言
    愚人昏迷念不淨 耽染臭穢膿血身
    諸欲迅滅歸無常 永沈地獄閻羅界
    假令變化如汝等 色身殊勝滿世間
    我無一念貪染心 常生如夢如怨想
時舍支等雖盡變態。而彼菩薩曾無貪染。各
還天宮白帝釋言。我觀善順志願堅固。當成
正覺無有疑也。所以者何。彼於我等無少貪
愛。倶生厭離。爾時帝釋雖聞此言。猶懷憂
惱如箭中身。恒作是念。彼人必當毀奪於我。
無有疑惑。我今應往重加試之。於諸願中的
何所願。作是思已至菩薩前。捨去憍慢頭頂
禮足。以偈問曰
    仁今勤修淨梵行 於諸欲願何所求
    爲求日月釋梵天 爲求三有諸王位
爾時善順菩薩。以偈答曰
    我觀日月釋梵天 世間王位三有報
    一切無常不堅固 何有智者爲茲願
爾時天帝聞此頌已。復白菩薩。若如所言爲
求何願。於是菩薩。以偈答曰
    我本不貪世間樂 但求不生不滅身
    勤修方便濟群生 願同登彼菩提路
爾時天帝聞是頌已。心生安樂。必知菩薩不
求釋位。歡喜踊躍。以偈歎曰
    汝言弘濟爲群生 此心廣大無與等
    願破魔軍證甘露 由斯恒轉勝法輪
爾時天帝説是偈已。恭敬旋遶禮菩薩足。忽
然不現。爾時善順菩薩。於其晨朝。入舍衞
城遊化往來。得劫初時閻浮金鈴。其鈴價直
過閻浮提
爾時菩薩持此金鈴。於四衢中高聲唱言。此
舍衞城誰最貧窮。當以此鈴而施與之。時有
最勝耆舊長者。聞是語已奔走而來。白菩薩
言。我於此城最爲貧窮。可持此鈴而施於我。
爾時菩薩語長者言。汝非貧者。所以者何。於
此城中。有善男子貧中最貧。應以此鈴而施
與之。長者問言。誰爲此人。菩薩答言。波斯
匿王於此城中最爲貧者。時彼長者。謂菩薩
言。莫作是説。何以故。波斯匿王。富貴多財庫
藏盈溢。珍奇賄貨用無窮盡。云何乃言貧中
最貧。爾時菩薩。於大衆中。以偈答
    設有伏藏千億餘 以貪愛心無厭足
    猶如大海呑衆流 如斯愚人最爲貧
    由此復令貪増長 展轉滋蔓相續生
    於現在世及未來 彼無智者常貧匱
爾時善順菩薩説此偈已。與諸大衆。即便往
詣波斯匿王。於時彼王。方與長者五百餘人。
算數校計庫藏財寶。菩薩爾時前白王言。我
於此城往來遊化。得劫初時閻浮金鈴。其鈴
價直過閻浮提。我於彼時竊作是念。於此城
中有最貧者。當持此鈴而施與之。復更思惟。
城中最貧莫過王者。今齎此鈴願以相奉。王
既貧窮爲我受之。爾時菩薩。作是言已。重説
偈言
    若人多貪求 積財無厭足
    如是狂亂人 名爲最貧者
    王恒多賦税 横罰無過人
    愛著於國城 不觀來世業
    於世得自在 不能蔭群生
    見諸貧苦人 曾無憐愍念
    耽染於女人 不懼於惡道
    邪亂未常覺 豈非貧窮者
    若人知淨信 歸依佛法僧
    於身及命財 常念不堅固
    知不堅固已 於彼不迷惑
    能於身命財 永得常堅固
    若能勤念住 樂於不放逸
    彼人名富貴 善財常安樂
    如火焚燒時 不厭於林樹
    王今亦如是 貪愛無厭足
    水不厭於雲 海不厭於水
    王今亦如是 何有厭足時
    日月常巡歴 不厭於四方
    王今亦如是 終命無休息
    如火焚燒時 不厭於草木
    智人亦如是 未甞不行善
    如水不厭雲 如海不厭水
    智人亦如是 不厭善増長
    王位雖自在 畢竟歸無常
    一切皆不淨 智者應捨離
爾時波斯匿王聞斯語已。内懷慚愧。謂菩薩
曰。善哉仁者。汝雖善勸我猶未信。今汝斯
言。爲汝自説爲有證乎。菩薩答言。汝不聞耶。
如來應正等覺。具一切智今者現與無量
大人乾闥婆阿修羅等。在於舍衞大城祇樹
給孤獨園。當證大王是貧窮人。王言仁者。若
如汝説。我願相與往見如來。聽聞教誨歸依
供養。菩薩答言。大王當知。如來境界非諸凡
愚之所能測。破煩惱慢哀愍衆生。已於聖智
能知此世及於來世。若有善根勝意樂者。雖
在極遠佛常加護。若知我心。欲令大王於我
生信。必當來此爲我作證。爾時菩薩。即於
王前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即以偈
頌。請如來曰
    如來眞實智 悲愍諸群生
    願知我深心 垂哀爲作證
爾時菩薩説偈請已。於彼大地忽然震裂。五
百聲聞十千菩薩。梵釋諸天及於龍鬼。無量
衆生圍遶如來。從地踊出。善順菩薩。合掌
恭敬。前白佛言。世尊。我先於此舍衞城中。遊
化往來。得劫初時閻浮金鈴。其鈴價直過閻
浮提。我於爾時便作是念。若有衆生於舍衞
城最貧窮者。當以此鈴而施與之。復自思惟。
波斯匿王於此城中最爲貧者。何以故。恃於
王位。於諸衆生未嘗憐愍。殘剥欺奪横加侵
損。貪愛覆蔽不知厭足。我以此王爲最貧者。
欲將金鈴而施與之。王問我言。謂我貧窮誰
爲證者。我又答云。如來大師應正等覺。捨離
煩惱瞋垢無餘。於諸衆生悉皆平等。當爲作
證。唯願世尊。示教利喜
爾時世尊。爲欲調伏波斯匿王而告之曰。大
王當知。或有於法。善順貧窮王爲富貴。或
有於法。王爲貧窮善順富貴。所以者何。身登
王位於世自在。金銀摩尼車&T027012;珊瑚。庫藏盈
滿。當於此時善順貧窮。王爲富貴。勤修梵
行。樂淨尸羅。捨家多聞。離諸放逸。八齋五
戒。弘濟無疲。有一於此。王實貧窮善順富
貴。王今應知憍薩羅國。一切衆生財物庫藏。
比於善順五戒八齋堅固清淨。百分千分不
及其一。至倶胝分亦不及一。爾時波斯匿王。
親聞如來眞實教誨。捨所憍慢。合掌慇懃。瞻
仰善順。而説偈言
    善哉摧伏我憍慢 當得如來最勝身
    以此王位捨於汝 願恒爲汝菩提衆
    我實貧窮汝爲富 今知此説非妄言
    王位徒爲衆苦因 背於白法生惡趣
爾時波斯匿王説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於
今者。發於無上大菩提心。願於衆生安樂解
脱生死繋縛。我今願以財物庫藏金銀之屬。
分爲三分。一分奉施如來世尊及比丘衆。一
分施與舍衞城中貧窮苦惱無依怙者。一分財
物留資國用。凡我所有園池花果。悉願奉施
最勝如來并比丘衆。*唯願世尊。垂哀納受」
爾時憍薩羅國五百長者。覩斯事已。皆發無
上大菩提心
爾時善順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爲
諸大衆説於法要。令諸衆生遇如來者。爲不
空過
爾時世尊。告衆人言。善男子等。有三無量
功徳資糧。於諸如來。雖有稱説猶不能盡。況
於聲聞諸三乘等。何者爲三。一者護持正
法。二者發菩提心。三者勸諸衆生起無上願。
復有三十二法。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能勤修
者。則爲見於如來不空過也。一者於諸如來
生不壞信。二者護持正法令得久住。三者於
尊重僧而不輕慢。四者於應供人恭敬親近。
五者於愛於憎心常平等。六者恒於正法樂
聞恭敬。七者安住寂靜離於諠閙。八者於
如來乘演説無倦。九者若説法時不爲名利。
十者志求眞實如理勤修。十一捨施。十二持
戒。十三忍辱。十四精進。十五禪定。十六正
慧。十七於諸衆生隨樂護念。十八成熟衆生
不妄失法。十九恒於己身善自調伏。二十以
善法要調伏於他。二十一不染煩惱。二十二
常樂出家。二十三住阿蘭若。二十四聖種喜
足。二十五勤行頭陀。二十六捨不善法。二十
七弘誓堅固。二十八蘭若無懈。二十九
衆善本。三十常不放逸。三十一遠二乘見。三
十二讃歎大乘。於是五百比丘。聞斯法已。遠
塵離垢得法眼淨。及萬二千衆生。同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世尊。以法教化。令諸衆生獲善利已。與
諸比丘并餘來衆。忽然不現。爾時波斯匿王。
既覩斯事踊躍歡喜。便以二衣價直百千兩
金。而以施於善順菩薩。作是言曰。善哉仁者。
願垂哀納。善順菩薩。告於王言。大王當知。我
於此衣不應受之。所以者何。然我自有百
衲之衣。恒掛樹枝以爲箱篋。一切衆生無
欺奪想。我既自身無慳悋心。亦令他人不生
愛著。其有施者名清淨施。時波斯匿王。復
作是言。汝若不受願當爲我以足踏之。令我
長夜安樂利益。菩薩爾時爲於王故。即以雙
足踏此二衣。時波斯匿王。謂菩薩言。今此
之衣。便於汝身爲我受訖。我何所用。善順菩
薩。告於王言。汝持此衣。施於城中貧窮苦
惱無依怙者。爾時波斯匿王。如菩薩教持此
二衣。會諸貧人而施與之。時諸貧人觸斯衣
者。狂者得心。聾者得聞。盲者得見。根不具者
悉得具足。由於菩薩威神力故。彼時衆人倶
發聲言。我今以何報菩薩恩。爾時空中有聲
告曰。諸人當知。善順菩薩不可以於花香飮
食爲報恩者。唯當速發菩提心耳。是時五百
貧人。聞於空中有如是聲。咸説偈言
    我等今者 發菩提心 當成正覺
    説諸勝法 於諸衆生 施以安樂
    我樂菩提 得佛法故
爾時波斯匿王白菩薩言。善哉仁者。汝若詣
彼將見如來。願時報我。我當隨從。善順菩
薩言。大王當知。諸佛難値正法難聞。豈獨
大王而自往耶。當爲衆生作於善友。王應於
此舍衞城中勅諸人民悉令隨從。違王教者
王法治之。所以者何。凡諸菩薩。猶有眷屬
圍遶莊嚴。況於王乎
時波斯匿王。白菩薩言。誰者是於菩薩眷屬。
菩薩答言。勸菩提心。是菩薩眷屬。令覺悟
故。勸見如來是菩薩眷屬。不虚妄故。勸聞
正法是菩薩眷屬。獲多聞故。勸見聖衆是菩
薩眷屬。得善友故。四攝是菩薩眷屬。攝衆
生故。六波羅蜜是菩薩眷屬。増長菩提故。三
十七品是菩薩眷屬。趣向道場故。菩薩有斯
眷屬。莊嚴侍衞。能摧魔軍。至師子吼。登最
勝處
爾時波斯匿王及諸大衆。歡喜踊躍。九千衆
生離煩惱垢。得清淨眼。佛説是經已。善順
菩薩。波斯匿王。及諸天人乾闥婆阿修羅等。
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五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六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 詔譯
勤授長者會第二十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皆是阿羅漢。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上調伏。猶如大龍。所
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
智解脱心得自在。最上應供。衆所知識。唯
有阿難。猶在學地。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
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阿濕波。舍利弗。
大目乾連。摩訶劫賓那。摩訶拘絺羅。摩訶
梵頗。羅睺羅。難陀。如是等而爲上首。復有
菩薩摩訶薩五百人倶。皆得三昧及陀羅尼。
爾時舍衞大城。有一長者。名勇猛授。富有
財寶倉庫盈溢。金銀琉璃車&T027012;馬碯珊瑚虎
珀摩尼眞珠。象馬牛羊。奴婢僕使商估等類
一切衆多。時勇猛授。與五百長者。遊讌聚
會作是議言。諸仁者。佛出世難。人身難得。
時亦難遇。於佛法中以信出家。是事亦難。成
比丘性亦復甚難。如法修行是亦爲難。知恩
報恩少恩不忘是人難得。能於佛法生信樂
心是人難得。信樂成就是事復難。莊嚴佛法
是事亦難。解脱生死倍復爲難。我等爲於聲
聞辟支佛乘而求滅度。爲當發趣最上佛乘。
咸復唱言。我等寧於無上佛道而趣涅槃。作
是議已。前後圍遶。出舍衞城向祇陀林。詣
如來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却坐一面。爾時
世尊。知而故問。告長者言。汝等何縁今來
我所。時勇猛授。與五百長者從座而起。偏
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
等諸人。同時集會作是議言。佛世難遇。人
身難得。乃至解脱生死倍復爲難。我等爲於
聲聞辟支佛乘而求滅度。爲當發趣最上佛
乘。咸作是言。我等寧於無上佛道而趣涅槃。
由此議故。今詣如來應正等覺。世尊。菩薩
摩訶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云
何學。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佛言。善哉善哉。
汝等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詣我所。
應當諦聽善思念之。如諸菩薩。應學應住應
所修行。當爲汝説。時諸長者受教而聽
佛告長者。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勝志樂者。當於一切衆生起大悲心。應
廣修行。應勤熏習。是故菩薩。於身命財及
以妻子倉庫舍宅飮食衣服車乘臥具花鬘塗
香一切樂具應無所著。何以故。以諸衆生執
著於身。而生惡業。由惡業故墮地獄中。若
於衆生起大悲心。於身命財則不執著。便生
善趣。是故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勝志樂者。於諸衆生起慈悲已。應修
大捨而不求報。不求報者應住戒律。三戒清
淨應具忍辱。能忍諸惡應起精進。不惜身命。
應修一心安住禪定。應修智慧善巧方便。應
於我人衆生壽命皆悉捨離。爲衆生故。應行
布施護持淨戒。爲衆生故。應修忍辱發起精
進。爲衆生故。應入禪定修習智慧善巧方便。
時諸長者。復白佛言。世尊。我等於身及彼
妻子一切財寶資生之具。心常愛惜。世尊。菩
薩摩訶薩。云何觀察。於身命財能無貪悋。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志樂者。應觀此
身無量過患。微塵積集生住異滅。念念遷流
九漏瘡門。猶如毒蛇所住窟穴。其中無主如
空聚落。畢竟破壞如坏瓦瓶。惡露盈溢猶如
穢器。受諸不淨猶如圊厠。不可觸動猶如惡
瘡。貪美爲患如雜毒食。不識恩徳如未生怨。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