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 (No. 0279_ 實叉難陀譯 ) in Vol. 10

[First] [Prev+100] [Prev]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譬如梵王住自宮 普現三千諸梵處
    一切人天咸得見 實不分身向於彼
    諸佛現身亦如是 一切十方無不遍
    其身無數不可稱 亦不分身不分別
    如有醫王善方術 若有見者病皆愈
    命雖已盡藥塗身 令其作務悉如初
    最勝醫王亦如是 具足方便一切智
    以昔妙行現佛身 衆生見者煩惱滅
    譬如海中有寶王 普出無量諸光明
    衆生觸者同其色 若有見者眼清淨
    最勝寶王亦如是 觸其光者悉同色
    若有得見五眼開 破諸塵闇住佛地
    譬如如意摩尼寶 隨有所求皆滿足
    少福衆生不能見 非是寶王有分別
    善逝寶王亦如是 悉滿所求諸欲樂
    無信衆生不見佛 非是善逝心棄捨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
音聲。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遍至
普遍無量諸音聲故。應知如來音聲。隨其心
樂。皆令歡喜。説法明了故。應知如來音聲。隨
其信解。皆令歡喜。心得清涼故。應知如來音
聲化不失時。所應聞者。無不聞故。應知如來
音聲無生滅。如呼響故。應知如來音聲無主。
修習一切。業所起故。應知如來音聲甚深。難
可度量故。應知如來音聲無邪曲。法界所生
故。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絶。普入法界故。應知
如來音聲無變易。至於究竟故。佛子。菩薩摩
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非量非無量。非主非無
主。非示非無示。何以故。佛子。譬如世界。將
欲壞時。無主無作。法爾而出四種音聲。其四
者何。一曰。汝等當知初禪安樂。離諸欲惡。
超過欲界。衆生聞已。自然而得成就初禪。捨
欲界身。生於梵天。二曰。汝等當知二禪安樂。
無覺無觀。超於梵天。衆生聞已。自然而得成
就二禪。捨梵天身。生光音天。三曰。汝等當知
三禪安樂。無有過失。超光音天。衆生聞已。自
然而得成就三禪。捨光音身。生遍淨天。四曰。
汝等當知四禪寂靜。超遍淨天。衆生聞已。自
然而得成就四禪。捨遍淨身。生廣果天。是爲
四。佛子。此諸音聲。無主無作。但從衆生諸善
業力之所出生。佛子。如來音聲。亦復如是。無
主無作。無有分別。非入非出。但從如來功徳
法力。出於四種廣大音聲。其四者何。一曰。汝
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是苦。所謂地獄苦。畜
生苦。餓鬼苦。無福徳苦。著我我所苦。作諸惡
行苦。欲生人天當種善根。生人天中。離諸難
處。衆生聞已。捨離顛倒。修諸善行。離諸難
處。生人天中。二曰。汝等當知一切諸行。衆
苦熾然。如熱鐵丸。諸行無常。是磨滅法。涅槃
寂靜。無爲安樂。遠離熾然。消諸熱惱。衆生
聞已。勤修善法。於聲聞乘。得隨順音聲忍。三
曰。汝等當知聲聞乘者。隨他語解。智慧狹劣。
更有上乘。名獨覺乘。悟不由師。汝等應學。樂
勝道者。聞此音已。捨聲聞道。修獨覺乘。四
曰。汝等當知過二乘位。更有勝道。名爲大乘。
菩薩所行。順六波羅蜜。不斷菩薩行。不捨菩
提心。處無量生死而不疲厭。過於二乘。名爲
大乘第一乘勝乘最勝乘上乘無上乘利益一
切衆生乘。若有衆生。信解廣大。諸根猛利。宿
種善根爲諸如來神力所加。有勝樂欲。希求
佛果。聞此音已。發菩提心。佛子。如來音聲。不
從身出。不從心出而能利益無量衆生佛子。
是爲如來音聲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
是知。復次佛子。譬如呼響。因於山谷及音聲
起。無有形状。不可覩見。亦無分別。而能隨逐
一切語言。如來音聲。亦復如是。無有形状不
可覩見。非有方所。非無方所。但隨衆生欲解
縁出。其性究竟。無言無示。不可宣説。佛子。是
爲如來音聲第二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
知。復次佛子。譬如諸天有大法鼓。名爲覺悟。
若諸天子。行放逸時。於虚空中。出聲告言。汝
等當知一切欲樂。皆悉無常。虚妄顛倒。須臾
變壞。但誑愚夫。令其戀著。汝莫放逸。若放
逸者。墮諸惡趣。後悔無及。放逸諸天。聞此音
已。生大憂怖。捨自宮中所有欲樂。詣天王
所。求法行道。佛子。彼天鼓音。無主無作。無起
無滅。而能利益無量衆生。當知如來。亦復如
是。爲欲覺悟放逸衆生。出於無量妙法音聲。
所謂無著聲。不放逸聲。無常聲。苦聲。無我聲。
不淨聲。寂滅聲。涅槃聲。無有量自然智聲。不
可壞菩薩行聲。至一切處如來無功用智地
聲。以此音聲。遍法界中。而開悟之。無數衆
生。聞是音已。皆生歡喜。勤修善法。各於自
乘。而求出離。所謂或修聲聞乘。或修獨覺乘。
或習菩薩無上大乘。而如來音。不住方所。無
有言説。佛子。是爲如來音聲第三相。諸菩薩
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
有天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
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
有百千差別音聲。佛子。彼善口女。從口一聲。
出於如是。無量音聲。當知如來。亦復如是。於
一音中。出無量聲。隨諸衆生心樂差別。皆悉
遍至。悉令得解。佛子。是爲如來音聲第四相。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譬如大
梵天王。住於梵宮。出梵音聲。一切梵衆。靡不
皆聞。而彼音聲。不出衆外。諸梵天衆。咸生是
念。大梵天王。獨與我語。如來妙音。亦復如
是。道場衆會。靡不皆聞。而其音聲。不出衆
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應聞故。其聞音者。
皆作是念。如來世尊。獨爲我説。佛子。如來
音聲。無出無住。而能成就一切事業。是爲如
來音聲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
次佛子。譬如衆水皆同一味。隨器異故。水有
差別。水無念慮。亦無分別。如來言音。亦復如
是。唯是一味。謂解脱味。隨諸衆生心器異故。
無量差別。而無念慮。亦無分別。佛子。是爲
如來音聲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阿那婆達多龍王。興大密雲。
遍閻浮提。普霔甘雨。百穀苗稼。皆得生長。江
河泉池。一切盈滿。此大雨水。不從龍王身心
中出。而能種種。饒益衆生。佛子。如來應正等
覺。亦復如是。興大悲雲。遍十方界。普雨無上
甘露法雨。令一切衆生。皆生歡喜。増長善法。
滿足諸乘。佛子。如來音聲。不從外來。不從内
出。而能饒益一切衆生。是爲如來音聲第七
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譬如
摩那斯龍王。將欲降雨。未便即降。先起大雲。
彌覆虚空。凝停七日。待諸衆生。作務究竟。何
以故。彼大龍王。有慈悲心。不欲惱亂諸衆生
故。過七日已。降微細雨。普潤大地。佛子。如
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將降法雨。未便即降。
先興法雲。成熟衆生。爲欲令其心無驚怖。待
其熟已。然後普降甘露法雨。演説甚深微妙
善法。漸次令其滿足如來一切智智無上法
味。佛子。是爲如來音聲第八相。諸菩薩摩訶
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
名大莊嚴。於大海中。降雨之時。或降十種莊
嚴雨。或百或千。或百千種莊嚴雨。佛子。水無
分別。但以龍王不思議力。令其莊嚴。乃至百
千無量差別。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爲諸
衆生説法之時。或以十種。差別音説。或百或
千。或以百千。或以八萬四千音聲。説八萬四
千行。乃至或以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音聲。各
別説法。令其聞者。皆生歡喜。如來音聲。無所
分別。但以諸佛於甚深法界。圓滿清淨。能隨
衆生根之所宜。出種種言音。皆令歡喜。佛子。
是爲如來音聲第九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
是知。復次佛子。譬如娑竭羅龍王。欲現龍王
大自在力。饒益衆生。咸令歡喜。從四天下。乃
至他化自在天處。興大雲網。周匝彌覆。其雲
色相。無量差別。或閻浮檀金光明色。或毘瑠
璃光明色。或白銀光明色。或玻瓈光明色。或
牟薩羅光明色。或碼碯光明色。或勝藏光明
色。或赤眞珠光明色。或無量香光明色。或無
垢衣光明色。或清淨水光明色。或種種莊嚴
具光明色。如是雲網。周匝彌布。既彌布已。出
種種色電光。所謂閻浮檀金色雲。出瑠璃色
電光。瑠璃色雲。出金色電光。銀色雲。出玻瓈
色電光。玻瓈色雲。出銀色電光。牟薩羅色雲。
出碼碯色電光。碼碯色雲。出牟薩羅色電光。
勝藏寶色雲。出赤眞珠色電光。赤眞珠色雲。
出勝藏寶色電光。無量香色雲。出無垢衣色
電光。無垢衣色雲。出無量香色電光。清淨水
色雲。出種種莊嚴具色電光。種種莊嚴具色
雲。出清淨水色電光。乃至種種色雲。出一色
電光。一色雲。出種種色電光。復於彼雲中。出
種種雷聲。隨衆生心。皆令歡喜。所謂或如天
女歌詠音。或如諸天妓樂音。或如龍女歌詠
音。或如乾闥婆女歌詠音。或如緊那羅女歌
詠音。或如大地震動聲。或如海水波潮聲。或
如獸王哮吼聲。或如好鳥鳴囀聲。及餘無量。
種種音聲。既震雷已。復起涼風。令諸衆生。心
生悦樂。然後乃降種種諸雨。利益安樂無量
衆生。從他化天。至於地上。於一切處。所雨
不同。所謂於大海中。雨清冷水。名無斷絶。於
他化自在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名爲美妙。
於化樂天雨大摩尼寶。名放大光明。於兜率
天。雨大莊嚴具。名爲垂髻。於夜摩天。雨大妙
華。名種種莊嚴具。於三十三天。雨衆妙香。名
爲悦意。於四天王天。雨天寶衣。名爲覆蓋。於
龍王宮。雨赤眞珠。名涌出光明。於阿脩羅宮。
雨諸兵仗。名降伏怨敵。於此欝單越。雨種種
華。名曰開敷。餘三天下。悉亦如是。然各隨
其處。所雨不同。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
彼此。但以衆生善根異故。雨有差別。佛子如
來應正等覺無上法王。亦復如是。欲以正法。
教化衆生。先布身雲。彌覆法界。隨其樂欲。爲
現不同。所謂或爲衆生。現生身雲。或爲衆生。
現化身雲。或爲衆生。現力持身雲。或爲衆生。
現色身雲。或爲衆生。現相好身雲。或爲衆生。
現福徳身雲。或爲衆生。現智慧身雲。或爲衆
生。現諸力不可壞身雲。或爲衆生。現無畏身
雲。或爲衆生。現法界身雲。佛子如來。以如是
等。無量身雲。普覆十方一切世界。隨諸衆生
所樂各別。示現種種光明電光。所謂或爲衆
生。現光明電光。名無所不至。或爲衆生。現光
明電光。名無邊光明。或爲衆生。現光明電光。
名入佛祕密法。或爲衆生。現光明電光。名影
現光明。或爲衆生。現光明電光。名光明照
耀。或爲衆生。現光明電光。名入無盡陀羅
尼門。或爲衆生。現光明電光。名正念不亂。或
爲衆生。現光明電光。名究竟不壞。或爲衆生。
現光明電光。名順入諸趣。或爲衆生。現光明
電光名滿一切願皆令歡喜。佛子。如來應正
等覺。現如是等無量光明電光已。復隨衆生
心之所樂。出生無量三昧雷聲。所謂善覺智
三昧雷聲。明盛離垢海三昧雷聲。一切法自
在三昧雷聲。金剛輪三昧雷聲。須彌山幢三
昧雷聲。海印三昧雷聲。日燈三昧雷聲。無盡
藏三昧雷聲。不壞解脱力三昧雷聲。佛子。如
來身雲中。出如是等無量差別三昧雷聲已。
將降法雨。先現瑞相。開悟衆生。所謂從無障
礙。大慈悲心。現於如來大智風輪。名能令一
切衆生。生不思議。歡喜適悦。此相現已。一切
菩薩。及諸衆生。身之與心。皆得清涼。然後從
如來大法身雲。大慈悲雲。大不思議雲。雨不
思議廣大法雨。令一切衆生。身心清淨。所謂
爲坐菩提場菩薩。雨大法雨。名法界無差別。
爲最後身菩薩。雨大法雨。名菩薩遊戲如來
祕密教。爲一生所繋菩薩。雨大法雨。名清淨
普光明。爲灌頂菩薩。雨大法雨。名如來莊嚴
具所莊嚴。爲得忍菩薩。雨大法雨。名功徳寶
智慧華開敷不斷菩薩大悲行。爲住向行菩
薩。雨大法雨。名入現前變化甚深門而行菩
薩行無休息無疲厭。爲初發心菩薩。雨大法
雨。名出生如來大慈悲行救護衆生。爲求獨
覺乘衆生。雨大法雨。名深知縁起法遠離二
邊得不壞解脱果。爲求聲聞乘衆生。雨大法
雨。名以大智慧劍斷一切煩惱怨。爲積集善
根決定不決定衆生。雨大法雨。名能令成就
種種法門生大歡喜。佛子。諸佛如來。隨衆生
心。雨如是等廣大法雨。充滿一切無邊世界。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其心平等。於法無吝。但
以衆生根欲不同。所雨法雨。示有差別。是爲
如來音聲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應知如來音聲。有十種無量。何等
爲十。所謂如虚空界無量。至一切處故。如法
界無量。無所不遍故。如衆生界無量。令一切
心喜故。如諸業無量。説其果報故。如煩惱無
量。悉令除滅故。如衆生言音無量。隨解令聞
故。如衆生欲解無量。普觀救度故。如三世無
量。無有邊際故。如智慧無量。分別一切故。如
佛境界無量。入佛法界故。佛子。如來應正等
覺音聲。成就如是等阿僧祇無量。諸菩薩摩
訶薩。應如是知。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
明此義。而説頌言
    三千世界將壞時 衆生福力聲告言
    四禪寂靜無諸苦 令其聞已悉離欲
    十力世尊亦如是 出妙音聲遍法界
    爲説諸行苦無常 令其永度生死海
    譬如深山大谷中 隨有音聲皆響應
    雖能隨逐他言語 而響畢竟無分別
    十力言音亦復然 隨其根熟爲示現
    令其調伏生歡喜 不念我今能演説
    如天有鼓名能覺 常於空中震法音
    誡彼放逸諸天子 令其聞已得離著
    十力法鼓亦如是 出於種種妙音聲
    覺悟一切諸群生 令其悉證菩提果
    自在天王有寶女 口中善奏諸音樂
    一聲能出百千音 一一音中復百千
    善逝音聲亦如是 一聲而出一切音
    隨其性欲有差別 各令聞已斷煩惱
    譬如梵王吐一音 能令梵衆皆歡喜
    音唯及梵不出外 一一皆言己獨聞
    十力梵王亦復然 演一言音充法界
    唯霑衆會不遠出 以無信故未能受
    譬如衆水同一性 八功徳味無差別
    因地在器各不同 是故令其種種異
    一切智音亦如是 法性一味無分別
    隨諸衆生行不同 故使聽聞種種異
    譬如無熱大龍王 降雨普洽閻浮地
    能令草樹皆生長 而不從身及心出
    諸佛妙音亦如是 普雨法界悉充洽
    能令生善滅諸惡 不從内外而得有
    譬如摩那斯龍王 興雲七日未先雨
    待諸衆生作務竟 然後始降成利益
    十力演義亦如是 先化衆生使成熟
    然後爲説甚深法 令其聞者不驚怖
    大莊嚴龍於海中 霔於十種莊嚴雨
    或百或千百千種 水雖一味莊嚴別
    究竟辯才亦如是 説十二十諸法門
    或百或千至無量 不生心念有殊別
    最勝龍王娑竭羅 興雲普覆四天下
    於一切處雨各別 而彼龍心無二念
    諸佛法王亦如是 大悲身雲遍十方
    爲諸修行雨各異 而於一切無分別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
覺心。佛子。如來心意識。倶不可得。但應以智
無量故。知如來心。譬如虚空爲一切物所依。
而虚空無所依。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爲一切
世間出世間智所依。而如來智無所依。佛子。
是爲如來心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
知。復次佛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聲聞獨覺
菩薩解脱。而法界無増減。如來智慧。亦復如
是。恒出一切世間出世間。種種智慧。而如來
智無増減。佛子。是爲如來心第二相。諸菩薩
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譬如大海其水
潜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諸小洲中。有穿鑿
者。無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別。我出於
水。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衆生心中。
若諸衆生。觀察境界。修習法門。則得智慧清
淨明了。而如來智。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但隨
衆生心行異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佛子。是
爲如來心第三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寶珠。具無量徳。能
生海内一切珍寶。若大海中。無此寶珠。乃至
一寶。亦不可得。何等爲四。一名積集寶。二名
無盡藏。三名遠離熾然。四名具足莊嚴。佛子。
此四寶珠。一切凡夫。諸龍神等。悉不得見。何
以故。娑竭龍王。以此寶珠。端嚴方正。置於宮
中深密處故。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
亦復如是。於中有四大智寶珠。具足無量福
智功徳。由此能生一切衆生。聲聞獨覺。學無
學位。及諸菩薩智慧之寶。何等爲四。所謂無
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寶。善分別有爲無爲法
大智慧寶。分別説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
慧寶。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寶。若諸如
來。大智海中。無此四寶。有一衆生。得入大
乘。終無是處。此四智寶。薄福衆生。所不能
見。何以故。置於如來深密藏故。此四智寶。平
均正直。端潔妙好。普能利益諸菩薩衆。令其
悉得智慧光明。佛子。是爲如來心第四相。諸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譬如大海。
有四熾然光明大寶。布在其底。性極猛熱。常
能飮縮百川所注無量大水。是故大海。無有
増減。何等爲四。一名日藏。二名離潤。三名火
焔光。四名盡無餘佛子。若大海中。無此四寶。
從四天下乃至有頂。其中所有。悉被漂沒。佛
子。此日藏大寶光明。照觸海水。悉變爲乳。離
潤大寶光明。照觸其乳。悉變爲酪。火焔光大
寶光明。照觸其酪。悉變爲酥。盡無餘大寶光
明。照觸其酥。變成醍醐。如火熾然。悉盡無餘。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亦復如是。有
四種大智慧寶。具足無量威徳光明。此智寶
光。觸諸菩薩乃至令得如來大智。何等爲四。
所謂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除一切法愛
大智慧寶。慧光普照大智慧寶。與如來平等
無邊無功用大智慧寶。佛子。諸菩薩。修
一切助道法時。起無量散善波浪。一切世間。
天人阿脩羅。所不能壞。如來以滅一切散善
波浪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捨一切散
善波浪。持心一境。住於三昧。又以除一切法
愛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捨離三昧味
著。起廣大神通。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寶光
明。觸彼菩薩。令捨所起廣大神通。住大明功
用行。又以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大智慧
寶光明。觸彼菩薩。令捨所起大明功用行。乃
至得如來平等地。息一切功用。令無有餘。佛
子。若無如來此四智寶。大光照觸。乃至有一
菩薩。得如來地。無有是處。佛子是爲如來心
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
如從水際。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其中所有。大
千國土。欲色無色。衆生之處。莫不皆依虚空
而起。虚空而住。何以故。虚空普遍故。雖彼虚
空普容三界。而無分別。佛子。如來智慧。亦復
如是。若聲聞智。若獨覺智。若菩薩智。若有爲
行智。若無爲行智。一切皆依如來智起。如來
智住。何以故。如來智慧。遍一切故。雖復普容
無量智慧。而無分別。佛子。是爲如來心第六
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如雪
山頂。有藥王樹。名無盡根。彼藥樹根。從十六
萬八千由旬。下盡金剛地。水輪際生。彼藥王
樹。若生根時。令閻浮提一切樹根生。若生莖
時。令閻浮提一切樹莖生。枝葉華果。悉皆如
是。此藥王樹根能生莖。莖能生根。根無有盡。
名無盡根。佛子。彼藥王樹。於一切處。皆令生
長。唯於二處。不能爲作生長利益。所謂地獄
深坑。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無厭捨。佛子。
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以過去所發。
成就一切智慧善法。普覆一切諸衆生界。除
滅一切諸惡道苦。廣大悲願。而爲其根。於一
切如來眞實智慧種性中生。堅固不動。善巧
方便。以爲其莖。遍法界智。諸波羅蜜。以爲其
枝。禪定解脱。諸大三昧。以爲其葉。總持辯
才。菩提分法。以爲其華。究竟無變。諸佛解
脱。以爲其果。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何
故得名爲無盡根。以究竟無休息故。不斷菩
薩行故。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菩薩行。
是故得名爲無盡根。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
樹。其根生時。令一切菩薩。生不捨衆生大慈
悲根。其莖生時。令一切菩薩。増長堅固精進
深心莖。其枝生時。令一切菩薩。増長一切諸
波羅蜜枝。其葉生時。令一切菩薩。生長淨
戒頭陀功徳少欲知足葉。其華生時。令一切
菩薩。具諸善根相好莊嚴華。其果生時。令一
切菩薩。得無生忍。乃至一切佛灌頂忍果。佛
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於二處。不能爲作
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爲。廣大*深阬。
及壞善根。非器衆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
亦於彼。曾無厭捨。佛子。如來智慧。無有増減。
以根善安住。生無休息故。佛子。是爲如來心
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劫火起時。焚燒一切。草
木叢林。乃至鐵圍大鐵圍山。皆悉熾然無有
遺餘。佛子。假使有人。手執乾草。投彼火中。
於意云何。得不燒不。答言不也。佛子。彼所投
草。容可不燒。如來智慧。分別三世一切衆生。
一切國土。一切劫數。一切諸法。無不知者。若
言不知。無有是處。何以故。智慧平等。悉明達
故。佛子。是爲如來心第八相。諸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知。復次佛子。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
大風起。名曰散壞。能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圍
山等。皆成碎末。復有大風。名爲能障。周匝三
千大千世界。障散壞風。不令得至餘方世界。
佛子。若令無此能障大風。十方世界。無不壞
盡。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有大智風。名爲
能滅。能滅一切諸大菩薩。煩惱習氣。有大智
風。名爲巧持。巧持其根未熟菩薩。不令能滅。
大智風輪。斷其一切煩惱習氣。佛子。若無如
來巧持智風。無量菩薩。皆墮聲聞辟支佛地。
由此智故。令諸菩薩。超二乘地。安住如來究
竟之位。佛子。是爲如來心第九相。諸菩薩摩
訶薩。應如是知。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
至。何以故。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
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
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子。譬如有大
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
界中事。一切皆盡。所謂書寫大鐵圍山中事。
量等大鐵圍山。書寫大地中事。量等大地。書
寫中千世界中事。量等中千世界。書寫小千
世界中事。量等小千世界。如是若四天下。若
大海。若須彌山。若地天宮殿。若欲界空居天
宮殿。若色界宮殿。若無色界宮殿。一一書寫。
其量悉等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
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
如是。時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成就清淨天
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内。於諸衆生。無少利
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
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衆生。作是念已。即起
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衆生。普得
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佛子。
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
切衆生。具足在於衆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
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爾時如來。以無障
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衆生而作是言。
奇哉奇哉。此諸衆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
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
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
佛無異。即教彼衆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
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
衆生。佛子。是爲如來心第十相。諸菩薩摩訶
薩。應如是知。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等
無量無礙。不可思議廣大相。知如來應正等
覺心。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
説頌言
    欲知諸佛心 當觀佛智慧
    佛智無依處 如空無所依
    衆生種種樂 及諸方便智
    皆依佛智慧 佛智無依止
    聲聞與獨覺 及諸佛解脱
    皆依於法界 法界無増減
    佛智亦如是 出生一切智
    無増亦無減 無生亦無盡
    如水潜流地 求之無不得
    無念亦無盡 功力遍十方
    佛智亦如是 普在衆生心
    若有勤修行 疾得智光明
    如龍有四珠 出生一切寶
    置之深密處 凡人莫能見
    佛四智亦然 出生一切智
    餘人莫能見 唯除大菩薩
    如海有四寶 能飮一切水
    令海不流溢 亦復無増減
    如來智亦爾 息浪除法愛
    廣大無有邊 能生佛菩薩
    下方至有頂 欲色無色界
    一切依虚空 虚空不分別
    聲聞與獨覺 菩薩衆智慧
    皆依於佛智 佛智無分別
    雪山有藥王 名爲無盡根
    能生一切樹 根莖葉華實
    佛智亦如是 如來種中生
    既得菩提已 復生菩薩行
    如人把乾草 置之於劫燒
    金剛猶洞然 此無不燒理
    三世劫與刹 及其中衆生
    彼草容不燒 此佛無不知
    有風名散壞 能壞於大千
    若無別風止 壞及無量界
    大智風亦爾 滅諸菩薩惑
    別有善巧風 令住如來地
    如有大經卷 量等三千界
    在於一塵内 一切塵悉然
    有一聰慧人 淨眼悉明見
    破塵出經卷 普饒益衆生
    佛智亦如是 遍在衆生心
    妄想之所纒 不覺亦不知
    諸佛大慈悲 令其除妄想
    如是乃出現 饒益諸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二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
境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
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知一切三世境
界。一切刹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衆生境界。眞
如無差別境界。法界無障礙境界。實際無邊
際境界。虚空無分量境界。無境界境界。是如
來境界。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
界亦無量。如一切三世境界無量。如來境界
亦無量。乃至如無境界境界無量。如來境界
亦無量。如無境界境界一切處無有。如來境
界。亦如是。一切處無有。佛子。菩薩摩訶薩。應
知心境界是如來境界。如心境界。無量無邊。
無縛無脱。如來境界。亦無量無邊。無縛無脱。
何以故。以如是如是。思惟分別。如是如是。
無量顯現故。佛子。如大龍王。隨心降雨。其
雨不從内出。不從外出。如來境界。亦復如是。
隨於如是思惟分別。則有如是無量顯現。於
十方中。悉無來處。佛子。如大海水。皆從龍王
心力所起。諸佛如來。一切智海。亦復如是。皆
從如來往昔大願之所生起。佛子。一切智海。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言説。然我今者。略
説譬諭。汝應諦聽。佛子。此閻浮提。有二千五
百河。流入大海。西拘耶尼。有五千河。流入大
海。東弗婆提。有七千五百河。流入大海。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