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光讃經 (No. 0222_ 竺法護譯 ) in Vol. 08

[First] [Prev]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不見菩薩衆。已不見一切法。不恐不畏不難
不懼。心不怯弱。須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何
因菩薩摩訶薩心不怯弱而無所著。佛告須
菩提。菩薩摩訶薩不得心所念法。亦無所見。
是故菩薩摩訶薩心不怯弱亦無所著。須菩
提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而不恐怖。佛告
須菩提。菩薩不得心畏。亦無所見。是故菩
薩摩訶薩而不恐怖。須菩提白佛言。云何菩
薩摩訶薩於一切法而無所得。行般若波羅
蜜乎。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所行般
若波羅蜜。彼亦不得般若波羅蜜。亦復不得
菩薩之心。其是爲今設菩薩之爲勅命
光讃經卷第



讃經卷第
 西晋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了空品第七
於是須菩提白佛言。菩薩摩訶薩欲具足檀
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具足尸波羅蜜
羼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當學般若
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蠲除色者。當學般若
波羅蜜。欲除痛痒思想生死識者。當學般若
波羅蜜。欲除眼耳鼻舌身意者。當學般若
波羅蜜。欲除色聲香味細滑法。當學般若波
羅蜜。欲除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
細滑識意法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除眼更
耳更鼻*舌身意更。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除
色更痛痒思想生死識更因縁之習。當學般
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除貪婬瞋恚愚癡。
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除貪身見已。當學般若
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除狐疑犯戒。當學般
若波羅蜜。欲除欲諸著色欲無色欲。當學
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除因縁
結之著所受之處。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除四
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當學般若
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除四憂四著及四&T021032;
受四顛倒。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除五蓋六入
七識八邪九惱十惡罪福之業。當學般若波
羅蜜。菩薩摩訶薩欲除十善四禪四諦五神
通。欲除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正根五力七
覺意八由行。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欲除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四等心四無
色定一切諸意止十八不共諸佛之法。當學
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了覺意三昧正
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分別虚空慧三昧者
識慧三昧不用慧三昧有想無想慧三昧正受
滅定。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成師
子娯樂三昧師子震吼三昧。欲逮得總持門
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首楞嚴三昧寶海
三昧慧印三昧正受。當學般若波羅蜜。菩
薩摩訶薩欲得月燿三昧月幢英三昧入一
切諸法三昧正受。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
訶薩欲得覩明印三昧生諸法三昧出於勸祠
幢幡惡三昧正受。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
訶薩欲得金剛喩三昧入一切諸法門三昧定
意王三昧帝王印三昧正受 當學般若波羅
蜜。菩薩摩訶薩欲得勢力清淨三昧超諸平
等三昧順生諸法所歸入三昧入一切諸法言
聲三昧正受。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欲得觀十方三昧。欲得一切諸法總持門印
三昧一切諸法平等丹本
云御
造印三昧住於
空處三昧正受。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
薩欲得嚴淨三昧道場三昧超越神通三昧正
受。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得超
出三昧等幢護英三昧欲致是三昧正受及餘
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也。復次天中天。
菩薩摩訶薩欲令一切衆生之類得具足願。
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天中天。菩薩摩訶薩
欲得具足功徳之本。因其具足所在善本不
墮惡趣。不見下賤下歸聲聞辟支佛地。不以
諍訟菩薩上法。當學般若波羅蜜。賢者舍利
弗。謂賢者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不諍上
法。須菩提謂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與洹
惒拘舍羅。不起無所從生。洹惒拘舍羅行六
波羅蜜。曉了無所從生空無想無願。懷來
三昧門。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亦不度人菩薩
滅定。是謂菩薩摩訶薩生不淳淑。舍利弗謂
須菩提。何謂菩薩生不淳淑。須菩提謂舍利
弗。所以曰不淳淑者。謂愛著法也。又曰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立於色空
而知想識有所依倚。痛痒思想生死識亦然。
立之於空。而知想識有所依倚。是謂菩薩摩
訶薩柔順法忍之愛著也。生不淳淑。復次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立色於無想。而知想識有
所依倚。立色於無願。而知想識有所依*倚。
是爲菩薩摩訶薩柔順法忍之愛著也。色痛
痒思想生死識亦然。立無所有而知想識有
所依倚。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細
滑識意法識。而知想識有所依*倚。是菩薩摩
訶薩柔順法忍之愛著也。色無常痛痒思想
生死識無常。色苦痛痒思想生死識苦。色無
我痛痒思想生死識無我。而立於斯。而知想
著有所依*倚。舍利弗。是謂菩薩摩訶薩柔
順法忍愛著。生死不淳淑。當斷是色痛痒
思想生死識。此色非色則爲除色。痛痒思想
生死識亦然。是爲滅盡。當爲設證。是非滅
盡而爲造證。當修斯路。此爲染塵諍戒。當
習行是。不當習此。是爲菩薩之所應行。是
非菩薩之所應行。是爲菩薩道。是爲菩薩學
戒不當學某。某是菩薩檀波羅蜜。某是菩
薩尸波羅蜜。某是菩薩*羼波羅蜜。某是菩
薩惟逮波羅蜜。某是菩薩禪波羅蜜。某是菩
薩般若波羅蜜。某是菩薩洹惒拘舍羅。某是
菩薩無洹惒拘舍羅。某是菩薩入寂然。某是
菩薩生不淳淑。須菩提謂舍利弗。説菩薩行
般若波羅蜜。住此建立如是諸法。而知想識
有所依*倚。是謂菩薩摩訶薩柔順法忍之愛
生不淳淑。舍利弗謂須菩提。何謂菩薩
摩訶薩寂然。須菩提謂舍利弗。於是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内空。不見外空。不
見内外空。不見内外空空。而空無内外空。空
不見内外空。不見空大空。空大空不見空。
空大空不見究竟眞空。究竟眞空不見大空。
究竟眞空不見有爲空。不見究竟眞空。有爲
空不見無爲空。無爲空不見有爲空。無爲空
不見終始長遠空。終始長遠空不見無爲空。
終始長遠空不見未分別空。未分別空不見
曠野長遠空。未分別空不見本淨空。淨空
不見未分別空。本淨空不見自然*想空。自
然*想空不見本淨空。自然相空不見一切諸
法空。一切諸法空不見自然相空。一切諸法
空不見無所有空。無所有空不見一切諸法
空。無所有空不見自然空。自然空不見
所有空。自然空空不見無所有空。無所有空
不見自然空空。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能如是者則菩薩至於寂然。復
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者。
當作是學。則當如順。不當念色。痛痒思想
生死識。亦復如是。於識不當念識。不當念
眼耳鼻*舌身意。不當念色聲香味細滑法。
不當念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
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不當*倚著
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
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四等心十八不
共諸佛之法。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
若波羅蜜。不當念菩薩摩訶薩。又當念等
無等心入微妙心。所以者何。其心無心。心
者本淨。本淨心者。自然而樂清明而淨。舍
利弗謂須菩提。云何心清明而淨。須菩提謂
舍利弗。假使心不與欲合亦不離欲。不與怒
合亦不離怒。不與癡合亦不離癡。不處因縁
無有結縛。無所轉綴亦無不綴。於一切疑
六十二見不合不離。不與聲聞辟支佛心行
合。亦不離合。是爲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心本
清淨清明而淨。賢者舍利弗謂須菩提。有此
心乎。其心無心。須菩提謂舍利弗。云何舍
利弗。爲有心耶。豈有此心寧可知有心無心
乎。爲可得不。爲可獲不。答曰不也。仁者。
假使舍利弗。其心不可復知有與無也。亦不
可得亦不可獲。又有此者。由因縁而有此
言。有此心有心無心。舍利弗謂須菩提。云
何須菩提。此爲無心那。答曰。無所造無
所念。是謂一切諸法無心無念。舍利弗謂須
菩提。云何須菩提。其發心者無所造無所念
乎。假使色造無所念。痛痒思想生死識亦復
然。假使無所造無所念。至于聲聞辟支佛意。
上至菩薩悉爲無心無念乎。答曰唯然。舍利
弗。如是心者無所造無所念。是故菩薩摩訶
薩亦復如是。無所造無所念。舍利弗讃賢者
須菩提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審如仁者爲
世尊子。從法門生常以順法爲法所化。因法
而*與不爲榮冀。自然因縁登于法身。仁者
則爲行空第一。世尊讃仁了空最上難及難
及。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
當順如斯。如是菩薩摩訶薩則當觀之。爲阿
惟越致欲學聲聞地者。當學般若波羅蜜。當
聞當受當持諷誦常當思念。念欲學辟支佛
地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常聞當受持諷*誦
當常思念。欲學菩薩地者。當學般若波羅
蜜當聞當受持諷*誦常當思念。所以者何。此
般若波羅蜜者。廣普具足致于三乘者。謂菩
薩聲聞辟支佛。菩薩悉學了無所罣礙也
  ◎*摩訶般若波羅*蜜假號品第八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如聖所
云。菩薩摩訶薩我亦不見亦不能得。行者如
我不見不行。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者
當云何説。菩薩般若波羅蜜。云何教行者乎。
我設使説一切法而可得者。爲造名號菩薩
之字。設如是者則墮狐疑。又計其名則無所
有亦無所住。所以者何。從無明故而致此名。
其名如是。亦無有處亦無有住。亦無有處
亦無有住。色謂我所而不可得。痛痒思想生
死識。謂是我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爲
假名耳。以是之故。其所因縁及計號字。亦
無所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從無明意致此
名號。其所名者。亦不住亦不不住。唯然世
尊。我觀於眼。永不能得所言我所。耳鼻*舌
身心。亦復如是。而察於心。亦不能得所言
我所。既觀於眼耳鼻*舌身心永不能得根原
本末言是我所者。當因何所而爲菩薩立於
名號。又察其眼虚無&T066933;忽。其名不住亦不不
住。所以者何。因從無明假號而立。計其名
者。如是所假亦不住亦不不住。唯然世尊。
我求色形本末我所都不能得。六情亦然。求
其名號本末所興言是我所永不得。痛痒
思想生死識。亦復如是。求其本末言是我所
永不可得。如是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
識身細滑識意法識。察其本末所言我所都
不可得。設使察眼色本末言是我所不可得。
六情色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亦復如是。
當復何因爲號言菩薩乎。其眼耳鼻*舌
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計無有名。亦
無所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因無明故而
有名字。又察名字。亦無所住亦無不住。
眼所習更耳鼻*舌身意所習更者。亦復如是。
從眼習縁至于心行。色痛痒思想生死識。
縁習所更而致此痛。察其本末言我所永
不可得。六情色聲香味細滑法色痛痒思想
生死識及十八種。察其本末言是我所永不
可得。亦無名字。其假號者。亦無所住亦不
不住。因其無明而興致此。是我所者都不可
得。行識名色六入所更痛愛受有生老病死。
察其本末。言是我所都不可得。亦無所住亦
不不住。無明以滅。行識名色六入所更痛愛
受有生老病死滅。觀其本末。是我所滅都不
可得。婬嫉瞋怒愚癡。察其本末。言我所都
不可得。因其名字而興立此。計其名者。亦
無所住亦不不住。色痛痒思想生死識眼耳
鼻*舌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滅盡除
已。察其本末。索言我所永不可得。因從名號
而興。致此。又其名號。亦無所住亦不不住。檀
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
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觀其本末。言是我所永
不可得。因從名字而興。致此。又察吾我省
其本末。言是我所因從名號。其假號者都不
可得。亦無所住亦不不住。人壽命所造所觀
所見亦復如是。察其本末。言是我所永不可
得。因從名號而興。致此。又其名號。亦無所
住亦不不住。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
力七覺意八由行。察其本末言是我所永
不可得。因此名號而興。致此。又其假號。亦無
所住亦無不住。空無*想無願。察其本末。言
是我所都不可得。因從名號而興。致此。又其
假號亦無所住亦不不住。四禪四等心四無
色三昧正受。察其本末。言是我所者都不可
得。因從名號而興。致此。又其假號亦無所
住亦不不住。念佛念法念聖衆念識念施念
博聞。念出入守意念老病死。察其本末。是我
所者都不可得。亦不可見。因從名號而興。致
此。又其假號亦無所住亦不不住。十種力四
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察其
本末。言我所者都不可得。因從名號而興。致
此。又其假號。亦無所住亦不不住。不見本
末。無有處所亦不可得。云何當爲菩薩而立
名號言菩薩乎。有其名號亦無所住亦不不
住。因從無明而致名字。又其名字亦無所住
亦不不住。計其名號致五盛陰。察其本末亦
不可得。因從名號而興。致此。又其名號。亦
無所住亦不不住。察色痛痒思想生死識眼
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十二
因縁。如呼聲響影現野馬水月幻化。察其
五陰及五盛陰亦復如是。省其本末。言是我
所都不可得。因從名號而興。致此。又其名號
亦無所住亦不不住虚無&T066933;忽。色痛痒思想
生死識。空無*想無願。察其本末。言是我所
都不可得。從其名號而興。致此。又其名號亦
無所住亦不不住。猶如呼聲響影野馬芭蕉
水月幻化。察其本末都不可得。不起不滅。
猶如水影。無所染汚亦無恚恨。眼耳鼻口身
意色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十二因縁。法界
本際法法所趣。及寂然法善惡禍福諸法之
名。有爲法無爲法。有所爲無所有。有漏
無漏。察其本末。法所從興都不可得。亦無所
住亦不不住。猶如影響水月野馬芭蕉幻化。
過去當來今現在法。察其本末。亦不可得。
亦無所住亦不不住。去來今法不可覩原。何
謂無所有法。所可謂無所有法者。無有過去
當來今現在。求無爲法察其本末都不可見。
唯然世尊。我察東方江河沙等諸佛世界。省
其本末永不可見。又察怛薩阿竭阿羅呵三
耶三佛諸菩薩衆及聲聞辟支佛衆。省其本
末都無所見。南方西方北方東南方西南方
西北方東北方上方下方九方。諸怛薩阿竭
阿羅呵三耶三佛。諸菩薩衆及聲聞辟支佛。
省其本末都無所見。何所是菩薩般若波羅
蜜。何因當説菩薩之號。又其名號亦無所住
亦不不住。所以者何。衆生之類從無黠心假
名號行。行識名色六入所更痛受愛有生
老病死。亦復如是假而有字。其字之本都無
所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唯然世尊。以一
切法悉無有本。以是之故。求其本末了不可
得。當何因縁而爲菩薩立名號乎。又天中天。
其無本者。無名無住亦不不住。所以者何。
衆生無明。從無明心而致此字。又其名字亦
無所住亦不不住。因縁法合而有假號。名曰
菩薩。彼無言説。無諸陰衆種諸入無明。
十八種十二因縁及諸佛法。縁是假號。唯然
世尊。假引譬喩。影響野馬芭蕉幻化但有假
號。若如字空而空無名。譬如名地水火風空。
地水火風而自不名。所以名曰戒定慧解
知見事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但有名
號。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但有假號所謂菩
薩及菩薩字但假號耳。所名曰佛。諸佛之法。
亦無實字但假號耳。善惡禍福。若常無常苦
樂。若我非我。寂寞恬怕。所有無有福。
若常無常苦樂。我觀此誼。是之所謂悉由因
縁。假使當爲菩薩摩訶薩而立名號者。於一
切法則有狐疑。察其本末。亦不可得。唯然
世尊。有其名號無有法界。亦無所住。所以
者何。衆生之類。從無明心致此名字。又其
名號亦無所住亦不不住。亦無有處。須菩提
白佛言。唯然世尊。菩薩摩訶薩假使聞説般
若波羅蜜如是比類瑞應所起。不恐不怖不
畏不難心不懷懅。其菩薩摩訶薩即當知之。
住阿惟越致果。住無所住。行無所行。復次
天中天。菩薩摩訶薩不當住於色。不當住痛
痒思想生死識。不當住眼。不當住耳鼻*舌
身意。不當住色聲香味細滑法。不當住眼色
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細滑識意法
識。不當住眼。所習更。不當住耳鼻*舌身
意所習更。不當住眼因縁習痛痒耳鼻*舌身
意因縁習痛痒。不當住地水火風種。不當住
空種。不當住諸識種。不當住無明行識名色
六入所更痛愛受有生老病死。所以者何。天
中天。色則爲空。痛痒思想生死識亦空。所
言空者。色則爲空非名異空。彼色則空空者
色菩薩摩訶薩。欲求自縁想行般若波羅
蜜。當住於色。當住痛痒思想生死識。當住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十
二因縁。所以者何。色痛痒思想生死識空。十
二因縁亦空。十二因縁生死之原無有異空。
無有異住。其十二因縁老病死者。此則爲空。
生老病死十二因縁自然爲空。本自然空。以
是之故。天中天。不當住色痛痒思想生死識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十
二因縁之端緒也。復次天中天。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於四意止。所以者何。
觀四意止亦復是空。不爲有異四意止空。也
不他空。其四意止自然爲空。亦不當住四意
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十種力
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所
以者何。其意止斷神足根力覺意所由之路。
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
之法。亦復爲空。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自然
爲空無有異空。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本性則
空無有異空。所以者何。計佛法者則復空。
空故曰佛法。唯天中天。以是之故。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五陰六衰及十
八種十二因縁三十七品十種力四無所畏四
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復次天中天。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檀波羅
蜜尸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
蜜般若波羅蜜。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者亦
復是空。設般若波羅蜜空者。則非異般若波
羅蜜空。所以者何。無異般若波羅蜜空。般若
波羅蜜自空。設般若波羅蜜自然空。唯以文
字爲假號耳。文字則空。乃爲般若波羅蜜。
以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於般若波
羅蜜而無所住。五陰六衰十八種十二因縁
三十七品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
不共諸佛之法空。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不當
住中。復次天中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不當住於文字。不當住文字説。不當住
一食二食。至於三食四食揣食心食識食。
所以者何。謂文字文字則空。無有異空。文
字自然爲空。其爲空者無有文字。文字本
空。其爲空者無有名字。復次天中天。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神通。所以者
何。其神通者神通自空。神通本空。無有
異通而爲空者。神通爲空無有異空。神通自
空空故曰神通是以之故。唯天中天。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神通。復次天中
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色想。
不當住痛痒思想生死識想。所以者何。其非
常者非常爲空。其非常者自然爲空。則無非
常。無異非常而爲空者。無有他空非常自空。
其爲空者無有非常。以是故天中天。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當住色空。不當住
痛痒思想生死識空。不當住色無常。不當住
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不當住眼耳鼻*舌身
意無常。不當住色聲香味細滑法無常。不當
住十八種十二因縁終始無常不當住苦。不
當住樂不當住色我所非我所。不當於中住
痛痒思想生死識我所非我所不當於中住色
空痛痒思想生死識空。不當住眼耳鼻*舌身
意空。不當住色聲香味細滑法空。不當住十
八種十二因縁生死之患空。不當住有爲無
爲。不當住於本際法。不當住於色寂然。不
當住痛痒思想生死識寂然。不當住色空無
&T066933;忽。不當住痛痒思想生死識虚無&T066933;忽。六
衰十八種十二因縁。亦復如是。復次天中天。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住無本所以
者何。其無本者。盡無所有亦復爲空。無本
無異。無本爲空無有異空。無有異空爲無本
也。無本自然空。空是以無本。以是故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住無本。色痛痒思
想生死識不住無本。至於諸法及諸法界諸
寂然法乃至本際亦無所住復次天中天。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諸總持
門。亦不住一切諸三昧門。所以者何。所謂
總持門。其總持門亦復爲空。所謂三昧門。
三昧門者亦復爲空。三昧門總持門。自然爲
空無有異空。自然空者無有他空。總持門
三昧門本淨本淨空法自然空。譬如天中天。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有漚惒拘舍
羅。謂有吾爲是我所。而念如此則住于色。
在於色中有所造作生死之行。住痛痒思想
生死識。而有所造而爲行者。不除造作生死
之所因。而反受般若波羅蜜。不肯精勤於般
若波羅蜜。則爲不具般若波羅蜜所生之事
至於薩芸若。譬如天中天。菩薩摩訶薩無漚
*惒拘舍羅。其心發念。吾我是非所。色痛
痒思想生死識苦樂善惡。及總持門三昧門。
不能修行總持之門。亦不能順三昧門。不能
造無想行。受般若波羅蜜。亦不能精勤。於
般若波羅蜜。以不具足於般若波羅蜜者。不
能成就薩芸若慧。所以者何。猶以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漚*惒拘舍羅故。不當受
色。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識。而彼菩薩反更受
色。色者本淨了則爲空。以此言之。若受痛
痒思想生死識。言教本淨亦復爲空。不受諸
總持門諸三昧門。設不受三昧門總持門。則
能興立本淨爲空。亦不受般若波羅蜜。縁知
本淨爲空之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者觀察諸法則本淨空。當住是觀。不念
法我所爲行。是爲菩薩摩訶薩爲無所受。名
曰無受三昧。道場具足。廣普無有邊無有量。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復不受薩芸若。
猶察内空外亦復空。有内外空。求空亦空則
爲大空。乃爲眞空空。有所有空。無所有空。
究竟盡空。廣遠之空。有所造空。其本淨空。
自然相空。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空。自然
之空。因從發起自然之空。所以者何。輒
於化。其所化者則爲塵勞。何謂爲化。何謂
爲想。色則爲化。痛痒思想生死識。此便爲
想。十八種十二因縁總持門三昧門。是謂塵
勞之想。當受奉行。無所寄倚無所養育。聲
聞辟支佛。所不信樂薩芸若。何謂信樂。信
是般若波羅蜜。篤樂無疑思惟分別。觀其要
誼則無想。行亦無想是故不受想。專一依倚。
而歡喜樂行於篤信。其本淨空則便得度。不
受色。亦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識。所以者
何。其相自然現在法空。所受空者亦無所得。
所以者何。其三昧定。内不可得爲時
慧。亦不於外亦不内外可得。時慧亦無所見。
内外悉空。除其因縁猶如外道。所學所信彼
樂此已。御於篤信。是故曰薩芸若。以
諸法計一切法。都不可得所從起者。作是信
已無有受法者。不復想念有所者也。亦不能
無央數法。當所受者受與。不受亦復不
念。所可遊居以能修習。於一切法無所念者。
是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亦無去來。度
無所度而復周遊。所由然者。用不受色不
受痛痒思想生死識。於一切法亦無所受。亦
不受諸總持門。不受諸三昧門。於一切法無
所起受。亦無中間而般涅槃。悉以具足十
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
法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念五根五力七覺意
八由行。所以者何。其四意止者止無所止。
四意斷神足根力覺意八由行。亦復如是。
其所斷者斷無所斷。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
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覺無所覺法。計
其法者亦非法。是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
蜜。不受色。亦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識。至於
總持門諸三昧門。等無有異。復次天中天。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是觀。何所
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謂是爲般若波羅蜜。
誰爲此般若波羅蜜。何以有是般若波羅蜜。
用是般若波羅蜜。爲亦無所得。亦無所見亦
無所不見。是故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復
次天中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
是思惟。其無所有法亦不可得。亦無般若波
羅蜜。舍利弗謂須菩提。仁者何所法。謂無
所有而不可得。答曰。般若波羅蜜法。亦無
所有亦不可得。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
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復
如是。則無所有亦不可得。於内爲空。於外
亦空。内外亦空。彼空者得致大空。至於
眞空。無所有空。因其空者。至無有空無常
亦空。惶&T066933;亦空。所作事空。本淨亦空。自然
相空。一切法空。無所有空。自然亦空。所
有自然亦空。縁是之故色無所有亦不可得。
痛痒思想生死識。亦無所有亦不可得。其内
空者。則無所有亦不可得。其所有空無所有
空自然之空。悉無所有亦不可得。其四意止。
悉無所有亦不可得。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
力七覺意八由行。悉無所有亦不可得。十種
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悉無所有亦不可得。其六神通悉無所有亦
不可得。其無有本者。悉無所有亦不可得。
所謂法者而住於法。若寂然法及察本際。悉
無所有亦不可得。所謂佛者。悉無所有亦不
可得。薩芸若者。悉無所有亦不可得。一切
具慧。悉無所有亦不可得。其内亦空。計外
亦空。内外亦空。所有亦空。自然亦空。唯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作是思惟。
如是觀察者。作是思惟已。則不可見心。心
無所著無所染汚。不恐不懼不畏不難。心不
懷懅。則當知是菩薩摩訶薩不離般若波羅
蜜。舍利弗謂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
之不離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謂舍利弗。所謂
離色者。色之自然故。所謂離痛痒思想生死
識者。識之自然故也。所謂離檀波羅蜜。檀
波羅蜜之自然故。所謂離尸波羅蜜*羼波
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六
波羅蜜自然故也。所謂離意止意斷神足根
力覺意八由行。三十七品之自然故也。所謂
離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
佛之法者。諸佛之法自然故也。謂離諸總持
門諸三昧門及離本際者。本際自然故也。舍
利弗謂須菩提。何謂色自然。何謂痛痒思想
生死識自然。何謂十二因縁三十七品十八
不共諸佛之法自然乎。須菩提答曰。已無所
有故謂自然。色無所有故曰色自然。痛痒
思想生死識無所有故。曰痛痒思想生死識
自然。無所有至於本際故曰自然。舍利弗。
以是故作此觀者。則知離色色之自然。則知
離痛痒思想生死識之自然。五陰六衰十八
種十二因縁三十七品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
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至所本淨悉無所
有。故曰本淨自然。所謂離色色之本相。所
謂離痛痒思想生死識痛痒思想生死識之本
相一切諸法及諸佛法。離本際者本際相故。
色自然相自然相故。謂相自然而得遠離。舍
利弗謂須菩提。其有菩薩摩訶薩。學此法者。
皆當歸趣薩芸若不。須菩提謂舍利弗。如是
如是。賢者其學此者。歸趣薩芸若。所以者
何。一切諸法無所起無所滅。舍利弗謂須
菩提。何故須菩提。一切諸法不起不滅。答
曰。舍利弗。所謂色者。其色則空。以是之故
不起不滅亦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識則爲
空。以是之故不起不滅。眼耳鼻*舌身意色
聲香味細滑法十八種十二因縁三十七品。
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
法。諸總持門一切三昧。至*于本際不起不
滅亦不可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
如是者則近薩芸若。假使能近薩芸若者。其
身口意則自然淨。諸相清淨自然具足。其身
口意以能清淨。具足諸相。致清淨者應時菩
薩即不復起婬怒癡心。婬怒癡心已清淨者。
則便無有憍慢恚貪。亦不復起六十二見。諸
所邪疑貪恚之心已不復興。則能除於六十
二見諸所疑意。諸所生處不造常見。所生之
處諸佛國土。從一佛國遊一佛國。教化衆
生嚴淨佛土。常懷專一不離諸佛世尊。至于
逮得阿耨多羅三耶三佛。成至阿惟三佛。如
是菩薩摩訶薩爲行般若波羅蜜
讃經卷第



讃經卷第
 西晋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行品第九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假使菩
薩摩訶薩。無漚惒拘舍羅。行般若波羅蜜。
若行色者則爲行想。行痛痒思想生死識者。
則爲行想。若行色常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
想生死識常者。則爲行想。若行色無常則
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則爲行
想。若行色苦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
識苦。則爲行想。若行色樂則爲行想。若行
痛痒思想生死識樂者。則爲行想。若行色我
所者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識我所
者。則爲行想。若行色非我所者則爲行想。
若行痛痒思想生死識非我所者。則爲行想。
若行色虚無者則爲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
死識虚無者。則爲行想。若使天中天。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行色寂寞則爲行想。
行痛痒思想生死識寂*寞者。則爲行想。假
使天中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漚
惒拘舍羅。若行四意止則爲行想。四意斷四
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則爲行想。若
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
佛之法。則爲行想。唯天中天。假使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而自念言。我行般若波
羅蜜。是爲菩薩摩訶薩而反行想。假使菩薩
摩訶薩。心自念言。作是行者。則爲行般若
波羅蜜。亦爲行想。是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無漚惒拘舍羅。舍利弗問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當云何行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
羅蜜。須菩提謂舍利弗。假使賢者。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立色想則不信解。若
立色者則不脱想。爲行生死想。若行色想。則
不得脱無明行識六入所更痛愛受有生老
病死憂慼惱會。彼菩薩摩訶薩。爲不行般若
波羅蜜。則無漚惒拘舍羅。立於眼想則不信
脱。假使菩薩摩訶薩。立於耳鼻舌身意想。
則不信脱。設立於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
味識身細滑識意法識想。則不信脱。若習眼
更耳鼻*舌身意所習更。立是諸想則不信
脱。假使立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
七覺意八由行想。則不信脱。設立於十種
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想
者。則不信脱。而於佛法念行著想。念行想者。
則不信脱十二因縁苦惱之患。彼菩薩摩訶
薩。不應爲聲聞辟支佛造證。何況逮得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乎。所不能及也。如
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爲無
漚惒拘舍羅。舍利弗謂須菩提。云何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而有漚惒拘舍羅耶。須
菩提謂舍利弗。設使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不行色。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不行
色想。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想。不行色常。
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常。不行色無常。不行
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不行色苦。不行痛痒
思想生死識苦。不行色樂。不行痛痒思想生
死識樂。不行色我所。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
我所。不行色非我所。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
非我所。不行色虚無。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
虚無。不行色空。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空。
不行色無想。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想。
不行色無願。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願。不
行色寂寞。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寂寞。不行
色無想。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無想。所以者
何。色者則空。色無異空。色則爲空。空者爲
色。色自然空。痛痒思想生死識空。則無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